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水信息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水信息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举报
开通vip

水信息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水信息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水文与水资源专业 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 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 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 二〇〇八年十二月 水信息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水信息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建设单位: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 院 长:刘宪亮 专业负责人:赵志贡 主要撰写人:赵志贡 刘洪波 主要完成人: 赵志贡 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 系主任 刘洪波 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 专业带头人 朱岐武 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 专业骨干教师 王艳平 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 专业骨干教师 张尧旺 黄河水利职...

水信息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水信息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水文与水资源专业 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 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 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 二〇〇八年十二月 水信息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水信息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建设单位: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 院 长:刘宪亮 专业负责人:赵志贡 主要撰写人:赵志贡 刘洪波 主要完成人: 赵志贡 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 系主任 刘洪波 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 专业带头人 朱岐武 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 专业骨干教师 王艳平 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 专业骨干教师 张尧旺 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 专业骨干教师 赵信峰 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 专业骨干教师 朱世同 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 专业骨干教师 樊万辉 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 专业骨干教师 魏存桥 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 专业骨干教师 张留柱 黄委会水文局 教授级高工 张遂业 黄委会水文局设计院 教授级高工 岳利军 河南省水文局 教授级高工 王怀伯 黄委会水文局 高级工程师 花园口水文站 工程师 吴 岩 刘俊卿 夹河滩水文站 工程师 水信息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目 录 1 专业分析 ............................................................................................................... 1 1.1 专业定位分析 ............................................................................................... 1 1.2 工作过程分析 ................................................................................................. 4 2. 运行与实施 ............................................................................................................ 6 2.1 培养方案 ....................................................................................................... 6 2.2 教学条件 ..................................................................................................... 17 2.3 运行管理及制度建设 .................................................................................. 22 2.4 效益分析 ..................................................................................................... 24 3. 改革成效 .............................................................................................................. 26 3.1 专业建设的成效 ........................................................................................... 26 3.2 建设过程中形成的相关资源..................................................................... 26 4 方案编制说明 ...................................................................................................... 28 4.1 方案编制依据 ............................................................................................. 28 4.2 评价方式与内容 ......................................................................................... 28 4.3 对方案的评价 ............................................................................................... 28 4.4 方案主要特色和亮点 .................................................................................. 29 4.5 经验、体会 ................................................................................................. 30 4.6 存在问题与改进 ......................................................................................... 30 4.7 可推广程度分析 ......................................................................................... 30 4.8 改进的打算................................................................................................... 