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殡葬文化的改革创新

殡葬文化的改革创新

举报
开通vip

殡葬文化的改革创新殡葬文化的改革创新 钮则诚 一引言 台湾的空中大学(广播电视大学)生命事业管理科殡葬管理组,是岛内当前唯一直接以“殡葬”为名的相关专业科系。此科为大专水平成人教育教学单位,学生通常以三年时间,修满规定的80学分,可获颁专科毕业证书,并取得副学士学位;其后再有两年以上工作经验,可直接报考各研究所硕士班。台湾的殡葬行业将于2008年步入专业化,由劳工部门主办的“丧礼服务”职类技能检定确定起跑;而内政部门推动的“礼仪师”证照制度,也会在这个基础上开展。目前为技术士技能检定,规划有280小时的职业训练学、术科课程;...

殡葬文化的改革创新
殡葬文化的改革创新 钮则诚 一引言 台湾的空中大学(广播电视大学)生命事业管理科殡葬管理组,是岛内当前唯一直接以“殡葬”为名的相关专业科系。此科为大专水平成人教育教学单位,学生通常以三年时间,修满规定的80学分,可获颁专科毕业证书,并取得副学士学位;其后再有两年以上工作经验,可直接报考各研究所硕士班。台湾的殡葬行业将于2008年步入专业化,由劳工部门主办的“丧礼服务”职类技能检定确定起跑;而内政部门推动的“礼仪师”证照 制度 关于办公室下班关闭电源制度矿山事故隐患举报和奖励制度制度下载人事管理制度doc盘点制度下载 ,也会在这个基础上开展。目前为技术士技能检定,规划有280小时的职业训练学、术科课程;而满足礼仪师检核,则要求至少20学分大专以上程度专业课程。空大殡管组规划开授20学分以上专业课程,恰好符合礼仪师证照所需;既然是大专课程,必然具有一套完整的知识系统,我们乃以新兴的“殡葬学”称之。 殡葬人员修习的专业课程,最基础的即是生死学和殡葬学,空大则将二者整合为入门的“殡葬与生死”一科。殡葬活动与历史社会及民族文化息息相关,因此严格说来,该课介绍的实为“华人生死学”与“华人殡葬学”。殡葬学的知识建构,由笔者在2004年初步提出,现已获得学界基本认同。在笔者所提出的学科架构中,殡葬学为一新兴独立学科,下有殡葬卫生学、殡葬管理学、殡葬文化学等三门分支学科。依此三分,还可以有更专门或更专业的细项,例如遗体处理、殡葬设施管理、殡葬伦理等。空大殡管科的专业课程,大致即根据这个架构来设计与开授。本 论文 政研论文下载论文大学下载论文大学下载关于长拳的论文浙大论文封面下载 就殡葬文化学的建构进行反思,可视为对于殡葬学之中文化议题考察的后设论述。 二历史文化与殡葬 笔者原本将殡葬文化学细分为历史文化、思想文化和礼仪文化三方面,但是考量到殡葬文化的思想根源,其实包括哲学与宗教两部分,二者不尽同质,最好予以分别讨论;因此本论文乃分历史文化、宗教文化、哲学文化及礼俗文化等四部分,而首先要看的便是历史文化。对于“文化”的概念,中国和西方各自有一番解释:中国讲“人文化成”,亦即“制礼作乐以教化人民”,西方则将文化视为“一个民族的生活方式”。乍看之下,西方的定义相当广泛,而中国式的理解又充满了儒家色彩;但从现实层面考量,这两种解释都不算离谱。由于本论文主要是为了推动华人世界的殡葬改革,通过学科建构而讨论文化议题,基于笔者所提倡的“中体外用”立场,可以将上述有关“文化”的中西观点加以整合,用以体现“以汉民族为主的生活方式”。 平心而论,涉及婚丧的生命礼仪,不但具有民族色彩,更反映地域背景。