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宝山区2012届一模语文试卷及参考答案

宝山区2012届一模语文试卷及参考答案

举报
开通vip

宝山区2012届一模语文试卷及参考答案宝山区2011学年第一学期高三年级期末考试 语 文 试 卷 考生注意: 1.答卷前,考生务必在答题纸上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等填写清楚。 2.所有试题的答案必须全部涂(选择题)或写(非选择题)在答题纸上,写在试卷上一律不给分。答题时应注意试题题号和答题纸题号一一对应,不能错位。 3.本试卷共6页。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一  阅读(80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1一6题。(17分) 重阳节启示:文化的生命传承 顾晓鸣 ①国庆刚过,又临重阳。重阳(农历九月初九),这由“九”和“九”两个阳数叠加而成的时日...

宝山区2012届一模语文试卷及参考答案
宝山区2011学年第一学期高三年级期末考试 语 文 试 卷 考生注意: 1.答卷前,考生务必在答 快递公司问题件快递公司问题件货款处理关于圆的周长面积重点题型关于解方程组的题及答案关于南海问题 纸上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等填写清楚。 2.所有试题的答案必须全部涂(选择题)或写(非选择题)在答题纸上,写在试卷上一律不给分。答题时应注意试题题号和答题纸题号一一对应,不能错位。 3.本试卷共6页。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一  阅读(80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1一6题。(17分) 重阳节启示:文化的生命传承 顾晓鸣 ①国庆刚过,又临重阳。重阳(农历九月初九),这由“九”和“九”两个阳数叠加而成的时日,谐音“久久”;这一天“登高”的习俗,又喻指着:人往高处走,一年的形成到了提升超越的时刻。 ②在这样一个时刻,用心体会与传统佳节相连的中国文化中关于时间、生命和生活,以及个人、人生和社群的深邃智慧,有助于把外在的节日安排,转化为每个人、每个家庭、每个地区内在的节日持守(过节礼仪和习俗);有助于通过“创旧”,创新出各种与相应佳节有关联的独特活动和文化产品;更可以明白传统佳节成为现代生活中法定节日的深远意义。 ③传统佳节是人类社会文化特质的外显,在生命和历史的长河中,一个个时间节点被标记为民族的节日,以族人富有生命意蕴的节庆活动激活之,彰显之,流传之。这是一个“文化记忆”的重要 机制 综治信访维稳工作机制反恐怖工作机制企业员工晋升机制公司员工晋升机制员工晋升机制图 一一一是文字,而是仪式,而“节日”就在这两个方面,突出地镌刻着历史流程凝结而成的文化传统:“清明”、“端午”、“中秋”、“重阳”等等词汇,是那样的隽永醒目,结晶了丰富、动态、充满生机的文化意蕴;与之相连的节庆活动和礼仪以及食品、衣妆等,是生活过程中的“文化语言”,通过亲子的生命传递和行为习得,世事悠悠永流传。这启示我们,当有了以这些传统节日标识的时间点之后,如何传承和创建相应的、能充分显示节日文化内涵的活动和礼仪,是一个课题。 ④重阳节是“老人节”。“老人”,是世界各民族文化中都有的“长者”或“长老”(Elders),这既是一个家庭中孩子的父(母)辈,血缘的祖先,更是一个社会的先人,代表着整个民族的智者,象征着文化传统的创造和传承的生命源头。在这个意义上,重阳节作为老人节,本质上就是关怀父母,彰显老一辈的生命给予,尊崇传统的久远绵长。重阳节堪称中国的父母节,而较之一般的母亲节和父亲节,含义更为深刻。 ⑤重阳节尊崇“老人”,不仅仅是彰显中华文明“尊老爱幼”的传统,而有着更深刻的文化内涵:中国的“孝”文化曾被封建社会蒙卜尘埃,但简单的“文字考古”就可以使人豁然领悟其超越时代的意义:在汉字中,“老”和“孝”在字形上是同根的。由“孝”派生的“教”,是如此奇妙地把作为“生命共同体”的“人”,与“文”相连,昭示着文化传递和创造性转化的内在机制一一以活的生命和生活的传承和活动,创造和继续民族的文明及其一切成这样内在的双重意义。 ⑥      ,从人类学的高度,一年一度的佳节,尤其在中国,都与时令和节气相关联,无数诗词与时令唱和,体现着个人的生命与大自然万物的交相呼应,凸现了自我在自然中的生存,总有着一种生命的提示:崇生、养生、爱惜生命、敬畏自然。就在这样一种节期的安排中,个人超越客观的社会差别和经济状况,获得自我的回归。这里既有着现代人所悟到的“休闲的本质”,更有着中国文化特有的“天人合一”的积极的生活理想境界。在屈原的《远游》诗里,“重阳”即指“九重天”,并且他在《离骚》中已反映了饮菊的习俗,岂不正是佳节蕴含的人与自然物“合一”的写照吗? ⑦这种境界又与中国哲人倡导的“仁”的精神互为表里:当我们“每逢佳节倍思亲”的时候,亲友就是惦记着和思念着的“他人”,这种情愫由家庭扩及社群和家乡,佳节又总是举行各种品味和传达乡里乡亲的社会活动的最佳时机:几千年来,无穷无尽的社群性活动,曾被创造,并将繁衍更嬗,蔚为壮观。 ⑧因此,佳节的服务经济、体验经济及其旅游产业和各种文化产品的发明创造,都是节日有机的伴生物,只是其中的高雅低俗精致粗鄙之分,全在于我们对于传统佳节在这种生命层次上的认知。通过对节日的“本真”的认真探求和开掘,才能使节日文化与节日经济相得益彰,共创双赢。学习传统佳节的文化意义,学会“过节”,赋予我们今天的教育以生命的形态和流程,真正使包含物质生产和消遣过程在内的“过节”,成为民族文化传承的“民间母体”,形成完整的民族文化传承的生命机制,使一切中国和人类的文明成果,以一种更富参与性和共创新的生命当时被教授和习得,得以久久流传;这时,每逢佳节倍思亲,这“亲”不也同时就是自己的文化认同、归属和依恋吗? 1.说说第②段中“创旧”一词在文中的含义。(2分) 2.联系上下文,填入第⑥段开头横线上最恰当的一项(    )(2分) A.可是;    B.总而言之;    C.退一步说;    D.更进一步。 3.关于重阳节文化内涵理解最不正确的一项(    )(3分) A.通过生命传递和行为习得而得以永久流传。 B.彰显中华文明“尊老爱幼”的久远传统。 C.昭示着文化传递和创造性转化的内在机制。 D.体现“天人合一”的积极的生活理想境界。 4.分析第②段在文中的作用。(3分) 5.分析第⑦、⑧两段中引用“每逢佳节倍思亲”的不同作用。(4分) 6.根据本文提供的信息,简要介绍重阳节。(3分) (二)阅读下文,完成第7一12题。(21分) 黄土的儿子 王安忆 ①去陕北是我难忘的经历。那是一九九〇年的初春,陕西电视台正在播放根据路遥长篇小洗改编的电视连续剧《平凡的世界》。我们走到哪里都能听见人们在议论《平凡的世界》。每天吃过晚饭,播完新闻毛阿敏演唱的主题歌响起,这时候,无论是县委书记,大学教师,还是工人、农民,全都放下手里的事情,坐到了电视机前。假如其时我们正在与某人说话,这人便会说:等一等,我要去看《平凡的世界》。对于他们来说,全世界的作家只有一个,那就是路遥。他们是以那种骄傲又挚爱的口吻说:我们的路遥。 ②像我们这些城市里生,城市里长的人,我们生活在一个再造的世界,我们与自然己经很隔膜,书本是我们的好伙伴。我们特别善于从理论上去了解生活和对待生活,我们把生活也看成是书本那样的再造的自然。这其实使我们损失了许多,这损失主要在于和自然的情感。我们的头脑还不错,心却渐渐麻木。当我们闻说陕北的贫困闭塞之时,就对路遥提出这样一个科学大胆的建议,为什么不把人们从黄土高坡迁徙出去?