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袁卫星:诗意的呼唤和语文的回归(语文是什么)

袁卫星:诗意的呼唤和语文的回归(语文是什么)

举报
开通vip

袁卫星:诗意的呼唤和语文的回归(语文是什么)袁卫星:诗意的呼唤和语文的回归(语文是什么) 袁卫星:诗意的呼唤和语文的回归 语文是什么,语文有多种表述,我喜欢这样的表述: 语文是炫目的先秦繁星,是皎洁的汉宫秋月;是珠落玉盘的琵琶,是高山流水的琴瑟;是“推”“敲”不定的月下门,是但求一字的数茎须;是庄子的逍遥云游,是孔子的颠沛流离;是魏王的老骥之志,是诸葛的锦囊妙计;是君子好逑的《诗经》,是魂兮归来的《楚辞》;是执过羊鞭的《兵法》,是受过宫刑的《史记》;是李太白的杯中酒,是曹雪芹的梦中泪;是千古绝唱的诗词曲赋,是功垂青史的《四库全书》„„ 我对学生说:语...

袁卫星:诗意的呼唤和语文的回归(语文是什么)
袁卫星:诗意的呼唤和语文的回归(语文是什么) 袁卫星:诗意的呼唤和语文的回归 语文是什么,语文有多种 关于同志近三年现实表现材料材料类招标技术评分表图表与交易pdf视力表打印pdf用图表说话 pdf 述,我喜欢这样的表述: 语文是炫目的先秦繁星,是皎洁的汉宫秋月;是珠落玉盘的琵琶,是高山流水的琴瑟;是“推”“敲”不定的月下门,是但求一字的数茎须;是庄子的逍遥云游,是孔子的颠沛流离;是魏王的老骥之志,是诸葛的锦囊妙计;是君子好逑的《诗经》,是魂兮归来的《楚辞》;是执过羊鞭的《兵法》,是受过宫刑的《史记》;是李太白的杯中酒,是曹雪芹的梦中泪;是千古绝唱的诗词曲赋,是功垂青史的《四库全书》„„ 我对学生说:语文博大精深,这些话中任何一句你只要去穷尽他,就会是一个博士生导师。 可是语文教育从1997年开始,由《北京文学》发端,引起了一场大批判。 “误尽苍生”“救救孩子”,等等,到现在为止批判的声音还没有停息。不仅仅是语文有问题,英语、体育等课程都有问题。语文教育的问题不是语文也不是教育的问题。语文确实存在问题,批判是为了建设,批判是基于热爱,批判是为了凤凰涅磐,把旧我摧毁,让新我诞生。语文教育存在问题有:1、教材体系陈旧落后,我98年开始自编教材,前年向教育部申报立项;2、“升学率”的绳索,“标准化”的棍棒;3、有的教师教学水平确实偏低,教学方法的确落后。有据于此,语文教育呼唤与生活领域相衔接、相融合的教学素材;语文教育呼唤焕发生命活力的、诗意的、创意的课堂教学形式;语文教育呼唤与信息化环境、学习型社会相适应的教学构建;语文教育呼唤能够突现过程评量、个性评量的多元评量体系。 回到“诗意的呼唤与语文的回归”主题上来,我主要讲三点。 第一、我认为语文教育应重视诗歌教学。2002年在北京召开的国际汉语言教育论坛上,我曾提出,我对人民教育出版社教材最不满意的地方就是到第五册才出现诗歌。中国是一个诗歌的国度。后来新教材编写注意到了,但是现在诗歌在中学语文教育中实际并没有开展起来。高考一度允许学生作文写诗歌,现在很多地方又取消了。赫兹里特说:“诗是构成生活的一种东西。”“生活中一切值得记忆的东西,都是生活中的诗。”“诗是我们生活中的精细部分,它扩展、净化、提炼我们的心灵,它提高整个人生。” 第二,我认为语文教育应当追求课堂诗意。以深厚的生活和精妙的阅读为基础,创造出诗意,这应当是我们语文课堂不懈的美学追求。对语文课堂的最高赞美应当是:“就像一首诗~”这里的“诗”,并不是指那些在书上供人反复吟咏的作品,而是指那些在课堂上让师生感受到的生命的绽放、灵感的闪亮、思维的碰撞、情感的激荡。诗是语文课堂的生命,诗是语文课堂的本体。我从“归真”“求美”“移情”三个方面来谈谈语文课堂的诗意追求。 先说“归真”。从美学的角度审视语文教学,我们不难发现,学生与 课文 新概念英语第二册课文原文陈涉世家课文春朱自清课文阿里铁军内训销售课文件新概念第三册课文原文免费 之间存在着一个审美沟通的过程。