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基于ProE的引出环拉伸模

基于ProE的引出环拉伸模

举报
开通vip

基于ProE的引出环拉伸模 摘 要 随着模具的迅速发展,在现代工业生产中,模具已经成为生产各种工业产品不可缺少的重要工艺设备,为了扩展在模具方面的知识面为了适应社会的要求,学校举行了毕业设计,这次课程设计是在学习完冲模、模具制造等课程的基础上进行的,是对我综合能力的考核,是对我所学知识的综合运用,也是对我所学知识的回顾与检查。 本次的设计对该零件进行冲压工艺分析和有关工艺计算,确定合理的冲压工艺方案,正确的选用标准模架,使用PRO/E三维绘图软件绘制模具三维图,对拉伸结构进行了工艺分析。明确了设计思路,确定了拉伸成型工艺过程并对各个具体部...

基于ProE的引出环拉伸模
摘 要 随着模具的迅速发展,在现代工业生产中,模具已经成为生产各种工业产品不可缺少的重要工艺设备,为了扩展在模具方面的知识面为了适应社会的要求,学校举行了毕业设计,这次课程设计是在学习完冲模、模具制造等课程的基础上进行的,是对我综合能力的考核,是对我所学知识的综合运用,也是对我所学知识的回顾与检查。 本次的设计对该零件进行冲压工艺分析和有关工艺计算,确定合理的冲压工艺 方案 气瓶 现场处置方案 .pdf气瓶 现场处置方案 .doc见习基地管理方案.doc关于群访事件的化解方案建筑工地扬尘治理专项方案下载 ,正确的选用 标准 excel标准偏差excel标准偏差函数exl标准差函数国标检验抽样标准表免费下载红头文件格式标准下载 模架,使用PRO/E三维绘图软件绘制模具三维图,对拉伸结构进行了工艺分析。明确了设计思路,确定了拉伸成型工艺过程并对各个具体部分进行了详细的计算和校核。如此设计出的结构可确保模具工作运用可靠,保证了与其他部件的配合,根据三维图绘制模具二维装配图和零件图。 通过实例,分析了零件的拉伸工艺方案,阐述了模具结构特点及工作过程,最后提出了模具设计应该注意的问 快递公司问题件快递公司问题件货款处理关于圆的周长面积重点题型关于解方程组的题及答案关于南海问题 。 关键词:冲模;拉伸工艺;模具设计 Abstract With the die development of molds in modern industrial production, the mold has become the production of various industrial products essential for process equipment, in order to expand knowledge in the die area in order to meet the demand of society, the school held a graduation project, the curriculum design is to learn End dies, die manufacturing, and other courses based on, is to me a comprehensive capacity assessment, I have learned is the integrated use of knowledge, but also my knowledge of the review and inspection. stamping mould design for the parts stamping process analysis and relevant technical calculation, the determination of reasonable design of stamping process program, the correct selection criteria formwork, using PRO/E software rendering 3d graphics for stamping mould three-dimensional graph, the process analysis. Structure, Clear the design ideas, stamping forming process and to each specific parts of the detailed calculation and test. So the structure is designed to ensure reliable mould, working with other components. , Based on 3d drawing die assembly drawing and 2d. parts needing attention in the design of the die are put forward . key words: die; stamping process ; die design 目 录 Abstract…………………………………………………………….................2 1.前言……………………………………………………………………………………..4 1.1 课题研究的意义和目的………………………………………………………..4 1.2 国外发展概况…………………………………………………………..……4 1.3 国内发展概况…………………………………………………………..……5 1.4 课题主要设计的内容…………………………………………………….……..5 2.拉深过程分析与工艺计算.............................................................7 2.1 拉深变形过程及其特点………………………………………………………..7 2.2 拉深变形过程的力学分析…………………………………………………8 2.3 拉伸成形的障碍及防止措施……………………………………………….12 2.4反拉深模具的特点…………………………………………………….…..…15 2.5引出环反拉伸模结构设计…………………………………………………..…16 2.5.1拉深工艺的设计与计算………………………………………………………17 2.5.2拉伸模具凸凹模尺寸的确定…………………………………………………22 2.5.3拉深力的计算及压力机的选择……………………………………….…24 3凸模的基本结构形式与选用…………………………………….25 3.1模柄和模架的选用…………………………………………………...………….25 3.2 凸模的基本结构形式与选用…………………………………………..………26 4.模具主要零部件结构尺寸的计算与确定…………………….26 4.1 凸模尺寸的计算与确定……………………………………………………….26 4.2凹模与相关零件的尺寸确定………………………………………………….27 4.3凸凹模及相关零件…………………………………………………………….27 5.基于Pro/E的模具设计应用………………………………….29 5.1 Pro/E的简介………………………………………………..………...........29 5.2 基于PDX的拉深模设计方法………………………………………………30 5.3 基于Pro/E的模具装配……………………………………………….............31 5.4 Pro/E转化为工程图………………………………………………………...34 总结………………………………………………………………………….38 谢辞………………………………………………………………………….39 参考文献…………………………………………………………………….40 附录………………………………………………………………………………41 1 前言 1.1课题研究的意义和目的 模具是机械制造业中技术先进、影响深远的重要工艺装备,具有生产效率高、材料利用率高、制件质量优良、工艺适应性好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汽车、机械、航天、航空、轻工、电子、电器、仪表等行业。2005年中国模具工业产值达到610亿元,增长率保持在25%的高水平,行业的生产能力约占世界总量的10%,仅次于日本、美国而位列世界第三。我国冲压模具产品的质量和生产工艺水平,总体上比国际先进水平低许多,而模具生产周期却要比国际先进水平长许多。 冷冲压是在常温下,利用冲模在压力机上对板料或坯料施加压力,使其产生塑性变形或分离,从而获得零件所需的形状、尺寸的一种压力加工的方法。利用冲压模具生产可以保证产品的尺寸精度,使产品质量稳定,而且在加工中不破坏产品表面。用模具生产零部件可以采用冶金厂大量生产的廉价的轧制港胞或钢带为配料,且在生产中不需要加热,具有生产效率高、质量好、重量轻、成本低且节约能源和材料等一系列优点。而模具则是大批量生产同形产品的工具,是生产各种工业产品的重要工艺装备。模具工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工业。目前,工业生产中普遍采用模具成形工艺方法,以提高产品的生产率和质量。冷冲压技术的发展和模具技术的发展是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应该说,冷冲模具的研究和创新对于现代工业发展具有积极意义。随着工业的迅速发展,产品对模具的要求越来越高,传统的模具设计方法已无法适应产品更新换代和质量提高的要求。三维CAD/CAM系统的成功应用,使得计算机不再仅仅是设计过程中的绘图工具,也是设计者进行空间思维的辅助工具。三维设计,已成为产品开发、模具设计及产品加工中这些薄弱环节的最有效的途经。 本课题的研究目的:了解拉深模的一般设计方法与制造工艺,学习Pro/E的操作与设计思想,巩固我们所学的知识,锻炼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 1.2国外冲压模具业发展现状及发展趋势 近年来,外资对我国模具行业投入量增大,工业发达国家将模具向我国转移的趋势进一步明朗化。 日本的模具产能约占全球的40%,居世界第一位,每年向国外出口大量模具。现在模具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因此日本模具业也在努力降低生产成本。模具业是人力成本较高的行业,日本的人力成本是中国的及东南亚地区的十几倍,而人力成本中有70%以上是非核心技术人员。因此,现在日本模具业正逐渐将技术含量不高的模具转向人力成本较低的地区生产,只在本国生产技术含量较高的产品。其次是日本实用模具的主要企业有加快向国外转移的趋势,这使日本本国模具使用量减少。 随着模具工业全球化布局的发展,模具行业在美国工业总产值中所占的比重呈现出不断下降的态势,但是美国模具在全球模具的高端产品仍然占据着重要地位。 德国是世界上主要的制造大国之一,在模具制造方面具有领先的技术。德国拥有世界领先的汽车、船舶的制造技术,受上游行业需求影响,德国模具在世界上具有较为重要的地位。由于德国将技术含量较高的制造业作为其立国之本,预计未来德国不会放弃模具制造领域,相反会加强技术含量较高的模具的研究和开发 1.3国内冲压模具业发展现状及发展趋势 目前,我国的模具工业已初具规模,全国已有以千计的模具专业生产厂和模具生产点,还有数以万计的小型模具企业。可以说,中国在模具设计和制造方面已具有了一支较强的队伍。 近年来,我国模具技术的进步主要表现在: 1)研究开发了几十种模具新钢种及硬质合金、钢结硬质合金等新材料,并采用了一些热处理新工艺,使模具使用寿命得到延长。 2)发展了一些多工位级进模和硬质合金模等新产品,并根据国内生产需要研制了一批精密塑料注射模。 3)研究开发了一些新技术和新工艺,如三维曲面数控仿形加工、模具表面抛光、表面皮纹加工以及皮纹辊制造技术、模具钢的超塑性成形技术和各种快速制模技术等。 4)模具加工设备已得到较大的发展,国内已能生产精密坐标磨床、计算机控制(CNC)仿形铣床,CNC电火花线切割机床以及高精度的电火花成形机床等。 