就台湾的殡葬文化加以考察,汉人的礼仪、闽南的民俗,加上日据的流风,还有近半世纪的经济发展结果,都对眼前文化现象的形成有所影响。为了正本清源、推陈出新,理当从历史文化谈起。提起历史,首先注意的便是它的时间性;连后面要讨论的宗教文化、哲学文化和礼俗文化,都不能忽略相应的宗教史、哲学史及礼俗史探究。尤有甚者,历史考察可当作是检视文化活动的主轴;毕竟生活方式并非一成不变而是与时俱进的,历史观点无疑可以呈现文化变迁的深度。在另一方面,人们对“历史”概念的双重性也应该有所分判:历史既指文化活动在时空中的流变,也指对此一流变所进行的系统化思考,后者就是史学。 学术界对于“历史”的概念,系分为一阶的“活动变化 记录 混凝土 养护记录下载土方回填监理旁站记录免费下载集备记录下载集备记录下载集备记录下载 ”和二阶的“变化因果解释”两层来探讨。前者重史料搜集,后者重史观评断。譬如中国改朝换代,后代治前代历史,一方面详列史料证据,一方面也要臧否时政。以这种历史二重性来考察华人的殡葬文化,必须把握丰富的史料,以及适 当的史观,缺一不可。中国历史有明确的朝代作为时序的划分,加上古人办丧事长期受到儒家礼法规范的影响,丝毫不得马虎。问题是时至今日,许多繁文缛节早已显得不合时宜;但这并非指其为错误,而毋宁是显示其不相应。因此大家实有必要在保存“礼义”的前提下,不断改革“礼仪”。礼义即是礼仪的意义,它包括儒家的“孝”文化与道教的“鬼”文化;这些属于哲学文化及宗教文化,留待后面再谈,现在先来看不同时代的殡葬制度。 “殡葬”原指出殡与安葬两个不同的治丧阶段,但是如今当相关的法规、机构、单位皆以“殡葬”为名,它也就超越原本所指,而扩充为一个通称。殡葬制度大致包括墓地制度、丧葬制度、棺椁制度、陵寝制度、丧服制度、冥器制度、殉葬制度,以及居丧制度;除最后一项纯属仪式活动外,其余皆涉及具体实物;且除了殉葬外,各种制度也都流传至今。现代人去世后,不免要经过殓、殡、葬三个阶段,亦即遗体处理、行礼如仪、入土为安。人类与动物有所不同,在好的一面是善待遗体,在坏的一面则是残杀同类,由此可见人性的矛盾。善待遗体的理由之一,是相信身体之外尚有灵魂存在;人死后身体毁坏,灵魂却能够不灭。正是“灵魂不灭”观点不断被宗教及民俗信仰所强化,华人的殡葬礼俗才演变成现今的多样风貌。 在各种殡葬制度中,墓地制度的历史最悠久。远在石器时代,人类居住于洞穴内,自然把死去的家属也葬于洞穴。“葬”的原意为“藏”;就近墓葬,有不愿亡者远离和保护遗体的双重用意。墓葬后来由家族发展成氏族,由私藏走向公共处置,进而表现出社会阶级的高下之分。而从墓葬演进到深埋土葬、使用棺椁,以及对统治者的陵寝设计,甚至用人兽殉葬等,都反映出殡葬文化的日益繁复。至于历来对丧礼服饰的规定、供亡者使用的冥器,还有类似兵马俑等大规模的陪葬物品等,无不体现出不同时代的政治经济社会状况。一个鲜活的例证,就是在湖南长沙出土的马王堆汉代贵妇完整墓葬遗物。这位名为辛追的女士,是西汉时代地方政权长沙国宰相夫人,去世时享年49岁。由其所受厚葬的礼遇,可以让人们对2000多年前的殡葬文化有着相当的了解。 历史发展是否存在着一定的规律,在史学界并没有定论。不过对于历史上各类活动的考察,在鉴往知来上,多少具有启发作用。华人世界以汉民族为主,汉人自周代进入农业社会,从此与土地结下不解之缘。人死后“入土为安”的观念至今未灭,以至现在中国大陆即使火化也希望墓葬,因而使得塔葬始终未形成风气。