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毕业设计论文--基于TL494逆变电源设计

毕业设计论文--基于TL494逆变电源设计

举报
开通vip

毕业设计论文--基于TL494逆变电源设计附 录 毕业设计论文 基于TL494逆变电源设计 摘 要 本设计主要应用开关电源电路技术有关知识,涉及模拟集成电路、电源集成电路、直流稳压电路、开关稳压电路等原理,充分运用芯片TL494的固定频率脉冲宽度调制电路及场效应管(N沟道增强型MOSFET)的开关速度快、无二次击穿、热稳定性好的优点而组合设计的电路。该逆变电源的主要组成部分为:DCDC电路、输入过压保护电路、输出过压保护电路、过热保护电路、DCAC变换电路、振荡电路、全桥电路。在工作时的持续输出功率为150W,具有工作正常指示灯、输出过压保护、输入...

毕业设计论文--基于TL494逆变电源设计
附 录 毕业设计论文 基于TL494逆变电源设计 摘 要 本设计主要应用开关电源电路技术有关知识,涉及模拟集成电路、电源集成电路、直流稳压电路、开关稳压电路等原理,充分运用芯片TL494的固定频率脉冲宽度调制电路及场效应管(N沟道增强型MOSFET)的开关速度快、无二次击穿、热稳定性好的优点而组合设计的电路。该逆变电源的主要组成部分为:DCDC电路、输入过压保护电路、输出过压保护电路、过热保护电路、DCAC变换电路、振荡电路、全桥电路。在工作时的持续输出功率为150W,具有工作正常指示灯、输出过压保护、输入过压保护以及过热保护等功能。该电源的制造成本较为低廉,实用性强,可作为多种便携式电器通用的电源。 关键词:过热保护,过压保护,集成电路,振荡频率,脉宽调制 Inverter Power supply Design Based on TL494 ABSTRACT The design applying the switching power source circuit technology in connected. Relating with knowledge about what imitate integrated circuit、power source integrated circuit、power amplification integrated circuit and switching regulated voltage circuit on principle. Sufficient apply chip TL494 fixed-frequency pulse width modulation circuit and field effect transistor (N channel strengthen MOSFET) whose switch speed quick, nothing secondary Break down and circuit. Owe the inverter main part ingredient by DCDC circuit、importing the over-voltage crowbar circuit、exporting an over-voltage crowbar protect a circuit、overheat protective circuit、DCAC shifts circuit、oscillating circuit and entire bridge circuit. Continuing for during the period of the job exports power functions such as being 150 W, over-voltage crowbar, importing the over-voltage crowbar and overheat protective. The cost of manufacture being a power source of turn is comparatively cheap, the pragmatism is strong, and it annex to the various portably type. KEY WORDS: over (PWM). 目 录 前 言 1 第1章 简介 3 1.1 概述 3 第2章 逆变电源原理与构成 4 2.1 逆变电源的基本构成和原理 4 2.1.1 逆变电源的基本构成和原理 4 2.1.2 逆变电源的技术性能指标及主要特点 7 2.2 逆变电源的主要元器件及其特性 7 2.2.1 TL494电流模式PWM控制器 7 2.2.2 场效应管 11 2.2.3三极管 12 第3章 各部分支路电路设计及其参数计算 13 3.1 各部分支路电路设计及其参数计算 13 3.1.1 DCDC变换电路 13 3.1.2输入过压保护电路 14 3.1.3输出过压保护电路 15 3.1.4 DCAC变换电路 16 3.1.5 TL494芯片Ⅰ外围电路 18 3.1.6 TL494芯片Ⅱ外围电路 18 3.1.7逆变电源的整机电路原理图 19 3.1.8电路的元件参数表 19 第4章 调试 20 结 论 21 谢 辞 22 附录A整机原理图 23 附录B元件参数表 25 附录C 元件参数表 26 附录D整机PCB板(两面) 27 参考文献 29 外文资料 翻译 阿房宫赋翻译下载德汉翻译pdf阿房宫赋翻译下载阿房宫赋翻译下载翻译理论.doc 30 前 言 开关电源是一种由占空比控制的开关电路构成的电能变换装置,用于交流—直流或直流—直流电能变换,通常称其为开关电源(Switched Mode Power Supply-SMPS)。其功率从零点几瓦到数十千瓦,广泛用于生活、生产、科研、军事等各个领域。彩色电视机、VCD播放机等家用电器、医用X光机、CT机,各种计算机设备,工业用的电解、电镀、充电、焊接、激光等装置,以及飞机、卫星、导弹、舰船中,都大量采用了开关电源。 开关电源的核心为电力电子开关电路,根据负载对电源提出的输出稳压或稳流特性的要求,利用反馈控制电路,采用占空比控制方法,对开关电路进行控制。开关电源的这一技术特点使其同其他形式的电源,如采用调整管的线性电源和采用晶闸管的相控电源相比具有效率高和体积小、重量轻两个明显的优点。因为具有这些优点,开关电源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大有取代线性电源和相控电源的趋势。值得注意的是,开关电源的输出噪声和纹波一般比线性电源大,所以在需要非常低的噪声与纹波(如纹波峰峰值要小于5~10mV)的情况下,仍需要线性电源,由于大功率全功率非常大(1MW以上)时,仍需采用相控电源。但随着控制技术和元器件技术的不断发展,开关电源的各方面的性能都在不断提高,容量也在不断扩大。 开关电源的开关管工作在高速的通与断两种状态,所以称为开关电源,其原理是用整流电路先把交流变成直流,再用开关管把直流电变成高频的直流电,这个高频直流在通过开关变压器时,在次级感应出交流电流,再通过整流滤波后,变成平稳的直流电,同时有控制电路根据输出电压调整开关管的通与断的比例(占空比)。由于开关变压器的频率很高,同样的功率,体积可以做的很小,所以整个电源可以做到体积小重量轻。开关电源能输出多种可控的直流电压供不同的电路使用。 目前逆变电源应用广泛,但是电路复杂,价格比较昂贵,为此设计一款逆变电源。该电源主要应用开关电源电路技术的有关知识,涉及模拟集成电路、电源集成电路、直流稳压电路、开关稳压电路等原理,充分运用芯片TL494的固定频率脉冲宽度调制电路[1]和场效应管[2](N沟道增强型MOSFET)的开关速度快、无二次击穿、热稳定性好的优点与三极管一起构成的组合设计电路。 该逆变电源可将电瓶的12V直流电转换为220V50Hz的交流电,供数码相机、CD机、MD唱机、笔记本电脑、小型录像机、电动剃须刀、手机等便携式产品使用。因此具有相当强的通用性。 该逆变电源在工作时的持续输出功率为150W,并且具有输出过压保护、输入过压保护以及过热保护等功能。该电源的制造成本较为低廉,千台以上数量的批产成本仅在40元台左右,并且当印制板的尺寸不受限制时,可以将输出功率做到200W以上,因此该逆变电源几乎可以替代目前市场上所售的各种逆变器或者逆变电源产品,其应用前景十分广阔。 第1章 简介 1.1 概述 逆变电源是将直流点逆变成交流电,本设计逆变电源工作是的持续输出功率为150W,并且具有输出过压保护以及过热保护等功能。该电源的制作成本低,批量生产成本更低,并且当印制板尺寸不受限制时,可以将输出功率做到200W以上,因此该逆变电源的市场前景十分广阔。本逆变电源可将电瓶的12V直流电转换为220V50Hz的交流电,供数码相机、CD机、MD唱机、笔记本电脑、小型录像机、电动剃须刀、手机等便携式产品使用。因此具有相当强的通用性。 第2章 逆变电源原理与构成 2.1 逆变电源的基本构成和原理 2.1.1 逆变电源的基本构成和原理 以图2-1的单向桥式逆变电源为例说明其最基本的工作原理。图中S1-S4是桥式电路的4个臂,他们由电力电子器件及其辅助电路组成。当开关S1、S4闭合,S2、S3断开时,负载电压u0为正;带开关S1、S4断开,S2、S3闭合时u0为负,其波形如图2​​-2所示,这样就把直流点变成交流电,改变两组开关的切换频率,即可改变输出交流电的频率。这就是逆变电路的最基本得工作原理。当负载为电阻时,负载电流i0和电压u0的波形形状相同,相位也相同,当负载为阻感时,i0相位滞后于u0,两者波形的形状也不同,图2-2给出的就是阻感负载时的i0波形。设t1时刻以前S1、S4导通,u0和i0均为正。在t1时刻断开S1、S4,同时合上S2、S3,则u0的极性立刻变为负,但是,因为负载中有电感,其电流方向不能立刻改变而仍维持原方向,这时负载电流从直流电源负极流出,经S2、负载和S3流回正极,负载电感中储存的能量向直流电源反馈,负载电流逐渐减小,到t2时刻降为零,之后i0才反向并逐渐增大。S2、S3断开,S1、S4闭合时的情况类似。上面是S1 S4均为理想开关时的分析,实际电路的工作过程要复杂一些。 图2-1 逆变电路 图2-2逆变电路波形 1. 本设计的基本构成及其原理 该设计电路的方框图如图2-3。该电路由12V直流输入、输入过压保护电路、过热保护电路、逆变电路I、220V50KHz整流滤波、逆变电路II、输出过压保护电路等组成。逆变电路I、逆变电路II的框图分别见图3、图4。逆变电路又包括频率产生电路(50KHz和50Hz PWM脉冲宽度调制电路)、直流变换电路(DCDC)将12V直流转换成220V直流、交流变换电路(DCAC)将12V直流变换为220V交流。 图 2-3 整机原理方框图 逆变电路I原理如图2-4所示。此电路的主要功能是将12V直流电转换为220V50KHz的交流电。 图2-4 逆变I电路原理方框图 逆变电路II如图2-5所示。此电路的主要功能是将220V直流电转换为220V50Hz的交流电。全桥电路以50Hz的频率交替导通,产生50Hz交流电。 图2-5 逆变II电路原理方框图 2. 电路工作原理 输入12V直流电源电压,经过逆变电路I得到220V50KHz的交流电,此交流电再经过整流滤波电路得到220V高压直流电,然后经过逆变II得到220V50Hz交流电。其中输入过压保护电路、输出过压保护电路、过热保护电路构成整个电路的保护电路。一旦输入电压出现过大或者过小时,保护电路立即启动,然后停止逆变电路I的工作。