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朝鲜通史

朝鲜通史

举报
开通vip

朝鲜通史朝鲜通史 ?? ???? ?? ??? ??? ?? ??? ????(?) ?? ???? ?? ??? ???, 1956 根据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科学院1956年版译出 朝鲜通史 上卷 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 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编 贺剑城译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62年7月版 序言 全体朝鲜人民为了战后人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斗志昂扬,精力充沛,正走上一个有历史意义的行程,在这种形势下,我们历史学界也编写了《朝鲜通史》,作为我们自己努力的重要表示之一。现在首先将上卷(古代和中世...

朝鲜通史
朝鲜通史 ?? ???? ?? ??? ??? ?? ??? ????(?) ?? ???? ?? ??? ???, 1956 根据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科学院1956年版译出 朝鲜通史 上卷 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 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编 贺剑城译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62年7月版 序言 全体朝鲜人民为了战后人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斗志昂扬,精力充沛,正走上一个有历史意义的行程,在这种形势下,我们历史学界也编写了《朝鲜通史》,作为我们自己努力的重要表示之一。现在首先将上卷(古代和中世纪部分)公诸于世。《通史》编写之前,先讨论了提纲,编写的过程中,又举行了十余次执笔 者和其他学者的集体讨论会。下卷(近代和现代部分)原稿的传阅和讨论正在继续进行中。 《朝鲜通史》(上卷)分十五章叙述:第一章到第四章由林建相同志执笔,第五章到第七章由金得中同志执笔,第八章和第九章由金锡亨同志执笔,第十章到第十二章由朴时亨同志执笔,第十三章到第十五章由金锡淡同志执笔。应该指出:每个时期都由专家分别执笔是本书的优点。 可是本书还有不少缺点。尤其是关于古朝鲜和高句丽、百济、新罗的社会形态及分期问题还没有作出明确的科学的结论,因而在叙述这些问题时采取不偏不倚的态度。从渤海(震国)在我国历史上所占的地位来看,叙述的分量本应和它的重要地位相适应,可是也未能做到。实学思想和天主教在十八世纪以后我国人民的精神生活中,具有重要意义,可是对它们的社会经济根源和它们在当时社会生活中所起的肯定和否定作用也未能加以全面的阐明。 参考文献的注释方法和叙述表现方法未能做到全书统一。当然本书的缺点还 不限于这些。 尽管未能科学地集中各方面专门的决定性的见解,我们相信这本书对于一般读者了解祖国历史的概括知识还会有一定的帮助。 当然,要想从高度的科学水平来叙述我国的历史,还需要解决很多的个别问题。在这项工作中,以后我们将继续贡献全力,我们将把国内外同志和这方面学者对本书缺点的批评看成是最宝贵的东西而接受下来。我们确信:只有这样,我?们这座小小的“积功之塔”才能更坚实更美好。 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科学院历史研究所 一九五六年三月五日 ? 出自朝鲜俗语:“积功之塔,终古不塌”。——译者 目录 序言 第一章 原始公社及其解体。古朝鲜 第—节 朝鲜的原始公社及其解体过程 第二节 古朝鲜 第二章 高句丽、百济、新罗等三国的形成和发展 第一节 三国的形成及其社会经济情况 第二节 三国的对外关系 第三节 三国的文化 第三章 新罗统一三国 弟—节 新罗和唐的联合军征服百济、高句丽 第二节 朝鲜人民反对唐侵略势力的斗争 第三节 朝鲜部族的形成 第四节 在高句丽故土上建立的渤海国。渤海国与新罗的关系 第四章 新罗封建关系的发展 —节 封建中央集权制的确立 第 第二节 八——九世纪封建经济的发展 第三节 九世纪的农民起义。