这话其实是刺伤了路遥的心,他呈现短暂的一怔,然后脸上露出温和宽容的微笑,他说:这怎么可以?我们对这土地是很有感情的啊!初春的时候,走在山里,满目黄土,忽然峰回路转,崖上立了一枝粉红色的桃花,这时候,眼泪就流了下来。 ③后来我们亲眼目睹了崖上的桃花,它总是孤零零的一棵,枝条疏朗,那点点粉红几乎要被汹涌澎湃的黄土颜色淹没。黄土上的天空是格外的蓝,似乎专为了照耀这黄土,使这荒凉更加触目惊心。我不明白在这样荒凉苍茫的土地上,为何能迸发出如此姣嫩的粉红桃花。它好像是抽空了生命中所有纯洁如处子的情感,用尽全力,开放了花朵。如果没有路遥的提示,我们不会注意到它,它从黄土与蓝天的浓郁背景上只是轻描淡写的一笔,而它是路遥眼中永远伤及心肺的景色。 ④我们去到陕西的日子,还是作协里兴起“算命”热潮的日子。算命的方式形形种种,令我们目不暇接。不得已我们也只得亮出两招,来与他们抵挡一阵。我们的算命方式其实是一种心理测试。我们让被测算的对方迅速报出三只动物,然后报出由此动物所想起的形容词。我们看出路遥接受这测试是出于不使我们扫兴、带有捧场的意思。他脸上带着温和宽容的微笑,像一个听话的好学生,一一回答我们的提问,然后耐心地等待我们破译。当我们说到第三个动物的形容词其实意味着实际上的自己的时候,路遥不由“哦”了一声,脸上的笑容消失,眼神变得严肃了。我记得路遥第三个想到的动物是牛,他形容牛用了沉重、辛劳一类的字眼。这游戏中还有一个问题,涉及到对死亡的态度,我已经忘了路遥的回答。这时候,我们谁也不曾想到,这个问题会真的降临到我们面前。 ⑤我们临走的那天晚上,路遥发火了。那是在西影厂食堂里,莫伸请客,也算为我们辞行的意思。饭桌上,不知怎么说起某些前辈经历一生沉浮,到末了却还放不下名与利这两件东西,为他们深表遗憾。说到此时,桌上有一位朋友,指着路遥、莫伸和我这些所谓青年作家说道,你们先别说这些话,到时候你们也会变成这样,这是自然规律,谁也过不去。我和莫伸听了这话,虽有异议却还能保持沉着应对的态度,不料路遥却陡地站了起来,说道:不,你说的不对,人和人不一样!那位朋友却坚执不移,连声说:就是这样的!路遥再一次对他说:人和人不一样。可他不听路遥说,路遥便去扯他的袖子,一定要他听,他说:人和人不一样,我小时候没穿过裤子,这怎么一样?那朋友就是不听路遥的,只是说:走着瞧吧!这一回路遥是真的动怒了,他恨不能立刻就证明自己,可是语言显得那么乏力。这是我唯一一次听路遥大声说话,我不能理解的是,这一句类似戏言的假设为什么会伤了路遥的心,他竟会如此激动,而他那句“我小时候没穿过裤子”的似乎有些辞不达意的辩白却叫我一直痛心着。在后来的日子,我情不自禁地想到:路遥无法向人们证明这一点了。路遥无法从容走完人生,向人们证明这一点了。他还来不及老,便走了。 ⑥据说路遥和邹志安在病重时节都流过泪,表示出不甘心的意思,这真是叫人痛断肠了。他们都是在四十不惑的日子里辞世,远没抵达知天命的年岁。不惑其实是最叫人痛惜的,一切都已明澈如水,什么都骗不了他们。是他们智慧最清明的时候,是他们生命力最富理性的时候,他们正走向通达最深哲理的路途中,走过去,便是真谛。而他们却中途夭折,这带有一种强夺的意味,一种生剥活扯的意味。 ⑦我永远忘不了我们行走在黄土沟壑,就像行走在地的裂缝,崖上的桃花在遥远的天空映下疏淡的花枝,路遥的心是如何地被激荡了。我想他其实从来不是在稿纸的格子里写字,而是在黄土上,用他的心血。我想用文学这两个字去命名他的劳动是太过轻佻了,那其实是如同“人生”一样艰辛的跋涉。据说,邹志安在临终的日子里,曾经说过,文学这东西对于我,已经是个怪物了。我想他这话实在说得对极了,也伤心极了,这句话其实道出了文学的虚假的真谛。人生是这样沉重压顶,白纸黑字算得上什么?路遥和邹志安相继去世,给文学染上一层哀绝之色。生命就像是一场阻击战,先是祖一辈的倒下,然后是父一辈倒下,现在兄长一辈的也开始倒下了。我们越来越失去掩护,面对着自然残酷的真相,有人已经呕尽心血,我们还有什么理由做游戏?