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社会心理学 复习重点整理

社会心理学 复习重点整理

举报
开通vip

社会心理学 复习重点整理社会心理学复习提纲 1.社会心理学的定义 社会心理学是研究个体与社会,个体与个体,个体与群体以及群体与社会之间的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的学科。 2.马斯洛总结的自我实现者的特征 能够了解并跟上现实 能够接纳自己,别人和环境 能够超越环境,而不只是适应环境 有自发而不流俗的思想 入乡随俗但能够保持独立性,能欣赏生活的宁静 有个人的处事哲学和道德标准 社会兴趣广泛 能与他人建立深厚的友谊并乐于助人 能够容忍他人,具有民主的风度 有幽默感,能够在生活中化解紧张 能够承受欢乐与悲伤的情感冲击 3...

社会心理学 复习重点整理
社会心理学复习提纲 1.社会心理学的定义 社会心理学是研究个体与社会,个体与个体,个体与群体以及群体与社会之间的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的学科。 2.马斯洛总结的自我实现者的特征 能够了解并跟上现实 能够接纳自己,别人和环境 能够超越环境,而不只是适应环境 有自发而不流俗的思想 入乡随俗但能够保持独立性,能欣赏生活的宁静 有个人的处事哲学和道德 标准 excel标准偏差excel标准偏差函数exl标准差函数国标检验抽样标准表免费下载红头文件格式标准下载 社会兴趣广泛 能与他人建立深厚的友谊并乐于助人 能够容忍他人,具有民主的风度 有幽默感,能够在生活中化解紧张 能够承受欢乐与悲伤的情感冲击 3.社会心理学的研究 方法 快递客服问题件处理详细方法山木方法pdf计算方法pdf华与华方法下载八字理论方法下载 步骤 一.提出问题:两个方面:从理论中演绎出要研究的问题(个体集体主义文化和人格推论中国人比美国人在团体中跟容易达成一致)从实践中提出问题(中国1986到2001入世) 二.查阅文献 三. 选择研究方法1.相关研究:探寻自然关系(两个或多个因素之间的自然关系)正相关,负相关和零相关(身高衣服颜色)优势:通常使用真实情境,更容易收集到资料(温度和犯罪的关系);劣势:通常因果关系是模糊的2.实验研究:人为安排两种或多种在同一维度上的不同情境,并把被试随机分配到这些情境中,然后探寻感兴趣的行为,并探寻自变量和因变量之间的关系的方法。(通过操纵一些因素来考察他们对其他因素的影响)可分为实验室研究和现场研究。优势:可以通过控制变量和随机分配来探寻因果关系研究 四.收集资料的方法1.观察法(老师鼓励对孩子表达态度的影响)2.调查法(被试自我报告):失真,应用最多3.实验:无法重现情景4.档案 五.研究中应注意的问题1.样本的代表性:随机取样,异质性2.实验者偏差:实验者和情景标准化3.被试偏差4.伦理问题:斯坦福大学津巴多教授监狱实验改编的电影《死亡实验》4.人际关系定义 广义的人际关系是指人与人之间的各种关系,包括经济关系、政治关系、法律关系、角色关系、文化关系、心理关系等一切方面。社会心理学上所研究的人际关系是狭义的人际关系,是指人们在交往过程中所形成的心理关系。 5.人际关系的维度与模式 (1)人际关系的两个基本维度:A情感上的“亲疏”与地位上的“尊卑”是人际关系中两个最基本的维度。B当互动双方在“尊卑”维度上表现出互补性,而在“亲疏”维度上表现出对等性时,双方关系比较和谐;相反,当互动双方在“尊卑”维度上表现出对等性,而在“亲疏”维度上表现出对立性时,双方关系容易紧张。C差序格局、尊卑有序。 (2)社会关系的四种模式:A美国心理学家费斯克社会互动的四种模式:1)共享:由团体成员共享情感与资源,不分彼此。家人关系、亲密朋友等关系。2)权威排序:依据年龄、阶层、地位等形成不对等的权威与顺从关系,如长幼关系、上下级关系等。3)对等互惠:双方平等,强调对等回报与交易的平衡。4)市场定价:双方基于理性,进行得失衡量,考虑成 本与收益的比率,商业关系往往如此。