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人类学概论 名词解释 整理

人类学概论 名词解释 整理

举报
开通vip

人类学概论 名词解释 整理人类学概论名词解释 第一章人类学要义 一、人类学 人类学的英文anthropology源于希腊语“人的学问”的复合含义。在人类学的发轫期,它关注人在自然界的位置、人的体质特征、人类和其他动物的差别,以及人类进化与变异的机制、人的体质同文化的联结性关系。人类学很早就具有跨学科考察的特征。 二、文化 最初的culture源自拉丁文“耕耘种植”之意;中世纪晚期欧洲,culture逐渐指道德完美与心智或艺术成就;18世纪欧洲,文化的集合意义强调了精神观念领域的内向性理想主义的推崇。Culture的原初概念在亚洲...

人类学概论 名词解释 整理
人类学概论名词解释 第一章人类学要义 一、人类学 人类学的英文anthropology源于希腊语“人的学问”的复合含义。在人类学的发轫期,它关注人在自然界的位置、人的体质特征、人类和其他动物的差别,以及人类进化与变异的机制、人的体质同文化的联结性关系。人类学很早就具有跨学科考察的特征。 二、文化 最初的culture源自拉丁文“耕耘种植”之意;中世纪晚期欧洲,culture逐渐指道德完美与心智或艺术成就;18世纪欧洲,文化的集合意义强调了精神观念领域的内向性理想主义的推崇。Culture的原初概念在亚洲传播译介以日本为早,他们选择汉字“文化”对应西文中culture的同义语,意指不动用权力或刑罚而是依靠文德进行教化。汉语“文化”这一术语带有人类学启蒙、觉悟和日后濡化的精神意义和教化方式的意义。到了19世纪和20世纪初,culture成了人类学最核心概念,它的复合含义更为复杂起来。 泰勒对文化整体性的看法是:“文化……是一个复合的整体,它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以及作为社会成员的人所获得的其他任何能力和习惯。”马林诺斯基首创功能主义的文化理论,认为“一种特质的功能,就在于满足该群体成员的基本需要和次生需要。”格尔兹“将文化视为一种象征体系”,其考察象征符号的目的是寻求该符号是如何模塑社会行动者看待、感觉和思考这个世界的,以及探索其意义并加以阐释。后现代主义又将文化转换为一个“建构性”的过程,文化的展示是形成文化的核心行为之一,也是被称作“文化的环程”的关键点,如果意义是因互动而成,那么我们的文化便具有“被分享的意义”,于是在文化的展示中,说者和听者、作者和读者都处在同一个“文化的环程”之中,而参与者之间的差异及权力因素促进了文化交流。许多重要的人类学阶段性理论和 方法 快递客服问题件处理详细方法山木方法pdf计算方法pdf华与华方法下载八字理论方法下载 在某种意义上说就是文化观察的理论和方法。 三、田野工作 田野工作是人类学的首要方法和途径,田野工作强调对地方族群日常生活的直接加入,其 经验 班主任工作经验交流宣传工作经验交流材料优秀班主任经验交流小学课改经验典型材料房地产总经理管理经验 性调查的特征通常是:1、学会当地的语言;2、不少于一个年度周期的居住时间;3、采纳参与观察的方法。 1 四、民族志 人类学者最终坐下来调整知识和思路,进而完成的这个文化撰写的文本形似就是所谓的民族志,民族志是田野工作的结果之一,是人类学的主要展示手段和形式。人类学家通过田野工作想要做的就是把直接观察到的事项进行转述、分析和解释,最终书写出所理解的某种文化给读者。民族志写作也可以认为是“发现一种文化的意义并将这些意义与另一种文化里的人沟通的整个过程”。民族志文本的撰写种类有“传送带”模式、阐释的模式、多声道的模式等。 五、体质人类学 体质人类学探讨古今人类生存的生物性基础,研究人类如何获得现今的形态和行为问题,包括人的体质特征,特别是人类的进化和变异的过程和机制,以及人的体质(生物性)与文化的关系。 现代体质人类学形成于19世纪上半叶,体质人类学包括两个主要方面,即研究人类进化与演化过程及现代人类的生物性与文化性的关系。 