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小学生死亡认知特点 _ 以上海某小学为例(可编辑)

小学生死亡认知特点 _ 以上海某小学为例(可编辑)

举报
开通vip

小学生死亡认知特点 _ 以上海某小学为例(可编辑)小学生死亡认知特点 _ 以上海某小学为例(可编辑) 小学生死亡认知特点 _ 以上海某小学为例 摘 要 本研究以上 海市某小 学学生为 研究对象, 旨在探索 小 学生死亡认 知 特点, 分 析网络游 戏 中的死亡信 息对其死 亡认知的 影响。 研究分两部 分进行。 预研究通 过 对 20 名小学 生进行 加入任务的 半结构化 访谈 , 了 解小 学生死亡认 知特点 , 调 查目前小 学生参与 网络游戏 的 基本情况, 归 纳网络游 戏中死亡 概念特 征 , 同时 分析问卷 编制的可 行性。 以此为据 ,...

小学生死亡认知特点 _ 以上海某小学为例(可编辑)
小学生死亡认知特点 _ 以上海某小学为例(可编辑) 小学生死亡认知特点 _ 以上海某小学为例 摘 要 本研究以上 海市某小 学学生为 研究对象, 旨在探索 小 学生死亡认 知 特点, 分 析网络游 戏 中的死亡信 息对其死 亡认知的 影响。 研究分两部 分进行。 预研究通 过 对 20 名小学 生进行 加入任务的 半结构化 访谈 , 了 解小 学生死亡认 知特点 , 调 查目前小 学生参与 网络游戏 的 基本情况, 归 纳网络游 戏中死亡 概念特 征 , 同时 分析问卷 编制的可 行性。 以此为据 , 自 编 《小 学生死亡认 知问卷》 , 从死 亡普遍性 、 功能丧失性 等子维度 ,以及虚 拟死亡判 断的能力 , 对 400 名小学生进行施 测。 研究发现: 1. 小学生可以 准确理解 死亡情绪 性和功能 丧失性, 且不 会受到主观 因素的影 响。 2. 小学生对人 和动物生 命属性的 判断, 于一 年级已经 呈 现天花板效 应, 对二者 死亡属性 的 判断于二年 级开始呈 现天花板 效应。 对植物 死亡属性 的判断因植 物 概念与 动物概念 的差 异,差于对 人和动物 的判断水 平。 3. 网络游戏中 的虚拟死 亡概念具 有普遍性 、 可逆性、 非 必然性、 情 绪 性等特点 , 与现实 死 亡概念存在 差异。 4. 一至五年级 小学生均 无法对网 络游戏中 的死亡概 念和 现实死亡概 念进行完 全正确的 区 分。 鉴于此, 本研 究建议应 当将死亡 教育纳入 小学生命教育 当中, 遵循 小学生的 死亡认知 特 点。而家庭 教育,也 应当重视 儿童获得 死亡信息 时的 监控和引导 。 关键词 : 小学生死亡认知 生命教育 Abstract The present study, conducted on students in a primary school in Shanghai, aims to investigate children’s understanding of death, which may be influenced by the information of death in online games In the pre-investigation, the first stage of the research, a semi-structured interview with tasks was used on 20 students, to explore their understanding of death ,and to analyze the feasibility of the questionnaire test. Besides, the condition of students involving in online games an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death in such games were also investigated. Based on the results of pre-investigation, we developed a questionnaire with 3 factors judgment of virtual death, universality and the nonfunctionality of death in the second stage of this research and collected data from 400 students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1 ) Without impact of subjective factors, primary school students could understand the emotionality and the nonfunctionality of death thoroughly (2 ) Ceiling effect is found on students from grade 1 to grade 5 when they were asked to do the life judgment of human or animals. And the ceiling effect of death judgments firstly occurs at grade 2. Children’s ability to do the death