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靳氏截针

靳氏截针

举报
开通vip

靳氏截针靳氏截针 一、靳氏截针三大理论 1、截针循经取穴开关理论 2、截针平衡理论 3、截针传导与共振理论 二、循经取穴常用穴位(经络开关)及经验奇穴: 【1】头痛穴 经外奇穴 【取穴方法】无名指和小指掌侧指缝上三分。 【靳氏截针主治】针尖向心60度,刺入3分,治疗头痛、晕针及同侧三叉神经痛特效。 【2】间谷穴:属手阳明大肠经。三间与合谷的合称,位于手阳明大肠经的远端, 【靳氏截针主治】本经络循行区域的疾病,包括二间和三间穴主治的范围。从二间进针,针尖透过三间,针身向心倾斜45度,治疗这个穴位以上手阳明...

靳氏截针
靳氏截针 一、靳氏截针三大理论 1、截针循经取穴开关理论 2、截针平衡理论 3、截针传导与共振理论 二、循经取穴常用穴位(经络开关)及经验奇穴: 【1】头痛穴 经外奇穴 【取穴方法】无名指和小指掌侧指缝上三分。 【靳氏截针主治】针尖向心60度,刺入3分,治疗头痛、晕针及同侧三叉神经痛特效。 【2】间谷穴:属手阳明大肠经。三间与合谷的合称,位于手阳明大肠经的远端, 【靳氏截针主治】本经络循行区域的疾病,包括二间和三间穴主治的范围。从二间进针,针尖透过三间,针身向心倾斜45度,治疗这个穴位以上手阳明大肠经的病。进针点在三间倾斜45度透二间治疗食指的病。尤其对于这条经络循行线上的疼痛见效最速。 三间穴 属人体十二正经的手阳明大肠经之穴 【 标准 excel标准偏差excel标准偏差函数exl标准差函数国标检验抽样标准表免费下载红头文件格式标准下载 定位】微握拳,在手食指本节(第2掌指关节)后,桡侧凹陷处。 【取法】微握,拳在食指桡侧,第二掌指关节后,第二掌骨小头上方处取穴。 【穴位解剖】穴下为皮肤、皮下组织、第一骨间侧肌、指浅、 深层肌腱的背侧。皮肤由桡神经的指背神经与正中神经的指掌侧固有神经双重支配。针经皮下筋膜,手深筋膜达第1骨间背侧肌,在第1蚓状肌与第2掌骨间通过,直至指浅、深屈肌腱到食指的肌腱背面与第2掌骨之间。 【主治】 牙痛、急性结膜炎、青光眼、三叉神经痛、扁桃体炎、手指肿痛、肩关节周围炎。 【3】液中穴 属手少阳三焦经 液门与中渚穴的合称,位于手少阳三焦经的远端手背处。 【靳氏截针主治】本经络循行区域的疾病,包括液门和中渚穴的主治范围。从液门向中渚穴方向进针,针尖向心,针身倾斜45度治疗手少阳三焦经本穴位以上的疾病,从中渚向液门方向进针治疗无名指的疾病,对本经络循行线的疼痛效果最快。 附 液门穴 属手少阳三焦经。〖取穴方法〗该穴位于人体的手背部,当第,、,指间,指蹼缘后方赤白肉际处。 【解剖】有来自尺动脉的指背动脉;布有来自尺神经的手背支。 【主治】头痛,目赤,耳痛,耳鸣,耳聋,喉痹,疟疾,手臂痛。 中渚穴 属手少阳三焦经。 【取穴方法】:掌心向下,中渚穴位于手背部位,小指与无名指根间下二厘米手背凹陷处,用力按压,会有力量脱落的感觉. 【主治】:可治疗目眩,站力时头昏眼花,耳鸣,肋间神经痛,后颈沉重感.该穴位为人体手少阳三焦经上的重要穴位之一. 【4】前溪穴 属手太阳小肠经。前谷与后溪穴的合称,位于手太阳小肠经的远端手掌外侧缘, 【靳氏截针主治】本经络循行区域的疾病,包括前谷和后溪的主治范围。从前谷向后溪穴方向进针,针尖向心针身倾斜45度,治疗手太阳小肠经本穴位以上的疾病,从后溪向前谷穴方向进针治疗小指的疾病,对本经络循行线的疼痛效果最快。 附 前谷穴 属于手太阳小肠经穴。 【取穴方法】前谷穴位于人体的手掌尺侧,微握拳,当小指本节(第5指掌关节)前的掌指横纹头赤白肉际。 【解剖】 有指背动、静脉;布有尺神经手背支。 【主治】 头痛,目痛,耳鸣,咽喉肿痛,乳少,热病。 【临床应用 】 癫痫、 前臂神经痛、 手指麻木、扁桃体炎、腮腺炎、 产后无乳、 乳腺炎等。 后溪穴 属于手太阳小肠经穴。 【取穴方法】后溪穴位于微握拳,第5指掌关节后尺侧的远侧掌横纹头赤白肉际。具体在在小指尺侧,第5掌骨小头后方,当小指 展肌起点外缘; 【解剖】有指背动、静脉,手背静脉网;布有尺神经手背支。 【主治】头项强痛、腰背痛、手指及肘臂挛痛等痛证;耳聋,目赤;癫狂痫;疟疾。 【5】腰安穴 经外奇穴。 【取穴方法】曲池与尺泽穴连线的中点向下一寸半。 【靳氏截针主治】 各种腰痛,尤其对急性腰扭伤特效。 【6】曲池穴 手阳明大肠经的合穴。 【取穴方法】人体曲池穴位于肘横纹外侧端,屈肘,当尺泽穴与肱骨外上髁连线中点。 【解剖】桡侧腕长伸肌起始部,肱桡肌的挠侧;有桡返动脉的分支;布有前臂背侧皮神神经,内侧深层为桡神经本干。 【主治】现代常用于治疗肩肘关节疼痛、上肢瘫痪、高血压、荨麻疹、流行性感冒、扁桃体炎、甲状腺肿大、急性胃肠炎等。配合谷、外关等治疗感冒发热、咽喉炎、扁桃体炎;配合谷、血海等治疗荨麻疹;配肩髃、外关等治疗上肢痿痹。 【靳氏截针主治】 瘙痒 眩晕的配穴 本经络循行线的疾病。 【7】尺泽穴 属手太阴肺经的合(水)穴。 【取穴方法】:取此穴位时应让患者采用正坐、仰掌并微曲肘的取穴姿势,尺泽穴位于人体的手臂肘部,取穴时先将手臂上举,在手 臂内侧中央处有粗腱,腱的外侧外即是此穴(或在肘横纹中,肱二头肌桡侧凹陷处)。该穴上方3-4厘米处用手强压会感到疼痛处,就是“上尺泽”。 【解剖】在肘关节,当肘二头肌腱之外方,肱桡肌起始部;有桡侧返动、静脉分支及头静脉;布有前臂外侧皮神经,直下为桡神经。 【主治】古代记述:咳嗽、喘息、气逆、咯血、善呕、胸胁满痛、肺痨、心痛、心烦、癃闭胃痛、腹胀、绞肠痧痛、便秘、鼻衄、喉痹、舌干、振寒、瘛疭、潮热消渴、癫疾、痿疟、腰痛、肩脊痛、风痹、手臂不能上肩,肘臂挛痛。 现代报道:感冒、咽喉肿痛、扁桃体炎、喉炎、咽炎、支气管炎、百日咳、肺炎、胸膜炎、肋间神经痛、丹毒、胎位不正、麻疹、高血压、肺炎、支气管哮喘、肺结核、急性胃肠炎、肘关节及周围软组织疾患。 【靳氏截针主治】 咳嗽、气喘及本经循行线的疼痛。 【8】列缺穴 手太阴经络穴;八脉交会穴之一,通于任脉。 【取穴方法】患者应正坐或仰卧,微曲肘,侧腕掌心相对,列缺穴位于手腕内侧(大拇指侧下),能感觉到脉搏跳动之处。(或在前臂桡侧缘,桡骨茎突上方,腕横纹上1.5寸,当肱桡肌与拇长展肌腱之间。) 【解剖】在肱桡肌腱与拇长展肌腱之间,桡侧腕长伸肌腱内侧;有头静脉,桡动、静脉分支;布有前臂外侧皮神经和桡神经浅支的混合支。 【主治】伤风,头痛,项强,咳嗽,气喘,咽喉肿痛,口眼歪斜,牙痛。 【靳氏截针主治】针尖向心平刺治疗本穴位以上经络循行的疾病,针尖向远端治疗拇指的疾病。,尤其对疼痛、咳嗽岔气效果最佳。 【9】内关穴 属心包经,通于任脉,会于阴维,是八脉交会穴之一。 【取穴方法】:位于前臂正中,腕横纹上2寸,在挠则屈腕肌腱同掌长肌腱之间取穴。 将右手三个手指头并拢,把三个手指头中的无名指,放在左手腕横纹上,这时右手食指和左手手腕交叉点的中点,就是内关穴。为说明确切位置,可以攥一下拳头,攥完拳头之后,在内关穴上,有两根筋,实际上,内关穴就在两根筋的位置。 【主治】孕吐、晕车、手臂疼痛、头痛、眼睛充血、恶心想吐、胸肋痛、上腹痛、心绞痛、月经痛、呃逆、腹泻、精神异常等。 【靳氏截针主治】针尖向心45度刺入治疗本穴位以上经络循行的疾病,针尖向远端4度刺入治疗中指的疾病。尤其对本经络的疼痛效果最好。 【11】肘缝穴 经外奇穴,因位于肘关节缝内而得名,为临床偶然发现的一个疗效神奇的穴位。 【取穴方法】人体坐位,肘关节屈曲130度,立掌,在肱骨外上髁和尺骨鹰嘴作一连线,连线中点关节缝中是穴,针刺时一定要把 针刺入缝隙内效果最好,针要细,一般选0.20-0.25×40的针比较合适,深度0.5-1.2寸。 【靳氏截针主治疾病】 各种关节炎,疗效显著。 【12】百会穴 为督脉经穴。 【取穴方法】患者采用正坐的姿势,百会穴位于人体的头部,头顶正中心,可以通过两耳角直上连线中点,来简易取此穴。(或以两眉头中间向上一横指起,直到后发际正中点。) 【主治疾病】头痛、头重脚轻、痔疮、高血压、低血压、宿醉、目眩失眠、焦躁等。此穴为人体督脉经络上的重要穴道之一,是治疗多种疾病的首选穴,医学研究价值很高。 