过热保护电路是当电路工作温度过高时,启动保护使逆变电路I停止工作。输出过压保护电路与逆变电路II构成反馈回路,一旦电路输出异常则停止逆变电路II的工作。在逆变电路I中是用一块TL494芯片产生50KHz的脉冲频率,经过变压器推挽电路将12V直流转换成220V50KHz的交流电。在逆变电路II中再用一块TL494芯片产生50Hz的脉冲波,全桥电路以50Hz的频率交替导通,从而将220V直流和50Hz脉冲电路整合,然后输出220V50Hz的交流电。在该电路中都是利用TL494的输出端作为逆变电路工作状态的控制端。 2.1.2 逆变电源的技术性能指标及主要特点 1. 输入:12V直流(汽车蓄电池)。 2. 输出:220V交流(非正弦波)。 3. 输出功率:大于100W。 4. 具有输入过压保护和输出过压保护。 5. 有过热保护功能。 6. 可作为多种电器的通用电源。 7. 含有工作正常指示灯。 2.2 逆变电源的主要元器件及其特性 2.2.1 TL494电流模式PWM控制器 TL494是一种固定频率脉冲宽度调制电路[1],它包含了开关电源控制所需的全部功能,广泛用于单端正激双管式、半桥式以及全桥式开关电源。TL494有SO-16和PDIP-16两种封装形式,以适应不同场合的要求。 1. 主要特征 集成了全部的脉冲宽度调制电路。 TL494内置线性锯齿波振荡器,外置振荡元件仅两个(一个电阻和一个电容)。 TL494内置误差放大器。 TL494内置5V参考基准电压源。 可调整死区时间。 TL494内置功率晶体管,可提供500mA的驱动能力。 有推或拉两种输出方式。 2. 引脚设置及其功能 TL494的内部电路由基准电压产生电路、振荡器、死区时间比较器、误差放大器(两个)、PWM比较器以及输出电路等组成,各引脚功能见表2-1。 表2-1 TL494引脚功能表 引脚 符号 功能 典型电压 1 V1(+) 误差放大器1误差信号输入端(同相信号端) 2.6 2 V1(-) 误差放大器1误差信号输入端(反相信号端) 2.6 3 VOUTC 误差放大器1和2输出信号补偿元件连接段 4 4 CONT 死区控制信号输入端,所加控制电压可调输出脉冲宽度 0.3 5 CT 振荡器外接振荡电容连接端,与6脚外接的电阻一起可产生频率f=1.1Rc的锯齿信号 0.4-4v 6 RT 振荡器外接振荡电阻连接端,见5脚说明 3.7 7 GND 基准电源电源电路接地线端 0 8 CA 推挽电路输出信号端A,输出电压可达40V,电流为200mA(反相输出) 0-15v 9 EA 推挽电路输出信号端A,属同相信号输出端 0 10 EB 推挽电路输出信号端B,属同相信号输出端 0 11 CB 推挽电路输出信号端B,输出电压可达40V,电流为200mA(反相输出) 与8脚等相位差180度的脉冲波 12 VccIN 工作电源电压输入端 25 13 OUT CON 输出方式设定信号输入端。当该脚接基准电压是,输出呈推挽型,输出方波最大占空比为48%;当该脚接地是内部二个输出晶体管并联工作输出电流可达400mA,最大占空比为96% 5 14 +5 +5V基准电源输出端,可输出5V的基准参考电压 5 15 V2(-) 误差放大器2误差信号输入端(反相信号端) 5.4 16 V2(+) 误差放大器2误差信号输入端(同相信号端) 0 3. 工作原理 TL494是一个固定频率PWM控制电路,其内部结构如图2-6所示。TL494适用于设计所有的单端或双端开关电源电路,其主要性能如下: 图2-6 TL494内部结构图 1. 输入电源电压为7~40V,可用稳压电源作为输入电源,从而使辅助电源简化。TL494末级的两只三极管在7~40V范围工作时,最大输出电流可达250mA。因此,其带负载能力较强,即可按推挽方式工作,也可将两路输出并联工作,小功率时可直接驱动。 2. 内部有5V参考电压,使用方便,当参考电压短路时,有保护功能,控制很方便。 3. 内部有一对误差放大器,可做反馈放大及保护功能,控制非常方便。 4. 在高频开关电源中,输出方波必须对称,在其他一些应用中又需要方波人为不对称,即需控制方波的占空比。通过对TL494的4脚控制,即可调节占空比,还可作输出软启动保护用。 5. 可以选择单端、并联及交替三种输出方式。 TL494的1脚及2脚为误差放大器的输入端。由TL494芯片构成电压反馈电路时,1、2脚上通过电阻从内部5V基准电压上取分压,作为1脚比较的基准。3脚用于补偿校正,为PWM比较器的输入端,接入电阻和电容后可以抑制振荡,4脚为死区时间控制端,加在4脚上的电压越高,死区宽度越大。当4脚接地时,死区宽度为零,即全输出;当其接5V电压时;死区宽度最大,无输出脉冲。利用此特点,在4脚和14脚之间接一个电容,可达到输出软启动的目的,还可以供短路保护用。5脚及6脚接振荡器的接地电容、电阻。 TL494内置线性锯齿波振荡器,振荡频率可通过外部的一个电阻和一个电容进行调节,其振荡频率如式2-1: (2-1) 输出脉冲的宽度是通过电容Ct上的正极性锯齿波电压与另外两个控制信号进行比较而实现的。三极管VT1和VT2受控于或非门。当双稳态触发器的时钟信号为低电平时才会被选通,即只有在锯齿波电压大于控制信号时才会被选通。当控制信号增大时,输出脉冲的宽度将减小。 控制信号由集成电路外部输入,其中一条送至死区时间比较器,另一路送往误差放大器的输入端。死区时间比较器具有120mV的输入补偿电压,它限制了最小输出死区时间约等于锯齿波周期的4%。当输出端接地时,最大输出占空比为96%,当输出端接参考电平时,占空比为48%。在死区时间控制端上接固定电压(在0-3.3V之间)时,即能在输出脉冲上产生附加的死区时间。 PWM比较器为误差放大器调节输出脉冲宽度提供了一个手段:当反馈电压从0.5V变为3.5V时,输出的脉冲宽度由被死区确定的最大导通百分比时间下降到零。两个误差放大器具有从-0.3V到Ucc-2.0V的共模输入范围,这可从电源的输出电压和电流中察觉到。误差放大器的输出端常处于高电平,它与PWM比较器反相输入端进行“或”运算。正是由于这种电路结构,误差放大器只需最小的输出即可支配控制回路。 当Ct放电时,一个正脉冲将出现在死区时间比较器的输出端,受脉冲约束的双稳态触发器进行计时,同时停止VT1和VT2的工作。若输出控制端连接到参考电压上,那么调制脉冲交替送至两个三极管,输出频率等于脉冲振荡器的一半。如果工作于单端状态,且占空比小于50%时,则输出驱动信号可分别从VT1和VT2中取得。输出变压器为一个反馈绕组及二极管提供反馈电压。在单端工作模式下,当需要更大的驱动电流输出时,可将VT1和VT2并联使用,这时需将输出模式控制端接地,以关闭双稳态触发器。在这种状态下,输出脉冲的频率将等于振荡器的频率。 TL494内置一个5V的基准电压产生电路,使用外置偏置电压时,可提供高达10mA的负载电流。在典型的0℃~70℃温度范围和50 mV电压的温漂条件下,该基准电压产生电路能提供±5%的精度。 表2-2 TL494的极限参数 TL494的极限参数 名称 代号 极限值 单位 工作电压 Vcc 42 V 集电极输出电压 Vc1,Vc2 42 V 集电极输出电流 Ic1,Ic2 500 mA 放大器输入电压范围 Vir -0.3v - +0.4V V 功耗 Pd 1000 mW 热阻 Rbja 80 ℃ 工作结温 Tj 125 ℃ 工作环境温度 TL494B TL494C TL494I NCV494B Ta -40 - +125 0 - +70 -40 - +85 -40 - +125 ℃ 额定环境温度 Ta 40 ℃ 2.2.2 场效应管 场效应管(FET)是利用输入回路的电场效应来控制输出回路电流的一种半导体器件[3],并以此命名。由于它仅靠半导体中的多数载流子导电,又称单机型晶体管,场效应管不但具备双极型晶体管体积小、重量轻、寿命长等优点,而且输入回路的内阻高达107-1012Ω,噪声低、热稳定性好、抗辐射能力强,且比后者耗电省,这些优点使之从20世纪60年代诞生起就广泛地应用于各种电子电路之中。它分为结型和绝缘栅型两种不同的结构 场效应管是一种适应开关电源小型化、高效率化和高可靠性要求的理想器件。它是利用电场效应来控制其电流大小的半导体器件[3]。其代表符号如图2-7。这种器件不仅兼有开关速度快、无存储时间、体积小、重量轻、耗电省、寿命长等特点,而且还有输入阻抗高、噪声低、热稳定性好、抗辐射能力强和制造工艺简单等优点,因此大大的扩展了它的应用范围,特别是在大规模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MOSFET开关较快而无存储时间,故在较高工作频率下开关损耗较小,另外所需的开关驱动功率小,降低了电路的复杂性。本设计采用的是N沟道增强型MOSFET。只有在正的漏极电源的作用下,在栅源之间加上正向电压(栅极接正,源极接负),才能使该场效应管导通。当 >0时才有可能有电流即漏极电流产生。即当 时MOS管才导通。 图2-7 MOSFET代表符号图 2.2.3三极管 本设计选用两种三极管,电路中有50KHz和50Hz两个频率,用于50KHz电路三极管选择为8550型[4],8550型三极管是一种常用的普通三极管,它是低电压、大电流、小信号的PNP型硅三极管,集电极-基极电压Vcbo:-40V,工作温度:-55℃—+150℃主要用途:开关应用和射频放大。用于50Hz低频三极管选择KSP44型,它是NPN型三极管。三极管工作状态有截止、放大、饱和。此设计电路中运用三极管导通截止开关特性。 第3章 各部分支路电路设计及其参数计算 3.1 各部分支路电路设计及其参数计算 3.1.1 DCDC变换电路 由DCAC和整流滤波电路组成[5]。电路结构如图3-1,VT1和VT2的基极分别接TL494的两个内置晶体管的发射极。中心器件变压器T1,实现电压由12V脉冲电压转变为220V脉冲电压。此脉冲电压经过整流滤波电路变成220V高压直流电压。变压器T1的工作频率选为50KHz左右[4],因此T1可选用EI33型的高频铁氧体磁心变压器,变压器的匝数比为12220≈0.05,变压器选择为E型,可自制。经过实践调制选择初级匝数为10×2,次级匝数为190。10190≈0.05即满足变压器匝数比约为0.05。电路正常时, TL494的两个内置晶体管交替道统,导致图中晶体管VT1、VT2的基极也因此而交替导通,VT3和VT4 交替导通。因为变压器选择为E型,这样使变压器工作在推挽状态,VT3和VT4以频率为50KHz交替导通,使变压器的初级输入端有50KHz的交流电。当VT1导通时,场效应管VT3因为栅极无正偏压而截止,而此时VT2截止,导致场效应管VT4栅极有正偏压而导通。当VT1导通时,VT2截止,场效应管VT3因为栅极无正偏压而截止,而此时VT2截止,导致场效应管VT4栅极有正偏压而导通。且交替导通时其峰值电压为12V,即产生了12V50KHz的交流电。当电路工作不正常时,TL494输出控制端为低电平时,TL494的两个内置晶体管的集电极(8脚和9脚)有12V正偏压,基极为高电平,导致两晶体管同时导通。VT1和VT2因为基极都为高电平而饱和导通,而场效应管VT3、VT4将因栅极无正偏压都处于截止状态,逆变电源停止工作,LED指示灯熄灭。极性电容C1滤去12V直流中的交流成分,降低输入干扰。滤波电容C1可取为2200 。R1、R2、R3起限流作用,取值为4.7 。整流滤波电路由四只整流二极管和一个滤波电容组成。四只整流二极管D1~D4接成电桥的形式,称单相桥式整流电路[2]。