31 4.9 建议............................................................................................................. 31 水信息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水信息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水信息技术专业人才培养面向水利、水文水资源、水环境保护等部门,从事水文水资源生产一线的信息采集、开发、利用;水文信息预测、预报、分析处理和运行维护技术与管理等工作,紧密与黄河水利委员会水文局、长江水文局、河南省水文局、花园口水文站等国内知名企业开展校企合作,全方位实施“生产育人”。 本专业以加强实践教学环节为切入点,形成了突出实践教学分层培养的人才培养方案。以推行“双证书”制度为切入点,形成了体现职业能力培养的人才培养方案,本专业以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为切入点,在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建设思想指导下,创建了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和以工作过程为主导的项目化课程体系,开发了基于工作过程的专业核心技能课程,探索和实践“教、学、练、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建设了具有双师素质和双师结构的专业教学团队,建设突出生产性的校内实训基地和突出教学性的校外实训基地等方面进行了全面改革,形成了新一轮的人才培养方案。新的人才培养方案,更加体现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和水信息技术专业特色,突出了课程体系的职业性、开放性和实践性。 1 专业分析 1.1 专业定位分析 1.1.1 专业定位 通过水信息技术专业背景和人才需求调查,确定本专业面向,面向水利、水文水资源、水环境保护等部门,从事水文水资源信息采集、开发、利用;水文信息预测、预报、分析处理和运行维护技术与管理等工作。 学生在校期间获取水文勘测高级工、测量中级工等职业资格证书。 , 1 , 水信息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表1 水信息技术专业定位 水文水资源、水环境、水利水电、交通、城镇规划、现代农业等 服务面向 水文测站、各级水文勘测队、地方水文局和水环境保护等单位 就业部门 水文测验、水文资料整编、水文预报、水质监测与评价、水资源评价、水环境保护,水就业岗位 资源规划等岗位 水文勘测高级工、工程测量中级工、水质监测工、水环境监测工 岗位证书 1.1.2 专业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熟练的职业技能、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可持续发展的基础能力,掌握必备的专业理论知识,掌握水文水资源、水环境等方面的基本理论与实践技能,面向生产第一线从事从事水文水资源信息采集、开发、利用;水文信息预测、预报、分析处理和运行维护技术与管理等工作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人才。 毕业生除获取学历证书外,还必须获得至少一种国家颁发的职业技能鉴定证书和获取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水信息技术专业精湛技能证书。 1.1.3 人才规格与质量 标准 excel标准偏差excel标准偏差函数exl标准差函数国标检验抽样标准表免费下载红头文件格式标准下载 根据水信息技术专业面对的职业工作岗位,从岗位分析入手确定本专业的业务范围,归纳形成本专业的工作领域。 (1)知识结构及标准 1)掌握一门外语和一定的人文社会科学和较好的自然科学基础知识; 2)熟悉计算机操作、计算机编程、数据库应用、计算机网络的基本知识; 3)掌握水利工程识图、水利工程测量、水力学、气象与天气学基础、等专业基础知识; 4)掌握水文水资源信息采集和处理、水情自动测报和预报等专业知识; 5)掌握水质监测与评价、水资源评价等方面的专业知识; 6)掌握水资源开发利用和水环境保护等方面的专业知识;( 7)具备水文水资源工程运行与管理的基本知识。 (2)能力结构及标准 1)基础能力 会借助字典阅读翻译一般性外文技术资料。 会运用计算机进行文字处理,并正确使用专业软件。 2)专业基本技能 工程测量的基本能力:会熟练地使用常用的测量仪器进行工程测量,地形 图测绘和河道测绘。 , 2 , 水信息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识读水利工程图的基本能力。 3)专业能力 水文信息采集处理能力:能够正确地使用各种水文信息采集仪器,进行水 文资料的观测和整编工作; 水情自动测报和水文预报的能力:能够熟练地使用水情自动测报仪器,进 行水情自动测报工作;能够编制一般的水文预报方案,并能运用方案发布水文 预报工作。 水文预报能力:能够编制一般的水文预报方案,并能运用方案发布水文预 报工作; 工程水文分析与计算、水质监测与评价、水资源评价与开发利用的初步能 力:能够从事中小型水利水电工程的水文水利计算工作;能够进行江河湖泊水 质的监测、分析与评价,撰写一般性水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具有水资源保护方 面的基本技能;能够进行水资源调查、估算、评价、开发利用,并能按照水法 规,依法管理水资源。 (3)素质结构及标准 1)具有良好的诚信品质和责任意识; 2)具有良好的敬业精神; 3)具有良好的文化修养; 4)具有良好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 5)具有良好的人际沟通能力。 (4)专业技能及认证 本专业毕业生至少应获取一种对就业有实际帮助的国家职业资格证书或技术等级证书(水文勘测高级工、工程测量中级工、水质监测工、水环境监测工)以外,还必须获取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水信息技术专业精湛技能证书。 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水信息技术专业的精湛技能证书是学院为增强学生就业竞争力,提高学生就业能力,针对本专业面对的职业岗位要求,用以强化学生从事相关职业岗位的职业能力而设立的技能登记证书。登记项目涵盖专业面对的职业岗位,将职业标准或技术等级标准融入相关课程。课程结束后,参照国家职业资格鉴定方式,由学院统一组织考核认证。考核成绩分为不合格、合格、精湛三个等级,合格与精湛等级直接记入技能证书,不合格者可以申请重新认证,直至合格为止。 以下考核项目列入本专业精湛技能证书: 1)高职高专英语应用能力AB级; 2)全国高等学校计算机等级考试(文管二级); 3)水文勘测高级工职业资格鉴定; , 3 , 水信息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4)工程测量中级工职业资格鉴定; 5)水质监测工职业资格鉴定; 6)水环境监测工职业资格鉴定。 上述专业精湛技能证书项目融入教学计划和教学内容之内。 1.2 工作过程分析 进一步加强学校与水文企 事业单位 事业单位结构化面试题事业单位专业技术岗位财务人员各岗位职责公文事业单位考试事业单位管理基础知识 的合作,实现校企间的深度融合,以水文行业的发展为引领,以主动服务水文行业发展需求为宗旨,以培养水文生产一线应用性人才的岗位职业能力和专业技能为目标,在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紧紧依靠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与专业教学团队,分析水文高技能人才应具备的职业素质和专业技能,归纳提炼出本专业的基本素质与职业能力模块。坚持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创建以“工学结合”为核心,工学交替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具体分析过程见图1。 社专培工工 会家养作作 需咨目领任 求询标域务 职业基本能力 职 课知 业 专业技术基础能程识 力 能 体领 专业核心能力 力 系域 专业拓宽能力 图1 工作过程分析流程图 根据专业定位和培养目标,从学生毕业后从事的工作岗位和业务范围,分析出本专业的工作领域,具体见表2。 表2 专业岗位分析 工作岗位 业务范围 工作领域 , 4 , 水信息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工作岗位 业务范围 工作领域 1.水位观测 1.水文信息采集仪器的使用 2.流量测验 水文信息的采集与处理 2.水文资料的分析计算 3.泥沙测验 3.水文资料整编 4.冰凌观测 5.洪水调查和测站布设 1.水文数据库建立 1.分析建立水文数据库 2.水文信息的整理 水情自动测报 2.水文信息检索与整理 3.水文信息检索 3.水文数据的传输与存储 4.水文自动测报系统 5.水文数据的传输和存储 1.河道洪水预报 1.分析建立水文预报方案 2.流域降雨产流量预报 水文预报方案编制 2.预报方案分析评价 3.流域降雨径流过程预报 3.发布水文预报 4.降雨径流流域模型 1.防洪、治涝工程建筑物的检查与1.防洪、治涝工程建筑物的检查与观测。 观测。 2.河道整治、灌溉、发电工程建筑物的检2.河道整治、灌溉、发电工程建筑水利工程检查与观测 查与观测。 物的检查与观测。 3.城镇供排水和水资源环境保护等工程3.城镇供排水和水资源环境保护建筑物的检查与观测。 等工程建筑物的检查与观测。 1.水样采集与保存 1.水质监测 2.常规玻璃仪器及分析仪器的使2.水质分析 水质监测与评价 用 3.水利工程对环境影响评价 3.分析试剂的配置 4.撰写报告 4.水的物理指标的测定 1.水资源调查 1.资料收集、整理与分析 2.水资源量计算 2.降水量与蒸发量的计算 水资源评价 3.