judgment on plants is poorer than that on human or animals, this may due to the concepts’ differences(3 ) The sub-concepts of virtual death in online games is characterized by universality, reversibility, uninevitability, emotionality, etc., which differs from the death in real world (4 ) Students from grade 1 to grade 5 could not completely distinguish between the virtual death concept in online games and the death concept in real world To conclude, it is necessary to add death education to life education in primary school, following children’s understanding of death. It is also important to monitor and guide children to get the information of death through family education Key Words: primary school students, understanding of death, life education 目录 摘 要i Abstract ii 前 言1 一 文献综述. 3 (一) 死亡概念3 (二) 儿童死亡认 知研究. 4 (三) “死亡认知 ”与网络媒 体8 (四) “死亡认知 ”与“死亡 教育” 9 二 研究设计12 预研究 小学生死亡 认知特点访 谈 12 1. 研究目的. 12 2. 研究 方法 快递客服问题件处理详细方法山木方法pdf计算方法pdf华与华方法下载八字理论方法下载 . 12 3. 预研究的结果 与分析 15 正式研究 《小学生 死亡认知问 卷》的编制与 施测 20 (一) 《小学生死 亡认知问卷 》的编制. 20 1. 研究目的. 20 2. 研究方法. 20 3. 问卷修订. 22 (二) 《小学生死 亡认知问卷 》的正式施测24 1. 研究目的. 24 2. 研究方法. 24 3. 结果整理. 25 三 研究结果与分析 26 1. 小学生死亡认 知的总体年级 差异 26 2. “植物死亡属 性判断”维度 的年级差异. 26 3. 若干维度的年 级差异 不显著27 4. “ 人类死亡属性判断”、 “动物 死亡属 性判断” 维度的年级差异. 29 5. “人造物死亡 属性判断”维 度的年级差异 显著. 30 6. “虚拟死亡判 断”维度的年 级差异显著. 31 四 讨 论 33 1. 小学生死亡认 知水平发展的 “天花板”. 33 2. 小学生对植物 死亡属性判断 的讨论34 3. 小学生对人造 物死亡属性判 断的讨论. 35 4. 虚拟死亡判断 ??新的研究 视角 35 五 结论与展望. 38 (一) 研究结论 38 (二) 小学生死亡 教育的启示. 38 1. 死亡教育的顾 虑38 2. 儿童死亡教育 的几点建议38 参考文献40 附 录 43 结 语 49前 言 死亡是生命历程中无法避免的最终环节。 正是由于这种不可抗拒的自然规律, 人类在 渴求生命延续的同时, 极力回避接与死亡的接触 。 包括中国在内的几乎所 有国家和地区, 对死亡都有着类似的认知。 死 亡是一个忌讳谈论的话 快递公司问题件快递公司问题件货款处理关于圆的周长面积重点题型关于解方程组的题及答案关于南海问题 , 人们会 用各种仪式悼念丧失的亲人和朋友, 正面的谈论却很少。 同样的态度也表现在 儿 童死亡教育中 ??将死亡的真实情况暴露在儿童 面前, 也是中国文化中的一个大 忌。 一项针对幼儿园教师和家长的研究 (崔迪 ,2008)显示,63% 的家长 “难以 接受幼儿园开展和死亡相关的活动” ,50% 的家长认为“死亡教育会让孩子觉得 恐怖,对他的身心不利” 。教师则认为教育应当“适度” ,或者“顺其自然” 。目 前在 我国的中 小学的课程当中尚未开设关于死亡问题的分析、 讨论。 所以儿童很 难从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中接受关于死亡概念的正确、合理地 引导。 那么儿童从何处接触死亡? 大部分来自 社会环境。 儿童亲友的离去, 是 他们 接触死亡的一个方面; 另一个重要方面来自 电视、 电影等传统媒体和网络媒体 等 新兴媒体 所展示的各种与死亡相关的信息。21 世纪是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 儿童对各类媒 体的接触日渐频繁和广泛,电视、电影已经成为普及的传 统 媒 体 。 在电视和电影节目中, 经常会涉及与死亡有关的 内容, 其中必然包含艺术加工与 渲染的成分。另外从 “汶川地震”到“玉树地震”再到 “上海 11 ?15 特大火灾 事件”,近些年我国 中央和地方媒体对重大灾难事件的报道力度逐渐加大 ,很多 鲜活的死亡情景会直白地出现于电视屏幕当中。 此类信息能否被儿童正确地解读 有待研究 。与此同时, 网络媒体的应用 也从城市向农村高速普及开来。 