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山东省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评估导则

山东省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评估导则

举报
开通vip

山东省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评估导则山东省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评估导则 (试行) 目  录 1.前言    1 2.范围    1 3.规范性引用文件    1 4.基本要求    3 4.1评估目的    3 4.2评估重点    3 5.评估形式    4 6.评估方法    4 6.1形式评估    4 6.2要素评估    5 7.评估程序    5 7.1评估准备    5 7.2会议评估    5 7.3意见处理    5 7.4实施备案    6 附 录 A    7 A.1 突发环境应急预案形式评审表    7 A.2应急预案要素...

山东省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评估导则
山东省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评估导则 (试行) 目  录 1.前言    1 2.范围    1 3. 规范 编程规范下载gsp规范下载钢格栅规范下载警徽规范下载建设厅规范下载 性引用文件    1 4.基本要求    3 4.1评估目的    3 4.2评估重点    3 5.评估形式    4 6.评估方法    4 6.1形式评估    4 6.2要素评估    5 7.评估程序    5 7.1评估准备    5 7.2会议评估    5 7.3意见处理    5 7.4实施备案    6 附 录 A    7 A.1 突发环境应急预案形式评审表    7 A.2应急预案要素评审表    8 A.3专项应急预案要素评审表    13 A.4 现场处置方案要素评审表    15 附 录 B    17 B.1 应急预案评估意见表    17 B.2 应急预案参考封面    18 B.3 应急预案参考批准页    19 1.前言 为指导和规范我省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评估工作,完善预案管理体系,增强预案的科学性、实效性和可操作性,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管理暂行办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等,我厅制定了《山东省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评估导则(试行)》。 2.范围 本导则包括了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评估的基本要求、评估方法及程序、评估内容等。 本导则适用于企事业单位突发环境应急预案的评估以及工程建设、影视拍摄和文化体育等群体性活动的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的评估。企事业单位可自行编制和组织评估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也可委托相关专业技术服务机构编制和评估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 本导则适用于综合环境应急预案、专项环境应急预案和现场处置预案。 环境保护主管部门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的评估可参考本导则。 3.规范性引用文件 《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 《国家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 《环境保护部环境应急专家管理办法》(环发〔2010〕105号); 《企业事业单位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备案管理办法(试行)》; 《山东省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管理办法》; 《山东省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 《危险物质名录》(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公告2003第1号); 