水资源评价 3.地表水资源的计算 4.撰写报告 4.地下水资源计算 根据上述专业定位、专业培养目标、人才规格和质量标准,对学生工作领域 进行分析,得到了工作任务、职业能力和相对应的课程表,具体见表3。 表3 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 工作领域 工作任务 职业能力 课程设置 1.水位观测 1.水利工程测量; 2.断面测量 1.水位观测 2.现代测量技术; 3.流速测量 1.熟练使用水文信息采集仪器2.流量测验 3.水文信息采集; 4.流量测验 能力 3.泥沙测验 4.数据库; 5.流量资料整编 2.资料的分析计算能力 4.冰凌观测 5.水力学; 6.泥沙测验 3.按 规范 编程规范下载gsp规范下载钢格栅规范下载警徽规范下载建设厅规范下载 整理资料的能力 5.洪水调查和测站布设6.生产实习; 7.冰凌观测 7.顶岗实习。 8.洪水调查和测站布设 1.可编程技术; 1.水文数据库建立 2. 水情自动测报技1.水文数据库建立 2.水文信息的整理 术; 2.水文信息的整理 1.分析建立水文数据库能力 3.水文信息检索 3.水文信息采集; 3.水文信息检索 2.水文自动测报系统的应用 4.水文自动测报系统 4.数据库; 4.水文自动测报系统 3.水文数据的分析利用能力 5.水文数据的传输和存5.计算机网络; 5.水文数据的传输和存储 储 6.生产实习; 7.顶岗实习。 1.河道洪水预报 1.水文学原理; 1.河道洪水预报 2.流域降雨产流量预报 1.分析建立水文预报方案能力 2.水文预报; 2.流域降雨产流量预报 3.流域降雨径流过程预2.预报方案分析评价能力 3.水力学; 3.流域降雨径流过程预报 报 3.发布水文预报的能力 4.天气与气象学基础; 4.降雨径流流域模型 4.降雨径流流域模型 5.顶岗实习。 , 5 , 水信息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1.防洪、治涝工程建筑物的1.防洪、治涝工程建筑检查与观测。 物的观测。 1.分析建筑物的检查与观测能1.水文信息采集; 2.河道整治、灌溉、发电工2.河道整治、灌溉、发力。 2.水文预报; 程建筑物的检查与观测。 电工程建筑物的检查与2.分析整理建筑物的检查与观3.水利工程检查与观3.城镇供排水和水资源环境观测。 测资料的能力。 测技术; 保护等工程建筑物的检查与3.城镇供排水和水资源3.资料的发布与存储。 4.顶岗实习。 观测。 环境保护等的观测。 1.水样采集与保存 1.水样采集与保存 1.水质监测能力 1.水质监测与评价; 2.常规玻璃仪器及分析仪器2.常规玻璃仪器及分析2.水质分析能力 2.应用文写作; 的使用 仪器的使用 3.水文水资源工程对环境影响3.生产实习; 3.分析试剂的配置 3.分析试剂的配置 评价能力 4.顶岗实习。 4.水的物理指标的测定 4.水的物理指标的测定 1.资料收集、整理与分1.水质监测与评价; 1.资料收集、整理与分析 析 1.水资源调查及水资源量计算2.水资源评价; 2.降水量与蒸发量的计算 2.降水量与蒸发量的计能力 3.实用水法规; 3.地表水资源的计算 算 2.水行政执法能力 4.生产实习; 4.地下水资源计算 3.地表水资源的计算 5.顶岗实习。 4.地下水资源计算 2. 运行与实施 2.1 培养方案 2.1.1 人才培养模式及教学模式 (1)人才培养模式 根据水信息技术专业的特点,重点培养两大工作能力:即水文信息采集处理能力和水文信息分析应用能力。水文信息采集处理能力,主要由水文信息采集课程和在水文第一线的水文站生产实习培养,水文站工作的重点是4、5月的汛前准备和6、7、8月份的汛期测验;水文信息分析应用能力主要有水文预报、水利工程检查与观测技术、水资源评价和水质监测与评价等课程和对应的课程实训和顶岗实践来完成。 本专业采用“以生产为主导、四段制、两实习”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在专业标准中分别引入了水文行业的水位、流量、泥沙测验及资料整编规范,水环境监测规范,地下水观测规范,水资源评价导则,水文预报规范等。 生产为主导:围绕生产项目开设课程,围绕生产过程安排教学,围绕生产要求进行学生能力培养,围绕生产特点培养学生的特长。水文一线的主要工作项目有:水文信息采集、资料整编、水文预报、水资源规划与设计、水资源评价、水质监测评价、水资源开发利用等,相应的课程有:水文信息采集与处理、水文预报、水资源评价、水质监测评价、水资源开发利用等。如水文信息采集与处理的每个项目的生产过程是:首先使用仪器测的信息,然后进行资料整编得到完整结果,最后进行 , 6 , 水信息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误差分析,确定成果精度,提交最后成果。在教学过程中首先学习测验方法(包括定义、规范要求等),再学习仪器的操作使用,接下来学习资料整理计算、资料整编,最后学习误差统计分析方法,提交成果。生产要求主要有两条:信息采集处理和水文信息分析应用。在学生能力培养过程中始终围绕水文信息采集处理能力和水文信息分析应用能力培养进行,学生的主要特长也在这两个方面。 四段制:即第1、2、3学期以在校内学习为主,新生入校后,首先经过前3个学期的“教、学、练、做”一体化教学,使学生初步具有水利工程读(识)图、工程测量、计算机应用等职业业能力和水文信息采集处理的专业能力;第4学期到校外生产实习基地进行水文信息采集处理生产实习(结合水文工作的特点,学生在生产一线学习工作1个汛期),为考取水文勘测高级工和第5学期其他专业能力培养创造条件;第五学期在校内进行职业技能培训,并要求取得职业证书。另外根据专业需要聘请企业的工程技术人员进行生产项目专题讲座等形式进行单项能力培养;第6学期到生产第一线结合生产进行顶岗实习,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工作能力。 两实习:第一个实习为水文信息采集处理生产实习,安排在第四学期,6、7、8月份的汛期进行。第二个实习安排在第六学期的顶岗实习 在制订人才培养模式的过程中,坚持以高技能人才培养为主线,以工学结合、校企合作为切入点,进行课程体系和教学设计。与黄河水利委员会水文局、长江水文局、河南省水文局、花园口水文站等国内知名企业共同进行职业能力分析,根据本专业的特点和工作要求,必须在水文工作第一线工作一个汛期,才能真正体验什么是水文,所以在安排第一个实习时要利用一个暑假;水文工作的另一个特点是综合分析能力,只有经过学习、实践、再学习、再实践的过程才能完成。通过四个阶段的能力培养,使学生的专业技能层层递进,职业素质全面提升,通过工学结合逐步实现学生向生产者的转变。 (2)教学模式 坚持以水文信息采集处理能力和水文信息分析应用能力培养为主线,遵照学习、实践、再学习、再实践的认知规律,采用动态可调模块化教学,专业核心课程的教学内容参照本行业技术规范,采用项目导向、任务驱动方式,在教学过程中执行“教、学、练、做一体”的教学模式。 “双证书”制度是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特色。职业资格证书是学生毕业上岗的通行证,学生只有同时获得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才算合格。实行双证书制度,培养技术应用型人才,将证书中的知识要求和能力要求纳入教学过程中。 将现代教育技术用于教学过程,在教学过程中将教学内容制成 课件 超市陈列培训课件免费下载搭石ppt课件免费下载公安保密教育课件下载病媒生物防治课件 可下载高中数学必修四课件打包下载 ,增加课堂容量,运用网络技术,进行教学资源库建设。 2.1.2 课程体系 , 7 , 水信息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根据人才培养模式、岗位要求设计课程体系,通过工作领域分析得到工作任务、职业能力,通过职业能力分析得到知识领域,坚持以能力培养为主线,遵照学习、实践、再学习、再实践的认知规律,采用动态可调模块化教学,贯彻项目导向、任务驱动方式,在教学过程中执行“教、学、练、做一体”的课程体系,具体设计思想如图5。 (1)课程设置思想 本着“基础理论够用为度,突出专业能力培养”的原则,根据培养目标要求通过职业能力分解优化教学内容。通过细化专业职业技能要素,专业课内容设置与之相对应,突出针对性、实用性、实践性,并强化与一线业务的对接和基本训练,增加核心课程的实训力度和强度;通过第二课堂增加一些人文、社科、艺术等方面的素质课程以及跨专业的系列课程和新技术专题讲座等,充分体现专业人才培养工作中教学内容的创意性、先进性、前瞻性;重新整合和优化课程结构,完善课程之间的衔接,明确课程定位、边界和接口,实现整体优化,实现理论实践有机融合。 培养具有一定专业理论知识和较强实际操作技能,兼有学历推行双证书制度, 证书和水文勘测高级工、工程测量中级工、水质监测工、水环境监测工等证书的“双证书”合格人才。 水信息技术专业课程设置以专业核心技能培养为重点,根据本专业所从事工作领域和岗位技能要求,参照本行业技术规范,遵照学习、实践、再学习、再实践的认知规律,与企业单位一起开发出具有动态可调,融教、学、练、做为一体的模块化课程体系。具体模块为职业核心能力培养课程模块、专业技术基础课程培养模块、专业核心技能课程培养模块、专业拓展能力培养模块 课 程 体 系 实 践 课 程 体 系 理 论 课 程 体 系 专专 基课 专业业 业技核础课程生顶 拓术心 课综内产岗 基技宽 础能课程合实实实 课课 程 模训实习习程程 模 模模块 块训 块块 , 8 , 水信息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图2 课程体系设置图 (2)课程建设 根据校企合作共建工学结合课程体系的要求,将原课程体系进行解构,按照基于工作过程的新课程体系进行知识重构,根据人才培养要求,将课程体系分为理论教学体系和实践教学课程体系。理论教学体系包括:基础课、专业技术基础课程、专业核心技能课程、专业拓展课程;实践教学体系包括:课内实训、课程综合实训、生产实习、顶岗实习等,具体内容见表5。 表5 水信息技术专业课程设置及引入标准 课程课程相关的 课程名称 职业资格证书(标准) 类别 实习实训项目 ?