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网络化广播,广播发展的必然和前景探讨

网络化广播,广播发展的必然和前景探讨

举报
开通vip

网络化广播,广播发展的必然和前景探讨网络化广播,广播发展的必然和前景探讨 网络化广播,广播发展的必然和前景探讨(初稿) 作者:丁一 武汉大学东湖分校2003级新闻系3班 学号:200330710153 内容提要: 信息技术的发展和网络的崛起已成现实。她强势的多媒体冲击力,不断冲击着传统媒体的传播地位。任何想单纯以传统方式在媒介领域独占鳌头的传播模式都将失去更大的发展空间。 如今,在广播媒介已经逐渐失去主流媒体地位的今天,很多人开始思考广播能否结合网络技术的发展,抢占有利的新传媒地位。网络化广播也就在这样的前提下应运而生。成为广播传媒界近几年...

网络化广播,广播发展的必然和前景探讨
网络化广播,广播发展的必然和前景探讨 网络化广播,广播发展的必然和前景探讨(初稿) 作者:丁一 武汉大学东湖分校2003级新闻系3班 学号:200330710153 内容提要: 信息技术的发展和网络的崛起已成现实。她强势的多媒体冲击力,不断冲击着传统媒体的传播地位。任何想单纯以传统方式在媒介领域独占鳌头的传播模式都将失去更大的发展空间。 如今,在广播媒介已经逐渐失去主流媒体地位的今天,很多人开始思考广播能否结合网络技术的发展,抢占有利的新传媒地位。网络化广播也就在这样的前提下应运而生。成为广播传媒界近几年来一直关注的焦点。网络化广播具有较传统广播更优的传播方式,弥补了传统广播在无线电技术下所达不到的传播缺憾。增加了广播媒介的新经济增长点。我们设想,在传播网络可以更加发达的不远将来里,网络化广播一定会凭借其自身优势,在结合传统广播的基础上,提高广播事业的新传媒地位。实现新的传播方式和传播体系。 关键词: 发展前景 Web2.0 个性化 融合 网络化广播 传统广播 前言 媒体作为交流工具,它一直沿着一条方便人们接受信息的轨迹发展。从手势到语言文字,从印刷媒体发展到广播电视,人们从传媒接受信息只需用耳朵听、用眼睛看,这与日常生活中的情形越来越接近。当人们通过网络听到音乐看到影像的时候,互联网结合图文影音信息要素的多媒体时代就到来了。互联网作为一个新媒介,不仅是人类一种新的信息交流的方式,而且是人类一种新的工作方式和生活方式。它适应了受众的这种多元化的需求,从向受众单纯传播新闻信息转向到为受众提供全方位的信息服务。网络传播以其独特的传播优势不仅改变了以往的新闻和信息传播格局,而且为公众提供了一个前所未有的自由讨论公共事务、参与政治的活动空间。同时,社会价值多元化和媒介技术的发展,特别是网络传播技术的逐步成熟,进一步推动了受众群体的分化,使其向分众化、小众化方向发展,相应地,推进了个人传播的发展。 信息技术的发展和网络的崛起已成为一个不可回避的话题。它所带来的影响和变革将是重大而深远的。进入21世纪,信息技术的发展和网络迅速崛起,以数字压缩技术、存储、传输等为代 关于同志近三年现实表现材料材料类招标技术评分表图表与交易pdf视力表打印pdf用图表说话 pdf 的高新技术,对现代传媒业的结构形态产生着重要影响,任何想单纯以传统方式在媒介领域独占鳌头的传播模式都将失去更大的发展空间。互联网的及时性、丰富性、全面性、互动性已经将传统媒体各自优势融为一体并形成一种全新的信息传播方式。互联网的兴起既为广播带来不可避免的冲击,又与传统广播进行多方位的融合。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广播传播稍纵即逝、仅有声音而无图文、不 1 能自由选听节目的缺憾,使广播能吸引更多受众的参与。正是这种优势互补性,为广播以另一种形态发展提供了条件。在广播媒介已经逐渐失去主流媒体地位的今天,其能否依靠网络技术的发展而抢占有利的新传媒地位,网络化广播的优势究竟在哪,他与传统广播形式又将形成怎样的格局,其具体经营前景和可操作性到底有多大,这些都将是本文所要关注并尝试解答的问题。我们将从传统广播的发展说起,通过对互联网技术的研究和对网络广播的现状观察,探索出网络化广播的前景形式和发展目标。通过这样的一次深入分析,我希望这将是对我国广播事业在今后发展方向上的一次有益思考。 一、国内传统广播的现状 广播在我国的传媒史上曾辉煌一时。家家户户一个小喇叭,村头一个大喇叭的景象,对于20世纪80年代以前出生的人来说印象都非常深刻,那时广播是当之无愧的第一大媒体。八十年代初,电视作为一种可带给人们视觉新享受的媒体,开始进入中国的千家万户,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与日俱增,而广播的收听率却日益下降,百姓家庭的收音机几乎被弃之不用,而电视媒体的影响与经济效益在九十年代中期达到了顶峰。但跌入低谷的广播并没有停滞不前。随着调频FM广播技术的发展与普及,高品质的立体声广播带来了电视媒体无法提供的听觉享受,受到大众的青睐。实用、实时、方便、亲切的直播及交互式访谈节目,也显现出电视媒体无法与之相比的特性。特别是随着汽车产业在中国的兴起,交通频道节目越办越活,广播媒体重新焕发出新活力。 截至2004年9月,全国共有广播电台1900多家,广播节目1933套,广播人口覆盖率达到93.21%;我国现有卫星广播接收站约18.9万座,中央对内、对外广播节目32套和地方广播节目近40套。对国内使用40种语言、对国外使用43种语言(包括38种外语、普通话及4种方言)广播。全国广播电台平均每天播音时间22838小时。2001年广告收入18.28亿元,比2000年增长20.23%,2002年全国广播广告营业额达到22亿元,比2001年增长20%;超过报纸、电视等媒体当年的广告增幅。其中浙江、山东、北京的当年增幅都超过40%。2004年中国广告市场总容量约为1200亿元,其中广播约占3.8,,2004年营业额过亿元的电台已经超过10家,其中前五位是:中央电台、北京电台、上海电台、广东电台、深圳电台。其中仅北京人民广播电台下属7个频道,就有3.8亿元的营业额,而其中的交通频率就达到了1,7亿的营业额,创造了单个广播频道经营创收的最高纪录,上海文广2005年收入达到2.3亿元。据北京美兰德信息公司进行的“2001年全国广播电台听众收听状况联合调查”显示,我国有收音设备普及率为69.1%,共8.29亿人,全国有广播听众7.34亿人,占全国11.99亿4岁以上人口的61.2%。其中,城镇广播听众2.67亿,占城镇4岁以上人口的72.0%;农村广播听众4.67亿,占农村4岁以上人口的56.4%。在媒体竞争愈演愈烈的条件下,我国广播媒体仍然保持了较高的到达率。调查期的一个月当中,全国有4.9亿人收听广播,占全国4岁以上人口的40.9%。 随着传统开路广播的市场空间饱和后,特别是广播新闻的本地化特征越来越鲜明,广播的节目内容与覆盖的发展方向将朝社区广播发展。