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湘教版八年级地理(上)笔记

湘教版八年级地理(上)笔记

举报
开通vip

湘教版八年级地理(上)笔记第一章  中国的疆域与人口 一、中国的疆域 (一)位置与领土四端 1.位置 (1)从半球位置看,我国位于东半球和北半球。 (2)从海陆位置看,我国我国位于亚洲的东部,太平洋的西岸。 2.领土的四端 (1)最北端在(黑龙江省)漠河以北黑龙江主航道的中心线。 (2)最南端在(海南省)南海南沙群岛的曾母暗沙。 (3)最东端在(黑龙江省)的黑龙江与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心线的相交处。 (4)最西端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帕米尔高原。 (二)疆域与邻国 1.我国陆地面积约960万平方千米,居世界第三位。 陆上国境线长达2万千米,有...

湘教版八年级地理(上)笔记
第一章  中国的疆域与人口 一、中国的疆域 (一)位置与领土四端 1.位置 (1)从半球位置看,我国位于东半球和北半球。 (2)从海陆位置看,我国我国位于亚洲的东部,太平洋的西岸。 2.领土的四端 (1)最北端在(黑龙江省)漠河以北黑龙江主航道的中心线。 (2)最南端在(海南省)南海南沙群岛的曾母暗沙。 (3)最东端在(黑龙江省)的黑龙江与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心线的相交处。 (4)最西端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帕米尔高原。 (二)疆域与邻国 1.我国陆地面积约960万平方千米,居世界第三位。 陆上国境线长达2万千米,有14个陆上邻国: ①东有朝鲜,②东北有俄罗斯,③正北为蒙古,④西北为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和塔吉克斯坦,⑤西有阿富汗和巴基斯坦,⑥西南有印度、尼泊尔和不丹,⑦南有缅甸、老挝、越南。 2.我国领海面积约300多万平方千米。 (1)从北到南,依次濒临渤海、黄海、东海和南海。渤海、台湾海峡和琼州海峡是我国的内海。 (2)台湾岛是我国面积最大的岛屿,其次是海南岛、崇明岛。 (3)我国大陆海岸线长1.8万千米,与韩国、日本、菲律宾、马来西亚、文莱、印尼等6个国家隔海相望。 二、中国的行政区划 (一)三级行政区划 1.省(自治区、直辖市、特别行政区) 2.县(自治县、县级市) 3.镇(乡) (二)省级行政区及简称 我国的省级行政单位共有34个,其中包括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以及香港、澳门2个特别行政区。 三、中国的人口 (一)世界人口最多的国家 1.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我国人口为12.95亿,约占世界总人口的21.2%。 2.在各省级行政单位中,河南省人口最多,澳门最少。 (二)人口的分布 1.人口密度 全国人口平均密度为135人/平方千米,人口密度自东南向西北递减。在各省级行政单位中,西藏人口密度最小。 2.人口分布界线 我国人口分布大致以黑龙江省的黑河到云南省的腾冲为界,东部人口稠密,西部人口稀疏。 3.人口的地理分布特点 东部地区人口多,西部地区人口少。 4.人口增长的特点 人口基数大,增长较快;城镇人口增长迅速。 5.人口政策 我国把实行计划生育,控制人口的数量,提高人口的素质作为长期的基本国策。 四、中国的民族 (一)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1.我国共56个民族,其中 (1)汉族人口最多(90.6%),其他55个民族人口较少,统称少数民族。 (2)在少数民族中,壮族人口最多,主要分布在广西壮族自治区,人口在400万以上的少数民族还有满族、回族、苗族、藏族、维吾尔族、彝族、土家族和蒙古族等。 (二)民族的分布 1.民族分布特点:“大杂居,小聚居”。 2.各民族的分布 (1)汉族分布最广,主要集中分布在东部和中部。 (2)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东北、西北和西南的边疆地区,云南省是我国少数民族最多的省级行政单位。 3.台湾的高山族、海南的黎族是它们各自特有的民族。 (三)民族风情 蒙古族的那达慕大会,傣族的泼水节,汉族的端午赛龙舟,彝族的火把节 第二章  中国的自然环境 一、中国的地形 (一)地势 1.地势特征: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状 2.地势界线 (1)一、二级阶梯的界线为:昆仑山——祁连山——横断山; (2)二、三级阶梯的界线为: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 3.地势与地形 (1)第一级阶梯是青藏高原; (2)第二级阶梯以高原、盆地和山地为主; (3)第三级阶梯以平原、丘陵为主。 4.地势对气候、河流、水能的影响 (1)有利于海上湿润气流深入内地,形成降水; (2)使我国许多大河滚滚东流,沟通了东西交通,促进沿海和内地的经济联系; (3)在阶梯交界处蕴含巨大的水能。 (二)地形 1.地形特点 (1)地形多种多样,山区面积广大(2/3) (2)地形以山脉为骨架,呈网格状分布 2.主要山地 (1)东西走向的山脉 ①天山——阴山      ②昆仑山——秦岭    ③南岭 (2)东北——西南走向的山脉 ①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        ②长白山——武夷山      ③台湾山脉(主峰玉山,我国东部最高峰) (3)南北走向的山脉 ①横断山      ②贺兰山    ③六盘山 (4)西北——东南走向 ①阿尔泰山      ②祁连山 (5)弧形山脉 喜马拉雅山(主峰珠穆朗玛峰8843.44米,位于中尼边境,世界最高峰) (6)五岳名山 ①东岳泰山(山东)  ②西岳华山(陕西)  ③北岳恒山(山西)  ④南岳衡山(湖南)  ⑤中岳嵩山(河南) 3.四大高原 (1)青藏高原  我国面积最大、世界最高的高原,有“世界屋脊”之称。气候寒冷,雪上连绵,冰川广布,大江大河的发源地。 (2)内蒙古高原  我国第二大高原,地势平坦开阔,东部为草原,西北部多荒漠与戈壁。 (3)黄土高原  世界黄土最深厚、分布面积最广的高原。水土流失严重,地表支离破碎,沟壑纵横。 (4)云贵高原  地表崎岖,石灰岩广布,喀斯特地貌发育典型,山间多坝子。 4.四大盆地 (1)塔里木盆地  我国面积最大的内陆盆地,多荒漠戈壁,内有我国最大的沙漠——塔克拉玛干沙漠,油气资源丰富。 (2)准噶尔盆地  牧场广阔,畜牧业发达,多绿洲农业 (3)柴达木盆地  我国地势最高的内陆盆地,矿产资源丰富(钾盐、石油),有“聚宝盆”之称。 (4)四川盆地  土壤肥沃,矿产丰富,有“天府之国”之称(成都平原)。 5.三大平原 (1)东北平原  我国面积最大的平原,地势平坦,黑土广大。 (2)华北平原  地势地平,又叫黄淮海平原,黄河是塑造华北平原的主力。 (3)长江中下游平原  地势地平,湖泊众多,河渠稠密,有“鱼米之乡”的美称。 6.主要丘陵 山东丘陵、辽东丘陵、东南丘陵 二、中国的气候 (一)气候复杂多样 1.气温与温度带 (1)气温的分布规律 ①冬季气温南高北低,温差大(主要受纬度位置的影响) ②夏季气温南北普遍高温,温差小。 (2)冬季气温: ①最高在海南岛,②最低在漠河(受纬度位置影响) (3)夏季气温: ①最高在新疆吐鲁番盆地(影响因素:深居内陆,温带大陆性气候), ②最低在青藏高原(主要因为地势高) (4)温度带 依据积温高低,把我国分为热带、亚热带、暖温带、中温带和寒温带等温度带及高原气候区。湖南属亚热带。 2.降水与干湿区 (1)降水的规律 ①降水的地区差异大,降水量由东南沿海地区向西北内陆地区递减; ②降水的季节分配不均,夏秋多(80%),冬春少; ③降水的年际变化大 (2)我国的“雨极”:台湾火烧寮(地形雨) (3)干湿区 依据降水量与蒸发量的对比,把我国分为湿润区、半湿润区、半干旱区和干旱区等四大干湿区。湖南属湿润区。 (4)多旱涝灾害 ①洪涝是发生在我国东部平原地区夏秋季节的灾害。 ②旱灾是对我国农业生产影响最大、最常见、且分布范围最广的一种气候灾害。 