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小学六年级古诗词

小学六年级古诗词

举报
开通vip

小学六年级古诗词六年级分册(下) 目  录 第一篇 略谈唐诗也唐诗格律-------------------------(3) 第二篇 古代、现代诗词 昭君怨--------------------------------------刘大娘(9) 湖口望庐山瀑布水----------------------------张九龄(9)舟中晓望------------------------------------孟浩然(9) 送梓州李使君--------------------------------王  维(10) 终南别业---...

小学六年级古诗词
六年级分册(下) 目  录 第一篇 略谈唐诗也唐诗格律-------------------------(3) 第二篇 古代、现代诗词 昭君怨--------------------------------------刘大娘(9) 湖口望庐山瀑布水----------------------------张九龄(9)舟中晓望------------------------------------孟浩然(9) 送梓州李使君--------------------------------王  维(10) 终南别业------------------------------------王  维(10) 登锦城散花楼--------------------------------李  白(10) 行路难三首(其一)--------------------------李  白(11) 关山月--------------------------------------李  白(11) 清平调三首--------------------------------- 李  白(12) 峨眉山月歌--------------------------------- 李  白(12) 春夜洛城闻笛------------------------------- 李  白(12) 兵车行------------------------------------- 杜  甫(12) 哀江头--------------------------------------杜  甫(13) 赠卫八处士----------------------------------杜  甫(14) 梦李白二首(之一)----------------------------杜  甫(15) 天末怀李白--------------------------------- 杜  甫(15) 蜀 相---------------------------------------杜  甫(16) 别房太尉墓----------------------------------杜  甫(16) 登 高---------------------------------------杜  甫(16) 送李副使赴碛西官军--------------------------岑  参(17) 入蒲关先秦中故人----------------------------岑  参(17) 送人游岭南----------------------------------戴叔伦(17) 送友人--------------------------------------薛  涛(17) 题菊花--------------------------------------黄  巢(18) 惊 雪---------------------------------------陆  畅(18) 咏 月---------------------------------------李建枢(18) 塞下曲--------------------------------------戎  昱(18) 移家别湖上亭--------------------------------戎  昱(18) 少年行--------------------------------------令狐楚(19) 登玄都阁------------------------------------朱庆馀(19) 秋宿湘江遇雨--------------------------------谭用之(19) 