据 调 查 , 深圳市小学高年级学生网龄在 5 年以上的 占上 网总人数的 26.9% (程建伟等, 2010 ) 。针对云南少数民族地区青少年的调查 显示,拥有互联网使用经验的青少 年占比 76.6% (庄晓东, 高云,2008 ) 。 而 2008 年来自搜狐 社区 的一项青少年网 络使用状况调查表明,69.36% 的人认为 “上网 或玩网络游戏是一种给生活减压或 1 发泄情感的方式 ” 。 1 搜狐 社区 :青 少年 网络 使用 状况 调查 ////0>. 1网络游戏中会包含大量涉及死亡的信息 , 这类信息与现实生活中的死亡现象 可能存在 本质 的区别。 如何对这些信息进行区分, 也是值得研究的内容之一。总 之, 由于我国电视节目分级 制度 关于办公室下班关闭电源制度矿山事故隐患举报和奖励制度制度下载人事管理制度doc盘点制度下载 尚不完善, 家长对未成年人接触传统媒体的监管 力度和意识较差, 同时网络媒体与 网络游戏 的大量涌入, 可能增加媒体信息适龄 性与可引导性的判断难度。 在这样的环境下, 以生命为代价的惨案 频频发 生。 尽 管具体数字可能无法统计, 从媒体的报道来看 我们有理由相信此类事件源于对死 亡概念的误导或错误理解。例如: 2004 年春,重庆市渝中区某小学5 年级学生因 沉迷一本名为《再世传奇》 的神鬼小说, 坚信死后可以复活, 获得特异功能。 因此服农药自杀, 并给父母留 下遗言, 要求不要把他送去医院治疗, 数小时 后自然会醒过来。 后被发现入 院抢 1 救,虽然挽回了生命但终身残疾 。 2010 年3 月,河南省新密市少年张某因怀疑同 学赵某告发其盗窃行为,用 菜刀在其头部、 颈部、 背部及四肢等处猛砍百余刀, 将其杀害。 手段如此残忍的 理由是“不能让他复活” 。根据 张某供述,他平时喜欢玩网络游戏,里面很多打 2 打杀杀的游戏人物死后都能复活,而复活一次只需要2 元钱 。由此可见,对儿童进行死亡教育是一项亟不可待的任务。对儿童进行死亡教育, 需要结合儿童的死亡认知特点, 针对儿童不同年龄阶 段的死亡认知发展水平, 设计与之相适应的教育方式和教育内容。 国外对儿童死 亡认知特点的大量研究涌现于 20 世纪 80 年代 , 研究者从不同的维度对儿童的死 亡认知特点进行描述。 由于研 究方式的差异, 尚未形成统一的标准。 而国内的相 关研究相对较少, 主要集中于 学前儿童和中学生这两个年龄阶段。 其中, 学前儿 童的研究偏重于对死亡各子概念认知 的发展性描述, 中学生的研究 注重死亡认知 与其他因素的相关研究。 参考现有研究发现, 儿童对死亡各 次概念的认知水平并 非同步发展, 但是在小学至 初中阶段可能会逐步完善。 因此聚焦 小学生死亡 认知 本身, 探讨整体的发展特点, 力求为我国死亡 教育提供基础参考 , 是本研究问题 提出的初衷。 1 重庆 时报 :10 龄 童喝 药自 杀盼 复活 ////. 2 中国 普法 网: 网游 少年 砍人 百余 刀只 因“ 害怕 对方 复活 ” ////. 1所以, 本研究从安全教育的角度出发, 以上海 市某小学学生为研究对象, 描 述小学生死亡认知的特点, 同时探讨媒体中的死亡信息, 特别是网络游戏中的死 亡信息对小学生死亡认知的影响, 同时 对在中国传统文化和当代信息化背景下开 展小学死亡教育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加以分析 。 2一 文献综述 (一 ) 死亡概念 单纯从生理角度来说,死亡意味着生命 的 终 结 , 新 陈 代 谢 的 停止(张向葵, 1988 ) ,即有机体一切生理功能不可逆的丧失 。 然而死亡概念(death concept ) 是一个涉及到社会、 文化传统、 信仰、 宗教、 道德, 同时融合了生理和 情感因素 的多层次复杂概念。 1. 死 亡概 念的理论研究 很多学者从死亡 特征的 角度定义死亡概 念 , 即 死 亡 的 特 点 并 非 是 整 体 性 的 , 而是存在不同的次概念 (sub-concepts ) 或成分 (components ) (翁?芬,2001 ) 。 次概念 的划分有很大差异, 但主要包含 三个基本的部分 : 不可逆性 (irreversibility)、 普遍性 (universality ) 和功能丧失性 (nonfunctionality ) 。 除此之 外还有 研究中会 探讨 必然性(inevitability ) 、因果性(causality ) ,以及在谈论死亡问题时 产生的 情绪和 主观性 判断 (黄小月 ,2010 ) 等。 其中 不可逆性是指, 生物死亡之后, 机 体不能够复活, 有别于宗教信仰中的 “来世 (afterlife ) ” 概念。 普遍性是指死亡 属性的广度, 针对一切有生命的物体, 包括动物、 植物以及其他生命形式, 即一 切有生命的物体都具备死亡这一属性。 功能丧失性是指生命 体死亡后失去一切生 理功能和心理功能。必然性也称“不可控制性” ,指 死亡是不可避免的,是有生 命物体的最终属性。因果性是指导致死亡的原因,如意外伤害、衰老、 疾 病 等 。 而情绪性是指死亡事件所带来的感受, 如悲伤、 恐惧、 愤怒等。 主观判断主 要指 个体在判断其他事物是否会死亡时, 会将主观意愿作为参考标准, 例如认为父母 不会死而其他人会死。 成年人认为死亡源自一切有生命的事物, 意味着生命周期的终止, 死亡是必 然的、 不可逆的, 造成死亡的根本原因是机体 功能的丧 失。 成年人对死亡概念的 理解基本始于生理层面, 然后又会由生理理解对 这一复杂概念的其他因素造成影 响。因此对死亡这一复杂概念的理解称之为死亡认知(understanding of death concept ) 。 