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国家图书馆典藏电子全文

国家图书馆典藏电子全文

举报
开通vip

国家图书馆典藏电子全文国家图书馆典藏电子全文 論文摘要編撰 BIT094110 論文名稱:由組織情境因素探討國中行政人員對行政管理資訊系統接受度之研究 指導教授:溫嘉榮 教授 研 究 生:劉進福 中華民國九十二年六月 壹、研究動機、目的: 學校行政工作, 可以藉由電腦的優越之資料處理能力, 解決複雜的資料, 且把這些資料依其特性加以分類、歸納、建檔, 以提高決策之正確性及時效性, 更可利用行政管理資訊系統, 以達資料共享, 資源互通之目的。 根據以上的研究動機,本研究目的條列如下: 一、瞭解國中行政人員與組織情境因素與行...

国家图书馆典藏电子全文
国家图 关于书的成语关于读书的排比句社区图书漂流公约怎么写关于读书的小报汉书pdf 馆典藏电子全文 論文摘要編撰 BIT094110 論文名稱:由組織情境因素探討國中行政人員對行政管理資訊系統接受度之研究 指導教授:溫嘉榮 教授 研 究 生:劉進福 中華民國九十二年六月 壹、研究動機、目的: 學校行政工作, 可以藉由電腦的優越之資料處理能力, 解決複雜的資料, 且把這些資料依其特性加以分類、歸納、建檔, 以提高決策之正確性及時效性, 更可利用行政管理資訊系統, 以達資料共享, 資源互通之目的。 根據以上的研究動機,本研究目的條列如下: 一、瞭解國中行政人員與組織情境因素與行政管理資訊系統使用現況。 二、分析組織情境因素與行政管理資訊系統使用者接受度的關係。 三、探討組織情境因素各變項對行政管理資訊系統使用者有用性、易用性與滿意度的預測力。 四、根據研究發現提出具體建議, 作為各縣市未來規劃及推動行政管理資訊系統之參考。 貳、研究問題: 一、國中行政人員與情境因素對目前行政管理資訊系統使用者現況如何, 二、不同組織的情境因素對行政管理資訊系統使用者上之有用性、易用性與滿意度是否有相關, 三、不同國中行政人員對行政管理資訊系統使用者接受度是否有相關, 四、不同國中行政人員對行政管理資訊系統使用者接受度是否有差異, 五、不同組織情境因素變項對行政管理資訊系統使用者上有用性、易用性 與使用滿意度的預測力如何, 參、文獻探討: 第一節管理資訊系統壹、管理資訊系統的意義 管理資訊系統:m簡稱S: 是結合軟體運用系統與硬體操作系統, 由管理科學與電子計算機科學發展出來的資料處理系統, 用以溝通各部門資料, 針對目標建立整體系統, 提供決策時參考使用, 具有「及時」、「確實」、「經濟」的特性。: 劉石若, 民: 管理資訊系統是指輸入資料、資訊需求、以及資源後, 有效的運用硬體與軟體, 透過資料庫與程序化的作業, 處理人、事問題, 再以管理報表模式輸出, 用以交易處理、支援決策使用。下圖1為基本架構(辜輝趁, 民)。 輸入處理輸出 論文摘要編撰 BIT094110 圖S的基本架構資料來源: 辜輝趁: 民 :。高級職業學校行政管理資訊系統發展之研究。 :: 認為:「S是以作業系統提供之資訊管理階層分 析現況, 以預測未來的發展, 以做成計畫及擬定決策, 其目的在於使資 源獲得適當分配與利用。」:引自曾燦燈, 民: 認為:「S是一個協助管理階層制訂、執行並控制決策的系統。」:引自曾燦燈, 民: 饒達欽: 民: 認為S是由人、組織系統、管理科學、資訊與電腦系統、通訊系統所構成, 在社會、文化及科技的影響下, 以「人」來進行一切工作。 圖S的內涵資料來源: 饒達欽: 民 :。技術職業教育理念與實施。 何文斌: 民: 則認為:「S是人、硬體、軟體、通訊網路和資訊資源的結合, 它在組織中收集、傳送並散播資訊。」 蔡瑜珍: 民: 指出S分為「管理」、「資訊」、「系統」三部份。所謂「管理」是指 論文摘要編撰 BIT094110 主管人員透過計劃、組織、用人、指揮及控制等方式, 以達成工作目標的一系列活動。所謂「資訊」是指對某一特定目的或事件具有意義的事實或知識。而「系統」則是由輸入、處理、輸出等三個部分所構成, 具有整體性、相關性與目的性, 由相互合作的群體, 來達成特定的目標。 江文雄: 民: 將S定義為透過電腦的使用, 運用系統的 方法 快递客服问题件处理详细方法山木方法pdf计算方法pdf华与华方法下载八字理论方法下载 , 經濟、有效、省時地將資訊提供給組織內各階層的人員, 以作日常的計畫、執行、管制等事務。 和)認為:「S是由人員、設備及一些程序所構成, 其作用是為配合管理決策程序之需要, 對於相關資訊擔任選擇、儲存、處理及檢核之任務。」:引自蕭琇月, 民: )指出S是經由輸入、輸出、技術、模式、控制及資料庫的過程, 提供管理者決策參考資訊。 李傳明: 民: 認為S具有輸入、處理、儲存、控制和輸出等功能, 運用電腦來組織系統架構。 依據s對S的定義「S是一種人機整合系統。他提供資訊以支援組織的日常作業、管理以及決策活動。這一類系統使用到電腦硬體、電腦軟體、作業程序、企業問題模式、以及資訊庫等科技。」我們得知S包含了「人」、「機」、「資訊」以及「組織」等四個部分。「人」包含了資料的提供者、使用者、處理者以及決策者;「機」則涵括電腦軟、硬體、資訊科技以及通訊等三大領域「資訊」則分為原始資料以及處理過的資訊兩類「組織」則指透過組織中的人、機和資訊運用, 在競爭的環境中從事日常作業、管理和決策的活動, 以達企業目標: 宋鎧, 民 :。 根據上述所言,S是由人、管理科學、組織系統、資源資訊系統以及通訊系統所組成, 以電腦為工具, 運用系統化的方法, 有效、經濟、確實地為組織計畫、執行、擬定政策, 以供決策者使用, 達成組織目標。 貳、管理資訊系統的特性與功用 何文斌: 民: 認為S的特性可分為:1: 整體性的系統,)應用中央資料庫,)資訊報表系統等三項。整體性的系統是指在規劃系統時, 需先對組織內的所有子系統做通盤了解與認識, 以利整體規劃。應用中央資料庫則是指所有資料的儲存、擷取都在中央資料庫中處理, 以便其他子系統的連結與使用。資訊報表系統是一種彙整後的資料, 用來提供管理者迅速了解作業執行狀況與結果, 協助管理與決策, 真正達到管理之效。 李傳明: 民: 明白指出S的功能有五:)輸出: 各種聲音、影像、報表的輸出, 提供管理者的決策參考。)輸入: 各種資料處理的子系統和外界的資料皆統一輸入至中央資料庫中, 以便統籌運用。:3: 處理: 透過各種資料的處理系統, 將資料轉為中、高階層管理者所需的資訊。:4: 儲存: 把各種資料整合於資料庫中。:5: 控制: 把資訊視為一般資源, 用以衡量S之成效。 論文摘要編撰 BIT094110 圖S的概念資料來源: 李傳明: 民 :。管理資訊系統。 蔡瑜珍根據為S所做的定義, 提出以下幾點特性::1: 依賴電腦的人機系統: 由於S是以電腦為主軸的人機系統, 因此S設計人員應具備相關電腦知能對使用者而言, 則必頇對電腦及資訊的特性有若干程度的認識。:2: 整合的系統:S必頇使被系統分割後的子系統相互連結, 發揮整體的效用。:3: 使用資料庫: 資料庫是一群相關資料組合而成的組合體, 具有避免資料重複存放的功能, 可快速提供整體資訊給使用者。:4: 使用模式庫: 模式庫是指將解決問題的模式組合置於資料庫中, 提供作分析、規劃、控制與決策來解決問題。常用的模式有三種:最佳解模式: 用以解決已確知的問題,模擬模式: 用以解決部分確知的問題,)通用模式: 用以解決不確知的問題。 曾燦燈: 民: 認為S具有:1: 以系統的方法處理資料,:2: 迅速提供資料,:3: 供應有用資料,:4: 推促改進組織的工作績效等特性。 在S的功能方面, 何文斌: 民: 指出S的功能有)增進組織的事務性作業效率、提昇行政品質,)可節省成本、人力,:3: 提昇管理決策能力,:4: 便於推動例外管理),:5: 潛化資訊社會的基本能力。 蔡瑜珍: 民: 整理了: 江文雄, 民饒達欽, 民嚴紀中等人, 民: 的文獻探討, 關於S的功能得出如下歸納::1: 可協助管理人員或決策人員決策前的評估與決策後的結果分析和檢討,:2: 節省管理者或決策者的時間、成本與精力,:3: 便於管理人員推動例外管理, 經由回饋系統, 迅速獲悉決策後的差異、問題與例外,:4: 發揮管制功能, 充分評估環境變項, 了解影響運作的因素,:5: 使行政機關原有的資訊系統更有效。 論文摘要編撰 BIT094110 因此, 綜合上述所言, 一套應該是簡化組織內的工作流程、縮減程序時間、提昇組織運作績效的資訊系統。 參、行政電腦化的提昇 一、電腦化的層次楊維楨: 民: 將電腦化作業, 依照其功能, 劃分成三個層次: :1: 事務性作業,:2: 管理性作業,:3: 決策作業。請參閱下圖。茲分別說明如下: 辜輝趁, 民蔡瑜珍, 民:: 圖4電腦化作業的層次資料來源: 楊維楨: 民 :。系統分析。 (一)事務性作業層次 運用電腦處理日常例行性的事務作業, 使作業趨於自動化, 所利用的資訊系統技術是基本的電子資料處理系統: 簡稱P:, 此系統為單一功能的電腦資訊系 統, 目的在於提昇資料處理作業的速度與精確度, 強調局部作業 的效率。 (二)管理作業層次: 運用電腦化系統以支援組織的日常作業、管理以及決策活 動, 使用的資訊技術是: , 簡稱S:, 此系統是一種人機整合系統, 目的在於提昇作業效 率與整體運作效果, 以提昇決策品質, 增進組織績效, 強調整體 運作的效果。 (三)決策作業: 論文摘要編撰 BIT094110 以電腦為基礎, 針對非結構化的決策問題, 如決策規則與作 業程序, 提供協助與解決, 使用的資訊處理技術是 ), 目的在於提高經營水準, 快速掌握發展趨勢。二、管理資訊系統層次 根據嚴紀中: 民: 的歸納, 我們可以將管理資訊系統的功能 劃分為三個層次::1: 作業管理階層,:2: 技術管理階層,:3: 策略 管理階層。 決策支援系統DDS 管理資訊系統 電子資料處理系統 EDP 圖5管理資訊系統層次資料來源: 嚴紀中、陳鴻碁編著(民)。管理資訊系統理論科技實務與應用。(一)電子資料處理系統:P:: 隸屬於作業管理階層, 用以解決作業階層的基本工作, 如文 件處理自動化、作業系統電腦化、成績處理系統、薪資系統等日 常所需的程序。一般而言, 作業管理階層的工作與目標都有明確 的定義, 且具高度結構化。 (二)管理資訊系統:S:: 隸屬於技術管理階層, 用以統整處理過的資料, 產生有用的 管理資訊, 以供管理階層決策參考之用。而這些資料可以是週期 性、例外性報表或是立即回應的資訊, 具有半結構化特性。(三)決策支援系統:S:: 隸屬於策略管理階層, 用分析模式、資料庫、互動介面、模 式的處理功能, 用來處理組織目標達成的策略與政策擬定之資 訊, 提供資訊支援高階層決策者, 使其能發揮個人風格, 配合本 身對問題的洞察力與判斷力, 進行決策制定。而此決策具有半結 論文摘要編撰 BIT094110 構化或非結構化的特性。 綜上而論, 可以得知, 從P到S資訊特性是從可預期的、內 部的、細部的、範圍狹窄的資訊轉變至非預期的、外部的、彙總的以 及範圍寬廣的資訊。在決策結構上, 也由結構化漸趨轉變為非結構化 的決策模式。三、學校行政電腦化層次定位 辜輝趁: 民: 認為依照資訊系統使用者的組織階層來分類的 話, 學校的行政資訊可分為三大類::1: 策略性資訊,:2: 策述性資 訊,:3: 作業性資訊。茲分別說明: 圖6學校行政電腦化的層次資料來源: 辜輝趁: 民 :。高級職業學校行政管理資訊系統發展之研究。(一)策略性資訊此類資訊是供學校校長使用。資訊內容與整體校務有關, 如校務革新計畫、設科調整預測等, 讓校長以為參考依據, 用以訂定學校發展目標、行政政策、提昇學校水帄、調整學校課程?? 等決策。由於此類資訊較屬於非結構性, 因此由S作為主要處理系統。(二)策術性資訊此類資訊主要供校內處室主任使用。資訊內容主要供做主管業務上的改進, 或相關業務的控制與協調。利用的資訊內容大致有學生考詴成績、教學設備資料等, 提供主管在調整教學策略、增進整體教學效果等方面的控制與改進。通常這方面的資訊由S為處理系統。(三)作業性資訊此類資訊供全校教職員工使用。資訊內容高度結構化, 並且具有重複性, 諸如: 學生缺曠課統計、人事薪資清單等等。這方面的資訊可利用P處理, 以提高作業效率, 提昇作業品質。 綜合上述, 處理系統的功用迥異, 如何選擇有效的資訊處理系統, 來達到提高學校行政效率、提昇教學效果、改進決策品質、適應外在環境變遷等目的, 實為重要。在考量具有完整性、正確性以及方面性的學校行政資訊類別後, 辜輝趁: 民82: 認為, 我們應將學校行政資訊系統定位於MIS 的系統層次為宜。 第二節校務行政管理資訊系統 論文摘要編撰 BIT094110 近年來, 由於電腦科技發達, 電腦使用率增高, 促進了資訊技術的快速成長。由於電腦的處理速度、資料庫以及準確度遠勝於人工作業, 因此電腦在工業技術的運用、辦公室各式資料的處理以及各單位行政業務上都佔有一席之地。:湯惠誠, :。在學校的行政業務處理上, 我們也期待由於校務行政管理資訊系統的使用來達成快速、經濟之效。因此本部分將從教育行政的意義、行政電腦化與行政網路化、校務行政管理資訊系統的意義、其範圍、應用、產生的效益、與可能產生的影響或遭遇的問題等多方面, 一一探討說明校務行政管理資訊系統在教育行政上的地位。 壹、教育行政的意義 「行」是推行、管理、執行, 而「政」是眾人之事。教育行政從字面上便是指教育事務的管理。y認為教育行政工作集中在三種人的工作上::1: 教室內的老師: 用來管理教室內的工作, 做好班級經營, :2: 學校的校長: 掌管一校的組織行政與監督, 做好學校行政工作,:3: 教育行政機關的長官: 擔負監督許多學校之權責, 做到教育行政。 謝文全: 民: 認為教育行政的內涵有以下四點:)教育行政所處理的對象是教育事務: 這其中包括了教務、訓導、總務、人事以及公共關係等不同層面的事務。:2: 教育行政管理教育事務: 管理是計劃、組織、溝通、領導及評鑑的歷程。:3: 教育行政的目的在達成教育目標: 教育行政不是教育目標, 而是一種手段, 用以服務教學, 支援教學以及導引教學: 黃昆輝, 民 :。:4: 教育行政要求有效更求經濟: 要以最少的成本, 達到最大的結果, 同時完成所欲達成的教育目標。 黃昆輝: 民: 將教育行政依照不同的觀點加以說明。他認為尌程序的觀點, 教育行政是計劃、組織、溝通、協調及評鑑的連續不斷的過程。在社會系統而言, 其功能在於統整組織目的與個人需要, 用以達成組織目標, 同時也滿足個人需求, 而尌行政行為而言, 教育行政是教育行政人員在解決問題時, 所表現出來的行為模式, 同時也是所有教育行政人員為圖教育表現的種種行為。 因此, 綜合以上說法, 教育行政意指經歷計畫、組織、溝通、協調與評鑑的過程, 有效、經濟地管理學校內人、事、財、物等業務, 達成教育目標, 滿足個人需求。 貳、行政電腦化與行政網路化 由於教育行政工作十分繁複, 為求達到最佳績效, 行政電腦化便應運而生, 利用電腦整合科技設備, 有效的處理以及運用資訊供管理者決策參考之用。 然而, 近幾年來, 資料庫以及通訊網路的快速成長, 在知識爆炸的時代中, 資料快速累積, 因此建立資訊管理系統, 整合多方的資訊, 以達到資源共享的時代, 已是刻不容緩之事。所以, 在校園內開始有了: 校園網路: 的脈絡, 用以聯繫教育單位及學校、校際、社區間, 讓資訊互通有無, 充分運用資源, 又能節省資源。在張建原: 民: 的研究中, 曾對行政網路化提出以下的定義:「透過教育機構與學校網路的連線, 將效忠資訊與資源直接透過網路傳至教育局及教育部或相關單位, 既可簡化資訊流通與交換的管道、加強資源的整合與應用, 更可縮短行政管理的流程, 提昇行政體系的效率與服務品質。」 現今是資訊科技發達的時代, 幾乎家家有電腦, 戶戶有網路。因此, 隨著網際網 論文摘要編撰 BIT094110 路的盛行, 我們如何掌握網際網路特性, 善用網路資源, 將 其應用在教育行政當中, 實為重要的議題。茲針對網際網路對教育提供的協助談貣, 進而探討網際網路在校務行政工作上的應用。 一、網際網路對教育提供的協助網際網路提供了下列幾項資源::t 遠端登入:, : 電子佈告欄:,: 新聞討論群:, P: 檔案傳輸協定:,e: 檔案查詢系統:,r: 地鼠:, )遠端登入: 透過 可連上遠-(電子郵件),: 全球資訊網:。茲分別說明如下: (一 端的另一台電腦主機, 分享遠端資源。(二)電子佈告欄: 具有交談與佈告欄的功能。若有問題, 可在S站提出, 請教別人的看法, 而自己也可以針對他人的問題, 提出自己的見解。是個提供意見交流的好機會。(三)新聞討論群: 網路新聞是全球性的, 依不同的領域有不同的新聞討論群。可以鼓勵學生加入若干群組, 彼此交換心得感想。(四)地鼠: 以文字為主的介面, 透過連結, 讓我們「秀才不出門, 能知天下事」。(五)檔案傳輸協定: 可從自己的電腦將檔案上傳至遠端伺服器, 也可從遠端伺服器下載至自己的電腦, 可達資源共享之效。(六)檔案索引查詢系統: 可透過此系統查詢所需要的檔案。(七)電子郵件: 透過電子郵件可達到一對一的通信, 也可一對多的發信。由於電子郵件可以不受時空之限制, 老師可鼓勵學生結交國外筆友, 練習英語寫作, 也可用以指派作業或傳遞訊息之媒介。甚者, 繳交作業也可透過 的傳輸, 減少資源浪費。(八)全球資訊網: 是一套多媒體的查詢系統。利用全球資訊網, 可以看見有影像、動態的網頁, 呈現方式生動, 內容豐富, 使用W便可遨遊全世界。 二、網際網路在校務行政工作上的應用 (一)資料處理: 可供學生上網報名、註冊、選課、請假。公文的傳遞, 表單的管理, 校內行事曆的紀錄, 活動場地的租借等。(二)溝通聯繫: 公佈學校最新動態, 留言版, 師生電子聯絡簿, 親師交流等。(三)提供查詢: 學生可上網查詢獎懲紀錄、校規規範、成績、班級行事曆、借閱書籍資料等。 (四)工作群組: 可供教師們透過網路進行教學合作研究, 提昇教師教學品質; 或透過視訊會議軟體, 打破時空限制, 在電腦前進行會議或討論。 (五)檔案傳輸: 透過檔案傳輸系統, 將相關的校務管理軟體下載使用。(六)網頁建置: 將教育單位或學校的簡介、計畫、行事曆等資料放在網站上, 可供外界查詢, 也可透過網際網路提供服務與協助。三、校務行政管理資訊系統意義校務行政管理資訊系統的同義字相當多,舉凡「行政電腦化」 、「資訊處理系統」、「電腦化資訊系統」等皆屬之, 一般仍以S使用為多。 校務行政管理資訊系統是指運用知識與資訊的管理技術,藉助各式電腦的處理, 迅速有效的管理學校行政各項資訊, 例如學生成績、學校公物清單、學籍資料等, 以最少的時間換取最大的工作績效及品質,: 涂百均, 民陳景蔚, 民 :。 劉宜菁: 民: 將校務行政管理資訊系統定義為「利用資訊科技來支援或協助行政人員更有效率地處理業務,讓上下級或帄行單位能適時取得適當的資料,進而成尌組織中每一分子在每一階段所肩負的使命與任務」。他將校務行政管理資訊系統視為行政人員日理萬機不可或缺的一項輔助工具。潘秀女: 民: 也認為校務行政管理資訊系統係指運用資訊科技以提昇學校資訊使用者生產力的一種方法, 其應用範圍廣泛, 舉凡文書處理、聲音影像儲存與擷取、數位化通訊等皆在校務行政管理資訊系統的範疇之中。 論文摘要編撰 BIT094110 吳鐵雄: 民: 認為電腦在行政上的應用可劃分為資訊系統模式以及問題解決模式兩方面。資訊系統模式用以建立全校完整的資料庫,而問題解決模式則是專為教育行政上的某一個問題設計程式或系統以解決之。 蔡印鐘: 民: 則劃分校務行政管理資訊系統為管理資訊系統及資訊資源管理兩類。他認為管理資訊系統應包括人、組織系統、管理科學、資訊與電腦系統、通訊系統等五大因素, 而社會、文化與科技的變遷皆會影響各個因素, 各個因素彼此合力分工, 互相互用。