审美沟通通常分沟通前、沟通、沟通后三个阶段,而课堂教学是以教师引导学生对课文直接接触为主的阶段,当属沟通阶段。对审美沟通的传统研究认为,鉴赏主体在沟通阶段,主要诉诸情感,而不动用理性。由此可见,在我们课堂教学中,尽管教师的讲解有时候是很理性的,但学生总会自觉不自觉地挣脱理性的捆扎,而把主观情感移入或灌输到课文中去,并同课文产生共鸣。正是在这样的前提下,“真”才显得尤为重要。它能迅速引起学生的情绪,减少其移情或共鸣所投入的时间,更重要的是,它能变理性化的传统教学为感性化的艺术教学,使语文教学在智育不忘德育的今天,同时兼顾美育。我第一次教《屈原(节选)》(人教版高中语文第四册)的时候,在课堂上放那段被称之为“高潮中的高潮”抑或“课文灵魂”中的《雷电颂》的录音。这是剧中主人公屈原的一场内心独白。这段独白,想象丰富,气势雄伟,发出了对黑暗和邪恶的愤怒诅咒,表达了对光明和自由的热切追求;四十年代在重庆公演时,曾博得观众雷鸣般的掌声。然而,笔者发现,学生们在听这段录音的时候却很少激动,有的甚至发出窃笑,课后问一问,居然还有同学说:屈原有些神经质! 该怪学生觉悟不高还是课文离学生太远?静下来想一想,什么也不该怪,怪只怪我们教师对语文教学中的“真”研究不够,把握不够。语文教学中的“真”既不是生活本身的真实,也不是模仿和再现生活的真实,而是主观性和假定性统一的艺术真实。艺术真实就其在个体身上的实现过程而言,表现为创作主体真实?作品本体真实?鉴赏主体真实这样一个完整的动态序列,缺一环节,艺术真实就不能现实地存在。基于上述观点,我认为,语文教学中的“真”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A、体会作者(即创作主体)的真实动因;B、再现课文(即作品本体)的真实情景;C、抒发师生(即鉴赏主体)的真实感受。其中,B是A和C的中介和桥梁;C是A和B的目的和归宿。再以《屈原(节选)》为例,学生之所以对《雷电颂》录音冷淡,关键在于环节A的薄弱(以往背景材料用五分钟时间介绍,以导入课文)。学生缺乏进入课文作审美沟通前的准备,就难以“归真”。重上这篇课文,我用第一课时介绍(史记?屈原列传)(人教版高中课文第六册),以让学生了解历史人物屈原“信而见疑,忠而被谤”的悲剧命运,以及他赤忱奔放、刚直不阿、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诗人和政治家气质,了解屈原个人悲剧深广的社会原因;同时,再重温巴金的散文《灯》(人教版高中语文第一册),以让学生们知道,《屈原》这个剧本是写在国民党反动派统治最黑暗的1942年1月,演在国民党反动统治中心重庆的,知道当时面对国民党反动派对外妥协退让,对内实行专制,钳制进步舆论的行径,全中国进步的人们都感受着愤怒这样一种情况;最后,再讲一讲郭沫若关于“历史研究是‘实事求是’,史剧创作是‘失事求似’”的论断。学生有了审美沟通前的充分准备,第二课时再听录音,内心激动,溢于言表。当然,环节A的处理要视具体情况而定,因为它毕竟属审美沟通前阶段。课文离学生现实生活很 近,并且切合学生审美心理定势,就应当减少些投入。而环节B的处理却是少之不得、粗之不得的,因为这才是真正的审美沟通阶段。此外,环节C的处理也不能忽略。要让学生多作自由讨论,多写读后感,以此来求得教师——学生,学生——学生,学生——课文,课文——教师之间的多边共鸣。对课文的理解,应当允许保留分歧。因为,“一千个观众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总之,语文课堂教学必须归真,“真”是语文课堂教学的“根”。 在“归真”的过程中,有两个词值得我们语文教师重视。一是“读解”,二是“还原”。 读解是一门学科,一门探究文本意义以及意义的理解与创造的学科。人一来到世上,就被抛进意义世界。