3.气候类型 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高原高山气候 西北地区 温带季风气候 东半部 温带大陆性气候 1月0℃等温线 高原高山气候 亚热带季风气候 青藏高原区 热带季风气候 (二)季风气候显著 1.季风区与非季风区 (1)夏季风影响的地区叫季风区。 (2)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界线: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 2.季风 (1)冬季盛行源于西伯利亚和蒙古高原的偏北风,寒冷干燥。(冬季风) (2)夏季盛行源于太平洋的东南风和源于印度洋的西南风,暖热湿润(夏季风) 3.季风与降水 季风是导致我国降水分配不均的主要原因。夏季风的进退影响雨带的推移,当夏季风反常时常带来旱、涝灾害。 4.季风气候的特点  雨热同期 (三)多特殊天气 1.寒潮 (1)冬半年(秋末——春季)影响我国广大地区的主要灾害性天气。 (2)主要灾害表现为:急剧降温、霜冻、大风、雨雪。 2.梅雨 (1)夏初影响我国江淮地区的常见天气。 (2)天气特征为:长时间的连续降水,易造成洪涝和低温以及干旱。 3.台风 (1)夏、秋季节主要影响我国东南沿海地区的灾害性天气。 (2)主要灾害为:狂风、暴雨、海面上的风暴潮以及因此而产生的洪涝、山洪、泥石流等。 4.沙尘暴 春、冬季节寒潮天气发生时影响我国北方和西北地区的一种严重影响工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的天气。 三、中国的河流 (一)河湖概况 1.外流区为主 外流河 最后注入海洋的河流 太平洋 受地势西高东低的影响,数量最多 外流河分布的区域,叫外流区 印度洋 雅鲁藏布江和怒江 北冰洋 额尔齐斯河 内流河 最终未流入海洋的河流 最长的内流河:塔里木河 内流河分布的区域,叫内流区 2.水文特征 (1)外流河 水量 水位 结冰期 夏季风盛行时 大 上涨,形成汛期 无 冬季风盛行时 小 下降,形成枯水期 秦岭—淮河以北的河流有结冰 (2)内流河 ①分布:西北内陆地区。 ②水源:主要来自高山冰雪融水。 ③水文特征:多属季节性河流(夏季水量最大,冬季断流),水位季节变化大。 4.湖泊 (1)我国湖泊主要分布在青藏高原(咸水湖为主)和东部平原区(淡水湖)。 (2)青海湖是我国面积最大的湖泊(咸水湖)。 (3)五大淡水湖:鄱阳湖(江西)、洞庭湖(湖南)、太湖(江苏)、洪泽湖(江苏)、巢湖(安徽)。 (二)长江 1.源头与入海 长江发源于青藏高原唐古拉山,向东注入东海,全场6300千米,为我国第一长、第一大河,世界第三长,第三大河。 2.河段划分与水文特征 (1)上游  源头——宜昌,地势落差大,江流湍急,水能资源丰富,大型水利工程有葛洲坝及三峡(世界最大的水利枢纽)。 (2)中游  宜昌——湖口,河道蜿蜒,水面宽阔,流速锐减,荆江河段有“九曲回肠”之称。 (3)下游  湖口——入海口,江面开阔,水运发达。 3.主要支流  雅砻江、岷江、嘉陵江、乌江、汉江(最大支流)、湘江、赣江。 4.防洪与灌溉 5.“黄金水道”长江航运价值巨大,货运量居全国货运首位。 6.水能开发 (三)黄河 1.源头与入海 黄河发源于青藏高原巴颜喀拉山,注入渤海,全场5464千米,我国第二长河,呈“几”字形。 2.河段划分与水文特征 (1)上游  源头——河口,水流湍急,水能资源丰富。 (2)中游  河口——旧孟津,流经黄土高原,含沙量大。 (3)下游  旧孟津——入海口,河道泥沙淤积形成“地上河”,水患严重。 3.主要支流  湟水、洮河、渭河、汾河。 4.黄河的治理  治理黄河的关键是治沙,根本措施是加强中游的水土保持。 5.开发利用  修建水电站和水利枢纽工程能在防洪、发电等方面发挥综合效益。黄河干流上主要的水利枢纽有龙羊峡、李家峡、刘家峡、三门峡、小浪底。 第三章  中国的自然资源 一、自然资源概况 1.概念:存在于自然界的能为人类提供福利的物质与能量。   比较:天然宝石、东北虎、阳光是自然资源,         皮革、羊毛衫、煤油、水泥、农村沼气、水稻不是,这些都要人工加工或培育才能得到。 2.