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名句解读(二)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名句解读(二)

举报
开通vip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名句解读(二)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名句解读《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 1、原著名句解读:如何理解黑格尔2个凡是? “凡是现实的都是合乎理性的,凡是合乎理性的都是现实的。”——恩格斯《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第一章 这是恩格斯在《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通常简称《费尔巴哈论》)第一章中所引用的黑格尔哲学的经典名句。恩格斯在《费尔巴哈论》的第一章主要是评述黑格尔哲学,在揭示黑格尔哲学的唯心主义局限性的同时,重点分析了黑格尔哲学所包含的辩证法的合理内核。 黑格尔的这一著名的...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名句解读(二)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名句解读《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 1、原著名句解读:如何理解黑格尔2个凡是? “凡是现实的都是合乎理性的,凡是合乎理性的都是现实的。”——恩格斯《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第一章 这是恩格斯在《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通常简称《费尔巴哈论》)第一章中所引用的黑格尔哲学的经典名句。恩格斯在《费尔巴哈论》的第一章主要是评述黑格尔哲学,在揭示黑格尔哲学的唯心主义局限性的同时,重点分析了黑格尔哲学所包含的辩证法的合理内核。 黑格尔的这一著名的哲学命 快递公司问题件快递公司问题件货款处理关于圆的周长面积重点题型关于解方程组的题及答案关于南海问题 出自他在1821年所写的《法哲学原理》的序言。如何理解黑格尔的这一命题也成了理解黑格尔哲学基本性质和所起历史作用的关键。这一命题从 关于同志近三年现实表现材料材料类招标技术评分表图表与交易pdf视力表打印pdf用图表说话 pdf 面上看,显然是为德国当时的政治 制度 关于办公室下班关闭电源制度矿山事故隐患举报和奖励制度制度下载人事管理制度doc盘点制度下载 作辩护,把德国的君主专制制度看成是现实的合理的,因此当时的普鲁士国王威廉三世及其拥护者十分感激这一命题,而反对专制的德国最激进的资产阶级自由派也对这个命题感到愤怒。 恩格斯紧接着指出,普鲁士专制政府和德国资产阶级自由派对黑格尔这个命题的看法都是“近视”的。因为,他们都只看到黑格尔这一哲学命题的表面,并没有正确把握黑格尔这一命题的实质。 实际上,黑格尔的这一命题集中体现了黑格尔哲学的两重性:即革命性和保守性。 这一哲学命题的保守性在于:黑格尔这里所谓的“理性”,指的是绝对观念,“合乎理性”即合乎绝对观念。绝对观念是黑格尔唯心主义哲学的中心范畴,黑格尔认为,绝对观念是世界万物之源,整个世界都是绝对观念发展的表现形式。因此黑格尔哲学的基本立场是客观唯心主义。黑格尔站在唯心主义立场上,认为普鲁士国家是绝对观念发展的最高阶段,是绝对观念的完美体现,因此,黑格尔的这一哲学命题显然有替普鲁士专制政府作辩护、相妥协的一面,体现了黑格尔哲学的保守性。正因为这样,因而这一命题也就必然会引起当时普鲁士专制政府的感激和资产阶级自由派的愤怒。 但为什么恩格斯在《费尔巴哈论》中称政府和自由派都是“近视的”呢?因为,他们只看到这一命题的保守性一面,而没有看出蕴藏在黑格尔命题中的革命性方面,即该命题中包含着“辩证法的合理内核”的因素。要发现“合理内核”,关键在于对“现实”的理解。恩格斯指出:“在黑格尔看来,决不是一切现存的都无条件地也是现实的。在他看来,现实性这种属性仅仅属于那同时是必然的东西;现实性在其展开过程中表明为必然性。”在黑格尔那里,现实不等于现存,而是指合乎必然性的东西。黑格尔在《哲学史讲演录》一书中说:“凡是现实的都是合理的,但必须认识和区别什么是真正现实的;在庸人的生活中,一切都是现实的,但在现象世界和现实之间存在着区别”。