新罗王朝的没落 第四节 新罗的文化 第五章 高丽朝的建立。中央封建集权制的加强 第—节 高丽朝的建立及其对内对外政策 第二节 土地所有关系和田柴科以及兵役 制度 关于办公室下班关闭电源制度矿山事故隐患举报和奖励制度制度下载人事管理制度doc盘点制度下载 的实行 第三节 中央集权统治机构的确立 第六章 九九三年——一〇一八年契丹的侵入及其败退,十一世纪后半期生产、 贸易的发展,文化的繁荣 第一节 契丹的第一次侵入及其败退 第二节 契丹的第二次侵入及其败退 第三节 契丹的第三次侵入及其败退 第四节 十一世纪后半期生产和贸易的发展 第五节 文化的繁荣 第七章 十二世纪的农民起义 第一节 十二世纪大土地占有关系的发展、封建剥削的加强和人民生活的恶化 第二节 尹瓘建筑九城 第三节 妙清的叛乱 第四节 十二世纪后半期的农民起义 第五节 崔忠献执政时期的农民起义 第八章 高丽人民反对蒙古侵略者的斗争。蒙古的羁绊 第一节 高丽人民反对蒙古侵略者的斗争 第二节 蒙古的羁绊 第三节 蒙古势力的被驱除 第九章 高丽王朝的灭亡和李氏王朝的建立 第一节 土地兼并的发展 第二节 红头军和倭寇的破坏行动 第三节 李成桂一派的执政及其政策 第四节 十三——十四世纪的文化 第十章 十五世纪前半期的社会生产和文化发展 第一节 李朝建立后国内外的形势和对内对外政策 第二节 十五世纪前半期社会生产的发展 第三节 十五世纪前半期的文化发展 第四节 李朝封建国家统治机构的确立 第十一章 封建压迫与剥削的加强和人民反抗斗争的高涨(十五世纪末——十六世纪末) 第一节 十五世纪中叶的国内情况 第二节 一四六七年咸镜道的农民战争 第三节 从十五世纪末到十六世纪末这个时期的政治变化和封建剥削的加强,人民为反对这些所作的斗争 第十二章 一五九二——一五九八年反对日本侵略者的卫国战争 第一节 一五九二年日本的侵入和卫国战争的开始 第二节 战争初期我水军的辉煌胜利、义兵的英勇斗争 第三节 明军的来援和在朝明两军的协同作战下敌军的崩溃和败退 第四节次侵入及其被击退 敌人的再 第十三章 一六二七年和一六三六年女真的侵略,十七世纪中叶以后商品、货币经济的发展 第一节 十七世纪初的社会经济情况 第二节 一六二七年——一六三六年女真的侵入 第三节 十七世纪中叶以后农业的恢复发展及商品货币经济的发展 第四节 文化的新倾向 第十四章 十八世纪中叶——十八世纪末的社会情况和实学的繁荣 第一节 十八世纪中叶的社会情况和英祖的各种政策 第二节 十八世纪中叶以后农业、工业和商业的发展 第三节 实学的繁荣和文学、艺术的发展 第十五章 十九世纪前半期封建制度的衰落,农民起义的高涨 第一节 十九世纪初的社会情况 第二节 一八一一——一八一二年平安道的农民战争 第三节 农业的荒废和工业、商业发展的停滞 第四节 三政的紊乱和农民起义的高涨 第五节 十九世纪前半期的思想和文化 ??????????? ??? ????? ????(?) ?????? 1958 朝鲜通史 (下卷) 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科学院历史研究所著 吉林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所译 吉林人民出版社1975年10月版 目录 第一章 朝鲜人民反对外来资本主义侵略的斗争,“江华条约”的缔结和朝鲜通商口岸的开放 第一节 十九世纪六十、七十年代的国内外形势和大院君的对内对外政策 第二节 法美舰队的入侵及其败退 第三节 日本资本主义侵略朝鲜的开始,“江华条约”的缔结和朝鲜通商口岸的开放 第二章 通商口岸开放后的朝鲜社会经济状况,壬午兵变与甲申政变 第一节 通商口岸开放后的朝鲜社会经济状况,壬午兵变 第二节 清朝势力的渗透,日本加紧侵略朝鲜,同欧美资本主义列强缔结不平等通商条约 第三节 开化思想的产生和甲申政变 第三章 1885年至十九世纪九十年代初期朝鲜的社会经济状况和甲午农民战争 第一节 1885年至十九世纪九十年代初期朝鲜的社会经济状况和各地农民起义的高涨 第二节 甲午农民战争的爆发,农民战争的发展和“执纲所”的建立 第三节 日军武装干涉下农民战争的失败,所谓“甲午改革”的实行 第四章 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朝鲜的社会经济状况,反对日本帝国主义吞并朝鲜的反日义兵斗争 第一节 甲午农民战争后朝鲜国内外的形势,反日义兵斗争的开始 第二节 日俄战争和日本帝国主义吞并朝鲜政策的露骨化,“乙巳保护条约”的签订 第三节 