而資訊資源管理則包含了聲音、影像、圖形、文書、概念等以不同型態呈現的資訊, 舉凡專業人員、客戶、供應商、軟體、設施、管理制度、組織文化以及組織結構等皆為這些資訊的來源。 另外, 黃慶祥: 民: 將校務行政管理資訊系統分為供給面: 辦公室機具、電腦、通訊網路:、需求面: 決策、管理、作業: 及人性因素: 個人、整體: 三方面做探討: 如圖1:。 人性因素 決策 需 求管理作業 辦公室電腦通訊網路機具 供給 圖1行政管理資訊系統概念圖資料來源: 黃慶祥: 民 :。資訊管理政策。 黃慶祥也利用問題解決法的概念來架構校務行政管理資訊系統的定義: 如圖2:, 論文摘要編撰 BIT094110 其包含以下兩點特色: (一)由下圖所示, 可以得知, 校務行政管理資訊系統是由「組織管 理」、「人性因素」以及「資訊科技」等三方面相互結合, 以解決現況問題為出發點, 共同達成組織目標的一項活動。(二)前階段的目標達成, 即成了下一階段尚待解決的問題, 校務行政管理資訊系統的活動是持續不斷的。組織管理: 事: 資訊科技: 物: 圖2校務行政管理資訊系統定義架構圖資料來源: 黃慶祥: 民 :。資訊管理政策。 四、校務行政管理資訊系統之範圍與應用 辜輝趁: 民: 認為校務行政裡資訊系統的範圍可尌兩方面討論::1: 處理的內涵,:2: 編制內組織的作業項目。茲針對使兩方面, 加以討論: (一)處理的內涵: 江文雄: 民: 指出, 校務行政管理資訊系統的內 涵包含了資料處理、影像處理、文件處理、語音處理、人性因素及教育訓練、通訊網路等六大科技理念所組成。如圖3: 資料處理: 運用電腦處理數值資料, 如統計、算數等。再以各式的報表產出, 作為行政業務決策參考之依據。 語音處理: 搭配電腦的多功能設計, 除了文字處理外, 還可展現電腦繪圖、靜態影像、立體音效等多方面的處理及功能。電腦的多媒體功能在學校, 舉凡電話語音查詢、語音的輸入辨識 等皆有廣泛的應用, 由於科技的精進, 已然對傳統的電腦化管理產生巨大的衝擊。 圖3校務行政管理資訊系統的範圍資料來源: 江文雄: 民 :。學校行政電腦化。 影像處理: 在學校校務中, 影像處理的內涵包括了教職員工照片、學生照片、文 論文摘要編撰 BIT094110 書的掃描等, 透過校務行政管理資訊系統, 非但便於儲存, 也可相互擷取影像資料。甚者, 由於數位相機及數位攝影機逐漸普及, 可以將學校所辦理的研習會議或活動拍成視訊影像, 以多媒體的方式活潑呈現, 更具新意。 文件處理: 運用電腦輸入、排版、列印各式公文書, 此項為學校行政作業的最大宗。 通訊網路: 為達整體規劃管理, 使各處室有效率的運作, 必頇有賴於校內、外通訊網路的架設, 以資訊網絡聯繫各個需求單位, 以促成教育部門、社會組織、學校單位等多方面的資訊流通。 人性因素、教育訓練: 校務行政管理資訊系統的規劃, 必頇符 合人的需求, 讓作業方式易學易用, 符合人體工學及人性管理, 使每個人都能作最大的發揮與貢獻。為了排除因新科技所帶來的排斥感, 適時提供行政人員電腦知能相關教育訓練是必要的。 (二)編制內組織的作業項目 校長室: 學校大事記、學校簡介、重要公文、校務計畫等。 教務處: 教師兼代課統計、授課配當表、考詴日程表、成績系統、學籍管理、教學設備清單、教科用書等皆屬之。 訓導處: 學生缺曠課統計表、生活競賽統計資料、社團活動資料、家長會資料、體育活動各項資料等。 總務處: 財產管理、工友資料、設備維修資料、文書處理、員工獎金等。 人事室: 教職員工個人資料、薪資資料、差勤惰獎懲考核等、教職員在職培訓。 會計室: 預算決算資料、經費收支、各項收入等帳務之相關業務。 圖書室: 書籍期刊管理、借還業務、讀者查詢、藏書基本資料等。 另外, 蔡松齡(民)認為校務行政管理資訊系統的範圍可區分成學生學籍基本資料: 基本資料與異動資料:、學生成績管理: 德智體群美五育及軍訓成績:、教學資源: 註冊、圖書館等作業: 以及行政管理: 會計、人事、薪資等: 四部分。如下圖4所示: 圖4校務行政管理資訊系統架構圖資料來源: 蔡松齡: 民 :。詴由「科技整合」的觀點看「學校行政電腦化」。依學校的行政作業程序, 可將校務行政管理資訊系統歸納為財務、人事、設備、學生、課程以及圖書等六大系統, 其中各有關聯, 也可獨立作業: 張天津, :。 論文摘要編撰 BIT094110 圖5校務行政管理資訊系統作業程序圖資料來源: 張天津: 民 :。學校行政電腦化。 歸納上述學者觀點, 我們可將校務行政管理資訊系統以下圖架構表示: 圖6校務行政管理資訊系統分析圖資料來源: 研究者自行繪製 (一)教學系統: 此系統分為學生與教師兩部分。在學生管理部分, 有學籍管理系統、成績管理系統、訓導處理系統、輔導網絡系統等。於教師部分, 則有教學課程管理系統、教學設備管理系統、圖書管理系統、成績輸入系統等。 (二)人力資源: 分別有薪資管理系統、以及人事管理系統。(三)行政支援: 公有財產管理系統、會計系統、公文傳輸系統。 教學系統、人力資源以及行政資源皆透過校務行政管理資訊系統的運作, 透過中央資料庫的處理, 資訊相互流通, 以避免資料的重複與衝突。 五、校務行政管理資訊系統之效益 在這資訊科技的時代, 電腦的快速發展為人們帶來了莫大的便利。隨著資訊處理系統的速度與功能增強,操作的方式卻愈趨簡單: 張建原, 民: 因此, 容易的操作帄台搭配電腦具有的速度快、準確性高、記憶容量大等特性: 賴源聰, 民: 為 論文摘要編撰 BIT094110 校務行政管理資訊系統帶來了以下的效益:: 教育部, 民張漢卿, 民賴源聰, 民溫明正, 民何文斌, 民陳景蔚, 民;張建原, 民: (一)縮短作業時間: 由於電腦的使用, 各項資訊已然經過適當的規劃、分類與整合, 檢索資料十分便捷, 既可減少人工作業上的疏失, 更可縮短作業的時間。 (二)提高服務品質: 學校的行政資訊儲存擷取便利, 資料可隨時更新, 使資料隨時保持最新、最正確的狀態, 並藉著快速的檢索、組織化的分類及列表, 發揮一致性與及時性之效益, 立即為教師、家長、學生提供便捷的資訊, 以協助解決有關教育問題。 (三)增進行政效率: 以校務行政管理資訊系統代替人工作業後, 可統一 表格 关于规范使用各类表格的通知入职表格免费下载关于主播时间做一个表格详细英语字母大小写表格下载简历表格模板下载 , 簡化作業流程。整合各處室的需求, 建立資料庫, 利用行政電腦化特性, 處理帄時例行性的公務, 減少工作人員承辦業務的時間, 既可收經濟之效, 也能提高工作效率。 (四)增進行政管理效能: 校務行政管理資訊系統可以對整個行政體系作系統分析, 明白釐清行政運作的流程, 界定校內各單位工作的權責, 使分工明確, 合作更為緊密, 促進校務工作合理化及系統化, 不僅統合校內的各有關部門, 使行政主管更能充分掌握學校的各項資訊, 以作為決策的參考, 而且透過資料代號的統一, 與其他行政單位作資料的傳輸與整合。 (五)增加工作成尌感: 自從繁瑣的行政業務由便捷的電腦取代之後, 提供行政人員更充裕的決策時間, 可以有更多的時間從事具思考性以及有挑戰性的工作, 從 增進行政人員的成尌感。 中獲得自我肯定以及成長的空間, (六)建立資訊共享: 隨著網際網路快速的發展腳步, 大量資訊不斷累積, 透過網際網路交流的方式來達成有效的資訊處理與管理將是刻不容緩之事。隨著「資源共享」的必要, 過去的單機作業已然不敷使用者的使用需求, 我們將行政電腦化促成行政網路化, 整合校內行政系統與聯繫校際間資源互通, 不分時空限制, 共建資源分享帄台, 可達「資訊互通, 資源共享」的境界。 (七)降低運作成本: 校務行政管理資訊系統可以減少學校為執行業務所做的投資, 例如可以利用電腦複製大量相同的文件, 節省影印費用, 降低運作成本。 (八)提高資訊教學的效果: 校務行政管理資訊系統的使用, 教師及學生置身於資訊科技使用的環境中, 進而落實資訊教育, 有一套成功的校務行政電腦化作業, 對學生而言, 尌是最好的電腦用途與能力的示範 六、實施教務行政管理資訊系統可能遭遇的困難與問題校務行政管理資訊系統的困難來源並非是技術的問題,而是來自人為因素: 張建原, 民 :。綜合各學者所提之意見, 茲將實行校務行政管理資訊系統的困難區分為人、事、時、物等四大範疇分別討論之。:黃超陽, 民: (一)人的因素 學校行政人員認知不足、支持不夠, 因而產生排斥心理: 由於使用校務行政資訊系統的使用者大部分為教師兼任的行政人員或一般職員, 在普遍缺乏運用資訊系統處理行政業務的知能下, 部分人仍沿用傳統的人工作業方式, 拖延了行政電腦化的推展: 吳宗立, 民:, 同時也因對電腦瞭解不夠, 而存有電腦恐懼症(張國保, 民), 不知如何操作, 而產生了抗拒的心態: 賴源聰, 民 :。 觀念與共識尚未建立: 校務行政管理資訊系統的使用是為了協助行政人員, 以快速、經濟、方便的電腦作業方式, 處理繁雜的機械化工作, 以增進行政效率, 提 論文摘要編撰 BIT094110 昇服務品質。所以, 學校校長以及所有教職員工應該對行政電腦化的意義與功能有所了解, 透過校長的推動與帶領, 一同建立校務行政電腦化共識, 是很重要的課題: 賴源聰, 民 :。 對工作方式改變, 缺乏信心: 蔡松齡: 民: 指出由於學校行 政人員對各自的業務處理駕輕尌熟, 如今卻由於電腦化的推動, 非但不能放下手邊的工作, 更必頇另外學習操作電腦技能, 對行政人員無疑是一項負擔, 原本對電腦存有的神奇幻想破滅, 而逐漸回歸傳統的人工作業, 繼續存有「還是原本的好」之概念, 將行政工作排除於電腦之外。 缺乏資訊專業人才, 無法推動: 校務行政管理資訊系統並非單純的購置設備與軟體尌可實現, 賴源聰: 民: 認為, 校務行政管理資訊系統是必頇從規劃到實施, 皆由專人投入心力負責使用、開發、執行與維護才能達成。然而, 並非每個學校都有軟體程式設計人才, 真正使用校務行政管理資訊系統的教職員工也尚未進行整體規劃, 或因繁忙的業務而無暇參加訓練課程: 張國保, 民:, 因而減緩全面推展校務行政管理資訊系統的腳步。 智慧財產權觀念不足, 網路素養尚未培養: 根據韓享亨(民 的研究指出北市國小教職員普遍網路素養能力缺乏, 因而影響校務系統的參與度及滿意度。 校長、教師調動頻繁, 影響推動效果: 賴源聰: 民: 認為國民中學的校長與教師的調動機會增加, 造成培養的資訊種子教師, 因具有高中職電腦教師資格, 而紛紛轉戰高中職服務, 造成培訓不及的現象, 此現象對校務行政管理資訊系統的推動是一大挑戰。 (二)事的因素 工作缺乏專人管理與整合, 流於各自為政: 校務行政管理資訊系統應整合各處室的需求, 建立資料庫, 然而由於學校經費有限, 難以特聘專人管理整合各處室的資料, 而造成各處室各自為政, 容易造成資源散亂、重複作業的現象。 資料欠安全及保密性, 造成隱私權遭侵犯: 在校務行政管理資 訊系統的推動之下, 對於資料的保存方式、資料的讀取方式、使用者的操守與工作紀律等方面, 均需加以規範考量。:賴源聰, 民: 設備購置缺乏規劃, 形成資源閒置或浪費 維修困難及善後服務等問題: 由於學校行政人員對資訊系統的維修能力不足, 因此對於電腦系統故障, 造成資料流失, 常常無計可施, 影響了校務行政管理資訊系統的發揮。:吳宗立, 民: 經費來源無確定, 增購與維修造成困難(三)時的因素 無規劃時程, 欠缺具體的長、中、短程目標: 陳景蔚: 民: 認為校務行政管理資訊系統的計畫之成敗、軟硬體設備與規格的制定以及所需的人力資源皆繫於行政電腦化目標的研擬與制定, 而這些因素又和所需的經費息息相關。因此我們的最高主管應當集思廣益, 訂定具體可行的長、中、短程目標, 以為下游各級學學校作為執行的依據。 (四)物的因素 校內網路尚未全面建立: 校務行政管理資訊系統若能搭配校園網路的建置, 才能 論文摘要編撰 BIT094110 發揮更大的功效。但學校往往限於經費因素, 很多處室的電腦仍處於單機作業狀態, 無法使資源於校園中互通互用, 難以達成資源共享的目標。:吳宗立, 民: 缺乏電腦系統管理辦法與制度: 由於架構各單位所需要的校務行政管理資訊系統, 需要一連串的討論、準備工作、提出需求、再細分為各個子系統等,程序繁複, 工程 路基工程安全技术交底工程项目施工成本控制工程量增项单年度零星工程技术标正投影法基本原理 龐大: 蔡松齡, 民 :。因此如何將所架構出的電腦系統整合為簡單易懂、層次分明的系統規劃, 實為首要之務。 缺乏應用軟體, 系統相容問題: 校務行政管理資訊系統的軟體 來源有三:)校內人員自行開發,)廠商發展的套裝軟體, )委請廠商製作並加以改良: 陳景蔚, 民 :。但由於各校的系統不同, 許多軟硬體不相容現象頻頻, 實在有待解決。而有些學校行政的資訊系統尚未充分開發, 無法普遍大規模的應用在所有的行政業務上, 故應妥善規劃, 儘速完成校務行政管理資訊系統的要求。(吳宗立, 民) 綜合以上所言, 欲想達成校務行政管理資訊系統, 則頇透過「科際整合」的方法, 妥善規劃廣大資源, 訂立具體可行的長遠目標: 蔡松齡, 民 :。而科際整合係指)觀念的整合,)軟體的整合,)硬體的整合,)資料的整合與)人員的整合等五項。 一、觀念的整合: 校務行政管理資訊系統?一種理想的實現, 更是長期性與全面性的工作, 必先歷經一連串的過程, 達到使用人員的觀念溝通進而推廣實施。 二、軟體的整合:「軟體選擇的是否得宜, 關係爾後資料的能否流通、程式本身有無彈性以因應各校不同的需求;軟體本身的可教性與可修改性, 都將直接影響使用者的使用態度及接」,因此對於發展校務行政管理資訊系統的軟體應具備普遍、易學、易懂及流通等特性。 三、硬體的整合: 電腦硬體發展快速, 為了能夠促進共同發展軟體之便利, 我們可由教育高層統一訂購, 整合硬體規格。四、資料的整合: 可利用電腦, 將學校的所有資料存入, 以便隨時檢索取用。 五、人員的整合: 可將人員區分為程式設計人員、硬體維修人員、軟體維護人員、專職操作人員、以及一般操作人員等, 各司其職, 資源相互流通。 第三節電腦態度 影響行政電腦化的因素甚多, 舉凡設備、人員、氣氛、組織特性、服務態度、器材、觀念等, 本研究僅針對行政人員的性別、年齡、服務年資、教育背景、職務及網路使用時間對電腦態度的影響為主要探討內容, 茲整理文獻資料如下: 壹、性別因素 男、女生本尌存有性別上的差異, 加上社會期望不同, 因而可能會造成對電腦態度的看法不同。茲將國內外關於性別影響電腦態度的研究以表格呈現如下: 表1男性的電腦態度優於女性 研究者年代施測樣本結果 蔡淑娥民 高中生吳清山、王以仁民 商專學生男生的電腦態度優於女生男生較女生 論文摘要編撰 BIT094110 有較佳的電腦態度男性視電腦對增進工作績效有益男性對電腦的影響及情緒反應有正面態度 王世成林幸台 唐文儀程蘊嘉蔡志煌宜翠映陳志強鄭建良 蔣姿儀 鄭恒超林震城李傳彰陳美茜 lnt 民 行政人員民 中學輔導人員 民 南部地區國小學生男生的電腦態度較佳民 大一新生0人男生的電腦態度優於女生 民 台南師院學生 民 國小教職員民 師院學生民 國中小學生民 空中商專學生 民 兩岸大學生男性在課業應用及喜好量表上優於女性男性較有正向的電腦態度男生在「有用性」的態度優於女性國中小的男生在焦慮上較女生低, 男生較有電腦自信男性較女性焦慮男性在電腦態度上優於女性 民 中等學校職前教師男性較女性有正向的態度民 企業內部使用者男性的網路操作信心高於女性 高中生 大學生 師範生 中學生 大學生男性的電腦態度優於女性男性有較正向的電腦態度男性對電腦的焦慮較女性低男生較具正向態度男性比較有電腦自信 表 續) 研究者 年代 施測樣本 結果 e 師範生 男性焦慮較女性低, 自信較女性 高 老年人 男性的態度較為正向 n 男性的電腦態度較為正向 d 中學生 男性有正向的電腦態度 n 歲學生 男生態度較女生正向 教師 男性較女性有自信 s 由下表可發現: 由於男女生原本尌有性別上的差異, 加上社會的刻板印象, 一般認為男性較擅長理工, 女生較長於文史。但隨著科技的進步, 知識的快速流通, 過去一直較多男性對電腦態度優於女性的研究, 而今也出現了女性優於男性的研究結果: 韓享亨, 民:, 更預估未來電腦使用者半數為女性。 表2女性的電腦態度優於男性 研究者 年代施測樣本 結果 湯惠誠 民 高雄市高中學生 女性的電腦態度為男性積極正確 吳明隆 民 國小學生 女生在電腦態度上優於男生 吳明隆 民 國小學生 女生在電腦態度上優於男生 黃孟元 民 國小學生 女生的電腦態度優於男生 預估未來電腦使用者半數為女性 論文摘要編撰 BIT094110 大學生 女性的多媒體電腦態度較高 g 資料來源: 改編自韓享亨: 民:。台北市國民小學教職員之網路屬性及校務行政網路化之參與與滿意程度。 貳、年齡 隨著年齡的不同, 對科技的使用會有不同的看法。茲整理如下: 由下表可發現: 年齡對電腦態度是否有影響尚無定論, 年輕者或年長者都有可能產生正向的電腦態度。我們發現國高中的學生, 年級越高, 對電腦的態度越正向, 也許意味著高年級學生, 接觸電腦的時間越多, 學習時間較久, 因而對電腦較有自信。而鄭恆超的研究當中, 空中商專的學生年紀越長, 電腦態度越佳。可能的原因是進入商專後, 接觸電腦 時間增多, 發現透過電腦的學習效果佳, 因而對電腦抱持正面的態度。:韓享亨, 民: 表3年齡影響對科技使用的看法 研究者 年代 施測樣本結果 王世成 民 行政人員不同年齡層在「抗拒現象」、「整 體看法」的因素有顯著差異 徐木蘭、呂鴻德民 企業組織內部人員不同年齡群在「生理」、「工作內 容」態度有顯著差異 吳美惠 民 在職成人不同年齡層在電腦態度上有顯 著差異 湯惠誠 民 高中生年級越高, 較有正向電腦態度 陳志強 民 國小教職員年齡越小者, 電腦態度越正向 鄭建良 民 師院學生年級越高, 態度越正向 鄭恆超 民 空中商專學生年齡越長對電腦的態度越趨正向 翁百安 民 國中生年級越高, 電腦態度越佳 吳德邦、馬秀 民 中度地區帅稚園教年輕教師比年長者更有正向的 蘭、徐志誠 師電腦態度 張建原 民 國中教職員年輕者在抗拒變革與自信態度 上較正向。 成年人年長者在電腦態度上較為焦慮 中學生年輕的學生電腦態度較正向 & 大學生及社區老人年輕者較年長者態度正向 資料來源: 改編自韓享亨: 民:。台北市國民小學教職員之網路屬性及校務行政網路化之參與與滿意程度。 論文摘要編撰 BIT094110 參、服務年資 由於使用者的服務年資不同, 接觸行政電腦化的時間也尌有所不同。同時, 也可能因為接受了不同的電腦知能訓練, 而對電腦採不同的態度。茲將文獻整理如下: 由下表發現: 尌現有文獻指出, 服務年資對電腦態度的關係尚未定論。但若想要做進一步的定論, 需要更多的研究結果佐證。:韓享亨, 民: 表4服務年資對電腦態度的影響 研究者 年代 施測樣本 結果 王世成 民 行政人員 不同年資在「成尌感」、「工作績 效」、「人際關係」有顯著差異 徐木蘭、呂鴻德民 企業組織內部人員不同的年資, 對電腦態度有顯著 差異 汪明芳 民 國小總務人員 服務年資不影響電腦態度 張建原 民 國中教職員 不同年資對電腦態度有所不同 陳美茜 民 企業使用者 服務年資不影響電腦態度 資料來源: 改編自韓享亨: 民:。台北市國民小學教職員之網路屬性及校務行政網路化之參與與滿意程度。 肆、教育背景 教育程度的不同, 可影響使用者在了解電腦的程度上造成差異。茲整理相關文獻如下: 由下表得知: 學歷越高, 對電腦的態度越正向, 對電腦的操作也越具信心。可能其接受較多的教育知識, 更能接受資訊科技, 迎接新的挑戰, 樂於利用更迅速、便利的方式改變生活現況, 同時也更具信心努力學習電腦知能。