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历代文书选读》复习重点大纲

《历代文书选读》复习重点大纲

举报
开通vip

《历代文书选读》复习重点大纲《历代文书选读》复习重点大纲 第一章誓辞篇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誓辞的含义、发展变化;掌握《尚书》的源起、构成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誓辞(重点) 识记:誓辞的含义 理解:誓辞的演变 应用:誓辞之于现阶段的使用 “誓辞”,也称“誓”,是我国古代最早的公文文种之一。 这种文体主要是用来表示告诫、信诺和决心的意思,以达到动员、约束和统一大家行动的目的。 早期的“誓”,应用范围局限于统治者上层人物之中,后来范围和内容逐渐扩大,成为战争之前主帅告诫全军...

《历代文书选读》复习重点大纲
《历代文 关于书的成语关于读书的排比句社区图书漂流公约怎么写关于读书的小报汉书pdf 选读》复习重点大纲 第一章誓辞篇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誓辞的含义、发展变化;掌握《尚书》的源起、构成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誓辞(重点) 识记:誓辞的含义 理解:誓辞的演变 应用:誓辞之于现阶段的使用 “誓辞”,也称“誓”,是我国古代最早的公文文种之一。 这种文体主要是用来表示告诫、信诺和决心的意思,以达到动员、约束和统一大家行动的目的。 早期的“誓”,应用范围局限于统治者上层人物之中,后来范围和内容逐渐扩大,成为战争之前主帅告诫全军将士的言辞。 “誓”还可以作为一种表示决心和承诺的文书,如同今天的宣誓词。 (二)尚书(次重点) 识记:尚书的内涵 理解:尚书的构成 应用:尚书对后世文诰类文体的影响 尚书,我国古代最早的一部记言体文件汇编。原称《书》,因记上古之事,故名《尚书》,又称《书经》。所记上起原始社会末期的虞舜时代,下讫春秋时代的秦穆公。 按时间先后,分为《虞书》、《夏书》、《商书》、《周书》四个部分。按内容可分为典(记载帝王典范行为的文献)、谟(朝廷商讨大事的 记录 混凝土 养护记录下载土方回填监理旁站记录免费下载集备记录下载集备记录下载集备记录下载 )、训(帝王的教诲)、诰(训诫文告)、誓(誓词)、命(命令)等6类。 这些初具规模的古代公文,对后世公文体裁,特别是文诰一类体裁的发展,有很大的影响。 (三)《汤誓》、《与国人誓》(一般) 识记:翻译文中经典句。 理解:该誓文产生的背景 应用:该誓文的历史意义 第二章诏书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诏书的含义、发展变化;掌握诏书在汉代的分类;把握诏书按内容及情势不同的分类;厘清诏书在历史上的文体演变。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诏书(重点) - 1 - 识记:诏书的含义;诏书产生的时代 理解:诏书的分类 应用:诏书文体的演进 诏书,又称诏、诏旨,古代帝王下达给臣属或告示天下的公文。上古时帝王的告命,三代时称之为训、诰、誓、命,战国时,则称命,称令。秦统一天下,于是改命为制,改令为诏。汉代定制,把皇帝下达给臣属的文告分为四种:制书、策书、诏书、戒书。秦汉以后,诏书专指帝王的文书命令。 诏书根据内容的不同,可分为即位诏、遗诏、哀诏等。而根据下达诏书时的情势而言,又可分为密诏、口诏、血诏等。 两汉时,诏书由尚书负责,魏晋以后,改中书负责。诏书原用散文,魏晋时期改用骈体文,唐以后,骈散兼用。 (二)《问魏征病手诏》(次重点) 识记:《问魏征病手诏》一文的作者;翻译文中经典句。 理解:《问魏征病手诏》一文的背景 应用:《问魏征病手诏》一文显示出李世民的什么精神? (三)《求茂材异等诏》(一般) 识记:《求茂材异等诏》一文的作者;翻译文中经典句。 理解:该诏文提出的背景 应用:刘彻提出了什么样的选才原则?该选才原则在今天有何意义? 第三章告示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告示的含义、红示的内涵;掌握《入关告谕》、《禁馈赠告示》等公文在历史上的价值。