【靳氏截针主治疾病】 头晕特效。 【13】头维穴 【取穴方法】人体头维穴位于头侧部,当额角发际上0.5寸,头正中线旁4.5寸。取定穴位时,一般采用正坐或仰靠、仰卧姿势,头维穴位于人体的头侧部发际里,位于发际点向上一指宽,嘴动时肌肉也会动之处(当额角发际上0.5寸,头正中线旁开4.5寸)。 【解剖】在颞肌上缘帽状腱膜中;有颞浅动、静脉的额支;布有耳额神经的分支及面神经额颖支。 【主治】头痛,目眩,口痛,流泪,眼睑(目闰)动。指压头维可以治疗脸部痉挛、疼痛等面部疾病 【靳氏截针主治】 头晕特效 【14】风池穴 属手少阳、阳维之会 【取穴方法】人体风池穴位于项部,当枕骨之下,与风府穴相平,胸锁乳突肌与斜方肌上端之间的凹陷处。 【解剖】在胸锁乳突肌与斜方肌上端附着部之间的凹陷中,深层为头夹肌;有枕动、静脉分支;布有枕小神经之支。 【主治】头痛,眩晕,颈项强痛,目赤痛,目泪出,鼻渊,鼻出血,耳聋,气闭,中风,口眼歪斜,疟疾,热病,感冒,瘿气,落枕。 【靳氏截针主治疾病】 腰痛、腰酸、腰沉重特效;眼睛疾病、鼻炎、头痛头晕的配穴。 【15】血海穴 属足太阴脾经。 【取穴方法】在大腿内侧,髌底内侧端上2寸,当股四头肌内侧头的隆起处;屈膝取穴。或者让患者屈膝,医者以左手掌心按于患者右膝髌骨上缘,二至五指向上伸直,拇指约呈45度斜置,拇指尖下是穴。对侧取法仿此。 【解剖【在股骨内上髁上缘,股内侧肌中间;有股动、静脉肌支;布有股前皮神经及股神经肌支。 穴下为皮肤、皮下组织、股四头肌内侧肌(股内侧肌)。皮肤由股前皮神经分布。皮下筋膜内脂肪较厚,有隐神经和大隐静脉行经。 【主治疾病】 月经不调,经闭,痛经,崩漏,功能性子宫出血、带下,产后恶露不尽,贫血;睾丸炎,小便淋涩;气逆,腹胀;风疹,瘾疹,湿疹、皮肤瘙痒、神经性皮炎,丹毒;股内侧痛,膝关 节疼痛。 【靳氏截针主治】痛经、 瘙痒、股骨头坏死、本经络循行线上的疼痛。 【16】足三里穴 足阳明胃经的合穴,胃的下合穴。 【取穴方法】足三里穴位于外膝眼下四横指、胫骨边缘。从下往上触摸小腿的外侧,左膝盖的膝盖骨下面,可摸到凸块(胫骨外侧髁)。由此再往外,斜下方一点之处,还有另一凸块(腓骨小头)。这两块凸骨以线连结,以此线为底边向下作一正三角形。而此正三角形的顶点,正是足三里穴。足三里穴在外膝眼下3寸,距胫骨前嵴1横指,当胫骨前肌上。取穴时,由外膝眼向下量4横指,在腓骨与胫骨之间,由胫骨旁量1横指,该处即是。 【主治】 胃痛、呕吐、腹胀、肠鸣、消化不良、下肢痿痹、泄泻、便秘、痢疾、疳积、癫狂、中风、脚气、水肿、下肢不遂、心悸、气短、虚劳赢瘦。此穴主治甚广,为全身强壮要穴之一,能调节改善机体免疫功能,有防病保健作用。 【靳氏截针主治】 胃肠道疾病、股骨头坏死的配穴、本经络循行线的疼痛。 【17】阴陵泉穴 足太阴脾经之合穴。 【取穴方法】取该穴道的时候,患者应采用正坐或仰卧的取穴姿势,该穴位于人体的小腿内侧,膝下胫骨内侧凹陷中,与阳陵泉相对(或当胫骨内侧髁后下方凹陷处)。 【主治】遗尿,尿潴留、尿失禁、尿路感染、肾炎、遗精、阳 痿、腹膜炎、消化不良、腹水、肠炎、痢疾、阴道炎、月经不调、失眠膝关节炎、下肢麻痹等。 【靳氏截针主治】股骨头坏死的配穴、本经络循行线的疼痛。 【18】阳陵泉穴 足少阳胆经的合穴,胆的下合穴,八会穴之筋会。 【取穴方法】在小腿外侧,当腓骨头前下方凹陷处。 【解剖】膝下外侧动、静脉。当腓总神经分为腓浅及腓深神经处。 【主治】半身不遂,下肢痿痹,麻木,膝膑肿痛,脚气,胁肋痛, 口苦,呕吐,黄疸,小儿惊风。现多用于坐骨神经痛,肝炎,胆囊炎,胆道蛔虫症,膝关节炎,小儿舞蹈病等。 【靳氏截针主治】 肝胆疾病、股骨头坏死的配穴、本经络循行线的疼痛。 【19】丰隆穴 足阳明经络穴。 【取穴方法】从腿的外侧找到膝眼和外踝这两个点,连成一条线,然后取这条线的中点,接下来找到腿上的胫骨,胫骨前缘外侧1.5寸,大约是两指的宽度,和刚才那个中点平齐即是丰隆穴。 【解剖】在趾长伸肌外侧和腓骨短肌之间;有胫前动脉分支;当腓浅神经处。 【主治】头痛,眩晕,痰多咳嗽,呕吐,便秘,水肿,癫狂痛,下肢痿痹。 【靳氏截针主治】 癫痫、便秘、股骨头坏死的配穴、本经络循 行线的疼痛。 【20】三阴交穴 足三阴经(足太阴脾经,足少阴肾经,足厥阴肝经)交会穴。 【取穴方法】在小腿内侧,当足内踝尖上3寸,胫骨内侧缘后方;正坐屈膝成直角取穴。 【解剖】 皮肤---〉皮下组织---〉趾长屈肌---〉胫骨后肌---〉母(足旁)长屈肌。布有小腿内侧皮神经,深层后方为胫神经;并有大隐静脉,胫后动、静脉。 【主治】 腹痛,肠鸣,腹胀,泄泻,便溏,月经不调,崩漏,带下,阴挺,经闭,不孕,难产,遗精,阳痿,遗尿,疝气,足痿,瘾疹,失眠,神经衰弱,荨麻疹,神经性皮炎。 【靳氏截针主治】 妇科疾病、股骨头坏死配穴。 【21】跟平穴 经外奇穴。 【取穴方法】 承山穴下一寸半。 【靳氏截针主治】 针尖向下治疗足跟部疼痛,针尖向上治疗本穴位以上小腿肚疼痛。 【22】昆仑穴 膀胱经经穴 【取穴方法】在外踝后方,当外踝尖与跟腱之间的凹陷处 【解剖】有腓骨短肌;布有小隐静脉及外踝后动、静脉;有腓肠神经经过。 【主治疾病】后头痛,项强,腰骶疼痛,足踝肿痛。癫痫滞产 【靳氏截针主治】项强、腰骶疼痛、股骨头坏死的配穴。 【23】 太公穴 属足太阴脾经。太白与公孙合称,位足太阴脾经的远端, 〖靳氏截针主治〗本经络循行区域的疾病,包括太白和公孙穴主治的范围。从太白进针,针尖透过公孙,针身向心倾斜45度,治疗这个穴位以上足太阴脾经的病。进针点在公孙倾斜45度透太白治疗大脚趾的病。尤其对于这条经络循行线上的疼痛见效最速。 附 太白穴 属足太阴脾经 【取穴方法】位于足内侧缘,当足大趾本节(第1跖骨关节)后下方赤白肉际凹陷处 【解剖】在拇展肌中;有足背静脉网,足底内侧动脉及足跗内侧动脉分支;布有隐神经及腓浅神经分支。 【主治】胃痛,腹胀,肠鸣,泄泻,便秘,痔漏,脚气,体重节痛,痢疾 公孙穴 属足太阴脾经络脉, 是十五络脉之一,亦是八脉交会穴,通冲脉, 【取穴方法】在足内侧缘,第一跖骨基底部的前下方,赤白肉际处。 【解剖】在拇展肌中;有跗内侧动脉分支及足背静脉网;布有隐神经及腓浅神经分支 【主治】 胃痛呕吐、腹痛、腹泻、痢疾等胃肠病证、心烦、失眠、狂证 等神志病证、逆气里急、气上冲心(奔豚气)等冲脉病证 【24】内谷穴 属足阳明胃经穴 内庭与陷谷的合称 位于足阳明胃经的近端 【靳氏截针主治】本经络循行区域的疾病,包括内庭和陷谷穴主治的范围。从内庭进针,针尖透过陷谷,针身向心倾斜45度,治疗这个穴位以上足阳明胃经的病。进针点在陷谷倾斜45度透内庭治疗足二趾的病。尤其对于这条经络循行线上的疼痛见效最速。 附 内庭穴 足阳明胃经的荥穴 【取穴方法】取穴时,可采用正坐或仰卧,跷足的姿势,此穴位于脚底部,在第二趾根部,脚趾弯曲时趾尖碰到处。约第二趾趾根下约三厘米处。 【解剖】穴下有皮肤、皮下组织和趾腱膜。分布有足底内侧神经的趾足底总神经,有足背静脉网;布有腓浅神经足背支 【主治】?齿痛、咽喉肿痛、鼻衄等五官热性病证。 ?热病。 ?吐酸、腹泻、痢疾、便秘等肠胃病证。 ?足背肿痛,跖趾关节痛。 陷谷穴属足阳明胃经。别名陷骨。输(木)穴。 【解剖】布有足背内侧皮神经和足背静脉网 【取穴方法】在足背,当第2、3跖骨结合部前方凹陷处。 【主治】腹痛胀满,肠鸣泄痢,面目浮肿,目赤痛,疝气,足背肿痛等 【25】太行穴 属足厥阴肝经 太冲与行间的合称 位于足厥阴肝经的远端 【靳氏截针主治】本经络循行区域的疾病,包括行间和太冲穴的主治范围。从行间向太冲穴方向进针,针尖向心,针身倾斜45度治疗足厥阴肝经本穴位以上的疾病,从太冲向行间方向进针治疗大拇趾的疾病,对本经络循行线的疼痛效果最快。 附 太冲穴太冲穴为人体足厥阴肝经上的重要穴道之一,有关太冲穴的治病疗法有:增强性能力的指压法等内容。 【取穴方法】人体太冲穴位于足背侧,当第1跖骨间隙的后方凹陷处。 【主治】 头痛,眩晕,疝气,月经不调,癃闭,遗尿,小儿惊风,癫狂,痫证,胁痛,腹胀,黄疸,呕逆,咽痛嗌干,目赤肿痛,膝股内侧痛,足跗肿,下肢痿痹。夜晚磨牙。 【解剖】在拇长伸肌腱外缘;有足背静脉网,第一跖背侧动脉;布有腓深神经的跖背侧神经,深层为胫神经足底内侧神经 行间穴 足厥阴肝经的荥穴。 