首页 歙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2011年...

歙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2011年...

举报
开通vip

歙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2011年...歙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2011年... 歙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2011年—2015年) ,征求意见稿, 序 言 “十二五”时期是歙县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历史机遇期。《歙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旨在总结已经取得的成就~分析未来发展的环境和趋势~阐明新阶段全县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发展战略、重大任务和重大项目~同时对2025年远景规划提出轮廓性构想。《纲要》是未来五年我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

歙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2011年...
歙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 规划 污水管网监理规划下载职业规划大学生职业规划个人职业规划职业规划论文 纲要(2011年... 歙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2011年—2015年) ,征求意见稿, 序 言 “十二五”时期是歙县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历史机遇期。《歙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旨在总结已经取得的成就~分析未来发展的环境和趋势~阐明新阶段全县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发展战略、重大任务和重大项目~同时对2025年远景规划提出轮廓性构想。《纲要》是未来五年我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蓝图和行动纲领。 第一章 歙县“十二五”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形势 “十一五”是不平凡年的五年~面对全县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任务~全县人民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求真务实~团结拼搏~锐意进取~抢抓中部崛起、扩权强县、扩权强镇等战略机遇~统筹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克服金融危机、甲型H1N1流感、自然灾害等引发的重重困难~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显著成就~工业化和城镇化快速推进~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城区扩容承载能力进一 1 步增强~综合实力和人民生活水平跃上新台阶~“十一五”规划目标和主要任务全面完成或超额完成~为跨越发展、奋力崛起奠定了坚实基础。 一、发展的基础 (一)综合经济实力迈上新台阶。2010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达76亿元,预测数~以下2010年数同,~年均递增 %~完成“十一五”规划目标的100%~比十五期末增加36亿元,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2321美元,财政一般预算收入达5.1亿元~完成“十一五”规划目标的121%~比十五期末增加3.08亿元,固定资产投资五年累计完成250亿元~完成“十一五”规划的166.7%,进出口总额五年累计完成15918万美元~完成“十一五”规划目标的10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1.5亿元~完成 “十一五”规划目标的143.2%。加快发展、科学发展的氛围日益浓厚~2008年、2009年连续荣获全省县域经济三类县考核“科学发展先进县”称号。 图1:“十一五”地区生产总值及增速 (亿元) 10020% 76 67.662.5454.2 46.125010%12%12.19% 10.15%9.25%9.08% 00% 2006年2007年2008年2009年2010年 总量增速 ,从预测数分析来看~受金融危机、甲型H1N1等影响~“十一五”规划目标中的地区生产总值未完成规 2 划目标要求~须报县人大常委会予以调整,其它指标均完成或超额完成规划目标。, (二)经济结构调整取得新成效。三次产业比由“十五”末的17.2:43.1:39.7调整为“十一五”末的 ::。农业总产值达 亿元~农业的种养结构得到进一步优化~农业种植业、养殖业、渔业的比例调整到 : :,旅游经济发展迅速~旅游业态不断拓展~旅游接待量和旅游总收入分别完成450万人次和34亿元,城乡结构继续改善~期末全县城镇化率达38%~五年城镇化率提高了9.4个百分点。财政收入结构进一步改善~税收收入占一般预算收入的比重由十五末的59%增至81.12%。 (三)工业发展和园区建设取得新突破。以提升工业整体效益为核心~实现工业经济规模扩张、产业集聚和效益提升~机械电子、农副产品深加工、精细化工三大产业集群发展迅速~规模工业企业达150户~产业优势及骨干企业的主导地位逐步显现,县经济开发区全面完成一期开发~已开发面积3.6平方公里~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9.65亿元。入园项目达 个~其中工业企业 家~建成投产 家。累计实现园区产值111亿元~工业增加值30亿元~上缴税收3.6亿元~机械电子、新型材料、服装纺织和食品深加工等四大主导产业初具规模。北岸工业园被省政府批准筹建省级经济开发区~循环经济园区开工建设~“二区四园”格局基本形成。 (四)城乡面貌呈现新变化。通过实施徽州府衙修复、古城墙修复、中和街和斗山街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太平桥修复等项目~徽州古城更加彰显魅力和精彩。通过实施污水处理 工程 路基工程安全技术交底工程项目施工成本控制工程量增项单年度零星工程技术标正投影法基本原理 、垃圾处理工程~加强城区河道整治和实施筑坝蓄水工程~多措施兴建城市绿地~打造徽文化名人主题公园~城区 3 的人居环境日趋改善。通过加强城区道路建设~完成开发区二桥、紫霞大桥、清凉路等一批城区交通设施建设~城区交通路网框架基本形成。通过实施“百亿工程”、城建“八大工程”和“西进东扩”战略~城市框架逐步拉开~城区面积达到 平方公里;分别荣获全省和全国文明县城称号~2009年荣获全国园林城市称号。通过积极推进小城镇建设和实施城乡一体化工程~致力于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新增通村公路硬化里程956.5公里,完成路网改造107.5公里;新安江南源口跨江大桥的兴建~将极大地改善了新安江两岸人民的生产生活条件。