5)模具计算机辅助设计和辅助制造(模具CAD/CAM)已在国内数十个单位得到开发应用。 虽然我国模具技术已得到较大的发展,但仍然不能满足国民经济高速发展的需要,还需花费大量的资金向国外进口一些模具,其原因是: 1)专业化和标准化程度低。 2)模具品种少,效率低,经济效益也差。 3)制造周期长,模具精度不高,制造技术较落后。 4)模具寿命短,新材料使用量不到10%。 5)力量分散,管理落后。 从20世纪70年代至今,计算机逐渐进入了模具生产的设计、制造、管理等各个领域;辅助进行零件图形输入、毛胚展开、调料排样、确定模具尺寸和标准、绘制装配图和零件图、输出NC程序等工作,使得模具设计、加工精度与复杂性不断提高,模具制造周期不断缩短。当前国际上计算机(CAD)和计算机辅助制造(CAM)的发展趋势是:继续发展几何图形系统以满足复杂零件和模具的要求;在CAD和CAM的基础上建立生产集成系统(CIMS);开展塑性成形模拟技术的研究,以提高工艺分析和模具CAD的理论水平和实用性;开发智能数据库和分布式数据库,开发专家系统和智能CAD等。 随着工业技术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快速适应工业产品更新换代和提高质量的要求,发达国家从20世纪50年代就开始了模具CAD/CAM技术的研究。如美国通用汽车公司早在20世纪50年代就将CAD/CAM技术应用于汽车覆盖件的设计与制造;20世纪70年代日本机械工程实验室和日本旭光学工业公司分别开发了连续模设计系统MEL和冲空弯曲模系统PENTAX;1982年,日立公司研制了冲裁模CAD系统。到20世纪80年代,模具CAD/CAM技术已广泛应用于冷冲模具的设计与制造。 冷冲压的加工工艺在我国的具有悠久的历史。半个世纪以来,我国的冷冲压工艺和其他生产工艺一样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冷冲压加工的工艺和设备正在不断的发展(包括冲压模具技术的发展),把冷冲压技术提高到了新的水平。为适应冷冲压工艺水平的提高,我国对冲模的研制也在不断加强。但是总体上说,我国模具工业起步较晚、基础差,就总量来看,大型、精密、浮渣、长寿名命模具产需矛盾仍然十分突出。虽然在模具的制造方法、手段方面达到了国际水平,模具结构、功能方面也接近国际水平,但是在制造的质量、精度、制造周期和成本方面和国外还存在一定的差距。我国模具CAD/CAM技术从20世纪80年代才起步,长期处于低水平重复开发阶段,许多软件依赖于进口,对许多引进的CAD/CAM系统缺乏二次开发。 1.3 课题主要设计内容 本课题设计的主要任务在于利用Pro/E Wildfire3.0(PDX)来设计一种反拉深模具,具体内容如下: 1. 设计一个给定的零件的引出环拉深模冲压工艺与模具; 2. 对模具结构与材料进行分析与计算; 3. 确定冲压工艺与模具材料及结构尺寸; 4. 利用Pro/E Wildfire3.0进行三维建模设计,并生成二维的工程图。 2. 拉伸过程分析和工艺的计算 2.1 拉伸变形过程及其特点 拉深是利用拉深模具将冲裁好的平板毛坯压制成各种开口的空心件, 或将已制成的开口空心件加工成其它形状空心件的一种加工方法。其变形过程是: 随着凸模的下行, 留在凹模端面上的毛坯外径不断缩小, 圆形毛坯逐渐被拉进凸模与凹模间的间隙中形成直壁 , 而处于凸模底面下的材料则成为拉深件的底, 当板料全部拉入凸、凹模间的间隙时,拉深过程结束, 平板毛坯就变成具有一定的直径和高度的开口空心件。与冲裁工序相比, 拉深凸模和凹模的工作部分不应有锋利的刃口, 而应具有一定的圆角, 凸模与凹模之间的单边间隙稍大于料厚。 用拉深工艺可以成形圆筒形、阶梯形、球形、锥形、抛物线形等旋转体零件, 也可成形盒形等非旋转体零件, 若将拉深与其他成形工艺(如胀形、翻边等)复合 , 则可加工出形状非常复杂的零件, 如汽车车门等。 因此拉深的应用非常广泛, 是冷冲压的基本成形工序之一。 拉深件的种类很多,按变形力学特点可以分为四种基本类型,如图5-1所示,a为直壁旋转体,b为曲面旋转体,c为盒形体,d为非旋转体曲面。筒形的拉伸如图2-1。 a b c d 图2-1  拉深件示意图 图2-2 筒形的拉伸图 2.2 拉深变形过程的力学分析 1.凸缘变形区的应力分析 在拉深过程中的某一时刻(图2-3) 毛坯的变形和受力情况。假设、 EMBED Equation.DSMT4 为毛坯的径向应力与应变;、 为毛坯的厚向应力与应变;, 为毛坯的切向应力与应变。 图 2-3 拉深中毛坯的应力应变情况 (1) 拉深过程中某时刻凸缘变形区的应力分析  将半径为 的板料毛坯拉深半径为 的圆筒形零件,采用有压边圈拉深时,在凸模拉深力的作用下,变形区材料径向受拉应力的作用,切向受压应力的作用,厚度方向在压边力的作用下产生后向压应力。若忽略不计(与和比较,较小),则只需求和的值,即可知变形区的应力分布。   图2-4首次拉深某瞬间毛坯    图2-5圆筒件拉深时的应力分布 和的数值可根据金属单元体塑性变形时的平衡方程和屈服条件来求解。为此从变形区任意半径处截取宽度为 、夹角为 的微元体,分析其受力情况,如图 2-4和2-5 所示,建立微元体的受力的平衡方程得: 因为,,取,并略去高阶无穷小,得:                                            (2.1) 塑性变形时需满足的塑性方程为:,式中β值与应力状态有关,其变化范围为1~1.155,为了简便取β=1.1得:                                                  (2.2) 联合上述两式,并考虑边界条件(当 = 时,=0) ,经数学推导就可以求出径向拉应力和切向压应力的大小为:                                               (2.3)                                             (2.4) 式中:——变形区材料的平均抗力(MPa); ——拉深中某时刻的凸缘半径(mm); ——凸缘区内任意点的半径(mm)。 当拉深进行到某瞬时,凸缘变形区的外径为 时,把变形 区内不同点的半径 值代人公式 (2.3) 和公式 (2.4),就可以算出各点的应力,图2-5是它们的分布规律,从分布曲线可看出,在变形区的内边缘(即 = 处)径向拉应力最大,其值为:                                              (2.5) 而最小,为。在变形区外边缘 =Rt处压应力最大,其值为:                                                   (2.6) 而拉应力最小为零。从凸缘外边向内边由低到高变化,则由高到低变化,在凸缘中间必有一交点存在(图 2-5 ),在此点处有,所以: 化简得:  即:   即交点在处。用 所作出的圆将凸缘变形区分成两部分,由此圆向凹模洞口方向的部分拉应力占优势(),拉应变 为绝对值最大的主变形,厚度方向的变形 是压缩应变。由此圆向外到毛坯边缘的部分,压应力占优势(),压应变 为绝对值最大的主应变,厚度方向上的变形 是伸长应变(增厚)。交点处就是变形区在厚度方向发生增厚和减薄变形的分界点。 (2)拉深过程中和的变化规律 当毛坯半径由 变到 时,在凹模洞口处有最大拉应力 EMBED Equation.DSMT4 ,而在凸缘变形区最外缘处有最大压应力 EMBED Equation.DSMT4 。在不同的拉深时刻,它们的值是不同的。了解拉深过程中 EMBED Equation.DSMT4 和 EMBED Equation.DSMT4 如何变化,何时出现最大值与就可采取措施来防止拉深时的起皱和破裂。 ①的变化规律     由可知与和两者的乘积有关。随着拉深变形程度逐渐增大,材料的硬化加剧变形区材料的流动应力增加,使增大。表示毛坯变形区的大小,随着拉深的进行,变形区逐渐缩小,使 EMBED Equation.DSMT4 减小。将不同的 所对应的各个 EMBED Equation.DSMT4 连成曲线,即为拉深过程凸缘变形区 EMBED Equation.DSMT4 的变化规律。从图中可以看出示,拉深开始阶段起主导作用, EMBED Equation.DSMT4 增很快,并迅速达到,此时 =(0.7~0.9) 。继续拉深,起主导作用, EMBED Equation.DSMT4 开始减小。 ②的变化规律     因为,则只与材料有关,随着拉深的进行,变形程度增加,材料变形区硬化加剧,增大,则也增大。的变化规律与材料的硬化曲线相似。增大易引起变形区失稳起皱的趋势,而凸缘变形区厚度的增加却又提高抵抗失稳起皱的能力。所以凸缘变形区材料的起皱取决于这两个因素综合的结果。 2. 筒壁传力区的受力分析 是拉深时变形区内边缘受的径向拉应力,是只考虑拉深时转移“三角形多余材料”所需的变形力。此力是凸模拉深力 F 通过筒壁传到凹模口处而产生的。假如筒壁传过来的力刚好等于它,是不能实现拉深变形的,因为拉深时除了变形区所需的变形力外,还需要克服其他一些附加阻力(图2-6) 。包括材料在压边圈和凹模上平面间的间隙里流动时产生的摩擦应力引起的摩擦阻力应力。毛坯流过凹模圆角表面遇到的摩擦阻力,毛坯经过凹模圆角时产生弯曲变形,以及离开凹模圆角进入凸凹模间隙后又被拉直而产生反向弯曲都需要力,拉深初期毛坯在凸模圆角处也有弯曲应力。因此,从筒壁传力区传过来的力至少应等于上述各力之和。上述各附加阻力可根据各种假设条件,并考虑拉深中材料的硬化来求出。有关拉深力的计算可查阅有关设计手册。 图 2-6拉深毛坯内各部分的受力分析   2.3拉深成形的障碍及防止措施 由上面的分析可知,拉深时毛坯各邵分的应力应变状态不同,而且随看拉深过程的进行应力应变状态还在变化,这使得在拉深变形过程中产生了一些特有的现象。 1.起皱及防皱措施 拉深时凸缘变形区的材料在切向均受到压应力的作用。当过大,材料又较薄,超过此时材料所能承受的临界压应力时,材料就会失稳弯曲而拱起。在凸缘变形区沿切向就会形成高低不平的皱褶,这种现象称为起皱,如图2-7 所示,起皱 在拉深薄料时更容易发生,而且首先在凸缘的外缘开始,因为此处的值最大。如图2-8所示,为拉深件的起皱破坏,a为起皱现象,b为轻微起皱,c为严重起皱。    图 2-7 毛坯凸缘的起皱情况 a b c   图2-8 拉深件的起皱破坏 变形区一旦起皱,对拉深的正常进行是非常不利的。因为毛坯起皱后,拱起的皱褶很难通过凸、凹模间隙被拉人凹模,如果强行拉人,则拉应力迅速增大,容易使毛坯受过大的拉力而导致断裂报废。即使模具间隙较大,或者起皱不严重,拱起的皱褶能勉强被拉进凹模内形成筒壁,皱折也会留在工件的侧壁上,从而影响零件的表面质量。同时,起皱后的材料在通过模具间隙时与凸模、凹模间的压力增加,导致与模具间的摩擦加剧,磨损严重,使得模具的寿命大为降低。因此,起皱应尽量避免。拉深是否失稳,与拉深件受的压力大小和拉深件的凸缘变形区几何尺寸有关。主要决定于下列因素: (1)凸缘部分材料的相对厚度 凸缘部分的相对料厚,即为t/( - )或t/( - ) (t 为料厚; 为凸缘外径; 为工件直径; 为工件半径; 为凸缘半径 ) 。凸缘相对料厚越大,即说明 t 较大而( - )较小,即变形区较小较厚,因此抗失稳能力强,稳定性好,不易起皱。反之,材料抗纵向弯曲能力弱,容易起皱。 (2)切向压应力的大小,拉深时的值决定于变形程度,变形程度越大,需要转移的剩余材料越多,加工硬化现象越严重,则越大,就越容易起皱。 (3)材料的力学性能 板料的屈强比 小,则屈服极限小,变形区内的切向压应力也相对减小,因此板料不容易起皱。当板厚向异性系数 大于1时,说明板料在宽度方向上的变形易于厚度方向,材料易于沿平面流动,因此不容易起皱。 (4)凹模工作部分的几何形状 与普通的平端面凹模相比,锥形凹模允许用相对厚度较小的毛坯而不致起皱。生产中可用下述公式概略估算拉深件是否会起皱。 平端面凹模拉深时,毛坯首次拉深不起皱的条件是: 用锥形凹模首次拉深时,材料不起皱的条件是: 式中: , 为毛坯的直径和工件的直径 (mm) ;t 为板料的厚度  如果不能满足上述式子的要求,就要起皱。在这种情况下,必须采取措施防止起皱发生。