《剧毒化学品名录》(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等8部门公告2003第2号); 《国家危险废物名录》; 《危险废物鉴别标准 腐蚀性鉴别》(GB 5085.1) 《危险废物鉴别标准 急性毒性初筛》(GB 5085.2) 《危险废物鉴别标准 浸出毒性鉴别》(GB 5085.3) 《危险废物鉴别标准 易燃性鉴别》(GB 5085.4) 《危险废物鉴别标准 反应性鉴别》(GB 5085.5) 《危险废物鉴别标准 毒性物质含量鉴别》(GB 5085.6) 《危险废物鉴别标准 通则》(GB 5085.7) 《危险废物鉴别技术规范》(HJ/T 298) 《重大危险源辨识》(GB 18218); 《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HJ/T 169);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 《地下水质量标准》(GB/T 14848)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 3095); 《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 16297);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 8978); 《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4554); 《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1); 《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GBZ2); 其他相关的法律、法规、规章和标准。以上凡不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有效版本适用于本导则。 4.基本要求 4.1评估目的 (一) 发现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中存在的问题,提高应急预案的实用性和针对性,应急保障措施的科学性和可行性。 (二) 增强企事业单位应急预案与当地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上级主管单位以及其他所涉及单位相关应急预案的衔接性。 (三) 提高应急预案在预防、预警和应急处置突发环境事件中的作用。 4.2评估重点 应急预案评估应从以下六个方面进行评估。 (一)规范性。内容格式符合本导则要求。 (二)完整性。具备《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管理暂行办法》所规定的各项基本要素。 (三)针对性。紧密结合本单位风险源辨识与风险分析。 (四)实用性。切合本单位工作实际,与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处置工作相适应。 (五)可行性。组织体系、信息报送和处置方案等内容科学合理,应急响应程序和保障措施等内容切实可行。 (六)衔接性。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与其他相关应急预案相互衔接,形成体系。 5.评估形式 预案评估由企事业单位组织应急预案涉及的有关部门和人员组成评估小组进行。评估小组人员应当包括环境应急预案涉及的相关部门应急管理人员、相关行业协会、相邻重点风险源单位代表、周边社区(乡、镇)代表以及3名以上应急管理和专业技术方面的专家。 预案评估工作完成之后,评估小组出具预案评估意见,应急预案编制单位应针对评估小组提出的问题,对应急预案进行修订或完善。 6.评估方法 预案评估分为形式评估和要素评估。为细化评估,采用列表方式分别对应急预案的形式和要素进行评估。应急预案评估表见附件。评估应急预案时,结合企事业单位实际情况,将应急预案的要素内容与表中的评估内容及要求进行对应分析,判断是否符合表中要求,指出存在的问题及不足。 6.1形式评估 依据有关规定和要求,针对提交评估的应急预案,从层次结构、内容格式、语言文字和装订印刷等方面进行评估。形式评估的重点是应急预案的规范性和可读性。应急预案形式评估的具体内容及要求,见附件A.1。 6.2要素评估 依据有关规定和要求,针对提交评估的应急预案,从完整性、针对性、实用性、可行性和衔接性等方面进行的评估。要素评估包括关键要素和一般要素。应急预案要素评估的具体内容及要求,见附件A.2。 7.评估程序 应急预案编制完成后,企事业单位应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采取会议评估的方式对应急预案进行评估。 7.1评估准备 应急预案评估应做好以下准备工作: 根据《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管理暂行办法》要求,落实参加评估的单位或人员。