国家职业核心能力“信息处理”测评与认 证标准; 计算机应用基础 ?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一级认证标准; ?全国高等学校计算机等级考试二级文管认 证标准 黄河水院“职业道德与法律基本素质”认证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标准 职业 国家职业核心能力“数字运用”测评与认证高等数学 核心 标准 能力 体育与健康 课程 ?国家职业核心能力“与人交流”测评与认 交流与表达 证标准; ?国家“普通话水平测试”认证标准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 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全国高职高专“英语应用能力测试”B级认证英语 专业英语训练 标准 气象与天气学基础 水利工程测量 “测量中级工”国家职业标准 测量实习 现代测量技术 “测量中级工”国家职业标准 专业 水力学 水力学综合试验 技术 数据库及应用 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 基础 水利工程概论 课程 计算机网络技术 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 可编程技术及应用 计算机软件技术 水文信息采集 “水文勘测高级工”国家职业标准 生产实习 水质监测与评价 “水质监测工及水环境监测工”国家职业标准 专业 水文预报 水信息技术专业“精湛技能”认证标准 水文预报课程实训 核心 技能 水文信息处理 “水文勘测高级工”国家职业标准 生产实习 课程 水资源评价 水信息技术专业“精湛技能”认证标准 水资源评价课程实训 水资源综合利用 水信息技术专业“精湛技能”认证标准 水资源综合利用实训 , 9 , 水信息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课程课程相关的 课程名称 职业资格证书(标准) 类别 实习实训项目 水情自动测报技术 水信息技术专业“精湛技能”认证标准 水情自动测报实训 水利工程检查与观测技术 水信息技术专业“精湛技能”认证标准 应用文写作 专业 遥感技术 拓展 实用水法规 课程 治河防洪 水利工程测量实习 现代测量技术实习 顶岗 实习 认识实习 及 单列 水力学综合试验 实习 生产实习 实训 顶岗实践 专业核心课程 《水文信息采集》 学时与学分:学时60,学分4 课程定位:该课程是水信息技术专业的核心课程,也是学生水文信息采集处理能力和学生在校期间获取水文勘测高级工证书的核心课程。 能力要求:具有水文水资源信息采集和处理的能力,能够按规范使用各种水文信息采集仪器,进行水文资料的观测工作; 课程内容:学习测站布设,水位、流量、泥沙等水文要素的量测技术,资料考证及分析整理的理论和方法。 《水情自动测报技术》 学时与学分:学时36,学分2 课程定位:该课程是水信息技术专业的核心课程,是完成水信息技术专业教学任务、实现水信息技术专业培养目标所必修的核心课程之一。 课程内容:水文自动测报系统的组成及功能,常用自动测报设备的作用及使用方法,水文数据常用的接口技术及水文数据的传输和存储等。 《水文信息处理》 学时与学分:学时48,学分3 课程定位:该课程是水信息技术专业的核心课程,也是学生水文信息采集处理能力和学生在校期间获取水文勘测高级工证书的核心课程。 能力要求:具有水文数据库的建立、管理和使用,水文数据库的采集系统基本 , 10 , 水信息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知识,能进行水文信息的加工、整理、输入、调用和查询。 课程内容:水文数据库的建立、基本操作,水文数据库采集系统,水文信息的加工整理、检索查询。水文水资源系统管理软件开发应用。 《水文预报》 学时与学分:学时66,学分4 课程定位:《水文预报》课程是水信息技术专业的核心课程,是完成水信息技术专业教学任务、实现水信息技术专业培养目标所必修的核心课程之一。 能力要求:具有利用水文预报的基本原理及实用的预报方法,编制一般的洪水预报方案,并能应用方案作出水文预报的能力; 课程内容:学习河道水位预报,河道流量演算预报,流域产流量预报,流域汇流过程预报,降雨径流流域模型。 《水质监测与评价》 学时与学分:学时60,学分4 课程定位:本课程是高职高专水信息技术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是完成水信息技术专业教学任务、实现水信息技术专业培养目标所必修的核心课程之一;同时也是学生在校期间通过技能鉴定取得水质监测工中级资格证书或水环境监测工中级资格证书所必需学习的一门课程。 能力要求:具有水质监测站网的布设、水量采集与保存技术及水质分析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技能,能从事一般的水质监测与评价工作; 课程内容:学习水质指标与水质污染,水质分析方法,水质评价,水质预测等知识。 《水资源评价》 学时与学分:学时60,学分4 课程定位:本课程是高职高专水信息技术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是完成水信息技术专业教学任务、实现水信息技术专业培养目标所必修的核心课程之一。水资源量的计算、供需分析是水信息技术专业业务范围中的工作项目之一,本课程的一些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与方法,是本专业不可缺少的专业知识。 能力要求:具有进行水资源调查、估算、评价、规划和管理的相关基本能力; 课程内容:学习水资源的基本概念、降水与蒸发计算、地面和地下水资源量计算、入境水量计算、水资源总量计算、水量平衡分析、水资源区划、水资源供需分析等知识。 《水资源综合利用》 学时和学分:36学时,2学分 课程定位:该课程是水信息技术专业的核心课程,是完成水信息技术专业教学 , 11 , 水信息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任务、实现水信息技术专业培养目标所必修的核心课程之一。 能力要求:具有水文地质学的基本理论、工作方法;能够进行地表和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 水文地质学基础、地下水的形成、地下水运动、地下水物理性质化课程内容: 学成分、地下水补给、径流和排泄、水文地质调查、供水管井的出水量计算、管井的结构设计与施工及井灌工程规划和管理。 《水利工程检查与观测技术》 学时和学分:48学时,3学分 课程定位:该课程是水信息技术专业的核心课程,是完成水信息技术专业教学任务、实现水信息技术专业培养目标所必修的核心课程之一。 能力要求:能够进行水利工程建筑物常用的检查与观测工作。 课程内容:防洪、治涝、河道整治、灌溉、发电、城镇供排水和水资源环境保护等工程建筑物的检查与观测技术。 2.1.3 教学进程与运行实施 (1)教学进程 以基本专业技能培养为基础,配合“双证书”教育,通过工学结合使理论与实践交互渗透,发挥“生产育人”作用,提高综合职业能力,实现就业竞争能力的快速提升。具体组织方式是: 前三学期,以职业核心能力培养与水文信息采集与处理专业能力培养为主线,开设了数学、英语、水利工程制图、工程测量、水文统计、水文学原理、气象与天气学基础、水文信息采集等,使学生初步具有水利工程读(识)图、工程测量、计算机应用等职业核心能力和水文信息采集处理的专业核心能力。 第四学期,根据水文一线工作特点,要进行汛前准备和汛期水文信息采集。主要安排学生到校外生产实习基地进行水文信息采集处理生产实习,实习主要由测站技术人员以师徒传承、边讲边练、任务驱动等方式安排实习项目,进行生产实习。另外在汛前准备之前,在校内开设了少量的与该项生产实习相关的部分专业拓展课程,为考取水文勘测高级工和第5学期其他专业能力培养创造条件。 第五学期,以工作项目为载体,开展校内工作项目模拟实训,针对就业方向强化岗位技能,提升综合职业能力和就业竞争力,通过专业技能认证系统进行职业技能测试,获取“水文勘测高级工”职业资格证书。开设了水资源评价、水文预报和水利工程检查与观测技术等专业核心课程。另外根据专业需要聘请企业的专家进行生产项目专题讲座,使学生全面了解水文新技术的应用和专业发展趋势。 第六学期,安排学生到生产第一线结合生产进行顶岗实习,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工作能力,使学生的专业技能层层递进,职业素质全面提升,通过工学结合逐 , 12 , 水信息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步实现学生向生产者的转变。 具体教学进程安排见表6和表7。 表6 水信息技术专业理论课程教学进程 学时 第一学年 第二学年 第三学年 学课别 序号 课程名称 实161416111218分 总计 理论 践 周 周 周 周 周 周 1 道德与法律基础 7 114 114 2 2 2 2 2 毛概与特色 2 30 30 1 1 3 体育与健康 3 职业核心4 高等数学 7 106 106 4 3 质质 课程 5 大学英语 10 152 152 4 4 2 6 计算机文化基础 4 60 60 2 2 7 交流与表达 3 48 24 24 3 小 计 36 510 486 24 16 12 4 2 8 气象与天气学基础 4 64 56 8 4 9 *水利工程测量 4 64 32 32 4 10 *现代测量技术 4 56 28 28 4 11 水力学 5 70 60 10 5 12 数据库及应用 5 70 35 35 5 专业技术13 水利工程概论 4 64 54 10 4 基础课 14 计算机网络技术 4 64 46 18 4 15 可编程技术及应用 5 80 40 40 5 16 专业英语 3 44 44 4 17 工程水文 5 80 70 10 5 18 计算机软件技术 4 66 60 6 6 小 计 39 598 411 187 8 14 18 10 19 *水文信息采集 4 66 56 10 6 20 ?