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管理]第二章 历史时期黄河的变迁

[管理]第二章 历史时期黄河的变迁

举报
开通vip

[管理]第二章 历史时期黄河的变迁[管理]第二章 历史时期黄河的变迁 第二章 历史时期黄河的变迁 黄河象一条金色的巨龙,横卧在祖国的北部大地上。它全长五千四百六十四公里,流域面积七十五万二千四百四十三平方公里。黄河流域是我国文明最早的发祥地,其中下游地区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一直是我国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中心。 一、黄河的历史与现状 黄河,中国的第二大河。发源于青海高原巴颜喀拉山脉黄河正源应为发源于巴颜喀拉山脉的各姿各雅山的卡日曲。蜿蜒东流,穿越黄土高原及黄淮海大平原,注入渤海。 据地质演变历史的考证,黄河是一条相对年青的河流。在距今115万...

[管理]第二章 历史时期黄河的变迁
[管理]第二章 历史时期黄河的变迁 第二章 历史时期黄河的变迁 黄河象一条金色的巨龙,横卧在祖国的北部大地上。它全长五千四百六十四公里,流域面积七十五万二千四百四十三平方公里。黄河流域是我国文明最早的发祥地,其中下游地区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一直是我国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中心。 一、黄河的历史与现状 黄河,中国的第二大河。发源于青海高原巴颜喀拉山脉黄河正源应为发源于巴颜喀拉山脉的各姿各雅山的卡日曲。蜿蜒东流,穿越黄土高原及黄淮海大平原,注入渤海。 据地质演变历史的考证,黄河是一条相对年青的河流。在距今115万年前的晚早更新世,流域内还只有一些互不连通的湖盆,各自形成独立的内陆水系。到新生代第四纪中期,在陕甘宁盆地堆积了大量的黄土。以后地面又抬升,形成黄土高原。接着,又由于长期的流水侵蚀,各个盆地逐渐联通,最后切过我国地势上以地质构造不同为其骨架的三大阶梯,自西向东,由高及低,构成黄河水系的雏形。青藏高原的一部分成为黄河的上游,黄土高原成为它的中游,华北平原是它的下游。受自然环境的影响,黄河及其许多主要支流都成为世界上少有的多泥沙河流。 黄河从河源到河口,由于流经不同的自然地理单元,流域条件差异较大,加上输沙过程中的冲淤影响,所以含沙量和输沙量的变化也十分复杂。黄河中游含沙量和输沙量都迅速增加。从下游来看,黄河水沙的来源和组成,本体上可以分为四个区域。 远古时期,黄河中下游地区气候温和,雨量充沛,适宜于原始人类生存。 早在6000多年前,流域内已开始出现农事活动。 从公元前21世纪夏朝开始,迄今4000多年的历史时期中,历代王朝在黄河流域建都的时间延绵3000多年。 因此,探讨历史时期黄河的变迁及其由此而带来的沧海桑田的转变过程,无疑对我们研究黄河流域悠久的历史,有着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黄河下游河道的迁徙 黄河是一条变迁无常的河流,有史以来曾发生过多次大小规模不同的改道。在西起郑州、北至天津、南抵淮河口的黄淮海大平原上,它时而北流注入渤海,时而南流夺推进入黄海,来回滚动,到处留下了变迁的痕迹。前人有所谓黄河“善淤、善决、善徙”之说,是并不夸张的。 黄河的变迁,固然主要是指的下游河段的变动,但在上中游的部分地区,河道的摆动变化也经常发生。 武陟、荥阳以下,黄河正式进入华北平原,才有改变方向的大规模改道。改道不仅次数频仍,流路紊乱,波及地域也极为广阔。历史上出现的河道,有如一把摺扇的扇骨,多至数十根。武陟、荥阳是扇纽,扇骨的分布北至海河,南至淮河。黄河的改道对这一广大区域的地貌变迁造成极大的影响,清初学者胡渭从古代黄河上千次改道的记载中,予以整理归纳,在《禹贡例略》里提出五大徙之说。后咸丰五年(1855年)铜瓦厢决口改道,加上一徙,统称“六大徙”。 1.西汉以前黄河下游河道 见于先秦文献而为人们所熟悉的古黄河下游河道有两条:“禹贡大河”,“山经大河”。另一条是见于《汉书?地理志》记载的黄河下游河道,俗称“汉志河”,亦为《水经?河水注》中的“大河故渎”。这条河道存在于战国至西汉末年,是历史时期有明确时间及具体流经的黄河下游河道。 黄河下游河道分支,可以分减主河道的洪水,减轻洪水的危害。但是汉代黄河的决溢仍较严重。最著名的是汉武帝元光三年(前132年),“河决于瓠子”,这是历史记载黄河夺淮入海的第一次,洪水历时二十余年,直至元封二年(前109年)始予堵塞。