六、考古人类学 考古人类学研究对象是人类社会的过去。它是对人类活动遗留下来的物质与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研究。 七、语言人类学 语言人类学认为语言是一种社会工具又是一种文化实践,它是着重考察人类各地语言使用与文化的关系的分支学科。今日语言人类学可以认为始于美国印第安人的语言和文化研究,博厄斯《美国印第安人语言手册》称为“近乎于一部现代美国语言人类学的奠基作品”;萨皮尔、沃尔夫提出了萨皮尔—沃尔夫假说,又称语言相对论,认为语言决定语言使用者的思维和感觉。语言人类学研究的两大传统流派是话语分析和话语/交际民族志。 八、文化人类学 霍尔姆斯1901年在《美国国立博物馆的报告》中首次提出文化人类学这一术语,指代研究人类社会及其文化的一门学科。它所关注的人类文化现象,侧重描述、分析、解释人们的思想与行为方式,社会和文化的异同,包括人们在风俗习惯、婚姻家庭、亲属制度、宗教信仰、政治经济制度、原始艺术等方面存在的共性和差异。文化人类学的理论流派有进化理论、传播理论、功能理论、文化与人格理论、结构理论、文化唯物论、象征理论、解释理论、实践理论、反思人类 学等。文化人类学的研究一般通过田野工作和撰写民族志的方法获得资料与结论。 九、民族学 十、普同性 所谓普同性或普同论,是指地球上全人类的一致性与共同性。进一步说,人类在生物的、心理的、社会的和文化上的共同特征就是普同性内涵。人类普同性存在于它的一般性与个别性之中。 十一、文化相对性 文化相对性也称文化相对论或文化相对主义,主张每一种文化都有其独创性和充分的价值,而且一切文化的价值都是相对的、平等的,要将文化行为放入其具体的历史、环境和社会中加以评估和对待。博厄斯倡导文化相对性。 人们总是习惯于以自己所属的群体文化价值和传统观念来衡量、判断并且解释其他社会文化行为,这就是“民族中心主义”,其极端表现是“文化沙文主义”,即认为自己拥有的习俗、信仰永远优于别人的习俗和信仰,并以自己的文化来规范他人的行为。 文化相对论也是“相对的”,极端的文化相对论认为任何文化都无法做价值判断,普遍适用的道德原则是不存在的,对所有文化都应抱有宽容态度;相对的文化相对论更强调依据其历史脉络把握文化。 十二、生物—文化适应 适应是指地球上的生物种群通过自身变化与周围环境达成协调并繁衍下去的过程。人类的适应包括生物性适应和文化适应。生物性适应主要指人体同周围环境保持生理、心理和行为上的体质协调。文化适应则是通过改变生活方式的策略达成和自然与社会环境的和谐。 人的环境适应的生物性与文化的交互过程又是综合的生物—文化适应。一方面人类身体和大脑的变化让我们适应策略中的文化得以实行;另一方面如属于文化适应的人类对疾病的预防和控制也可以看做是生物性适应的一个表现,因为文化适应的同时也影响了人类的生物性进程。 适应包括对过程和结果的适应,适应过程具有两个特征:保持和创造。 十三、整体性 整体性又称整体论,是指人类学学科的研究进程中,历代人类学家以不同的理论为出发点,积累关于人类整体性认识论的不断完善过程。 哈里斯的整体论研究视角,《后现代时代中的文化理论》阐述了人类学整体论多层次含义:1、方法论角度。认为整体论是人类学研究过程中应当持有的态度和观察方法。2、功能主义角度。即局部和整体的有机结合及功能的充分发挥,考察社会的各个方面分支(如政治、经济、宗教信仰等),通过对各个部分之间功能上的相互作用,理解该社会的整体文化系统。3、综合的角度。即人类学综合生物的、社会的、文化的、语言的、历史的、当代的各个角度的内容,对人类生存状况的全部内容都抱有兴趣,无论是过去、现在、将来,还是生物、社会、语言及文化。 十四、跨文化比较 跨文化比较是人类学家在对从世界上不同民族获得的经验材料进行比较的基础上,验证理论假设,发现人类行为的共性与差异,以实现理论概括或发现某种通则的研究方法。跨文化比较建立的前提是承认文化具有多样性、整体性和相对性的特征。 