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入关告谕》(重点) 识记:《入关告谕》一文的作者;约法三章的内涵;翻译文中经典句 理解:秦民欢迎该告谕的原因何在? 首先,告谕极富针对性,抓住了秦民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秦朝的严刑苛法问题;其次,告谕不仅废弃了戕害人民的苛法,而且还立下了保护人民的新法;再次,宣告了军队的任务是为民除害,而绝不骚扰人民。 应用:评价《入关告谕》一文在历史上的地位。 (二)告示(次重点) 识记:告示的含义;红示的含义 告示:是古代官府昭示民众的一种下行公文文种。 红示:清代凡新官上任前,也在衙门前张贴用红纸书写的告示,称为“红示” 理解:《文体明辨》对告示的解释 (三)《戒浮文巧言谕》(一般) 识记:《戒浮文巧言谕》一文的作者 理解:该文的矛头指向是什么? 应用:结合时下的文风问题,谈谈《戒浮文巧言谕》的历史价值。 第四章教令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教令的含义、文体特点;掌握《求贤令》、《求言令》、《军令》等公文主要内容及其历史价值。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教令(重点) 识记:教令的含义 理解:教令的演进 应用:教令文体的特点及其现实意义。 “教”和“令”,是古代帝王官吏下行公文文种的名称,“教令”则是二者的统称。“教”,就是仿效和教化的意思,帝王发布文告,臣民们仿效去做。汉代以后,官吏下达的文件也称“教”。“令”就是命令。早时只有帝王的命令、文告才能称“令”。 商周时代则称为训、誓、诰、命,战国时代将训、誓、诰、命统称之为“令”。秦以后改“令”为“诏”,“令”则限于皇后和太子下达的文告。汉代以后,诸侯王发布的命令称为“令”,以后又将官府发布的命令,都称为“令”。 教、令文体近似,一般篇幅较短,文字凝练、准确、坚定,给人以不容置疑之感。 (二)《求贤令》、《求言令》(次重点) 识记:《求贤令》、《求言令》等公文的作者;翻译文中经典句。 理解:什么是“面从”? 应用:《求贤令》、《求言令》等公文在历史上的价值。 (三)《军令》(一般) 识记:《军令》一文的作者;翻译文中经典句 理解:《军令》的文体特色和语言特色。 第五章表文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表文的含义、格式及文体特点;掌握历史上表文的使用变化情况;掌握《出师表》、《陈情表》的主要内容。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表文(重点) 识记:表文的含义,翻译《出师表》、《陈情表》中的经典句。 理解:表文使用的演进情况 应用:简析明太祖朱元璋对表文体进行规范的意义。 表文是起源于汉代的一种上行文种,用于臣僚向君主陈述政事,表达情感。 东汉以后,“表”的使用已不仅限于“陈情”。三国两晋把凡属于陈述性的上行文都称为“表”,内容也更加广泛,包括论谏、劝请、陈乞、进献、推荐、庆贺、慰安和讼理、弹劾等。唐宋以后,“表”的进言议事的作用逐步由其他文种替代,而仅用于陈谢(谢官、谢赐)、庆贺、进献之类了。明代,凡遇朝廷举行庆典,如寿旦、元旦、冬至等,内外臣僚 都在照例进贺“表”,“笺”。“表”用于皇帝和皇太后,“笺”用于皇后。 明太祖朱元璋认为“颂美之辞过多,规戒之意未见”,提倡“文章平实,勿以虚辞为美”,并将韩愈、柳宗元表文作 范本 协议范本下载族谱范本下载临帖范本下载公司章程范本下载监理月检范本下载 ,颁告天下,严禁“表笺疏奏”用四六骈体。此后,又正式颁布“表笺”程式,统一这种文体,从此“表”的程式走向固定化。 (二)《陈情表》(次重点) 识记:《陈情表》一文的作者;翻译文中经典句 理解:《陈情表》的写作背景及其语言特色。 应用:作者怎样将“忠”与“孝”的矛盾进行调和的? (三)《出师表》(一般) 识记:《出师表》一文的作者;翻译文中经典句 理解:《出师表》的前半部分,向后主提出的三点建议是什么? 