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畜牧微生物学复习参考资料

畜牧微生物学复习参考资料

举报
开通vip

畜牧微生物学复习参考资料畜牧微生物学复习参考资料 绪论 一、微生物的定义 微生物:是指个体微小,通常须借助显微镜才能看见的生物类群的总称。 二、微生物的类型 1(三大种类 原核细胞型、真核细胞型、非细胞型微生物三大种类 分 2.各自的种类: 原核细胞型:个体为单细胞,包括细菌、放线菌、螺旋体、霉形体、立克次体和衣原体。 ( 真核细胞型:个体为单细胞或多细胞,真菌、藻类和原生动物属于此类型。 非细胞型:个体不呈细胞结构,仅含一种核酸,DNA或RNA,不能独立生存,必须在宿主细胞内 才能增殖。病毒属于这一类型。 第一章 原...

畜牧微生物学复习参考资料
畜牧微生物学复习参考资料 绪论 一、微生物的定义 微生物:是指个体微小,通常须借助显微镜才能看见的生物类群的总称。 二、微生物的类型 1(三大种类 原核细胞型、真核细胞型、非细胞型微生物三大种类 分 2.各自的种类: 原核细胞型:个体为单细胞,包括细菌、放线菌、螺旋体、霉形体、立克次体和衣原体。 ( 真核细胞型:个体为单细胞或多细胞,真菌、藻类和原生动物属于此类型。 非细胞型:个体不呈细胞结构,仅含一种核酸,DNA或RNA,不能独立生存,必须在宿主细胞内 才能增殖。病毒属于这一类型。 第一章 原核细胞微生物 第一节 细 菌 一、 细菌的定义 细菌:是一大类个体微小、形态简单、结构略有分化、以二分裂法繁殖的单细胞微生物。 细菌的个体要在显微镜下才能看见。 二、细菌形态 细菌的基本形态有球菌、杆菌和螺旋状菌3大类。螺旋状菌又分弧菌和螺菌2种形状。 检查培养细菌典型形态的最好时期是对数期 。 三、细菌基本构造 细菌的基本构造是:细胞壁、细胞膜、间体、细胞浆、质粒、核体、核蛋白体和内含物等。 四、革兰氏染色的作用 用革兰氏染色可将所有细菌分为革兰氏阳性菌和革兰氏阴性菌两大类。染色后革兰氏阴性菌为红色,革兰氏阳性菌呈紫色。 五、革兰氏阳性菌和革兰氏阴性菌细胞壁差异 革兰氏阳性菌的细胞壁较厚,约15,80nm,其化学成分主要是肽聚糖。革兰氏阴性菌细胞壁较薄。 六、 关于同志近三年现实表现材料材料类招标技术评分表图表与交易pdf视力表打印pdf用图表说话 pdf 示细菌大小的单位 细菌大小的量度单位用微米(μm),亚细胞结构用毫微米(nm)。 七、细菌细胞壁的主要功能 (1)保持细菌一定的外形; (2)保护细菌免受外界渗透压和有害物质的损害; (3)构成细菌的致病性、抗原性; (4)与对噬菌体和药物的敏感性有关; (5)与革兰氏染色反应特性等密切相关。 八、细菌特殊构造与主要功能 1.细菌的特殊构造有:荚膜(包括荚膜、微荚膜、粘液层、菌胶团)、鞭毛、芽胞、纤毛(菌毛)。 2.微荚膜、荚膜、粘液层、菌胶团的概念: 荚膜:一部分细菌,在其生活过程中,可以在细胞壁的外面产生一种粘液样的物质,包围整个菌体,厚度在0.2μm以上.称为荚膜。 菌胶团:由多个细菌的荚膜物质融合而成一团胶状物,内含多个细菌细胞时称为菌胶团。 