在《小逻辑》里他说:“任何不合理的事物,即因其不合理,便不得认作现实”。所以,在黑格尔看来,现实性是指符合规律性、具有必然发展趋势的东西。这样,黑格尔这一命题应理解为:凡是具有必然性的东西都是合理的,而凡是合理的东西,必然要发展壮大起来并继续存在下去;反之,如果丧失了发展的必然性,就必然要衰落下去,就没有继续存在的理由,就必然要被逐渐发展起来的新事物所取代。这就是黑格尔这一著名哲学命题所蕴含着的革命因素。 恩格斯进一步指出:“根据黑格尔的意见,现实性决不是某种社会状态或政治状态在一切环境和一切时代所具有的属性。”黑格尔认为,现实性不是凝固不变的,现实性是一个发展变化的过程。过去是现实的事物,由于条件的变化,会逐渐变成不具有现实性、不具有必然性的事物。恩格斯在《费尔巴哈论》第一章中举了罗马共和国和法国大革命两个例子来说明这个问题。恩格斯指出,罗马共和国的建立相对于产生的社会历史条件来讲是现实、合理的,有其产生的必然性。后来随着条件的改变,罗马帝国取代罗马共和国则又是现实的、必然的过程。同样法国在15世纪末和16世纪初实行封建君主制,这在封建生产关系的范围内是合理的、现实的。但随着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兴起,它日益成为障碍,变为不现实,这就爆发了1789年的资产阶级大革命,推翻了君主专制,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因此,资产阶级革命就是现实的、必然的了。 接着,恩格斯通过对上述分析进行 总结 初级经济法重点总结下载党员个人总结TXt高中句型全总结.doc高中句型全总结.doc理论力学知识点总结pdf ,揭示出黑格尔哲学的合理内核就是他的辩证法思想。恩格斯指出:“这样,在发展进程中,以前一切现实的东西都会成为不现实的,都会丧失自己的必然性、自己存在的权利、自己的合理性;一种新的、富有生命力的现实的东西就会代替正在衰亡的现实的东西,——如何旧的东西足够理智,不加抵抗即行死亡,那就和平地代替;如果旧的东西抗拒这种必然性,那就通过暴力来代替。” 恩格斯这段论述包含了辩证法的三点思想:第一,世界上一切事物都不是永恒存在的,都是一个产生发展灭亡的过程;第二,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第三,旧事物向新事物的转化有两种基 本形式——暴力和和平,揭示了事物由量变到质变的两种基本形式——爆发式飞跃和非爆发式飞跃。 恩格斯最后概括指出,根据黑格尔一切都是变化发展的辩证法思想,“凡是现实的都是合理的”命题就走向自己的反面,“凡是现存的都是应当灭亡的”。这样,该命题中所蕴涵的辩证法思想的革命性就被深刻地揭示出来了。 2、原著名句解读: “这种辩证哲学推翻了一切关于最终的绝对真理和与之相应的绝对的人类状态的观念。在它面前,不存在任何最终的东西、绝对的东西、神圣的东西;它指出所有一切事物的暂时性;在它面前,除了生成和灭亡的不断过程、无止境地由低级上升到高级的不断过程,什么都不存在。它本身就是这个过程在思维着的头脑中的反映。诚然,它也有保守的方面:它承认认识和社会的一定阶段对它那个时代和那种环境来说都有存在的理由,但也不过如此而已。这种观察方法的保守性是相对性,它的革命性质是绝对的——这就是辩证哲学所承认的唯一的绝对的东西。” 这是恩格斯在《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第一章中所阐述的哲学经典名句。这里,恩格斯通过对黑格尔的唯心主义辩证法的改造,概括总结了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的基本原理,不仅揭示了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根本区别,也彻底划清了与黑格尔的唯心主义辩证法的界限。 1.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是两种根本对立的发展观 “这种辩证哲学推翻了一切关于最终的绝对真理和与之相应的绝对的人类状态的观念。”恩格斯这句话明确揭示了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是两种根本对立的发展观。形而上学看不到事物的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过程,主张用孤立、静止和片面的观点看待事物和分析问题,否认事物的内部矛盾是引起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本原因,把事物变化发展的原因归结为事物的外部原因。