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教学大纲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教学大纲

举报
开通vip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教学大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教学大纲 YOU JIANG MEDICAL UNIVERSITY FOR NATIONALITIES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教学大纲 适用于各专业研究生 社会科学部 马克思主义原理教研室 编 二0一一年六月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教学大纲 一、课程名称: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Study on 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二、...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教学大纲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教学大纲 YOU JIANG MEDICAL UNIVERSITY FOR NATIONALITIES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教学大纲 适用于各专业研究生 社会科学部 马克思主义原理教研室 编 二0一一年六月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教学大纲 一、课程名称: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Study on 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二、教学对象: 本大纲适用于全校各专业硕士研究生。 三、学分与学时: 2.0学分。总学时为36学时,其中理论30学时、实践6学时。 四、课程模块类别及课程属性: 本课程为我校各专业硕士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模块必修课。 五、课程性质、任务和要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是我校各专业硕士研究生公共必修课,是对研究生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公共必修课。本课程主要是在当代世界和当代中国背景下,分专题研究和介绍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中的重大问题,深化本科阶段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习,进一步掌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 本课程的主要任务,一是讲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代的主题;二是讲解中国的基本国情;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与生态文明建设;四是中国共产党的建设;五是讲述当代中国与世界及当代中国的外交政策。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能够深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重大问题的认识,掌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主要 内容 财务内部控制制度的内容财务内部控制制度的内容人员招聘与配置的内容项目成本控制的内容消防安全演练内容 ,提高运用这一理论 分析 定性数据统计分析pdf销售业绩分析模板建筑结构震害分析销售进度分析表京东商城竞争战略分析 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本领,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 六、教学重点: 一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的主题;二是当代中国的阶段性特征与战略机遇;三是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全球化条件下中国的对外开放;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五是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六是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社会管理创新;七是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中国的和平发展道路。 七、主要先修课程: 与本科生思想政治理论课相衔接。 八、教学目的要求和主要内容: 导论 【目的要求】 1.掌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的基本理论观点,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的主题。 2.了解中国当代的历史任务,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问题,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理论体系和 制度 关于办公室下班关闭电源制度矿山事故隐患举报和奖励制度制度下载人事管理制度doc盘点制度下载 。 1 3.熟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性成就和发展,学习与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目的、意义和方法。 【主要内容】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的主题 1.1当代中国的历史任务。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人民富裕,成为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始终面临的两大历史任务。中国共产党担当起完成这两大历史任务的责任,完成和推进了三件大事。认识当代中国的历史任务,必须把握两大历史任务之间的关系,展望和把握未来中国发展的光明前景。 1.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国社会发展进步的旗帜。中国社会主义,是凝聚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旗帜,是引领中国走向繁荣富强的旗帜。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主要内容 2.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问题。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根本的是要从理论和实践上清醒地认识和科学回答四个基本问题:什么是马克思主义、如何对待马克思主义,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 2.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和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和制度构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主要内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是创造人民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指导党和人民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制度保障,集中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特点和优势。 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 3.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性成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给中国带来了历史性的变化。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使社会主义制度的优势得到进一步的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世界范围内引起了广泛关注。 