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复习]新闻学概论复习资料

[复习]新闻学概论复习资料

举报
开通vip

[复习]新闻学概论复习资料[复习]新闻学概论复习资料 ?新闻五类说 ,事实说:1.就是广大群众欲知、应知而未知的事实——范长江 2.就是新近发生的,能引人兴趣的事实——布莱尔 ,报道说:1.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陆定一 2已经发生和正在发生的事实的报道——约斯特 ,手段说:报道或评述最新的重要事实以影响舆论的特殊手段 ——甘惜芬 ,信息说:是经报道或传播的新近事实的信息——宁树藩 ,反常说:狗咬人不是新闻,人咬狗才是新闻——博加特 ? 新闻的定义:新近或正在发生的、对公众有知悉意义的事实的陈述 1公众——对象要素 2事实——实体要...

[复习]新闻学概论复习资料
[复习]新闻学概论复习资料 ?新闻五类说 ,事实说:1.就是广大群众欲知、应知而未知的事实——范长江 2.就是新近发生的,能引人兴趣的事实——布莱尔 ,报道说:1.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陆定一 2已经发生和正在发生的事实的报道——约斯特 ,手段说:报道或评述最新的重要事实以影响舆论的特殊手段 ——甘惜芬 ,信息说:是经报道或传播的新近事实的信息——宁树藩 ,反常说:狗咬人不是新闻,人咬狗才是新闻——博加特 ? 新闻的定义:新近或正在发生的、对公众有知悉意义的事实的陈述 1公众——对象要素 2事实——实体要素 3知悉意义——功能要素 4新近或正在发生——时间要素 5陈述——形态要素 ?事象、事态 ,事象是指构成事实的最小元素,即每个最小时间单位出现的事实迹象。任何一个事实都是多种事象的复合体,呈现出事象的复合性、运动性和可感性。 ,事态是指新闻中事象总和的动态,形成以人的行为为核心的事态链(新闻事件)。事态包括人态和物态。人态指人的思想与活动状态,物态显示事象中各类物体、自然环境及其景象,事态则是人与人并借助物的相互作用所导致的事件变动。 新闻要素: 指新闻的构件,即可以证实事实存在的基本因素,五个W和一个H: 1. 主体——谁、什么(事实运动的主导者 )2.时空——何时、何地(展示主体与环境关系 ) 3 原因(展示因果关系,认识新闻意义) 新闻以事态链让人获得感性层面,以各要素间的内在联系让人把握事实的悟性层面 ?硬事实与软事实:硬事实是新闻中时空界限清晰,不能任意改变的事实,也称固态事实。完全由硬事实构成的新闻,称为硬新闻。软事实是新闻中难以确定具体时空界限、表达情态或意态的事实。情态事实表现为现场气氛和人们的情感;意态事实表现为新闻中的议论。软事实较多的新闻,称软新闻。 ?新闻的属性 2. 新闻区别于社会其他意识、由新闻事实与新闻形式所构成的特性,表现为事实转化为新 闻后出现的特质。 3. 新闻具有双层属性: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 自然属性:1多重空间性 :任何新闻实体都不是一个孤立的事件,都受四维空间的制约(具体方位、社会环境、历史环境、具体时间) 2相对性:指事实的新闻性是相对的,新闻事实的知悉意义、新与旧是由各种条件决定的,不是绝对的,在一定条件下是新闻,在另一条件下不是新闻。 社会属性(新闻的功能) 1信息性 2意识观念性 3政治 宣传 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孕期保健知识宣传1冬季预防流感知识宣传手足口病防知识宣传森林防火宣传内容 性 4舆论引导 5社会监督 6文化娱乐性 7社会组合 4信息性 信息功能是新闻的基本功能 (1)从起源看,新闻是为了满足人类的信息传播需要而产生 西方: 《威尼斯公报》的产生是因为当时威尼斯成为欧洲资本主义商品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世界各地的政客、商人需要了解威尼斯的情况。 我国: “开元杂报”是我国有记载的最早官报。是唐开元年间,朝廷每日分条发布有关皇帝与百官动态信息的朝政简报。 (2)从定义看,新闻是动态的事实,具有信息的特征。 5意识性 意识性使新闻具有提供观念的功能 “没看法”的新闻“没法看” 6宣传性(政治和政策性新闻) ,宣传——把某种观点、主张、政策连续不断地向固定人群传播,以期影响受众的思想、立场和行为,新闻媒介是各种宣传的最好渠道。 ,新闻宣传——以新闻或新闻媒介为手段的传播思想的活动。 ,我国新闻的政治宣传功能尤为突出。