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从“问题”与“主义”的关系角度论马克思主义的时代化

从“问题”与“主义”的关系角度论马克思主义的时代化

举报
开通vip

从“问题”与“主义”的关系角度论马克思主义的时代化从“问题”与“主义”的关系角度论马克思主义的时代化 从“问题”与“主义”的关系角度论马克思主义的时代化,理论前沿, 伍 丹 约4599字 [摘要]马克思主义为解决时代的重大课题而产生,是时代的产物;作为“时代精神的精华”,又是引领时代的旗帜;不仅如此,作为一个开放的理论体系,马克思主义随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发展,与时俱进。 [关键词]问题;主义;马克思主义;时代化 [中图分类号]A811[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10)02 — 0011 — 02 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审议通...

从“问题”与“主义”的关系角度论马克思主义的时代化
从“问题”与“主义”的关系角度论马克思主义的时代化 从“问题”与“主义”的关系角度论马克思主义的时代化,理论前沿, 伍 丹 约4599字 [摘要]马克思主义为解决时代的重大课题而产生,是时代的产物;作为“时代精神的精华”,又是引领时代的旗帜;不仅如此,作为一个开放的理论体系,马克思主义随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发展,与时俱进。 [关键词]问题;主义;马克思主义;时代化 [中图分类号]A811[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10)02 — 0011 — 02 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的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强调,要大力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马克思主义时代化,就是把马克思主义同当今时代的发展,同当今时代的特征结合起来,把握时代的脉搏,回答时代的课题。本文从“问题”与“主义”的关系角度,从时代孕育了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指导实践,马克思主义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三个层面来论述马克思主义的时代化。 一、“问题”的出现需要“主义”的产生:马克思主义是时代的产物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在整个人类历史上的每个特定的时代,都有反映这个时代特点的思想理论体系。马克思、恩格斯曾指出:“一切划时代的体系的真正内容都是由于产生这些体系的那个时期的需要而形成起来的。所有这些体系都是以本国过去的整个发展为基础的。”马克思主义的创立也正是因为时代的需要,回答了时代提出的重大课题,马克思主义是时代的产物。 第一,面对经济危机的资本主义需要出路 资本主义大工业的发展,使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1825年以来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正是这种矛盾激化的必然结果。危机表明,资本主义 制度 关于办公室下班关闭电源制度矿山事故隐患举报和奖励制度制度下载人事管理制度doc盘点制度下载 非但不能保证社会生产力的充分发展,相反,这种生产力正在反抗束缚它进一步发展的生产关系。正如马克思所说,资本主义“现在像一个魔法师一样不能再支配自己用法术呼唤出来的魔鬼了。”在此情况下,资本主义该向何处去?这是时代提出的重大课题。 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的创立回答了这一时代课题。一方面,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表明,在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与资本主义私有制之间不可避免地产生尖锐的对立,由此引起革命的必然发生,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的共产主义社会必然取代资本主义社会;另一方面,剩余价值理论从经济学方面为终结资本主义、实现社会主义提供了必然性的科学论证,剩余价值理论表明,资本家为了追求更多的剩余价值导致经济危机周期性的爆发,最终将导致这种生产方式被更高的生产方式所取代。 第二,缺乏科学理论的无产阶级需要指导 由于剥削和被剥削的存在,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之间始终存在阶级对立和斗争。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矛盾成为资本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特别是从19世纪30年代起,先后爆发的一系列工人运动说明无产阶级已正式登上历史舞台。但由于工人运动在实践中还不可避免地带有一定的自发性,特别是在理论上缺乏科学的理论指导,所以先后都失败了。实践表明,无产阶级迫切需要科学的理论。在这种情况下,无产阶级该向何处去?这种理论又从哪里来?这是时代提出的另一重大课题。 在《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恩格斯深入分析了无产阶级的历史地位,深刻论证了其充当资产阶级掘墓人的历史使命。《共产党宣言》指出,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是领导被压迫的广大劳苦群众,用暴力推翻现存的全部社会制度,进行广泛的社会革命。不仅如此,还要通过革命夺取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并且逐步夺取资产阶级的全部资本,从而逐渐消灭阶级对立和阶级存在的条件,尽可能快地增加社会生产力的总量。 第三,存在缺陷不足的理论学说需要发展 德国古典哲学揭示了事物内在联系和世界运动规律,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从经济方面剖 析了阶级和阶级对立,英法空想社会主义批判了资本主义社会并对未来社会进行大胆的猜测,这些都在不同程度上反映了18世纪后期到19世纪初期社会经济、政治、思想矛盾的发展,成为马克思主义产生的最直接的理论来源。 然而,黑格尔的辩证法是服务于他的唯心主义哲学体系的,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是形而上学的且在社会历史领域中又陷入了唯心主义,马克思、恩格斯批判地吸收了德国古典哲学中的“合理内核”和“基本内核”,创立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由于受阶级和历史的局限,英国古典经济学家没有科学地说明资本家利润的真正来源,马克思在劳动价值论基础上提出了剩余价值学说,创立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马克思、恩格斯摒弃了空想社会主义者的唯心史观,创立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二、“主义”指导人们通过实践解决时代“问题”:马克思主义是时代的旗帜 正确的意识对于事物的发展具有促进作用,思想是行动的指南。作为人类科学文化成果结晶的马克思主义,把实践、时代凝结于自身,成为“时代精神的精华”。因而,时代需要马克思主义这面旗帜,为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提供强大的理论武器。 第一, 从理论层面上看,改造世界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 马克思主义是具有高度的科学性的理论。这种科学性,一方面体现在它在创立时批判地吸收了人类的全部优秀文化遗产,尤其是继承了凝结着19世纪上半叶的人类思想的最高成就的精华;另一方面,马克思主义是在它产生的历史条件已经具备,并且沿着概括科学发展新成果的途径建立起来的,因而可靠的科学知识和历史材料是它确立的依据。作为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身就以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为使命。 马克思主义的创立者从一开始就使其成为解决时代突出问题的行动指南。在他们的一生中,始终不渝地把他们所创立的崭新世界观运用于指导无产阶级的革命实践,运用于实际问题和科学问题的研究。