第二章人类学的理论发展过程 一、进化论 进化论人类学的两大思想来源:是以斯宾塞社会进化论为代表的社会进步观念,和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 进化论要点:进化论者认为1、人类追求进步的心智和本质一致;2、社会文化进步的路线和阶段一致;3、社会文化与自然界的发展一致。 进化论最具代表性人物是泰勒和摩尔根。其他进化论代表:巴斯蒂安,提出“心理一致说”、“民族”概念、“地理区域”概念;巴霍芬,《母权论》提出家庭起源于原始社会的性杂交关系;麦克伦南,《原始婚姻》《古代史研究》《父权制理论》提出外婚制和内婚制概念;弗雷泽,首创“社会人类学”术语,《金枝》提出人类智力发展经历三个阶段,即巫术阶段、宗教阶段和科学阶段。 二、残存 泰勒的残存法。 残存是仪式、习俗、观点等,它们被习惯势力从它们所属的社会阶段带入到一个新的社会阶段,于是成为这个新文化由之进化而来的较古老文化的证据和实例。这样,通过分析和研究作为文化的历史证据的这些残存,就可以追溯发展的历史,从而重建文化的演进过程。 泰勒认为,“现实中残存着无意义的习惯,它们在当时曾经具有实用意义,至少为了 礼仪 关于商务司机的礼仪须知经典商务礼仪礼仪中的美术巫鸿教师职业形象与礼仪文明礼仪主题班会 性的目的而曾为人们遵守,但当它被移植到新的社会后,由于完全丧失了其原先的意义,于是就成了无聊的旧习……可是根据这种或那种习惯的原来所拥有的、但在今天已经丧失了的意义,我们能够解释用其它方法所不能洞察其意的、一直被认为是完全不可思议的诸习惯。” 三、传播论 传播论是人类学进程中第二个理论范式,它将人类社会的变化归因于物质文化和习得行为从一个起源社会散播到其他社会,认为文化变迁的过程主要是文化采借的结果。传播论者大多信奉进化论,并试图构建文化史,把异族文化看成时间上的“他者”。 传播论要点:1、相信传播是文化发展的主要因素;2、认定文化采借多于发明;3、认为不同文化间的相同性是许多文化圈相交的结果,由此,文化彼此相同的方面越多,说明发生过的历史关联的机会就越多;4、认为进化论忽略传播迁徙,并从传播角度重构人类文化史。 传播论源自德国理想主义(唯心主义)哲学,理论先驱是拉策尔。之后发展 处两个变体:英国的埃及中心论和德奥的文化圈理论。埃及中心论代表:史密斯、佩里。德奥文化圈代表:弗罗贝纽,最早提出“文化圈”;格雷布纳,有的文化圈有部分重叠形成“文化层”,还提出文化亲缘关系的两个标准,即形式标准和数量标准;施密特,又补充了“性质标准”“连续标准”“关系程度标准”,施密特的文化传播论带有进化论特点,被称为“文化圈进化论”。 四、历史特殊论 博厄斯等人形成了“历史特殊论学派”,提出了“文化区”理论。他们主张人类学的一般任务是研究社会生活现象的总和,并通过这种研究来构拟人类文化和文明史,他们主张的文明史是各个民族的具体历史。 五、文化区 博厄斯学派研究的是一种文化区分析法,其基础分别是文化独立论和文化相对论。文化独立论是指文化决定文化;文化相对论是指各民族文化的价值是平等的,不可用高低等级进行划分。 文化区首先是一个人类学研究文化的单位,文化区强调文化特征上的相似。博厄斯把文化的最小单元成为文化特质,服务于同一功能的一系列相关特质就构成一个文化丛结,关系紧密的丛结又构成一个文化类型,相同的文化丛结和文化类型会在一定的空间分布,从而形成文化带,相关的文化带又构成文化区。 六、集体意识 集体意识或集体观念,由杜尔干提出,是指由某一特定的社会的大多数人所接受的共同信仰和感觉,是社会强加于个人的观念,不是人从直接的经验中取得的。 七、文化相对论 历史学派最大的贡献在于明确了文化相对论在人类学研究中的基本立场。文化相对论是一种研究文化的态度,认为各民族文化的价值是平等的,不可用高低等级进行划分。博厄斯主张衡量文化没有普遍绝对的评判标准,因为每一种文化都有其存在价值。因此,各族文化没有优劣、高低之分,一切评价标准都是相对的。 八、文化与人格 文化模式论,认为一种文化是一套内部要素相互关联的价值母体,是一套理 解和组织人们活动的方式,这个价值母体能够选择、驯化和整合外来的文化特质,而整合的形式就是该文化的模式和形貌。 把文化模式论用于解释人与文化的关系,就形成了文化与人格理论。人类学家在进行文化与人格研究时,主张人的人格与其所处的文化环境有关,并主要关注文化的传承。