“启蒙者”式新闻理念 ,西方新闻界一般用传播来掩饰宣传,重大问题上政治倾向也非常明显,也有宣传原则和宣传纪律。 ,绝对放弃政治是不可能的;主张放弃政治的一切报纸也是在从事政治。问题在于怎样从事政治和从事什么样的政治。 ——恩格斯 ,不能将宣传功能凌驾于信息功能之上。 “多年来,中国的对外宣传„八股调太重?,没有说服力。”“要善于平心静气地、有节制地说明自己的立场和观点。宣传的方式过火,夸大其词,本来有道理也不能使人接受。要让事实说话,要抛弃那些最高级的形容词。” ——费里克斯?格林 ?舆论性与舆论引导 ,舆论——又称社会舆论,是公众对社会某种事态大体相同的意见。四个基本要素:公众、共同议题,一致意见、一定持续性 ,只有占公众总体70%以上的一致意见才能构成民意 ,新闻舆论——社会公众通过新闻媒介对最新事态的意见表达。四个基本要素:新闻媒体(主体)、社会议题(对象)、意见、一定持续性 ,议题设置——媒体在一定时间内有目的、有计划地集中一个议题进行报道,吸引受众按照媒体的意见思考,促使舆论朝着新闻控制者和传播者所希望的方向发展,最终达到引导舆论的目的。 ,舆论引导有三种方式:一是事实的引导。二是话语与论证的引导,如新闻评论。三是意见领袖的引导。 舆论性与新闻舆论监督 ,舆论监督——公众对公共信息的获知以及对社会和政府的批评,主体是民众,依据是宪法。 ,新闻舆论监督——又称媒介舆论监督,既包括报刊批评,也包括党和政府通过媒介对社会的监督。 ,新闻监督的形式:一是通过客观报道使权力的运作阳光化。 二是以文字评论和漫画的形式抨击腐败。 三是通过调查性报道深入揭露重要腐败案例和现象。 ,新闻舆论监督的特点:公开性、广泛性、及时性 新闻舆论监督的有效实施 ,“舆论监督”和“新闻舆论监督”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主体不同。“舆论监督”为全体公众,“新闻舆论监督”为新闻媒体或新闻媒体代表的公众,。 ,实现途径不同。“新闻舆论监督”只能通过新闻媒体的报道或评论实现,而“舆论监督”的实现途径更多。 ,两者所体现的法律关系不同。 ?1新闻本体——新闻中事态、意态及其表现形式的总和,又称新闻的形态。 2新闻本体的建构包括事实建构和意义建构两个部分,并用相应的手段呈现出来。 新闻本体的形式 (1)叙事形式。记者只能在叙事中利用角度为客观事实增添某种意义,而不能直接表达记者的观点。 (2)事实阐释形式。多出现在深度报道、新闻分析和谈话新闻中,陈述事实之中或之后记者公开出自己的观点和好恶。 (3)说教式。 3新闻本体的模板是指新闻陈述的模式化,每一种模式内部有相对固定的结构,各个部分浑然一体,一般比较常见的有“倒金字塔”、“编年史”、“主从铺排”和“并列方式”等模板。 4新闻本体的建构是指记者协调地排列、组构每个事象和事实,使新闻获得一种实体,再现新闻的内在联系和外部结构。 5新闻建构大体包括三个步骤: (1)以选择事实为开端。记者选择的事实必须是符合客观实际并具有知悉意义的的事实。 “三筛到位”——现场筛选要视觉到位;多人筛选要一致到位;真相筛选要到位 (2)有序排列新闻要素。事实的前四个要素不可缺少 (3)合理安排新闻结构。一般由标题、导语、主体、背景和结尾组成,最终形成一个完善的文本。 新闻意态 5意态指新闻所蕴涵的思想,表明事实的意义或发展趋势。新闻的意态是多维的,包含事实的倾向、品类和角度,以及由此显露出来的记者的思想认识。 6新闻事实的倾向。主要是记者及媒介机构对新闻事实表现出的立场和态度。一是事实本身对不同群体或个人的利害关系不同,二是记者和媒体对事实的陈述必然打上主观色彩。 7新闻事实的品类。一个新闻事实的品类如何,可从分量品位、相关性品位、新奇性品位三个方面考量。 8新闻事实的角度。指新闻中意义的组构形式,表明事实的某个单一特征。一个事实往往是多面体,通过一个或若干角度,使新闻显露出媒介的意向。 第二章 ?新闻的起源 1新闻活动产生于人类的社会化生产劳动,起源于人们的社会交往。 早期信息传播的手段:手势传播、口头传播、符号传播(图画传播、信号传播、实物传播) 邸报:我国最早“报纸”。“邸”即地方政府在京都设立的办事机构,其 职责 岗位职责下载项目部各岗位职责下载项目部各岗位职责下载建筑公司岗位职责下载社工督导职责.docx 是上呈章奏,下报上情,传发信息。内容主要是皇帝圣谕、朝廷法令和大臣奏折。《开元杂报》是有记载最早邸报。现存最早邸报是唐时期的两份“进奏院状” 。宋以前“邸报” 由各地邸吏自己选择,没有固定发布日期。宋以后,改由中央统一委派,内容统一,阅读范围也扩大到州县一级官吏。明后期,邸报由政府准许的报房统一印刷,称为京报。 