正如马克思所说:“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问题在于改造世界”,这句简洁的语言表明,马克思主义是以改造世界为己任的学说,它强调自身的任务并非仅仅是理论地说明世界,解释世界,还要实践地去变革世界。 第二,从实践层面上看,解决时代问题是马克思主义的落脚点 中国共产党在长期的革命和建设进程中,紧密结合人民群众的生动实践,顺应时代潮流,坚持不懈地用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指导群众实践,推动社会工作,使马克思主义不断为广大人民群众所掌握,成为统一思想,凝聚力量,指引方向的精神旗帜。历史经验证明,以马克思主义这种科学的理论指导,能为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智力支持和思想保证。 回顾我党历史,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在实践中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形成了毛泽东思想,找到了一条通往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正确道路。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在实践的基础上,坚持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的统一,揭开了改革开放的新篇章。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高举马克思主义的伟大旗帜,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推向21世纪。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代表的中央领导集体坚持求真务实,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努力破解发展难题。 三、“主义”通过解决“问题”来发展自身:马克思主义随时代的发展而发展 世界在变化,形势在发展。准确捕捉和回答时代性课题,是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根本途径。从问题出发是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精神实质,马克思主义只有正确地抓住、及时地回答人类社会发展中提出的问题,才能保持其生命力。 第一,马克思主义时代化是理论本身的要求 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告诉我们,任何真理都是绝对性与相对性的统一,因而,对于真理的认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作为一种开放的理论体系,马克思主义并没有穷尽真理,只是为认识真理和发展真理开辟了广阔的前景。中国共产党人也不会为自己的理论体系划上一个封闭的边界,这不符合马克思主义的精神实质。因而,马克思主义的真理性以及开放性要求不断 推进马克思主义时代化。 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突出的理论品质。实践在不断地翻新,理论只有在历史发展中与常青的实践相匹配,才能具有自身的生命力。作为开放的理论体系,马克思主义没有终止它的历史进程,它始终敞开着吸收新认识、新判断、新结论的大门,不断地在实践中得到补充、丰富和发展。实践证明,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能够从一种科学的理论体系转化为全世界工人阶级的行动纲领,就在于它是从时代主题和实践特征出发,着眼于推陈出新。 第二, 马克思主义时代化是特定时空境遇的要求 马克思主义产生于实践、运用于实践并且最终由实践来检验。而社会实践是具体的和历史的,马克思主义必须同各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赋予它鲜明的民族特色。正如列宁所说,马克思主义理论所提供的只是总的指导原理,而这些原理的应用,具体的说,在英国不同于法国,在德国又不同于俄国。这深刻地说明了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科学理论,始终要以客观事实为依据。马克思主义必定随着时代、实践的发展而发展。 通过解决不同的国际条件下的时代难题,马克思主义被注入新的活力。列宁提出“一国胜利论”并领导十月革命取得胜利,标志着马克思主义发展到列宁阶段。毛泽东为解决在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国家里,应当如何进行革命的问题,形成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为解决在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形成了邓小平理论。江泽民围绕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主题,形成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如今,胡锦涛总书记提出以人为本、科学发展等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把马克思主义推向新的发展阶段。 第三,马克思主义时代化是加强党的建设的特定要求 中国共产党肩负着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实现共产主义这样一种执政使命,这意味着党必须重视加强自身建设。就指导思想而言,马克思主义这一根本指导思想永远不会改变,但是党的执政理念、执政方式却要随着时代的前进而不断发展和完善。这要求党在执政过程中,紧跟时代步伐进行理论创新,实现马克思主义时代化,为实现党的执政使命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 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关于党的建设目标最重要的内容,体现在努力建设一个学习型政党的要求上,要建设一支“科学理论武装,具有世界眼光,善于把握规律,富有创新精神”的党的队伍。这就要求在坚持马克思主义作为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的基础上,密切结合我国国情和时代特征,及时 总结 初级经济法重点总结下载党员个人总结TXt高中句型全总结.doc高中句型全总结.doc理论力学知识点总结pdf 人民群众创造的实践经验,大力推动理论创新,用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武装人民群众的头脑,为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因此,推进马克思主义时代化是加强党的建设的题中之义。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 〔2〕陶德麟,石云霞.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6. 〔3〕肖前,李秀林,汪永祥.辩证唯物主义原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4〕肖前,李秀林,汪永祥.历史唯物主义原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5〕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Z〕.2009. 〔6〕 石云霞.论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J〕.武汉大学学报,2003,(05). 〔7〕 石云霞,陈曙光.坚持俱进,不断开拓马克思主义的新境界〔J〕.学习与实践,2009,(02). 〔8〕何毅亭.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N〕.人民日报,2009-08-10(07). 〔责任编辑:敖红〕
本文档为【从“问题”与“主义”的关系角度论马克思主义的时代化】,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841159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20KB
软件:Word
页数:7
分类:生活休闲
上传时间:2017-10-19
浏览量: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