所使用的基本概念是“濡化”,即个人接受社会文化规范、行为准则、价值观念等文化传统的过程。认为文化对个人的个性、认识和行为有着决定性的作用。 文化与人格研究的代表人物:1、本尼迪克特,《文化模式》分析三种文化模式,日神型,酒神型,妄想狂型;2、米德,《来自南海》三部曲。 九、文化模式 文化模式论认为一种文化是一套内部要素相互关联的价值母体,是一套理解和组织人们活动的方式。这个价值母体能够选择、驯化和整合外来的文化特质,而整合的形式就是该文化的模式或形貌。把文化模式论用于解释人与文化的关系,就形成了文化与人格理论。 本尼迪克特的代表作《文化模式》,主要分析了三种文化模式:酒神型、日神型及妄想狂型。酒神型是指狄奥尼斯的性格特征:充满激情、爱好幻想、易冲动、富有进攻性。日神型是指阿波罗的性格特征:安稳、遵守秩序、理性、固守传统。妄想狂型特征:嫉妒心强、彼此猜疑、不信任、干事无法无天、背信弃义,每个人都与其他人为敌,经常互相偷盗、欺骗甚至杀人。她还强调世界各种文化存在着极其多样的模式, 十、功能十一、需要 “需要”和“功能”是马林诺斯基文化观的两个核心概念。 马林诺斯基认为,人基本上有两类需要:基本需要(生物需要)和衍生需要(文化需要)。他认为,为了满足一些基本需要,人就要用生产食物、缝制衣服、建造房屋等非自然(或人文)的方式,而在满足这个需要的过程中,人就为自己创造了一个新的、衍生的环境,即所谓文化。这个用文化来满足人的基本需要的方式,或满足机体需要的行动,就是所谓的功能。在基本需要得到满足的同时,文化得以产生。文化在满足了需要的同时,又产生了衍生的需要或所谓的“文化驱力”,它直接导致了制度的产生。 十二、功能主义 英国功能主义发展了人类学调查方法和叙述手段,推动人类学进入现实主义时代,奠定了现代人类学的理论和方法论基础。功能学派兴起于20世纪20年代,鼎盛于30年代至50年代,马林诺斯基《西太平洋上的航海者》与拉德克利夫—布朗《安达曼岛民》标志着功能学派形成。 功能论内部的两个主要阵营是:马林诺斯基的文化功能论、拉德克利夫—布朗的结构—功能论。 十三、结构 拉德克利夫—布朗在强调功能的同时,重视社会结构的研究。认为社会结构是指一个文化统一体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而人与人的关系是由制度支配的。所谓制度是指某些原则、社会公认的规范体系或关于社会生活的行为模式。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不断变动的,但是社会结构的形式却是相对稳定的。他进一步将社会结构定义为“在由制度即社会上已确立的行为规范或模式规定或支配的关系中,人的不断配置组合。” 十四、结构功能论 拉德克利夫—布朗的结构功能论。 认为功能是整体内的部分活动对于整体活动所做的贡献。一切文化现象都具有特定的功能。无论是整个社会还是社会中的某个社区,都是一个功能统一体。构成这个整体的各个部分相互配合、协调一致,研究时只有找到各个部分的功能,才可以了解它的意义。 拉德克利夫—布朗在强调功能的同时,重视社会结构的研究。认为社会结构是指一个文化统一体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而人与人的关系是由制度支配的。所谓制度是指某些原则、社会公认的规范体系或关于社会生活的行为模式。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不断变动的,但是社会结构的形式却是相对稳定的。他进一步将社会结构定义为“在由制度即社会上已确立的行为规范或模式规定或支配的关系中,人的不断配置组合。” 