上至天文地理,下至草木虫鱼,大至立身处世,小至人情物理;情的骚动,语的呢喃,灵的呼唤,无不需要读解。这里有两个层面,一个层面是具体实在的文学层面,叩问作品文本意义的生成过程;另一个层面是博大精深的哲学层面,揭示人的自我存在,探索人生的价值意义,展开对生存世界的理解。目前语文课堂尤缺哲学层面的读解。 这里首先要解决一个认识问题,即当我们在课堂上接触课文——文本时,首先应当认识到它的意义就像一颗多面体的宝石,正从各个不同的侧面折射出五颜六色的光芒。以苏轼的《题西林壁》为例:“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就这么四句28个字,字面意义描述庐山绚丽多彩,风姿各异;寓言意义(象征意义)表示正确认识事物,须保持距离;伦理道德意义指示处世待人毋偏执于一端;神秘意义暗指执滞、偏枯者难悟佛门,难化解万事万理。苏轼精研老释,倾心佛道,有超脱尘世的思想。——你简直没办法穷尽它~ 令人扼腕的是,我们的语文课堂常常只在一个层面给学生读解。就是在一个层面读解,也拿了条“标准化”的绳索,给学生的思想来个五花大绑。这好比我们旅游时看到某处自然风光,比方一座山,可以看成猪八戒背媳妇,也可以看成孙悟空出世,还可以看成唐僧骑马,这完全是由于未经人工雕琢的天然的混沌状态才可能给游客这多样的感受,但我们偏要把它搞成猪八戒背媳妇的准确形状,搞得一点意思都没有。 读解一般需经历三个阶段。第一认读,为泛览,感知阶段,先扫除文字障碍,认知文本的表层结构,以期进入作者世界,不妨谓之“读”;第二理解,为精研、沉思阶段,先反复诵读,待胸中豁然,然后进入文本的深层结构,揭示作者的创作意图,不妨谓之“解”;第三创造,为发展、生产阶段,联系时代,贯通古今,必有意义的重建,不妨谓之“悟”。“悟”最重要,是在汲取、滋养的基础上发挥主观能动性。“悟”是阅读教学的理想归宿。 在“读解”这个重要的教学环节,我注意到,新生代教师更多地侧重在哲学层面读解,老一辈教师更多地侧重在文学层面读解。这里顺便讲讲我对工具性和人文性的认识。我个人认为可以把语文当作一种工具,关键是对工具如何认识。原来的工具十分狭隘,限制在听说读写,再接着, 沦为政治的工具。所以,反对工具性。语文的工具性的概念能不能这样诠释,一个为交际的工具,不只是听说读写;二是文化的工具,学习文化、传承文化、创造文化的工具;三是更高层面,精神发展的工具,用完美的心灵去面对人生。所以,据此我认为学语文就是学做人,这是我对工具性的理解。这样有一个好处,那就是,不同阶段有不同阶段的侧重。 小学 小学生如何制作手抄报课件柳垭小学关于三违自查自纠报告小学英语获奖优质说课课件小学足球课教案全集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测试题 ,交际层面的工具多一些,给小学生灌输太多不合实际的所谓的“人文”不符合滋养规律。就像一个孩子,脑袋还没有长大,怎么要他拥有成人一般成熟的思维,另一方面,不同的文本有不同的侧重。这篇文章就是要让学生感动之后有所悟的,那么就定位在精神发展层面,不要再多讲语修逻了。 “读解”后面就是“还原”问题。很多老师没有还原意识,其实所有的教材都是需要你去推敲的,要在文学史、言语史、文化史、哲学史、历史上找到它相应的位置。真正负责任的教材编出来的课文应该在文化史、文学史、言语史、哲学史、历史上能找到相应位置的,现在很多的教材最大的不足之处,就是找不到位置。新生代教师中有人倡导的“深度解读”,我看主要的做法就是把它还原.比如《项链》,浙江郭初阳老师上课的最好之处,就是把它还原,把它还原到18世纪的妇女之中去,还原到伊丽莎白、简?爱这些人身上去,还原到莫泊桑“冷酷无情面貌下面的一颗热心”这样一种写作态度上去。这样的还原就抓住了我们文章的要害,回到了这样一句话:“她一下子显出了英雄气概,毅然决然打定了主意。她要偿还这笔可怕的债务。她就设法偿还。”