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doc】悠悠迷所留,酒中有深味——陶渊明诗化了的酒及其酒化了的诗

【doc】悠悠迷所留,酒中有深味——陶渊明诗化了的酒及其酒化了的诗

举报
开通vip

【doc】悠悠迷所留,酒中有深味——陶渊明诗化了的酒及其酒化了的诗【doc】悠悠迷所留,酒中有深味——陶渊明诗化了的酒及其酒化了的诗 悠悠迷所留,酒中有深味——陶渊明诗化了 的酒及其酒化了的诗 2007年第1期 No,1,2007 九江学院 JournalofjiujiangUniversity (总第138期) (SumNO138) 悠悠迷所留,酒中有深味 —— 陶渊明诗化了的酒及其酒化了的诗 万伟成 (佛山大学中文系广东佛山528000) 摘要:本文认为陶渊明饮酒生活体现出对"道味"的追求,对"真"的回归,将肉 体上的真上升到精神上的真,这种情趣决定了陶...

【doc】悠悠迷所留,酒中有深味——陶渊明诗化了的酒及其酒化了的诗
【doc】悠悠迷所留,酒中有深味——陶渊明诗化了的酒及其酒化了的诗 悠悠迷所留,酒中有深味——陶渊明诗化了 的酒及其酒化了的诗 2007年第1期 No,1,2007 九江学院 JournalofjiujiangUniversity (总第138期) (SumNO138) 悠悠迷所留,酒中有深味 —— 陶渊明诗化了的酒及其酒化了的诗 万伟成 (佛山大学中文系广东佛山528000) 摘要:本文认为陶渊明饮酒生活体现出对"道味"的追求,对"真"的回归,将肉 体上的真上升到精神上的真,这种情趣决定了陶酒诗的情感 内容 财务内部控制制度的内容财务内部控制制度的内容人员招聘与配置的内容项目成本控制的内容消防安全演练内容 体现在对生命的咏叹和对 天真的高歌之上,同时也决定了陶酒诗的平淡风格,其诗中的酒味,醉境是冲和,平淡 的.是一种物我无滞,物我一体的道境,玄境. 关键词:陶渊明酒诗深味平和淡远 中图分类号:K23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4580(2007)01-0001一(04) 陶渊明是魏晋时期最后一个诗人,也是中国 将诗酒完美结合的第一个诗人.从他开始,中国 才有成熟的酒诗.他的诗中有酒,酒中有诗,构 成了中国文人特有的生活方式——诗酒人生以及 创作领域——诗酒文学.他的诗也好,酒也好, 是建安,正始,永和以来魏晋酒诗发展的产物, 并且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和陶渊明的个性色彩. 没有魏晋的酒诗,就没有陶渊明的酒诗.他的诗 与酒所蕴含或创造出来的文化精神,对后世影响 深远.. 一 ,饮酒与诗情:陶渊明的饮酒生活及其情 趣决定了陶诗的情感内容 陶渊明的饮酒从情感内容来说,主要体现在 对生命的咏叹和对天真的高歌之上. 首先看陶渊明酒诗中的生命咏叹问 快递公司问题件快递公司问题件货款处理关于圆的周长面积重点题型关于解方程组的题及答案关于南海问题 .生命 意识,一直是魏晋玄学思潮的一个议论焦点,也 是当时许多文学体裁的一个重要文学母题.饮酒 生活常常伴随着生命意识的表现,生命意识在饮 酒场合下也更能集中,更为明显同时也更为突出 地表现其情感内容. 魏晋饮酒生命意识的自觉的重要表征之一就 是酒后挽歌.酒与挽歌,其实就是生与死的临界 线.一觞一咏,盛装着人生的苦涩与死亡的虚空, 狂歌着死亡的超迈与人生的沉重.这些不仅决定 了当时饮酒诗歌充满"感伤主义"色彩,同时也 决定了这类诗歌"以哀为美"的艺术情感特征. 