其实这世界原是由荒瘠的黄土凝成,绿地只是表面的装饰。这个世界上装饰是越来越多,将真相深深掩盖。其实,破开绿地,底下是黄土;风刮起黄土,底下还是黄土,路遥,我们都是黄土的孩子。 7.文章开头叙述《平凡的世界》在陕西热播的场景,这样写的好处是          。(3分) 8.从写作手法角度,赏析第③段画线句的表达效果。(3分) 9.第②、④两段中都有路遥的神态变化的描写,结合语境,分析人物的心理变化。(4分) (l)他呈现短暂的一怔,然后脸上露出温和宽容的微笑。 (2)他脸上带着温和宽容的微笑,……路遥不由“哦”了一声,脸上的笑容消失,眼神变得严肃了。 10.分析第⑦段开头画线句在文中的作用。(2分) 11.对文章理解、赏析不正确的两项(    )(   )(6分) A.开头说“去陕北是我难忘的经历”,突出此行的意义,奠定了全文的感情基调。 B.作者自称提出的迁徙建议“科学大胆”,是对自己不解人情、幼稚可笑的嘲讽。 C.第③段以“轻描淡写”与“伤及心肺”作对比,突出作者带给路遥痛苦之深。 D.第⑤段写作者与莫伸“能保持沉着应对态度”,反衬路遥不够冷静,容易激动。 E.第⑤段结尾的画线句饱含作者无限惋惜之情,也自然引出下文痛悼路遥之死。 F.文章结尾发出呼唤,既是追念路遥,也是自觉的担当,照应题目,升华主旨。 12.概括文中“黄土”的寓意。(3分) (三)默写。(6分)【任选6空,超过6空,按前6空评分】 13.(1)落木千山天远大,                    。(黄庭坚《登快阁》) (2)列缺霹雳,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3)锦江春色来天地,                  。(杜甫《登楼》) (4)                ,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李清照《声声慢》) (5)                ,善假于物也。(荀子《劝学》) (6)不应有恨,                  ?(苏轼《水调歌头》) (7)黄钟毁弃,                。(《楚辞·卜居》) (8)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                  。(张载《张子语录》) (四)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第14一16题。(8分) 落花 李商隐 高阁客竟去,小园花乱飞。 参差 连曲陌,迢递 送斜晖。 肠断未忍扫,眼穿仍欲稀。 芳心向春尽,所得是沾衣。 【注释】①这首诗作于诗人闲居永乐期间。当时诗人正陷入牛李党争之中,不能见用于世。②参差:指落花纷繁、连绵,③迢递:遥远。 14.晚唐时期与李商隐齐名的诗人是      ,合称“              ”。(2分) 15.选出下列对诗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   )(3分) A.首联写落花乱飞,渲染气氛,烘托诗人送客时依恋之情。 B.尾联运用双关,“芳心”既指落花,也指诗人惜花之心。 C.全诗借落花抒写诗人惜花、伤春之情,又寄寓身世之慨。 D.诗歌运用白描手法,描摹人情物态贴切,物我融合无间。 16.赏析颔联对落花的动态描写。(3分) (五)阅读下文,完成第17一21题。(16分) 苏曼殊传(民国) 陈灨一 苏曼殊,以诗人致力革命,所著诗文小说脍炙人口。擅语言学,梵文及英、日、德、法诸国文字,无不精谙。母为东瀛产,而生平恶日人如寇仇,侨居数稳,不肯操日语,宁辗转觅舌人①,不惮烦也。尝病,友人访之,讶曰:“胡不就医?”曰:“倘不以通事为劳,将从君请。”乃相偕赴医院,医者叩所苦,曼殊无语,友代告。俄顷,失曼殊所在,还询其家,曼殊在焉。