需要指出的是, 本研究中的死亡认知, 与上述死亡概念的子概念 有所 重叠, 同时还包含了其他成分。 具体的操作定义 会随着研究阶段的开展逐步细化。 32. 中 国传 统文化中的死 亡 观 中华民族是世界上唯一具有连续性文化 传 统 而 且 没 有 中 断 的 民 族 (刘衍永, 周晓阳,2008 ) 。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 儒家 思想 、道教和佛教文化 是最主要的 三类哲学思想或信仰, 在此之前原始的 宗教信仰主要为祖先崇拜。 中国人的死亡 观也会受到这些传统文化和思想的影响。 在最初的祖先崇拜中, 人们认为家庭是经济活动、 情感支持和 社会威望等最 基本的单位, 所以已故的先祖 是促成家族繁衍的原动力, 祖先发挥着家庭创造财 富、 保持健康的作用。 所以如果家庭成员身患 危及生命的重病或意外死亡时, 意 味着祖先的不满。 在这一阶段, 死亡是祖先 “意志” 传达的体现, 受到家族成员 的畏惧 (Chiung-yin Hsu, Margaret O’conner, & Susan Lee, 2009 ) 。 而儒家思想则从 生的角度看待死亡, “未知生, 焉知死” , 所以儒家思想极其 珍爱人的生命, 进而 叹息生命终结的悲哀, 这也是中国传统 文化中对死者施以厚葬和隆重祭祀活动的 原 因(董浩军,2000 ) 。而道教思想将死亡升 华到了最高的境界,认为生老病死 本是 自然规律, 死是生命的歇息, 应当顺天而行, 合乎自然, 才能达到善生善死 的境 地(徐宗良,1995)。 真正将死亡与恐怖 可怕联系在一起,是从佛教进入汉 代开始的。 佛教将 “三世” 和 “六道轮回” 作 为生命的循环, 今世觉悟成佛, 便 可进入“极乐世界” ,否则就会在“六道”当中往复生命,无论生死都遭遇磨难 和痛 苦(宇恒伟,李利安,2009 ) 。这 种思想 被统治阶级 作为安抚民生的工具, 广泛传播。至今, “因果报应”的思想依然深植民心,对“死亡”的恐惧在一定 程度上并未减弱。综上所述,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 死亡 观具有很多不同类型的解读。 数千年的中 国文化对现代中国人的死亡认知, 有着重要的影响。 在研究中国人的死亡认知过 程中, 需要谨慎的面对 这一问题。 因此 对儿童 的死亡认知研究 , 须严格遵循 研究 伦理方可进行。 (二 ) 儿童死亡 认知 研究 1. 儿 童死 亡认知的主要 内容 1.1 儿童死 亡 认知发展 研究在 20 世纪 60 年代 和 70 年代,皮亚杰的观点 带动了儿童死亡认知研究的发 4展。 这些研究不仅仅关注儿童的情绪方面, 更多的是希望从认知层面将儿童死亡 认知的发展水平与皮亚杰提出的认知发展水平联系在一起 (Kane ,1979 ) 。在这 一目标的驱动下, 研究方法有了新的转变。 结构 化的访谈在这一阶段被广泛应用, 研究者将死亡概念划分为很多的次概念, 评估儿童在这些次 概念中回答问题的正 确与否。 前文所介绍的死亡概念的维度, 就是在 这个阶段逐步发现、 确 立、 完善 和应用的。而这样的研究角度 ,也一直沿用至今。以这些次概念 为参考, 研究者就可以更加具体地了解儿童对死亡的理解, 同 时更加精确的描绘儿童死亡认知的发展轨迹 。 值得一提的是 , 在存在次概念划分 的研究中, 死亡认知水平接近成人的标准应该是对所有次概念的认知均达到成人 水平, 但是目前已有的研究都尚未包含所有次概念 , 而且各次概念研究 的操作定 义也存在差别。 尽管如此, 各项研究也展现出了一致的发展特点 ??儿童对死亡 概念普遍性和不可逆性的认知在 5 岁或 6 岁就 达到成人水平 (Koocher ,1973 ; Speece & Brent ,1992 ) , 即儿童认为死亡事件 会发生在每一个人身上,另外死 去的人是无法活过来的; 而儿童最后掌握的认知能力是功能丧失性和因果性, 即 理解死亡是由于身体功能障碍造成 的。 有人提出, 儿童对死亡次概念认知 的发展 水平反映出儿童认知发展的一般规律 (Hoffman & Strauss ,1985 ) :由具体明确 的认知(死亡会发生在每个人身上,而且一旦发生就无法复活)逐渐习 得 复 杂 、 抽象的认知能力 (机体的运作是不可见的, 对 幼儿来说是抽象的, 死亡的原因是 多方面的) 。基于此类研究, 有研究者得出结论:儿童在 7 岁之前 ,无法掌握对 所有死亡次概念 的认知, 因此也就缺乏对死亡的整体认知 (Speece & Brent , 1985 ) 。通过对每一个次概念认知发展的追踪, 研究者也发现了儿童对死亡次概念 认 知与一般认知发展特点存在一致性: 幼儿往往以自我为中心, 认为万物有灵; 而 年龄较大儿童的认知特点则具有相对的一致性和逻辑 性(Kane ,1979 ) 。这些发 现, 与早期精神分析的观察结果一样具有重要意义。 在前运算阶段, 儿童认为死 亡是暂时的、 可逆的, 将死亡描述为具体的行为, 如躺着不动, 闭上眼睛, 或者 去了很远的地方。 在第二阶段, 即具体运算阶段, 儿童认识到万物都会死亡, 而 且死亡是 不可逆转的; 但是认为死亡是由于外部具体因素引起的, 而不认为这是 死亡是生命内在的、 自然的特点 (例如, 枪、 交通事故、 细菌会导致死亡, 但不 知道原因是什 么) 。在最后一 个阶段,形式运算阶段,儿童会以成人的视角看待 5死亡, 认为死亡是不可逆 的、 普遍存在的, 是生命周期的最后一 个阶段, 是机体 功能丧失的阶段。 