3.2 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继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坚持解放思想、改革创新。坚持以人为本,服务人民。巩固发展全国各族人民的大团结。 4 学习本课程的目的、意义和方法 4.1 学习本课程的目的和意义。深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重大问题的认识,掌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基本理论观点,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概念和范畴,提高运用这一理论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本领,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 4.2学习本课程的方法。同研读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相结合,同研究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相结合,同掌握人类所创造的丰富知识相结合。 第一讲 当代中国的基本国情 【目的要求】 1. 把握当前中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和重要战略机遇期。 2. 了解当代中国的基本特点和基本国情。 3. 认识走科学发展道路的重要性和基本内容。 【主要内容】 1. 当代中国的基本特点 1.1当代中国国情概述。认识和准确把握当代中国的基本国情的意义。中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是当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 1.2当代中国的历史方位。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点是改革开放。当代中国正处于工业化、 2 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时期。当代中国与世界的关系发生了历史性变化。 2. 当代中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和重要战略机遇期 2.1准确认识我国发展面临的阶段性特征。经济实力显著增强,而生产力水平总体上还不高,自主创新能力还不强,长期形成的结构性矛盾和粗放型增长方式尚未根本改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影响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依然存在,改革攻坚面临深层次矛盾和问题。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而收入分配差距拉大趋势还未根本扭转。协调发展取得显著成绩,而农业基础薄弱、农村发展滞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不断发展、依法治国基本方略扎实贯彻,而民主法制建设与扩大人民民主和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还不完全适应。社会主义文化更加繁荣,而人民精神文化需求曰趋旺盛,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明显增强。社会活力显著增强,而社会结构、社会组织形式、社会利益格局发生深刻变化,社会建设和管理面临诸多新课题。对外开放日益扩大,而面临的国际竞争日趋激烈,发达国家在经济科技上占优势的压力长期存在,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风险增多。 2.2紧紧抓住和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21世纪头20年是必须紧紧抓住并且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国际环境总体上有利于中国发展,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已经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和制度更加成熟。牢牢抓住和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是赢得主动、赢得优势、赢得未来的关键所在,是对中国共产党执政能力的重大考验,也是对中华民族自强能力的重大考验。 3坚定不移走科学发展道路。 3.1始终坚持科学发展。从基本国情看,中国发展面临的任务仍然十分繁重,必须继续抓住和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推动发展再上新台阶。从发展条件看,中国人均资源拥有量少,经济社会发展的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较低,经济增长过多依靠物质资源消耗的模式使生产资料供给与需求的矛盾日趋尖锐,未来经济发展面临的资源环境约束日趋强化,凸显了实现科学发展的重要性、紧迫性。从发展理念看,发展不同于增长,绝不能只看速度快慢、规模大小、一时得失。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更加注重以人为本,更加注重全面协调可持续,更加注重统筹兼顾,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提高发展的全面性、协调性、可持续性,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3.2坚持以人为本这个核心。实现科学发展,就要坚持以人为本这个核心。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使全体人民朝着共同富裕的方向稳步前进。 3.3促进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促进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反映了现阶段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指明了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正确方向。促进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必须正确处理经济与社会发展,城市与农村发展,东中西部发展,人与自然发展,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关系;统筹安排和处理好消费与投资、供给与需求,发展的速度和结构、质量、效益,科技进步与人力资源优势的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与宏观调控等经济发展的重大问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一个包括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在内的统一体,必须按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加以推进。 3.4坚持统筹兼顾。总揽全局,统筹规划。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全面推进,重点突破。兼顾各方,综合平衡。 第二讲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 【目的要求】 1. 掌握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基本特点和要求。把握中国经济发展的基本思路和发展道路。 2. 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的总体情况。 3. 认识中国对外开放的重要性和主要内容。 3 【主要内容】 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概述 1.1经济和经济建设。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主要目的,是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增加社会财富,提高经济效益,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时发展和完善社会生产关系和经济制度。经济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中心任务,是政治文明、文化繁荣、社会进步、生态良好的物质基础。 1.