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社会调查研究的地位、任务与作用

社会调查研究的地位、任务与作用

举报
开通vip

社会调查研究的地位、任务与作用社会调查研究的地位、任务与作用 第一章 社会调查研究的地位、任务与作用 第一节 社会调查研究的地位 一、社会调查研究是一门科学 什么是社会、社会的构成要素:人口,地域,文化 对社会的了解需要一门科学,这就是社会调查。 1、社会调查的历史 社会调查的科学要后于社会调查实践活动。古代社会调查是政府工作的一个组成部分,如人口调查,地地调查,财产,户口调查等等。 古代:1、 服务对象。2 、没有系统的理论作指导,是不自觉的活动。3 、方法简单。4、 无专门调查机构和专门调查人员。 近代社会 工业的发展-—...

社会调查研究的地位、任务与作用
社会调查研究的地位、任务与作用 第一章 社会调查研究的地位、任务与作用 第一节 社会调查研究的地位 一、社会调查研究是一门科学 什么是社会、社会的构成要素:人口,地域,文化 对社会的了解需要一门科学,这就是社会调查。 1、社会调查的历史 社会调查的科学要后于社会调查实践活动。古代社会调查是政府工作的一个组成部分,如人口调查,地地调查,财产,户口调查等等。 古代:1、 服务对象。2 、没有系统的理论作指导,是不自觉的活动。3 、方法简单。4、 无专门调查机构和专门调查人员。 近代社会 工业的发展-——社会发展——社会问 快递公司问题件快递公司问题件货款处理关于圆的周长面积重点题型关于解方程组的题及答案关于南海问题 ,引起了人们的注意,于是从理论上,从实际上提出解释,形成了社会学和社会调查这两门学科。 初:西欧各国有“政治数学”人口统计为商贸和城市发展。 其后:专题调查方法有所创新。伊顿《贫民的状况》。辛克列尔《苏格兰统计报告》。培根和孔德提供了理论基础和指导思想。 近代社会调查三种类型:(1)政府社会 英国蓝皮书。(2) 社会改良家慈善事业家。(3)学者。 现代社会社会调查才逐渐演化成一门学科,其标志如下: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为社会调查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 近代社会调查研究方法的出现和发展,受到了近代唯物主义的人本主义,实证主义的影响。 人本主义:强调主体的作用,强调认识社会现象的不可精确性,强调对认识对象的主观体验,夸大主体,强调主观成份。 实证主义:强调“客观的观察”和“确实的事实资料”,而不要依据“抽象推理”否认客观规律的存在,唯物和唯心地解释客观事实。 二者今天都有一定的参考价值,马克思主义理论正确地认识社会发展规律。 (1)规律的客观存在把社会调查和规律研究紧密地结合起来;(2)阶级分析的方法;(3)群众的观点。 马克思主义者的社会调查: (1)马、恩的调查活动:《法兰西内战》《资本论》《英国工人状况》《工人调查表》。 1 (2)列宁的理论:1、 阶级分析的方法认识社会;2、 质量互变理论;3 、分析和综合;4 、个别和一般。 (3)毛泽东完整的思想体系:1 、社会调查的客观必然性。2、 任务:找规律提问、 解问。3、 方法步骤:四阶段和四步骤;观察 提出 分析 解决。四步骤:典型入手 概略调查 典型调查分析研究。4 、原则:实事求是群众路线 具体情况具体分析。5、 反对教条和经验主义。 (二)社会调查研究更加程序化,而且有自己的研究领域和研究方法。 其程序化是把人的认识规律具体化是把哲学上的认识论具体化。社会调查方法由简单而复杂,把人们认识社会的过程具体化和系统化。程序化结论是可以难的,帮助人们积累知识和发展知识,证明假设 发展理论。 研究方法:逻辑的方法;经验方法;系统方法。 (三)数学引入社会调查使其更加精确化。 19世纪中叶,比利时统计学家QUETELET(凯特勒)用于人口和犯罪率的调查,成为定量分析的奠基人。1928年 英国费希尔(FISHET)确立了抽样调查理论。20世纪40年代电子计算机应用使社会调查这门科学更加完善。(又按范围 理论 实践 方法 技术手段 功能 特性。 2、 社会调查研究这门科学的特点 (一)方法性学科 方法是认识或解决问题的途径 程序和手段,方法包括:认识方法和工作方法,社会调查是认识工具和手段的知识体系与纯理论性的社会科学学科不同,是一门为研究理论,制定政策探讨工作提供科学依据的方法性学科。 (二)综合性学科 (1)社会调查所涉及内容的综合性 (2)调查研究本身的综合性,研究者从事的调查活动,调查对象、研究内容 (3)调查思路是多向的,方法是综合的 (三)实践性 调查内容的一些具体方法和操作技术;面向现实的实践性学科。 二、社会调查的定义 因此,我们可以给社会调查下个定义: 社会调查,就是人们有目的,有意识地通过对社会现象的考察,了解和分析、研究,来认识社会生活本质及其发展规律的一种自觉认识活动和实践活动。 2 “调查”是一种感性认识活动“研究”是一种理性认识活动。 理解这一概念有四层含义: 第一:自觉的认识活动;与日常生活中对社会现象的观察、了解是有原 则区别的。 第二:对象是社会本身。人,社会结构,调控社会整体的功能。 第三:感性认识方法和理性认识方法。 第四:目的:了解社会,探求规律,寻求改造社会的道路和方法。 第二节 社会调查研究的任务 一、社会调查研究对象的特点 第一:社会现象表现为目的性和偶然性 第一:多样性,复杂性 第三:流动性和模糊性 二、社会调查研究的任务主要有: 第一、正确认识和把握社会现象; 第二、寻找社会现象发生的原因; 第三、提示社会现象的本质用其规律; 第四、寻求改造社会、建设世界的新方法。 第三节 社会调查研究的社会功能 一、社会调查研究是正确认识社会的根本方法 二、有效改造社会的重要条件 三、社会调查研究是社会科学发展的桥梁 四、是行政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第一,是行政管理工作的前提条件。 第二,是行政管理工作高效化的重要手段。高效化是接受任务、确定任 务、完成任务的高效化,能够选择最佳的方法和途径充分的发挥人、财、物 的最大效能,以求得工作的最好效果。 第三,提高工作能力和改善自身素质的途径。 五、进行思想教育的有效方法 六、端正党风学风的基础一环 3 第四节 社会调查研究的理论指导 一、 社会调查研究的指导思想 1、实事求是的观点 实事求是的观点就必须克服各种各样的主观主义思维方式“不唯上”,“不唯书”。敢于坚持,随时准备为真理而献身。 2、辩证法的观点是科学的认识社会现象,寻找社会发展规律的重要观点。 (一)联系和发展的观点 联系是指事物或现象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的关系,它是客观事物或现象之间的本质特征。 联系是普遍的、客观的、多种多样的、具体的、必然的联系。 发展的观点 发展是指事物总是由小到大、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由旧质到新质的运动变化过程。了解现状和历史,调查数量的增减和事物性质的变化,不光要看到旧事物还要着重研究新事物的产生、形成和发展。 (二)对立统一观点 “两点论”“重点论” (三)质与量相结合的观点。 定性分析确定事物用其状态的性质。 定量分析对事物进行数量分析是定量分析。 3、社会基本矛盾观点 (一)坚持生产力 标准 excel标准偏差excel标准偏差函数exl标准差函数国标检验抽样标准表免费下载红头文件格式标准下载 的观点。 (二)坚持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状况的观点。 (三)坚持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的观点。 4、群众观点 (一)深入群众、深入生活、坚持群众路线。 (二)虚心向群众学习、谦虚、谨慎。 (三)刻苦、勤奋的调查作风。 (四)尊重被调查者的权益、不能损害群众的利益和名誉。 二、社会调查研究的理论原则 4 1、客观性原则 该原则是社会调查的核心也是社会调查材料的生命力和价值源泉。 坚持客观性原则 首先,端正调查目的,以事实为依据。 其次,具有求实的态度,以事实为准绳,不“唯上”要“唯实”不“唯本”要“唯质” 最后,要掌握科学的技术和方法。 2、科学性原则 科学性原则是指社会调查研究及研究方法的实证性和逻辑性。 首先,事实应当是全面的具有内在逻辑联系的,而不是个别的、偶然的。 其次,由客观事实到结论需要正确的逻辑推理。逻辑推理有分析和综合,归纳和演绎。 分析,是在思维活动中把事物分解为各个要素方面,部分、并进行考察的逻辑方法。 综合是指思维中把分析过的事物或现象的各个属性部分,方面联合起来进行考查。 归纳是从个别事物是概括为一般概念,结论的思维方法。 演绎是从一般原理,概念推出个别结论的思维方法。 最后,实践检验理论或结论。 3、系统性原则。 首先,社会是一个大系统。 其次,最优化原则。 最后,密切注视子系统之间、子系统内部诸要素之间的关系。 4、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原则。 以现有理论作指导、检验和发展新理论,反对“经验主义”和“教条主义”。 三、 社会调查研究的方法论 1、社会调查研究的方法论层次。 方法论是关于方法的学说,是关于研究方法的研究。 社会调查方法论,是关于社会调查研究方法的理论和原则体系。是指导如何掌握并有效运用调查方法、研究方法和调查技术的总的理论观点和指导原则。 可分为四个层次: 5 第一层次即最高层次是社会调查的最高指导理论。即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第二层次,是具有方法论意义的科学方法,如逻辑思维方法,系统科学方法等等,是对各门学科科学思维的研究有指导意义的方法。 第三层次,普通社会学理论。 第四层次,部门社会学理论。 2、西方学者研究方法论的主要观点。 (一)实证主义 孔德是实证主义社会学的创始人。 实证主义的基本观点是凡是能经验证实的,即能直接观察得到的行为才是科学的,实证主义认为社会调查研究应从可观察到的事实出发,像自然科学家系统地观察和测量自然现象那样,对社会现象观察、实验、测量。然后在有关变量之间建立因果关系。实证主义主张通过在宏观层次上对大量样本的调查和统计来研究社会现象。实证主义以经验来检验真理把经验作为标准。 如何使人相信其理论呢,实证主义者主张研究者在研究社会现象时坚持自然科学的“价值中立”的原则,像解释自然科学那样客观说明现象产生和变化的客观原因。 (二)人文主义 人文主义与实证主义相对,认为社会现象不能像自然现象,因为社会现象是由人的行为产生的,而人是有意识、有思想、有情感的,因而人的行动总是带有某些意义的,人是根据意义观察,解释各认识世界的,离开了人的信念,价值观无法理解社会。 人文主义否认社会现象的规律性。1、人的行为的偶然性。2、社会历史事件的独特性。 人文主义者在研究社会现象时注重人的行为的研究,以人的行为为出发点来解释社会现象,但又因为研究者自身的因素导致所了解的社会事实和理论认识不可避免地带有主观性或阶级性,因此没有一个客观的真理标准。(主观唯心史观心主义,不可知论) 在解释和分析社会现象上,人文主义强调人的行为的特定性,承认社会现象的特殊性而否认其一般性。 第二章 社会调查的历史发展 6 本章以学生自学为主,重点掌握三个问题:现代社会调查的发展趋势;马克思注意社会调查的特征;改革以来的社会调查。 第三章 社会调查的准备 第一节 社会调查的一般程序 一、社会调查的基本模式 所谓社会调查模式,就是人们对调查过程的本质进行的抽象概括与描述,它是由一些概念和行为规则所组成的内容系统或理论框架。 调查模式的作用,一定的调查模式可使复杂的调查活动简单化、本质化,可使动态的调查行为变成相对静止的多层次的行为规则。 概括人类认识的规律我们初步可以概括出以下三种模式: 社会调查的“事实——解释”模式,“假说——理论”模式,“系统——综合”模式 (一)“事实——解释”模式 这种模式的基本出发点:调查者在实地调查之前不应带有主观框架,只能到社会生活中去观察、理解,体味社会事实占有大量的资料,从而得出结论,即解释必须建立在事实的基础上。 “事实——解释”模式的一般形式 收集资料——一般性解释分三个阶段: 1、调查始于收集资料; 2、归纳分析、得一般性认识; 3、根据一般性认识去解释调查对象,即形成调查结论。(主要工具是归纳方法,具有重要作用) 缺点:1、归纳法不是调查的全过程;2、归纳法本身也具有缺陷性;3、通过归纳得出的结论还有待实践检验。因此,以此为理论去指导工作必然产生失误和偏差。 (二)“假说——理论”模式 该模式正在逐渐完善起来。 7 出发点:1、可以借问自然科学研究方法研究社会现象;2、社会现象也是可以实证的和检验的;对社会现象做出解释性的概括必须把假说作为中介。 形式:调查课题——理论假设——收集资料(检验假说)——解释性理论。特点和步骤如下: 1、收集有关课题的信息。提出问题、收集资料,为建立假说做准备; 2、建立假说。假说是一种未经客观证实的理论形式。是根据现有的理论和经验事实对未知现象的一种假定性的解释。 假说的建立过程是归纳和演绎的结合。(借助现有理论解释新的事实) 3、检验假说 假说需要资料来解释这一资料不同以前是按着假说 体系设计的调查 方案 气瓶 现场处置方案 .pdf气瓶 现场处置方案 .doc见习基地管理方案.doc关于群访事件的化解方案建筑工地扬尘治理专项方案下载 收集的资料; 4、形式解释性理论。 三种情况:A、证实B、证伪 C、既不证实也不证伪 缺点:1、假说难于建立;2、调查者不懂该方法。 (三)“系统——综合”模式 基本思想:把调查对象作为一个系统从系统的整体出发,对系统内外的各种联系和相互作用进行考察和分析,从而达到最佳地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 步骤: 1、确定课题; 2、明确目标:政治目的,经济效益,社会指标,社会效果等 3、获取信息。重点收含有系统中相互联系的资料。 4、建立假说和模型,又叫系统分析与运程。 模型是在研究中建立的对原形高度抽象的理想客体; 5、系统选择。选最佳方案; 6、调查实施,实施调查——反馈工作。 优点: 1、综合集成的方法,把经验知识和科学理论结合起来,把定性研究和定量分析结合起来,使调查精确化、科学化。 2、优中选优,达到最佳效果。 二、社会调查程序 社会调查程序,是指社会调查过程中的前后时间顺序与具体步骤。 8 (一)准备阶段 准备阶段的重要任务:选题,初步探索,提出假设,设计调查方案 (二)调查阶段 主要任务:按设计调查要求,做好现场调查工作。 重点是外部协调和内部指导 外部协调:依靠组织;密切联系对象 内部指导:开好局;调整;检查、整理调查资料,发现问题,补充调查。 (三)研究阶段 主要任务:审查、整理资料,统计分析和思维加工。 (四)总结阶段 包括:调查结果阐释(形成调查报告),调查结果评估,调查结果应用。 社会调查研究程序的划分有两点说明: 1、各阶段的划分是相对的; 2、调查项目和研究项目不同,其调查的程序也不尽相同,某一个调查有其特殊性。 第 二 节 选择调查课题 调查课题,就是调查所要说明或解决的社会问题。它包含着一定的求解目标和范围与方法。(问题=矛盾) 调查课题应具备的条件: (1)课题必须是具体的,有明确限定的;(2)课题的前提必须是正确的,真实的;(3)课题必须能够纳入某个科学知识体系中加以研究和解决。(4)课题的答案应当是存在的。 一、调查课题的分类 1、按照调查目的分类:理论性课题、应用性课题。 理论性课题:是指以揭示社会现象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为主要目的的课题。(住房、计生) 应用性课题:是指以提出解决社会实际问题的方案或对策为主要目的的课题。 2、按调查深度分类:描述性课题、解释性课题和预测性课题 描述性课题就是指对社会现象的真实情况进行具体描写与叙述的课题, 9 回答“是什么”。 解释性课题:就是提示两种以上社会现象之间的因果关系的课题,回答:“为什么”。 预测性课题,指对社会现象的发展趋势与状况进一步推测的课题,回答“怎么样“的问题。 二、选题的意义 1、社会调查研究的真正起点,决定社会调查的总方向、总水平。 “调查始于课题“与”认识以实践为基础“不同层次” 2、调查课题是决定方案设计,制约社会调查的全部过程; 3、调查课题决定社会调查的成败和调查成果的社会价值。 三、调查课题的来源 产生的途径: 1、来源于社会实践和现有理论之间的矛盾。有两种形式:A、实践产生了以往理论所没有接触的问题,实践呼唤新的理论。B、现实生活与原有理论不一致辞,实践要求修正和完善理论。 2、来源于理论的内部产生的矛盾两方面: A、理论内部的新的生长点和空白点。B、理论内部的不一致。 3、来源于同一领域的多种理论、假说、模式之间的差异和对应。 4、来源于现实中有待解决的社会问题。两方面: A、全球性的社会问题,引起人们的共同关注;B、工作中有待解决的问题。 此外,调查课题也常常来自哲学的启示,来自调查过程中出现的“反常”现象和偶然机遇。 四、选择调查课题的基本标准和原则 1、需要性原则 与人民生活处处息息相关,与社会发展紧密相连与理论发展相适应的课题才具有意义和价值。 2、创造性原则 调查课题应是前人没有做过或没有做过的课题,应用一些创造方法来选择。 3、可行性原则 指选择的题目要明确具体中有明确具体的题目,才能开始研究工作。题目过大,过于笼统,都有不好做。有些课题要反复加工提炼,最后具体化为 10 一个题目。调查主体选择题目时必须考虑调查的思想状况,知识水平,实践经验,并且与人力、物力、财力和时间等条件相适应;就调查客体而言,选择题目时必须与客观事物的成熟程度,被调查对象的回答能力和合作态度,社会环境种种因素条件相适应。 4、科学性原则 即在科学原理的指导下选择课题。 上述几条原则是相互区别和联系的,也是相互制约的,需要性原则指明了社会调查的根本方向,创造性原则反映了社会调查的本质特征,科学性原则体现了社会调查的内在要求,可行性原则说明了社会调查的现实条件。一般说来, 选题时应注意“窄,小,精,深,新”几个字。 第三节 调查课题的初步探索 开始正式调查之前应对课题进行初步探索,获取有关调查的信息,为制订调查方案提供客观依据。 一、初步探索及其作用 1(增进对课题的了解,吸取前人的成果和经验。 2(为设计调查方案提供客观依据。 二、初步探索的任务 目的:不是直接回答调查课题所要解决的问题而是为正确解决调查课题探寻可供选择方向和道路,为设计调查方案提供可靠的客观依据。 首要任务:是正确选择调查研究的起点和重点。 起点高,脱离实际,难以完成调查任务,起点低,降低社会调查的社会价值。重点不突出,或重点不恰当,就难以设计出高质量的调查方案,就不可能取得具有重大现实意义的调查课题。 另一任务,是基本形成解决调查课题的研究假设,设计调查方案,必须的,一定的,正确的,首尾一致的理论作指导。根据前人或他人的观点和看法。 初步探索还有一个任务,是研究社会调查的指标,方法和实施的具体步骤。初步探索时应注意别人是在什么条件下进行的调查,使用过哪些指标,采用了哪些调查方法,有什么经验和教训,主客观条件发生了哪些变化,以此为根据设计出科学,合理的调查方案。 三、初步探索的方法和途径 11 三条途径: 1、查阅文献, 查阅什么:3个问题需要搞清楚。1)与课题有关的理论观点和科学知识;2)前人对这个问题的调查研究情况,包括调查结论和调查方法;3)历史情况和背景材料。 到哪儿查:1)报刊杂志; 2)内部资料; 3)私人文件。 怎样查询:1)检索工具法; 2)参考文献法。 2、访问咨询 1)专家,学者,教授; 2)实际工作者; 3)领导请教。 3、实地考察 大概了解,重点难点考察,代表性地考察。 第四节 提出研究假设 一、假设及其在社会调查中的作用 假设是指根据已知的科学事实和科学理论,对未知的社会现象或社会现象之间的关系所作的、尚未经过实践检验的一种假定性的设想或说明。 假设是自然科学的研究方法,也是科学理论发展的需要环节和思维形式。 社会调查研究中的理论假设,是指对有关调查对象的种种联系的性质和形式所做的某种有一定理论依据的推测性的设想和理论解释,是一种源于以往的实践和经验,对调查课题产生的一种有逻辑性和理论性的认识,是尚未经过实践检验的某种社会现象之间的联系的概念和命题。 客观性,科学性和可检验性,是假设的基本要求。 (一)假设的特点 1、科学性 假说必须以一定的科学事实为依据,以科学的理论为前提而提出来的。不是主观猜测和任意的幻想,以一定的科学事实为依据不能与已知的客观事 12 实相矛盾,不能与以被实践反复证明了的理论相矛盾。 2、假定性 假设包含有对未知现象猜测的成份,由于科学资料不足,检验条件不充分,假设是猜测,带有假设成份,这种假设成份必须可以被实践,证实或证伪,即假说具有可检验性。 3、易变性 假说是人们从不同的角度对同一事物提出的说明,由于材料不同,角度不同,知识结构不同,所以假说可以是多样的,随着实践的发展,假说不断被修改,补充,所以假说也是多变的。 (二)假说的类型 假设依据抽象程度的不同,可分为两类:如:生活水平。 1、描述性假设。这类假设的内容主要说明一些变量指标的存在,特点及分布的情形。 2、解释性假设。这类假设不仅回答是什么,而且力图说明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 (三)假设的基本类型 1、条件假设 “如果------,那么-------”这是一般科学研究的逻辑推理形式。“如果”部分提出字变量(原因)在“那么”部分反映因变量(结果) 条件假设在涉及双变量时,往往不能准确预测变化的方向和幅度,只是做比较抽象的概括。 2、差异假设 它的形式是:A与B不同,则C与D 不同。 A与B相同,则C与D相同。 A大于B, 则C大于D。 3、函数性假设 标准形式是A=f(B) 这种假设主要针对各种现象建立的数字模型,对变量测量的水平要求较高,使用的方法也比较复杂,在社会调查中,应用系统模式时,用的比较多。 (四)假设在社会调查中的作用 1、假设是设计调查指标和调查方案的指南。 2、假设是收集资料的指南。 3、假设是形成理论解释的桥梁 13 典型的科学研究过程: 问题——>假说--,检验--,科学假说(理论形态) 典型的调查过程: 课题-,假说-,搜集资料(检验假说)-,形成理论解释. 二、形成研究假设的必要条件 在调查过程中,丰富的实践经验.科学理论知识、客观的实际情况和一定的想象力,是形成科学假设的几个必要条件. (一)从实践经验中归纳出假设 这是假设最主要,最直接的来源. (二)从原有的理论演绎出假设 任何经验都是具体的,都必然带来一定的局限性,要提出假设还必须求助于科学理论,在提出假设时,还必须借助于科学理论的研究成果提出假设. (三)经验、理论和实际情况结合 (四)提出假设要有丰富的想象力 假设的提出就是创造性思维的过程,仅有经验和理论知识而没有新的联想,新的构思,是无法提出假设的。因此,在提出假设的过程中,要大胆探索,丰富想象,形成具有创造性的假设。 假设要变成具有可操作性的命题,并非所有研究都用提出假设。 第四章 社会调查的主要类型 第一节 社会调查的分类 一、社会调查的各种分类 1、按照社会调查对象的范围,分为全面调查和非全面调查。 全面调查:对调查对象的总体的全部单位进行的调查。普查。 非全面调查:对调查对象总体中的一部分单位进行的调查。典型调查。 14 2、按照社会调查的时间,分为一次性调查、经常性调查、追踪调查。 一次性调查:只进行一次的调查。 经常性调查:包括周期性调查、阶段性调查和不定期调查。 周期性调查:是指每月、每季、每年或若干年进行的一次定期调查。 阶段性调查:以事物发展阶段为依据的连续调查。 不定期调查:根据工作需要进行的无固定期限的连续调查。 3、按照社会调查的地域,分为全国性调查、区域性调查等。 4、按照社会调查的目的,可分为应用性调查和学术性调查。 应用性调查是指为了解决当前实际工作中存在的某些具体问题而进行 的调查。 学术性调查:是指以学术研究为重要目的而进行的调查。 5、按照调查内容可分为综合性调查和专题调查。 6、按照调查方式,可分为直接调查和间接调查。 直接调查,调查着直接与被调查者接触而进行的调查。 间接调查,指通过某种中介想被调查者进行的调查。 在社会调查的各种分类中,普遍调查、典型调查和抽样调查是基本的分 类。 第二节 普遍调查 一、普查的概念和特点 普查:对调查对象的全部单位无一例外上午逐个进行的调查。 普查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填报表,一种是直接登记。 特点:1、全面性 2、准确性 3、普遍性 4、局限性 二、普查的作用及应用范围 作用:对社会的一般状况作出全面、准确的描述,其主要目的在于了解基本国情、把握社会总体的全貌,得出具有普遍意义的结论。从而为国家或部门制订政策、 计划 项目进度计划表范例计划下载计划下载计划下载课程教学计划下载 提供可靠的依据。 应用范围:1、常用于行政统计工作 2、可用于统计部门以外的政府部门 3、用于某个领域的专项调查 三、普查中应注意的问题 1、普查的项目必须简明; 2、普查的标准时间必须同一; 15 3、普查的现场登记时间必须选择恰当; 4、普查的现场登记工作应该尽快完成; 5、普查应该尽可能按一定周期进行。 四、普查的优点和局限性 优点:调查资料的全面性和准确性 局限性:工作量大,花费大,组织工作复杂,时效性差;调查内容有限。 第三节 典型调查 一、典型调查的概念和特点 典型的调查,就是从调查对象中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单位作为典型,并通 过对典型的调查来认识同类社会现象的本质和发展规律方法。 特点:1、是选择同类事物中有代表性的单位作为调查对象。 2、是定性调查 3、调查方式是直接的面对面的直接调查 4、比较灵活方便 16 二、典型调查中应注意的问题 1、要正确选择典型。 典型是同类事物中最具有代表性的事物。典型是那些最平凡、最普通的事物。 要正确选择典型:实事求是;有发展的观点;根据调查的目的和要求选择典型;对复杂的事物应选择多层次、多类型的典型。 典型调查的最大误差是选点的误差。 2、要有艰苦深入的决心和作风; 3、把调查和研究结合起来; 4、要慎重等待调查结论。 三、选择典型的方法 1、择优选点 2、择平选点 3、择劣选点 四、典型调查的优点和局限性 优点:能获得较丰富的、第一手的感性资料;能获得比较真实、可靠的资料;有利于揭示社会现象的本质及其原因,探索解决社会问题的道路和方法;花费的人力、物力、才力较小;适应性强。 局限性:典型的选择容易受调查者的主观意志影响,难避免主观随意性;典型调查的资料代表性差;典型调查的质量取决于调查者的能力和素质;很难有科学的手段确定典型调查结论的适用范围;难于进行定量分析。 五、重点调查 重点调查,是指对某种社会现象比较集中的、对全局具有决定性作用的一个或几个单位所进行的调查。 重点调查与典型调查的相似之处:调查对象只是一个或几个单位。 区别:选择对象的标准不同。典型调查选典型,重点调查选集中性的单位作为调查对象;调查的主要目的不同,典型调查目的是认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定性调查,重点调查多可以进行定量调查。 六、个案调查 个案调查:指为解决某一具体问题对特定个别对象进行的调查。 适用范围:1、了解某一调查对象的生活史或发展过程 2、分析人们的行为或生活方式与社会文化背景和生活环境 的关系 3、了解某些独特因素或事件对人们特定行为的影响 4、研究特定文化背景下的群体行为 17 优点:1、个案调查的推论是由对整个情况、整个个体的调查研究分析 得来的,并非任意由挑选过的单一方面或少数情形而来。 2、个案调查对真实的状况或事实加以描述;而统计调查仅是对 真实的简述 3、个案调查可以得到更正确的资料 局限性:1、由于个案调查牵扯到对整个实际情况的描述,要想设计出 一种正式的观察或记录方法是很不容易的。 2、每一个个案中的现象不能完全保证它具有一般性的特质。 3、、花费时间 个案调查与典型调查的区别:调查对象的特点不同,个案调查的对象是特定的、不可替代的,它不存在选择问题;调查的主要目的不同,个案调查的主要目的是就事论事,解决具体问题,不存在探索规律。 