根据2003年墨尔本大学广播台代表团访问北京大学广播 2 台时介绍的数据,墨尔本大学广播台成立只有5年的时间,2002年全年广告收入已达到2300万澳元。墨尔本大学的广播台实际就是当地的社区无线广播电台。 以上数据表明,在当前激烈的媒体竞争形势下,历经一个多世纪风雨沧桑的广播仍然是具有相当竞争力的大众传媒之一,独特的优势和特点,是受众获取信息的有效途径之一。由此可见,高音质的广播事业以其独有的特色正在焕发着自己的活力,广播市场也正在快速发展。现如今无论是在欧美等发达国家,还是在新加坡、我国台湾地区等新兴发展区域,都是低成本的盈利媒体,并正朝着本土化、专业化、城市化(社区化)、个性化发展,深受广泛喜爱,优势也日益明显化。 但是,我们必须注意到的是,自从1933年,阿姆斯壮发明了初始的FM调频,李?德?弗瑞斯特被人们称为“无线电广播之父”之后,广播传播技术本质性的技术变革几乎是停滞的。而如果说自1920年世界上第一座广播电台KDKA诞生就是技术的产物的话,自此,广播的每一步发展,每一个举动,每一个兴衰命运,都是与技术为伍,相伴而生的。 传播学大师麦克卢汉是个彻底的“技术决定论者”,它早在40年前发出的判断,至今光茫依旧。“媒介即讯息”-----在麦克卢汉的眼中,任何一项新技术的诞生与运用,都将极大地改变现有媒介的传播格局,甚而人们的传播方式。 所以,虽然现在传统广播事业还是总体呈上升趋势,但暗藏的危机已经可以看清。那就是在现有技术条件下,单一的无线电广播的传播形式已经很难再有大的突破,并且随着其他媒体的不断发展,受众对媒体的要求又在日益提高。传统广播事业亟待一个能够带给它无限活力的新技术出现。这个技术要能够满足受众不断升高的交互性要求,同时也要能提供更广泛、更便捷、更具商业增长点的传播新形式,节目新创意。 十多年前,国家广电部(现广电总局)就和欧共体(现欧盟)签订的合作 计划 项目进度计划表范例计划下载计划下载计划下载课程教学计划下载 ,引进被称为“尤里卡147”的数字广播系统,便是为替代调频广播做出的未雨绸缪。1996年,亚太地区第一个DAB(数字音频广播)先导网在佛山电台正式开播。应该说,我国的数字广播研究一开始就与世界同步。但经过近十年的运作,数字广播在珠三角地区的运营情况并不尽如人意。 原佛山电台技术中心主任、全国最早研究数字广播的专家之一的彭涛说:“数字广播并不具备取代调频广播的突出特点。”彭涛指出,数字广播的最大卖点就在于收听信号具有超强的稳定性,尤其适合于高速运动中收听。其次数字广播由于采用同频覆盖技术,可以跨区域实现节目传送。但目前的调频广播由于技术成熟,并且也在制作等环节上运用了数字技术,音质已经相当不错。而且高音质的数字广播发射,需要专门的数字广播接受装置,也能实现数字广播的播出的接收过程。但据粤广数字多媒体广播有限公司总经理冯锡增介绍,目前广东是全球数字广播接收机的主要产地之一,可产品的90%都是销往欧洲市场。100美元的接收机对发达国家的听众来说并不算什么,但在中国,价格仍然是制约国内接收终端销售的直接原因。虽然接收机的价格在不断下降,但目前仍需近千元,这对于我国的消费者来说是一笔不小的开支。 换句话说,价格过高导致市场狭小,而产品不被市场大量消化,成本就降不下来。这已经形成一个悖论。 那么在现今的条件下,到底什么样的技术才可以给我们的广播事业的本质更新呢,如果说,数 3 字广播只是调频广播的音质升级版,那么什么样的技术才是可以给我们的广播事业从传播形式到商业盈利上都带来实质性飞跃的最实际的技术呢? 我认为,是互联网传播技术。 二、网络广播的概念和简要发展历程 1.网络广播的概念 网络广播(Net Radio,Net Broadcast,Internet Broadcast),即通过网络进行广播。网络广播通过在因特网站点上建立广播服务器,在服务器上运行节目播送软件,将节目广播出去,访问者在自己的计算机上运行节目接收软件,访问该站点,收听、收看、阅读广播信息。这里讲的网络,包括因特网和局域网,但主要是指因特网;而广播的形式,不仅有音频,也有图片和文字,甚至提供视频信 息。 网络广播亦被称为“流媒体”(streaming media),也叫流式媒体,或者流式广播,是指在Internet/Intranet中使用流式传输技术的连续时基媒体,如:音频、视频或多媒体文件,它在播放前并不下载整个文件,只将开始部分内容存入内存,其他的数据流随时传送随时播放,只是在开始时有一些延迟。 所谓流(Streaming),也叫“流式”或“串流”,是指一种传输数据和信息的方式。采用这种方式,数据能够用稳定的速率从发送端传输至接收端,而接收端可以在发送端还没有完全传输完毕之前即可开始处理这些数据和信息,这特别适合于实现网络广播。因为因特网的带宽有限,特别是对广大的拨号用户而言,要将1个小时声音文件从网上下载到本地计算机上,需要花费的时间可能就不只1个小时。当采用流式技术传输数据时,可以让计算机一边接收,一边处理,节约了时间和存储空间。因此,人们把网络上传送、播放的音视频节目和多媒体文件的形象地称为“流式数据”,把通过网络传输的音频、视频或多媒体文件称为流式媒体文件,简称流式媒体。流式媒体的播放系统(包括软件)称为流媒体播放器。 由于流文件往往小于原始文件的数据量,并且用户也不需要将全部流文件下载到硬盘, 从而节省了大量的磁盘空间;由于采用了RSTP等实时传输协议,更加适合动画、视音频在网上的实时传输。 网络广播应该包含广播网络化和网络化广播两个从属概念。网络广播作为传统广播在互联网上进行延伸,可以谓之广播网络化。目前主要形式有直播和点播。直播是电台实际播出节目的网上传输形式。时效性强,生动实际,用户可以在第一时间获取信息。它是与传统广播同步的,是为传统广播开拓出了除无线电外的,新的传播介质。点播(On-demand Audio/Video)则将节目根据内容做成一个个片段,用户可以根据标题或分类选择所关心的片段收听。点播可以更合理地满足用户的要求,是目前广泛采用的网上广播形式。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网站,将“北约袭击我驻南使馆”等重要新闻都制成了精彩的网上回放专题。值得一提的是,无论是直播还是点播,大都只是将传统广播电台的节目搬到网上进行“转播”。互联网在广播传播中仍属非主导性的,更多的是作为一种辅助性 4 的工具出现。而网络化广播则是借鉴传统广播方式实现互联网多媒体信息的独立制作和传播。它要求从网络发展的角度来看广播,跳出传统广播模式,真正发挥互联网广播优势。可以说,真正意义的网络化广播是以网络直播而非“转播”、全面互动而非“补充”作为最显著的标志的。 2.网络广播的发展历程和背景 1995年4月,位于西雅图的“进步网络”(Progressive Networks),其网站吸引了大量的上网人潮。进步网络在其网页放置一个名为RealAudio Systems的试用版软件。