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在新的历史时期,中国共产党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推进实践创新和理论创新,提出了关于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的一系列重大理论观点,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其基本点主要包括以下方面:一是关于社会主义根本任务的思想;二是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思想; 三是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思想;四是关于基本经济制度的思想;五是关于分配制度的思想;六是关于对外开放的思想;七是关于经济管理和宏观调控的思想;八是关于经济发展的思想。 1.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和体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和体制,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基本经济制度;二是分配制度;三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2. 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 2.1经济体制改革的基本特点。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在本质上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它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自觉进行的,具有鲜明的特点。从改革的社会性质看,是赋予社会主义制度新的生机和活力,发挥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增强社会主义的吸引力,使社会主义社会趋于健全和成熟。从改革的社会力量看,是把坚持党的领导与充分依靠广大人民群众结合起来,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目的是让人民群众富裕起来,给人民群众带来更多福祉。从改革的内容看,是变革现存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要求的那些方面和环节,变革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各项具体制度安排。从改革的手段和方法看,是在维护社会稳定的前提下,循序渐进地进行经济结构、社会结构和利益关系的调整,同时在这种调整中妥善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既保持社会的和谐稳定又使社会焕发强大活力。 2.2经济体制改革的基本要求和原则。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利于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为此,必须坚持正确的方向和原则:一是坚持社会主义的改革方向;二是坚持改革成果惠及全体人民;三是坚持从实际出发的改革道路;四是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五是尊重群众首创精神;六是大力推进体制创新。 2.3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还需要进一步发展完善,生产力发展面临的诸多问题和体制性障碍仍有待进一步破除:一是长期形成的结构性矛盾和增长方式粗放问题仍然突出;二是市场机制未充分发挥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三是宏观调控体系不够健全;四是市场秩序不够 规范 编程规范下载gsp规范下载钢格栅规范下载警徽规范下载建设厅规范下载 。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主要任务是: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推进经济体制改革,必须不失时机地努力在一些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实现改革的新突破,更大程度地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使经济活动遵循价值规律的要求,为经济发展提供强大动力和体制保障。当前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是在国有企业和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农村经济体制、金融体制、宏观调控体系、收入分配制度以及政治、文化和社会发展有关体制等方面迈出新步伐。 3. 中国的经济发展 3.1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涵盖了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全部内容,涉及发展理念的变革、模式的转型、路径的创新,是一种综合性、系统性、战略性的转变,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和各领域。调整经济结构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战略重点,是提 4 升国民经济整体素质、赢得国际经济竞争主动权的战略重点和根本途径。主要包括调整需求结构产业结构、要素投入结构,还包括调整国民收入分配结构、城乡结构、区域经济结构等。调整经济结构,关键在于实现“三个转变”:一是实现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二是实现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商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三是实现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必须处理好转变与发展的关系,在发展中促转变,在转变中谋发展。 3.2中国经济发展战略和发展道路。中国特色的经济发展道路主要包括: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发展道路,归结起来,就是要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的实际,科学分析我国全面参与经济全球化的新机遇新挑战,全面认识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的新形势新任务,更加自觉地走科学发展道路。 4. 经济全球化条件下的中国对外开放 4.1经济全球化对中国的机遇和挑战。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既给中国带来了严峻挑战,也带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第一,经济全球化有利于人类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使世界范围的各类生产要素得到更加高效的利用和更为合理的配置,使各种创造财富的源泉得到更加充分的涌流。第二,经济全球化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趋势,是社会化大生产和生产力发展的内在要求,任何国家和民族只有自觉参与进去,才可能获得发展的机遇,促进自身的发展。第三,经济全球化是在西方发达国家主导下推进的,西方发达国家在经济和科技上具有较大优势,在综合国力和核心竞争力上明显领先,在制定和维护国际经济行为规则和制度上占有主导权,而广大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全球化中仍处于不利地位,不公正不合理的国际经济政治秩序制约着发展中国家的发展,并带来了经济发展水平和财富占有之间新的不平衡。第四,虽然国际金融危机给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进程带来了重大影响,但从总体上看,这次危机并没有根本改变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的大趋势,也没有根本改变世界经济中长期的发展趋势。 4.2扩大对外开放的主要内容。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推进对外开放,必须始终坚持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扩大开放领域,优化开放结构,提高开放质量,完善内外联动、互利共赢、安全高效的开放型经济体系。二是继续坚持“引进来”;一是继续推进对外贸易增长;三是实施“走出去”战略;四是推动对内对外开放相互促进。 4.3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经济新秩序。当前,国际经济秩序总体上是由发达国家所主导的,基本上反映的是发达国家的利益,其存在的最主要问题就是缺乏公平性和合理性。