第五节 抽样调查 一、抽样调查的概念和程序 1、抽样调查的概念 抽样调查,就是运用一定方法在调查对象总体中抽取一部分对象作为样本,并以对样本调查的结论来推断总体的方法。 抽样的核心在于抽样。 几个基本概念: 总体:调查对象全体所构成的集合。 18 样本:指按照一定方法从调查总体中抽取出来进行调查的部分对象的集合。 抽样单位:指抽样过程中使用的基本单位,可以是调查对象的集合,也可以是最终的调查对象。 抽样框:是指抽样过程中使用的所有抽样单位的名单; 抽样:指从总体中按照一定方式抽取样本的过程。 抽样调查的特点: 1)抽查对象只是总体中的一部分单位,而不是全部单位,也不是个别单位或少数单位; 2)据随机原则确定调查样本; 3)调查目的不是说明样本自身,而是从数量上推断总体、说明总体。 4)随机抽样的误差是可计算的,因此,误差范围是可以控制的。 2、抽样的一般程序 1)设计抽样方案 涉及:调查总体、抽样方法、抽样误差、样本规模等; 2)界定调查总体,就是对调查对象总体 的内涵和外延做出明确规定; 3)选择抽样方法,随机抽样,非随机抽样; 4)编制抽样框,就是搜集和编制抽样单位的名单; 5)抽取调查样本; 6)评估样本质量,就是对样本主要特征分布情况与总体主要特征分布情况进行对比和评估。 二、随机抽样的具体方法 随机抽样又称概率抽样,是以概率论的理论为基础,按随机原则抽取样本的方法。 随机原则又称机会均等原则,即抽样框中的每一抽样单位都有被抽取的同等可能性。 常用的随机抽样方法有五种: (一)简单随机抽样 简单随机抽样又称纯随机抽样,就是按照随机原则从总体各单位中直接抽取样本。常用方法有: (1)直接抽样法,就是从总体各单位中直接抽取样本的方法。 (2)抽签方法或抓阄方法 (3)随机数表法 优点:在抽样过程中完全排除了主观因素的干扰,简单,易行,只要有 19 总体各单位名单就行。 缺点:只适应总体单位数量不大的调查,如果总体单位多,则编制抽样框的工作量太大;抽样误差大;样本可能比较分散或过分集中,会给调查带来困难。 (二)等距随机抽样 等距随机抽样又称机械随机抽样或系统随机抽样,就是先编制抽样框,将各抽样单位按一定标志排列编号;然后,用总体单位数除以样本单位数求得抽样间隔,并在第一抽样间隔内随机抽取一个号码作为第一个样本;最后,按抽样间隔等距抽样,直到抽取最后一个样本为止。 抽样的优点是:样本在总体中分布比较均匀,具有较高代表性,抽样误差小于简单随机抽样,而且比较简单易行,只要抽取了第一个样本,整个样本就都确定了。 其缺点是:调查总体单位不能太多,而且要有完整的登记册,否则就难以进行。使用这种方法要注意避免抽样间隔与调查对象的周期性节奏相重合。 (三)类型随机抽样 类型随机抽样又称分层随机抽样,就是先将总体各单位按一定标准分成若干类型(或层次);然后,根据各类型(或层次)所包含的抽样单位数与总体单位数的比例,确定从各类型中抽取样本单位的数量;最后,按照简单随机抽样或等距随机抽样方法从各类型(或层次)中抽取样本。 搞好类型随机抽样的关键,是分类标准要科学、符合实际情况,许多复杂的事物还应该按照多种标准作多种分类或综合分类。 类型随机抽样的优点是,它适用于总体单位数量较多、单位之间差异较大的调查对象,而且抽样误差较小或所需样本数量较少。因为,类型随机抽样通过分类把同质性较大的单位集合为一个类型,把异质性较大的单位区分为不同的类型,因而提高了样本的代表性,减少了抽样误差。这样,与简单随机抽样和等距随机抽样相比较,在样本数量相同时,它的抽样误差较小;在抽样误差要求相同时,它所需的样本数量较少。类型随机抽样的缺点是,必须对总体各单位的情况有较多的了解,否则就无法科学分类,而这一点在实际调查之前又往往难以做到。 (四)整群随机抽样 整群随机抽样又称聚类随机抽样或集体随机抽样,就是先将总体各单位按一定标准分成许多群体,并将每一个群体看做一个抽样单位;然后,按照 20 随机原则从这些群体中抽出若干群体作为样本;最后,对样本群体中的每一个单位逐个进行调查。 整群抽样的优点是,样本单位比较集中,调查工作比较方便,可节省人财物力和时间。 缺点是,样本分布不均匀、代表性较差,与上述几种抽样方法相比较,在样本数量相同的情况下抽样误差较大。 (五)多段随机抽样 多段随机抽样又称多级随机抽样或分段随机抽样,就是把从总体中抽取样本的过程分成两个或两个以上阶段进行的抽样的方法。多段随机抽样的具体步骤是: 1、先将总体各单位按一定标志分成若干群体,作为抽样的第1级单位。 2、依照随机原则,先在第1级单位中抽出若干群体作为第1级样本,然后再在第1级样本中抽出第2级样本,依此类推,还可抽出第3级样本、第4级样本。 3、对最后抽出的样本单位逐个进行调查。 首先,编制抽样框。 其次,确定样本数量。 二段抽样,从乡镇抽到行政村。考虑采用等距随机抽样方法。其次,计算抽样间隔。这样间隔就应该是50?10,5。内随机抽取。 三段抽样,从行政村抽到自然村。为50个群体。 四段抽样,从自然村抽到户。 多段随机抽样方法的优点是:它有利于把各种抽样方法的优点综合起来,从而达到以最小的人财物力消耗和最短的时间获得最佳调查效果的目的。它特别适合于调查总体范围大、单位多、情况复杂的调查对象。同时,它对总体情况了解程度的要求低,一般只要对下一层单位的情况有所了解就可抽样。 多段随机抽样方法的缺点是:抽样误差较大,它是各阶段抽样误差之和,而且抽样阶段越多抽样误差就越大。因此,为了控制抽样误差范围,分段抽样的次数应尽可能减少。 多段抽样还应该注意两个问题: 1群体规模与抽样概率的关系问题。那么对于最终抽样单位(如户)来语,群体规模越小(即小乡镇)被抽中的概率越高;群体规模越大(即大乡镇)被抽中的概率越低,这就违背了概率抽样的同等可能性原则。 21 2、群体数量与调查成本的关系问题。 三、非随机抽样的具体方法 所谓非随机抽样又称非概率抽样,就是调查者根据自己的方便或主观判断抽取样本的方法。 (1)偶遇抽样又称方便抽样或便利抽样,就是调查者使用对自己最为方便的方式抽选样本。 (2)判断抽样又称立意抽样,就是调查者根据自己的主观判断来抽选样本。印象判断抽样,就是纯粹凭调查者的主观印象抽取样本。 (3)配额抽样又称定额抽样,就是先根据总体各个组成部分所包含的抽样单位的比例分配样本数额,然后由调查者在各个组成部分内根据配额的多少采用偶遇抽样或判断抽样方法抽取样本。 (4)滚雪球抽样,这是一种形象比喻的说法,它是指由于对调查总体情况不甚了了,根本无法采用上述各种抽样方法抽取样本,因而只能先找少量的、甚至个别的调查对象进行访问,然后通过他们再去寻找新的调查对象,这样就像滚雪球一样寻找越来越多的调查对象,直至达到目的为止。 非随机抽样抽选样本的质量,主要取决于调查者的主观状况和各种偶然因素,因而其代表性、客观性较差,样本调查资料不能从数量上推断总体。但是,它简便、易行,可以获得对于调查对象的大致了解。 四、样本规模和抽样误差 样本规模又称样本容量,就是指样本数量的多少。 1、抽样的精确度 一般地说,抽样调查的目的是通过样本推断总体,而推断的可靠性和精确度与样本规模有密切关系。置信度和置信区间是说明样本规模与抽样可靠性、精确度关系的两个重要概念。置信度又称置信水平,是指总体参数值落在样本统计值某一区间的概率,它反映抽样的可靠程度;置信区间,是指在一定置信度条件下,样本值与总体值之间的误差范围,它反映抽样的精确程度。置信度越高,即推断的可靠程度越高,所要求的样本规模就越大;置信区间越小,即样本值与总体值之间误差范围越小,所要求的样本规模就越大。反之,则要求的样本规模越小。在简单随机抽样中,样本规模与置信度、抽样误差之间的关系,可用下列 公式 小学单位换算公式大全免费下载公式下载行测公式大全下载excel公式下载逻辑回归公式下载 表示: 2N,(Z)(P)(1-P) 2( SE ) 在简单随机抽样中,置信度越高、抽样允许误差范围越小,样本规模就 22 越大。 2、总体的规模 在置信度和抽样误差不变的条件下,样本规模是随着总体规模的扩大而不断缩小的。认为样本规模越大越好只是一种误解。 3、总体的异质性程度 在其他条件和抽样误差不变的情况下,总体各单位的异质性越大,需要的样本规模就越大。在考虑样本规模与抽样误差的关系时,必须总体各单位的异质性程度考虑进去。 4、调查者的人力、财力和时间 (一)抽样误差 抽样误差,是指抽样估计值与总体参数值之差。一是登记性误差,即调查过程中由于登记差错而造成的误差;一是代表性误差,即样本各单位的结构不足以代表总体特征而形成的误差。代表性误差又有两种:一种是违反随机原则抽样本(如有意多选较好单位或较差单位作为样本)而形成的代表性误差;另一种是按照随机原则抽取样本,但受样本规模、总体变异程度等影响而形成的偶然的代表性误差。 抽样平均误差就是抽样平均数(或抽样成数)的标准差。它反映抽样平均数(或抽样成数)与总体平均数(或总体成数)的平均误差程度。抽样平均数平均误差和抽样成数平均误差和抽样成数平均误差的计算公式是不一样的。 1、抽样平均数平均误差的计算公式 2、抽样成数平均误差的计算公式 抽样误差与总体标准差(总体成数)成正比,与样本单位数成反比。对于特定调查总体而言,在总体标准差(总体成数)不变的情况下,要减少抽样误差,就必须增加样本单位数量,即多抽一些样本进行调查。当样本单位增加到与总体单位一样多时,就不存在抽样误差了。在样本单位数确定的情况下,总体各单位标志值离散程度越小,抽样误差就越小;反之,抽样误差就越大。 五、抽样调查的优点和局限性 (一)抽样调查的优点 (1)抽取样本客观,代表性强。 (2)有利于对总体进行定量研究,推断总体比较准确。 (3)调查成本低、调查效率高。 23 (4)应用范围十分广泛。 (二)抽样调查的局限性 (1)抽样调查主要宜于作定量研究而不大宜于作定性研究。 (2)对于调查总体尚不清楚、不明晰的调查对象,如正在形成中的新生事物以用各种隐秘社会现象(如贪污、吸毒、卖淫等等),就很难进行抽样调查。 (3)与典型调查、个案调查比较起来,抽样调查的样本单位一般较多,因而调查的广度和深度往往受到很大局限。 (4)抽样调查需要较多的数学知识和计算机使用能力。 第五章 社会指标和社会测量 第一节 社会指标 一、社会指标的概念 社会指标,是指反映社会现象的质量、数量、类别、状态、等级、程度等客观特性和社会成员的感受、愿望、倾向、态度、评价等主观状态的项目。 社会指标具有以下一些特点: (,)可感知性或具体性,即社会指标不能是抽象的、一般的概念,而必须是具体的或可直接被感知的项目。 (,)可量度性或计量性,即社会指标不能是数量不清、界限不明的概念,而必须是可以用数字、符号进行量度的项目。 (,)代表性或重要性,即社会指标不能是次要的、说明不了问题的概 24 念,而必须是对反映某种社会现象具有关键意义或代表性的项目。 (,)时间性,即社会指标不能是没时间界限的概念,而必须是有明确时间规定的项目。 二、社会指标的类型 (1)客观指标和主观指标。客观指标是指反映客观社会现象的指标,如人均居住面积义务教育普及率等。主观指标也称感觉指标,是指反映人们的感觉、愿望、态度、评价等主观状况的指标,客观指标是反映社情的指标,主观指标是反映民意的指标。 (2)经济指标和非经济指标。经济指标,是指反映社会经济生活状况的指标,非经济指标,是指反映经济领域之外的社会生活状况的指标。 (3)描述性指标和评价性指标。描述性指标,是指反映社会现象实际情况的指标,描述性指标是独立存在的,一个指标反映社会发展某些方面利弊得失的指标,如人口城镇化率、人均财政收入等。它通常是在某种理论指导下,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社会现象相比较或计算来说明某些社会问题。 (4)肯定指标、否定指标和中性指标。肯定指标也称正指标,是指反映社会进步、发展等社会现象的指标,否定指标也称逆指标或问题指标,是指反映社会落后、倒退等社会问题的指标,中性指标,是指反映与社会进步、落后、前进、倒退没有直接联系的社会现象的指标,如国土面积、人口数、人口的民族构成等。 (5)投入指标、活动量指标和产出指标。投入指标,是指反映投入社会过程的人力、财力、物力资源的指标。活动量指标,是指反映社会过程的工作量、活动频率、承担次数等状况的指标。产出指标,是指反映社会过程结果的指标。一般的说,产出指标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因为它往往是社会进步、发展的具体反映。投入指标与产出指标的区分是相对的,它主要取决于该指标反映的社会现象在某一特定社会过程中所处的地位和所起的地位和所起的作用。 三、社会指标的功能 (1)反映功能。它是社会指标最基本的功能。社会指标对社会现象的反映总是以一定研究假设为指导的,而且有较强的选择性和浓缩性,即选择那些最重要、最有代表性的侧面来反映社会现象,力求把复杂的社会现象浓缩在有限的社会指标内。 (2)监测功能。它是反映功能的延伸,是动态的反映功能。监测功能有两类:一是对社会运行情况的监测。二是对社会政策、社会计划执行情况的 25 监测。 (3)比较功能。当用社会来衡量两个或两个以上认识对象的时候就具有了比较功能。可分为两类:一类是横向比较:另一类是纵向比较,即对不同时期同一认识对象的比较。 (4)评价功能。它是反映功能、监测功能、比较功能的深化和发展。反映功能、监测功能、比较功能只是社会指标的基础功能,只有评价功能才是社会指标的核心功能。 (5)预测功能。它是在评价的基础上,对社会现象未来发展趋势的预先测算。预测功能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社会发展预测,即对推动社会发展的社会现象的预测;二是社会问题预测,即对阻碍社会发展现象的预测。 (6)计划功能。它是预测功能的延伸。计划功能可分为两类:一是发展的计划;二是防止或克服社会的计划。 第二节 社会指标体系 一、社会指标体系的概念 所谓社会指标体系,是指根据一定目的、一定理论设计出来的综合反映社会现象的具有科学性、代表性、系统性和可行性的一组社会指标。 (1)目的性。设计社会指标体系,必须有一定目的,为一定的社会需要服务。理论性。设计社会指标体系,必须以一定的理论作指导。前者体现单纯以经济为中心的思想,后者则体现以人为中心的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观点。 (2)理论性。设计社会指标体系,必须以一定的理论作指导。 (3)科学性。设计社会指标体系,必须符合客观实际、符合科学原理。 (4)代表性。设计社会指标体系,必须选择那些最具有代表性的重要指标来组成指标体系。 (5)系统性。设计社会指标体系,必须使各个社会指标之间具有内在联系,并形成一个完整系统。 (6)可行性。设计社会指标体系,必须考虑是否可以获得连续的、具有较高的权威性的统计数据。 二、社会指标体系的建立 (1)社会管理型的社会指标体系。它通常是政府各行政主管部门为进行社会管理、规划、预测,在原统计指标基础上经过加工改造建立起来的。 (2)专题研究型的社会指标体系。它通常是各种研究机构或学者为研 26 究假设独立设计出来的社会指标体系。 三、社会指标体系的综合评价 (一) (一) 综合评分方法 综合平分方法是在调查每个指标数据的基础上,先确定各个指标的权数和平分标准,然后计算各个指标的得分和各子系统指标的合计分,最后计算出社会指标体系的总计分,并以总计分作为评价对象的综合评价。 (二) (二) 分类法 分类法就是根据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状况进行分类评价的方法。 (三) (三) 对比法 对比法就是通过对评价对象经济、社会发展情况与一定标准进行对比评价的方法。 第三节 社会测量及其层次 一、社会测量的概念 社会测量,是指运用一定的测量工具、按照一定测量规则对社会现象的特征进行预测或量度并赋予一定数值的过程。 社会测量有四个构成要素: 1)测量工具,主要是调查问卷、各种量表和卡片等; 2)测量规则,即鉴别、测算或度量社会现象的规矩和准则; 3)测量对象,主要是各种社会现象的属性或特征; 4)测量数值,即表示社会测量结果的数字或符号。 社会测量的对象则是有目的、有意识、有思想感情的人,他们对测量的合作程度、认知状况,往往对测量结果产生重大影响。社会测量的工具、标准和规则,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设计者的价值取向、知识结构和调查目的,因而测量的客观性、可重复性、公认性较差,测量误差也较难以发现和计算。 社会测量的主要作用在于,使对社会现象的研究,特别是对个人感受、社会态度、心理状态等主观现象的研究,逐渐从定性研究走向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研究,从而达到更真实、更准确地反映电子计算机等现代工具引进社会调查领域,从而大大提高社会调查的精确化和现代化。 二、社会测量的层次 按照测量对数量化程度由低到高的顺序,社会测量可分为4个层次,即定类测量、定序测量、定距测量和定比测量。 27 (1)定类测量也称类别测量或分类测量,它是对测量对象的性质或类型的测量。其测量结果只能分类,标以各种类别名称,如用“0”代表女性、“1”代表男性;“1”代表农业、“2” 代表工业、“3”代表商业等等。这些数字都是人们赋予某类事物的识别标志,它们丝毫不反映这些事物本身的数量状况,不能作加、减、乘、除等数学运算。定类测量的数量化最低,其测量结果只能用数学符号“=”或“?”来表示,只能做频率分布、在总体中所占比例等有限的几种数量统计。 (2)定序测量也称顺序测量或等级测量,它是对测量对象的等级或顺序的测量。定序测量的数量化程度比定类测量高一个层次,它已具有了数量差别的含义,其测量结果可用数字符号“〈”或“〉” 来表示,可进行频率分布、比例关系等集中数量统计,但还不能进行加减运算,不能测量出不同等级、顺序社会现象在数量上的具体差距。 (3)定距测量也称区间测量,它是对测量对象之间的数量差别或间隔距离的测量。对人的智商、初婚年龄、人均生活费用、家庭人数等可用某种基本单位表示数量差别或间隔距离的社会现象的测量,就属于定距测量,其测量结果可用具体数字来反映。定距测量不仅能反映社会现象的类别和顺序,而且能反映社会现象的数量状况,计算出它们之间的距离, (4)定比测量也称比例测量,它是对测量对象之间的比例或比率关系的测量。对出生率、死亡率、性比例、劳动力负担系数、工资增长速度等反映两个数值之间比例或比率关系的社会现象的测量,就属于定比测量,其测量结果一般用百分比来表示,有时也可用绝对数来表示。定比测量的数量化程度比定距测量又高一个层次,其测量结果不仅能进行加减运算,而且能进行乘除运算,并可作各种统计分析。 上述四个测量层次的数学特性是累进叠加的,这就是说前一种测量没有后一种测量的反映功能和运算功能,后一种测量都包含着前一种测量的反映功能和运算功能。 第四节 主观社会指标的测量 一、主观社会指标的种类 (一) 从反映心理状态的层次看 从反映心理状态的层次看,主观社会指标大体上可分为六种类型: (1)关于情绪或感情方面的指标,如您对现在的住房条件是否感到满意,您对目前的家庭生活是否感到幸福等,它是人们对现实生活状况的心境 28 或喜怒哀乐等心理的直接反映。 (2)关于意向或期望方面的指标,它是人们对未来的向往、意愿或预期,是对现状满意与否的另一种反映。 (3)关于行为倾向方面的指标,它是人们对可能出现的事物或现象做出反映的意向,是人们内在情感或意向的具体表现。 (4)关于评价或判断方面的指标。它是人们对客观现象或方针政策、理论观点、主观看法等所作的带有理性色彩的评论。 (5)关于态度或决断方面的指标,它是人们在评价或判断基础上对某些政策、措施和社会现象做出选择或决定的反映。 (6)关于价值观念方面的指标,由于这些有抽象性、系统性和综合性等特点,很难直接测量,因而在实际调查中往往通过对工作、生活、名誉、地位、金钱的态度,对选择职业和配偶的标准,以及日常生活的时间安排、收支结构等比较具体的指标来进行间接测量。 上述六种社会指标,可归纳为两种基本类型:一是以感性认识为主的主观社会指标,包括情绪或感情方面的指标、意向或期望方面的指标和行为倾向方面的指标,这类指标的感性色彩较浓,具有不系统、不稳定和自发性、偶然性等特点,因而对同类性质问题的回答往往会出现首尾不一致的情况.二是以理性认识为主的主观社会指标,包括评价或判断方面的指标、态度或决断方面的指标和价值观念方面的指标。 (二)从反映的具体内容看 (1)关于经济生活方面的指标,如对工作地域或行业的选择、对工资收入的期望、对生活条件的评价等。 (2)关于政治生活方面的指标,如对民主制度的评价、对政治生活的感受、对社会参与的态度等。 (3)关于社会生活方面的指标,如对社会治安的看法、对社会风气的评价、对计划生育和环境保护的态度等。 (4)关于文化生活方面的指标,如对业余文化生活的满意程度、对文艺作品的期望、对订阅报刊的打算等。 (5)关于家庭生活方面的指标,如选择配偶的条件、对婚姻状况的评价、对子女求学的安排等。 总之,主观社会指标所涉及的内容是有一定限制的,它只能是人们比较熟悉、比较了解的社会现象,是与人们利害得失直接相关的社会现象,因而也是容易引起人们关注和议论的社会现象。 29 二、主观社会指标的测量方法 主观社会指标测量工具的设计,应该努力反映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心理状态的方向;二是心理状态的等级或程度。 (一)总加量表 总加量表是美国社会心理学家伦西斯?利克特发明的,故也称利克特量表。这种量表的制作和使用过程是: 第一步,提出调查问题。根据研究课题的要求,在初步探索的基础上提出一组调查问题。 第二步,规定评分标准。对上述每个问题,按正反两个方向和不同程度分为,,,个评分等级。 第三步,进行测量试验。为了鉴别上述,,个问题的辨别力,假定选取,,位农民进行测量试验,按评分标准评出每个人在每个问题上应得的分数和,,个问题得分的总和,并按,,个试测对象所得总分的高低排列顺序,并列出每个人在每个问题上的得分情况。 第四步,评估测量试验的结果。根据试测得分情况,计算出总分得分最高和最低的各,,,的人在每个问题上所得的平均分数,并据此计算出平均值差数;最后做出评估结果,分清哪些是平均值差数相对低的问题。 第五步,制定总加量表。制定总加量表时,应该选择那些辨别力强的问题,淘汰那些辨别力弱的问题。所谓辨别力,是指把不同心理状态的人区别开来的能力。 第六步,进行实际测量。以制定的总加量表为工具,去实际测量被调查者的心理状态,然后根据每个人的回答,评出每道题的得分,并累加得出总分,最后以总分来说明每个人的心理状态。其中,总分越高的人,说明对该问题愈倾向于肯定;反之,则愈倾向于否定。 总加量表的主要优点是,使用比较简便,适用比较广泛。但它的缺点是,制作比较麻烦,单纯以部分评价人们的心理状态,往往在总分相同的情况下掩盖了实际内容的不同。 (二)累积量表 累积量表是心理学家路易斯?古德曼提出的,所以也称古德曼量表。这种量表的制作和使用步骤是: 第一步,提出问题和规定分数。提出的问题应是初步调查的结果,每个问题只需回答:是:和:不是:(或:同意:和:不同意:),并规定:是:或:同意:得,分,:不是:或:不同意:得,分。 30 第二步,试测和评分。 第三步,评估和制表。凡被测试者,,,以上(不含,,,)表示:同意:或:不同意:的问题,均算辨别力低的问题,应予淘汰。 第四步,测量和汇总。以制作的累积量表为工具,请被测者回答,然后按每人得分高低由上向下排列,再按每题得分多少由左向右排列,制成汇总表。 第五步,对反常现象的解释。产生反常现象的原因有二:一是被测者的回答往往带有随机性质,因此,对个别问题的回答与对其他问题的回答可能出现不一致的情况;二是量表中的问题选择不当,辨别力不强,致使反常现象频繁出现(这可用现系数来衡量(再现系数也称一致性系数,它表示在被测者的回答中保持一致性回答的百分比, 其计算公式为: 再现系数,,,反常回答数,总回答数 一般来说,再现系数大于,,,,则可认为反常现象主要是由于被测者回答缺乏一致性造成的,这样的量表是基本有效的、可用的;再现系数若小于,,,,则应认为反常现象主要是由于量表选择问题不当、缺乏辨别力造成的,这样的量表就是无效的、不可用的。 (三)梯形量表 梯形量表的制作和测量很简单: 第一步,制作梯形量表,即由调查者设计若干问题,并在每个问题旁画一个有,个等级(也可多几个等级或少几个等级)的梯子图形,梯旁从下至上标明,,,号,其中“,”为最好的状况, “,”为最坏的状况,“,”为无可奉告。 第二步,进行实际调查。 第三步,评估调查结果,即对各类被调查者对各个问题所作的回答进行统计分析,并对统计结果做出评价或解释。 31 什么是信度,什么是效度,信度和效度之间的关系是什 么, 信度(reliability)指的是如果测量被重复进行,一个量表产生一致性结果的程度。 评价信度的方法包括重复测试法、复本法和内部一致性法。 效度指的是观察值之间的差异所反映的物体之间被测特性的真实差异的程度,而不是系统误差或者随机误差。 研究人员可以评价内容效度、标准效度或者构建效度。 如果一个测量值完全有效,那么它也是完全可信的,因此完美的效度意味着完美的信度。 如果一个测量值不是可信的,它不可能是完全有效的。 如果一个测量值完全可信,它可能完全有效,也可能不是完全有效。 信度是效度的一个必要条件,但不是充分条件。 如何选择一个特定的计量技术, 32 除了对信度和效度的理论上的考虑和评价外,作为一个特定的市场研究问题选择一种量表技术时,还应该考虑某些实际的因素。这些包括想要的信息级别(定类、定序、定距和定比)、调查对象的能力、刺激物体的特性、执行方法、背景和成本。 作为一条一般的规则,使用能产生在给定条件下切实可行的最高信息级别的量表技术,允许选用尽可能多的统计分析方法。同样,无论使用的量表是什么类型,只要切实可行,应该用数个量表项目测量感兴趣的特性,这样比一个单项量表提供更为精确的测量。在许多情况下,值得使用一种以上的量表技术,或者使用数学推导的量表来获取额外的测量值。 第六章 调查方案的设计 第一节 调查方案的主要内容和设计原则 一、调查方案的主要内容 (1)调查工作的目标。它应该包括三个方面内容:首先是研究成果目标,即通过社会调查要解决什么问题;解决到什么程度;只是一般地了解基本情况,还是要进一步探究因果关系;是作学术性探讨,还是要提出对策性建议等等。其次是成果形式目标,即调查成果用什么形式表现出来。再次是社会作用目标,即这次社会调查究竟要起到什么样的社会作用。 (2)调查内容和工具。调查内容是通过社会指标和调查指标反映出来的,因此,设计调查内容的过程实质上就是设计社会指标和调查指标的过程。调查工具是指调查指标的物质载体。 (3)调查地域,即社会调查在什么地区进行,在多大的范围内进行。调查地域的选择主要取决于调查课题的客观需要和调查主体的现实可能。 (4)调查时间,即社会调查在什么时间进行,需多少时间完成。 (5)调查对象,是指实施现场调查的基本单位及其数量。 33 (6)调查方法,包括搜集资料的方法和研究资料的方法。 (7)调查队伍的组织。 (8)调查经费的筹划。 (9)调查工作的安排,主要是调查任务和调查时间的安排。 二、设计调查方案的基本原则 (1)实用性原则。贯彻实用性原则,就必须从调查课题实际需要和调查者主客观条件出发,慎重设计调查方案。 (2)时效性原则。设计调查方案必须充分考虑时间效果,特别是一些应用性调查课题往往有很强的时间性。 (3)经济性原则。设计调查方案必须努力节约人力、物力、财力和时间,力争用最少的人、财、物和时间的投入,取得最大的调查效果。 (4)一定的弹性原则。 第二节 调查指标的设计 科学设计调查指标,是设计调查方案的核心内容。要科学设计调查指标,就必须研究设计调查指标的过程、原则和操作定义等问题。 一、调查指标的设计过程 调查指标的设计过程,一般都是以一定研究假设为指导设计出一套社会指标体系,然后再将社会指标体系中的每一个社会指标具体化为若干个调查指标,这样就形成了一个具有层次性、系统性和完整性的调查指标体系。 所谓调查指标,是指调查过程中用来反映社会现象的特征、属性或状态的项目。调查指标与社会指标是既相联系、又相区别的。它们之间的联系在于,调查指标的设计必须以社会指标为依据;社会指标只有具体化为调查指标才能便于实际调查。它们之间的区别在于,社会指标的设计主要着眼于反映一定的理论假设,力求用最具有代表性的一组社会指标来说明调查所要说明的问题;调查指标的设计则主要着眼于反映调查对象的实际情况,力求用最简明的项目、最简单的方法来取得最可靠的资料。这就是说,调查指标的设计过程,实际上是一个研究假设——社会指标——调查指标的分解过程。 34 必须指出,明确的研究假设是设计社会指标和调查指标的指导思想。 