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医诊疗方案19脾胃科中医诊疗方案(试行)

中医诊疗方案19脾胃科中医诊疗方案(试行)

举报
开通vip

中医诊疗方案19脾胃科中医诊疗方案(试行) 脾 胃 科 中医诊疗方案(试行) 目 录 肠结病(不完全性肠梗阻)中医诊疗方案(试行)………………429 胃脘痛(胃癌前病变)中医诊疗方案(试行)……………………433 便秘病(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中医诊疗方案(试行)…………439 大肠息肉(结肠息肉)中医诊疗方案(试行)……………………443 呕吐病(急性胃炎)中医诊疗方案(试行)………………………447 肠结病(不完全性肠梗阻)中医诊疗方案(试行) 一、诊断 (一)疾病诊断 1.中医诊断:参照《中医急诊学》(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国家级规划...

中医诊疗方案19脾胃科中医诊疗方案(试行)
脾 胃 科 中医诊疗 方案 气瓶 现场处置方案 .pdf气瓶 现场处置方案 .doc见习基地管理方案.doc关于群访事件的化解方案建筑工地扬尘治理专项方案下载 (试行) 目 录 肠结病(不完全性肠梗阻)中医诊疗方案(试行)………………429 胃脘痛(胃癌前病变)中医诊疗方案(试行)……………………433 便秘病(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中医诊疗方案(试行)…………439 大肠息肉(结肠息肉)中医诊疗方案(试行)……………………443 呕吐病(急性胃炎)中医诊疗方案(试行)………………………447 肠结病(不完全性肠梗阻)中医诊疗方案(试行) 一、诊断 (一)疾病诊断 1.中医诊断:参照《中医急诊学》(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7年)。 (1)主要症状:不同程度和性质的腹痛,腹胀,呕吐,排气排便减少或停止。 (2)影像学检查:立位腹部平片或腹部CT扫描可见小肠、结肠充气扩张,可见液平面。 具备2个主症以上,结合影像学检查结果即可确诊。 本病可见于任何年龄段,以术后、年老体弱者多见,常反复发作,难以根治。 2.西医诊断:参照《临床诊疗指南-外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年),《外科学》(卫生部“十一五”规划教材·第七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年)。 (1)主要症状:不同程度和性质的腹痛,腹胀,呕吐,排气排便减少或停止。 (2)体征:腹部改变为主,腹部可见肠型和蠕动波;可有压痛,或可触及包块;叩诊鼓音;听诊肠鸣音活跃、有气过水声或金属音,或肠鸣音减弱或消失。 (3)影像学检查:立位腹部平片或腹部CT扫描可见小肠、结肠充气扩张,可见液平面。 (二)证候诊断 1.气机壅滞证:腹胀如鼓,腹中转气,腹痛时作时止,痛无定处,恶心,呕吐,无矢气,便闭。舌淡,苔薄白,脉弦紧。 2.实热内结证:腹胀,腹痛拒按,口干口臭,大便秘结,或有身热,烦渴引饮,小便短赤。舌红,舌苔黄腻或燥,脉滑数。 3.脉络瘀阻证:发病突然,腹痛拒按,痛无休止,痛位不移,腹胀如鼓,腹中转气停止,无矢气,便闭。舌红有瘀斑,苔黄,脉弦涩。 4.气阴两虚证:腹部胀满,疼痛,忽急忽缓,喜温喜按,恶心呕吐,大便不通,乏力,面白无华,或有潮热盗汗,舌淡或红,苔白,脉细弱或细数。 二、治疗方案 (一)辨证选择口服(或胃管注入)中药汤剂或中成药 1.气机壅滞证 治法:行气导滞,理气通便。 