友让之日:“去而忽返,不谋之于我,何也?”曼殊曰:“君传语乖误,疾病岂可乱施药剂耶?”友赧然曰:“然则君自言之,奚害?”曼殊曰:“君忘吾不操日语乎?” 曼殊性脱略,无人己之界,囊空如洗,不称贷友人,有周济之者,受而不谢,亦不复偿欠。尝断炊数日,偃卧呻吟,自忘所苦,友至,叹曰:“吾迟来一步,君为饿俘矣。”为之具饭食,馈百金而去。越数日,复往视之,偃卧呻吟如前状,骇曰:“君欲绝食自毙耶?”曼殊喃喃曰:“吾囊得君钱,腹饥顿解。欣然行于市,见自动车构制绝精美,好之,购置家中。又遇乞人,不食三日矣,倾余囊以献。”友曰:“君未习乘坐法,购车奚为?”曼殊曰:“无他,从心所欲而已。” 【注释】①舌人:译员。 17.写出下列加点词语在句中的意思。(    )(4分) (l)医者叩所苦              (2)友让之曰 (3)为之具饭食              (4)无他,从心所欲而己 18.下列句中加点词语意义与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以诗人致力革命                倾余囊以献 B.而生平恶日人如寇仇            馈百金而去 C.君为饿殍矣                    为之具饭食 D.友赦然曰                      欣然行于市 19.用现代汉语解释下列句子。(6分) (l)俄顷,失曼殊所在,还询其家,曼殊在焉。 (2)越数日,复往视之,偃卧呻吟如前状 20.面对朋友惊骇发问,苏曼殊“喃喃”回答。分析这里用“喃喃”一词的原因。(2分) 21.概括苏曼殊的主要思想性格。(均在四个字以内)(2分) (l)口口口口(2)口口口口 (六)阅读下文,完成第22一26题。(12分) 洪汝含《鼓山游记》序 (明)曹学侄 ①作文游山记最难。未落笔时,搜索传志,铺叙程期,洋洋洒洒,堆故实于满纸[1],但数别人财宝而已,于一种游情了不相关。即移之他处游亦可,移之他人游亦可。拘而寡韵,与泛而不切,病则均焉。 ②记游如作画,画家必须摹古,间复出己意着色生采,自然飞动。及乎对镜盘礴,往往难之。乃以为画不必似,盖远近位置,木石向背,逼真则碍理,两为入耳。法既不伤,于境复肖,又何以似为病也? ③友人洪汝含氏,作《鼓山游记》。余读之,初若不汲汲于游者。或为岚翠招之[2],或为友朋动之,或自崖而返,或登顶者再。惟随其兴之所适[3],及乎境之所奏[4],故其为记,亦不为传志故实之所窘缚,与夫年月里数之所役使。神情满足,气色生动,嘻笑戏谑,皆成文章。以如意之笔术,夺难肖之画工。此所谓合作也[5]。传《诗》之《葛覃》曰:“葛者,妇人之所有事也。为是诗者,咏歌其所有事,而又及其所闻见,言其乐从事于此也。”噫!汝含氏之游,可谓乐矣,是宜记。 【注释】①故实:即典故.②盘礴:指意欲全神贯注于绘画。③岚翠:山气呈现的翠绿。④奏通“凑”,会合。⑤合作:合于法度之作。 22.用自己的话概括游记写作的两种常见表现。(2分) (l) _                              ;(2)                                  。 23.分析第②段谈绘画之理的作用。(3分) 24.对“拘而寡韵,与泛而不切,病则均焉。”一句理解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受拘束却缺少韵律,与宽泛却不确切,祸害是一致的。 B.受束缚而缺少韵味,与空泛而不真切,弊病是相同的。 C.受束缚又缺少韵律,与空泛又不真切,危害是相同的。 D.受拘束且缺少韵味,与宽泛且不确切,担忧是一致的。 25.本文多处运用对比手法,请选择其一加以分析。(3分) 26.根据文意,简要概括作者对洪汝含《鼓山游记》写作特点的评价。(2分) 二 写作(70分) 27.作文。 有人说:山坡上开满了鲜花,但牛羊在那里那只是饲料。我们今天并不不是鲜花少了,而是牛羊的眼光多了。 