B克拉克与米尔斯两种不同的人际关系 交换关系(exchange relationship)与共享关系(communal relationship)。 前者强调礼尚往来,讲究平衡与对等;后者关心对方的幸福,讲究需求法则,而且不期望对方做出对等的回报。P47。C美国舒兹人际关系行为模式的研究: 他认为:每个个体都有进行人际交往的需要,并且不同的人可能会有各自不同的需要。 1)包容的需要:愿意与他人交往建立与维持和谐关系,沟通、融合、参与和排斥、对立、疏远 2)控制的需要:权力的基础上建立和维持良好关系的愿望 3)情感的需要:在友爱的基础上建立并维持某种良好的关系D美国霍尼的研究 依据个人对他人的态度将人际关系行为模式分为三类: 1)谦让型——朝向他人,“他喜欢我吗?” 2)进取型——对抗他人,该人力量大小,有无用处 3)分离型——疏离他人,保持距离 6.中国社会中的人际关系类型 (1)既有关系与交往关系(既有关系是指在某一时间点上两人关系中经由社会既定或认可的一些连带而形成的一个交往基础。例如,同乡、同事、校友等都属于既有关系。交往关系则是在某一时间点上两人实际交往的状态。) (2)情感关系、工具关系与混合关系(情感性关系通常存在于家人、亲密朋友之间,是一种长久、稳定的关系,它可以满足个人在关爱、温情、安全感、归属感等情感方面的需求。需求法则。工具性关系通常存在于陌生人之间,是一种短暂的、不稳定的关系。店员与顾客之间、公共汽车司机与乘客之间的关系。公平法则。混合性关系介于情感性关系与工具性关系之间,双方有一定程度的情感关系,但是没有达到可以随意表现出真诚的行为的地步。亲戚、邻居、师生、同学、同事等关系。人情法则、对等互惠) (3)家人关系、熟人关系和生人关系:在家人关系中,双方要讲责任,不太在意对方的回报;在熟人关系中,双方要讲人情;在生人关系中,双方都讲利害。 (4)核心区、可靠区及有效区:核心区域由一个人的家庭成员构成,是一个人亲属网络的中心。可靠区域由一个人的好友们组成。有效区域由一般亲友组成,包括的人数较多,在吸收新成员方面也更加开放。 7.影响人际吸引的因素 (1)相貌的吸引:人类长期的进化过程中获得了对美貌的偏好;文化环境对美的塑造和影响;外貌常使人发生认知偏差,产生晕轮效应,小女孩和法官的实验;荣耀;对于相貌美的标准,人们通常有大体一致的看法。但是,也存在文化差异、时代差异、个人差异与关系差异。 (2)正面的互动:交往本身就可以产生人际吸引,曝光效应;对他人表达赞美、表现出喜欢是增进人际吸引的有效途径,得失效应,决定对赞美者喜欢程度的,不只是总量,还有赞美的变化量;阿伦森指出得失效应的两个条件:同一属性和渐进的相似性 (3)相似性:相似主要指在价值观、态度、信念、兴趣、文化程度、社会背景等方面的相似。相似导致吸引的原因1)物以类聚2)强化理论3)人们以为与自己相似的人会喜欢自己(4)互补性 1)互补是建立在态度、价值观等相似基础上的,在脾气性格等方面的互为补充,是以两个人的特征可以相互满足对方的需要为前提条件的。高雅与平庸、独立与依赖 2)角色相同是相似对人际关系起较大作用,不同角色时,互补起重要作用 (5)能力:能力强很有用;与能力强的人在一起,能显示自己的价值与能力;有能力的人的言行会使人感到恰到好处而赏心悦目,令人感到愉悦;犯错误效应:犯了错误的能力超 凡的人被认为是最有吸引力的人。自尊心强弱和性别的态度不同 (6)邻近与喜欢:邻近是有用的;邻近增加交往频率;邻近导致熟悉、熟悉是产生喜欢的重要前提(查荣克);邻近易产生积极偏见、导致吸引;邻近是产生吸引的必要条件但非充分条件 8.密切关系的特征 第一,相互依赖,即双方的思想、情感和行为相互影响。第二,共同活动。第三,自我与密切伙伴之间的界限被打破,对方成为自己个人心理自我的一部分。第四,交往动机的转变,由注重交易转变为追求共享。第五,亲密感,即心理上的密切感。第六,承诺。双方对关系的投入与承担是关系延续的主要因素,双方都会表现出自己是可靠的、负责的、可以信任的。 9.利他行为和侵犯行为 一、利他行为概述 1)定义:是一种自发形成的把帮助别人当作唯一的目的,且不期望任何外在酬赏的社会行为。