将应急预案及有关 资料 新概念英语资料下载李居明饿命改运学pdf成本会计期末资料社会工作导论资料工程结算所需资料清单 在评估前5天送达参加评估的单位或人员。 7.2会议评估 企事业单位组织召开评估会议,成立应急预案评估小组,与会人员对应急预案进行讨论,提出修改意见。应急预案评估小组根据会议讨论情况,提出应急预案最终评估意见。 7.3意见处理 企事业单位应按照评估意见,对应急预案存在的问题以及不合格项产生的根源进行分析研究,对预案进行修订或完善。评估意见要求重新评估的预案,应按照要求重新组织评估。 7.4实施备案 企事业单位的应急预案经评估,符合要求的,由单位主要负责人签署实施,根据《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管理暂行办法》要求,报送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备案。 附 录 A A.1 突发环境应急预案形式评审表见A.1表。 表 A.1 突发环境应急预案形式评审表 评审项目 评审内容及要求 备注 封面 a) 封面包含应急预案编号、生产经营单位名称、应急预案名称、编制单位名称、颁布日期等内容完整。 b) 预案封面反映的内容正确、合理。   批准页 a) 有批准页。 b) 批准页的内容对应急预案的发布及实施提出具体要求。 c) 批准页经过预案发布单位主要负责人签批或经发布单位签章。 d) 预案签发日期(年、月、日)应与预案封面的颁布日期一致。   目录 a) 有目录(预案简单时可省略)。 b) 目录结构完整,包含批准页,章的编号和标题、条的编号和标题,附件等内容; c) 目录层次清晰、合理。 d) 目录的页码与实际内容页码对应。   正文 a) 文字通顺、语言精炼、通俗易懂。 b) 正文段落结构清晰,层次明显,可快速、方便地查找有关内容。 c) 正文中的图表、文字清楚,编排合理(名称、顺序、大小等)。 d) 正文无错别字,同类文字字号大小统一。 e) 文字通常从左至右横写、横排,特殊除外。 f) 正文文字通常采用宋体或仿宋,不采用特殊的艺术字体。   附件 a) 预案附件齐全,编排顺序清晰、合理。 b) 附件如有序号使用阿拉伯数码(如“附件:1.×××××”)。 c) 附件左上角标识“附件”,有序号时标识序号,附件名称后不加标点。 d) 附件名称及序号应在目录中体现,并应前后标识一致。 e) 特殊情况下,附件可以独立装订。   装订、印刷 a) 一般采用国际标准A4型(210mm×297mm)版面印刷。 b) 页码套正,印品着墨实、均匀;字面不花、不白、无断划。 c) 一般左侧装订(特殊除外),不掉页。 d) 纸质文本裁切光滑、无毛茬或缺损。         A.2应急预案要素评审表见表A.2。 表A.2 应急预案要素评审表 评审项目 评审内容及要求 备注 总则 编制目的 编制目的明确,内容简明扼要。   编制依据 a) 引用文件均为应急预案编制时期最新版本。   适用范围 a) 应急预案适用的区域范围明确。 b) 适用的突发环境事件类型和级别明确。   预案体系 a) 能够清晰描述本单位的预案体系构成; b) 应急预案体系基本能够覆盖本单位可能发生的突发环境事件类型。   工作原则 a) 能够体现统一指挥、协调有序,平战结合、快速响应的特点。 b) 注意与上级主管和政府相关部门或其他外部单位的应急预案相衔接。 c) 内容言简意赅、重点突出。   基本情况 a) 内容清晰,突出单位性质以及与环境风险性有关的设施、装置、设备,以及重要目标、场所和周边布局情况等。 b) 阐述的环境风险源基本情况属实。 c) 能够达到让各方应急力量(包括外部应急力量)事先熟悉单位的基本情况及周边环境。   环境风险源与环境风险评价 a) 能够客观分析本单位存在的环境风险源及风险性。 b) 能够对引发突发环境事件的诱因、影响范围及危害后果进行分析。 c) 能够提出相应的突发环境事件预防和应急措施。   组织指挥体系及职责 组织体系 a) 能够借助组织结构图表描述本单位的应急组织体系的构成情况。 b) 明确体系成员单位在日常及应急状态下的工作职责。 c) 规定的工作职责合理,相互衔接。   指挥机构及职责 a) 能以结构图的形式表示本单位应急指挥体系的构成情况。 b) 明确应急救援的总指挥、副总指挥和各应急救援小组及其相应职责。 c) 各应急救援小组设置合理,应急准备工作明确。 d) 指挥机构的主要职责包括以下内容: 1)贯彻执行国家、当地政府、上级主管部门关于突发环境事件发生和应急救援的方针、政策及有关规定。 2)组织制定、修改突发环境事件应急救援预案,组建应急救援队伍,有计划地组织应急救援培训和演习。 3)审批并落实突发环境事件应急救援所需的监测仪器、防护器材、救援器材等的购置。 4)检查、督促做好突发环境事件的预防措施和应急救援的各项准备工作。 5)批准应急救援的启动和终止。 6)及时向上级有关部门报告突发环境事件的具体情况,必要时向有关单位发出增援请求,并向周边单位通报相关情况。 7)组织指挥救援队伍实施救援行动,负责人员、资源配置、应急队伍的调动。 8)协调事件现场有关工作。配合政府部门对环境进行恢复、事件调查等工作。 9)负责对员工进行应急知识和基本防护方法的培训,向周边企业、敏感点等提供本单位有关危险化学品特性、救援知识等的宣传材料。 