微荚膜:比荚膜薄,厚度在0.2μm以下,只能在电镜下才能看见的荚膜。 粘液层:有些细菌产生一些边界不明显、疏松、易与菌体脱离的粘液样物质称为粘液层。 3. 荚膜的功能 1 荚膜有荚膜具有保护细菌的功能、粘附于机体各处表面的功能和营养物质的贮藏作用和废物排除的作用。 4. 鞭毛 (1)概念 鞭毛:在菌体表面长出由蛋白质组成长约150-200μm的线状物,称为鞭毛。 (2)排列方式 细菌的鞭毛数量和排列不同,大致有四种方式:一端单毛菌、两端单毛菌、丛毛菌、周毛菌。 (3)功能:鞭毛是细菌的运动器官。 纤毛 5. 纤毛(菌毛):在菌体上着生有一种比鞭毛数量多、形状较直、较细、较短的毛发状细丝。纤毛一种空心的蛋白质管,可以分为普通纤毛和性纤毛两类,前者较纤细较短,数量较多,每菌可有100~1000条,后者一般不超过4条。 6.芽胞 (1)概念 芽孢:一部分杆菌、个别球菌,在生长发育的某一阶段,可以在菌体内形成一个内生孢子,称为芽孢。 (2)数量:一个细菌产生芽孢的个数是1个。 (3)功能 芽孢是某些细菌抵抗不良环境条件以保存生命的一种休眠构造。形成芽孢不是细菌的一种繁殖方式。 芽孢产生一种特有的吡啶二羧酸,与钙结合,使芽孢对外界不良理化环境条件有很强的抵抗力,特别能耐高温、干燥和渗透压的作用,一般的化学药品也不容易渗透进去。 八、细菌生理 1.细菌的营养需要: (1)水:水是微生物细胞的重要组成成分之一,同时又是一种良好的流媒。 (2)碳素营养和氮素营养:碳素和氮素都是构成原生质所必需的主要成分。 (3)灰分元素营养:细菌对灰分元素的需要很少,但灰分元素对细菌的作用十分重要,它们有些参与细胞的组成,能量的转移,有的维持原生质胶体状态和调节渗透压的功能。这些元素有硫、磷、钾、钠、镁等。 (4)生长因子(素):细菌需要以上营养外,还需要生长因素,实验室常用5-10%鲜血或血清制成鲜鱼琼脂培养基和血清琼脂培养基。 2,细菌的营养类型 根据细菌对碳素营养利用的能力不同,可以把细菌分为自养菌和异养菌两类。 根据细菌对碳素营养和能量(源)利用的能力不同,有四大营养类型:光能自养菌 、化能自养 、光能异养 、化能异养。 腐生菌和多数病原菌属化能异养。 3.细菌的营养需要 细菌的营养需要主要是5大类物质:水、碳素、氮素、生长因子和无机盐。 4.细菌吸收营养物质的方式 细菌吸收营养物质的方式分为单纯扩散、促进扩散、主动运输和基团转位。 5.细菌的呼吸类型 细菌的呼吸作用分为有氧呼吸、厌氧呼吸及兼性厌氧呼吸3种主要类型。 6.有氧呼吸时细菌可将葡萄糖彻底氧化成CO和水,因此产生的能量较多。 2 7.细菌生长和繁殖的条件: (1)营养:首先要有足够的水分,要有适合利用的碳素营养,氮素营养,灰分元素营和生长因素等。 (2)温度:最适温度在20-38?之间。畜禽类病原菌的培养温度一般为37?。 2 (3)氢离子浓度(pH)各种细菌都只能在一定范围的氢离子浓度内才能生长发育,并在其中最适宜的情况下才能生长发育得最旺盛,大多数病原性细菌的最适pH是适宜于中性和微碱性的环境(pH7-7.6)。 (4)渗透压:细菌要在等渗透压的环境中才能正常地生长发育,低渗透压和高渗透压对细菌都有不利影响。