内在酬赏是指自我给予的强化,是一种精神上的和道德上的强化,如帮助他人的行为而感到自我满足、骄傲、愉快等。亲社会行为包括利他行为和偿还行为 2)四个特征:第一,利他行为的目的是有益于他人;第二,利他行为是一种自觉自愿的行为;第三,利他行为不求任何外在酬赏的期望;第四,利他行为具有自我牺牲性。 3)利他行为的影响因素:1*个人因素(1)社会角色及身份特征。性别:女性的利他行为比男性低的原因是受到身体条件的限制和受社会文化影响。年龄:随着年龄增长而增加,1965年分胡桃实验(2)个性特征。社会责任感是一个人利他行为的出发点,是激发一个人行动起来以实现一定道德目的的内在动机。责任感是个体对社会和旁人对客观要求的主管认识和内心体验。2*情景因素。(1)助人者的心境(2)他人利他行为的示范作用,1975年拉舍顿儿童捐款(3)先前的利他经验3*被救者的特征(1)性别(2)年龄(3)相貌4*社会文化因素,利他行为受制于具体的社会 制度 关于办公室下班关闭电源制度矿山事故隐患举报和奖励制度制度下载人事管理制度doc盘点制度下载 和具体文化背景下的价值观和行为 规范 编程规范下载gsp规范下载钢格栅规范下载警徽规范下载建设厅规范下载 。 4)利他行为的决定步骤 A可能的助人者知觉到有人需要帮助 (1)有被助者主动、直接提出(若求助方式使得被求助对象觉得没有可以拒绝的余地,反而会激起求助对象维护自己自由选择权利的心理抗拒;求助他人是所使用的语词、也会影响到个人得到帮助的机会) (2)由助人者自己发现 (3)有被助者作出被动的求助要求 B可能的助人者决定要不要给予帮助,判断造成被助者需要他人帮助的原因——责任归因判断和判断帮助人可能得到的酬赏与需要付出的代价——对损失与酬赏的评价 (1)责任归属 社会心理学家科维茨(1969)实验证实了内外因归属的判断对利他行为的影响,第一、一个人因外因陷入困境,能够获得帮助的机会较多,因为具有较高的合法性。第二、个体由于自身的疏忽而导致必须求助于他人,并不会激起他人对社会责任规范的意识感。 (2)损失——酬赏分析 损失:时间的损失和精力的消耗 酬赏:光荣感、自尊的提高、精神舒畅等个人感觉 格罗斯志愿者问卷调查实验 C提供什么样的帮助作出利他行为 5)紧急情况下的利他行为与旁观者效应:1*非紧急情况下的利他行为(没有危害生命财产的威胁存在;是日常生活中人们经常碰到的普通事件;有明显的线索表明人需要帮助;这种需要帮助的情况,不产生紧急情况下对心理和行为的压力)2*紧急情况下的利他行为(1963 纽约,基帝.吉诺维斯)(1)特点:紧急情况含有伤害生命与财产的威胁成分在内,给利他带来很高的代价;紧急情况下的事件通常是很独特的,因此需要有广博知识与非凡的能力的人参与干涉;紧急情况下的事件是不寻常少见的,一般人在正规的日常生活中很少碰到,因此大多数人很少或者没有应付这种情况的经验;紧急情况通常是不能预见的,因此不可能有事先干预 计划 项目进度计划表范例计划下载计划下载计划下载课程教学计划下载 ,一旦事情发生,常使人措手不及;紧急情况需要即刻的干预,稍微一延误就可能造成不幸的后果,因此使前去救助者产生紧张压力感 旁观者效应:在需要助人的情境中,存在所谓的“旁观者效应”:在有人需要紧急救助时,在场目睹此情景的人数越多,任何一个人出面相助的可能性就越小。产生原因:1)社会的抑制2)社会影响的结果:从众3)多数的忽略4)责任的扩散 二、侵犯行为: 1.定义:又称作攻击行为,是一种有意伤害他人,引起他人生理或心理痛苦的行为1)是一种外显行为2)是有意图有目的的行为3)所造成的伤害包括身体和精神两个方面 2.侵犯行为的原因:1)本能的表现2)生化因素:神经学因素、雄性激素、酒精、痛苦与不适(暴乱答题)3)挫折——攻击理论:1939,美耶鲁大学多拉德、米勒、杜博莫厄尔和西尔斯《挫折与攻击》4)社会学习理论:班杜拉玩具娃娃实验 3.对侵犯行为的应对:自持行为是指在不侵犯别人权利的情况下维护自己的权利。一方面,它不同于放弃自己权利的过分顺从行为,敢于坚持自己的正当权利;另一方面,它又不同于在追求自己的权利或利益时侵犯别人的权利的攻击行为。 4、减少侵犯行为的途径:1)宣泄:活动宣泄、想象性宣泄、直接进攻(黑人电击实验)2)规范的抑制与惩罚3)惩罚攻击性榜样,奖励非攻击性的榜样4)减少社会坏境中的攻击性线索 10.