水文预报 4 66 56 10 6 21 ?水情自动测报技术 2 36 30 6 3 22 *水文信息处理 3 48 34 14 4 专业核心23 ?水质监测与评价 4 60 46 14 5 技能课程 24 ?水资源评价 4 60 50 10 5 25 ?水资源综合利用 2 36 36 3 26 ?水利工程检查与观测技术 4 48 44 4 4 小 计 27 420 352 68 12 24 27 应用文写作 2 32 26 6 2 28 遥感技术 2 32 26 6 2 专业拓宽29 实用水法规 2 24 20 4 2 课程 30 治河防洪 2 24 20 4 2 小 计 4 56 46 10 2 2 合 计 114 1708 1409 299 24 26 24 24 26 注:1.随堂实践包括实验、随堂技能训练、随堂实习。2.选修课学时按50,计入。3.*为证书课程、?为 重点(主干)课程。 表7 水信息技术专业实践教学环节进程安排 , 13 , 水信息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实践教学时间安排 序号 实践教学内容 学分 考核方式 第一学年 第二学年 第三学年 1 2 3 4 5 6 1 军训及入学教育 3 平时表现 2周 2 水利工程测量实习 4.5 操作技能、成果评定 3周 3 现代测量技术实习 3 操作技能、成果评定 2周 4 水利工程认识实习 3 实习报告、表现 2周 5 水力学综合试验 1.5 试验结果、表现 1周 6 可编程技术及应用实训 1.5 成果评定、操作技能 1周 7 工程水文课程实训 3 口试、成果评定 2周 8 水文预报课程实训 3 口试、成果评定 2周 9 水文信息采集实训 12 成果评定、笔试 4周 4周 10 水文信息处理综合训练 3 口试、成果评定 2周 11 水质监测与评价课程设计 3 口试、成果评定 2周 12 水情自动测报技术实训 1.5 口试、成果评定 1周 13 水资源评价课程实训 3 口试、成果评定 2周 14 水资源综合利用课程实训 1.5 口试、成果评定 1周 15 顶岗实践 21 成果评定、答辩 14周 16 毕业教育及鉴定 合 计 67.5 45周 2周 5周 4周 8周 8周 18周 注明?:根据水文工作特点,安排一个汛期的生产实习(结合暑假进行)。 (2)教学实施 工学结合的新课程体系,在课程教学运行实施中,要建立适应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教学 管理制度 档案管理制度下载食品安全管理制度下载三类维修管理制度下载财务管理制度免费下载安全设施管理制度下载 ,进行科学合理的教学运行调度;调配好各类教学资源,保证课程教学的顺利开展;成立以课程负责人为主,校企人员共同参加的课程教学小组,根据课程教学的需要,由多名教师共同完成1门课程教学任务,形成理论部分以校内教师为主,实践操作以企业教师为主的专业核心技能课程教学机制。具体要做好以下四方面的工作。 教学调度 在教学运行实施中,要建立适应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教学管理制度,进行科学合理的教学运行调度,系要按照教务处的统一安排,制订年度教学实施计划,合理进行教学安排。 资源调度 对教室、计算机房、学生自习室、图书馆、活动场地等学院共用的资源,由学院教务处统一调度。对系所属的实训室、教学仪器设备等资源,由系统一安排。对跨系部安排的学生教学任务,由教务处统一协调,系负责具体安排。 教师调度 对担任职业核心能力课程的教师,由教务处统一安排;对担任专业核心课程的教师,由水资源工程系负责成立以课程负责人为主,校企人员共同参加的课程教学工作组,根据课程教学的需要,由多名教师共同完成一门课程教学任务。 , 14 , 水信息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实训室开放 建立实训室开放管理制度,实行实训室面向校内学生开放,采取事先预约的方式,提交申请报告和训练计划,由实训室管理人员做好实训前的准备,学生在业余时间就可以在管理人员的指导下,进行实训练习。 2.1.4 考核与认证 水信息技术专业课程考核与认证包括职业核心能力课程、专业技术基础课程、专业核心技能课程、专业拓展课程、顶岗实习和生产实习。职业核心能力课程、专业技术基础课程、专业核心技能课程、专业拓展课程采用校内考核与认证,顶岗实习和生产实习采用校内、校外联合考核与认证。 (1)职业核心能力课程考核与认证 引入国家职业核心能力测评标准,注重“与人交流、与人沟通、信息处理、自我学习、解决问题、数字应用”等6大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考核与评价包括课程考核和职业核心能力测评认证两部分。课程考核从知识、技能、态度三方面进行;对职业核心能力的测评认证,一是组织学生参加国家举办的等级认证考试,二是由学院参照劳动和社会保障部职业核心能力测评标准,组织学生进行测评,考核成绩计入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精湛技能证书。 (2)专业技术基础课程考核与认证 专业技术基础课程考核分项目化课程考核和非项目化课程考核。 1)项目化课程考核 考核与认证采用“课程考核+技能认证”的方式。课程整体成绩由课程考核成绩和职业技能认证成绩两部分组成,其中课程考核成绩占课程整体成绩的50%,职业技能认证成绩占课程整体成绩的50%。 ?课程考核 按学习项目分别进行考核,课程考核成绩是项目考核成绩的累计,期末不再安排课程的集中考核。课程考核从知识(40%)、技能(40%)、态度(20%)三个方面进行考核。考核可依据提交的成果、论文、作业、平常表现及小组互评的结果进行,考核方式可采用笔试、机试、答辩和实操等。 知识考核:依据教学进程,以课程的学习项目为单位进行考核。考核方式采用卷面笔试或网上答题,可开卷或闭卷。知识考核的要点重在知识的应用。 技能考核:以小组为单位,按照课程的技能训练项目逐一进行考核。主要从学生的组织管理能力、角色胜任能力、成果质量等几个方面考核学生的技能水平。 态度考核:主要从思想态度,道德意识,团队精神,奉公守法,工作态度,出勤、安全等方面考评。 ?职业技能认证考核 技能认证分两种情况: , 15 , 水信息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对应的课程,可在课程结束后直接参加证书的认证考核,通过国家职业资格认证的,在“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精湛技能证书”对应项目记为“精湛”。 “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精湛技能证书”考核项目对应的课程,课程结束后,可参照国家职业资格证书考核标准进行考核和认证。考核分为知识考试与技能操作考核。知识考试采用闭卷上机答题方式,技能操作考核采用现场实际操作方式。知识考核与技能操作考核均实行百分制,其中知识考核占总成绩的20%,技能考核(含态度)占总成绩的80%。对通过考核者,颁发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精湛技能证书。成绩分级如下: 精湛——知识考核、技能操作均在90分以上,总成绩在90分以上; 合格——知识考核、技能操作均在60分以上; 不合格——知识考核、技能操作有一项或全部在60分以下。 2)非项目化课程考核 该类课程统一安排期终考试和综合实训考核。期终考试成绩和综合实训成绩均为百分制,两者相互独立。 期终考试 主要考核课程的基本知识,当课程授课结束由学院统一安排期终考试。 综合实训考核 主要考核技能和态度。技能考核根据实际操作或实习成果质量进行考核。态度考核主要从思想态度、道德意识、团队精神、奉公守法、工作态度、出勤等方面进行考核。 (3)专业核心技能课程考核与评价 专业核心技能课程考核按项目化课程考核实施。 (4)专业拓展课程考核与评价 专业拓展课程主要考核学生的专业拓展能力,为从事相关领域的工作奠定基础。专业拓展课程的考核与评价采用传统方式,由任课教师依据教学内容,在课程教学结束后,统一采用开卷或闭卷的考核方式进行。 (5)顶岗实习或生产实习考核与评价 顶岗实习或生产实习是让学生以“职业人”的身份参与生产项目,从中学习和提高专业技能和职业能力的一种教学手段和教学过程。在顶岗实习的过程中,企业必须指定专业技术人员或一线技术能手对学生进行指导和培训,学校应选派专业骨干教师经常与企业指导老师和学生保持联系与沟通。 考核与评价采用企业指导教师考核与学校专业教师考核相结合的方式。在考核 , 16 , 水信息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过程中,以企业指导教师考核为主。企业指导教师考核的内容为:学生顶岗实习期间的日常表现、知识与技能的掌握程度、完成任务质量的高低。日常表现占20,、知识技能占40,、项目开发质量占40,。对顶岗实习成绩优秀者由专业教师进行复检审核,以校内审核确定的成绩为准,成绩突出者推荐到学院参加评奖。 2.2 教学条件 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目前在校生规模为252人,我们配备了20名专业教师,并从企业聘请了48名兼职教师,建立了具备“双师”素质与“双师”结构的专兼结合的专业教学团队,根据目前教学条件本专业每年可招收100名,每年招收100名。 2.2.1 师资条件 (1)教学团队建设 通过培养、聘请等途径,以专业带头人为核心,以骨干教师为基础,建立一支结构合理、师德高尚、教育理念新、改革意识强、具备“双师”素质与“双师”结构的专兼结合的专业教学团队。本专业教学团队有专业带头人2名,专业骨干教师15名,青年教师7名,外聘兼职教师48名组成。 1)专业带头人2人 专业带头人进一步提高了本专业相关理论和知识水平,了解国内外水资源发展动态,掌握国内同类专业的建设和发展状况,能组织带领专业教学团队开展教学建设与改革、生产科研,成为在国内有一定影响的专业带头人。 