日本帝国主义统监政治下的朝鲜社会经济状况,反对日本帝国主义吞并政策的反日义兵斗争 第四节 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的爱国文化启蒙运动 第五章 二十世纪一十年代日本帝国主义殖民统治下的朝鲜,早期的反日独立运 ——1919年) 动(1910年 第一节 日本帝国主义的宪警武断政治和朝鲜的社会经济状况 第二节 日本帝国主义吞并朝鲜初期的反日独立运动 第三节 伟大的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和朝鲜的三一运动 第六章 殖民地工业的发展和工人运动的壮大(1920年——1930年) 第一节 二十世纪二十年代朝鲜的社会经济状况 第二节 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传播,工人运动和农民运动的发展 第三节 朝鲜共产党的成立及其解散 第四节 1929年至1930年工人运动和农民运动的新高涨 人名译名对照表 地名译名对照表 后记 后记 本书是根据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编著的《朝鲜通史》下卷(朝鲜科学院出版社1958年版)翻译的。原书共十五章,这里翻译的是其 中的第十六章至第二十一章,并将章次改为第一章至第六章。此外,书中的地图均是按原图译制的。 1974年12月 ??????????? ??? ????? ????(?) ?????? 1962 朝鲜通史 (上卷) 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科学院历史研究所著 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朝鲜通史》翻译组译 吉林人民出版社1973年5月版 序言 《朝鲜通史》(上)1956年出版后,到现在已有六年了。在这不长的时间内,我国劳动人民以千里马的气概继续跃进,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取得了伟大胜利。 今天,在我们国土上,史无前例的百花盛开的民族繁荣时期已经到来。我国人民在这焕然一新的现实和无限幸福的生活中回顾过去的时候,更加确信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取得的一切成就,完全是由于我们党和金日成同志的正确领导。 这期间,我们史学界在为贯彻党的科学政策的斗争中,也取得了惊人的成就。我们认为,这本《朝鲜通史》(上)就可以说明这个问题。我们运用历史唯物论的基本原理,更正确地、系统地叙述了从原始社会到十九世纪六十年代初数千年的我国人民的悠久历史,并更加深刻地体现了主体思想。读者从叙述体例的完整和内容的丰富,可以看出这些成就。 本书包括从原始公社制社会到封建社会末期。在编写过程中,我们尽了最大努力吸收我国史学界在这期间取得的全部成果。我国考古学者对朝鲜原始时代问题和古代史学者、中世史学者对到封建社会末期为止的诸问题的研究成果中,有不少是非常宝贵的。和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所有成就一样,这些成果完全是我们党和金日成同志无微不至的关怀结果,也是我们史学工作者在自己的研究工作中,遵循党和领袖教导的结果。 我们在编写本书时,不仅慎重考虑了贯串整个时期作为历史体系基干的社会经济关系问题,而且对我们祖先在悠久的历史中创造的优秀文化遗产和光荣的爱国传统也很重视,在叙述上使之占有很大比重。我们把本书的编写作为在完成我党第四次大会提出的任务的路程中的第一个里程碑。 本书各章分别由下列同志执笔: 第一章,历史学学士金用玕; 第二章,历史学学士林健相,李址麟,教授、历史学博士金锡亨; 第三章,蔡熙国,林健相,金锡亨; 第四、五章,蔡熙国,朴文源(还编写了第七、十、十四、十六、十八、二十一、二十三章的美术部分); 第六、七章,院士、历史学博士朴时亨; 第八、九、十章,历史学学士李镛重; 第十一、十二、十三、十四章,金锡亨; 第十五、十六章,洪熹裕; 第十七、十八章,金世翊; 第十九章,金世翊,历史学学士张国钟,历史学学士金思亿,孙英钟; 第二十章,张国钟; 第二十一章,金思亿,孙英钟; 第二十二章,洪熹裕,金思亿,张国钟,许宗浩; 第二十三章,教授郑镇锡,孙英钟,金教植。 本研究所古代史研究室和中世史研究室研究士洪熹裕、张国钟、孙英钟、许宗浩、金教植等同志对原稿反复进行推敲,并由金锡亨(高丽以前时期)、朴时亨(李朝时期)两位同志进行总的审阅。