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水稻白叶枯病是一种世界性的重要细菌病害

水稻白叶枯病是一种世界性的重要细菌病害

举报
开通vip

水稻白叶枯病是一种世界性的重要细菌病害水 稻 白 叶 枯 病 的 研 究 进 展 学院:资环学院 班级:植保095 姓名:李文豪 学号:20090515511 水稻白叶枯病是一种世界性的重要细菌病害。 水稻白叶枯病又称白叶瘟、茅草瘟、地火烧等。我国各稻区均有发生。水稻主要病害。对产量影响较大,秕谷和碎米多,减产达20%-30%,重的可达50%-60%,甚至颗粒无收。一般籼稻重于粳糯稻,晚稻重于早稻。 症状 整个生育期均可受害,苗期、分蘖期受害最重,各个器官均可染病,叶片最易染病。其症状因病菌侵入部位、品种抗病性、环...

水稻白叶枯病是一种世界性的重要细菌病害
水 稻 白 叶 枯 病 的 研 究 进 展 学院:资环学院 班级:植保095 姓名:李文豪 学号:20090515511 水稻白叶枯病是一种世界性的重要细菌病害。 水稻白叶枯病又称白叶瘟、茅草瘟、地火烧等。我国各稻区均有发生。水稻主要病害。对产量影响较大,秕谷和碎米多,减产达20%-30%,重的可达50%-60%,甚至颗粒无收。一般籼稻重于粳糯稻,晚稻重于早稻。 症状 整个生育期均可受害,苗期、分蘖期受害最重,各个器官均可染病,叶片最易染病。其症状因病菌侵入部位、品种抗病性、环境条件有较大差异,常见分5种类型。 (1)叶枯型 主要为害叶片,严重时也为害叶鞘,发病先从叶尖或叶缘开始,先出现暗绿色水浸状线状斑,很快沿线状斑形成黄白色病斑,然后沿叶缘两侧或中肋扩展,变成黄褐色,最后呈枯白色,病斑边缘界限明显。在抗病品种上病斑边缘呈不规则波纹状。感病品种上病叶灰绿色,失水快,内卷呈青枯状,多 关于同志近三年现实表现材料材料类招标技术评分表图表与交易pdf视力表打印pdf用图表说话 pdf 现在叶片上部。 (2)急性凋萎型 苗期至分蘖期,病菌从根系或茎基部伤口侵入维管束时易发病。主茎或2个以上分蘖同时发病,心叶失水青枯,凋萎死亡,其余叶片也先后青枯卷曲,然后全株枯死,也有仅心叶枯死。病株茎内腔有大量菌脓,有的叶鞘基部发病呈黄褐或褐色,折断用手挤压溢出大量黄色菌脓。有的水稻自分蘖至孕穗阶段,剑叶或其下1-3叶中脉淡黄色,病斑沿中脉上下延伸,上可达叶尖、下达叶鞘,有时叶片折叠,病株 未抽穗而死。褐斑或褐变型抗病品种上较多见,病菌通过剪叶或伤口侵入,在气温低或不利发病条件,病斑外围出现褐色坏死反应带,病情扩展停滞。 (3)黄化型 黄化型症状不多见,早期心叶不枯死,上有不规则褪绿斑,后发展为枯黄斑,病叶基部偶有水浸状断续小条斑。天气潮湿或晨露未干时上述各类病叶上均可见乳白色小点,干后结成黄色小胶粒,很易脱落。水稻白叶枯病造成的枯心苗,在分蘖期开始出现,病株心叶或心叶以下1-2层叶出现失水、卷筒、青枯等症状,最后死亡。白叶枯病形成枯心苗后,其他叶片也逐渐青枯卷缩,最后全株枯死,剥开新青卷的心叶或折断的茎部或切断病叶,用力挤压,可见有黄白色菌脓溢出,即病原菌菌脓,别于大螟、二化螟及三化螟为害造成的枯心苗。病原 水稻白叶枯病是由Xanthomonasoryzaepv.oryzae(Xoo)引起的一种维管束病害Xanthomonas oryzae 称水稻黄单胞菌。包括白叶枯病菌和条斑病菌两个致病变种:即Xanthomonas oryzae pv.oryzae (Ishiyama)稻生黄单胞菌和Xanthomonas oryzae pv. oryzicola (Fang et al.)水稻黄黄单胞菌水稻生致病变种,属细菌。