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某三级公路设计模板

某三级公路设计模板

举报
开通vip

某三级公路设计模板说 明 书                  一、 概述 (一)项目背景 近年来,贵州省不断加强农村公路建设力度,到“十二五”期末,全省农村公路通车里程已经达到14万公里,公路拉动农村经济发展,广大人民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已初步改善。“十二五”期间,贵州将实现100%的乡镇通油路(水泥路)、100%的建制村通公路,到“十二五”期末将实现70%的建制村通油路(水泥路),到2017年底将实现100%的建制村通油路(水泥路)。 当前,在贵州省着力建设农村公路的大背景下,贵阳市紧紧围绕贵州省委、省政府的政策,抢抓通村公路...

某三级公路设计模板
说 明 书                  一、 概述 (一)项目背景 近年来,贵州省不断加强农村公路建设力度,到“十二五”期末,全省农村公路通车里程已经达到14万公里,公路拉动农村经济发展,广大人民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已初步改善。“十二五”期间,贵州将实现100%的乡镇通油路(水泥路)、100%的建制村通公路,到“十二五”期末将实现70%的建制村通油路(水泥路),到2017年底将实现100%的建制村通油路(水泥路)。 当前,在贵州省着力建设农村公路的大背景下,贵阳市紧紧围绕贵州省委、省政府的政策,抢抓通村公路的建设机遇,努力提升出境县、乡、村公路等级,力争到规划期末全市境内县、乡、村公路与周边县市公路全部实现无缝衔接,行政村通客车率达100%。贵阳市农村公路建设工程的建设对改善沿线村民出行条件,促进区域社会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二)、任务依据 受贵阳市交通运输局的委托,我所承担了本项目可实行简易设计工作。 (三)、设计依据 1、贵州省“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工程技术导则 2、交通部部颁《公路工程技术 标准 excel标准偏差excel标准偏差函数exl标准差函数国标检验抽样标准表免费下载红头文件格式标准下载 》(JTG B01-2014) 3、交通部部颁《公路路线设计 规范 编程规范下载gsp规范下载钢格栅规范下载警徽规范下载建设厅规范下载 》(JTG D20-2006) 4、交通部部颁《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 D30-2015) 5、交通部部颁《公路圬工桥涵设计规范》(JTG D61-2005) 6、交通部部颁《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 D60-2004) 7、交通部部颁《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规范》(JTG D40-2011) 8、交通部部颁《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细则》(JTG/TF30-2014) 9、交通部部颁《公路交通安全设施设计细则》(JTG/T D81-2006) 10、交通部部颁《公路环境保护设计规范》(JTJB06—2010) 11、现行有关法律、法规、规程等。 (三)、测设经过 我院于2015年9月1日组织技术人员进入项目现场,根据测设原则和本项目的具体要求,对现有公路进行详细调查、测量,于2015年9月10日完成外业测量工作。根据外业实地测量数据,通过精心设计,于2015年10月完成该项目施工图设计资料的出版。 项目外业勘测参照交通部部颁《公路勘测规范》(JTG C10-2007)的规定进行操作,内业设计文件编制按照交通部2007年7月颁布的《公路工程基本建设项目设计文件编制办法》及《贵州省通村油路改造工程管理办法(试行)》(黔交建设[2011]49号)的要求进行编制。 二、路线全长、技术标准及完成主要工作量 (一)、路线全长 本次设计的为贵阳市息烽县六桶至鹿窝公路,路线全长为28.753Km。 (二)总体设计原则 作为山岭重丘区改扩建三级公路项目,从其特殊的自然、地理位置和本项目的主要服务功能等方面考虑,选线时遵循如下原则: (1)按照本段工程复杂地形、地质条件的不同分布特征,灵活掌握路线指标,既要适当选用较高技术标准,为以后道路的发展留有余地,也要合理控制投资。并遵循“安全性、服务性、特征性、协调性和自然性”的总体设计原则。 (2)利用地质调绘资料及初勘资料作好地质选线,建立路线带状数字地面模型和使用国内外知名的公路设计软件,作好多 方案 气瓶 现场处置方案 .pdf气瓶 现场处置方案 .doc见习基地管理方案.doc关于群访事件的化解方案建筑工地扬尘治理专项方案下载 的比选优化。 (3)路线设计重视平面、纵面,特别是横断面的结合,作好高填深挖路段与桥梁的比较。 (4)线型设计要重视路基土石方大体平衡和合理调运,对耕植土地资源的保护,合理运用地形,减少对自然破坏,提倡环保设计。 (5)结合沿线城镇发展规划,带动地方经济发展,合理确定路线走向和通道设置。 (6)切实贯彻“保护耕地、节约用地、少拆房屋、方便群众、水利环境保护、保护风景区”的原则,减少对敏感区域的影响。 (7)灵活使用曲线以适应地形,做到标准、指标灵活掌握,只要保证行车安全,有利于环境保护,少占农田等资源,就可以灵活运用。 (三)、技术标准 公路等级:三级; 设计速度:30Km/h; 路基宽度:8.5m; 最大纵坡:8%; 最短坡长:60 m; 圆曲线最小半径: 30m; 竖曲线最小半径:凸型250m、凹型250m; 设计洪水频率:小桥、涵洞、路基1/25; 汽车荷载等级:公路—II级。 (四)、完成的主要工程量 项目 单位 推荐线 备注 路线 路线长度 Km 28.753     施放中桩 个 2870   路基路面及工程地质 路基、路面 Km 28.753   排水、防护 Km 28.753   布置机械钻孔 m/个 22   探坑 个 无   取土样 组 34   试验 组 14   物探 m 无   地质调绘 Km2 3.2   桥涵 水文验算/分析 Km 28.753   大桥 m/座 0   中桥 m/座 0   涵洞 道 28   经济调查 Km 28.753             三、沿线地形、地貌、地质、地震、气候、水文等自然地理特征及其与公路建设的关系 (一)、地形、地貌 本项目区地处江南古陆向云贵高原过渡斜坡地带,区域内地形自西向东倾斜,路线顺应地形布线,多属越岭线和沿溪线,越岭线路段山势起伏不大,多以中低山、低山为主,利于路线布设;沿溪线路段,地势较为平坦开阔,利于布线,但雨季路基易受洪水冲刷,布线时应对河流、溪沟进行详细水文调查。 (二)、地层岩性 项目沿线分布地层时代主要为寒武系、奥陶系、二叠系、清白口系。 (三)、地质构造 项目区域地质主体构造发育有NNE和NEE两组断裂系统,它们彼此相交、联合,构成若干菱形或矩形块体。地质构造以断层为主,无区域性、活动性断层构造发育。 (四)、地震烈度 该路线全线均位于地震烈度六度以下地区,地震动峰值加速度系数小于或等于0.05地区的公路工程,按照交通部部颁《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14)的有关规定,除特殊要求外,可采用简易设防。 (五)、气候 本项目区域的气候属于中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具有四季分明,气候温和,降水丰沛、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无霜期长、雨热同季,具有明显的季风性气候特点。平均温度在14.4度至18.4度之间;无霜期275天;年降雨量1100~1400mm;全年日照时数1188小时,占全年可照数的30%,为日照低值区。 (六)、水文特征 项目沿线河流多为雨源型及典型的峡谷河流。地表迳流与降雨量、地形、植被密切相关,河水除靠降水补给外,地下水补给占有较大的比例,枯水季节靠地下水的补给率达到20%,地下水在项目区域的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中均占有重要地位。 (七)、河流水文 公路沿线除了有河流可以用作公路建设施工用水外,还有溪沟流水都可以作为公路建设施工用水。另外,沿线的地下水出露较少,估计对公路建设一般无影响。不过由于山区河流易暴涨暴落,具有洪枯流量瞬息变化,易涨易退形成雨源性河流的水文特征,在设计、施工都必须注意其特点,以免造成公路的水毁问题。 (八)、与公路建设的关系 根据沿线地形、地质、地震、气候、水文等自然地理特征及项目的具体情况,项目中有近95%的老路可以利用,区域气候比较适宜项目建设,结合本项目的建设规模,总体较适合项目的建设。 根据《中国地震动态参数区划图》(GB 18306-2001),本项目所处位置可采用简易设防。 沿线气候、水文可保证平均每年270天组织施工的条件,施工的连续性能得到很好得保证。 四、沿线筑路材料、水、电等建设条件及与公路建设的关系 本项目路线天然筑路材料较为丰富,主要出露的岩石为白云岩、灰岩、泥灰岩、沉凝灰岩、绢云母板岩、变余凝灰岩、变余砂岩等,均是较好的筑路材料,外露部分呈中、强风化状,可作路基填料。部分路段边坡开挖出的石料可作砌筑材料。沿线砌筑材料分布均衡,储量也较丰富,开采的石料通过检测合格后,方能用于工程中。部分料场是原已开采过,有较好的采石机械安装平台和堆料场地。本项目为通村水泥路,开采时必须保护好原有生态环境,尽量避免在行车视线范围内开采砂石料。 沿筑路所需的水泥、钢材、石油沥青等材料其性能必须满足国家有关标准要求,质量达到本项目的使用要求,可通过外购应用于本工程。本项目基本为改建工程,大部分路段可利用原有老路组织工地运输,局部新建路段均有简易公路可以利用。沿线水系分布较广,施工和生活用水条件便利,施工、生活用电,通讯均可利用沿线电力、电讯线路。 五、与周围环境和自然景观协调情况 (一)绿化工程 (1)边坡绿化 部分路段填方路堤喷播植草,利用自然水、光热条件绿化固土,以稳定路堤边坡坡面,即在路基防护设计同时也考虑了边坡的美化绿化设计。 对于裸露基岩:可分别在坡脚、坡顶栽植多年生攀沿植物和蔓生藤本植物掩荫岩面,使工程回归自然。 (2)敏感路段绿化 本段公路环境噪声标准:居民区执行《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GB3096-93中4类区标准,学校执行4类区标准。 防噪措施:在公路用地范围内,视敏感区对环境的需要,在公路和敏感区之间种植防噪树林,乔木、灌木相结合,以减轻行车噪声,尾气对敏感区的影响。 (3)取土、弃土场绿化 为防止水土流失和恢复原环境自然植被面,除对本路段取土、弃土场进行必要地挡防、排水设计外,还进行了绿化设计。 (二)、水土保持防治措施 水土保持措施主要有预防保护措施、治理措施、监测措施。 (1)涉及预防保护措施 公路建设项目具有在一定宽度内呈带状、点状分布,涉及范围广、路线长,地形起伏变化,对地面扰动的类型多,工程量大等特点。建设中开挖、回填方量大,废弃土、石、渣量多,跨越河道、渠系多,影响面广。因此,必须采取强有力的预防保护措施。 优选建设时序、工期: 施工方法的正确与否,是影响公路工程的建设水土流失的重要因素。该项目应采取科学的施工工艺,合理的施工组织,保证公路建设影响范围内土体的稳定性。 ①土石方工程选择适宜的施工时间。因暴雨季节是水土流失的主要时段,大规模的挖方及填筑路基,弃土、取土应避开雨季,并在雨季到来之前做好边坡防护及排水设施; ②控制土石方工程施工周期。采用边开挖、边回填、边碾压的施工方案,尽可能减少疏松土壤的裸露时间; ③控制爆破药量。按岩层类别留足保护层开挖,然后人工削坡,防止开挖线以外的岩石震裂或失稳; ④弃土均必须按照设计要求运到指定地点堆弃,不得随意弃土,并按设计要求作好弃土场防护设施。即弃场位置应满足水保要求。砌拦渣墙或挡土墙,后弃料,防止先流失后治理,减小治理难度; ⑤边坡开挖、回填边坡的砌筑工程,达到设计稳定边坡后迅速护砌。同时搞好坡面、坡脚排水系统,即施工一段砌筑加固防护一段。若大范围开挖、回填而不及时防护,必将大大降低边坡稳定性,造成崩塌和滑坡等严重的水土流失。 (2)认真实施水土保持方案 把项目区水土保持施工任务列入公路建设的重要内容,确保水土保持施工进度与主体工程建设同步;要保证水保措施的施工质量,确保边坡、渣料场和构(建)筑物稳定,使水保工程与主体工程同时验收和投入实用。 (3)强化管理、监理、监督 项目建设、设计、监理、施工等单位要密切配合,努力实现项目区水土流失的预防和治理目标。项目区的市、地、县水行政主管部门和水土保持预防监督执法机构,要强化项目预防监督力度,确保项目区水土保持目标实现。项目区地方政府,要加强项目区水土保持工作的领导,及时为公路划定管理保护范围,落实管理保护 责任 安全质量包保责任状安全管理目标责任状8安全事故责任追究制幼儿园安全责任状占有损害赔偿请求权 制,设置碑记、界桩、封山育林,保护植被,预防造成新的水土流失。 (4)治理措施 根据本段公路工程建设的特点及造成的水土流失的情况,水土流失治理工程措施主要是施工期中的临时防护措施,弃渣场整治和防护措施。路基施工应根据当地气象条件合理安排工期,避开雨季进行路基施工,并在雨季到来之前做好必要的排水设施和防护工程。具体工程防护措施如下: ①土沉淀池及土工布围栏 在有雨水地面径流处开挖路基时,应设临时土沉淀池。土沉淀池是用推土机在路基旁边推0.5m深、20-30m2面积的小池,使雨水在池中流速减缓泥沙下沉。并在沉淀池出水口设土工布围栏,再次拦截泥沙。当路基建成,排水设施铺砌完毕后,推平沉淀池。此外,在临时堆土周围容易发生水土流失的施工段应该设土工布围栏。土工布围栏的作法:布宽65cm,每3m设直径5cm的立柱,土工布固定在立柱上并有15cm埋入土下。围栏的作用是拦截泥沙并使雨水通过。 ②弃渣场水土流失防治措施 弃方数量包括部分未利用填方的挖方、清除的地表耕植土、水田地段换填的过湿土及片石排水沟挖基等。弃渣场地均选择设置在路线下方附近的冲沟或山坳,集中废弃。为防止工程弃渣场水土流失,应采取以下治理措施。 ●弃渣必须按设计要求堆放在指定的弃渣场内,不得乱弃。 ●弃渣堆堆成梯形断面,边坡坡度采用1:1.5-1:2为宜。 ●堆渣顶面设截水沟,顶部设2-3%的外倾横坡以利排水。 ●在弃渣堆外侧边坡下方设置挡土墙,避免滑塌造成病害。 ●为排出弃渣堆渗透水,设置盲沟。 ●对挡土墙以上弃渣堆体,坡顶直接植树、植草绿化防护,坡面进行植草、植树绿化防护。 ③料场水土流失防治措施 工程所需砂石(碎石、粗砂、料石)一般由施工单位向当地企业或农民购买,在购买 合同 劳动合同范本免费下载装修合同范本免费下载租赁合同免费下载房屋买卖合同下载劳务合同范本下载 中应明确规定水土保持责任: 供料单位具有当地水保部门颁发的砂石开采许可证。 供料单位在砂石开采中有水土保持的措施。如设置截水沟、排水沟、沉砂池、土工布围栏等工程措施;控制扰动地表面积;保证山体稳定,防止滑坡;覆土集中堆放,作为绿化或复耕的营养土;弃渣集中堆放在指定位置(先防护,后堆放),避免水土流失和污染周围土壤。 供料单位负责治理砂石开采引起的水土流失。砂石开采结束后,对采料场进行整治:如稳定边坡,平整场地,进行绿化或复耕。 ④临时工程水土流失防治措施 汽车不要装载过多,在便道上要慢速行驶,减少颠簸,减少渣土掉落,便道用完后,及时植树种草,恢复植被。 筑路材料堆放场和砼搅拌场等临时用地区,在施工期要注意材料保护和场地排水顺畅,防止雨水冲刷流失,施工完毕要及时恢复耕地或恢复植被。 (5)拆迁安置区水土流失防治措施 公路建设拆迁安置分布路线长,不宜集中用地,在拆迁安置户中提倡统一规划、集中建房、建楼房、减少用地面积。同时要控制宅基地面积,选择在平坦地带,禁止在25度以上坡地挖坡建房,施工时要减小挖土方量,地基开挖后要立即修建及时回填平整。房屋四周要多植树,恢复植被。 六、路线平面、纵面线形设计 1、路线按四级公路进行平、纵面线形布设,综合考虑了沿线社会条件和自然条件,路线顺应地形布线,不强求高标准,以保证路线走向与地形、地貌相吻合,线形连贯,曲线与直线合理搭配,注重环保,合理控制工程量,最大限度减少占地和拆迁,以节省工程投资为原则。结合沿线地形地质条件和使用功能,合理选用技术指标,保持线形连续、均衡,满足行车需要。 2、路线平、纵线型按四级公路技术标准执行。由于受地形限制,部分指标参照《贵州省乡村公路工程技术标准》(DBJ22-028-97)进行适当降低。