设计社会指标必须首先明确研究假设,并紧紧围绕研究假设来设计社会指标和调查指标。那种忽视理论指导作用、随意罗列社会指标和调查指标的做法,以及不顾理论变化发展、把社会指标和调查指标 凝固化的做法,是不可能设计出科学的社会指标和调查指标体系的。 二、调查指标的设计原则 设计调查指标必须遵循以下一些原则 (,)科学性原则,即设计的调查指标必须符合实际情况,符合科学原则。 (,)完整性原则,即设计的调查指标要全面、正确地反映调查对象的整体。为此,设计出来的调查指标必须具有完整性和互斥性,即既不能残缺不全、有所遗漏,又不能互相交叉、互相重复。 (,)准确性原则,即设计的调查指标应该有明确定义,定量 指标还应该有统一计算方法。 (,)简明性原则,即设计调查指标要力求简单、明了,以能说明问题为原则。调查指标决不是越多越好,特别是在定量调查中,要坚决删去一切可要可不要的调查指标,因为调查指标过多,就会降低调查的质量,而且多一个指标就多一个变量,统计分析的工作量就会增加许多倍。 (,)可能性原则,即设计调查指标一定要充分考虑实际调查的可能性。这里所说的可能性有两方面含义:一是被调查者是否可能准确知道你所要调查的情况,二是被调查者是否愿意回答你要调查的问题。 三、操作定义的设计 在设计调查指标的过程中,对每一个调查指标做出明确定义,是准确性原则的基本要求。调查指标的定义有两种,一种是抽象定义,一种是操作定义,它们在社会调查中都具有重要的作用。 抽象定义,是对调查指标共同本质的概括。抽象定义的作用在于揭示调查指标的内涵,概括事物的本质,并把它与其他对象区别开来。抽象定义没有解决调查过程中如何操作的问题。对于设计的每一个调查指标,还必须进一步设计出明确的操作定义。 所谓操作定义,就是用可感知、可量度的事物、现象和方法对抽象定义所作的界定或说明。 这说明,抽象定义和操作定义都是对同一调查指标所下的定义,只是定义的内容、方法和着重点有所不同。抽象定义是用概念下定义,操作定义 35 则是用具体的事物、现象或方法下定义;抽象定义所使用的是逻辑方法(即被定义的概念,种差,邻近的属),操作定义所使用的是经验方法(即可直接感知或量度的方法);抽象定义着重揭示调查指标的内涵和本质,操作定义着重界定调查指标的外延或操作方法。这两种定义有着密切联系,抽象定义决定着操作定义的本质内容,操作定义则是抽象定义在调查过程中实际操作的具体方法。 在社会调查中,操作定义具有重要作用。首先,它有利于提高社会调查的客观性。其次,它有利于提高社会调查的统一性。再次,有利于提高社会调查的可比性。 设计操作定义,一般可采用三种方法: (,)用客观存在的具体事物来设计操作定义。 (,)用看得见、摸得着的社会现象来设计操作定义。 (,)用社会测量的方法来设计操作定义。 设计操作定义不管采用哪种方法,都应严格掌握对称性原则,即设计出来的操作定义必须与有关抽象定义的内涵相对称,而不能过宽或过窄。 第三节 信度和效度的统一 一、信度、效度及其相互关系 信度是指调查结果反映调查对象实际情况的可信程度。信度一般用信度系数来表示。按照求出信度系数方法的不同,信度可分为三种:一是再查信度,即设计一种调查工具,对同一调查对象先后进行两次调查,然后比较两次调查结果,并求出信度系数;二是复本信度,即设计两种内容难度篇幅等相类似的调查工具,对同一调查对象进行调查,然后比较两种调查结果,并求出信度系数;三是折半信度,即设计一种调查问题按照单双编号的调查工具,其中单号问题与双号问题在内容、难度等方面都具有相等性质,在对调查对象进行调查后,把单号题与双号题的答案进行比较,并求出信度系数。一般说来,信度系数在0.8以上,就可以认为调查是基本可信的。 效度是指调查结果说明调查所要说明问题的有效程度。对于效度的评价,常用的有三种方法:一是经验评价,即请专家和有经验的人来评价调查结果的有效性和正确性;二是逻辑检验,即对调查结果进行逻辑分析,凡没有逻辑错误的就可以认为效度是较高的;三是效标比较,即选择某些权威性的基准或资料作为效度的标准,然后将调查结果与之相比较,并做出有效程度和正确程度的结论。 信度是对调查对象而言的,它主要回答调查结果的一致性、稳定性和可 36 靠性问题;效度是对调查结果所要说明的问题而言的,它主要回答调查结果的有效性和正确性问题。信度和效度之间的关系有四种类型: (,)信度高,效度未必高。调查结果反映调查对象实际情况的可信度很高,但是,对于调查所要说明的问题来说,它的效度可能很高,也可能不高。 (,)信度低,效度必然低。这就是说,调查结果反映调查对象实际情况的信度很低,它就必然不能有效说明调查所要说明的问题。这说明,不可信的设计,就不可能有可信的调查,更不可能有效说明调查所要说明的问题。 (,)效度高,信度必然高。这就是说,调查结果能有效说明调查所要说明的问题,那么,它所反映的调查对象的实际情况必然是可信的。 (,)效度低,信度未必低。这就是说,调查结果不能有效说明调查所要说明的问题,对于反映调查对象的实际情况来说,它的信度可能很低,也可能很高。 二、提高信度和效度的主要途径 提高调查信度和效度的主要途径是: (,)科学设计调查指标和调查方案。在设计调查指标时要努力作到:,)慎重提出研究假设,力求使研究假设具有较高的科学性;,)根据研究假设设计的社会指标和调查指标,要形成一个能正确说明调查主题的完整的指标体系;,)对每一个调查指标,要设计出相对称的操作定义。科学设计调查指标是提高调查信度和效度的基础和前提。如果设计的调查指标本身就不科学,那么,以后的调查工作无论做得多么出色,其信度和效度都是不可能很高的。此外,设计调查方案要特别强调实用性原则和一定的弹性原则。调查目标的确定,调查内容工具和方法的设计,调查人员和调查对象的选择,要强调实用性。对调查工作的安排,则应强调一定的弹性。 (,)认真教育调查人员和调查对象。 (,)切实作好各个阶段、各个环节的工作。 第四节 调查方案的可行性研究 一、可行性研究的几种方法 (,)逻辑分析,即用逻辑方法检验调查设计的可行性。 (,)经验判断,即用以往的实践经验来判断调查设计的可行性。 (,)试验调查,即通过小规模的实地调查来检验调查设计的可行性, 37 并根据试验调查的结果来修改和完善原调查方案。 逻辑分析和经验判断这两种方法简便易行,且有实效,因此,它们是调查方案可行性研究中最常用的方法。这两种方法都有很大的局限性。逻辑分析方法,主要适用于对调查指标的设计进行可行性研究,而对其他方面的可行性研究却很难用这种方法。另外,有些操作定义的设计在逻辑上是正确的,但在实际调查中却往往行不通。 二、试验调查的实施 试验调查的目的是检验调查目标的设计是否求实,调查指标和调查工具的设计是否适用,调查人员和调查对象的选择是否恰当,调查工作的安排是否合理等等。试验调查的主要目的既不是搜集资料,更不是解决调查所要解决的问题,而是对设计的调查方案进行可行性研究。 (,) 调查队伍要精干。 (,) 调查对象要适当。 (,) 调查方法要灵活。 (,) 要多点对比试验。 (,) 做好试验调查工作总结。 案例1: 蒙汉通婚研究 1、调查题目:赤峰地区农牧区蒙族与汉族的通婚研究。 调查目的:通过对影响蒙汉通婚的各种因素的分析,探询民族通婚的一般模式,建立一种理论模型来说明中国的民族通婚问题。这一研究对于认识目前的民族关系、制定民族政策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对于民族学、人口学和社会学的理论建设也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理论框架:本研究的基本假设是:影响蒙汉通婚的主要因素有六类:?经济活动;?居住特点;?人口迁移;?语言文化;?历史因素;?政策因素。其中后两种因素起独立的影响作用。通过对前四类因素的界定、分解和操作定义,筛选出10个影响民族通婚的变量:?某一民族在一个村总户数的比重;?居民的平均文化水平;?户主的年龄;?户主的文化水平;?职业;?户口类型;?是否移民;?掌握另一语言的能力;?邻居中另一民族成员的多少;?与另一民族成员的交友情况。将这些自变量与因变量(民族通婚的程度)联系起来,建立了一组研究假设和一个复杂的因果模型。 2、研究类型:解释性研究、横剖研究、抽样调查。 调查方式:问卷法为主,结合访问法、观察法。 38 资料分析方法:统计分析(包括相关分析、回归分析和路径分析),结合理论分析。 3、调查范围:内蒙古赤峰地区。 分析单位:个人。 抽样单位:家庭(户)。 4、抽样方案:研究总体是赤峰地区的居民。根据地区特点选择4个有典型意义的旗(县),在这4个旗(县)中选择5个有代表性的乡,再在这5个乡中各选择2-3个村,共选出12个村。这12个村共3200户,从中随机抽取(每4户中选3户)2439户。在每户调查户主1人,共2439人。 5、调查内容:户主的主要特征:自变量?-?,各特征组的民族通婚程度,户主所在村、乡、旗的历史状况与现状、民族政策的历史变化。 调查问卷:调查指标和项目是:户主的年龄、文化水平、职业变动、婚姻史、配偶情况、生育史、语言能力、社会交往、邻居情况、个人收入、个人对居住地的满意程度等,它们是对自变量?-?的测量。对每一指标或项目设计一个或几个问题来了解。以上是主要问卷。此外还设计两个辅助问卷,一个是了解家庭情况。另一个是了解迁移情况。在了解村、乡、旗的历史与现状时,是根据事先设计的调查提纲。 6、调查时间:1985年6月-1985年8月。 调查时点:1985年6月1日。在6月1日以后迁入的户主不在调查范围内,6月1日以后结婚的不做统计。 调查场所:直接进入家庭访问,填写问卷。 调查时间计划:准备阶段:1985年2月-5月,查阅文献,到赤峰地区(市)、旗(县)的政府有关部门了解情况,到调查实地初步考察,对问卷稿进行“试调查”,以修订问卷。调查阶段:1985年6月-8月,每天访问40-50户,60天完成。除在12个村进行问卷调查外,还需要考察这5个乡其它41个村的概况。研究阶段:1985年9月-11月,资料整理、数据处理、输入计算机汇总分析、打印统计表格、计算相关系数等。总结与应用阶段;1985年12月-1986年3月,结合资料的统计和理论分析撰写调查研究报告。 7、调查经费和物质手段(略)。 8、调查员培训、组织:课题组成员5人,其中3人是调查员,由2名研究人员带队、示范并负责检查、核对工作。 案例2: 越轨行为研究 39 1、调查题目:美国城市中吸取大麻者的研究。 调查目的:通过对吸毒者的调查建立一种“如何成为吸毒者”的理论。 这一研究对了解吸毒者的情况,并制订政策和措施解决这一社会问题有现实意义,对于认识越轨行为的产生过程有普遍的理论意义。 理论设想:心理学家常以个人心理特征来解释越轨行为。但本研究的设 想是,越轨行为的产生是人的一系列社会 经历连续作用的结果。人们在这些社会经历中逐渐形成了一定的观念、认知和情景判断,他们导致了特定的行为动机和行为倾向。因此,应当以个人的社会经历来解释越轨行为。 2、研究类型:描述性研究、追踪研究、个案研究、理论研究。 调查方式:实地(个案)研究。 调查方法:无结构访问法、长期观察。 资料分析方法:定性分析、主观理解法。 3、调查范围:美国某一城市。 分析单位:个人。 抽样单位:个人。 4、抽样方案:以所认识的几个吸毒者为首批调查对象,然后由这些吸毒者介绍他们所认识的吸毒者,再调查第二批、第三批„„共调查50人(即滚雪球式的抽样方法)。 5、调查内容:询问吸毒者的吸毒经历。如何开始,中间经历哪些过程,现在是什么状况,吸食量开始是多少,中间是多少,现在是多少,都有什么感受,是否想过戒毒,都受哪些因素影响才开始吸毒的,等等。 调查提纲:根据以上的内容自由交谈,无调查表格。事后根据录音或回想作详细的访谈记录。 调查场所:由被调查者选择他们认为合适的场所和时间接受采访。 时间计划:在第一次访问之后间隔几个月或半年后再访问一次,共访问2次或3次,调查时间大约一年半。 7、调查经费和物质手段:(略) 8、调查员:课题组有3人,每个人负责自己的调查对象。 注:贝克尔在调查研究报告中对50个个案的共同特征进行了归纳,概括出成为吸毒者必经的三个阶段:(1)学习吸食大麻的方法;(2)学会体验吸食大麻的效果;(3)享受吸食效果。他由此抽象出三个相互联系的理论概念:接触——体验——享受。这三个概念可描述许多越轨行为的产生过程,并且可以建立一种“社会习得”理论,以此来反驳某些心理学家用“个性” 或“先天倾向”理论对越轨行为所做的解释。 40 第 八 章 实 地 观 察 法 第一节 实地观察法的概念和种类 一、什么是实地观察法 实地观察法,是观察者有目的、有计划地运用自己的感觉器官或借助科学观察工具,能动地了解处于自然状态下的社会现象的方法。实地观察法有几个显著特点: (1)它是观察者有目的、有计划的自觉认识活动。 (2)它是运用两类观察工具进行的观察活动。这两类观察工具是:1)人的感觉器官,其中最主要的是视觉器官——眼睛。2)科学观察工具,如照相机、摄影机、望远镜、显微镜、录音机、探测器、人造卫星,以及观察表格、观察卡片等。 (3)它的观察过程是一个积极的能动的反映过程。 (4)它的观察对象应该是处于自然状态下的社会现象。 二、实地观察法的种类 (1)根据观察者的角色,实地观察可分为参与观察和非参与观察。 参与观察也称局内观察,就是观察者参与到被观察人群之中,并通过与 41 被观察者的共同活动从内部进行观察。参与观察按照参与程度的不同,可分为完全参与观察和不完全参与观察。完全参与观察,就是观察者完全参与到被观察的人群之中,作为其中一个成员进行活动,并在这个群体的正常活动中进行观察。不完全参与观察,就是观察者以半“客”半“主”身份参与到被观察人群之中,并通过这个群体的正常活动进行观察。非参与观察也称局外观察,就是观察者不加入被观察的群体,完全以局外人或旁观者的身份进行观察。一般地说,参与观察比较全面、深入,能获得大量真实的感性认识,但观察结果往往带有一定主观感情色彩;非参与观察比较客观、公允,能增加许多感性知识,但往往只能看到一些表面的甚至偶然的社会现象。 (2)根据观察的内容和要求,实地观察可分为有结构观察和无结构观察。 有结构观察也称有控制观察或系统观察,它要求观察者事先设计好观察项目和要求,统一制定观察表格或卡片。在实地观察过程中,要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观察,并作详细观察记录。无结构观察也称无控制观察或简单观察,它只要求观察者有一个总的观察目的和要求,一个大致的观察内容和范围,然后到现场根据具体情况有选择地进行观察。有结构观察能获得大量翔实的材料,并可对观察材料进行定量分析和对比研究,但它缺乏弹性,比较费时;无结构观察比较灵活,简单易行,适应性较强,但观察所得的材料比较零散,很难进行定量分析和对比研究。 (3)根据观察对象的状况,实地观察可分为直接观察和间接观察。 直接观察,就是对当前正在发生的社会现象所进行的观察。间接观察,就是通过对物化了的社会现象所进行的对过去社会情况的观察。所谓物化了的社会现象,是指反映过去社会现象的各种物质载体,例如写实性绘画、古迹或遗址、各种腐蚀性或积累性物质痕迹,以及反映一定社会现象的物体或环境等。一般地说,直接观察简便易行、真实可靠。间接观察比较复杂、曲折,它需要比较丰富的经验和知识,有时还需要科学的鉴定手段和方法,而且在推论时可能发生种种误差。但是,它可祢补直接观察的不足,更是对过去社会现象进行观察的唯一可行的方法。 第二节 实地观察的实施 一、实地观察的一般原则 (1)客观性原则。观察的客观性,是进行实地观察的首要的、最基本的原则。 42 (2)全面性原则。观察的全面性,是观察客观性原则的内在要求。 (3)深入性原则。 (4)持久性原则 (5)法律和道德原则 二、实地观察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1)选好观察对象和环境。要使实地观察的结果具有典型意义,就应该选择那些典型环境中的典型对象作为观察的重点。 (2)选准观察时间和场合。一定社会现象,总是在一定时间、空间发生的。因此,实地观察要注意选择最佳观察时间和最佳观察场合。 (3)灵活安排观察程序。观察程序有三种安排方法,即主次程序法、方位程序法和分析综合法。主次程序法就是先观察主要对象、主要部分、 主要现象,然后再观察次要对象、次要部分、次要现象。方位程序法就是根据观察对象的位置,采取由近到远或由远到近、由左到右或由右到左、由上到下或由下到上等方位逐次观察。分析综合法就是先观察事物的局部现象、后观察事物的整体,或者先观察事物的整体、后观察事物的局部,然后再进行综合或分析,得出观察结论。 (4) 与被观察者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为了与被观察者建立好良好的关系: (1)应反复说明来意,解除被观察者的顾虑,是他们认识调查的重要意义和对他们的利益。 (2)应参与被观察者的某些活动,并通过共同活动来增进了解,建立友谊,广交朋友。 (3)应尊重当地的风俗习惯和道德规范,最好能学会使用当地的方言、俚语,决不要说违反禁忌的话,做违反禁忌的事。 (4)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帮助被观察者解决某些困难。 (5)应重点选择若干有威信、有影响、有能力的当地人作为重点依靠对象,首先与他们建立良好的关系,然后再通过他们去做好其他被观察者的工作。 (6)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要介入被观察者之间的宗族、房头、派系纠纷,遇到这类问题应尽可能做好团结工作,起码是严格保持中立。 (7)尽可能减少观察活动对被观察者的影响。观察者要了解处于自然状态下的社会现象,就必须善于控制自己的观察活动,尽量减少对被观察者的影响。 43 (8)把观察与思考紧密相反结合起来。在实地观察中要善于把观察与思考结合起来,在观察中思考,在思考中观察;要善于把观察与比较结合起来,在观察中比较,在比较中观察。只有这样,才能捕捉到许多有价值的观察材料。 (9)及时做好观察记录。记录的方法,最好是同步记录,即在现场观察的同时记录下观察情况;如果不宜做同步记录,就应在观察后尽快追记。 (10)制作观察记录工具。有结构的实地观察,都要设计和制作观察的记录工作,即观察表格、观察卡片等。 第三节 努力减少观察误差 一、产生观察误差的原因 (一)就观察主体—观察者而言 (1)思想因素。观察者的立场、观点、方法和角度不同,观察同一对象的感受就会大不相同。 (2)知识因素。观察者的知识水平和知识结构不同,实践经历和社会经验不同,观察问题的参照系就会不同,因而对同一对象的观察重点、观察结果就会发生很大差异。 (3)心理因素。观察者的兴趣、爱好和情绪等心理因素,也会对观察结果产生一定影响。 (4)生理因素。人类感觉器官的能力,在生理上总是有一定局限的。 (5)其它因素。诸如观察仪器的精确度,灵敏度不高,观察仪器和观察工具失灵,观察场所不足,观察角度不对,观察距离太远等等,都是造成观察误差的重要原因。 (二) 就观察客体—观察对象而言 (1)由于客观事物发展不成熟,其本质尚未通过现象充分暴露出来,观察就很难避免产生某些误差。 (2)由于观察活动引起的被观察者的反应性心理和行为,必然会造成反应性观察误差。 (3)人为的假象更是造成观察误差的一个重要原因。 二、减少观察误差的途径和方法 (1)正确选择观察人员。 一个合格观察人员必须具备一定条件,其中最基本的有两条:一是感觉 44 器官正常,特别是视觉器官不能有严重缺陷;二是求实精神,观察对象是什么情况就观察什么情况、记录什么情况,决不能凭主观愿望添油加醋或故意隐瞒,更不能歪曲或捏造事实。 (2)认真进行思想教育。 对观察人员特别要注意进行两个方面的教育:一是要有认真负责的态度,要教育观察人员严格按照观察提纲、表格或卡片的要求进行观察和记录。二是要认识有关观察课题的重要意义,注意培养观察人员对观察课题的兴趣和感情。 (3)做好必要知识准备。一是应该有与观察课题有关的各专门学科理论知识。二是应该有关于观察对象的历史和现状的知识。三是应该有观察方法和观察工具的知识,以及进行实地观察的经验和技能。 (4)不断加强感官训练。 (5)合理安排观察任务。 任务的安排,应以感觉器官的承受能力为限。 (6)充分利用科学仪器。 在实地观察中,应根据具体情况,尽可能使用显微镜、望远镜、各种测量仪器、照相机、摄影机、录音机等科学仪器和各种度、量、衡工具,充分发挥这些仪器和工具的放大、延伸、计量、记录等功能。 (7)努力控制观察活动。 观察者应该努力控制自己的观察,尽可能减少或消除观察活动对被观察者的影响,这是减少反应性观察误差的重要途径。 (8)进行纵横对比观察。 对于比较复杂的事物或比较重要的社会现象,应该选择不同类型的观察对象进行横向对比观察,或者对同一观察对象进行纵向重复对比观察。 第四节 对实地观察法的评价 一、实地观察法的优点 实地观察法的最大优点是它的直观性。 与直观性相联系,实地观察法的另一重要优点是它的可靠性。实地观察、特别是非介入性的调查方法,它主要是观察者单方面的观察活动,一般不依赖语言交流,不与被观察者进行人际交往。因此,它有利于对本能够或不需要进行语言交流的社会现象进行调查,有利于排除语言交流或人际交往中可 45 能发生的中中误会和干扰。实地观察、特别是参与观察,有利于直接与被观察者接触,有利于在与被观察群体的共同活动中与观察者建立感情、增进信任和友谊,并在此基础上深入、细致地了解被观察者在各种不同情况下的具体表现。 最后,实地观察法简便易行,适应性强,灵活性大,可随时随地进行,观察人员可多可少,观察时间可长可短,只要到达现场就能获得一定的感性知识。因此,它是一种使用得最为广泛的调查方法。 二、实地观察法的缺点 实地观察法的最大缺点是它的表面性和偶然性。 实地观察的另一个重要缺点是受时间、空间等客观条件的限制。实地观察的对象和范围有很大的局限性。实地观察不可避免地会产生一定的观察误差,而且观察结果往往取决于观察者的主观状况。 此外,实地观察需要花费较多的人力和时间,获得的资料往往不利 于进行定量研究等,也是实地观察法难以避免的缺点。 “观察法”案例说明 作业:(案例剖析)请将下面一段记录整理成一份观察记录表。 “一块糖的份量” 秋季的远足活动开始了。活动中还穿插了有奖知识抢答赛,答对一题,奖给泡泡糖一块。气氛紧张而活跃。当主持人吴老师问“亚特兰大奥运会于几月几日开幕”时,被试D用微弱的声音回答:“7月19日。”吴老师没听清,追问:“你说几号,”这时D身旁的一位老师响亮地回答:“她说7月16日。”“答对了,请上来领奖。”D面带羞涩,上去领取了一块泡泡糖。这时,台下开始窃窃私语:“她刚才答的是7月19日。”吴老师思索片刻,问:“她刚才答的是几号,”同学们有的说是16号,有的说是19号。“还是请XX同学自己来说吧,我相信她。”吴老师以一种信任、期待的目光注视着D。D慢慢站起身,红着脸说:“我刚才答的是7月19日。”接着走上前,把糖还给老师。这时,吴老师立刻向同学们倡议:“让我们为XX同学的诚实鼓掌,这一份奖品应该奖给她的诚实。”当D在一片掌声中再一次接过这块糖时,泪水夺眶而出。 (摘自王健敏《社会规范认同学习中的随机性教学研究》,载于《教育研究与实验》1997年第3期。) 案例剖析: 这份记录,可以看作是一次事件取样的实验观察的结果。据此,可以推测其记录表可能如下(仅供参考) 时间 年 月 日 ( 秋季远足活动中 ) 46 人物 主持人吴老师、被试D、D身旁的另一位教师、其他同学 背景 秋季远足活动中穿插了知识抢答赛。规则是:答对一题,奖给一块泡泡糖。 及原 活动气氛紧张而活跃。 因 1、吴老师问:“亚特兰大奥运会于几月几日开幕,”2、被试D用微弱的声音回答:“7月19日。”3、 吴老师没听清,追问:“你说几号,”4、D身旁的一位老师响亮地回答:“她说7月16日。”5、吴老师: “答对了,请上来领奖。”6、D面带羞涩,上去领取了一块泡泡糖。7、这时,台下开始窃窃私语:“她事件刚才答的是7月19日。”8、吴老师思索片刻,问:“她刚才答的是几号,”9、同学们有的说是16号,经过 有的说是19号。10、吴老师:“还是请XX同学自己来说吧,我相信她。”吴老师以一种信任、期待的目 光注视着D。11、D慢慢站起身,红着脸说:“我刚才答的是7月19日。”接着走上前,把糖还给老师。 12、这时,吴老师立刻向同学们倡议:“让我们为XX同学的诚实鼓掌,这一份奖品应该奖给她的诚实。”13、 当D在一片掌声中再一次接过这块糖时,泪水夺眶而出。 结果 (文中没有这方面的内容,待补充) 影响 (文中没有这方面的内容,待补充) 体会:平常的事件,也可以有着精心的设计和研究思路。关键在于我们自己是否有研究的态度和方法。 实际上,大家还可以进一步探讨:这里采用了实验观察法,其中控制了什么因素,欢迎大家参与网上讨论。 47 第九章 访问调查法 第一节 访问调查法的概念和种类 一、什么是访问调查法 访问调查法,也称访谈法。访问调查法,就是访问者通过口头交谈等方式直接向被访问者了解社会情况或探讨社会问题的调查方法。访问调查的特点是: (1)它是访问者与被访问者面对面的直接调查。它与实地观察等直接调查方法一样,能够比各种间接调查方法了解到更多、更具体、更生动的社会情况。 (2)它是通过交谈方式进行的口头调查。因而它能通过口头交谈方式反复询问某些社会情况,并深入探讨有关的社会问题。 (3)它是访问者与被访问者双向传导的互动式调查。 (4)它是需要一定访谈技巧的有控制的调查。 二、访问调查法的种类 常用的划分标准有两种:一是以访问调查内容为标准,划分为标准化访问和非标准化访问;二是以访问调查方式为标准,划分为直接访问和间接访问。 标准化访问,也称结构性访问,就是按照统一设计的、有一定结构的问卷所进行的访问。 这种访问的特点是:选择访问对象的标准和方法,访谈中提出的问题、提问的方式和顺序,以及对被访问者回答的记录方式等都是统一设计的,甚至连访谈的时间、地点、周围环境等外部条件,也力求保持基本一致。 标准化访谈的最大好处是,便于对访问结果进行统计和定量分析,便于 48 对不同被访问者的回答进行对比研究。但是,这种访问方法缺乏弹性,难以灵活反映复杂多变的社会现象,难以对社会问题进行深入探讨,同时也不利于充分发挥访问者和被访问者的积极性、主动性。 非标准化访问,也称非结构性访问,就是按照一定调查目的和一个粗线条调查提纲进行的访问。这种访问方法,对访问对象的选择和访谈中所要询问的问题有一个基本要求,但可根据访谈时的实际情况作必要调整。 非标准化访问,有利于充分发挥访问者和被访问者的主动性、创造性,有利于适应千变万化的客观情况,有利于调查原设计方案中没有考虑到的新情况、新问题,有利于对社会问题进行深入的探讨。但是,这种方法对访问者的要求较高,对访问调查的结果难以进行定量分析。 直接访问,就是访问者与被访问者进行面对面的访谈。这种访问方法,又可分为“走出去”和“请进来”两种具体方式。“走出去”就是访问者走到被访问者中间去,就地进行访问:“请进来”就是将访问者请到访问者安排的地方来,然后再进行访问。 间接访问,就是访问者通过电话、电脑、书面问卷等中介工具对被访问者进行访问。 第二节 访谈过程及其技巧 一、接近被访问者 访问的第一个环节是接近被访问者。接近被访问者的第一个问题,是如何称呼的问题。称呼恰当,就为接近被访问者开了一个好头;称呼搞错了,就会闹笑话,甚至引起对方反感,影响访问的正常进行。 对被访问者的称呼,应注意几个问题:1)要入乡随俗、亲切自然。2)要符合双方的亲密程度和心理距离。3)既要尊重恭敬,又要恰如其分。4)要注意称呼习俗的发展和变化。 接近被访问者大体上有几种可供选择的方式: (1)自然接近,即在某种共同活动过程中接近对方。这种接近方式,是访问者有心,被访问者无意,它有利于消除对方的紧张、戒备心理,有利于在对方不知不觉中了解到许多情况。但是,在公开说明来意之前,很难进行深入系统的访谈。 (2)求同接近,即在寻求与被访问者的共同语言中接近对方。 (3)友好接近,即从关怀、帮助被访问者入手来联络感想、建立信任。 (4)正面接近,即开门见山,先进行自我介绍,说明调查的目的、意义 49 和内容,然后做正式访谈。这种方式,有些简单、生硬,但可节省时间、提高效率。在被访问者没有什么顾虑的情况下,一般可采用这种方式。 (5)隐藏接近,即以某种伪装的身份、目的接近对方,并在对方没有觉察的情况下访谈。这种接近方式,一般只在特殊情况下、对特殊对象才采用。滥用隐藏接近方式,难免有有违社会公德之嫌,甚至有可能引起严重的社会、法律问题。 二、提问的种类、方式和语言 访谈技巧首先是提问的技巧 访谈过程中提出的问题,可分为两大类,即实质性问题和功能性问题。所谓实质性问题,是指为了掌握访问调查所要了解的情况而提出的问题。它大体上可分为四类:1)事实方面的问题2)行为方面的问题3)观念方面的问题4)感情、态度方面的问题。 