最简单的方法 ( 也是实际生产中最常用的方法 ) 是采用压边圈。加压边圈后,材料被强迫在压边圈和凹模平面间的间隙中流动,稳定性得到增加,起皱也就不容易发生。 除此之外,防皱措施还应从零件形状、模具设计、拉深工序的安排、冲压条件以及材料特性等多方面考虑。当然,零件的形状取决于它的使用性能和要求。因此,在满足零件使用要求的前提下,应尽可能降低拉深深度,以减小圆周方向的切向压应力。 在模具设计方面,应注意压边圈和拉深筋的位置和形状;模具表面形状不要过于复杂。在考虑拉深工序的安排时,应尽可能使拉深深度均匀,使侧壁斜度较小;对于 深度较大的拉深的零件,或者阶梯差较大的零件,可分两道工序或多道工序进行拉深成形,以减小一次拉深的深度和阶梯差。多道工序拉深时,也可用反拉深防止起皱。将前道工序拉深得到直径为 的半成品,套在筒状凹模上进行反拉深,使毛坯内表面变成外表面。由于反拉深时毛坯与凹模的包角为180°,板材沿凹模流动的摩擦阻力和变形抗力显著增大,从而使径向拉应力增大,切向压应力的作用相应减小,能有效防止起皱。 冲压条件方面的措施主要是指均衡的压边力和润滑。凸缘变形区材料的压边力一般都是均衡的,但有的零件在拉深过程中,某个局部非常容易起皱,这就应对凸缘的该局部加大压边力。高的压边力虽不易起皱,但易发生高温粘结,因而在凸缘部分进行润滑仍是必要的。 2. 拉裂与防止措施  拉深后得到工件的厚度沿底部向口部方向是不同的。在圆筒件侧壁的上部厚度增加最多,约为 30%;而在筒壁与底部转角稍上的地方板料厚度最小,厚度减少了将近 10%,该处拉深时最容易被拉断。通常称此断面为“危险断面”。当该断面的应力超过材料此时材料的强度极限时,零件就在此处产生破裂。即使拉深件未被拉裂,由于材料变薄过于严重,也可能使产品报废。  防止危险断面破裂的根本措施是减小拉深时的变形抗力。通常是根据板料的成形性能,确定合理的拉深系数,采用适当的压边力和较大的模具圆角半径,改善凸缘部分的润滑条件,增大凸模表面的粗糙度,选用 比值小, 值和 值大的材料等。 2.4反拉深模具的特点 1.反拉深及其特点 反拉深是相对前一正拉深后续反方向的拉伸,它使前一正拉伸的得出的中间胚表面内外更替。所以,反拉伸不可能出现在首次拉深,它只能出现在首次拉伸的多次拉伸中。通常反拉伸具有以下特点: (1)反拉伸时,材料流动方向与上一正拉伸方向相反,因而有利于相互抵消拉伸所形成的残余应力。 (2)反拉伸时,坯件侧壁材料弯曲与反弯曲次数较少,因而冷作硬化程度较低,有利于成型。 (3)反拉伸时,原有中间坯的外表面内翻,因此,前一拉伸残余表面划痕不会影响外观。 (4)反拉伸时,有时可以拉伸出一些形状特殊的零件,或者可以减少某些拉伸件的拉伸难度,从而拓展了拉伸制品的范围。 (5)反拉伸力比正拉伸力大约20%。 2.反拉伸模的结构特点 这种模具有以下特点 (1)结构简单,容易制造。 (2)凸模中开有气孔,以免对工件产生吸附作用,使工件不易脱落。 (3)反拉伸坯料与凹模的接触面积较正拉伸大,因而材料的流动阻力大,一般不会起皱,可不采用压料结构。 2.5引出环反拉伸模结构设计  综合考虑拉伸和反拉伸的特点以及结构特点,根据设计任务书的要求以及毛坯图和最终的工件图设计如下模具结构 产品零件图如图(图2-9)a.毛坯 b.工件所示: a.毛坯 b.工件 图2-9毛坯和工件 设计要求: 1.选用Ⅰ级精度模架; 2.模架的闭合高度为190; 3.装配时要保证配合间隙的要求,不能使用使凸凹模来修正间隙; 4.模柄装配后与上模座磨平; 5.各种紧固用的螺钉不得松动,并保证螺钉和销钉端面不突出上下模座平面。 2.5.1拉深工艺的设计与计算 一.拉深的工艺性 1. 拉深件的形状与尺寸 (1) 拉深件应尽量简单、对称,并能一次拉深成形。 (2) 拉深件壁厚公差或变薄量要求一般不应超出拉深工艺壁厚变化规律。根据统计,不变薄拉深工艺的筒壁最大增厚量约为(0.2~0.3)t,最大变薄量约为(0.1~0.18)t(t为板料厚度)。 (3) 当零件一次拉深的变形程度过大时,为避免拉裂,需采用多次拉深,这时 在保证必要的表面质量前提下,应允许内、外表面存在拉深过程中可能产生的痕迹。 (4) 在保证装配要求的前提下,应允许拉深件侧壁有一定的斜度。 (5) 拉深件的底部或凸缘上有孔时,孔边到侧壁的距离应满足a≥R+0.5t(或r+0.5t),如图2-10a所示。 (6) 拉深件的底与壁、凸缘与壁、矩形件的四角等处的圆角半径应满足: ≥ , ≥2 , ≥3 ,如图2-10b所示。否则,应增加整形工序。一次整形的,圆角半径可取 ≥(0.1~0.3) , ≥(0.1~0.3) 。 图2-10  拉深件的孔边距及圆角半径 (7) 拉深件的径向尺寸应只标注外形尺寸或内形尺寸,而不能同时标注内、外形尺寸。  2. 拉深件的精度 一般情况下,拉深件的尺寸精度应在IT13级以下,不宜高于IT11级。对于精度要求高的拉深件,应在拉深后增加整形工序,以提高其精度。由于材料各向异性的影响,拉深件的口部或凸缘外缘一般是不整齐的,出现“突耳”现象,需要增加切边工序。 3. 拉深件的材料 用于拉深件的材料,要求具有较好的塑性,屈强比 小、板厚方向性系数r大,板平面方向性系数∆r小。 屈强比 值越小,一次拉深允许的极限变形程度越大,拉深的性能越好。例如,低碳钢的屈强比 ≈0.57,其一次拉深的最小拉深系数为 =0.48~0.50;65Mn钢的 ≈0.63,其一次拉深的最小拉深系数为 =0.68~0.70。所以有关材料标准规定,作为拉深用的钢板,其屈强比不大于0.66。 板厚方向性系数r和板平面方向性系数∆r反映了材料的各向异性性能。当r较大或∆r较小时,材料宽度的变形比厚度方向的变形容易,板平面方向性能差异较小,拉深过程中材料不易变薄或拉裂,因而有利于拉深成形。 二. 拉深件毛坯尺寸计算 1.拉深件毛坯尺寸计算的原则 (1)面积相等原则  由于拉深前和拉深后材料的体积不变,对于不变薄拉深,假设材料厚度拉深前后不变,拉深毛坯的尺寸按“拉深前毛坯表面积等于拉深后零件的表面积”的原则来确定(毛坯尺寸确定还可按等体积,等重量原则)。 (2)形状相似原则 拉深毛坯的形状一般与拉深件的横截面形状相似。即零件的横截面是圆形、椭圆形时,其拉深前毛坯展开形状也基本上是圆形或椭圆形。对于异形件拉深,其毛坯的周边轮廓必须采用光滑曲线连接,应无急剧的转折和尖角。 拉深件毛坯形状的确定和尺寸计算是否正确,不仅直接影响生产过程,而且对 冲压件生产有很大的经济意义,因为在冲压零件的总成本中,材料费用一般占到60 %以上。 由于拉深材料厚度有公差,板料具有各向异性;模具间隙和摩擦阻力的不一致以及毛坯的定位不准确等原因,拉深后零件的口部将出现凸耳(口部不平)。为了得到口部平齐,高度一致的拉深件,需要拉深后增加切边工序,将不平齐的部分切去。所以在计算毛坯之前,应先在拉深件上增加切边余量。 2.坯料展开尺寸的计算 零件的展开计算式: = ——展开直径 ——圆筒直径 ——筒底两圆角之间的距离 ——凸缘直径 ——圆筒高度 ——圆角直径   =53mm =23-t=22.5mm =23-4=19mm =2mm, =7.4-1-2=4.4mm 所以 =60mm 凸缘的相对直径 =2.3 查设计手册表(2-1) 确定修边余量为1.8mm 表2-1有凸缘零件切边余量ΔR(mm) 凸缘直径dt或Bt 相对凸缘直径dt/d或Bt/B <1.5 1.5~2 2~2.5 2.5~3 <25 >25~50 >50~100 >100~150 >150~200 >200~250 <250 1.8 2.5 3.5 4.3 5.0 5.5 6.0 1.6 2.0 3.0 3.6 4.2 4.6 5.0 1.4 1.8 2.5 3.0 3.5 3.8 4.0 1.2 1.6 2.2 2.5 2.7 2.8 3.0 总坯料的直径: EMBED Equation.DSMT4 = +2 =63.6mm 3. 拉深系数和拉深次数的确定 1. 利用拉深系数来确定拉深次数 带凸缘筒件的拉深系数为:                               EMBED Equation.DSMT4 =                        式中  ——带凸缘圆筒形件拉深系数; ——拉深件筒形部分的直径; ——坯料直径。 判断拉深件能否一次拉深成形,仅需比较所需总的拉深系数 总与第一次允许的极限拉深 的大小即可。当 总> 时,则该零件可一次拉深成形,否则需要多次拉深。 第 次拉深后的直径为:                                       式中 为第 次拉深系数,; 为前次拉深的筒部直径(mm)。 当计算到 ≤ (工件直径)时,总的拉深次数 就确定了。 坯料的相对厚度: 查表2-3得: =0.41,则 ,所以只需要一次拉伸。 表2-3 带凸缘筒形件第一次拉深的极限拉深系数m1(适用于08、10铜) 凸缘相对直径dt/d 毛坯相对厚度t/D×100 2~1.5 <1.5~1.0 <1.0~0.6 <0.6~0.3 <0.3~0.15 1.1 >1.1~1.3 >1.3~1.5 >1.5~1.8 >1.8~2.0 >2.0~2.2 >2.2~2.5 >2.5~2.8 >2.8~3.0 0.51 0.49 0.47 0.45 0.42 0.40 0.37 0.34 0.32 0.53 0.51 0.49 0.46 0.43 0.40 0.38 0.35 0.33 0.55 0.53 0.50 0.47 0.44 0.42 0.38 0.35 0.33 0.57 0.54 0.51 0.48 0.45 0.42 0.38 0.35 0.33 0.59 0.55 0.52 0.48 0.45 0.42 0.38 0.35 0.33 2.利用相对拉伸高度 确定拉伸次数 首先就是出拉伸相对高度,即 ,若计算出 EMBED Equation.DSMT4 ,就需要一次拉伸。若计算出 EMBED Equation.DSMT4 ,就需要多次拉伸。 =6.5-1.75=2.75mm =14-0.5=13.5mm 则, =0.2,查表2-3可知,第一次最大拉伸高度为; =0.24,所以, EMBED Equation.DSMT4 ,可以一次拉伸。 表2-3圆筒形件不用压边圈的极限拉深系数 毛坯相对厚度t/D×100 各次拉伸系数 m1 m2 m3 m4 m5 m6 0.8 1.0 1.5 2.0 2.5 3.0 >3 0.80 0.75 0.65 0.60 0.55 0.53 0.50 0.88 0.85 0.80 0.75 0.75 0.75 0.70 0.90 0.84 0.80 0.80 0.80 0.84 0.84 0.84 0.84 0.90 0.87 0.87 0.87 0.90 0.90 0.90 3.各次拉深后高度可按下式计算:                       式中: ——考虑每次多拉入筒部的材料量后求得的假想毛坯直径; ——零件凸缘直径 (包括修边量); ——第 次拉深后的工件直径; ——第 次拉深后圆筒侧壁与底部间的圆角半径; —— 次拉深后凸缘与圆筒侧壁间的圆角半径。 则, 2.5.2拉伸模具凸凹模尺寸的确定 1.凸、凹模的圆角半径 1) 凹模圆角半径 凹模圆角半径 越大,材料越易进入凹模,但 过大,材料易起皱。因此,在材料不起皱的前提下, 宜取大一些。 第一次 (包括只有一次) 拉深的凹模圆角半径可按以下经验公式计算: = 0.8   = =1.70mm             式中  ——凹模圆角半径; ——坯料直径; ——凹模内径(当工件料厚t≥1时,也可取首次拉深时工件的中线尺寸); ——材料厚度。 2) 凸模圆角半径 凸模圆角半径 过小,会使坯料在此受到过大的弯曲变形,导致危险断面材料严 重变薄甚至拉裂; 过大,会使坯料悬空部分增大,容易产生“内起皱” 现象。一般 < ,单次拉深或多次拉深的第一次拉深可取: =(0.7 1.0)  =1.02mm      ——凹模圆角半径  2.拉伸凸凹模工作部分尺寸的计算 凸、凹模单边间隙可按下式确定:   Z = (1~1.1 ) t=0.55               Z──凸、凹模单边间隙; t──材料厚度的最大极限尺寸。 