在桥式整流电路中,电容C2滤去了电路中的交流成分,由模拟电路直流稳压电源的电容滤波电路[2]知: Td=RC≧(3 5)T2 (3-1) 当f=50KHz时, ,R=116 时,R为后继负载电阻,则C≥4.3 10-10F。根据电容标称值选择C2为10 。输出220V高压直流电,供后继逆变电路使用。 图3-1 直流变换电路图 3.1.2输入过压保护电路 电路结构如图3-2,由DZ1、电阻R1和电阻R2、电容C1、二极管VD1组成。输出端口接TL494芯片I的同相输入端(第1脚),通过该芯片的误差比较器对其输出进行控制[6],当输入过大电压时,停止逆变电路工作从而使电路得到保护。因为输入电压直接决定了输出电压的值,对输入端电压的保护也是对输出端子间过大电压进行负载保护。VD1、C1、R1组成了保护状态维持电路,只要发生瞬间的输入电压过大现象,就导致稳压管击穿,电路将沿C1和R1支路充电,继续维持同相端的低电平状态,保护电路就会启动并维持一段时间。当C1和R1充电完成,C1和R2支路开始处于放电状态,当C1放电完成时,TL494芯片I的同相输入端由低电平翻转为高电平,导致TL494芯片I的3脚即反馈输入端为高电平状态,进而导致TL494芯片内部的PWM比较器、或门、或非门的输出均发生翻转,TL494芯片内置功率输出级三极管VT1和VT2均转为截止状态。此时将导致直流变换电路的场效应管处于截止状态,直流变换电路停止工作。同时TL494的4脚为高电平状态,4脚为高电平时,将抬高芯片内部死区时间比较器同相输入端的电位,使该比较器的输出为恒定的高电平,由TL494芯片内部结构知,芯片内置三极管截止,从而停止后继电路的工作。稳压管的稳压值一般为输入电压的100%~130%。稳压管DZ1的稳压值决定了该保护电路的启动门限电压值。考虑到汽车行驶过程中电瓶电压的正常值变化幅度大小,通常将稳压管的稳压值选为15V或者16V较为合适。在此取为15V,稳压管的功率为0.15W。R1取为100 ,R2、R3均取为4.7 ,C1、C2均取为47 。 图3-2 输入过压电路保护图 3.1.3输出过压保护电路 电路结构如图3-3,当输出电压过高时将导致稳压管DZ1击穿,使TL494芯片II的4脚对地的电压升高,启动TL494芯片II的保护电路,切断输出。VD1、C1、R2组成了保护状态维持电路,R3、R4为保护电阻,用以增大输出阻抗。稳压管的稳压值一般规定为输出电压的130%~150%[7]。后继电路为220V50Hz输出,其中负载电阻为100 ,TL494芯片II的输出脚电压最大为12V,R1为限流电阻可取值为100 ,R2为保护电阻可取为16 ,根据电路分压知识[8],则R2上的电压为: U=R2 220(R1+R1)=220 16116≈30.34V (3-2) 即稳压管的电压取值最大为30.34V,这里稳压管取值为30V。 图3-3 输出过压电路保护图 3.1.4 DCAC变换电路 电路结构如图3-4,该变换电路为全桥桥式电路[6]。其中TL494芯片的8脚和11脚为内置的两个三极管的集电级,且两个内置三极管是交替导通的,变替导通的频率为50Hz。图中8脚和11脚分别接入了上下两部分完全对称的桥式电路,因为两三极管交替工作,工作频率为50Hz,所以选用桥式电路,目的在于得到50Hz交流电。上下两部分电路工作过程完全相同。选其中一部分作为说明。这里将其简化如图3-5。图中VT0为TL494芯片II的一个内置三极管设为VT00,另一个设为VT01。当VT00导通时,即VT01截止时:VT1的基级没有正偏压,从而使VT1截止,然后VT3的栅极有12V正偏电压,使VT3导通。而VT4因为栅极无正偏压截止,输出220V电压。当VT00截止时,即VT01导通时:VT1基级有12V正偏压,集电极有12V反向电压,从而导通。VT3的栅极无正偏电压,从而使VT3截止。而VT4因为栅极有12V正偏压导通。因为VT3截止,220V电压无法送至输出。但此时下半部分的电路有220V电压输出。因为此时TL494芯片II的另一个内置三极管VT01导通,它的集电极即第11脚使逆变电路I有220V电压输出。原理同上。上下两部分以频率为50Hz而交替导通,从而使电路有220V50Hz的交流电输出。由于TL494芯片为脉冲调制器,其产生的波形为脉冲波而不是正弦波。VT1、VT2、VT3、VT4、VT5、VT6应选择低频小功率型的。这里VT1和VT2为晶体三极管可选择KSP14型,VT3、VT4、VT5和VT6为场效应管可选择为IRF740型。限流电阻可选择10 、1 、4.7 、3.3 的经典取值。C1、C2和C3均为平滑输出的吸收电容。C1和C2可取为10 ,C3取为0.01 。 图3-4 DCAC转换电路图 图3-5 简化图 3.1.5 TL494芯片Ⅰ外围电路 电路结构如图3-6,包含过热保护电路及振荡电路。15脚为芯片TL494的反相输入端,16为同相输入端,电路正常情况下15脚电压应略高于16脚电压才能保证误差比较器II的输出为低电平,才能使芯片内两个三极管正常工作。因为芯片内置5V基准电压源,负载能力为10mA。所以15脚电压应高于5V。15脚电压计算式为: (3-3) 这里 为正温度系数热敏电阻,常温阻值可在150~300Ω范围内任选,适当选大写可提高过热保护电路启动的灵敏度。这里取200Ω。R1取36 ,R取39 ,则15脚电压为6.22V。符合要求。该脉宽调制器的振荡频率为50KHz,由公式(2-1)知 ,图中C2、R3为芯片的振荡元件。C2即为 ,R3即为 。其中 取为50KHz,C2取4700 ,则R3取4.3 。 图3-6 TL494芯片I外围电路 3.1.6 TL494芯片Ⅱ外围电路 电路结构如图3-7,同样15脚为芯片TL494的反相输入端,16脚为同相输入端,电路正常情况下15脚电压应略高于16脚电压才能保证误差比较器II的输出为低电平,才能使芯片内两个三极管正常工作。因为芯片内置5V基准电压源,由图可知15脚的电压为5V,16脚的电压为0V。芯片内置比较器II的输出为低电平。5脚和6脚为振荡器的定时电容和定时电阻接入端。因为要使输出频率为50Hz,由公式 知:当 取为220 时, Ct=9.09 10-8 ,可取为0.1 。C1和R2是芯片的振荡元件,即是R2取值为220 ,C1取值为0.1 。芯片的8脚和11脚接逆变电路II,4脚接输入过压保护电路。电容C2取值为47 ,电阻R3取值为10 ,当输入过压保护电路启动后,使电容C2对R3放电,使4脚保持为低电平,使TL494芯片II的电路维持一端时间,直到C2放电完毕,则使4 脚为高电平,抬高死区电压,从而使芯片II停止工作。 图3-7 TL494芯片II外围电路 3.1.7逆变电源的整机电路原理图 3.1.8电路的元件参数表 第4章 调试 该逆变电源在接通12V直流电源后,LED指示灯亮,说明电路工作正常。由于该电路设有上电软启动[9]功能,在接通电源后要等7S左右才有220V直流输出。若发生输入电流过大、输出电压过大或者电路工作环境过热的情况均会使LED指示灯变暗,说明逆变电路停止工作。若在接通电源后要等10S左右指示灯还没有点亮,说明逆变电路有问题或者LED灯极性安装反了。该电路的PCB板[10]示意图见附录C。 结 论 逆变电源应用广泛,但是电路复杂,价格比较昂贵,为此设计一款逆变电源。该电源主要应用开关电源电路技术的有关知识,涉及模拟集成电路、电源集成电路、直流稳压电路、开关稳压电路等原理,充分运用芯片TL494的固定频率脉冲宽度调制电路[1]和场效应管[2](N沟道增强型MOSFET)的开关速度快、无二次击穿、热稳定性好的优点与三极管一起构成的组合设计电路。 该逆变电源在工作时的持续输出功率为150W,并且具有输出过压保护、输入过压保护以及过热保护等功能。主要组成部分为:DCDC电路、输入过压保护电路、输出过压保护电路、过热保护电路、DCAC变换电路、振荡电路、全桥电路。该电源的制造成本较为低廉,千台以上数量的批产成本仅在40元台左右,并且当印制板的尺寸不受限制时,可以将输出功率做到200W以上,因此该逆变电源几乎可以替代目前市场上所售的各种逆变器或者逆变电源产品,其应用前景十分广阔。该逆变电源可将电瓶的12V直流电转换为220V50Hz的交流电,供数码相机、CD机、MD唱机、笔记本电脑、小型录像机、电动剃须刀、手机等便携式产品使用。因此具有相当强的通用性。 谢 辞 经过两个多月来的资料收集,分析、整理、 方案 气瓶 现场处置方案 .pdf气瓶 现场处置方案 .doc见习基地管理方案.doc关于群访事件的化解方案建筑工地扬尘治理专项方案下载 修改、确定,到设计论述的撰写,到现在基本完成了所有毕业设计的项目—这个漫长的过程,当然是辛苦的,不过,从个人角度来说,这个更是我大学本科四年一次对自己专业能力的总结和升华,毕业设计论文完结,这也意味着我在洛阳理工学院学习生活奋斗的生涯也即将结束。在这里,我要感谢老师的精心培养和教导,同学们得支持和鼓励。 首先,我要特别感谢我的导师辛伊波老师,严谨细致、一丝不苟的作风一直是我工作、学习中的榜样,他循循善诱的教导和不拘一格的思路给予我无尽的启迪。 还要感谢大学教导过的的所有老师,感谢他们对我的辛勤教育,让我在这四年里如沐春风。 感谢我的室友们,四年了,仿佛昨天还刚到学校被分到一个宿舍。四年里,我们没有红过脸,没有吵过嘴,我们是嘴和睦的模范宿舍!只是今后大家就难得再聚在一起,没关系,各奔前程,朝着幸福的大道奔去,大家珍重、我们在一起的日子,我会记一辈子的。 在论文即将完成之际,我的心情无法平静,从开始进入课题到论文的顺利完成,有多少可敬的师长、同学、朋友给我无言的帮助,在这里请接收我诚挚的谢意! 附录A整机原理图 附录B元件参数表 装配位号 装配参数 装配位号 装配参数 C1 22 F16V C2 47 F 16V C3 47 F16V C4 4700pF C5 2200 F16V C6 47 F16V C7 47 F16V C8 0.1 F C9 0.01 F C10 0.01 F C11 0.22 F C12 10 F400V C14 0.01 F1000V C13 10 F50V VD1~VD4 1N4148 C15 10 F50V VD9~VD11 1N4148 VD5~D8 HER306 VD13 1N4148 VD12 FR107 DZ1 15V0.5W VD14 FR107 IC1、IC2 TL494CN DZ2 30V0.5W VT1、VT3 8550 LED 绿色Ф3 VT5、VT8 KSP44 VT2、VT4 IRF3205 VT9、VT10 IRF740 VT6、VT7 IRF740 R2 39K R1 36K R4 270 R3 100K R6 4.7K R5 100K R8~R11 4.7K R7 4.3K R13 10K R12 470K R15 10K R14 220K R17、R18 1K R16 4.7K R20 4.7K R19 3.3K R22 10K R21 1K R25 1K R23、R24 4.7K R27 3.3K R26 16K 附录C 元件参数表 装配位号 装配参数 装配位号 装配参数 DCIN 12VDC X AC 弹片插孔 Rt 150 T1 EI33 R28、R29 100K -- -- 附录D整机PCB板(两面) 参考文献 [1] 周志敏, 周纪海,纪爱华.现代开关电源控制电路设计及应用[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5:124-147. [2] 康华光,陈大钦.