【取穴方法】第1、2趾间,趾蹼缘的后方赤白肉际处。 【解剖】有趾背动、静脉;布有腓深神经的趾背神经。 【主治】此穴的主治疾病为:宿醉不适、眼部疾病、腿抽筋、夜尿症、肝脏疾病、腹气上逆、肋间神经痛、月经过多、粘膜炎等。此穴位为人体足厥阴肝经上的主要穴道之一,月经过多,闭经,痛经, 白带,阴中痛,遗尿,淋疾,疝气,胸胁满痛,呃逆,咳嗽,洞泻,头痛,眩晕,目赤痛,青盲,中风,癫痫,瘛疭,失眠,口喎,膝肿,下肢内侧痛,足跗肿痛。 【26】地足穴 属足少阳胆经的穴位 地五会与足临泣的合称,位于足少阳胆经肢体的远端 【靳氏截针主治】本经络循行区域的疾病,包括地五会和足临泣穴的主治范围。从地五会向足临泣穴方向进针,针尖向心,针身倾斜45度治疗足厥阴肝经本穴位以上的疾病,从足临泣向地五会方向进针治疗足第四趾的疾病,对本经络循行线的疼痛效果最快。 附 地五会 【取穴方法】地五会穴位于人体的足背外侧,当足4趾本节(第4趾关节)的后方,第4、5趾骨之间,小趾伸肌腱的内侧缘。【解剖】有足背静脉网,第四跖背侧动、静脉;布有足背中间皮神经。 【主治疾病】头痛,目赤痛,耳鸣,耳聋,胸满,胁痛,腋肿,乳痈,跗肿。足临泣穴 【取穴方法】位于足背外侧,当足,趾本节(第,趾关节)的后方,小趾伸肌腱的外侧凹陷处。取穴时,可采用仰卧的姿势,足临泣穴位于足背外侧,第四趾、小趾跖骨夹缝中。 【解剖】有足背静脉网,第四趾背侧动、静脉;布有足背中间皮神经。 【主治】头痛,目外眦痛,目眩,乳痈,瘰疬,胁肋痛,疟疾,中风偏瘫,痹痛不仁,足跗肿痛。胆经头痛、腰痛、肌肉痉挛、眼疾、 胆囊炎、中风、神经官能症等。 【27】涌泉穴 属足少阴肾经穴 【取穴方法】取穴时,可采用正坐或仰卧、跷足的姿势,涌泉穴位于足前部凹陷处第2、3趾趾缝纹头端与足跟连线的前三分之一处。 【解剖】浅层布有足底内侧神经的分支,深层有第二趾足底总神经和第二趾足底总动、静脉 【主治】神经衰弱、精力减退、倦怠感、妇女病、失眠、多眠症、高血压、晕眩、焦躁、糖尿病、过敏性鼻炎、更年期障碍、怕冷症、肾脏病等。穴道指压法治疗脑溢血后的复原、穴道按摩治疗膀胱炎、指压法治疗白发等等 【靳氏截针主治】本经络循行区域的疾病。针尖向心,针身倾斜45度治疗足少阴肾经本穴位以上的疾病,直刺治疗头痛高血压。 【28】双骨穴 属足太阳膀胱经穴 束骨与京骨的合称,位于足太阳膀胱经肢体的远端 【靳氏截针主治】本经络循行区域的疾病,包括束骨和京骨穴的主治范围。从束骨向京骨穴方向进针,针尖向心,针身倾斜45度治疗足太阳膀胱经本穴位以上的疾病,从京骨向束骨方向进针治疗足小趾的疾病,对本经络循行线的疼痛效果最快。 附 束骨穴 【取穴方法】在足外侧,足小趾本节(第,跖趾关节)的后方, 赤白肉际处。 【解剖】在小趾外展肌下方;有第四趾跖侧总动、静脉;有第四趾跖侧神经及足背外侧皮神经分布 【主治】头痛,项强,目眩,癫狂,腰腿痛 京骨穴 足太阳经之原穴 【取穴方法】正坐垂足着地或俯卧位,在足跗外侧,第五跖骨粗隆下,赤白肉际处取穴。 【解剖】布有足背外侧皮神经,足外侧缘静脉 【主治】头痛,项强,目翳,癫痫,腰痛。 【29】合谷穴 属于手阳明大肠经的穴道 ,是一个很重要又好用的穴位 【取穴方法】位于手背虎口处,于第一掌骨与第二掌骨间陷中。 【解剖】在第一、二掌骨之间,第一骨间背侧肌中,深层有拇收肌横头;有手背静脉网,为头静脉的起部,腧穴近侧正当桡动脉从手背穿向手掌之处;布有桡神经浅支的掌背侧神经,深部有正中神经的指掌侧固有神经。 【主治】牙疼痛、牙龈疼痛、青春痘、赘疣、三叉神经痛、眼睛疲劳、喉咙疼痛、耳鸣、面部神经麻痹、口眼歪斜、打嗝、头痛,目赤肿痛,鼻出血,牙关紧闭,口眼歪斜,耳聋,痄腮,咽喉肿痛, 热病无汗,多汗,腹痛,便秘,经闭,滞产 【靳氏截针主治】治疗本经循行线的疾病,对小腿肚发胀效果特效。 【30】中脘穴 属奇经八脉之任脉,是一个很重要又好用的穴位。 【取穴方法】取穴时,可采用仰卧的姿势,该穴位于人体的上腹部,前正中线上,具体找法如下:胸骨下端和肚脐连接线中点即为此穴。 【解剖】在腹白线上,深部为胃幽门部;有腹壁上动、静脉;布有第七、八肋间神经前皮支的内侧支。【主治】牙疼痛、牙龈疼痛、青春痘、赘疣、三叉神经痛、眼睛疲劳、喉咙疼痛、耳鸣、面部神经麻痹、口眼歪斜、打嗝、头痛,目赤肿痛,鼻出血,牙关紧闭,口眼歪斜,耳聋,痄腮,咽喉肿痛,热病无汗,多汗,腹痛,便秘,经闭,滞产 【靳氏截针主治】治疗本经循行线的疾病,脾胃病特效。 三、截针主治 第一节 颈椎病(附 落枕) 一、概述 略 二、颈椎病分型 1、颈型颈椎病:颈部不舒服 2、神经根型颈椎病:麻 3、椎动脉型:晕 4、交感型颈椎病:症状多 5、脊髓型颈椎病:踩棉感 本型颈椎病较难治疗 三、治疗: 对于任何一种疾病我们都设计了几套治疗 方案 气瓶 现场处置方案 .pdf气瓶 现场处置方案 .doc见习基地管理方案.doc关于群访事件的化解方案建筑工地扬尘治理专项方案下载 ,医师可以根据方便治疗的原则选用,以后分病论述的时候都是一样,不在赘述。 1、截针循经取穴治疗法: 本治疗法适合各型颈椎病的治疗,适应范围最广,也是最常用的方法。对颈椎病有影响的经络有4条,手太阳小肠经(经络开关前溪穴)、手少阳三焦经(经络开关液中穴)、手阳明大肠经(经络开关间谷穴)、足太阳膀胱经(经络开关双骨穴)。治疗之前先检查患者不舒服的地方在哪条经络上,影响几条经络就取几个穴位,比如患者不舒服的地方位于手少阳三焦经就扎液中穴,一侧不舒服扎一侧(同侧取穴),两侧不舒服扎两侧,其他经络循行部位没有症状不扎。针扎上后就让患者活动颈部症状马上减轻视为有效,不减轻要重新检查,其他穴位针刺同样。根据经验颈型颈椎病最常受累的经络为手少阳三焦经(液中穴)和手阳明大肠经(间谷穴)。治疗的时候扎这两个穴位就可以了。所有的循经取穴法都是取同侧的穴位,这个不能错。 2、截针平衡取穴法 这个方法适合颈椎单侧不舒服的患者,因为截针是不扎患侧的,他的穴位开关在对侧。如果两侧相同的部位都不舒服就不可以使用这 个方法了。使用平衡取穴法可以留针,也可以点刺不留针,同时配合循经取穴法效果更好。治疗前先定位患侧异常感觉的面积,然后在健侧对应的部位定出相同的部位即穴位开关,取针灸针扎这个区域,每针相隔0.5寸点刺或留针,深度根据患侧病的深浅决定,病的深就深刺,病的浅就浅刺。扎针后马上让患者活动患处是否感觉轻松了,感觉轻松视为有效,不轻松视为无效需重新检查定位。 3、截针力传导共振取穴法 颈椎病的治疗中对初学者不太适合,根据力传导共振原理他的穴位开关多位于颈部前面及侧面,这些地方正好是血管神经通过的地方,扎针的时候要小心。对于解剖知识比较好的医生就没有这个禁忌了。 这个地方多采用点刺浅刺不留针,针后即可询问患者是否见效,也可以配合循经取穴法。 其操作方法很简单,把颈部看成一个圆柱体,先找到病灶点,也就是患者感到不舒服的地方然后记下,然后把这个点垂直映射到对侧,映射过来的点就是穴位开关也是治疗点。比如患者颈部后正中线左侧旁开2厘米处有一个点不舒服,那我们就在患者颈部前正中线右侧2厘米处与痛点水平的地方定一个治疗点,利用力传导和共振原理在治疗点上扎针就可以了。出针后患者感到原病痛消失或者减轻视为治疗成功。 4、各型颈椎病引起的头疼头晕的治疗: 颈椎病伴随头疼头晕症状的比较多,一直以来是让医生最头疼的事情,数年来经过几百例的临床试验终于选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组 穴方案,他属于传统针灸的范畴,对各种头疼头晕都有效,不需要辩证,尤其对各种头晕更是立竿见影,基本上是针出病解,一般治疗3-5天头疼头晕就完全消失了,然后在巩固治疗3-5天很少有复发的。疗效确切不容忽视。 治疗:百会向后平刺5分、头维向后平刺7分、翳风直刺3-5分、曲池直刺1寸、合谷80度角向心刺1寸、太冲60度角向心刺1寸,伴随恶心呕吐的加丰隆直刺1寸。 5、 颈椎病手指麻的治疗 (1)截针平衡针灸取穴法,先检查是哪个手指发麻,然后用针灸针在对侧相同的手指顺手指长轴直刺3分深留针,患侧指尖用三棱针刺血当时见效。 (2)患侧锁骨上缘一横指胸锁乳突肌后方画1*1厘米等边三角形,在等边三角形的三个角个刺各刺一针,深度5分,不留针。特效。本方法为八段锦所创,不敢掠美特此说明。这个部位有一定的风险初学者慎用。 (3)用刃针松解患侧颈5、颈6、颈7棘突旁的椎周肌特效,这个不属于截针理论,属于针刀范畴,特此说明。 第二节 肩周炎 一、肩周炎概述 略 三、治疗: 1 循经取穴法:手三阴经三阳经对肩周炎都会有影响,接诊后 要先查清楚患者疼痛的地在哪条经络,哪条经络循行线疼痛就扎哪条经络的经络开关,当时见效。手阳明大肠经开关间谷穴向心斜刺1寸、手少阳三焦经开关液中穴向心斜刺1寸、手太阳小肠经开关前溪穴向心斜刺1寸、手太阴肺经开关列缺穴向心平刺1寸、手厥阴心包经开关内关向心斜刺7分。以上穴位不必都扎,只选有病的经络扎对应的穴位就可以了。 2平衡取穴法:适用各种类型肩周炎,让患者各个方向活动手臂找痛点,然后在对侧手臂(肩部)对应的部位定出治疗点,点刺或者留针均可以,针后让患者活动患侧臂膀当时减轻为有效,可以一面治疗一面找遗留的病点继续治疗。这个方法治疗肩周炎效果最快。 3 力传导共振取穴法:本法对肩周炎的适用症很少。 第三节 肱骨外上髁炎 一、概述 略 二、治疗: 本病比较单纯,治疗也较简单。 1 循经取穴法:肱骨外上髁属于手阳明大肠经的循行范围,经络开关在间谷穴,向心取穴针深1寸,针后当时活动按压患处。当时见效。 2 平衡取穴法:患肢对侧手臂肱骨外上髁点刺或者留针,针后当时活动患肢或按压患处。当时见效。 4小针刀松解:不属于截针范畴,疗效肯定,一般一次就可以 治愈。患肢屈曲,肱骨外上髁压痛处用龙胆紫定点,消毒,利多卡因局部麻醉,用四号针刀或刃针局部做井字切割,术后按压。 三、病案举例: 王兰 女 42岁 济南市王官庄家庭主妇,右肘疼痛1个月,扫地及绞毛巾时候加重。查右肱骨外上髁压痛。诊断肱骨外上髁炎。 治疗:左侧肱骨外上髁点刺,右侧间谷穴向心斜刺1寸。当时好转,连续治疗十次痊愈。 第四节 腰痛 一、概述 略 二、常见病因 来 三、治疗: 腰痛病因复杂,所以我们设计了几套治疗方案,医师可以根据病因合理选用,大多都能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 1、截针循经取穴治疗法: 本治疗法适合各腰痛的治疗,适应范围最广,也是最常用的方法。对腰痛有影响的经络有4条,足厥阴肝经(经络开关太行穴)、足阳明胃经(经络开关内谷穴)、足少阳胆经(经络开关地足穴)、足太阳膀胱经(常用经络双骨穴)。治疗之前先检查患者不舒服的地方在哪条经络上,影响几条经络就取几个穴位,比如患者不舒服的地方位于足太阳膀胱经就扎双骨穴,一侧不舒服扎一侧(同侧取穴),两侧 不舒服扎两侧,其他经络循行部位没有症状不扎。针扎上后马上让患者活动腰部症状减轻视为有效,不减轻要重新检查,其他穴位针刺同样。根据经验腰痛最常受累的经络足太阳膀胱经(双骨穴),治疗的时候扎这个穴位就可以了。所有的循经取穴法都是取同侧的穴位,这个不能记错。 2、截针平衡取穴法 这个方法适合单侧腰痛的患者,因为截针是不扎患侧的,如果两侧相同的部位都不舒服就不可以使用这个方法了。使用平衡取穴法可以留针,也可以点刺不留针,同时配合循经取穴法效果更好。治疗前先定位患侧疼痛感觉的面积,然后在健侧对应的部位定出相同的区域,用针灸针扎这个区域,每针相隔0.5寸点刺或留针,深度根据患侧病的深浅决定,病的深就深刺,病的浅就浅刺。扎针后马上让患者活动患处是否感觉轻松了,感觉轻松视为有效,不轻松视为无效需重新检查定位。 3、截针力传导共振取穴法 根据力传导共振原理腰部对应的穴位开关正好在腹部,这个部位扎针最安全并且痛苦最小,所以临床经常使用。针后即可询问患者是否见效,也可以配合循经取穴法。 其操作方法很简单,把人体看成一个圆柱体,先在腰部找到疼痛点然后记下,再把这个点垂直映射到腹部,映射过来的点就是治疗点也是治疗开关。比如患者腰5棘突左侧旁开2厘米处有一个点不舒服,那我们就在患者腹部前正中线左或者右侧2厘米处与痛点水平的 地方定一个治疗点,利用力传导和共振原理在治疗点上扎针就可以了。出针后患者感到原病痛消失或者减轻视为治疗成功。 第五节 坐骨神经痛 一、概述 略 二、病理病因 略 三、临床表现 略 四、病情诊断 略 五、治疗 肿瘤、癌症、结核引起的坐骨神经痛虽然也可以使用截针止痛,但是要积极治疗原发病。其他原因引起的坐骨神经痛使用截针效果都很好。 1、截针循经取穴法:坐骨神经痛受影响的经络只有足太阳膀胱经(经络开关双骨穴)和足少阳胆经(穴经络开关地足穴)。治疗之前先检查是哪条经络循行线的疼痛就扎哪条经络的穴位开关。针尖向心45度,深度5分至1寸,当时见效。治疗的时候要观察疼痛区域有没有淤络,尤其是委中部位的淤络,有淤络的要配合刺血。 2、截针平衡取穴法:先让患者指出患肢的疼痛部位,然后在健 侧标出相同的部位作为治疗点。在治疗点留针或者点刺,每针相隔1.5-3寸。这个方法扎针较多对坐骨神经痛不太常用,但是效果很好。 3、秦梅 女 40岁 济南市七贤庄七贤饭店老板。2011年5月6日初诊。半年前右侧腰、右臀部及下肢疼痛,阴雨天加重,行走困难,活动受限,乏力。右侧腰肌紧张,压之酸痛。X线摄片示腰椎轻度骨质增生。舌淡苔白有齿痕,脉沉紧。查痛处位于足太阳膀胱经循行部位。取双骨穴向心扎1寸深,每天一次,第一次治疗后患者即感觉明显减轻。连续治疗1个月痊愈,随访3个月未见复发。 第六节 股骨头坏死 一、股骨头坏死与截针 股骨头坏死是一种多发的比较顽固的骨科疾病,后期以股骨头缺血坏死并最终丧失劳动能力为临床表现。目前国内国际对这一疾病还没有确切有效的治疗方法,多数患者最后都采取了股骨头置换手术,给患者造成了极大的痛苦。而截针的出现为此类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经过大量临床验证,截针不仅能快速缓解患者的疼痛,对坏死的股骨头重新生长也有一定的促进作用。鉴于股骨头坏死的高致残率及截针对于这个疾病确切的疗效,故本章会重点介绍。并希望能普及推广造福更多患者。 二、概述 略 三、疾病病因 略 五、诊断标准 略 六、症状 略 七、疾病类型 略 八、骨质疏松与股骨头坏死的区别 略 九、疾病分期 第一期 此期为出现症状的最早临床阶段,最常见症状为髋部疼痛,约半数成急性发病,成进行性,晚间较重. 关节活动多有轻度受限,尤以内旋,外展为明显. 亦有部分病人早期症状不明现. X线片所见关节间隙正常,股骨头外形正常,骨小梁正常或相对模糊,或呈斑点状骨质疏松.。早期X线无改变,需用血流动力学和活检来确诊。 磁共振检查可早期确诊。 第二期 此期可持续数月或更长时间,临床症状持续或加重,X线片示股骨头外形与关节间隙仍无任何变化,骨质变化可为多种形式,可见迷漫性骨质疏松或骨质硬化现象,可见股骨头内囊泡改变,有时可见上述现象合并出现. 若见到关节面下的线性透亮区,称为新月征,是软骨下骨小梁坏死吸收的表现,表示病变由 一期进入二期的过度阶 段。 第三期 临床上疼痛持续并进一步加重,关节活动明显受限,患肢功能下降,明显跛行,多数需用拐杖,X线片见关节间隙仍正常,但由于软骨下的死骨在应力作用下碎裂,骨折,股骨头关节面可见负重区塌陷变平或髋臼缘下台阶明显. 第四期 此期是病变的后期,关节活动度逐渐消失,X线片示关节活动度变窄,关节面塌陷,骨赘增生,股骨头扁平畸型,为适应其形态,髋臼顶也随之发生变形,由球状体关节变为圆柱体关节. 此期常合并骨性关节炎的发生,X线片上常难将骨性关节炎和缺血性坏死加以鉴别。 十、其它因素对股骨头的影响 略 十一、发病前的早期表现 略 十三、十九股骨头坏死是否发生塌陷跟预后有什么关系, 略 十四、。激素引起的股骨头坏死 略 十五、股骨头坏死的预防 略 十六、功能锻炼 略 十七、注意事项 一、充分重视 二、戒掉烟饮酒慎重服用激素类药物 十八、易患人群 1、长期应用糖皮质激素者 2、长期大量饮酒者 3、有过髋部外伤史者 4、患有风湿性疾病(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等)者 二十一、治疗 1、保健治疗 ?提高自我心理调摄能力。 ?