当拉深件标注外形尺寸则:  =         =             当拉深件标注内形尺寸则:  =                = 、 ——凹模工作尺寸; 、 ——凸模工作尺寸; 、 ——拉深件的最大外形尺寸和最小内形尺寸;  Z——凸、凹模单边间隙; ∆——拉深件的公差; 、 ——凸、凹模的制造公差,可按IT6~IT9级确定。  拉深凸模出气孔按 2.5.3拉深力的计算及压力机的选择 首次拉伸                = EMBED Equation.DSMT4 EMBED Equation.DSMT4 EMBED Equation.DSMT4 EMBED Equation.DSMT4                           以后各次拉深           = EMBED Equation.DSMT4 EMBED Equation.DSMT4 EMBED Equation.DSMT4   ( =2、3、…、 )         式中  ——拉深力 、 、…、 ——各次拉深工序件直径(mm); ——板料厚度(mm); ——拉深件材料的抗拉强度(MPa); 、 ——修正系数,与拉深系数有关 = ~ EMBED Equation.DSMT4 ~ =7740.88N 压力机公称压力: > 查表取压力机的型号:开式压力机 J23-6.3 3. 模具及相关零部件结构类型的选择 3.1模柄和模架的选用 1.常用的结构形式有:整体式,压入式和旋转式。如图: 整体式 压入式 旋转式 图3-1 由这次的模具的特点和设计要求采用 的压入式结构形式。 2模架的选用 1.考虑到设计的拉伸模具有相对比较简单的单一工序的模具,故采用I级精度的 后导柱模架。 图3-2 3.2 凸模的基本结构形式与选用 A型圆形凸模(多用于d=1~15mm的场合) 图3-3 .B型圆形凸模(多用于d=8~30mm的场合) 图3-4 4. 模具主要零部件结构尺寸的计算与确定 4.1 凸模尺寸的计算与确定 1凸模尺寸和材料 = + + + 其中, -凸模长度 -固定板厚度 -模套厚度 -自由尺寸(10~20mm) = + + =25+0.5×30+17=57mm 加工精度及表面粗造度:凸模和凸模固定板采用 的配合形式。 材料的选择及热处理要求:T8A T10A 淬火,58~62HRC 2 凸模固定板 固定板的尺寸的确定:固定板的厚度—— 当凸模直径为 时,固定板的厚度可以取直径的1~1.5倍。 表面质量要求:上下安装表面, EMBED Equation.DSMT4 ,其余 ,上下面应与安装孔中心线垂直。 材料:45 Q235 3 凸模垫板 凸模垫板的尺寸基本与固定板相似,只是在厚度方面要小些。 外形尺寸:外形尺寸基本与凸模固定板尺寸相同,厚度 材料的选择及热处理要求:45 淬硬 48~52HRC 表面质量要求:上表面 其余 4.2凹模与相关零件的尺寸确定 1.凹模的尺寸及材料 凹模厚度: EMBED Equation.DSMT4 k—修正系数 b—凹模刃口最大长度 =0.35×15=8.05mm<15mm,所以, 取21mm 凹模的外形尺寸: =30mm =17+3×21=80mm =22+3×21=85mm 由于C一般大于或等于30mm,取30mm。 故外形尺寸为 85×80×21mm 表面粗造度:上下凹模表面 刃口 其余 材料的选择及热处理要求:T8A T10A 淬火 60~64HRC 2. 凹模模套尺寸确定 外形尺寸与凸模固定板基本相同,但其结构与凹模相适应,尺寸确定与凹模相关。 材料的选择及热处理要求:Q235 淬硬 48~52HRC 4.3凸凹模及相关零件 1. 凸凹模 凸凹模的主要尺寸的确定主要考虑其固定板和与凹模尺寸相配对的部分尺寸。 材料的选择及热处理要求:T8A T10A 淬火 60~64HRC 2.凸凹模固定板 外形尺寸与凸凹模和其垫板配合。 表面质量要求:上下安装表面, EMBED Equation.DSMT4 ,其余 ,上下面应与安装孔中心线垂直。 材料:45 Q235 3.垫板 凸凹模垫板考虑与上模板的尺寸以及与固定板的尺寸配合。 外形尺寸:外形尺寸基本与凸凹模固定板尺寸相同,厚度 材料的选择及热处理要求:45 淬硬 48~52HRC 表面质量要求:上表面 其余 4.4模架的尺寸与材料的选择 图4-1 B=130mm 材料的选择及热处理要求:其中主要的上下模板的材料均为HT200或者HT25 导柱材料为:20钢或者T10 热处理:渗碳淬 导套材料为:20钢或者T10 热处理:渗碳淬 第五章 基于Pro/E 冲压模具设计的应用 5.1,Pro/E的简介:  1985年,PTC公司成立于美国波士顿,开始参数化建模软件的研究。1988年,V1.0的Pro/ENGINEER诞生了。经过10余年的发展,Pro/ENGINEER已经成为三维建模软件的领头羊。目前已经发布了Pro/ENGINEER proewildfire6.0。PTC的系列软件包括了在工业设计和机械设计等方面的多项功能,还包括对大型装配体的管理、功能仿真、制造、产品数据管理等等。Pro/ENGINEER还提供了目前所能达到的最全面、集成最紧密的产品开发环境。 Pro/ENGINEER的所有模块都是全相关的。这就意味着在产品开发过程中某一处进行的修改,能够扩展到整个设计中,同时自动更新所有的工程文档,包括装配体、设计图纸,以及制造数据。全相关性鼓励在开发周期的任一点进行修改,却没有任何损失,并使并行工程成为可能,所以能够使开发后期的一些功能提前发挥其作用。   基于特征的参数化造型:Pro/ENGINEER使用用户熟悉的特征作为产品几何模型的构造要素。这些特征是一些普通的机械对象,并且可以按预先设置很容易的进行修改。例如:设计特征有弧、圆角、倒角等等,它们对工程人员来说是很熟悉的,因而易于使用。  装配、加工、制造以及其它学科都使用这些领域独特的特征。通过给这些特征设置参数(不但包括几何尺寸,还包括非几何属性),然后修改参数很容易的进行多次设计叠代,实现产品开发。   数据管理:加速投放市场,需要在较短的时间内开发更多的产品。为了实现这种效率,必须允许多个学科的工程师同时对同一产品进行开发。数据管理模块的开发研制,正是专门用于管理并行工程中同时进行的各项工作,由于使用了Pro/ENGINEER独特的全相关性功能,因而使之成为可能。   装配管理:Pro/ENGINEER的基本结构能够使您利用一些直观的命令,例如“啮合”、“插入”、“对齐”等很容易的把零件装配起来,同时保持设计意图。高级的功能支持大型复杂装配体的构造和管理,这些装配体中零件的数量不受限制。 易于使用:菜单以直观的方式联级出现,提供了逻辑选项和预先选取的最普通选项,同时还提供了简短的菜单描述和完整的在线帮助,这种形式使得容易学习和使用。 5.2基于PDX的拉深模设计方法 整个模具的创建过程,如模板设计以及冲压件、导向件、螺钉和其他元件的装配都必须基于条带布局,故设计单工序的拉深模时,必须从开发钣金件条带布局入手,再在条带布局的基础上完成整个模具的设计,一般来说,基于PDX的拉深模设计过程如下。 (1) 创建工作参照零件 在布置条带前,必须创建工作参照零件,以确保PDX中对工作参照所做的更改不会影响原始设计零件本身。在这一步里,用户需要完成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 利用“通过合并”或“通过族表”的方式创建完成工作参照零件。 2 将零件装换为钣金件模式,在这个过程中,须选择合适的驱动曲面。 3 指定钣金件的材料属性,包括材料种类、折弯因子等。 4 准备工件,为后续的工作提高一些基本信息,如驱动曲面、装配坐标系等。 5 将切口填入钣金件,使用平整集合形状替换凸模。 (2) 创建条带布局 条带布局预先定义成形、切削或冲压的几个形状位置。为了便于完成此项任务,在条带上布置是没有切口或变形的完全展平的工件。在这一步里,用户需要完成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① 定义条带布局,包括条带组件和条带零件的命名,定义站的宽度和高度、冲压站的数目以及条带前后的偏移等。 ② 在条带上放置工作参照零件。 ③ 设置冲压参照,指定冲压站的类型和位置。 (3) 创建模具组项目 ① 创建新项目,在用PDX设计模架之前,必须先指定项目的名称、零件前缀和项目使用的模板等。 ② 定义各模板属性,包括模板的尺寸属性、各模板在模架中的位置属性、模板的材料类型等。 ③ 添加条带,指定条带的位置和进给方向。 ④ 设置元件阵列,为不同的阵列类型指定位置参数。 (4) 创建成形零件 在创建成形冲压件前,必须先要在钣金件上创建一基准点作为放置冲压件的参照点。 (5) 创建或装配其他零件 (6) 装配阵列类零件 以上即为基于PDX设计拉深模具的一般流程,在实际设计中,可以根据需要适当的增加或减少一些辅助步骤,或者变换一些步骤次序。 图 5-1 凹模 5.3 基于Pro/E模具装配 5.3.1零件装配的基本操作 ①创建装配文档 文件→新建…→文档类型选择“组件”,输入文档名称,去掉“使用缺省模版”前的( →模版=“mmns_asm_design” → 确定 ② 装配零件 特征工具条“”或插入→元件→装配(A)…→选取要装配的零件→打开→零件显示在屏幕上,同时打开“元件放置”对话框,如图5-1所示→定义装配约束→确定 图 5-2 装配图 ③删除零件: 选中零件→右键→删除 ④修改装配关系: 选中零件→右键→编辑定义 装配约束类型 Pro/E的装配约束类型有图5-3所示的几种。 图5-3 图5-4 5.3.2零件复制 ①零件阵列:选取欲阵列的零件→阵列工具右键→ ②零件复制:选取零件→编辑→重复→打开图5-3所示对话框→选取欲重复的约束→添加→给定复制位置→确认。 图 5-5 图5-6 5.3.3 颜色设定 视图→颜色和外观→ 5.3.4 做剖面 5.3.5 爆炸图 1.自动爆炸:视图→分解→分解视图→ 2.爆炸还原:视图→分解→取消分解视图 3.手动爆炸:视图→分解→编辑位置→弹出图5-4所示对话框→……→ 图 5-7 爆炸图 5.3.6在装配中修改零件 令零件的特征显示在模型树中,选中特定零件的某个特征→右键→编辑/编辑定义→可以采用如零件设计同样的方式修改此零件,注意修改之后应及时再生。 将零件激活,可以在装配中参照其它元件详细设计该零件。 5.3.7 装配分析与干涉检查 主菜单分析(图5-5)中的各项用以做装配分析,其中分析→模型分析…→全局干涉用作干涉检查(图5-6)。 图5-8 图5-9 5.3.8装配中的零件设计(自上而下的设计) 特征工具条“”或插入→元件→创建(C)…→ 5.3.9 在装配设计中,应灵活使用Layer及Hide、Unhide功能 5.4 Pro/E转化为工程图 随着3D CAD软件应用技术的突飞猛进,设计已经由传统的先2D后3D设计观点,反向进入先3D后2D的正确顺序。传统的先2D后3D设计观点,使得人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大大受到限制,除了少数人外,大多数人几乎只能将设计理念停留在模仿的阶段。先3D后2D的设计将充分结合人脑和电脑,将人类的想象力充分发挥在3D的平台上,虽然这样做会困难一些,但是其中节省下来的设计时间和修正成本是非常可观的,同时质量也高于过去。 在国内众多企业中二维设计软件AutoCAD应用尤为普遍,因此RP0/E与AutoCAD的数据转换是PRO/E用户经常遇到的事,而且PRO/E生成的工程图是基于欧洲标准设计的,在某些方面与国标有一定出入,有的用户需要借用AutoCAD输出工程图;在某些数控系统中,由于所带的编程系统需要用AutoCAD作源图,用户也需要进行格式转换;有的协作企业,为便于技术交流,也需要为合作伙伴提供AutoCAD图形文件。作为“工程语言”的二维工程图仍然是工程界表达和交流技术思想和信息的重要媒介。因此,在很多情况下用户需要把PRO/E工程图文件转化为AutoCAD的DWG格式文件,以满足不同的需求。 工程图的设计必须严格按照国家制图标准的相关规定来完成,如选择标准的幅面、图框、标题栏及粗糙度符号等,在实际设计时可以从模板库中直接调用合适的模板文件,再加入视图及进行少量的文本修改就可以完成工程图的设计,极大地提高了设计效率。 