北岸镇、深渡镇、王村镇供水设施及王村镇污水处理设施等一批乡镇基础设施建设的启动~进一步提高了城镇的承载能力。 (五)各项改革取得新进展。我县被列为全省首批扩权强县试点县~为县域经济发展赢得机遇和政策机遇,北岸镇、深渡镇被列为全省扩权强镇试点镇~进一步拓展了镇域经济发展空间与手段。财政体制改革工作取得积极进展。行政体制改革工作稳步推进~县政府机构改革顺利完成。收入分配调节制度稳步完善~城乡居民收入水平逐步提高。 加强乡镇、村级规划编制和管理~深入实施新农村建设。按照依法自愿流转原则~引导农民以转包、出租、转让、股份等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深化农村综合改革~全面建立乡镇为民服务全程代理制。完善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推进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城乡一体化进程。积极发展农民新型合作经济组织~逐步提高农业应对市场风险能力。稳步推进基层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一主、三辅、五配套”机制初步形成~有效缓解“看病难、看病贵”问题。 (六)对外开放得到新拓展。五年来~强力推进对外开放和加速融入长三角~经济外向度不断提高~自营出口企业达 家~累计完成外贸进出口总额15918万美元~完成目标任务 4 的106%,累计利用境外资金累计达5673万美元~完成目标任务的141.8%。五年累计利用县外资金达145亿元。经济外向度达 %~比十五末增加了 个百分点。 (七)社会事业实现新发展。五年来~通过实施积极就业政策~就业形势保持基本平衡~五年累计新增就业岗位 个;加大科技投入~推进科技创新~荣获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县称号。落实教育优先发展战略~教育事业健康发展~实施危改工程、寄宿制工程、初中改造工程、校舍安全工程~累计完成7.16万平方米的校舍改造~极大地改善了办学条件~远程教育、职业教育、特殊教育取得长足发展~荣获“安徽省教育强县”称号。扎实做好农村基层医疗基础设施建设~累计完成28所乡镇卫生院建设和212个村级卫生室建设~极大地改善了农村医疗就医条件;县医院整体搬迁工程即将交付使用~中医院基础设施改造工程稳步推进~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社区卫生服务长足发展~极大地改善了全县人民的医疗条件。累计完成全县28所乡镇计生服务所建设~人口计划生育工作继续加强~低生育水平继续保持稳定~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4‰以内~并先后获得了 ~实现计划生育重返全省一类县目标。基层公共文化设施建设稳步推进~累计完成 个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数字歙县”工程初显成效~基本实现了城区有线电视数字化~累计新增互联网用户 户。 (八)人民生活水平有了新提高。大力实施民生工程~累计投入 亿元~用于民生工程建设。七川经济适用房、上海花园、徽州御苑、文盛庄园、徽府臵业、鸿锐财富广场等房地产开发项目的实施~累计新增住房面积 万平方米~人均达到 平方米;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达13200元~比十五末增加 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6460元~比十五末 5 增加 元。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 亿元~其中储蓄存款余额达 亿元~比十五末增加 亿元。私家汽车达 辆~百人拥有手机达 部。农村低保、城镇低保、失地农民生活保障、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大病统筹、社会救助等机制体制进一步完善~人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 (九)精神文明建设取得新成就。精神文明建设深入推进~被中央文明委授予全国首批“全国文明县城”称号。取得了“全国文化先进县”、“安徽省首届文明县城”等一批荣誉~许村镇、三阳乡分别荣获“中国历史文化名镇”、“中国民俗之乡”。生态文明成果进一步拓展~宋村、新杨村、北岸村等被授予“安徽省生态村”称号~继深渡镇之后~北岸镇又被授予“安徽省环境优美镇,乡,”。强力推进平安和谐社会建设~荣获“全省平安县”、“全省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集体”称号。 总体来说~“十一五”时期是我县综合实力提升幅度最大、城乡面貌变化最大、人民群众受惠最多的五年~也是全县经济社会发展最快最好的时期之一。 二、发展的机遇 (一)世界经济逐步复苏。世界经济历经艰难曲折开始复苏~外需经历一定时期调整后有望恢复平稳增长~国际金融将逐步建立起公平、公正、包容、有序的新秩序。国际资本流动将再趋活跃~这有利于我县引进境外资金~扩大对外出口贸易。 (二)扩大内需长期坚持。国家把扩大内需作为长期战略~构建扩大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的长效机制~这有利于我县进一步加大投资力度~巩固投资对经济增长的拉动力,也有利于我县进一步激活城乡消费市场~扩大消费规模~优化消费结构~促进经济增长,还有利于我县针对国内市场需求~ 6 做强做好传统优势产业~扩大国内市场份额~拓展主导产业发展空间。 (三)经济发展转型升级。转变发展方式~加快经济结构调整~促进经济转型升级~是当前和今后我国面临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国家将在产业结构升级、节能减排、生态建设等方面做出一系列重大政策安排~这为我县发挥生态优势~转变发展方式~优化产业结构带来重大机遇。 (四)发展平台更为夯实。黄山市被确定为国家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市~有利于我县发展壮大现代服务业。建设皖南国际旅游示范区~有利于我县发挥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优势~做大做强旅游业。特别是近些年~我县县开发区的不断扩容和一些重大项目的建设~以及城市功能的不断完善~我县发展的基础更为夯实~发展的承载能力进一步增强。 (五)交通环境大为改善。黄山机场扩建~将有助于我县与全国各大、中城市的联系,京福高铁、黄杭高铁、皖赣铁路扩能改造等三条铁路的建成~将大大提升我县的交通运输能力,宣黄高速等高速公路的建成通车~将进一步构建我县立体交通网络。县乡公路和通村公路的改造升级~将有利于促进区域地方经济发展和城乡一体化。交通环境的改善~无疑将大力加快扩大开放的步伐和县域经济的崛起。 三、面临的挑战 (一)产业结构调整的压力。调整产业结构是“十二五”时期紧迫而重要的任务。我县产业整体规模偏小~产业结构层次不高~主导产业不明晰~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不足~牵动性的大项目、好项目不多~产业发展既迫切需要上规模~更亟待调结构~面临的压力会越来越大。 7 (二)区域竞争的压力。近年来~我县周边区域抢抓机遇~竞相发展~与我县毗邻的临安市、淳安县发展迅猛~已遥遥领先,绩溪县、黄山区、徽州区异军突起~大有赶超我县之势~都给我县形成了强大的竞争压力。 (三)发展要素瓶颈制约的压力。