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淄博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2005年

淄博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2005年

举报
开通vip

淄博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2005年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科学制定城市规划,提高城市规划管理水平,保障城市规划的实施,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以及与城市规划相关的法律、法规、标准、规范,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本规定适用于本市城市规划区内制定和实施城市规划。 第三条  各项建设项目的选址、用地和建设,应按照经批准的详细规划执行;尚无经批准的详细规划的,应按城市总体规划和本规定执行。 第二章 建设用地管理 第四条  城市用地,根据其使用的主要性质进行分类,按照《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J137-90)执行(详...

淄博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2005年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科学制定城市规划,提高城市规划管理水平,保障城市规划的实施,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以及与城市规划相关的法律、法规、 标准 excel标准偏差excel标准偏差函数exl标准差函数国标检验抽样标准表免费下载红头文件格式标准下载 规范 编程规范下载gsp规范下载钢格栅规范下载警徽规范下载建设厅规范下载 ,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本规定适用于本市城市规划区内制定和实施城市规划。 第三条  各项建设项目的选址、用地和建设,应按照经批准的详细规划执行;尚无经批准的详细规划的,应按城市总体规划和本规定执行。 第二章 建设用地管理 第四条  城市用地,根据其使用的主要性质进行分类,按照《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J137-90)执行(详见附录B附表B1)。 第五条  城市建设用地包括分类中的居住用地、公共设施用地、工业用地、仓储用地、对外交通用地、道路广场用地、市政公用设施用地、绿地和特殊用地九大类,不包括水域和其它用地。 第六条  各类建设用地的划分和使用性质应遵循土地使用相容性的原则,按照城市总体规划和《各类建设用地适建范围表》(详见附录B附表B2)的规定执行。 第七条  附录B附表B2中未列入的建设项目,由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根据建设项目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和基础设施等条件,确定其适建性。 第八条  建设用地规划范围的确定: 1、凡沿城市道路的,皆应规划到道路红线;沿小区及小区以下道路的,应规划到道路中心线;周围已有建成单位的,应与已有单位用地边界相连接。 2、其它情况由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参照以上原则,根据实际情况确定。 第九条  建筑基地最小面积不应低于表1的规定。 第十条  建筑基地不足上述规定的最小面积,但有下列情况之一,确实无法调整、合并,且不妨碍规划实施的,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可以核准建设: 1、邻接土地已经完成建设。 2、邻接土地为道路、河道或有其他类似情况。 3、受城市规划街区划分、市政公用设施等限制的情况。 表1  建筑基地面积下限指标 建设项目类型 住宅建筑 非住宅建筑 建筑基地面积 (平方米) 低层 多层 中高层 高层 低层 多层 中高层、 高层 1000 1500 2500 3500   1500 3500                 第十一条  城市规划区内地块开发,须先编制控制性详细规划,再依据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修建性详细规划,经批准后实施;编制控制性详细规划一般应以30—100公顷为规划单元;控制性详细规划审批后5年内、修建性详细规划审批后3年内没有实施的,原规划应当作废。 