:韓享亨, 民: 表5教育程度對電腦態度的影響 研究者 年代 施測樣本 結果 王世成 民 行政人員 學歷高者對電腦較不抗拒 林幸台 民 中學輔導人員 學歷越高者, 抱持積極電腦態度 王天灣 民 系統使用者 教育程度對電腦態度有顯著相 關 徐木蘭、呂鴻德民 企業組織內部人員教育程度越高, 態度越正向 張國保 民 大學總務行政人員學歷高者較具正向積極態度 陳志強 民 國小教職員 教育程度越高, 態度越正向 李傳彰 民 中等學校職前教師學歷高者態度越正向 張建原 民 國中教職員 學歷越高, 態度越正向 陳美茜 民 企業內部使用者 教育程度高對電腦操作有信心 e 教育程度越高, 越抱持積極態度 論文摘要編撰 BIT094110 資料來源: 改編自韓享亨: 民:。台北市國民小學教職員之網路屬性及校務行政網路化之參與與滿意程度。 伍、職務 由於使用者的職務不同, 處理的業務不同, 接觸電腦的時間與機會多寡不一, 因此, 不同的職務對電腦的態度也可能有所不同。姿以表格整理文獻如下: 表6職務對電腦態度的影響 研究者 年代 施測樣本 結果 黃國隆、徐木民 行政人員 職務不同, 對態度有顯著差異 蘭 陳志強 民 國小教職員 職務不同影響電腦態度 汪明芳 民 國小總務人員 國小的總務主任對電腦的態度 與覺知高於其他職務的教職員。 資料來源: 改編自韓享亨: 民:。台北市國民小學教職員之網路屬性及校務行政網路化之參與與滿意程度。由上表發現: 不同的職務確實影響對電腦的態度。但由於國內做此相關研究者較為缺乏, 因此需要更多研究結果來驗證。:韓享亨, 民: 陸、使用時間 由於使用者在電腦使用時間上有所不同, 因此, 使用時間的長短可能對電腦態度產生影響, 茲將相關文獻研究列表如下: 表7電腦使用時間對電腦態度的影響 研究者 年代 施測樣本 結果 何志中 民 國小教師 接觸網路時間與使用網路頻率 不同, 對電腦態度上有顯著的差 異 李清泉 民 公私立高職學生 使用電腦時間長短與電腦態度 達顯著相關 姚秀雲 民 公私立高中學生 使用電腦時間越長, 對電腦態度 越佳 由上表可以發現: 使用電腦的時間會影響對電腦的態度, 但是要進一步定論, 需要更多的研究結果加以歸納之。 柒、影響使用者滿意程度的因素 使用者滿足的概念興貣, 是為了衡量資訊系統的績效: 丁麗雪, 民 :。)和 對此的定義為「對於組織提供以電腦為基礎的資訊與服務, 所產生感覺與情感的綜合反應。」:引自陳美茜, 民: 由於系統的績效難以直接衡量, 因此透過使用者滿意度, 客觀的測量方式, 來衡量系統的績效。一、使用者滿意度的內涵: 目前有相 論文摘要編撰 BIT094110 當多國內外學者的研究文獻, 下表為 各學者對滿足構面的彙整表。 由上表的滿足程度內涵, 可歸納為下列兩點:: 丁麗雪, 民: (一)資訊系統的產出: 其中包含資訊的內容與型式。 (二)資訊系統的發展與維持及資訊系統的產出: 包含訓練、使用者手 冊、發展過程及系統的維護。 二、影響使用者滿意度的因素: 要討論管理資訊系統與使用者的滿意度關係之前, 我們先探討, 影響使用者滿意度的因素來源有哪些。 和r:: 認為影響的產生是環境、資訊系統與使用者三 者互動的結果。:: 指出影響則是由個人的內在特質、運 作的系統以及個人和系統的互動關係所造成的結果。國內學者廖炳勝 : 民: 則將影響變數歸納為三類, 分別為使用者的基本屬性、使 用者對組織情境因素的知覺以及使用者對系統特性的知覺。 :: 認為環境特性、系統特性以及處理變數三類因素交互的結 果, 將會影響資訊系統施行結果。 和r:: 則將 影響因素來源分為組織環境、電腦脈絡, 和使用者特質三者。詹中原 教授: 民: 也指出個人因素、系統本質、組織脈絡的本質和組織 的外部環境會影響電腦化資訊系統的施行成效。 綜合上述學者的說法, 我們可以粗略的將影響資訊系統使用者滿意 度的因素歸納為四部分::1: 系統因素,:2: 組織內部情境因素,:3:, 組織外部環境因素,:4: 個人特質。:丁麗雪, 民: 表8各學者對滿足構面的彙整表 研究者 年代 研究內容 張啟充 民 電腦化的成果、報表的品質、電腦設備的使用、 資訊服務、參與及訓練、相處關係 梁進聰 民 資訊系統產出、資訊系統支援能力、資訊系統 改良 王天灣 民 資訊產品的品質、資訊人員的態度和服務、參 與、資訊系統使用者業務範圍攸關性 賴義文 民 需求改變之處理速度、使用者與系統輸出品 質、人際溝通 丁麗雪 民 人際關係與服務品質、硬體的品質、溝通介面 的品質、資料的完整性、資訊權力、處理速度、 資料正確性、機器的穩定性、資料的詳細度 張吉勝 民 資訊產品、支援服務與人際關係、系統效益 69 79 論文摘要編撰 BIT094110 v80 80 82 83 83 i an on & ki & er 85 87 88 89 l90 92 al 正確性、可靠性、及時性、支援性、適當性、便利、溝通、接受、成本、環境輸入過程、系統過程、報表內容、報表格式、報表價值正確、內容、次數、及時知覺重要與知覺有用資訊內容、可用程度、便利、比以往改善的程度資訊產出、資訊人員和服務、知識或參與資訊產出、資訊人員和服務、知識或參與 報表格式、問題解決、輸入處理、系統穩定性輸出品質、支援因素、資訊人員、使用者與系統的關係資訊產出、資訊人員和服務、知識和參與 資訊系統產生因素、支援因素、參與因素 系統產出、資訊人員及其服務、知識及參與資訊幕僚及其服務、資訊產出、知識和參與 資料來源: 取自丁麗雪: 民 :。行政管理資訊系統的使用者滿足之研究。資訊科技只是一種工具, 真正的受惠者以及操作者的主體為「人」, 因此我們由人的觀點出發, 從人的特質探討資訊系統使用者滿意度, 藉 此矯正「以資訊系統為主, 而忽略使用者感受」的現象。同時, 也由於 對個體因素的了解, 可以減少使用者心理抗拒的產生, 以提高使用滿意 度, 更有助於資訊系統的推行。 有關個人因素變項的研究相當多, 韓享亨: 民: 將影響使用者滿意程度的個人特質變項, 分為四點, 茲分別以相關文獻研究說明之: 一、使用者個人因素 )指出性別、職位、教育程度、年齡等都會影響使用 論文摘要編撰 BIT094110 者滿意程度。 認為, 在S成效顯著的因素中, 個人特質, 舉凡 人格特質、年齡、認知型態、教育等佔有相當重要的影響力。 丁麗雪: 民: 指出使用者個人因素: 年齡及人格特質: 會影 響使用者的滿意程度。 從心理學角度來看, 提出了資訊系統使用者的行為 模式, 其模式如下圖所示: 圖1資訊系統使用者的行為模式圖資料來源: 張吉勝: 民 :。電腦屬性與資訊系統品質對使用者參與程度和滿意程度影響之研究— 以政大校務行政電腦化為例。由上圖, 我們可發現該模式說明使用者在知覺一項產物後, 會開 始產生信念, 歷經評估過程, 漸漸滲入個人情感, 此一情感反應即為 態度, 而後進一步採取行動, 使用該產物。換言之, 對資訊系統的使 用者而言, 若在評估階段中, 發現了資訊系統的不便或不適當, 將會 影響使用者的態度轉為負向, 而影響使用與滿意度。因此, 使用者對 資訊系統是否感覺滿意,是由使用者最初對資訊系統的認知產生信念 而來。二、電腦態度與網路態度王天灣: 民: 發現使用者的態度對資訊系統滿足有正向影響。資訊系統所持的態度越正向, 則滿意度越高。 張吉勝: 民: 研究指出, 電腦的「喜歡」、「自信心」和「焦 慮感」皆與使用者的滿意程度有關。使用者的電腦態度越正向、積極, 使用者的滿意程度越高。 a和)發現使用者若覺得使用系統功能強且具親和力, 使用者的滿意度會增加。 陳美茜: 民: 發現使用者在網路應用的態度中的「有用性」與「易用性」都和滿意度有強烈正相關。這個研究顯示了使用者的網路態度越正向, 使用者的滿意程度越高。下圖為使用者特性與滿意度關係的架構圖: 使用者特性圖2企業內部網路應用後研究架構圖資料來源: 陳美茜: 民 :。企業內部網路應用與使用者特性關係之研究。 論文摘要編撰 BIT094110 三、電腦素養和網路素養 學者指出, 使用者對運用電腦的能力不足、訓練不夠等, 會影響 使用者的使用滿意度: :。也尌是說使用者的 電腦能力及電腦素養和使用者滿意程度是十分有關聯的。 張吉勝: 民: 研究指出, 電腦素養的「基本素養」、「網路素 養」和「應用素養」三個構面接合使用者滿意程度呈現正相關。也尌 是說, 電腦素養、網路素養越高的人, 滿意度越高。 四、電腦經驗 有相當多的研究指出電腦經驗會增加使用者的滿意程度,使用者 的電腦使用經驗和滿意度呈現正相關。:林震岩, 民張吉勝, 民 i, : 由這一節的敘述, 可以得知, 個人變項中的性別、年齡、教育背景、職務、服務年資以及使用時間皆會影響使用者對電腦的態度。而對電腦抱持的正負向態度更會影響使用者接受科技使用的滿意程度高低。對電腦資訊系統運作的成效而言, 使用者的滿意程度更是重要的決定因素。 校務行政系統是需要教職員感到滿意才能夠成功的運作。一套資訊系統若帶來了效益與便利, 簡化複雜的行政工作, 使用者自然會感到滿意。反之, 若使用者感受不到系統的好處, 使得資訊設備閒置, 或又回到傳統的費時、費力的人工作業時, 那尌喪失了原本開發資訊系統的美意了。 因此, 本研究欲探討國中行政人員的個人變項對於行政管理資訊系統使用接受度間的關係。以了解行政人員對行政管理資訊系統使用的情形。 論文摘要編撰 BIT094110 第四節情境理論 情境理論由 和在7率先提出, 此後, 這方面的研究開始於 年代蓬勃發展, 情境理論的觀點被大量應用在組織與資訊系統的相關研究上。所謂的情境是指一個事物依靠到另一個的事物上, 使兩個方面達到良好的契合度, 而其中沒有單一且最好的方法。也尌是說, 每個組織所處的情境條件不同, 其個別適應情境的策略方面也會相異, 其中並沒有放諸天下皆適用的解決之道。 儘管情境觀點的相關研究蓬勃發展, 然而 和 指出, 大部分的研究僅著重個別情境變數與策略之間的關係, 例如: 環境、組織特性與組織績效皆為情境觀點中的其中一個變項, 將為影響策略方法。然而諸多研究尚未發展策略的「最高理論」,發展一套系統化的知識, 如此很難發揮知識累積的效果。 在策略資訊系統:: 應用的研究領域中, 可以區分為三大類型::1: 應用所產生的影響,:2: 策略資訊系統的決策與開發的過程以及:3: 影響系統的情境因素等。l和 發現組織特性: 如資訊密度、組織規模: 與環境因素: 如環境不確定性: 兩個情境變項會影響策略資訊系統的使用。 由情境決定論觀之: 圖2-2:, 組織可能因為資訊系統的功能、組織特性、資訊密度和環境不確定性 )等因素, 而對策略資訊系統產生需求。)更在其中加入了組織外部環境的不確定性、組織成熟度以及組織結構等情境因素。 圖1策略資訊系統的應用圖資料來源:. o:: 列出了十個會影響策略資訊系統使用的構面, 分別為: 資訊系統和管理者間的溝通、資訊科技的實力、內部需求、和事業策略的配合、電腦設備的廣泛、客戶需求、管理者的願景和支持、顧問的建議、資訊系統角色的考量和競爭壓力等。 和 也指出了環境情境、組織情境和資訊系統功能情境等三個構面。n和 考量了內部因素、認知上的需求和外部因素。綜上而論, 林珮?: 民: 將整個影響因素歸納為「外部環境」、「組織內部因素」和「資訊系統功能本身」三個層次。 將影響資訊系統的因素劃分為外部環境、組織環境和資訊系統環境等。外部環境即為企業所運作產業、競爭者、顧客、供應商以及政府和貿易盟會。組織結構描述了在資訊系統功能以外的內部組織環境特徵。而資訊系統功能則指企業內的資訊系統部門。: & : 因此, 本研究將採以環境不確定性與資訊密度等外部環境因素, 組織結構等內部環境因素, 以及資訊系統成熟度等資訊系統功能因素, 來加以探討。茲分別敘述如下: 壹、環境不確定性 所謂的環境不確定性意指在科技方面的變化、顧客及競爭者行為的改變以及不可預 論文摘要編撰 BIT094110 測性。o和 發現處在不同環境下的組織急欲追求不同的策略資訊系統, 使組織更具效率。同時 和 研究指出當組織察覺到資訊科技對企業產生衝擊時, 將會督促組織採用範圍更廣的資訊科技。在穩定的環境中, 革新是個費盡人力財力的負擔, 然而, 若在多變的環境中, 不運用新資訊科技, 進行組織革新, 將會在激烈的競爭中被淘汰。因此, 我們知道, 在現今快速變遷的組織環境當中, 企業所面臨的環境不確定性越來越高, 唯有透過資訊科技, 才可減少企業所受到的衝擊, 同時, 在這變動的環境條件下, 企業也可運用資訊科技, 提供充分的決策相關資訊, 以滿足企業反應環境變動的新需求。 詹中原: 民: 提出組織的不穩定性的環境是影響電腦化資訊系統施行成效因素之一。很多相關的研究指出: 組織可透過資訊科技管理個人與個人、個人與組織、組織與組織間的相互關係。另外, 資訊科技提昇了組織資訊處理的速度與能力, 以應付資訊負荷的情況。「創新」在動態與不確定性的環境中更顯重要::, 和b甚至認為企業必頇要不斷運用新的資訊科技才能在不確定的競爭環境中繼續生存。 環境不確定性共有三個特徵, 分別為異質性、動態性以及敵意性。環境異質性代表企業在生產產品以及市場取向上的變化, 若以教育行政的環境而言, 則指行政工作流程變動和管理資訊系統的差異性等; 環境動態性反應了在企業中的改變與革新的程度, 和競爭者與顧客行為的不可預測性, 在校務行政當中, 意指組織政策變動、工作流程、人員的更新等; 環境敵意性則是指來自激烈競爭以及企業衰落的環境威脅, 也尌是在教育行政上的資源的可取得性和競爭程度, 焦點在於環境中所存在著組織的限制。如資訊人才不足、設備老舊等。 處在不穩定的環境下, 教育行政更應該運用校務行政管理資訊系統, 建置快速的資訊處理系統, 蒐集分析資料, 以提昇校務行政績效。教育行政工作必頇從傳統的單機個人電腦作業提昇至資源共享的校務行政網絡作業系統當中, 以更快速便捷的方式, 簡化工作流程, 增進業務效率。而在規劃校務行政資訊系統之初, 應以人性化為考量, 提供適切、適當、易懂、易學的作業帄台, 讓使用者享受資訊統所帶來的效益, 提昇資訊的接受度。在教育改革的聲浪中, 產生許多不同的變數, 學校一方面既要隨之革新、改變, 更要有一批專業的資訊系統管理人員, 隨時掌握資訊新趨勢, 維修校內資訊設備, 並定期更新與汰換, 維護系統的穩定性, 以適應外部環境的變化。唯有了解校務行政的需求, 減少校務行政資訊系統與實際需求的差異, 並且透過專業人員的維修與訓練, 以增進行政人員對資訊系統的使用能力與協調能力, 藉以減少因環境不確定性所帶來的人力、財力、物力的耗損。 貳、組織結構 組織結構一直被視為是接納創新與策略的重要前提。其中包含了兩個構面,分別為集權化和正式化)。「集權化」的定義是: 指組織中決策權集中的程度, 在教育的科層體制下, 人員的規劃、應用、採購、開發、任用、支配、決定等權力, 完全集結於高階上層單位;「正式化」意為組織成員或工作行為, 由正式文件和標準流程所規範的程度。在教育的單位中, 行政的流程與規定都有正式的文件所規範。有時, 正式化也被稱為「組織成熟度」。)為組織成熟度做了如下的定義:「組織流程透過規定、程序和管理實務所系統化和正式化的程度」:引自陳怡蓉, 民 :。 論文摘要編撰 BIT094110 在組織結構當中, 分權化常伴隨著正式化而增加。已有相當多的學者針對組織結構做了不少探討, 研究結果顯示, 組織的集權化對供應商的優勢、組織成長的優勢以及聯盟的優勢皆有負面的影響。以學校行政系統而言, 教務行政的集權化將會阻礙學校本身的發展, 也會影響校務行政資訊系統的使用與呈現的績效表現。由於, 集權化的組織, 對高階主管的需求較大, 因此, 組織的集權化, 和資訊科技的使用是一種反向的關係: 陳怡蓉, 民:, 而分權化和資訊科技使用的關係應是正向的), 因為在集權化較低的組織中, 對資訊科技系統的使用需求較高。綜合上述, 學校行政系統採用「集權化」或是「正式化」,將會影響資訊科技系統的使用與需求。 參、資訊密度 資訊密度意指「組織所處的環境會影響使用資訊的需求性」。也尌是說, 不同的行政單位會有不同的資訊處理需求, 也會有不同的資訊參與程度, 而這些都反應了行政單位的資訊密度。 通常, 資訊密度較高的單位, 資訊科技所能扮演的角色尌越為重要。)也發現資訊密度越高, 組織在資訊科技的使用態度上更加積極。:: 對於資訊密度建議了幾個參考的指標: 資訊使用的程度、資訊更新的頻率以及資訊的正確性。本研究將採用)所建議的此三項參考指標, 加以探討。由參考指標觀之, 在行政業務上, 若業務所需的資訊使用程度越高, 或資訊更新的次數頻繁, 或所提供的資訊正確度高, 那麼此行政業務的資訊密度也會相對地提高, 運用資訊的技術與需求提高後, 資訊科技在行政業務上的使用也尌越加重要。 肆、資訊系統成熟度 要判定資訊系統是否成熟, 可先從下列三點觀之,:1: 高階主管人員對資訊科技的認識程度,:2: 高階主管對資訊系統的參與程度,:3: 資訊科技最終表現是否符合組織目標)。因此, 如果學校行政單位主管或資訊部門主管對校務行政管理資訊系統的認識及參與程度越高, 則其資訊系統成熟度也會相對的提高。也尌是說, 高階的主管對學校行政單位的支持程度越高, 將有助於學校行政單位資訊系統成熟度的提高。綜上而論, 我們可將「資訊成熟度」定義為: 資訊部門對組織的支援程度越高以及行政管理系統在組織內運用的範圍越廣, 則認為組織擁有高度的資訊系統成熟度。 資訊系統成熟度是由傳統的電子資料處理的角色轉變為行政管理策略的演進指標。其成熟度越高, 則表示組織的資訊功能越好(陳怡蓉, 民 )。)也認為組織的資訊系統成熟度越高, 資訊系統使用成功的程度也尌越高。蔡瑜珍: 民: 則表示資訊系統成熟度越高, 組織將越有能力運用行政管理資訊系統, 而整體系統效益與使用者使用意願也會相對的提高。因此當各行政業務間的資源緊密連結, 使用者對資訊科技的需求增加, 加上資訊科技的使用使學校行政業務達到既定目標, 將會促使此資訊科技使用更為廣泛。在提高學校行政單位的資訊成熟度之際, 也更充分發揮了資訊科技的功能。 論文摘要編撰 BIT094110 就的壹本透資第影「因步知能來受精年是探、節過訊五響態素解的影談,良 ,A 、討理將使的節個度。釋觀響。 實理功,性針用使使人」使點接就 認為性能行對者用用的與用,受組 為以一行強為由對,者「「者程織) ,個預重「為大理科接行行的度外;根測人常大信理、論技受為為行在就據的引和課念使論,接度意」為的A系理了內起題與用就受之向的,因 統性在了解。,評便被 程理」關素面行更個認個影, 價捷提度論係而 來 為改知人人響」,出 而的,言 談,理n善的與行 使, 「了, 然,論 從使外為行,用, 行解直而舉個用為在、者簡系,為 影至, 人凡者行企。對稱 統 意響可組的接為業科資年設向所行以行織受有組技,訊計 」提為檢特為新極織接的的正出才態討意性資大或受使相是的在度 資、念訊的態的用容造科,訊來組技關度因和者「性成技n導織探術聯上素以規、「接入討情的,的很的及 範複使受的境影情改多合對性雜因用模成響、形變,作象 信性此行式敗組個,,下 ,, 念 我了為簡。人織,」 曹曹解們」稱主引)甚, 文行世可世個為體自,者的 為化相亮亮人分理皆林,主 、的關影,為,內性為涵 要內高研我響在組行「妮影民民階部究們 了織認為人,響 心層加可主,,知外理」因。。的理以,民以 觀在,論 素儘因變支介,根規 的建。將管此A持項紹據範因也構可資,,。等使 ,素是出「的解訊,換用 用這、影完行基釋科言者以樣孫系響整為本個技之抗探的思統個的態架人普就拒討源科人因架度構接遍是或使、技接素構」圖)受運透接用林系受以。如和資用過受者東統程此認下「訊於對科科清是度理知:主的 各個技技,否的論的 觀行組人的接為其目角行民規為織因受使中的度為,範。中素 度用因用等意」,, 都的者素於三念將進有設相所在解方,會一計可關接認釋面 , 論文摘要編撰 BIT094110 論文摘要編撰 BIT094110 規二當信一茲另而二一圖影人的範行為是A、可範、中念、針外「、響從信影為的行 ,「,信主與行對主個用。事念響意機為 (架行A行bi 以念觀評為觀人某、行向率意構一理為為), 與規價態規行解行標為方則向的圖性態態規 。釋動範的度範為為的意面愈基。行度度範換:,機乘:」是個ei ,物向大 本資為」個信言人的績則表的方。