题龙阳县青草湖------------------------------唐温和(20) 题玉泉溪----------------------------------湘驿女子(20) 丑奴儿 关于书的成语关于读书的排比句社区图书漂流公约怎么写关于读书的小报汉书pdf 博山道中壁--------------------------辛弃疾(20) 春 归---------------------------------------孟淑卿(20) 赠范洛山------------------------------------周  琼(21) 梅岭三章------------------------------------陈  毅(21) 第三篇  名人名言---------------------------------(22) 第一篇 略谈唐诗与唐诗格律 一  唐诗概况 唐诗代表中国古典诗的黄金时代。其突出表现为:一、数量众多。清代康熙年间编定《全唐诗》,收诗48900多首。这时据唐朝灭亡已经有八个世纪了。唐朝书籍主要靠手抄,八个世纪后尚有近五万首作品传世,说明这些作品经受了时代的考验。近人在《全唐诗》的基础上又搜集了2000多首唐诗。二、作者广泛。上至帝王将相,下至贩夫走卒和释道倡优,上自老人,下至几岁的小孩,还有外国作者。其中有个人专集传世的便有691家(明人统计)。三、题材多样。政治、经济、战争、宗教、宫廷、吏治、科举、婚姻、亲情、友谊、羁旅、怀古、山水、田园、动植等等社会与自然现象的各个方面唐诗都写到了。正如闻一多所说:“凡生活中用到文字的地方,他们一律用诗的形式来写,达到任何事物无不可以入诗的程度。”四、体制齐备。乐府、古诗(包括五言、七言和杂言、四言)、绝句、律诗等在唐朝都以发展成熟,出现大批优秀作品。楚辞体也有人写作,有些诗孕育着“词”的体裁。五、艺术成就辉煌。唐诗创造了很多完美的艺术手法,而且形成了众多的风格流派。如百花盛开,异彩纷呈。 唐诗的发展,元明时期已有初唐、盛唐、中唐、晚唐四阶段的说法。 一、初唐(618-711):自唐高祖开国至唐玄宗以前,是唐诗发展的奠基时期。其贡献主要有两点:①诗风转变:从六朝浮艳的诗风转变为较刚健清新的诗风,内容从宫廷走向广阔的社会。代表人物有初唐四杰(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和首倡复古革新的陈子昂。②近体诗成熟:沈佺期、宋之问及杜审言等完成了律诗的定型。初唐著名诗人还有王绩、张若虚、刘希夷、贺知章、寒山等。 二、盛唐(712-761):唐玄宗、肃宗两朝,唐诗发展到最辉煌的阶段。中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和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李白,代表着唐诗的两座高峰。还出现了以高适、岑参为代表的边塞诗派,以王维、孟浩然为代表的田园诗派。著名诗人还有王昌龄、王之涣、元结、楚光羲、刘长卿等。本书中有作品入选的有诗人,张九龄、皇甫冉、崔颢、李颀、王翰、王湾、常建、裴迪、綦毋潜、贾至、丘为、张旭、刘方平、刘眘虚、祖咏、张继,也属于盛唐诗人。 三、中唐(762-826):从代宗到敬宗为中唐时期。代宗朝为中唐前期,代表诗人有韦应物、顾况、戴叔伦、戎昱和“大历十才子”(李端、李益、卢纶、钱起、司空曙、李嘉佑、郎士元、韩翃等)德宗贞元和宪宗元和年间,是唐诗发展中几乎可跟盛唐比美的繁盛时期。出现了两大诗派。一是写实讽谕诗派,即以白居易、元稹、为代表的新乐府诗派,著名诗人还有张籍、王建、李绅。一是险怪奇崛诗派,以韩愈为领袖,著名诗人有孟郊、贾岛、卢仝、姚合。两派之外,还有天才诗人李贺和“诗豪”刘禹锡,著名诗论家兼诗人僧皎然、司空图。本书有作品入选的权德舆、柳中庸、金昌绪等也是中唐人。 四、晚唐(827-907):文宗以后为晚唐时期。晚唐最杰出的诗人是李商隐和杜牧,有“小李杜”之称。与他们诗风近似的名诗人有韦庄、温庭筠、唐末关心民生疾苦的著名诗人有皮日休、杜荀鹤、聂夷中、罗隐、陆龟蒙等。本书有作品入选的晚唐诗人有张祜、李频、朱庆余、薛逢、马戴、张乔、崔涂、许浑、郑畋、韩偓、陈陶、张泌、秦韬玉、杜秋娘等。 二  唐诗格律 唐诗体制完备,本书选有乐府、古诗和近体诗(包括律诗与绝句)。 “乐府”本为汉武帝时期朝廷所设置的音乐官府,负责搜集民歌与配乐。