不过只要是占地的葬法,必然形成死人与活人争地的窘境。人类在20世纪虽然发明出足以毁灭所有生命的武器,但也形成永续发展的保护环境理念。站在21世纪的台湾,当我们反思在地殡葬的历史文化背景时,固然可以明了传统的做其来有由,但也有可能自我超越而走向改革创新的途径。从这个角度看,我们一方面正受到历史文化的制约,另一方面却也能够创造历史。 三宗教文化与殡葬 殡葬文化学是殡葬学三大分支之一,本身表现为历史、思想与礼仪三方面的文化传衍。其中历史文化着眼于纵向的考察,礼仪文化反应横向的操作,而思想文化正是促成纵横交织的动力。笔者有意把人心的思想视为动力,是想凸显人的主观能动性,借以去芜存菁、推陈出新,以积极推动殡葬改革。改革的呼声早已出现在台湾的《殡葬管理条例》中,例如第一条就载有“促进殡葬设施符合环保并永续经营;殡葬服务业创新升级,提供优质服务;殡葬行为切合现代需求,兼顾个人尊严及公众利益,以提升国民生活品质”等语,以及第25条规定“埋藏骨灰之墓基及骨灰(骸)存放设施使用年限届满时,应由遗族依规定之骨灰拋洒、植存或其它方式处理”,以显示与历史包袱脱钩的决心。思想文化的突破创新,理当以此为标杆。 殡葬的思想文化可以再分为宗教文化和哲学文化两个领域来考察;二者的性质虽大异其趣,但是 在生死关怀上,仍呈现相辅相成之势。哲学起源于怀疑,宗教却讲究虔信;不过哲学有可能流于琐碎,宗教也不乏贴近人情。就台湾的殡葬文化而言,儒家的忠孝伦理加上道教的鬼神信仰,结果纠缠成徒具形式的繁文缛节,与慎终追远的理想相去甚远。倘若要实现殡葬改革的理想,追随创新发展的脚步,至少必须达成上述法规所指示的环保要求与善后处置;用简单的话来讲,就是力行“洁葬”与“节葬”。将二者结合在一道的葬法,乃是一次性的“环保自然葬”。具体做为人死后不久即火化,再磨成细粉状骨灰,作彻底拋洒,完全不占地。如果觉得不舍,可取部分骨灰装在小型容器内,由家人各自携回长期保存,避免使用墓地和塔位。 人们的做法往往取决于想法,想到不见得会做,不做则根本没想到。现代人最常接触的生命礼仪,不外婚礼与丧礼;其中婚礼多为年轻人谈恋爱修成正果,只要不妨害风化,幽默创新并无不可。相形之下,丧事主要是为长辈料理后事,未能善尽人意,恐背上“不孝”的罪名,大家只好一切随俗了。正是这种“随俗”心理,导致不少业者有机可趁,让消费者破财,也在无形中浪费了许多社会资源。众所周知,台湾的殡葬陋习不胜枚举,许多实为似是而非、积非成是的做法,在民俗信仰的包装下,被有心人士持续保留与不断强化。如今当局有意通过各种教育管道,希望正本清源、推陈出新,全力推动殡葬改革。“民俗”乃指民间习俗而言,没有理由不能改革创新。改革并非激烈地革命,而是渐进地变革。台湾的殡葬改革,理当从宗教文化出发,在哲学文化上落实。 “宗教”有“立宗设派,教化人民”之意,虽常与“信仰”相提并论,但二者实为两件事。简言之,宗教属团体活动,信仰为个人抉择。台湾有信仰自由,宗教亦相当多元;人们可以选择加入制式教团成为信徒,或参与民俗活动成为信众。通过仪式加入教团称“归依”,由佛教的“皈依”之说扩充而来。但是根据民俗学者郑志明的考察,台湾人民信仰的最大特色,却是没有归依限制的随缘参拜。他称之为“合缘共振”,意即个人对信仰的选择与创造;自此形成“含混多义”的民俗信仰,不必受到教团中人定于一尊的身心宰制,可说是十分健康的信仰模式。殡葬文化不外形式与内涵,历史与礼俗文化着眼于形式,宗教及哲学文化则探讨其内涵。