中国倡导构建互利共赢、公正合理的国际经济新秩序;促进世界经济的平衡发展;积极参与世界经济治理机制改革。 第三讲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建设 【目的要求】 1. 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及其特点。 2. 认识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主要任务和总体要求。 3. 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的总体情况。 【主要内容】 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建设概述 1.1政治和政治观。在社会主义社会,政治的主要内容和表现形式是人民内部各阶级、各阶层之间的关系。政治是人类历史发展到一定阶段出现的社会现象,是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的上层建筑的核心部分,是以一定的阶级关系为基本内容,围绕着国家政权而展开的各种社会活动和社会关系的总和。 5 1.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理论。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政治观运用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实践,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理论。这一理论深刻反映了中国政治发展的客观规律,是认识当代中国政治现象、推动政治改革和发展的根本思想武器。其基本点主要有以下方面:一是关于国家政权性质的思想;二是关于政治发展道路的思想;三是关于人民民主的思想;四是关于社会主义法治的思想;五是关于政治体制改革的思想;六是关于尊重和保障人权的思想。此外,还包括多党合作思想、维护国家政治稳定思想、国防和军队建设思想、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思想、“一国两制”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领导力量和依靠力量的思想、阶级阶层思想、民族宗教思想等。 1.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中国的政治制度既体现了人类政治文明发展的优秀成果,又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和独特优势,其本质是实现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保障人民当家作主,保持国家长期稳定和发展。人民民主专政是中国的国体。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人民当家作主的政权组织形式。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党制度,也是中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中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是中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 2.1始终高举人民民主的旗帜。实现和发展人民民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的根本目标。中国共产党自成立起就以实现和发展人民民主为己任。人民民主是最广泛的民主。人民民主是民主和专政相统一的民主。人民民主是以民主集中制为根本组织原则和活动方式的民主。人民民主是全面民主。 2.2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三者的有机统一。发展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关键是要坚定不移地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这体现了社会主义国家政权的性质和中国民主的性质,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根本要求。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根本保证。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依法治国是社会主义民主的有效途径和可靠保障。 2.3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是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本途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符合中国国情、体现中国社会主义国家性质、保证中国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政治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既能实现广泛的民主参与,集中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和各界人士的智慧,促进执政党和各级政府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又能实现集中统一,统筹兼顾各方面的利益要求。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使中国少数民族依法自主地管理本民族事务,民主地参与国家和社会事务的管理,保证了中国各民族不论大小都享有平等的经济、政治、社会和文化权利,共同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建设相互支持、相互帮助、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和谐民族关系。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的成功实践,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亿万基层群众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伟大创举。实施这一制度,扩大基层民主,实行基层群众自治,有助于激发广大人民群众当家作主的积极性、创造性和责任感。 2.4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必须从我国国情出发,充分考虑我国的社会历史背景、经济发展状况、文化发展水平等重要因素,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进程中不断加以推动和发展。一是健全民主制度;二是丰富民主形式;三是拓宽民主渠道;四是保障人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五是以党内民主带动人民民主。 2.5完善社会主义法治。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建立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理念。 2.6不能搞“三权分立”和多党制。“三权分立”主要是指立法权、行政权和司法权分别由不同的国家机关掌握,相互独立、互相制衡。西方国家的两党制和多党制是在资本主义社会产生和发展过程中各种政治力量相互角逐下逐渐形成的,反映了其社会不同利益群体特别 6 是垄断资本集团分割国家权力的需要。中国的政党制度是近代以来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要求,同中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状况相符合,也同中国疆域广大、人口众多、民族众多等实际状况相适应,是符合中国国情的新型政党制度。中国的政党制度以合作、协商为原则,确立政党关系及其运行方式,能够充分发挥各民主党派参政议政的作用和对执政党的监督作用,是对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创新发展。 3. 积极稳妥推进政治体制改革 3.1政治体制和政治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是政治制度完善和发展的必然要求,是推动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政治体制改革要通过优化政治制度的运行机制和实际功能,健全和完善国家政治制度,增强国家政治制度组织国家、治理社会、推动发展的能力。 3.2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成就。中国政治体制改革始终贯穿于政治发展的历史进程中,是同经济体制、文化体制和社会体制以及其他方面的体制改革相辅相成、相互促进、不断深化的。