后来把乐府所收集的民歌及文人模仿乐府所做的诗歌,叫做“乐府”诗。乐府诗的特点是配乐歌唱,并留下了一些古老曲调,如“燕歌行”、“从军行”、“长相思”、“塞上曲”、“关山月”、“子夜吴歌”等。唐代杜甫“即是名篇”写了一些新题乐府,如“兵车行”、“丽人行”等。到了中唐,元稹、白居易等继承发扬杜甫的传统,掀起了一场新乐府运动。 古诗从乐府发展来的,但不沿袭乐府的题目。五言古诗在东汉时代已经成熟,以“古诗十九首”为代表。魏晋南北朝写古诗的最杰出诗人有曹植、陶渊明、谢灵运、庚信等人。七言古诗虽在汉代已出现,但到南朝才成熟,最杰出的人物是鲍照。 近体诗是随着音韵学兴起才逐步出现与成熟的。音韵学兴起以后,人们发现了汉语的声调。当时的官话有四个声调:平声、上声、去声、入声。平声发音比较舒缓,其他三声比较急促。于是人们便利用这个特性来锤炼诗的语言,把平声叫“平”,其他三声叫“仄”,平仄交错,使诗歌悦耳动听。近体诗的最大特点是讲究平仄。最早有意提倡平仄的人物是齐梁时代的沈约等人。但是,三国诗人曹植的作品早已出现讲平仄的倾向,东晋时代在乐府民歌的基础上已经不自觉的出现了符合平仄格律的绝句。如:东晋广州刺史吴隐之的《酌贪泉诗》:“古人云此水,一歃怀千金。试使夷齐饮,终当不易心。”律诗的成熟则要晚得多,直到初唐的沈佺期、宋之问等才写出了合符平仄格律的律诗。 古体诗与近体诗的差别有五个方面:一、古体诗句数可长可短;近体诗句数固定,绝句一概四句,律诗基本八句(排律可成对延长)。二、古体诗每句字数较灵活,特别是七古,不一定每句七个字;近体诗每句字数固定,五绝和五律每句五个字,七绝和七律每句七个字。三、古体诗用韵自由灵活,可以换韵;近体诗用韵严格,不能换韵,韵脚固定在偶句位置(首句也可以押韵),一般只用平声字押韵,押韵要遵守韵书的规定。四、古体诗对偶自由;律诗中间两联必须讲究对偶。五、古体诗不讲平仄,近体诗讲究平仄。第五点是近体诗的最大特点。其平仄原则是:一句之中,平仄相间;一联之中,平仄相反(相对);两联首尾,平仄相连(黏连)。如: 李端《听筝》 鸣筝金粟柱,            平平平仄仄﹨ 平仄相对(一联) 素手玉房前。(韵)      仄仄仄平平∕ 欲得周郎顾,            仄仄平平仄﹨ 平仄相对(二连) 时时误拂弦。(韵)      平平仄仄平∕ “相连”主要是指句子开头两个字的平仄相同。这里出现的四种平仄句式,经过变化可以构四种五绝格律。《听筝》的格式特点是,首句不押韵,第一句用“平平”开头,这叫做“平起首句不押韵式”。平起首句押韵式,只需要把第四句的格式代替第一句。如: 卢纶《塞下曲》 鹫翎金仆姑,(韵)    平平仄仄平 燕尾绣蝥弧。(韵 )  仄仄仄平平 独立扬新令,        仄仄平平仄 千营共一呼。(韵)    平平仄仄平 仄起首句不押韵式,等于将平起首句不押韵式的两联交换位置。如: 王之涣《登鹳雀楼》 白日依山尽,    仄仄平平仄 黄河入海流。(韵)平平仄仄平 欲穷千里目,    平平平仄仄 更上一层楼。(韵)仄仄仄平平 仄起首句押韵式,也是把第四句格式移作第一句。如: 元稹《行宫》 寥落古行宫,(韵)仄仄仄平平 宫花寂寞红。(韵)平平仄仄平 白头宫女在,    平平平仄仄 闭坐说玄宗。(韵)仄仄仄平平 学会了五绝的四种格式,要变出七绝的四种格式非常容易,只要在句首加上两个平仄相反的字便行了。如: 杜甫《江南逢李龟年》 岐王宅里寻常见,    【平平】仄仄平平仄 崔九堂前几度闻。(韵)【仄仄】平平仄仄平 正是江南好风景,    【仄仄】平平平仄仄 落花时节又逢君。(韵)【平平】仄仄仄平平 仄起首句不押韵的五绝,变成了平起首句不押韵的七绝。王昌龄《出塞》为平起首句押韵的七绝,杜牧《赤壁》为仄起首句押韵的七绝,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为仄起首句不押韵的七绝,请自己 分析 定性数据统计分析pdf销售业绩分析模板建筑结构震害分析销售进度分析表京东商城竞争战略分析 。 五律和七律的四种格式,基本上是五绝与七绝四种格式的重叠搭配。如仄起首句不押韵式: 杜甫《春望》 国破山河在,      仄仄平平仄 城春草木深。(韵) 平平仄仄平 感时花溅泪,      平平平仄仄 恨别鸟惊心。(韵) 仄仄仄平平 烽火连三月,      仄仄平平仄 家书抵万金。(韵) 平平仄仄平 白头搔更短,      平平平仄仄 浑欲不胜簪。