这个软件带给因特网“点播 audio on demand )的功能。这项技术对大多数使用者的意义是:为原本内容丰富但是欠缺声声音”( 音传输的因特网增添声音。在“进步网络”登场前,在网络上传送数字声音还是一个令人怀疑的主意——传送的声音要必须在完全下载之后才能收听到,而且下载时间可能比播放时间要多出,倍甚至更长的时间;也就是说,要听,到,分钟的音乐,可能要花上,,分钟的下载时间。因为这个障碍,声音无法象文字、图片一样在网络上流传盛行。尽管一些技巧高超的人还是会利用网络传送声音,但是大多数人对此“敬而远之”,避免在网络上听取声音,他们认为“在网络上收听音乐就象是利用信鸽来传递广播一样”。 RealAudio软件不会等到声音完全下载之后才开始播放,它是从接受声音文件开始就能播放。在选取一个声音文件时,只有短暂的时间延迟,这种延迟是当作声音文件的缓冲区,保存在使用者的电脑上,而后,选取的声音便会响起——在理想状况下,直到乐曲结束,使用者几乎感觉不到任何间断。当乐曲结束时,文件便从计算机上自动删除,不留下任何痕迹。RealAudio使得“即时播放”成为可能。RealAudio 首次登场因特网在1995年4月10日,内容包含来自美国广播公司、国家广播公司等。RealAudio随即登上许多出版物的封面故事,如《纽约日报》、《华尔街日报》、《经济人》。《今日美国》将RealAudio列入20个最能代表20世纪90年代的科技产物之一。Real系统发展到现在风靡网上的RealPlayer G2,可以说已经形成了音视频一体的、完整的网络流媒体解决 方案 气瓶 现场处置方案 .pdf气瓶 现场处置方案 .doc见习基地管理方案.doc关于群访事件的化解方案建筑工地扬尘治理专项方案下载 ,它在所有带宽上为用户提供了丰富的数据流媒体的体验。对于网络广播来说,Real系统是第一个可靠的、多功能的、经过充分测试的系统。它传输高品质的音频和视频,支持种类繁多的因特网、局域网和电子商务应用;对于节目制作来说,该系统功能强大,大大丰富了应用多媒体表现形式的网上广播。 随着计算机软硬件技术和Internet的迅猛发展,网络广播技术自上世纪90年代中期开发出来之后,国外的广播电视机构陆续设立了众多网站积极加以利用。在广电媒体介入互联网的发展进程中,由于广播只对音频技术有要求,加之美国RealNetworks公司出品的Realplayer软件率先对音频网络模式较好的支持,因此广播较早地参与到了互联网的发展过程中,专门的网上广播电台也应运而生。 国内网络广播的发展历程按时间发展顺序可以分成三个阶段:1996年前是网络广播的发展摸索阶段;1996,1998年是网络广播探索提高阶段;1999年以后则是网络广播快速发展阶段。 1996年开办网络广播,当时国内广播媒体受到了电视媒体的长期巨大冲击,听众群大量转移。尽管广播在节目内容、编排形式、扩大节目播出量和向专业频率发展等方面做了很大的努力,但广播的影响力还是有所下降。广播急需寻求突破口。恰好互联网在当时逐步在国内发展,广播媒体敏 5 锐地发现,可以依托互联网谋求自身的发展,于是国内广播媒体从一开始就以极大的热情积极介入到了互联网的发展进程中。 1996年12月15日,珠江经济广播电台开办了网络广播,成为大陆第一家上网播出的广播电台。随后,广东人民广播电台其他三个专业频率也在开办了网络广播。 1997年1月4日,北京人民广播电台新闻广播《人生热线》节目网上专栏《网络人生》正式推出,开广播热线节目上网之先河。 1998年8月,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网站注册英文域名www.cnradio.com和www.cnradio.com.cn,并在网上开通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简介及节目介绍宣传页面。 1998年10月,日,上海人民广播电台正式开通上海电台国际互联网站,将上海台的新闻、文艺、音乐等节目的声音覆盖面扩大到全世界。 2000年8月,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网站实现全台第一、二、三套广播节目在线实时直播,《新闻和报纸摘要》、《新闻纵横》、《午间半小时》、《中国民族歌曲榜》、《中国流行歌曲榜》5个重点节目在线点播功能。 2001年3月23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医药咨询台》、节目和网站联合推出的"世界防治结核病日"特别节目开播。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网站对该节目进行网上音频、视频直播。这是网站第一次进行网上音视频直播活动,也是第一次进行广播、网络互动直播。 2001年9月,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网站实现了全台8套节目全部上网,在线点播节目增加到32个。 2002年1月1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网站改版,正式启用新的网站名称:"中国广播网"。全新的“中国广播网”设有“新闻”、“财经”、“体育”、“调频”、“书院”、“汽车”、“军事”、“民族”、“台湾”9个频道、300多个专题栏目以及8套广播直播节目和34个点播节目,音频文件的容量达到600Gb。 2004年世界上第一个播客网站“每日源代码”(Dailysourcecode.com)在美国诞生,其后随着Wed2.0技术风靡全球,从“博客”到“播客”的发展,只用了不到两年就已相当成熟和普及。博客、播客以其主动性、互动性、大众性的特点在全球蓬勃兴起并迅速发展,成为互联网上的一种重要应用。 2005年国内超人气的猫扑网络电台应运而生。猫扑电台,拥有来自世界各地的优秀网络电台主持人40余人。同一般的网络电台相比,猫扑电台的节目类型更加丰富多样,电影、音乐、谈话、新闻、心情故事、怀旧等类型迥异,尤其是猫扑BT文化更是为大家喜闻乐见,创立一年多以来受到听众广泛喜爱。它标志着真正自主独立的网络电台已经出现,并能都成熟稳定的发展。 2005年7月28日,银河台(www.radio.cn)这个依托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和中国广播网的网络电台在国际在线网络电台成立2周后,呱呱坠地。同时银河台实现了固定网移动网广播网络的三网合一,受众可以通过因特网和手机两种方式收听银河台节目。 2005年12月21日,国内第一家以大学生群体为受众的网络电台日前在北京开通,这家“青檬网络电台”以“给你听、听你的”为办台宗旨,节目内容涉及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娱乐、就业、情感等方面,节目的制作、播出全部由在校大学生承担。 