以上的话引起了你怎样的思考?结合现实生活,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1)不少于800字;(2)不要写成诗歌;(3)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 宝山区高三语文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抽查试卷·参考答案 (一)《重阳节启示:文化的生命传承》(17分) 1.对传统节日节庆活动形式与文化产品的推陈出新(创建)。(2分) 2.D(2分) 3.A(3分) 4.承上启下,承接上文重阳节日来临,说明将传统佳节与中国文化相连起来思考的三大作用,为下文具体论述雨阳节节日文化内涵与传承与创新节日的活动仪式张本。(3分) 5.大意:第⑦段由过节“思亲”情愫以及这种情愫外延(范围)的扩展,说明节日文化中体现“仁”的精神;第⑧段引用古诗,说明过节“思亲”即是文化认同、归属和依恋,进一步闸述探求节日文化内涵、学会“过节”的意义。(4分) 6.每年农历九月初九为“重阳”节,它是我国的传统佳节之一。重阳节是老人节,“九九”谐音“久久”,有关怀父母,祝愿老人“延年益寿”之意。旧时有饮菊、登高等习俗。(3分) (二)《黄土的儿子》(21分) 7.以侧面描写先声夺人,表明路遥的创作根植于黄土地的社会生活,深受当地人欢迎的程度(突出路遥在陕西的影响之广):自然引出下文,为下文刻画路遥作铺垫。(3分) 8.运用衬托的手法,(以蔚蓝的天空衬托黄士地的荒凉,)以黄土地的浩瀚反讨桃花树的孤单、稀疏,义以黄土地的荒凉苍茫反衬桃花的粉红娇嫩,层层烘托,渲染桃花恶劣的生存环境,赞美桃花的生命之美。(托物抒情、多角度描写酌情给分)(3分) 9.(4分)(1)路遥先是对“我”的建议感到意外、难以接受,随后想到“我”并不了解黄土地人的生活与情感,因此以友善的态度.微笑着向“我”解释。 (2)出于助兴的曰的接受测试,他脸上带着温和宽容的微笑表现他的随和、友好态度,但是当测试结果与他艰辛劳苦的生活实际不谋而合时,内心不免凝重起来。 10.呼应上文路遥对桃花饱含深情的描写,以花喻人(象征手法),引出下文赞颂路遥像桃花一般根植于黄土地,用全部生命(心血)从事创作。(2分) 11.C  D(6分) 12.(3分)(1)“黄土”是指路遥生于此、长于此、死于此的黄土高坡(陕西地区); (2)“黄土”象征着贫困闭塞、荒凉苍茫的生活环境; (3)“黄土”不仅是路遥的生命之根,也是他的创作之源; (4)“黄土”是朴实无华、天然本色的生命状态。 (三)默写(6分) 13.(1)澄江一道月分明  (2)丘峦崩摧  (3)玉垒浮云变古今  (4)满地黄花堆积 (5)君子生非异也    (6)何事长向别时圆  (7)瓦釜雷鸣  (8)为万世开太平 (四)《落花》(8分) 14.杜牧(温庭筠)  小李杜(温李)(2分) 15.A(引出所咏之物,表现客去后诗人面对落花的迷茫、纷乱之情)(3分) 16.颔联从不同角度描写落花“乱飞”的具体情状,“参差”句描写落花漫天纷飞,飘到园外曲径,突出落花飘色之密(多、广),“迢递”句(以拟人、移情)描写落花随风飘向夕阳,表现落花飘飞之远。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同情与感伤。(3分) (五)《苏曼殊传》(16分) 17.(1)问  (2)责备  (3)准备,备办  (4)没有别的(原因)(4分) 18.D(2分) 19.(6分)(1)不一会儿,苏曼殊不知去了哪里,(朋友)回到他家里去打听,苏曼殊就在那里。 (2)过了几天,(朋友)又去看他,(他)还像以前那样仰卧呻吟。 20.说明苏曼殊饥饿程度之重,只能轻声说话,也说明他对自己挥霍行为不以为意:(如果写苏曼殊对自己的身体状况不以为意也可)(2分) 21.