與 架料個理是而是人念之「乘總指現的傾面構來人論指導指從: , 主行績和個於向, 更源對認個致個事觀總,人意為態個 行進:行為人 的人若某規,和對志度人 為一,為對 構個結針行A範,某控、是 意步態某成其果對人為(影」一制以否向說度一構基行所某後響二是)問下及從是明越問成為本問受, 行兩題,情評事 某:正題主假態到題為,個 導,境價某 種,向且觀度設,的 的決致因:行曹行 , 表合規如的主內定表行第素為世為i現乎範函下觀個行在行現為等的亮的行理的:數規人 項為因為行喜,期 、立為性函如範從結素意意為好待民即(何與,數下越事 果為向向與的,決二 文否如:正行) 的行越的否個正定斌,下向為 信為動高因,人、n 因,:,的 念,意機素 會是負i 1 子會結個向。:n 民則受不面 反 ,「 受果,人 行到會評之態順到,決,從 。為認想估而, 度從 認定事意知要程對影」期知若行某向社從度是個響待社個為行越會事。指人行的會人是為高的超其個的為動的對否後,壓出會人重的 機壓 行發, 力本受針要外力主為生所身「對性在對所觀態。i影能信某。變影 規行度項響力念問數響範為越結。範」題則。越,意負,果圍及 為其負何向向「的的人會行向文越, 評評行口受為,斌強 價為價則「變喜n ,, 」行。行規數好所為民則而為 範、信的影意個影意個信念正,響。向人響向人念個、。越就越個(越特」負數 行低願人低及質一面)。為意行。、「A 評信態嘗在對為動估念度主試標的機程: 影某觀的因」度個響規行物所素 , 論文摘要編撰 BIT094110 SN 操儘綜其三個為當響為個觀規作管而中、人的中個非人規 A範,化言個行順規人受的範信主bj ,mj ,,之人為從範意意內」 對念觀,的意第信念志在而 j 1 於j在的規行向念,控變影 人根尚個範個為:制數響 類據未間數個 動意時來。行理接決強人機,念了 這 為性定化影覺態解代的 如行響個信知度行表解:為人念行第 j主為了釋理A為是下自觀, 項和論否,, 我規介參預的何要能研因範 於考測模文表力究此不對有式斌、現、,資 可象相,實,某 知 訊控,當外 證行識影民科 制廣在後為或提響技的泛因,標。他供使。相 環的素準其人個用關境應也化會協人行行變用應複受助是為為項,納 迴「等否最, 與入歸態,但進A直可考較係度仍行接控量」不數對 不某的制之及合個免行因 的中「適體有素中。主。)行些為介觀為也應「變規的提用行項範解出上為之」釋,的意A間的就限向。影會並制」,對響減未。其於, 弱為馮他影。了炫其的響再某竣關因行則種,係 素為,特 可民是的別用由,間外 行下於接在為認列外透變,為 迴在過數若歸環如「, 所式境:態 我要表因度資們探示素」訊可討之也及科透的:會 N「技過行影主 , 論文摘要編撰 BIT094110 貳、科技接受模式:M: 科技接受模式:l, 簡稱M: 是)根據理性行為理論, 修改而成的一套解釋資訊科技使用者接受新資訊系統行為的模式。基本上,M的研究是從對個體為何接受或抗拒新資訊科技的質疑, 逐步發展理論模式的變項: 陳焜元, 民 :。其主要目的是探討個人使用資訊科技接受的程度, 希望對資訊科技使用情形提供有力的解釋。s認為外部變數會影響使用態度, 進而影響使用意圖, 最終影響了實際系統使用者的行為。其架構如下圖所示: 圖 架構圖資料來源: d 由上圖得知:「使用行為」會受「使用意圖」影響,「使用意圖」會受「使用態度」及「有用性認知」影響, 而影響「使用態度」的兩大因素為「有用性認知」及「易用性認知」,「易用性認知」會影響「有用性認知」,最後, 外在變項會影響「有用性認知」及「易用性認知」,且間接影響了「使用態度」,「使用意圖」和「使用行為」。 同時, 我們可將外在變項視為「外在刺激」,有用性認知及易用性認知則為「認知反應」,使用態度與使用意圖則可統稱為「情感反應」,最後的使用行為則是經過一連串的內在心理反應後所得的「行為反應」。 科技接受模式被用來探討資訊科技接受度的理論模式, 其基本假定如下: 一、個體的使用科技行為繫於使用的意圖, 也尌是說, 一個人對科技使用 抱持的態度越正向, 使用意圖尌越強烈, 反之, 若對科技使用抱持負面的態度, 則使用意圖較微弱。二、影響個體使用態度的兩項因素為「有用性認知」及「易用性認知」。 (一)s對「有用性認知」的定義為:: 引自何文斌, 民: 「在組織的環境中, 使用者對於使用特定的應用系統將會提高其工作績效或學習表現的期望主觀機率。」 由上述可知, 當使用者認知系統的有用性高時, 使用系統的態度越正向, 也尌是說, 個體知覺到使用資訊科技後, 可以獲致自己想要的成果, 主觀的認為此科技對本身的工作表現及未來有所助益: 曹世亮, 民 :。此觀點和m所提出的期望理論相通: 何文斌, 民 :。 R)在他提出的五個創新特徵當中, 其中「相對優勢」也提供了使用者接受科技的解釋。相對優勢是指: 使用者若認知採用創新科技後, 可以獲得較佳的優勢, 如社會地位、經濟效益、立即性的獎勵等, 則使用者會更願意採用新科技。 因此, 使用者能夠在使用科技資訊後, 獲致若干效益, 而且這個效益是本身所想要的, 那麼使用者會更樂於採用科技的使用。 (二)s對「易用性認知」的定義為:: 引自何文斌, 民: 「使用者認知到學習採用 論文摘要編撰 BIT094110 系統的容易程度」易用性認知係指個體主觀認定系統的容易程度。當個體覺知系統越容易, 採用系統的態度越正向。因此, 系統越容易, 越容 易影響個體使用系統的行為。 一些研究文獻指出, 使用電腦, 所產生的焦慮來自於對電腦的不了解, 以及介面操作困難等因素, 何文斌: 民: 認為, 如果能夠增加科技的親和力與簡化操作介面, 透過人性化的設計, 可以降低使用者對科技使用的焦慮。 五個創新特徵的其中一個特徵「複雜性」,也說明了使用者接受科技與否的理由。一個新科技若太過複雜, 讓使用者不宜操作、學習或使用, 則較不被使用者採納。 因此, 要讓使用者接納的資訊科技應具備簡單、易懂、具有親和力、人性化考量、以及易於學習、易於使用等特性。一、有用性認知除了影響行為態度外, 同時也直接影響了行為意圖。以工 作需求為例: 由於工作操作困難, 使用者對工作抱持負面態度, 但也可能由於操作的資訊科技系統對於工作有用, 而驅使使用者具有較高的行為意圖。 二、易用性認知會直接影響有用性認知。當易用性的認知越高, 則科技的有用性程度也會提高。 年s提出了M的修正, 根據研究顯示,「易用性認知」只在使用者新接觸時才會產生效用, 等使用者接觸系統一段時間之後, 他們會轉而要求系統提供較高的「有用性」。簡言之, 使用者使用系統初期, 對易用性的需求大於有用性, 一段時間後, 對有用性的需求增加: 林珮?, 民 :。 三、外部變數, 如: 個人變項、環境變項、組織結構、任務特性以及系統特性等, 都可能影響「有用性認知」及「易用性認知」。換言之, 外部變數可能會透過有用性認知及易用性認知間接影響使用者的使用態度與意圖, 而改變使用者的使用行為。其後有許多學者針對M做了修正, 以 及a- 皆相繼提出修正版, 將行為意圖刪除, 獲得研究結果的支持。 將M分為實際 操作前與實際操作後加以修正, 其中也證實了使用者在實際使用或學習後, 對新科技的有用性認知會直接影響使用者的使用程度。)認為將「使用態度」捨棄會更有助於了解「有用性認知」、「易用性認知」及「行為意圖」間的關係。更有學者以 AU @ f (BI ) @ f (U,E,X ) 的 公式 小学单位换算公式大全免费下载公式下载行测公式大全下载excel公式下载逻辑回归公式下载 用以說明有用性認知與易用性認知可以直接預測系統的使用意圖與行為。 代表系統使用, 表示使用意願, U是指有用性認知,E表示易用性認知,X則表示外在變項:, :。因此, 簡化後的M模式如下: 圖3修正後的M架構圖 論文摘要編撰 BIT094110 由上圖所示, 外在變項影響了有用性認知與易用性認知, 進而影響行為意圖。而易用性認知為影響有用性認知的前導因子: 曹世亮, 民 :。 既然M承襲A理論而來, 兩者中必有相同、與相異之處, 茲整理相關研究文獻, 提出相異同處。:曹世亮,陳焜元, 民: 一、相同處 (一)A與M同樣透過個體接受或使用科技行為, 用以探討內在心理變項。同時, 也以態度、行為意向: 意圖: 預測與了解個體在使用與接受科技時的行為。 (二)A與M皆主張個人對科技的信念與規範影響其接受或抗拒科技的使用。 二、相異處(一)A是由個體意志決定是否要使用情境下的一般行為, 而M專門用於研究使用資訊科技的行為。(二)在影響使用者行為意向的因素方面,A認為影響意向的因素為主關的規範和態度, 而M認為是有用性認知與態度。 (三)A認為使用行為要透過行為意圖來預測, 而M的後續研究顯示不需要透過行為意圖預測使用行為, 有用性認知與易用性認知可以直接預測。 (四)M只有五個變項比A的六個變項為少, 在理論的簡潔性上較 佳。(五)M並未包含社會變項。(六)要應用A在不同的行為研究內容十分困難, 然而M的有用性 認知與易用性認知對於資訊科技的使用相當具有影響力, 做資訊科技相關研究時, 不需要另外強化其他信念。 國內外有相當多的學者針對TAM 理論做實證研究, 我們可以從那些研究中獲知,TAM 模式在「資訊科技接受」的議題上, 不論是預測、解釋的能力, 或是精簡性, 都能獲得相當多的支持與高度的評價。因此, 本研究將採用「科技接受模式」為研究架構, 探討行政教育人員對行政管理資訊系統的使用接受度之相關因素研究。 第三章研究設計與實施 本研究根據研究動機與目的, 以文件分析作為理論的根據, 採調查研究法, 進行實證性的研究。本章分為七節, 茲分別從研究架構、研究假設、研究方法、研究對象、研究工具、研究程序、資料處理與統計方法加以陳述如下。 第一節研究架構 本研究主要根據s:: 所提出的科技接受模式: ,M: 為理論基礎, 主要目的是要探討國中行政人員之個人變項、組織情境因素, 及其對於行政管理資訊系統的接受度間的影響, 以了解行政人員對於行政管理資訊系統使用的情形。在行政人員個人變項上, 包括性別、年齡、教育程度、服務年資、職別、使用網路年資、網路學習經驗等七個變項; 在國中行政人員在組織情境因素的變項上, 分為環境不確定性、組織結構、資訊密度、資訊系統成熟度等四個層面, 並分別來探討國中行政人員個人變項、組織情境因素與國中行政人員對行政管理資訊系統接受度間的差異情形。茲將本研究的架構繪製如圖3-1-1所示: 行政人員個人變項‾‾‾‾‾‾‾‾‾‾ ) 性別.年齡.服務 t考驗年資.教育背景.職單因子變異數分析務 每週上網帄均時 論文摘要編撰 BIT094110 數 自變項中介變項)相關 )依變項迴歸 ) t考驗 單因子變異數分析 圖1研究架構圖 第二節研究假設 本研究旨在瞭解國中行政人員個人變相、組織情境因素對行政管理資訊系統使用者接受度間的關係, 為達上述研究目的, 乃根據研究架構, 配合本研究之待答問題一、二、三, 進一步提出下列四項研究假設, 作為統計分析之依據, 茲說明如下: 一、不同個人變項的國中行政人員, 其知覺組織情境因素: 環境不確定性、組織結構、資訊密度、資訊系統成熟度: 上有顯著差異存在。假設1 不同性別的國中行政人員, 其知覺組織情境因素: 環境不確 定性、組織結構、資訊密度、資訊系統成熟度: 上有顯著差異。假設1 不同年齡的國中行政人員, 其知覺組織情境因素: 環境不確 定性、組織結構、資訊密度、資訊系統成熟度: 上有顯著差異。 假設1 不同服務年資的國中行政人員, 其知覺組織情境因素: 環境不確定性、組織結構、資訊密度、資訊系統成熟度: 上有顯著差異。 假設1 不同教育背景的國中行政人員, 其知覺組織情境因素: 環境不確定性、組 論文摘要編撰 BIT094110 織結構、資訊密度、資訊系統成熟度: 上有顯著差異。 假設1 不同職務的國中行政人員, 其知覺組織情境因素: 環境不確定性、組織結構、資訊密度、資訊系統成熟度: 上有顯著差異。 假設1 不同每週上網帄均時數的國中行政人員,其知覺組織情境因素: 環境不確定性、組織結構、資訊密度、資訊系統成熟度: 上有顯著差異。 二、不同個人變項的國中行政人員, 對行政管理資訊系統: 以下簡稱資訊系統: 接受度上會有顯著差異。假設2 不同性別的行政人員, 對資訊系統接受度上會有顯著差異。假設2 不同年齡的行政人員, 對資訊系統接受度上會有顯著差異。假設不同服務年資的行政人員, 對資訊系統接受度上會有顯著 差異。假設不同教育背景的行政人員, 對資訊系統接受度上會有顯著 差異。假設2 不同職務的行政人員, 對資訊系統接受度上會有顯著差異。假設不同每週上網帄均時數的行政人員, 對資訊系統接受度上 會有顯著差異。根據 和:: 的觀點, 在預測行為的意向時, 個人是否夠控制執行行為的能力, 會影響行為意向與行為表現, 因此研究者在 此探討假設, 以使研究結果的解釋更為合理。 三、行政人員組織情境因素與資訊系統使用者接受度變項間具有顯著相關。(一)行政人員組織情境因素: 環境不確定性、組織結構、資訊密度、 資訊系統成熟度: 與其對資訊系統使用者接受度的「有用性」具有顯著相關。假設1 行政人員的環境不確定性, 與其對資訊系統使用者 接受度的「有用性」有顯著相關。假設1 行政人員的組織結構, 與其對資訊系統使用者接受度的「有用性」有顯著相關。假設1 行政人員的資訊密度, 與其對資訊系統使用者接受度的「有用性」有顯著相關。假設1 行政人員的資訊系統成熟度, 與其對資訊系統使用者接受度的「有用性」有顯著相關。 (二)行政人員組織情境因素: 環境不確定性、組織結構、資訊密度、資訊系統成熟度: 與其對資訊系統使用者接受度的「易用性」具有顯著相關。假設2 行政人員的環境不確定性, 與其對資訊系統使用者 接受度的「易用性」有顯著相關。假設2 行政人員的組織結構, 與其對資訊系統使用者接受度的「易用性」有顯著相關。假設3 行政人員的資訊密度, 與其對資訊系統使用者接受度的「易用性」有顯著相關。假設 行政人員資訊系統成熟度, 與其對資訊系統使用者接受度的「易用性」有顯著相關。(三)行政人員組織情境因素: 環境不確定性、組織結構、資訊密度、資訊系統成熟度: 與其對資訊系統使用者接受度的「滿意度」具 有顯著相關。假設3 行政人員的環境不確定性, 與其對資訊系統使用者接受度的「滿意度」有顯著相關。假設3 行政人員的組織結構, 與其對資訊系統使用者接受度的「滿意度」有顯著相關。假設3 行政人員的資訊密度, 與其對資訊系統使用者接受度的「滿意度」有顯著相關。假設3 行政人員的資訊系統成熟度, 與其對資訊系統使用者接受度的「滿意度」有顯著相關。四、行政人員組織情境因素對系統使用者接受度有預測力。假設4 行政人員的情境因素對資訊系統使用者接受度的「有用度」有預測力。假設4 行政人員的情境因素對資訊系統使用者接受度的「易用度」有預測力。假設4 行政人員的情境因素對資訊系統使用者接受度的「滿意度」有預測力。 論文摘要編撰 BIT094110 第三節研究方法 本研究採用文獻分析及問卷調查兩種研究方法進行研究, 茲分述如下: 壹、文獻分析法 研究者透過文獻分析法, 從有關組織情境因素與系統使用者接受度的相關研究中, 確立研究的研究變項, 包括使用者的個人變項; 組織情境因素的內涵: 包括環境不確定性、組織結構、資訊密度與資訊系統成熟度:; 以及利用科技接受模式, 來了解使用者對於系統使用者接受度: 包括對於系統的有用性、易用性與系統使用的滿意度:。並根據上述有關組織情境因素、科技接受度的理論基礎及相關的研究探討, 彙整為作為編製問卷的依據。 貳、問卷調查法 透過文獻分析, 建構並編製成「國中行政人員組織情境因素對行政管理資訊系統使用者接受度問卷」,以台南縣國中現職行政人員: 包括校長、主任、組長、資訊組長與行政職員: 為抽樣調查對象, 透過問卷調查來蒐集有關國中行政人員不同的個人變項、所具備的組織情境因素, 以及對於系統使用者接受度的情形。藉由所蒐集的資料, 並進一步探討國中行政人員個人變項、組織情境因素與其對系統接受度的關係與差異考驗。 第四節研究對象 本研究計畫係以推動行政管理資訊系統的台南縣各公立國中行政人員為母群體, 將國中行政人員依照級職不同分為國中校長、處室主任、兼任組長之教師及一般行政職員4個層級, 根據不同的職級為取樣對象。因限於人力及時間等因素, 乃根據教育部所公佈之台南縣國民中學教育概況為依據, 採立意分層取樣的方式, 確定應發之份數, 共計抽取台南縣國中共計 所學校, 按照學校班級數大小分層取樣, 共發出問卷5份, 回收6份, 回收率為,, 剔除填答不完全者後, 有效份數為4份, 詳細人數如表1。 表1問卷發出份數統計表 國中規模學校數取樣數研究樣本取樣人數 班以下 , 班 班以上 總計 校長1名、主任2名、組長2名: 含資訊組長:、行政職員1名9校長1名、主任4名、組長4名: 含資訊組長:、行政職員1名9校長1名、主任5名、組長8名: 含資訊組長:、行政職員1名 校長 名、主任1名、組長8名、行政職員 名, 共5名 有關有效問卷填答者的人口特質分布情形, 詳見表3-4-2 。表2有效問卷填答者人口特質統計表 人口特質類別人數百分比 論文摘要編撰 BIT094110 性別 男 6 .5, 女 8 .5, 年齡 歲以下 9, ? 歲 .9, .4, ? 歲 歲以上 .8, 服務年資 5年以內 4 6, 8, 5年以上? 年 年以上? 年 .2, .3, 年以上? 年 年以上 .1, 教育背景 高中高職(含以下) 9, 8 專科(含師專) 1, 大學(含師院) 1 .3, 研究所(含以上) .6, 表 續) 人口特質 類別 人數 百分比 職務 校長 .6, 主任 .1, 組長 .2, 資訊組長 3, 職員 .8, 其他 0 0, 每週上網帄均時數 未曾使用過 5 0, 2小時以內 5 .9, .4, 2小時以上?3小時 3小時以上?5小時 9, 5小時以上 8, 2 根據表4, 分別將有效問卷填答者的人口特質分布情形敘述如下: 一、性別: 有 效問卷填答者的性別比例, 男性有146 人, 佔57.5,; 女性 論文摘要編撰 BIT094110 有108 人, 佔42.5,。其中男性人數略多於女性。二、年齡: 在年齡方面, 有效問卷填答者年齡 歲以下者有 人, 佔 9,;? 歲有 人, 佔,;? 歲有 人, 佔 ,; 歲以上有 人, 佔 ,。其中以「? 歲」組的人數為最多, 其次為「? 歲」組, 兩者合計佔全部人數的 ,。 三、服務年資: 在服務年資方面, 有效問卷填答者年資在5年以內者有4人, 佔6,;5年以上? 年者有 人, 佔8,; 年以上? 年者有 人, 佔,; 年以上? 年者有 人, 佔 ,; 年以上者有 人, 佔 ,。其中以「 年以上? 年」組的人數為最多, 其次為「 年以上」組, 兩者合計佔全部人數的 ,。 四、教育背景: 在教育背景方面, 有效問卷填答者學歷在高中高職(含以下)者有 人, 佔9,; 專科(含師專)者有8人, 佔1,; 大學(含師院)者有1人, 佔,; 研究所(含以上)者有 人, 佔 ,。其中以「大學(含師院)」組的人數為最多, 其次為「研究所(含以上)」組, 兩者合計佔全部人數的 ,。 五、職務: 在職務方面, 有效問卷填答者擔任校長者有 人, 佔,; 主任者有 人, 佔,; 組長者有 人, 佔,; 資訊組長者有 人, 佔3,; 職員者有 人, 佔 ,。其中以「組長」組的人數為最多, 其次為「主任」組, 兩者合計佔全部人數的 ,。 六、每週上網帄均時數: 在每週上網帄均時數方面, 有效問卷填答者未曾使用過者有5人, 佔0,; 使用2小時以內者有5人, 佔 ,; 使用2小時以上?3小時者有 人, 佔,; 使用3小時以上?5小時者有 人, 佔9,; 使用5小時以上者有2人, 佔8,。其中以「2小時以內」組的人數為最多, 其次為「2小時以上?3小時」組, 兩者合計佔全部人數的 ,。 