6 2006年至今,Wed2.0技术已经常态化,P2P技术更是把流媒体传播技术发展到可以完美实现延迟控制在5秒内的,实时同步传输的新高度。针对普通客户的网络个人化信息传播技术已经相当简单易用。据统计,我国注册用户超过万人的大、中型专业播客服务提供网站已经有近百家。 三、网络化广播的特点 回顾上世纪80年代,传统广播传播与受者界限分明。1986年底,珠江经济广播电台开热线电话加主持直播先河,变单向灌输为双向交流,在广播改革史上具重要意义。然而,这种直播主持与热线听众的对话只能是点对点,听众的交流参与面还十分有限。广播与互联网融合后,主持人与网民从原来的双向交流拓展为多向交流,网上广播受众的反馈参与面大大扩展。美国报界巨头《华盛顿邮报》网站采用的实时广播“直播在线”(Live Online),提供各种网上直播讨论节目,由重要新闻人物、娱乐明星、定期邀请的嘉宾与公众进行互动交流。与许多网上的“聊天(室)”不同,它提供的是“理智的、有主持的讨论。”这可以看作网络化广播的雏形。 网上广播主要有随时点播和实时直播两种形式,提供用户在线收听(有的也提供部分或完整下载)。它具有以下特点: 1.网民的第一性。网络广播在新闻制作和节目传播对象上,首先要考虑网络受众的需求,实现网络化广播信息接受的舒适性、第一时间的传播性和文字音频的互动性。比如目前,已有网络电台利用网上资讯开播网络新闻联播意义上的“新闻听听看”。 2.在线节目直播。网络化广播的播出采用不受制于传统广播的“网上直播”形式。虽然网上直播比转播和录播对制作者及主持人要求更高,但这是为了便于网络电台主持人能充分与听众进行互动交流而必须采取的方式。因为一旦播出的节目全部采用转播传统广播或录制节目方式,网络电台的网民第一性和互动特点将会丧失。 3.互动交流便捷且形式多样,实现没有等级的互动空间。网络广播能向用户提供充分的信息选择权,还能同传播者进行更密切、更快捷的沟通,在更大程度上发挥了广播同步互动交流的优势。在节目制作和栏目制定上,网络广播可以采用即时通信软件、手机短信、留言版BBS、E-mail、论坛直播帖、热线电话、网络语音视频等多种方式相结合,与网民互动。网民可以通过以上任意一种方式与节目主持人交流,以增强节目的互动性与参与性。让节目增加如评论、点歌、抢答、调查等形式的互动元素。在这种传播方式下,信息接收者不再只是被动地接收,也可以参与信息的发布,传播等级变得模糊化,传播权限变得趋于平等。 4.网络主持意识。网络加入广播节目,变双向交流为多向交流,是对广播优势的拓展。这不仅需要主持人熟悉电脑和网络知识,还需要主持人适应从主导地位向真正开放的网络谈话组织者的角色转变,这种角色转变对主持人的组织能力,应变能力以及对全局的控制能力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5.可保留,可点播,可搜索。传统广播受播出时间的限制,声音具有不可逆性,如果不在一定的时间留意收听,就会错过精彩的节目。而网络上可以实现广播节目尤其是音乐的在线收听和点播。 7 与一般广播上网不同的是,网络电台以网民为第一受众,互联网节目资料更为丰富。广播不再是你播什么我听什么,受众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选择节目。通过文字来了解广播节目的内容,根据自己的需要和兴趣来选择要听的内容,点播编辑自己播放列表。同时,网络广播可以提供往日网络节目的下载,和相关联信息的下载和检索服务。即使听众错过收听时间或没有听清楚,也可以再听一遍,更好的做到信息的高效传播,弥补广播节目不易保留,转瞬即逝,不易查找的弱点。 6.没有国界的传播领域。作为信息传播的渠道,互联网具有无地域性和无国界的特点,传播范围广、造价和维护费用相对低廉,同时还具有多媒体的传播优势,非但可以传播文字,还可以传输音频和视频。通过互联网,广播可以面向全球,只要与互联网连接,世界任何一个地方都可以听到其他国家、地区的声音。网络广播跨越了地域界限,实现“国际化”覆盖,使远在地球另一端或世界各地任何一个地方的听众只要鼠标一点就可以通过网络收听实时广播。因此电台的经营范围与影响力,以及广告的收益都可以通过网络而无限拓宽。而相对于国际广播运营费用,网络广播无疑是非常经济的选择。 7.没有闸门的信息高地。网络传输手段的方便、快捷、廉价使任何时间的实时新闻发布成为可能,能在第一时间通过音频、视频或者文字进行报道。从这个意义上说,网络是没有闸门的,是不设防的信息高速路。比如我们也可以仿照CNN的方式,建立一个24小时的现场新闻联播网,每隔半小时更新新闻内容。但是24小时播出新闻的问题是:每天24小时的新闻内容并不是真的全新且不重复,他们必须付出大量的精力来维持频道播出。所以,对于那些觉得24小时不间断播放节目不够经济的媒体,网络给他们很大的弹性来调整节目时间的长短。他们可以每天放1小时的节目在网络上,或是每个星期只有几分钟。这样一来,小型的媒体或社团也能够发出自己的声音,而那些集中在专业领域内的节目也可以通过付费点播得以继续生存。 四、网络化广播的自身优势 1.传播速度快、音质清晰、信息及时且容量大、覆盖面广。网络广播采用数字技术通过计算机在互联网上安装的广播接收器软件收听,传播速度与传输的信号有极强的排干扰性;音质更加清纯并且可调控;网络广播是采用一个节点同时向同域中的其他所有节点传输数据包的过程,数据包储存信息量大;网络广播凭借因特网可以实现覆盖全球。 2.网络广播使电台节目形式上得以大大刷新和拓展。网络广播是但媒体向多媒体的转变,其让不仅可以听到声音,而且有的还可以及时浏览到相关的人物与形象、资料等链接信息。这使广播节目由“无形”变“有形”,大大满足受众的精神审美欲求。同时利用Wed2.0、图形可视化互动等技术也极为有益于采取多种形式制作重大节目与特色节目。 3.搭建了新的互动交流平台,增强了受众对广播节目的参与度。网络广播突破与弥补了传统广播单一的线性播放与收听服务模式,为广播节目提供了多层次、多样性、个性化的节目服务的可能。不仅有单项式的广播服务,还有一对一甚至多对多的交流互动式窄播服务。 8 4.打破地域限制,有效扩展“声音艺术的张力”。过去功率再强的电台,也有一定的区域限制,再好的收音机,也有一定的收听波段的地理限制。而网络广播则凭借互联网“插上一双神异的翅膀”,穿山过海,很快可以传遍世界各个角落。而且,由于网络广播独特的传播形式,使网络电台的主持们完全可以实现在异地主持,同步播出的效果。天南海北的主持人们,带来的必然是更加综合化,更加多层次,更加丰富的节目内容和形式~ 5.通过检索提高查寻节目的效率。传统的广播节目由于按线性流程播出,用户只能根据节目时间表和节目预告,较为盲目地查寻节目内容信息,接受效率极低。而网络广播通过强大的网络搜索功能,用户所需的节目信息迅速呈现在显示器上,极大地加强了接收节目的确定性和针对性,提高了接收信息的效率。 