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县在土地、融资、用工、人才等发展要素上面临的矛盾越发凸显~建设用地紧张~重点项目和中小企业贷款难~企业招工难~专业技术人才和管理型人才稀缺~依然是制约县域经济发展的严重瓶颈。 (四)环保约束的压力。目前~国家对增强发展绿色经济~积极发展低碳经济和循环经济~实现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的有机统一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适应建设黄山现代国际旅游城市的目标~在节能减排、绿色增长等方面将有别于其他地方的新的更高的要求。 综上所述~“十二五”时期~我县既面临着加快发展的宝贵机遇~也面临着严峻挑战~机遇大于挑战。我们具备趋利避害~加快发展的经济基础、体制环境和政治保障。为此“十二五”期间~必须始终坚持发展第一要务不动摇~进一步增强加快发展的信心和决心~进一步增强加快发展的紧迫感、危机感、责任感、荣誉感~团结拼搏、开拓进取~加快发展、科学发展、跨越发展~为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奠定坚实基础。 第二章 歙县“十二五”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构想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加快发展、奋力崛起为主题~强力实施工 8 业强县、城镇带动、旅游提升、创新推动、东向发展、绿色增长战略~着力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切实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努力提高经济素质和综合竞争力~促进社会和谐进步~为尽快把歙县建设成为“安徽工业重县、华东旅游强县、全国文化大县”~进而建成现代经济强县而奋力拼搏。 二、主要原则 (一) 坚持跨越发展。始终坚持发展是第一要务~坚定发展信心~提升发展标杆~理清发展思路~破解发展难题~一心一意抓发展~凝心聚力搞建设~奋力实现经济快速崛起~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 (二) 坚持转型发展。要适应新形势新阶段的要求~实现发展方式的根本性转变~实现传统优势产业的全面提升~实现新兴产业的做大做强~实现循环经济的全面发展~实现绿色经济的持续增长。 (三) 坚持统筹发展。根据发展阶段性特征和县情~正确把握和妥善处理好各项关系~统筹城乡发展、区域发展、经济社会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挖内力发展和借外力发展~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四) 坚持和谐发展。按照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总体要求~着眼于富民惠民安民~把改善民生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始终~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三、重大战略 (一)工业强县战略。始终坚持“工业强县”理念不动摇~牢固确立工业化在全县经济发展中的核心地位~按照走符合县情实际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总体要求~提升产业层次~优化空间布局~壮大优势产业~发展新兴产业~奋力实现“安徽工业重县”目标。 9 (二)城乡统筹战略。充分发挥工业对农业的支持和反哺作用、城市对农村的辐射和带动作用~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促进城乡协调发展。坚持统筹城乡规划、统筹城乡产业发展、统筹城乡土地集约利用、统筹城乡基础设施建设、统筹城乡生态保护~走城乡一体化的发展道路。 (三)旅游提升战略。科学布局~突出特色~提升品位~强化营销~进一步打响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徽州古城”品牌~加快旅游重要节点建设~实现旅游聚合发展、联动发展、差异发展、跨越发展~加快建设“华东旅游强县”。 (四)创新推动战略。把创新作为推进结构调整、实现科学发展的主要动力。通过强化创新主体、构筑创新载体、集聚创新要素、完善创新的体制机制、营造有利于创新的氛围~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实现思维创新与观念创新、科技创新与制度创新、管理创新与方法创新的有机统一~以大创新推动大发展。 (五)东向发展战略。以东向发展为主攻方向~实行全方位的对外开放。加速融入长三角和浙江经济带~主动承接长三角和浙江产业转移~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促进对外贸易与合作。以大承接推动大开放~以大开放促进大发展。 (六)绿色增长战略。大力推进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经济结构调整~积极发展绿色制造、绿色能源、绿色食品、绿色旅游等绿色经济~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促进经济发展方式向高效益、低能耗、少排放的绿色增长方式转变~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有机统一。 四、奋斗目标 10 ,一,2015年总体目标 1、经济指标: 歙县生产总值 亿元以上~年均增长 %以上。 财政一般预算收入达 亿元~年均增长 %。 五年累计固定资产投资 亿元~固定资产投资率达 到 %以上。 外贸进出口总额五年累计 亿美元。 利用境外资金 万美元以上。 五年累计旅游接待量达到 万人次~五年累计总收 入达到 亿元。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超过 亿元~年均增长 %。 价格总水平保持在全省平均调控目标之内。 2、发展水平指标 三次产业比例调整为 。 人均生产总值4500美元左右。 万元GDP能耗降到1吨标准煤以下。 森林覆盖率78%左右。 3、城镇化与人口就业指标 县中心城区常住人口提高到12万人以上。 五年累计新增就业岗位15000个。 全县城镇化率45%。 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4‰以内。 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 4、人民生活指标 11 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达 元~年均增长 %以上。 农民人均纯收入达10400元~年均增长10%。 ,二,2025年远景展望。 到2025年~力争全县地区生产总值达到500亿元~人均地区生产总值1.5万美元左右~全县人民跨入更为富裕的小康社会。 第三章 保持投资平稳较快增长 投资是拉动经济增长最重要的动力。加快歙县发展~必须在“十二五”乃至较长的一个时期内保持投资较快增长。 一、强力推进项目建设。按照“开工建设一批、续建推进一批、对接争取一批、谋划储备一批、招商引资一批”的要求~进一步完善项目的生成机制和推进机制~紧扣国家政策导向和产业导向~围绕新修编的《歙县城市总体规划》、《歙县经济开发区,二期,控制性详细规划》等规划~认真谋划一批牵动性强的大项目~做到以战略促规划~以规划带项目~以项目保投资~确保每年的重点项目储备量达到500亿元以上。抢抓国家扩大内需政策带来的机遇~千方百计争取国家投资。