平曲线间直线距离:同向满足2V(V代表设计速度)即40m最小距离(受限路段30m),反向满足1V即20m最小距离(受限路段15m)。 3、平面线型设计遵照“安全、经济、舒适、环保”的原则,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对于强制性条款规定的极限值,如最小平曲线半径做到合理掌握;对曲线间的直线长度,灵活掌握,不片面追求高指标。 4、纵断面设计。纵坡严格按照交通部部颁标准执行,综合考虑线形平顺、圆滑、视觉连续并与地形环境相协调等原则,其纵坡坡长、平均纵坡、合成纵坡均满足要求。原有公路为了更好的利用老路路基及其强度,在满足技术标准的前提下,尽量不挖老路路基,在原有路基宽度内以“宁填勿挖”为基本原则,以低填石方或零填石方设计为主。 七、交通工程及沿线设施 (一)设计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行业标准《公路交通安全设施标准汇编》[附录: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GB 5768-2009)]。 2、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JTG F71-2006《公路交通安全设施施工技术规范》。 3、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JTG D81-2006《公路交通安全设施设计规范》。 4、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推荐性标准JTG /T D81-2006《公路交通安全设施设计细则》。 5、JTG B01-2003《公路工程技术标准》。 6、JT/T279—2004《公路交通标志板》。 7、JT/T280—2004《路面标线涂料》。 8、中华人民共和国《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公路工程部分)。 (二)设计内容 1、防撞防护栏设计包括:波形护栏、钢筋混凝土护栏。 2、标志设计包括:警告标志、禁令标志、指路标志。 3、标线设计包括:道路中心线、行车道边缘线、震动减速标线。 4、里程牌、百米桩、公路界碑。 (三)设计原则 本项目为三级公路,按《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03)9.0.2条规定,交通工程及沿线设施等级定为C级。 1、防护栏 在路堤高度≥6m,连续下坡、急弯、陡坡等危险路段设置波形护栏或钢筋混凝土护栏。 2、标志 1、标志的设置统筹考虑,整体布局,标志布设做到连贯性、一致性,给道路使用者提供全面的交通信息。 2、标志的设置确保行驶安全、快捷、畅通,通过标志的引导,能顺利、快捷地抵达目的地,不致发生错向行驶。 3、给予道路使用者提供正确、及时、简明的信息,避免提供过多的信息,防止信息过载。 4、结构设计应充分考虑其承受荷载时的力学性能以满足使用要求。 5、结构形式的选择兼顾到其对道路美化的作用,达到美观、经济、适用,与道路沿线环境相协调。 6、考虑到标志坚固耐用,结合实地地形条件,结构型式一般以悬挂式为主(主要是单悬臂)。 7、本项目设置以下几类反光标志,以便为司乘人员提供准确、及时的行车信息。 禁令标志:限速等标志、严禁超车标志 警告标志:注意村庄减速、学校、医院禁止鸣号警告性标志以及急弯、陡坡、连续弯道危险路段标志。 指路标志:地名、行政区划分界、道路管理分界、交叉路口等标志。 8、标志底板采用LF2—M铝合金板材,厚度3mm,反光膜采用二级反光膜,标志板背后采用铝合金制滑动槽钢加强,标志板外缘采用卷边90试折二折加固。 板面设计参照国际GB5768—2009 标志板配色按照GB5768—2009一般道路标准要求执行。 禁令标志为白底、红圈、红杠、黑图案。 警告标志为黄底、黑边、黑图案。 指路标志为蓝底白图案。 9、标志支撑结构防护:抱箍、螺栓组采用热浸镀锌,镀锌量350g/m2,立柱、横梁、法兰盘、加劲肋采用热浸镀锌防腐,镀锌量550g/m2。 标志支撑结构除指定使用螺栓连接处以外,其余连接部采用焊接。 在标志的安装施工中,应特别注意标志安装的角度及路侧植树树冠对标志的遮挡,应仔细调速以达到最佳的视认、指示效果。 10、标志板必须满足JT/T279—2004《公路交通标志板》。 3、标线 在标线路段设置车行道边缘线、双向车道路面中心线,在有交通流汇合及分流地点设置导流标线、渠化标线。 标线材料要用热熔型玻璃微珠,不但使用效果好,而且便于施工及维护,其质量必须满足JT/T280—2004《路面标线涂料》。 道路标线包括:双车道中心线、交叉口标线等。 道路中心线标线由黄色虚线、实线等组成。 行车道边缘线为白色实线。 本设计在标线设计中针对长下坡较陡路段,设置减速震荡标线,迫使司机减速行驶,以达到安全行车的目的。 4、里程牌、百米桩、公路界碑 里程牌设置于公路前进方向的右侧,每公里设置一块。 百米桩设置于公路右侧各里程牌之间,第一百米设置一个。 公路界碑设置于公路两侧用地范围分界线上,界碑为白色,字用黑色。一般每隔200-500m设置一块,曲线段可适当加密。 其它未尽事宜,请严格按照有关《国标》、《规范》和《规程》执行。 八、路基设计原则、路基横断面布置及加宽、超高方案 (一)、设计标准 图8-1路基标准横断面图 ①路基宽度 本次设计全线路基宽采用8.5m:行车道宽度2×3. 5m,两侧各0.75m宽土路肩。 