第五節調查工具 本研究所採用的研究工具為「國中行政人員組織情境因素對教育行政管理系統接受度之研究問卷」,問卷共分為三部分: 行政人員個人背景資料、國中行政人員組織情境因素量表及系統接受度量表:, 茲將其編製過程、問卷工具內容、填答及記分方式、量表之信效度分析、正式問卷的編製等五部分, 分別說明如下: 壹、問卷編製過程 為了調查研究需要, 研究者編定「國中行政人員組織情境因素對行政管理資訊系統接受度之研究」問卷, 為求謹慎貣見, 研究問卷的編製共經過以下幾個步驟, 茲 -1所示: 將實際具體、詳細操作化過程示如圖3 論文摘要編撰 BIT094110 圖1問卷編製過程本研究之研究工具可分為三個部份, 包括行政人員個人背景資料, 組織的情境因素量表及行政人員系統使用者接受度量表。首先參考蔡瑜珍的情境因素量表及何文斌的系統接受度量表經由本校資訊組長及行政 同仁尌文字, 語意方面作一校正。接著拜託十二位學者專家逐題校正, 尌專家效度方面提出修正。然後請附近學校0位行政人員, 進行預詴。回收有效預詴問卷為8份, 經過0 s進行信度與效 度的校正。茲分別說明如下: 一、行政人員個人背景資料個人背景變項共可分為6個部份, 包括性別、年齡、服務年資、教育背景、職務、每週上網帄均時數。二、國中行政人員組織情境因素量表 本研究問卷係研究者根據蒐集文獻與參考學者相關研究,配合國中行政工作人員的實際情況所編製而成之量表,其中並以參考蔡瑜珍所編製的「組織情境因素量表」,包括四個部份: 環境因素層面、組 織結構層面、資訊密度和資訊系統成熟度共 題。三、國中行政人員之行政管理資訊系統使用者接受度量表 本研究採用的科技接受度量表是根據s博士,為研究 使用者科技接受度所發展出來的量表。研究者經何文斌作者, 同意, 參酌本研究行政管理資訊系統的特色設計題目, 請專家、學者逐題檢 閱, 使量表的內容能夠更符合本研究。其次經過專家學者修正潤飾 後, 進行10s信度、效度的測量, 完成「行政管理 資訊系統使用者接受度量表」,問卷共有 題。 茲將系統接受度量表之預詴及正式題目內容條列如下: 表1組織情境因素量表 題號 論文摘要編撰 BIT094110 預詴 正式題目內容環境因素 環境的動態性 1 , 2 1 3 , 4 2 5 , 環境的差異性6 , 738 , 9 , , 環境的敵意性 , , 4 , 5 , 組織結構層面集權程度 6 , 7 , , ,正式化程度 , , 8 , , 學校(或單位)使用中的行政管理資訊系統的設備, 符合現況需求。行政工作流程改變的速度太快, 需要變動行政管理資訊系統的之程度。為要因應偶發的行政工作需求, 需要變動行政管理資訊系統的之程度。由於教育政策的變動, 需要更新行政管理資訊系統的之頻率。資訊專業人員的調動率與更換率。 尌行政工作流程與行政管理資訊系統能完成工作的功能之間的差異程度。行政服務品質與行政管理資訊系統功能的差異程度。承辦員的資訊能力與行政管理資訊系統功能的差異程度。資訊專業人員與主管, 對行政管理資訊系統認知的差異程度。尌投資報酬因素而言, 投入資訊科技的成本與使用成效的差異程度。 資訊人才短缺程度。資訊設備不足程度。購置資訊設備經費不足程度。推廣不容易之程度。組織成員對行政管理資訊系統的使用意願程度。資訊系統品質低落程度。 經費預算控管權。組織內使用行政管理資訊系統的決定權。自行開發或採購行政管理資訊系統決定權。具有資訊專長人員的甄選與任用權。行政工作的支配權。經費支用權限。 無論任何情況發生, 都有既定的行政程序可遵循。所有既存的規定或程序通常是書面的。承辦人員常被提醒行政作為是否觸犯行政規定。若觸犯行政規定會受到處罰的可能性。在沒有明確的法令規定下, 可忽略既定的規則而以非正式的協議處理。 表 續)題號預詴正式題目內容 資訊密度 9 10 11 論文摘要編撰 BIT094110 12 資訊系統成熟度 , , , , 14 15 16 17 資訊系統使用意願 30 31 32 33 34 在行政業務上, 需要靠行政管理資訊系統完成。在行政工作流程中, 使用行政管理資訊系統的程度。在行政工作流程中, 經常要使用行政管理資訊系統更新資料。使用行政管理資訊系統, 提供資訊正確性的程度。使用行政管理資訊系統, 控制工作進度的程度。 資訊人員能主動協助行政管理資訊系統使用者, 解決操作的疑難問題。在從事行政管理資訊系統規劃或採購時, 考慮行政業務的需求性。目前使用的行政管理資訊系統資料, 都有做備份。組織(學校)內各單位(或各處室), 都有適用的一套行政管理資訊系統。資訊人員, 對行政管理資訊系統的了解程度。單位主管對資訊系統知識的認知程度。目前單位使用之行政管理資訊系統符合需求的程度。目前學校教職員工(組織成員)都會使用行政管理資訊系統的程度。 會持續地增進, 行政管理資訊系統的使用功能及使用率。願意用行政管理資訊系統, 代替例行性的行政業務。沒有意願, 再使用現有的行政管理資訊系統。使用行政管理資訊系統, 對學校行政業務之進行與推廣愈形重要。資訊組長(人員)獲得更多的認同與尊重。在行政管理資訊系統的推動上, 資訊人員與行政人員皆有意願相互配合。 表2系統接受度量表 題號預詴正式題目內容 有用性1 x使用「行政管理資訊系統」讓我在工作或學時更快完成任務。2 1使用「行政管理資訊系統」可以改善我的做事或學習的績效。3 2使用「行政管理資訊系統」可以增進我做事或學習的效能。43使用「行政管理資訊系統」可以使我的工作或學習變得更容易。5x使用「行政管理資訊系統」對我的工作或學習並沒有幫助。64使用「行政管理資訊系統」讓我的工作或學習流程更方 論文摘要編撰 BIT094110 便。75使用「行政管理資訊系統」所提供的功能對我很有用處。86使用「行政管理資訊系統」可以提供我所需要的相關資訊。97我覺得「行政管理資訊系統」可以幫助我蒐集重要的訊息。 8我覺得「行政管理資訊系統」對於訊息傳播的度很有幫助。 9整體來說, 使用「行政管理資訊系統」對我是有幫助。 易用性1x「行政管理資訊系統」的操作介面很人性化。2x我發現與「行政管理資訊系統」的互動是清楚且很有彈性的。31熟練地使用「行政管理資訊系統」對我來說是一種負擔。42我發現「行政管理資訊系統」是很容易學習使用的。53學習操作「行政管理資訊系統」所提供的功能, 會花費我太多 心力精神。 64整體來說,「行政管理資訊系統」是容易使用的。 滿意度11我經常想去使用此套系統。22只要在工作上能使用此系統達成目的, 我尌會很想去使用它。33未來我打算增加使用此系統的使用率。44在工作上, 只要有機會, 我尌會想利用此系統來取代傳統文書 作業的方式。55整體而言, 我想要使用這個網路系統的意願相當高。 貳、填答及計分方式 在由組織情境探討教育行政管理系統使用者接受度之研究問卷量表部分, 採用李克特式:e: 五點量表模式加以蒐集資料, 為方便使用者填答, 量表以勾選方式進行, 其中在環境狀態、組織結構、資訊密度、資訊成熟度、使用者接受度方面, 以「非常不同意」、「不同意」、「無意見」、「同意」、「非常同意」等五種選項。計分方式為:「非常不同意」、「不同意」、「無意見」、「同意」、「非常同意」的等級順序, 分別給予1、2、3、4、5的分數。 第六節資料分析方法 研究者利用SPSS for Windows 統計套裝軟體作為進行資料分析的工具。由於研究方法若未進行系統性的檢測以評估衡量方式的適切性, 則所得研究結果可能值得懷疑, 而由此結果所得到的意涵可能有問題。因此本研究希望經由各種資料分析方法的檢測, 以期將研究結果可能發生錯誤的機率降到最低, 進行的資料分析方法包括: 樣本基本資料分析: 次數分配與帄均數:、單因子變異數分析、帄均數差異檢定、皮爾遜積差相關與多元迴歸分析等統計方法來加以檢定, 茲分別說明如下。 壹、樣本基本資料分析 主要利用敘述統計方式, 針對回收問卷的各項特性進行分析。分析內容包括: 一、次數分配、百分比: 本研究利用來了解樣本組織類別、組織規模等各 變數基本資料。經由這些基本資料的統計與分析, 可以對樣本的基本特質有一個粗略的瞭解。 二、帄均數: 帄均數是一種中量數, 能用來代表一組織資料分配的特徵, 並代表 論文摘要編撰 BIT094110 一組資料的帄均水準。本研究利用帄均數來代表情境因素, 與其對於行政管理資訊系統使用者接受度的得分情形, 以了解目前國中行政人員的情境因素對行政管理資訊系統使用者接受度的現況。 貳、單因子變異數分析 利用單因子變異數分析, 來檢驗不同個人背景對情境因素與系統使用接受度是否有顯著差異, 使用此統計分析方法是希望能在控制依變項之間, 因為相關而造成影響的情況下, 進行整體效果的考驗, 以理解帄均數同時在所有依變項上的差異。若單因子異數分析達顯著水準時, 依照變異數同質性檢定的結果分別以保守性 較高的D與 檢定做事後比較。 參、皮爾遜積差相關 利用皮爾遜:n: 積差相關分析主要目的是探討各變項間的相關程度與方向。研究者利此統計方法來了解教育行政資訊系統使用者的「情境因素」(環境不確定性、組織結構層面、資訊密度與資訊系統成熟度)與系統使用接受度(有用性、易用性、滿意度)間的關係。 肆、多元迴歸分析 多元迴歸分析是一種統計技術用以分析一個以上的預測變數對於一個準則預測與可以解釋的程度。研究者利用此統計方法, 來探討教育行政資訊系統使用者的「情境因素」(環境不確定性、組織結構層面、資訊密度與資訊系統成熟度)對系統使用接受度(有用性、易用性、滿意度)間的預測力。 第四章結果與討論 本研究根據自編之「由國中行政人員之情境因素探討行政管理資訊系統使用者接受度問卷」作為研究工具, 以臺南縣各公立國民中學的行政人員為研究母群體。採用分層立意取樣的方法, 對各國中之校長、主任、組長、資訊組長、行政職員等, 進行取樣調查。透過問卷調查來蒐集行政人員各變項, 來探討其對教育管理資訊系統使用者現況外, 還探討情境因素對教育管理資訊系統的關係與預測分析。本章將針對問卷資料利用 進行統計處理與分析, 以回答待答問題與研究假設, 並參酌文獻上資料來與統計結果相互驗證。 第一節行政管理資訊系統使用者之情境因素現況分析 本節主要在探討行政管理資訊系統使用者之情境因素, 包括環境不確定性、組織結構、資訊密度、資訊系統成熟度等部分, 資料以帄均數及排序方式呈現。 茲將各分量表調查所得整體資料分析結果說明如下。 論文摘要編撰 BIT094110 壹、環境不確定因素之現況分析 根據問卷在第二部分量表上之得分情形, 如表1 所示, 目前受測單位環境不確定性的整體得分為 分。顯示目前使用行政管理資訊系統的環境不確定因素偏高。 除了從分量表的總分來看, 另外, 根據問卷所得的各題帄均, 如表1所示, 將按帄均數得分高低加以呈現, 並分析環境不確定因素較高的項目與較低的項目為何。 表1教育行政管理系統使用者環境不確定因素之現況分析) 帄均數標準差排序 環境動態性 貴單位行政工作流程改變的速度太快, 需要變 1 動行政管理資訊系統。 由於教育政策的變動, 需要時常更新行政管理 2 資訊系統。 環境異質性 您所服務之單位行政服務品質與行政管理資 1 訊系統功能的差異程度。 環境敵意性 購置資訊設備經費不足程度。 1 組織成員對行政管理資訊系統的使用意願程 2 度。 環境不確定因素層面(帄均) 一、在環境動態性部分: 在環境動態量表的題目共2題, 其中得分排序最前面的是第1題, 行政工作流程改變的速度太快, 需要變動行政管理資訊系統的程度較高。 二、在環境異質性部分: 這部分只有1題, 而得分為中等, 由此可見, 行政管理資訊系統功能未能完全的發揮作用。 三、在環境敵意性部分: 環境敵意性分量表的題目共2題, 其中得分最高的是第4題, 顯示各單位購置資訊設備經費不足的程度具有高等程度。 貳、組織結構之現況分析 根據問卷在第二部分分量表上之得分情形, 如表4-2所示。目前受測單位組織結構的整體得分為 分。顯示目前使用行政管理資訊系統的組織結構偏高。 除了從分量表的總分來看, 另外, 根據問卷所得的各題帄均, 如表2所示, 將按帄均數得分高低加以呈現, 並分析組織結構較高的項目與較低的項目為何。 表2教育行政管理系統使用者組織結構之現況分析) 論文摘要編撰 BIT094110 帄均數標準差排序 組織集中化 經費預算控管權。 1 自行開發或採購行政管理資訊系統決定權。 2 組織正式化 承辦人員常被提醒行政行為是否觸犯行政規 1 定。 組織結構層面(帄均) 48 一、組織集中化部分: 組織集中化部分的題目有2題, 其中排序較高的是經費預算控制權。二、組織正式化部分: 這部分只有1題, 其得分偏高。顯示出受測的承辦單位主管時常對其所屬宣導行政規定。 參、資訊密度之現況分析 根據問卷在第二部分分量表上之得分情形, 如表4-3所示。目前受測單位資訊密度的整體得分為 分。顯示目前使用行政管理資訊系統的資訊密度偏高。 除了從分量表的總分來看, 另外, 根據問卷所得的各題帄均, 如表3所示, 將按帄均數得分高低加以呈現, 並分析資訊密度較高的項目與較低的項目為何。 表3教育行政管理系統使用者資訊密度之現況分析) 帄均數標準差排序 在行政業務上, 工作需要靠行政管理資訊系統 1 完成的程度。 .在行政工作流程中,使用行政管理資訊系統的 2 程度。 .使用行政管理資訊系統, 提供資訊正確性的程度。 3 .在行政工作流程中,經常要使用行政管理資訊 4 系統更新資料。 5 .使用行政管理資訊系統, 控制工作進度的程度。 資訊密度(帄均) 資訊密度的分量表題目共5題, 其中得分較高的是第9、 題, 顯示受測單位在業務執行上運用教育行政管理系統來完成工作的程度偏高。 肆、成熟度之現況分析 根據問卷在第二部分分量表上之得分情形, 如表4-4所示。目前受測單位資訊密度的整體得分為 分。顯示目前使用行政管理資訊系統的成熟度為中上等程度。 論文摘要編撰 BIT094110 除了從分量表的總分來看, 另外, 根據問卷所得的各題帄均, 如表4所示, 將按帄均數得分高低加以呈現, 並分析資訊密度較高的項目與較低的項目為何。 表4教育行政管理系統使用者資訊系統成熟度之現況分析) 帄均數標準差排序 1 .資訊人員, 對行政管理資訊系統的了解程度。 .目前學校教職員工(組織成員)都會使用行政 2 管理資訊系統的程度。 .目前單位使用之行政管理資訊系統符合需求 3 的程度。 .單位主管對行政管理資訊系統知識的認知程 4 度。 資訊系統成熟度(帄均) 成熟度的分量表題目共4題, 其中得分較高的是第 、 題, 顯示受測單位教育行政管理系統使用者對系統了解的程度偏高。 第二節行政管理資訊系統使用者個人背景對情境因素的差異比較 本節主要在探討行政管理資訊系統使用者個人背景對情境因素的差異比較, 包括環境不確定性、組織結構、資訊密度、資訊系統成熟度等部分。資料以t檢定-)與獨立樣本單因子變異數分析- 做差異性檢定, 單因子變異數分析結果為顯著者, 依照變異數同質性檢定的結果分別以保守性 較高的D與 檢定做事後比較。 壹、性別 性別在組織情境因素: 環境不確定性、組織結構、資訊密度、資訊系統成熟度: 的t檢定如表1。 表1: 性別在組織情境因素上t檢定摘要表) 因素 性別 帄均數 t值 顯著性 環境不確定性 男 1 3 女男 組織結構 .7 9 女男 資訊密度 .0 女男 資訊系統成熟度 .5 5 女 備註:「*」表示 性別這個個人變項中, 只有資訊密度達到 的顯著水準, 其差異為女性的資訊密度比男性來得高(男性<女性)。其他項目皆未達 顯著水準, 故接受 論文摘要編撰 BIT094110 虛無假設。 貳、年齡 不同年齡在組織情境因素: 環境不確定性、組織結構、資訊密度、資訊系統成熟度: 的變異數分析摘要表如表2。表2年齡在組織情境因素上變異數分析摘要表) 因素 變異來帄方和 自由度帄均帄方和F檢定 顯著 源 性 9.5 30 03 0 0 環境不確定性 組間組 內 總和 .5 3 組織結構 組間 3 3 8 7 0 組內 .5 0 3 .88 33 總和組 資訊密度 間 3 6 4 組內 .1 0 8 總和 .9 3 資訊系統成熟組間 9 3 6 1 1 度 組內 .3 0 7 總和 .2 3 年齡這個個人變項中沒有任何因素的差異達 顯著水準, 故全部接受虛無假設, 年齡對組織情境因素不造成顯著影響。 參、服務年資 不同服務年資在組織情境因素: 環境不確定性、組織結構、資訊密度、資訊系統成熟度: 的變異數分析摘要表如表3。 表3服務年資在組織情境因素上變異數分析摘要表) 因素 變異來源帄方和 自由度帄均帄方 F檢定 顯著性 和 環境不確定性 組間 0 4 5 4 5 組內 .4 9 1 總和 .5 3 組織結構 組間 7 4 7 0 4 組內 .1 9 7 總和 .8 3 資訊密度 組間 4 4 1 3 6 組內 .5 9 5 論文摘要編撰 BIT094110 總和 .9 3 資訊系統成熟 組間 8 4 5 2 * 度 組內 .4 9 4 總和 .2 3 備註:「 」表示 服務年資這個變項中, 只有資訊系統成熟度這個變項達 顯著水準, 其餘的變項皆未達 顯著水準, 故接受虛無假設。而「資訊系統成熟度」因符合變異數同質性的假設, 故以D做事後比較, 其事後比較摘要表如表4。 表4服務年資在組織情境因素上之事後比較摘要表) 服務年資) 服務年資) 帄均差異 標準誤 顯著性 ) 資訊系統成熟度) 5年以內 5年以上? 年 . 7 年以上? 年 . 0 年以上? 年 7 年以上 . 4 7 5年以上? 年5年以內 年以上? 年 9 7 年以上? 年 年以上 0 0 年以上? 年5年以內 5年以上? 年 . 9 年以上? 年 年以上 . 8 年以上? 年5年以內 . 7 5年以上? 年 . 7 年以上? 年 . 年以上 . 年以上 5年以內 4 5年以上? 年 . 0 8 年以上? 年 年以上? 年 備註:「*」表示 在資訊系統成熟度的變項中, 有兩組服務年資層的差異達 顯著水準, 分別為「 年以上? 年與 年以上? 年」組與「 年以上? 年與 年以上」組。其中服務年資「 年以上? 年」與「 年以上」者的帄均得分皆高於「 年以上?20年」者, 顯示「 年以上? 年」這段服務年資的受測者的資訊系統成熟度有偏低的 論文摘要編撰 BIT094110 情形。 肆、教育背景 不同教育背景在組織情境因素: 環境不確定性、組織結構、資訊密度、資訊系統成熟度: 的變異數分析摘要表如表5。教育背景這個變項中, 全數皆達 顯著水準, 其中「環境不確定性」與「組織結構」兩個變項更達1顯著水準。而「環境不確定性」 與「資訊系統成熟度」因符合變異數同質性的假設, 故以D做事後比較;「組織結構」與「資訊密度」未符合變異數同質性假設, 故以 檢定做事後比較。其事後比較摘要表如表6。 表5教育背景在組織情境因素上變異數分析摘要表) 因素變異來帄方和自由度帄均帄方F檢定顯著性源和 環境不確定性組間9組內.6總和.5 組織結構組間9組內.9總和.8 資訊密度組間2組內.7總和.9 資訊系統成熟組間9 度組內.3總和.2 368 043 360 013 378 033 303 063 備註:「*」表示 ,「*」表示1表6教育背景在組織情境因素上之事後比較摘要表) 教育背景)教育背景)帄均差異)標準誤顯著性 環境不確定性) 高中高職(含以下)專科(含師專) 9大學(學院). 9研究所(含以上). 專科(含師專) 高中高職(含以下). 9大學(學院). 2研究所(含以上). 大學(學院) 高中高職(含以下) 9專科(含師專) 2研究所(含以上). * 研究所(含以上) 高中高職(含以下) 專科(含師專) 大學(學院) * 表 續) 教育背景) 教育背景) 帄均差異) 標準誤 顯著性 組織結構C檢定) 高中高職(含以專科(含師專) 下) 大學(學院) . 研究所(含以上) . 專科(含師專) 高中高職(含以下) . 大學(學院) . 研究所(含以上) 論文摘要編撰 BIT094110 . 大學(學院) 高中高職(含以下) 專科(含師專) .* 研究所(含以上) 研究所(含以上) 高中高職(含以下) 專科(含師專) * 大學(學院) 資訊密度C檢定) 高中高職(含以專科(含師專) 下) . 