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9 DNA技术与人类基因组

9 DNA技术与人类基因组

举报
开通vip

9 DNA技术与人类基因组专题九 DNA技术与人类基因组 【知识梳理】 一、基因工程概述 基因工程:是在分子生物学和分子遗传学综合发展基础上于本世纪70年代诞生的一门崭新的生物技术科学。一般来说,基因工程是指在基因水平上的遗传工程,它是用人为方法将所需要的某一供体生物的遗传物质--DNA大分子提取出来,在离体条件下用适当的工具酶进行切割后,把它与作为载体的DNA分子连接起来,然后与载体一起导入某一更易生长、繁殖的受体细胞中,以让外源遗传物质在其中"安家落户",进行正常复制和表达,从而获得新物种的一种崭新的育种技术。 这个定义表明,基因工...

9 DNA技术与人类基因组
快递公司问题件快递公司问题件货款处理关于圆的周长面积重点题型关于解方程组的题及答案关于南海问题 九 DNA技术与人类基因组 【知识梳理】 一、基因工程概述 基因工程:是在分子生物学和分子遗传学综合发展基础上于本世纪70年代诞生的一门崭新的生物技术科学。一般来说,基因工程是指在基因水平上的遗传工程,它是用人为方法将所需要的某一供体生物的遗传物质--DNA大分子提取出来,在离体条件下用适当的工具酶进行切割后,把它与作为载体的DNA分子连接起来,然后与载体一起导入某一更易生长、繁殖的受体细胞中,以让外源遗传物质在其中"安家落户",进行正常复制和表达,从而获得新物种的一种崭新的育种技术。 这个定义表明,基因工程具有以下几个重要特征:首先,外源核酸分子在不同的寄主生物中进行繁殖,能够跨越天然物种屏障,把来自任何一种生物的基因放置到新的生物中,而这种生物可以与原来生物毫无亲缘关系,这种能力是基因工程的第一个重要特征。第二个特征是,一种确定的DNA小片段在新的寄主细胞中进行扩增,这样实现很少量DNA样品"拷贝"出大量的DNA,而且是大量没有污染任何其它DNA序列的、绝对纯净的DNA分子群体。 二、细胞是DNA操作必不可少的工具 (一)质粒是基因的载体 基因载体或称克隆载体。这是为“携带”感兴趣的外源DNA、实现外源DNA的无性繁殖或表达有意义的蛋白质所采用的一些DNA分子。其中,为使插入的外源DNA序列可转录、进而翻译成多肽链而设计的克隆载体又称表达载体。可充当克隆载体的DNA分子有质粒DNA、噬菌体DNA和病毒DNA。 细菌质粒是独立于细菌拟核中DNA分子的自主复制的环状双链DNA分子,是基因工程最常用的运载体。最常用的质粒是大肠杆菌的质粒。大肠杆菌的质粒中常含有抗药基因,如抗四环素的标记基因。细菌质粒的大小只有普通细菌拟核DNA的百分之一左右。质粒能够“友好”地“借居”在宿主细胞中。一般来说,质粒的存在与否对宿主细胞生存没有决定性的作用。但是,质粒的复制则只能在宿主细胞内完成。土壤农杆菌的质粒常用于培育转基因植物。 (二)工具酶 1.限制性内切酶:识别特异序列,切割DNA 2.DNA连接酶:催化DNA中相邻的5′磷酸基与3′羟基间形成磷酸二酯键,使DNA切口封合,连接DNA片段 3.DNA聚合酶Ⅰ: (1)合成双链cDNA中第二条链 (2)缺口平移制做探针 (3)DNA序列 分析 定性数据统计分析pdf销售业绩分析模板建筑结构震害分析销售进度分析表京东商城竞争战略分析 (4)填补3′末端 4.Taq酶 :  催化PCR反应,聚合DNA 5.反转录酶:  a.合成cDNA。b.替代DNA聚合酶Ⅰ进行填补,标记或DNA序列分析 6.多聚核苷酸激酶:  催化DNA 5′羟基末端磷酸化,或标记探针 7.碱性磷酸酶:  切除DNA5′末端磷酸基 8.末端转移酶:  在3′羟基末端进行同系多聚核苷酸加尾 9.DNA酶:  切割DNA 10.RNA酶:  切割RNA 在所有工具酶中,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所谓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就是识别 DNA的特异序列,并在识别点或其周围切割双链DNA的一类内切酶。