建立健全重点项目责任、协调、调度、督查、通报、考核、奖惩机制~全力推进三条高铁、徽州古城、新安江综合治理、开发区二期、循环经济园区、北岸经济开发区等重大项目建设~力争“十二五”期间每年500万元以上项目投资增长达30%以上~逐步建立增速平稳较快、结构持续优化、效益不断提高的投资增长机制。 二、调整优化投资结构。按照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和城 12 镇化的要求~继续加大八大主导产业、重大基础设施、城乡基础设施等重点领域~以及新兴产业、民生工程、节能减排、生态保护等薄弱环节的投入力度~推进产业结构优化。要在保持平稳较快增长的基础上~实现投资从扩大规模为主向优化结构为主转变~从注重速度为主向提高效益为主转变~从政府带动为主向启动民间投资为主转变。 三、科学安排政府公共投资。统筹规划~突出重点~科学合理安排政府投资投向。通过土地出让、银行借贷、发行地方债券等形式~多渠道筹措建设资金~积极有效整合政府各类资源~集中力量加大对关系长远发展以及市场难以有效配臵资源的重大项目、重点领域以及民生工程的投入。政府每年年初对年度政府投资项目进行摸排和专题研究~并在建设、管理、质量等方面发挥示范带动作用。 四、不断拓宽融资渠道。加快外来投资、不断扩大公共投资~高度重视民间投资~在国家政策允许范围内全面开放投资领域。进一步加强政银企对接合作~改善投资环境~增强对民间投资和中小企业的融资、担保、信息、培训等方面的服务。及对民间投资的财税政策支持~建立健全更加有效的投融资机制~规范完善资本市场。 第四章 加快新型工业化进程 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具有区域特色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力争到2015年~全县规上企业数达260户以上~实现 13 规上工业总产值达280亿元,工业增加值达70亿元~工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45%以上。 一、强力推进园区建设。 (一)加速县经济开发区建设。 按照“一次规划、分步实施、突出功能、整体推进”的要求~全力建设县开发区二期~掀起二次创业。坚持存量扩张和增量引进相结合~积极融入江浙经济带~承接长三角等发达地区产业转移~突出发展汽摩配件、机械电子、新型材料等产业。到2015年县开发区开发面积达到10平方公里~开发区配套设施功能比较完备~入园企业达300户以上~当年实现工业产值超150亿~工业增加值超40亿元~税收4亿元以上~力争跨入省级先进开发区行列。 (二)全面建成县循环经济园区。按照“一年拉开框架、两年初具规模、三年基本建成”的目标~加快循环经济园区建设~实现“搬迁、集聚、升级、循环”之主功能。到2015年循环经济园区累计完成投资10亿元~建成面积1.39平方公里~实现工业产值40亿元以上。 (三)高质量实现北岸开发区“131”工程。按照“夯实基础、发挥优势、主动承接、加速崛起”的总体要求~加快北岸工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发挥区位优势、交通优势、资源优势和后发优势~将北岸经济开发区建设成为我县乃至全省承接浙江经济带产业转移的桥头堡和示范区。认真实施开发区“131”工程~即到2015年入驻企业达到100户以上~园区产值达30亿以上~实现税收1亿元以上。 此外~积极推进旸村、富堨、王村工业园建设~实现联动发展、互补发展、差异发展~形成“二区四园”格局。 二、壮大提升优势产业。立足资源优势和产业基础~积 14 极推进资产重组和生产要素优化配臵~促进各类要素向优势产业、优势企业集聚。引导企业通过自主创新、技术改造、加强管理、树立品牌等途径~加速扩建、加快发展~做大做强机械装备制造、电子电器、农副产品精深加工、新型精细化工、服装纺织、高新技术等优势产业。重点抓好金马股份、奥龙机电、振龙电源等重点骨干企业。 三、大力发展新兴产业。抓住国家布局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机遇~结合我县特色产业和资源~突出重点~加强引导~创新突破~打造平台~重点发展电子信息、新材料、节能环保、生物医药、新能源等新兴产业~力争把新兴产业打造成加快我县经济发展的骨干力量。 四、着力提升企业综合竞争力。鼓励和支持企业自主创新~引导企业加大技术创新力度~推进企业以各种方式加强与高校、科研机构合作~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力争“十二五”末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全县工业总产值45%。引导和支持成长性好的企业上市融资~争取到2015年新增上市企业达2家以上。完善创名牌激励政策~加大对企业创名牌的扶持力度。强化工业经济运行的预测、预警、服务和监管工作~指导企业加强管理~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利润水平。强化企业主动纳税意识~提高企业对财政的贡献率。 第五章 大力发展旅游和现代服务业 紧紧抓住黄山市实施国家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契机~进一步做大做强旅游产业~积极发展新兴服务业~快速做大服务业总量~推动服务业结构不断优化。 一、做优做强旅游产业。围绕建设现代旅游城市目标~掀起旅游再次创业热潮~加快旅游目的地建设~力争到2015 15 年实现游客接待量达1000万人次~其中入境游客达到35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达70亿元~旅游创汇3500万美元。 ,一,优化旅游布局。对全县旅游资源进行深度分析和优化整合~科学布局~形成以徽州古城为中心、以棠樾牌坊群〃鲍家花园和雄村景区为两翼的徽文化旅游体验区板块~以新安江山水画廊为代表的山水生态休闲旅游板块~努力将我县打造成全国著名乃至世界知名的旅游胜地。继续抓好许村、昌溪等历史名镇、名村的保护、开发、利用~打造旅游新亮点。 ,二,大力开拓旅游市场。坚持“季季有主题~月月有活动”的旅游营销策略~全力实施旅游“三进”活动~不断拓宽旅游市场。强化徽州古城民俗文化节、新安江山水画廊枇杷节、三口柑橘采摘节、宋村葡萄节等活动策划~积极与媒体对接~借助网络~统一营销~加强区域合作~包装推出特色精品旅游线路~打造品牌优质旅行社~开拓旅游客源市场。 ,三,发展新型旅游业态。围绕“吃、住、行、游、购、娱”六要素~围绕旅游产业“六大转变”~借助旅游规模化、品牌化、网络化三大途径~不断创新发展休闲度假、节庆会展、乡村旅游、户外体验、自驾旅游等旅游新型业态。按照游客买的起、带的走、送的出、用的上的要求~加快开发旅游纪念产品~切实做好留人、购物、消费文章~全面提高服务业对经济社会发展贡献率。 ,四,促进旅游、文化、生态融合发展。依托独具特色的徽文化资源和极其优良的生态环境~深入挖掘徽文化内涵~创新发展文化体验旅游~发挥生态资源优势~推进旅游、文化、生态融合发展。加快徽州古城、“百村千幢”古民居保护利用工程和新安江山水画廊等一批文化旅游结合的新 16 业态项目建设~做大徽墨歙砚徽派“三雕”和徽派艺术品产业~开发徽剧及黄梅戏演艺项目~发展城乡摄影点~打造乡村特色示范区。 二、积极发展现代服务业。 ,一,全面实施国家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紧紧围绕加快黄山国际旅游城市战略目标~以创新生活服务业发展方式为主线~以旅游、文化、生态产业发展为重点~坚持市场化、产业化、社会化和国际化方向~创新旅游、文化、生态三位一体的服务业发展模式~创新现代信息技术改造传统服务业途径和方法~创新加快服务业发展的载体和平台~创新服务业的标准体系和监管体系~创新服务业发展的体制机制和政策环境~实现服务业跨越式发展~增强服务业对经济的支撑作用~到“十二五”末~第三产业比重达 %。 ,二,加快现代服务业体系建设。重点实施好服务业发展的八大领域~即:现代物流业、金融服务业、科技和信息服务业、商务服务业、文化和旅游业、房地产业、居民服务业、农业和农村服务业。依托高速铁路、高速公路、干支线公路、新安江水运等网状综合交通构架~以构建区域性物流商贸中心为目标~加快推进歙县开发区物流中心、新区农资综合物流配送中心等物流项目建设~积极谋划建设徽府臵业广场商贸中心、城西徽文化物流中心、交通综合物流中心、汽车交易市场、歙县建材大市场、歙县粮食物流中心、中心城区小商品大市场、紫阳商贸物流中心等项目。培育1-3个交易主体组织化、组织方式现代化、交易商品标准化的大中型批发市场和3-5家规模化物流企业。 ,三,激活城乡消费市场。通过政策引导、财政补贴、提高收入、规范市场等综合性措施~增强城乡居民消费信心~扩大消费规模。健康发展房地产市场~引导山区农民进城入 17 镇。继续开展汽车、摩托车及家电下乡活动~大力拓展文化娱乐、体育健身、住宿餐饮、网络通讯社区服务、家庭服务等成长型消费。增强消费对拉动经济发展的作用。 第六章 加快现代农业建设步伐 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及“八个一批”的要求~进一步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继续调整优化农业结构~推动农业产业化~大力发展现代农业~有序发展劳务经济~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 一、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按照发展现代农业的要求~坚持走农业产业化发展道路。围绕茶叶、蚕桑、黄山贡菊、果品、蔬菜、木竹加工、花卉盆景、畜禽养殖等优势农产品~加快示范基地建设~到2015年~茶叶种植面积达28万亩~茶叶总产值达到5.5亿元,蚕桑基地达6.5万亩~蚕桑年饲养量达11万张~鲜茧产量达5000吨,贡菊基地达到6万亩~产值达4.5亿元,水果基地达7万亩~产值达3亿元,蔬菜基地达10万亩~产值达2.6亿元,畜牧产品基地实现生猪饲养量58万头~家禽饲养量180万羽~养殖业产值达20亿元~占农业收入比重达到30%以上。进一步加快枇杷、青梅、柑橘、山核桃和花卉苗木产业基地建设。做大做响三潭枇杷、黄山山核桃、黄山茶油等知名农产品品牌~扩大市场影响力。大力实施一批农业产业化重大项目~扶持壮大一批龙头骨干企业~到2015年~培植3个产业龙头、争创3-5个知名品牌、争上9个农业重大项目。大力发展农村专业合作组织~力争新增农村合作组织150个。加大科技兴农~提高农业科技含量~实施新型农民培训工程~五年累计培训新型农民 人。实施农机富民 18 工程~提高农机装备总量。 二、加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建立城区防洪保安体系~实施4座小,二,型以上重点水库除险加固~维修151座重点山塘和619处堨坝。建立较为完善的农田排灌体系~基本实现丰乐灌区我县境内的灌区配套建设。完善乡镇供水现状~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解决10万人安全饮水问题。加强水土流失监测和预防监督工作~加快水土流失治理步伐~治理水土流失面积619平方公里。积极稳妥地开发小水电资源~新建装机容量9980Kw。加强河道治理~增强防汛抗灾能力。 三、强力实施生态林业大县建设。继续推进植树造林、封山育林~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完成人工造林10万亩~封山育林20万亩~义务植树及田旁植树500万株,巩固6.45万亩坡耕地造林和5.85万亩荒山造林~完成144.78万亩重点公益林建设~力争“十二五”末全县森林覆盖率达78%。进一步深化林权制度改革~加快林业发展体制机制创新。大力实施林业产业化“4646”工程~调整林种树种结构。抓住《全国油茶产业发展规划》出台的有利时机~推进油茶产业发展标准化体系建设~打造雄村等一批油茶示范基地~切实把油茶产业培育成为兴林富民的支柱产业之一。强化林地管理~做好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检疫工作~完成松材线虫病三道防治线项目建设任务。加快林业产业发展方式转变~提升林业发展竞争力~到“十二五”期末~实现林业总产值超20亿元。 四、扎实推进农村扶贫开发进程。强化政府扶贫责任~建立财政扶贫资金稳定增长机制~引导社会力量参与扶贫。坚持开发式扶贫~因地制宜实行整村推进扶贫开发~整合各项涉农资金向贫困村倾斜~改善贫困地区基础设施条件~扶持开发特色产业~提高贫困地区自我发展的能力~力争五年 19 帮助1万人口实现脱贫。扎实做好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工作~统筹后扶资金发放与后扶项目建设。继续实施生态移民工程~积极争取深山区、库区农民异地扶贫搬迁项目~鼓励他们“下山出水”~有序转移安臵。全面启动农村危房改造工程~继续鼓励农民集中建房~集约化使用土地。努力改善深山区、库区生存环境~逐步实现脱贫致富。 五、不断拓展新农村建设成果。坚持走统筹城乡发展的道路~强化镇村规划~全力实施新农村建设巩固拓展工程~积极推进特色镇和重点示范村建设~加快建设新农村“十有”达标村。大力发展“一村一品”~积极打造一批旅游特色村、文化生态村、种养专业村、加工贸易村。到2015年~全县特色乡镇增加到16个~全县80 %以上的村达到新农村建设市级“十有”标准~基本实现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格局。 第七章 促进城乡统筹发展 城镇化是未来一个时期我县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和“催化剂”。“十二五”期间~大力实施城镇带动战略~按照 统筹城乡规划、统筹城乡基础设施建设的方略~加快城市“西进东扩、南延北拓”~扩张中心城市规模~做大做强特色城镇~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力争到“十二五”末城镇化率达到45 %以上。将我县建设成为山水秀美、特色鲜明、旅游发达、生态宜居城市。 一、加快城市建设~完善城市功能。围绕建成徽文化展示中心和生态宜居城市的目标~按照“保护整治老城区~建设发展新城区”的思路~扩张城市规模~完善城市功能~突出城市特色~提升城市品位~提高城市综合承载能力。老城 20 区按照保护整治原则~加快实施以徽州府衙修复为核心的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开发百亿工程~打造徽文化中心~再显徽州古城风韵。新城区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要求管理。在城市发展方向上~坚持实施 “西进东扩、南延北拓”战略~“西进”:以紫阳路为中心轴~建设旅游休闲和政务办公集中区,“东扩”:以县经济开发区和慈张沿线两侧~建设工业商贸物流集中区,“南延”:以鲍家庄高尔夫会馆建设和“百村千幢”古民居保护利用工程实施为重点~建成南部休闲度假基地,“北拓”:以高铁设站为契机~建设现代工业物流区。到2015年~城区面积扩大到12平方公里~常住人口达到12万人。 二、加快集镇建设步伐~促进城乡协调发展。按照城乡一体化发展的要求~围绕乡镇的产业特色和基础~科学规划~合理布局~集中力量建成一批工业带动、资源开发、商贸物流、旅游度假等特色突出、各具优势、设备良好、功能完备、环境优美的小城镇群体。重点抓好以深渡镇、郑村镇、雄村乡、许村镇等为代表的旅游经济型特色镇建设~以桂林镇、北岸镇等为代表的工业经济型特色镇建设~以王村镇、霞坑镇、岔口镇为代表的商贸综合型特色镇建设~不断增强特色镇的辐射带动作用。