电子技术基础(模拟部分)(第四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37,51,53-55,57,68-70,168-170,444-470. [3] 康华光,邹寿彬.电子技术基础(数字部分)(第四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32-33,197-198. [4] 曾兴雯,刘乃安,陈健.高频电子线路[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95-97. [5] 何希才.新型电子电路应用实例[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22-26,241-245. [6] 都永超,朱汉林.无线电(期刊)[J].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5年11月总第518期.48-50. [7] 黄燕.常用电子设备开关电源检修方法[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2:30-38,84,94,154. [8] 李瀚荪.电路分析基础(第3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3:51-55. [9] 《日英汉无线电技术词典》编辑组.日英汉无线电技术词典[Z].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1971:258,496,761,901. [10] 夏路易,石宗义.电路原理图与电路板设计教程protel99se[M].北京:北京希望电子出版社,2002:72-79. [11] 王兆安,黄俊.电力电子技术.机械工业出版社,2010:132-133. [12] 清华大学电子学教研组,华成英,童诗白.模拟电子技术基础.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40,116. [13] 黄俊,王兆安.电力电子变流技术(第3版).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4:124. [14] 赵良炳.现代电力电子技术基础.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5:23,45. [15] 李序葆,赵永健.电力电子器件及其应用.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6:44,152,156. 外文资料翻译 Modeling, Simulation, and Reduction of Conducted Electromagnetic Interference Due to a PWM Buck Type Switching Power Supply I A. Farhadi Abstract:Undesired generation of radiated or conducted energy in electrical systems is called Electromagnetic Interference (EMI). High speed switching frequency in power electronics converters especially in switching power supplies improves efficiency but leads to EMI. Different kind of conducted interference, EMI regulations and conducted EMI measurement are introduced in this paper. Compliancy with national or international regulation is called Electromagnetic Compatibility (EMC). Power electronic systems producers must regard EMC. Modeling and simulation is the first step of EMC evaluation. EMI simulation results due to a PWM Buck type switching power supply are presented in this paper. To improve EMC, some techniques are introduced and their effectiveness proved by simulation. Index Terms:Conducted, EMC, EMI, LISN, Switching Supply I. INTRODUCTION FAST semiconductors make it possible to power electronics . High speed switching causes weight and volume reduction of equipment, but some unwanted effects such as radio frequency interference appeared . Compliance with electromagnetic compatibility (EMC) regulations is necessary for producers to present their products to the markets. It is important to take EMC aspects already in design phase . Modeling and simulation is the most effective tool to analyze EMC consideration before developing the products. A lot of the previous studies concerned the low frequency analysis of power electronics components EMBED Equation.KSEE3 \* MERGEFORMAT . Different types of power electronics converters are capable to be considered as source of EMI. They could propagate the EMI in both radiated and conducted forms. Line Impedance Stabilization Network (LISN) is required for measurement and calculation of conducted interference level . Interference spectrum at the output of LISN is introduced as the EMC evaluation criterion EMBED Equation.KSEE3 \* MERGEFORMAT . National or international regulations are the references for the evaluation of equipment in point of view of EMC EMBED Equation.KSEE3 \* MERGEFORMAT . II. SOURCE, PATH AND VICTIM OF EMI Undesired voltage or current is called interference and their cause is called interference source. In this paper a in area around of an interference source or by conduction through common cabling or wiring connections. In this study conducted emission is considered only. Equipment such as computers, receivers, amplifiers, industrial controllers, etc that are exposed to interference corruption are called victims. The common connections of elements, source lines and cabling provide paths for conducted noise or interference. Electromagnetic conducted interference mode . A. Differential mode conducted interference This mode is related to the noise that is imposed between different lines of a test circuit by a noise source. Related current path is shown in Fig. 1 . The interference source, path impedances, differential mode current and load impedance are also shown in Fig. 1. B. Common mode conducted interference Common mode noise or interference could appear and impose between the lines, cables or connections and common ground. Any leakage current between load and common ground could be modeled by interference voltage source. Fig. 2 demonstrates the common mode interference source, common mode currents Icm1 and Icm2 and the related current paths . The power electronics converters perform as noise source between lines of the supply network. In this study differential mode of conducted interference is particularly important and discussion will be continued considering this mode