台湾的殡葬礼仪,主要表现为佛道杂糅的广义道教形式,民间用以办丧事者占六成以上,而采纯佛教做者约占三成,其它宗教型态则有一成左右。以此观之,殡葬改革应该从占多数的道教习俗着手。 一般人办丧事,若是完全选择用特定宗教仪式来进行,多反映出亡者所归依的特定教团,理当加以尊重。台湾可以有多方着力改革的对象,可以六成没有特定信仰的社会大众为主。在郑志明的眼中,这广大群众乃是以“游宗”的方式参与民俗信仰。这种信仰因而是彻底全民的、世俗的,而与主张神圣的宗教团体不相应,更不相干。笔者认为,台湾的殡葬改革第一步,要将“宗教信仰”纳入,存而不论,先把关注的用心对焦于“民俗信仰”上。由于民俗信仰在当局分类中被视为道教系统,因此可以用“游宗”观点,在道教的传统内,对之去芜存菁、推陈出新。秉持“环保自然葬”的理想,尝试把对“长生不死”的向往,转化为对“精神不朽”的追求;将鬼神崇拜自“死后生命”的安排,提升为“美感境界”的欣赏。最重要的则是回归道家“反璞归真”的自然途径,一切从简,不事造作。 任何古老文化在根源上皆有巫术的影子,中国也不例外。大陆学者孔令宏指出,道家原本源于方术,虽然逐渐重道轻术,却为后世道教重新援引方术攀附道家思想保留了余地。佛教在汉代由印度引入,以其严密的僧伽制度在中土有系统地开展,竟然刺激道教信众也开始建立教团组织。道教自此以对抗佛教入侵为己任,终于促使佛教走向中国化,也在民间为佛道杂糅的民俗信仰创造了契机。时至今日,民俗信仰代表着不拘形式的道教传统,在殡葬文化中执行着郑志明所称“引鬼归阴”和“祭祖安位”的任务。这其实是儒家“孝文化”与道教“鬼文化”的“合流共生”,它可以朝向良性与不良方向发展。目前台湾的情况属于不良状况,亦即孝道的向下沉沦,成为繁文缛节的形式主义。最理想的情况则是一方面维系“孝心”,同时简化与净化“孝行”;另一方面则是把鬼神信仰美学化、哲学化, 回归原始信仰的纯朴之美,以及道家反璞归真的自然主义精神。如是殡葬改革才有希望。 四哲学文化与殡葬 殡葬文化是整体民族文化的一环,两岸华人社会都有学者在讨论;但是当我们在从事殡葬专业教育时,重点不在维系旧文化,更要紧的是推行新思维。空中大学生命事业管理科殡葬管理组,是台湾唯一正式以“殡葬”为名的相关专业科系。该科所开设的课程多属前所未有,也因此具备相当大的发挥空间。其中“殡葬文化学”是一阶学科“殡葬学”之下的二阶学科,其下还可以再分化出诸如“殡葬历史与礼俗”、“殡葬伦理与宗教”、“殡葬文书与司仪”等三阶学科。而在殡葬的事业主管机关所认定检核“礼仪师”证书必备的二十学分课程中,文化类课程至少需达半数,由此可见殡葬文化学在台湾殡葬改革内所占核心位置。在此一核心位置上,笔者还要强调其中思想文化的关键性。殡葬改革其实就是思想改造,唯有在观念方面推陈出新,整个殡葬活动方能予人耳目一新之感。 本着法规所蕴涵的“人文自然主义”精神,理当呼吁社会大众以“环保自然葬”为依归,将丧礼力行简化与净化;其具体做即是保存“孝心”和“礼义”,简化“孝行”和“礼仪”。孝道是一种德行,体现为心意和行动,不外生养死葬。倘若老一辈能够在立遗嘱交代后事时,明白指示要不治丧、不占地,便可说是为后人立下最佳表率。由于台湾人民多半没有明确宗教信仰,仅有游宗式的民俗信仰,因此在其中纳入“人生信念”的考量并非难事。今后的改革策略,是全方位地推动合理的思维及合情的美感:前者系指提倡现世主义,后者则开发生死美学。笔者所提倡的现世主义,即为儒道融通下的“中国人文自然主义”,培养“儒阳道阴、儒显道隐、儒表道里”的“知识分子生活家”人格典型,生时“活在当下”,死亦“无后顾之忧”。 