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的政治体制改革取得了重大成就。一是民主政治的制度化水平大大提高;二是社会主义法治更加完善;三是行政管理体制与机构改革成效明显;四是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成果丰硕;五是人权得到更加全面、真实和充分的尊重和保障。 3.3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任务和要求。中国的社会主义制度、改革发展大局、基本国情以及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的战略目标,共同决定着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主要任务和基本要求。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总体要求。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基本立场。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根本目的。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基本原则。 3.4政治体制改革与政治稳定。政治体制改革既是政治发展的重要途径和推动力量,也直接关系到政治稳定。政治稳定是评价一个国家政治体制、结构和政策是否正确的重要 标准 excel标准偏差excel标准偏差函数exl标准差函数国标检验抽样标准表免费下载红头文件格式标准下载 。推进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发展,必须积极稳妥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切实维护政治大局稳定。 第四讲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目的要求】 1. 把握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意义、任务和要求。 2. 认识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意义和途径。认识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意义和任务。 3. 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理论、文化制度以及文化发展道路的基本内容。 【主要内容】 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概述 1.1文化和文化建设。文化建设,就是围绕一定目标任务并体现一定价值取向的文化发展活动。文化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相互联系、相互促进,其目的是更好发挥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重要作用。 1.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理论,是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产物,体现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规律性认识,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根本指导思想。其内容主要包括:一是关于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思想;二是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思想;三是关于文化建设根本目的的思想;四是关于促进文化发展的思想;五是关于推进文化体制改革的思想;六是关于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思想。 1.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就是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就是要着力推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更加深入人心。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需要一个长期过程。 1.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制度和体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制度和体制涉及的内容十分广泛,主要包括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加强思想道德建设、繁荣 7 发展教育事业和哲学社会科学事业、发展科学文化体育卫生事业、加强文化人才培养,以及文化产品创作生产、载体手段、传播流通、评价激励、规划管理、人员机构等方面的制度和体制。 2. 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 2.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重要意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任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也需要贯穿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全过程,依托各种文化产品和服务的物质基础和传播形态而得到不断弘扬。 2.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主要任务。第一,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第二,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第三,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第四,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 2.3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是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首要任务和根本所在。马克思主义深刻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是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旗帜。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是整个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根本基础。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就要坚持在指导思想上不搞多元化。在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前提下,坚持尊重差异、包容多样,引领、整合社会思想朝着积极健康的方向发展。 3. 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 3.1文化软实力是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个国家的文化软实力,取决于国民的精神状态、意志品质和内在向心力、凝聚力、创造力。中国文化国际影响力与经济、政治国际影响力还不相称,文化产品输出国角色与物质产品输出国地位还不匹配,维护国家文化安全的任务更加艰巨。在这样的形势下,必须切实提高国家的文化软实力。 3.2推进文化传承、借鉴与创新。提高文化软实力,必须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高文化软实力,必须推动哲学社会科学的繁荣发展。提高文化软实力,必须积极吸收借鉴国外优秀文化成果。提高文化软实力,必须大力推进文化创新。 3.3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实施中华文化走出去战略,是增强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和国际竞争力的重要途径。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要开展多渠道多形式多层次对外文化交流。 4. 深化文化体制改革 4.1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中国文化发展同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还不完全适应,同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要求还不完全适应,同扩大对外开放的新形势还不完全适应,同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新形势还不完全适应。