积极稳妥开展撤乡并镇工作~增强镇域经济的综合实力。 三、加快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完善综合交通运输网络。适应建设黄山国家交通运输枢纽的总体战略~把握我县交通运输特点~坚持以工业商贸物流和旅游发展为重点~与城市空间结构及布局形态相协调~构建功能完善、布局合理、结构完善、能力充分、运行高效、服务优质~与铁路、航空运输及城市交通有效衔接的现代综合战备交通体系。铁路:以京福客运专线、黄杭快铁和皖赣铁路扩能改造项目为重点~积极做好地方工作~推进项目建设。高速公路:2011年前宣 21 黄高速公路建成运营~积极谋划和争取黄山至千岛湖公路开工建设。县乡公路:2015年前完成七条县乡道路共98.2公里扩建升级改造, 力争完成县城—许村—黄山风景区等4条共76公里旅游公路和完成28座农村公路危桥改造~积极争取215省道在我县境内公路改建工程~形成城际快速通道,加快实施全县旅游道路、高速公路连接线改扩建工程和“断头路”改造工程~解决交通瓶颈制约。航运:到2015年,完成34处渡口标准化改造。站场建设:2012年前建成交通旅游集散中心~完成11个三至五级道路运输站场建设。 四、加快城乡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提升社会管理水平。完善城市公共交通建设~进一步优化公交线路,进一步加快输变电线路改造建设工程、城市中低压配电网改造工程~全面实施新一轮农村电网改造工程~增强电网供电能力~满足城乡人民群众的用电需求。加强水源地保护~加快老城区供水管网改造~确保群众饮上放心水、安全水。加强污水和垃圾收集与处理~实现城区全覆盖。加快城区天然气项目建设~逐步实现城区管道供气。推进电信网、广播电视网和计算机网的“三网合一”~建设“数字歙县”。加强公共文化、体育设施建设~建设文博馆、体育馆。加强气象工作~强化灾情预警、预报、监测。加强森林防火、消防安全、防汛抗旱、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最大限度降低灾害损失。加强公共安全投入~建立健全公共安全应急机制~不断提高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和水平~加快徽州古城城门前人防工程建设。加强社区建设和管理~合理布局社区设臵~完善社会管理职能~提升社区服务水平。 第八章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22 将加快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与开展生态文明建设有机结合起来~推进生态宜居城市建设~努力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和气候适宜型社会~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代际公平和永续发展。 一、加强能源资源集约节约利用。大力发展绿色经济、低碳经济、循环经济~争取在建立绿色低碳的经济体系和消费模式上走在全省县域前列。限制高消耗项目建设~淘汰落后工艺、技术、设备和产品~实现规模以上工业万元增加值能耗下降25%以上。严格执行建筑节能强制标准~支持并推动节约型项目的建设。支持水电开发~建成南源水电站。推广利用太阳能~发展生物质能源~推广户用、村用沼气和大中型畜禽养殖场沼气工程~城镇基本普及天然气。强化节约和集约利用土地~鼓励、支持和引导农民相对集中建房。落实节约资源的财税政策~利用价格杠杆促进资源节约。开展创建节约型社会活动~加强检查和监督~增强全民资源节约意识。 二、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和保护。切实保护生态环境~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全面实施新安江流域生态补偿机制~积极争取国家加大生态补偿机制资金的投入。加强自然生态资源的保护与管理~推进自然保护区建设和生物多样性保护。开展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加强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加强河道管理~依法取缔各类违法采砂点~严禁在饮用水源地建设与保护水源无关的项目。创建省级以上环境优美乡镇、生态文明村。切实抓好节能减排~引导企业加大对节能减排、资源综合利用方面的投入~加强企业违法排污问题查处。加大农村环境保护工作力度~抓好农村生活垃圾及生活污水处臵、饮用水水源保护、规模化畜禽养殖工作。加快建设一批乡镇污水处理厂~实行农村垃圾收集转运和集中处臵。 23 三、大力发展低碳经济。多措并举发展低碳经济~积极培育低碳产业。淘汰落后产能~降低高碳产业比重~积极发展高效节电、新型储能、太阳能光伏发电、电子信息,软件,、物联网等产业~培育壮大具有一定规模的低碳工业集群。充分发挥优势~大力发展以旅游为核心的第三产业~推动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转变~壮大以旅游业为主导的低碳服务业。大力发展服务外包产业和现代生态农业。建设以低碳排放为特征的工业、建筑和交通体系。制定低碳经济发展规划~出台扶持激励政策~建立健全适应于低碳经济发展的财税、价格、信贷、政府采购和绩效考核机制。加大低碳经济宣传力度~改善用能方式~引导绿色消费~支持开展低碳经济发展区和试点示范。 第九章 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 一、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加大政府机构整合与改革力度~理顺关系~界定职能~优化层级~降低行政成本。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健全科学民主决策和监督机制~推行集体决策、专家咨询、社会公示和听证及决策失误责任追究制度~推进政务公开~优化政府决策。转变政府职能,减少政府对企业和社会的直接干预~将部分经济社会职能移交社会和市场。创新政府管理方式~通过引入市场竞争机制和企业管理方法实现政府管理创新。大力推进电子政务~将电子政务建设与政府改革和社会服务结合起来~运用现代信息技术重塑、整合、再造传统管理方式和流程~提高政府的办事效率。 二、深化财政体制改革。推进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建立健全公共财政体系。一是深化预算管理改革~积极探索 24 并试行全口径预算管理~逐步构建一般预算、政府性基金预算和社保基金预算完整的政府预算体系~完善部门预算改革~推行绩效预算改革~提高预算编制质量,逐步推行预算公开制度~接受全社会和纳税人监督。二是完善乡镇财政管理体制~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统筹城乡发展。继续强化村集体“三资”管理、“乡财县管”管理。三是积极推进国库集中收付制度改革~建立国库单一账户体系~规范预算执行。三是完善政府采购制度~继续扩大政府采购范围和规模~健全政府采购公开透明体系~完善政府采购监督制约体系~进一步规范政府采购行为。四是深入推进非税收入管理改革~逐步将脱离财政体系之外的政府性收入纳入财力范围~增加政府调控能力。五是全面推进农村综合改革。继续落实粮食直补、良种补贴、农机具购臵补贴等各项强农惠农政策,大力推进村级公益事业“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工作~促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公益事业发展。 