2)专业骨干教师7人 专业骨干教师通过参加教育部水资源与水环境教指委专业核心教师培训学习研讨,参加深圳精品课程建设、示范性建设培训,去黄委会水文局、花园口水文站、开封市水利局等生产一线调研,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有了显著提高,能承担一到两门专业核心课程的专业教学和实践教学任务。具有团队协作精神、熟悉生产工作过程;能组织开发课程和生产性实训项目;掌握本专业发展方向和技术动态,能协助专业带头人搞好专业建设和技术服务。 3)专业教师6人 专业教师通过下企业实践锻炼,实际工作能力有了明显提高,能承担专业实训教学任务和一门专业专业核心课程的教学任务。专业基础扎实、实践能力强,能够独立胜任实训教学,并能参与实训室管理、课程开发和专业建设工作。专业教师下企业锻炼情况具体见。 4)聘请兼职教师48人 兼职教师主要是从水文行业聘请具有丰富生产实践经验的技术骨干,以项目驱 , 17 , 水信息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动方式承担水文新仪器的操作使用、生产一线工作过程等教学任务,并能指导学生生产实训和顶岗实习,另外参与课程开发、教材、生产实训实习指导书的编写工作。专业教师中兼职教师的比例达到50%以上。 (2)专业教学团队承担教学任务情况具体见。 2.2.2 实验实训条件 (1)校内实训基地建设依据(水文信息采集实训室、水文信息处理实训室) 1)实训基地具备生产型、职业性和开放性。 2)实训基地由行业企业(黄委会水文局、黄委水科院、华北水院、花园口水文站、开封气象局等)与学校共同参与建设。 3)具备职业核心技能的培养条件,满足各实训环节的要求。 4)基本操作仪器设备在实训中应保证人均一台。 5)购进一定数量的、先进的仪器设备。 6)能根据生产发展需要,硬件设备具备更新条件,软件设备满足升级要求。 7)具备完善的实训管理制度 (2)校内实验实训基地建设与使用 校内实训室建设应突出生产型,在现有实验实训条件的基础上,根据高技能人才培养的需要,围绕水信息技术专业,更新教学设施和仪器设备,增加模拟和仿真实训条件。 水文信息处理实训室和水文信息采集实训室(建设校内水文站、气象观测站),建成具有真实生产环境,融“教、学、做”于一体、多功能、综合性的实训室。实训设施均按照工艺流程或生产流程规划布置,营造企业文化氛围,形成真实或仿真的职业环境。实现课堂与实习地点的一体化,满足学生技能训练、生产性实训、职业培训和技能鉴定、社会服务等需求。 实训室服务专业:水信息技术专业、、水文与水资源专业、水务管理专业、水利水电工程建筑专业等其他与水有关的专业。 实训室主要功能:培养学生水文信息采集处理能力培养、水文信息分析应用能力培养、技能培训、技能鉴定等。 开出实训项目16项,具体功能表8。水文信息采集实训室和水文文信息处理实训室分别可同时容纳2个班80名学生实训。主要设备构置情况见表9。 表8 实训室具体功能 实训室 功 能 实 训 项 目 实验设备 岗位能力 名称 , 18 , 水信息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超声波水位计、压力水位计、 ?水位观测 水位观测能力 水尺 旋杯式流速仪、旋桨式流速仪、 ?流速测量 流速测量能力 电波流速仪 走航式宽带四波速ADCP ?流量测验 流量测验能力 学生实践教学 遥控横式采样器、振动测沙仪 ?悬移质泥沙测验 悬移质泥沙测验能力 水文信息师资培养 采集 岗位技能培训 比重瓶、移液管、温度计、电子实训室 技术研发 ?泥沙处理 泥沙处理能力 天平 生产服务 ?浮标测流 电子浮标、全站仪、平板仪、秒浮标流量测验能力 表 ?河道水体测量 测深仪、全站仪 河道水体测量能力 ?断面测量 全站仪 断面测量能力 ?水文资料整编 ?水文资料统计 水文资料整编能力 学生实践教学 ?水文数据库检索 水文数据库检索能力 水文信息 师资培养 ?水文预报 编制水文预报能力 计算机和各种生产软件 处理实 岗位技能培训 ?水资源分析计算 水资源分析计算能力 训室 技术研发 ?水资源分析评价 水资源评价能力 生产服务 ?水质分析评价 水质分析评价能力 ?水资源开发利用 表9 主要设备配置 单价单位仪器名称 型号 规格 数量 总价 ,元, 名称 6米钢塔 含基础 2 20000 40000 缆道系统配置 1 41000 41000 缆道信息管理系统 1 30000 30000 EKL,3全自动缆道测流控制台 EKL,3 1 88000 88000 水文信避雷接地体 1 6000 6000 息采集水位井 1 8000 8000 实训室 压力水位计 WL-400 1 6930 6930 液晶水位显示器 EZ-100 1 5250 5250 电子天平 BL-410S 3 4150 4150 电波流速仪 SVR 1 41500 41500 , 19 , 水信息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专用三体船 1 26600 26600 笔记本电脑 dell D630 1 8400 8400 走航式宽带四波速ADCP WHRZ-1200 1 248000 248000 旋杯式流速仪 LB50-5 5 2800 14000 旋桨式流速仪 LS-1206B 5 4400 22000 旋桨式流速仪 LS-20B 5 5400 27000 全量编码浮子水位计 WFH-2 3 2800 8400 遥控横式采样器 LAH-2 6800 6800 振动测沙仪 *含软件 388000 388000 笔记本电脑 *测沙仪配套 8400 8400 台式计算机 *测沙仪配套 4700 4700 打印机 A4 *测沙仪配套 1900 1900 试剂柜 12 4519 45228 试验台 5 14500 72600 计算机 *含桌椅 60 4207 252430 松下PT-PX770 多媒体系统 1套 PT-PX770 1 10230 10230 水文信上海三科SVC-30KVA三相稳压电SVC-30KVA *含交换机、材料 1 11180 11180 息处理源 实训室 台达UPS 1 2400 3400 联想万全 T350G6C 1 30000 30000 合计 1431920 在校内建设符合生产要求的水文站和气象观测站 根据学生能力培养的需要,按照生产要求的标准建设水文站和气象观测站,在建设过程中与黄河水利委员会水文局、花园口水文站等企业合作(学院投资、生产企业技术指导)在校内建立了水文站;与开封市气象局合作(学院投资、生产企业技术指导),在校内建立了气象观测站。 实验室按生产要求管理,工作人员全部按生产要求配置,全部由学生自己组建,轮流负责管理,具体工作人员配置详见表10、表11。 表10 水文站人员设置 工作岗位 人数 工作范围 站长 1 负责全面工作 副站长 2 1人负责业务,另1人后勤和生活 外业测验 3 水位、报汛,流量、泥沙测验,其他各1人 内业资料整编 1 内业资料整理、管理 , 20 , 水信息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表11 气象观测站人员设置 工作岗位 人数 工作范围 站长 1 负责全面工作 副站长 1 1人负责业务 现场观测 1 负责室外观测 内业资料整理 1 负责填写观测报告,资料整理、管理 实训室日常工作完全与生产一致,有站长全面负责,严格按照生产规范进行操作。使学生在学校既当学生又当生产者,既当管理者又当被管理者。学生在校内学习期间扮演不同角色,增强学生的适应能力,真正做到知识能力全面提高,实现学生向生产者的转变。 (3)校外生产实习基地建设依据 1)校外生产实习基地建设应突出教学性,首先满足教学需要。 2)能为学生提供实训条件和便利,并保证实训学生的人身财物安全。 3)观测项目齐全,设备功能先进。 4)有一定数量的业务能力强,实践经验丰富、能担任学生实习任务的指导教师。 5)有较好的生产科研氛围。 6)校企双方能建立有效的“紧密结合,互惠互利,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长期合作机制。 7)校外实训基地建设与使用 在巩固已有校外实习基地的基础上,根据学生能力培养需要,本着互利互惠、双向互动的原则,依托行业,联合企业,与黄委会水文局、河南省水文局、广东省水文局、花园口水文站等全国知名单位合作,新建20个稳定的校外实习基地。通过面向企业提供“订单式”培养、“项目化”合作教育、技能培训与技术服务等途径,进一步拓展校外实习基地,扩大合作层面,提高合作深度,与企业共同管理、共同考核,确保实习教学质量,形成校外实习基地运行与管理长效机制,充分满足学生的生产性实习和半年以上顶岗实习的需要。 2.2.3 内涵建设 (1)内涵建设的指导思想 为满足水信息技术专业“高技能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实验实训条件内涵建设以体现校内教学的“生产性”为指导思想,使学生感受“现代企业文化”和“浓厚的职业氛围”,探索开放式实训室管理模式,通过校企合作,与企业深度融合, , 21 , 水信息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共同进行实训室内涵建设。 (2)建设内容 1)引入企业文化 实验室文化建设,要有能反映专业特点、实验室特色的标语;取得的主要成果展示;本实验室开发的实训项目、培养的主要能力;主要实训项目的工作流程,引用的行业标准,操作规范等。增强学生艰苦奋斗、吃苦耐劳、精益求精的团队精神。 2)开发生产性的实训环境和实训项目 与黄委会水文局、河南省水文局、广东省水文局、花园口水文站等全国知名单位合作开发实训环境和生产性实训项目,制定实训教学大纲、指导书、考核标准等教学文件。 3)制作职业服装 根据水文工作的特点,制作标志醒目、轻便、耐用的职业服装,使学生脱离学生身份,以“职业人”的角色开展生产性实习。 2.3 运行管理及制度建设 2.3.1 顶岗实习管理 顶岗实习的目是培养学生的专业综合能力和创新能力;推动企业的科技进步,提高企业效益。根据企业情况采用不同学习方法,经过探索和实践,我们总结出了“集中岗位轮换实习”和“分散顶岗实习”等。 (1)集中岗位轮换实习 安排学生在他们就业后有可能从事的技术、管理、生产等工作岗位上进行分组轮换实习,执行企业的作息时间,根据每个岗位性质分别安排2,4 周时间,学生在真正的岗位上,在真实的工程氛围中了解岗位的性质、任务、职责,领略现场工程技术工作的重要性、复杂性和灵活性,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完成实习指导书中规定的任务和要求,同时在实习中发现和寻找课题作为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的题目。对实习中涉及到的专业知识采用集中讲授、现场教学和专题讲座相结合的方法进行,上午顶岗实习,下午理论教学,每个岗位实习结束后学生要写出实习总结,由指导教师填写顶岗实习综合评价表。为引导学生深入实习,我们还组织开展了“为企业解决一个技术问题”的活动,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2)分散顶岗实习 根据学生毕业生选定的工作方向,确定顶岗实习岗位,在这个的岗位上了解岗位的性质、任务、职责,领略现场工程技术工作的重要性、复杂性和灵活性,在指 , 22 , 水信息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导教师的指导下完成实习指导书中规定的任务和要求,同时在实习中发现和寻找课题毕业设计的题目,通过实习完成实习任务。 (3)顶岗实习实施与管理步骤 提交实践单位同意顶岗实践的邀请函或接收证明,到系办领取毕业实践审批材料,并填写有关内容; 有关领导审批并签署意见; 领导批准签字的申请书一式两份,一份交辅导员处,一份与邀请函或接收证明一起交教务员处; 到联系单位顶岗实践; 实践结束返校上交毕业实践鉴定表及毕业实践成果,并参加毕业答辩。 2.3.2 教学管理 按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要求,实行院系两级教学管理体系,学院从宏观上进行管理调控,系部在微观上具体实施。教学管理制度从教学文件管理、教学运行管理、学籍与成绩管理、工作量计算、顶岗实习管理等各个方面作出了详细的规定,保证了教学工作的规范有序开展。具体包括:《教务工作管理规定》、《专业教学标准管理规定》、《教务运行管理规定》、《课程学期计划管理规定》、《课堂教学管理规定》、《实验教学管理办法》、《校外实习(实训)教学管理办法》、《校内实习(实训)教学管理办法》、《排课、停课、调课规定》、《学分制学籍管理办法》、《学分制教学管理和选课实施细则》、《学生学习成绩考核管理规定》、《课堂规则》、《考场规则》、《监考人员守则》、《学生考试违纪作弊的认定及处理规定》、《编写试卷分析报告的几点原则意见》、《毕业设计答辩考评意见》、《毕业实践管理规定》、《外聘教师管理规定》、《教师教学工作量计算办法》、《试题(卷)库建设的规定》、《教学楼及教室管理暂行规定》、《实验(训)室管理实行办法》、《顶岗实习管理办法》等。 2.3.3 质量保障体系建设 为保证教育教学质量,学院建立了院、系、教研室三级质量监控体系,制定了《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教师教学工作规范》、《学生评教工作实施办法》、《同行教师评教工作实施办法》、《学生教学信息员管理办法》、《教育教学督导工作实施办法》、《领导干部听课制度》、《系(部)教学工作评估方案》、《教研室工作评估方案》、《教学检查制度》、《教学事故认定和处理办法》等管理制度。根据督导评教、学生评教、教师互评、领导听课等方面的情况和督导评学、教师评学等方面的情况,教务处每学期发布一次教师教学质量评价报告和学风评价报告,奖先罚劣,有效的促进了教风、学风建设,为形成良好校风奠定了基础。 2.3.4 校企合作制度建设 , 23 , 水信息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学院在2007年10月下发了《黄河水院关于推行工学结合工作的原则意见》(黄院〔2007〕76号)和《毕业生就业工作与工学结合考评办法》(黄院〔2007〕77号)等文件,对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开展提出了原则性意见。在这些文件中,学院进一步健全了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组织机构,明确了工作目标,规范了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运行管理机制,制定了奖惩措施,使各系部在开展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在人员、经费与管理上做到了有章可循。 在学院工学结合办公室的组织下,多次召开了由企业、学院相关职能部门和教学系部人员参加的研讨会,制定了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开展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的具体实施办法。形成了实习基地的建设与管理、学生顶岗实习的安排与指导、校企人员互兼互聘、教师下企业实践锻炼、课程开发、技术科研服务等方面的规范管理制度,为大力开展校企合作,大力推进工学结合提供了全面的制度保障。 2.4 效益分析 (1)人才培养方案不断优化 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企业技术专家与专业骨干教师,在充分调研论证的基础上构建的“以生产为主导、四段制、两实习”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突出了工学结合,融入行业、产业、企业、职业和实践要素,人才培养方案不断优化,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奠定了基础。 (2)师资队伍素质不断提高 教师的思想观念有了质的变化,弄清了什么是高等职业教育,职业教育与高等教育地区别,摆正了自己的位置。深入开展了工学交替、项目导向、任务驱动、顶岗实习等增强学生能力的教学模式研究。形成了专业教学团队,增加了专业教师到企业工作的时间,积累了实际工作经验,提高了实践教学能力。同时聘请了一批行业企业的专业人才到学校担任兼职教师,加大兼职教师比例,形成实践技能课程主要由生产单位高技能的兼职教师讲授的机制,有利于学生能力的培养。 (3)办学条件不断增强 根据人才培养需要,校内建设了水文信息采集实训室、水文信息处理实训室和气象观测场。校外建立了二十多所实训基地。为学生能力的培养创造了条件,真正实现了工学结合、校企合作。办学条件增强、实验实训条件,强调生产育人。 (4)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高,就业竞争力不断增强 人才培养质量高,毕业生竞争能力强、就业质量高;毕业生能在不同的岗位上努力工作,取得显著成绩,为国家的水利行业的发展作出了贡献。 , 24 , 水信息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5)管理水平不断提高 校企合作共同开展专业建设,学院和系部改革各项管理制度,以适应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的要求,进一步健全和完善了教学管理、顶岗实习管理、质量监控保障等各项管理制度,管理水平不断提高。 (6)社会服务能力不断增强 社会服务水平高,对区域经济的贡献。一方面与教育部高职高专水资源与水环境教学指导委员会联合,举办本专业骨干教师培训班,培训教师三十多名;另一方面积极与兄弟院校进行教学交流,编写专业教材,开发精品课程,实现教学资源共享。 , 25 , 水信息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3. 改革成效 3.1 专业建设的成效 新建8门项目导向,任务驱动教学方式的核心课程。 师资力量进一步加强,引进44专兼职教师。 水文信息处理实训室和水文信息采集实训室(建设校内水文站、气象观测站)开出实训项目16项,依托行业,联合企业,与黄委会水文局、河南省水文局、广东省水文局、花园口水文站等全国知名单位合作,建立20个稳定的校外实习基地。满足实训需要,达到人才培养要求。 3.2 建设过程中形成的相关资源 3.2.1 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改革建设资源 校企合作,共同创建了“以生产为主导的四段制、两实习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制定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构建了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体系,开发了基于工作过程的专业核心技能课程,建立和完善了各项管理制度。在专业建设过程中,我们建立了水信息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库,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水信息技术专业教学标准; , 水信息技术专业实施性教学计划; , 专业核心技能课程标准; , 专业核心技能课程整体教学活动实施计划; , 专业核心技能课程单元教学设计; , 专业核心技能课程第一次课(整体教学设计); , 专业核心技能课程考核实施方案; , 专业核心技能课程工作任务书; , 专业核心技能课程学习指南; , 专业核心技能课程教学网站; , 专业核心技能课程校内讲义; , 顶岗实习管理制度; , 教学管理制度。 3.2.2 师资队伍建设资源 , 26 , 水信息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校企合作,以专业带头人为核心,以骨干教师为基础,建立一支结构合理、师德高尚、教育理念新、改革意识强、具备“双师”素质与“双师”结构的专兼结合的专业教学团队。本专业教学团队有专业带头人2名,专业骨干教师15名,青年教师7名,外聘兼职教师48名组成。能适应专业人才培养需要。 