only. III. ELECTROMAGNETIC COMPATIBILITY REGULATIONS Application of electrical equipment especially static power electronic converters in different equipment is increasing more and more. As mentioned before, power electronics converters are considered as an important source of electromagnetic interference and the electric networks . High level of pollution resulting from various disturbances reduces the quality of power in electric networks. On the other side some residential, commercial and especially medical consumers are so sensitive to power system disturbances including voltage and frequency variations. The best solution to reduce corruption and improve power quality is complying national or international EMC regulations. CISPR, IEC, FCC and VDE are among the most famous organizations from Europe, USA and Germany who are responsible for determining and publishing the most important EMC regulations. IEC and VDE requirement and limitations on conducted emission are shown in Fig. 3 and Fig. 4 . For different groups of consumers different classes of regulations could be complied. Class A for common consumers and class B with more Fig. 3 and Fig. 4. Frequency range of limitation is different for IEC and VDE that are 150 kHz up to 30 MHz and 10 kHz up to 30 MHz respectively. Compliance of regulations is evaluated by comparison of measured or calculated conducted interference level in the mentioned frequency range with the stated requirements in regulations. In united European community compliance of regulation is mandatory and products must Network (LISN) 1-Providing a low impedance path to transfer power from source to power electronics converter and load. 2-Providing a low impedance path from interference source, of LISN impedance versus frequency with the mentioned topology is presented in Fig. 7. LISN the range of conducted EMI measurement . Variation of level of signal at the output of LISN versus frequency is the spectrum of interference. The electromagnetic compatibility of a system can be evaluated by comparison of its interference spectrum with the standard limitations. The level of signal at the output of LISN in frequency range 10 kHz up to 30 MHz or 150 kHz up to 30 MHz is criterion of compatibility and should be under the standard limitations. In practical situations, the LISN output is connected to a spectrum analyzer and interference measurement is carried out. But for modeling and simulation purposes, the LISN output spectrum is calculated using appropriate software. 参考文献 [1] Mohan, Undeland, and Robbins, “Power Electronics Converters, Applications and Design” 3rd edition, John Wiley & Sons, 2003. [2] P. Moy, “EMC Related Issues for Power Electronics”, IEEE, Automotive Power Electronics, 1989, 28-29 Aug. 1989 pp. 46 – 53. [3] M. J. Nave, “Prediction of Conducted Interference in Switched Mode Power Supplies”, Session 3B, IEEE International Symp. on EMC, 1986. [4] Henderson, R. D. and Rose, P. J., “Harmonics and their Effects on Power Quality and Transformers”, IEEE Trans. On Ind. App., 1994, pp. 528-532. [5] I. Kasikci, “A New Method for Power Factor Correction and Harmonic Elimination in Power System”, Proceedings of IEEE Nin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Harmonics and Quality of Power, Volume 3, pp. 810 – 815, Oct. 2000. [6] M. J. Nave, “Line Impedance Stabilization Networks: Theory and Applications”, RFIEMI Corner, April 1985, pp. 54-56. [7] T. Williams, “EMC for Product Designers” 3rd edition 2001 Newnes. [8] B. Keisier, “Principles of Electromagnetic Compatibility”, 3rd edition ARTECH HOUSE 1987. [9] J. C. Fluke, “Controlling Conducted Emission by Design”, Vanhostrand Reinhold 1991. [10] M. Daniel,”DCDC Switching Regulator Analysis”, McGrawhill 1988 [11] M. J. Nave,” The Effect of Duty Cycle on SMPS Common Mode Emission: theory and experiment”, IEEE National Symposium on Electromagnetic Compatibility, Page(s): 211-216, 23-25 May 1989. 基于压降型PWM开关电源的建模、仿真和减少传导性电磁干扰 摘要:电子设备之中杂乱的辐射或者能量叫做电磁干扰(EMI)。尤其是在开关电源中的电力电子转换器经常高速切换时,虽然提高了工作效率,却导致转换器产生了电磁干扰。在这篇论文之中介绍了各种各样的传导干扰,电磁干扰规章以及传导性电磁干扰的测量。如果电子设备的电磁干扰符合国家或者国际规章称为电磁兼容性(EMC)。电力电子系统生产商一定要重视电子设备的电磁兼容性。电磁兼容性评估的第一步就是建模和仿真。在这篇论文中提出了基于压降型脉宽调制开关电源的电磁干扰仿真结果。为了提高电子设备的电磁兼容性,在论文中介绍了一些技术,并且通过仿真提高了电子设备的工作效率。 关键字:传导,电磁兼容性,电磁干扰,线路阻抗稳定网络,开关电源 一.前言 在电力电子领域中,快速半导体的出现使高速度,高频率的开关切换成为了可能[1]。高速的开关造成设备的重量和体积的减少,但与此同时这也造成了一些不利的影响,比如无线频率的干扰[2]。生产商将生产的产品投放到市场,遵守电磁兼容性规章是必要的。在设计阶段考虑电磁兼容性问题是非常重要的[3]。在开发产品前,建模和仿真是分析电磁兼容性最有效的工具。许多以前的研究都有涉及到电力电子元件的低频分析[4~5]。不同类型的电力电子转换器都能够被用来当做电磁的干扰源。电磁干扰源可以通过辐射和传导两种方式来传播。线路阻抗稳定网络被用来测量和计算电磁干扰影响的程度[6]。线路阻抗稳定网络输出的干扰频谱被引为电磁兼容性的评估标准[7,~8]。国家或国际规章是电子设备电磁兼容性评估的一个参考的方面[7~8]。 二、来源,途径和电磁干扰的受害者 杂乱的电压或者电流被称为干扰,而它们的来源被称为干扰源。本论文中的干扰源就是一个高速的开关电源。干扰通过辐射的方式在干扰源周围传播或通过和常见的电缆或电线连接进行传导。在这项研究中只考虑传导发射设备,如电脑,接收器,放大器,工业控制器等。这些被干扰源辐射的设备被称为受害者。常见的元素,源头接线,布线为噪声以及干扰的传导提供了途径。电磁传导干扰有差模和共模两种干扰方法[9]。 A.差模传导干扰 这种模式就是将一个噪声源的噪声施加到一个测试电路的不同线路。它的电路如下图1所示[9]。在图1中也显示了干扰源,路径阻抗,差模电流以及负载阻抗。 