转化的基本步骤:①创建一个绘图文件(如图选好设置) 图5-4-1凸模固定板 图5-4-2凸模固定板 ②在DRW0001界面点中的绘图视图 图5-4-3 绘图视图对话框 ③将第2步骤中的视图以DWG格式保存 图5-4-4 保存对话框 ④通过AUTO CAD将转化的打开,并修改其中的一些曲线面等 图 5-10 装配图 参考文献 [1]葛正浩.Pro/E 钣金零件及其成形模具设计.化学工业出版社.2006年 [2]屈伟平.国内模具行业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 [J].《装备机械》,2006第4期, [3]王华侨 李新洲 许建明.冲压模具业发展现状及技术趋势现状 [J].中国三江航天集团国营红阳机械厂.2006年 [4]王忠洲.国外模具发展概况[J].《四川工业学院学报》,1992年02期 [5]吴诗淳.冲压工艺及模具设计.西北工业大学出版社.2006年 [6] 和青芳.Pro/E 产品设计与机构动力学分析.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年 [7]杨玉英.实用冲压工艺及模具设计手册.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年 [8]周大隽.冲模结构设计.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年 [9]吴诗淳.冲压工艺及模具设计.西北工业大学出版社.2006年 [10]陈仪先.机械制造基础.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5年 [11]纪刚名.机械设计.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 [12]王先逵.机械制造工艺学.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年 [13] Mahajan P V etal. Design for stamping. New York ASME.1993年 [14]陈炳明.Pro/E立体制图.电子工业出版社.2006年 [15]刘航.模具制造技术.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5年 [16]詹友刚. Pro/E基础教程.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年 [17]贺培成.装配图参数化在模具设计中的应用[J].锻压机械.1992年02期 [18]刘志学.冲压模具设计资源与三维图库系统开发技术.四川大学出版社.2004年 [19]李志刚.模具计算机辅助设计.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1990年 毕业设计(论文)原创性声明和使用授权说明 原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承诺:所呈交的毕业设计(论文),是我个人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成果。尽我所知,除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不包含其他人或组织已经发表或公布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我为获得 及其它教育机构的学位或学历而使用过的材料。对本研究提供过帮助和做出过贡献的个人或集体,均已在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了谢意。 作 者 签 名:       日  期:        ​​​​​​​​​​​​ 指导教师签名:        日  期:        使用授权说明 本人完全了解 大学关于收集、保存、使用毕业设计(论文)的规定,即:按照学校要求提交毕业设计(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本;学校有权保存毕业设计(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并提供目录检索与阅览服务;学校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数字化或其它复制手段保存论文;在不以赢利为目的前提下,学校可以公布论文的部分或全部内容。 作者签名:        日  期:        ​​​​​​​​​​​​ 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所取得的研究成果。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的成果作品。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后果由本人承担。 作者签名: 日期: 年 月 日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学校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同意学校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      大学可以将本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和汇编本学位论文。 涉密论文按学校规定处理。 作者签名: 日期: 年 月 日 导师签名: 日期: 年 月 日 独 创 声 明 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毕业设计(论文),是本人在指导老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工作所取得的成果,成果不存在知识产权争议。尽我所知,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设计(论文)不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作品成果。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 本声明的法律后果由本人承担。   作者签名: 二〇一〇年九月二十日   毕业设计(论文)使用授权声明 本人完全了解**学院关于收集、保存、使用毕业设计(论文)的规定。 本人愿意按照学校要求提交学位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同意学校保存学位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或采用影印、数字化或其它复制手段保存设计(论文);同意学校在不以营利为目的的前提下,建立目录检索与阅览服务系统,公布设计(论文)的部分或全部内容,允许他人依法合理使用。 (保密论文在解密后遵守此规定)   作者签名: 二〇一〇年九月二十日 基本要求:写毕业论文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理论联系实际,独立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得到从事本专业工作和进行相关的基本训练。毕业论文应反映出作者能够准确地掌握所学的专业基础知识,基本学会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科学研究的方法,对所研究的题目有一定的 心得体会 决胜全面小康心得体会学党史心得下载党史学习心得下载军训心得免费下载党史学习心得下载 ,论文题目的范围不宜过宽,一般选择本学科某一重要问题的一个侧面。 毕业论文的基本教学要求是: 1、培养学生综合运用、巩固与扩展所学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培养学生独立分析、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培养学生处理数据和信息的能力。2、培养学生正确的理论联系实际的工作作风,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3、培养学生进行社会调查研究;文献资料收集、阅读和整理、使用;提出论点、综合论证、总结写作等基本技能。 毕业论文是毕业生总结性的独立作业,是学生运用在校学习的基本知识和基础理论,去分析、解决一两个实际问题的实践锻炼过程,也是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学习成果的综合性总结,是整个教学活动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撰写毕业论文对于培养学生初步的科学研究能力,提高其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有着重要意义。 毕业论文在进行编写的过程中,需要经过开题报告、论文编写、论文上交评定、论文答辩以及论文评分五个过程,其中开题报告是论文进行的最重要的一个过程,也是论文能否进行的一个重要指标。 撰写意义:1.撰写毕业论文是检验学生在校学习成果的重要措施,也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大学生在毕业前都必须完成毕业论文的撰写任务。申请学位必须提交相应的学位论文,经答辩通过后,方可取得学位。可以这么说,毕业论文是结束大学学习生活走向社会的一个中介和桥梁。毕业论文是大学生才华的第一次显露,是向祖国和人民所交的一份有份量的答卷,是投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报到书。一篇毕业论文虽然不能全面地反映出一个人的才华,也不一定能对社会直接带来巨大的效益,对专业产生开拓性的影响。但是,实践证明,撰写毕业论文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是保证出好人才的重要措施。 2.通过撰写毕业论文,提高写作水平是干部队伍“四化”建设的需要。党中央要求,为了适应现代化建设的需要,领导班子成员应当逐步实现“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这个“四化”的要求,也包含了对干部写作能力和写作水平的要求。 3.提高大学生的写作水平是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需要。在新的历史时期,无论是提高全族的科学文化水平,掌握现代科技知识和科学管理方法,还是培养社会主义新人,都要求我们的干部具有较高的写作能力。在经济建设中,作为领导人员和机关的办事人员,要写指示、通知、总结、调查报告等应用文;要写说明书、广告、解说词等说明文;还要写科学论文、经济评论等议论文。在当今信息社会中,信息对于加快经济发展速度,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发挥着愈来愈大的作用。写作是以语言文字为信号,是传达信息的方式。信息的来源、信息的收集、信息的储存、整理、传播等等都离不开写作。 论文种类:毕业论文是学术论文的一种形式,为了进一步探讨和掌握毕业论文的写作规律和特点,需要对毕业论文进行分类。由于毕业论文本身的内容和性质不同,研究领域、对象、方法、表现方式不同,因此,毕业论文就有不同的分类方法。 按内容性质和研究方法的不同可以把毕业论文分为理论性论文、实验性论文、描述性论文和设计性论文。后三种论文主要是理工科大学生可以选择的论文形式,这里不作介绍。文科大学生一般写的是理论性论文。