到了东晋,由于玄学领域出现了"儒玄兼综",名 教自然合一"的趋势,江左士人开始用"玄", "酒","山水"等消散这种生命死亡的痛苦,出 现了化哀为乐的永和年间兰亭之会的一批饮酒玄 言诗,为陶渊明饮酒挽歌的问世,作了一个心理 准备和创作准备.陶渊明饮酒挽歌,正是江左文 化的产物.可以说,西晋,东晋的饮酒挽歌的情 感内容的不同,反映了不同时代人们对于死亡意 识的差异.而陆机,陶渊明的酒后挽歌,正体现 了西晋,东晋生命意识的差异. 被誉为"太康之英"的陆机的诗文中充满了 "悲情",如《赴洛道中》其一:"悲情触物感", 其二:"感物情凄恻",《感时赋》:"历四时以迭 感.悲此岁之已寒",《叹逝赋》:"余年方四十, 而懿亲戚属,亡多寡存",悲秋也好,伤春也好, 除了伤身世,悲旧乡外,中心就是对时光流逝, 生命短暂的感叹.其中,酒是重要的一环,如: 置酒高堂,悲歌临觞.人寿几何,逝如 朝霜.……来日苦短,去日苦长.……我酒 既旨,我肴既臧.短歌有咏,长夜无荒. 收稿日期:2006—05—23 作者简介:万伟成,佛山大学中文系副教授,文学博士,从事酒文化与诗词研究. ? 2?九江学院2007年第l期 (《短歌行》) 卜择考休贞,嘉命成在兹.……死生各 异沦,祖栽当有时.舍爵两楹位,启殡进灵 . 赣.饮饯觞莫举,出宿归无期.(《挽歌》其 一 ) 这种酒后挽歌,最能反映当时的生命意识. 陆机无意安贫,功名之念非常强烈,因而在功业 难就,人生短暂之时易生哀怨和绝望,故而在酒 ,辞 力的激励下,将这些哀怨绝望织进句式工整色哀丽的挽歌诗中,从而使这种感伤愈发变得沉 重,所谓"举酒消愁愁更愁".陶渊明则迥然不 同. 陶渊明的大多数饮酒诗关涉到生命和死亡. 表面上看,他对延年益寿也有过追求,比如九日 空服九华,目的在于长生,正如他在《九日闲居》 所说的"酒能祛百虑,菊解制颓龄",他的《读 山海经诗十三首》也有诸多游仙之作,可知他没 有脱离时习和道教的影响.但是,他同时也看到 长生的不可能性:"自古皆有没,何人得灵长?" 关于生死的消解问题,东晋时代由于玄学新思潮 的影响,已经出现了王羲之《兰亭序》所谓的 "修短随化,终期于尽"的观念,对渊明产生了影 响.渊明最集中表达自己的生死立场的诗就是 <形影神>,分三部分,分别代表三种观点:<形 赠影>借"形"发表自然饮酒派之言,盖长生既 不可得,只有以酒愉悦人生,增加生命的密度, 所谓"愿君取吾言,得酒莫苟辞",此正阮,刘, 张,毕之义.<影答形>则如陈寅恪 分析 定性数据统计分析pdf销售业绩分析模板建筑结构震害分析销售进度分析表京东商城竞争战略分析 的"托 (影)为主张名教者之言,盖长生既不可得,则惟 有立名,即立善可以不朽,所以期精神上之永生. 此正周孔名教之义,与道家自然之旨迥殊".而 "神"则主张破除形,影之执,在<神释>中既 反对求仙,也反对饮酒:"日醉或能忘,将非促龄 具!"回应了"形";又反对立善求名,回应了 "影".在这基础上提出了自己的正面主张:"甚 念伤吾生,正宜委运去.纵浪大化中,不喜亦不 惧",一切顺应自然,返朴归真,与庄玄时风一 致..? 然而,综合来看,渊明虽不是纵酒派,但也 算得上饮酒派,同东晋其他饮酒派如王佛大,王 光禄,王卫军一样,是主张形神相亲的.他的生 命死亡观念与"影"不同,实际上是兼"形", "神"的.比如他虽然知道酒是"促龄具",也曾 写过《止酒》一诗,但并不排斥他的嗜酒旷达, 消解人生的忧虑,增加生命的密度.他的三首 《拟挽歌辞》设想人死之后,出殡,送殡,下葬, 亲戚朋友哀毕复乐情景,但并没有沉溺于感伤, 而是将这种感伤消释于酒与自然之中:"死去何所 道,托体同山阿",这正是"神"的化解:"但恨 在世时,饮酒不得足",又是"形"的旷达.