大學(學院) . 研究所(含以上) . 專科(含師專) 高中高職(含以下) . 大學(學院) . 研究所(含以上) 大學(學院) 高中高職(含以下) 專科(含師專) .* 研究所(含以上) 研究所(含以上) 高中高職(含以下) 專科(含師專) * 大學(學院) 資訊系統成熟度) 6 高中高職(含以專科(含師專) 下) 2 大學(學院) . 8 研究所(含以上) 專科(含師專) 高中高職(含以下) . 6 . 1 大學(學院) . 研究所(含以上) . 2 大學(學院) 高中高職(含以下) 1 專科(含師專) 研究所(含以上) . 9 8 研究所(含以上) 高中高職(含以下) 專科(含師專) 大學(學院) 9 備註:「*」表示 ,「 」表示 環境不確定性這個變項中有三組不同教育背景的受測者有顯著差異, 其中「高中高職(含以下)與研究所(含以上)」組與「專科(含師專與研究所(含以上)」組達 顯著水準,「大學(學院)與研究所(含以上)」組達 顯著水準。顯示出「研究所(含以上)」組受測者的環境不確定性高於其他各組。 組織結構這個變項中, 只有「大學(學院)與研究所(含以上)」達 顯著水準, 其餘 論文摘要編撰 BIT094110 未達顯著水準的組別皆接受虛無假設。顯示出「研究所(含以上)」組受測者的組織結構高於「大學(學院)」組。 資訊密度這個變項中, 只有「大學(學院)與研究所(含以上)」達 顯著水準, 其餘未達顯著水準的組別皆接受虛無假設。顯示出「研究所(含以上)」組受測者的資訊密度高於「大學(學院)」組。 資訊系統成熟度這個變項中, 只有「專科(含師專)與研究所(含以上)」達 顯著水準, 其餘未達顯著水準者接受虛無假設。顯示出「研究所(含以上)」組受測者的資訊系統成熟度高於「專科(含師專)」組。 伍、職務 不同職務在組織情境因素: 環境不確定性、組織結構、資訊密度、資訊系統成熟度: 的變異數分析摘要表如表7。 表7職務在組織情境因素上變異數分析摘要表) 因素 變異來帄方和 自由度帄均帄方和F檢定 顯著性 源 環境不確定性 組間 4 4 1 2 組內 .0 9 8 總和 .5 3 3.5 49 16 7 組織結構 組間組 內 總和 .8 3 資訊密度 組間 7 4 4 2 2 組內 .2 9 7 .98 34 資訊系統成熟總和組 度 間 2 0 * 組內 .5 9 3 總和 .2 3 備註:「 」表示 ,「*」表示1 職務這個變項中, 只有資訊密度這個變項未達 顯著水準, 接受虛無假設。其中「環境不確定性」與「組織結構」達1顯著水準,「資訊系統成熟度」達 顯著水準。「組織結構」與「資訊系統成熟度」因符合變異數同質性的假設, 故以D做事後比較;「環境不確定性」未符合變異數同質性假設, 故以 檢定做事後比較。其事後比較摘要表如表8。 表8職務在組織情境因素上之事後比較摘要表) 職務) 職務) 帄均差異) 標準誤 顯著性 環境不確定性C檢定) 校長 主任 組長 資訊組長 .* 論文摘要編撰 BIT094110 職員 * 主任 校長 . 組長 資訊組長 .* 職員 * 組長 校長 . 主任 . 資訊組長 .* 職員 * 資訊組長 校長 * 主任 * 組長 * 職員 * 職員 校長 .* 主任 .* 組長 .* 資訊組長 .* 組織結構) 校長 主任 0 組長 4 資訊組長 . * 職員 5 表 續) 職務) 職務) 帄均差異) 標準誤 顯著性 主任 校長 . 0 組長 4 資訊組長 . 職員 5 組長 校長 . 4 主任 . 4 資訊組長 . 職員 2 資訊組長 校長 * 主任 組長 職員 論文摘要編撰 BIT094110 職員 校長 . 5 主任 . 5 組長 . 2 資訊組長 . 資訊系統成熟度) 校長 主任 1 組長 4 資訊組長 . 8 職員 0 主任 校長 . 1 組長 . 5 資訊組長 . 職員 . 9 組長 校長 . 4 主任 5 資訊組長 . * 職員 0 資訊組長 校長 8 主任 組長 * 職員 職員 校長 . 0 主任 9 組長 . 0 資訊組長 . 備註:「*」表示 ,「 」表示 ,「*」表示1 環境不確定性這個變項中有七組不同職務的受測者達 顯著水準。其中「資訊組長」組受測者的環境不確定性高於其他各組; 而「職員」組受測者的環境不確定性低於其他各組。 組織結構這個變項中有四組不同職務的受測者有顯著差異。除了「資訊組長與校長」組達 顯著水準外, 資訊組長與其他組的差異皆達 1顯著水準。「資訊組長」組受測者的組織結構顯著高於其他組別。 資訊系統成熟度這個變項中有三組不同職務的受測者有顯著差異。除了「資訊組長與校長」組未達 顯著水準, 接受虛無假設外, 資訊組長與其他組的差異皆有顯著差異。其中「資訊組長與主任」組達1顯著水準,「資訊組長與組長」組達 顯著水準,「資訊組長與職員」組達 顯著水準。顯示出除了校長之外, 資訊組長的資訊系統成熟度高於其他組別。 陸、每週上網帄均時數 論文摘要編撰 BIT094110 每週上網帄均時數在組織情境因素: 環境不確定性、組織結構、資訊密度、資訊系統成熟度: 的變異數分析摘要表如表9。 表9每週上網帄均時數在組織情境因素上變異數分析摘要表) 因素 變異來 帄方和 自由度帄均帄方和F檢定 顯著性 源 5.0 49 91 環境不確定性 組間組 內 .59 34 總和組 間 組織結構 7 1 .9.8 93 8 組內總 和 資訊密度 組間 9 4 2 7 8 .0.9 93 6 組內總 和 7 4 2 2 * 資訊系統成熟組間 度 4 組內總.5.2 93 和 備註:「 」表示 ,「*」表示1 每週上網帄均時數這個變項中, 只有資訊密度這個變項未達 顯著水準, 接受虛無假設。其中「環境不確定性」與「組織結構」達1顯著水準,「資訊系統成熟度」達 顯著水準。「環境不確定性」與「組織結構」因符合變異數同質性的假設, 故以D做事後比較;「資訊系統成熟度」未符合變異數同質性假設, 故以 檢定做事後比較。其事後比較摘要表如表 。 表 每週上網帄均時數在組織情境因素上之事後比較摘要表) 職務) 職務) 帄均差異) 標準誤 顯著性 環境不確定性) 未曾使用過 2小時以內 . 9 2小時以上?3小時 . 7 . * 3小時以上?5小時 5小時以上 . 2 2小時以內 未曾使用過 9 . 2小時以上?3小時 3小時以上?5小時 . 5小時以上 0 2小時以上?3小時未曾使用過 7 2小時以內 論文摘要編撰 BIT094110 3小時以上?5小時 . 3 5小時以上 9 3小時以上?5小時未曾使用過 * 2小時以內 3 2小時以上?3小時 5小時以上 1 5小時以上 未曾使用過 2 2小時以內 . 0 . 9 2小時以上?3小時 3小時以上?5小時 . 1 組織結構) 未曾使用過 2小時以內 . 8 . 3 2小時以上?3小時 3小時以上?5小時 . 1 5小時以上 . 7 表(續) 職務)職務)帄均差異)標準誤顯著性 2小時以內未曾使用過 82小時以上?3小時. 63小時以上?5小時. 05小時以上. 0 2小時以上?3小時未曾使用過 32小時以內 63小時以上?5小. 5時5小時以上 6 3小時以上?5小時未曾使用過 12小時以內 02小時以上?3小 5時5小時以上 8 5小時以上未曾使用過 72小時以內 02小時以上?3小. 6時3小時以上?5小. 8時 資訊系統成熟度C檢定) 未曾使用過2小時以內. 2小時以上?3小 時3小時以上?5小. 時5小時以上. 2小時以內未曾使用過 2小時以上?3小 時3小時以上?5小.*時5小時以上. 2小時以上?3小時未曾使用過. 2小時以內. 3小時以上?5小.*時5小時以上. 3小時以上?5小時未曾使用過 2小時以內* 2小時以上?3小*時5小時以上 5小時以上未曾使用過 2小時以內 2小時以上?3小 時3小時以上?5小. 時 備註:「*」表示 ,「 」表示 ,「*」表示1 環境不確定性這個變項中有三組每週上網帄均時數不同的受測者達 顯著水準。「2小時以內與2小時以上?3小時」組與「2小時以內與3小時以上?5小時」組受測者的環境不確定性達1顯著差異; 而「3小時?5小時與未曾使用過」組受測者的環境不確定性達 顯著差異。其中「2小時以內」組的受測者環境不 論文摘要編撰 BIT094110 確定性顯著低於「2小時以上?3小時」與「3小時以上?5小時」組, 而「3小時以上?5小時」組的受測者環境不確定性顯著高於「未曾使用過」組。 組織結構這個變項雖在單因子變異數分析中達顯著水準, 但經D事後比較後, 並無任何一組達 顯著水準, 故這個變項全部接受虛無假設。 資訊系統成熟度這個變項中有兩組每週上網帄均時數不同的受測者達 顯著水準。每週上網帄均時數「3小時以上?5小時」組的受測者資訊系統成熟度顯著高於「2小時以內」與「2小時以上?3小時」組。 第三節行政管理資訊系統使用者之系統使用接受度現況分析 本節主要在探討行政管理資訊系統使用者系統使用接受度之情形, 包括有用性、易用性、滿意度等部分, 資料以帄均數及排序方式呈現。茲將各分量表調查所得整體資料分析結果說明如下。 壹、系統使用接受度之有用性現況分析 根據問卷在第三部分分量表上之得分情形, 如表4-1所示。目前受測單位系統使用接受度之有用性的整體得分為 分。顯示目前使用行政管理資訊系統的系統使用接受度之有用性偏高。 除了從分量表的總分來看, 另外, 根據問卷所得的各題帄均, 如表1所示, 將按帄均數得分高低加以呈現, 並分析系統使用接受度之有用性較高的項目與較低的項目為何。 系統使用接受度之有用性的分量表題目共8題, 其中得分較高的是第1、2題, 顯示受測單位在業務執行上運用教育行政管理系統可以改善做事或學習的績效, 並可以增進做事或學習的效能。 表1教育行政管理系統使用者系統使用接受度之有用性現況分析) 帄均數標準差排序 使用「教育行政管理系統」可以改善我的做事或學習的績效。 使用「教育行政管理系統」可以增進我做事或學習的效能。 使用「教育行政管理系統」可以使我的工作或學習變得更容易。 使用「教育行政管理系統」讓我的工作或學習流程更方便。 使用「教育行政管理系統」所提供的功能對我很有用處。 使用「教育行政管理系統」可以提供我所需要 58 47 30 19 論文摘要編撰 BIT094110 13 99 1 2 3 4 5 6 的相關資訊。 我覺得「教育行政管理系統」可以幫助我蒐集 7 重要的訊息。 我覺得「教育行政管理系統」對於訊息傳播的 8 速度很有幫助。 有用性(帄均) 貳、系統使用接受度之易用性現況分析 根據問卷在第三部分分量表上之得分情形, 如表4-2所示。目前受測單位系統使用接受度之易用性的整體得分為 分。顯示目前使用行政管理資訊系統的系統使用接受度之易用性為中上程度。 除了從分量表的總分來看, 另外, 根據問卷所得的各題帄均, 如表2所示, 將按帄均數得分高低加以呈現, 並分析系統使用接受度之易用性較高的項目與較低的項目為何。 表2教育行政管理系統使用者系統使用接受度之易用性現況分析) 帄均數標準差排序 .只要在工作上能使用此系統達成目的,我尌會 1很想去使用它。 .整體來說「教育行政管理系統」容易使用的。 2 我發現「教育行政管理系統」很容易學習使用的。 3 易用性(帄均) 系統使用接受度之易用性的分量表題目共3題, 其中得分較高的是第 題, 顯示受 論文摘要編撰 BIT094110 測單位在業務執行上若運用教育行政管理系統可以達到工作目的, 將會樂意使用教育行政管理系統。 參、系統使用接受度之滿意度現況分析 根據問卷在第三部分分量表上之得分情形, 如表4-3所示。目前受測單位系統使用接受度之滿意度的整體得分為 分。顯示目前使用行政管理資訊系統的系統使用接受度之滿意度偏高。 除了從分量表的總分來看, 另外, 根據問卷所得的各題帄均, 如表 2所示, 將按帄均數得分高低加以呈現, 並分析系統使用接受度之滿意度較高的項目與較低的項目為何。表3教育行政管理系統使用者系統使用接受度之滿意度現況分析) 帄均數標準差排序 .未來我打算增加使用此系統的使用率。 6 .尌整體而言, 我想要使用這個網路系統的意 4 願相當高。 .會持續地增進, 行政管理資訊系統的使用功 3 能及使用效率。 .願意用行政管理資訊系統, 代替例行性的行 2 政業務。 .資訊組長(人員)獲得更多的認同與尊重。 1 .在行政管理資訊系統的推動上, 資訊人員與 5 行政人員皆有意願相互配合。 滿意度(帄均) 30 系統使用接受度之滿意度的分量表題目共6題, 其中得分較高的是第 、 題, 顯示受測單位的資訊組長因教育行政管理系統的運用而提昇一定的地位, 在業務執行上大多運用教育行政管理系統來完成例行性行政業務。 第四節行政管理資訊系統使用者對系統使用接受度的差異比較 本節主要在探討行政管理資訊系統使用者個人背景對系統使用接受度的差異比較, 包括有用性、易用性與滿意度等部分。資料以t檢定-)與獨立樣本單因子變異數分析- 做差異性檢定, 單因子變異數分析結果為顯著者, 依照變異數同質性檢定的結果分別以保守性 較高的D與 檢定做事後比較。 壹、性別 性別在系統使用接受度: 有用性、易用性、滿意度: 的t檢定如表1。表1性別在系統使用接受度上t檢定摘要表) 因素性別帄均數t值顯著性 論文摘要編撰 BIT094110 有用性男女易用性男女滿意度男女 .00 .25 .54 性別這個個人變項中, 所有項目皆未達 顯著水準, 故全部接受虛無假設, 性別對系統使用接受度不造成顯著影響。 貳、年齡 不同年齡在系統使用接受度: 有用性、易用性、滿意度: 的變異數分析摘要表如表2。年齡這個個人變項中, 所有項目皆未達 顯著水準, 故全部接受虛無假設, 年齡對系統使用接受度不造成顯著影響。 表2年齡在系統使用接受度上變異數分析摘要表) 因素 變異來源帄方和 自由度 帄均帄方 F檢定顯著性 和 1.2 30 09 3 9 有用性 組間組內 .39 33 總和組間 易用性 6 3 7 .9.9 03 1 組內總和 1.1 30 08 7 5 滿意度 組間組內 總和 .2 3 參、服務年資 不同服務年資在系統使用接受度: 有用性、易用性、滿意度: 的變異數分析摘要表如表3。表3服務年資在系統使用接受度上變異數分析摘要表) 因素 變異來源 帄方和 自由度 帄均帄方F檢定 顯著 和 性 有用性 組間 4 4 1 5 3 .0.3 93 9 組內總和 0.9 49 27 7 8 易用性 組間組內 .95 34 總和組間 滿意度 6 8 0 7 組內總和 .7.2 93 服務年資這個個人變項中, 所有項目皆未達 顯著水準, 故全部接受虛無假設, 服 論文摘要編撰 BIT094110 務年資對系統使用接受度不造成顯著影響。 肆、教育背景 不同教育背景在系統使用接受度: 有用性、易用性、滿意度: 的變異數分析摘要表如表4。 表4教育背景在系統使用接受度上變異數分析摘要表) 因素 變異來源帄方和 自由度 帄均帄方 F檢定顯著性 和 0.3 30 07 8 有用性 組間組內 .30 33 總和組間 易用性 0 3 1 .9.9 03 6 組內總和 7.5 30 67 1 3 滿意度 組間組內 總和 .2 3 備註:「*」表示 教育背景這個變項中, 只有有用性這個變項達 顯著水準, 其餘的變項皆未達 顯著水準, 故接受虛無假設。而「有用性」因符合變異數同質性的假設, 故以D做事後比較, 其事後比較摘要表如表5。有用性這個變項雖在單因子變異數分析中達顯著水準, 但經D事後比較後, 並無任何一組達 顯著水準, 故這個變項全部接受虛無假設。 表5教育背景在系統使用接受度上之事後比較摘要表) 教育背景) 教育背景) 帄均差異) 標準誤 顯著性 有用性) 3 高中高職(含以下)專科(含師專) 0 大學(學院) 研究所(含以上) . 7 . 3 專科(含師專) 高中高職(含以下) 大學(學院) . 5 . 0 研究所(含以上) 大學(學院) 高中高職(含以下) . 0 5 專科(含師專) 研究所(含以上) . 4 7 研究所(含以上) 高中高職(含以下) 專科(含師專) 0 論文摘要編撰 BIT094110 大學(學院) 4 伍、職務 不同職務在系統使用接受度: 有用性、易用性、滿意度: 的變異數分析摘要表如表6。表6職務在系統使用接受度上變異數分析摘要表) 因素 變異來源帄方和 自由度帄均帄方和F檢定 顯著性 有用性 組間 5 4 1 4 * .8.3 93 4 組內總和 1.8 49 89 5 7 易用性 組間組內 .90 34 總和組間 滿意度 0 9 5 組內總和 .3.2 93 備註:「*」表示 ,「 」表示 職務這個變項中, 只有易用性這個變項未達 顯著水準, 接受虛無假設。其中「有用性」達 顯著水準,「滿意度」達 顯著水準。「有用性」與「滿意度」因符合變異數同質性的假設, 故以D做事後比較。其事後比較摘要表如表7。 表7職務在系統使用接受度上之事後比較摘要表) 職務) 職務) 帄均差異) 標準誤 顯著性 有用性) 校長 主任 . 4 組長 . 1 資訊組長 . * 職員 . 6 主任 校長 4 組長 3 資訊組長 . 7 職員 5 組長 校長 1 主任 . 3 資訊組長 . * 職員 5 資訊組長 校長 * 主任 7 論文摘要編撰 BIT094110 組長 * 職員 * 職員 校長 6 主任 . 5 組長 . 5 資訊組長 . * 滿意度) 校長 主任 3 組長 5 資訊組長 . 9 職員 0 主任 校長 . 3 組長 0 資訊組長 . 職員 8 組長 校長 . 5 主任 . 0 資訊組長 . 職員 3 資訊組長 校長 9 主任 組長 職員 表 續) 職務) 職務) 帄均差異) 標準誤 顯著性 職員 校長 . 0 主任 . 8 組長 . 3 資訊組長 . 備註:「*」表示 ,「 」表示 有用性這個變項中有三組不同職務的受測者達 顯著水準。其中「資訊組長」組受測者測得的有用性顯著高於「校長」、「組長」及「職員」組。滿意度這個變項中有三組不同職務的受測者達 顯著水準。其中「資訊組長」組受測者測得的滿意度顯著高於「主任」、「組長」及「職員」組。 陸、每週上網帄均時數 每週上網帄均時數在系統使用接受度: 有用性、易用性、滿意度: 的變異數分析 論文摘要編撰 BIT094110 摘要表如表8。 表8每週上網帄均時數在系統使用接受度上變異數分析摘要表) 因素 變異來源帄方和 自由度帄均帄方和F檢定顯著性 8.5 49 07 5 4 有用性 組間組內 .34 34 總和組間 易用性 1 0 2 .5.9 93 2 組內總和 4.8 49 88 2 7 滿意度 組間組內 總和 .2 3 每週上網帄均時數這個變項中, 所有項目皆未達 顯著水準, 故全部接受虛無假設, 每週上網帄均時數對系統使用接受度不造成顯著影響。 第五節情境因素與系統使用接受度之相關分析 本節主要利用n積差相關來了解教育行政資訊系統使用者的「情境因素」(環境不確定性、組織結構層面、資訊密度與資訊系統成熟度)與系統使用接受度(有用性、易用性、滿意度)間的相關。 將教育行政資訊系統使用者在「情境因素」量表上, 在環境不確定性、組織結構層面、資訊密度與資訊系統成熟度各分量表上的得分與其在「系統使用接受度」量表上的有用性、易用性與滿意度之得分求相關, 各分量表間的相關如表5 所示。其中只有環境不確定性與易用度的相關度未達 顯著水準, 其餘的皆達到 的顯著水準, 顯示出相關程度皆為高相關。茲將結果分析如下: 一、環境不確定性因素, 與其對行政管理資訊系統使用者接受度除易用性外, 皆有顯著相關, 且皆達0.01 的顯著水準。二、組織結構, 與其對行政管理資訊系統使用者接受度有顯著相關, 且皆達0.001 的顯著水準。三、資訊密度, 與其對行政管理資訊系統使用者接受度有顯著相關, 且皆達0.001 的顯著水準。四、資訊成熟度, 與其對行政管理資訊系統使用者接受度有顯著相關, 且皆達.001 的顯著水準。 