支持这类观点的研究者认为, 成年人 对死亡的认知属于形式运 算, 因为是抽象的, 而且反映出理论 (生物) 知识。 然而越来越多的现代研究者 开始质疑这一划分的有效性。 1.2 儿童死 亡认知 的个 体差异研究儿童死亡认知发展的研究已经将其发展阶段与儿童的认知发展规律紧密的 结合在一起。 这一结论的支持者, 在之后的研究中进一步发现个人经历和社会文 化的影响力是极其微弱的。 儿童独特的生活背景和 经验会对他们的死亡认知特点 造成印象 ?? 这个假设似乎非常合理, 但是鲜有研究能够支持这一假设。 纵观已 有的相关研究, 个体差异对死亡认知影响的结论往往是矛盾的, 我们 唯一能够得 出的结论是,儿童的文化背景与生活经历仅仅会对相关的子概念认知 产生影响 (Speece & Brent ,1992 ) 。一些研究旨在发现儿童个人的死亡经历是否会 对其死亡认知造成影响, 结果 发现过多思考死亡问题的儿童, 他们比同龄人对死亡的认知更加成熟。 这 些研究 确实有证据表明 , 存在与死亡相关的直接或 间接经历的儿童与较 深入的死亡认知 水平有高正相关, 但是仅仅是死亡普遍性这一子概念 (Jay , 1987 ;Kane , 1979 ) 。 还有研究表明 , 长期患病或住院的儿童, 对死 亡不可逆性、 功能丧失性或因果性 的理解好于同龄人,这表示他们较早地了解到医学/ 生物学自然死亡的知识 。另 外, 也有研究关注于社会文化因素, 探讨宗教 信仰对儿 童死亡认知的影响力。 这 类研究的数据并不一致, 有研究表示信仰越坚定 的儿童, 对死亡的不可逆性的认 知越差 (Spinetta ,1974 ) 。为了了解情绪因素对死亡认知的影响。 有研究探讨 死亡认知与儿童焦虑水平 有交互 影响。 有证据表明 焦虑的儿童比同龄人更倾向于否认死亡的普遍性, 但这 种发展差异并不是由于这些儿童对死亡的错误理解所造成的, 更多的原因是他们 倾向于防御死亡带来的焦虑 感(Kenyon ,2001 ) 。这些个体差异的研究表 明, 儿童的社会文化背景 与特殊的生活经验, 仅仅会 对死亡某些子概念 的认知造成影响, 对整体发展的影响相对较小。 因此, 对儿童 死亡认知影响最重要的因素,是儿童认知发展水平。 61.3 从生物概念研 究儿童的死 亡认知 20 世纪 80 年代开始, 在认知发展研究领域逐渐出现一种研究儿童死亡认知 能力获得的新方式。 该方式强调特定领域概念 的获得可能会先于认知水平的全面 发展, 同时进一步假设 儿童 会积极构建 关于世界的天真理论或个人 思想。 这种认 知发展模式强调因果解释模型 (causal-explanatory models ) 在建立儿童知识结构, 驱动儿童习得不同领域经验的重要性, 同时强调它在儿童学习过程中认识到概念 转变重要性时的作 用(Garey ,1985 ) 。 在这个新的研究 领域, 开创性地从 生物概念的角度研究儿童对世界认知的发 展。 一系列 探讨 儿童归纳推理能力 的研究应允而生, 即要求不同年龄阶段的儿童 对存在一定差异的事物 (包括人类、 各种动物、 昆虫和无生命的事物) 是否具有 生命特征 (例如能够进食、 呼吸、 体验情感、 繁殖、 死亡等) 进行判断。 研究结 果显示,10 岁以下的儿童无法理解生物现象之 间的关系,以及生物普遍存在某 些生物现象。 Garey 的研究发现, 儿童在判断 事 物是否具备 生物状态时 (如探讨: 它会吃东西吗?它会睡觉吗?它会生小孩吗?) ,儿童的判断往往基于此类事物 与人类或人类行为的相似程度, 而不是这些事物是否具备生命的生物特征。 因此, 幼儿会认为与植物或蜜蜂相比, 狗或玩具猴子更可能具备生物特性 (如呼吸、 繁 殖能力等) 。Garey 认为儿童对事物 的生物概念包括动物概念、婴儿 概念、生命 概 念、死亡概念 、成长的概念 等,这些概念来自儿童早期发展形成的心 理 框 架 , 而且直到儿童中期 (middle childhood ) 的某一 阶段才会逐渐产生类似成人对生物 世界的认知形式。 以这一发现为基础, 研究者展开大量关于儿童对人体、 生命和死亡进行推理 的研究, 旨在记录和解释这些推理方式是在何时以怎样的原理产生的。 研 究发现, 儿童在 4 到 6 岁是开始理解人体是一个生物机 体, 儿童在此时开始以生物性的因 果解释模型认识人体, 而不是心理性的方式进行解释。 学龄前儿童会认为心脏产 生了爱, 肺是用来讲话用的, 胃用来吃东西 ( 这反映出他们会依照个 人的心理或 行为方式解释生物现象) ,再年长些的学前儿童以及小学生 则开始意识到身体和 主要的器官是为了一个统一的生物性目标而存在和运作, 即维持生命 (Jaakkola & Slaughter ,2002 ) 。年级更大的儿童则会始终表 示,心脏、肺和其他内脏是为了 维持生命而存在。 这是儿童推理的一个明显的转变, 第一次证明了儿童可以构建 7一个综合的机体模型,并且是以生物性角度进行因果解释,而不是从心 理 角 度 。 生命, 作为人体各种功能产生的最终目标, 是 儿童产生的第一个生物性概念, 因 为这个概念仅仅适用于生物领域。 此外, “人体 是一个生命机器” , 这一认知模式 的建立在儿童组织与建构与人体相关的知识以及其他生物现象时, 起着重 要作用 (Inagaki & Hatano ,2002)。 研究者针对上述发现, 也进行了跨文化的比对。 研究结果发现, 儿童的生命 概念和死亡概念的发展情况在西方 (北美和澳大利亚) 文化地区较为稳定。 