合 形神于一身的基础就是"真",形的"饮酒求 真",与神的"纵浪大化"一样,在他身上都是 融进自然,也都是同归于真的.这种饮酒观点, 将魏晋文士的生死痛苦大大淡化,稀释了.所以, 从西晋,东晋的饮酒挽歌诗而言,陆机诗主"绮 靡",故其悲也凄丽:陶渊明诗崇自然,故其悲也 平淡.陶渊明的这种人生观念中的情感色彩,对 于他的饮酒诗的情感色彩乃至于风格会产生一定 的影响. 对人间真情,真性,真味的反复高歌,是陶 渊明饮酒诗歌的重要情感内容."真"字并非出于 儒家,而出于道家;最早将"真"与饮酒联系起 来的是《庄子》,魏晋饮酒承其余绪,而大量在饮 酒诗中高歌天真的,渊明确是第一人,这是由他 饮酒生活细节上的"真率自然"所决定的.真, 在渊明饮酒诗中,既有酒的醉境,道味意义在内, 也有人的个性,情感意义在内.他眼中的醉境, 道境,决定了他的个性和情感,而他的个性和情 感又借助于艺术个性.这也是他的饮酒对诗歌创 作影响的一个方面.把握到渊明饮酒诗中"真" 的含义,对于研究他的饮酒诗的情感内容至关紧 要. 渊明的饮酒诗首先表现了对"真"的强烈追 求.<连雨独饮>: 运生会归尽,终古谓之然.世间有松乔, 于今定何间.故老赠余酒,乃言饮得仙.试 酌百情远,重觞忽忘天.天岂去此哉?任真 无所先.云鹤有奇翼,八表须臾还.顾我抱 兹独,但侥四十年.形骸久已化,心在复何 — 口. 在诗歌中表现对"酒中味"的体察,陶渊明 也可以算得上是第一人;而在本诗中,归结为 "试酌百情远,重觞忽忘天.天岂去此哉,任真无 所先"四句话.忘了世情,也忘了天;其实天并 未离我而去,丽是体现了饮酒人内在的"真",诗 人在酒中返到内在的自然,崭露了生命的本真状 万伟成:悠悠迷所留,酒中有深味?3? 态.也就是说,"我"内在的天("真")与世界 外在的天("自然")已经融为一体,即我与天, 个体与宇宙,瞬间与永恒融为一体,无所谓先后 内外之别,这就是酒后境界,就是对上述"形" 与"神"相亲的又一解释,是将《庄子》饮酒 "法天贵真"观念的进一步诗化. 真与伪对立的含义在陶诗中非常广泛.最突 出的表现就酒与俗的对立,天真与人伪的对立. 《感士不遇赋》:"自真风告逝,大伪斯兴,闾阎 懈廉退之节,市朝驱易进之心",伪表现为礼教加 在人身上各种巧饰,虚伪和名利观念的束缚,也 就是陶渊明"少无适俗韵"中的"俗韵".《饮酒 二十首》之三: 道丧向千载,人人惜其情.有酒不肯饮, 但顾世间名.所以贵我身,岂不在一生?一 生复能凡?倏如流电惊.鼎鼎百年内,持此 欲何成? 这里所批评的为了顾名而不肯饮酒,矫情邀 誉,其实就是与"真"对立的伪.这种批判,不 妨看作是对张翰"使我有身后名,何如即时一杯 酒"的诗歌阐释,是晋人饮酒派关于饮酒与名利 对立观念在诗歌创作上的反映,与陶渊明"吁嗟 身后名,于我若浮烟"的超脱功名利禄的思想一 致.《饮酒》之十三: 有客常同止,取舍邈异境.一士常独醉, 一 夫终年醒.醒醉还相笑,发言各不领.规 规一何愚,兀傲差若颖.寄言酣中客,日没 烛当秉. 这里,"醒者"就是上述"有酒不肯饮,但 顾世间名"的世之君子,是"伪"的代表;而 "醉者"却是"真"的化身.这首诗是对上首诗 关于饮酒"真"与"伪"话题的进一步解释. 以上谈的"真"基本上属于个体的"真", 还不是群体的,社会的"真".关于饮酒群体的或 社会的"真",在陶渊明身上,体现了对一种返朴 归真的理想社会的追求.《饮酒》之二十: 羲农去我久,举世少复真.汲汲鲁中叟, 弥缝使其淳.凤鸟虽不至,礼乐暂得新.