一般制备培养基用0.5%-20%。 (5)需氧性或厌氧性呼吸环境,按照细菌不同的呼吸类型,要有适合的呼吸环境。 8.细菌的繁殖方式 细菌以二等分裂法进行无性繁殖。 个时期 9. 细菌生长曲线的4 细菌的生长曲线可分为如下4个时期,各期特征为: (1)迟缓期 此期内细菌逐渐适应新的环境,菌体增大,合成增加,细菌数量并不增加,碱性染色反应较好(对消毒剂和其他有害物有高度敏感性。 (2)对数期 此期内菌体繁殖速度最快,细菌数依几何级数增加,菌体大小、染色反应均较典型,对不良理、化因素和抗菌药物敏感。该期内病原菌的致病力最强。 (3)稳定期 这一时期因营养的消耗、代谢产物的积累等,细菌繁殖速度下降,死亡增多,新生菌数约等于死亡菌数(繁殖与死亡近乎平衡,形态及生理性状常有改变,革兰氏阳性菌可染成阴性(毒素等代谢产物此时期积累多。 (4)衰亡期 细菌开始大量死亡,死菌数超过活菌数,细菌如不移植新的培养基,最后将全部死亡。形态上常出现衰老型、退化型或自溶,染色不典型。 细菌必须在适宜条件下才能生长繁殖,这些条件包括合适的营养成分、 温度 pH 、渗透压以及气体条件。 10.培养基 (1)培养基:是人工配制的、含有细菌等生长繁殖所必需的营养基质。 (2)半固体培养基:液体培养基中加0 .5,琼脂则为半固体培养基。 11.观察细菌的大小、形态、构造和细菌的群体生长特性的方法 观察细菌的大小、形态、构造必须借助显微镜。观察细菌的群体生长特性则需经液体培养和固体培养,观察它们的生长情况和菌落。 12.菌落和菌苔 菌落:单个细菌在适当的固体培养基表面或内部,经过一定时间的培养后,形成一个肉眼可见的、有一定形态的群体,称为菌落。 菌苔:菌落互相连接成片,称为菌苔。 第二节 其他原核微生物 螺旋体、霉形体(支原体)、立克次体、衣原体的定义 螺旋体:是一类介于细菌与原虫之间的单细胞原核微生物。 霉形体(支原体):是一类特性介于细菌与病毒之间的单细胞原核微生物。 霉形体细胞无细胞壁。 立克次体:是另一类特性介于细菌与病毒之间的单细胞原核微生物。 衣原体:是一类介于立克次体与病毒之间的原核细胞微生物。 第二章 真核细胞微生物 1.真菌的概念 真菌:是一大类不含叶绿素,无根、茎、叶,营腐生或寄生生活的真核微生物。 2.种类 真菌包括酵母菌 、霉菌 、 担子菌三大类。 3 3.真菌生长繁殖的条件 (1)基本的营养需要 真菌的营养需要和细菌的相似,大多数为异养菌,它们不仅能利用单糖和双糖,而且也能利用淀粉、纤维素等多种有机物。 (2)温度。真菌的生长温度比细菌低,大多数最适宜的生长温度为20-30?。而哺乳动物消化道的真菌在37?时生长得最好。 (3)氧气。大多数为需氧呼吸,培养时需要充足的氧气,有些酵母菌能有氧条件下培养生长,有的在无氧的条件下发酵产生酒精,它们为兼性大厌氧菌。 湿度与渗透压。真菌的生长繁殖除了水是必要的条件下,空气的湿度对真菌的生长的影响(4) 也很大,基质菌丝和气生菌丝,适宜于生长在潮湿的环境里。 (5)pH值。环境中的酸碱度,是真菌生长繁殖的重要条件之一。大多数的真菌能生长在酸性环境中,pH3-6之间生长良好,而在1.5-10.0之间也可以生长。 