本节探讨哲学文化与殡葬活动的关联,其实二者系乎一“心”,亦即“一念之间”。哲学有晦涩难懂的思辨玄想,也有如清风明月般的生命情调。身为华人的我们,在古圣先贤的智能宝库中,能够取用的不计其数;但是用于后事的考量上,大多属于生死智能。一个人对于生死之事是豁达开朗还是执迷不悟,可以从他对后事料理的态度上看出来。人死不可怕,不死才可怕;死亡不足畏,得个好死善终才重要。能够把死亡看破、看透、看开,是生死智能的起点。哲学在西方即指“爱好智能”,在中国则是“生命的学问”。追求参透生死的大智能,是现代人必备的功课,它可以从医护和殡葬人员的临终及后续关怀中体会一二。至于生死智能的终点,就落在料理后事的态度上;简葬与薄葬、节葬与洁葬,正是生死智能的充分体现。 “葬”意指“藏”,是人类对同类死亡后所做的遗体处理,其中包括“不忍人之心”的真情流露,以及对“死后生命”的执着迷信;殡葬改革要发扬前者,并且消弭后者。“不忍人之心”可说是“同理心”的表现,亦即“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感同身受。人是有感知能力的动物,看见同类遗体曝尸荒野会心生不忍,想到自己也有一日是这般下场,便动手善待遗体,这种关怀之情绝对需要发扬光大。但另一方面,原始人类对死后将何去何从心生恐惧,乃将生前做推及死后,亦即把现世所为所感延伸至“死后生命”。这在先民时期固然无可厚非,但是到了科学昌明的今日仍心存此念,则无宁是一厢情愿的一己俗见。虽然所有宗教信仰都提供了对“死后生命”的承诺,但人们可以将之视为对完美境界的向往,“虽不能至,心向往之”;切莫当真,更不应陷入功利私心中。 “死后生命”必须以“灵魂不灭”为前提,否则无甚意义。“灵魂不灭”表示一个人身体亡故,但灵魂仍有感知性,因此自我犹存。现在问题来了,灵魂自我若投胎至另一个肉身,则已非“我”而为“他”或“她”;若是长期处于不灭状态,则先前拥有肉身之我,岂非多此一举?总而言之,宗教信仰讲的“灵魂不灭”或“轮回转世”等有关死后生命的论述,理当视为象征性的说法,具有“劝人 为善”的道德意涵,属于“止于至善”的美感体验,但是不应信以为真。一旦当真则流弊丛生,像台湾为亡者在阴间生活得宜,却在阳间所费不赀,便显得舍本逐末。记得有位道士劝人少烧纸钱、多做善事,因为前者在阴间不易兑现,后者却在阳间立竿见影,这不啻为智能之见。华人如果愿意节葬,而将原本打算用于治丧的费用转移部分做公益,应该算是为亡者还愿的最佳途径。 从哲学文化的立场看殡葬,其实是在探问:从事殡葬活动,最合宜恰当的人生哲学态度为何?殡葬处理的虽为死人,却完全是活人在张罗的事。生养死葬乃是每个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培养适切的人生哲学态度实属必要。人生哲学就是生活智能,当它用于殡葬活动时,不外主张平实、平淡、平凡,要求看破、看透、看开,也就是要“轻死重生”。追随殡葬法规所蕴涵的人文精神与自然要求之改革理想,在殡葬的思想文化方面提倡“中国人文自然主义”,以儒家“慎终追远”与道家“反璞归真”相结合的理念为依归,希望将佛教“轮回转世”与道教“鬼神崇拜”的正面意义美学化,并将其负面影响降至最低,如是改革理想方能真正落实。殡葬业者是站在为人料理后事的第一线专业人员,背负有教化人心的责任,对思想文化的涉猎理当全面而深入,才足以因应专业所需。 