沫 泗辍微响,漂流速狂秦.诗 关于书的成语关于读书的排比句社区图书漂流公约怎么写关于读书的小报汉书pdf 复何罪,一朝 成灰尘.区区诸老翁,为事诚殷勤.如何绝 世下,六籍无一亲.终日驰车走,不见所问 津.若复不快饮,空负头上巾.但恨多谬误, 君当恕醉人. 方宗诚《陶诗真诠》评:"托酒以返真还淳, 忘怀名利,以了死生."作者把羲农之世看作是返 朴归真的理想社会,本传也说他"尝言夏月虚闲, 高卧北窗之下,清风飒至,自谓羲皇上人",他的 《劝农》描绘上古生民之真朴,淳厚日:"悠悠上 古,厥初生民.傲然自足,抱朴含真",以上古之 世的天真与近世的人伪对立,表达他对理想社会 的追求与向往,这种观念仍然来自庄子对理想社 会的追求.这里的孔子,也是道化了的.那么, 这种理想社会与酒有什么关系?有,在于"真". 明确把两者最早联系起来的就是陶渊明.元好问 有一首《饮酒二首》之二,有助于我们对这个问 题的进一步了解:"去古IEI已久,百伪无一真.独 余醉乡地,中有羲皇淳.圣教难为功,乃见酒力 神.谁能酿沧海,尽醉区中民."仿佛只有酒,才 能恢复人间失去已久的"真",正是对陶渊明这一 理念的明确解释.这种真,当然不仅是个体的, 更是群体的.如果联系到《桃花源记》中的 "酒"的作用,可知陶渊明在《庄子》的基础上, 进一步将酒与返朴归真的理想社会的追求联系了 起来,以理想社会的淳真对抗现实社会的虚伪, 实际上是对饮酒的?真"境界的新描述,代表了 一 种以抗世为出发点的酒神精神,对后世如王绩 《醉乡记》之类的对于酒国,醉乡,曲世界的构想 和追求,或者用华胥,羲皇等上古社会之淳真来 比喻酒后之淳真的境界,影响很大. 二,酒昧与诗昧:陶渊明饮酒追求"真昧" 决定了陶诗的平淡的风格 故人赏我趣,挈壶相与至.班荆坐松下, 数斟已复醉.父老杂乱言,觞酌失行次.不 觉知有我,安知物为贵?悠悠迷所留,酒中 有深味.(陶渊明《饮酒》之十四) 陶渊明是我国用诗歌来探讨酒味的第一人. 他对酒中的"深味"是有独到的体验的."父老 杂乱言",可见酒后言谈的自由旷放:"觞酌失行 次",可见酒中行为的不羁礼法,这些都是获得深 味的先决前提.深味,其实就是"不觉知有我, 安知物为贵"的天人合一,物我两忘的境界,就 是《饮酒》之七"讽此忘忧物,远我遗世情"的 功利超越,个体自由的境界. 渊明诗中的酒味,首先是一种道味,具有形 而上的意义.无论从其"散忧驱烦"式的消极反 抗现实法则来说,还是从个体自由式的复归自然 ? 4?九江学院2007年第1期 的审美境界来说,都散发也浓烈的道味,也是真 味.这种道味,是整个魏晋时期文士饮酒味觉审 美的一种抽象升华.它首先更多地来自《庄子》, 但又带有魏晋的时代特色.特别是东晋玄学出现 儒道兼宗化的趋势,对东晋特别是陶渊明酒中的 道味影响很大.他同庄子的深刻的渊源关系,前 文论述很多,至于它同儒家的关系,还须在此补 充说明.他"少年罕人事,游好在六经","猛志 逸四海,骞翮思远翥",从小接受儒家教育,并有 远大抱负.但他"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 便欣然忘食"的学习 方法 快递客服问题件处理详细方法山木方法pdf计算方法pdf华与华方法下载八字理论方法下载 ,决定他采取的是"六 经注我"的接受方式,把儒家纳入到他的崇尚自 然的体系中来,他的酒诗也属于这一系统,这与 他接受外祖孟嘉"酒中趣","渐近自然"有关. 比如儒家的"吾与点也","颜回之乐",与其追 求天真自然就不相悖.就是与酒关系密切的理想 社会"桃花源",既来自于《庄子》对上古真淳 社会的阐释,也与儒家经典《礼记?