房事有节:对于成年人,已婚的病患者,要节制性欲和性生活,传统医学认为,性生活要消耗肾精,对治疗本病极为不利。 2、中医治疗 3、截针治疗 经过大量的临床验证证明截针对于股骨头坏死有确切疗效。尤其是在缓解疼痛方面更是其他方法不能比拟的。对于坏死股骨头的恢复也是其他方法所不能达到的。只要按照截针理论操作,患者的疼痛当时就可以缓解,按疗程治疗多数坏死的股骨头都可以恢复正常,配合中药口服可以大大提高疗效,缩短疗程。 ? 截针循经取穴法: 这种方法最常用,远期效果比较好。缺点是患者需要天天就诊比较麻烦,毕竟股骨头坏死是一种慢性病,不是一朝一夕能治愈的,少则三五个月,多则要一年以上。连续针灸这么长时间病人一般不能坚持,尤其远路患者不能接受。 为了改变这种情况我们使用截针循经取穴原理做穴位埋线,收到了同样的效果,埋线治疗不但能达到和截针一样的效果也免去了患者天天复诊的麻烦,15天一次,一般病人都能接受。。 不论是针灸还是穴位埋线部位都是一样的,只要掌握截针理论都可以操作。 根据经验股骨头坏死对下肢的六条经络都有影响,所以这六条经络的经络开关都需要治疗。他们的经络开关分别是:足太阴脾经经络开关太公穴、阴陵泉、血海穴;足厥阴肝经经络开关太行穴;足太阳膀胱经经络开关双骨穴;足少阳胆经经络开关地足穴、阳陵泉;足阳明胃经经络开关内谷穴、足三里、丰隆穴。 每条经络每次选一个穴位,可以交替使用,不论是针灸或者埋线针尖方向都要向心,针身倾斜45度,深度1寸。如果穴位点精确患者疼痛会当时减轻。没有疼痛的经络不扎。 ?截针平衡取穴法: 这种方法适合疼痛比较剧烈的患者,对于快速缓解患者的疼痛效果特好。治疗前先检查患肢的痛点,然后在健侧相同的部位用长针灸针点刺到骨面,当时见效。也可以在健侧围着股骨头点刺。点刺前面的时候要避开腹股沟动静脉和神经。但是对于双侧股骨头坏死这个 方法不适合。 二十二、病案举例 张** 男 40岁 已婚 天津市河东区万新村七区,教师。2010-12-02初诊主诉:两侧股骨头部位剧痛两年,加重一年,拄拐瘸行一年,行动严重受限。平时靠止痛药镇痛。 病史:4年前患有牛皮癣,长期大量激素治疗,两年前发现右侧股骨头部位疼痛,右腿僵硬,多家医院按腰痛、坐骨神经痛治疗,效果不佳。后到市医院做核磁共振检查,确诊为股骨头坏死,右侧股骨头部分塌陷,已成残疾,建议手术。 刻诊:瘸行拄拐,行动特别困难,近三个月来右侧大转子上缘及腹股沟疼痛剧烈,昼夜不宁,痛不欲生,伴头晕,汗出,心悸失眠,大便干结,精神尚可,情绪低落,舌质淡苔薄,右脉虚细略弦,左脉虚弦,寸关大尺小沉取而弱。 诊断:痹证 股骨头坏死三期 截针治疗:疼痛以足少阳胆经、足厥阴肝经、足阳明胃经循行部位为主。取太行穴、地足穴、内谷穴穴位埋线,针尖向心45度,深1寸。因患者疼痛较剧烈,配合截针平衡取穴法健侧股骨头周围点刺。治疗后患者当时就感觉疼痛明显减轻。治疗期间忌腥冷、减少性生活。活动时候拄拐减少患肢负重,半月复诊。 2010年-12-16日复诊,患者自述治疗后疼痛明显减轻。本次治疗补先后天活血为主。涌泉、血海、足三里,阳陵泉埋线,针尖向心倾斜45度。其他同前。 上述穴位交替埋线6个月摄片复查,患处塌陷的股骨头已经恢 复正常,患肢已无明显疼痛,嘱去掉拐杖做少量功能锻炼。巩固治疗半年患者完全康复。 股骨头坏死患者巩固治疗非常重要,尤其是已经塌陷的病人,股骨头恢复正常后一般要巩固治疗半年预防复发。 第七节 膝关节炎 一、概念 膝关节炎是膝关节的常见疾病,是膝关节多种病变的总称。骨关节炎的主要特征包括有软骨退行性病变、关节腔内滑膜炎症和关节边缘骨赘的形成等。多由受风寒引起,是中老年的多发病,靳氏截针治疗效果较好,本节会重点介绍。 二、膝关节解剖 三、治疗 1、截针循经取穴法 足三条阴经及三条阳经均走膝关节,临床根据疼痛部位循行在哪条经络,选取本经络的经络开关针刺,效果极好。本病是一种比较顽固的慢性病,疗程相对较长,使用循经取穴法最好在经络开关上埋线,针尖向心,脚上穴位深5分至1寸。如果选取小腿穴位如阴陵泉、阳陵泉、足三里、要浅刺2分至5分,针尖向痛处。 2、截针平衡取穴法 本法适合单侧膝关节疼痛的患者。先检查患肢的痛点位置,然后在健侧膝关节找到对应的地方作为治疗点,在治疗点上针灸或者点刺均可。比如患肢是膝关节腔内疼痛就扎健侧内外膝眼。基本可以做 到针入痛解。 3、截针经验特效穴 肘缝穴,本穴位是我使用10多年的经验奇穴,为治疗肘关节疼痛时候偶然发现可以用于膝关节疼痛,治疗各种膝关节炎效如桴鼓,几无不效者。且只需一针。我平时一直当做宝贝秘而不宣。其他医生有看到我针这个穴位治疗膝关节疼痛极效,便依法模仿效果多不尽人意,究其原因不得其法也。这个穴位一定要扎到肘关节缝内效果才好。不知道方法要扎到关节缝内却不是那么容易的。开始的时候我也是偶中,扎到的时候效果就好,扎不到效果就差。经过长时间的摸索我终于找到了其中的规律。扎的时候一定要摆好体位。一般让患者取坐位,立掌,肘关节屈曲120度,医生左手握着病人的左腕(或者右腕),在肱骨外上髁和肘尖之间的缝隙部位用指甲定出痕迹作为治疗点。右手持0.25*40针灸针在治疗点刺入缝隙内(针灸针不可以太粗,太粗疼痛且不容易刺入),在关节缝内做点刺动作5-10次,扎上后即让患者活动膝关节,平时怎么痛怎么活动。留针50分钟,一周3-5次。也可以在这个部位埋线,埋线在关节缝的外面就可以,由于刺激时间长而持续,所以效果很好。这个穴位几乎是在刺入的瞬间即见效,不容小窥。 第八节 踝扭伤 一、概述 现代人生活节奏提高这类疾病经常出现。其病因单纯,诊断较易。 (部分伴有腓骨下部骨折的不属于本节讨论范围)但是临床医生对这个疾病的治疗却很棘手。而截针治疗效果较好,故简要叙述。 二、治疗 1、截针循经取穴法 踝扭伤影响的经络主要有足太阳膀胱经和足少阳胆经。二这两条经络又以足少阳胆经受累最多。所以治疗的时候多取阳陵泉为主。其他经络受累的采用截针循经取穴效果欠佳。 2、截针平衡取穴法 平衡取穴法治疗踝扭伤效果最快,所以是踝扭伤的常规选用治疗方法。先在患肢找到痛点,然后在健侧相同部位针刺,当时见效。患侧有淤血的要做刺血治疗。 3、靳氏截针特效穴:液中穴(对侧) 七、病案举例 张绍 男 20岁 济南大学学生。打球时候右踝关节扭伤。来就诊时候由同学搀扶非常痛苦。查痛点位于右踝外前方。取左踝外前方相同部位针刺,让患者活动有踝,当时减轻。连续治疗5次痊愈。 第九节 胃脘痛 一、概述 略 二、病因病机 略 三、辨证(经)论治 略 附 截针力传导共振取穴法: 本法适合各种胃病,尤其是伴有疼痛者,当时见效。患者俯卧, 在后背找到和胃部疼痛对应的部位点刺。 孟飞 男 19岁 济南大学学生。跑步后吃冷饮出现胃痛胀满,吞酸噫气,并吐泻数次,均为不消化食物,服用654-2、藿香正气丸后痛稍缓解,数小时后胃痛复大作,痛不可忍,来我处诊治。见其面容痛苦,以手按腹,触腹板硬、压痛。舌苔白腻,脉沉紧。证属寒邪犯胃,治宜温胃散寒,行气止痛。病在足阳明胃经及任脉,针足三里、配内关,灸中脘。截针力传导共振取穴法胃痛点对应的后背部点刺。患者当时疼痛缓解,灸15分钟后一切如常,高兴而归。 张丽琴 女 45岁 济南市七贤小区居民,胃疼10年,每遇情志不遂或饮食失常是加重,尤其不能进食冷食。2011年6月7日进食西瓜(室内开空调,西瓜偏凉)后胃疼急性发作,疼痛剧烈,时好时坏,自服数种胃药效果不显,自己用热水袋热敷可以暂时减轻。舌淡苔白滑,脉弦紧。素有脾胃虚寒,今进食西瓜致寒邪再犯。治当温中健脾 和胃止痛。病在任脉、足太阴脾经和足阳明胃经。灸中脘,太白、足三里。初诊后背胃部对应区域点刺。患者当时疼痛减轻,50分钟起针胃疼全无。第二天复诊诉回家后于夜间12时左右有轻微疼痛,但较前明显好转。每日一次治疗5天以无异常,继续巩固治疗一周至今未见复发。 第十节 眩晕 一、概述 眩晕是目眩和头晕的总称,以眼花、视物不清和昏暗发黑为眩;以视物旋转,或如天旋地转不能站立为晕,因两者常同时并见,故称 眩晕。临床引起眩晕的疾病很多,如椎动脉型颈椎病、美尼尔氏综合症、前庭神经炎、脑梗死、低血压、贫血等。而最多引起眩晕的又以椎动脉型颈椎病多见。多数的眩晕根本原因都以闹供血不足引起。 截针经验方 有些眩晕临床不容易辨证,根据经验我选出了一组比较有效的穴位,多数能一次见效,短期治愈。