十五、新功能论 十六、平衡论 十七、社会冲突论 第三章人类学的理论发展过程(续)一、新进化论 二、文化生态学 三、文化唯物论 四、公共符号 五、象征人类学 六、结构主义 七、结构马克思主义 八、政治经济学派 九、实践理论 十、解释人类 十一、写文化 十二、话语 十三、文本 十四、后现代主义 十五、实验民族志 第四章人类体质的属性一、体质人类学 二、生物人类学 三、物种 四、进化 五、线系渐变论 六、断续平衡论 七、变异 八、南方猿人 九、能人 十、直立人 十一、现代人 十二、DNA 十三、适应 十四、选择 十五、人类起源 十六、遗传与变异 第五章考古与博物 一、考古学 二、考古人类学 三、考古史 四、史前考古学 五、历史考古学 六、考古学文化 七、聚落考古 八、新考古学 九、后过程考古学 十、民族考古学 十一、族群考古学 十二、博物 十三、物质文化 十四、非物质文化 十五、博物馆 十六、博物馆人类学 第六章田野研究的特征 一、田野工作 二、大传统和小传统 三、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 四、家园人类学 五、大/小规模社会 六、社区研究 七、复杂社会 八、问题取向研究 九、过程研究 十、探索性研究 十一、诠释性研究 十二、应用性研究 十三、回访、重访研究 十四、长时段研究 十五、反复性定点和多点研究 十六、假说 十七、学术伦理 第七章田野调查方法 一、参与观察 二、观察参与 三、报道人 四、正是访谈与非正式访谈 五、非结构性访谈 六、结构性访谈 七、主观抽样 八、谱系法 九、个人生活史 十、田野笔记 十一、田野日记 十二、资料整理原则 十三、文化震撼 第八章沟通的意义 一、语言 二、言语 三、结构主义 四、语境 五、语言与文化 六、认知 七、双语 八、萨皮尔——沃尔夫假说 九、话语分析 十、交际民族志 十一、非语言交际 第九章游猎、游耕与游牧 一、适应 二、游猎 三、采集 四、队群 五、文化生态学 六、文化核心 七、文化类型 八、社会文化整合水平 九、原始富裕社会 十、文化生存 十一、小型园艺农业 十二、游耕 十三、刀耕火种 十四、游牧 十五、水平移动 十六、季节性移动 十七、转场 十八、共居家户 十九、小生境 二十、精巧的平衡 二十一、稳定的平衡 第十章乡村与城市 一、精耕农业 二、人工灌溉 三、文明 四、乡村人类学 五、农民 六、小农 七、恰亚诺夫理论 八、形式论 九、实质论 十、道义经济 十一、城、市、乡村都市化 十二、城乡连续体 十三、社区研究 十四、网络分析法 十五、情景分析法 十六、时间历史分析法 十七、城乡推拉理论 第十一章婚姻、家庭与亲属制度 第一节性别与社会性别 第二节婚姻与家庭 章节要点: 从民族志的材料看,任何社会对生理上的男人和女人都有不同的社会期待,因此“性别”过程实际上是一个社会文化过程。相较而言,生理性别指的是人类身体的二元生理特征,而社会性别指的是生理性别的不同社会文化建构。女性主义人类学注重两性关系的社会历史建构和两性不平等的根源的研究,引发了人类学对性别研究的深刻反思。 婚姻是制度化的性结合。人类婚姻的缔结与人类生物、文化和社会适应的策略相联系,具有双方利益上的经济、政治意义。婚姻的发生与存在的理由似乎还和性别分工、婴儿对母亲的依赖,以及规范性的关系等相关。 家庭是一种具有共同居住、经济合作及生育等特征的社会群体单位。包含不同性别的成年人——其中至少有一对可以发生经社会准许的性关系,以及他们所生育和收养的小孩。家庭形态不是静态而是动态的,一个社会中可以有多个家庭形态并存。常规的家庭分类有核心家庭、主干家庭和扩大家庭/组合家庭。家庭过程中可以发现其扩张、分散与分裂和取代的转换现象。在世界各地还有一些动态的家庭类型不好归类。 用于亲属关系的各种称谓中,划分了包含自我的血亲和姻亲的亲属位置范畴。但亲属关系是人类文化的一种创造,它并不简单地对应于生物学意义上的遗传关系。亲属制度不仅是一种称谓,而且体现了人们的相互关系、所承担的义务和应有的行为态度。世界上存在的主要六种有规律的亲属称谓制都独立的出现在不同的社会中,但重复出现的情形表明,每一类别出现的条件的相似性,以及不同系统称谓涉及的群体和地位,无论在初民社会还是在当代社会都是重要的研究素材。 继嗣群实际上是一群根据某种继嗣规则限定的、具有共同祖先的血亲。这其中既包含血缘的遗传基础,也包含文化的传承和规矩。中国汉人社会的宗亲和大家族就属于这类父系继嗣群,其中,个人的权利、义务、财产、社会地位,以及民族属性等等都是通过继嗣而先天获得的。