推荐方药:厚朴三物汤加减。选用厚朴、生大黄、炒枳实、炒莱菔子、砂仁、川楝子、炙甘草等。 中成药:四磨汤口服液等。 2.实热内结证 治法:泻热导滞,通里攻下。 推荐方药:大承气汤加减。选用生大黄、炒枳实、芒硝、厚朴、黄芩、延胡索、白芍、甘草等。 中成药:莫家清宁丸等。 3.脉络瘀阻证 治法:活血化瘀,行气通便。 推荐方药:桃仁承气汤加减。选用桃仁、丹参、当归、生大黄、炒枳实、厚朴、延胡索、白芍、炙甘草等。 4.气阴两虚证 治法:益气养阴,润肠通便。 推荐方药:新加黄龙汤加减。选用麻子仁、苦杏仁、生大黄、枳实、厚朴、太子参、生地、麦冬、当归、黄芪、甘草等。 中成药:麻仁滋脾丸等。 中药胃管注入:禁食患者,可按上述辨证分型,选用相应的中药方剂,每剂熬煎150ml,冷却至适宜温度,经胃管内注入,每次50mL,闭管保留2~3小时,3次/天,直至腹痛、腹胀、呕吐等症状缓解,肠鸣音恢复,大便通畅。 (二)针灸治疗 1.体针: 主穴:足三里、大横、大肠俞、内关、气海、天枢。 寒凝者,可加关元、中脘,或灸气海、神阙。 热结者,可加曲池、合谷、支沟。 食积者,可加梁门、内庭。 虫积者,可加阳陵泉、四缝。 气滞者,可加中脘、行间。 脉络瘀阻者,可加血海等 气阴两虚者,加脾俞、肾俞。 操作 方法 快递客服问题件处理详细方法山木方法pdf计算方法pdf华与华方法下载八字理论方法下载 :患者取仰卧位,肢体穴位垂直进针1.5寸,腹部穴位与腹平面呈45度角斜向下进针1.5~2寸。每隔5~10分钟重复手法1次,留针30分钟。诸穴均施捻转提插,酌情采取泻法或补法。 2.电针:取足三里、天枢穴。腹穴接阴极,下肢穴接阳极,施术3min后接中频刺激,留针20~30分钟。可酌情重复施术,1~2次/天,年老体弱者不适宜。 3.耳针:取交感、大肠、小肠穴,耳穴埋针固定,或用王不留行子固定在穴位上,间断指压。 (三)其他疗法 1.中药灌肠 功效:将中药直达患处,起到缓解腹痛、行气通便的作用。 方药:生大黄、炒枳实、厚朴、桃仁。 用法:一剂煎水200ml,制成灌肠液,以100ml作灌肠,保留30分钟,每日2次。 2.中药外敷 可选用中药单味(如生大黄、芒硝、吴茱萸、生姜、葱白等)或复方(可参考上述中药方剂)研末,调以鸡蛋清或蜂蜜,装入棉布袋内,封闭后平铺于患者上腹部(中脘)、脐部(神阙穴、天枢)紧贴皮肤,进行热敷,30 min/次,每日1~2次,共5天。(实热内结者不适用) 3.肛管排气。 4.胃肠动力治疗仪:可酌情选用。 (四)内科基础治疗 各种类型的不完全性肠梗阻均采用内科基础治疗,参考《临床诊疗指南-外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年),《外科学》(卫生部“十一五”规划教材·第七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年)。主要包括:常规抑酸,营养支持、纠正水、电解质紊乱等治疗,必要时抗炎治疗。 (五) 护理调摄 密切观察病情变化,记录血压、脉搏、体温、呼吸变化;记录24小时出入液体量;记录呕吐次数、量、性状与颜色的改变;记录胃液的量与性状的改变;注意观察腹痛发作的次数与间隔时间;记录有无排气及排便。根据不同证型进行辨证施护、饮食指导、情志调摄及健康教育等。 三、疗效评价 (一)评价标准 1.总体疗效评价 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人民卫生出版社,1997年版,第3辑)肠梗阻的疗效标准制定: 临床痊愈:症状、体征消失,恢复排气排便,腹部X线影像恢复正常。 显效:腹痛消失,腹胀减轻,恢复排气排便,无恶心呕吐,腹部X线影像恢复正常。 有效:腹痛腹胀减轻,有排气排便,无恶心呕吐,腹部X线影像有所改善。 无效:治疗后症状、体征、腹部X线无改善,甚或加重者。 