此外, 对非西方文化背景中儿童的个人生物概念的研究证明, 这一发展特征具有跨文化 的普适性:Inagaki 和 Hatano (2002 )的 研究表 明,日本儿童在 4 到 6 岁也会形 成“生命”理论,而且这对于儿童理解一系列生物现象起到了至关重要 的 作 用 。 2. 儿 童死 亡认知研究的 主要方法 对死亡认知研究的主要方法为访谈法, 其中会加入各种操作任务, 但这种方 法主要应用于对学前儿童的研究中。比如要求儿童定义一下什么是“死亡” ;或 者创作 一篇以死亡为主题的文章或绘画作品, 并对其进行分析。 也有研究采用 问 卷法的形式 (Speece & Brent, 1992 ) 。 我国学者朱莉琪等在 《学前儿童对死亡认知的研究》 朱莉琪, 方富熹, 2006 对 4-6 岁的学前儿童采用加入任务的访谈方法 探查其死亡认知特 点。 研究者将访 谈融入到了各种分类任务当中, 在确保任务准确完成的同时, 搜集更多的质性数 据。研究中涉及的任务主要包括: “死亡”属性自由提取任务、 “死亡/ 非死亡” 分类任务等。 (三 ) “死亡认 知”与 网络 媒体 虽然在影响儿童 “死亡认知” 主要因素中, 认 知发展水平的作用大于生活经 验、 文化背景等因素。 但 随着社会的发展, 生 活经验这一因素所包含的内容变得 更为丰富和复杂, 特别是由电视、 电影等大众媒体的普及和网络信息的广泛传播 所带来的信息冲击, 极大的扩充了 儿童 生活经验的容量 , 也增加了个体与 “死亡” 信息的接触面积。 我国广播电视的发展由 1993 年开始进入“大市场”期,近几 年来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家庭的网络使用率也有很大的提高。2005 年我国 8上网用户突破 1 亿,而根据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 中心 (CNNIC ) 发布的《第 27 次 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 显示 , 截至 2010 年底, 我国网民规模达 到 4.57 亿 。 各种媒体的普及, 可能会对儿童不同方面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 陈春丽 (2008 ) 认为, 长时间的收看电视节目会对儿童成长中思维、 感知、 注意力、 语言四方面 产生负面影响。 传统媒体和网络媒体在传达快捷多元的信息同时, 必然包含了各 种与死亡相关 的信息。 虽然目前尚无研究明确表示带有死亡信息的电视、 电影 和 网络媒体会对儿童甚至成年人的死亡认知造成重要的影响, 但是这样的一个假设, 却是值得探讨和研究的。 而在网络媒体中, 玩网络游戏是儿童主要的网络行为之一。 网络游戏是基于 TCP/IP 协议, 以 Internet 为依托, 可以供多人 同时进行的电子或电脑游戏。 依据 游戏的内容可以分为: 角色扮演类、 策略类、 模拟经营类、 棋牌类、 运动类、 赛 车类、和动作类等。其中角色扮演类、动作类网页游戏占整个网络游戏用户的 60% 以上。 这些网络游戏, 提高了游戏本身的 人际互动性、 情节开放性, 使用 者 会有更大的情感卷入。 在游戏当中, 会涉及到大量与 游戏角色的死亡 有关的情节 和画面 , 这些死亡特点可能 与现实死亡 概念的特征有所不同, 这种差异可能会造 成小学生对死亡 概念的认知出现偏差 (张国华,2007 ) 。 (四 ) “死亡认 知 ”与“死 亡教育” 死亡教育产 生于 20 世纪 50 年代中期的美国, 当时学术界对死亡的研究兴趣 极为浓厚, 而 Herman Feifel 于 1959 年出版的 著作 《死亡的意义 (The Meaning of Death)》 则成为死亡教育发起的里程碑。 美国 研究者 Fruehling (1982 ) 认为, 死 亡教育从不同层面增进人们对死亡的意识; 同时也是预防教学, 以减少各式各样 因死亡而引发的问题, 并进一步增进人们对生命的欣赏 (转引自周世英, 2008 ) 。 1. 死 亡教 育的分类 基于教育学的基本理论,Pine (1977 ) 将死亡 教育分为两个部分, 一是应用 性的死亡教育(applied death education ) ,其目 的在于提升对死亡的掌 握能力或 调整对死亡的恐惧;另一类则是纯粹的死亡教育 (pure death education ) , 其中 包括教育人们对待死亡的态度, 理解丧失的悲痛, 了解安乐死与谋杀, 认识到父 9母 死亡对儿童影响以及自身死亡的意义。 从另一个角度出发, 关注死亡教育的功 能,1977 年 Daniel Leviton 在他的著作《死亡 教育的范畴(The Scope of Death Education ) 》 中定义了死亡教育的目标: 早期预 防 (做好最终死亡的准备) 、 干预 (帮助人们面对个体死亡的事实) 、康复(理解死亡相关的危机,并从中 收 获 ) 。 2. 对 儿童 和青少年 进行 死亡教育的 必要性 抛开死亡教育对人生观与社会文明的作用, 着眼于儿童和青少年本身, 死亡 教育就是一件亟不可待的任务。 推动美国死亡教育在中小学大规模开展的一个重 要 原因是儿童和青少年自杀的发生率: 每三名美国青少年中, 就有一人表示曾经 认真思考过自杀的问题,而六分之一表示有过自杀的意 图(Thompson ,1993 ) 。 根据美国政府的一项调查(U.S. Department of Health and Human Services,2006 ) 显示, 在接受调查的 9 至 12 年级的青少年中, 有 2.6% 曾企图自杀。 