异名X.campestris pv.oryzae (Ishiyama) Dye。稻白叶枯病菌菌体短杆状,大小1.0-2.7×0.5-1.0(μm),单生,单鞭毛,极生或亚极生,长约8.7μm,直径30nm,革兰氏染色阴性,无芽孢和荚膜,菌体外具粘质的胞外多糖包围。在人工培养基上菌落蜜黄色,产生非水溶性 的黄色素,好气性,呼吸型代谢,不同地区的菌株致病力不同。自然条件下,病菌可侵染栽培稻、野生稻、李氏禾、茭白等禾本科植物。病菌血清学鉴定分三个血清型:Ⅰ型是优势型,分布全国。Ⅱ、Ⅲ型仅存在于南方个别稻区。病菌生长温限17-33℃,最适25-30℃,最低5℃,最高40℃,病菌最适宜pH6.5-7.0。 病株叶尖及边缘初生黄绿色斑点,后沿叶脉发展成苍白色、黄褐色长条斑,最后变灰白色而枯死。病株易倒伏,稻穗不实率增加。病菌在种子和有病稻草上越冬传播。分蘖期病害开始发展。高温多湿,暴风雨,稻田受涝及氮肥过多时有利于病害流行。防治法:选用抗病品种,从无病区留种,种子消毒,清除病稻草,合理施肥和浅水勤灌,增强水稻抗病力和秧田、大田喷代森铵、杀枯净等药剂。病原菌通常经伤口或水孔等进入寄主维管束,沿维管束传播,再在木质部中大量繁殖,最后蔓延至整个植株,导致病害不断扩大和加重。据报道,水稻白叶枯病每年给亚洲地区带来至少60%的水稻产量损失。据国际水稻中心统计,日本近年约有300000~400000hm2的水稻受到该病害的危害,在发病较重的地区产量损失达20%~50%。在印度,每年有数百万公顷的水稻发病,产量损失达6%~60%。在中国,除新疆、甘肃等尚未发现外,南北各稻区均有发生。 病害循环 越冬与初侵染源带菌谷种和病稻草是白叶枯病的主要初侵染源,老病区以病稻草传病为主,新病区以带菌谷种传病为主;带病谷种的远距离调运是病区逐步扩大的原因。 (1)病稻草和稻桩:干燥条件下堆贮的病稻草上的病菌可存活7个月至1年以上,可以越冬传病,而散落田间经日晒雨淋或被水浸泡后的病稻草上的病菌则很快死亡。未沤烂即还田的双季早稻病草对晚稻秧苗有一定的传病作用。发生凋萎型白叶枯病的稻桩里的病菌可存活到翌年5月以后,成为初侵染源。 (2)带菌谷种:水稻抽穗扬花时,病菌随风雨露滴沾染花器,潜伏于颖壳组织或胚和胚乳表面越冬,在干燥条件下可存活半年以上。翌年,病种播种后即产生病苗。 (3)杂草及其他植物:马唐、茭白、紫云英、草芦、看麦娘、异假稻、鞘糠草和秕壳草等多种植物可带菌越冬,但这些带菌植物作为初侵染源的实际作用,尚需进一步研究证实。 发病过程与环境的关系 水稻白叶枯病病原为水稻黄单胞菌、细菌,黄单胞杆菌属。病菌主要在稻种、稻草上越冬,新稻区以带菌的种子初次浸染,老病区以带菌的稻草初次侵染。干燥稻草上的病菌可存活1年左右,并且存活率很高,传病率也高,成为水稻整个生育期发病的不间断菌源。 水稻白叶枯病发生的前提,首先是要有足够的菌源,至于流行程度的轻重则受气候、水肥管理、品种感病性等多种因素影响。 1.品种抗病性及生育期 不同水稻品种间对白叶枯病存在一定的抗性差异,一般糯稻比籼稻抗病,高秆窄叶品种比矮秆阔叶品种抗病,耐肥品种比不耐肥品种抗病,叶面水孔少的品种比水孔多的品种抗病,而种植感病品种更
本文档为【水稻白叶枯病是一种世界性的重要细菌病害】,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105949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16KB
软件:Word
页数:0
分类:农业
上传时间:2019-08-16
浏览量: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