e)是否依据自身条件和可能发生的突发环境事件的类型建立应急救援专业队伍。应急救援专业队伍通常包括通讯联络队、抢险抢修队、侦检抢救队、医疗救护队、应急消防队、治安队、物资供应队和应急环境监测组等,并明确各专业救援队伍的具体职责和任务,以便在发生突发环境事件时,在指挥部的统一指挥下,快速、有序、有效地开展应急救援行动,以尽快处置事件,使事件的危害降到最低。 f)是否建立环境应急专家组,确定专家组成员是否包相关行业专家。   预防与预警机制 环境风险源监控 a) 明确环境风险源的监测监控方式方法。 b) 明确环境风险源所采取主要技术性预防措施。 c) 必要的内容可以附件来说明。   预警及措施 a) 能够按照突发环境事件发生的紧急程度可能造成的危害程度进行预警。 b) 预警级别与采取的预警措施能有机衔接。 c) 明确预警信息发布的方式及流程。   预警发布、调整与解除 a)明确企业内部报告程序。 b)外部报告时限要求及程序。 C)事件报告内容(含报告部门、报告时间、可能发生的突发环境事件的类别、起始时间、可能影响范围、预警级别、警示事项、事态发展、相关措施、咨询电话等)。   应急处置 应急响应 分级响应 a)应急响应分级清晰,符合企业实际。 b)响应分级能够体现突发环境事件紧急、危害程度和影响范围。 c)明确突发环境事件状态下的决策方法,以及应急行动程序和保障措施。   响应程序 a) 响应程序立足于控制事态发展和扩大、减少事故影响。 b) 明确救援过程中各专项应急功能的实施程序。 c) 明确扩大应急的基本要求及内容。 d) 能够辅以图表等方式提高应急响应程序的直观性。 应急结束 a) 明确应急救援行动结束的条件和相关事宜。 b)明确突发环境事件应急救援结束后 工作总结 关于社区教育工作总结关于年中工作总结关于校园安全工作总结关于校园安全工作总结关于意识形态工作总结 和向有关部门报告。 e) 明确发布应急终止命令的责任人和程序。 应急措施 a)应急措施制定是否根据污染物的性质,事件类型、可控性、严重程度和影响范围。 b)是否明确切断污染源的基本方案。 c)是否明确防止污染物向外部扩散的设施、措施及启动程序;特别是为防止消防废水和事件废水进入外环境而设立的环境应急池的启用程序,包括污水排放口和雨(清)水排放口的应急阀门开合和事件应急排污泵启动的相应程序。 d)是否明确减少与消除污染物的技术方案。 e)是否明确事件处理过程中产生的次生衍生污染(如消防水、事故废水、固态液态废物等,尤其是危险废物)的消除措施。 f)确定应急过程中使用的药剂及工具(可获得性说明)。 g)制定应急过程中采用的工程技术说明。 h)明确应急过程中,在生产环节所采用的应急方案及操作程序;工艺流程中可能出现问题的解决方案;事件发生时紧急停车停产的基本程序;控险、排险、堵漏、输转的基本方法。 i)制定污染治理设施的应急措施。 j)危险区的隔离:危险区、安全区的设定;事件现场隔离区的划定方式;事件现场隔离方法。 k)明确事件现场人员清点、撤离的方式及安置地点。 l)明确应急人员进入、撤离事件现场的条件、方法。 n)明确人员的救援方式及安全保护措施。 m)明确应急救援队伍的调度及物资保障供应程序。 抢险、救援及控制措施 a)救援人员防护、监护措施。 b)抢险、救援方式、方法及人员的防护、监护措施。 c)现场实时监测及异常情况下抢险人员的撤离条件、方法。d)应急救援队伍的调度。 e)控制事件扩大的措施。 f)事件可能扩大后的应急措施。 g)污染治理设施的运行与控制。 应急监测 a)明确应急监测方案。 b)明确主要污染物现场及实验室应急监测方法和标准。 c)明确现场监测与实验室监测采用的仪器、药剂等。 e)明确可能受影响区域的监测布点和频次。 f)明确根据监测结果对污染物变化趋势进行分析和对污染扩散范围进行预测的方法,适时调整监测方案。 g)明确监测人员的安全防护措施。 h)明确内部、外部应急监测分工。 i)明确应急监测仪器、防护器材、耗材、试剂等日常管理要求。 信息报告与发布 a) 明确本单位24小时应急值守电话。 b) 明确单位内部信息报告的形式及要求。 c) 明确本单位内部事故信息的通报流程。 a) 明确突发环境事件信息上报的部门及通信方式。 b) 明确本单位向上级有关部门报告的内容和时限。 c) 信息上报内容和时限符合国家有关规定要求。 a) 明确突发环境事件发生后向可能遭受事故影响的单位发出通报的方式、方法。 b) 明确突发环境事件发生后向有关单位发出请求支援信息的方式、方法。 c) 信息的通报或请求信息的发出应符合国家有关规定和要求。 应急终止 a)明确应急终止的条件。 b)明确应急终止的程序。 c)明确应急状态终止后,继续进行跟踪环境监测和评估工作的方案。   后期处置 善后处置与恢复重建 a)确定善后处置措施。 b)制定事件现场的保护措施。 c)确定现场净化方式、方法。 d)明确事件现场洗消工作的负责人和专业队伍。 e)制定洗消后的二次污染的防治方案。 f)制定事件后的生态环境恢复措施。   调查与评估 a) 明确事件发生后,与外界进行沟通的责任人,以及具体办法。 b) 明确应急救援能力评估及应急预案的修订等内容。 应急保障 b) 明确与应急工作相关单位或人员的通信方式,确保应急期间信息通畅。 