改变上述不适应的状况,根本的出路在深化文化体制改革。 4.2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主要任务。加快构建有利于文化繁荣发展的体制机制。加快构建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加快发展文化产业,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加强对文化产品创作生产的引导。 第五讲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 【目的要求】 1. 掌握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性和基本内容。 2. 认识统筹协调各方面利益关系的意义、目标和着力点。认识加强社会管理的重要性和任务要求。 3. 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理论和制度。 【主要内容】 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概述 1.1社会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就 是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通过 8 发展社会事业、完善社会政策、改进社会管理、增强社会创造活力、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维护社会秩序等来推动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1.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理论的内涵十分丰富,涉及经济社会各个领域,涵盖社会建设各个方面,其基本点主要包括以下方面:一是关于构建和谐社会的思想;二是关于保障和改善民生的思想;三是关于实现和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思想;四是关于促进城乡协调发展的思想;五是关于兼顾不同阶层利益的思想;六是关于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思想。 1.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制度和体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在实践中形成了教育制度、劳动就业制度、基本医疗卫生制度、社会保障制度、社会管理制度等一系列制度和体制,为实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总体目标提供了制度保障。 2. 保障和改善民生 2.1民生问题的主要表现及原因。当前我国民生问题主要表现为:社会保障水平总体不高,还没有实现城乡 完全统筹;教育发展不均衡,教育资源分配不合理;就业的结构性矛盾突出,社会就业压力仍然较大:收入分配差距拉大,利益矛盾加剧;等等当前我国民生问题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2.2保障和改善民生是推进社会建设的重点。第一,保障和改善民生是社会建设的价值追求。第二,保障和改善民生是社会建设的紧迫任务。第三,保障和改善民生是社会建设的根本目的。 3. 统筹协调社会利益关系 3.1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在实行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人民内部矛盾非对抗性的性质没有发生变化,但其内容和表现形式更趋复杂,呈现出一些新的特点:一是利益矛盾日益凸显;二是矛盾的复杂性增强;三是矛盾朝对抗性演变的可能性有所增强。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要着眼于最大限度增加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减少不和谐因素,创造良好社会环境。 3.2妥善处理各种利益矛盾。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从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从单一公有制形式向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转变,从单一的按劳分配制度向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转变等,我国社会利益关系呈现出一些新特点:一是利益主体趋于多样化;二是利益差距有所扩大;三是利益冲突有所增强。因此,需要高度重视统筹协调各种利益关系,妥善处理各种利益矛盾。一是健全诉求表达机制。二是健全利益协调机制。三是进一步完善矛盾调处机制。 四是加强权益保障机制建设。 3.3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准确把握公平正义的内涵,必须用历史的、具体的、发展的眼光来分析。公平正义是历史的,公平正义是具体的,公平正义是发展的。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必须逐步建立以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分配公平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公平保障体系,从法律上、制度上、政策上努力营造公平的社会环境,从收入分配、利益调节、社会保障、公民权利保障、政府施政、执法司法等方面采取落实公平的切实措施,推动社会向公平正义的方向发展。 3.4加大收入分配调节力度。改革开放以来,人民群众总体收入水平在不断提高,但在收入分配领域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加大收入分配调节力度,促进社会公平的主要措施。 3.5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内容。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主要途径包括以下方面:一是转变政府职能,创新基本公共服务体制机制;二是加大财政投入;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资金保障是关键;三是建立基本公共服务监测评价体系。 4. 推进社会管理创新 9 4.1当前社会管理存在的问题。当前,中国的社会管理与中国国情和社会主义制度总体上是适应的,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表现为:一是社会管理理念还不科学,存在重经济建设、轻社会管理,重管理控制、轻社会服务,重强势群体利益、轻弱势群体保障等问题;二是社会管理体制还不健全,存在着政府管理职能越位、缺位等问题;三是社会管理法律政策还不完善,存在社会管理立法滞后、社会管理执法不公等问题;四是社会管理方法还不适应发展需要,存在社会管理过于行政化、社会管理渠道不畅、社会管理体制新旧转化缺位等问题。 4.2提高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推进社会管理体制刨新,就是要以最大限度地激发社会创造力、最大限度地增加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地减少不和谐因素为目标,不断推进社会管理的理念思路、体制机制和方法手段的创新,探索一条具有中国特色、体现时代特征、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社会管理之路。 第六讲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 【目的要求】 1. 把握当前生态环境面临的重大问题和实现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的基本要求。 2. 认识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主要任务。 3. 了解生态文明建设的意义、内涵和要求。了解中国应对全球气候问题的主张。 【主要内容】 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概述 1.1生态与生态文明。建设生态文明是对传统文明形态特别是工业文明进行深刻反思形成的认识成果,也是在发展物质文明过程中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的实践成果。生态文明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1.