第十二条  居住区用地构成应符合《城市居住区规划 设计 领导形象设计圆作业设计ao工艺污水处理厂设计附属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清扫机器人结构设计 规范》(GB50180-93)(2002年版)3.0.2.2条居住区用地平衡控制指标(详见表2)。 表2  居住区用地平衡控制指标(%) 用地构成 居住区 小区 组团 1.住宅用地(R01) 50-60 55-65 70-80 2.公建用地(R02) 15-25 12-22 6-12 3.道路用地(R03) 10-18 9-17 7-15 4.公共绿地(R04) 7.5-18 5-15 3-6 居住区用地(R) 100 100 100         第十三条  住宅净密度应符合表3的规定。 第十四条  非住宅建设用地的建筑密度、容积率不应超过表4的规定。 表3  住宅建筑净密度和住宅建筑面积净密度控制指标 控制指标 住宅层数 住宅建筑净密度 (%) 住宅建筑面积净密度 (万米2/ hm ) 低层 ≤35 ≤1.1 多层 ≤28 ≤1.7 中高层 ≤25 ≤2.0 高层 ≤20 ≤3.5       注:①混合层取两者的指标值作为控制指标的上、下限值; ②本表中住宅建筑面积净密度计算时不计入地下层面积。 表4  其他建设用地的建筑密度、容积率上限指标 控制指标 建设类型 建筑密度(%) 容积率 新区开发 旧区改建 新区开发 旧区改建 办公类 建筑 低、多层 35 40 2.1 2.4 高层 30 35 4.0 4.5 商业类 建筑 低、多层 40 45 2.4 2.7 高层 35 40 4.0 4.5 工业类 建筑 低层 48 50 1.0 1.2 多、高层 40 45 2.0 2.5             注:①表中所列数值以单块建筑基地计算; ②科研、大中专院校、中小学校、体育场馆以及医疗卫生、文化艺术、幼托等设施的容积率控制指标,应按有关规定执行; ③工业项目的建筑密度应不低于35%,容积率应不低于0.6(当建筑物层高超过8米,在计算容积率时该层建筑面积加倍计算)。 第十五条  对混合类型建筑基地,其建筑容量控制指标应将建筑基地按使用性质分类划定后,按不同类型分别执行;对难以分类执行的建筑基地和综合楼基地,应按不同性质建筑的建筑面积比例和不同的建筑容量控制指标换算建筑容量综合控制指标。 第十六条  建筑基地原有的容积率或建筑密度已超过规定值的,不得在该基地范围内进行扩建、加层。 第十七条  工业项目用地须满足以下要求: 1、所需行政办公及生活服务设施用地面积不得超过工业项目总用地面积的7%。严禁在工业项目用地范围内建造成套住宅、专家楼、宾馆、招待所和培训中心等非生产性配套设施。 2、工业项目建设应本着节约使用土地的原则,合理确定用地强度。对适合多层标准厂房生产的工业项目,应按多层标准厂房建设。 第十八条  在符合消防、抗震、卫生、交通等有关规定和本规定的前提下,在自身功能需要以外为社会公众提供开放空间的,可按表5的规定增加建筑面积,但增加的建筑面积总计不得超过该建筑基地的规定建筑面积的20%(规定建筑面积=建筑基地面积×该基地允许建筑容积率)。 表5  提供公共开放空间建筑面积补偿换算表  建筑项目允许 容积率 每提供1米2有效开放空间面积允许增加的 建筑面积 小于2 1.0米2 大于等于2且小于4 1.5米2 大于等于4 2.0米2     注:开放空间的条件和计算 方法 快递客服问题件处理详细方法山木方法pdf计算方法pdf华与华方法下载八字理论方法下载 见附录C之C4。 第三章  建筑工程管理 第一节  建筑间距 第十九条  建筑间距应符合日照、消防、抗震、安全的要求,并综合考虑采光、通风、环保、视觉卫生、工程管线和文物保护等方面的要求。 第二十条  建筑间距须能满足被遮挡建筑最底层住宅大寒日有效日照时间不少于2小时,同时符合以下关于建筑间距的要求。 第二十一条  住宅建筑(不含高层)平行布置时不同方位日照间距可按表6计算。 表6  住宅建筑平行布置时不同方位日照间距 方位 0°<α <15° 15°<α <30° 30°<α <45° 45°<α <60° α>60° 日照 间距 1.5H 1.35H 1.2H 1.35H 1.4H             注:①α为建筑朝向与正南(正北)方向的夹角(正南方向为0°),H为遮挡建筑的遮阴计算高度; ②本表仅适用于无其他日照遮挡的住宅建筑。 