图1差模传导干扰路径 B.常见的干扰方式 共模噪声或干扰可能出现在电线或者电缆的连接点。负载和接地点的任意泄露都可以被认为是电压干扰源。图2演示了共模干扰源在共模电流为Icm1和Icm2时相关的电流路径[9]。电力电子转换器可以被用来作为供应网络线路之间的噪音源。在这项研究中不同的传导干扰模式是非常重要的,所以讨论只会在这种模式下被继续考虑。 三、电磁兼容性规章 电子设备的应用,特别是那些拥有静态电力电子转换器的电子设备越来越多。就像前面讲的一样,电力电子转换器被视为一个重要的电磁干扰源,并能使电网产生腐坏。各种各样的干扰造成的高污染降低了电网电能的质量。另一方面,一些住宅,广告,特别是医疗器件对电力系统的电压及频率变化的干扰非常敏感。最好的解决干扰和提高电能质量的方法就是遵守国家或国际电磁兼容性规定。国际无线电干扰特别委员会,国际电工委员会标准,美国联邦通讯委员会和德国电气工程师协会认证是欧洲,美国,德国最有名的决策并且出版最重要电磁兼容性法规的组织。IEC和VDE在传导发射上的需要和限制如图 3 和图 4所示[7,9]。 图2共模传导干扰路径 图3 IEC管理排放标准 不同的消费者群体可以遵守不同类别的规定。A类为普通的消费者,B类为具有更苛刻限制的消费者,在图 3 和图 4这两者被分开。IEC和VDE频率范围不同,前者范围为150 千赫兹 到 30 兆赫兹,后者的范围为10 千赫兹 到 30 兆赫兹,在上述法规规定要求的频率范围内,法规的遵守情况被用来测量或者计算传导干扰的水平。在欧美社会电磁兼容性法规的遵行是强制的,产品必须要有认证的标签以表示达到法规的要求[8]。 图4 VDE管理排放标准 四、电磁传导干扰测试 A. 线路阻抗稳定网络(LISN) 线路阻抗稳定网络是提供一个标准的工业元素被放置在供应和电力电子转换器之间, 包括加载一个接口以便可以对传导干扰进行测量[7],所述的情况如图5 所示[6]。线路阻抗稳定网络应具有以下几个特点,以满足测量条件[7]。 1- 提供一个低阻抗路径转移源动力到电力电子转换器以及负载。 2- 干扰源提供一个低阻抗路径,电力电子转换器用来测量路径端口。 图5 LISN网络布局测量传导干扰 B. 线路阻抗稳定网络拓扑 线路阻抗稳定网络比较常见的拓扑结构如图6所示[7]。 图6 LISN网络常见的拓扑结构 图7中给出了线路阻抗稳定网络的阻抗与频率的变化以及前面提到的拓扑结构。线性阻抗稳定网络在电磁干扰测量范围之内拥有稳定的阻抗[7]。 线路阻抗稳定网络输出的信号电平与频率的变化就是干扰频谱。一个系统的电磁兼容性可以通过比较它的干扰频谱和标准的限制来进行评估。线路阻抗稳定网络输出的信号电平范围在10千赫兹 到30 千赫兹 或者150 千赫兹 到30兆赫兹之间,这就是标准的电磁兼容性,并且它处在标准的限定范围里。在实际的情况下,线路阻抗稳定网络是连接到频谱分析仪上进行干扰测量的。但是为了建模和仿真的目的,线路阻抗稳定网络的输出频谱是通过相应的软件来进行计算的。 五.结论 本论文提到了由于快速地开关半导体器件会在电力电子转换器中出现电磁干扰,电磁干扰有辐射干扰和传导干扰两种,本论文研究了两者之中的传导干扰。论文中对相容性的法规和传导干扰的测量进行了解释。本文对线路阻抗稳定网络进行了描述,它是除了拓扑结构,参数和工艺之外测量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对压降型脉宽调制 直流直流 转换器的电磁干扰进行了考虑和模拟。对于现在的机构,减少电磁干扰的水平是非常必要的。这表明压降型脉宽调制开关电源的电磁干扰程度可以减弱,通过控制占空比,占空比变化以及参考电压频率的参数。 毕业设计(论文)原创性声明和使用授权说明 原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承诺:所呈交的毕业设计(论文),是我个人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成果。尽我所知,除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不包含其他人或组织已经发表或公布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我为获得 及其它教育机构的学位或学历而使用过的材料。对本研究提供过帮助和做出过贡献的个人或集体,均已在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了谢意。 作 者 签 名:       日  期:        ​​​​​​​​​​​​ 指导教师签名:        日  期:        使用授权说明 本人完全了解 大学关于收集、保存、使用毕业设计(论文)的规定,即:按照学校要求提交毕业设计(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本;学校有权保存毕业设计(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并提供目录检索与阅览服务;学校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数字化或其它复制手段保存论文;在不以赢利为目的前提下,学校可以公布论文的部分或全部内容。 作者签名:        日  期:        ​​​​​​​​​​​​ 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所取得的研究成果。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的成果作品。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后果由本人承担。 作者签名: 日期: 年 月 日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学校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同意学校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      大学可以将本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和汇编本学位论文。 涉密论文按学校规定处理。 作者签名: 日期: 年 月 日 导师签名: 日期: 年 月 日 指导教师评阅书 指导教师评价: 一、撰写(设计)过程 1、学生在论文(设计)过程中的治学态度、工作精神 □ 优 □ 良 □ 中 □ 及格 □ 不及格 2、学生掌握专业知识、技能的扎实程度 □ 优 □ 良 □ 中 □ 及格 □ 不及格 3、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专业技能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 优 □ 良 □ 中 □ 及格 □ 不及格 4、研究方法的科学性;技术线路的可行性; 设计方案 关于薪酬设计方案通用技术作品设计方案停车场设计方案多媒体教室设计方案农贸市场设计方案 的合理性 □ 优 □ 良 □ 中 □ 及格 □ 不及格 5、完成毕业论文(设计)期间的出勤情况 □ 优 □ 良 □ 中 □ 及格 □ 不及格 二、论文(设计)质量 1、论文(设计)的整体结构是否符合撰写 规范 编程规范下载gsp规范下载钢格栅规范下载警徽规范下载建设厅规范下载 ? □ 优 □ 良 □ 中 □ 及格 □ 不及格 2、是否完成指定的论文(设计)任务(包括装订及附件)? □ 优 □ 良 □ 中 □ 及格 □ 不及格 三、论文(设计)水平 1、论文(设计)的理论意义或对解决实际问题的指导意义 □ 优 □ 良 □ 中 □ 及格 □ 不及格 2、论文的观念是否有新意?设计是否有创意? □ 优 □ 良 □ 中 □ 及格 □ 不及格 3、论文(设计说明书)所体现的整体水平 □ 优 □ 良 □ 中 □ 及格 □ 不及格 建议成绩:□ 优 □ 良 □ 中 □ 及格 □ 不及格 (在所选等级前的□内画“√”) 指导教师: (签名) 单位: (盖章) 年 月 日 评阅教师评阅书 评阅教师评价: 一、论文(设计)质量 1、论文(设计)的整体结构是否符合撰写规范? □ 优 □ 良 □ 中 □ 及格 □ 不及格 2、是否完成指定的论文(设计)任务(包括装订及附件)? □ 优 □ 良 □ 中 □ 及格 □ 不及格 二、论文(设计)水平 1、论文(设计)的理论意义或对解决实际问题的指导意义 □ 优 □ 良 □ 中 □ 及格 □ 不及格 2、论文的观念是否有新意?设计是否有创意? □ 优 □ 良 □ 中 □ 及格 □ 不及格 3、论文(设计说明书)所体现的整体水平 □ 优 □ 良 □ 中 □ 及格 □ 不及格 建议成绩:□ 优 □ 良 □ 中 □ 及格 □ 不及格 (在所选等级前的□内画“√”) 评阅教师: (签名) 单位: (盖章) 年 月 日 教研室(或答辩小组)及教学系意见 教研室(或答辩小组)评价: 一、答辩过程 1、毕业论文(设计)的基本要点和见解的叙述情况 □ 优 □ 良 □ 中 □ 及格 □ 不及格 2、对答辩问题的反应、理解、表达情况 □ 优 □ 良 □ 中 □ 及格 □ 不及格 3、学生答辩过程中的精神状态 □ 优 □ 良 □ 中 □ 及格 □ 不及格 二、论文(设计)质量 1、论文(设计)的整体结构是否符合撰写规范? □ 优 □ 良 □ 中 □ 及格 □ 不及格 2、是否完成指定的论文(设计)任务(包括装订及附件)? □ 优 □ 良 □ 中 □ 及格 □ 不及格 三、论文(设计)水平 1、论文(设计)的理论意义或对解决实际问题的指导意义 □ 优 □ 良 □ 中 □ 及格 □ 不及格 2、论文的观念是否有新意?设计是否有创意? □ 优 □ 良 □ 中 □ 及格 □ 不及格 3、论文(设计说明书)所体现的整体水平 □ 优 □ 良 □ 中 □ 及格 □ 不及格 评定成绩:□ 优 □ 良 □ 中 □ 及格 □ 不及格 (在所选等级前的□内画“√”) 教研室主任(或答辩小组组长): (签名) 年 月 日 教学系意见: 系主任: (签名) 年 月 日 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所取得的成果。尽我所知,除文中已经特别注明引用的内容和致谢的地方外,本论文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注明并表示感谢。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结果由本人承担。 学位论文作者(本人签名): 年 月 日 学位论文出版授权书 本人及导师完全同意《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出版章程》、《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出版章程》(以下简称“章程”),愿意将本人的学位论文提交“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在《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中全文发表和以电子、网络形式公开出版,并同意编入CNKI《中国知识资源总库》,在《中国博硕士学位论文评价数据库》中使用和在互联网上传播,同意按“章程”规定享受相关权益。 