理论性论文具体又可分成两种:一种是以纯粹的抽象理论为研究对象,研究方法是严密的理论推导和数学运算,有的也涉及实验与观测,用以验证论点的正确性。另一种是以对客观事物和现象的调查、考察所得观测资料以及有关文献资料数据为研究对象,研究方法是对有关资料进行分析、综合、概括、抽象,通过归纳、演绎、类比,提出某种新的理论和新的见解。 按议论的性质不同可以把毕业论文分为立论文和驳论文。立论性的毕业论文是指从正面阐述论证自己的观点和主张。一篇论文侧重于以立论为主,就属于立论性论文。立论文要求论点鲜明,论据充分,论证严密,以理和事实服人。驳论性毕业论文是指通过反驳别人的论点来树立自己的论点和主张。如果毕业论文侧重于以驳论为主,批驳某些错误的观点、见解、理论,就属于驳论性毕业论文。驳论文除按立论文对论点、论据、论证的要求以外,还要求针锋相对,据理力争。 按研究问题的大小不同可以把毕业论文分为宏观论文和微观论文。凡届国家全局性、带有普遍性并对局部工作有一定指导意义的论文,称为宏观论文。它研究的面比较宽广,具有较大范围的影响。反之,研究局部性、具体问题的论文,是微观论文。它对具体工作有指导意义,影响的面窄一些。 另外还有一种综合型的分类方法,即把毕业论文分为专题型、论辩型、综述型和综合型四大类: 1.专题型论文。这是分析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以直接论述的形式发表见解,从正面提出某学科中某一学术问题的一种论文。如本书第十二章例文中的《浅析领导者突出工作重点的方法与艺术》一文,从正面论述了突出重点的工作方法的意义、方法和原则,它表明了作者对突出工作重点方法的肯定和理解。2.论辩型论文。这是针对他人在某学科中某一学术问题的见解,凭借充分的论据,着重揭露其不足或错误之处,通过论辩形式来发表见解的一种论文。3.综述型论文。这是在归纳、总结前人或今人对某学科中某一学术问题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加以介绍或评论,从而发表自己见解的一种论文。4.综合型论文。这是一种将综述型和论辩型两种形式有机结合起来写成的一种论文。如《关于中国民族关系史上的几个问题》一文既介绍了研究民族关系史的现状,又提出了几个值得研究的问题。因此,它是一篇综合型的论文。 写作步骤:毕业论文是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本科专业应考者完成本科阶段学业的最后一个环节,它是应考者的 总结 性独立作业,目的在于总结学习专业的成果,培养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 问题 的能力。从文体而言,它也是对某一专业领域的现实问题或 理论 问题进行 科学 研究 探索的具有一定意义的论说文。完成毕业论文的撰写可以分两个步骤,即选择课题和研究课题。 首先是选择课题。选题是论文撰写成败的关键。因为,选题是毕业论文撰写的第一步,它实际上就是确定“写什么”的问题,亦即确定科学研究的方向。如果“写什么”不明确,“怎么写”就无从谈起。 教育部自学考试办公室有关对毕业论文选题的途径和要求是“为鼓励理论与工作实践结合,应考者可结合本单位或本人从事的工作提出论文题目,报主考学校审查同意后确立。也可由主考学校公布论文题目,由应考者选择。毕业论文的总体要求应与普通全日制高等学校相一致,做到通过论文写作和答辩考核,检验应考者综合运用专业知识的能力”。但不管考生是自己任意选择课题,还是在主考院校公布的指定课题中选择课题,都要坚持选择有科学价值和现实意义的、切实可行的课题。选好课题是毕业论文成功的一半。 第一、要坚持选择有科学价值和现实意义的课题。科学研究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认识世界、改造世界,以推动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 。因此,毕业论文的选题,必须紧密结合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需要,以促进科学事业发展和解决现实存在问题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选题要符合科学研究的正确方向,要具有新颖性,有创新、有理论价值和现实的指导意义或推动作用,一项毫无意义的研究,即使花很大的精力,表达再完善,也将没有丝毫价值。具体地说,考生可从以下三个方面来选题。首先,要从现实的弊端中选题,学习了专业知识,不能仅停留在书本上和理论上,还要下一番功夫,理论联系实际,用已掌握的专业知识,去寻找和解决工作实践中急待解决的问题。其次,要从寻找科学研究的空白处和边缘领域中选题,科学研究。还有许多没有被开垦的处女地,还有许多缺陷和空白,这些都需要填补。应考者应有独特的眼光和超前的意识去思索,去发现,去研究。最后,要从寻找前人研究的不足处和错误处选题,在前人已提出来的研究课题中,许多虽已有初步的研究成果,但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还有待于丰富、完整和发展,这种补充性或纠正性的研究课题,也是有科学价值和现实指导意义的。 第二、要根据自己的能力选择切实可行的课题。毕业论文的写作是一种创造性劳动,不但要有考生个人的见解和主张,同时还需要具备一定的客观条件。由于考生个人的主观、客观条件都是各不相同的,因此在选题时,还应结合自己的特长、兴趣及所具备的客观条件来选题。具体地说,考生可从以下三个方面来综合考虑。首先,要有充足的资料来源。“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在缺少资料的情况下,是很难写出高质量的论文的。选择一个具有丰富资料来源的课题,对课题深入研究与开展很有帮助。其次,要有浓厚的研究兴趣,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课题,可以激发自己研究的热情,调动自己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能够以专心、细心、恒心和耐心的积极心态去完成。最后,要能结合发挥自己的业务专长,每个考生无论能力水平高低,工作岗位如何,都有自己的业务专长,选择那些能结合自己工作、发挥自己业务专长的课题,对顺利完成课题的研究大有益处。 致 谢 这次论文的完成,不止是我自己的努力,同时也有老师的指导,同学的帮助,以及那些无私奉献的前辈,正所谓你知道的越多的时候你才发现你知道的越少,通过这次论文,我想我成长了很多,不只是磨练了我的知识厚度,也使我更加确定了我今后的目标:为今后的计算机事业奋斗。在此我要感谢我的指导老师——***老师,感谢您的指导,才让我有了今天这篇论文,您不仅是我的论文导师,也是我人生的导师,谢谢您!我还要感谢我的同学,四年的相处,虽然我未必记得住每分每秒,但是我记得每一个有你们的精彩瞬间,我相信通过大学的历练,我们都已经长大,变成一个有担当,有能力的新时代青年,感谢你们的陪伴,感谢有你们,这篇论文也有你们的功劳,我想毕业不是我们的相处的结束,它是我们更好相处的开头,祝福你们!我也要感谢父母,这是他们给我的,所有的一切;感谢母校,尽管您不以我为荣,但我一直会以我是一名农大人为荣。 通过这次毕业设计,我学习了很多新知识,也对很多以前的东西有了更深的记忆与理解。漫漫求学路,过程很快乐。我要感谢信息与管理科学学院的老师,我从他们那里学到了许多珍贵的知识和做人处事的道理,以及科学严谨的学术态度,令我受益良多。同时还要感谢学院给了我一个可以认真学习,天天向上的学习环境和机会。 即将结束*大学习生活,我感谢****大学提供了一次在**大接受教育的机会,感谢院校老师的无私教导。感谢各位老师审阅我的论文。 毕业设计(论文)原创性声明和使用授权说明 原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承诺:所呈交的毕业设计(论文),是我个人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成果。尽我所知,除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不包含其他人或组织已经发表或公布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我为获得 及其它教育机构的学位或学历而使用过的材料。对本研究提供过帮助和做出过贡献的个人或集体,均已在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了谢意。 作 者 签 名:       日  期:        ​​​​​​​​​​​​ 指导教师签名:        日  期:        使用授权说明 本人完全了解 大学关于收集、保存、使用毕业设计(论文)的规定,即:按照学校要求提交毕业设计(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本;学校有权保存毕业设计(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并提供目录检索与阅览服务;学校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数字化或其它复制手段保存论文;在不以赢利为目的前提下,学校可以公布论文的部分或全部内容。 作者签名:        日  期:        ​​​​​​​​​​​​ 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所取得的研究成果。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的成果作品。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后果由本人承担。 作者签名: 日期: 年 月 日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学校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同意学校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      大学可以将本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和汇编本学位论文。 涉密论文按学校规定处理。 作者签名: 日期: 年 月 日 导师签名: 日期: 年 月 日 独 创 声 明 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毕业设计(论文),是本人在指导老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工作所取得的成果,成果不存在知识产权争议。尽我所知,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设计(论文)不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作品成果。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 本声明的法律后果由本人承担。   作者签名: 年 月 日   毕业设计(论文)使用授权声明 本人完全了解**学院关于收集、保存、使用毕业设计(论文)的规定。 本人愿意按照学校要求提交学位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同意学校保存学位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或采用影印、数字化或其它复制手段保存设计(论文);同意学校在不以营利为目的的前提下,建立目录检索与阅览服务系统,公布设计(论文)的部分或全部内容,允许他人依法合理使用。 (保密论文在解密后遵守此规定)   作者签名: 年 月 日 基本要求:写毕业论文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理论联系实际,独立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得到从事本专业工作和进行相关的基本训练。毕业论文应反映出作者能够准确地掌握所学的专业基础知识,基本学会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科学研究的方法,对所研究的题目有一定的 心得 信息技术培训心得 下载关于七一讲话心得体会关于国企改革心得体会关于使用希沃白板的心得体会国培计划培训心得体会 体会,论文题目的范围不宜过宽,一般选择本学科某一重要问题的一个侧面。 毕业论文的基本教学要求是: 1、培养学生综合运用、巩固与扩展所学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培养学生独立分析、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培养学生处理数据和信息的能力。2、培养学生正确的理论联系实际的工作作风,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3、培养学生进行社会调查研究;文献资料收集、阅读和整理、使用;提出论点、综合论证、总结写作等基本技能。 毕业论文是毕业生总结性的独立作业,是学生运用在校学习的基本知识和基础理论,去分析、解决一两个实际问题的实践锻炼过程,也是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学习成果的综合性总结,是整个教学活动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撰写毕业论文对于培养学生初步的科学研究能力,提高其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有着重要意义。 毕业论文在进行编写的过程中,需要经过开题报告、论文编写、论文上交评定、论文答辩以及论文评分五个过程,其中开题报告是论文进行的最重要的一个过程,也是论文能否进行的一个重要指标。 撰写意义:1.撰写毕业论文是检验学生在校学习成果的重要措施,也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大学生在毕业前都必须完成毕业论文的撰写任务。申请学位必须提交相应的学位论文,经答辩通过后,方可取得学位。可以这么说,毕业论文是结束大学学习生活走向社会的一个中介和桥梁。毕业论文是大学生才华的第一次显露,是向祖国和人民所交的一份有份量的答卷,是投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报到书。一篇毕业论文虽然不能全面地反映出一个人的才华,也不一定能对社会直接带来巨大的效益,对专业产生开拓性的影响。但是,实践证明,撰写毕业论文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是保证出好人才的重要措施。 2.通过撰写毕业论文,提高写作水平是干部队伍“四化”建设的需要。党中央要求,为了适应现代化建设的需要,领导班子成员应当逐步实现“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这个“四化”的要求,也包含了对干部写作能力和写作水平的要求。 3.提高大学生的写作水平是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需要。在新的历史时期,无论是提高全族的科学文化水平,掌握现代科技知识和科学管理方法,还是培养社会主义新人,都要求我们的干部具有较高的写作能力。在经济建设中,作为领导人员和机关的办事人员,要写指示、通知、总结、调查报告等应用文;要写说明书、广告、解说词等说明文;还要写科学论文、经济评论等议论文。在当今信息社会中,信息对于加快经济发展速度,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发挥着愈来愈大的作用。写作是以语言文字为信号,是传达信息的方式。信息的来源、信息的收集、信息的储存、整理、传播等等都离不开写作。 论文种类:毕业论文是学术论文的一种形式,为了进一步探讨和掌握毕业论文的写作规律和特点,需要对毕业论文进行分类。由于毕业论文本身的内容和性质不同,研究领域、对象、方法、表现方式不同,因此,毕业论文就有不同的分类方法。 按内容性质和研究方法的不同可以把毕业论文分为理论性论文、实验性论文、描述性论文和设计性论文。后三种论文主要是理工科大学生可以选择的论文形式,这里不作介绍。文科大学生一般写的是理论性论文。理论性论文具体又可分成两种:一种是以纯粹的抽象理论为研究对象,研究方法是严密的理论推导和数学运算,有的也涉及实验与观测,用以验证论点的正确性。另一种是以对客观事物和现象的调查、考察所得观测资料以及有关文献资料数据为研究对象,研究方法是对有关资料进行分析、综合、概括、抽象,通过归纳、演绎、类比,提出某种新的理论和新的见解。 按议论的性质不同可以把毕业论文分为立论文和驳论文。立论性的毕业论文是指从正面阐述论证自己的观点和主张。一篇论文侧重于以立论为主,就属于立论性论文。立论文要求论点鲜明,论据充分,论证严密,以理和事实服人。驳论性毕业论文是指通过反驳别人的论点来树立自己的论点和主张。如果毕业论文侧重于以驳论为主,批驳某些错误的观点、见解、理论,就属于驳论性毕业论文。驳论文除按立论文对论点、论据、论证的要求以外,还要求针锋相对,据理力争。 按研究问题的大小不同可以把毕业论文分为宏观论文和微观论文。凡届国家全局性、带有普遍性并对局部工作有一定指导意义的论文,称为宏观论文。它研究的面比较宽广,具有较大范围的影响。反之,研究局部性、具体问题的论文,是微观论文。它对具体工作有指导意义,影响的面窄一些。 另外还有一种综合型的分类方法,即把毕业论文分为专题型、论辩型、综述型和综合型四大类: 1.专题型论文。这是分析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以直接论述的形式发表见解,从正面提出某学科中某一学术问题的一种论文。如本书第十二章例文中的《浅析领导者突出工作重点的方法与艺术》一文,从正面论述了突出重点的工作方法的意义、方法和原则,它表明了作者对突出工作重点方法的肯定和理解。2.论辩型论文。这是针对他人在某学科中某一学术问题的见解,凭借充分的论据,着重揭露其不足或错误之处,通过论辩形式来发表见解的一种论文。3.综述型论文。这是在归纳、总结前人或今人对某学科中某一学术问题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加以介绍或评论,从而发表自己见解的一种论文。4.综合型论文。这是一种将综述型和论辩型两种形式有机结合起来写成的一种论文。如《关于中国民族关系史上的几个问题》一文既介绍了研究民族关系史的现状,又提出了几个值得研究的问题。因此,它是一篇综合型的论文。 写作步骤:毕业论文是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本科专业应考者完成本科阶段学业的最后一个环节,它是应考者的 总结 性独立作业,目的在于总结学习专业的成果,培养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 问题 的能力。从文体而言,它也是对某一专业领域的现实问题或 理论 问题进行 科学 研究 探索的具有一定意义的论说文。完成毕业论文的撰写可以分两个步骤,即选择课题和研究课题。 首先是选择课题。选题是论文撰写成败的关键。因为,选题是毕业论文撰写的第一步,它实际上就是确定“写什么”的问题,亦即确定科学研究的方向。如果“写什么”不明确,“怎么写”就无从谈起。 教育部自学考试办公室有关对毕业论文选题的途径和要求是“为鼓励理论与工作实践结合,应考者可结合本单位或本人从事的工作提出论文题目,报主考学校审查同意后确立。也可由主考学校公布论文题目,由应考者选择。毕业论文的总体要求应与普通全日制高等学校相一致,做到通过论文写作和答辩考核,检验应考者综合运用专业知识的能力”。但不管考生是自己任意选择课题,还是在主考院校公布的指定课题中选择课题,都要坚持选择有科学价值和现实意义的、切实可行的课题。选好课题是毕业论文成功的一半。 第一、要坚持选择有科学价值和现实意义的课题。科学研究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认识世界、改造世界,以推动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 。因此,毕业论文的选题,必须紧密结合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需要,以促进科学事业发展和解决现实存在问题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选题要符合科学研究的正确方向,要具有新颖性,有创新、有理论价值和现实的指导意义或推动作用,一项毫无意义的研究,即使花很大的精力,表达再完善,也将没有丝毫价值。具体地说,考生可从以下三个方面来选题。首先,要从现实的弊端中选题,学习了专业知识,不能仅停留在书本上和理论上,还要下一番功夫,理论联系实际,用已掌握的专业知识,去寻找和解决工作实践中急待解决的问题。其次,要从寻找科学研究的空白处和边缘领域中选题,科学研究。还有许多没有被开垦的处女地,还有许多缺陷和空白,这些都需要填补。应考者应有独特的眼光和超前的意识去思索,去发现,去研究。最后,要从寻找前人研究的不足处和错误处选题,在前人已提出来的研究课题中,许多虽已有初步的研究成果,但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还有待于丰富、完整和发展,这种补充性或纠正性的研究课题,也是有科学价值和现实指导意义的。 第二、要根据自己的能力选择切实可行的课题。毕业论文的写作是一种创造性劳动,不但要有考生个人的见解和主张,同时还需要具备一定的客观条件。由于考生个人的主观、客观条件都是各不相同的,因此在选题时,还应结合自己的特长、兴趣及所具备的客观条件来选题。具体地说,考生可从以下三个方面来综合考虑。首先,要有充足的资料来源。“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在缺少资料的情况下,是很难写出高质量的论文的。选择一个具有丰富资料来源的课题,对课题深入研究与开展很有帮助。其次,要有浓厚的研究兴趣,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课题,可以激发自己研究的热情,调动自己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能够以专心、细心、恒心和耐心的积极心态去完成。最后,要能结合发挥自己的业务专长,每个考生无论能力水平高低,工作岗位如何,都有自己的业务专长,选择那些能结合自己工作、发挥自己业务专长的课题,对顺利完成课题的研究大有益处。 致 谢 这次论文的完成,不止是我自己的努力,同时也有老师的指导,同学的帮助,以及那些无私奉献的前辈,正所谓你知道的越多的时候你才发现你知道的越少,通过这次论文,我想我成长了很多,不只是磨练了我的知识厚度,也使我更加确定了我今后的目标:为今后的计算机事业奋斗。在此我要感谢我的指导老师——***老师,感谢您的指导,才让我有了今天这篇论文,您不仅是我的论文导师,也是我人生的导师,谢谢您!我还要感谢我的同学,四年的相处,虽然我未必记得住每分每秒,但是我记得每一个有你们的精彩瞬间,我相信通过大学的历练,我们都已经长大,变成一个有担当,有能力的新时代青年,感谢你们的陪伴,感谢有你们,这篇论文也有你们的功劳,我想毕业不是我们的相处的结束,它是我们更好相处的开头,祝福你们!