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理论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生态环境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包括:一是关于建设生态文明的思想;二是关于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思想;三是关于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思想;四是关于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思想;五是关于走文明发展道路的思想。 1.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和意义。到2020年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中华民族生存和发展的根本大计。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从根本上说就是要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建设以资源环境承载力为基础、以自然规律为准则、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2. 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 2.1人口资源环境问题制约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当代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各种资源环境问题。资源环境问题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影响了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影响了人民的身心健康。 2.2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质量的基本国策。人口问题是中国的基本问题,人口多是中国的基本国情。 解决好人口问题的基本思路,一是控制人口数量;二是提高人口质量;三是推动人口长期均衡发展,改善出生人口素质,坚持男女平等,遏制出生人口性别比例偏高趋势,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优先发展社会养老服务等。 2.3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基本要求。科学认识和正确运用自然规律,学会按照自然规律办事,更加科学地利用自然为人们的生活和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当经济发展与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发生矛盾和冲突时,必须把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放在优先考虑的位置,实现经济发展指导思想上的根本性转变。 10 3. 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3.1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基本内涵。资源节约型社会,是指以能源资源高效率利用的方式进行生产、以节约的方式进行消费为特征的社会体系。环境友好型社会,是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社会,通过人与自然的和谐来促进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是根据中国国情和可持续发展要求作出的正确选择。 3.2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基本途径。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推动节能减排。发展循环经济。加强宣传教育。完善体制机制。 4.中国应对全球气候问题的主张 工业革命以来的工业文明,对地球资源的索取超出了合理的范围,对生态环境和全球气候造成了严重的破坏。在全球环境问题特别是气候问题上,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存在着尖锐对立。解决全球环境和气候问题必须加强全球合作。中国始终是解决全球环境问题、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十分重要的建设性力量。 第七讲 中国共产党的建设 【目的要求】 1. 把握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2. 认识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的目标任务。 3. 了解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党建设理论。 【主要内容】 1. 中国共产党的建设概述 1.1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领导地位。中国共产党的性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是在长期的中国革命、建设、改革实践中逐步形成并巩固起来的。中国共产党对国家和社会的领导主要是政治、思想和组织领导,即按照党的理论、路线和纲领,通过制定大政方针,提出立法建议,推荐重要干部,进行思想教育,发挥党组织和广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实现党的领导。 1.2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党建设理论。关于推进伟大事业与伟大工程的思想。关于把思想理论建设放在首位的思想。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的思想。关于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思想。关于以改革创新精神加强党的建设的思想。关于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思想。 2.党的建设面临的新课题新考验 2.1党的建设面临的“四个考验”。 在世情、国情、党情发生深刻变化的情况下,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面临许多前所未有的新情况新问题新挑战,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是长期的、复杂的、严峻的。 2.2党的建设面临的“四个危险”。 当前,党的建设状况、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党员队伍素质总体上同党肩负的历史使命是适应的。同时,党内也存在不少不适应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不符合党的性质和宗旨的问题,精神懈怠的危险、能力不足的危险、脱离群众的危险、消极腐败的危险,更加尖锐地摆在全党面前,落实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任务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繁重、更为紧迫。 2.3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执政能力建设是党执政后的一项根本建设。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总体目标。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主要任务。党的先进性建设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加强自身建设的永恒课题。要把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体现在善于治国理政上,体现在不断发展先进生产力、发展民主政治、发展先进文化、构建和谐社会、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上,必须以党的先进性建设推动科学发展观的贯彻落实,使党始终保持旺盛的生机和活力。 11 3. 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 3.1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要把党建成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完全巩固、能够经受各种风险、始终走在时代前列、领导全国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必须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党的各项建设既各有侧重又彼此联系,统一于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和中 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主要任务。