所谓功能性问题,是指在访谈过程中为了对被访问者施加某种影响而提出的问题。它也可分为四类:1)接触性问题。提出这些问题的目的,不是了解这些问题本身,而是为了比较自然地接触被访问者。2)试探性问题。提出这些问题是为了试探一下,看访谈对象和时间的选择是否恰当,以便决定访谈是否进行和如何进行。3)过度性问题。有了过度性问题,访谈过程就会显得比较连贯和自然。4)检验性问题。提出一个问题的目的,是为了检验前一个问题的回答是否真实、可靠。 提问的方式多种多样,究竟采取那种方式提出问题,应该考虑三个方面的因素:1)要考虑问题本身的性质和特点。2)考虑被访问者的具体情况。3)考虑访问者与被访问者之间的关系。 三、听取回答的技巧 访谈技巧,首先是提问的技巧,同时也包括听取回答的技巧。“善问”和“会听”,是一个熟练访问者不可缺少的两个方面。 听,客观上存在着三个层次:1)表面的听,即半听半不听,耳朵在听别人讲话,脑子在想别的事,结果大部分内容没有听进去。2)消极的听,即在被动地以耳听音,但没有开动脑筋去理解、记忆,因而听的内容很快就忘的差不多了。3)有效的听,即积极、专心地听,不仅以耳“察言“、以 50 眼“观色”,而且积极开动脑筋,理解讲的观点,推测言外之意,并反复记忆和考虑如何做出反应。 访谈过程中的听,应该是有效的听。它大体上包括三个步骤:1)接收和捕捉信息,即认真听取被访问者的口头回答,积极主动捕捉一切有用的信息,包括各种语言信息和非语言信息。2)理解和处理信息,即正确理解接收、捕捉到的信息,及时作出判断或评价,舍弃无用信息,保留有用信息和存疑信息。3)记忆或作出反应,即记忆有用信息,并考虑对被访问者的回答、特别是对其中存疑信息作出何种反应。 实践证明,要有效地听,就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1)要排除听的障碍。1)偏见性障碍,即由于不喜欢被访问者这个人,而不能认真地听;2)判断性障碍,即由于主观判断被访问者不可能了解情况、他的回答不可能真实等,而不能客观地听;3)心理性障碍,即由于听取回答的兴趣不浓、情绪不好,而不能积极地听;4)生理性障碍,即由于疲劳或昏昏欲睡,而不能集中精力地听;5)习惯性障碍,即由于习惯于打断对方讲话,急于发表自己意见,而不能耐心地听;6)理解性障碍,即由于访问者与被访问者对同一问题的理解不同,而不能正确的听。 (2)要有正确的态度。首先,要认真地听,即聚精会神,一丝不苟地听。其次,要虚心地听,即对被访问者的回答,懂就说懂,不懂就请教,决不可不懂装懂。再次,要有感情地听,即要理解被访问者的感情,并做出感情移入式的反应。 (3)要提高记忆能力。1)重复,即请被访问者复述,或自己默默复述。2)浓缩,即把听到的回答浓缩成几个要点,以提高记忆的方便和牢固程度。3)联想,利用视觉联想、意义联想、情景联想来促进记忆。4)比较,通过内容比较、形式比较、环境比较来帮助记忆。5)改组,即把一长串本无意义的数字改组成几组短小的有一定意义的数字。6)使用,即用被访问者的回答来询问情况、探讨问题。实践证明,使用得越多,记忆就越牢。记忆是为了使用,使用则是最有效的记忆。 (4)要善于做出反应。反应可分为两类:1)无反射反应,即对被访问者的回答不插话、不表态、不干扰,保持沉默。2)有反射反应,即不时用“嗯~”“对~”“讲得好~”“真有意思”,“增长了见识”等语言信息,或者用点头、肯定的目光和手势等非语言信息鼓励对方继续谈下去。对被访问者的回答做出恰当反应,是保证访谈过程正常进行的必要条件,也是有效听的必要条件。 51 四、引导和追询 访谈过程除了提出问题和听取回答外,有时还需要引导和追询。与提问不同,引导不是提出新问题,而是帮助被访问者正确理解和回答已提出的问题。引导是提问的延伸或补充,是访谈过程中不可缺少的环节或手段。 在什么情况下引导呢,一般地说,当被访问者对所提问题理解不正确,答非所问,文不对题的时候;当被访问者顾虑重重、吞吞吐吐、欲言又止的时候;当被访问者一时语塞、对所提问题想不起来的时候;当被访问者口若悬河、滔滔不绝,而又漫无边际、离题太远的时候;当访谈过程被迫中断、又重新开始的时候„„总之,当访谈遇到障碍不能顺利进行下去或偏离原定计划的时候,就应及时引导。 如何引导呢,要具体情况具体对待。如果是被访问者对问题理解不正确,就应该用对方听得懂的语言对问题做出解释或说明;如果是被访问者有顾虑,就应该摸清是什么顾虑,然后对症下药消除顾虑;如果是被访问者遗忘了某些情况,就应从不同角度、不同方面帮助对方回忆;如果是被访问者的回答离题太远,就应采取适当方式,有礼貌地把话题引上正轨;如果是中断的访谈重新开始,就应该简略回顾一下前面交谈的情况,复述一下尚未回答的问题„„总之,只要排除了干扰和障碍,使访谈过程得以按预定计划发展下去,就算达到了引导的目的。 追询不同于提问,也不同于引导,它不是提出新的问题,也不是排除回答中的障碍,而是为了促使被访问者更真实、具体、准确、完整地回答问题。 在什么情况下追询呢,一般来说,当被访问者的回答明显说谎、不肯吐露真情的时候;当被访问者的回答前后矛盾、不能自圆其语的时候;当被访问者的回答含混不清、模棱两可的时候;当被访问者的回答过于笼统、很不准确的时候;当被访问者的回答残缺不全、不够完整的时候„„总之,当被访问者的回答没有真实、具体、准确、完整说明问题的时候,就要追询。 追询有多种方法。有正面追询,即直接指出回答不真实、不具体、不准确、不完整的地方,请对方补充回答;有侧面追询,即调换一个侧面、一个角度、一个提法来追问相同的问题;有系统追询,即何时、何地、何人、何事、何因、何果„„系统地追问下去;有补充追询,即只追问那些没有搞清的、需要补充回答的问题;有重复追询,即对前面已经回答过的问题,到后面再追问一次,以检验前后回答是否真实和一致;有反感追询,即“激将” 52 追询,看看在“激将”的情况下对方有何表现、作何反应。 追询一定要适当。它有两层含义:1)要适时。2)要适度。 五、访谈的结束 访谈结束应该注意两个问题:一是要适可而止,二是要善始善终。 所谓适可而止,主要掌握两条:1)每次访谈时间不宜过长,一般以一两个小时为宜,特殊情况则应灵活掌握。2)访谈必须在良好气氛中进行。 所谓善始善终,主要做好两件事:1)表示感谢和友谊,即真诚感谢被访问者对调查工作的支持,感谢从对方学到了许多知识;同时还应肯定通过访谈建立或加深了友谊,说明访谈是短暂的,友谊却是长存的。2)为以后调查做好铺垫,即表示今后可能还要登门请教;如果第一次访问没有完成任务,就应具体约定再次访问的时间和地点,最好简要说明再次访谈的主要内容,以便对方做好思想和材料准备。 六、再次访问 访问调查应力争通过一次访谈完成调查任务,能否做到这一点取决于三个因素: 一是取决于调查内容和方法。 二是取决于访问者的素质和工作。 三是取决于被访问者的合作态度和具体情况。 再次访问,大体可分为三种类型:1)补充性再次访问,是指为了完成第一次访谈中没有完成的调查任务,可补充、纠正第一次访谈中的遗漏和错误而做的再次访问。2)深入性再次访问,是指为了深入探讨某些问题,按计划在第一次访问了解一般情况、熟悉被访问者后做的第二次或多次访问。3)追踪性再次访问,是指为了了解被访问者的变化,在第一次访问后间隔一段时间对原调查对象进行的再次或多次访问。 第三节 访问调查的实施 一、做好访问前的准备 (1) 准备访问提纲,学习与调查内容有关的知识。 (2) 选准访谈对象,尽可能了解被访问者。 53 (3) 选好访谈的时间、地点和场合。 二、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要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就必须; (4) 表明来意,消除疑虑。 (5) 虚心求教,以礼待人。 (6) 平等交谈,保持中立。 三、重视访谈过程中的非语言信息 在访谈过程中,既要重视语言信息交流的技巧,又要重视非语言信息交流的技巧。衣着、服饰、打扮等外部形象,是一个人的职业、教养、文化品味等内在素质的反映。动作、姿态等行为都是受思想、感情支配的。面部表情是内心感受的外部表现,是传达思想、感情信息的一种方式。眼睛是最富于表情的器官,被称为“心灵的窗口”。 人们周围的环境,包括各种用具、器物陈设,以用某些活动、状态,也蕴藏着一定的信息。应该指出,同样的非语言信息,在不同对象、不同情景下往往具有不同含义。 四、做好访问记录 访问调查,一般都要做记录。记录有两种方式,即当场记录和事后追记。标准化访问的记录比较好办,按照规定的记录方式,把被访问者的回答记录在事先设计好的表格、问卷、卡片上就行了。非标准化访问的记录则比较困难,因为当场记录会分散访问者注意力,降低访谈质量和进度。 笔记有三种方法。1)速记。2)详记。3)简记。 无论是详记还是简记,在记录内容上都应抓住几点:1)记要点,即主要事实、主要过程、主要经验或教训、主要观点和建议等。2)记特点,即具有特色的事件、情节、语言、表情等,特别要注意捕捉那些“闪光”的思想或语言。3)记疑点,为了不打断对方的思路和回答,应把各种有疑问的问题记下来,留待以后去询问或做调查。4)记易忘点,如人名、地名、组织名称、时间以及各种数据等。5)记主要感受点,即把自己的主要感受和“闪光”思想及时记下来,以免时过境迁遗忘了。 五、对无回答的处置 在访问调查中,经常会出现无回答现象。这有两种情况:一是计划访问的对象出差、请假或不在家;二是计划访问的对象不合作,拒绝回答问题。这两类对象都不应轻易放弃,因为他们都是按原设计方案选定的,都代表着某些类型的调查对象。缺少了对他们的调查,全面调查就会不全面,典型调 54 查就会不典型,抽样调查就会使样本失去代表性。 对于不在家的人,一般有四种处置方法:一是了解他们什么时候回家,然后去做补充调查,直到找到他们为止;二是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追踪到他所去的地方做访问;三是如果访问调查只涉及一些事实(如人口普查)行为问题,而不涉及观念、情感问题,那么也可考虑找一些熟悉情况的人代他回答。即用备用调查对象代替或者放弃。 对于不合作者,首先应认真研究不合作的原因,然后再对症下药。根据以往经验,不合作者大体有六种情况,其处置方法应各不相同:(1)认识问题。(2)利害问题。(3)时间或情绪问题。(4)信任问题。(5)政治态度问题。(6)罪错问题。 六、关于电话访问 (1)关于确定总体问题。 (2)关于抽取样本问题。 (3)关于调查内容问题。 (4)关于记录方式问题。 (5)关于拒绝回答问题。 (6)关于访问员问题。 第四节 对访问调查法的评价 一、访问调查法的优点 (1)它能广泛了解各种社会现象。 (2)它能深入探讨各类社会问题。 (3)它能灵活处理访谈过程中的问题。 (4)它能提高访谈的成功率和可靠性。 (5)它能适用于各种调查对象。 (6)它还有利于与被访问者交朋友。 二、访问调查法的缺点 (1)一定的主观性。 (2)不能匿名,有些问题不能或不宜当面询问。 (3)访问调查获得的材料有许多需要进一步查证、核实。 (4)访问调查费人力、费财力、费时间。 55 第九章 集体访谈法 第一节 集体访谈法的概念和种类 一、什么是集体访谈法 集体访谈法即开调查会,就是调查者邀请若干被调查者,通过集体座谈的方式了解社会情况或研究社会问题的调查方法。 二、集体访谈法的种类 按照调查的主要目的不同,调查会可分为两类:一类是以了解情况为主的调查会,一类是以研究问题为主的调查会。 按照调查的内容不同,调查会也可分为两类:一类是综合性调查会,它的内容比较全面、广泛,但往往不够深入;一类是专题性调查会,它的内容比较集中、专一,往往能较深入的了解情况和探讨问题。 按照会议的形式不同,调查会议亦可分为两类:一类是讨论式的调查会,即与会者互相研讨,互相争论,既可互相补充,又可互相反驳;一类是各抒己见式的调查会,即与会者可以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但不允许批评别人的意见。 按照调查的方式不同,调查会也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口头访谈方式,就是开调查会,它是面对面的直接调查;一类是书面咨询方式,就是背靠背的间接调查。所谓的“德尔菲法”,就属于后一种类型。 第二节 集体访谈的实施 一、集体访谈前的准备 (1)明确会议主题。 (2)准备调查纲目。 (3)确定会议规模。 (4)物色到会人员。 (5)选好会议的场所和时间。 二、集体访谈过程的指导和控制 56 实践证明,对集体访谈过程的指导和控制,应注意几个问题: (1)打破短暂沉默。 (2)创造良好气氛。 (3)开展民主、平等的对话。 (4)把握会议的主题。 (5)做一个谦逊、客观的主持人。 (6)做好被调查者之间的协调工作。 (7)做好会议记录。 (8)及时结束会议。 三、做好集体访谈后的工作 (1)及时整理会议记录。 (2)回顾和研究会议的情况。 (3)查证有关事实和数据。 (4)做必要的补充调查。 第三节 对集体访谈法的评价 一、集体访谈法的优点 集体访谈法与访问调查法相比较,它的突出优点是了解情况快,工作效率高。人多见识广,是集体访谈法的另一个优点。 集体访谈法的最大优点是集思广益,有利于把调查与研究结合起来,把认识问题与探索解决问题的办法结合起来。 此外,集体访谈法简便易行,可适用于文化程度较低的调查对象,有利于与被调查者交流思想和感情,有利于对访谈过程进行指导和控制等。 二、集体访谈法的缺点 与个别访问相比较,集体访谈法的最大缺点是无法完全排除被调查者之间社会心理因素的影响。 集体访谈的另一个缺点是,有些问题不宜于集体访谈。 此外,集体访谈法占用被调查者的时间较多。 第四节 头脑风暴法 一、什么是头脑风暴法 头脑风暴法(亦称直接头脑风暴法),是按照一定规则召开的鼓励创造 57 性思维的一种会议形式,这种会议形式的主要规则是: (1)会议主持人简要说明会议主题,提出讨论的具体要求,并严格规定讨论问题的范围。 (2)鼓励与会者自由发表意见,但不得重复别人的意见,也不允许反驳别人的意见,以便形成一种自由讨论的气氛,激发与会者创造性思维的积极性。 (3)支持与会者吸收别人的观点,不断修改、补充和完善自己的意见;鼓励与会者在综合别人意见的基础上,提出自己的新想法。对要求修改或补充自己想法的人,提供优先发言权。 (4)会议的主持者,特别是高级领导人和权威人士,不发表自己的意见,不表示自己的倾向,以免妨碍会议的自由气氛。 二、反向头脑风暴法 反向头脑风暴法(亦称质疑头脑风暴法),是对已经形成的设想、意见、方案进行可行性研究的一种会议形式。它的主要规则,与头脑风暴法有一致之处,也有不同之点。它的特点是:会议的参加者对已提出的设想、意见、方案,禁止进行确认论证,而只允许提出各种质疑或批评性评论。 反向头脑风暴法的一般程序是:首先,对已经形成的设想、意见、方案提出质疑或批评性评论,一直进行到没有可质疑或批评的问题为止。其次,把质疑或批评的各种意见归纳起来,并对其进行全面的分析、比较和估价。最后,形成一个具有可行性的具体结论。 第五节 德尔菲法 一、什么是德尔菲法 德尔菲法是一种集体预测性调查方法.其具体做法是: (1)预测机构将要预测的问题写成含义明确的调查提纲,分别送给经过选择的专家,请他们用书面形式做出回答. (2) 专家们在背靠背、互不通气的情况下,各自独立的做出自己的回答。然后将自己的预测意见,以无记名的方式反馈给预测机构。 (3)预测机构汇总专家们的意见,进行定量分析,然后将统计分析的结果反馈给专家。 (4)专家们根据反馈资料,重新考虑原先的预测意见,既可改变自己的看法,也可坚持原来的意见。德尔菲法的特点是:?匿名性?反复性?定量性?集体性。 58 二、派生德尔菲法 派生德尔菲法可分为两类:一类是保持德尔菲法的基本特点,但做了某些局部改进的派生方法。另一类是改变德尔菲法某些基本特性的派生方法。 第十一章 问卷调查法 第一节 问卷调查法的概念和种类 一、什么是问卷调查法 问卷调查法也称问卷法,它是调查者运用统一设计的问卷向被选取的调查对象了解情况或征询意见的调查方法。 (1)问卷调查是标准化调查,即按照统一设计的有一定结构的问卷所进行的调查。 (2)问卷调查一般是间接调查,即调查者不与被调查者直接见面,而由被调查者自己填答问卷。 (3)问卷调查一般是书面调查,即调查者用书面提出问题,被调查者也用书面回答问题。 (4)问卷调查一般是抽样调查,即被调查者是通过抽样方法选取的,而且调查对象一般较多。 (5)问卷调查一般是定量调查,调查的主要目的是通过样本统计量推断总体。 二、问卷调查法的种类 问卷调查,按照问卷填答者的不同,可分为自填式问卷调查和代填式问卷调查。其中,自填式问卷调查,按照问卷传递方式的不同,可分为报刊问卷调查、邮政问卷调查和送发问卷调查;代填式问卷调查,按照与被调查者交谈方式的不同,可分为访问问卷调查和电话问卷调查。 报刊问卷调查,就是随报刊传递分发问卷,请报刊读者对问卷做出书面回答,然后按规定的时间将问卷通过邮局寄回报刊编辑部。 邮政问卷调查,就是调查者通过邮局向被选定的调查对象寄发问卷,请被调查者按照规定的要求和时间填答问卷,然后在通过邮局将问卷寄还给调查者。 送发问卷调查,就是调查者派人将问卷送给被规定的调查对象,等被调查者填答完后再派人回收调查问卷。 访问问卷调查,就是调查者按照统一设计的问卷向被调查者当面提出问 59 题,然后再由调查者根据被调查者的口头回答来填写问卷。 第二节 问卷的设计 一、问卷的一般结构 问卷一般由卷首语、问题与回答方式、编码和其他资料四个部分组成。 (1)卷首语。它是问卷调查的自我介绍信。卷首语的内容应该包括:调查的目的、意义和主要内容,选择被调查者的途径和方法,被调查者的希望和要求,填写问卷的说明,回复问卷的方式和时间,调查的匿名和保密原则,以及调查者的名称等。为了能引起被调查者的重视和兴趣,争取它们的合作和支持,卷首语的语气要谦虚、诚恳、平易近人,文字要简明、通俗、有可读性。卷首语一般放在问卷第一页的上面,也可单独作为一封信放在问卷的前面。 (2)问题和回答方式。它是问卷的主要组成部分,包括调查询问的问题、回答问题的方式以及对回答方式的指导和说明等。 (3)编码。就是把问卷中旬问的问题和被调查者的回答,全部)转变为A,B,C„或a, b ,c„等代号和数字。 (4)其他资料。包括问卷名称、被访问者的地址或单位(可以是编号)、访问员的姓名、访问开始的时间和结束的时间、访问完成情况、审核员的姓名和审核意见等。 有的自填式问卷还有一个结束语。结束语可以是简短的几句话,被调查者的合作表示真诚感谢;也可稍长一点,顺便征询一下对问卷设计和问卷调查的看法。 二、问题的种类、结构和设计原则 调查所要询问的问题,是问卷的主要内容。设计调查问卷,必须弄清楚问题的种类、问题的结构和设计问题应该遵循的原则。 (一)问题的种类 问卷中要询问的问题,大体上可分为四类: (1)背景性的问题,主要是被调查者个人的基本情况,它们是对问卷进行分析研究的重要依据。 (2)客观性问题,是指已经发生和正在发生的各种事实和行为。 (3)主观性问题,是指人们的思想、感情、态度、愿望等一切主要世界观状况方面的问题。 (4)检验性问题,为检验回答是否真实、准确而设计的问题。这类问题, 60 一般安排在问卷的不同位置,通过互相检验来判断回答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四类问题中,背景性问题是任何问卷都不可缺少的。因为,背景情况是对被调查者分类和不同类型被调查者进行对比研究的重要依据。 (二)问题的结构 问题的结构,即问题的排列组合方式。它是问卷设计的一个重要问题。为了便于被调查者回答问题,同时也便于调查者资料的整理和分析,设计的问题一般可采取以下几种方式排列: (1)按问题的性质或类别排列,而不要把性质或类别的问题混杂在一起。 (2)按问题的复杂程度或困难程度排列。一般地说,应该先易后难,由浅入深;先客观事实方面的问题,后主观状况方面的问题;先一般性质的问题,后特殊性质的问题。特别是敏感性强威胁性大的问题,更应安排在问卷的后面。 (3)按问题的时间顺序排列。一般地说,应该调查事物的过去、将来、现在的历史顺序来排列问题。无论是由远到近还是由近及远,问题的排列在时间顺序上都应该有连续性、渐进性,而不应该来回跳跃,打乱被调查者回答问题的思路。 问题的排列要有逻辑性。在特殊情况下,也不排除对某些问题做非逻辑安排。检验性问题也应分别设计在问卷的不同部位,否则就难以起到检验作用。 (三)设计问题的原则 要提高问卷回复率、有效率和回答质量,设计问题应遵循以下原则: (1)客观性原则,即设计的问题必须符合客观实际情况。 (2) 必要性原则,即必须围绕调查课题和研究假设设计必要的问题。设计的问题数量过少、过于简略,无法说明调查所要什么的问题;数量过多、过与繁杂,不仅会大大增加工作量和调查成本,而且会降低回答质量,降低问卷的回复率和有效率,也不利于正确说明调查所要说明的问题。 (3)可能性原则,即必须符合被调查者是否自愿真实回答的问题。凡被调查者不可能资源真实回答的问题,都不应该正面提出。对这类问题,被调查者一般都不可能自愿做出真实回答,或者干脆不予理睬,因此一般都不一宜正面提出。 三、问题的表述 问卷调查一般是自填式的书面调查,被调查者只能根据书面问卷来理解 61 问题和回答问题,因此,问题的表述就成为问卷设计的重点和难点。 (一)表述问题的原则 具体性原则,即问题的内容要具体,不要提抽象、笼统的问题。 (1)单一性原则,即问题的内容单一,不要把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问题合在一起提。 (2)通俗性原则,即表示问题的语言要通俗,不要使用被调查者感到陌生的语言,特别是不要使用过于专业化的术语。 (3)准确性原则,即表述问题的语言要准确,不要使用模棱两可、含糊不清或容易产生歧异的语言或概念。 (4)简明性原则,即表述问题的语言应该尽可能简单明确, 不要冗长和罗嗦。 (5)客观性原则,即表述问题的态度要客观,不要有诱导性或倾向性语言。另外,在问题的表述中要避免出现那些有权威的、享有盛誉的人或机构的名称,更不要直接引用他们的原话。 (6)非否定性原则,即要避免使用否定句形式表述问题。由于人们一般都习惯与用肯定句形式提出问题和回答问题,因此用否定句形式表述问题往往会造成一些误解。 (二)特殊问题的表述方式 对于某些敏感性强、威胁性 大的特殊问题,在表达方式上应该做些减轻敏感程度的特殊处理,以便被调查者易于面对这些问题,并敢于坦率做出真实回答。对特殊问题的处理,有以下几种方法: (1)释疑法,即在问题前面写一段消除疑虑的功能性文字。 (2)假定性,即用一个假言判断作为问题的前提,然后在询问被调查者的看法。 (3)转移法,即把活动问题的人转移到别人身上,然后再请被调查者对别人的回答做出评价。 (4)模糊法,即对某些敏感问题设计出一些比较模糊的答案,以便被调查者做出真实的回答。 四、回答的类型和方式 回答有三种基本类型,即开放型回答、封闭型活动和混合型回答。 (一)开放型回答 所谓开放型回答,是指对问题的回答不提供任何具体答案,而由被调查者自由填写。 62 开放型回答问题的最大优点是灵活性大、适应性强,特别是适合于回答那些答案类型很多、或事先无法确定各种可能答案的问题。同时,它有 利于发挥被调查者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使他们能够自由 表达意见。一般地说,开放型回答比封闭型回答能提供更多的信息,有时还会发现一些超出预料的、具有启发性的回答。开放型回答的缺点是:回答的标准化程度低,整理和分析比较困难,会出现许多一般化的、不准确的、无价值的信息。同时,它要求被调查者有较强的文字表达能力,而且要花费较多填写时间。这样,就有可能降低问卷的回复率和有效率。 (二)封闭型回答 所谓封闭型回答,是指将问题的几种主要答案,甚至一切可能的答案全部列出,然后由被调查者从中选取一种或几种答案作为自己的回答,而不能作这些答案之外的回答。封闭性回答,一般都要对答案方式作为某些指导或说明,这些指导或说明大都用括号起来附在有关问题的后面。 封闭型回答的具体方式多种多样,其中常用的有以下几种: (1)填空式,即在问题后面的横线上或括号内填写答案的回答方式。 (2)两项式,即只有两种答案可供选择的回答方式。 (3)列举式,即列出多种答案,由被调查者自由选择一项或多项的回答方式。 (4)选择式,即列出多种答案,由被调查者自由选择一项或多项的回答方式。适用于有几种互不排斥的答案的定类问题。在几种答案中,可规定选择一项。 (5)顺序式,即列出若干种答案,由被调查者给出各种答案排列先后的回答方式。 (6)等级式,即列出不同等级的答案,由被调查者根据自己的意见或感觉选择答案的回答方式。 (7)矩阵式,即将同类的几个问题和答案排列成一个矩阵,由被调查者对比着进行回答的方式。这种回答方式,适用于同类问题、同类回答方式的一组定序问题。 (8)表格式,即将同类的几个问题和答案列成一个表格,由被调查者回答的方式。 封闭型回答有许多优点,它的答案是预先设计的、标准化的,它不仅有利于被调查者正确理解和回答问题,节约回答时间,提高问卷的回复率,而且有利于对回答进行统计和定量研究。封闭型回答还有利于询问一些敏感问 63 题,被调查者对这类问题往往不愿写出自己的看法,但对已有的答案却有可能进行真实的选择。封闭型回答的缺点是:它的回答方式比较机械,没有弹性,难以适应复杂的情况,难以发挥被调查者的主观能动性;它的填写比较容易,被调查者可能对自己不懂、甚至根本不了解的问题任意填写,从而降低回答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三)混合型回答 所谓混合型回答,是指封闭型回答与开放型回答的结合,它实质上是半封闭、半开放的回答类型。 五、设计答案应该注意的问题 (一) 设计答案的原则 (1)相关性原则,即设计的答案必须与询问问题具有相关关系。 (2)同层性原则,即设计的答案必须具有相同层次的关系。 (3)完整性原则,即设计的答案应该穷尽一切可能的、起码是一切主要的答案。当答案过多时,可以只设计几种主要答案,然后加一个“其他”,这样就达到了完整性的要求。 (4)互斥性原则,即设计的答案必须是互相排斥的。 (5)可能性原则,即设计的答案必须是被调查者能够回答、也愿意回答的。 (二) 相关问题的接转 在回答方式的设计中,应该特别注意相关问题的接转。一般地说,相关问题的接转有以下几种方式: (1)用文字说明 (2)分层次排列 (3)用框格表示 (4)用线条连接 总之,对相关问题的接转让要简明、清晰,使被调查者一看就懂。如果是访问问卷,则可大大简化,只要访问员能看懂就行了。 六、编码 所谓编码,就是对每一份问卷和问卷中的每一个问题、每一个答案编定一个惟一的代码,并以此为依据对问卷进行数据处理。 对问卷的编码,包括编定被调查者的地址、类别和户的代码;调查开始时间、结束时间和合计时间的代码;调查完成情况的代码;调查员和调查结果评价的代码;复核员和复核意见的代码等。所有这些,都是对问卷分类和 64 处理的依据。对问题的编码,就是对每个问题编定一个代码。对答案的编码有前编码和后编码之分,封闭型回答的每一个答案,在设计问卷时就设计了代码,叫前编码;开放型回答的答案,一般是在调查结束后根据答案的具体情况再编定代码,叫后编码。 编码的主要任务是: (1)给每一份问卷、每一个问题、每一个答案确定一个惟一的代码。 (2)根据被调查者、问题、答案的数量编定每一个代码的位数。 (3)设计每一个代码的填写方式。 第三节 问卷调查的实施 一、问卷调查的一般程序 问卷调查的一般程序是:设计调查问卷,选择调查对象,分发问卷,回收和审查问卷。然后,再对问卷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和理论研究。 设计问卷与设计提纲、表格、卡片等调查工具一样,大体上也要经历选择调查课题、进行初步探索、提出研究假设等几个先行步骤。但进入设计阶段之后,设计问卷就比设计其他调查工具的工作量大得多、复杂得多。 调查对象=研究对象(回复率×有效率) 假定研究对象是200人,回复率是80,,有效率是90,,那么调查对象就是:200/(80%×90%)=278(人) 分发问卷有多种方式,可随报刊投递,可从邮局寄送,可派人送发,也可安排访问员通过电话访问或登门访问。对于回收的问卷必须认真审查。 二、努力提高问卷的回复率 要提高问卷回复率就必须从下述几个方面努力。 (1) 要争取知名度高、权威性大的机构支持。 (2)要挑选恰当的调查对象。调查对象的合作态度和理解、回答局面问题的能力,对问卷的回复率往往产生很大影响。 (3)要选择具有吸引力的调查课题。 (4)要提高问卷的设计质量。 (5)要采取回复率较高的问卷调查方式。 三、对无回答和无效回答的研究 (1)它是正确评价调查结果的需要。只有弄清了无回答和无效回答调查以对象的具体情况,才能正确说明调查结论的代表性和有效范围。 (2)它是总结和改进调查工作的需要。无回答和无效回答有被调查者 65 方面的原因,但主要原因却在调查者方面。因此,弄清无回答和无效回答的原因,有利于总结经验教训,改进调查工作。 对无效回答的研究,应以审查中被淘汰的无效问卷为主要依据。要研究无效回答的原因、类型和频率,看看哪些是个别性错误,哪些是带共性的问题都与问卷的设计有关。 第四节 对问卷调查法的评价 一、问卷调查法的优点 问卷调查法的最大优点是,它能突破时空限制,在广阔范围内,对众多调查对象同时进行调查。 问卷调查的最大优点是,便于对调查结果进行定量研究。匿名性是自填式问卷调查的一大特点和优点。问卷调查、特别是自填式问卷调查的另一优点是,对调查的双方都比较方便。自填式问卷调查可以排除人际交往中可能产生的种种干扰。 节省人力、时间和经费,是问卷调查、特别是自填式问卷调查的又一突出优点。问卷调查法的种种优点说明,它是与现代社会相适应的一种社会调查方法。 二、问卷调查法的缺点 问卷调查法的缺点也是非常明显的。最突出的一点就是它只能获得书面的社会信息,而不能了解到生动、具体的社会情况。问卷调查法决不能代替各种直接调查方法。 问卷调查法的另一重大缺点是缺乏弹性,很难作深入的定性调查。问卷的设计是统一的,调查所询问的问题和封闭型回答方式的答案都是固定的、没有伸缩余地的,这就很难适应复杂多变的实际情况,很难对深入探讨和定性研究。特别是问卷设计一旦出现重大缺陷,整个调查就将受到严重损失,甚至完全推动调查的意义。 问卷调查、特别是自填式问卷调查,调查者难以了解被调查者是认真填写还是随便敷衍,是自己填答还是请别人代劳;被调查者对问题不了解、对回答方式不清楚,无法得到指导和说明。 问卷调查还有一个缺点,就是填答问卷比较容易,有的被调查者或者是任意打勾、画圈,或者是在从众心理驱使下按照社会主流意识填答,这都使得调查推动了真实性。 另外,问卷调查的回复率和有效率低,对无回答者的研究比较困难,问 66 卷调查只适用于有一定文字理解表达能力的调查对象,而不适用于文盲和半文盲,这也是问卷调查法难以克服的局限性。 第十二章 实验调查法 第一节 实验调查法的概念和种类 一、什么是实验调查法 实验调查法也称试验调查法,就是实验者按照一定实验假设、通过 改变某些实验环境的时间活动来认识实验对象的本质极其发展规律的 调查。 实验调查的基本要素是: (1)实验者,即实验调查的有目的、有意识的活动主体,他们都以一定的实验假设来指导自己的实验活动: (2)实验对象,既实验调查者所要认识的客体,他们往往被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这两类对象: (3)实验环境,既实验对象所处的各种社会条件的总和,它们可以分为人工实验环境和自然实验环境: (4)实验活动,既改变实验对象所处社会条件的各种实验活动,它们在实验调查中被称为“实验激发”; (5)实验检测,既在实验过程中对实验对象所作的检查或测定,他可以分为实验激发前的检测和实验激发后的检测。 实验调查的一般程序是,以实验假设为起点设计实验方案----选择实验对象和实验环境-----对实验对象前检测------通过实验激发改变实验对象所处的社会环境-----对实验对象后检测---通过对前检测和后检测的对比对实验效果做出评价。 二、实验调查法的种类 按照实验环境的不同,可分为实验室实验和现场实验。 实验室实验,就是在人工的、“纯化了”的环境中进行的实验,实验者 对实验环境实行完全有效的控制。 现场实验,则是在自然的、显示的环境中进行的实验,实验者只能部分 地控制实验环境的变化。社会领域里大多采取现场实验方法啊,因为这 种实验所处的是现实的环境的变化,其调查结论较易于应用和推广。 67 按照实验要素或程序的不同,可分为标准化实验和非标准化实验。所谓标准化的实验,是指实验要素齐实验程序完整的实验。非标准化的实验是指实验要素基本具备但不够齐全、实验程序基本符合但不够完整的实验。 按照实验对象和实验者对于实验激发是否知情,可分为单盲实验和双盲实验。由于实验对象和实验者对实验激发一般都会产生某种“良好的”或“不良的”主观心理预期,因而往往造成实验效果评价的失真。为了克服实验对象和实验者对实验激发的这种主观心理预期,一般可采用单盲实验或双盲实验的办法。所谓单盲实验,就是不让实验对象这一方知道自己正在接受实验,而且实验者实验激发和实验检测;所谓双盲实验,就是不让实验对象和实验者双方知道正在进行的实验,而由第三方实施实验激发和实验检测。采用这两种方法进行实验,一般就能排除主观心理预期对实验效果评价的不利影响。 按照实验组织方式的不同,可分为单一实验组实验、实验组对照组实验和多实验组实验。 以教育实验为例实验法类型有: 1.根据前人是否作过研究,可把教育实验分为探索性实验、验证性实验和改造性实验。 ?探索性实验:前人从未做过的实验 ?验证性实验:重复实验即实验方法、实验设计与他人做过的实验相同。 ?改造性实验:根据本地区、本单位实际情况,对别人实验加以充实、改造,成为具有本地区特色的一项实验。 2.根据对实验的控制程度可把教育实验分为真实验、准实验、前实验。 ?真实验。是一种对所有可能影响实验效果的因素都作了充分控制的实验。如实验组与对照组进行等组;对实验环境进行有效控制;无关变量彻底的排除与抵消等。 ?准实验。是一种接近实验法而又不十分合格的实验。从该方法“企求”完成的任务和达到的目的看,它接近实验法即揭求事物间的因果关系,但从控制要求上看,又不足以称为实验法,因控制过程无法做到十分严格。 与真实验相比,准实验在教育研究中经常采取的措施是: 第一,实验对象是由实地情景中已形成的教学班,或年级、学校的学生构成,而不是根据实验目的.假设特选而成。 68 第二,往往设不相等的控制组,如一个年级三个自然班(学生一定存在差别),1班为控制班,2、3班为实验班。 第三,准实验中的测量(包括前测、后测)往往采取同平时学校的常规测验、考试相结合的办法进行,测量量表没经专门设计。 “准实验”是由美国社会学家托马斯?库克和坎贝尔提出的。1979年他们合著《准实验法》一书,在该书中明确提出了准实验的概念。 为什么研究人员提出“准实验法”呢,一些教育专家认为“自然科学意义上的实验在教育情景中的运用实际上是不可能的”,因此教育实验只能是准实验。(见:郑继伟:《教育实验只能是准实验》载《教育研究与实验》1989.1期) ?前实验。是一种不够规范的实验。实验前缺乏清晰的假设,实验中往往不设对照组, 对实验环境控制不够严格, 干拢实验因素很多,因此实验结论一般只具或然性。 但前实验实践意义很大,一些优秀教师在自己岗位上所作的探索性尝试实验均属该实验范畴。 3.根据实验环境不同,可把教育实验分为实验室实验和自然实验。 ?实验室实验。其特点是:A.在实验室(将实验环境与外部环境完全隔离)进行,有“封闭度”;B.人为控制严格;C.借助设备仪器进行。 ?自然实验。其特点是:A.在自然环境(教育环境)中进行;B.人为控制相对严格;C.借助日常教学活动进行。 4.根据实验因子的多少,可把教育实验分为单因子实验、双因子实验和多因子实验。 ?单因子实验。在实验过程中只施加一个实验因子的实验,如“小学低年级学生抄写生字遍数与识字巩固率关系的实验研究”。 ?双因子实验。在实验过程中施加两个实验因子的实验。如某门学科进行教材教法的改革实验。 ?多因子实验。在实验过程中施加两个以上实验因子的实验。如某校实施的整体改革实验就属该实验。 第二节 实验调查方案的设计 一、单一实验组设计 单一实验组设计,就是只选择一批实验对象作为实验组,通过实 验激发前后实验对象的变化来得出实验结论。它的具体步骤是: 69 实验的过程: (1)提出假说、确定目的和实验内容。实验的过程就是提出假设和验证假设的过程。因此,在着手进行实验之前,研究人员必须提出一定的假说,也就是确定实验目的和内容,对即将开展的实验的性质、价值及可行性事先作一通盘考虑。对实验对象前检测; (2)设计实验。根据假设设计实验,主要包括选择实验对象和确定实验对照组(班、校)等。在外语教学中,确定实验对照组可以采用单组法、等组法和循环法。 (3)制定实验计划。根据假设、实验内容和对象,研究人员制定实验计划,设计各种记录实验过程中数据的表格和实验过程中需注意的事项,确定项目负责人、参加人员、成果形式以及步骤和日程表等。 (4)进行实验。在实验过程中要及时记录、收集各种数据和事实,为整理、分析材料和撰写实验报告积累素材。 (5)测试、验收。实验结束时要进行测试、验收。较长时间的实验,要进行分阶段的测试。 (6)整理各类素材及撰写实验报告。对各类材料进行分类,计算出方差、标准差,绘制成各种图、表。实验结束,要撰写实验报告,对实验目的、内容、过程、方法及实验结果作详尽的论述,并对一些关键问题进行讨论,把经验升华到理论,以供借鉴、推广 单一实验组设计,是最简单的实验单调查设计,只要选择了一个实验组就可以进行实验调查。同时,也是最基本的实验调查设计,任何其他实验调查设计都离不开选择实验对象—前检测—实验激发—后检测—得出实验结论这个基本程序。 然而,单一实验组设计得出的实验结论,可能正确,也可能不完全正确。 这说明,单一实验组设计只有在实验者能有效排除实验因素的干扰、或者使非实验因素的影响缩小到可以忽略不计的情况下,其实验的全部效应才能看作实验激发的结果,否则就不能得出这样的结论。 二、实验组对照组设计 实验组对照组设计,就是选择一批实验对象作为实验组,同时选择一 70 批与实验对象相同或相似的对象作为对照组,并且努力使实验组和对照组同时处于相类似的实验环境之中;然后,只对实验组给予实验激发,而对对照组不给予实验激发;最后,对实验组和对照组前后检测的变化进行对比研究,再得出实验结论。 实验组 对照组 (1) 选择实验对象 (1)选择实验对象 (2) 选择实验环境 (2)选择实验环境 (3) 前检测 (3)前检测 (4) 实验激发 (4)不予实验激发 (5) 后检测 (5)后检测 (6) 得出实验结论,其公式是:实验效应=实验组(后检测—前检测) --对照组(后检测—前检测) 这个例子说明,实验组对照组的最大优点,在于它能大致离析出实验效应与非实验效应的范围或程度,从而对实验效应的评价更为客观和准确。但是,在现场实验调查中,这种实验的最大困难是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实验对象、实验环境的选择很难完全匹配或基本相似。因此,要准确评价实验效应,还必须采用其他调查方法作更深入、更细致的研究。 应该指出,实验组对照组设计,可以是1实验组1对照组设计,也可以是1实验组2对照组、3对照组设计。对照组的数量越多,可离析出来的非实验效应就越多,对实验效应的评价就越准确。但是,与此同时,实验对象和实验环境的匹配也越困难。 三、多实验组实验 多实验组设计,就是选择若干批实验对象组成若干个实验组,在各自的实验环境下通过检测实验激发前后实验对象的变化,做出各组的实验结论,然后再对各组实验结论进行对比研究,做出总的实验结论。 第三节 实验调查的实施 在实施过程中应该特别注意以下一些问题: 一、实验者的必备条件 (1)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勇于创新,要敢于打破旧框框、探索新道路、开拓新天地。 71 (2)要有较高理论水平和较多政治、法律知识,要有较强鉴别能力和判断能力。 (3)要有一定实际工作经验和灵活处理问题的能力。 (4)要有一定权力和威信。 (5)要有比较充裕的时间。 二、实验对象和实验环境的选择 实验对象和环境的选择,一定要在同类事物中具有较高的代表性。对于复杂的事物来说,选择的实验对象和实验环境,还应该具有不同类型。 实验对象和实验环境的选择,一般有两种方法:一是立志挑选,既由实验者根据实验目要求和对实验对象及其社会环境总体情况的了解,有意识的挑选那些具有代表性的单位进行实验。二是随机抽样,既按照随机原则从实验对象、实验环境的总体中抽取一定实验环境中的实验对象。 如果采用实验组对照组设计,还应该注意实验对象和实验环境的匹配,既实验组的实验对象和实验环境与对照组的实验对象和实验环境,应尽可能相同或相近。为了做到这一点,实验者在选择实验对象和实验环境时应采用配对分派法进行选择,既每次选择两个相同或相近的单位组成匹配,然后将其中一个分派到实验组,另一个分派到对照组。只有按照这种分配法组织的实验组和对照组,才能真正起到互相对照的作用。 三、实验过程的控制 实验过程的控制,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对实验激发的控制,二是对非实验因素的控制。 对实验激发的控制,既要严格按照设计方案进行,又要在不违背实验目的的前提下有一定的灵活性。因为:一方面,不严格按照设计方案进行实验激发,不改变或任意改变实验对象所处社会环境,就会打乱整个实验计划,达不到实验的预期目的。另一方面,实验调查是一种实践性、动态性调查,原定实验方案无论怎样完善,都不能完全符合实验过程中不断变化、发展的实际情况。因此,在实验过程中,必须给实验者一定自主权,以便他们在不违背实验目的的前提下,灵活处置那些在实验过程中无法完全避免的特殊情况特殊问题。 努力排除或减少非实验因素对实验过程的干扰,是控制实验过程的另一重要任务。 这些干扰因素主要来自四个方面: (1)来自实验者自身的干扰,特别是实验者急于求成的心理和自觉 72 不自觉地给实验对象创造许多特殊的优越环境。 (2)来自实验对象的干扰,特别是实验对象对实验活动不适应、不理解、不合作,以及某些实验对象由于种种原因中途退出实验活动等,都会给实验过程造成许多困难。 (3)来自社会环境因素的影响,特别是在现场实验调查中许多与实验无关的社会因素以及某些重大事件的突然出现,都会对实验过程产生这样或哪样的影响。 (4)来自实验过程自身的干扰,实验激发的方式、强度、范围等程度不可能保持完全一致,实验检测的工具、灵敏程度和操做方法也不可能保持完全不变,被调查者对实验激发、实验检测适应能力也在不断变化,这些都不会对实验过程及其结果产生一些非实验因素的影响。 实验要达到预期目的,必须有效控制各种非实验因素的干扰: 1、实验者要客观对待实验过程,公平对待实验对象,决不可揠苗助长,给实验对象以实验之外的种种特权。 2、要加强对实验对象的教育,提高实验对象的素质,努力争取他们对实验活动的理解和支持。 3、控制社会环境因素对实验过程的干扰,一般可采取以下几种方法: (1)彻底排除法,即将一切可以排除的非实验因素彻底排除在实验过程之外。 (2)完全纳入发,即把无法排除的某些非实验因素完全纳入实验过程,作为实验所要研究的一个问题。 (3)保持衡定法,即使某中非实验因素在每一个实验对象中都保持相对平衡的、稳定的水平。 (4)统计分析法,既对实验过程中无法排除的非实验因素,在实验后再用统计分析方法计算出它们对实验结果的具体影响。 4、控制实验过程自身非实验因素的干扰,主要是控制对不同实验对象的实验激发,尽可能在激发方式、强度和范围等方面保持相对一致;控制对不同实验对象的实验检验,尽可能在检测工具、灵敏程度和操作方法等方面保持相对统一。同时,要根据被实验者对实验激发实验检测适应能力的不断变化(强化或弱化),适当调整实验激发的方向形式和部位。适当改变实验检测的方式,操作程序和计量方法,从而把实验室过程自身非实验因素的影响降到最低程度。 73 四、实验效果的检测和评价 实验效果的检测与实验结果的评价是密切联系在一起的,检测是评价的前提或依据,评价则是对检测结果所作的解释或说明。 实验效果的检测,要有科学性、统一性和可重复性。 所谓科学性,是指检测指标、检测方法和检测手段要科学。 所谓统一性,是指对不同实验对象、对前检测和后检测,都应该使用统一的指标、方法和手段去检测。 所谓可重复性,是指检测的结果必须是稳定的、可靠的、可重复的。 对实验结果的评价,应该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对实验内在效度的评价,即对是对实验结果说明实验所要说明问题的正确程度做出评价。二是对实验外在效度的评价,即对实验结果的推广适用程度或正确程度做出评价。 要对实验的内在效度做出科学评价,关键在于把实验效应与非实验效应严格区别开来。因此,要科学评价实验的内在效度,就必须尽可能排除或控制一切非实验因素的干扰。 要对实验的外在效度做出科学评价,关键在于把实验结果共性的东西与个性的东西区别开来。任何实验的结果,实际上既包含着共性的东西,又包含着个性的东西,他们都是共性和个性的统一。其中,只有共性的东西才具有推广的价值,因此,要科学评价实验的外在效度,就必须正确区分实验结果中哪些是共性的东西,哪些是个性的东西。正确地说明了具有共性的实验结果,才能科学评价实验结果的外在效度。 第四节 对实验调查法的评价 一、实验法局限性 1.越是宏观的教育现象,越是综合性较强的教育问题,如公民素质教育、义务教育实施等问题,就越不可能纯粹地靠严格意义上的实验法进行研究。 2.有些涉及到社会伦理道德方面的问题不宜用实验法进行研究。实验法研究要遵循教育性原则。 3.涉及受教育者身心健康的敏感性的教育问题不宜采用实验法进行研究。实验法研究要遵循发展性原则。 4.事关受教育者升学.就业等关键时刻不宜采用实验法进行研究。 教育性与发展性是教育实验的二个重要原则。教育实验往往以学生而不是动物或物体作被试,因此实验时不仅要考虑对所要解决的问题是否有利,还要考虑所用方法对学生身心是否产生不良影响。 74 违背教育性、发展性原则进行教育实验,在历史上曾经发生过。利伯特等著的《发展心理学》曾举过这样例子:?个别研究者为了研究社会刺激对儿童发展的影响,竟将一孪生子与人隔绝养育了12个月;?为研究不适当营养对儿童发育产生影响,竟在较长的时间里给予儿童不适合营养;?为探讨在游戏情境中奖励侵犯行为对儿童后来形成侵犯行为的影响,给实验组儿童两次侵犯训练(对玩具娃娃进行拳打脚踢.膝压.扯头发等)并给予奖励,然后制造情境让这些儿童情绪受挫,并让他们与一般儿童游戏,以观察这些儿童在游戏中是否产生更多的攻击性行为。 上述实验操作有损儿童身心健康,给儿童造成消极影响,是不道德的,违背了教育性与发展性原则。 在实验中遵循教育性.发展性原则应注意: 1.实验不允许给学生的身体的生长发育造成不良影响; 2.实验不允许给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造成不良影响; 3.实验应有利于提高教育质量,有利于全面贯彻教育方针; 4.实验中对照组(班)的学生,应尽力保证正常的教育教学活动,不允许故意地、人为地采取某种消极措施。 二、 实验调查法的优点 实验调查的最大优点是它的实践性,即调查的结论不只是眼看、口问、耳听得来的,而是通过亲手干、通过实验激发改变实验环境促使实验对象发生变化而得来的。 实验调查是一种直接的动态调查,它能够直接掌握大量的第一手资料——不仅包括实验对象实验环境的静态资料,而且包括实验对象、实验环境在运动、变化、发展过程中的动态资料。 实验调查有利于揭示实验激发与实验对象变化之间的因果联系。 实验调查有利于探索解决社会问题的途径和方法。 实验调查是可重复的调查。 三、实验调查法的缺点 实验调查的最大缺点是,实验对象和实验环境的选择难以具有充分的代表性,特别是实验组对照组中实验对象和实验环境的选择难以做到相同或相似。 实验调查的另一重要缺点是,人们很难对实验过程进行充分有效的控制,特别是在现场实验中往往无法完全排除非实验因素对实验过程的干扰。 75 因此,要准确鉴别实验效应和非实验效应,正确区分实验结果中哪些是共性的东西,哪些是个性的东西,是一件十分困难的事情。 对于许多落后的消极的社会现象,不可能或不允许进行实验,这是实验调查的又一局限性。 此外,实验调查方法对实验者的要求较高,花费的时间较长,实验的对象不能过多等等,也是这种调查方法难以克服的局限性。 霍桑实验 在20世纪20年代中期,位于芝加哥地区的西部电力公司(western Electric Company)所属的霍桑钢铁厂是贝尔系统电话公司的最大供应单位。工厂进行了一系列非常集中的实验,研究各种工作条件对工人工作成绩的影响(Roethlisberger and Dickson,1939)。 早就受到人们注意的一个变量是工作环境的照明度。在最早对照明效应的研究中,可以得知,照明度改变了,生产效率也会改变;但是效率与改变照明度这一事实的关系和照明上诸多变化的方向的关系一样密切。在这项最早的研究中,诸多改变的效果只是与实验前工人的效率水平作比较,因此,第二个研究设立一个“无变化”的控制组看来是合乎需要的。 在第二个研究中,给控制组提供相当恒定的照明度,范围从16到28英尺烛光。实验组在三种不同照明条件下工作。其中一种照明条件与控制组大致相同,第二种照明条件约是控制组的两倍,第三种照明条件约是控制组的三倍。同预测前的效率水平比较,实验组和控制组在生产效率上都有显著的而且实际上是相同的提高。 第三个实验还是采用两个组。给控制组提供10英尺烛光的恒定的照明度。开始时向实验组提供10英尺烛光,但有步骤地每次降低1英尺烛光,一直降至3英尺烛光为止。这个实验的结果表明,到最后的3英尺烛光的水平,实验组和控制组的工作效率水平都显示出缓慢而又稳定地提高。这不是照明技术人员所能预言的那种研究结果。 最后的也是最引人注目的研究只用两位工人。照明度降至0.06英尺烛光,相当于月光的亮度。工作效率仍然没有降低,这两个工人否定了眼睛的疲劳,并指出还有避免明亮灯光眩目的好处。 在斯诺(C(E(Snow)做的一系列研究之后,似乎清楚的是,照明度上的任何变化都可能导致行为上的效果,这种效果比根据了解工人环境的任 76 何特定控制的具体效果所预言的效果还要大。为了进一步证实这种结论,再次对照明度作了一系列变化。在实验期中的每一天安装一盏新的更亮的灯泡,让工人报告对每次新的更高的照明度的喜爱程度。 然后,斯诺采用了必定是最早的一种“安慰剂控制”(placebo control)的形式。如前所述,电工装上新灯泡,但这次的灯泡并不是更亮的灯泡。不过,工人对这些灯泡变化的反应恰恰如同他们对照明度确实有所提高时的反应一样。然后照明度逐日降低,工人不太喜欢这一系列照明度的变化。即使这是一种虚假的降低,即让电工更换灯泡,但亮度完全一样,而使这种降低好像是真实的降低,工人仍旧不很喜欢这种变化。在这一系列照明变化中,虽然工人显然偏爱更高的或假的更高的照明度,但生产效率并没有明显的变化。 第十三章 整 理 资 料 整理资料是研究资料的基础,是研究阶段的第一项工作。调查阶段搜集的资料,有文字资料、数据资料、视听资料、实物资料、问卷资料等不同的类型。本章所讲的主要是文字资料、数据资料和问卷资料的整理。 77 第一节 整理资料的意义和原则 要做好整理资料工作,首先应该弄清楚它的重要意义和一般原则。 一、整理资料的重要意义 整理资料,就是根据调查研究的目的,运用科学的方法,对调查所获得的资料进行审核、检验、分类、汇编等初步加工,使之系统化和条理化,并以集中、简明的方式反映调查对象总体情况的工作过程。 整理资料的重要意义在于: (1)它是提高调查资料质量及其使用价值的必要步骤。 调查资料必须在研究阶段的开始进行一次全面检查和整理,以区分资料的真假和精粗,消除资料中的假、错、缺、冗等现象,以保证资料的真实、准确和完整。从一定意义上说,整理资料实际上是对调查工作的一次全面检查,必要时还应该组织力量进行补充调查。通过整理工作,调查资料的质量和使用价值就会大大提高。 (2)它是研究资料的重要基础。 研究阶段的任务在于获得正确的结论,就必须把各种资料的差错、特别是数据的差错消灭在统计分析和思维加工之前。整理调查资料,坚决纠正或淘汰一切不合格的资料,这是保证研究工作顺利进行的重要基础。 (3)它是保存资料的客观要求。 每次社会调查都应该认真整理调查的原始资料,以便于长期保存和今后研究。实践证明,真实、准确、完整的原始调查资料,往往具有长久的研究价值,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其价值将会越来越大。 总之,如果说调查阶段是认识的感性阶段、研究阶段是认识的理性阶段的话,那么,整理资料则是从调查阶段过渡到研究阶段、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一个不可缺少的中间环节。 二、整理资料的一般原则 (1)真实性原则。整理所得的资料必须是真实的、实事求是的,而不是虚假的、主观杜撰的。真实性原则,是整理资料首要的、最根本的原则。 (2)准确性原则。 整理后的资料,事实要准确,数据更要准确。当然,对准确性的要求应从实际出发,以能说明问题为原则,而不是越精确越好。 (3)完整性原则。 整理反映某一社会现象的资料,应该尽可能地全面、完整,即既要有正面的、肯定的资料,又要有负面的、否定的资料;既要有主体的、主流的资 78 料,又要有辅助的、支流的资料等等。只有这样,才能真实地反映调查对象的全貌。 (4)统一性原则。 整理出来的资料要统一,包括调查的对象要统一,调查的指标及其操作定义要统一,调查的方法要统一,调查数据的计算公式、计量单位要统一,调查结果的表现形式要统一。 (5)简明性原则。 整理所得的资料应该尽可能地系统化、条理化,并以集中、简明的方式反映调查对象总体的情况。 (6)新颖性原则。 整理资料时,要尽可能用新的观点、新的角度来审视资科、组合资料,尽量避免按照陈旧的思路考虑问题,更不能简单重复别人已经走过的老路。只有勤于思考、勇于开拓,从调查资料的新视角中发现新情况、新问题,才能为创造性研究打下良好基础。 总之,整理资料应力求真实、准确、完整、统一和简明(并尽可能做到新颖。只有在这样的调查资料基础上,才能得出科学的调查结论。 第二节 文字资料的整理 社会调查中的文字资料有两大类,即实地观察、访问的记录和搜集的各种历史文献。整理文字资料的一般程序是:审查,分类,汇编。 一、审查 所谓审查,就是通过仔细推究和详尽考察,来判断、确定文字资料的真实性和合格性。 文字资料的真实性审查也称可靠性审查,它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文字资料本身的真实性审查,二是文字资料内容的可靠性审查。 文字资料本身的真实性审查,是指通过细究和考察以判明调查所得的文献资料、观察和访问记录等文字资料本身的真伪。 它一般采用两种方法: ?外观审查,即从作者、编者、出版者、版本、印刷技术、纸张等外在情况来判断文献的真伪。?内涵审查,即从文献的内容,使用的词汇、概念,写作的技巧和风格等内在情况来判断文献的真伪。 观察和访问记录等文字资料的真实性审查,还可从记录的时间、地点、内容、语言、字迹和所使用的墨水等情况来判断其真伪。实践证明,那些内 79 容贫乏、时间重叠或不填时间、语言雷同、字迹和墨水相同的记录,则可能是观察员、访问员伪造的记录。 文字资料内容的可靠性审查,是指通过细究和考察以判明文字资料的内容是否真实地反映了调查对象的客观情况。 它一般采用三种方法: ?根据以往实践经验来判断资料的可靠性,如果发现资料中有明显违反实践经验的东西,那么就应该重新调查或核实。 ?根据资料的内在逻辑来检验资料的可靠性,如果发现资料内容有逻辑矛盾,或者违背事物发展的客观逻辑,那么就应该对这些资料重新核实或做补充调查。 ?根据资料的来源来判断资料的可靠性。一般地说,当事人反映的情况比局外人反映的情况可靠性大一些,多数人反映的情况比少数人反映的情况可靠性大一些,有文字记录的情况比在人群中口耳相传的情况可靠性大一些,多种来源互相印证的情况比单一来源反映的情况可靠性大一些,引用率高的文献比引用率低的文献可靠性大一些。 文字资料的合格性审查,主要是审查文字资料是否符合原设计要求。如果对调查对象的选择违背了设计要求,调查指标的解释和操作定义的使用发生了错误,有关数据的计算公式不正确、计量单位不统一,或者对询问问题的回答不完整、不符合要求,甚至答非所问,以及记录的字迹无法辨认等等,都应该列入不合格的调查资料。 对不真实或不合格的调查资料,一般都应该进行补充调查,使之成为真实的、合格的调查资料;在无法进行补充调查时,就应该坚决剔除,弃之不用,以免影响整个调查资料的真实性和科学性。 二、分类 文字资料的分类,就是根据文字资料的性质、内容或特征,将相异的资料区别开来,将相同或相近的资料合为一类的过程。 文字资料的分类有两种方法,即前分类和后分类。 前分类,就是在设计调查提纲和表格时,就按照事物或现象的类别设计调查指标,然后再按分类指标调查资料、整理资料。这样,分类工作在调查前就安排好了。