6.节目内容从大众化走向多样化。传统的广播节目由于受线性播出的时间限制,为了使有限的节目内容具有更高的接收率,广播节目必须走大众化线路,以吸引最大数量的听众或观众。而网络化广播节目内容由于具有异步接收、共时线上的特性,传播容量趋向无限。为了吸引更多的用户,节目趋向于丰富性和多样化,既保证了大众化用户的需求,也有足够的信息空间满足其它个性化用户的需要。另一方面,丰富多样的节目信息又使用户的思想情趣和审美需求多样化,从而反过来又对网络广播节目的多样化提出更高的要求,从而极大地促进了以丰富多样为特征的节目机制的良性循环。 五、网络化广播促进的个性化的延伸,播客出现 在家中办公的美国加州居民丹?克拉斯,是一位发烧级的播客。每天下午,等年幼的女儿睡着,他就会溜进自己兼做"录音棚"的书房,插电源,调试麦克风。然后,这位业余播音员就开始制作他的广播剧《最苦的药》。平时,克拉斯还制作不拘一格的独白节目,题材涉及政治、子女教育等。直到女儿睡醒,他的工作才告一段落。 克拉斯的节目在广播质量上难以和专业电台相提并论。但他的节目并非通过无线电发送,而是通过因特网以podcasting格式传播。5年前,克拉斯就想开办一个小型电台,但巨大的成本让他望而却步。当他第一次听说播客技术时,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因为这意味着,他不用经过FCC(美国联邦电信委员会)的批准,就可以开办一个属于自己的电台。更奇妙的是,他不必为争取到一个清晰的无线电波段而煞费苦心。 播客技术可以使千千万万像克拉斯这样的普通网民成为独立广播制作人或者节目主持人。从理论上讲,只要拥有一台上网电脑和一个麦克风,你就可以掌握话语权,并以自己特有的风格向全世界播音。这同时对听众们也是一个福音。因为播客技术就像视频点播一样,只要听众在一个网站注册并成为订户,程序就会自动为其下载一个数字播放器。听众不必再像从前一样必须将就电台的节目表,完全可按照自己的时间随意收听节目。广播的含义从此将彻底改变。从前,人们为了听到感兴趣的节目,不得不锁定一个电台并整天开着收音机,很多无聊节目、废话入耳,浪费时间且被插 9 播广告弄得心烦意乱。现在,人们可以同时锁定全世界的广播电台,并轻而易举地找到想听的节目。而且完全可以调过主持人的一切修饰、玩笑、包袱等所有你不想听到的废话,直击你所想要的主题。这就是网络化广播下的个性体现。也正因为此,所有渴望掌握话语权,表达最真实自己的人,都用播客实现了自己的梦想。 播客掀起了革命,尽管其结局如何很难预测,但它的出现无疑切合了这个时代。 1.播客改变世界 亚当?科利的“每日源代码”2004年8月13日,世界上第一个专门的播客网站—— (Dailysourcecode.com)诞生。从2004年10月开始,播客在其诞生地美国火热发展起来。2004年9月在Google中有关播客的搜索结果还不到20个,10月初就变为5950个,10月底已暴涨至8.57万个。传统传媒巨头纷纷对播客这种新的传播方式展开了圈地运动,美国CBC广播电台、波士顿公共广播 ABC、《新闻周刊》、ESPN、迪斯尼和英国BBC广播电台等陆续在其网站上推出了免费的播电台、 客服务。令美国主流媒体最感兴趣的并不是那些隐身于芸芸众生间的草根播客,而是沾上名流色彩的播客:无论是美国前副总统候选人约翰?爱德华兹与妻子的“炉边谈话”,还是施瓦辛格的“每周加州州长对话”,无不显露着名流的光彩,也网罗了一群喜欢探听名人私密的忠实听众。 2005年的“博客大潮”并不能掩盖Web2.0时代的另一种重要传媒形态——播客在中国的闪亮登场和迅速发展。2004年年底,中国第一个播客网站——土豆网(www.toodou.com)诞生。截至目前已有中国播客网、动听播客、播客天下、播客中国等知名网站,国内目前播客人数已达近百万。2006年国内第一份Web2.0 报告 软件系统测试报告下载sgs报告如何下载关于路面塌陷情况报告535n,sgs报告怎么下载竣工报告下载 《中国Web2.0现状与趋势调查报告》显示,在用户所了解的播客网站中,雅虎播客排名第一,其次是中国播客网、播客天下、土豆网和播客中国。每周访问播客网站2,3次和每周访问1次的人数分别达到22.6%和20.5%,每周访问4,6次的人群有11.1%,还有13.9%的人每天访问。以“土豆网”为例,目前这个中国最早的播客网上已经有13000个频道,最受欢迎的播客节目是两个广州女孩用一首粤语歌曲对口型的《疯女自娱自乐》,在3个月内被点击了75000次,该网站已经与上海东方龙公司签订了互为排他性的合作协议,计划制作适合手机播放的视频内容,配合即将来临的3G应用。播客网“反波”自2005年1月开播至今,点击率已近70万,曾获2005年国际博客大赛最佳播客网站金奖。著名的维基百科全书(Wikipedia)中的一篇文章更是把“播客现象”称做是“2006年中国大陆网上的新焦点”。 播客具备Web2.0时代传媒形态的一些典型特征,如自主的信息传播方式,以音视频为主的信息传播内容,与其他传媒形态的交融性等等。从发展轨迹来看,播客的来势甚至比当年的博客更为迅猛,这种新传媒形态正是我们所关注的网络化广播下催生的一种衍生物。它体现了网络最根本的平等、自由、个性化的精神。在Web2.0时代的大背景下,以个人为本的理念的盛行,RSS、博客(blog)、维客(wiki)等传媒形态的流行,宽带网络的发展和互联网用户对音视频内容的需求,这些条件使得播客的横空出世成为一种必然。也是大大的促进了网络化广播的多元多层次的发展。 以音视频为主要传播内容的播客传播形态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随着宽带的进一步普及和数字 10 传媒技术的发展,互联网空间的播客传播形态将大有作为。根据菠萝网统计,截至2006年1月10日的中文播客数量达到19502个,比10月10日增长了近一倍。而到3月20日菠萝网的指数中播客频道数量已经上升至25000。这里统计的播客包括拥有个人频道并至少发布一个节目的,没有发布节目仅在网站注册的用户则不在统计之内。尽管2万多播客只在中国1亿多网民中比例很低,但是,这两万多播客仅是播客节目内容的提供者,而播客网站的注册用户,播客节目的浏览者、下载者、订阅者则远远超过了这一人数。像土豆网的一个原创视频节目《疯女自娱自乐》的浏览人次在2006年3月已经超过13万,下载次数达到近3万。当然,我国播客网民的总体节目活跃度还不是很高,有相当数量的网民进行注册、浏览、下载,但并没有真正建立自己的频道,制作和发布节目;而发布节目成为一名真正播客的人中,近三分之二的播客仅仅发布了一个节目,他们还只是进行尝试。但我们应可以看到,从05年底到现在的时间并算长,但它已经出现一些相当高水平的播客。他们内容经常更新,节目质量也相对较高。