在与老路顺接路段,路基变窄,采用回旋线按其长度成比例的方式过渡,变窄路段过渡段长度按其渐变率1/15且长度为20米进行设置。 ②路拱横坡:2%。 ③洪水频率:路基设计洪水频率1/50,一般大、中桥1/100,涵洞1/50。 ④路基设计标高及超高过渡方式 路基设计标高为路基边缘标高,超高方式为绕内侧行车道边缘旋转。 ⑤路基压实标准 路基的压实度一般采用重型击实标准,路面底面以下路基不同深度的压实度可按下表执行: 路基压实度表 填挖类别 路面底面以下深度(cm) 压实度(%) 填方路基 上下路床 0~80 ≥95 上路堤 80~150 ≥94 下路堤 150以下 ≥92 零填及路堑路床 0~30 ≥95         填方路基与构造物衔接处,路基的压实度也应满足上表的规定。 2、一般路基设计原则、依据 根据沿线岩土类别、物理力学特征、水文地质条件、地形地貌以及对沿线已建道路挖方边坡及其稳定状况的调查,结合本路段挖方边坡高度,拟定挖方边坡坡度取值,土质1:0.5~1:1.5,石质1:0.3~1:0.5,边坡高度每隔8~10米,设一碎落平台,平台宽1.5~3.0米;填方路基原则上利用挖方中土、石作填料(其强度CBR值符合规范要求),但有机质土,湿度过大的粘土不能用作填料,填高0~8米采用1:1.5;8~20米采用1:1.75;在坡率变化处,设宽2~3米的边坡平台。对于挖方高度大于30m的边坡,对于填方高度大于20m及斜坡路堤等边坡则必须通过稳定计算确定可采用的设计方案,从中选择合理可行的方案进行处治。 (二)路基防护工程设计情况 (1)路堤边坡防护 ①当填方边坡高度≤8.0m时,直接填筑。 ②当填方边坡高度≥8.0m时,上部8.0m范围内直接填筑,其下采用带槽的拱形骨架护坡。 ③当填方坡脚伸入塘堰(或水库)时,一般采用砌体护坡对高出塘堰(或水库)设计水位0.5m以下的部分进行防护。 ④对于弱风化砂岩地段陡坡上的半填半挖路基,当填土高度较低时,但边坡伸出较远不易填筑时,则采用修筑护肩进行防护。 ⑤对于斜坡路段和与建筑物发生干扰路段的路堤,为减少占地、收缩坡脚和避免拆迁,则视情况选择仰斜式或折线式挡墙进行防护。 对于原地面的腐殖质土,回填路基时应清除。对于场地排水条件不好的填方路段特别应注意在施工阶段做好临时排水。 (2)路堑边坡防护 挖方边坡视其高度、覆盖层厚度、岩土界面、岩土体特征、边坡稳定情况进行防护。 ①对于高度≤10m的泥岩、粉砂质泥岩、卵(砾)石土、低~中液限粘土或粉土路段挖方边坡,一般均采用直接开挖。 ②对于高度为10m以上的泥质粉砂岩、砂泥岩互层、砂岩等路段挖方边坡,一般分级开挖边坡(逆向坡和切向坡路段)或锚杆挂镀锌铁丝网(顺向破路段),每级间设置1~2m宽的边坡平台(或碎落台)。 ③当水塘紧邻路堑坡口时,为防止塘水渗入挖方边坡而影响其稳定,对靠近路基侧的塘坝采用内外侧浆砌护坡进行封闭处理或加铺防渗土工布进行处理。 (三) 取土、弃土方案、环保及节约用地的措施 (1)取土、弃土设计方案 沿线废方就近弃于路堤坡侧超宽填筑与反填,在地形条件较好的情况下选择宽阔的山凹与冲沟填筑,弃土场顶面一般设置3%纵坡与2%横坡,弃土场周围一般设有排水沟,取土场周围一般设有截水沟,弃土场坡脚依地形与填筑高度设置浆砌块石护脚或M7.5浆砌片石土挡墙。弃方运输尽量考虑已有道路。 (2)环保及节约用地的措施 ①本段路线在平面布线时统筹考虑了建设项目的合理用地、尽量绕避农田和人口密集区,以保护农田、水利设施,减少房屋拆迁的影响,特别是学校、较大的居民区的拆迁等; ②由于本项目尽量减少对敏感区域的影响; ③在环境和技术条件可能的情况下,尽量降低路堤高度;对筑路材料的开采、运输路径、料场位置及取弃土位置作了合理的选择; 在倾斜地表填筑路堤或路堤填筑较高路段,坡脚用护脚收坡,以节约用地; ⑤由于路线所经地区地形为山岭区或丘陵区,高填深挖路段较多,因此纵面设计时力求做到就近路段土石方填方挖平衡。 ⑥在弃土场选址上尽量少占良田、池塘等农用设施,尽量避免对周围环境的破坏,维持生态平衡。弃土场形成后,在顶面复耕或植经济林,在坡面喷播植草,以保留耕地与林地,增加绿化面积,并增进弃土场的稳定性。 尽量减少永久占地,对取弃土场均采取相应的工程措施进行开发或复耕后交还给当地政府和居民。 (四)、 路面设计依据与设计原则 (1)设计依据 a.《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              JTG D50-2006 b.《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          JTG F40-2004 c.《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          JTJ 034-2000 d.《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              JTG F10-2006 (2)设计原则 路面设计应根据使用要求及气候、水文、地质等自然条件,密切结合当地实践经验,进行路基路面综合设计。 在满足交通量和使用要求的前提下,应遵循因地制宜、合理选材、施工方便、利于养护、节约投资的原则,进行路面设计方案的技术经济比较,选择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安全可靠、有利于机械化、工厂化施工的路面结构方案。 结合当地条件,积极推广成熟的科研成果,对行之有效的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应在路面设计方案中积极、慎重地加以利用。 