社会知觉的含义 1)社会知觉就是指个人在社会环境中对他人(某个个体或某个群体)的心理状态、行为动机和意向(社会特征和社会现象)做出推测与判断的过程。包括:对人知觉(包括对他人和自我的知觉)、人际知觉、角色知觉、因果关系知觉 2)与对物的知觉相比,社会知觉有一些独特性:(1)认知对象的独特性。社会知觉的主体可能同时还是社会知觉的对象。(2)对他人行为的期望会影响社会知觉过程。社会知觉的主客体能够理解彼此间的行为对对方的利害关系,于是知觉者和被知觉者都可以有意识地操纵和利用彼此。人能有意识的影响环境,能为达到自己的目的而力图控制环境(3)社会知觉加工过程的特殊性。(4)社会知觉包含着自我知觉,即根据他人对自己的认知来认知自身(5) 对人的认知稳定性不如对物的认知,因为人比物更倾向于随着时间和环境而变化,使得社会知觉变得不可靠(6)社会知觉的精确性比对物的知觉的精确性更难于检验(7)对人的认知更可能失真 11.影响社会认知的因素 (1)认知者因素(原有经验:制约认知角度,并经验参与认知过程,墨西哥美国棒球斗牛场实验;价值观念:奥尔波特对于背景不同的被试兴趣不同;情感状态:影响认识活动的积极性,墨雷小女孩恐吓实验)(2)认知对象因素(魅力、知名度、自我表演)(3)认知情境因素(空间距离、背景参考、交往次数) 12.印象形成过程的要素和组织结构 (一)信息要素1、外表:2、非言语线索:表情、目光与姿势3、行为(二)印象的组织结构:1、持维度观的学者认为,评价、力量与活动水平三个维度,其中评价还分为社会性方面和智慧性方面2、类型观 13、印象形成过程中信息加工整合的一些规律 (一)规律1、“中心特质”效应(不同特征在印象形成中所起的作用是不同的。某一特性是否 成为中心特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与此特性同时呈现的的其他特性和要做哪方面的判断。)2、首因效应和近因效应(首因效应是指人们比较重视最先得到的信息,据此对他人做判断。近因效应则是指最新得到的信息对他人的印象形成起较强作用的现象。)3、晕轮效应(光环效应)当我们认为某人具有某种特征时,就会推断他也具有其他相似的或相互关联的特征,这种倾向被称为晕轮效应或光环效应。4、人们比较重视负性信息,但却倾向于对他人做正性评价,原因可能有:(1)人们希望自己的周围都是好人好事,这样自己会感觉舒服些;(2)在大多数文化中,正性词汇比负性词汇更常见;(3)人们通过对他人的宽容来显示自己的大度与仁慈。5、投射效应:认知者从自身出发对他人进行认知的情况 14、印象整饰的定义 人们在社交中总是要选择一定的装束、言辞、表情或者动作,以给他人留下一个独特的印象,这种有意地控制别人对自己形成各种印象的过程。作用:可以润滑与调节人际关系,使人们交往能够顺畅地维持下去。澎湃;消极方面:谋取私利。现实中的应用:得寸进尺效应15、影响刻板印象唤起与使用的因素 (1)一个人类别的特征越明显,与此类别相联系的刻板印象越易浮现在脑海中。(2)对待匿名的、可互换的群体成员,易用刻板印象来知觉他们,从而忽略个人的特征。(3)当时间紧迫,需快速对他人做出判断时,易使用刻板印象。(4)当所获得的信息很复杂,不易分析加工时也易使用刻板印象。(5)当人们处于极端的情绪状态,如勃然大怒时。(6)当人们意识到对个体的判断重要,人们也许会进一步收集有关个体的信息,而不是只用有关群体的刻板印象来认识个体。 16、改变刻板印象的方法 1、人们在抵制刻板印象变化时所使用的策略:(1)把不一致的信息解释掉。(2)把不一致的信息区隔开来。(3)把不一致的信息归于群体中不典型的成员。 2、改变刻板印象的方法:(1)为了避免与刻板印象不一致的信息被归于特殊的环境与时间,要使不一致的信息不断重复(2)为了避免与刻板印象不一致的信息被归于群体中的亚群体成员,要与有刻板印象的群体成员广泛交往。(3)为了避免把与刻板印象不一致的信息归于群体中非典型的成员,要与群体中有代表性的、典型的成员交往。