2新闻是资本主义商品经济的产物: 新闻报纸:《威尼斯公报》 最早新闻报纸,《莱比锡新闻》第一家印刷日报,《牛津公报》第一次采用单页两面印刷,《英国每日新闻》按日出版,两面印刷,现代日报始祖,《泰晤士报》开始采用蒸汽印刷机, 威廉?布洛克造出第一台转轮印刷机 3印刷新闻媒介诞生的意义(1)促使媒介职能政治化(2)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3)促成传播制度的建立 4电视:匹兹堡广播电台《媒介的变迁》《一切权力归麦克风》 “电视之父”贝尔德 5新闻传播手段的变化历程:1。口头、信号、符号传播 2。文字的产生、纸和笔的发明,手抄阶段 3。印刷术使报纸具备产生的条件 4。电报技术简化信息远距离传播程序,提高传播效率,促成通讯社产生。海底电缆 5。无线电技术催生广播、电视 6互联网 7。手机短信 全国首家手机报“中国妇女彩信版” ?新闻的起源和发展 中国现代新闻的发展 一、准备时期(1815—1894) 1、中国人自办最早报纸:1873年 艾小梅 汉口《昭文新报》 ,王韬 我国第一位报刊政论家,1874年在香港创办《循环日报》,第一家鼓吹变法自强的报纸,以政论为灵魂,《弢园文录外编》,我国最早报刊政 论文 政研论文下载论文大学下载论文大学下载关于长拳的论文浙大论文封面下载 集,代表了维新变法前报刊理论的最高成就。 二、建立和发展时期(1895-1941) ,梁启超:政治新闻学《万国公报》《中外纪闻》《清议报》《时务报》 ,报纸作用— “国家之耳目也,喉舌也,人群之镜也,文坛之王也,将来之灯也,现在之粮也。” ,报纸天职—“一曰对于政府而为其监督者;二曰对于国民而为其向导者。” ,办报 标准 excel标准偏差excel标准偏差函数exl标准差函数国标检验抽样标准表免费下载红头文件格式标准下载 —“宗旨定而高”,“思想新而正”,“材料富而当”,“报事确而速”。 ,孙中山: “临时约法” 言论出版自由,民国元年,全国报纸500种,总销数4200万份,最高记录。政治性、工具性、党派性,舆论代表, ,五四时期:新文化运动;蔡元培北大新闻研究会;徐宝璜《新闻学大意》;邵飘萍《实际应用新闻学》;戈公振《中国报学史》。 三、中国无产阶级新闻建立 (1941—1976) 李大钊、陈独秀:《新青年》、 《共产党》 毛泽东新闻思想:1、党性原则,“政治家办报”;2、注重调查研究,崇尚实事求是;3、倡导全党办报、群众办报,坚持新闻工作的群众路线;4、反对党八股,提倡群众喜闻乐见的中国作风。 中国无产阶级新闻理论的基础:《反对党八股》《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对晋绥日报编辑人员的谈话》《我们对于新闻学的基本观点》延安整风时期、 中国无产阶级新闻所走的道路:革命喉舌—政党工具—大众报纸 第三章 ?相关概念 •新闻媒介:新闻传播过程中传播者和受传者的中介,即新闻意媒、质媒和新闻机构的总和。 •质媒:充当送达新闻信息的物件,发挥传递信息的物质能量,同事件中人的观念一起都是人类活动的产物。 •意媒(05年名解):即表达认识的符号系统。语言是人类最早的意媒。 ? 大众新闻媒介:最早只有大众化报纸,通常以广大公众为对象,使用的人数达到全国人口 的20,以上。后来又增加了广播电视和互联网。 •现代社会的新闻传播媒介,主要包括报纸、广播、电视和因特网,通讯社。报纸、广播、电视同时存在、同时发展了近一个世纪,因为各自的特点,形成了不能相互替代的优势。而这些特点、优势,是由它们传播工具的物理性能,即各自所采用的媒介物质所决定的。 •媒介传播力:包括传播的信息量、传播速度、信息的覆盖范围及影响效果,影响效果是媒介传播力的主要表征,技术手段是传播力的决定性因素。 ?报纸特点 1记录性好 2选择性强 3适合传播深度信息。 4报纸工作程序多而繁杂,阅读受文化水平限制,感染力不及声音、图像真切逼真 (四)报纸的发展过程 •第一阶段:手抄新闻时期。最早是意大利的威尼斯公报。 •第二阶段:新闻书。现存最早的新闻书是1588年奥地利人艾青氏在德国法兰克福印刷出版的新闻书。 •第三阶段:周刊(周报)。1609年,德国奥格斯堡的《德国观察周刊》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印刷周刊。 •第四阶段:日报。1663年德国莱比锡出版《莱比锡新闻》,初为周刊,后改为日刊,被认为是世界上最早的日报。1665年11月16日,英国的《牛津公报》问世,第一次采用单页两面印的 印刷方式,但还是份周报。1702年伦敦出版《英国每日新闻》,按日出版,四开纸,两面印刷,成为现代日报的始祖。 (五)新闻期刊 连续出版的印刷物,有固定的名称,以卷、期或年、月、周顺序编号出版,每期版式基本相同,是记录、分析时事内容的重要新闻媒介。 第一份期刊:英国人爱德华?卡乌《上等社会人》。我国境内最早现代中文期刊:英国传教士马礼逊创办《察世俗每月统记传》 特点:新闻期刊多登载深度报道、评论和小品,虽然时效性比不上报纸,但他们往往联系广阔社会现实,插入精美的图片,以厚度成就深度,在调查性报道、解释性报道以及图片报道方面卓有成效。在特定读者中有一定影响,一些优秀新闻期刊封面甚至成为一个时代的符号。 《半月谈》、《瞭望》、《中国新闻周刊》、《明镜》、《新闻周刊》。 期刊和报刊相比有什么特点? (六)广播优势:1传播迅速,时效性强。2透性好。3感染力强。 劣势:1一瞬即过,受众难以仔细研究和推敲;2听众只能被动地跟随广播收听,不能自由选择。 1920年8月31日,美国底特律8MK实验电台广播了一条关于密执安州州长的新闻,被认为是世界最早的广播新闻。 1920年10月27日,美国商务部向匹兹堡的KDK电台颁发营业执照,这是历史上具有合法经营权的第一家电台。 国外著名的广播公司:1哥伦比亚广播公司CBS,2全国广播公司NBC,3美国广播公司BC三大公司:“美国之音”、“自由电台”、“自由欧洲电台”, 4英国广播公司BBC,5法国国家广播电台,6日本广播协会(日本放送协会)NHK 中国最早的广播电台: 1923年美国人奥斯邦开设的“中国无线电公司” 自办第一座广播电台:1926年,奉系军阀支持下成立的哈尔冰广播无线电台XOH。 (七)世界“电视之父”:英国科学家贝尔德 1936年11月2日,英国在伦敦郊区亚历山大宫建成了世界上第一座电视台 1958年5月1日 “北京电视台”试播, 9月2日正式播出黑白电视,1973年播出彩色电视。1978年5月1日,改名中央电视台 (八)1998年5月联合国新闻委员会年会上因特网被冠以第四媒体称号 网络媒体的特点 : 1传统三大传媒所有表现形式的整合:视、听、读结合; 2快捷、大容量、多媒体、交互与参与性。 3监督威力巨大 (九) 通讯社的定义: 1专门搜集和供应新闻稿件、图片和资料的新闻发布机构,是现代新闻传播的重要枢纽。 2通讯社不直接向社会大众发布新闻,它仅仅向各新闻单位提供新闻稿或称新闻原坯,经各新闻单位采用才公诸于世。但20世纪80年代以来,通讯社作用明显降低,一些大的通讯社则创办报刊杂志,涉足广电和网络,不断向其他领域发展。 级国际性通讯社有8家:美联社、合众国际社(美国)、路透社(英国)、法新社(法国)、俄通讯—塔斯社(俄国)、新华社(中国)、安莎社(意大利)、德新社(德国)。 B级通讯社有:共同社和时事社(日本)、澳大利亚通讯社、加拿大通讯社、印度报业托拉斯、比利时通讯社、中央通讯社(西班牙)、埃菲社(西班牙)和中国新闻社等。 世界上早期的通讯社有三家:最早的是1835年在巴黎建立的哈瓦斯通讯社,也就是现在法新社的前身。此外还有美联社和路透社。 美国联合通讯社: 世界最大通讯社。 合众国际社:美国第二大通讯社,总社纽约。 (十)媒介传播力 1.媒体传播力指媒介的实力及其搜集信息、报道新闻、扩散信息对社会产生最大影响的能力,包括媒介的规模、素质,传播的信息量、速度、精度、覆盖率及影响效果。 •媒介传播力的主要表征:影响效果 2.媒介传播力的体现 •传播力是一种整合能力:一是媒介形态的整合,一条信息除了以原创方式在自己的媒体上发布之外,还可以迅速利用其它的媒介形态进行整合传播。二是媒体资源的整合,同类媒体的资源进行横向联合。 •传播力是一种推广能力:一是自身品牌的推广能力, 二是对传播主体信息的深加工能力 。 •传播力是一种执行能力:这种执行力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机制,二是技术。 3(怎样提高媒体的传播力 (1)传播的内容、人员的素质、管理的水平、技术的手段和资本的积累是传播力的五个决定因素。 (2)通过创新传播的内容提高传播的强度与深度:一是精耕细作。将传播主体提供的信息进一步深化与细化,使读者接收到的信息较原始素材更全面、更权威、更客观。 二是量身定做,采用个性化的传播方式。 (3)通过提升传播的技术提高传播的精度与速度:如网络的诞生,海量信息的储备功能与随机游览及即时搜索的特点,使传统传播方式相形见绌;如手机媒体的开发,使企业主趋之若鹜,如报纸扔掉铅和笔迎来光与电,如电视从模拟信号到数字信号的更新。 第四章 (一)新闻自由的含义 新闻自由是在法律范围内,新闻媒介发布消息和讨论公共事务的自由,是人们用以维护公共利益和公共秩序的权利 ?新闻自由的权利 ,创办新闻媒介权:任何法人和自然人都有权办报。 ,发表权或报道权:记者利用新闻媒介发表消息和言论权,思想自由权的具体实现,又称传播权。 ,编辑权:编辑对新闻稿件享有独立编辑权,采取必要手段抵制一切外来的干预,经营管理者不准干涉。 ,采访权:指记者了解社会事件、政府工作情况及信息的权利 ,保护新闻来源权:又称隐匿权、保守职业秘密权等。新闻工作者有权不向外界透漏提供消息者的姓名和身份,也有权不公开消息的来源渠道。 ,使用传媒权:主要指公众借助传媒发表言论、表演节目、展示作品、传递信息、点播曲目的权利,其中也包括记者使用各种通讯工具传发稿件的权利。 ,对新闻侵权的诉讼权:新闻记者有权控告对媒介正当行为的侵害,公民官员也有权依法控告来自传媒的侵权行为。 ,知情权:指公众获知事件、了解政府决策及动态的权利。 ,交流权与对话权:社会各方有通过媒体进行民主对话的权利。 ,更正权与答辩权:新闻报道出现错误后,进行更正,允许被评论、被批评者作出答辩。 ?新闻自由的目的 新闻自由是记者和公民利用媒介达到有益目的的自由,有益目的就是表达真理,维护公共利益和公共秩序,最终促进社会政治经济的正确发展。 新闻自由的本质是人的一种权利。人是社会动物,有人格权和人格尊严,人的权利是不可剥夺的,新闻自由权是人权的一种,也是人存在的一种形式。 新闻自由是民主政治的核心,借助新闻自由才能表达人民的立场,政治民主才能实现。新闻自由能广泛促进各国各民族的彼此了解和互信,有助于保障世界和平发展。 新闻自由的属性 ,政治性:新闻自由是一种政治追求,任何政治主张都力图通过新闻媒体表达出来,特别在阶级斗争最激烈的时期,被弱势一方喊得最响。新闻自由作为政治自由实现的手段,是获得政治自由的前提,这是新闻自由的主要属性。 ,相对性:一定范围限度内的自由。既有积极的限制,又有消极的限制。表现在三方面:必然性的限制(真实性)、法律限制( “自由是做法律所允许的一切事情的自由”——孟德斯鸠; “自由就是从事一切对别人没有害处的活动” ——马克思)、历史限制(由低级到高级,由不完善到完善) ?古典出版自由思想的产生 :指争取出版物的自由,在17世纪欧洲各国反对皇权特许出版制和罗马教皇印刷品审查制中提出的要求,以1644年英国思想家弥尔顿的《论出版自由》一书为代表。 ?现代新闻自由思想的成果 18世纪起在西方兴起的以讨论政治问题、批评政府为主要内容的、争取发表意见的自由。1776年的美国《独立宣言》是现代新闻自由思想的起点,1789年法国的《人权宣言》、1791年《权利法案》和英国学者密尔的《论自由》成为其思想的代表。 发展:1英国《印花条例》和议会报道斗争;2《独立宣言》提出赋予人民自由权,构成现代新闻自由的思想基础,托马斯?杰弗逊的“自由至上论”主张政府必须以法律形式保障一切人的言论自由,人民有权自由地批评政府、评论政府;3《人权与公民权利宣言》(《人权宣言》)宣布“每个公民都有言论、著述和出版的自由。” 《宪法修正案》(《权利法案》)开创人类文明史上用法律保障新闻自由的先河;4密尔的“讨论发现真理”论,认为真理是在讨论中发现和完善的,新闻传播自由提供了讨论的机会。 杰弗逊“自由至上论”和密尔“讨论发现真理论”使新闻自由成为政治上的管理器,有效涤荡政治阴谋和丑陋。 当代新闻自由思想的正果: ?答辩权:被批评或被评论者认为新闻媒介损害了自身的名誉或其他权益,通过媒介陈述理由,反驳批评,说明自己的观点。是一种答复和辩解,针对的是评论或批语中的观点和意见而言。 ?更正权:记者或编辑发现报道中的内容有误,主动或应当事人的要求公开进行纠正。更正针对的是事实,报道或评述中引用的事实不准,内容失实。 (二)滥用新闻自由的表现 1哗众取宠,招徕受众; 2制造虚假消息,哄骗受众 ;“火星人入侵”;“吉米的世界” 3无休无止地宣扬色情和暴力 ; 4谋取私利;“红包”新华社山西矿难,娄底“放鸽子” 滥用新闻自由的后果 1.侵犯隐私 2干扰司法 3媒体倾向于低俗化 ?社会责任理论的主要内容:1施拉姆《报刊的四种理论》 2媒介可推进文明的进程也可以阻碍这个进程,而后者主要表现为降低了人们的素质,使其低俗化。 3新闻自由处于危险之中,人的惰性使他很容易成为被操纵的对象,如果传媒上的意见是错误的,新闻自由就成为消极的自由。 4有社会责任的媒介要把权利和义务结合起来,消极的自由应让位于积极的自由。媒介要有道德责任感。 5政府不仅要允许自由,还要促进积极的自由。 6新闻自由组织有责任监督媒介,保证它为公利服务 7对媒介五项要求:1提供真实、明智的新闻,阐明事件意义,新闻和意见分开;2应成为交换评论与意见的论坛;3要描绘出各个成员集团的典型图画;4负责介绍和阐明社会目标和美德;5使人们便于获得当天消息。 8改进媒介的工作要依靠媒介、公众和政府的互动,媒介要接受大众和社会的批判与监督。 媒介承担的社会责任 :1大众传媒首先负有法律责任。 