根据酶的组成,所需因子及裂解DNA方式的不同,可将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分为三类。重组DNA技术中常用的限制性核酸内切酶为Ⅱ类酶,大部分Ⅱ类酶识别DNA位点的核苷酸序列呈二元旋转对称,通常称这种特殊的结构顺序为回文结构。 下面小结限制性内切酶 Ⅰ类 需 Mg 2+、SAM及ATP 识别位点复杂,特异性差,切割位点距识别点远。 Ⅱ类 仅需 Mg 2+ 识别切割特异性强,切割发生在识别位点。 Ⅲ类 需 Mg 2+及ATP 切割位点在识别位点周围,酶活性不单一。       (三)基因克隆 1.概念:DNA克隆就是应用酶学的方法,在体外将各种来源的遗传物质与载体DNA结合成一具有自我复制能力的DNA分子——复制子,继而通过转化或转染宿主细胞、筛选出含有目的基因转化子细胞,再进行扩增、提取获得大量同一DNA分子,即DNA克隆又称重组DNA。 2.重组 DNA的基本原理 一个完整的DNA克隆过程应包括:①目的基因的获取,②基因载体的选择与构建,③目的基因与载体的拼接,④重组DNA分子导入受体细胞,⑤筛选并无性繁殖含重组分子的受体细胞(转化子)。 (1)目的基因的获取 目前获取目的基因大致有如下几种途径或来源。 a.化学合成法:如果已知某基因的核苷酸序列,或根据某种基因产物的氨基酸序列推导出该多肽编码基因的核苷酸序列,再利用DNA合成仪通过化学合成原理合成目的基因。 b.基因组DNA:采用物理方法(剪切或超声波)或限制性内切酶将染色体DNA切割成许多片段,然后将它们与适当克隆载体结合,将重组DNA转入受体菌中扩增,每个细菌内都携带一种重组DNA分子的多个拷贝。全部细菌所携带的各种染色体DNA片段就涵盖了基因组全部信息,即基因文库。建立基因文库后,结合适当筛选方法从众多的转化子菌株中选出含某一基因的菌株,扩增分离得到目的基因。 c. cDNA:以mRNA为模板,利用反转录酶合成与mRNA互补的DNA,再复制成双链cDNA片段,与适当载体连接后转入受体菌,扩增为cDNA文库。用适当方法cDNA文库中就可以筛选分离到目的基因。 d.聚合酶链反应:在有模板DNA、引物及dNTP存在时,向DNA合成体系中引入热稳定的Taq DNA聚合酶。反应体系经变性、退火及扩增循环自动。反复进行感兴趣DNA片段的酶促合成,使目的基因按指数增长。 (2)克隆载体的选择与改建 a.质粒:存在于细菌染色体外,小型闭合环状双链DNA分子,可独立自主进行复制,含筛选标记,含多种限制性内切酶的单一切割位点,可插入目的基因。 b.噬菌体:eg λ噬菌体、MB载体 c.柯斯质粒与酵母人工染色体载体:用于插入大DNA片段。 d.病毒载体。 (3)外源基因与载体的连接 即DNA的体外重组。这种DNA重组是靠DNA酶将外源DNA与载体共价连接的。 a.粘性末端连接 Ⅰ.同一限制酶切割位点连接 由同一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切割的不同DNA片段具有完全相同的末端。那么,当这样的两个DNA片段一起退火时,粘性末端单链间进行碱基配对,然后在DNA连接酶催化作用下形成共价结合的重组DNA分子。 Ⅱ.不同限制酶切割位点连接 由两种不同的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切割的DNA片段,具有相同类型的粘性末端,即配对末端,也可以进行粘性不同末端连接。 b.平端连接 c.同聚物加尾连接 同聚物加连接是利用同聚物序列,如多聚A与多聚T之间的退火作用完成连接。在末端转移酶作用下,在DNA片段制造出粘性末端,而后进行粘性末端连接。 d.人工接头连接 (4)重组 DNA导入受体细胞 根据重组DNA时所采用的载体性质不同,导入重组DNA分子有转化、转染和感染等不同手段。 a.感受态细胞。经一定方法处理(如CaCl 2处理)后具备接受外界DNA能力的大肠杆菌。