4,酵母菌 酵母菌细胞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维生素,具有很高的食用和饲用价值。 酵母菌细胞比细菌大得多,在高倍镜下可清楚看到。 酵母菌一般以无性繁殖的出芽生殖为主。 5.霉菌 (1)菌丝功能分工 霉菌的菌丝功能有了分工,既有伸人固体培养基内或蔓生于固体培养基表面,伸入培养基内的霉菌菌丝,称为营养菌丝或基质菌丝,伸向空中的菌丝,称为气生菌丝。 (2)菌丝结构 在结构上霉菌的菌丝分为两种:一种为无隔菌丝,另一种为有隔菌丝。 (3) 霉菌的繁殖 方式多样,如菌丝的碎片或菌丝截段即可发育成新的个体,也可产生各种无性或有性孢子来繁殖。 (4)孢子类型 霉菌无性繁殖所产生的孢子叫做无性孢子。主要有掷孢子、节孢子、厚垣孢子、孢子囊孢子、分生孢子。 有性孢子有4种类型,包括合子、卵孢子、接合孢子和子囊孢子。 (5)抵抗力 霉菌孢子对热、干燥等的抵抗力比其营养细胞要强,比细菌的芽胞弱。 第三章 非细胞型微生物—病毒 1.几个名词 病毒:是一类非细胞结构(仅能在宿主细胞内以复制方式增殖的微生物。 衣壳:包在核酸外周的蛋白质外壳,由壳粒排列而成。 包涵体:病毒感染细胞后(常可在宿主细胞内形成一种小体,染色后可在光学显微镜下检测到,这种小体称为包涵体。 2.几个特性 病毒离开寄主细胞就不能繁殖。 任何病毒只含有一种核酸,DNA或RNA。 抗生素的作用对细菌敏感对病毒不敏感。 3.复制过程 病毒完整的复制周期分为5个连续的阶段,即吸附、侵入、脱壳、生物合成、装配和释放。 4. 囊膜特性 有囊膜的病毒对乙醚、氯仿等脂溶剂敏感。 5. 噬菌体 4 噬菌体:感染细菌、支原体和螺旋体的病毒统称为噬菌体。 一种噬菌体只对相应种类的细菌或真菌发生特异性感染和寄生。 6.朊病毒: 是一类感染人类与其他哺乳类动物,引起亚急性海绵样脑病的感染因子,它们的结构主要是 蛋白质,称或蛋白侵染因子。 7. 培养病毒的方法 人工培养病毒的方法有鸡胚培养法、细胞培养法和实验动物培养法等。 8.干扰素 是正常细胞在某些病毒或适宜的诱生剂的作用下产生的一种糖蛋白。 9.多聚肌苷酸、多聚胞苷酸、梯洛龙等可刺激机体细胞产生干扰素。 第五章 外界因素对微生物的影响 灭菌:杀死物体中所有微生物(包括微生物及其芽孢、霉菌孢子等),叫做灭菌。 消毒:杀死物体中的病原微生物,叫做消毒。 防腐:阻止或抑制微生物的生长繁殖叫做防腐或抑菌。 无菌:指一定的空间范围内没有活的微生物。 无菌法:是指在实际操作过程中,防止任何微生物进入动物机体或物体的方法。 抑菌作用:是指抑制或阻碍微生物生长繁殖的作用。 杀菌作用 是指能使菌体致死的作用。 抗菌作用 抗菌作用包括抑菌作用和杀菌作用,是这两者的总称。 滤过除菌:是将液体或空气中的细菌等微生物除去的方法。 抗生素:某些微生物在新陈代谢过程中产生对另一些微生物有抑制或杀灭作用的物质(这种物质 称为抗生素。 干热灭菌法包括火焰灭菌法和热空气灭菌法。 营养细胞、菌丝、孢子、芽孢中耐热能力最强的是芽孢。 共生:两种或多种生物共同生活在一起,互相依赖,互相得利,称为共生。 