你还能说这篇文章的主旨是对虚荣浮夸的讽刺吗,我们恰恰可以认为是对女性独立对抗命运的赞美。这种还原是非常必要的。当然郭初阳老师的这堂课也有问题,问题在于,还原是他自己的还原,而不是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自己去体验,自己去还原,是一种“强势阅读”,忽略了起跑线问题,容易只见教材不见学生,这是最大的问题。但对我们大多数老师来讲,这种还原还是必需的。这是归真。 第二,是求美。吕叔湘先生说:“语文教学一半是科学,一半是艺术。”既然一半是艺术,那么,语文教学就离不开一个“美”字。语文学科的人文性不是凭借简单直白的道德说教文字承载的,而是借助于一篇篇熔自然美、生活美、情感美、艺术美、语言美等于一炉的有血有肉的文学作品表现出来的。如果离开美,语文教学,特别是语文课堂教学就将是一张失血的脸,显得苍白无力。因此,语文教学,特别是语文课堂教学必须求美。语文课堂教学的美表现是多方面的。就课文本身而言,如杜甫的《春望》、陶渊明的《饮酒》有“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的境界美;朱自清的《绿》、茅盾的《风景谈》有“美在典型”的典型美;曹禺的《雷雨》、鲁迅的《祝福》,有忧愤深广的悲剧美;巴金的《灯》、杨朔的《荔枝蜜》有寓情于景的融合美;吴均的《与朱元思书》、柳永的《雨霖铃》有千古传诵的语言美„„把这些美开掘出来,本身就是一种美。 罗丹说:“不是生活中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语文课堂教学的美,要让学生去发现,但这离不开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换句话说,教师的启发、展现、引导、促进本身也要求美。在语文教学课堂应该有很多的美,我个人最看重的是切入美和语言美。切入美,如《林黛玉进贾府》,讲到林黛玉看到王夫人坐的椅子是“半旧不新”的。“半旧不新”可以挖得很深。为什么不是全新的,全新那是“暴发户”。西方人说三代人才养成一个贵族,“半旧不新”是有来历的。为什么不是全旧,全旧那是“破落户”,因为还没有破落,“半旧不新”才好,以此为切入。可以引申到美国人写的《格调》一书。如《守财奴》,在细析人物形象的时候,不是如《教参》所示抓描写葛朗台贪婪成性“抢夺梳妆匣”那一段中的动作描写,而是分析同样这一段文字中的10多个使用不同的叹词,点出其中只有一个叹词是老葛朗台真实感情的流露,其它都是他花言巧语的哄骗,而这真实感情,恰是他贪婪本性的外露。同时,还可以告诉学生,这一段文字,还可从对葛朗台的称谓变化来分析其人物形象。再如《一碗阳春面》,母子四次去面馆母亲所说的话,第一次: „„唔„„阳春面„„一碗„„可以吗,第二次:„„唔„„一碗阳春面„„可以吗,第三次:„„唔„„两碗阳春面„„可以吗,第四次:唔„„三碗阳春面,可以吗,这此次说话语言的变化,把整个小说的情节、人物和环境都贯穿起来了。 再讲语言美。简洁性优于复杂性,讲其必讲,不在多少;生动性优于启发性,启发性不一定体现在提问上。包括速度、深度、广度、美质、情感。 第三,是移情。移情要动真情。这是最重要的,时间关系,不展开来了。 这里提一点,归真、求美也好,移情也好,养气是关键。我认同“语感”说。感觉,尤其是语文课堂上的感觉是师生各种情感、经验、体验蒸腾出来的,不是可以任意挥霍,也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它需要“养气”。“养气”才能养出感觉的充沛与灵敏。就像气功师,发气不是每时每刻都能发的,发一次功,他们要休息一段时间才能发功。语文课堂上要“气盛”,须得在课后充足。现在的语文课堂之所以缺少诗意,缺少“悟读”,主要是“气虚”。 “养气”是产生课堂诗意的关键,是语文回归本体的前提。 