像“2005年度播客评选”中的名列榜首的“有一说二”播客则以“最敏感的话题,最辛辣的评论,最鲜明的风格,最独特的视角,最真实的声音”闻名播客界,其内容侧重评论,到06年3月已经制作了50余期节目。 播客传媒形态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能够订阅音视频节目,订阅是播客的重要行为。RSS是一种用于共享新闻和其他Web内容的数据交换形式,目前广泛用于博客、播客和网上新闻频道,世界多数知名新闻社网站都提供RSS订阅支持。RSS提供了高效率的订阅,大大提高了传播的速度。在美国,播客节目的订阅非常普遍。 不过,根据笔者3月对菠萝网的最佳播客排行榜的订阅统计,前十名播客的平均订阅数只有121.7。可见中国播客的节目订阅次数很少。此外,浏览注册者远高于上传节目者;转贴者远高于制作原创性音视频节目的播客;以娱乐、情感交流为目的的播客远高于其他播客。由此,我们不难看到,当前国内播客的数量还不多,活跃用户比例很低,播客行为还不成熟,这正说明国内播客发展处于起步状态。我们的关注更多的仍来源其巨大的潜力。 据美国《连线》(Wired)杂志报道,维亚康姆传媒集团下属的无限广播公司在06年5月中旬推出了世界上首个以播客节目为载体的广播电台。无限广播公司的做法是,把旧金山KYCY电台改名为KYOURadio作为试验田。在KYOURadio里播发的节目不是由记者采访而来,而是源自播客作者提交的播客内容。无限广播公司是全美最大的广播运营商,他旗下拥有180多家传统广播电台。无限计划邀请全美国的广播DIY发烧友制作自己的播客节目,并在KYOURadio.com上传自己的原创节目。无限广播公司首席执行官乔尔?霍兰德说,“我们正在建设一个让所有人共同参与广播事业的崭新平台——分享他们在音乐、新闻、时政方面的心得体验。”霍兰德认为,KYOURadio.com这个网站将会培养出一大批前所未有的广播人才。 2.播客带来传播变革 由于新技术的加入,广播传统意义上的“传者”、“受者”及“传?受”关系,和传播过程都发生了根本变化,对这些变化的描述及合理解释构成了“新型广播理论”的基础。传统广播中,传者 11 即大众媒介组织;受者,即广泛的社会群体和个体;“传?受”关系,是“制作商?消费者”的关系:媒介组织制作广播产品,大众消费这些声音产品。虽然“受者的需求”被作为媒介组织制作节目的一个宗旨,但在整个“传?受”关系中,作为传者的广播机构无疑仍处于主导地位。而利用Web2.0技术的“播客广播”时代,人人皆为传者,人人皆为受者,只要参与其中,便都是在“传?受”中的每一个环节占据席位。节目制作者同时也可能是节目的消费者,播客们互相生产着对方,也消费着对方。整个“传?受”关系,不再界线分明,而是表现为“循环往复”。听众不再受制于“广播的节目表”,也不需要时刻与因特网保持联接状态,可以自由订制并可自动更新自己喜欢的广播节目,通过一个“随身播”(它可以是MP3、MP4,也可以是手机,PDA,PSP之类的具有数字媒体播放器功能的所有物品。)就可以实现传统广播的所有功能了。播客广播具有的“预先选择、按需订制、个性化节目时间表”等特点,从根本上革新了传统的广播理论。我们也从“传?受”的“一对多”的信息扩散形态,转变为了播客广播的“多对多”的信息扩散形态;这使得播客广播无论形式,还是内容上都更具容纳度。 正如前面所述,传统广播(这里主要是指传统的有线广播与无线广播)中传者是媒介组织,传递的内容都是由专业的媒介精英制作的,它的传播平台是一种基于“精英”对“大众”的准“威权平台”。 一般的网络化广播和播客,在某种程度上都具有传播平台形式上的民主特征:即“人人皆为传者”的传播模式,使得网上民主成为可能。但是,播客广播则更为彻底:由于技术带来的动能,即技术已经将网络音频节目的生产成本降到了一般消费点,任何人只要有一台电脑,一个话筒,和因特网连接,就能制作播客广播,它使得网上多元内容的“聚合”变得更容易。“制作、发布、订制、播放”,播客广播的整个传播过程比以往任一种广播形式都有可能容纳更多、更广泛的参与者,形式上民主的深度与广度也因此增加。这里需要特别强调的是,播客广播虽最大限度实现了形式上的传播“民主平台”的可能,但这并不意味着,可能性就是最优性:因为“民主”往往还需通过“集中”起作用,产生影响力,对于传播而言,也亦然。新技术Web2.0带来的“多对多”传播模式,一个最直接的后果,就是播客广播很可能因“内容超载,庞杂”而丧失传统广播原有的权威感及影响力,传播因此也就流于“民主平台”的形式,而远离“民主平台”的实质。 传统的广播机构是一个单向发射机构(比如无线电台),然而播客则从根本上将听众还原于自由状态,每个订阅者可以在任何时候,任何地点订阅任何内容,并可在任何时候,任何地点消费这些内容。摆脱了广播节目时间表的播客广播,让听众成为最为自由的天使。这就使得“广播机构”的角色扮演发生了转变(比如像土豆网的综合播客网站,播客服务提供商):广播机构更像是一个“内容集纳商”,将广泛的民间智慧集纳一处,而不再仅仅是先前传统广播所扮演的“内容制作商”的角色。除了此之外,采纳播客技术的广播机构还具有“内容分销”的特性:广播内容被听众订制并自动更新到订阅者的“内容管理软件”中,继而下载到MP3等“随身播”中去,广播机构由此可以将“窄播内容”分销给“目标受众”。目前,利用Web2.0技术最为成功的当属美国的教育领域,教师们可以将讲义等声音文件直接“分送”给学生们,以便学生们下载到他们的“随身播”中,在方便的 12 时候选择收听。从中,可以看出,作为采用播客技术的传统广播机构,也可以将“窄播内容”分销给“目标受众”,从而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窄播,自由的窄播~新技术决定了“内容聚合”的简易性;专业编采人士则决定了“内容聚合”的高效性。如果传统广播能够拥抱播客技术,利用新生的“技术优势”与原有的“专业”特色,则广播内容的高效聚合将成为可能。 播客广播是一项新技术,是网络化广播促生下的一支传播新军,也是一种新的广播传播理念,之所以说它对广播进化有决定性影响,是因为与以往的技术相比,这项新技术容纳了传统广播的所有优势,并弥补了传统广播的所有劣势,播客技术由此而具有了“向下兼容”的特性。使其成为了独立,却又依附于其他的,独特新传媒。 六、网络化广播的商业前景 网络的诞生之初,便是打着“信息免费”的旗号大行其道的。免费信箱,免费空间,免费软件,免费下载,免费游戏.....似乎网络上的信息资源一切都是无偿的。免费资源的提供和共享,更是成为了互联网中的主流思潮之一。想想当年免费邮箱的“收费风潮”所引起的网民们的强烈反弹。时至今日,在E-mail空间几近无限的情况下,有谁还敢高举收费大旗, 那么作为信息传播更为廉价的网络化广播,是不是也是个无利可图,只亏不赚的买卖呢,我觉得不然。相反,在利用好网络化广播的情况下,专业网络广播仍然是商机无限的。 