颉颃:一种微生物在生长发育过程中,能产生某些对他种微生物呈现毒害作用的物质,抑制或杀 死他种微生物的现象称为颉颃。 寄生:一种生物从另一种生物获取所需的营养,赖以为生,并对后者具有损害作用的现象,称为 寄生。 协同:两种或多种生物在同一生活环境中,互相协助,共同完成或加强某种作用(称为协同。 巴氏消毒法用于葡萄酒及鲜牛乳的消毒方法。 波长200,320nm紫外线具有杀菌作用(其中265,266nm波长的紫外线的杀菌力最强。紫外线 杀菌原理是破坏DNA分子,使之不能进行正常的复制与转录。 抗生素的作用原理可分为4种主要类型:干扰细菌细胞壁的合成;损伤胞浆膜;影响菌细胞蛋 白质合成;影响核酸的合成。 第六章 微生物的遗传与变异 微生物的变异现象 (1)细菌形态和结构的变异。 (2)毒力的变异。培养基条件可能使细菌的毒力发生变异。 (3)代谢的变异。基因变异或条件改变,次级产物大量积累,产生代谢的变异。 (4)菌落的变异。菌落形态变化,主要是光滑型与粗糙型间的相互变异。 (5)耐药性变异。药剂使用频率增加产生抗药性的细菌,由抗药性质粒决定。 第八章:饲料微生物 反刍兽瘤胃内的细菌,有合成B族维生索和维生素K的能力。 黄曲霉毒素是霉菌毒素中毒性最强的一种,对畜禽危害很大。 5 用酵母、真菌、藻类等微生物生产的含蛋白质的饲料叫单细胞蛋白质饲料。 丁酸菌对青贮饲料的发酵是不利的。 第 九 章 微生物的致病作用病原 1、侵袭力 病原微生物突破寄主机体的防御屏障,侵入组织或细胞,在其中生长繁殖,探入扩散的能力,叫做侵袭力。 2.外毒素:外毒素是病原微生物在其生命活动过程中释放或分泌到周围环境的毒素,用细菌滤器过滤可获得纯外毒素,能产生外毒素的微生物包括病原细菌和霉菌。主要由草兰氏阳性菌产生。 第二节 传染的发生 传染——病原微生物侵入动物机体,并在其中生长繁殖从而引起一系列相互作用的过程,叫做传染。 第十章 免疫学基础 第一节 免疫的概念及基本功能 免疫——是机体识别和排除非自身物质,并保持自身完整性的生理学反应。 抗原的概念与特性 凡能刺激机体产生特异性抗体和致敏淋巴细胞并与之发生反应的物质,称为抗原。 抗原的基本特性能刺激机体产生抗体和致敏淋巴细胞,称为免疫原性。 在活体内或在体外能与该特异性抗体或致敏淋巴细胞发生反应,称为反应原性。既具有抗原作用又具有反应原性的物质称为完全抗原。 半抗原——不能单独刺激机体产生免疫物质,但与蛋白质结合后,即能刺激免疫物质产生,并能与这些免疫物质发生特异性结合,这样的物质为半抗原。如荚膜多糖、多肽、类脂质等。 抗原决定簇:抗原分子上的某些化学基团,这些基团称为抗原决定簇。 细菌对于它所感染的动物机体来说是异种抗原。 第五节 免疫系统 一、免疫器官 免疫器官分为中枢免疫器官和外周免疫器官两部分: (1)中枢免疫器官包括和骨髓、胸腺、腔上嚢 。 (2)周围免疫器官包括淋巴结、脾脏和扁挑体。 免疫活性细胞:这类细胞是指受到抗原刺激后,能特异性地识别抗原决定簇,发生免疫反应。主要包括B细胞,T细胞。 动物产生淋巴因子的细胞是T细胞 抗体主要是 B 淋巴细胞分化增殖成为 浆细胞 所产生抗体。 