分类:   (1)可再生资源    包括气候资源、土地资源、水资源和生物资源   (2)非可再生资源  包括矿产资源           范围的可拓展性 3.特征:  数量的有限性           质量的差异性           分布的规律性和不均匀性 4.中国矿产资源概况:   (1)我国矿产资源总量较大,仅次于俄罗斯、美国,居世界第3位;但人均占有量少。   (2)我国矿产资源具有“北方多煤铁石油,南方多有色金属”的分布特点。   (3)主要油田 省区 黑龙江 山东 辽宁 河南 河北 甘肃 青海 新疆 油田 大庆 胜利 辽河 中原 华北 玉门 冷湖 克拉玛依、塔北   (4)主要煤田   我国煤炭资源储量居世界第二位,产量居世界第一位。山西省是我国煤炭资源最丰富的省级行政单位,有“煤海”之称。 省区 山西 河北 黑龙江 河南 辽宁 江苏 安徽 四川 贵州 煤田 大同、阳泉、西山 开滦、峰峰 鸡西、鹤岗 平顶山 阜新 徐州 淮北 攀枝花 六盘水   (5)主要铁矿 省区 辽宁 河北 安徽 湖北 海南 四川 内蒙古 铁矿产地 鞍山、本溪 迁安、武安 马鞍山 大冶(yӗ) 石碌 攀枝花 白云鄂博   (6)有色金属矿产 省区 江西 湖南 贵州 云南 甘肃 江西 湖南 广西 内蒙古 山东 产地 德兴 锡矿山 铜仁 个旧 金昌 大余 水口山 平果 白云鄂博 招远 矿产 铜矿 锑矿 汞矿 锡矿 镍矿 钨矿 铅矿 铝土矿 稀土矿 金矿 5、太阳能资源 年太阳总辐射量分布规律:东少西多。其中辐射最多的是青藏高原,最少的是四川盆地。 二、中国的土地资源 (一)土地资源特征 1.“人多地少”是我国土地资源的基本国情。 2.构成特点:类型齐全,草地面积广大,比重大;耕地、林地比重小,难利用土地比重大,后备土地资源不足。 (二)土地资源的分布 1.耕地:东部季风区的平原和盆地。 2.草地:内蒙古的东部、青藏高原的东部和南部。 3.林地:天然林(东北和西南地区),人工林和次生林(东南部山区)。 4.土地质量差别:   (1)东部季风区:雨热同期,土壤肥沃,生产力高,集中了全国90%左右的耕地和林地。北方为旱地,南方为水田。   (2)西北内陆:光照充足,热量较为丰富,但干旱少雨,水源不足,以草地和荒漠为主。   (3)青藏高原:光照充足,但热量不足,土地生产力较低。 (三)存在的问题 1.存在问题:耕地减少;滥伐森林;过度放牧或毁草开荒 2.“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是我国土地资源的基本国策。 三、中国的水资源 1.分布特点   (1)地区分布悬殊:具体表现为“东多西少,南多北少”。   (2)时间分配不均:夏秋多,冬春少,年际变化大。 2.水资源的调节   (1)地区分布不均:跨流域调水,例如:引滦入津,引黄济青,南水北调工程。   (2)时间分配不均:兴修水库。 (3)浪费和污染严重:节约用水,科学用水,保护水资源,防止水污染。 3.水能资源   (1)我国水能资源的蕴藏量和可开发量均居世界首位。   (2)我国的水能资源以西南地区最为丰富,主要分布在长江、黄河总上游,珠江(西江)上游及雅鲁藏布江。 四、中国的海洋资源 1.四大海产:大黄鱼、小黄鱼、带鱼、乌贼。 2.四大渔场:黄渤海渔场、舟山渔场(最大)、南海沿岸渔场、北部湾渔场。 3.著名盐场:北方的长芦盐城(最大)和淮北盐场、南方的布袋盐城和莺歌海盐场。 第四章  中国的区域差异 一、秦岭——淮河线 1.区域分界线 (1)A、秦岭——淮河线 ①经过省区:自西向东经过甘(陇)、陕(秦)、豫、皖、苏5省区。 ②南北两侧的差异:包括自然环境(气候、河流)、地理景观(植被、农业生产)和居民生活习惯(主食、交通运输方式)          参看教材77页
本文档为【湘教版八年级地理(上)笔记】,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196623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90KB
软件:Word
页数:9
分类:生活休闲
上传时间:2017-09-19
浏览量:3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