尼葛洛庞蒂感叹:“需要了解这种数字新文化的人,手中却没有足够的数字媒介。”而我们国家情况恐怕正好相反,办公室到处是电脑,随处可上网,但又有几人了解“数字新文化”的精髓,理念的实现是需要时间的,但正确的理念却是要先于实践而树立的,否则实践就失去了方向。正确的理念来自于对事物本质的深刻认识,外加丰富的想象力,当然还需在实践中不断矫正。网络化广播的理念如今已经越来越明晰了。尽管对此,仍有人保持异议,有人干脆以“摸着石头过河”为借口不加思考。但我们必须正视,没有经营理念的经营就算不上真正的在经营。没有收益的趋势也必将不可能成为趋势。 1.广告面积增加,广告形式变得多样 传统广播的广告形式多是以音频形式,出现在广播节目的缝隙和节目资讯的中间。现在国内的大量电台,为增加广告收益,甚至牺牲广播节目的整体性和连贯性,利用广告与节目的界限模糊化,把大量的专家座谈、访谈、互动加入广告中,看似新闻,其实质还是广告宣传。屡禁不止的医药、性病广告便是一例。这些东西可以说是贴在我国广播电台发展史上的狗皮膏药,难看但谁也敢摘下来。 广告与广播内容的冲突归根到底是广播中广告面积的狭小。是广播内容与广告在有限广播资源中的自相残杀。不过网络化广播的出现将极大的改变这一现状。因为其本身将为广播带来更多的,更有效的广告面积的增加。网络化广播,它应该是网络多媒体亦或超媒体的“广播”,所谓多媒体就 13 是声音、图像和数据的混合;所谓超媒体就是可延伸扩展、可供选择的讯息。它们囊括了“互动的”、“数字的”和“宽带的”等等所有东西。它必须能从一种媒体流动到另一种媒体:它必须能以不同的方式述说同一件事情,它必须能触动各种不同的人类感官经验。比如当你试图了解长江防汛的信息时,你不仅可以听到主持人的播报和记者的现场采访,看到沿江各地、中央和国外的当日及此前的所有文字、照片、甚至视频信息,还可以了解历史水文和未来水势情况、人员伤亡情况、捐赠情况等等,通过网络送出你自己的捐赠钱物并查询其最终下落。而这些在都是新型网络化广播所增加的广告面积。互联网中的图文信息、收听软件的操作界面、相关链接的信息转接、画面及评论的发布空间......这些都是广告信息的载体。是广告发布的新版面。也是更吸引注意力,更具市场价值的广告区域。 2.经营增长点的增多 广播的建立之初便是以廉价来吸引受众的。但一直以来,广播业也为不能像报纸、杂志和有线电视那样直接从用户那里收取费用而耿耿于怀。“无须付费,听众对于广播的态度会比任何媒介更随意。”行政拨款是官办的产物,广告赞助又带来了商业向人文领域无情渗透的显见的弊端。网络化广播从用户那里收取费用,将给广播业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问题又回去了,你该给用户提供什么样的信息和服务。这种信息和服务只有一个 标准 excel标准偏差excel标准偏差函数exl标准差函数国标检验抽样标准表免费下载红头文件格式标准下载 ,那就是“有价值的。”其实,我们大可不必像报纸一样,必须“先买后听”。我们大可实现:实时在线收听免费,而下载收费的形式,来增加收益。像在互动环节增加消费点,在娱乐节目外增加周边产品的出售,提供公共信息(如寻物启示、招聘信息等)的付费发布,为音频资料提供付费下载等等,这些都是网络化广播给广播业带来的经济增长点。实现在这些增长点上的突破,将会给广播带来产销一条龙的经营优势,给广播的商业环境带来质的飞跃。 3.专业细化的付费广播 公共广播是面向大众的,而“窄播”化的广播信息则是面对小众和个人的。为了个人化的信息服务,付费广播便成为可能。特别是利用广播传播,解放眼球的这一特点,专业细化的网络广播其实大有作为。试想,当你在工作或在开车外出时,有一个专业的体育电台实时为你直播你所关心的体育赛事实况;当你在玩网络游戏时,专业的网游电台在实时的针对着你所玩的网络游戏播报着最新游戏进展和最新的官方消息,打破只能写、看的低效信息交流,用实时信息广播代换久听必厌游戏音乐;这些细化到小众群体的网络广播,一方面解放了受众的注意力,另一方面也开发了针对性很强的个性化信息载体。而这样的载体是可以向信息发出方和信息接收方双向收费的。其商业价值不言而喻。 4.开展网络化广播的电子商务功能 14 就美国的实例来看,网络化广播还有一项吸引企业广告的特别优势。据Spinner.com统计,网民平均停留在该网络广播电台网站90分钟。对广告商来说,比一般网站更长的停留时间能让网民更有可能接触广告。目前在美国已经有1.03亿人以上已经体验过互联网音频或视频广播,44%的人表示,他们已经体验过互联网广播。在国内,情况还没这么乐观,但前景实在诱人。随着国内网络带宽的增加,网上广播的接触条件将有很大改善,从而吸引广告商的注意,网络化广播的境遇也将会有很大改善。 而且,一旦各企业内部的电脑全面上网,办公室将会是网络广播电台的重要市场。美国的经营者充满信心地认为:因为人们留在办公室的时间会愈来愈长,而且面对电脑的机会也将愈来愈多,所以网络广播将是职场的一个重要部分——也就是说,办公室将会是网络广播电台的一个大市场。 另外,为电子商务及其他信息增值服务配套的服务业务将是一个大市场,包括网上购物、远程教育、网络交互性游戏、证券、生活类信息服务和音视频有偿点播服务。目前中国网络广播一部分尚处在触网阶段,还有一些处于初步开发阶段,网络广播的市场开发还有很广阔的拓展空间。在这方面,中国广播网是处于前列的网络广播媒体。其页面上有广告、手机短信互动平台,还有手机铃声下载;之前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广播网联合举办企业冠名的手机短信大赛,这一系列的举动不失为开发网络广播市场的有益探索。 其实归根到底,网络广播的一个重要的卖点就是它已经不只局限在听。人们可以读广播,看广播。但在直观的形象性和生动性上网络广播是否真的具备和电视抗争的实力,不在自己的优势上下工夫反而要拿弱点和强大的对手正面交锋,这是否合理,所有的这些问题,都无一例外的阻挡在网络广播发展的必经之路上,只有跨越它们,网络广播才能迎来柳暗花明。以上笔者提出的这些经济增长点,在网络化广播发展至今的近两年间,都还是只见雏形不见效益。我能想到的,相信很多经营者都能想到。但是为什么至今也没有资本投入,做大做强这些概念呢,我想其根本原因还还是在于,复杂的网络环境下,广播涉足尚浅,没有传统广播媒体的全面进入整合,又何谈网络化广播的专业化和商业价值呢, 所以,这就涉及到我下面将要探讨的一个内容:传统广播与网络广播的融合。 七、网络化广播与传统广播的整合优势 网络广播突破了传统广播线性播出的流程,大大增加了广播的信息容量,增强了信息传播的时效性,保证了节目内容的多样化。但与此同时,传统广播传媒的一贯优势依然存在。只要充分发挥其独特的个体优势,与网络广播传媒进行一体化整合,互相渗透和扩展,定会开创出前所未有的广阔生命空间和强势传播地位。 