如有结构观察的卡片、标准化访问的记录等大都采取前分类方法。 后分类,是指在调查资料搜集起来之后,再根据资料的性质、内容或特征将它们分别集合成类。如文献调查的资料。 80 分类是否正确,关键在于如何确定分类标准。 正确确定分类标准的四条原则: ?科学性原则,即分类标准必须符合科学原理。 ?客观性原则,即分类标准必须符合客观实际。 ?互斥性原则,即分类后的各种类别必须互相排斥,每一条资料只能归于某一类,而不能既属于这一类别、又属于那一类别。 ?完整性原则,即分类后的各种类别必须完整,每一条资料都应该有所归属,而不应该有任何遗漏。 分类的意义在于: ?它是认识社会现象的初步成果。 ?它是揭示事物内部结构的前提。要揭示事物的内部结构,必须首先将事物区分为不同的组成部分,分类就是根据一定标准把事物区分为不同的组成部分,因而它就成为揭示事物内部结构的必要前提。 ?它是研究不同类别事物之间关系的基础。 三、汇编 汇编,就是按照调查的目的和要求,对分类后的资料进行汇总和编辑,使之成为反映调查对象总体情况的系统、完整、集中、简明的材料。 对分类资料进行汇编,首先,应根据调查的目的、要求和调查对象的具体情况,确定合理的逻辑结构,使汇编后的资料既能反映调查对象总体的真实情况,又能说明调查所要说明的问题;其次,要对分类资料进行初步加工。例如,给各种资料加上标题,重要的部分标上各种符号,对各种资料按照一定逻辑结构编上序号等等。 资料汇编的基本要求是: 一要完整和系统。所有可用的资料都要汇编到一起,大类小类要层次分明,井井有条,能系统、完整地反映调查对象总体的全貌。 二要简明和集中。要用尽可能简短、明了的文字,集中地说明调查对象总体的具体情况,并注明资料的来源和出处。如有必要,还可对资料的价值和作用等作些简短述评,以供进一步研究参考。 第三节 数字资料的整理 数字资料的整理,一般要经过检验、分组、汇总、制作统计表或统计图等四个步骤。 一、检验 81 检验,就是检查、验证各种数字资料是否完整和正确。 数字资料的完整性检查,主要包括两个方面: ?检查应该调查的单位和每个单位应该填报的表格是否齐全,有没有漏单位或漏表格现象; ?检查每张调查表格的填写是否完整,有没有缺报的指标或漏填的内容。 数字资料的正确性检验,就是看数字资料的内容是否符合实际,计算是否正确。数字资料的正确性检验,一般采用三种方法: (1)经验判断,就是根据已有经验来判断数字资料是否真实、正确。如已知某单位比较落后,而数字资料却超过了先进单位,那么,对这些数字资料就应该进一步调查核实。反之,也应该如此。 (2)逻辑检验,就是从数据的逻辑关系来检验数字资料是否正确、是否符合实际。正确的数据应该是符合逻辑的,而不符合逻辑的数据则可能是不正确的。比如,收入与支出。 (3)计算审核,就是通过各种数学运算来审核数据资料有无差错。比如,各分组数字之和是否等于总数,各部分占总体的比例相加是否等于百分之百。 通过检验发现的各种问题,或表格不齐,或答案不全,或数字不真,或计算错误等等,都应及时查明原因,并采取相应措施予以补充或更正。对于一切无法补充或更正的数字资料,都应该作为无效资料剔除不计,以免影响整个数字资料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二、分组 分组,就是按照一定标志,把调查的数字资料划分为不同的组成部分。分组的目的在于,反映各组事物的数量特征,考察总体内部各组事物的构成状况,研究总体各个组成部分的相互关系等等。 分组的一般步骤是:选择分组标志,确定分组界限,编制变量数列。 (一)选择分组标志 分组标志,就是分组的标准或依据。常用的分组标志有四种,即质量标志、数量标志、空间标志和时间标志。 (1)质量标志,就是按事物的性质或类别分组。例如,人口可按性别分为男人和女人,可按民族分为汉族和少数民族;按质量标志分组,可以把不同性质或类别的事物区别开来,有利于认识不同质的事物的数量特征,有利于对不同质的事物进行对比研究。 82 (2)数量标志,就是按事物的发展规模、水平、速度、比例等数量特征分组。按数量标志分组,可以把不同发展规模、水平、速度、比例的事物区别开来,有利于从数量上准确认识客观事物,有利于对不同数量特征事物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和研究。 (3)空间标志,就是按事物的地理位置、区域范围等空间特性分组。按空间标志分组,可以把不同地域的事物区别开来,有利于了解事物的空间分布状况,有利于对不同地理位置、区域范围内的事物进行对比研究。 (4)时间标志,就是按事物的持续性和先后顺序分组。按时间标志分组,可把不同时点或时期的事物区别开来,有利于认识事物在不同时点或时期的变化,有利于揭示事物不断运动、变化、发展的趋势。 上述四种标志是最基本的分组标志。在这四种标志基础上,可以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标志组合成多种多样的复合标志。例如,20世纪90年代中国有关部门规定,特大型工业企业的标准是:钢铁联合企业,?年产钢150万吨及以上;?生产性固定资产原值10亿元及以上。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经济社会的发展,这些复合标志中质量标志和数量标志的具体内容是不断变化发展的,但是,任何复合标志都离不开上述四种基本标志,都是在这些基本标志的基础上组合而成的。 选择分组标志,是数字资料分组中的关键问题。因为,分组标志的选择是否正确,直接关系到分组的科学性,关系到分组结果能否正确反映调查对象的总体情况。因此,在实际工作中,一定要根据调查的目的和要求,以科学理论为指导,实事求是地慎重选择分组标志。 (二)确定分组界限 分组界限,是指划分组与组之间的间隔限度。确定分组界限,包括组数、组距、组限、组中值的确定和计算等内容。 (1)组数,就是组的数量。组数的确定,应从实际出发。 当数量标志变动范围很小,而且标志值项数不多时,可直接将每个标志值确定为一组。这时,组数等于数量标志值的项数。例如,调查农村7,12岁学龄儿童入学率,就可将每一岁的儿童确定为一组。 当数量标志变动范围很大,而且标志值项数又很多时,就可将邻近的几个标志值合为一组,以减少组的数量。例如,调查人口的年龄结构,就可将邻近的5个年龄合为一组,这样可大大减少组数。对标志值项数较多的数字资料分组,以分成5,7组为宜,组数应尽可能是奇数,而避免是偶数。 (2)组距,就是各组中最大数值与最小数值之间的距离。 83 确定组距后,应编制组距数列。编制的组距数列,各组组距相等的,叫等组距数列;各组组距不相等的,叫不等组距数列。 确定组距数列时,究竟采用等组距数列还是不等组距数列,应从实际情况出发。如编制等组距数列,应先确定组数,再用全部变量的最大值与最小值之间的差距即全距除以组数,就可得出组距的大小。 如编制不等组距数列,就应根据研究任务的实际需要来确定组距。例如,从21世纪初中国农村实际情况出发,对农民中的贫困户、温饱户、小康户、宽裕户和富裕户分组时,一般是按不等组距数列确定组距:年人均纯收入1000元以下的为贫困户;1000,2000元的为温饱户;2000,4000元的为小康户;4000,8000元的为宽裕户;8000元以上的为富裕户。 (3)组限,就是组距两端数值的限度。一般将每组的起点数值(最小数值)称为下限,终点数值(最大数值)称为上限。 组限有两种表现形,一种是封闭式组限,即在变量数列中最小组的下限值和最大组的上限值都是确定的;一种是开口式组限,即在变量数列中最小组的下限值或最大组的上限值是不确定的。 划分组限后,如果某一数值正好与某一组组限的起点值或终点值相同,就应该遵循统计学中的“上限不在内”的原则,将某一数值划归属于下限的那一组。 (4)组中值,就是各组标志值的代表值。组中值是根据各组组距上限与下限之间的中点数值确定的。 封闭式组距数列组中值的计算公式是: 组中值=(下限+上限),2 开口式组距数列组中值的计算公式是: 缺下限的组中值=开口组上限-相邻组的组距/2 缺上限的组中值=开口组下限+相邻组的组局/2 (三)编制变量数列 数量标志中可以取不同数值的量,统计上称为变量。把数量标志的不同数值编制为数列,称为编制变量数列。选择分组标志、确定分组界限之后,就可编制变量数列了,即把各数量标志的数值汇总归入适当的变量数列表中。 通常有如下几种常用的变量数列表: (1)按质量标志分组的变量数列表; (2)按数量标志分组的变量数列表; (3)按空间标志分组的变量数列表; 84 (4)按时间标志分组的变量数列表。 三、汇总 所谓汇总,就是根据研究目的把分组后的数据汇集至有关表格中,并进行计算和加总,以集中、系统的形式反映调查对象总体的数量情况。 汇总的方法,可分为手工汇总和电子计算机汇总两大类。 手工汇总的具体方法有: ?画记法,就是在汇总表的相应组内,先用画点或画线作为记号,然后再汇总的方法。 ?折叠法,就是按照相同项目或指标栏次,把表格一张张折叠、排列和对齐,然后再加总的方法。 ?分表法,就是按照汇总,要求将调查表分类,然后分别计算、加总的方法。 ?过录法,就是先将调查资料过录到预先设计的过录表或汇总表上,然后计算、加总的方法。 ?卡片法,就是利用特制的卡片摘录有关数据,然后分组汇总的方法。 这五种方法中,前三种方法比较简便,但易出错漏;后两种方法准确性较高,但费时较多。具体运用时,应根据汇总要求和主客观条件做适当选择。随着计算机的迅速普及,手工汇总方法正逐渐为计算机汇总方法所代替。 四、制作统计表和统计图 汇总的数字资料,一般都要通过表格或图形表现出来,为此,就要制作统计表和统计图。 (一)统计表的制作 统计表是表述数字资料的主要形式,它具有系统、完整、简明、集中的特点,而且便于计算、查找和作对比研究。狭义地讲,则是指记载汇总结果和公布统计资料的表式。这里讲的统计表,是就狭义而言的。 1(统计表的结构 从形式上看,统计表一般由标题、标目(横标目、纵标目)、数字、表注等要素构成。 标题,就是统计表名称,它简要说明表中统计资料的内容,一般位于统计表的顶端中部。 标目,标目分横标目和纵标目。横标目,在标的左面,说明总体各组和各单位的标志。纵标目,在标的右上方,说明总体各组或各单位的指标。 数字,是统计表的主体,一般用绝对数、相对数或平均数来说明有关指 85 标的数量特征。 表注,对统计表的资料来源和有关内容所作的说明。 从内容看,统计表由主词和宾词组成。 主词,统计表要说明的总体或总体各组、各单位的名称,在左方。 宾词,统计表要说明的各种指标,在右方。 2(统计表的分类 (1)按主词结构,分为简单表、分组表和复合表。 简单表,即主词未作任何分组的统计表。 分组表,即主词按一个标志分组的统计表。 复合表,即主词按两个或两个以上标志分组的统计表。 (2)按宾词结构,可作两种设计,即简单设计和复合设计。 宾词的简单设计,就是把宾词的各个指标平行排列。 宾词的复合设计,把宾词的各个指标结合起来作相互重叠的设计。 3(制作统计表应该注意的问题 (1)标题的文字应该简明,以确切说明表的主要内容为原则。 (2)横标目和纵标目的概念要明确,排列顺序要符合逻辑,一般是先局部,后全体;如果局部项目较多,则应先列合计,后列局部,并给栏目编号,标明栏目之间的关系。跨页时,纵横标目应照原表列出。 (3)表的上下两端画粗线,左右两端一般应为开口式。纵标目之间画细线,横标目与数字之间一般不画线或画细线。 (4)表中的数字要填写整齐,对准位数。下行与上行数字相同时,不应用“同上”或别的符号表示,而应填写实际数字。 (5)表注要简明。“资料来源”要说明作者、书刊名、页码、出版单位和时间等。数字行里不应混杂文字,凡需说明的问题,一律写入表注。 (二)统计图的制作 统计图是表现数字资料的一种重要形式,它具有形象、生动、直观、概括、活泼、醒目等特点,可使读者一目了然,具有较强的吸引力和说服力。 按照表现形式的不同,统计图可分为几何图、象形图、统计地图和复合图四种类型。 1.几何图 几何图就是利用点、线、面来表示统计资料的图形。它包括条形图、平面图或立体图、曲线图、雷达图等。 86 (1)条形图,常用的有单式条形图、复式条形图、断式条形图和条形结构图等几种。 (2)平面图,常用的有方形图和圆形图两大类。方形图,可分为正方形图、单位方形图等几种;圆形图,可分为整圆结构图和散圆结构图等若干种。 (3)立体图,常用的有方形立体图、圆形立体图和锥形立体图等几种。 (4)曲线图,常用的有动态曲线图、分布曲线图、依存关系曲线图、折线图等几种。 (5)雷达图,有11维雷达图及5维雷达图。 2.象形图 象形图就是按照调查对象本身的实物形象来表示统计资料的图形,常用的有长度象形图和单位象形图等几种。 3.统计地图 统计地图就是以地图为底景,用点纹、线纹或象形图来表现统计资料在地域上分布状况的图形,常用的有点纹统计地图和象形统计地图等几种。 4.复合图 复合图就是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统计图复合而成的统计图。如条形图曲线图的复合图、条形图象形图的复合图和方形立体图统计地图的复合图等。 绘制统计图的基本要求是:?要根据绘图目的和统计资料本身的特性选取适合的图形。?图示的内容应简明、突出重点;图示的标题、数字和文字说明等应清晰,一目了然。?图形设计要科学,数据计算要准确,图示表现要真实。?绘制的统计图,要美观、大方、生动、鲜明,具有较强的吸引力和说服力。 第四节 问卷资料的整理 20世纪80年代以来,问卷调查在我国已成为一种应用越来越广泛的调查方法,因而有必要专门探讨一下有关问卷资料的整理问题。 一、问卷的审查 对问卷的审查,主要包括以下一些内容: ?调查对象的选择是否符合原设计要求; ?调查指标的理解和操作定义的操作是否出现误差; ?对询问问题的回答是否符合原设计要求; ?回答填写的数据是否真实、准确; ?对问卷中设计的检验性问题的回答是否经得起检验; 87 ?如果是访问问卷,还应该审查访问员访谈的起止时间、对回答的评价和复核员的复核意见是否填写得完整、符合要求。 此外,还要检查是否有漏填的项目,填写问卷的字迹是否清楚等等。 对审查中发现的问题,应该进行适当处置。处置的原则是: (1)凡在问卷已有答案中能够解决的问题,都应该在审查过程中立即予以更正,以免时过境迁又遗忘了,留下质量隐患。 (2)凡在问卷已有答案中无法解决的问题,都应该力争通过补充调查弥补问卷填写的缺陷,努力使这些问卷成为基本合格的问卷。 (3)凡既无法进行补充调查、又无法采取其他措施弥补的不合格回答,可对该项目作无回答或无效回答处理。 (4)凡调查对象的选择违背原设计方案的问卷,以及问卷中的主要内容填写错误而且无法弥补的问卷,均应作为不合格问卷坚决予以淘汰。 总之,通过审查要努力提高问卷合格率和项目合格率,坚决淘汰一切不合格问卷和不合格项目。只有如此,才能保证问卷调查的基本质量。 二、开放型回答的后编码 问卷中的开放型回答,由于回答的种类及其数量事先无法估计,因而只有在调查结束之后再做后编码。后编码的具体做法是: (1)预分类和预编码。就是在问卷总数中任意选择10,左右的问卷,把对有关问题的回答分类罗列出来并编码,从而形成预分类和预编码。这时,分类应该尽可能详尽一些,只有这样才便于以后的选择和归并。 (2)“对号入座”和“不断加座”。就是按照预分类的类别和预编码的代码,对另90%左右问卷中有关问题的回答“对号入座”进行分类和编码。如果在这些问卷的有关回答中,发现了预分类中没有的新回答类别,就在预分类中“加座”,即增加一个新类别;同时在预编码中也“加座”,即增加一个新代码。这样,“不断加座”的结果必然是预分类和预编码的清单越来越长,直至把开放型回答的全部答案都包括进去为止。 (3)选择、归并分类类别和编码。按照研究需要,对预分类清单的类别进行选择和归并,即归并相近类别,保留有用类别,删除无用类别。最后,对选择归并后定型的回答类别正式编码,从而完成后编码工作。 三、数据的录入 问卷的数据只有录入计算机,才能进行统计分析和定量研究。数据录入是计算机汇总和整理问卷资料的一个重要环节,是运用计算机对数据、对问卷进行统计分析和研究的基础。 88 数据录入工作:一要高度重视,不仅计算机录入员要高度重视,而且调查研究的组织者、领导者也要高度重视。特别是要为录入员创造良好的工作条件和环境,提出严格要求,并及时进行检查。二要非常认真,即要认真阅读问卷、认真输入数据,一丝不苟、一字不差地做好录入工作。三要反复校对,即要录入一段、校对一段,既可由录入员本人校对,也可换人校对,力争把数据录入的差错减少到最低限度。此外,在可能的条件下,最好采取双录入方法——既可以是一个录人员录入两次,也可以是两个录入员分别录入,然后互相校对、互相纠错,这样就有可能基本上消除录入的差错。 第十四章 统 计 分 析 第一节 统计分析概述 一、统计分析及其目的 所谓统计分析,就是运用统计学原理和方法处理调查所获得的数据资料,从而简化和描述数据资料、揭示变量之间的统计关系并进而推断总体的一整套程序和方法。 统计分析的主要目的: (1)简化和描述数据资料。 (2)寻找并展示变量间的统计关系。 (3)用样本统计量推断总体。 所谓样本统计量,就是运用一定统计方法对样本数据进行处理而得出的 89 统计值,它是对样本群体基本特征的简化描述或反映。 用样本统计量推断总体可分为两种情况: 一是参数估计。就是用样本统计量推断总体参数,即反映总体或研究总体的统计值。因为,总体不可能全部调查,总体参数不可能直接得到,只能通过样本统计量来估计,因而称为参数估计。 二是假设检验。假设检验是一种关于在多大置信水平上可用样本统计量推断总体参数的统计方法,其操作程序是,根据研究的问题先建立一个虚无假设或零假设(用H表示)及与之针锋相对的备择假设(用H表示),然后检验01 样本与总体的关系,即样本能否用来代表总体。 二、统计分析的原则 (1)科学性原则。 (2)规范性原则。 (3)效用最大化原则。 三、统计分析的过程 问卷调查的统计分析,大致要经过如下过程: (1)数据的录入,就是将问卷或编码表中的数据代码录入计算机形成数据文件,以便进行统计分析。 (2)数据的清理,就是对已录入计算机的数据进行检查,清除错误数据、补充漏录的数据等。 (3)数据的预处理,就是在统计分析之前对清理后的数据做预备性处理。正式统计分析之前的预处理,包括缺损值处理、加权处理、变量重新编码、数据重新排序以及创造新变量等等。 (4)数据的统计分析,就是调用统计软件中的各种统计程序对数据进行各种分析,包括单变量、双变量、多变量统计分析,以及制作统计图、统计表格等一系列工作。 四、统计分析的层次 统计分析可分为多种层次。按照统计分析的性质,可分为描述统计和推断统计;按照统计分析涉及变量的多少,可分为单变量统计分析、双变量统计分析和多变量统计分析。 (一)描述统计与推断统计 描述统计是运用样本统计量描述样本统计特征的统计分析方法。描述统计是相对于推断统计而言的,即凡是只涉及样本而不涉及总体特征的统计分析方法都属于描述统计的范畴。 90 推断统计则是以概率理论为基础,运用样本统计量推断总体的统计分析方法。一般地说,社会调查的目的都是通过抽样调查来了解总体。因此,在统计分析中,通常都要运用推断统计方法。应该指出,描述统计与推断统计是密不可分的,描述统计是推断统计的基础和前提。只有在描述统计求出了样本统计量的基础上,才能推断总体参数或进行假设检验。 (二)单变量、双变量、多变量统计分析 单变量统计分析,只能进行描述性研究。 只有双变量统计分析、特别是多变量统计分析,才能进行解释性研究。如果要进行解释性研究,就必须进行双变量统计分析或多变量统计分析。 2常用的双变量统计分析方法,包括列联表分析与X检验、各种双变量相关分析、二元回归分析等等。 当一项统计分析涉及三个或三个以上变量(其中至少有一个因变量)时,则称为多变量或多元统计分析。多变量统计分析是一种更为复杂的统计分析方法,因而通常称为高级统计方法。在社会调查中,常用的多变量统计分析方法有因素分析、多元方差分析、多元回归分析(包括Logistic回归分析)等等。 第二节 描述统计与推断统计 一、描述统计 描述统计(DescriptiVe statistics)就是关于样本的统计分析方法,它的分析结果是样本统计量。描述统计的内容,包括单变量、双变量和多变量等几种层次的统计分析。 二、推断统计 什么是推断统计 推断统计是运用样本统计量对总体进行推断的一种统计分析方法。由于社会调查的最终目的是研究调查对象的总体,因此,它是社会调查中经常使用的统计方法。 推断统计的必备前提是,样本数据必须来自随机抽样调查。 三、 推断统计的两种基本形式 91 (一)参数估计 通过样本计算出来的统计值为样本统计量,简称统计量,而总体统计值为参数。 所谓参数估计,就是运用样本统计量对总体参数进行推断或估计的统计过程与统计方法。包括点值计与区间估计两种方法。 1、值估计 ,就是选择一个最适当的样本统计量来直接代表总体的参数值。 如果一个统计量在参数的点值估计中复合无偏性、一致性、有效性、充分性,则可保证其点值估计的相对误差较小。 点值估计的最大缺陷是不知道估计的误差到底有多大。所以,常用的是区间估计。 2、区间估计 (二)假设检验 第三节 单变量统计分析 一、集中量数分析 所谓集中量数分析,是指用一个具体的统计量反映一组数据向该统计量集中趋势的统计方法,它所表示的是一组数据集中的程度或水平。常用的集中量数是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 (一)平均数(Mean) 平均数也称算术平均数,它是人们最熟悉、使用最频繁的一个集中量数,常用M表示。计算平均数的条件是,所有数据必须是定距或定比测量的数据。 (二)中位数(Median) 中位数又称中数、中点数,它是指位于按一定顺序排列的一组数据中央位置的数值。计算中位数的条件是,只有定序、定距、定比数据才能求中位数,定类数据则无中位数可言。中位数常表示为Md或Mdn。 92 当资料为一组单个数据时,求中位数比较简单。 组成数据的个数为奇数时,中位数的数值就是位于中央的那个数据的数值。例如,前例5位同学考试成绩分别为65分、74分、78分、85分、90分,由5个数据组成,这组数据的中位数就是处于中央位置上的78分。 组成数据的个数为偶数时,中位数的位置则处于中间两个数据之间,在没有直接对应数值的情况下,通常取这两个数值的平均数作为中位数。 当资料为分组数据、特别是组距分组数据时,求中位数的方法就比较复杂。 由于这类中位数在社会调查中用处不大,而且在统计软件(如SPSS、SAS)中求任何资料的中位数、四分位数、百分位数等都很容易,因此这里就不再作介绍,有兴趣者可参看有关统计学书籍( (三)众数(Mode) 众数又称为范数、密集数、通常数等,常用符号Mo表示。众数是指在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或出现频率最高的那个数的数值。众数也是一种集中量数,同样用于表达一组数据的集中趋势。 求众数最简单的方法是观察法,即通过观察找到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或频率最高的那个数,其数值就是所求的众数。 如一组数据为6,8,4,7,5,8,4,8,其中8这个数出现了3次,出现的次数最多,故8为这组数据的众数。 在分组数据中也可用观察法求众数。如果是从单值分组数据中求众数,可先找出最大的频数组,该频数组所对应的标志值就是所求的众数。 如果是从组距分组资料中求众数,在各组组距大小相同、各组上下限表示方法一致的情况下,可用与单值分组数据中求众数相同的方法求众数,即先找出最大的频数组,然后以该组之组中值作为所求的众数。 评价集中量数的优劣有一个标准,这就是:哪一种集中量数能最准确、最稳定地反映数据整体的集中趋势,哪一种集中量数就是最好的集中量数。从这个标准看,平均数、中位数、众数这三种集中量数,都各有优点和缺点。其中,平均数被公认是三种集中量数中最好的一种,也是使用得最多的一种。由于计算平均数时每个数据都参与进来,因而它能最全面、最准确地反映数据整体的集中趋 势(但是,也正因为如此,它往往受一个或几个极端数据的影响,使平均数反映数据整体集中趋势的准确性变得面目全非。 中位数在表现数据整体的集中趋势上,一般没有平均数那么准确,但是, 93 当一组数据中存在着极端数据、或数据整体中有个别数据不准确、不清楚的情况下,中位数能比平均数更准确、更稳定地反映数据整体的集中趋势。相比之下,在三种集中量数中众数被认为是最差的一种,但它也有自己的优点。例如,在需要快速而又粗略地找出一组数据的代表值时,众数比平均数、中位数都更能表现出其优越性。 二、离散量数分析 对于一组数据整体,只有既用集中量数描述其平均水平和典型情况,又用离散量数反映其分散性、变异性等特殊情况,才能真实描绘出这组数据整体的全貌。 所谓离散量数,就是表示一组数据变异程度或分散程度的量数。离散量数越大,表示数据分布范围越广,越不集中,越不整齐;反之,离散量数越小,表示数据分布范围越集中,变动程度越小。 常用的是方差与标准差、全距、异众比率、离散系数和偏度系数。 (一)方差与标准差(Variance and Standard Deviation) 方差是一种重要的离散量数,它的计算方法是,把一组数据中每个数据与该组算术平均数相减,将其差进行平方然后相加,再除以数据的个数. 标准差是最重要、应用最广泛的离散量数。标准差的值越大,表明数据的离散程度越大,也就是数据的差异性越大,分布越不均匀;反之,标准差越小,则是数据的离散程度越小,数据的差异性越小,数据越整齐。 计算方差和标准差的方法并不复杂,现简要介绍如下: (1)用定义公式求方差和标准差。 用定义公式求方差和标准差,首先要求离差。 (2)用原始数据计算方差和标准差 (3)分组数据计算方差与标准差 公式中x表示单值分组数据中的实际数值,或组距分组资料中的组中值,f表示各组的频数。 从这里可以看出,分组数据计算方差与标准差的公式,与用原始数据计算方差与标准差的公式实质上是一样的,前者只是用单值分组数据中的实际数据或组距分组数据中的组中值取代原始数据,并且要与组的频数f相乘后再求和( (二)全距(Range) 全距又称极差,它是一组数据中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通常用R表示。 全距是最简单的离散量数,它概念清楚,含义明确,计算简便。但是, 94 也正由于计算过于简单,仅由数据中最大值与最小值两个数据之差而得,不考虑中间数据的情况,因而反映数据的离散状况太粗略、不灵敏,只能作为离散量数的参考性指标。 (三)异众比率(Variation Rati0) 异众比率是非众数的频数与全部个案数的比值,用VR表示,其含义是指众数所不能代表的其他数据(即非众数数据)在总数据中的比重。VR值越大,表示非众数的个案所占总数据的比例越大,也就是众数的代表性越小;反之,VR值越小,则表示众数的代表性越大。可见,异众比率这个离散量数是从反面检验众数的一项指标。 VR的计算公式为: VR表示异众比率 n表示样本数量 fm表示众数的样本个数 0 (四)离散系数(Coefficient of Variation) 上述方差、标准差、全距等,都属于绝对离散量数,即它们都是带有与原观察值(数据)相同量纲(单位)的量数。绝对离散量数的局限是,只有当两种离散量数的单位相同时,才能比较其大小;当两种离散量数的单位不同时,就无法进行差异比较。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统计学家创造出了相对离散量数,离散系数便是其中的一种。 所谓离散系数,即标准差与算术平均数的百分比值,用CV表示。它是一种无量纲的相对数,因而便于进行比较。离散系数的计算公式为: CV表示离散系数 S表示标准差 X表示算术平均数 离散系数的最大功用是可以比较不同单位数据分布的差异程度。 (五)偏度系数 偏度系数是用来描述数据分布特征的统计量数。所谓偏度,指的是数据分布的偏倾方向和程度。因此,偏度系数属于离散系数范畴。计算偏度系数对于推断统计具有重要意义,因为它能说明数据总体是否或近似于正态分布,从而确定能否进行统计推断或如何进行统计推断。例如,如果发现一个样本数据的偏度较大,则该样本是否来自一个正态总体就值得怀疑,而这直 95 接关系到能否进行统计推断的问题。 这里简要介绍常用的两种关于偏度系数的计算方法. (1)用平均数与众数的离差求偏度系数。 其公式是: (2)用平均数与中位数的离差求偏度系数。 皮尔逊鉴于中位数较之众数更稳定、更具有代表性,故认为用平均数与中位数的离差求偏度系数方法比前一种方法更好、更准确。 三、单变量分析中的统计推断 单变量分析不仅可进行统计描述,而且能进行统计推断。 (一)参数估计 参数估计(主要是区间估计)是用样本统计量来估计总体参数,它通常只涉及一个变量,当然也有涉及两个变量的,如相关系数的区间估计等,只是较少用到而已。 在单变量分析中,参数估计实际上可分为三种情况或类型,即总体平均数的参数估计、总体比率的参数估计和总体方差的参数估计。 三大区间估计类型中,每一大类型又可分成若干小类型,各种区间估计类型所要求的数据分布条件和统计计算方法都各不相同。 (二)假设检验 在单变量分析范围内,假设检验也可分为三大基本类型,即总体均值的假设检验、总体比率的假设检验、总体方差的假设检验。三大假设检验类型中,每一大类型又可分为两种小类型:即单样本的总体假设检验和两样本差异的总体假设检验。单样本总体假设检验,就是对单个样本的统计量(如平均数、比率、方差)是否可推断总体的检验;双样本差异的总体假设检验,就是要通过两样本统计量的差异(如平均数之差、比率之差、方差之差)是否在总体中也存在的检验,亦即要证明两样本的差异是否是由于来自两个不同 96 的总体造成的。 单变量分析范围内的参数估计与假设检验,内容繁多而且复杂,在社会调查的统计分析中应用较少(在教育统计分析和心理统计分析中运用较多),因而这里只作粗略介绍,有兴趣者可参看有关统计学书籍。 第四节 双变量统计分析 一、 双变量分析的内容 双变量统计分析,分为相关关系和因果关系两种形式。 (一)两变量之间的相关关系 两变量之间的相关关系,是指当一个变量X发生变化时,另一个变量Y也随之发生变化;反之,当y发生变化时,X也发生变化。人们通常把两个变量之间的相关关系表示为x?y。要全面、准确地理解两个变量之间的相关关系,必须了解相关关系三个方面的特性。 其一,相关的强度。就是两个变量之间联系的紧密程度,它表现为一个变量的变化导致另一个变量变化的大小程度。一个变量较小的变化能引起另一个变量较大的变化,表明这两个变量关系密切,即相关强度大;反之,一 97 个变量较大的变化只能引起另一个变量较小的变化,则表示这两个变量相关强度小。在统计分析中,通常用相关系数来精确地表示两变量之间的相关强度,相关系数的取值区间为[一1,1],相关系数为l时表示两变量完全正相关,取-l时表示完全负相关,相关系数为0时表示两个变量完全不相关。相关系数的绝对值越接近l,表不相关强度越大。 其二,相关的方向。当一个变量的变化引起另一个变量向相同方向变化时,称这两个变量之间存在着正相关关系,相关系数取正值。当一个变量的变化引起另一个变量向相反方向变化时,则称这两个变量之间存在着负相关关系,相关系数取负值。 其三,线性相关与非线性相关。所谓两个变量X和y呈线性相关,用数学语言表达,是指一个变量可以用另一个变量线性表示,如y=bx+a;反之,则表示两变量为非线性相关。 (二)两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 两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是指一变量的变化可以确定为另一变量变化原因的关系。要确定两个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必须同时满足三个条件: 其一,两变量之间必须存在相关关系。两变量之间存在相关关系是二者存在因果关系的必要条件,但不是充分条件。 其二,必须确定自变量变化在前,因变量变化在后,即先有原因,后有结果。 其三,必须确定变量X与y之间的关系,不是由于第三个变量的存在而呈现出的一种虚假关系。 二、双变量分析的方法 双变量分析与单变量分析一样,也包括描述统计和推断统计两大部分,只是双变量分析的这两种统计方法都更加复杂。 在双变量分析中,由于变量的测量层次不同,因而计算两变量相关系数的方法和假设检验的方法也不相同。变量的测量层次,可分为定类、定序、定距、定比四种类型,这样就形成了多种不同测量层次变量的两两组合。为了便于全面了|解双变量分析方法,可把两变量测量层次类型和与之相应的相关测量方法、假设检验方法列成表14—1。 表14—1 双变量分析方法一览表 双变量测量层次 相关测量方法 假设检验方法 98 2 定类—定类 x检验 定类—定序 λ,tau-y 定序—定序 G,dy Z检验或t检验 定类—定距 定序—定距 Eta F检验或t检验 定距—定距 r,b 资料来源:李沛良:《社会研究的统计应用》,206页,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 表14—1中包括了双变量统计分析的所有方法。只要很好地掌握了这些方法,就可以顺利地进行各种类型的双变量统计分析。 (一)定距一定距变量统计分析 两个定距变量的统计分析,是传统统计分析的主要内容,因而也是相对成熟的统计分析方法。它包括相关分析方法和回归分析方法。相关分析与回归分析,是两种既有密切联系、又有本质区别的统计分析方法。 首先,相关分析与回归分析都以两个定距变量的线性关系为基础,分析与解释两个变量之间的相关或相互影响作用力的大小。 其次,相关分析是回归分析的前提和基础。 但是,相关分析与回归分析又是两种不同的分析方法,它们的区别是: 其一,相关分析是对两个变量双向依存关系的分析,通常不确定谁是自变量谁是因变量;回归分析是对两个变量单向关系的分析,即对自变量影响因变量的分析,必须明确谁是自变量谁是因变量,而且对于自变量每一个给定的数值,通过回归方程求得的因变量的估计值不只是一个确定的数值,而是许多可能数值的平均数,因而可以计算估计值的误差。 其二,从分析层次上讲,相关分析是一种描述和解释既存事实的研究方法,而回归分析则是一种通过对已有事实的分析进一步推断和预测未来可能发生什么的研究方法。因此,与相关分析相比较,回归分析是一种更高层次、更为深刻的统计分析方法。 1(两个定距变量的相关分析 两个定距变量的相关系数,通常使用皮尔逊积差相关(或积矩相关)公式计算。 公式: 99 2(两个定距变量的二元线性回归分析 对两个定距变量进行回归分析,称为二元线性回归分析,即只有一个自变量X和一个因变量y,且两个变量之间存在线性相关关系。二元线性回归分析,实质上就是要在变量x和变量y之间建立一个线性回归方程,从而用x去预测y。建立回归方程通常采用的方法称为最小二乘方法。 二元线性回归方程的标准形式为:y=bx+a 建立回归方程的主要问题是求出方程中回归系数b(回归线的斜率)和回归线在y轴上的截距a,这一过程称为配制回归线或拟合回归线。确定回归系数b的原则是使散布图(将X和y一一对应的值绘制而成的分布图)上各点距回归线上的相应点的纵向距离平方和为最小,这种求回归系数b的方法称为最小二乘方法。 公式 回归分析的大致程序是:先根据研究目的确定自变量X和因变量y,对X和Y进行相关分析(如做散点图,计算X与y的相关系数),确定有无价值进行回归分析(如果X与y相关强度太弱,则回归分析价值不大)和能否进行回归分析(如X与y是否存在线性相关关系而不是曲线相关关系);最后计算回归系数b和截距a,建立回归方程,并用自变量X对y进行预测。 100 第十五章 思 维 加 工 思维加工就是调查者运用科学思维方法,对整理和统计分析后的文字资料和数据资料进行研究并得出结论的思维过程。 思维加工是研究阶段的中心环节,是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关键步骤。 思维加工的任务是,透过调查所获得的感性材料,揭示事物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从而证实或证伪、补充或修改原来的研究假设。如果是应用性研究课题,还应该在得出理论性结论的基础上对实际工作提出对策性建议。 在社会调查中经常使用的思维加工方法有:比较法和分类法,分析法和综合法,矛盾分析法,因果分析法,系统分析法,结构——功能分析法。 101 第一节 比较法和分类法 一、比较法 比较法,就是确定认识对象之间相异点和相同点的思维方法。 事物之间的差异性和共同性,是比较法的客观基础。 比较,有多种方法。如数量比较、质量比较、纵向比较、横向比较、形式比较、内容比较、结构比较、功能比较、理论与事实比较等等。 常用的有以下三种: (1)横向比较法,就是根据同一标准对同一时间的不同认识对象进行比较的方法。 它可以是同类事物之间的比较(如城市与城市之间的比较),也可以是不同类事物之间的比较(如城市与农村之间的比较);可以是同一事物不同方面之间的比较(如同一企业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之间的比较),也可以是同一事物不同部分之间的比较(如同一企业干部与工人之间的比较)。横向比较法,是在质或量上区分不同认识对象的思维方法。离开了它,人们就无法把千差万别的客观事物区别开来。 (2)纵向比较法,就是对同一认识对象在不同时期的特点进行比较的方法。 它可以是同一事物不同时期之间的比较(如对某省“九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状况与“十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状况的比较),也可以是同一事物不同发展阶段之间的比较(如对人的儿童、青年、中年、老年等几个阶段消费结构的比较)。纵向比较法,是揭示认识对象不同时期、不同阶段的特点及其变化发展趋势的思维方法。离开了它,人们就无法把千变万化的客观事物区别开来。 (3)理论与事实比较法,就是把某种理论观点与客观事实进行比较的方法。 在社会调查中,人们除了在客观事实之间比较外,还必须将理论观点、研究假设与客观事实相比较,看看理论观点、研究假设是否符合客观事实。理论与事实的比较过程,实质上就是用客观事实检验理论、检验研究假设的过程。 运用比较法认识客观事物,必须有统一的、科学的比较标准。因为,没有统一标准,就无法比较;没有科学标准,就不能正确比较。 运用比较法认识客观事物,必须重视本质比较。在社会调查中,要特别注意表面差异极大的事物之间的共同本质,或表面极为相似的事物之间的本 102 质差异。社会调查中的比较,要特别注意发现这样一些异中之同或同中之异。 运用比较法认识客观事物,必须不断提高和深化比较的内容。 比较法是我们区分不同认识对象、发现客观事物的变化及其发展趋势、检验和发展理论的基本方法,在社会调查中有广泛用途。但是,比较法也有它的局限性。 二、分类法 分类法,就是根据认识对象的相异点或相同点将认识对象区分为不同类别的思维方法。 分类与比较有密切联系。 一方面,人们认识客观事物往往从比较开始,即先通过比较识别事物之间的差异点和共同点,然后根据差异点把不同事物区分开来,根据共同点把相同事物归合在一起,这样就将事物区分成了不同类别。从这个意义上说,比较是分类的前提,分类是比较的结果。 另一方面,只有对事物作了科学分类,对它们进行全面、系统、深入的比较,才能更好地认识不同类别事物的本质及其特点。从这个意义上说,分类又是比较的前提,比较则是分类的结果。这说明,比较与分类之间存在着互为前提、互为因果的关系,而事物之间的差异性和共同性则是比较法和分类法的共同客观基础。 分类有三个要素,即分类的母项、子项和分类的根据。比如,人可分为男人和女人,其中“人”是分类的母项,“男人”和“女人”是分类的子项,“性别”是分类的根据。 科学的分类,必须遵循下列一些规则: (1)分类的根据必须同一,即分类必须按照同一根据进行,而不能对一部分子项采用一种根据,对另一部分子项采用另一种根据,否则就会犯“分类根据不同一”的错误。例如,把工业分为重工业、轻工业、乡镇工业,就犯了“分类根据不同一”的错误。“分类根据不同”,就必然给分类结果造成混乱。 (2)分类的子项必须互不相容,即分类的各个子项之间必须是全异关系,否则就会犯“子项相容”的错误。例如,把职业分为工人、农民、军人、机关干部、企业经营管理干部、专业技术人员几类,就犯了“子项相容”的错误。 (3)分类的子项之和必须等于母项,而不能小于或大于母项,否则就犯了“子项不全”或“子项过多”的错误。例如,把直系亲属分为父母和子女 103 两项,就犯了子项不全的错误,因为它漏掉了配偶这个子项。如果把直系亲属分为父母、子女、配偶、兄弟姐妹四项,就犯了子项过多的错误,因为兄弟姐妹一般不属于直系亲属的子项。如果一个母项包含的子项过多,就可列出一些主要子项,然后用一个“其他”项来包括剩余的子项。这样,既可使分类简明,又可满足“子项之和等于母项”的要求。 (4)分类应该按一定层次逐级进行,而不能混淆分类层次,否则就犯了“越级分类”的错误。例如,把劳动者直接分为非农业劳动者、种植业劳动者、林业劳动者、牧业劳动者、渔业劳动者,就混淆了层次界限,模糊了种属关系,犯了“越级分类”的错误 如果“越级分类”,把它们混杂在一起,就会造成分类的混乱。 总之,分类一定要按照上述逻辑规则进行,否则就不是科学的分类。 分类也有两种基本类型,即现象分类和本质分类。 现象分类是指根据事物外部标志或外部联系分类。例如,根据人口的性别、年龄分类,根据企业的规模、所属的部门或地区分类等等,都属于现象分类。 本质分类则是根据事物本质特征或内部联系分类。例如,根据人口的经济地位、政治态度和意识形态等社会属性分类,根据企业的所有制和经营状况分类等等,都属于本质分类。 科学分类具有重要意义,它可以总结、巩固、提高比较的结果,可以把复杂事物条理化、系统化,可以揭示事物的内部结构和比例关系,有时还具有科学预见的作用。但是,分类法也有自身的局限性。它只能静态反映事物的现状,而不能动态揭示事物变化发展的规律。 第二节 分析法和综合法 分析法和综合法也是人们认识事物的两种基本思维方法。 一、分析法 分析法,就是在思维中把客观事物分解为各个要素、各个部分、各个方面,然后逐个分别加以考察的思维方法。 分析法一般包括两个步骤: ?分解,即把客观事物分解为各个要素、部分或方面; ?分别考察,即对分解后的各个要素、部分、方面分别加以查考或研究。 分析法是人们认识客观事物的一种重要思维方法。因为,客观事物都是 104 由各个部分组成的统一整体。当客观事物以感性整体形式呈现在人们感官面前时,人们对它的认识总是直观的、笼统的、粗浅的。但是,当人们用分析法把客观事物分解为各个部分、并分别对各个部分进行考察之后,特别是在找出构成事物的基础部分或本质方面之后,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就大大前进了一步。分析的过程,是思维运动从整体到部分、从复杂到简单的过程。在分别考察各个部分的基础上,分析法能够找出构成事物的基础部分或本质方面,因而它是一种比较深刻的思维方法。 运用分析法认识客观事物,应该注意几个问题: (1)分析必须是客观的,即必须按照客观事物各个部分本来的组成状况去分解事物,而不能主观任意地分解客观事物。 (2)分析可以是多方面的,即可以从质上分解事物的各种属性,可以从量上分解事物的各种数量特征,可以从空间上分解事物的各个组成部分,可以从时间上分解事物发展的各个阶段。究竟从哪些方面分解事物,则应依研究任务的客观需要而定。 (3)分析应该是多层次的,即把客观事物分解为各个组成部分之后,对各个组成部分又可作深一个层次的分解和考察。从理论上讲,分析的层次是无限的。在实际工作中,应该根据研究的主客观条件选择适当的分析层次。 在社会调查中常用的分析方法有:矛盾分析法、因果分析法、系统分析法、结构—功能分析法等。 二、综合法 综合法,就是在思维中把对客观事物各个要素、各个部分、各个方面分别考察后的认识联结起来,然后从整体上加以考察的思维方法。 综合法一般包括两个步骤:?联结,即把分解、考察客观事物各个要素、部 分、方面所得到的认识联结起来; ?整体考察,即把客观事物的各个要素、部分、方面及其相互关系综合起来作为一个整体加以考察或研究。 与分析法一样,综合法也是人们认识客观事物的一种重要思维方法。因为,任何客观事物都是由各个要素、部分、方面构成的统一整体。要完整地认识事物,就必须在分析的基础上加以综合。 分析不是目的,而只是深入认识事物的一种手段。只有在分析基础上通过综合形成对于客观事物整体的认识,才能达到思维的目的。与分析的思维运动过程相反,综合是思维运动由部分到整体、由简单到复杂的过程。综合可以把事物的各个要素、部分、方面联系起来,可以从整体上把握事物多方 105 面的本质。因此,与分析法相对应,综合法也是一种比较深刻的思维方法。 运用综合法认识客观事物应该坚持几条原则: (1)综合必须是客观的、实事求是的,而不能是主观虚构的。 (2)综合应该是内在的、本质的,而不应仅是外观的、现象的。 (3)综合应该是多方面的、有机的,而不应是线型的、机械的。 三、分析与综合的统一 分析和综合是互相对立的,但又是统一的。 其统一的表现是: (1)分析和综合是互相依赖的。一方面分析是综合的基础,没有分析就没有综合;另一方面,综合是分析的前导,没有综合也就没有分析。因为,任何分析都是在一定整体观念指导下进行的。分析前的整体知识与在分析基础上形成的综合知识,在深度和广度上都有质的区别。但不管怎样,任何分析都必须以一定的综合知识为前导却是肯定无疑的。 (2)分析和综合是互相转化的。一方面,分析向综合转化。任何分析都是为了更深刻地认识事物,都会最终走向综合,因此,综合是分析的完成和归宿。另一方面,综合向分析转化。每一个综合的认识,既是前一阶段分析的终点,又是后一阶段分析的起点。人的认识就是在分析一综合—再分析一再综合的过程中不断深化和提高的。这一切都说明,分析和综合是对立的统一。 第三节 矛盾分析法 矛盾分析法,就是运用矛盾规律(即对立统一规律)分析社会现象的思维方法。矛盾分析法中最主要的是:分析事物内部的对立和统一,揭示事物发展的内因和外因,认识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 一、分析事物内部的对立和统一 唯物辩证法认为,任何事物都包含着内在的矛盾性,同一和对立是矛盾所固有的两种相反相成的基本属性。矛盾的同一性,是指矛盾对立面之间的相互依赖和相互贯通(相互包含、相互转化)。矛盾的对立属性又称斗争性,是指矛盾对立面之间的相互排斥和相互否定。同一性和斗争性,是矛盾的两种相反的属性,但它们又是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同一是对立中的同一,对立是同一中的对立。所谓矛盾关系,就是对立统一的关系。 由于社会生活中充满着各种各样的矛盾,因此,要正确认识社会现象就必须运用对立统一的分析方法。 106 二、揭示事物发展的内因和外因 唯物辩证法认为,矛盾的同一性是有条件的、相对的,矛盾的斗争性是无条件的、绝对的。事物的运动和变化,主要是由事物的内部矛盾引起的,但也受着外部矛盾的影响。内部矛盾是事物变化的内因,外部矛盾是事物变化的外因。 根据内因和外因辩证关系的原理,在社会调查中要正确认识社会现象的运动、变化和发展,就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首先,要分析社会现象变化的内部原因。 其次,要分析社会现象变化的外部原因。 再次,要研究内因和外因在一定条件下的相互转化。 揭示社会现象发展的内因、外因及其相互转化的关系,是正确认识社会现象发展源泉或动力的根本方法。 三、认识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 唯物辩证法认为,矛盾既具有普遍性,又具有特殊性。 矛盾的普遍性,是指矛盾的共性、矛盾存在的绝对性,即每一事物的发展过程存在着自始至终的矛盾运动。 矛盾的特殊性,是指矛盾的个性,矛盾存在的相对性。矛盾的特殊性表现为物质运动形式的特殊性、矛盾发展的不同过程及其不同阶段的特殊性、矛盾系统中各种矛盾以及同一矛盾两个方面的地位和作用的特殊性、矛盾斗争形式的特殊性等等。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区别是相对的,在一定条件下是可以相互转化的。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就是矛盾的共性和个性、绝对性和相对性的关系。任何事物都是共性和个性、绝对性和相对性的统一。 在社会调查中,运用上述原理分析社会现象应该把握几个要点: (1)矛盾具有普遍性,它无所不在,无时不在。因此,要正确认识社会现象,就必须按照实际情况分析社会现象的内在矛盾及其发展变化。必须明确,没有什么社会现象是不包含矛盾的,也没有什么时候是不存在矛盾的。任何社会现象、任何时候,都只存在着矛盾的差异问题,而不存在着矛盾的有无问题。差异就是矛盾。没有矛盾就没有世界。 (2)矛盾具有特殊性,它总是具体的、有条件的。因此,在肯定矛盾普遍性的前提下,应着重分析矛盾的特殊性。 一般地说,分析社会矛盾的特殊性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分析社会现象性质的特殊性,它是一社会现象与其他社会现象相互区别的客观依据。 107 ?分析社会现象发展过程的特殊性,它是同一社会现象在不同发展过程中相互区别的客观依据。 ?分析社会现象发展阶段的特殊性,它是同一社会现象发展过程在不同阶段相互区别的客观依据。 ?在由多种社会矛盾构成的社会矛盾系统中,分析各个社会矛盾所占地位和所起作用的特殊性,它是社会基本矛盾和非基本矛盾、社会主要矛盾和非主要矛盾相互区别的客观依据。 ?在一个社会矛盾统一体中,分析矛盾各个方面所占地位和所起作用的特殊性,它是主要的矛盾方面和非主要的矛盾方面相互区别的客观依据。 ?分析社会矛盾斗争形式和解决办法的特殊性,它是社会矛盾性质特殊性的必然表现和客观要求,也是认识社会矛盾特殊性的目的和落脚点。 总之,分析社会矛盾的特殊性越具体越好。一切依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矛盾分析法的基本内容和根本要求。 (3)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是辩证统一的,共性寓于个性之中,个性与共性相联系而存在。因此,要深刻认识社会现象及其本质,就必须把共性和个性有机统一起来,把普遍原理与各地实际情况有机统一起来,按照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以及个别—一般—个别的认识秩序,循环往复,不断深化。只有这样,才能逐渐把普遍原理与具体实践结合起来,才能达到正确认识社会现象及其本质的目的。 总之,矛盾分析法是唯物辩证法的根本方法,其内容博大精深,极为丰富。 108 第四节 因果分析法 因果分析法,就是探求事物或现象之间因果联系的思维方法。形式逻辑和唯物辩证法是研究因果联系的最一般的方法。 一、形式逻辑的因果分析法 因果联系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原因在前,结果在后,而没有相反的情况。根据这一特点,形式逻辑为探求因果联系提供了五种简单的、初步的方法,即求同法、求异法、求同求异并用法、共变法和剩余法。 (一)求同法(即契合法) 求同法是指研究某一社会现象(a)的原因时,如果该社会现象分别在几种不同场合出现,在每个场合的先行情况中只有一种情况(A)相同,其他情况都不相同,那么,这一相同的情况(A),就可能是被研究社会现象(a)的原因。 求同法的公式是: 场合 先行情况 被研究现象 1 A,B,C a 2 A,D,E a 3 A,F,G a : : : 所以, A可能是 a的原因 109 求同法的特点是异中求同,其结论只具有或然性。 (二)求异法(即差异法) 求异法是指研究某一社会现象(a)的原因时,如果该社会现象在一种场合出现,在另一种场合不出现,在两种场合的先行情况中只有一种情况(A)不同,其他情况都相同,那么,这一不同情况(A)就可能是被研究社会现象(a)的原因。 求异法的公式是: 场合 先行情况 被研究现象 1 A(B,C,D,E a 2 一,B,C,D,E 一 所以, A可能是 a的原因 求异法的特点是同中求异,其结论也只具有或然性,但是,比求同法的结论要可靠一些。 (三)求同求异并用法 求同求异并用法是指被研究的社会现象(a),在几个正面场合出现时,先行的几种情况中都只有一个共同情况(A);而在几个反面场合不出现时,先行的几种情况中都没有这个共同情况(A)。这样,就可以确定这个共同情况(A)可能是被研究的社会现象(a)的原因。 求同求异并用法的公式是: 场合 先行情况 被研究现象 1 A,B,C a 正面场合 { 2 A,D,E a 3 A,F,G a : : : 1 —,B,M,N — 2 —,c,Q,R — 反面场合 { 3 —,D,Q,P — : : : 所以, A可能是 a的原因 求同求异并用法的特点是既求同,又求异,它一般经过三个步骤:?正 110 面场合用求同法得出结论;?反面场合也用求同法得出结论;?比较正反两种场合用求异法得出最后结论。这就是说,它两次求同,一次求异,兼有求同法和求异法的优点,其结论比较可靠,但仍只具有或然性。 (四)共变法 共变法就是在其他条件(B,C,D„„等)不变的情况下,如果某一现象(A)发生一定程度变化,另一现象(a)也随之发生一定程度变化,那么,前一个现象(A)就可能是另一现象(a)的原因。 共变法的公式是: 场合 先行情况 被研究现象 1 A,B,C,D a 1l 2 A,B,C,D a 22 3 A,B,C,D a 33 : : : 所以, A 可能是 a的原因 共变法的特点是在变化中求因,它不仅有利于发现社会现象之间的因果联系,而且有利于研究因果之间的数量关系。但是,共变关系不一定是因果关系(如闪电光越强,雷鸣声越大,但闪电不是雷鸣的原因,它们都是自然放电的结果)。而且,许多共变关系有一定限度(如施肥与增产是共变的,但施肥过多反而减产)。因此,共变法的结论也只具有或然性。 (五)剩余法 剩余法就是被研究的某种复合社会现象(a,b,c,d),是由某种复合原因(A,B,C,D)引起的,除去已知因果联系的部分(B,C,D是b,c,d的原因),则剩余部分(A与a)之间也可能存在着因果联系。 剩余法的公式是: 被研究的复合现象a,b,c,d的复合原因是A,B,C,D。 已知 B是b的原因 已知 C是c的原因 111 已知 D是d的原因 所以, A可能是a的原因 剩余法的特点是由余果推余因,因此又叫残余法。剩余法的结论也只具有或然性。 上述五种方法,都是探求因果联系的有效方法,但都只是初步的方法,他们的结论都只具有或然性。因此,要真正判明社会现象之间的因果联系,还必须借助于唯物辩证法。 二、唯物辩证法的因果分析法 因果联系在时间顺序上,总是原因在先,结果在后,而不会出现相反的情况。但是,先后相随的联系并不一定都是因果联系。例如,白天黑夜先后交替、春夏秋冬前后相随就不是因果联系,地球自转和围绕太阳公转才是它们相继出现的真正原因。这说明,先后联系仅仅是因果联系的必要条件,而不是因果联系的充分必要条件。 唯物辩证法认为,世界上的一切现象都是由某种或某些现象所引起的,因果联系的本质就是引起和被引起的联系。其中,引起某一现象的现象叫原因,而被某种现象引起的现象叫结果。只有这种引起和被引起的联系,才是因果联系的充分必要条件。 在唯物辩证法看来, 要判明社会现象之问的因果联系,除了要揭示社会现象之间引起和被引起的联系外,还应该把握以下几个要点: (1)因果联系是有条件的、相对的。 (2)因果联系是特指的、对应的。 (3)因果联系是对称的、相当的,即只有特定性质和规模的原因,才能引起特定性质和规模的结果;反之,特定性质和规模的结果,也只能被特定性质和规模的原因所引起。 (4)因果联系是多样的、特殊的。 一般地说,因果联系有以下几种基本类型: ?一因多果,同因异果,即一种原因同时引起多种结果,同一原因在不同条件下引起不同结果。 ?一果多因,同果异因,即一种结果由多种原因引起,同一结果在不同条件下由不同原因引起。 ?多因多果,复合因果,即原因和结果都不是单一的,而是复合的。 在分析因果联系时,不仅要注意社会现象之间引起和被引起的关系,而 112 且要注意分析不同事物、不同条件下因果联系的多样性和特殊性。只有实事求是地分析、揭示各种各样因果联系的不同特点,才能得出符合实际的科学结论。 第五节 系统分析法 在现代社会调查中,系统分析法具有越来越广泛的作用。 运用系统分析法研究社会现象,应该把握以下几个要点: 一、分析系统的构成要素 在系统论看来,要素是构成系统的基础,离开了要素就无所谓系统。要素是构成系统的单元、成分或因素,它标志简单的相对稳定的本体。 要素有几个特点: ?个别性。每个要素都具有自己独特的内在矛盾、独特的质的规定性和量的规定性。 ?差别性和多样性。