(4)人们必须有意识地去寻找不一致的信息,有意识地校正自己的判断,这才是改变刻板印象的根本与前提。 17、归因理论及各种理论(了解) 18、什么是动机 动机就是在自我调节的作用下个体使自身的内在要求(本能、需要、驱力等)与行为的外在诱因(目标、奖励等)相协调,从而形成激发、维持行动的动力。动机是一种内部心理过程,所以它无法观察,也不能直接测量。 19、自我调节的定义 它介于动机内在起因和外在诱因之间,是连接内在需求、驱力与外部目标、奖惩的桥梁。大体分为四个阶段,即期望、自我效能、意志和反馈 20、动机性质 1、人是一个一体化的、有组织的整体,动机是完整的个人的动机,而不是人的某个部分的动机。 2、动机总是指向人类的一些基本目标或需求,有关动机的研究在某种程度上必须是人类的终极目的、欲望或需要的研究。 3、人类学的研究表明,人类的基本动机是相同的,但是,用来满足这些动机或需求的方式可以因人而异、因文化而异。 4、人类的动机是复杂多样的,个体的动机与行为之间的关系不是一一对应的,而是错综复杂的。 5、人类存在无意识动机,或潜意识动机。 6、动机是一个动态过程,它是连续不断的、无休止的。 7、并非所有行为或反应都是有动机的。分为表现性和反应性行为 8、不同性质的动机在支配和影响人的行为方面强度不同 9、动机具有更替性 21、动机分类 一是生理性动机与心理性动机,二是内在动机与外在动机 (一)内在动机 内在动机是指人们对某些活动感兴趣,从活动中得到了满足,活动本身成为人们从事该活动的推动力。布鲁纳认为,内在动机主要由三种内驱力引起:一是好奇心,即对于求知和探索的兴趣;二是好胜心,即胜任工作、表现能力的欲望;三是互惠的内驱力,即与他人和睦相处、相互协作的需求。五种工作特性激发人们的内在动机: (二)外在动机 外在动机是相对于内在动机而言的。 (三)内在动机与外在动机的关系:“过度辩护效应”,即当人们认为自己的行为是由很强的外在原因引起时,他们会低估内在原因对行为的影响程度。 人们的内在动机与社会奖励机制: 1、奖励并非在所有的情况下都降低内在动机,只有内在动机本来就比较高的情况下,才有这种效果。 2、不同的奖励类型有不同的效果。任务型奖励和表现性奖励 3、适当的干预和培训可以减少直至避免奖励的负面作用 22、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 (一)人类的主要动机 1、生理需要 2、安全需要 3、归属和爱的需要 4、尊重需要 5、认知需要 6、审美需要 7、自我实现的需要 (二)需要层次论 1、较低层次的需要优先于高层次的社会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如果低层次需要能够长期得到满足,它们对行为就不再有激励作用。 2、马斯洛认为,人类价值体系存在两类不同的需要,一类是沿生物谱系上升方向逐渐变弱的本能或冲动,称为低级需要和生理需要。一类是随生物进化而逐渐显现的潜能或需要,称为高级需要。 3、人都潜藏着不同层次的需要,但在不同的时期表现出来的各种需要的迫切程度是不同的。人的最迫切的需要才是激励人行动的主要原因和动力。人的需要是从外部得来的满足逐渐向内在得到的满足转化。 4、在高层次的需要充分出现之前,低层次的需要必须得到适当的满足。 马斯洛还认为:在人自我实现的创造性过程中,产生出一种所谓的“高峰体验”的情感,这个时候是人处于最激荡人心的时刻,是人的存在的最高、最完美、最和谐的状态,这时的人具有一种欣喜若狂、如醉如痴、销魂的感觉。 23、各种动机定义 1、成就动机是个体为了取得较好成就、达到既定目标而积极努力的动机。影响成就动机的因素很多。在宏观层面上,有社会文化因素;在微观层面上,有个人的成长经历、教育程度、个性特征等。 2、亲和动机:又称为结群动机,是指个人要与他人在一起,或者要加入某个团体的需要。 3、权力动机:权力动机是指个体要在某些方面取得一定的支配地位的需要。 24、态度的定义、特点 所谓态度,是指人们对一定对象相对稳定、内部制约化的心理反应倾向,包括认知、情感、意向三个方面。是一种心理反应倾向、一种特殊的心理过程,对主体即将采取的行动具有指导性和动力性的影响。