语文诗意的第三点,是要追求语文教育的更高境界:做一个用语文教学生的老师,而不是一个教学生语文的老师。也就是说我们要站在教育的层面上来思考“教育是什么”。我认为,教育是一种唤醒,是对学生人格心灵的唤醒,语文教育的最高境界是发展学生的精神,所以我提出四句话去实践,一让学生学会感动;二让学生学出意义;三让学生学有思想;四让学生学得快乐。 讲一个案例。这是我从98年开始做的《感悟亲情》专题式语文学习。,、会话练习:要求走读生回家和父母作一席谈,听听他们对自己有什么期望与叮咛,并作简要记录;要求住校生一月内坚持每周往家里打一次电话(需要时用我手机),汇报学习、生活情况,听听父母有什么关 照,并作简要记录。上述练习完成后,要求所有学生发表随感,作课堂口头交流。,、肖像描写:所有学生当堂作一次父母亲的肖像描写;回家仔细观察父亲或母亲,作一次肖像描写;向父母征要他们结婚或年轻时的照片,作为一次肖像描写。把三次肖像作一个比较,以书面形式发表随感。在此基础上,我请同学们写作文“感悟亲情”,题目自拟,写自己的爸爸、妈妈,但是作文我不批改,由爸爸妈妈批改。作文交的又快又好。我写了封信请学生爸爸、妈妈修改。所有的人都回信了,最感动的是有一个家长写了三封信,一封给我,一封给孩子,一封给数学老师。这个孩子写的是《母亲的唠叨》,大意是:母亲从小到大都是爱唠叨,尤其是动了手术后,更唠叨,我不胜其烦,现在袁老师一讲,我也知道她唠叨也是为我好。我应该接受。 母亲给儿子回了一封长信,其中写道: “儿,妈妈知道我不但是个爱唠叨的母亲,而且还是一个手术后脾气很坏的母亲,常常动不动就乱发火,而且还一发不可收拾,曾一次又一次深深的刺伤过你的心。由于我身体不好的原因造成了自己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这么多年来也真是难为你了,使你受了不少的委屈。但炯儿你知不知道妈妈的内心又是多么的痛苦,每次当我发完脾气,骂过你以后,妈妈都会深深的责备自己,痛恨自己,妈妈常常为此而难过的彻夜难眠,独自流泪。妈妈多么想对你说:尽管妈妈手术以后脾气不好,但妈妈心里永远对你充满着无限的爱~同时我又多么希望你能原谅一个有病的母亲,但我又怕你永远也不会原谅我。直到今天感谢袁老师把你写的作文寄给了我,才使我真正的了解了你,并见到了你金子一般纯真的心。妈妈感动的热泪盈眶,我真的不知说什么才好。孩子,谢谢你的理解。” 第二封信是给我的: “非常感谢您在百忙之中把我儿的作文寄给我,使我在儿的作文中深深的感受到了亲情的温暖,并见到了孩子金子般的一颗纯真的心。我是多么地高兴与感动,孩子对母爱底蕴的感悟,全是老师多年来教育与培养的结果,在此我向您表示衷心的感谢并致以最崇高的敬礼~ 袁老师,我儿李炯进高中以后成绩一直不理想,在这三年高中学习生活的最后也是最关键的时刻,我多么希望您能帮助他,多给他一点关心与指导,多给他一个提问与鼓励„„使他的成绩能不断的提高,我再次向您表示衷心的感谢~ 袁老师,根据您的要求给孩子写上几句话,说实在的我真的不知道怎么写才好,在此我敬请您帮我修改。握手谢谢~” 第三封信是给数学老师的信: “我是一个癌症病人,虽然动了手术,但是总觉得命运已经不再掌握在自己手里。李炯的学习成绩不理想,数学特别差。对此,我比我的病还急,每个晚上都失眠,但又帮不上一点忙。 蔡 老师,我求你看在一个病人的份上,多多地帮助他。我走了无数的路,但孩子的路,我希望他走好。” 我找了这个孩子,把信给他看,把孩子妈妈病告诉了他。孩子哭了。最后我说:你应当明白,治疗你妈妈病最好的良药就是你高考考个好成绩。„„从此孩子像换了一个人似的学习。这个孩子的结果是另人欣慰的,高考考了好成绩。这是什么改变了他,是在精神工具的层面,他获得了一些东西。这也是最大的教育幸福。 还有一篇作文三千多字,是《母亲啊,在另一个世间走好》: “(文章开头)离母亲去世也将近一百多天了。不孝的我,自己也不知怎么就这样过了这么多日子。