我也要感谢父母,这是他们给我的,所有的一切;感谢母校,尽管您不以我为荣,但我一直会以我是一名农大人为荣。 通过这次毕业设计,我学习了很多新知识,也对很多以前的东西有了更深的记忆与理解。漫漫求学路,过程很快乐。我要感谢信息与管理科学学院的老师,我从他们那里学到了许多珍贵的知识和做人处事的道理,以及科学严谨的学术态度,令我受益良多。同时还要感谢学院给了我一个可以认真学习,天天向上的学习环境和机会。 即将结束*大学习生活,我感谢****大学提供了一次在**大接受教育的机会,感谢院校老师的无私教导。感谢各位老师审阅我的论文。 59 _1234567953.unknown _1234568017.unknown _1234568049.unknown _1234568081.unknown _1234568097.unknown _1234568105.unknown _1234568113.unknown _1234568117.unknown _1234568121.unknown _1234568123.unknown _1234568125.unknown _1234568127.unknown _1234568128.unknown _1234568126.unknown _1234568124.unknown _1234568122.unknown _1234568119.unknown _1234568120.unknown _1234568118.unknown _1234568115.unknown _1234568116.unknown _1234568114.unknown _1234568109.unknown _1234568111.unknown _1234568112.unknown _1234568110.unknown _1234568107.unknown _1234568108.unknown _1234568106.unknown _1234568101.unknown _1234568103.unknown _1234568104.unknown _1234568102.unknown _1234568099.unknown _1234568100.unknown _1234568098.unknown _1234568089.unknown _1234568093.unknown _1234568095.unknown _1234568096.unknown _1234568094.unknown _1234568091.unknown _1234568092.unknown _1234568090.unknown _1234568085.unknown _1234568087.unknown _1234568088.unknown _1234568086.unknown _1234568083.unknown _1234568084.unknown _1234568082.unknown _1234568065.unknown _1234568073.unknown _1234568077.unknown _1234568079.unknown _1234568080.unknown _1234568078.unknown _1234568075.unknown _1234568076.unknown _1234568074.unknown _1234568069.unknown _1234568071.unknown _1234568072.unknown _1234568070.unknown _1234568067.unknown _1234568068.unknown _1234568066.unknown _1234568057.unknown _1234568061.unknown _1234568063.unknown _1234568064.unknown _1234568062.unknown _1234568059.unknown _1234568060.unknown _1234568058.unknown _1234568053.unknown _1234568055.unknown _1234568056.unknown _1234568054.unknown _1234568051.unknown _1234568052.unknown _1234568050.unknown _1234568033.unknown _1234568041.unknown _1234568045.unknown _1234568047.unknown _1234568048.unknown _1234568046.unknown _1234568043.unknown _1234568044.unknown _1234568042.unknown _1234568037.unknown _1234568039.unknown _1234568040.unknown _1234568038.unknown _1234568035.unknown _1234568036.unknown _1234568034.unknown _1234568025.unknown _1234568029.unknown _1234568031.unknown _1234568032.unknown _1234568030.unknown _1234568027.unknown _1234568028.unknown _1234568026.unknown _1234568021.unknown _1234568023.unknown _1234568024.unknown _1234568022.unknown _1234568019.unknown _1234568020.unknown _1234568018.unknown _1234567985.unknown _1234568001.unknown _1234568009.unknown _1234568013.unknown _1234568015.unknown _1234568016.unknown _1234568014.unknown _1234568011.unknown _1234568012.unknown _1234568010.unknown _1234568005.unknown _1234568007.unknown _1234568008.unknown _1234568006.unknown _1234568003.unknown _1234568004.unknown _1234568002.unknown _1234567993.unknown _1234567997.unknown _1234567999.unknown _1234568000.unknown _1234567998.unknown _1234567995.unknown _1234567996.unknown _1234567994.unknown _1234567989.unknown _1234567991.unknown _1234567992.unknown _1234567990.unknown _1234567987.unknown _1234567988.unknown _1234567986.unknown _1234567969.unknown _1234567977.unknown _1234567981.unknown _1234567983.unknown _1234567984.unknown _1234567982.unknown _1234567979.unknown _1234567980.unknown _1234567978.unknown _1234567973.unknown _1234567975.unknown _1234567976.unknown _1234567974.unknown _1234567971.unknown _1234567972.unknown _1234567970.unknown _1234567961.unknown _1234567965.unknown _1234567967.unknown _1234567968.unknown _1234567966.unknown _1234567963.unknown _1234567964.unknown _1234567962.unknown _1234567957.unknown _1234567959.unknown _1234567960.unknown _1234567958.unknown _1234567955.unknown _1234567956.unknown _1234567954.unknown _1234567921.unknown _1234567937.unknown _1234567945.unknown _1234567949.unknown _1234567951.unknown _1234567952.unknown _1234567950.unknown _1234567947.unknown _1234567948.unknown _1234567946.unknown _1234567941.unknown _1234567943.unknown _1234567944.unknown _1234567942.unknown _1234567939.unknown _1234567940.unknown _1234567938.unknown _1234567929.unknown _1234567933.unknown _1234567935.unknown _1234567936.unknown _1234567934.unknown _1234567931.unknown _1234567932.unknown _1234567930.unknown _1234567925.unknown _1234567927.unknown _1234567928.unknown _1234567926.unknown _1234567923.unknown _1234567924.unknown _1234567922.unknown _1234567905.unknown _1234567913.unknown _1234567917.unknown _1234567919.unknown _1234567920.unknown _1234567918.unknown _1234567915.unknown _1234567916.unknown _1234567914.unknown _1234567909.unknown _1234567911.unknown _1234567912.unknown _1234567910.unknown _1234567907.unknown _1234567908.unknown _1234567906.unknown _1234567897.unknown _1234567901.unknown _1234567903.unknown _1234567904.unknown _1234567902.unknown _1234567899.unknown _1234567900.unknown _1234567898.unknown _1234567893.unknown _1234567895.unknown _1234567896.unknown _1234567894.unknown _1234567891.unknown _1234567892.unknown _1234567890.unknown
本文档为【基于ProE的引出环拉伸模】,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个人认证用户
不系舟红枫
从教近30年,经验丰富,教学水平较高
格式:doc
大小:1MB
软件:Word
页数:59
分类:工学
上传时间:2019-01-23
浏览量: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