这里恩格斯所批判的“关于最终的绝对真理和与之相应的绝对的人类状态的观念”,就是形而上学在认识论和历史观上的表现。在认识论方面,形而上学看不到认识辩证发展过程,把人们在一定历史阶段获得的真理看成是永恒不变的终极真理;在历史观方面,否认人类社会是从低级向高级发展的过程,把一定历史阶段的社会形态当作最终的绝对不变的人类发展的顶点。这是认识论和历史观中形而上学的绝对静止的观点。 恩格斯在《费尔巴哈论》中批判了形而上学的片面性的错误,分别从人类认识和历史实践领域两个方面论述了发展是永无止境的辩证法思想。恩格斯在论述人类认识发展过程中,阐述辩证法的真理观的两点基本思想:①真理不是现成的僵死的教条,真理是一个发展的过程,体现在认识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的发展过程中;②人们认识真理的过程是一个由相对真理向绝对真理无限转化的过程。恩格斯用这种观点分析社会历史的发展,同样阐述了历史辩证法的两点思想:①任何社会制度都不是完美无缺的,都是需要不断完善发展的;②任何社会制度都不能永恒存在,只是人类社会由低级到高级发展的暂时阶段,它的产生是必然的,它的衰亡也是必然的。每一社会制度都有存在的理由,但必然让位于更高的阶段,而更高阶段的制度也要走向衰亡。 2.唯物辩证法的基本原理恩格斯在本章中阐述了唯物辩证法的哪些思想? 恩格斯在批判形而上学的错误的同时,还分别从五个方面阐述了唯物辩证法的基本原理: ①辩证法认为,世界上一切事物都处于永不停息的运动发展中。“在它面前,不存在任何最终的东西、绝对的东西、神圣的东西”,这句话揭示了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唯物辩证法认为世界上一切事物都处于永不止息的发展过程中,每个事物的存在都是暂时的,世界是过程的集合体,不存在任何最终的、绝对的东西,一切事物的存在都有其暂时性。从而揭示了永恒发展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 ②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除了生成和灭亡的不断过程”,什么都不存在,这是指出,事物发展的实质是一个不断发生和消灭的过程。事物的发展不是简单的量的增加,不是单纯的重复,而是新质的生成和旧质的衰亡过程。 ③发展的趋势是“无止境地由低级上升到高级的不断过程”。事物的发展通过由肯定到否定再到否定之否定的周期运动,揭示出发展的基本趋势是前进和上升的过程,其中虽然不可避免会出现暂时的倒退,会有曲折的过程,但是前进和上升的基本趋势是不可改变和阻挡的。 ④事物发展过程是相对静止和绝对运动的辩证统一。“诚然,它也有保守的方面:它承认认识和社会的一定阶段对它那个时代和那种环境来说都有存在的理由,但也不过如此而已。这种观察方法的保守性是相对性,它的革命性质是绝对的”。这里恩格斯实际上是揭示了运动与静止的辩证关系。这里的“保守性”是指事物在一 定条件下所表现的静止情形,“保守性是相对的”是指事物的静止是相对的;“革命性质”是指事物的运动变化发展的过程,“革命性质是绝对的”是指事物的运动变化发展是绝对的。辩证法认为,事物的静止暂时的有条件的,因而是相对的,而事物的运动发展则是永恒的无条件的,因而是绝对的,因此,事物的发展过程就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辩证统一。 ⑤辩证法以唯物主义为基础,主观辩证法是对客观辩证法的反映。“它本身就是这个过程在思维着的头脑中的反映”,恩格斯这句话,揭示了马克思的辩证法与黑格尔的辩证法的根本区别。黑格尔的辩证法是唯心主义辩证法,他把整个世界的发展看成是绝对观念的自我发展过程的表现,世界本身是不发展的,发展的真正主体是绝对观念,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只是绝对观念自我发展的外在表现。黑格尔的辩证法由于唯心主义的局限性,因而是不彻底的,在黑格尔哲学中,过分茂密的保守的唯心主义窒息了辩证法思想。马克思和恩格斯对黑格尔的辩证法进行了革命性的改造,把辩证法建立在唯物主义基础之上,认为客观世界本身是合乎规律的辩证发展过程,主观辩证法是对客观辩证法的反映。这样,辩证法就建立在科学基础上。 以上就是恩格斯通过对黑格尔哲学进行了革命性的改造之后所阐述的唯物辩证法的基本思想。 3、原著名句解读: “费尔巴哈打破了黑格尔的体系,简单地把它抛在一旁。但是简单地宣布一种哲学是错误的,还制服不了这种哲学。像对民族的精神发展有过如此巨大影响的黑格尔哲学这样的伟大创作,是不能用干脆置之不理的办法来消除的。必须从它的本来意义上…扬弃?它,就是说,要批判地消灭它的形式,但是要救出通过这个形式获得的新内容。”