第二十二条  住宅建筑非平行布置,当相互夹角小于或等于60°时,其最窄处建筑间距按平行布置的住宅建筑间距控制;当相互夹角大于60°时,其最窄处建筑间距按垂直布置的住宅建筑间距控制。方位角计算以被遮挡住宅建筑方位为基准。 第二十三条  低层、多层、中高层住宅建筑日照间距:(住宅建筑日照间距计算方式见附录C之C5) 1、正南北向低层、多层、中高层住宅建筑日照间距系数低限值按1.5执行(建筑物对相邻建筑遮荫的遮挡高度计算方式见附录C之C6-1)。 2、在南北向住宅建筑南侧垂直(夹角> 60°)布置的低层、多层、中高层住宅建筑,其建筑日照间距不小于南侧建筑高度的1.0倍;在东西向住宅建筑东、西、南侧垂直(夹角> 60°)布置的低层、多层、中高层住宅建筑,其建筑日照间距不小于较高建筑高度的0.8倍;当垂直住宅建筑山墙宽度大于16米或3幢以上(含3幢)垂直住宅建筑平行布置时,按平行布置住宅建筑控制。 3、“品”、“回”字型以及其他半包围型建筑组合或异型建筑单体,须通过日照计算 分析 定性数据统计分析pdf销售业绩分析模板建筑结构震害分析销售进度分析表京东商城竞争战略分析 保证受影响住宅建筑能满足大寒日有效日照时间不少于2小时的要求。 第二十四条  高层住宅建筑日照间距: 1、高层住宅建筑应与受其影响的周边地区统一规划,建筑间距应进行日照计算分析,保证高层住宅建筑之间及受其影响的周边建筑的有效日照时间符合住宅建筑日照标准的规定。 2、低层、多层、中高层住宅建筑遮挡高层住宅建筑时其日照间距可按第二十二条计算确定。 3、高层住宅建筑含有非住宅用房的,从其最低住宅层计算日照间距。 第二十五条  被遮挡住宅建筑地面层为休闲、健身等用于公益活动的底层架空层,或为层高不大于2.2米的车库等附属用房时,可扣除其高度计算日照间距。 沿小区级以上(含小区级)道路被遮挡住宅建筑地面层为非住宅用房时,可扣除其高度计算日照间距。 住宅建筑地面层为除前两款规定以外的非住宅用房时,视同住宅建筑控制日照间距。 第二十六条  住宅建筑之间的最小间距应符合表7的规定。 表7  住宅建筑之间的最小间距(米) 建筑 类别 控制 间距 建筑类别 高层、中高层 (遮挡) 多层 (遮挡) 低层(遮挡) 平行 布置 垂直布置 山墙 之间 平行布置 垂直布置 山墙 之间 平行布置 垂直布置 山墙 之间 高层、中高层 (被遮挡) 30 25 13 24 19 13 21 17 13 多层 (被遮挡) 30 25 13 18 13 8 15 11 6 低层 (被遮挡) 30 25 13 15 10 6 12 8 6                     注:①“遮挡”是指平行或垂直布置时,该住宅建筑遮挡其它建筑,“被遮挡”是指平行或垂直布置时,该住宅建筑被其它建筑遮挡; ②“平行布置”包括南北向和东西向平行布置;“垂直布置”包括南北向和东西向垂直布置; ③山墙之间如有道路,山墙间距应适当增加;住宅建筑山墙非平行布置时,以其最窄处控制山墙间距。 第二十七条  非住宅建筑与住宅建筑的间距: 1、非住宅建筑位于住宅建筑南侧或东西侧的,其建筑间距按住宅建筑间距规定控制。 2、非住宅建筑位于住宅建筑北侧的,其最小间距应符合表8规定。 3、低层非住宅建筑与相邻住宅建筑山墙垂直时,在符合日照、环保、施工、安全、消防和交通等要求的前提下,可毗邻建设。 表8  住宅建筑(南侧)与非住宅建筑(北侧)之间的最小间距(米) 建筑 类别 控制 间距 建筑类别 中高层、高层住宅建筑 多层住宅建筑 低层住宅建筑 平行 布置 垂直布置 山墙 之间 平行 布置 垂直 布置 山墙之间 平行布置 垂直布置 山墙 之间 高层非住宅 建筑 30 24 13 24 19 13 21 17 13 多层非住宅 建筑 23 17 13 17 12 8 14 10 6 低层非住宅 建筑 20 15 13 14 9 6 11 7 6                     注: 独立布置的单层传达室、配电房等附属建(构)筑物在符合消防和施工安全等要求的前提下,其与南侧住宅建筑的最小间距可酌情减少; 山墙之间如有道路,山墙间距应适当增加;山墙非平行布置时,以其最窄处控制山墙间距。 第二十八条  非住宅建筑之间的最小间距应符合表9的规定。
本文档为【淄博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2005年】,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792768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79KB
软件:Word
页数:10
分类:企业经营
上传时间:2019-02-06
浏览量: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