自汉平帝元始以后,即公元元年以后,黄河决败更加严重,黄河为患不已。 2.东汉至宋初后期黄河下游河道 王莽始建国三年(11年),发生第二次大徙。洪水在今鲁西、豫东一带泛滥了近六十年。 东汉明帝永平十二年(69年)遣王景、王吴率众10万治理决口,由此,黄河决溢灾害明显减少,出现了一个相对的安流时期。 东汉大河形成后800年间一直没有发生大的变动,其间很少有决溢发生,也无大的改流。其原因首先,王景治河后的河道距海里程比西汉大河短,河道也比较顺直,河水的流速和输沙能力大,对下游河道的稳定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其次,东汉以后,一直到魏普南北朝时期,黄河下游仍有汴水、济水、濮水、漯水等许多分支,还有许多湖泽和旧的河道。汛期利用这些分支、湖泽、旧道,一方面能从大河分出部分洪水,削减洪峰,另一方面又可以分出部分泥沙,对防洪和减缓下游河道淤积是有利的。再次,东汉以后,黄河中游人口减少,大批耕地由农转牧,植被情况可能得到一定改善,水土流失有了一定程度的减轻。这样,也就相应地延缓了下游河道的淤积速度,使河道有可能维持较长的时间。 隋以后,由于下游河口段淤高,排泄不畅,曾出现多次决口。唐的河患比魏晋南北朝多,290年间,有河决、河溢的年份有21年,平均13年一次。五代的 河患比唐朝更为频繁,55年中有决溢的18年,平均3年1次,呈现出决溢的次数愈益增多、灾害的程度日趋严重的现象。 3.北宋庆历以后黄河下游河道 北宋庆历八年(1048年),黄河便在澶州商胡埽大决,河水改道北流,经大名府(今河北大名)、恩州(今河北清河西北)、冀州(今河北冀县)、深州(今河北深县南),瀛州(今河北河间)、永静军(今河北东光)等府,州、军境,至乾宁军(今青县),经界河(今海河)至今天津入海。宋人称这条河道叫“北流”或“北派”。 十二年后,嘉祐五年(1060年),北流大河大名府魏县第六埽(今南乐西)向东决出一支分流,东北流经一段西汉大河故道,由今山东堂邑、夏津等地,下循笃马河(今马颊河)在冀、鲁之间入海。名为二股河,宋人称它为“东流”或“东派”。 北流与东流形成以后,时人称为“二股河”,形成北宋时代黄河下游两股分流的自然现象。时而单股北流;时而又二股并行。此后至北宋灭亡的80年间,北流单行49年,东流单行16年,二股并流15年。 金章宗明昌五年至明弘治初年黄河下游河道 4. 南宋时代,由于泥沙的淤积,黄河无论是北流或者东流,都难以维继,决口泛滥,“水势趋南”,已成定局。南宋建炎二年(1128年),东京(今河南省开封市)留守“杜充决黄河自泗入淮,以阻金兵”(《宋史。高宗纪》)。决口在河南省滑县的李固渡,决口后由延津、长垣、东明注入梁山泊,经泗水入淮河。此后黄河由泗入淮为常。加上金人占领黄河流域后, “又利河南行”,使黄河长期趋南由淮人海,其决口泛滥主要集中在今豫北及鲁西南地区。金章宗明昌五年(1194年)河决河南省阳武光禄村,黄河河道南移。至此“北流绝,全河皆入淮”,不再进入河北平原。 元代黄河流经哪些地方,史书没有具体记载。据《元史?地理志?杞县》、《元史?张柔传》和王喜《治河图略》等资料分析,自宋端平元年(1234年)蒙古军在开封以北寸金淀决河以灌宋军以后,黄河可能由封丘南,开封东至陈留、杞县分为三股:一股经鹿邑、毫州等地会涡水入淮;一股经归德、徐州,合泅水南下入淮,一股由杞县,太康,经陈州会颍水至颍州南入于淮。至元年间,黄河的决口泛滥大有威胁大运河运道的安全。至正十一年(1351年),在右丞相脱脱的主持下,贾鲁进行大规模地治河,自仪封的黄陵冈引河至归德的哈只口,把黄河干道挽向归德,由徐州入泗水然后汇入淮河的河道。但这样黄河失去宣泄的路径,仅仅隔了14年,至正二十五年(1365年),便河决东平,复进入大清河了。 5.明弘治中期至清咸丰年间的黄河下游河道 明代前期,黄河决溢之频繁,河道之紊乱,不下于金、元两代。总起来看,明代前期的黄河大致有以下几个特点: 第一、河患多发生在河南境内,尤其集中于开封上下,决溢次数极为频繁。第二、河道乱,变迁多,忽南忽北,极不稳定。第三、在治河策略上,重北轻南,以保漕为主。 明代后期,黄河下游大部分时间仍然流经河南、山东、在清河与淮水会合,东注黄海。这一时期主要特点是: 第一、明后期河患移至山东和南直隶境内,尤其集中在曹县、单县、沛县、徐州等地,河南境内的决口已较少出现。第二、潘季驯治河以后,河道基本归于一流,由兰阳,归德、虞城、砀山,徐州、宿迁、桃源等地,至清河会淮入海,几百年多道分流的局面至此告一结束。