2.症状疗效评价 按计分法算出相应的比率和总有效率。 (1)症状分级 关于同志近三年现实表现材料材料类招标技术评分表图表与交易pdf视力表打印pdf用图表说话 pdf 参照《诊断学》(卫生部“十一五”规划教材·第七版 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年),《临床诊疗指南-外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年),《外科学》(卫生部“十一五”规划教材·第七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年。 症状 Ⅲ级(+++) Ⅱ级(++) Ⅰ级(+) 0级(-) 计分 腹痛 腹痛 不能忍受 腹痛 能忍受 腹痛 较轻 无腹痛 腹胀 腹胀满 辗转不安 腹胀 能忍受 腹胀 较轻 无腹胀 呕吐 不进食也呕吐 进食吐, 不进食不吐 可进食少许 流食,不吐。 无 排便排气 无排便排气 不排便, 有少许排气 排便、排气 不爽 能排便 排气 肠鸣音 消失 3~5分钟未听到 明显减弱 每分钟 低于1次 少于正常 每分钟 1-3次 正常 每分钟 4-5次 亢进 次数多且声音 高亢,甚至有高 调金属音 活跃 音调不特别高亢 无高调金属音 每分钟 10次以上 次数多 每分钟 6~10次 正常 每分钟 4-5次 总积分 (2)疗效指数  按每级3分计,即Ⅰ级3分、Ⅱ级6分、Ⅲ级9分 计算疗效指数:疗效指数=(治疗前症状总分-治疗后症状分数)/治疗前症状总分×100% 疗效指数<40%为无效;41%~60%为有效;61%~80%为显效;80%以上为临床治愈。 (二)评价方法 1.入院时的诊断与评价:在1~2天内完成。内容包括评价标准的各项内容。 2.治疗过程中的评价:对中医证候学内容进行定期评价。 3.出院时的评价:对所有患者按照“评价标准”,从症状、体征、理化检查方面进行评价。 脾胃科中医诊疗方案 胃脘痛(胃癌前病变)中医诊疗方案(试行) 一、诊断 (一)疾病诊断 1.中医诊断:参照《慢性萎缩性胃炎中医诊疗共识意见》(中华中医药学会脾胃病分会,2010年)及《中医内科常见病诊疗指南(中医疾病部分)》(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8年)。 主要症状:胃脘部疼痛、胀满、痞闷。 次要症状:嗳气、吐酸、纳呆、胁痛、腹胀、疲乏、消瘦等。 可见于任何年龄段,以中老年多见,常反复发作,根治难度大。 具备1个主症、2个次症,参考病史,结合组织学检查结果亦可确诊。 2.西医诊断:参考《中国慢性胃炎共识意见》(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2006年)、消化道上皮性肿瘤新国际分类(维也纳分类)(1998年)。 常见上腹部疼痛、腹胀、早饱、食欲减低、或伴有烧心反酸等。症状缺乏特异性,目前临床诊断主要依赖内镜检查,确诊需经活检病理组织学证实。 (1)内镜诊断 肠上皮化生:根据肉眼形态学特征将肠上皮化生分为四类(普通内镜,亦可结合放大内镜:淡黄色结节型:单发或多发的2~3mm 大小淡黄色结节,略呈扁平状突出于胃黏膜,表面呈绒毛状或细颗粒状;瓷白色小结节型:孤立或多发的细小结节,瓷白色半透明状,表面光滑,柔软,镜下反光较正常胃黏膜强;鱼鳞型:胃小区呈条状扩大,排列呈鱼鳞状,一般呈条片状或弥漫性分布;弥漫型:黏膜弥漫不规则颗粒状不平,略呈灰白色。 异型增生:异型增生病变在放大内镜下有以下三种直接征象: ①轻度凹陷伴细微结构消失或呈不规则的细微小凹,病变较大时在普通内镜下形似糜烂;②轻度隆起伴细微结构消失或呈不规则的细微小凹,病变较大时在普通内镜下形似息肉或结节样的轻度隆起;③平坦而细微结构消失或粗糙紊乱,这种表现在普通内镜下难以识别。