那么,要想让广播与网络互相渗透,要想开发出更广泛的广播收听群,我们首先想到的是:把3G网络、Internet网络、无线电网络统一起来,实现三网合一。其实,在电视系统里,这已不是什么 15 新感念了。只不过,我在应用到广播这一群体中来的时候,把有线电视网,换成了无线电网络。不过其实我认为,强要把这三条巨大的各司其职的网络体系合一,工程浩大且成本高昂。对于广播来说,真正的三网合一其实只用在网络中间加上可以互通的,传输音频信息的互联协议就好了。音频占用带宽小,传输目的一致的特点在此刻凸显出来。而且这样的协议,主要还是3C网与互联网的链接协议。无线电网络只需要在发射终端上连接入互联网便可实现网络音频转播。所以,广播的三网融合其实比电视系统要来得更加方便,更加容易。 而如果真的可以实现,广播在三网环境下的实时同步播出,那么网络化广播的收听方式将不需要仅使用电脑来做为终端了。手机、PDA、收音机、甚至具备蓝牙功能的汽车等一切物品,你都可以把它用作网络化广播的接收装置。而在如此强势的传播渠道中,打破原有地域限制,实现全球同步的梦想,也已经不远。其随之而来的广播业大革命,也将会是全方位的。 同时,网络化广播要想更好的,迅速被大众接受,树立自有品牌,展开市场。传统广播的全面介入也是十分必要的。无论从媒体身负的宣传使命、宣传任务来看,还是媒体为提高其受众影响力,抑或是媒体为增强其市场竞争力所做的努力而言,媒体公信力的作用都是巨大的。面对泛滥的网络信息,网络化广播不仅通过音响为受众提供了富有现场感和真实感的信息,为受众提供了一个真实性和可信性较好的信息来源,而且传统媒体的较强的公信力也为其网上的信息传播提供了较强的可信度。 同时,传统广播除了有相当丰富的音频资源外,还有各种信息收集渠道和渗透到社会生活各个领域的节目运作体系。如何运用好这些资源和长期以来传统广播的知名度、信誉度,开拓网络商务服务是网络化广播起步之初实现稳步发展的根本所在。 如前所述,正是传统广播与网络化广播这种优势的互补性使二者的结合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因此,广播传媒在与网络传播一体化整合发展过程中,再次获得全新的生命力,并向着一个全新的方向发展是非常值得我们期待,并为之努力的。此外,任何一种传播方式只有充分发挥个体优势,才能经受得起新型传播方式的冲击和挑战。正如报纸、图书和杂志等印刷媒体无论在广播、电视盛行的时代还是在当今的网络时代,始终经久不衰,正是因为电子书籍无法替代纸张印刷品的诸多传播优势。同样,广播传媒也只有充分发挥自己独特的个体优势,才能在与网络传媒一体化整合发展的进程中开创出更广阔的生命空间。 八、 总结 网络广播这一数字化时代的产物,已经越来越显示出它强大的生命力。网络广播的实现,不仅延伸了传统广播的传播空间,扩大了广播的影响,而且,为广播提供了无限的发展外延。就信息资源而言,它的实质在于,改变了传统广播的时空界限。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网络广播必将成为人们获取信息和丰富精神文化生活的重要媒体。 21世纪是媒介大震荡、大变动的时期,同时也是媒介大改组、大融合的时期。在未来的媒介竞 16 争中,广播能否适应新媒体特点,在因特网上占有一席之地,实现传统广播与在线广播互动的新局面,是关乎广播生存和发展的重大课题。既然我们无法逃避迎面而来的网络时代,那就只有积极应对。多媒体的出现使原来抑制不同传媒间竞争的技术鸿沟已不复存在,不同传媒势必在竞争中充分利用新环境提供的共同技术条件,从而带来了大众传媒的整合兼并。传统媒介的界限变得模糊,广播与网络强强联合是面向21世纪广播改革必走之路,而广播通过与网络强强联合,可以走出一片有利于自身发展的新天地。 在未来的网络化广播中,网络广播将全方位开放,供全球的人们随时随地随意互动查询。网络广播将是一个声音、图像和数据混合的资料库。在这个资料库中,不是只有现成的节目,更多的是可以组成节目的单元,用户可以随心所欲地去组合成各种自己所需要的节目。比如新闻,消息可以作为一组单元;评论又构成另一组单元;录音报道、专题报道、热点话题等可以构成若干组单元。不同的主持人各以自己特有的语言风格和不同的主持方式存在于单元中。不同的用户,即因特网的受众群体,可以通过点击不同素材的任一节点,获取自己想了解和需要的内容。从这里我们看出,由于高新技术在广播中的运用,已完全改变了传统广播的运行和广播人员工作的模式。在未来的网络广播中,高新技术与广播的融合以及数字化信息排列的无序性,使网络广播可以有无数次的组合功能。这将使得网络化广播的内容变化无穷,从根本上改变了广播展示自身的状态。 网络化广播的这种发展趋势,又突出了它的全球化和本地化色彩。全球化是指全世界因特网用户都是广播的潜在受众,他们可以在世界范围内任意接受传播着的广播文化;本地化是指必须创办具有十分浓厚本地特色的平民化、服务性和突出本地文化主流的个性化节目。不言而喻,只有以本地化为根本,广播才会有强大的生命力。本地化是全球化的前提和基础,全球化则是本地化的延伸和发展。本地化和全球化形成互相依赖、互相促进、共同发展态势。使网络广播持续性发挥自身的特点和优势,不断焕发自身的活力。 可以这么理解,处于数字化时代的广播,必须顺应数字化的发展。而且广播转入数字化并无重大技术难点。Internet日益发展与网络设施的不断改善和进步,也为传统广播提供了展示能量的空间。网络化的广播是广播并入网络、在一个庞大的全球信息网络中壮大、发展的广播样式。广播依托网络形成网络中的广播节目,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对于广播来说,利用因特网广播信息数字化技术和高速度、高容量的光纤通信技术及交互技术等高新技术,可以克服传统广播的弱点,跨越时空的限制,极大地扩大传播范围,改变传播的方式,为广播的发展提供一条全新的道路。 应该这么说,网络化广播是未来广播的发展方向。我们有理由相信,随着现代化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网络广播延伸和扩展了传统广播的功能,丰富了受众信息需求。网络广播同传统广播的结合,将使广播再现辉煌。 作者:丁一 武汉大学东湖分校2003级新闻系3班 学号:200330710153 成稿时间:2007-5-1 字数:20377字 共17页 17
本文档为【网络化广播,广播发展的必然和前景探讨】,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882336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56KB
软件:Word
页数:29
分类:生活休闲
上传时间:2017-09-18
浏览量: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