继嗣群还有多方面的社会功能,包括政治功能、经济功能、宗教功能以及文化功能等。继嗣规则的一个重要决定因素就是婚后居住模式。不同的居住模式在聚拢某类亲属的目标上产生一种张力,成为建构地方群体时极为重要的因素。 这样,我们需要进一步关心各种亲属称谓制、继嗣群和居住法则的相互关系。问题在于,有时血缘关系并未改变,但是文化模式的不同决定了建立在血缘关系基 础之上的社会关系的亲疏远近。这正需要加以人类学的文化分析。 第十二章濡化、社会化与涵化 第一节人性与人格 第二节濡化、社会化与涵化 第三节文化中断与文化适应 章节要点: 人性是指人的本质属性及人类所特有的生物、心理、思维与行为特征。它是由人的生物性、文化濡化与社会化等整体性内涵共同作用的结果。人性的研究主要循着两种角度:一是从人性的转变方面做理论的探讨;一是从文化的传递角度做社会的观察。 濡化强调个人或群体内化某种文化类型的过程,在与社会的互动过程中,探讨该过程的特点和条件;社会化则强调个人按社会的某种规定和要求行事的过程,这就包括了更大范围的多种文化类型,两者有侧重点上的区别。涵化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不同文化体系间由于持续接触和影响而造成的一方或双方发生的大规模文化变迁。涵化指在不同文化之间的文化传递,即不同文化间的接触使得其中一种文化采用其他文化的全部或部分,获得新的文化模式。 从整个文化体系来考察,文化适应不仅是个体对文化传统及其变迁的不断调适,而且是一个建立新文化模式的过程。它不仅存在风俗、信仰、制度等的再解释,而且存在着目标与价值、行为与规范的再取向;有时候,因政治、经济、伦理等多种关系复杂交织在一起,故而需加以整体考虑。 文化的适应与连续性是指个体在长时间获得了文化的期待与责任,而文化的中断则意味着文化期待与交流滞障;在异质社会中的文化中断则主要指文化间交流活动的误读与中止。 现代社会的文化中断和文化适应的问题还反映在文化输入与文化输出的过程中。文化输入对异文化的吸纳,文化输出对文化的传播过程所发生的文化涵化的过程与结果,和文化当事人的主动与被动性相关,亦同政治、经济与文化的实力、战略、组织、计谋、教育、创造等相联系;而文化相对性、创造性和多样性原则是寻求现代世界文化适应与发展的基本前提。 人类学提供的文化“整体观”、“比较观”和“相对观”可以辅助现代人不断反思我们今天所面对的社会,把人的学习和教育过程看作是对社会化的一种选择性获得过程,并通过持续的跨文化观察,寻求文化中断的解决之道。 第十三章族性与社会分层 第一节族群与族性 第二节族群认同与族群关系 第三节社会分层 章节要点: 族群成员认同和分享他们与其他族群相区分的祖先、历史和文化传统。其成员在族籍诉求上带有主观文化认定和场景的变动性。族性是关于族群认同的感受、族群象征和族群关系等观念的复合体。这是基于文化特征的一种分类图式。对文化方面的族群认同不会消失,族群认同感通常通过选择性的符号来表达。每一个族群都有族界标志,包括语言、宗教、体质特征以及其他文化特质。人类学界主要流行两种族群认同理论:原生论与场景论。当今世界的许多冲突是族群/民族之间的冲突,社会、政治和经济的平等与和谐需要通过政治调适来实现。 社会分层虽然有时与族群的区分有关,却是区分人群的另一种方式。每个社会中分层的程度和种类皆有所不同,但社会等级是不同社会组织中的一项重要特征。社会分层的三个主要层面是权力、财富和声望。据此,人类学家已经辨认了三种社会体系类型。 分层最不明显的是平权社会,社会中的每一个成员都平等接近基本资源、权力、声望。平权体系主要见于游猎和食物采集社会。在等级社会中,人们被区分为不同的等级而在声望上有所不同。在分层社会中,社会、政治、经济的不平等是制度化的。最为彻底的分层社会是那些基于阶级或世袭等级的社会,其成员不平等地接近财富、权力和声望。阶级社会与获致地位相联系;世袭社会则与先赋地位相关联。关于社会分层,功能主义理论强调分层体系的整合性质;而冲突理论则聚焦冲突与变迁。 第十四章政治组织与社会控制 第一节政治组织 第二节社会控制 章节要点: 政治组织和社会控制是权力分配与嵌入社会的方式,通过政治组织,维持社会秩序、管理公共事务以及解决冲突。