由于对未成 年人来说, 用死亡的方式解决问题所 产生的后果, 可能总是不明确, 因此死亡教 育可以作为一种预防措施, 儿童和青少年从更加现实的角度看待死亡 (Eddy , Alles , 1983 ) 。 除此之外, 开展针对儿童和青少年的死亡教育还有另一个十分现实的必要作 用。 随着社会的发展, 在儿童和青少年学生群体 内部, 同伴死亡的情况逐渐增加, 导致死亡的主要原因是意外死亡、 他杀和自杀 (USDHHS ,2000 ) 。 很多学生的同 伴过早的丧失生命, 在直面死亡, 处理情绪的 时候, 儿童和青少年往往没有足够 的机会释放悲伤。 所以, 在对儿童和青少年进 行死亡教育的过程中, 引导他们如 何从健康的渠道处理自己的情绪情感,显得尤为重要。 3. 儿 童死 亡教育的主要 方式和内容 死亡教育根据受众群的 不同, 涉及的主要内容也存在差异。 例如, 对医护 人 员的教育主要以如何处理经历死亡的悲伤为主, 而对濒死病人的教育则更偏重于 临终关怀。 对儿童进行死亡教育的方式并不拘泥于某个特定的类别, 都可以采取 两种教育方式: “以 知识为中心”和“以活动 为中心” (Stevenson& Stevenson , 1996 ) 。 前者在于知识的传授, 例如生命的讲解 和对死亡原因、 人体功能的介绍 , 另外还会将 死亡教育的内容渗透到健康教育、 社会研究、 文学等课程中 (王丹娟, 2009 ) ;后者则通过互动的形式进行体验式的教学, 例如模拟葬礼 、写遗书给未 10来的子女 , 参观与生命相关的地方 (如育婴室 、 病房、 殡仪馆 、 墓地等) ?? 因 此二者的结合也许可以达到较好的效果。 儿童死亡教育的内容始终没有统一的标准 。周士英(2008 )归纳了Gibson 等学者的教育观点, 认为中小学阶段的死亡教育应当包括如下十项内容:1. 动物、 植物的生命循环;2.人类生命的循环;3.生物死亡的原因;4. 社会文化方面: 丧 葬风俗与有关死亡的用语;5.经济与法律层面: 保险、 遗嘱、 葬礼安排事 宜;6. 悲伤情绪;7. 文学艺术中的死亡;8.宗教中的死亡;9.自杀与安乐死;10. 生死 相关的个人价值。 在我国香港、 台湾等 地区也于20 世纪80 年代 逐渐开始向各年龄阶段和特定 的职业进行死亡教育。 相比之下, 内地的死亡教育由于文化传统的惯性等因素的 影响 (谢云天,徐学俊,2007) ,理论探索较多而实证研究较少。因此,结合了 解中国儿童的死亡认知特点,结合中国文化环境开展适合中国国情的死 亡 教 育 , 有着重要的意义。 11二 研究设计本研究主要依托于上海市川沙镇某小学的心理德育项 目课题。 以研究伦理为 基本原则, 研究主体 分为两个步骤。 预研究 以 访谈的方式进行, 首先对学前儿童 研究所使用的访谈提纲进行了充实和修订, 以 “弱化死亡概念” 的访谈探查小学 生对死亡概念的认知水平, 调查目前小学生参与网络游戏的基本情况, 总结归纳 小学生对网络游戏中涉及的死亡概念的认知特点 , 从而分析问卷编制与使用的可 行性 。 正式研究以预研究的发现为 基础, 进行 《小学生死亡认知特点 问卷》 的编 制 与修订,最终形成正式问卷进行施测,从而探索 小学生死亡认知的基 本 特 点 。考虑到小学生 可能对死亡概念 过于敏感, 容易带来负面情绪, 或者在研究过 程中会发现个别儿童存在认知偏差, 所以整个研究流程均基于 “即时研究, 及时 干预” 的临床心理学研究的道德标准, 对所有 环节 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干预, 同 时 尽量确保研究对象 不会因研究本身造成心理创伤。 通过一定的控制和 检测 工程第三方检测合同工程防雷检测合同植筋拉拔检测方案传感器技术课后答案检测机构通用要求培训 , 至 截稿之日研究对象并未因本研究产生负面情绪。 预研 究 小学生死 亡认知特点 访谈 1. 研 究目 的 确认受访者均能够理解访谈的问题, 可以顺利完成 (不需要主试对问题进行 过多解释, 同时不需要对答案进行提示) 分类 任务并回答问题 , 对问卷施测的可 行性进行分析 。 同时调查目前小学生 参与网络游戏的基本情况, 总结归纳小学生 对网络游戏中涉及的死亡概念的认知特点。 2. 研 究方 法 死亡认知的操作定义: 在 预研究中, 死亡认知包含了对死亡概念如下维度的 认知水平: 普遍性、 不可逆性、 功能丧失性、 因果性、 情绪性、 必然性, 同时还 包含个体主观因素对死亡概念认知的影响情况。 预研究参考了 《学前儿童对死亡认知的研究》 ( 朱莉琪,方富熹,2006 )的 研究方法 ,以下简称“学前研究” 。 “学前研究”是 2006 年于北京两所中等水平 12的幼儿园以 4 、5 、6 岁学前儿童 各 22 名进行的 测验, 采用包含操作任务的个别访 谈 法。研究结果 显示: 学前儿童逐渐能够以“死亡”现象区分生物和非生物 ,他 们能够正确认识死亡的不可逆性, 也部分认识到 死亡的普遍性。 预研究以加入任务的访谈方式进行, 目的在于探查小学生对死亡概念的认知 水平, 为问卷的编制提供语言、 内容等方面的 参考, 从而分析问卷编制与使用的 可行性。 考 虑到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 “死亡” 一直是一个需要避讳的概念, 所以 在参考 “学前研究” 的研究方法的基础上进行 了相应的修改和内容填充 , 在访谈 过程中加入无关内容弱化 死亡概念, 同时减少 “死” 、 “死亡” 之类词语的出现频 率。 