间接征象为病变周围呈现中重度IM的D,E型黏膜。异型增生病变经0.5%美蓝染色后常不着色或着色浅淡。 (2)病理诊断 病理组织学检查是确诊胃癌前病变的主要手段。因此,应按照《中国慢性胃炎共识意见》进行常规活检,提高胃癌前病变检出率,同时,对于经胃镜观察怀疑有肠上皮化生和异型增生的部分应重点活检。 肠上皮化生:胃黏膜肠上皮化是指胃黏膜上皮及腺上皮在病理情况下转变为肠黏膜上皮及肠腺上皮。肠上皮化生表面上皮或/和腺体占黏膜1/3以下的为轻度、1/3-2/3的为中度,2/3以上为重度。 异型增生:国际胃癌研究组将细胞的不典型性、组织结构的紊乱和细胞分化异常三项指标作为诊断标准,采用3级分类,即轻度、中度、重度。轻度:腺管轻度增多,形状稍不规则,核杆状,略增大、深染,部分由基底上移,出现假复层;分泌空泡略减少。 中度:腺管结构紊乱较明显,大小形状不规则、密集、分支状;核增大、粗杆状、深染、密集呈假复层,排列较乱,参差不齐,核分裂象增多,但主要见于基底部;分泌明显减少或消失。 重度:腺管密集,大小形状、排列甚不规则,紊乱,甚至背靠背、共壁;核增大,变椭圆或圆形,染色质增多,核浆比值增大,核密集且多达细胞顶部,假复层明显,排列紊乱,顶部亦见核分裂象;分泌消失。 (二)证候诊断 1.肝胃气滞证:胃脘胀满或胀痛,胁肋胀痛,症状因情绪因素诱发或加重,嗳气频作,胸闷不舒。舌苔薄白,脉弦。 2.肝胃郁热证:胃脘饥嘈不适或灼痛,心烦易怒,嘈杂反酸,口干口苦,大便干燥。舌质红苔黄,脉弦或弦数。 3.脾胃湿热证:脘腹痞满,食少纳呆,口干口苦,身重困倦,小便短黄,恶心欲呕。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或数。 4.脾胃气虚证:胃脘胀满或胃痛隐隐,餐后明显,饮食不慎后易加重或发作,纳呆,疲倦乏力,少气懒言,四肢不温,大便溏薄。舌淡或有齿痕,苔薄白,脉沉弱。 5.脾胃虚寒证:胃痛隐隐,绵绵不休,喜温喜按,劳累或受凉后发作或加重,泛吐清水,神疲纳呆,四肢倦怠,手足不温,大便溏薄。舌淡苔白,脉虚弱。 6.胃阴不足证:胃脘灼热疼痛,胃中嘈杂,似饥而不欲食,口干舌燥,大便干结。舌红少津或有裂纹,苔少或无,脉细或数。 7.胃络瘀血证:胃脘痞满或痛有定处,胃痛拒按,黑便,面色暗滞。舌质暗红或有瘀点、瘀斑,脉弦涩。 二、治疗方案 (一)辨证选择口服中药汤剂或中成药 1.肝胃气滞证 治法:疏肝解郁,理气和胃。 推荐方药:柴胡疏肝散加减。柴胡、香附、枳壳、白芍、甘草、陈皮、佛手、百合、乌药等。 中成药:气滞胃痛颗粒、胃苏颗粒等。 2.肝胃郁热证 治法:疏肝和胃,解郁清热。 推荐方药:化肝煎合左金丸加减。柴胡、赤芍、青皮、陈皮、龙胆草、黄连、吴茱萸、乌贼骨、浙贝母、丹皮、栀子、甘草等。 中成药:加味左金丸等。 3.脾胃湿热证 治法:清热化湿,宽中醒脾。 推荐方药:黄连温胆汤加减。黄连、半夏、陈皮、茯苓、枳壳、竹茹、黄芩、滑石、大腹皮等。 中成药:三九胃泰胶囊等。 4.脾胃气虚证 治法:健脾益气,调胃和中。 推荐方药:香砂六君子汤加减。党参、炒白术、茯苓、炙甘草、陈皮、木香、法半夏等。 中成药:香砂六君丸等。 5.脾胃虚寒证 治法:温中健脾,散寒和胃。 推荐方药:黄芪健中汤合理中汤加减。黄芪、桂枝、干姜、白术、法半夏、陈皮、党参、茯苓、炙甘草等。 中成药:胃复春片、温胃舒胶囊、虚寒胃痛颗粒等。 6.胃阴不足证 治法:养阴生津,益胃和中。 推荐方药:沙参麦冬汤加减。北沙参、麦冬、生地、玉竹、百合、乌药、佛手等。 中成药:养胃舒胶囊、阴虚胃痛颗粒等。 7.胃络瘀阻证 治法:活血通络,理气化瘀。 推荐方药:丹参饮合失笑散加减。丹参、砂仁、蒲黄、莪术、五灵脂、三七粉(冲)、元胡、川芎、当归等。 中成药:摩罗丹等。 