百会、头维、曲池、间谷、太行。 病案举例 眩晕一症均谓难治,然用截针经验之法却不以然。近几年治疗各类眩晕无数,虽不能尽愈,十之八九不为过言。本病按西医诊断多为椎动脉型颈椎病引起,其他原因所致眩晕不过十之一二。且中医多不易明确辨证,根据多年经验综合能辨证者则辨证论治,不能明确辨证者则按截针经验方针治。效果奇好。 陈国礼 男 65岁 天津市万新村7区居民。不明原因头晕7天,患者即使躺在床上不动也要手把床沿,自感天旋地转,附近三甲医院住院3天病情没有任何好转。做CT、心电图等均未见异常,血压正常范围。家属邀我到住院的医院诊视,因时熟人介绍故勉为其难,况管床医生和患者家属较熟同意配合诊治,如此更好。刻诊病人平卧于床,手握床沿,面色黄白,双目紧闭,懒言少语,舌苔白腻,脉弦滑。分析患者有气血亏虚亦有痰浊中阻之象。暂用截针经验方一试,百会、头维、曲池、间谷、太行。50分钟起针,患者要家属搀扶坐起,管床医生及家属皆惊奇,自诉数天来感觉最清醒的时候。持续治疗3天后患者已经能自己下床扶物行走。要求出院转诊到我工作的昆仑医院。该病人经我前后治疗12天竟然痊愈,后来经他介绍找我看病的 有十数人之多。 第十二节 乳 癖 一、概述 乳癖,中医病症名,是指妇女乳房部常见的慢性良性肿块,以乳房肿块和胀痛为主症,常见于中青年妇女。乳癖可见于西医学的乳腺小叶增生、乳房囊性增生、乳房纤维瘤等疾病。西医学认为乳腺增生症与卵巢功能失调有关,如黄体素分泌减少,雌激素的分泌相对增高。 二、病因病机 略 三、辨证(经)论治 乳癖的中医分型甚多,有的分二型,有的分三型,直至四型、五型、六型、七型等,甚或更多。有的过简,有的太繁。•但总不外乎肝郁气滞、气滞痰凝、血瘀痰凝、冲任不和、脾肾阳虚、肝肾阴虚、气血两虚等等。各家的意见虽不尽一致,但其病机都离不开上述观点。李积敏博士治疗乳癖(乳腺增生症),在临床上辨证分为四型进行论治。 乳癖最常影响的经络为足厥阴肝经,经络开关太行;足阳明胃经,经络开关内谷、丰隆;足太阴脾经,经络开关太公、阴陵泉、血海;足少阴肾经经络开关涌泉;手厥阴心包经,经络开关内关;任脉经络开关中脘。 附1、 截针平衡取穴法: 该法适合单侧乳癖,先检查患侧乳房包快的位置、范围及深浅。然后在健侧乳房同样的位置同样的范围、深度针刺。这个方法疗效较快。 附2、截针力传导共振取穴法: 先检查包快和痛点的位置,然后在包快或痛点垂直对应的背部针刺或者用三棱针点刺拔罐。效果立竿见影。 四、病案举例 此病最为多见,截针治疗效果明显,基本是针出病缓。我一朋友之妻,34岁,性格倔强,经常为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和朋友生闷气。3年前感觉两乳胀痛,取医院检查诊断为乳腺小叶增生。间断服中西药物效果不明显。10年初求治与我。笑曰:如此小事举手之劳,何不早说。证属肝郁气滞,病在足厥阴肝经、足太阴脾经、手厥阴心包经。针太行、太公、内关,每日一次。后背两乳房对应区刮痧隔两日一次。连续治疗12天恢复如常。至今未见复发。 第十三节 带状疱疹 一、概述 带状疱疹和中医的蛇丹、缠腰蛇丹、蜘蛛痣等是同一病因的不同叫法。 二、病因病机 略 三、治疗 靳氏截针循经取穴法: 本证病在足厥阴肝经、足太阴脾经。主穴太公、太行穴。然后根据疼痛部位累及的经络配合相应经络开关针刺。 附截针平衡取穴法: 先在疱疹部位用三棱针点刺拔罐。然后在健侧相同部位针灸,针体平皮下,要浅,留针50分钟。取以皮治皮之意。当时见效。 截针力传导共振取穴法: 在病变部位的垂直的对面定出相同面积的治疗点,在这个治疗点点刺。 四、病案举例 从行医以来接治的带状疱疹患者少说也有50人,截针没有研究出来以前虽说大部治愈,但总免不了也会遇到一些让我头痛的顽固病人,有的虽然看着皮肤正常了但是留下的后遗症也会令我束手无策。自从截针出现以后这一难题终于应手而解。临床再遇到此类患者再也无需犯难。附一医案共赏。 郑松林,男,67岁。天津市万新村9区居民。于2010年11月10日开始,右侧肩部疼痛,在社区门诊输液治疗5天。症状未能缓解,。11月13日右肩痛症状加重,局部皮肤发红,有大量疱疹出现,痛如火烧,彻夜难眠,来我处诊治。 刻诊患者自觉口苦咽干、心烦易怒,纳差。小便黄,大便干。舌质红苔黄厚,脉弦滑。 诊断:带状疱疹(热盛型),治宜清利湿热,解毒止痛。本病病在右手阳明大肠经、手少阳三焦经。针间谷穴、液中穴,局部三棱针点刺拔罐出血约30毫升。对侧肩部对应部位点刺。治疗结束患者当时感觉轻松大半。第二天复诊诉3天来第一夜睡了个好觉。继续针灸连续5天竟然痊愈,患者高兴送来锦旗一面。 第十四节 面瘫(面神经麻痹) 一、概述 面神经麻痹(面神经炎,贝尔氏麻痹,亨特综合症),俗称"面瘫","歪嘴巴"“歪歪嘴”、“吊线风”是以面部表情肌群运动功能障碍为主要特征的一种常见病。 二、病因病机 略 三、辨证论治 四、截针治疗: 本病主要累及手少阳三焦经、足少阳胆经、手阳明大肠经、足阳明胃经为主。治疗时针患侧这几条经络的开关穴位。配穴三阴交、阳陵泉、太公。 附1、 截针平衡取穴法:无抬头纹针头维,针尖向下;眼部闭合针攒竹、阳白,针尖向下,四白针尖向上;面部肌肉麻痹针下关、颧髎;嘴针地仓、大迎、颊车。针尖向患侧。所有穴位都是针健侧,禁止针患侧,针则不效。本法配合截针循经取穴法最效。 附2、截针力传导共振取穴法:取患侧面部垂直对应的后头部点刺或留针,配合截针循经取穴法最佳。 以上三种方法治疗面瘫效果肯定,均忌针患处穴位,切忌 针 灸 三 论 (论针刺方向角度、论针刺深浅、论赤白肉际) 1、论针刺方向和角度 对于针灸的针刺方向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所论各不一样。针灸教材除了直刺和平刺别无二法,参考《灵枢》《素问》所述结合临床验证其实并非如此,针灸讲究的是经络,我们随便取一个穴位做例子,当针刺入这个穴位的时候进针的点也许是正确的,但是如果采取直刺的方法针尖就有可能偏离了经络,即使没有偏离左右,我们再做一个比喻:经络是一条无形的通路。这个大家都明白,暂且把这个通路看做是普通的公路,当我们准备开车从A点到B点的时候是否应该顺着公路直走,绝对不应该有人会从公路横穿过去,如果这样永远也不会到达目的地。同样的道理我们针灸的时候采取针刺的方法和横穿公路有什么区别呢,根据这个理论我们做了大量的临床研究,只有当针顺着经络刺入的时候效果才能达到最大化,而且只有当针尖对着病的方向刺入的时候效果更好。比如我们针右侧的阳陵泉,针尖向上治疗阳陵泉以上胆经循行线的疾病立竿见影,针尖向下的时候治疗阳陵泉以下胆经循行线的疾病特效,阳陵泉针尖向下治疗踝扭伤就是最好的证明(只扎患侧)。经验认为不论针尖对着上下都不可以脱离经络,进针角度以35---45度最佳。骨面无肉处针刺可以平刺,不在这个角 度范围,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信者可以一试。 2 、论针刺深浅 中药的不传之秘在计量,而针灸的不传之秘即在深浅。从而说明深浅对针灸的重要性,根据古人思想及临床经验我们总结了3个指导针刺深浅的要点便于记忆。 1 、《内经》言:“在筋守筋,在骨守骨”。我们给予进一步延伸“在皮守皮,在脉守脉、在肉守肉”等。古人是智慧的,他们很早就明白了这个道理,可惜我们现在很少有人重视。比如我们临床治疗皮肤病和外感病,病在皮毛,深刺有何意义,再比如其病在骨,浅刺怎能直达病所,所以根据疾病深浅不同针刺的深浅亦不同,故分别采用浅刺、深刺治疗,效果差异极大。 《内经》言:病有浮沉。刺有深浅。各正其理。无反其道。然春夏为阳。其气在外。人气亦浮。 凡刺者。故浅取之。秋冬为阴。其气在内。人气在脏。凡刺者。故当深取之。又言。春夏各致一阴。秋冬各致一阳者。谓春夏为阳。谓阴所养。故刺之各致一阴。秋冬为阴。谓阳所养故刺之各致一阳。春夏温必致一阴者。谓下针深刺至肾肝之部。得其气针便出之。是以引持之阴也。秋冬寒必致一阳者。谓下针浅刺至心肺之部。得其气推而内之良久出针。是推内之阳也。故素问曰。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也。