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必须以改革创新精神研究和解决党的建设面临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 3.2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的目标任务。必须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提高全党思想政治水平。必须坚持五湖四海、任人唯贤,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用人标准。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理念。必须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深入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必须推进党的建设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 第八讲 当代中国与世界 【目的要求】 1. 把握当代中国与世界关系的历史性变化以及中国的国际战略和对外方针政策。 2. 认识中国和平发展道路的特点和优势。 3. 了解当今世界发展的新特点和新趋势。 【主要内容】 1. 当今世界发展的新特点和新趋势 1.1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当今世界,和平与发展仍然是时代主题,全球总体上保持和平稳定。但是,世界还很不安宁,和平与发展这两大问题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求和平、谋发展、促合作仍然是时代的主旋律。 1.2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进入新世纪,国际局势继续发生着深刻的、复杂的变化,呈现出许多新特点。一是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二是世界多极化趋势进一步加强;三是科学技术酝酿新突破;四是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呈现新特点;五是人类共同安全问题目益突出。 2. 当代中国同世界的关系发生了历史性变化 2.1中国与世界的联系日益紧密。现在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的繁荣与稳定也离不开中国。中国越发展,给世界带来的机遇和所作的贡献就越大。 2.2中国的国际地位不断提升。中国的发展对世界文明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在中国经济实力进一步增强的背景下,中国日益在国际舞台上发出自己的声音。中国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中国在维护世晃和平、应对全球性挑战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3. 中国的国际战略与对外方针政策 3.1当代中国的国际战略。政治上相互尊重、平等协商,共同推进国际关系民主化。经济上相互合作、优势互补,共同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均衡、普惠、共赢方向发展。文化上相互借鉴、求同存异,尊重世界多样性,共同促进人类文明繁荣进步。安全上相互信任、加强合作,坚持用和平方式而不是战争手段解决国际争端,共同维护世界和平稳定。环保上相互帮助、协力推进,共同呵护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家园。 3.2当代中国的对外方针政策。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倡导互信、互利、平等、协作的新安全观。秉持积极有为的国际责任观。奉行睦邻友好的地区合作观。 4. 中国的和平发展道路 4.1中国和平发展道路的提出及内涵。中国和平发展道路的提出。中国和平发展道路:既通过维护世界和平发展自己,又通过自身发展维护世晃和平;在强调依靠自身力量和改革创新实现发展的同时,坚持对外开放,学习借鉴别国长处:顺应经济全球化发展潮流,寻求 12 与各国互利共赢和共同发展;同国际社会一道努力,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中国的和平发展道路最鲜明的特征:坚持科学发展、自主发展、开放发展、和平发展、合作发展、共同发展。中国和平发展的不懈追求是,对内求发展、求和谐,对外求合作、求和平。 4.2中国和平发展道路的世界意义。中国的快速发展有利于世界经济的繁荣,有利于促进各国的共同发展。中国的和平发展会使世界局势更加稳定,使世界和平更有保障。中国的和平发展为国际社会提供了一个全新的发展模式。中国选择走和平发展道路,打破了“国强必霸”的大国崛起传统模式,对国际社会将具有巨大的启迪意义。中国通过自身的发展已经并日益深刻地影响着世界。 九、实践教学:详见《学时分配表》 十、学时分配表: 学时分配表(总学时36学时,其中理论教学30学时、社会实践6学时) 理论教学内容 学时 实践教学内容 学时 导论 2 研究性学习 6 第一讲 当代中国的基本国情 4 第二讲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 6 第三讲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建设 4 第四讲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3 第五讲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 4 第六讲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 3 第七讲 中国共产党的建设 2 第八讲 当代中国与世界 2 学时合计 30 十一、成绩考核: 本课程为考试科目。期评成绩由平时成绩和期考成绩构成。其中,平时成绩包括课程论文1篇(10%)、社会实践过程(20%)、听课过程(10%),期考成绩(60%)。期考为开卷考试、理论考试。 十二、教材及参考书目: (一) 教材: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编写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年版。 (二)参考书目 1. 毛泽东:《论人民民主专政》,《毛泽东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2. 毛泽东:《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毛泽东文集》第7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3. 毛泽东:《论十大关系》,《毛泽东文集》第7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13 4. 中央宣传部理论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学习读本》,学习出版社2009年版。 5.《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 6.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7. 《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8. 胡锦涛:《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 9.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中国的和平发展》,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 10. 中共中央组织部、中共中央宣传部、中共中央编译局:《马列主义经典著作选编学习导读》,学习出版社2011年版。 11. 田克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 12. 杨世文,李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教学用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编写教研室:马克思主义原理教研室 2011.06 14
本文档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教学大纲】,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321575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62KB
软件:Word
页数:28
分类:其他高等教育
上传时间:2017-10-13
浏览量: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