2对新闻报道的真实性、全面性负责。 3对大众的知情权与参与权负责。 4承担揭露侵害公共利益的责任。 5有责任接受公众的监督与批评。 第五章 ?新闻的真实性与倾向性 新闻真实是指新闻报道的人物、事件、数据和思想观点符合实际,而且要反映事实的真相,体现为记者的反映与被反映的事实的一致性。 真实的个体真实又称事实真实、单一事实真实或具体真实,是指对某个事实所报道的五或六要素(人物、情节、时间、地点、起因和结果)完全符合实际,即发生在某个时空的人物、情节、数字、细节和事件发展过程同客观事实相符。 五要素真实。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因果 客里空 考涅楚克 《前线》 引用资料真实 心理活动必须真实 。 新闻作品如何描写心理活动, 个体事实的细目陈述得精确与否,使新闻的真实具有不同的程度,称为新闻的真实度。新闻内容清晰度低并不改变真实,但清晰度高则可提高真实,真实度越大,新闻价值越高。 (1)新闻个体真实的形式 新闻的事概真实:真实地概述事况,对事实整体的概貌作出真实的归纳,又叫事况真实。 新闻的事体真实:又称新闻的情节真实、情境真实,指借助生动的描述再现客观事件的过程,精确模拟客观事实情节的图景。情节描写是新闻的基本表现手法。 新闻的事势真实:指真实地阐释新闻的性状,准确揭示事实呈现的利弊或作用。诸如对新闻事实应由的结果、未来发展以致作用作出真实的陈述 (2)新闻的整体真实 整体真实又称总体真实或本质真实,是指对对复杂或具有漫长过程的事件在报道时要反映各个事实的联系与事物的全貌,揭示全部事实的真相。 连续报道的整体真实:指若干条报道要准确地组合,如实反映事物地发展面貌。 反映事实量比的整体真实:指按照不同类型的客观事实的比例,真实地报道这些事实地量比。 反映真象与假象的整体真实:指对客观事物地报道要符合该事物固有的真相,分清假象与真象,在真相事实与假象事实地联系上,反映事物地真实面貌。 新闻失实的表现 1个体不真实 2选择性真实=整体不真实=新闻失实 3“选择性机制”说(拉扎斯菲尔德?美):人们倾向于传播、接触、理解和记忆与自己的既有观点相吻合的信息。 4选择性真实的出发点是认为真相知道的人多了会引起恐慌,这种心态反映出掌握信息源的人没有以平等的地位对待公众,官民之间依然是治人、治于人的关系,而且内心的底气不足,不敢让人知道真相。 5“选择性真实”的后果:1、久而久之,公众再也不会相信媒体,媒体的公信力便逐渐下降。2、提供信息的人本身的公信力也会下降。如果整个社会连政府都不诚信了,社会秩序乱套在所难免。 西方主流媒体的消息局部看可能是真实的,但这些被无限放大的“局部真实”拼凑起来的中国形象却未必是真实的。譬如西方媒体在提到西藏时总会不断重复说,1951年中国军队“占领”了西藏,结果就在西方人的“集体记忆”中构建出“中国在50多年前军事占领了西藏”的“真实。如报道达赖喇嘛时,常常配发他标志性微笑的照片,并反复强调他的“非暴力”主张,结果就塑造出了达赖喇嘛真诚、善良的国际形象。 新闻失实的原因: 不同政治价值观造成的新闻失实 ;经济性失实;新闻理论业务素质低下造成失;彻底杜绝新闻失实;加强认识;制订新闻法。 真实性中隐含着倾向性 对客观事实的真实报道,有不同的角度和表达方法。按照马克思主义的反映论,新闻报道要反映现实生活,不是像镜子那样机械地、简单地、直观地反映,而是要通过记者头脑的选择、提炼、概括,对新闻事件进行能动的、深入的反映。在新闻真实性的前提下,由于选材及视角的不同,新闻的内涵就会不同。 倾向性不能脱离真实性 倾向性只是缩小了可供选择的事实的范围,但是仍然是事实。 两种不同的倾向性:一种是公式主义所要求的廉价的倾向性;一种是党和人民所要求的真正的倾向性。我们在新闻写作中不能用主观意念来 图解 交通标志图片大全及图解交通标志牌图片大全及图解建筑工程建筑面积计算规范2013图解乒乓球规则图解老年人智能手机使用图解 新闻事件,不能用倾向性来代替真实性。我们知道,新闻事件应当来自火热的生活,任何新闻都应当是从现实生活中选择提炼出来的,新闻体现的倾向性,应当是符合现实生活的本质和规律,同党和人民的要求紧密关联的。 真实性与倾向性的互为统一 真实性和倾向性是互为统一的,因为新闻真实才有永久的魅力。因为有了倾向性,才使新闻有导向作用。那种认为只要倾向、不要真实是错误的。同样,那种认为只要真实、不要倾向性,客观上也是不存在的。 新闻报道如何较好地体现思想倾向性, 1坚持用事实说话:精选事实,多细节少议论,用背景材料说话 2增强可读性:引而不发,含而不露;借用知识,纠正偏见;增强趣味,寓教于乐。 3选准角度,发掘主题。 第六章 ?