第三、明代后期治河,不但仍然以“保漕”为最高指导原则,而且在嘉靖年间又出现所谓“护陵”的任务,这就使治河工作更加错综复杂,陷于十分被动的境地。 6.清咸丰五年以后黄河下游河道 咸丰五年农历六月中旬,黄河在铜瓦厢决口,黄河主流先流向西北,淹及封丘、祥符两县村庄。而后折转东北,淹及兰、仪、考城、长垣等县村庄。河水至长垣县兰通集,夺大清河至利津注入渤海。河水的泛滥给河南、山东、河南三省的部分州县带来了巨大的灾难。此后,每当汛期水涨,水灾也就更加严重。直至光绪元年(1875年)开始沿河两岸全线筑堤,固定河床。至光绪十年(1884年)形成了今天全河均由大清河入海的黄河下游新河道。 自清咸丰五年(1855年)新河道形成后,黄河决口泛滥从没停止过,从1855年至1938年,决口达124次,其间曾有过特大决口。1938年6月,国民党政府为了阻止侵华日军沿着陇海铁路西进,命令其部队炸开今河南省郑州市北的花园黄河大堤。黄河水漫东南,再度由颍河、淮河人海。黄泛区的范围能从西北到东南,长约400公里,宽30至80公里不等。民国三十六年(公元1947年),黄河回归豫鲁。 三、黄河下游改道的原因及其影响 1、黄河下游河道变迁的原因 历史时期黄河下游河道变迁的原因是极其复杂的,有黄河流域特殊的自然 因素,也有历史时期的社会因素。 自然因素: 黄河下游河道的变迁,有地质、地理、河流地貌和河床演变等各种原因。 黄河流经面积达58万平方公里的黄土高原,黄土结构疏松一遇雨水和洪水的冲刷,大量的泥沙被挟持至河水中,加大了河水中泥沙含量。 地质时期,华北平原是一个海湾,山东丘陵是海湾中的岛屿。河流一经决口改道,自然要在大平原上发生大范围的变迁。 黄河出峡谷进入平原,比降骤然减小,流速降低。由于防洪问题未彻底解决,下游河道的上段十分宽浅。因此中游带来的大量泥沙,不能全部送入海洋,必然产生严重淤积。下游河道的下段常是袭夺其他较小河流得来,河槽较窄,行洪不畅,大水时容易出险。 社会因素: 黄河上中游地区,尤其是黄土高原地区植被的破坏,加大了水土流失的程度。 政治中心的东移。 科技水平的制约,导致防洪 标准 excel标准偏差excel标准偏差函数exl标准差函数国标检验抽样标准表免费下载红头文件格式标准下载 低。 2、黄河下游河道变迁的规律 总结黄河在历史时期的下游河道变迁情况,可以看出在现行河道以北或以南行河,各有一定的变化特点。 历史时期黄河决口形成南北两条泛道。在现行河道以北行河,常以河南浚县与滑县上下为其顶点,南北往返变迁,周而复始。其摆动范围,西北不出漳水,东南不出大清河。在现行河道以南行河,常以河南原阳,延津一带为顶点,与北行相比,顶点上移。自此向下,逐渐向东南摆动。其摆动范围,北不出大清河,南不出颍河和淮河,最后都注入黄海。入海地点主要为淮河入海口。 山东丘陵成为黄河入海之道不可逾越的地垒。避开山地丘陵,沿着低洼地带,就出现了黄河南北两种泛道。这些泛道都有一定的落差,比降较大。改道时流速很快,极易夺流。 黄河下游变迁中形成了它南北摆动的独特规律。12世纪以前(宋元以前),黄河下游主要在华北平原的北部动,由渤海湾天津附近入渤海。原因是郑州西北的广武山对黄河的顶托作用,使黄河主流趋向东北入海。12世纪后(宋元以后),黄河下游主要泛滥在华北平原南部,由泗水、 汴水夺淮入黄海,主要原因为:一是广武山因黄河的侵蚀、切割、山体消毁,失去了对黄河的顶托作用;二是自金开始,历代统治者为了保证北方政治中心的安全,维护漕运有意识的加固黄河北堤,阻止黄河北流。19世纪后(清朝中叶),黄河下游摆动又趋向东北,咸丰五年(公元1855年),黄河在铜后厢决口,从此黄河下游又重新由华北平原东北部(东营附近)进入渤海湾 ,原因是金元两代黄河长期流向东南由淮河入海,导致华北平原南部地面淤积抬高。 3、黄河下游河道变迁的影响 历史时期黄河的长期决口、泛滥和改道,对下游华北平原地区的地貌和社会经济生活造成巨大的影响。 首先,黄河的决口和泛滥,在北至津沽南达江淮的二十五万平方公里的广大范围内,曾制造了无数次田园、城镇和人口被吞噬的惨剧。 其次,黄河决口还带来严重的沙灾。 黄河的不断决口和改道,还破坏了黄淮平原上原有的水系面貌。
本文档为【[管理]第二章 历史时期黄河的变迁】,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589748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21KB
软件:Word
页数:8
分类:
上传时间:2017-10-17
浏览量: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