论文密级: □公开 □保密(___年__月至__年__月)(保密的学位论文在解密后应遵守此 协议 离婚协议模板下载合伙人协议 下载渠道分销协议免费下载敬业协议下载授课协议下载 ) 作者签名:_______ 导师签名:_______ _______年_____月_____日 _______年_____月_____日 独 创 声 明 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毕业设计(论文),是本人在指导老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工作所取得的成果,成果不存在知识产权争议。尽我所知,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设计(论文)不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作品成果。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 本声明的法律后果由本人承担。   作者签名: 二〇一〇年九月二十日   毕业设计(论文)使用授权声明 本人完全了解滨州学院关于收集、保存、使用毕业设计(论文)的规定。 本人愿意按照学校要求提交学位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同意学校保存学位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或采用影印、数字化或其它复制手段保存设计(论文);同意学校在不以营利为目的的前提下,建立目录检索与阅览服务系统,公布设计(论文)的部分或全部内容,允许他人依法合理使用。 (保密论文在解密后遵守此规定)   作者签名: 二〇一〇年九月二十日 致 谢 时间飞逝,大学的学习生活很快就要过去,在这四年的学习生活中,收获了很多,而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和一直关心帮助我的人分不开的。 首先非常感谢学校开设这个课题,为本人日后从事计算机方面的工作提供了经验,奠定了基础。本次毕业设计大概持续了半年,现在终于到结尾了。本次毕业设计是对我大学四年学习下来最好的检验。经过这次毕业设计,我的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比如操作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合作精神、严谨的工作作风等方方面面都有很大的进步。这期间凝聚了很多人的心血,在此我表示由衷的感谢。没有他们的帮助,我将无法顺利完成这次设计。 首先,我要特别感谢我的知道郭谦功老师对我的悉心指导,在我的论文书写及设计过程中给了我大量的帮助和指导,为我理清了设计思路和操作方法,并对我所做的课题提出了有效的改进方案。郭谦功老师渊博的知识、严谨的作风和诲人不倦的态度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从他身上,我学到了许多能受益终生的东西。再次对周巍老师表示衷心的感谢。 其次,我要感谢大学四年中所有的任课老师和辅导员在学习期间对我的严格要求,感谢他们对我学习上和生活上的帮助,使我了解了许多专业知识和为人的道理,能够在今后的生活道路上有继续奋斗的力量。 另外,我还要感谢大学四年和我一起走过的同学朋友对我的关心与支持,与他们一起学习、生活,让我在大学期间生活的很充实,给我留下了很多难忘的回忆。 最后,我要感谢我的父母对我的关系和理解,如果没有他们在我的学习生涯中的无私奉献和默默支持,我将无法顺利完成今天的学业。 四年的大学生活就快走入尾声,我们的校园生活就要划上句号,心中是无尽的难舍与眷恋。从这里走出,对我的人生来说,将是踏上一个新的征程,要把所学的知识应用到实际工作中去。 回首四年,取得了些许成绩,生活中有快乐也有艰辛。感谢老师四年来对我孜孜不倦的教诲,对我成长的关心和爱护。 学友情深,情同兄妹。四年的风风雨雨,我们一同走过,充满着关爱,给我留下了值得珍藏的最美好的记忆。 在我的十几年求学历程里,离不开父母的鼓励和支持,是他们辛勤的劳作,无私的付出,为我创造良好的学习条件,我才能顺利完成完成学业,感激他们一直以来对我的抚养与培育。 最后,我要特别感谢我的导师赵达睿老师、和研究生助教熊伟丽老师。是他们在我毕业的最后关头给了我们巨大的帮助与鼓励,给了我很多解决问题的思路,在此表示衷心的感激。老师们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严谨的治学精神和深厚的理论水平都使我收益匪浅。他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中,都给与我很大的帮助,使我得到不少的提高这对于我以后的工作和学习都有一种巨大的帮助,感谢他耐心的辅导。在论文的撰写过程中老师们给予我很大的帮助,帮助解决了不少的难点,使得论文能够及时完成,这里一并表示真诚的感谢。 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规范化要求 第一部分 学生应遵守以下规范要求 一、毕业设计论文说明 1. 毕业设计论文独立装订成册,内容包括: (1) 封面(题目、学生姓名、指导教师姓名等) (2) 中、外文内容摘要 (3) 正文目录(含页码) (4) 正文(开始计算页码) (5) 致谢 (6) 参考文献 (7) 附录 2. 中、外文内容摘要包括:课题来源,主要设计,实验方法,本人主要完成的成果。要求不少于400汉字,并译成外文。 3. 毕业设计论文页数为45页-50页。 4. 纸张要求:毕业设计说明书(论文报告)应用标准B5纸单面打字成文。 5. 文字要求:文字通顺,语言流畅,无错别字。 6. 图纸要求:毕业设计图纸应使用计算机绘制。图纸尺寸标注应符合国家标准。图纸应按“规范”叠好。 7. 曲线图表要求:所有曲线、图表、流程图、程序框图、示意图等不得徒手画,必须按国家规定标准或工程要求绘制。 8. 参考文献、资料要求:参考文献总数论文类不少于10篇、,应有外文参考文献。文献应列出序号、作者、文章题目、期刊名、年份、出版社、出版时间等。 二、外文翻译 1. 完成不少于2万印刷符的外文翻译。译文不少于5千汉字。 2. 译文内容必须与题目(或专业内容)有关,由指导教师在下达任务书时指定。 3. 译文应于毕业设计中期2月底前完成,交指导教师批改。 4. 将原文同译文统一印成B5纸规格装订成册,原文在前,译文在后。 三、形式审查 5月15日前,将毕业设计论文上交指导教师,审查不合格者,不能参加答辩。 四、准备答辩 答辩前三天,学生要将全部材料(包括光盘、论文)统一交指导教师。 关于毕业论文格式的要求 为方便统一、规范论文格式,现将学院的相关要求做如下强调、补充: 1. 基本要求 纸型: B5纸(或16开),单面打印; 页边距: 上2.54cm,下2.54cm,左2.5cm,右2.5cm; 页眉:1.5cm,页脚1.75cm,左侧装订 正文字体:汉字和标点符号用“宋体”,英文和数字用“Times New Roman”,字号小四; 图号1-1,指第1章第1个图 在图的前部要有文字说明(如图1-1所示) 表号3-5,指第3章第5个表 在表的前部要有文字说明(如表3-5所示) 图、表的标注字体大小是五号宋体 行距: 固定值20; 页码: 居中、小五、底部。 2. 封面格式 封皮: 大连理工大学城市学院(二号、黑体、居中) 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二号、黑体、居中) 学 院:(四号、黑体、居中、下划线:电子与自动化学院) 专 业:(四号、黑体、居中、下划线、专业名字之间无空格) 学 生:(四号、黑体、居中、下划线,名字是2个字的中间空1个字、3个或3个以上字的中间无空格) 指导教师:(四号、黑体、居中、下划线,名字是2个字的中间空1个字、3个或3个以上字的中间无空格,两位指导教师的中间用顿号“、”) 完成日期:(四号、黑体、居中、下划线,如:2009年5月25日) (注意:5个下划线两端也是对齐的,单倍行距) 内 封:大连理工大学城市学院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四号、黑体) 题目 (二号、黑体、居中); 总计 毕业设计(论文) 页(五号、宋体) 表格 表(五号、宋体) 插图 幅 (五号、宋体) (注意:页数正常不少于40页,优秀论文原则上不少于45页) 3. 中外文摘要 中文摘要:标题“摘 要” (三号、黑体、居中、中间空1个字) 正文(不少于400字) 关键词 (五号、黑体):3-5个主题词(五号),中间用分号“;”隔开。 外文摘要 (另起一页):标题“Abstract” (三号、黑体、居中) 正文 (必须用第三人称) 关键词: Key words(五号、黑体):3-5个主题词(五号)与中文关键词对应,中间用分号“;”隔开。 4. 目录 标题 “目录”(三号、黑体、居中); 章标题(四号、黑体、居左); 节标题(小四、宋体); 页码 (小四、宋体); 二、三级目录分别缩近1和2个字; 四级目录不在“目录”中体现,在正文中也不是单独一行,可以黑体(没有句号),然后空2个字接正文; 注意:正文中每章开头要另起一页; “目录”下方中间的页码和摘要一样统一用罗马字,顺接摘要的。 摘要 目录加页眉 5. 论文正文 页眉: 论文题目(居中、小五、黑体); 章标题(三号、黑体、居中); 节标题(四号、黑体、居左); 正文 程序用“Times New Roman”,字号小四; 6. 参考文献 标题:“参考文献”(小四、黑体、居中) 参考文献的著录,按文稿中引用顺序排列,并注意在文内相应位置用上标标注,如:……的函数。 示例如下:(字体为五号、宋体) 期刊类:[序号]作者1,作者2,……作者n。文章名。期刊名(版本),出版年,卷次(期次)。页次 图书类:[序号]作者1,作者2,……作者n。书名。版本。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页次 会议论文集:[序号]作者1,作者2,……作者n。论文集名。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页次 网上资料:[序号]作者1,作者2,……作者n。文章名。网址。发表时间 7. 其它 量和单位的使用:必须符合国家标准规定,不得使用已废弃的单位(如高斯(G和Gg)、亩、克分子浓度(M)、当量能度(N)等)。量和单位不用中文名称,而用法定符号表示。 图表及公式:插图宽度一般不超过10cm,表名(小四)置上居中,图名(小四)置下居中。标目中物理量的符号用斜体,单位符号用正体,坐标标值线朝里。标值的数字尽量不超过3位数,或小数点以后不多于1个“0”。如用30Km代替30000m,用5µg代替0.005mg等,并与正文一致。图和表的编号从前至后顺序排列,图的编号及说明位于图的下方,居中;表的编号及说明位于表的上方,居中。公式编号加圆括号,居行尾。图表中的字体不应大于正文字体。