此点可以归纳为一句话:“春夏刺浅秋冬刺深法”。 “病轻宜刺浅,病重宜刺深”古人对这点也早有论述,只是我们没有重视罢了。如《难经》七十一难曰:经言刺荣无伤卫,刺卫无伤荣。 何谓也,然针阳者,卧针而刺之;刺阴者,先以左手摄按所针荣俞之处,气散乃内针。是谓刺荣无伤卫,刺卫无伤荣也。 上面的思想我们可以这样来理解:根据季节气候不同针刺深浅亦不同,春夏阳气在外邪气在表故针不宜深,深则引邪入内。秋冬阳气内收邪气入内故浅刺难收奇功。病在表在阳我们就要浅刺,病在表在阳的时候深刺不仅无助于表邪的发散甚至有引邪入内之虞。病在内我们就要深刺,病在内浅刺不能引邪外出。古人的话是很有道理的,发人深思。 3、经书言“刺远宜深,刺进宜浅”本言的意思是针和病相距较远宜深刺,针和病相距较近宜浅刺。比如足三里针刺可以治疗关节炎,因为足三里和膝关节较近所以针刺就要浅,如果针刺足三里治疗胃病就要深刺了,因为胃离足三里较远的缘故。 点滴体会 仅供参考 3、论赤白肉际 临床所见针灸医师取太白、公孙、束骨、京骨、后溪、腕骨等手脚内外侧穴位很少有正确者,取穴不准何谈疗效,究其原因对赤白肉际不明也。错不在古人,在后人不解古人之意也。 对于赤白肉际最早出现在《针灸甲乙经》:“京骨,在足外侧大骨下,赤白肉际陷者中。”用于对穴位的描述,书中位置没有详说。现代解释:赤白肉际指四肢的内、外侧赤肉与白肉交界处,其中在上肢部屈侧(手掌侧)为阴面,皮色较白,所以叫“白肉际”;伸侧(手背侧)为阳面,皮色较深,所以叫“赤肉际”。在下脚部,脚掌为阴面,即“白肉际”;足背为阳面,即“赤肉际”。 纵观古人没有详细描述,今人以颜色论多有不妥。对于这个问题我也请教了许多专家学者,多与以上解释无异。再反观古人治疗多有效如覆鼓之说,而我们使用传统方法针刺很难达到那样的效果,是古人在夸大疗效吗,回答是否定的,原因是我们把穴位的位置都搞错了。对于这个问题我做了数年的研究,终于在09年看人类起源一章时找到了其中的答案,大家不可以小看这么一个不起眼的位置,他在临床上直接决定了针刺的疗效。尤其是靳氏截针经常用到,并且对于手足内外侧各个穴位的准确定位有了一个明确的定论。 我们先来分析什么是赤白肉际,赤白肉际是怎么形成的,1、赤,红色也;白,白色也。赤白在这里是说手足掌部和手足背部颜色的对比。赤白肉际是指颜色交界的地方。对于这个大家的说法没有区别。然而当我们伸出手脚观察的时候根本找不到明显的赤白肉际。为什么会这样呢,古人在书上明明写着的怎么会看不清楚呢,其实仔细想想一点也不奇怪,让我们顺着时空回到古时------生产力极不发达,人们日出而作,手里拿着原始的工具不停的劳动,风吹日晒,因为手里一直握着工具,脚踩大地(赤脚或者穿着草鞋),从而使手握着工具的部分和脚踩着地的部分变成了白色,而手背和脚背一直裸露在外面的部分就变的颜色较深,所以当他们伸出手脚的时候便有了明显的赤白分界。而我们现在由于社会的进步,生产力的进步,机械化代替人力劳动,已经远离了古人的生活方式,所以我们不可能产生明显的赤白肉际的分界。当你针灸的时候再去寻找这个所谓的赤白肉际处怎么可能准确呢, 如果照这个理论那是否就是说我们抓握东西的部分和脚踩着地的部分都算作白的部分呢,没有接触物体和地的部分算作赤的部分呢,答案同样是否定的,让我们继续回归古时看看古人的手足,只有这样我们才会得出一个真实的结论。 古人绝对不可能有我们现在的富足生活是不争的事实,我们因为很少活动导致脂肪堆积,而古人不停的劳动,加之物质极度匮乏,不会有我们这么高的营养饮食,故以肌肉为主而不会产生过多的剩余脂肪。从而可以推断古人的手脚的肉比较单薄,很难像我们现在人的手脚这样厚实。 从以上的分析我们可以推断,一个没有丰满肌肉的手他抓握东西的时候赤白肉际会在什么地方,一个没有丰满肌肉的脚他踩在大地上赤白肉际会在什么地方,答案已经很明显:赤白肉际正好应该位于手掌和脚掌掌骨的下缘,这个地方和《针灸甲乙经》:京骨,在足外侧大骨下,赤白肉际陷者中的描述正好吻合。大家使用的时候只看到了赤白肉际,而忽略了“大骨下”这么重要的部分。 经临床验证这样选取穴位治疗相应疾病确实可以做到效如覆鼓,由此更进一步说明古人所言不虚。 针灸三论不过言及古人针灸思想冰山之一角,其博大精深非一言能尽,但愿以上三论对针灸同仁有些许帮助亦足也。 靳庆东 2012年6月10日 爱医资源-靳氏截针 一、颈椎病:吴丽*,女,46岁,天津市河东区中铁十六局会计,颈部酸痛半年,活动时候颈部僵硬有弹响,颈椎两侧手少阳三焦经循行处有明显压痛 诊断:颈型颈椎病 治疗:病患位于手少阳三焦经,针双侧液中穴,针身向心倾斜45度,深1寸,随即让患者活动颈部。患者惊奇的张大嘴巴说:“不可能吧,好多了,活动也灵活了,太不可思议了”。留针50分钟自诉病好了7分以上。本例患者持续治疗7天颈部已经没有任何异常不适,巩固治疗3天痊愈。嘱咐工作期间要经常活动颈部,不要一个姿势长时间低头,多数颈椎病都和职业有关。随访半年正常。液中穴就是液门透中渚 这个穴位使靳氏截针的一个开关 扎的时候不需要找反应点 掌握好进针角度就可以了 下针后就让患者活动患处 同类颈椎病针入病缓 你试试吧 二、股骨头坏死:张** 男 40岁 已婚 天津市河东区万新村七区,教师。2010-12-02初诊 主诉:两侧股骨头部位疼痛两年,加重一年,拄拐瘸行,行动严重受限。平时靠止痛药镇痛。 病史:4年前患有牛皮癣,长期大量激素治疗,两年前发现右侧股骨头部位疼痛,右腿僵硬,多家医院按腰痛、坐骨神经痛治疗,效 果不佳。后到市医院做核磁共振检查,确诊为股骨头坏死,右侧股骨头部分塌陷,已成残疾,建议手术。 刻诊:拄拐瘸行,行动特别困难,近三个月来右侧大转子上缘及腹股沟疼痛剧烈,昼夜不宁,伴头晕,汗出,心悸失眠,大便干结,情绪低落。 诊断:痹证 股骨头坏死四期 截针治疗:取取股骨头坏死经络开关太行穴(行间透太冲)、地足穴(地五会透足临泣)、内谷穴(内庭透陷谷)穴位埋线,针尖向心45度,深1寸。治疗后患者当时就感觉疼痛明显减轻。治疗期间忌腥冷、减少性生活。活动时候拄拐减少患肢负重,半月复诊。 2010年-12-16日复诊,患者自述治疗后疼痛明显减轻。本次治疗补先后天活血为主。股骨头坏死第二组开关血海、足三里,阳陵泉埋线,针尖向心倾斜45度。其他同前。 上述穴位交替埋线3个月摄片复查,患处塌陷的股骨头已经恢复正常,患肢已无明显疼痛,嘱去掉拐杖做少量功能锻炼。巩固治疗半年患者完全康复。 股骨头坏死患者巩固治疗非常重要,尤其是已经塌陷的病人,股骨头恢复正常后一般要巩固治疗半年预防复发。 三、治疗静脉曲张:是我2年前偶然发现的,当时有高血脂的朋友找我治病,(老朋友没有收钱)第一次刺血是传统的方法,就是用注射针头点刺下肢的曲张静脉(该患者同时伴有下肢静脉曲张)。当时发现这种方法出血不爽,灵机一动顺势把注射针头扎入了曲张的静脉。 后来不但治好了高血脂连静脉曲张一起都 好了。这次治疗给我提供了一个思路,经过2年的临床使用改进就形成了现在的方法,今天拿出来给大家分享希望有缘人珍惜。 静脉曲张治疗(该法治疗静脉曲张立竿见影,同时治疗高血脂) 患者平卧,曲张静脉碘伏消毒,用7号注射针头弹入(刺入)曲张的血管内,轻症两侧下肢同时治疗,重症两侧分开治疗,每次约用针15-20支左右,刺入后血会慢慢流出,开始的时候血比较黑,慢慢会变红。每次出血量100-150毫升左右。7-10天一次。治疗后下肢用弹性绷带包扎至下次复诊。夜间和洗澡的时候可以取下。轻症5次左右,重症10次左右。严重的不能痊愈但是起码能好转7成以上,疗效稳定持久。 如果静脉曲张的注射针头不用十多支,用一两个但是放血量同样多可以吗,可以用很少的针 但是要刺远端为主 针少放血量不会多的 效果要慢一些 如果用多一些针最好用7号的 出血太快了效果差 7号的注射针头最好。 我(l8235888 )也是这种方法,如大腿也有较多青筋,先放大腿,再放小腿。我是教病人站着发血,放完后平躺半小时,出血量较多。青筋和红丝一起放,一次只放一边。每周放1-2次。一般2-3周就好了。 我(李晔)也是大小腿一起放--注射针头点刺,先找最明显处放。一次20左右个点。 这是个轻的:委中我是站着放,然后找一天放微络。躺着。很见效。