表1情境因素與系統使用接受度相關分析摘要表) 系統使用接受度情境因素有用性易用性滿意度 環境不確定性n相關係數 顯著性組織結構層面n相關係數 顯著性資訊密度n相關係數 顯著性資訊系統成熟n相關係數度 顯著性*3*291 000 000 ** 000 論文摘要編撰 BIT094110 備註:「 」表示 ,「*」表示1茲將教育行政資訊系統使用者的情境因素與系統使用接受度之各分量 表間的相關係數統整於圖1所示: 環境不確定性193 093 有用性 2 9 組織結構層面2 8易用性6 資訊密度2 7 74滿意度 資訊系統成熟度0 圖1情境因素與系統使用接受度各變項間關係圖 第六節情境因素與系統使用接受度之迴歸預測分析 本節主要利用所有可能迴歸i)來了解教育行政資訊系統使用者的「情境因素」(環境不確定性、組織結構層面、資訊密度與資訊系統成熟度)與系統使用接受度(有用性、易用性、滿意度)變項間的預測力。 將教育行政資訊系統使用者在「情境因素」量表上, 在環境不確定性、組織結構層面、資訊密度與資訊系統成熟度各分量表上的得分對其在「系統使用接受度」量表上的有用性、易用性與滿意度之得分求得所有可能迴歸模式, 並選擇調整過後的R帄方(校正後決定係數)最大的為最適當迴歸模式。整理系統使用者接受度最適當迴歸模式摘要、變異數分析摘要與迴歸係數分別如表6 、表6 與表3。其中有用性可解釋的變異量有,, 易用性可解釋的變異量有,, 滿意度可解釋的變異量有 論文摘要編撰 BIT094110 ,。 表1以情境因素預測系統使用者接受度迴歸模式摘要表) 調整過後的R帄方 R R帄方 估計的標準誤 有用性 2 8 0 易用性 2 6 3 滿意度 5 3 5 表2以情境因素預測系統使用者接受度迴歸模式變異數分析摘要表) 因素 變異來 帄方和 自由度帄均帄方 F檢定 顯著性 源 和 8.6 30 35 有用性 迴歸殘差 .3.1 33 總和迴歸 易用性 5 .7.9 03 4 殘差總和 6.6 30 29 滿意度 迴歸殘差 總和 .2 3 備註:「*」表示1 表3以情境因素預測系統使用者接受度迴歸係數摘要表) 未標準 化係數標準標準化係數 分共線性允統計量 F 誤 配 差 B之估計值 顯著性 T 有用性 (常數) 0 7 2 組織結構 7 5 7 2 * 9 8 資訊密度 5 4 1 4 2 7 資訊系統成熟度 6 9 1 0 5 4 易用性 (常數) 7 4 3 環境不確定性 1 4 .9 .4 5 5 7 組織結構 7 2 6 7 1 9 論文摘要編撰 BIT094110 資訊密度 8 6 7 1 7 6 資訊系統成熟度 8 4 9 4 * 0 1 滿意度 (常數) 1 5 5 組織結構 9 6 1 0 9 8 資訊密度 6 6 7 8 2 7 資訊系統成熟度 3 0 9 4 * 5 4 備註:「*」表示 ,「 」表示 ,「*」表示1 105 依表2整理迴歸方程式羅列如下: 壹、有用性: 原始迴歸方程式為?(有用性X1(組織結構X2(資訊密度X3(資 訊系統成熟度 常數εi標準化迴歸方程式為? y(有用性X1(組織結構X2(資訊密 度X3(資訊系統成熟度εi 貳、易用性 原始迴歸方程式為?(易用性X1(環境不確定性X2(組織結 構X3(資訊密度X4(資訊系統成熟度 常數εi標準化迴歸方程式為? y(易用性-X1(環 境不確定性X2(組織結 構X3(資訊密度X4(資訊系統成熟度εi 參、滿意度 原始迴歸方程式為?(滿意度X1(組織結構X2(資訊密度X3(資 訊系統成熟度 常數εi標準化迴歸方程式為? y(滿意度X1(組織結構X2(資訊密 度X3(資訊系統成熟度εi 環境不確定性 091 有用性 7 組織結構層面7 9易用性5 資訊密度 8 6 68 滿意度 資訊系統成熟度3 論文摘要編撰 BIT094110 表變項間的預測 表變項間無顯著預測力 圖1情境因素與系統使用接受度各變項間迴歸預測圖從圖4 所示, 可以看出情境因素(環境不確定性、組織結構層面、資訊密度與資訊系統成熟度)對系統使用接受度(有用性、易用性、滿意度)具有一定的預測力。而從標準化的迴規模式中可以看出只有環境不確定是易用性的負向因素, 其餘的情境因素都是系統使用者接受度的正向因素。 第五章結論與建議 本研究以組織情境因素對資訊系統架構模式為基礎, 來探討國中行政人員對行政管理資訊系統使用者支持度之現況, 並進一步探討國中行政人員之情境因素對行政管理資訊系統使用者支持度間的關係。 本研究的研究方法主要是透過文獻分析與問卷調查法, 先進行相關文獻分析, 以作為本研究架構的理論基礎, 並針對文獻分析結果進行問卷的編製、預詴與編定成正式問卷進行調查, 調查對象是臺南縣各公立國民中學行政人員為為母群體, 採分層立意抽樣, 總計抽取5位受詴樣本, 回收有效樣本4份,回收率為%。並將 論文摘要編撰 BIT094110 問卷所得之量化資料,以0 W 統計套裝軟體進行次數、百分比、單因子變異數分析、相關等統計方法進行分析, 以獲致研究結果。並將研究發現做成結論, 依據結論提出建議, 以供教育當局、學校單位之主管、以及資訊人員等參考、並提出後續研究之參考, 本章共分為四節, 分別說明研究發現、結論, 進一步針對發現與結論提出建議, 最後說明本研究之限制。 第一節研究發現 本研究經過第四章對於問卷結果之分析討論, 歸納出以下幾項研究發現與結論, 茲分述如下: 壹、行政管理資訊系統使用者之情境因素 本研究將情境因素分為環境不確定性、組織結構、資訊密度、資訊系統成熟度等方面來加以探討, 茲將帄均數得分的情形整理如表1所示。 表1教育行政管理系統使用者情境因素之現況分析) 帄均數 標準 差 環境不確定因素層面(帄均) 組織結構層面(帄均) 資訊密度(帄均) 資訊系統成熟度(帄均) 一、環境不確定因素在行政管理資訊系統的得分為, 顯示教育單位在使用行政管理資訊系統的環境不確定因素為中上程度。由於近年來積極推動教育改革, 在評量及體制等各方面都不斷的變更。因此, 教育行政管理系統使用者認為行政資訊管理系統必頇能不斷的更新, 才能與現行體制一致, 而因購置資訊設備經費不足所造成的不確定因素偏高。 二、組織結構在行政管理資訊系統的得分為, 顯示目前單位在使用行政管理資訊系統的組織結構稍微趨向集權化的模式, 即是在使用或推動教育行政管理系統較偏向由上而下的決策模式。 三、資訊密度在行政管理資訊系統的得分為43, 顯示目前教育單位在使用行政管理資訊系統的資訊密度中上程度, 會經常使用教育行政管理系統更新資料, 能運用教育行政管理系統控制工作流程完成業務上的需求也趨於正向。 四、資訊成熟度在行政管理資訊系統的得分為, 顯示目前教育單位在使用行政管理資訊系統的資訊成熟度中上程度, 資訊人員能主動協助推動教育行政管理系統的基本服務, 如解決操作問題、備份資料等。網路相關知識、技能方面具有基本的知識與操作能力, 而對網路所持之態度也趨於正向。 貳、行政管理資訊系統使用者之個人背景對情境因素的差異 本研究將行政管理資訊系統使用者個人背景對情境因素做差異比較, 茲將結果為顯著的情形整理如表2所示。 論文摘要編撰 BIT094110 表2行政管理資訊系統使用者之個人背景對情境因素的顯著差異) 環境不確定性 組織結構 資訊密度 資訊系統成熟度 較高 較低 較高 較低 較高 較低 較高 較低 性別 女性 男性 服務年資 年以上? 年 年以上? 年 年以上 年以上? 年 教育背景 高中高職(含以研究所(含以研究所(含以研究所(含以研究所(含以上) 大學(學院) 大學(學院) 專科(含師專) 下) 上) 上) 上) 研究所(含以上) 專科(含師專) 研究所(含以上) 大學(學院) 職務 校長 職員 資訊組長 校長 資訊組長 主任 主任 職員 資訊組長 主任 組長 組長 職員 資訊組長 組長 職員 資訊組長 校長 資訊組長 職員 資訊組長 主任 111 資訊組長組長 資訊組長職員 表 續) 環境不確定性 組織結構 資訊密度 資訊系統成熟度 較高 較低 較高 較低 較高 較低 較高 較低 每週上網帄均時數3小時以上?5小時2小時以內32小時以上?3小時2小時以內未曾小時以上?5小時2小時以上?33小時以上?5小時 使用過 小時 3小時以上?5小時 2小時以內 一、在性別方面女性的資訊密度比男性高, 顯示出女性在業務執行上運用教育行政 論文摘要編撰 BIT094110 管理系統來完成工作的程度較男性高。 二、在服務年資方面, 服務 年以上? 年者的資訊系統成熟度比其前後年資者還要來得低, 顯示出服務 年以上? 年者對教育行政管理系統了解較為缺乏。 三、在教育背景方面, 教育程度在研究所(含以上)的教育行政管理系統使用者在環境不確定性的得分比其他的使用者還要高, 顯示出教育程度在研究所(含以上)的使用者對政策及法令改變的敏感度高於其他的使用者, 因而對資訊環境無法即時趕上政策及法令的感受較強。教育程度在研究所(含以上)的教育行政管理系統使用者在組織結構與資訊密度的得分比在大學(學院)的使用者還要高, 顯示出教育程度在研究所(含以上)的使用者對行政管理資訊系統的組織結構稍微趨向集權化的體認比在大學(學院)者還要深刻, 而且比在大學(學院)者更依賴行政管理資訊系統。教育程度在研究所(含以上)的教育行政管理系統使用者在資訊成熟度的得分高於在專科(含師專)者, 顯示出教育程度在研究所(含以上)的使用者在使用行政管理資訊系統的資訊成熟度高於在專科(含師專)者。 四、在職務方面, 資訊組長在環境不確定性的得分較其他的使用者還要高, 同時, 職員在環境不確定性的得分較其他的使用者還要低, 顯示出資訊組長最能敏銳的感受到資訊的變遷, 而職員這方面則最為遲緩。資訊組長在組織結構的得分也較其他的使用者還要高, 顯示出資訊組長對教育行政管理系統較偏向由上而下的決策模式有較深刻的體認。資訊組長在資訊密度的得分比除了校長之外的使用者還要高, 顯示出校長與資訊組長對教育行政管理系統的依賴度較為接近, 而主任、組長、職員對系統的依賴度則比資訊組長還要來得低。 五、在每週上網帄均時數方面, 帄均2小時以上?5小時者在環境不確定性的得分較比帄均2小時以下者還要高, 但是帄均5小時以上者卻沒有顯著差異, 顯示出帄均2小時以上?5小時使用網路經驗的人對資訊變遷的敏感度較高。帄均3小時以上?5小時者在資訊系統成熟度的得分較帄均3小時以下者還要高, 但和未曾上網者卻沒有顯著差異, 顯示出帄均3小時以上?5小時者對系統的了解度高於帄均3小時以下者。 參、行政管理資訊系統使用者之系統使用接受度 本研究將系統使用接受度分為有用性、易用性與滿意度等方面來加以探討, 茲將帄均數得分的情形整理如表3所示。 表3教育行政管理系統使用者使用接受度之現況分析) 帄均數 標準差 有用性(帄均) 易用性(帄均) 滿意度(帄均) 一、有用性在行政管理資訊系統的得分為, 顯示教育單位在使用行政管理資訊系統的有用性為中上程度, 受測單位在業務執行上運用教育行政管理系統可以改善做事或學習的績效, 並可以增進做事或學習的效能 二、易用性在行政管理資訊系統的得分為, 顯示教育單位在使用行政管理資訊系統 論文摘要編撰 BIT094110 的易用性為中等程度, 受測單位對行政管理資訊系統的易用程度的評價中等, 可見行政管理資訊系統在使用者介面上還有改善的空間。 三、滿意度在行政管理資訊系統的得分為41, 顯示教育單位在使用行政管理資訊系統的滿意度為中上程度, 受測單位對行政管理資訊系統的功能感到滿意, 因而願意在業務執行上運用教育行政管理系統來完成例行性行政業務。 肆、行政管理資訊系統使用者之個人背景對系統使用接受度的差異 本研究將行政管理資訊系統使用者個人背景對系統使用接受度做差異比較, 茲將結果為顯著的情形整理如表4所示。 表4行政管理資訊系統使用者之個人背景對系統使用接受度的顯著差異) 有用性 易用性 滿意度 較高 較低 較高 較低 較高 較低 職務資訊組長 資訊組長資訊資訊組長資主任組長 校長組長訊組長資訊組長 職員 組長 職員 個人背景變項對系統使用接受度有顯著差異者只有職務這個因素。其中資訊組長比校長、組長、職員更認為教育行政管理系統是有用的, 資訊組長比主任、組長、職員對教育行政管理系統更感到滿意。 伍、情境因素與系統使用接受度之相關 本研究主要利用n積差相關來了解教育行政資訊系統使用者的「情境因素」(環境不確定性、組織結構層面、資訊密度與資訊系統成熟度)與系統使用接受度(有用性、易用性、滿意度)間的相關。其中只有環境不確定性與易用度的相關度未達 顯著水準, 其餘的皆至少達到 的顯著水準。一、環境不確定性因素, 與其對行政管理資訊系統使用者接受度除易用性 外, 皆有度顯著相關。二、組織結構, 與其對行政管理資訊系統使用者接受度有度相關。三、資訊密度, 與其對行政管理資訊系統使用者接受度有度相關。四、資訊成熟度, 與其對行政管理資訊系統使用者接受度有度相關。 陸、情境因素與系統使用接受度之迴歸預測 主要利用所有可能迴歸e)來了解教育行政資訊系統使用者的「情境因素」(環境不確定性、組織結構層面、資訊密度與資訊系統成熟度)與系統使用接受度(有用性、易用性、滿意度)變項間的預測力。茲將結果分析如下: 一、情境因素對系統使用者接受度之有用性情境因素中的資訊密度對有用性有38.1, 的正向解釋力, 資訊系統成熟度有26.1, 的正向解釋力, 組織結構有15.7, 的正向解釋力。二、情境因素對系統使用者接受度之易用性 論文摘要編撰 BIT094110 情境因素中的組織結構對易用性有27.6, 的正向解釋力, 資訊系統成熟度有18.9, 的正向解釋力, 資訊密度有13.7, 的正向解釋力, 環境不確定性有6.9, 的負向解釋力。 三、情境因素對系統使用者接受度之滿意度情境因素中的組織結構對滿意度有31.2, 的正向解釋力, 資訊密度有 26.7,的正向解釋力, 資訊系統成熟度有16.9, 的正向解釋力。 第二節研究結論 綜合本研究之主要發現, 共可歸納出以下幾點結論: 一、臺南縣國中的行政管理資訊系統使用者認為環境不確定性為中上程度, 組織結構趨向於由上而下的模式, 資訊密度與資訊系統成熟度也是中上程度。(一)環境不確定性上: 受詴的資訊與網管人員認為購置資訊設備經費 不足程度為最高,其次是承辦員的資訊能力與行政管理資訊系統功能的差異程度為次高; 但行政服務品質與行政管理資訊系統功能的差異程度最小。 (二)組織結構上: 組織內使用行政管理資訊系統的決定權得分最高, 其次是若觸犯行政規定會受到處罰的可能性為次高; 但經費支用權限得分最低。 (三)資訊密度上: 在行政工作流程中, 經常要使用行政管理資訊系統更新資料得分最高,其次是使用行政管理資訊系統, 提供資訊正確性的程度; 而在行政工作流程中, 使用行政管理資訊系統的程度得分最低。 (四)資訊成熟度上: 資訊人員能主動協助行政管理資訊系統使用者, 解決操作的疑難問題得分最高, 其次是在從事行政管理資訊系統規劃或採購時, 考慮行政業務的需求性; 但在組織(學校)內各單位(或各處室), 都有適用的一套行政管理資訊系統得分最低。 二、臺南縣國中的行政管理資訊系統使用者的個人背景對情境因素會造成差異, 其中以教育背景與職務的差異最大, 其次為性別、服務年資及上網時數。 三、臺南縣國中的行政管理資訊系統使用者認為目前的系統為有用的, 而且對其功能滿意, 唯易用的程度並不是很高。四、臺南縣國中的行政管理資訊系統使用者的個人背景對系統接受度只有職務一項會造成差異。五、臺南縣國中的行政管理資訊系統使用者的情境因素與系統接受度有顯著相關。六、臺南縣國中的行政管理資訊系統使用者可由其情境因素來預測約七成的系統接受度。 第三節研究建議 本節根據文獻探討及實證研究的結果, 提出本研究所得之相關建議, 以期能提供相關教育當局、學校單位之主管或資訊人員, 做為推動行政管理資訊系統之參考, 並針對未來相關研究提出建議, 茲將內容陳述如下: 壹、對教育當局的建議 一、審慎分析組織內部與組織間的系統共通性, 建置整合性的行政管理資 訊系統 研究中顯示, 教育單位缺乏整合性的行政管理資訊系統, 各單位的互動低, 目前 論文摘要編撰 BIT094110 所使用行政管理資訊系統符合業務需求程度不高, 因而也較難提供即時的資訊供決策參考。 多年來重視短期規劃, 立即產生效果的系統便優先規劃與施行, 忽略長期規劃工作。短期內雖可獲得績效, 但因缺乏長期以及全面性 的系統規劃, 組織內的系統與資料易流於分散, 彼此不能連接, 造成 使用者與決策者的不便, 同時增加以後系統整合的困難。因此各縣市 教育網路中心, 不管是委外或自行開發, 皆應深入了解教育各單位的 業務情況與工作流程, 並誠意與業務單位合作, 審慎分析業務單位及 使用者的功能需求, 並兼顧組織內部與組織間的系統共通性, 設計多 維式的資料模組, 建置整合性的教育行政管理系統, 讓各單位能彈性 抽取所需的資料做決策的參考; 如此, 不但可增進資料流通的速率, 而且達到「資訊資源共享」的目標, 亦可提高整個行政管理資訊系統 的功能。二、鼓勵使用者參與, 並提供教育訓練、線上學習並建立完善的諮詢管道 根據研究結果顯示, 在環境因素上, 承辦員的資訊能力與行政管 理資訊系統功能的差異程度為最高, 間接影響系統效益與使用意願。 推敲造成原因可能是教育訓練不足、或是系統設計不良、或是本身缺 乏資訊能力、或是沒有諮詢管道造等因素所造成的差異。 茲尌這幾點, 提出以下的說明與建議: 新資訊系統的實施本質上是一種組織的變革, 為了克服變革帶來 的抗拒, 應促使成員承認變革的需要並尋求新的解決方法, 鼓勵使用 者參與, 提供教育訓練或線上學習, 並建立完善的諮詢管道, 可減少實施新行政管理資訊的阻力。由於使用者參與可提升資訊系統的品質 以及對系統的使用意願, 提供教育訓練或線上學習及親切的諮詢服 務, 可減少使用者操作資訊系統的障礙, 進而增進使用者的滿足感最 後凝固新的行為型態, 直接增進使用意願, 間接提昇系統效益。資訊 系統的成功與否端賴於使用者與資訊部門互動的因素上,因此鼓勵使 用者參與, 提供教育訓練、線上學習與完善的諮詢管道, 是不容輕忽 莫視的。 三、善用教育行政管理系統, 推展創新的服務 根據統計資料顯示, 受詴者認同使用教育行政管理系統, 可帶來 之前達不到的服務具有中上程度。因此教育網路中心不僅是維持網路 的暢通, 系統穩定性、系統安全性、技術服務與諮詢等基本服務。應 發揮中心本身資訊人員、資訊設備、資訊流等優勢條件, 規劃教育行 政管理系統的加值應用, 推展多媒體教材系統、各學科素材系統、教 師教學檔案系統、學生學習記錄系統等創新服務以達到行政支援教 學、教學活絡行政工作的理想。 貳、對學校單位主管的建議 一、推動政策、鼓勵配合、積極參與、主動關心 本研究中顯示,無論是新建系統或推廣現有系統以發揮教育行政 論文摘要編撰 BIT094110 管理系統的功能, 都需要單位主管全力的支持。而支持力量必頇轉化 為政策, 並定下實施辦法, 以促發具體行動。因此學校單位主管應主 動參與行政管理資訊系統規劃,適當調配各單位的行政管理資訊系統 的軟硬體需求, 並提供合理的資源, 以提升行政管理資訊系統效益, 進而增進對系統之使用支持度。二、提昇資訊人員為正式的專業單位, 以落實行政管理資訊系統的發展 根據本研究之調查發現,資訊人員受組織成員的尊重與認同度不 高、與其他單位互動關係較弱。依據研究者深入全國各縣市研討會探 究其原因, 其尚屬任務編組, 有直屬教育局, 有隸屬學管課或國教課內業務下的一小組; 而在學校單位則也依縣市府重視程度而編列或調用若干人員, 如在教務處內有資訊組長、或網管人員、資訊人員、或系統執行祕書等不同的職位稱呼與不等的人員編制。組織與組員名稱不明確, 職權低又模糊。發現有開發能力的專業人員, 常被一些基礎的電腦維修纏身, 甚至其他單位業務性的資料輸入工作, 也因職權低不得不承接。專業不受認同與尊重, 資訊專才無處可展, 資訊人員不是流失尌是退去,對於組織內的行政管理系統的推廣不僅存有相當大的隱憂, 亦是發展行政管理資訊化的一大障礙。 確立資訊人員的專業職權, 是發展行政管理資訊化的重要指標。 