对待黑格尔哲学态度上的,恩格斯与费尔巴哈有什么根本区别 这是恩格斯在《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第一章所阐述的内容。第一章的中心内容是评述黑格尔哲学。在如何科学评价黑格尔哲学上,马克思恩格斯和费尔巴哈有着根本的不同。 费尔巴哈用形而上学的否定观对待黑格尔哲学,对黑格尔哲学采取了形而上学的全盘否定的方法,在批判黑格尔的唯心主义错误的同时,也把黑格尔哲学中所包含的丰富的辩证法思想也一概抛弃和抹杀了,这就导致了费尔巴哈哲学虽然恢复了唯物主义的权威,但是他的唯物主义是不彻底的,具有机械性、形而上学性和唯心主义历史观的缺陷。 马克思和恩格斯用辩证的否定观对待黑格尔哲学。马克思和恩格斯批判了黑格尔哲学中具有神秘主义性质的唯心主义,同时又批判地吸取了他的丰富的辩证法思想,并在唯物主义基础上对黑格尔哲学所包含的丰富的辩证思想进行了彻底的改造,创立了唯物辩证法。 因此,恩格斯在第一章结束时概括指出,费尔巴哈用一种形而上学的否定观,采取简单抛在一旁、置之不理的方法,是制服不了黑格尔哲学的。“必须从它的本来意义上…扬弃?它,就是说,要批判地消灭它的形式,但是要救出通过这个形式获得的新内容。”恩格斯这里的论述,实际上揭示了唯物辩证法的否定观和形而上学的否定观的根本对立。 唯物辩证法的否定观的基本思想是:第一,否定是事物内部矛盾发展的必然结果,是事物内部的自我否定。任何事物内部都包含着肯定方面和否定方面,肯定方面是维持事物存在的方面,否定方面是促使事物走向灭亡、转化为它事物的方面。二者在矛盾运动过程中,当否定方面上升为矛盾的主要方面时,事物原有的存在状态就被否定了,事物就从肯定转化为否定。因此,否定不是外部力量强加给事物的,而是事物自己否定自己。第二,否定是事物发展的环节和联系的环节。否定体现了事物发展的环节。否定是事物的质变,否定的过程体现了旧事物的灭亡和新事物的产生,通过这种否定过程,为事物向更高阶段的发展开辟了道路。同时,辩证的否定又体现了新旧事物联系的环节。否定是在旧事物内部孕育而成,否定不是全盘抛弃旧事物,它只是否定了旧事物中腐朽陈旧的东西,但对于旧事物内部积极的合理的东西当然要借鉴吸收过来,并在此基础上加以改造和发展。第三,辩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所谓…扬弃?,就是指新旧事物之间既克服又保留既批判又继承的关系。它是事物发展环节和联系环节的集中体现,揭示了事物发展的连续性和非连续性的统一。 形而上学的否定观的根本缺陷在于:第一,它认为否定是外部力量作用的结果,看不到否定是事物内部矛盾运动的过程,把否定当成外力强加给事物;第二,否定是事物发展的中断,看不到否定是事物发展的环节;第三,否定就是全盘抛弃,一笔勾销,否定就是无,完全抹杀了事物发展的历史和基础。形而上学的否定观是根本错误的。学习恩格斯科学的分析方法的意义? 恩格斯这里的论述,实际上涉及到了如何科学地对待历史文化和外国文化问题。恩格斯明确告诉我们,应坚持用唯物辩证法的否定观即用…扬弃?的观点和方法对待历史文化和外国文化。对于我国五千年来的传统 文化,我们要坚持批判继承态度,古为今用,推陈出新,对于传统文化中一些封建的糟粕的东西,当然要剔除和批判,但对于传统文化中优秀的和积极有用的思想内容,就要继承下来,加以改造和发展。我们要反对在对待历史文化问题上的历史复古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错误。同样我们也要用…扬弃?的观点科学对待外国文化。对于西方文化中体现资产阶级腐朽思想内容的东西,我们要坚决批判,而外国文化中体现现代文明共同成果的东西我们又要借鉴过来,加以改造之后,为我所用。在对待外国文化问题上要反对形而上学的全盘照搬和全盘拒绝两种片面性。 4、原著名句解读: “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思维对存在、精神对自然界的关系问题,全部哲学的最高问题,像一切宗教一样,其根源在于蒙昧时代的愚昧无知的观念。但是,这个问题,只是在欧洲人从基督教中世纪的长期冬眠中觉醒以后,才被十分清楚地提了出来,才获得了它的完全的意义。思维对存在的地位问题,这个在中世纪的经院哲学中也起过巨大作用的问题:什么是本原的,是精神,还是自然界、——这个问题以尖锐的形式针对着教会提了出来:世界是神创造的呢,还是从来就有的? 哲学家们依照他们如何回答这个问题而分成了两大阵营。凡是断定精神对自然界说来是本原的,从而归根到底承认某种创世说的人(而创世说在哲学家那里,例如在黑格尔那里,往往比在基督教那里还要繁杂和荒唐得多),组成唯心主义阵营。凡是认为自然界是本原的,则属于唯物主义的各种学派。