三、继续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围绕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目标~继续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建立覆盖全县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保障、基层医疗服务、公共服务、基本药物供应保障和中医药服务五大体系~积极稳妥推进公立医院的体制改革。建立协调统一的医药卫生管理体制、高效规范的医药卫生机构运行机制、政府主导的多元卫生投入机制、科学合理的医药价格形成机制、严格有效的医药卫生监管体制、可持续发展的人才保障机制~建立实用共享的医药卫生信息系统~强力实施医药卫生法规规章~保障医药卫生体系有效规范运转。 四、提高利用外资水平。坚持招商与引智并举、数量与质量兼顾~立足我县资源和产业优势~积极参与泛长三角区域分工合作~以“三条高铁建设”为契机~围绕提高招商引资水平~不断创新招商引资思路和方式~重点抓好资源招商、 25 地块招商、园区招商、产业招商、小分队招商、驻点招商和以商引商~大力推进“凤还巢”工程~努力实现资源优势向产业优势转变~产业优势向经济优势转变~力争“十二五”期间我县累计引进县外资金 亿元~利用外资(境外)达到(1.3—1.5)亿美元以上。 五、扩大对外贸易与合作。充分发挥交通运输、投资环境进一步改善的有利条件~加速融入长三角经济圈~积极参与分工协作~进一步扩大外贸规模。抓好农产品、纺织服装、精细化工、机械电子四大板块~壮大润发化工等重点骨干自营出口企业~加强出口基地建设~积极扩大产品出口区域~优化进出口结构~增强出口的抗风险能力。力争“十二五”期间~累计实现外贸进出口总额达(2.7—3)亿美元。 第十章 促进社会事业全面协调发展 一、大力推进科教兴县。认真落实国家、省产业振兴规划~瞄准国家产业导向~立足本地特色优势~积极谋划和编制储备一批优势产业发展项目~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力争国家、省、市更多的项目和资金支持。强化企业在自主创新中的主体地位~加快企业创新体系建设~完善自主创新载体和服务平台建设~推进省级以上工程研究中心或技术研究中心建设,坚持“产学研”结合~鼓励企业紧盯行业发展前沿~加大工业技术改造、技术创新力度~支持企业加强与高校、科研院所联合~打造高层次人才聚集区、产学研结合密集区、科技成果转化汇集区。千方百计培育和壮大创新型产业集群~优化创新型人才结构。加大工业技术改造和技术创新投入~大力推进省“百千工程”36项总投资18.6亿元重大技改项目和13项总投资3.2亿元技术创新项目建设~5年累计 26 完成工业技改投入 亿元以上。 二、优先发展教育事业。继续完善教育布局调整~优化教育结构~促进城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加强农村校舍改造和校安工程建设~力争五年完成 所农村初中校舍改造~完成平方米的校安工程改造任务。整合职业教育资源~积极推进安徽省行知学校争创国家中职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并进而争创安徽省行知职业技术学院。普及学前教育和巩固提高九年义务教育水平,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达到90%,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40%。切实解决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问题。 三、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以打响徽州文化品牌~建设全国文化大县为目标~认真实施《歙县创建文化大县五年规划,2009-2013,》充分发挥歙县文化资源优势~推进文化建设与经济发展的深度结合~不断提高经营性文化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大力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提高文化软实力。加快以徽州古城改造和“百村千幢”古民居保护利用工程和“百佳摄影点”为重点的文化项目建设~夯实文化硬支撑。加快形成文化旅游产业、文化创意产业、特色工艺文化产业、印刷包装业、文化娱乐业和传媒产业等六大文化主导产业。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提高城乡公共文化服务水平。繁荣文化创作和基层演绎事业~丰富群众文化生活。开展全民体育健身活动~建设体育场馆。加强文物保护和利用~建设博物馆。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积极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 四、加快人才队伍建设。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壮大人才队伍~提高人才素质~优化人才结构~完善用人机制。多层次、多渠道培养人才~加强党政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农村实用人才和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建立 27 科学的人才激励与考评机制~着力优化用人环境和人力资源流动环境~推进人力资源市场建设。大力发展继续教育~不断提升群众素质。落实人才政策~完善引才引智机制~广泛吸纳各类急需人才。 五、统筹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坚持和完善稳定人口低生育政策~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素质~优化人口结构。“十二五”期间~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4‰以内~出生人口政策符合率保持在92%以上~出生婴儿性别比保持正常范围内~力争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始终在全省保持一类县水平。加强计划生育基层服务体系建设~落实基本服务项目免费机制。重点做好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健全以居住地为主的管理体系。继续实施计划生育奖励扶助政策。 第十一章 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 一、努力提高人民群众生活水平。 (一)千方百计扩大就业和再就业。深入推进全民创业~大力培育创业主体~全面提升创业能力~完善创业服务体系~营造创业社会氛围~完善政策扶持、创业培训、创业服务 “三位一体”的工作机制~积极拓展就业空间~鼓励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吸纳就业~支持发展具有比较优势的劳动密集型中小企业扩大就业~鼓励劳动者通过灵活就业形式实现就业。引导农民工有序外出就业、就近转移就业和返乡再就业~完善大学生就业服务体系~帮助高校毕业生尽快就业。落实就业培训资金、设施~开展就业培训~提升劳动者素质~增加劳动者就业机会。 (二)提高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建立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同步协调机制~使人民群众得到更多实惠。