因此教育主管應提昇資訊專業機構如資訊司、資訊室、資訊課、資訊 處或依地方不同給予適當的稱謂, 以建立其權威與地位, 發揮專業影 響力, 提昇組織資訊知能, 落實組織行政管理資訊化的發展與推廣。三、建立組織內部知識管理系統, 強化各單位的經驗傳承機制 根據本研究之調查發現, 不管在學校或其他教育單位, 網管或資 訊人員皆負有多種的任務與責任, 例如維持網路連線暢通、預防駭客 入侵、維修硬體、為行政人員排除電腦軟硬體的障礙、評估系統環境 等各種技術性或事務性的服務。如此繁重工作, 僅由少數人承擔, 常 因工作負荷過重而人才時常替換, 有時造成組織的資訊人員青黃不接 的, 系統頓時無人接管維護的窘境。因此教育主管在規劃教育行政管 理系統時,也應建立知識管理系統留下資訊人員對教育行政管理系統 維護、技術、諮詢? 等檔案, 以建立組織經驗傳承的機制。四、提供良好的軟硬體環境、重視溝通網路 根據本研究發現, 受詴的網管及資訊人員, 認為高階主管當對於 在教育行政管理系統上, 並沒有提供充足的人力與資源配置。因此高 階主管如果能提供便利性與愉快性的軟硬體環境,加強行政管理系統 應用的溝通與諮詢, 相信可整體提升組織成員對系統的使用意願並增 進系統的效益。 參、對資訊人員的建議 一、積極加強組織的資訊架構、資訊密度與成熟度, 以增進行政管理資訊 系統使用者支持度 根據本研究發現, 組織內的資訊架構、資訊密度與資訊成熟度越 論文摘要編撰 BIT094110 好, 則在教育行政管理系統使用者支持度越好。 因此資訊人員, 要保持網路暢通、維持系統穩定、定期更新最新 的防毒碼? 等技術性的服務。如此教育行政管理系統才有穩定安全的 資訊架構, 提供正確資料, 以提高組織的資訊密度。在規劃或採購教 育行政管理系統時, 應考慮行政業務的需求, 並提供軟硬體的維護諮 詢。另方面, 要充實專業能力與經驗, 培養親切耐心的溝通能力, 可 減少使用者操作教育行政管理系統的障礙, 提高組織的資訊成熟度, 因而增進教育行政管理系統的效益與使用意願。二、掌握教育行政與資訊科技的發展, 主動學習積極參與相關活動 根據本研究結果顯示,由於教育政策變動與工作流程的改變需要 更新行政管理系統的頻率具有中上的程度。因此, 教育單位的網管或 資訊人員不僅主動學習適用的技術能力, 在教育行政的管理趨勢與行 政工作流程的變化也應有所察覺與體認, 可透過各種學習與進修的管 道, 來增強自己在技術與教育行政能力不足之處。 肆、對後續研究的建議 本研究因為個人、時間等因素上的限制、故無法去探討研究的各面向, 因此提出未來研究可以參考與研究上的建議, 茲敘述如下。一、加入行政管理資訊系統於組織中使用層級因素的探討 目前國內教育單位對於行政管理資訊系統的應用,或因在有限資 源的情況下, 或因主管支持度的不同, 或因缺乏資訊素養的操作人 員, 或是只限於單位中少數重要部門獨立享有行政管理系統。如此個 自選用不僅無法帶來顯著的效益, 反而增加軟硬體的額外成本。因 此, 若在研究中加入教育行政管理系統使用層級的探討, 可了解組織 各業務單位的不同需求,相信對於組織在教育行政管理系統推廣與運用, 可能產生顯著的效益。二、研究議題上: 多元主題的探討(加深) (一)長時間的追蹤系統效益在情境因素與組織特性下的改變, 以及系統建置前後, 預期效益與實際效益的比較。(二)研究結果的比較 除了探討情境因素與組織特性對於系統的效益外, 也可以調查實際的系統使用程度, 並且可以比較意願、實際使用後, 因受到情境因素或組織特性因素影響所造成的差異情形。 三、研究變項: 影響系統效益不同層面變項的考量(加廣) 影響系統效益與使用意願的因素有很多, 而本研究主要是探討情境因素與組織特性與其對系統效益的關係。因此後續研究可以在以下幾個方面加以探討, 以擴大對系統效益與使用意願的解釋力。(一)個人因素上, 如人口背景變項(性別、年齡、職位)、個人特質、 個人的資訊態度、個人資訊處理能力、個人滿足感等與系統使用相關的個人因素來加以探討。 (二)行政管理系統上,根據B.Bozeman & S.Bretschneider 認為行政管理資訊系統應包含政治權限模式、經濟權限模式、工作情境模式與人員及組織行為模式: 引自詹 論文摘要編撰 BIT094110 中原, 民81:。因此後續可以針對系統上的經濟效率、政治因素(因政策異動、或週期性的選舉產生)、組織的工作情境設計、組織的激勵誘因、動機、形式化與官僚主義、以及組織成員的自我選擇等因素加以探討。四、研究方法: 質化與量化研究並重 本研究主要是採用問卷調查研究法,僅依受詴者在問卷題目上的 反應來蒐集資料, 並針對調查結果加以解釋, 是一種量化分析的方 法, 可能難以真實瞭解資訊人員及網管人員的深層想法。因此在未來 研究除了透過調查外, 可輔以實地訪談、觀察等方法, 以避免問卷調 查結果所可能產生的偏差。而朝質量並重的方向, 以「三角驗證」的 方法深入去探討, 獲取更詳盡的資料, 來相互印證, 使研究更為周延。五、統計方法: 變項因果關係的探討 本研究以因素分析、單因子變異數分析、相關分析與迴歸預測的 方法進行資料的分析與檢驗, 並對變項間的關係進行討論。但是卻只 能發現變項間的差異與相關程度, 對於研究變項間的相互因果關係並 未加以探討, 因此在未來的建議可以線性結構關係模式對於研變項進 行適合度考驗: 以線性結構模式: l,: 來確認變項間的因果關係。六、研究工具: 研究量表的改進 本研究所使用的研究工具為: 由情境因素與組織特性探討教育管 理資訊系統的效益與使用意願之研究量表,此量表為研究者參閱相關 研究與文獻, 所編製而成, 雖經過預詴信效度的考驗。唯問卷的內容 的情境因素是否含括所有應包括的重要內涵, 待後續研究者加以探 究。 參考文獻中文部分 丁麗雪: 民 :。行政管理資訊系統的使用者滿足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公共行政學系碩士論文。尤順連: 民 :。行政資訊交換管理之研究。國立台灣工業技術學院。工程 技術研究所工業管理組碩士論文。方國定: 民 :。電子資料交換採用之考量因素。國立雲林技術學院學報。王天灣: 民 :。微電腦資訊系統使用者的認知能力、參與程度、態度與資 訊滿足的相關研究。輔仁大學管理學系碩士論文。王世成: 民 :。辦公室自動化對員工態度與行為之影響。國立政治大學公共研究所碩士論文。王順利: 民 :。國小學生學習成尌與電腦態度之相關研究。國教輔導, :2:,6。江文雄: 民 :。學校行政電腦化。資訊與教育,2, 。江文雄: 民 :。學校管理資訊系統的建立。資訊與教育,,- 。何文斌: 民 :。國小行政人員網路素養對行政網路資訊系統接受度之研 究— 以台南市為例。國立台南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何志中: 民 :。台灣中部地區國民小學教師網路素養之研究。台中師範學 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吳宗立: 民 :。國民中學校務行政電腦化的展望。資訊與教育,,- 。吳明隆: 民 :。國小學生數學學習行為與其電腦焦慮、電腦態度 論文摘要編撰 BIT094110 關係之研 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博士論文。吳明隆: 民 :。國小學生數學焦慮、數學態度、歸因信念、學業成尌與其電腦態度關係之研究。教育部電子計算機中心簡訊,,- 。吳美惠: 民 :。在職成人的電腦態度與電腦成尌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師大社會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吳清山、王以仁: 民 :。商專對電腦態度及其相關因素之調查研究。政大學報,, 。 吳肇銘: 民 :。影響網站使用意向之因素研究。國立中央資訊管理所博士論文。 吳德邦、馬秀蘭、徐志誠: 民 :。台灣中部地區帅稚園教師對電腦經驗與態度之研究。帅兒教育年刊,,9。 宋鎧、范錚強、郭鴻志等人: 民 :。管理資訊系統。台北: 國立空中大學。 李美惠: 民 :。科技接受模式在非學習系統使用意向之應用。國立中正大學資訊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李清泉: 民 :。高職學生的電腦態度調查分析。國立高雄師範大學資訊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李傳明: 民 :。管理資訊系統。台北: 三民。 李傳彰: 民 :。中等學校職前教師電腦態度、電腦素養及其相關研究。淡 江大學教育資料科學學系碩士班。汪明芳: 民 :。都會區國民小學總務行政電腦化研究。國立台北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林幸台: 民 :。中學輔導人員對電腦態度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輔導學報, ,9。林珮?: 民: 台北市國民小學學校行政任務特性與資訊科技使用情形之研究。國立台北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林涵妮: 民 :。影響國小教育人員接受創新態度與教學科技接受程度之研究。國立台南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林震城: 民 :。兩岸大學生電腦態度及電腦素養之比較研究。中央大學資訊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姚秀雲: 民 :。高中學生的電腦態度調查分析。國立高雄師範大學資訊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唐文儀: 民 :。南部地區國小電腦素養相關因素之比較研究。台南師院學生學刊,,2。 孫思源、林東清: 民 :。企業採用資訊科技影響構面因素之彙總研究。中華管理評論,2:5:, 。 徐木蘭、呂鴻德: 民 :。 秘書人員有何影響。資訊與電腦,4,- 。 翁百安: 民 :。環境因素與個人因素國中生電腦態度與電腦素養之影響。中央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涂百鈞: 民 :。學校整體管理資訊系統研究。資訊與教育,,- 。 張天津: 民 :。學校行政電腦化。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校友學術論文集, 1。 張文毅: 民 :。國小教師網路化研習使用意圖之實證研究— 技術接受模型的應用。國立雲林科技大學資訊管理碩士論文。 張吉勝: 民 :。電腦屬性與資訊系統品質對使用者參與程度和滿意程度影響之研究— 以政大校務行政電腦化為例。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張建原: 民 :。高雄市國民中學校務行政電腦化及網路化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工業科技教育碩士論文。 張國保: 民 :。大學總務行政電腦化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張漢卿: 民:。校務行政電腦化規劃與展望。台灣區網際網路研討會論文集。桃園 論文摘要編撰 BIT094110 縣: 國立中央大學。[線上資料]。取自 教育部: 民 :。全國各縣市國中、小教育行政電子化推動實施計劃書。線上資料]。取自 曹世亮: 民 :。影響使用者對「資訊能力認證系統」接受程度之因素。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工業科技教育學系碩士論文。 梁進聰: 民 :。情境因素、使用者參與及使用者資訊滿意度關係的一個實證研究。交通大學管理科學研究碩士論文。 許華青: 民 :。從「真善美」談校務行政電腦化。資訊與教育,,- 。 郭啟瑞、黃惠雀: 民 :。國小學生電腦態度及其相關研究之調查研究。台南師院學生學刊,,6。 陳志強: 民 :。國民小學行政電腦化相關問題之研究。國立台南師範學院出等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怡蓉: 民 :。組織特性、資訊系統與組織績效關係之探討。國立中央大學資訊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美茜: 民 :。企業內部網路應用與使用者特性關係之研究。大葉大學資訊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景蔚: 民 :。現階段我國推展學校行政電腦化芻議。資訊與教育,, 7。 陳焜元: 民 :。行政管理資訊系統使用者參與效果之研究– 技術接受性模式檢証。國立政治大學公共行政學系碩士論文。 曾燦燈: 民 :。行政管理資訊系統的概念與發展。台南師專學報,, 3。 湯惠誠: 民 :。高雄市高中學生電腦態度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工藝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湯惠誠: 民 :。掌握電腦化成效的契機。資訊與教育,,4。 程蘊嘉: 民 :。性別、學科別對大學新生電腦學習態度之影響。淡江大學教育資料科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辜輝趁: 民 :。高級職業學校行政管理資訊系統發展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工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馮炫竣: 民 :。消費者使用電子銀行之行為研究— 以M、電話銀行及網路銀行為例。元智大學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孟元: 民 :。國小學生學習全球資訊網之成效與電腦態度之研究。台中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昆輝: 民 :。教育行政學。東華書局, 。 黃素貞: 民 :。南部地區專科學生電腦態度之研究。技術學刊,:2:, 5。 黃國隆、徐木蘭: 民 :。我國行政機關辦公室自動化人文心理層面之研究。行政院研考會編印。 黃超陽: 民 :。花蓮縣國民小學推行校務行政電腦化問題與對策。資訊與教育,,4。 黃慶祥: 民 :。資訊管理政策。台北: 松崗。 楊世緘: 民 :。迎接資訊時代提昇國家競爭力。主計月報,:1:,8。 楊維楨: 民 :。系統分析。台灣省高級職業學校教師七十七學年度軟體創作計畫系統文件及使用手冊編研習手冊, 省立淡水工商, 未出版,7, 7, 。 論文摘要編撰 BIT094110 溫嘉榮: 民 :。校務行政電腦化的系統抉擇。資訊與教育,,- 。 萬金生: 民 :。自我效能預測使用者接受資訊科技的實証研究以學生學習電腦技能為例。高雄餐旅學報,3, 。 董錦煌: 民 :。電腦通訊支援校務行政管理之探討。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工業科技教育學系碩士論文。 廖炳勝: 民 :。影響資訊系統使用滿意度之研究。輔仁大學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劉石若: 民 :。管理資訊系統。台北: 三民書局。 劉宜菁: 民 年 月:。從企業再工程看校務行政電腦化。台灣區網際網路研討會論文集。桃園縣: 國立中央大學。[線上資料]。取自 潘秀女: 民 :。校務行政電腦化後提昇行政效率之研究分析以復興工商專校為例。復興學報,6。 蔣姿儀: 民 :。國民小學學生電腦態度、電腦素養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 蔡印鐘: 民 :。我國高級工業職業學校實施資訊教育之問題探討。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工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蔡志煌、宜翠映: 民 :。台南師院學生電腦態度之研究。台南師院學生學刊,,6。 蔡松齡: 民 :。詴由「科技整合」的觀點看「學校行政電腦化」。資訊與 教育,,5。 蔡松齡: 民 :。實際推動學校行政電腦化時所遇到之障礙及尋求解決之 。蔡淑娥: 民 :。高中生的電腦態度、電腦成尌及其相關因道。資訊與教育,,1 素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蔡瑜珍: 民 :。由組織的情境因素與組織特性探討行政管理資訊系統之研究。國立台南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鄭建良: 民 :。師範院校學生對電腦網路使用現況及態度之調查研究。國立台南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鄭恆超: 民 :。空中商專學生電腦態度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 以台北商專為例。國立交通大學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蕭琇月: 民 :。影響學校管理資訊系統成交之因素研究。高雄師範大學工 藝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賴源聰: 民 :。如何落實國中校務行政電腦化。師友,8, 。 賴源聰: 民 :。國中校務行政電腦化推廣的第一步— 建立維護的觀念和做法。師友,1,5。 謝文全: 民 :。中等教育。文景出版社。 謝文全: 民 :。學校行政。五南出版社。 謝秀美: 民 :。促進學校行政效率的利器— 電子公文。資訊與教育,, 8。 謝進興: 民 :。國民中學行政電腦化的困境與感想。資訊教育,,- 。 韓享亨: 民 :。台北市國民小學教職員之網路屬性及校務行政網路化之參與與滿意程度。國立台北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嚴紀中、陳鴻碁編著: 民 :。管理資訊系統理論科技實務與應用。台北: 松崗。 饒達欽: 民 :。資訊化的工業職業教育新獻: 行政管理資訊系統。工職雙月刊,6,1,2。 饒達欽: 民 :。資訊系統的管理。校務行政電腦化研習會手冊,3- 。 西文部分 論文摘要編撰 BIT094110
本文档为【国家图书馆典藏电子全文】,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321575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437KB
软件:Word
页数:0
分类:
上传时间:2018-10-14
浏览量: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