由于原稿是由研究不同领域、不同时代的专家分别执笔的,所以,在推敲和审阅过程中,往往对其叙述不得不进行增删。有时还为了全书叙述体例的统一,不可避免地要对原稿加以一定的修改。但这种 增删修改都是最低限度的,因而又不能不保留执笔者的不同行文风格。这点希望得到读者的谅解。 至于学术界仍有争论的问题,在这里只作了比较简略的叙述,这点也希望读者原谅。特别是在有关我国古代国家的问题上,如果采用任何一方的观点进行叙述,分量也都要增加一些。但是,我们考虑到本书将作为大学教科书和讲义使用,因此采取慎重态度,除不可避免的情况外,在叙述时尽量采用双方的共同点,并使之系统化。 这些问题尽管是有争论,但在这期间也取得了不少成果。附带说明的是,这些研究成果,读者在即将另行出版的有关论文集中将会看到。 一九六二年五月 科学院历史研究所 目录 序言 第一编 原始社会 第一章 原始公社制社会 第一节 母系氏族社会 第二节 父系氏族社会 第三节 原始公社制社会的艺术和原始宗教 第四节 原始公社制社会的解体 第二编 奴隶社会 第二章 古代朝鲜诸国家 第一节 古朝鲜 第二节 扶余 第三节 辰国 第四节 古代朝鲜的文化 第三编 封建社会 第三章 封建国家——三国的建立 第一节 高句丽国的建立 第二节 百济和新罗国的建立以及六伽倻 第四章 三国的发展,高句丽人民击退隋、唐侵略者的斗争 第一节 高句丽国家的发展 第二节 百济国家的发展 第三节 新罗国家的发展 第四节 高句丽人民击退隋、唐侵略者的斗争 第五章 三国的文化 第一节 科学和技术 第二节 哲学和宗教 第三节 文学、音乐与舞蹈 第四节 建筑与美术 第六章 新罗统一南部国土和渤海国在高句丽故地的建立 第一节 新罗统一百济的全部疆土和高句丽的南部地区(七世纪中叶) 第二节 渤海国在高句丽故地的建立及其初期的发展(七世纪末叶至八世纪初叶) 第七章 新罗和渤海的发展 第一节 新罗的政治和经济的发展(七世纪末叶至九世纪中叶) 第二节 渤海的政治和经济的发展(八世纪中叶至九世纪末叶) 第三节 九世纪后半期新罗农民起义的高涨和泰封国、后百济的分立以及高丽朝 的建立 第四节 新罗和渤海的文化 第八章 高丽的统一国土,中央集权制的发展 第一节 高丽推行的统一政策 第二节 渤海王朝的灭亡及其遗民为收复故地的斗争 第三节 高丽统一国土大业的完成 第四节 中央集权制的发展 第九章 993年至1019年高丽人民反对契丹侵略者的斗争 第一节 十世纪末的国内外形势 第二节 契丹侵略军的第一次败退 第三节 契丹侵略军的第二次败退 第四节 契丹侵略军的第三次败退,姜邯赞将军的丰功伟绩 第五节 辽东渤海人反对契丹统治的斗争 第十章 战后生产和文化的发展 第一节 战后生产的发展 第二节 对外贸易的发展 第三节 文化的发展 第十一章 十二世纪后半期的农民大起义 第一节 李资谦的叛乱和妙清的叛乱 第二节 阶级矛盾的尖锐化和武臣的掌权 第三节 1176年至1178年的农民大起义 第四节 1193年至1194年的农民起义 第五节 崔忠献执政时期的农民起义 第十二章 十三世纪高丽人民反对蒙古侵略的斗争 第一节 1231年高丽人民反对蒙古侵略的斗争 第二节 高丽人民反对蒙古继续入侵的不屈斗争 第三节 三别抄军的抗战 第十三章 十四世纪高丽人民反对蒙古和其他外来侵略者的斗争 第一节 高丽人民反对元侵略者的斗争 第二节 十四世纪中叶以后的国际形势和辛旽的改革 第三节 倭寇和红头军的入侵及其败退 第四节 科田法的制定和李氏王朝的建立 第十四章 十三至十四世纪的文化 第一节 出版和金属活字的使用 第二节 史书的编纂和文学艺术 第三节 技术的发展 第十五章 十五世纪李朝封建国家社会经济的发展 第一节 中央集权体制的重新整顿 第二节 北方的开拓和对外关系的调整 第三节 中央集权封建体制的加强和人民的处境 第四节 1467年咸镜道的农民战争 第十六章 十五世纪的文化 第一节 文化发展的前提 第二节 社会思想 第三节 训民正音的创制 第四节 科学的发展 第五节 印刷和其他技术的发展 第六节 文学艺术的发展 第七节 十五世纪的学校教育 第十七章 十五世纪末至十六世纪封建中央集权的削弱 第一节 土地兼并的加速 第二节 封建剥削的加重和人民反对封建剥削的斗争 第三节 统治阶级内部的争权夺利 第四节 十六世纪的对外关系 第五节 十六世纪的思想和文化 第十八章 1592年至1598年壬辰卫国战争 第一节 卫国战争的开始,战争初期李舜臣将军指挥下我海军的巨大胜利 第二节 各地义兵的英勇斗争和陆海各战线的胜利 第三节 明军的来援和侵略军的被驱逐 第四节 日本侵略军的再次入侵和被击退 第十九章 1627年及1636年反对女真入侵的斗争和十七世纪中叶以后商品货币 