二、体液免疫 主要为B淋巴细胞分化增殖成浆细胞产生抗体,参与体液免疫。 抗体的概念与特性 抗体——是由抗原刺激机体而产生的特异性免疫球蛋白,它存在于机体的血清、体液中。 抗体是一种球蛋白,对异种动物来说,又是良好的抗原,所以具有双重性,即是抗体,又是抗原。 抗体又称免疫球蛋白,简称Ig,免疫球蛋白有IgG、IgM、IgA、IgE和IgD,家畜无后一种。 抗原刺激机体后,在体内出现最多的免疫球蛋白是IgG。 抗原刺激机体后,在体内出现最早的免疫球蛋白是IgM。 机体免疫反应的过程 : 致敏机体免疫反应的过程 致敏阶段、反应阶段、 效应阶段. 补体:存在于正常动物血清中具有类似酶活性的一组蛋白质。 侵袭力: 病原菌在机体内定殖,突破机体的防御屏障,内化作用,繁殖和扩散,这种能力称为 6 侵袭力。 全身传染: 某些病原微生物能突破动物机体的防御屏障,侵入血流或淋巴结,从而散布到全身各个组织器官,此种状态称为全身传染 三、细胞免疫 细胞免疫的作用:细胞免疫具有抗细胞内寄生性病原体的感染,发生组织移植排斥反应,以及对抗肿瘤等多种免疫作用。 干扰素:是正常细胞在某些病毒或适宜的诱生剂的作用下产生的一种糖蛋白。 第七节 抗原抗体反应 于抗原过剩或抗体过剩,都不能形成大分子复合物。 由 抗原抗体反应的概念及特点 反应类型 (一)沉淀反应:当抗原为胶体状态时,与相应的抗体结合,在电解质的参与下出现可见沉淀物,谓之沉淀反应。 特点:?抗原为可溶性抗原;?复合物中沉淀带,主要成分为抗体。?稀释抗原、固定抗体浓度。 琼脂免疫扩散:简称琼脂扩散,用1%琼脂凝胶上进行沉淀反应。琼脂凝胶含水量很高,可溶性抗原和抗体能在凝胶中自由扩散,二者在琼脂凝胶中相遇,在比例最适处出现沉淀带,称为琼脂扩散。 用途:?用于疾病的诊断,如法氏病、马立克氏病、猪瘟、炭疸杆菌病、牛白血病等。?测定抗体水平,测定动物体内的抗体水平,检测免疫状况。?测定复合抗原成分,每一种不同抗原均与相应的抗体产生一根沉淀带。 (二)凝集反应 细菌、红细胞等颗粒状态抗原与相应抗血清混合后,当有电解质存在时,就发生颗粒互相凝集的现象,叫做凝集反应。?在凝集反应的抗原抗体复合物中,主要成分是抗原颗粒;?抗原为颗粒状;?固定抗原浓度,稀释抗体。 变态反应:机体被某些抗原物质所致敏后,再次接触该抗原时,发生对机体有损害的免疫反应。 第 十一 章 重 要 病 原 微 生 物 第一节 大肠杆菌 形态与染色特点 大肠杆菌为两端钝圆,中等大小的短杆菌,有周身鞭毛,只有少数变异株无鞭毛,大多数有菌毛,绝大多数无荚膜,有些有荚膜,革兰氏阴性无芽胞杆菌。 第 二 节 沙 门 氏 菌 形态及特点(染色特点) 沙门氏菌无芽胞和荚膜,有周身鞭毛为革兰氏阴性杆菌。 引起鸡白痢的细菌为沙门氏菌 第三节 炭疽杆菌 在组织片中,菌体两端呈平切状,单个或2~5个相连,形成竹节状短链,用美兰或特瑞氏染色可看到肥厚的荚膜。呈淡红色(或淡紫色),菌体呈兰色。 在培养物中,菌体两端稍钝圆,几个或几十个相连成长链,若培养15h以上在菌体中央或稍偏一端,形成一个比菌体小的芽胞。用革兰氏染色为阳性大杆菌,芽胞为无色,本菌无鞭毛,不能运动,容易被一般染料着色。 