一天天地,还是像以前那样过着,但我似乎确是觉得它的异样了。 母亲是在今年七月二日去世的,去世得很悲凉,很孤独:家中就只她一个人,父亲为了家庭正在上海工作,而我正在学校参加社会实践。 我是一个不喜欢被别人约束的人。然而,暑假里,我一个人在家,没有人来管我,做错了事也没有人来责骂我,我却反而觉得不自在了。 整个暑假,我没有走一个亲戚,都呆在了家里,守着这个大大的、空空的、静静的屋子。每天,我都要自己煮饭烧菜。熟了后,先往母亲的灵台上端饭菜。每当我把饭菜放在母亲那满脸慈祥的遗像前时,我的眼泪都忍不住掉了下来。 拭去眼泪,点燃直立在灵台前沿的两支蜡烛,恭敬地磕了三个头,然后我才去吃自己的饭。 饭菜一点儿都不好吃。吃惯了现成的,轮到自己下厨时,不过胡乱搞了一通,也不知道怎样算熟,怎样算不熟。母亲做的那美味可口的饭菜,我是再也品尝不到的了。又想到以后天天都要吃这难以下咽的饭菜,抬头再看看灵台上的母亲那和蔼可亲的脸,在烛光里满带着慈祥,我的鼻子里酸酸的,眼里又是一阵苦涩„„ 强忍住泪水,吃完饭后,便到灵台边去把饭菜端下。饭,一粒也没有少,和没有端上前一样多;菜,也一点都没有少,也和没有端上前一样多。 ——母亲呀,您是不是嫌儿子做的饭菜不好吃啊! „„” “(文章结尾)晚上,一个人躺在床上,辗转不能入睡,皎洁的月光射进房间,很明亮,很宁静。然而,我突然觉得这房间似乎太大了,似乎也太空了,似乎又太静了。过了很长一段时间,月光已从床尾移到床头了。我还是睡不着。便下了床,径直走到了阳台上。 孤芳自赏的月亮静静地悬在空中,放射出她那迷人的光彩。四野一片静谧,一只寒鸟突然鸣叫着从楼顶飞过,一片桔叶从枝上缓缓落下。秋天终于来了,这伤感的季节呀。远去的悲鸟似乎有啼不完的凄凉,飘落的枯叶似乎有落不完的忧伤。 我想,现在该独有一个顾影自怜的我伶俜在这月光下的世界了吧。 看到枯树,我又想起母亲来了。母亲真的太累了,她需要休息了。她是带着未与我见最后一面的遗憾离开了人世的,我也是带着遗憾继续苟活在这个世界上的。记得有位名人说过:生是一件严肃而认真的事,死同样如此,人既有生,其必有死,既患死,又何生。又记起另一位名人这样说:生如春花之绚烂,死如秋叶之静美。用这两句话献给我那和蔼可亲的慈母,是极恰当的。我以为。 人死不能复生,这千古的真理我是知道的呀。我并不奢求什么,只想对母亲说一声: 母亲啊,在另一个世间里,走好!” 我读了很感动。这告诉我们什么道理,我找到了一句对应的话:“请你走进内心,探索那教你写的缘由,考察那根是不是还在你心的深处,你要坦白承认万一你写不出来,是不是要非得因此死去。这是最重要的,在这夜深人静的时候问问自己,我必须写吧,你要在内心深处发出一个心的答复。”(里克尔:《给一个青年诗人的十封信》)我们语文教育最要做的是把学生的内心挖掘出来,唤醒他的意识。这样的教育才是深入生命内涵的教育。当然要唤醒学生,首先要唤醒自己。 最后说几句抒情的话: 对幸福教育的教师来说,教育不是牺牲而是享受,教育不是重复而是创造,教育不是谋生的手段而是生活的本身。 教师的一生不一定要干出惊天动地的伟业,但他应该如百合,绽开是一朵花,凝聚成一枚果;但他应当如星辰,远望是一盏灯,近看是一团火。 当意识到生命的蜡烛在照亮学生的同时也应照亮自己时,我们是不是应该投入到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的境界当中去,寻求一种生命的意义,追求的乐趣,我把这种生命的意义,追求的乐趣称之为诗意。 教育是一片海,在这里赶海,不必以扭曲自己,改变本色为代价,且能收获几朵浪花,几串彩贝,几行足印,让我们用生命的绿色,去调和这一片蔚蓝~ 换而言之(个性解读): 语文是炫目的先秦繁星, 语文是皎洁的汉宫秋月; 语文是一往无际的蒹葭(jiān jiā)苍苍, 语文是浩浩汤汤的洞庭绝唱, 语文是“推”“敲”不定的月下门, 语文是但求一字稳的数茎须„„ 语文是对秦砖汉瓦的向往; 语文是对唐诗宋词的热爱; 语文是对《红楼梦》的崇拜; 语文是对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的叹服。 