路面设计方案应注意环境保护和施工人员的健康和安全。 广泛收集资料。广泛收集国内特别是高速公路路面建设成功的经验、失败的教训、研究的成果、试验的数据等。 立足于试验研究,对路面面层方案进行比较。 (3)路面结构设计。 本项目路面面层采用6cm厚AC-16中粒式沥青混凝土。按照交通部《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G D50-2006)的有关规定,采用双圆垂直均布荷载作用下的弹性层状连续体系理论、以回弹弯沉值、沥青混凝土及半刚性基层的层低拉应力设计指标进行计算,得到路面结构厚度。 计算主要指标如下: 一、设计弯沉值计算 序号 车型名称 前轴重(kN) 后轴重(kN) 后轴数 后轴轮组数 后轴距(m) 交通量 1 三湘CK6560 13 25.6 1 双轮组   5000 2 亚洲ZQ6560 15.7 27 1 双轮组   500 3 扶桑FU102N 44 85 2 双轮组 <3 200                 设计年限:12年          车道系数:0.6 序号 分段时间(年) 交通量年增长率 1 6 8% 2 6 5%       一个车道上大客车及中型以上的各种货车日平均交通量Nh=120 ,属轻交通等级 当以设计弯沉值和沥青层层底拉应力为指标时 : 路面营运第一年双向日平均当量轴次 :  273 设计年限内一个车道上的累计当量轴次 :  1065995 属轻交通等级 当以半刚性材料结构层层底拉应力为设计指标时 : 路面营运第一年双向日平均当量轴次 :  169 设计年限内一个车道上的累计当量轴次 :  659902  属轻交通等级 路面设计交通等级为轻交通等级 公路等级  三级公路 公路等级系数  1.1      面层类型系数  1      路面结构类型系数  1 路面设计弯沉值 :  40.2 (0.01mm) 层位    结 构 层 材 料 名 称    劈裂强度(MPa)    容许拉应力(MPa) 1        中粒式沥青混凝土          1.4              0.81 2        水泥稳定碎石              1                0.72 3        级配碎石 二、(1)路面结构厚度计算(土质路段) 公  路  等  级 :  三级公路 新建路面的层数 :  3 标  准  轴  载 :  BZZ-100 路面设计弯沉值 :  40.2(0.01mm) 路面设计层层位 :  2 设计层最小厚度 :  150 (mm) 层位 结构层材料名称 厚度(mm) 20℃平均抗压模量(MPa) 标准差(MPa) 20℃平均抗压模量(MPa) 标准差(MPa) 容许应力 1 细粒式沥青混凝土 60 1100 0 2000 0 0.81 2 水泥稳定碎石 ? 1400 0 1600 0 0.72 3 填隙碎石 200 210 0 1200 0   4 新建路基   30                        按设计弯沉值计算设计层厚度 : LD= 40.2 (0.01mm) H( 2 )= 250 mm      LS= 46.7 (0.01mm) H( 2 )= 300 mm      LS= 39.3 (0.01mm) H( 2 )= 287 mm(仅考虑弯沉) 按容许拉应力计算设计层厚度 : H( 2 )= 287 mm(第 1 层底面拉应力计算满足要求) H( 2 )= 287 mm(第 2 层底面拉应力计算满足要求) 路面设计层厚度 : H( 2 )= 287 mm(仅考虑弯沉) H( 2 )= 287 mm(同时考虑弯沉和拉应力) 通过对设计层厚度取整以及设计人员对路面厚度进一步的修改, 最后得到路面结构设计结果如下: ---------------------------------------- 中粒式沥青混凝土        60 mm ---------------------------------------- 水泥稳定碎石            300 mm ---------------------------------------- 级配碎石                200 mm ----------------------------------------        (2、)路面结构厚度计算(石质路段) 公  路  等  级 :  三级公路 新建路面的层数 :  3 标  准  轴  载 :  BZZ-100 路面设计弯沉值 :  40.2(0.01mm) 路面设计层层位 :  2 设计层最小厚度 :  150 (mm) 层位 结构层材料名称 厚度(mm) 20℃平均抗压模量(MPa) 标准差(MPa) 20℃平均抗压模量(MPa) 标准差(MPa) 容许应力 1 细粒式沥青混凝土 60 1100 0 2000 0 0.81 2 水泥稳定碎石 ? 