注意:图表标题中的数字也是“Times New Roman”。 8.论文依次包括:封皮、内封、中文摘要、英文摘要、目录、正文、结论、致谢、参考文献、(附录),不要落项。 9.注意:上面没有说“加粗”的“黑体”,均为“黑体不加粗”。 补充: 1.答辩要求:自述15分钟,回答问题10分钟,自述要求使用PPT 答辩内容: 1).论文题目 2).设计内容 3).设计方案 4).如何完成设计 工作原理 软件或硬件设计 制作\调试\安装 5).存在不足,今后努力的方向 6).致谢 3.最后上交学生装订好的论文、光盘、记录表、成绩单 4.光盘里的文件夹命名为:学号_姓名_年级专业班级 文件夹里包括的文件有:论文、ppt、英文翻译 1) 论文的文件名格式:学号_姓名_年级专业班号_题目(论文)_完成日期doc 2) ppt的文件名格式:学号_姓名_年级专业班号_题目(ppt)_完成日期ppt 3) 英文翻译的文件名格式:学号_姓名_年级专业班号_题目(英文翻译)_完成日期doc 例如: 答辩问题5个, 侧重总体思路一个 软件或硬件一个 翻译一个 其他2个 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规范化要求 第一部分 学生应遵守以下规范要求 一、毕业设计论文说明 1. 毕业设计论文独立装订成册,内容包括: (8) 封面(题目、学生姓名、指导教师姓名等) (9) 中、外文内容摘要 (10) 正文目录(含页码) (11) 正文(开始计算页码) (12) 致谢 (13) 参考文献 (14) 附录 2. 中、外文内容摘要包括:课题来源,主要设计,实验方法,本人主要完成的成果。要求不少于400汉字,并译成外文。 3. 毕业设计论文页数为45页-50页。 4. 纸张要求:毕业设计说明书(论文报告)应用标准B5纸单面打字成文。 5. 文字要求:文字通顺,语言流畅,无错别字。 6. 图纸要求:毕业设计图纸应使用计算机绘制。图纸尺寸标注应符合国家标准。图纸应按“规范”叠好。 7. 曲线图表要求:所有曲线、图表、流程图、程序框图、示意图等不得徒手画,必须按国家规定标准或工程要求绘制。 8. 参考文献、资料要求:参考文献总数论文类不少于10篇、,应有外文参考文献。文献应列出序号、作者、文章题目、期刊名、年份、出版社、出版时间等。 二、外文翻译 1. 完成不少于2万印刷符的外文翻译。译文不少于5千汉字。 2. 译文内容必须与题目(或专业内容)有关,由指导教师在下达任务书时指定。 3. 译文应于毕业设计中期2月底前完成,交指导教师批改。 4. 将原文同译文统一印成B5纸规格装订成册,原文在前,译文在后。 三、形式审查 5月15日前,将毕业设计论文上交指导教师,审查不合格者,不能参加答辩。 四、准备答辩 答辩前三天,学生要将全部材料(包括光盘、论文)统一交指导教师。 关于毕业论文格式的要求 为方便统一、规范论文格式,现将学院的相关要求做如下强调、补充: 1. 基本要求 纸型: B5纸(或16开),单面打印; 页边距: 上2.54cm,下2.54cm,左2.5cm,右2.5cm; 页眉:1.5cm,页脚1.75cm,左侧装订 正文字体:汉字和标点符号用“宋体”,英文和数字用“Times New Roman”,字号小四; 图号1-1,指第1章第1个图 在图的前部要有文字说明(如图1-1所示) 表号3-5,指第3章第5个表 在表的前部要有文字说明(如表3-5所示) 图、表的标注字体大小是五号宋体 行距: 固定值20; 页码: 居中、小五、底部。 2. 封面格式 封皮: 大连理工大学城市学院(二号、黑体、居中) 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二号、黑体、居中) 学 院:(四号、黑体、居中、下划线:电子与自动化学院) 专 业:(四号、黑体、居中、下划线、专业名字之间无空格) 学 生:(四号、黑体、居中、下划线,名字是2个字的中间空1个字、3个或3个以上字的中间无空格) 指导教师:(四号、黑体、居中、下划线,名字是2个字的中间空1个字、3个或3个以上字的中间无空格,两位指导教师的中间用顿号“、”) 完成日期:(四号、黑体、居中、下划线,如:2009年5月25日) (注意:5个下划线两端也是对齐的,单倍行距) 内 封:大连理工大学城市学院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四号、黑体) 题目 (二号、黑体、居中); 总计 毕业设计(论文) 页(五号、宋体) 表格 表(五号、宋体) 插图 幅 (五号、宋体) (注意:页数正常不少于40页,优秀论文原则上不少于45页) 3. 中外文摘要 中文摘要:标题“摘 要” (三号、黑体、居中、中间空1个字) 正文(不少于400字) 关键词 (五号、黑体):3-5个主题词(五号),中间用分号“;”隔开。 外文摘要 (另起一页):标题“Abstract” (三号、黑体、居中) 正文 (必须用第三人称) 关键词: Key words(五号、黑体):3-5个主题词(五号)与中文关键词对应,中间用分号“;”隔开。 4. 目录 标题 “目录”(三号、黑体、居中); 章标题(四号、黑体、居左); 节标题(小四、宋体); 页码 (小四、宋体); 二、三级目录分别缩近1和2个字; 四级目录不在“目录”中体现,在正文中也不是单独一行,可以黑体(没有句号),然后空2个字接正文; 注意:正文中每章开头要另起一页; “目录”下方中间的页码和摘要一样统一用罗马字,顺接摘要的。 摘要 目录加页眉 5. 论文正文 页眉: 论文题目(居中、小五、黑体); 章标题(三号、黑体、居中); 节标题(四号、黑体、居左); 正文 程序用“Times New Roman”,字号小四; 6. 参考文献 标题:“参考文献”(小四、黑体、居中) 参考文献的著录,按文稿中引用顺序排列,并注意在文内相应位置用上标标注,如:……的函数。 示例如下:(字体为五号、宋体) 期刊类:[序号]作者1,作者2,……作者n。文章名。期刊名(版本),出版年,卷次(期次)。页次 图书类:[序号]作者1,作者2,……作者n。书名。版本。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页次 会议论文集:[序号]作者1,作者2,……作者n。论文集名。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页次 网上资料:[序号]作者1,作者2,……作者n。文章名。网址。发表时间 7. 其它 量和单位的使用:必须符合国家标准规定,不得使用已废弃的单位(如高斯(G和Gg)、亩、克分子浓度(M)、当量能度(N)等)。量和单位不用中文名称,而用法定符号表示。 图表及公式:插图宽度一般不超过10cm,表名(小四)置上居中,图名(小四)置下居中。标目中物理量的符号用斜体,单位符号用正体,坐标标值线朝里。标值的数字尽量不超过3位数,或小数点以后不多于1个“0”。如用30Km代替30000m,用5µg代替0.005mg等,并与正文一致。图和表的编号从前至后顺序排列,图的编号及说明位于图的下方,居中;表的编号及说明位于表的上方,居中。公式编号加圆括号,居行尾。图表中的字体不应大于正文字体。注意:图表标题中的数字也是“Times New Roman”。 8.论文依次包括:封皮、内封、中文摘要、英文摘要、目录、正文、结论、致谢、参考文献、(附录),不要落项。 9.注意:上面没有说“加粗”的“黑体”,均为“黑体不加粗”。 补充: 1.答辩要求:自述15分钟,回答问题10分钟,自述要求使用PPT 答辩内容: 1).论文题目 2).设计内容 3).设计方案 4).如何完成设计 工作原理 软件或硬件设计 制作\调试\安装 5).存在不足,今后努力的方向 6).致谢 3.最后上交学生装订好的论文、光盘、记录表、成绩单 4.光盘里的文件夹命名为:学号_姓名_年级专业班级 文件夹里包括的文件有:论文、ppt、英文翻译 1) 论文的文件名格式:学号_姓名_年级专业班号_题目(论文)_完成日期doc 2) ppt的文件名格式:学号_姓名_年级专业班号_题目(ppt)_完成日期ppt 3) 英文翻译的文件名格式:学号_姓名_年级专业班号_题目(英文翻译)_完成日期doc 例如: 答辩问题5个, 侧重总体思路一个 软件或硬件一个 翻译一个 其他2个 PAGE V _1354309617.unknown _1368085774.vsd � � � � � � Ud S1 S2� 负载 U0 i0 S3� S4� _1368167711.unknown _1368958418.unknown _1369407236.unknown _1368957582.unknown _1368958398.unknown _1368957080.unknown _1368168922.unknown _1368095320.unknown _1368167539.unknown _1368087103.vsd T u0 t1 t2 i0 _1354309686.unknown _1354310029.unknown _1368014228.unknown _1354311047.unknown _1355678198.unknown _1354310041.unknown _1354309815.unknown _1354310001.unknown _1354309759.unknown _1354309653.unknown _1354309667.unknown _1354309636.unknown _1238222613.unknown _1354309504.unknown _1354309553.unknown _1354309575.unknown _1354309527.unknown _1238223199.unknown _1238248782.unknown _1238222691.unknown _1238223047.unknown _1238223052.unknown _1238223001.unknown _1238222675.unknown _1238222686.unknown _1238222620.unknown _1238222574.unknown _1238222592.unknown _1238222598.unknown _1238222581.unknown _1238222543.unknown _1238222555.unknown _1238222569.unknown _1238222549.unknown _1238222510.unknown _1238222519.unknown _1238222535.unknown _1237098851.unknown _1238222499.unknown _1237098870.unknown _1237098647.unknown _1236666002.unknown
本文档为【毕业设计论文--基于TL494逆变电源设计】,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个人认证用户
不系舟红枫
从教近30年,经验丰富,教学水平较高
格式:doc
大小:853KB
软件:Word
页数:66
分类:工学
上传时间:2019-01-22
浏览量: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