语文是一手流利的方块字; 语文是离不开名著的双眸; 语文是听人讲话时的那份专注; 语文是从笔端流出的锦绣文章; 语文是侃侃而谈的风度和气魄。 语文是与生人见面时,彬彬有礼的“您好~”; 语文是与他人辩论时,智慧的应对; 语文是处变时镇定自若的神情; 语文是举手投足间的“书卷气”。 语文是捡纸屑时弯下的腰; 语文是抛向不守公德者厌恶的眼神; 语文是一座巍峨而冷峻的守护人类文明的长城, 语文是一座滋养人类生命的后花园。 深深感叹: 人类的生活有多宽广,语文的视野就有多高远~ 在语文的园地里—— 你可以策马塞外,感受“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苍凉;也可以信步江南,体验“小桥流水人家”“斜风细雨不须归”的闲适;你可以登临泰山,领略“会当临绝顶,一览众山小”的雄浑;也可以泛舟赤壁,品味“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的壮阔„„ 在语文的园地里—— 你可以独立寒秋,为香山红叶的灼热而陶醉;也可以闲卧初春,为“草色遥看近却无”而惊喜;你可以和鲁迅对话,让“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成为你的品质;也可以和雨果交流,让法国浪漫主义文学的情绪成为你动人的情怀„„ 你看广告时有语文—— “今年二十,明年十八”,超前夸张的化妆品广告,让你觉得心动不如行动。 你唱流行歌曲有语文—— 寒山寺的钟声还在敲打着我的无眠,《枫桥夜泊》这张旧船票也能登上语文的客船。 你欣赏对联有语文—— “登虎丘塔,论天下园林;饮龙井茶,品江南丝竹”也许就是江浙的绝唱妙联„„ 生活处处有语文,处处留心皆学问。 语文是一座巍峨而冷峻的守护人类文明的长城,语文是一座滋养人类生命的后花园人类的生活有多宽广,语文的视野就有多高远~希望同学们给语文一个有尊严的高贵的定位,去走进语文,吟咏语文,书写语文,热爱语文,进而感谢语文,创造语文„„因为语文学习不仅关乎同学们的前途命运,更关乎我们的生命质量通过学习语文,我们寻找人生的意义,用知识改变命运,塑造优雅的性情,更为了活出人生的境界与品位。 为了自己心灵的慰藉、自由、幸福和快乐;甚或为了民族复兴,为了发现,为了创造,为了奉献自己作为一个大写的人的独特价值??为心灵自由的人会带着感恩的情怀来聆听先人的抚慰和教诲,为创造奉献的人将有舍我其谁的气概,满怀豪情其乐无穷地从书籍中获得源源不断的滋养,使自己成长为一个勇敢自信坚强,永葆青春活力的人并为社会为他人播散出 自己的智慧。 所以老师希望——同学们在学习语文的时候,应该多阅读积累,多思考感悟,多活动探讨, 多研读体味,获取知识,获得教养,提高审美能力,提升思想境界。 老师希望自己像一座山,带给同学们深沉的思考; 老师希望自己像一片海,带给同学们丰富的想象; 老师希望自己像一弯月,带给同学们无穷的智慧; 老师更希望自己像一条路,引领同学们走进语文姹紫嫣红的百花园„„ 你们在那里播种。 你们在那里耕耘。 你们在那里挥洒汗水 你们在那里收获希望„„
本文档为【袁卫星:诗意的呼唤和语文的回归(语文是什么)】,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215732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33KB
软件:Word
页数:15
分类:生活休闲
上传时间:2017-12-30
浏览量: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