政治组织主要研究诸如政治角色的分配、政治整合的层次、权力和权威的集中、社会控制的机制以及解决冲突的手段一类的话题。 为了恰当地理解社会的政治组织,需要根据生态、社会以及意识形态脉络进行考察。政治人类学根据复杂程度(政治整合)、领袖性质(政治角色的转化)以及集权,通常区分为四种基本不同形态的政治组织(体系),依次是未集权的队群、部落与集权的酋帮、国家。 在缺乏政府的正式机制的情况下,许多队群和部落社会通过一些非正式机制维持社会控制。除了利用社会控制的非正式手段之外,社会还通过正式的机制维持社会秩序和解决冲突。战争则是群体或社会之外的一种主要的社会控制机制,其主要原因是自身社会问题、外部威胁、政治目的以及道德地位。 社会组织与社会控制的人类学研究有不同的特点。从早期的进化和功能的权力研究,权力的规则、实践与形式研究,到文化与象征在建构政治关系的认知与意义上都有建树。值得提及的是政治研究的过程范式。这一范式将冲突置于政治分析的中心,放弃将诸如政府和世系群这样的政治结构作为政治分析的聚焦点,成为人类学视角的政治研究的区分点。而中国的权力与政治的研究也已经从单纯的村落研究达到国家与地方关系的关联的和多视角的观察与诠释。 第十五章宗教与仪式 第一节人类学视野下的宗教 第二节仪式与巫术 第三节社会中的宗教 章节要点: 宗教是信奉超自然存在的任何一整套态度、信念和习俗。人类学的宗教研究不仅关注制度化的宗教,也关注那些相对不甚系统的民间信仰。其中包括它们的社会功能、目的、事件、进程、场所、实践者、组织者的内容与性质;也包括宗教神明、经典、祷词、读本及伦理与道德表述。宗教信仰在过去和现在的社会位置以及众多难解之谜,促成了相关学科不断探索,获得了积累性建树。 宗教对主神、祖灵和非人精灵等超自然存在的信仰,实际上是人类生存的适应性策略表现。在宗教活动中,我们注意到专业宗教师——祭司和借助巫术力量使人神沟通的民间宗教师——萨满存在的社会文化意义所在。 仪式是人类学研究宗教的重要切入点之一。原因在于仪式过程所集中展示的内容容易把神、人、社会、祈望和利益等的关系网络呈现出来。生命仪式是与个人的生命周期相应的过渡与转变性仪式,而强化仪式是在群体生活的关键时刻用以团结和认同社会成员的仪式。 宗教仪式总是充满象征的意蕴,但象征的意义却是文化的建构。在这里,象征把身体性的、道德性的、政治经济性的力量作为现实化的手段,象征又是不受社会规范约束的人性的情感与冲动。然而,需要从不同层次理解宗教是一套行动的象征制度,仪式象征性地提供人生与世界的理解,以及获得精神、灵魂和情感的交融而摆脱世俗。 宗教一方面包含着有关环境的知识与暗示,成为当代道德意识与社会关怀发展的重要部分;另一方面宗教和科学之间存在着冲突和紧张关系。如何看待宗教与科学之间的对立、分离和相互关系,是人类学的重要关注之一,其中包括不同文化对科学与宗教的不同理解。在宗教与社会的关系上,宗教通过一系列的对道德和伦理信仰之内化,以及忏悔和奖惩,创立并维持社会控制;人类还 记录 混凝土 养护记录下载土方回填监理旁站记录免费下载集备记录下载集备记录下载集备记录下载 了宗教运动与社会重整的重要关系,认为宗教运动是造成社会变迁的重要因素之一。 第十六章文化展示 第一节人类学与口述 第二节文化撰写 第三节影视人类学 第四节艺术解读 章节要点: 民族志的资料主要来自田野工作中所获得的口述资料,目的是对文化或社会现象做出解释;人类学的口述传统(民间文学)研究倾向于把文学放在它们发生作用的社会场景中研究,探讨它们与现实的互动。人类学在民间文学研究方面存在几种主要理论。历史-地理方法认为,不同文化中有着相似内容的神话传说代表着相似的文化现实,因此,研究者的任务就是通过对照不同的版本,重建这种现实。与忽视了意义问题的历史-地理方法不同,自然比喻方法以探讨民间文学中过去的意义为主题。在人类学对口述传统和口头艺术的研究中,结构主义方法要去发现神话传说背后隐含的结构和意义。博厄斯、马林诺斯基等人则强调口头文学在人们的现实社会生活和思想中的重要性。 