新闻报道和新闻报道规律 1新闻报道:媒体采集、加工事实,然后编写或制作成新闻文本,以一定的技术手段或运输工具发送出去。从多维角度看,新闻报道包括一次性报道、连续报道、深度报道、综合报道和谈话报道;从意媒形式划分,有文字报道、口语报道、图像与图片报道;从报道方式看,有客观报道和议事性报道。 2新闻报道规律:新闻报道规则或法则,指新闻报道遵循因果效用、内容与形式的协调性、方法与效果的制约性,以及新闻对受众和社会产生重要影响的种种必然关系。这些致效关系形成了若干报道规则。 3传统价值说一般含有五个因素 重要性:指事件对社会产生震撼的特性,以给受众的影响为尺度,又称影响力。 显著性: 平常人+平常事=0 不平常人+平常事=新闻 平常人+不平常事=新闻 时新性: 时间性 新鲜性 接近性:指因为地理、职业、年龄、心理及利害关系等方面的接近,使新闻被人们关注。 趣味性:指新闻事实具有喜闻乐见的特质,包括软事实、反常事实、冲突性事实、娱乐性事实、新闻中得幽默等 黄色新闻:起源于19世纪末美国赫斯特的《纽约新闻报》和普利策的《世界报》竞争,由漫画家奥特考尔特在《世界报》专栏上画的“黄孩子”而得名。黄色新闻就是扇情新闻,有一套惯用的报道手法。 4现代新闻价值和传统新闻价值的区别 现代新闻价值:指新闻在受众接受过程中满足其认识需要表现出的效用,包括受众对新闻的精神享用和由此导致得物质利益得获取,包括有用、有益、有效三个要素。 出发点不同:前者把对受众的影响作为出发点,关注受众的现实需求,后者是把记者鉴别新闻事实作为报道的出发点,关注的是事实是否值得报道。 目的不同:前者考虑的是新闻能给人们的认识和生活带来什么,是以新闻对受众的“效用”为核心;后者考虑的是什么样的事情能够成为新闻,以识别事实的特性为核心。 对象不同:前者以满足受众对新闻的使用为对象,后者是以记者对事实的使用为对象。 ?客观报道的定义和意义 1客观报道是以披露事实而不是直接说出媒体观点的新闻表达形式,包括内容客观和形式客观。内容客观指新闻报道的是客观存在的事件;形式客观是指表现事件或记者立场要通过选择事实和陈述事实的逻辑力量来实现,不显露记者的观点。 、客观报道有利于媒体倾向的接受。《上帝之军》 B、客观报道有利于树立媒体的公信力 C、客观报道有利于提高记者的职业能力 2客观报道与用事实说话:1精选事实 2 多细节,多引语,少套话 3背景事实 ?1新闻报道的时限 新闻报道的时间点 新闻报道的时间秩序 时序指事件发生发展的不可抗拒的时间顺序,是新闻因果关系的外在形式。 新闻时序与事实时序有时不完全一致 2新闻报道的时机:指新闻能产生最佳效果的报道时间,即新闻只有等到特定时刻报道,才更有价值,又称新闻的时宜性。 3新闻报道的时效 时效性指最大程度地缩减新闻事实发生与报道出去两者间的时间差 1强化时间价值观念 2不畏艰险抢新闻 3提高硬件 4采编人员合理分工 5先简后祥 6简化审稿程序 7多渠道发行网 8不能影响新闻真实 ?新闻的函化特征 1新闻函化——同一个事实被不同记者报道,文字或图像的表述不完全相同,是由于记者把某些因素加工到新闻中,这种普遍特征称为新闻函化。 技术函化:运用技术手段加工事实,赋予新闻某种思想意蕴,技术表现力构成新闻的有机部分。 专业手段函化:在处理新闻稿件时,用特有的非语言符号表达对事实的评价,如版面安排、报道内容的详略、排列顺序以及是非安排提要等。 话语函化:使用什么语言、运用哪个概念和词汇表达记者对事实的立场,是函化新闻的重要手段。包括态度话语、符号话语和高频话语 框架函化:第一种含义是记者用一定的框子对事实进行取舍,确定取材的范围和要选择的事实。由于记者的框架不同,被框限的新闻内容与主体也就显出差别。第二种含义是记者对外部世界的解释方式。记者通过对选择材料的凸现或弱化来表达自己的观点。 2用事实函化事实 用关联事实函化:记者进行横向思考,选择有联系的事实函化主要新闻事实,暗示主要事实的意义。 用背景事实函化:背景事实是历史材料或空间横向材料,同报道的主要事实有因果关系或借鉴意义,把它安插到新闻中能揭示新闻中主要事实的趋势,从而深刻地函化事实。 3新闻报道的函化作用 新闻函化的目的是表达主题,不管使用哪种手段进行函化,前提是通过对事实框架不动声色地暗示主题,记者不直接表明观点。 新闻主题——媒体通过报道某些事实传达某种思想,特别是重要报道的目的不仅仅是提供某个新鲜的事实,还要向读者提供记者对这件事件的理解。 4新闻报道的反函化:议事性报道 议事性报道:又称观点报道、非客观报道、反客观报道方式,指记者在新闻中直接表达观点或对事实进行大量分析的议论性新闻 客观报道方式强调事实,以新闻函化的手段暗示意见。以消息居多。