五礼俗文化与殡葬 殡葬学在台湾的形成,是受到生死学出现的影响;生死学一开始系以引入西方死亡学而起步,因讳言死亡,乃以“现代生死学”为名应运而生。为标帜生死学可以“各自表述、各取所需”的情意特性和建构可能,笔者曾进一步提出“后现代华人生死学”的“局部知识”论述,采取“截断众流、六经注我”的途径,希望拈出一套不受传统羁绊,能为当下所用的务实做法。从生死学到殡葬学,表现为由虚到实的学问道路。由于殡葬为一门由来已久的行业,不能游谈无根,所以在建构其知识内容时,必须言有所据。然而在论及殡葬的礼俗文化时,大家必须先行确认,相关知识的系统建构,究竟是以“述古”还是“创新”为主?为配合推动法规的改革做,本论文在探究殡葬的礼俗文化时,将以创新做为讨论内容。 台湾的《殡葬管理条例》第45条载有:“成年人且有行为能力者得于生前就其死亡后之殡葬事宜,预立遗嘱或以填具意愿书之形式表示之。……其家属或承办其殡葬事宜者应予尊重。”而在该条文的说明中更强调:“为宣导国人超越死亡禁忌,于生前即勇敢主张未来死亡后之殡葬事宜,爰明定具体实施方式。”其中蕴涵的精神即是“殡葬自主”,而具体做法更可以走向多元葬法,尤其是当局积极提倡的“环保自然葬”。如此苦口婆心,主要只有一个目的,那便是将不合时宜的陋习旧俗逐渐革除,以符应现代人的生活型态与步调。殡葬改革系于心灵净化,凡事想通了,一切就迎刃而解。像日本为东方民族,大陆属同文同种,都可以三天办完丧事,台湾却要敲敲打打办上七七四十九天,既浪费资源又扰人安宁,正是要大力改革整顿的现象。 台湾人迷信三件事:空间、时间、数字,除了后者表现为求明牌外,其余二者对生死之事皆有心理暗示作用,不容忽视。人们对风水方位和良辰吉时的执着,并非一朝一夕可以扭转,只能因势利导,令其美化与简化。像扬弃占地的墓葬与塔葬,改以环保的自然拋洒葬,同样可以选择方位和时辰为之;少了迷信的后遗症,却平添几许浪漫的美感。事实上从整体来看,殡葬的礼俗文化与民族信仰息息相关,像汉民族受到儒家的孝道和道教的鬼神文化的影响,衍生出一大堆繁文缛节,剪不断理还乱;而西方基督宗教文化下的殡葬礼俗,却显得安静祥和、平易近人。有意思的是,华人一旦信了洋教,自然跟鬼神之说绝缘,这表示信仰和信念并非一成不变,而有其发挥余地。正是基于信仰的可塑性,笔者希望在中华文化的基础上,树立一种合情合理的生死信念,用以移风易俗,推陈出新。 为了移风易俗,推陈出新,笔者对于殡葬的礼俗文化,尝试提出一些改革创新的途径,包括遗体 美容加瞻仰遗容、完全火化后再办告别纪念会等。前者可在医院太平间或殡仪馆内举行,但必须避免营利活动,并强化公益性质,以符合法规建议设置“悲伤辅导室”的用意,时间则以半天为度。此一做在西方国家早已普及,瞻仰遗容时不举行任何仪式,仅用庄严肃穆的心情缅怀亲友,并对家属表达慰问之意;交谈时轻声细语,或于纪念册上留言。此一阶段非属正式告别活动,而算是与亡者情谊的表示;虽然通知亲友,但人们可以选择性地参加。由于重点在于见最后一面,主要促成者应设定为遗体美容师,可据此开发新职类,以考授分级技术士。至于丧礼服务人员的作用,则在于后一阶段的告别纪念会方面。 台湾如今每年死亡人数约14万人,其中半数以下利用殡仪馆等殡葬设施办丧事,另外还有一半以上的家庭是以在家中或其它场所自办的方式进行。由于民俗信仰流行,自办丧事可学习国外在教堂治丧的经验,选择在寺院庙宇或其它适当场所中办告别仪式,但是必须火化后再进行,使之成为宗教性或人文性纪念活动,而非殡葬活动,以免与法规抵触。