(韵)  仄仄仄平平 这相当于两首仄起首句不押韵的五绝格式。仄起首句押韵式如王维《钟南山》,平起首句不押韵式如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平起首句押韵式如李商隐《风雨》,大家可以自己分析。 七律和七绝的关系,跟五律和五绝的关系一样。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为仄起首句不押韵式,李商隐《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为仄起首句押韵式,元稹《遣悲怀》(谢公最小偏怜女)为平起首句不押韵式,秦韬玉《贫女》为平起首句押韵式,大家可以自己分析。 大家学平仄格律,可先从五绝开始,由浅入深。要说明的是:①平仄不是每个字都要合。押韵与停顿处一定要合,不停顿的地方可以不合。过去有个口诀:“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基本上是对的。②有些古入声字今天变成了平声字。如:得、独、白、说、节、国。③五绝中有一些古绝句,不讲平仄。 近体诗和词,是讲平仄的格律诗歌;古体诗可以说是古代的自由体诗歌。有人大讲古体诗平仄,是没有必要的。不过,在近体诗的影响下产生了两种现象;一是古体诗中出现了合符平仄的律句。如《长恨歌》:“春风桃李花开日,秋雨梧桐叶落时。”二是有些人写古体诗,故意写出一些跟近体不同的格式。如韩愈《谒衡岳庙》诗,偶句结尾故意连用三个平声字(称三平调)以破坏平仄交错,追求古拙的效果。 诗歌和韵文中,可以互相押韵的字归并在一起叫做“韵部”。古代诗歌的韵部要分声调,不同声调的字不能互相押韵。唐宋时代最流行的韵部是106部,后人称为“平水韵”。平水韵有平声韵30部,上声韵29部,去声3 0部,入声17部。古体诗押韵时,四种声调的韵都常用,而且可以平仄交错。如:高适《燕歌行》,开头用入声职部韵(北、贼、色),接着换平声删部韵(关、间、山)。近体诗押韵要严格按照规定,而且一般是押平声韵。平声韵有30部:东、冬、江、支、微、鱼、虞、齐、佳、灰、真、文、元、寒、删;先、萧、肴、豪、歌、麻、阳、庚、青、蒸、尤、侵、覃、盐、咸。如李商隐《无题》(昨夜星辰昨夜风)的韵脚“风、东、通、红、蓬”属于东部。一般来说,古代韵部比现代韵部要细。如:东、冬现代读音相同,古代读音不同,属不同韵部。但也有的韵部,今天分化了,读起来便觉得不押韵了。如李商隐《无题》(飒飒东风细雨来)的韵脚“来、雷、廻、才、灰”属于灰部,今天分为ai ei两韵。 讲究对偶是汉语的特点,诗文中都有自然形成的对偶。最讲对偶的是:骈文、律诗、对联。律诗规定中间两联一定要对偶,绝大多数作品都严格遵守这种 规范 编程规范下载gsp规范下载钢格栅规范下载警徽规范下载建设厅规范下载 。也有少数诗突破它,如: 李白五律《夜泊牛渚怀古》全不用对偶,杜甫《月夜》只有第三联对偶。当然,增加对偶句是不受限制的。如:杜甫七律《登高》,柳中庸七绝《征人怨》,每联都用对偶。对偶要求:1平仄相反,2词性相同,3结构相似。如: 沧海  月  明  珠  有  泪      仄仄平平平仄仄 蓝田  日  暖  玉  生  烟      平平仄仄仄平平 (名)(名)(形)(名)(动)(名) [主  谓]      [主  谓  宾] 对偶还有其他要求,如:讲究工细,讲究词义相反,顶好一气呵成。 第二篇    古代现代诗词 昭君怨① 刘大娘② 一生竟何定③,    万事良难保④。 丹青失旧图⑤,    匣玉成秋草⑥。 相接辞关泪⑦,    至今犹未燥⑧。 汉使汝南还⑨,    殷勤为人道⑩。 [说明] 这首诗对王昭君离乡去国的遭遇,寄予深切的同情。 [注释] ①昭君:即王昭君,即王嫱。昭君是她的字。汉元帝宫女。②刘大娘:南朝梁诗人。③④意思是:慨叹人生变化无端,万事难以预料。良:确实。⑤⑥两句的意思是:因为画师图画失真,致使昭君远嫁。《西京杂记》:“元帝后宫既多,不得常见,乃使画工图其形,按图召幸之。诸宫人皆赂画工,多者十万,少者亦不减五万,独王嫱自恃容貌,不肯与,工人乃丑图之,遂不得见。丹青:绘画。匣玉成秋草:晋石崇《王昭君》:“昔为匣中玉,今为粪上萸。朝华不足嘉,甘与秋草并。”⑦⑧两句的意思是:昭君当年辞别出关时所流的眼泪至今还没有干吧。以泪未干比喻悲痛未泯。⑨⑩两句的意思是:汉朝的使者从漠南归来,还不断带回昭君在北方的消息。殷勤:情意恳切。 