c) 明确应急装备、设施和器材清单,以及存放位置(附各装备的位置图)、并规定应急装备定期检查和维护措施,以保证其有效性。 d) 明确各类应急响应的人力资源,包括专业应急队伍、兼职应急队伍的组织与保障方案。 e) 明确应急专项经费来源、使用范围、数量和监督管理措施,保障应急状态时生产经营单位应急经费的及时到位。   监督管理 培训与演练 a) 明确对本单位人员开展应急管理培训的计划、方式方法。 b) 如果预案涉及到社区和居民,要做好宣传教育和告知等工作。 c) 明确应急演练的方式、频次、范围、内容、组织、评估、总结等内容。 d)企事业单位要制定定期开展预案演练。   奖励与责任追究 明确事故应急救援工作中奖励和处罚的条件和内容。   附则 术语和定义 a) 若预案中,有生僻术语,应进行术语的解释或定义。 b) 术语的定义力求简单易懂,避免晦涩深奥。   制定与修订 a) 明确应急预案负责制定与解释的部门。 b) 明确应急预案修订的条件和年限。   应急预案实施 明确应急预案生效实施的具体时间。   附件 a)环境风险评价文件(包括环境风险源分析评价过程、突发环境事件的危害性定量分析)。 b)危险废物登记文件及委托处理 合同 劳动合同范本免费下载装修合同范本免费下载租赁合同免费下载房屋买卖合同下载劳务合同范本下载 。 c)区域位置及周围环境保护目标分布、位置关系图。 d)重大环境风险源、应急设施(备)、应急物资储备分布、雨水、清净下水和污水收集管网、污水处理设施平面布置图。 e)企事业单位周边区域道路交通图、疏散路线、交通管制示意图。 f)内部应急人员的职责、姓名、电话清单。 g)外部(政府有关部门、园区、救援单位、专家、环境保护目标等)联系单位、人员、电话。 h)各种 制度 关于办公室下班关闭电源制度矿山事故隐患举报和奖励制度制度下载人事管理制度doc盘点制度下载 、程序、方案等。 i)其他。                     A.3专项应急预案要素评审表见表A.3。 表A.3 专项应急预案要素评审表 评审项目 评审内容及要求 备注 环境风险源与环境风险评价 a) 能够客观分析本单位存在的环境风险源及风险性。 b) 能够对引发突发环境事件的诱因、影响范围及危害后果进行分析。 c) 能够提出相应的突发环境事件预防和应急措施。   应急处置基本原则 b) 能够体现应急工作统一指挥、快速响应、平战结合的特点。 c) 注意与上级主管和政府相关部门或其他外部单位的应急预案相衔接。 d) 内容言简意赅、重点突出。   组织机构及职责 应急组织体系 a) 能够借助组织结构图表描述本单位的应急组织体系的构成情况。 b) 明确体系成员单位或领导在日常及应急状态下的工作职责和权限。 c) 规定的工作职责合理,内容不缺失、错位或冲突。 d) 职责划分相互衔接,体现应急联动机制相关要求。   指挥机构及职责 a) 能以结构图的形式表示本单位应急指挥体系的构成情况,并能体现相互之间关系。 b) 明确应急救援的总指挥、副总指挥和各应急救援小组及其相应职责。 c) 规定的工作任务及职责,不缺失、错位或冲突。 d) 充分考虑到可能影响正常应急指挥的不利因素,以及做好的应急准备。 e) 各应急救援小组的设置合理,配置的人员数量和水平合适。   预防与预警 风险源监控 a) 明确对可能导致突发环境事件发生的风险源的监测监控方式、方法。 b) 明确针对可能导致突发环境事件发生的风险源所采取主要技术性预防措施。 c) 必要的内容可以附件来说明。   预警行动 a) 能够按照事件发生的紧急程度可能造成的危害程度进行预警。 b) 预警级别与采取的预警措施能有机衔接。 c) 明确预警信息发布的方式及流程。   信息报告程序 a) 明确本单位24小时应急值守电话。 b) 明确单位内部信息报告的形式及要求。 c) 明确本单位内部事故信息的通报流程。 d) 明确突发环境事件信息上报的部门及通信方式。 e) 明确本单位向上级有关部门报告的内容和时限。 f) 信息上报内容和时限符合国家有关规定要求。 g) 明确突发环境事件发生后向可能遭受事故影响的单位发出通报的方式、方法。 h) 明确突发环境事件发生后向有关单位发出请求支援信息的方式、方法。 i) 信息的通报或请求信息的发出应符合国家有关规定和要求。   应急处置 应急响应 分级响应 a)应急响应分级清晰,符合企业实际。 b)响应分级能够体现突发环境事件紧急、危害程度和影响范围。 c)明确突发环境事件状态下的决策方法,以及应急行动程序和保障措施。   响应程序 a) 响应程序立足于控制事态发展和扩大、减少事故影响。 b) 明确救援过程中各专项应急功能的实施程序。 c) 明确扩大应急的基本要求及内容。 d) 能够辅以图表等方式提高应急响应程序的直观性。 应急结束 a) 明确应急救援行动结束的条件和相关事宜。 b)明确突发环境事件应急救援结束后工作总结和向有关部门报告。 c) 明确发布应急终止命令的责任人和程序。 应急措施 a)应急措施制定是否根据污染物的性质,事件类型、可控性、严重程度和影响范围。 b)是否明确切断污染源的基本方案。 c)是否明确防止污染物向外部扩散的设施、措施及启动程序;特别是为防止消防废水和事件废水进入外环境而设立的环境应急池的启用程序,包括污水排放口和雨(清)水排放口的应急阀门开合和事件应急排污泵启动的相应程序。 