第四节 多杀性巴氏杆菌 禽巴氏杆菌为禽霍乱。 形态与染色特点: 用培养物涂片作革兰氏染色为G-小杆菌,在显微镜下观察像煮熟的鱼籽一样。同病料涂片作美兰 7 或瑞特氏染色,可见明显的两极着色。该菌无鞭毛、无芽胞、有荚膜,但用一般染色看不到荚膜。 家禽:鸡、鹅霍乱。 诊断 1.取病料:可取心、肝、脾、肾、血液、淋巴结、水肿液,不取肺(因正呼吸道也存在)。 2.分离培养:用鲜血琼脂培养基进行划线分离,37?培养24小时,可见灰白色露滴状菌落。 3.涂片镜检:取心血或肝脏涂片,作瑞特氏和美兰染色镜检,是否可见明显两极着色。 ×4.接种动物:取肝、肾磨碎,稀释成1:5-10吸取上清液接种动物。接种动物时要注意选择动物。 第五节 猪丹毒杆菌 形态与染色特点 用猪丹毒杆菌致死的动物肝组织或者血液涂片,作瑞特氏或美兰,G染色在显微镜下观察,为纤 细,平直或微弯曲的兰色的小杆菌。 用病料涂片美涂染色可见蓝色的无芽胞、无荚膜的丝状杆菌 实验室诊断 1.取病料,活体动物可取耳V血或疹块,尸体动物可取心血、肝、脾、肾、骨髓、淋巴结。 2.分离培养,用无菌操作采取病料,在鲜血(血清)琼脂培养基上划线分离37?培养48小时, 观察是否有针尖状小菌落。 3.涂片镜检,用组织材料,做成涂片或印片,用革兰氏染色、美兰、或瑞特氏染色,在细胞间隙+有细长的杆菌,或成丛存在,于白血球内的G菌、或呈兰色的杆菌可初步鉴定。 4.动物接种,取病料制成盐水乳剂小白鼠,每只接种0.1-0.2ml,鸽子每只0.5-1ml,若在2~5天内 死亡,豚鼠和鸡无反应,再取死亡动物心血、组织涂片,检出多量典型的猪丹毒杆菌可谬断为本菌。 第六节 口蹄疫病毒 一、形态和结构特性(病毒的特征) 口蹄疫病毒是一种无囊膜的二十面体对称单股RNA病毒。 二、血清型 目前发现已有七大血清型。 是抗原,要做不同浓度的稀释,浓度太高或太低都不能产生沉淀线阳性血清滴入中央孔。抗原滴 入中央孔,抗原滴入周围孔,在抗原抗体孔之间出现沉淀线为阳性。 第七节 猪水泡病病毒 病毒的特征 本病毒无囊膜的二十面体对称单股RNA病毒 第八节 猪瘟病毒 病毒的主要特征 有囊膜的二十面体对称单股RNA病毒。 猪瘟强毒进入使兔体,使兔体温不升高。 猪瘟病毒只感染猪,使之发病 。 第九节 鸡新城疫病毒 鸡新城疫病毒有囊膜单股RNA 鸡新城疫病毒为有囊膜螺旋型对称单股RNA 鸡新城疫病毒的微生物学鉴定方法 1(取材料:一般取鸡头。 2(分离培养:鲜血或血清琼脂培养基培养,未见细菌菌落生长。 3(病毒分离:接种鸡或鸡胚制成组织悬液或用鸡胚尿囊液作为诊断材料。 4(进行病毒血凝和病毒血凝抑制试验。 8
本文档为【畜牧微生物学复习参考资料】,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471618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36KB
软件:Word
页数:18
分类:生活休闲
上传时间:2017-09-29
浏览量: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