湖口望庐山瀑布水① 张九龄 万丈红泉落②,      迢迢半子氛③。 奔流下杂树,      洒落出重云。 日照虹霓似④,      天清风雨闻。 灵山多秀色⑤,      空水共氤氲⑥。 [说明] 这首诗约为张九龄出任洪州都督转贵州都督前后所作,诗人从不同的角度描写了庐山瀑布,抒发了胸中的豪情壮志。 [注释] ①湖口:即鄱阳湖口,唐为江州戍镇,归洪州大都督府统辖。②红泉:阳光照耀下的瀑布。③迢迢:形容瀑布很长。氛:水汽。④虹霓:阳光映入空中的水珠经折射而成的自然现象。⑤灵山:庐山。⑥氤氲:水汽弥蒙。音:yīn yūn。 舟中晓望 孟浩然 挂席东南望,        青山水国遥。 舳舻争利涉①,        来往接风潮。 问我今何适?        天台访石桥。 坐看霞色晓,        疑是赤城标②。 [说明] 这首诗记录了作者约在开元十五年自越州水城独游天台山的旅况。实地登览在大多数人看来要有奇趣的多,而他更乐于表现名山在可望而不可即时的旅途况味。 [注释] ①舳舻:一种方长船。音zhú lú。 利涉:这个词出于《易·需卦》“利涉大川”——意思是卦象显吉,宜于远航。那就高兴地趁好日子兼程前进吧。②赤城:赤城山在天台县北,属于天台山的一部分,山中石色皆赤,犹如云霞。 送梓州李使君 王维 万壑树参天①,      千山响杜鹃。 山中一夜雨,      树杪百重泉②。 汉女输橦布③,      巴人讼芋田④。 文翁翻教授⑤,      不敢倚先贤⑥。 [说明] 赠别之作,多从眼前景物写起,即景生情,抒发惜别之意。王维这首诗,立意则不在惜别,而在劝勉,因而诗一开始就从悬想着笔,遥写李使君赴任之地,梓州(州治在今四川三台县)的自然风光,形象逼真,气韵生动,令人神往。 [注释] ①壑:山沟或大水坑。②树杪:树梢。杪,音miǎo。③橦布:用橦木花织成的布匹。④讼:诉讼。芋:芋头。音yù。⑤⑥文翁是汉景帝时的蜀郡太守,他曾兴办学校,教育人才,使蜀郡“由是大化”(《汉书·循吏传》)。王维以此勉励李使君,希望他效法文翁,翻新教化,而不要倚仗文翁等先贤原有的政绩,泰然无为。 终南别业 王 维 中岁颇好道,      晚家南山陲①。 兴来美独往,      胜事空自知。 行到水穷处②,    坐看云起时。 偶然值林叟③,    谈笑无还期。 [说明] 王维晚年官至尚书右丞,职务可谓不小。其实,由于政局变化反复,他早已看到仕途的艰险,便想超脱这个烦扰的尘世。他吃斋奉佛,悠闲自在。大约四十岁后,就开始过着亦官亦隐的生活。这首诗描写的,就是那种自得其乐的闲适情趣。 [注释] ①晚:晚年。南山陲:指辋川别墅所在地。此处原为宋之问别墅,王维得到这个地方后,完全被那里秀丽,寂静的田园山水陶醉了。②水穷处:流水的尽头。③值:遇到。 叟:古代对男性老人的称呼。音sǒu。 登锦城散花楼 李 白 日照锦城头①,          朝光散花楼②。 金窗夹绣户③,          珠箔悬银钩④。 飞梯绿云中⑤,          极目散我忧⑥。 暮雨向三峡⑦,          春江绕双流⑧。 今来一登望,          如上九天游⑨。 [说明]这首诗是李白早年的作品。可能为开元八年(720)游成都时所作。诗中描写散花楼的华丽和诗人因登望而神驰于千百里外的远景,抒发了由此产生的欣畅情怀。 [注释] ①锦城:即成都。远在唐以前,成都所产蜀锦就远近闻名,锦官城,原指古时主管织锦的官员所居的城西南部一带,后世泛称成都为锦官城,简称锦城。②朝光散花楼:早晨的阳光照射着散花楼。③金窗、绣户:指装饰华美的窗、门。④珠箔:珠帘。箔,音bó。⑤飞梯:高梯。绿云:喻树叶茂盛。⑥极目散我忧:极目远眺,忧烦顿消。⑦三峡:指长江三峡,即四川奉节至湖北宜昌之间的瞿塘峡,巫峡,西陵峡。⑧双流:指被称为成都二江的郫江和流江。郫江又称内江,流江又称锦江,二江在成都汇合,于彭山县境汇入岷江正流。⑨九天:九重天,指天的极高处。 行路难三首(其一)  李 白
本文档为【小学六年级古诗词】,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421808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34KB
软件:Word
页数:15
分类:
上传时间:2019-02-14
浏览量: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