……但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还有另一个方面:我们关于我们周围世界的思想对这个世界本身是怎样的?我们的思维能不能认识现实世界?我们能不能在我们关于现实世界的表象和概念中正确地反映现实?用哲学家的语言来说,这个问题叫作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问题,绝大多数哲学家对这个问题都作了肯定的回答。……但是,此外,还有其他一些哲学家否认认识世界的可能性,或者至少是否认彻底认识世界的可能性。在近代哲学家中,休谟和康德就属于这一类。”恩格斯是如何阐述哲学的基本问题的? 这是恩格斯在《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第二章关于哲学基本问题的经典论述。(1)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就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首先,恩格斯在第二章一开始就明确指出:“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这里,恩格斯明确提出了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这是在哲学发展史上一个重大的理论贡献,从而为正确划分哲学基本派别提供了理论依据。 其次,恩格斯论述了哲学基本问题的历史发展过程。恩格斯指出,思维对存在的关系问题,是一个十分古老的问题,早在原始社会,人们就开始思考这个问题。远古时代的人们已考虑灵魂与外部世界的关系。他们认为人的感觉和思维不是肉体的活动,而是灵魂的活动。由于对梦无法科学地解释,产生了灵魂不死的观念,认为灵魂可以脱离肉体而长期存在,做梦就是灵魂走出肉体。因此在蒙昧人和野蛮人那里,现实的人要对自己出现于他人梦中的现象负责,如在19世纪圭亚那的印第安人中就是这样。灵魂不死在古希腊是一种不幸,因为人们不知道人死后灵魂怎样,古代人认为人做了坏事就要受到惩罚。另外,由于自然科学的贫乏,人们对于自然现象也不能正确解释,于是就从人有灵魂,人的灵魂不死推而广之,认为一切自然现象都有灵魂,都受灵魂支配,这就产生了各种自然神的观念。后来在阶级社会中当出现了统一的国君时,就由众多的神发展到一神教的至高无上的唯一的神。 恩格斯在分析哲学基本问题的历史发展时,揭露了宗教和唯心主义产生的社会历史根源——生产力低下,科学知识贫乏,对自然现象不能正确认识。 总之,通过恩格斯的分析,说明哲学基本问题在蒙昧时代狭隘而愚昧的观念中就产生了。 (2)哲学基本问题的明确提出 恩格斯指出,哲学基本问题是在中世纪长期冬眠之后,在近代才十分清楚地提出来的。为什么在中世纪没有被提出来呢?这是由当时的社会历史条件决定的。在中世纪,宗教神学占统治地位,哲学只是为宗教教义作论证,成为神学的奴婢,宗教神学统治一切,哲学和科学的发展受到压制,处于长期的“冬眠之中”,因此当时思维对存在的关系没有明确地提出来。但是,这不是说哲学基本问题在中世纪就不起作用,恩格斯认为同样起了“巨大的作用”,这表现在唯名论和唯实论的斗争上。唯实论代表安瑟伦认为一般概念先于个别概念而存在,一般概念最真实。唯名论代表邓·斯各脱认为个别事物先于一般概念而存在,一般概念不过是反映个别事物的名称,这是以一般与个别争论表现出的思维与存在的关系。列宁认为,这与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争论有相似之处。 近代15世纪以后,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人们从中世纪宗教统治的长期冬眠中觉醒过来,对宗教神学公开表示了怀疑,尖锐提出了世界是神创造的还是从来就有的问题,向教会公开宣战,明确提出了哲学基本问题,这是近代唯物主义的功劳。 (3)哲学基本问题的内容 哲学基本问题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第一方面,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二者之间谁是本原谁是派生的问题,对此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凡是认为物质是本原,精神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物质第一性,精神第二性,则组成唯物主义基本阵营;凡是主张精神是本原,存在是由精神派生出来的,主张精神第一性物质第二性,则组成唯心主义的派别。