议事性报道强调意见,以通讯、深度报道、谈话类居多 议事性报道的形式:一是先说观点后加事实;二是先写事实后加观点,三是夹叙夹议,事实与观点相互穿插 议事性报道应防止填鸭式的灌输倾向 5议题设置 议事性报道的主题称为议题,议题设置即议程设置,以多种同类事实围绕一个主题向受众传播新闻,以影响受众的思想为目的。 议题设置的技巧: 1关注热点和焦点 2关注冰点 3冰点可以互相转化为热点 ?新闻叙事与新闻具象 新闻叙事——记者把新闻事实有层次地叙述出来,再现事实的清晰脉络,完成新闻具象化得特征,包括陈述“事象层”、“事态层”和“事理层”。 新闻具象——指新闻以具体的事实形式再现生活、思想和情感,表现为新闻的叙事性和客观性。新闻具象具有原型真实、丰富的感受性和以事象为中心三个特点。 新闻语言的三组矛盾 1叙事内容专门性与叙事对象广泛性的矛盾 2叙事内容准确性与叙事语言生动性的矛盾 3报道的时效性与表达的精炼性的矛盾 第七章 一.记者的品德戒律 这是对记者个人素质修养的要求。包括行善制恶,廉洁诚实,谦虚谨慎,尊重他人等。 1杜绝形形色色的剽窃 新闻作品剽窃的特点:(1)、不易为受众所注意。 (2)、剽窃的新闻作品仍然具有市场竞争性 (3)、查证困难。 •剽窃作品的认定:《著作权法》对新闻作品实行有限保护 (1)时事新闻不享有著作权。 (2)除单纯事实消息外,新闻作品中的调查、综述、分析、评论等受法律保护。、看原作是否为独家新闻、独家采访。B、看是否深入采访。 C、看作品的构思、风格。 2尊重他人 尊重隐私 以诚相待,虚心求教 不能为了自己的名利,揭别人的隐私。 不能采取骗、哄、诈、恫吓等手段采访。 为采访对象保密。 3记者的责任戒律:体察民情,为民鼓与呼 4记者的职业戒律:如及时反映社会危机或突发事件,实施客观公正真实平衡的报道,不用低俗色情的消息降低公民情趣等。 (1)坚持新闻真实性原则 (2)平等竞争的精神 《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中国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准则》 5涉及独家新闻的两种职业道德的现象: 1、使用不道德的手段控制消息来源、通信工具等。 2、支票新闻。 ?新闻专业主义与新闻道德的关系 1具有相互作用的关系。新闻专业主义精神的实践和完善,需要新闻职业道德的保障。新闻专业主义的最高理想是传播真相和真理,要求记者的道德不断完善,新闻职业道德的最高境界是维护公民权益和社会利益,它的完善有助于新闻专业主义水平的提高。 2在新闻活动中具有不同的地位。新闻职业道德必须包含新闻专业主义的精神追求,包括人类的伦理观和共同的价值目标。新闻专业主义是从职业视角考量新闻从业中的一些指导原则。从整体上看,新闻专业主义处于指导地位。 3指向的目标不同。新闻专业主义更侧重对新闻实践的统摄,对从业者职业精神的塑造,是对记者的全面指导。新闻职业道德以人类道德准则为依据,辅以新闻行业的特点,推动新闻活动为善的目的服务。新闻专业主义指引记者的所有业务操作,使新闻传播的质量达到更高的水平。 新闻专业主义的价值 4它要求媒体积极发挥消息功能和监督功能,承担起“守望者”的角色。 5提倡新闻专业主义,对于推动媒体贯彻真实、客观、公正与平衡原则,引导记者反映社会真相,揭示社会发展趋势具有重要作用。 6可以帮助媒体提高认识,注意划清与政治集团、经济集团错误控制的界限,警惕被邪恶势力所利用。 (三)新闻专业主义的定义和内容 •新闻专业主义是新闻工作者的职业精神、职业原则和专业要求的总和,包括职业理想、职业标准和正当的业务手段,以履行媒体的神圣使命为目标。 •内容: 1新闻业是独立职业,中立立场、客观报道是保障新闻独立的措施 2媒体是公共信托,除公共福利外,不受其他限制 3媒体要传播真实、真相或真理。事实准确和报道冷静是记者职业意识。 4对受众的忠实,贿赂别人或受人贿赂都是对受众的背叛。 (四)新闻专业主义的价值 •它要求媒体积极发挥消息功能和监督功能,承担起“守望者”的角色。 •提倡新闻专业主义,对于推动媒体贯彻真实、客观、公正与平衡原则,引导记者反映社会真相,揭示社会发展趋势具有重要作用。 •可以帮助媒体提高认识,注意划清与政治集团、经济集团错误控制的界限,警惕被邪恶势力所利用。
本文档为【[复习]新闻学概论复习资料】,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353097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48KB
软件:Word
页数:0
分类:企业经营
上传时间:2017-10-13
浏览量: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