态度是一个复杂的心理活动体系,由认知、情感、意向三个因素构成,缺一不可。认知是指态度主体对对象的知觉、理解、信念和评价。情感是主体对于对象的情感体验。意向是指认知因素、情感因素所决定的对于态度对象意欲表现出来的行为。在态度三个因素中,认知是基础,态度来源于价值。情感因素对态度有调节作用意向制约人们对某一事物的行为放向,可以测量 态度的特点:(1)态度的社会性(2)态度的对象性。(3)态度的稳定性(4)态度的内在性(5)态度的协调性:认知情感和意向的协调,情感与意向的相互关联程度高于认知与意向或情感与认知的相关程度(6)态度的系统性 25、态度的功能 1、态度的社会性判断 固定的无弹性的态度会影响人们对个体差异的辨别,影响正确的社会判断 拉姆波特在加拿大蒙特利尔做的加拿大英裔和法裔实验 2、态度与学习效率 与既存态度相吻合的资料,容易被吸收、同化和记忆(黑白) 3、态度与行为方式 态度会支配人们按什么方式对待特定事物采取什么行动 宗教对大学生耐痛性的影响 4、态度与工作效率 良好的态度必然导致高的工作效率,但情况并非这么简单:工作效率只是手段,人的需要多样性 26、影响态度与行为不一致的条件和因素 1、态度的一般性和行为的特殊性 2、社会规范:领导讲话 3、动机、能力等个人心理因素:态度与原来的动机发生冲突时,可能破坏态度与行为的一致性;心有余而力不足;性格 4、情境压力:劳动者权益保护法 5、价值与代价:吃药,持刀行凶 27、态度变化理论 一、平衡理论 海伦这一理论的特点是在揭示态度改变的规律时,比较注重人与人之间在态度上的相互影响。 1、有联系的两个对象组成的整体叫单元,单元内的两个对象,由于类似、接近等而结成的关系叫做单元关系。 2、人在与对象发生心理上的联系时,都会对对象产生一定的评价和情感,他把这叫作感情关系。 3、单元关系和感情关系相联系,就形成了特定的模式和结构 二、和谐理论 1、一致性原则支配所有人的思维。在一个基本态度改变的情景中有三种成分,每一种成分都与评价有关。这三种成分是(1)其他人;(2)这个人所表示的态度;(3)他自己对所表示的意见的感情。 2、这三种成分的三种评价之间有两个负号,就形成了和谐状态,若不和谐就会产生某种压力而趋于一致,这与平衡理论是相似的。它考虑了每一评价的强度不同 三、认知不协调理论 1、美国的费斯汀格于1957年提出的。 2、Leon Festinger:费斯汀格(1919-1989),美国社会心理学家。主要研究人的期望、抱负和决策,并用实验方法研究偏见、社会影响等社会心理学问题。他提出的认知失调理论有很大影响。1959年获美国心理学会颁发的杰出科学贡献奖,1972年当选为国家科学院院士。 3、认知元素是指有关环境、个人及个人行为的任何认知、意见、信念等。认知元素之间存在三种关系,即协调关系、不相关联关系和不协调关系。 4、任何时间只要个人发现有两个认知彼此不能调和一致时,就会感觉到心理冲突。因冲突而引起的紧张不安,转而形成一种内在的动机作用,促使个人放弃或改变认知之一,而迁就另一认知,借以消除冲突,恢复调和一致的心态。 1、改变某一认知元素,是之与其他认知元素趋于协调 A我喜欢抽烟,b 抽烟容易得癌症 2、增加新的认知元素,改变认知不协调的状况 3、强调某一认知元素的重要性 四、霍夫兰的信息理论 在信息传递过程中,影响态度变化的主要因素有:发信者提供信息的可信度、信息的内容结构、收信者特点、收信者参与传递活动等。 28、态度转变方法 (一)说服宣传 1、提高宣传说服者的可信度 2、说服宣传要求实事求是 3、要晓以利害 4、有针对性 5、逐步提出要求 (二)积极参加活动赌博 (三)强迫接触:白人与黑人接触 (四)群体规定:勒温德动物内脏做菜实验 29、群体的定义和特征 1、群体:他们在一定的空间和时间内相互作用,直接或间接地使有效的相互作用在持续性、广泛性和融洽性上达到密切的程度,并自发形成一个内部准则,指导价值的实现。 2、群体具有以下特征:(1)群体首先必须是一群人,家庭、小组、公司、国家、民族都可以是一个群体。(2)群体存在着一个结构,比如角色分工。(3)有一定的目标。(4)群体成员要明确意识到自己是属于某个群体的,以及群体的界限。