另外, 受访者从 5 年级学生开始, 逐渐向 低年级抽取, 同样 是在逐步探查学 生对此类概念的理解与接受程度,避免造成不良心理影响。 具体研究方 法 如 下 : 2.1 研究对象 受访者均选自上海市川沙镇某小学,随机抽取每年级学生男女各一名, 共 20 人,年龄 为 8 至 12 岁。 2.2 研究工 具 访谈材料主要包括访谈提纲 1 份 , 分类结果 记 录单若干, 录音笔一支, 墨水 笔若干。 另自制实物卡片 21 张。 其中分类任务 卡片共 20 种, 包含 生物和非生物 各 8 种, 虚拟人 物 4 种。 生物中动物和植物各 4 种, 非生物中人造物和自然物各 4 种 分别是人、 牛、 鱼、 鸟; 树、 花 、 草、 蘑 菇; 桌子、 汽车、 杯子、 电视; 太 阳、河流、山、石头;灰太狼、皮卡丘、奥特曼、铠甲勇士 。 另有一张以家庭 为素材的照片, 画面中包括爷爷、 奶奶、 爸爸 、 妈妈、 儿子共五名家庭成员。 详 见 附录二。 除虚拟卡片外,其他 16 张卡片类与学前研究 的类别相同,具体图片自行选 择的。 作者向 4 名小学教师了解 “小学生最关 注的电视节目” 等信息, 从中选择 学生关注度较高的电视节目,将其主要角色的图片制作成 4 张虚拟人物卡片。 2.3 研究过 程 访谈地点为该 小学的一间办公室。 访谈前先向受访者明确这次访谈的主要内 容和 大致时间, 并承诺本研究不会透露受访者的个人信息。 经受访者允许后开始 进行录音访谈。 访谈遵循访谈提纲进行, 但并 不拘泥于此, 根据受访者回答内容 相应的变换访谈题目顺序并适当挖掘深层概念,同时进行一定程度的总 结 概 括 。 13根据受访者的配合程度, 访谈时间为 20 至 30 分钟不等。 如果在访谈过程中发现 受访者存在认知 偏差,则会相应的延长访谈时间对存在的问题进行确认 和 干 预 , 同时做好记录便于后期追踪。 访谈结束时感谢受访者的积极配合, 并将其送回所 在班级。2.4 访谈内 容介绍 预研究的访谈主要由三 个部分组成。首先是准备部分,主要包括自 我 介 绍 、 访谈要求、录音许可等。第二部分为研究的主体部分, 主要包含以 下五项内容: 自由 提取任务: (1 ) 要求受访者提取拥有“生命”属性的事物,并尽量多的举例。 (2 ) 要求受访者提取拥有“死的”属性的事物,并尽量多的举例。 分类 任务: 了解受访者对死亡普遍性 和必然性 的认知。 (1 ) 要就受访者将实物卡片按照 “有生命” 和 “没有生命” 进行分类。 完成后 逐一确认。 (2 ) 同样以上述卡片为材料,要求受访者 将其按照“会死的”和“不 会 死 的 ” 进行分类。 完成后逐一确认。 图片材料以随机顺序交给受访者 。 主试对分类结果进行 记录, 并在确认过程 中深度挖掘分类的理由,可适当扩展访谈内容。 材料 访谈: 了解受访者对死亡功能丧失性、 因 果性、 不可逆性、 情绪性的认 知。 分别随机抽取分类任务中的动物 (包括人) 和虚拟人物卡片共三张, 进行如 下内容 a 或 b 访谈: (卡片A 被认定为不会死亡)你来说说看,为 什么A 不会死呢? (卡片B 被认定为会死亡) 既然你觉得B 会死,那么死之后还会活过来吗 ? 是不是所有B 都会死? 你觉得B 可能是怎么死的?能多举几个例子吗 ? 既然B 死了,B 是否会______(生理功能或心 理功能) B 死了,你心里是怎么想的? 生活 经历与主观性 访谈 (只针对 2 确定“人” 具备死亡属性的受访者): 你遇到过身边有人死去的事情吗?当时是怎么想的?都做了些 14什么?现在呢? 以一张家庭成员的图片为材料进行提问: 图中是一家 人,都有哪些人?你觉得图中的奶奶会死吗?为什么?那么其他人 呢?网络 游戏相关访谈主要包括受访者及其同学 参与网络游戏的情况、 玩网络游戏的感受、 与同学 和网友的游戏互动、游戏中死亡现象的认知等。 在主体部分完成之后, 进行弱化 “死亡” 部分。 这一部分主要加入与研究内 容相关性较低的提问, 弱化死亡概念, 主要包括: 校园生活、 喜欢的动画片、 寒 假旅游 计划 项目进度计划表范例计划下载计划下载计划下载课程教学计划下载 等内容。 3. 预 研究 的结果与分析 整理成绩记录单结果,将数据录入 Excel ,分别 计算受访者于每个项目的得 分和正确率,考察受访者各类任务的完成情况,对问卷编制的可行性进 行 分 析 。 整理访谈录音, 总结归纳受访者对网络游戏中死亡概念的认知特点。 具体的结果 与分析如下: 3.1 自由提 取任务 大多数受访者均可以正确列举具备“生命”属性或 “死亡”属性的事物, 。 但整体来说, 受访者 举例的数量十分有限, 仅能够根据环境中现有的物体进行举 例。具体年级平均正确举例情况如表 1 。 表 1 自由 提取任 务各年 级平均 正确举 例数量 年级 一 二 三 四 五 2 3 3 4 4 生命 死亡 2 3 3 4 3 由此可知, 自由提取任务对于受访者来说普遍存在难度, 主要的原因可能是 因为受访者平时对于 “生命” 和 “死亡” 概念的思考比较少, 而且对人类的记忆 特点来说,以“回忆”的方式进行测验难度要远远大于“再认” 。另外,研究中
本文档为【小学生死亡认知特点 _ 以上海某小学为例(可编辑)】,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105949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60KB
软件:Word
页数:34
分类:初中语文
上传时间:2017-10-13
浏览量: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