经济的发展 第一节 战后社会经济状况和我国人民反对女真侵略者的斗争 第二节 十七世纪后半期生产的恢复和商业的发展 第三节 大同法的实施和金属货币在全国的流通 第四节 实学的产生和国语文学的新倾向 第二十章 十八世纪社会经济的发展和阶级矛盾的激化 第一节 十八世纪土地所有关系和农业手工业的发展 第二节 商品货币经济的发展 第三节 阶级矛盾的激化和人民反对封建统治阶级的斗争 第二十一章 实学的兴盛与十八世纪的文化 第一节 实学兴盛时期的学者及其学术 第二节 实学兴盛期的学者及其进步作用 第三节 十八世纪的儒学 第四节 文学和艺术的发展 第五节 以王廷为中心的编纂事业与奎章阁 第二十二章 十九世纪初中叶资本主义的萌芽,封建制度的危机和农民起义的高 涨 第一节 资本主义的萌芽 第二节 封建制度的危机 第三节 1811年至1812年平安道农民战争 第四节 封建剥削的加重和1862年三南农民起义 第五节 大院君的执政及其初期政策 第二十三章 十九世纪初叶和中叶的文化 第一节 十九世纪初叶和中叶的实学 第二节 实学的特征和实学发展的历史意义 第三节 社会思想和科学技术 第四节 文学和艺术 人名译名对照表 地名译名对照表 后记 后记 本书是根据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编著的《朝鲜通史》上卷(朝鲜科学院出版社1962年版)翻译的。 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朝鲜通史》翻译组 1973年1月 朝鲜通史 姜孟山 1992年12月第1版 前言 朝鲜位于亚欧大陆东端的朝鲜半岛上,东西南三面环海。朝鲜半岛山青水秀,气候宜人,土地肥沃,资源丰富,素有三千里锦绣江山之美称。朝鲜是历史悠久的亚洲文明古国,朝鲜人民从远古时代起,就劳动生息在这块土地上,创造了光辉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 中朝两国是山水相连、休戚相关的友好邻邦,两国人民的友好往来源远流长,从古代起,两国人民频繁往来,经常进行经济文化交流。 为广大读者深入了解朝鲜历史的需要,增进中朝两国人民的相互了解,适应高等学校的教学和科研需要,我们编写了这五卷本的《朝鲜通史》。 编写这部《朝鲜通史》的过程比较长。1980年,为适应延边大学朝鲜史教学的需要,编写了《朝鲜古代史讲义》。1982年,编写出《朝鲜史讲义》内部印刷本,在教学中试用,并呈送有关部门和专家听取意见,经多次修改后,于1986年出版了《朝鲜简史》。在这一基础上,我们准备编写多卷本朝鲜通史。这时,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会支持我们,把《朝鲜通史》列入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我们在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会的支持和赞助下,完成了这部《朝鲜通史》的编写工作。 《朝鲜通史》分五卷出版。第一卷是从原始社会至统一新罗时期的历史;第二卷是高丽史;第三卷是李朝史;第四卷是近代史;第五卷是现代史。 我们在编写过程中努力做到:(一)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立场、观点、方法,阐明朝鲜历史的发展规津和特点,尽可能系统地论述朝鲜人民的历史和传统文化;(二)广泛吸收国内外史学界的最新科研成果,以我国学者的权威观点,编写出最新的朝鲜通史;(三)国内外史学界尚在争论和有待商榷的问题,本着慎重的原则加以处理。 本书在编写修改过程中,曾得到各方面的支持和帮助。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会、延边大学科研处、吉林省社会科学院朝鲜研究所顾铭学研究员,对本书的编写工作,给予了热情的支持和帮助,在此谨致谢意。 因水平所限,书中难免有错漏之处,敬请专家和读者批评指正。
本文档为【朝鲜通史】,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036899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34KB
软件:Word
页数:16
分类:
上传时间:2017-10-11
浏览量:5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