不断提高城 28 乡居民特别是城镇低收入者和广大农民的收入水平~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逐步提高最低工资标准~认真解决低收入群众的住房、医疗和子女就学等困难。保护劳动者合法收入。推行企业工资集体协商制度~加强劳动工资监察~确保进城务工人员工资按时足额发放。建立规范的公务员工资制度和国有企业经营管理者薪酬制度。充分挖掘农业内部增收潜力~拓宽农业外部增收空间~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 (三)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实现城镇居民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全覆盖~探索建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完善失业、工伤、生育保险制度~建立健全就业再就业、失业预防与失业保险制度的联动机制~探索建立生育津贴制度。建设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完善社会福利服务体系~努力实现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 二、加强民生工程建设。始终把实施民生工程作为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多渠道筹集资金确保民生工程得到顺利实施。继续实施保障性安居工程~加强经济适用房和廉租房建设~推进棚户区改造项目实施~逐步扩大住房保障范围。全面推进道路村村通、广播电视村村通、农家书屋及乡村文化站,室,、村卫生室、休闲健身场所等建设类民生工程~建立完备的城乡公共文体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资金发放类民生工程。完善民生工程常态化管理~发挥已建成民生工程的永久效益。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 三、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切实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大力倡导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不断提高群众文明素质和城乡文明程度。扎实开展环境整治和文明创建活动~巩固延伸全国 29 文明县城创建成果。认真开展国防动员“八个融合”工作~提升全县国防动员工作水平。 四、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牢固树立“发展是硬道理~是第一要务,稳定是硬任务~是第一责任”理念。以打造“平安和谐优秀区”为目标~严格落实维护社会稳定工作责任制~推进“平安歙县”建设。切实维护和促进社会公平~抓好人民群众关心的社会治安、食品药品、安全生产等突出问题~广泛开展平安创建活动。妥善处理好人民内部矛盾~积极预防和妥善处理群体性、突发性事件~创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加强治安防控体系建设~防范打击犯罪行为~保障社会安定有序。落实信访工作责任制~加强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做好群众来信、来访工作~建立健全突发事件应急机制~积极预防和妥善处理群体性事件。 第十二章 规划实施的保障措施 一、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十二五”时期是歙县发展改革的关键时期~必须努力形成适应新发展趋势的环境和氛围~以解放思想强化发展动力~以新一轮的大解放推动歙县“十二五”时期的加快发展。要破除陈旧观念~创新发展思路~转变发展方式~坚持好字优先、又好又快发展的方针~把又好又快并行不悖地体现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真正树立人本理念~千方百计改善民生~切实把科学发展的成果~体现在提高人的生活水平上~体现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上~体现在保障人的合法权益上。 二、努力破解制约发展的瓶颈。完善金融服务体系~支持金融机构改革~引导商业银行加大有效信贷投放~支持中小企业和重点项目建设。不断改善农村金融服务~深化农村 30 金融改革~组建农村商业银行~积极推进设立村镇银行、小额贷款公司等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加大对“三农”的支持力度。支持企业上市融资、债券融资~拓宽企业融资渠道。切实抓好建设用地臵换、土地整理复垦、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加强闲臵土地清查~确保项目用地需要。依法加大控违拆违力度~积极探索征地拆迁新模式~保障人民群众利益~加快征地拆迁进度。高度重视企业用工问题~通过搭建平台、提高待遇、舆论引导、组织招聘等多种途径~解决企业用工困难~满足企业用工需求。 三、着力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进一步强化大局意识、诚信意识、服务意识和效率意识~提高行政服务质量~打造规范、便捷、优质、高效的服务环境~推进服务型政府建设。严格行政审批与监管~积极推行政务公开~强化政府绩效管理和行政问责~促进权力公开透明。进一步改善中小企业发展环境、重点项目建设环境、招商引资环境~努力形成平等、互利、宽松、优惠的政策环境。强化严格公正的法制环境~着力提高全社会的法律意识和依法办事水平。进一步健全社会诚信体系~继续推进“信用歙县”建设~努力营造诚实守信、公平有序的市场环境。进一步整顿规范经济秩序~严厉打击掺假制假售假、囤积居奇、哄抬物价、联合涨价等不正当竞争行为~加强农资市场整治~严厉打击损农坑农的行为~确保农民不因农资导致减产减收问题发生。 四、不断创新规划实施机制 规划是连接现实与未来的桥梁~是地区建设和发展的蓝图。切实有效实施规划是统领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推进歙县跨越发展、奋力崛起的重要保证。要按照规划中定位的产业发展方向和发展重点~建立规划实施机制~整合资源~发挥优势~通过规划促转型、谋发展~指导和推动全县经济社会持续较快发展。要切实加强统筹协调~健全规划管理体 31 制~统筹近期发展和中长期发展的关系~建立全县分级分类规划管理体系~改革规划管理体制~完善规划编制的协调衔接机制~着力形成各类规划定位清晰、功能互补、统一衔接的规划体制。要切实加强规划的落实~充分发挥规划的引导与控制作用~按照规划合理配臵土地资源、产业资源和公共资源~实现各类资源的有效利用。 32
本文档为【歙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2011年...】,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562397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55KB
软件:Word
页数:29
分类:生活休闲
上传时间:2018-04-27
浏览量: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