3.2.3 实验实训条件建设资源 新建1个水文信息处理实训室,扩建了水文信息采集实训室(建设校内水文站、气象观测站),建成具有真实生产环境,融“教、学、做”于一体、多功能、综合性的实训室。满足学生技能训练、生产性实训、职业培训和技能鉴定、社会服务等需求。开出实训项目16项。水文信息采集实训室和水文文信息处理实训室分别可同时容纳2个班80名学生实训。依托行业,联合企业,与黄委会水文局、河南省水文局、广东省水文局、花园口水文站等全国知名单位合作。 3.2.4 管理制度资源 形成了完善的师资队伍管理、制定了教学质量管理、水资源工程系毕业实践管理办法、课堂教学管理规定、实验教学管理办法、校外实习(实训)教学管理办法、水资源工程系校企合作管理制度等。 , 27 , 水信息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4 方案编制说明 4.1 方案编制依据 教育部 财政部《关于实施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加快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意见》(教高[2006]14号); 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 水信息技术专业调研分析报告。 4.2 评价方式与内容 (1)评价方式 为了保障人才培养质量的不断提高,必须建立完善的评价机制,从评价层面上应分为校内自身评价和社会评价,校内自身评价包括学生评价、教师评价、领导和督导评价等,社会评价包括用人单位评价、学生家长评价等, (2)评价内容 学生评价的内容应从课程开设、教师选配、教学内容、教学态度、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效果等方面进行; 教师评价的内容应从教学态度、教学方法、教学组织、教学手段、教学效果等方面进行; 领导和督导评价内容应从教学态度、教学方法、教学组织、教学手段、表达能力、教学效果等方面进行; 生产单位评价的内容应从知识、技能、素质和发展空间等方面进行; 学生家长评价内容应从习惯养成和素质要求等方面进行。 4.3 对方案的评价 (1)校企合作,共同制定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方案 人才培养方案中,突出高技能人才培养,把工学结合作为重要切入点,带动专业调整与建设,引导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注意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重视学生校内学习与实际工作的一致性,校内成绩考核与企业实践考核相结合。采用工学交替、任务驱动、项目导向、顶岗实习等有利于增强学生 , 28 , 水信息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能力的教学模式。 (2)参照职业资格标准,改革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 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改革中,坚持以高技能人才培养为主线,以工学结合、校企合作为切入点,进行课程体系和教学设计。参照本行业技术规范,遵照学习、实践、再学习、再实践的认知规律,与行业企业合作开发具有动态可调,融“教、学、做”为一体,强化学生能力培养的模块化课程体系。 (3)“教、学、练、做”一体化,培养学生职业技能 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创建课堂与实训场所一体化,集中时间强化技能训练的项目导向、任务驱动型“教、学、练、做”一体化教学模式,具有鲜明的职业教育特色,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岗位职业技能,更加贴近生产实际,具有明显的示范作用。 (4)校企合作,共同建设专业教学团队 通过培训、下企业锻炼、技术服务等方式培养专业带头人、专业骨干教师,提高专业教师的工程实践能力。从企业聘请工程技术人员作为兼职教师,主要指导学生实习和实训。校企合作,共同建设一支双师素质突出、双师结构优化的专业教学团队,为培养高素质高技能人才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5)校企合作,共同建设实训实习基地 校企合作,共建实训实习基地,校内实训基地突出了生产性,校外实习基地突出了教学性。校企合作,共同设计实验实训室环境、工作流程,制定实验实训室开放管理制度,共同开发“教、学、练、做”一体化的教学实训项目,满足了学生职业技能培养的需要。 (6)考核评价与职业资格认证衔接,实施精湛技能证书,提高学生就业能力 职业技能训练与岗位要求相一致,考核与评价和职业资格认证相衔接,体现了人才培养的职业性。实施精湛技能证书制度,使课程体系切实融入了职业岗位要求,强化了学生职业技能的培养,增强了学生的就业竞争力,提高了学生就业能力。 4.4 方案主要特色和亮点 (1)创建“以生产为主导、四段制、两实习”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 (2)建立生产性校内实训室(把水文站和气象站建在学校) , 29 , 水信息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4.5 经验、体会 (1)社会对高职的认同度越来越高。促进了水信息技术专业学生的招生与就业。 (2)教师思想观念有了很大的转变。高职教育培养人才有着明确的职业针对性,特别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不可能通过课堂灌输来获得(必须通过实践活动来学习和锻炼。这就要求高职教育的教学过程要有很强的实践性。不仅要安排各种各样的校内实践教学环节,还必须让学生参与真实的社会生产实践活动(在社会生产的真实环境中。在具体的职业岗位上,在生产单位相关人员的指导管理下,学习并掌握职业岗位操作技能(培养职业能力。“思路决定出路”,认识提高了、思路理清了、方向明确了,工作有了更大的劲头~这是一种无形的成绩与收获。 (3)企业对高职人才的急需和愿意配合我们搞好人才培养的认识和积极性越来越高,打破了过去我们在校企合作“一头热一头冷”的局面。企业的运行往往以赢利为目的,校企合作的基石是双赢共进,在企业为学校投入,参与学校教育教学的过程中,学校必须为企业着想,为企业培训人才,输送人才,为企业培训职工,开展技能鉴定,技术服务,使企业切实地感受到校企合作给企业带来的利益,愿意主动与学校联合。 (4)加强了与兄弟院校的教学交流、师资交流、教师互访、学生社团活动等,达到了教学资源共享。 4.6 存在问题与改进 (1)时间短,专业标准可能会存在一定的问题,有待进一步的实践。 (2)校外实训基地建设存在地区差异。 (3)项目化的专业核心课程教材目前均为讲义,还需在执行过程中不断完善,成熟后方可正式出版。 (4)专业教师的实践应用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 4.7 可推广程度分析 (1)人才培养方案具体思路符合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突出高技能人才培养,把工学结合作为重要切入点,带动专业调整与建设,引导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注意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重视学生校内学习与实际工作的一致性,校内成绩考核与企业实践考核相结合。采用工学交替、任 , 30 , 水信息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务驱动、项目导向、顶岗实习等有利于增强学生能力的教学模式。 (2)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改革与职业教育理念紊合。坚持以高技能人才培养为主线,以工学结合、校企合作为切入点,进行课程体系和教学设计。参照本行业技术规范,遵照学习、实践、再学习、再实践的认知规律,与行业企业合作开发体现动态可调,融“教、学、做”为一体,强化学生能力培养的模块化课程体系。 (3)根据高职教育理念“以就业为导向,以教学为中心,以专业建设为核心”,在教学运行与实施过程中,推行“三四机制”。有利于学生能力的全面培养。 (4)校内、校外实训基地建设突出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 (5)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深度和广度有待继续提高。 4.8 改进的打算 (1)专业教学标准应在实践过程中进一步修改完善。 (2)在教材建设中,加强与同类院校教师间、企事业单位技术人员的相互研讨,修改完善,以便加快教材建设的进度。 (3)继续增加专业教师到企事业单位锻炼的工作时间,进一步提高教师的实践应用能力。 4.9 建议 (1)建议不定期召开专业教研会,增加学校与学校之间、教师与教师之间的学习交流机会,深入讨论专业标准和课程建设。 (2)积极创造条件,增加教师下企业锻炼、参加生产科研的机会,为教师增加知识和技能的储备。 (3)进一步加强与生产部门专家学者的联系,加强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深度,充分发挥校内外实训基地的作用。 , 31 ,
本文档为【水信息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792768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192KB
软件:Word
页数:46
分类:生活休闲
上传时间:2017-10-15
浏览量: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