构成系统的各个要素之间都存在着差异,就系统整体而言其构成要素则是多种多样的。 ?不可分割性。对于系统来说,要素都是作为非复合体出现的,是不可分割的。 在社会调查中,运用系统分析法研究社会现象,首先要正确分析社会系统的构成要素,深入研究各个要素的特点,特别是要着重剖析每个要素所独有的质的规定性和量的规定性。同时,应该注意在要素与系统的相对关系中,从总体上把握要素的内涵和外延。 二、研究系统的内在结构 所谓结构,就是构成系统诸要素所固有的相对稳定的组织方式或联结方式。 如果组织方式、联结方式科学合理,那么生产力系统的整体性质就优越,整体功能就有可能大于各生产力要素个别功能之和;反之,整体性质就粗劣,整体功能就可能小于各生产力要素个别功能之和。这说明,研究系统内在结构是正确认识系统的不可缺少的环节。 系统的内在结构有几个特点: ?稳定性。系统诸要素之间的联系方式是相对稳定的,它是系统存在和发展的前提。结构受到损害,系统就会发生震荡;结构发生质变。系统就会崩溃。 ?有序性。系统的内在结构是按照一定规则或程序联结起来的。有序性 113 是稳定性的内在要求,无序性则是对稳定性的否定或破坏。 ?层次性。正如系统、要素有层次之分一样,系统结构也有层次之分。每一层次的结构,既由下一层次结构所组成,又是上一层次结构的组成部分。层次性是有序性的具体表现。 ?关联性。系统的内在结构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任何一个部分结构发生变化,都会引起其他结构发生相应变化,并对系统的整体性质和整体功能产生或大或小的影响。 ?形式性。系统结构是一种组织方式或联结方式,即是一种形式关系。由于同样形式(结构)可以容纳不同内容(要素),同样内容(要素)可以具有不同形式(结构)。因此,应该把对系统构成要素的研究与系统内在结构的研究有机地结合起来。 在社会调查中,运用系统分析法研究社会现象,决不能把系统等同于其构成要素的简单总和,而必须在研究其构成要素的基础上,进一步把握社会系统的内在结构。只有这样。才有利于把握社会系统的整体性质和整体功能,才有利于探求通过调整或改变系统内在结构促进系统整体性质进步和整体功能提高的途径和方法。 三、揭示系统的整体性质和整体功能 系统之所以是系统,就因为它是一个整体。整体性原则是系统分析法的实质和核心。在社会调查中,不仅要研究系统的构成要素和内部结构,而且要研究系统的整体性质和整体功能,并把它作为研究系统的归宿点和落脚点。 在系统的构成要素和内在结构基本相同的条件下,系统的整体性质和整体功能主要取决于系统内部的自我协调和自我控制能力。这种能力是通过控制和反馈来实现的。事实上,任何一个系统都存在着两个互相联系、互相作用的子系统,即施控系统和受控系统。系统自我协调和自我控制的过程,就是施控系统与受控系统相互作用的过程。 在社会调查中,运用系统分析法研究社会现象,必须在研究系统构成要素和内在结构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它的施控系统和受控系统的状况和整个系统自我协调、自我控制的实际能力。只有这样,才能对系统的整体性质和整体功能做出正确的判断。 四、探究系统的外部环境 所谓环境,是指系统周围的各种外部条件的总和。 系统与环境的关系有两种类型,即开放型和封闭型。 114 开放系统,是指在质料、能量、信息等方面与外部环境不断进行交换的系统。这类系统,只有与周围环境不断进行质料、能量、信息的交换,才能保持自身的生存、平衡和稳定,才能逐步克服某些不平衡性或无序状态,使系统逐渐从无序走向有序,从低级走向高级,并进而谋求自身的更新、改造和发展。 封闭系统,则是指与外界环境基本上不发生往来而能独立生存下去的系统。例如,沙粒、晶体等无机物体,闭关锁国的封建社会等。 社会系统所处的外部环境是多种多样、复杂多变的。一定数量和素质的人口,一定的地域范围、区位条件、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一定的生产方式、经济结构和经济状况,一定的经济体制、政治制度和社会组织,一定的文化传统、意识形态和心理特征,一定的生活方式、行为规范和社会习俗等等,都是社会系统不能脱离的外部环境,都是社会调查要探究的可能对象。在一个具体调查项目中,究竟探究哪些外部环境,则应根据研究课题的需要和调查者的可能做出适当选择。一般地说,只有那些对正确认识研究对象不可缺少的外部条件,才应列入探究范围。 第六节 结构—功能分析法 结构—功能分析法,就是运用系统论关于结构与功能相互关系的原理来分析社会现象的思维方法。结构—功能分析法的主要内容是:结构分析法、功能分析法,以及黑箱方法、灰箱方法和白箱方法。 一、结构分析法和功能分析法 系统结构,是指系统内部诸要素之间的联系方式;系统功能,则是指系统与外部环境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能力。结构与功能的相互关系是:结构说明系统内部的联系和作用,功能说明系统外部的联系和作用;结构决定功能,功能反作用于结构,并在一定条件下引起结构的变化。 结构分析法,就是通过剖析系统内在结构来认识系统特性及其本质的思维方法。例如人口结构的研究,所使用的思维方法都是结构分析法。这说明,结构分析法具有广泛适用性和普遍指导意义。为了弥补结构分析法的不足,随着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的发展,功能分析法就得到了口益广泛的重视和应用。 功能分析法,就是通过系统与环境之间“输入”和“输出”的关系来判断系统内部状况及其特性的思维方法。所谓功能就是把特定的“输入”转化为特定的“输出”的能力。通过对这种转化能力的分析,就可以对系统内部 115 结构及其特性形成一定的认识。 结构分析法,通常称为“内描述方法”,它是一种静态研究方法;功能分析法,通常称为“外描述方法”,它是一种动态研究方法。这两种方法,可以分别使用,也可以结合起来使用。只有既对系统进行静态“内描述”研究,又对系统与环境的关系进行动态“外描述”研究,并把两者结合起来的方法,才能算是完整的结构—功能分析法。 二、黑箱方法、灰箱方法和白箱方法 按照对系统内部结构和状态的了解程度,可以把现实系统分为三种类型,即黑色系统、灰色系统和白色系统,人们通常称之为黑箱、灰箱和白箱。 所谓黑箱,是指人们对其内部结构和状态完全不了解或不可能直接了解的系统。 所谓灰箱,是指人们对其内部结构和状态的一部分有所了解或可能了解、对另一部分则尚未了解或不可能直接了解的系统。 所谓白箱,是指人们对其内部结构和状态已经全部了解或可能全部了解的系统。 黑箱方法,就是通过环境和黑箱之间输入、输出的变换来认识黑色系统的方法,它实际上是完全的功能分析法。 黑箱方法,一般有三个步骤: ?确认黑箱,即明确黑箱的范围,把黑箱从它所处的环境中分离出来。 ?考察黑箱,即通过观测或实验来了解环境与黑箱之间在质料、能量、信息诸方面输入和输出的变换情况。 ?阐明黑箱,即根据输入和输出的变换情况,对黑箱的内部结构、特性和状况做出判断或说明。 灰箱方法,就是把对灰箱内部状况的部分了解和环境与灰箱之间输入、输出的变换结合起来认识灰色系统的方法,它实际上是不完全结构分析法和不完全功能分析法的结合。 白箱方法,就是把对白箱内部状况的了解和环境与白箱之间输入、输出的变换结合起来认识白色系统的方法,它实际上是完全结构分析法和完全功能分析法的结合。严格地说,只有这种方法才是完全的结构—功能分析法。这种分析法的最大特点是高度的透明度和高度的公开性。 黑箱方法、灰箱方法、白箱方法,都离不开对系统与环境之间输入、输出转换关系的研究,从这个意义上说,这三种方法都是功能分析的具体方法。功能分析法具有重大的认识论意义。因为,人类对于现实世界的认识过程, 116 就是从认识事物外部现象开始逐步深入到认识事物内在本质的过程,就是使黑箱逐步转变成为灰箱、白箱的过程。这个过程是永远不会完结的。人类打开一批批黑箱群之后,又会出现一批批新的更庞大、更复杂的黑箱群。要打开这些黑箱群就离不开越来越精细的功能分析法。从这个意义上说,功能分析法是人类认识世界的永恒的思维方法。 第十六章 调查报告的撰写 第一节 调查报告的特点和类型 一、调查报告的特点 调查报告是反映调查研究成果的一种书面报告。它的主要特点是: (一)针对性 (二)真实性 (三)新颖性 (四)时效性 调查报告的上述特点是相互联系的。针对性是调查报告的目的;真实性则是调查报告的基础,是针对性、新颖性和时效性赖以存在的前提;新颖性、时效性则是针对性、真实性的客观要求。 二、调查报告的类型 根据不同的标准。调查报告可分为许多不同类型。其中,主要有三种分类方法。 (一)根据调查报告内容的广度,可分为综合性调查报告和专题性调查报告。 综合性调查报告的内容比较广泛、全面,反映的情况比较丰富,篇幅一般也较长。 专题性调查报告的内容比较狭窄、专一,问题比较集中,有较强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篇幅一般也比较短小。 117 应当指出,综合性调查报告与专题性调查报告的区分是相对的。一般地说,综合性调查报告的内容较广,较“全”,相对而言,专题性调查报告的内容较窄、较“专”,但两者之间并没有绝对分明的界限。 (二)根据调查报告内容的深度,可分为描述性调查报告和因果性调查报告 描述性调查报告,就是对社会真实情况进行具体描写和叙述的调查报告,它的内容可以是定性的,也可以是定量的,但都以回答“是什么”和“怎么样”的问题为主。 因果性调查报告,就是以揭示社会现象之间因果联系为主要内容的调查报告,它的内容不仅要说明“是什么”和“怎么样”的问题,而且要回答“为什么”和“怎么办”的问题。 描述性调查报告尽管在内容层次上比较浅,但却是任何调查报告都不可缺少的基本组成部分。任何因果性调查报告都必然包括一定篇幅的描述性内容,并以描述性调查为立论基础。描述性调查报告可以独立成篇,因果性调查报告则是在描述性调查基础上深入研究的结果。 (三)根据调查报告的主要目的,可分为应用性调查报告和学术性调查报告 1(应用性调查报告 应用性调查报告,是以现实应用为主要目的的调查报告。这类调查报告,大体上又可分为以下六种类型: (1)以认识社会为主要目的的调查报告。这类调查报告,主要是起认识社会现象、了解社会问题、把握社会脉搏的作用。在写法上,这类调查报告应该突出事实,在事实的叙述上要力求全面、系统、具体、深入。例如,毛泽东的《寻乌调查》、《兴国调查》等就是这类调查报告。 (2)以研究政策为主要目的的调查报告。这类调查报告,主要是为正确制定政策或正确执行政策服务的。撰写这类调查报告时(不仅要叙述必要的调查材料,而且要进行深入的分析和论证,阐述利弊,权衡得失,并对今后的实际工作提出政策性的具体建议。 (3)以总结经验为主要目的的调查报告。这类调查报告,主要是为了总结、推广先进经验,同时也有树立典型、表彰先进的作用。撰写这类调查报告,应具体说明其产生的社会历史条件、发展的阶段和过程,特别是要详细介绍曾经遭遇过的困难、问题和解决办法,以及已经取得的成绩和推广的意义等。 118 (4)以揭露问题为主要目的的调查报告。这类调查报告,主要是揭露社会生活中的阴暗面、消极面,以达到提高认识、吸取教训、改进工作的目的。写作这类调查报告,不仅要如实地揭露问题,而且要深入地分析原因,客观地判明性质,指出问题的严重性和危害性,有的还要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和建议。 (5)以支持新生事物为主要目的的调查报告。这类调查报告,主要是通过反映新人、新事、新思想、新创造,以达到宣传新生事物、发展新生事物的目的。撰写这类调查报告,应着重说明新生事物“新”在何处,它的产生条件、发展过程,如何解决前进过程中的矛盾和困难,揭示出它的成长规律和重要意义,并指明它的发展方向以及应该采取的对策等。 (6)以思想教育为主要目的的调查报告。这类调查报告,主要是向广大干部和群众进行思想教育,以达到明辨是非、统一认识的目的。这类调查报告,应该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时效性。如果抓不住症结,隔靴搔痒,或者时过境迁,不能及时回答人们迫切需要解决的思想问题,那就会影响调查报告的社会效果。撰写这类调查报告。要准确把握人们的思想脉搏,针对现实生活中人们普遍关注的热点、疑点问题,采取平等对话的态度,有理有据地摆事实、讲道理。 2(学术性调查报告 学术性调查报告,是以理论探讨为主要目的的调查报告。它大体上可分为理论研究性调查报告和历史考察性调查报告。 (1)理论研究性调查报告。这类调查报告,主要是通过对现实问题的调查和研究,做出理论性的概括和说明。其写作特点是,对调查对象、调查程序、调查方法等要做具体说明,调查资料要真实、系统和完整,论证过程要符合逻辑,研究结论要明确和新颖,对不同的理论观点要做出评论或分析。 (2)历史考察性调查报告。这类调查报告,主要是通过对文献资料的调查分析,来揭示某些社会现象的内在本质及其发展规律。写这类调查报告,要从历史事实出发,既要旁征博引,注意资料的全面性、真实性,又要约之行文,注意归纳、综合,以揭示出社会现象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 应该指出,应用性调查报告与学术性调查报告的区分,是就其主要目的而言的。它们的区分只具有相对意义,它们的社会作用往往是互相渗透的。事实上,应用性调查报告也可以做出理论性概括;学术性调查报告也可以用于指导实践,为现实服务。 119 第二节 调查报告的结构和内容 一般地说,调查报告由“标题”、“前言”、“主体”、“结束语”等部分组成,有的调查报告在前言之前还有“简介”、在结束语之后还有“后记”和“附录”。 一、标题 标题,是调查报告的题目。一个好的标题往往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因此有“题好一半文”之说。撰写调查报告,应该十分重视标题的推敲。 标题的写作,通常有几种方式: (1)直叙式,即直接用调查对象或调查内容作标题。如《关于黑恶犯罪搅乱市场秩序的调查》、《城镇居民经济状况调查》等。这类标题,直接指明了调查对象,概括了报告主题,比较客观、简明,但显得呆板,缺乏吸引力。这种形式的标题,多用于综合性、专业性较强的调查报告。 (2)判断式,即用作者的判断或评价作标题。如《创新是企业的生命》。这类标题,揭示了报告主题,表明了作者态度,比较吸引人,但调查对象和报告的主要内容在标题中往往不易看出。这种形式的标题,多用于总结经验、政策研究、支持新生事物等类型的调查报告。 (3)提问式,即用提问的方式作标题。如《中小企业能否突破成长瓶颈?》。这类标题提出了问题,设置了悬念,比较尖锐、鲜明,有较强吸引力,但一般看不出调查的结论。这种形式的标题,一般用于揭露、探讨问题的调查报告。 (4)抒情式,即用抒发作者感情的方式作标题。例如,2002年第1期《求是》刊载的云南建设民族文化大省的调查,其标题就是:《等闲识得春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这类标题,充分表达了作者感情,具有较强的感染力和吸引力,但仅仅从标题很难判断报告的内容。这种形式的标题,一般用于表彰新生事物或鞭挞消极社会现象的调查报告。 (5)双标题,即两个标题。它又分两种形式:一种是主标题和副标题,如《加强企业管理,提升企业竞争力——株洲市企业管理调查》等。另一种是引题和主标题,如《堤防建设中的一个突出问题:一边资金紧缺,一边冒领挪用》。这类标题,虽然比较复杂、冗长,但它综合了多种标题的优点,因而是各种调查报告使用得比较多的一种形式。 标题的写法灵活多样,无论采取哪种标题形式,都力求概括、简明、新颖、对称。这就是说,标题要概括调查报告主要内容;要简明表达调查报告 120 主题;要有新鲜感、吸引力和感染力;要与调查报告的内容相对称,既不应“头大帽小”,也不应“头小帽大”。 二、前言 前言又称导言或导语,是调查报告的开头部分。前言的内容主要是说明为什么进行调查、怎样进行调查和调查的结论如何。 前言的写作,有以下几种方法: (1)主旨陈述法,即在前言中着重说明调查的主要目的和宗旨。例如,《大庆“第二次创业”的调查与思考》的前言是这样写的:“曾为我国国民经济发展做出巨大贡献、被誉为‘工业战线一面旗帜’的大庆油田,经历四十多年开发建设后,已进入高含水后期开采阶段。大庆油田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如何使大庆这座因油而兴的城市避免因油而衰?这是摆在新一代大庆人面前的严峻课题。‘第二次创业’,就是铁人的后代们为此而进行的可贵实践。”这种写法,有利于读者准确地把握调查报告的主要宗旨和基本精神,是一种最常见的写作方法。 (2)情况交待法,即在前言中着重说明调查工作的具体情况。例如,《武汉地区吸毒人群特征调查》,其前言包括以下一些内容:第一,调查目的,了解吸毒人群的基本特征;第二,调查时间,1998年7月;第三,调查地点,武汉市强制戒毒中心;第四,调查对象,352名吸毒者等等。这种写法,有利于读者了解调查工作的具体情况,便于读者对调查结论做出自己的判断。 (3)结论前置法,即在前言中先简要说明调查的基本结论。例如,《今日农村谁种田》这篇调查报告,开头就有这样一段话:“阳春三月,记者来到大别山南麓的黄冈山区走村串户,一路所见都是‘种田的老汉采茶的婆,村村难见年轻人’,农业精壮劳力都进城打工去了,广阔农村是一片‘老人村’景象。”这种写法,开门见山,直奔主题,有利于读者对调查报告的观点一目了然。 (4)提问设悬法,即在前言中只提出问题、设置悬念,而不作正面回答。例如,《塔石化“晒太阳”令人费解》这篇调查报告,开头就提出了一系列问题:“为什么一个国家投资高达36亿元的现代化化工厂‘晒太阳’会达4年之久?为什么在国家加大西部大开发投入的同时,已经投人巨额资金的现代化设备却不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塔石化‘晒太阳’说明了什么?”这种连续提问、设置悬念的写法,增强了吸引力,常用于总结经验和揭露问题的调查报告。 前言的文字都应力求简明、精练,具有吸引力。 121 三、主体 主体,是调查报告的主要、核心部分。它一般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研究有关问题的社会背景和主要目的; ?调查对象的选择及其基本情况; ?调查的主要方法和过程; ?调查获得的主要资料和数据; ?研究的主要方法、过程和结论; ?对调查研究过程及其结果的评价。 如果是学术性调查报告,还应该包括: ?研究有关问题的学术背景; ?对有关问题已有研究成果的简介和评析; ?自己的研究假设和研究方案; ?主要概念、主要指标的内涵和外延及其操作定义; ?调查数据统计分析的结果; ?调查结果的学术性推论和评价; ?本调查研究的主要缺点或局限性; ?本调查尚未解决的问题或新发现的问题。 总之,主体部分是调查报告的主要内容。它写得如何,直接决定着调查报告的质量和社会作用。 调查报告主体部分的结构,通常有三种形式,即纵式结构、横式结构和纵横交错式结构。 (1)纵式结构,就是按照事物发展的历史顺序和内在逻辑来叙述事实,阐明观点。 (2)横式结构,就是把调查的事实和形成的观点,按性质或类别分成几个部分,并列排放、分别叙述,从不同方面综合说明调查报告的主题。这种结构的优点是,问题展得开,每个问题的论述比较集中,而且条理清楚,有较强的说服力。 (3)纵横交错式结构,就是纵式结构和横式结构结合使用的方式。这种结构一般有两种情况: 其一,以纵为主、纵中有横。 其二,以横为主、横中有纵。 上述两种纵横交错结构,既有利于按照历史脉络讲清楚问题的来龙去 122 脉,又有利于按问题的性质或类别分别展开论述,因此,许多大型调查报告的主体部分往往采用这种结构。 四、结束语 结束语,是调查报告的结尾部分。调查报告的结尾部分,从形式上看有三种不同处置方法:一是没有结束语;二是简短的结束语;三是较长的结束语。从内容上看,结束语有以下几种写法: (1)概括全文,深化主题。即根据调查的情况,概括出主要观点,进一步深化主题,增强调查报告的说服力和感染力。 (2)总结经验,形成结论。即根据调查的情况,总结出基本经验,形成调查的基本结论。 (3)指出问题,提出建议。即根据调查的情况,指出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提出弥补或改进的具体建议。 (4)说明危害,引起重视。即根据调查的情况,说明问题的严重性、危害性,以便引起有关方面的重视,有的还提出对策性的具体意见。 (5)展望未来,指明意义。即根据调查的情况,由点到面、由此及彼,开扩视野、展望未来,指出有关问题的重要意义。 调查报告的结束语,应根据写作目的、内容的需要采取灵活多样的写法,要简明扼要,意尽即止,切不可画蛇添足,弄巧成拙。 五、简介 简介,是撰写在标题前后的、对调查报告主要内容的简要介绍,其目的是引起读者的注意和兴趣。其写作方法大体上有以下几种: (1)摘要式,即将调查报告的主要内容摘录或列举出来。 (2)说明式,即用一段文字说明调查报告的主要内容。 (3)导语式,即用一段与标题紧密相联的简短文字作为调查报告的简介。 另外,还有一种提问式的导语。 从目前情况看,简介的撰写方式已越来越多。为了吸引读者的注意和兴趣,各种新颖的简介方式正在不断涌现。 六、后记 后记,是撰写在结束语之后的、对与调查报告的形成、写作、出版有关的问题所作的说明。它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与调查课题提出和实施有关的情况和问题。 (2)与调查报告撰写有关的情况和问题。 (3)与调查课题参与者和调查报告撰写者有关的情况和问题。 123 (4)与调查报告发表或出版有关的情况和问题。 应该指出,后记并不是调查报告不可缺少的部分。如果调查报告在前言、主体或结束语中已经说明了上述问题,就不必再写后记了。只有重大课题的大型调查报告才需要撰写后记。 七、附录 附录,是调查报告的附加部分。附录的内容,主要是调查报告正文包括不了、或者没有说到而又需要说明的情况和问题。它一般包括以下一些内容: (1)引用资料的出处。 (2)调查问卷或量表。 (3)调查指标的解释或说明。 (4)计算公式和统计用表。 (5)调查的主要数据。 (6)参考文献。 (7)典型案例。 (8)名词注释、人名和专业术语对照表。 附录也不是调查报告不可缺少的部分。只有大型调查报告才需要附录。附录的内容不应随意扩张,只有那些与调查报告密切相关、而又无法为调查报告所包含的内含才应列入附录之内。 第三节 调查报告的构成要素和撰写程序 调查报告有四大构成要素,即主题、结构、材料和语言。其中,主题是调查报告的灵魂,结构是调查报告的骨架,材料是调查报告的血肉,语言是调查报告的肌肤,四者缺一不可。 撰写调查报告的一般程序是:提炼报告主题、拟定写作提纲、精选调查材料、推敲书面语言。这也是撰写调查报告要把握好的四个重要环节。 一、提炼报告主题 主题是调查报告的灵魂。它是作者分析社会现象、揭示事物本质所形成的中心思想或基本观点。正确提炼主题,是写好调查报告的关键。 正确提炼调查报告主题,必须考虑两个方面的因素,即调查研究的目的和调查所获得的真实材料。调查研究的目的和调查报告的主题是不完全相同的。 提炼调查报告主题的过程,是分析客观社会现象、揭示客观事物本质的过程,是根据调查的实际情况修改、完善或另行确定调查研究目的的过程, 124 是促使主观目的与客观实际密切相结合的过程。 主题的提炼,要努力做到正确、集中、深刻、新颖和对称。 正确,是指主题要如实反映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要对社会实践起指导作用,对社会发展起促进作用。 集中,是指主题要突出,要小而实,不要多中心,不要大而空。 深刻,是指主题要深入揭示事物的内在本质,由现象到本质,由浅层本质到深层本质,不断深入下去,而不能只满足于对现象、对浅层本质的认识。 新颖,是指主题要有新意,要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有所发现、有所前进、有所创造,要努力在别人尚未开垦的地方去耕耘。 对称,是指主题与材料、观点相对称。主题过宽、过大,而材料不充分、观点不成熟,论证就没有力量;主题过窄、过小,又不能充分发挥材料和观点的价值。 二、拟定写作提纲 拟定写作提纲的过程,实际上是研究调查材料的过程,形成基本观点的过程,进一步明晰报告主题的过程。 一份高质量的写作提纲,从内容的角度看应该符合四条基本要求: ?突出报告主题,即围绕着报告主题科学安排层次结构,合理使用调查材料,深入论证基本观点,努力充分表达调查报告的主题。 ?阐明基本观点,即根据主题阐明观点,用材料论证观点。用观点统帅材料,努力做到观点和材料的统一。 ?精选调查材料,即精心选择真实、准确、全面、系统的调查材料,努力做到材料与观点的统一,并与观点一起共同突出报告主题。 ?符合内在逻辑,即写作提纲要符合客观事物发展的内在逻辑,努力做到历史与逻辑的统一。 写作提纲的文字表达方式,常用的有两种: 一是标题法,即按总标题、大标题、小标题、子标题的形式,将内容分层排列。这是一种常用的写作提纲形式,其特点是主题突出,层次清楚,结构严密。 二是句子法,即用句子的形式,把所要论述的内容概括表达出来。这种提纲形式的特点是内容明确,表述完整。 三、精选调查材料 为了充分论证主题,应该精心选择以下几种类型的材料: (1)典型材料。典型材料是最能反映事物本质、说明和表现主题的材料。 125 如典型事件、典型例证、典型经验、典型事迹等。典型材料必须真实、具体、生动,具有代表性。典型材料的运用,有助于说明事物的本质,加深对问题的认识,增强说服力。 (2)综合材料。综合材料是指能说明事物总体概貌的材料。写作时,要注意处理好典型材料和综合材料的关系,没有综合材料说明不了广度,缺少典型材料体现不了深度,只有把这两种材料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充分说明事物总体的状况。 (3)对比材料。对比材料是一组具有可比性的材料。如历史与现实的对比成功与失败的对比,新与旧的对比,好与坏的对比,优点与缺点的对比,先进与落后的对比等等。有比较才有鉴别。通过对比,可以使调查报告的主题更加突出,给人以更强烈、更深刻的印象。 (4)统计材料。统计材料包括绝对数、相对数、平均数、指数、动态数列等等。统计材料有很强的概括力、表现力,而且有具体性、准确性的特点。许多问题用文字很难表达清楚,但如果选用恰当的统计材料就可一目了然。因此,恰当地使用统计材料,对于论证基本观点、突出报告主题、增强调查报告的科学性、准确性和说服力具有重要作用。 四、推敲书面语言 调查报告的书面语言,必须保持客观态度。如果是描述性的调查报告,应严格保持中立态度,用具体事实说话,而不要轻易作判断、下结论;如果是因果性、学术性、应用性的调查报告,无论是讲道理、下结论,还是指出问题、提出建议,都应以事实为根据,而不能离开事实空发议论。 调查报告的表达方式,最好用第三人称或非人称代词,尽量避免强加于人之感。当然,在特殊情况下,也可采用第一人称的写法。 调查报告是一种以叙事为主的说明性文体,应该有其独特的语言风格。一般地说,调查报告的语言应力求做到: (1)准确。陈述事实要真实可靠,引用数据要准确无误。议论要缘事而发、把握分寸,切不可任意拔高或贬低。 (2)简洁。要开门见山,不拐弯抹角,用尽可能少的字句表达尽可能多的内容。叙述事实,不要作过多描绘;阐释观点,不要作繁琐论证。要坚决删去一切可要可不要的字句和段落。 (3)朴实。要使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不要使用深奥的专业术语和华而不实的词藻,不随便运用夸张手法和奇特比喻。 (4)生动。要形象、活泼,可适当使用一些群众语言和通俗比喻。但不 126 要使用那些多数人看不懂的土语、方言。 127
本文档为【社会调查研究的地位、任务与作用】,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418164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263KB
软件:Word
页数:159
分类:生活休闲
上传时间:2017-09-26
浏览量: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