人类学家从事田野调查,之后要写出一部作品,描述那里的文化,这就是人类学的文化撰写。人类学中存在着三种文化撰写的模式。现实主义民族志是强调作品的真实可信。这种模式的文化撰写与马林诺斯基的功能主义和“文化的科学”是紧密相连的。与之不同的是,解释人类学民族志是对社会活动进行具有丰富意义的、全貌的描述。在“深描”的过程中,文化撰写的技巧从堆砌事实转换为象征意义的细腻的解释和交流。20世纪80年代,后现代主义人类学对以往的文化撰写模式进行了反思,出现了“多声道”的后现代主义民族志。他们认为,民族志是文化的创作,所有的真实都是被建构的,从而强调文化撰写要提倡对话和多声道文本。因此,人类学的百年理论变迁过程总是展现出不断反思和质疑的学术发展意义,这也是每一个人类学撰稿人坚持理论创新与学术伦理原则的出发点。文本与影像作品的区别在于,文本通过概念等抽象性描述和概括来陈述,而影像则是直接形象的表现。人类学影视作品和文本民族志一样,它们都是对某种真实状态的陈述。影像不必模仿文字,文本书写也不可以直接套用到影视表达上。这也决定了它们之间的互补性。影视人类学是以影像和影视手段表现人类学原理,记录、展示和诠释一个族群的文化或尝试建立跨文化比较的学问。随着影视技术发展和人类学理论转变,民族志电影先后出现了解说电影、观察电影、真实电影等传统。民族志电影的拍摄原则也跟随着人类学理论进程而发展。当前,民族志影片的美学意义与应用性成为新近发展的重要取向。 人类学研究艺术的概况,显示了它的独特视角和方法:它从更宽容、多元、存异 的角度,“激活”艺术品,还原至其产生场景,强调其多重维度:艺术理念、艺术家、艺术品、艺术的再生产和消费等等。人类学将艺术视为文化的提喻性表现,所以艺术在其生产和消费中成为想象他人/自我或被他人想象的媒介。正因为如此,艺术成为族群认同、身份诉求的表述途径,艺术品的产生和消费体现了不同群体、阶层、文化之间的交流和冲突,艺术品的收藏更展示了艺术品、生产者、消费者及其所在的文化之间的微妙关系。 第十七章人类学的应用 第一节人类学的应用历程 第二节人类学应用实例 章节要点: 虽然主流人类学的主要旨趣在于理论诠释,但人类学家一直都没有停止探索如何将人类学知识应用于社会、解决实际问题。应用人类学就是所有借助人类学的理论、观点、方法与研究成果来探讨、评价并解决社会文化问题的工作。应用人类学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应用人类学只是把人类学的概念、知识与研究方法直接应用于行政管理及个中国发展项目,以解决社会、经济、文化与技术问题的活动;广义的应用人类学则指人类学者在任何非学术机构,如政府机构、国际发展机构、公共卫生机构、社区发展机构等从事的工作。综观应用人类学的历史,早期的殖民地管理,传统社会的现代化转型过程中的农业、卫生、教育、环境等问题,是人类学的主要应用领域。当今,应用人类学主要研究现代化与全球化过程中产生的一些社会和文化问题。 人类学的应用范围很广泛,应用人类学家的角色与职业也多种多样。根据角色的不同,应用人类学家也采取了不同的工作模式。人类学的应用有两种最基本的应用模式:一是行政管理模式,人类学家的职责主要是提供专门的信息和咨询;二是倡导-行动模式,人类学家站在社区和边缘性群体的立场,进行政策倡导和相应的实践活动。在参与具体社会事务的过程中,应用人类学一直存在两种不同的价值取向,即价值中立与价值介入。价值中立是指人类学者在研究及工作过程中不渗如自己的主观情绪和价值判断,价值介入则是指人类学者采取一种积极参与和介入的态度,引导社区的社会文化向预期的方向发生转变,并促成社区发展。
本文档为【人类学概论 名词解释 整理】,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769014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49KB
软件:Word
页数:27
分类:
上传时间:2019-02-03
浏览量:3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