除此之外,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这两个词没有别的意义,也不能在别的意义上使用,否则就会引起混乱。恩格斯的论述,为划分哲学基本派别提供了理论依据。 哲学基本问题第二方面的内容是指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问题,即思维能不能认识世界以及如何正确认识世界的问题。恩格斯在第5段连续用了三个设问句,三句问话层层递进,一句比一句更具体。第一句是说思维与存在的关系是完全对立呢还是具有统一性,第二句是说人的思维能否认识现实世界(针对休谟),第三句是说人们能否透过现象抓住本质,正确地把握世界的内在联系(针对康德)。对思维和存在有无同一性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标准。 对于哲学基本问题第二方面的内容,恩格斯指出,在哲学发展史上,绝大多数哲学家都作了肯定的回答,都是可知论者。一切唯物主义者都是可知论者,都认为人类有能力认识外部世界,当人们认识了客观事物,就意味着外在的客观事物已经以观念的形态转化为人的意识,被人所掌握了。;彻底的唯心主义者也是可知论者。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世界上只存在尚未认识之物,不存在不可认识之物,随着实践的发展,自在世界不断转化为人类世界,自在之物不断转化为为我之物。 在哲学发展史上,还有一些哲学家否认思维和存在之间具有同一性,否认人有认识世界的能力,是不可知论者,近代哲学上的典型代表是休谟和康德。休谟和康德的不可知论的异同:①区别在于:康德承认自在之物的客观存在,休谟则否认;康德承认自在之物是感觉的源泉,休谟不承认感觉来自外部世界。②共同点:二者在本质上是一致的,都把思维和存在绝对对立,否认思维能够认识外部世界。在哲学发展史上,包括黑格尔和费尔巴哈在内的不少哲学家都对不可知论进行了批判。但是,恩格斯指出,真正驳倒不可知论的最有力的武器是实践活动。 5、原著名句解读: “在善恶对立的研究上,他同黑格尔比起来也是肤浅的。黑格尔指出:…有人以为,当他说人本性是善的这句话时,是说出了一种很伟大的思想;但是他忘记了,当人们说人本性是恶的这句话时,是说出了一种更伟大得多的思想。? 在黑格尔那里,恶是历史发展的动力的表现形式。这里又双重意思,一方面,每一种新的进步都必然表现为对某一种神圣事物的亵渎,表现为对陈旧的日渐衰亡的、但为习惯所崇奉的秩序的叛逆,另一方面,自从阶级对立产生以来,正是人的恶劣的情欲——贪欲和权势欲成了历史发展的杠杆,例如封建制度的和资产阶级的历史就是一个独一无二的持续不断的证明。但是,费尔巴哈就没有想到要研究道德上的恶所起的历史作用。历史对他来说是一个不愉快的可怕的领域。他有句名言:…当人最初从自然界产生的时候,他也只是一个纯粹的自然物,而不是人。人是人、文化、历史的产物。?甚至这句名言在他那里也是根本不结果实的。” 这是恩格斯在《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第三章关于善恶问题的经典论述。 善与恶是评价人们道德行为的一对基本范畴。历史唯物主义认为,善与恶是具体的历史的统一,对善恶问题不能抽象断定,必须进行具体的历史的分析。 恩格斯把费尔巴哈的善恶观与黑格尔善恶观进行对比分析,指出黑格尔的观点比费尔巴哈要深刻得多。黑格尔由于他的辩证法思想,不是简单地肯定善的行为而完全否定恶的行为,对于“恶”的行为在历史上的作用,黑格尔作了肯定性的论述。恩格斯从正面肯定了黑格尔在《法哲学原理》中阐述的“恶是历史发展的动力”的思想。黑格尔的这一思想表现为双重含义:第一,“恶”是一种否定力量,表现为新事物对旧事物的否定,新的制度对旧的制度的反叛。例如新兴封建阶级反对没落奴隶制度的政治革命和新兴资产阶级反对腐朽的封建阶级的革命,都是表现为血与火的斗争,或者都表现为“恶”的行为,但正是这种所谓的“恶”的否定过程,才促使了新制度的产生和旧制度的灭亡,由此推动了社会历史的发展;第二,在阶级社会中,正是人的恶劣 继续阅读
本文档为【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名句解读(二)】,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686908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31KB
软件:Word
页数:12
分类:法学
上传时间:2019-02-17
浏览量: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