先火化后告别的好处,是可以从容地举行,且不必局限于殡仪馆之类场所举办,甚至在家中进行也无妨。其形式可以是宗教或民俗礼仪,也可以仅呈现当事人生前事迹,正式邀请亲友出席共襄盛举。此一阶段可交由殡葬业者代办,包括火化前后诸多事宜。告别会场可放置经一次性处理而磨成粉末状的小骨灰罐,事后由家属亲友携至纪念公园或海上拋洒,为亡者的人生划上完美的圆。 台湾殡葬活动多随传统做法,未思及改革创新。但是传统中有“礼”也有“俗”的成分;前者才真正属于传统,后者有可能清新脱俗,却多半俗不可耐。改革的目的是维系“礼”的真情实义,而在“俗”的部分尽量美化、简化、净化。婚丧二礼皆系生命礼仪,婚礼可以改,丧礼为何要墨守成规?善尽孝道并不一定要敲敲打打、哭哭啼啼,怀抱真心诚意才重要。如今却流于形式化,甚至用扩音器加以广播,深怕旁人不知而以为未尽孝。对此要强调《殡葬管理条例》第53条的说明:“明订提供殡葬服务时,妨碍公众安宁、善良风俗之禁止及不得使用扩音设备之时段,以净化殡葬仪式,端正社会风俗。”这代表殡葬改革在端正礼俗文化的明确方向。此外笔者更建议当局要向社会大众进行道德劝说:让邻避的殡葬活动,成为迎毗的脱俗文化吧! 六结语 殡葬文化学既可列入殡葬养成教育的基本知识,亦可作为全民消费者的通识教育。殡葬属民生所必需,每个人、每一家都不可避免地会接触到它。在此情况下,开创一种清新脱俗、平易近人的殡葬文化,有助于整个社会的移风易俗,推陈出新。看一个人对于死亡及殡葬事务的反应,多少可以了解他的人生态度。笔者个人倾向追求清风明月式的豁达开朗,对浓得化不开的繁文缛节一向敬而远之。问题是台湾的殡葬文化在盲从迷信和利之所趋的双重影响下,有益发向下沉沦之势。西方经济学者估算过,一个家庭的殡葬费用,占全年基本消费以外可支配开销的三分之一方为合理,在台湾却越过一半以上,难怪人们要感叹越来越办不起丧事。曾国藩说过:“风俗之厚薄奚自乎?系乎一二人心之所向。”此一二人即指在位者。希望各行各业以及各个阶层的领导者,都能站出来为全民表率,支持殡葬文化的改革,并且配合政策实行环保自然葬。(钮则诚) 参考文献: 孔令宏(2004)。从道家到道教。北京:中华。 王夫子(1998)。殡葬文化学──死亡文化的全方位解读。北京:中国社会。 王玉德(2006)。文化学。昆明:云南大学。 徐吉军(1998)。中国丧葬史。南昌:江西高校。 傅伟勋(1993)。死亡的尊严与生命的尊严──从临终精神医学到现代生死学。台北:正中。钮则诚(2007a)。殡葬生命教育。台北:扬智。 钮则诚(2007b)。殡葬与生死。台北:空中大学。 黄有志(2002)。殡葬改革概论。高雄:黄有志。 黄有志、邓文龙(2002)。环保自然葬概论。高雄:黄有志。 郑志明(2004)。宗教的医疗观与生命教育。台北:大元。 郑志明(2005)。台湾传统信仰的宗教诠释。台北:大元。 郑晓江(2006)。生死学。台北:扬智。
本文档为【殡葬文化的改革创新】,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482581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30KB
软件:Word
页数:12
分类:
上传时间:2019-02-12
浏览量: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