严重的先放小腿的思路对~ 好啊 我还一直引以为豪呢 原来不是我独创啊 把经验发来给我们分享 所不同的是我一般都是大腿小腿同时治疗 如果太严重我是先从小腿开始的 多数时候小腿治疗后大腿的曲张也同时减轻了 跟个贴把你的治疗心得发来我们学习。 老师如果静脉曲张合并了银屑病有溃疡的病人怎么处理, 先治疗静脉曲张 部分患者有可能在静脉曲张恢复的同时银屑病也会好转的 你试试看。嘿嘿,我以前治疗静脉曲张也是用火针或注射器针头放血,只是没有像火烧南极老师一样,放那么多血,关键还在于放血后用有粘性的弹力绷带轻轻的缠整个小腿。后来加了针刺太渊(是在网络上,看一个老师写的),效果更好。(火烧南极):局 部放血配合太渊、膈俞、内关埋线效果更佳。太渊埋线的时候贴着血管效果最好。 今天下午4点,暨南大学一教授带来一位病人,1973年9月出生,下肢静脉曲张多年,右下肢显,勒起右下肢裤管,见小腿内侧静脉扩张,小腿肚中部可见静脉曲张成团状,走路时间长了或站久了感觉下肢沉重。 患者说去了几家大医院,专家几乎都说吃药没用,要住院手术治疗。但患者还是不想手术治疗,面对这样的患者,说真的,用传统中医治疗,确实可以减轻症状,以前在门诊也治疗了几个患者,临床疗效都改善了,今天面对这个患者,我在思考,是否能用跟以前不同的治疗方法能马上减轻症状了,想了想,最后决定针灸肺经的太渊,针刺后留针,意想不到的疗效出现了,患者说马上感觉右下肢轻松很多了,我科室同事何晶医生也目睹了治疗的过程,就那么简单的一根针,一个穴位,患者的病情马上减轻了,留针半小时后,再检查右下肢,发现曲张的静脉团明显缩小了。 八会穴中脉会太渊,静脉曲张就是脉管的疾病,脉管的疾病就用太渊穴治疗, 疗效之快和好,真的当时的很陶醉,陶醉于针灸疗法的神奇,感叹于中医先祖的伟大智慧。 患者及我的朋友真的都很惊奇,我心中知道,又在为中医播下了几颗火种 四、面瘫: 面瘫是比较容易治疗的疾病 传统方法一般发病一周内不治疗 究其原因 一周内是进展期 即使扎针也会加重 所以7天内针 灸是多数医生的禁忌 而使用靳氏截针就不讲究这个了 我提倡越早越好 刚发病就治疗基本5--15天就治愈了 并且靳氏截针不在患处扎针 即使发病开始的几天加重也不会说是你扎针的结果 当然了 扎针后还继续进展的情况在截针治疗中很少出现 立竿见影是靳氏截针的特点 包括面瘫 一次治疗患者就会感觉患侧面部轻松 眼睛不能闭上的 扎健侧阳白针尖向下 四白针尖向上 面部肌肉紧张的扎健侧下关 颧髎 针尖向患侧 嘴巴歪的扎健侧颊车 地仓 大迎 针尖向患侧 鼻子歪的扎迎香针尖向内上 所有的针都平刺 皮肤和骨面的中间走行 深浅和方向很关键 有其患则扎其针 没有病的地方不需要扎 以上是面部的进针穴位 手上的开关是必扎的 患侧的三间透合谷 我叫他间谷穴 但是这个间谷穴的合谷和书上的合谷位置有点不同 贴近掌骨效果才好 我叫他外合谷 45度角从三间往外合谷进针1.2寸效果最好 靳氏截针是可以复制的 你照着这个扎吧 这个只是截针的其中一个方法 足够了。上面治疗面瘫的方法我治疗患者最少百例以上,几无不效者。一年以内的患者治疗是没有什么困难的,超过一年的就不是太容易了 。 使用靳氏截针的方法是否正确主要看疗效,所有有症状的患者扎针后都要问患者是否感觉症状减轻。当时不减轻说明扎的方法不对、开关找的不准,所以扎截针后不可以让病人或者围观的人给我们留面子。要告诉病人, 好就说好 ,不好就说不好 ,不好我们可以马上调整 。有些患者当着其他人的面不好意思说不好是不对的, 这样对治 疗不利 ,我们医生更不能为了一个虚假的面子而自欺欺人。靳氏截针治疗是必须当时见效的。 凡是当时治疗不见效的只有两种情况: 1 判断不准 ,开关选错了 。2 这个病不适合靳氏截针治疗 见笑了 希望我的 案例 全员育人导师制案例信息技术应用案例心得信息技术教学案例综合实践活动案例我余额宝案例 能为大家提供一个备选的治疗方法 靳氏截针是不在患处扎针的, 切记~ 扎患处就不是靳氏截针了, 扎则效果差 。进针的方向 、角度、 深度都很重要, 不可不知。 五、关节炎:整理个关节炎的特效一针疗法给大家分享 此穴为靳氏截针特效穴 不论何种关节炎只此一针立竿见影 此穴我一直当做宝贝从未示人 今公之于众只为答谢理解我支持我的朋友 信者不妨一试 南极从不妄言。肘缝穴 经外奇穴,因位于肘关节缝内而得名,为临床偶然发现的一个疗效神奇的穴位。 【位置】肱骨外上髁和尺骨鹰嘴作一连线,连线中点关节缝中是穴,肘缝穴是立掌 屈肘120度取穴 其他的角度不容易进去。针刺时一定要把针刺入缝隙内,针要细,一般选0.20-0.25×40的针比较合适,深度0.5-1.2寸。左关节痛扎右侧,右关节痛扎左侧。不需要手法,进针后不用管。 【靳氏截针主治疾病】 各种膝关节炎,疗效显著。 六、高血脂、足跟骨折:今天来了一个特殊的患者 ,男,48岁、嗜好烟酒厚味,近期因头晕去医院检查,收缩压血155mmHg,舒张压100mmHg.总胆固醇成人8.2mmol/L,甘油三酯 2.9mmol/L.3个月前跟骨粉碎性骨折治疗后至今仍疼痛,走路瘸行。两病正好合治。选择 治疗点如图片:外踝尖为第一个治疗点、地五会和足临泣之间的部位为第二个治疗点,此两点可以治疗跟骨骨折,其中第二个治疗点和第三个点(行间和太冲之间)可以治疗高血脂。分别用静脉穿刺针头放血共20ml左右,放完后患者起身既感觉头脑清醒,头晕明显好转。试行走路脚后跟疼痛减轻7成以上。高兴之余出门到车上拿来黄河王贡酒一盒相赠,想品尝的来找我哦~嘱其1周复诊一次,高血脂治疗后效果待续(这个需要治疗3次后复查)。 psb.jpg (1.97 KB, 下载次数: 0) 七、各种头痛:1 靳氏截针头痛穴,向心60度斜刺3分。 2 疲劳引起的头痛加百会向后平刺5分至一寸。 3 偏头痛加患侧的地足穴向心斜刺1--1.2寸。 头痛穴位于无名指和小指指缝掌侧和天文线中点处。 地足穴为地五会透刺足临泣的称谓。以上两穴为靳氏截针的开关穴位。本法可以解决临床80%以上的头痛,有兴趣的不妨一试。 八、青春痘: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青春痘一直是令许多年轻人苦恼的问题,也是临床医生比较棘手的小难题,发个简单方法供大家参考。 1、青春痘局部用刺血笔点刺放血,隔日一次。 2、厉兑点刺放血,隔日一次。 3、曲池留针,每天一次。 4、内谷穴(内廷透陷谷)留针,每天一次。 九、眼干、腿外侧痛:1、男性患者,56岁,眼睛发干2年。双风池分别对着对侧的眼睛方向点刺,不留针。双足临泣、双内谷穴(内廷透陷谷)45度角进针,深1寸。针后患者马上感到眼睛湿润,自诉两年来第一次感觉这么舒服。 2、女性患者、54岁,右腿外侧疼痛半年。地足穴(地五会透足临泣)一针下去当时让患者站立活动患肢,当时感觉疼痛好转8成以上,在场所有患者及领导皆呼神奇。 十、针刺二穴治三叉神经痛:三叉神经痛首要解决的问题就是患者来了针刺之后,当时就应该消除疼痛,至少明显缓解疼痛。 至于复发不复发就不是你完全能控制的了的事情了。瞩患者复发不急吃西药,可以再次来针灸。 我对三叉神经痛的患者就是这样解决的。二针下去,半小时后立见分晓。疼痛能治好最好不过,三次针刺治不好那就不要再来找我了。有效率还是不错的,比以前我在面部乱刺强了很多,基本没有失手过。其中有一例是晕针的,是因为吃饭时三叉神经痛会更容易发作,那天该患者没有吃饭。所以后来我把所有该类病人的针刺体位从坐着针改为卧着针了。 【第一针】是健侧足三里,第一针下去能够减轻发作频率,但不能消除疼痛。第二针下去才能解决疼痛。 【第二针】筋会阳陵泉,好穴位,但对该病疼痛可能达不到一针立止功效。试第一针只能减轻频率,不能完全止痛。一针和二针要配合。
本文档为【靳氏截针】,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531654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117KB
软件:Word
页数:44
分类:
上传时间:2017-11-18
浏览量:7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