(1)仇日(嫉恶如仇)  (2)放任(放任不羁)(2分) [参考译文]: 苏曼殊以诗人身份从事革命活动,所著的诗义小说脍炙人口。擅长语言学,梵交及英、日、德、法各国文字,无不精通谙熟。母亲是在东瀛(日本)生下他,而他生平却像对待仇敌一样厌恶日本人,侨居日本多年,不肯讲日语,宁可辗转寻找翻译,不厌其烦。曾经生病,朋友看望他,惊讶地问他:“为什么不就医?”他回答说:”如果不把转达意见当作麻烦,我就听从你的意见。”于是一起去医院,医者问他哪里难受,曼殊不回答,朋友代他转告。不一会儿.苏曼殊不知去了哪里,(朋友)回到他家里去打听,苏曼殊就在那里。朋友责备他说:“去了之后却忽然自己回来,不跟我商量,为什么?”曼殊说:“你传话错了,治病怎么可胡乱用药剂呀?”朋友羞愧地说:“既然这样,那么你自己来说,有什么关系呢?”曼殊说:“你忘记找不讲日本话吗?” 曼殊为人放任不拘,没有别人与自己的界限,囊空如洗,小向朋友借贷,有人周济他,接受下来却不感谢人家,也不再偿还。曾经几天断粮,仰卧在床呻吟低哼,自忘所苦,朋友到了,叹息说:“我迟来一步,你成饿鬼了。”为他备办了膳食,送他百两银子后走了。过了几天,(朋友)又去看他,(他)还像以前那样仰卧呻吟。骇曰:“你想要绝食自杀吗?”曼殊喃喃说:“吾当初拿到你的钱,饥饿感立马消除。高兴地来到集市上,看见自动车构造非常精美,心里喜欢,就购买下来放在家中。又遇到一个乞丐,(他)已经三天(多天)没吃东西了,拿出全部余钱来给他。”友人说:“你没有学过骑车的技能,买车干什么?”曼殊说:“没有别的原因,随心所欲罢了。” (六)《洪汝含<鼓山游记>序》(12分) 22.(1)堆砌文献典故  (2)铺叙行程日期(2分) 23.以绘画只会模拟古画不会描画眼前真实的景致,与游记写作中常见现象作类比,批评只会堆砌典故、交代日程而不会抒写眼前之景、真切游情的写作方法,为下文肯定洪汝含游记创作作铺垫。(类比方法、观点态度、结构作用)(3分) 24.B(2分) 25.例:将“搜索传志,铺叙程期”的常见游记写法与洪汝含“随其兴之所适,及乎境之所奏”作对比,更充分肯定洪汝含能写出独具个性与“游情”的创作特色。(3分) 26.随兴所至,情景相合。(2分) [参考译文]: 写文章游山散文最难。还未下笔时,搜寻史传方志,铺叙游程行期,洋洋洒洒,堆叠满纸典故,只不过是清点别人的财宝罢了,与当时的游览之情毫不相关。即使换成写别处游也可以,换成写别人游也可以。受束缚而缺少韵味,与空泛而不真切,弊病是相同的。 写游记好比作画,画家一定是临摹古人的画作,偶尔之中又能体现自己的心思上添彩,使整幅画自然活泼、气韵生动。等到他面对眼前景色全力作画,往往感到困难了。于是认为作画不一定要相似,因为景物位置远近、树木石头运笔向背,太相似就违犯画理,两者不能同时纳入画中罢了。既不损害画理,所画景色又与眼前景物相似.又为何以相似作为画画的弊病呢? 我的朋友洪汝含作《鼓山游记》。我读这篇文章,一开始好像对游山并不热切。有时被山岚翠峰招引,有时受朋友鼓动,有时从山崖返回.有时两次髓顶。只是由着自己的兴致走到各处,达到游兴与景色相合的境界。所以他所写的游记,不被史传方志与典故所束缚,也不被游山日程与行程里数所限制。神情满足,气色生动,嬉戏玩笑,都能写成文章。以如意的笔法,胜过难以画得相似的画匠;这就是所谓的合于法度之作。嗨!汝含的游山,可以说是快乐的了,这应该值得写下来。
本文档为【宝山区2012届一模语文试卷及参考答案】,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037433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42KB
软件:Word
页数:0
分类:生活休闲
上传时间:2019-01-13
浏览量: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