第六章封事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封事的含义、产生原因;掌握封事的演进过程;掌握封事消失的年代。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封事(重点) 识记:封事的含义 理解:封事的产生及其演进 封事是产生于汉宣帝时的上行公文文种,亦称“封奏”或“封”。属于奏启类,机密性较强,类似以后的“密呈”和“密函”。 “封事”不止密奏阴阳,只要是属于不能泄漏的机密事项,均用“封事”上呈皇帝,而封建君主为加强其统治,也通过这种文书了解下情。 汉代的章奏一般都不封口,只有奏陈秘密事项,才封口上呈。 到了唐代,“封事”仍用于秘密进谏,杜甫诗中就有“明朝有封事,数问夜如何”的句子。 元明以后,“封事”逐渐消失。 (二)《举成公敞封事》(次重点) 识记:《举成公敞封事》一文的作者;翻译文中经典句 理解:《举成公敞封事》的写作背景及其语言特色。 应用:《举成公敞封事》表现了作者怎样精神? (三)《戊午上高宗封事》(一般) 识记:《戊午上高宗封事》一文的作者;翻译文中经典句。 理解:《戊午上高宗封事》产生的背景。 应用:《戊午上高宗封事》一文的历史影响。 第七章札子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札子的含义、起始年代及其使用范围上的演变。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札子(重点) 识记:札子的含义 理解:札子的产生及其演进 “札子”也称“札”,又称“札子”,是古代朝廷官府的一种简便公文。 始于宋代。宋代以后的札文,既可作上行文又可作下行文。向朝廷上奏的上行文称“札子”,而用作朝廷和官府发布命令的下行文“札”和“箚”称作“御札”“省札”“札子”等。清代使用的“札”文最普遍。上级官厅向下级官厅行文,凡委任事项,督催某事等都用“札”。 (二)《本朝百年无事札子》(次重点) 识记:《本朝百年无事札子》一文的作者;翻译文中经典句 理解:《本朝百年无事札子》的写作背景。 (三)《论按察官吏札子》(一般) 识记:《论按察官吏札子》一文的作者;翻译文中经典句。 理解:《论按察官吏札子》产生的背景。 应用:《论按察官吏札子》一文的写作目的及其对现实的影响。 第八章奏疏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奏疏的概念、起始年代、产生背景、文体要求;把握《谏逐客书》、《论贵粟疏》、《谏太宗十思疏》等文的主要内容。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奏疏(重点) 识记:奏疏的含义 理解:奏疏的产生、格式及文体特点 “奏”的文种始于秦朝,追溯它的前身,据说源于周朝的“事书”,战国的“上书”。秦始皇出于尊君抑臣的需要,将“书”改为“奏”,从此“奏”就称为群臣上书君主的专用文书。 “疏”始用于汉代,也是上书君主的专用文书,由于其功能一致,故以“奏疏”作为臣属向皇帝谏政论事公文的统称。“奏”是进的意思,“疏”是分条陈述的意思。 “奏疏”的格式十分严格,行文必须以“臣某言”或“臣昧死上言”开头,用“死罪,死罪”结尾。 由于“奏疏”是呈进君主的,因此还要讲究“典雅”,这无疑反映了封建社会的严格的等级 制度 关于办公室下班关闭电源制度矿山事故隐患举报和奖励制度制度下载人事管理制度doc盘点制度下载 和君权至上的观点。 (二)《谏逐客书》、《论贵粟疏》(次重点) 识记:《谏逐客书》、《论贵粟疏》的作者;翻译文中经典句 理解:《谏逐客书》的写作背景。 应用:《论贵粟疏》对西汉初政权巩固的意义。 (三)《谏太宗十思疏》(一般) 识记:《谏太宗十思疏》一文的作者;翻译文中经典句。 理解:《谏太宗十思疏》产生的背景。 继续阅读
本文档为【《历代文书选读》复习重点大纲】,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882336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26KB
软件:Word
页数:0
分类:其他高等教育
上传时间:2019-08-31
浏览量: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