1400 0 1600 0 0.72 3 填隙碎石 150 210 0 1200 0   4 新建路基   40                        按设计弯沉值计算设计层厚度 : LD= 40.2 (0.01mm) H( 2 )= 250 mm      LS= 44.5 (0.01mm) H( 2 )= 300 mm      LS= 37.1 (0.01mm) H( 2 )= 272 mm(仅考虑弯沉) 按容许拉应力计算设计层厚度 : H( 2 )= 272 mm(第 1 层底面拉应力计算满足要求) H( 2 )= 272 mm(第 2 层底面拉应力计算满足要求) 路面设计层厚度 : H( 2 )= 272 mm(仅考虑弯沉) H( 2 )= 272 mm(同时考虑弯沉和拉应力) 通过对设计层厚度取整以及设计人员对路面厚度进一步的修改, 最后得到路面结构设计结果如下: ---------------------------------------- 中粒式沥青混凝土        60 mm ---------------------------------------- 水泥稳定碎石            300 mm ---------------------------------------- 级配碎石                150 mm ---------------------------------------- 经计算后,道路路面按轻型交通进行设计,沥青路面的设计弯沉值为40.2(0.01mm),路面结构组成如下: 设计年限:12年 标准轴载:双轮组单轴载100KN,即BZZ—100 土基回弹模量:一般路基>40MPa 路基的路面结构为: 6cm 厚AC-16中粒式沥青混凝土面层(本项目工可批复路面沥青混凝土面层) 30cm厚的水泥稳定碎石基层 20cm厚级配碎石底基层 土基回弹模量:一般路基>30MPa 路基的路面结构为: 6cm 厚AC-16中粒式沥青混凝土面层(本项目工可批复路面沥青混凝土面层) 30cm厚的水泥稳定碎石基层 15cm厚级配碎石底基层 在路面的改造利用中还存在着需要补强的问题,本次方案研究考虑按挖除老路路面面层,对路面基层用水泥稳定碎石进行整平,再重新铺筑面层的方案进行处理,在下阶段进行路面设计时应对老路路基压实度及路面弯沉进行全面检验,达不到要求的地方应经处理满足要求后再铺筑新路面。 (五)、 路基路面排水设计 (1) 设计原则 应设置完善的路面排水体系,及时有效地排除路基范围内的地表水与地下水,确保路基、路面稳定与行车安全。 公路排水不应与沿线农田水利设施发生冲突,公路排水沟外应设置挡水堰,防止外部水进入路基排水沟。 路面排水按重现期5年设计,路界内的坡面排水按重现期15年设计。 (2)路基路面排水 路基排水系统由地表排水与地下排水组成,地表排水在填方段主要依靠两侧坡脚位置的排水沟,在挖方路段主要依靠两侧坡脚位置的边沟以及坡顶外侧的截水沟,并通过急流槽、跌水井等构造将汇水接入排水沟或直接通过桥涵排出路界。地下排水主要依靠纵向、横向或网状盲沟与渗沟将路基裂隙水与地下水拦截或排出,使路基处于干燥、稳定的使用状态。 a.排水沟 排水沟设于填方高度大于80cm的路段,与路基两侧的桥涵进出水口或水沟相连,排水沟采用梯形断面,内外壁的坡度均为1:1,一般尺寸为60cm×60cm。如与农田排灌沟渠发生冲突,应改移沟渠,并与排水沟或涵洞出水口顺接,以确保公路排水设施与当地农业灌溉设施畅通。 b.边沟 本路段边沟设置为尺寸60cm×60cm矩形边沟。 c.截水沟 截水沟设于汇水面积较大的挖方边坡坡口以外至少5m的位置,用于拦截边坡上部的坡面水。截水沟可视汇水面积与基础情况采用矩形、梯形或缓梯形断面,沟身尺寸采用60cm×60cm,沟长不应大于500m。 d.急流槽 适用于各种排水设施相接位置地面坡度大于300的情况,常用的急流槽包括中间带横向排水—排水沟、边沟—排水沟、截水沟—排水沟、截水沟—边沟等四种形式。 十三、路床顶面验收标准说明 根据《公路工程质量检验与评定标准》(JTGF80/1-2004)的要求。 (1)基本要求:必须满足 (2)质量标准:实测项目指标必须在允许偏差范围内;代表弯沉值、压实度需按要求进行评定 (3)外观鉴定:满足要求 十四、涵洞设计 涵洞的主要功能是排涝和灌溉,涵洞形式以钢筋混凝土盖板涵为主,涵洞孔径的选择,除满足使用功能外,尚应考虑清淤方便;钢筋混凝土圆管涵孔径原则上不小于0.75m,钢筋混凝土盖板涵的跨径在1.5~4.0m;本项目原老路涵洞基本为0.75米圆管涵,涵洞孔径较小,本次设计拆除原有涵洞进行重建,全线增设涵洞89道。 (一)、沿线气象、水文及河流概况 工程区气候类型属中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16.20°C,元月均温5°C, 最低气温-10°C,7月均温26.7°C,最高气温38.9°C,年平均相对湿度81%,冬季低温少雨,无霜期288天,年降雨量1369.6mm,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春秋多低温阴雨,夏季降雨集中,盛夏多伏旱,无霜期较长,雨量充沛,雨热同季。除灾害天气外,所有地段均可常年组织施工。 水系分析 沿线所经过的河沟多为山前区沟谷,河道较为狭窄,坡降陡急。区内洪峰多为单峰型,一般发生在5月至7月,其最大洪水由暴雨形成,由于控制流域面积小,坡降大,汇流时间短,具有峰量大、历时短、暴涨暴落的特点。 沿线工程区场区地下水按其赋存介质分为松散介质孔隙水和基岩裂隙水,主要接受大气降水和地表水的入渗补给。孔隙水赋存于第四系松散堆积层中,入渗、渗透和赋存条件较差,地下水水量较贫乏。 (二)、桥涵结构设计原则 本项目桥涵构造物设置时紧密结合桥涵构造物所处的地形、地质、水文等条件,桥涵构造物按下述原则设置。 (1)桥涵总体设计时,原则上不降低原有河道、沟渠功能,尽量不破坏原有水系和排灌网络,满足水利配套和农灌需要。 (2)根据桥位地形、地质、河床特征、路线纵坡要求,遵循技术可行、经济合理、造型协调美观的原则进行综合考虑。对于中、小跨径桥梁,力求标准化、装配化,对于大跨桥梁,采用多种桥型方案进行充分比较。 (3)在资金有限的情况下,为节省投资,原桥能够利用时,尽量利用既有桥梁。 2、安全原则: (1)桥梁选型多考虑技术成熟、工艺简单、施工进度快的结构形式。 (2)为加强机构的整体性,桩柱式墩增设横系梁,桩端设置在稳定、安全的持力层。 十五、路线交叉设计 (一)设计原则 项目与地方道路相交,根据情况按平面交叉进行设计,能更好的带动公路横向的发展,促进地区经济发展,根据交通量的情况,在等级道路上采用渠化交通,与通村公路相接处采用加铺转角形式,在交叉口增设道口桩以及被交叉通村公路上增设混凝土强制减速带,以保障主线行车安全。。 平面交叉应优先保证主要公路一方的通畅,以左转变、右转弯和直行等不同向的设计小时交通量为基本依据,并结合地形、用地条件和投资等因素确定,合理选择平面交叉形式。 (二)平面交叉 本项目共设平面交叉口38处,其中与等级道路相接有3处。 (三)管线交叉 本段路与农灌设计相交处均设涵洞予以解决,与电力、电讯设施相交处其净空均满足本段路的净空要求,无管线交叉。 十六、环境保护措施及注意事项 (一)生态环保 (1)在土方开挖回填时避开雨季,雨季来临前将开挖回填、弃方的边坡处理完毕。 (2)施工取土时采取平行作业,边开挖、边平整,计划取土,及时还耕。 (3)在雨季施工,应时设置排水沟及截水沟,避免边坡崩塌、滑坡产生。 (4)在雨水地面径流处开挖路基时,及时设置临时土沉淀池拦截混砂,待路基建成后,及时将土沉淀池推平,进行还耕。 (5)对施工临时用地,先将原表层熟土集中堆放,待施工完毕后,再将这些熟土推平,恢复原地表层。 (6)料场选择在公路视线范围外。 (二)噪声防治 (1)当施工路段距居民区距离小于150m时,为保证居民夜间休息,在规定时间内禁止施工。 (2)注意机械保养,使机械保持最低声级水平;安排工人轮流进行机械操作,减少接触高噪声的时间;对在声源附近工作时间较长的工人,发放防声耳塞、头盔等,对工人进行自身保护。 (三)大气污染防护 (1)公路施工堆料场、拌和站设在空旷地区,相距200m范围内,不应有集中的居民区、学校等。 (2)施工便道定时洒水降尘,运输粉状材料要加以遮盖。 (四)水污染防治 (1)油料、化学物品等不堆放在民用水井及河流湖泊附近,并采取措施,防止雨水冲刷进入水体。 (2)施工驻地的生活污水、生活垃圾、粪便等集中处理,不直接排入河水中。 (3)对桥梁施工机械严格进行检查,防止油料泄漏。严禁将废油、施工垃圾等随意抛入水体。 十七、施工方案及注意事项 (一)施工便道 本项目属改造工程,局大部分利用老路,局部路基填挖较大,路线离老路较远,不需要设置施工便道,在洪坪中桥拆除施工时,需设置施工便道,便于车辆通行。 (二)保畅设计方案 近年来,公路建设中的老路改扩建项目日益增多,尤其是西部经济相对欠发达地区,改造老路提高公路等级老促进项目区域发展的项目越来越多。但这些项目区域路网不发达,改造过程中容易发生由于老路破坏、施工组织管理不善、交通秩序维护措施不力,而出现的堵车甚至中断交通现象,造成不良的社会影响和重大经济损失,因此在很多情况下,尤其是在交通较大的道路上,能否保证原有道路畅通是老路改扩建项目实施的可行性因素之一,也是评价改扩建项目后期施工组织方案的决定因素,因此,老路保畅就非常重要。 施工方案的选择和措施 1)、组建强有力的交通交通保畅组织,沿线交警部分需通力配合、协调指挥,对故障车辆需及时处理; 2)、施工单位抓紧时间赶进度,以早日通车,施工期间应极力配合交通保畅部门或人员,尽力不影响车辆通行; 3)、对于可绕行本项目车辆,通过设置合理交通标志,引导车辆绕行路网附近道路; 4)、对于必须通过本项目的车辆,分情况进行交通组织,注意充分利用当地已有条件,以节省费用。    以下为几种典型路基断面的施工方法: (1)、在深路堑挖方降坡施工时, 图1 如图13-1所示应根据旧路走向,先在左侧开挖,利用左半幅老路使其成为行车便道,并作好施工标志,达到通车标准后保证车辆通行,然后再开挖右侧(图示)至路基标高,作好路槽、简易排水沟后经检验合格开放交通,及时铺好垫层后正式改道通车,再把左侧路基部分开挖至路基标高,经检验合格后及时铺好垫层,即可全幅开放交通。 图2 对于图13-2应先施工I部分,使与部分旧路形成行车便道后再开挖II部分,达到通车标准后,开挖Ⅲ三部分,各项要求同图13-1。 图3 如图13-3所示,对于路基边坡较矮,在工作量不大或尚需借土填方时,可加宽至路基外做便道,通行后,路基全断面开挖。对于旧路恰好在新路中间的切忌先开挖两侧,留中间来维持交通。 (2)、高填方或长路堤段: 图4 图5 图6 如图13-4、图13-5所示断面:则应先加宽利用旧路多的一侧来维持交通;按Ⅰ、Ⅱ、Ⅲ、Ⅳ的顺序进行填筑,交错通车,路基顶l米内应分层进行全幅填筑,最后完成全路基施工。切忌两侧先填高把中间旧路用于维持交通,后突击填中间的施工方法,因为一旦下雨车辆将无法通行,同时路基施工质量也难己保证,在此种情况下,应选取地势相对高的一侧加宽处理后做为维持交通道,如果填筑的路堤太高,则应再适当加宽路基做为维持交通便道,做好这些工作后方可填筑另一侧的路基,破坏旧路。为减少便道路面材料用量,一般填好土基后应在晴天开放交通补压、处理、再上铺。
本文档为【某三级公路设计模板】,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009226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117KB
软件:Word
页数:0
分类:交通与物流
上传时间:2019-09-12
浏览量: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