受体菌应为安全无毒菌株,且为限制酶缺陷型及重组缺陷型。 b.转化、转染及感染。本定义不涉及真核细胞,只针对大肠杆菌。 转化:以质粒为载体,将携带外源基因的载体 DNA导入受体细胞。 转染:以噬菌体为载体,用 DNA连接酶使噬菌体DNA环化,再通过质粒转化方式导入受体菌。 感染:以噬菌体为载体,在体外将噬菌体 DNA包装成病毒颗粒,使其感染受体菌。 (5)重组体的筛选 a.直接选择法 直接法是针对载体携带某种或某些标志基因和目的基因而设计的筛选方法,其特点是直接测定基因表型。 Ⅰ.抗药性标志选择:如果克隆载体携带有某种抗药性标志基因,则只有含这种抗药基因的转化子细菌才能在含该抗菌药物的培养板上幸存并形成菌落。 Ⅱ.标志补救:若克隆的基因能够在宿主菌表达,且表达产物与宿主菌的营养缺陷互补,那么就可以利用营养突变菌株进行筛选,这就是标志补救筛选。 Ⅲ.分子杂交法 b.免疫学方法 应用特异抗体与目的基因表达产物相互作用进行筛选,属非直接选择法。特异性强、灵敏度高,适用于选择不为宿主菌提供任何标志的基因。 (6)克隆基因的表达 a.原核表达体系 大肠杆菌是当前采用最多的原核表达体系,运用大肠杆菌表达载体符合下述标准:①含大肠杆菌适宜的选择标志②具有能调控转录、产生大量mRNA的强启动子③含适当的翻译控制序列和翻译起始点等④含有合理设计的多接头克隆位点,以确保目的基因按一定方向与载体正确衔接表达产物的分离、纯化。 大肠杆菌表达体系中尚有一些不足之处:①由于缺乏转录后加工机制,只能表达克隆的cDNA,不宜表达真核基因组DNA;②由于缺乏适当的翻译后加工机制,表达的真核蛋白质不能形成适当的折叠或进行糖基化修饰;③表达的蛋白质常常形成不溶性的包涵体,欲使其具有活性尚需进行复杂的复性处理;④很难表达大量的可溶性蛋白。 b.真核表达体系 与原核表达体系比较,真核表达体系如酵母、昆虫、哺乳类动物细胞表达体系显示了较大优势性。尤其是哺乳类动物细胞,不仅可表达真核的cDNA,而且还可表达真核基因组DNA;将表达载体导入真核细胞的过程称转染,常用于细胞转染的方法有:磷酸钙转染、DEAE葡聚糖介导转染、电穿孔法、脂质体转染及显微注射。 三.DNA操作技术的其他工具 (一)反转录 1970年Temin等在致癌RNA病毒中发现了一种特殊的DNA聚合酶,该酶以RNA为核板,根据碱基配对原则,按照RNA的核苷酸顺序(其中V与A配对)合成DNA。这一过程与一般遗传信息流转录的方向相反,故称为反转录,催化此过程的DNA聚合酶叫做反转录酶。后来发现反转录酶不仅普遍存在于RNA病毒中,哺乳动物的胚胎细胞和正在分裂的淋巴细胞中也有反转录酶。 反转录酶的作用是以dNTP为底物,以RNA为模板,tRNA(主要是色氨酸tRNA)为引物,在tRNA3′桹H末端上,按5′→3′方向,合成一条与RNA模板互补的DNA单链,这条DNA单链叫做互补DNA(complementary DNA, cDNA),它与RNA模板形成RNA桪NA杂交体。随后又在反转录酶的作用下,水解掉RNA链,再以cDNA为模板合成第二条DNA链。至此,完成由RNA指导的DNA合成过程(如下图)。 携带反转录酶的病毒又称为反转录病毒,它侵入宿主细胞后先以病毒RNA为模板靠反转录酶催化合成DNA,随后这种DNA环化并整合到宿主细胞的染色体DNA中去,以原病毒的形式在宿主细胞中一代代传递下去。以后又发现许多反转录病毒基因组中都含有癌基因,如果由于某种因素激活了癌基因就可使宿主细胞转化为癌细胞。
本文档为【9 DNA技术与人类基因组】,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594905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25KB
软件:Word
页数:0
分类:初中物理
上传时间:2019-08-24
浏览量: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