d)是否明确减少与消除污染物的技术方案。 e)是否明确事件处理过程中产生的次生衍生污染(如消防水、事故废水、固态液态废物等,尤其是危险废物)的消除措施。 f)确定应急过程中使用的药剂及工具(可获得性说明)。 g)制定应急过程中采用的工程技术说明。 h)明确应急过程中,在生产环节所采用的应急方案及操作程序;工艺流程中可能出现问题的解决方案;事件发生时紧急停车停产的基本程序;控险、排险、堵漏、输转的基本方法。 i)制定污染治理设施的应急措施。 j)危险区的隔离:危险区、安全区的设定;事件现场隔离区的划定方式;事件现场隔离方法。 k)明确事件现场人员清点、撤离的方式及安置地点。 l)明确应急人员进入、撤离事件现场的条件、方法。 n)明确人员的救援方式及安全保护措施。 m)明确应急救援队伍的调度及物资保障供应程序。   应急物资与装备保障 a) 能对专项事故应急过程中所需的物资和装备,提出明确保障要求或工作措施。 b) 应急物资与装备保障内容切实可行,并贴近单位实际。             A.4 现场处置方案要素评审表见表A.4。 表A.4 现场处置方案要素评审表 评审项目 评审内容及要求 备注 事件特征 a)对作业现场风险描述和分析比较全面,明确可能发生事件的类型和危害程度。 b) 明确事件判断的基本征兆及条件。 c) 明确事件可能带来的不良影响。   应急组织与职责 a) 单位应急自救组织形式及人员构成情况; b) 应急自救组织机构、人员的具体职责与同单位或车间、班组人员工作职责紧密结合,明确具体。   应急处置 a) 提供事故第一发现者对事件进行初步评估的要点,以及报警时需要提供的必要信息,有利于把握应急行动的黄金时间。 b) 事件应急处置程序。根据可能发生的事件类别及现场情况,明确事件报警、各项应急措施启动、应急救护人员的引导、事件扩大及同企业应急预案的衔接的程序。 c) 现场应急处置措施。针对可能发生的事故等,从操作措施、工艺流程、现场处置、事件控制,人员救护等方面制定明确的应急处置措施。 d) 报警电话及上级管理部门、相关应急救援单位联络方式和联系人员,事件报告基本要求和内容。   注意事项 a) 佩戴个人防护器具方面的注意事项; b) 使用抢险救援器材方面的注意事项; c) 采取救援对策或措施方面的注意事项; d) 现场自救和互救注意事项; e) 现场应急处置能力确认和人员安全防护等事项; f) 应急救援结束后的注意事项; g) 其他需要特别警示的事项。         附 录 B B.1 应急预案评估意见表B.1。 表B.1 应急预案评估意见表 评 审 意 见 评估小组组长签字: 评估小组成员签字: 年 月 日   B.2 应急预案参考封面B.2。 X X X X 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 编制单位: 编制人: 发布人: 批准日期: 执行日期: X X X X 编制日期:  年  月  日 B.3 应急预案参考批准页B.3。 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批准页 编制:(人员签名)                    年    月    日 评估:(人员签名)                    年    月    日                复核:(人员签名)                    年    月    日                批准:(人员签名)                    年    月    日                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发布令 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及其它国家法律、法规及有关文件的要求,有效防范应对突发环境事件,保护人员生命安全,减少单位财产损失,本单位特组织相关部门和机构编制了《        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该预案是本单位实施应急救援的规范性文件,用于指导本单位针对突发环境事件的应急救援行动。 本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于  年  月   日批准发布,   年   月   日正式实施。本单位内所有部门均应严格遵守执行。 主要负责人: 年  月   日
本文档为【山东省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评估导则】,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682974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102KB
软件:Word
页数:23
分类:企业经营
上传时间:2019-02-20
浏览量: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