(5)要有共同的价值观和行为规范。30、群体心理对个体的作用 1、群体归属感 这是个体自觉地归属于所参加群体的一种情感。个体以这个群体为出发点进行自己的活动、认知和评价,自觉地维护群体的利益,与群体内的其他成员在情感上发生共鸣,表现出相同的情感、一致的行为及所属群体的特点和准则。群体内聚力越高,归属感越强。 2、群体认同感 群体认同感,即群体中的成员在认知和评价上保持一致的情感。分为自觉的和被动的 3、群体的促进和干扰作用 31、群体压力的概念和阶段 1.概念:是指群体对生活在这个群体中的成员的特有的约束力,他是通过大多数人的意见左右个体的行动。 2.阶段:黎维特描述的群体压力的不同阶段(辩论阶段、规劝阶段、攻击阶段、心理隔离阶 段) 32、群体规范 1、在每个成员的相互作用中产生并制约着每个成员达成共同意见的行为准则。谢里夫的光点实验 2、分类 正式规范与非正式规范 所属规范与参照规范:过家家游戏 专制型群体规范和民主型群体规范 一般社会规范和反社会规范:讨薪现象、医闹 3、作用 A、群体规范制约着每个成员的行为,使之保持感情和认知上的一致,它还维护群体的整体性,保证了群体得以生存、巩固和发展 B、群体规范在向每一个成员提供行为准则的同时,也提供了成员判断和评价具体事物的统一标准。 C、群体的特点和表现这个特点的群体规范还为群体成员的活动划定了范围,确定了各个成员的活动放向,具有行为导向功能 D、一方面约束了成员的行为,另一方面也维持了自身生存的需要 33群体凝聚力及影响因素 (一)群体内聚力的含义 群体凝聚力是指多数群体成员凝聚为一体,合力于群体或组织目标活动的心理结合力。 群体凝聚力既指群体成员与整个群体的吸引程度,又包括群体成员之间的吸引。 (二)影响群体凝聚力的因素 1、成员间的相似性;伯恩实验 2、领导者与成员的关系 3、群体内部的协作:道奇同学讨论问题的实验 4、群体间的竞争:迈顾斯三人一组步枪射击小组实验 34、几种群体现象定义 (1)社会促进:奥尔波特的研究,社会促进的生理机制是,别人的工作表现和动作可以转换为自己的外界刺激,从而引起自己同样的或相似的心理反应和动作表现;查荣克的研究,有他人在场是产生社会促进作用还是社会干扰作用,取决于个体从事活动的性质。 (2)从众:个体在群体中常常会不知不觉地受到群体的压力,从而在知觉、判断、信仰以及行为上,表现出与群体中多数人一致的行为倾向,这就是从众现象,或称为从众行为。个人在团体中如按照社会规范行事,行为表现符合众所认可的标准,即称为从众。 (3)服从:人们一般是按照规范和惯例行事的。人们不会无条件地服从权威的一切命令。在涉及政治、道德等问题的时候,是否服从权威,绝不单纯地取决于服从心理,而是取决于人的价值观和政治立场。 (4)社会赋闲:是指个人与群体其他成员一起完成某件事情时,或个人活动时有他人在场,往往个人所付出的努力比单独时偏少,不如单干时出力多,个人的活动积极性与效率下降的现象,另外也叫做社会干扰、社会至弱、社会逍遥、社会懈怠。 35、去个性化定义、原因 去个性化,就是个人在群体中丧失了对自我的控制,失去了个体感,与群体同一起来。 原因:匿名性、丧失了责任感、群体的淹没性 36、社会心理在不同传播类型中的表现 传播的基本类型主要有四种: (1)自我传播,又称内传播、内向传播,是指个体对信息的加工过程,可以采用自我对话的心理过程。 (2)人际传播,是指信息在社会个体之间的传播行为,在这个过程中,人们彼此保持着相互的影响与作用。 (3)组织传播,又称组织沟通,是在组织内部的信息传递活动,其目的在于提高组织的效率。 (4)大众传播,是由一些机构和技术构成的,由专业化群体凭借这些机构和技术,通过诸如报纸、广播、杂志、电视、电影等技术手段向社会大众传递信息的活动。 37、信息理解中的社会心理作用 A、人们的理解受愿望、需要、态度、动机及其他心理因素的影响,这就是选择性理解。 B、在选择性理解的基础上,同时存在着其他的选择性特征,即选择性接触、选择性注意、选择性记忆。 38、模仿等的概念 (1)模仿的定义:模仿是在无控制和压力的条件下,个体受到他人行为刺激,自主地仿照他人的行为而活动的过程。 (2)暗示的定义:是指在无对抗条件下,人们对接受到的某种信息迅速无批评地加以接受,并依次做出行为反应的过程。 (3)感染的定义:从感染者角度,定义为通过某种方式引起他人相同的情绪和行动;从被感染者角度,定义为个人的情绪反应受到他人的或群体的影响,表现出对某种心理状态的无意识、不自主的遵从。 (4)舆论的概念:舆论就是通常人们说的“公论”、公众意见,指在大家共同关心的有争议的问题上多数人意见的总和,是社会上的众人对于某些社会事件的一致反应和判断,是具有代表性的综合性的意见。舆论是人们对某一信息符号的心理作用过程,是人们对信息的感知、态度及其行为结果。 (5)谣言的定义:谣言以舆论形式出现,也是一种信息传播的过程,实际上是一种心理作用的过程。奥尔波特和波斯特曼在对谣言的研究中提出谣言有两个重要的基础,一是重要性,二是模糊性。 (6)民谣的定义:民谣也是舆论的一种,是社会大众以丰富通俗的语言、幽默诙谐的表达形式抒发对社会事情、问题等社会现象的意见、观点和态度的反映 (7)时尚的心理机制:时尚产生的心理动机是人类借助时尚行为来获得社会的认同,表现自己,满足人类的“虚荣心”,以及寻求并享受“刺激”的心理愿望。时尚的推广流行是人类模仿、从众、趋同、服从、自我防御的心理作用的结果。 (8)时尚、流行的产生与传播基础:1.物质生活,物质生活的丰富是时尚产生的最基本条件。2、闲暇,闲暇也是时尚产生的一个重要的前提条件。 39、时尚的传播规律 1、时尚的发展与社会物质生产及文明程度成正比 2、时尚的变迁有时呈现为周期性的循环往复的状态 3、时尚的流行常呈现常态曲线 4、时尚的流行常会因传播的远广而失真 40、人格的定义、特点 人格是指在自然与社会因素的交互作用下所形成的个体特有模式,这一模式是一个人思想、情感及行为的统一体,它包含了一个人区别于他人的稳定心理品质。 特点:1)人格的整体性 2)人格的稳定性,人格的稳定性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人格的跨时间的持续性。二是人格的跨情境一致性。3)人格的独特性,人格的独特性是指人与人之 间的心理与行为是各不相同的 4)人格的社会性,人格的社会性是指社会化把人这样的动物变成社会的成员。5)功能性 41、人格培养的因素 1.生物遗传因素 2.社会文化因素 3.家庭环境因素 4.早期童年经验 5.学校教育因素 6.自然物理因素 7.自我调控因素 42、心理健康的含义标志 心理健康指的是个体既能适当地评价和接受自我,又能与他人和谐相处;既能适应自己所面临的不断变化发展着的现实环境,又能不断完善和保持自身的人格特征;同时具有良好的自我节制和调控能力,并在认知功能、情绪反应和意志行为方面都能处于比较积极的状态。我国学者一般认同的心理健康的标志 1、了解自我,悦纳自我 2、接受他人,善与人处 3、正视现实,接受现实 4、热爱生活,乐于工作 5、情绪表现适当与稳定 6、人格完整和谐 7、心理行为符合年龄与性别特征 43、影响心理健康的因素 (一)生物因素的影响1、遗传因素的影响2、病菌、病毒感染所造成的影响3、化学物品导致的依赖和中毒4、严重躯体疾病或生理机能障碍的影响5、颅脑外伤的影响 (二)、心理因素的影响1、心理冲突2、挫折3、心理应激4、特殊的人格特征 (三)、社会因素的影响1、社会文化环境的变迁2、早期教育与家庭环境3、生活事件 33、心理健康的维护: 1、坚持健康的生活方式 2、讲究心理卫生 3、增强情绪的自我调控能力,及时排除各种负性情绪 4、培养和完善健全的人格 5、积极参与社会活动,扩大人际交往
本文档为【社会心理学 复习重点整理】,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105949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50KB
软件:Word
页数:0
分类:教育学
上传时间:2019-08-07
浏览量: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