礼运》所虚 构的太平盛世即"大同"不无关系,受到陶渊明 严重影响的王绩在《醉乡记》中就干脆将"大 同"来描述"醉乡",把这一关系明朗化了.可 见,在渊明崇尚自然的美学追求和"独善其身" 的人生追求中,儒道不是对立的,而是统一的, 统一的基础是"真". 渊明诗中的酒味,醉境,又是冲和,平淡的. 这一方面由于在他的饮酒生活中,已经见不到阮 籍,刘伶,张翰,顾荣辈的烦躁,焦虑,荒放和 任诞,而是平和,真率,节制和寄远,"一觞虽独 进,杯尽壶自倾","但恐多谬误,君当恕醉人", 与竹林昏饮不同,倒有孟嘉"好酣饮,愈多不乱, 至于任怀自得,融然远寄,傍若无人"的"一门 酣泽";另一方面也来自于庄玄之学,他饮酒这 "真"来自于庄玄,就是酒味之冲和,平淡,莫不 与之有关.《=老子》第二章之"不言之教",第二 十五章之"道法自然",第十九章之"见素抱 朴",第四十一章之"大音希声,大象无形", 《=庄子?应帝王》之"游心于淡,合气于漠,顺 物自然,而无容私焉,而天下治矣",玄学之言意 之辨等等,都是至高之境.而陶渊明常常将酒与 乐,诗,菊,松,山水结合起来,贯穿到他的整 个田园生活和田园诗歌中,如《饮酒》之五: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 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见见南山.山 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 已忘言. 全篇无一"酒"字,但结合题目《饮酒》与 诗意表现看,却无处无酒.而且"采菊"一句, "酒"在其中矣!采菊,正为酿酒耳.《东坡题 跋》:"因采菊而见山,境与意会,此句最有妙 处",可谓点睛之评.细看那庐,那山,那鸟,那 菊,一切都那么和谐自然,闲远自得,无一不是 为了写足题意,写足道味.而这种和谐自然,悠 远自得,依然与他的生活情趣和创作心态有关, 都与酒有关.东晋王蕴说过:"酒正使人自远", 可见陶渊明"心远地自偏"那种心灵内部的距离, 其产生也离不开酒."象以存意","得象忘言", 作者已经进入了一种物我无滞,物我一体的道境, 玄境,也是酒味,醉境.这种境界与他酒后抚弄 无弦琴所体现出来的"大音希声"一样,酒,菊, 乐,诗乃至山水,田园,是在这种冲淡的醉境之 中体现道境,品尝道味.但这种味,境不是枯槁 死寂的,而是生机勃勃的.这种境界是作者运用 中国文化所赋予的诸种消解物象,经过消散过程, 最终使自己从矛盾与痛苦中解脱出来,化悲苦为 欢愉,化矛盾为圆融而达到的兼旷世超远与淳真 朴素的一种审美境界.这里,从陶渊明饮酒心态 和审美追求上,也可以看出我国古代诗学自屈宋 以来形成忧怨的单一抒情格调发展到渊明时,开 始一变而为平淡的根本原因.陶渊明品出的酒味, 既不同于建安的慷慨悲壮的酒味,也不同于竹林 的韬晦怨怼的酒味,而是平淡冲和的酒味.这种 酒味决定了陶诗品味的根本特征:平和冲淡. (责任编辑吴国富)
本文档为【【doc】悠悠迷所留,酒中有深味——陶渊明诗化了的酒及其酒化了的诗】,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591137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24KB
软件:Word
页数:9
分类:文学
上传时间:2017-12-12
浏览量: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