此外,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上,酌情选用白花蛇舌草、半枝莲、半边莲、蜂房、薏苡仁、三七粉、莪术、丹参等以促进癌前病变逆转。 (二)针灸治疗 推荐选穴:以中脘、足三里(双)为基础穴位。肝胃气滞或肝胃郁热证加章门(双)、天枢(双);脾胃湿热证加丰隆(双)、天枢(双);脾胃气虚或脾胃虚寒证加关元、神阙;胃阴亏虚证加三阴交(双)。 (三)特色疗法 根据病情需要,可选用药物敷贴疗法、穴位埋线疗法、中药足浴疗法、背腧穴循经走罐或其他中医特色疗法。 1.药物敷贴疗法 功能:温经通络、消痞止痛。 推荐处方:生川乌、白芷、花椒、白附子、干姜、川芎、细辛等。 方法:共研细末,黄酒调敷,贴敷穴位。取穴:中脘、天枢、胃俞、脾俞等,每日1次,每次2~4小时。 禁忌:对药物过敏者、孕妇等。 2.穴位埋线疗法 功效:疏通经络、调和气血;补虚泻实,扶正祛邪。 方法:四诊合参,并进行经络诊查,制定穴位处方。 7~14天穴位埋线一次,3~5次为一疗程。 3.中药足浴疗法 推荐处方:当归、细辛、川芎、木瓜、红花、甘草等。据具体情况辨证加减。 方法:将煎煮好药液加入足浴器中,温度控制在恒定40℃~42℃,每天一次,15~20次为一疗程。 禁忌:过敏、脱皮、有出血症、安装有心脏起博器、身体极度虚弱者。 4.背腧穴循经走罐 方法:结合中医辨证、经络诊查,以明确病变的脏腑经络及敏感部位。循环操作走、闪、座罐及罐底揉按敏感腧穴等,后留罐,每日或隔日1次,每个疗程15天。 禁忌:身体极度消耗者;血液病患者;皮肤易过敏者、易起泡、发红者;孕妇等。 5.其他疗法 根据单位情况,积极使用中医诊疗设备,如胃动力治疗仪、中药离子导入、经络治疗仪、艾灸仪等。 (四)护理调摄 根据不同证型进行辨证施食、饮食指导、情志调摄及健康教育等。 三、疗效评价 (一)评价标准 1.主要症状疗效评价标准 主要症状(胃脘痛及痞满)的记录与评价。按症状改善百分率=(治疗前总积分-治疗后总积分)/治疗前总积分×100%,计算主要症状改善百分率。 (1)痊愈:症状消失。 (2)显效:症状改善百分率≥80%。 (3)改善:50%≤症状改善百分率<80%。 (4)无效:症状改善百分率<50%。 (5)恶化:症状改善百分率为负值。 2.证候疗效评定标准 采用尼莫地平法计算,疗效指数=(治疗前积分-治疗后积分)/治疗前积分×100%。 (1) 临床痊愈:症状、体征消失或基本消失,疗效指数≥95%。 (2) 显效:症状、体征明显改善,70%≤疗效指数<95%。 (3) 有效:症状、体征明显好转,30%≤疗效指数<70%。 (4) 无效:症状,体征无明显改善,甚或加重,疗效指数<30%。 3.内镜下胃黏膜疗效评定 分别对胃镜下红斑、糜烂、出血、胆汁反流,花斑、苍白、血管显露、黏膜结节等情况加以统计,计算各单个镜下表现的改善等级及总积分改善程度. (1)痊愈:胃黏膜恢复正常。 (2)显效:胃黏膜病变积分减少2级以上。 (3)有效:胃黏膜病变积分减少1级。 (4)无效:胃黏膜病变无改变或加重。 4.胃黏膜组织学疗效评定 分别对病理组织学中慢性炎症、活动性、肠上皮化生、异型增生的情况加以统计,计算各单个病理表现的改善等级或总积分改善程度,或比较异型增生消失率。 (1)痊愈:胃黏膜病理恢复正常。 (2)显效:胃黏膜病理积分减少2级。 (3)有效:胃黏膜病理积分减少1级。 (4)无效:胃黏膜炎症程度无改变或加重。 5.量表评价标准 以所采用量表(如SF-36、PRO量表)的总积分及各领域积分前后变化进行直接比较判定。 (二)评价方法 1.初次就诊时进行症状、中医证候学、生活质量、胃镜、病理组织学评价。 2.治疗过程中每月对主要症状、中医证候学进行定期评价。 3.治疗结束时对所有患者进行主要症状、中医证候学、生活质量评价,根据需要和实际情况进行胃镜、病理组织学评价。 便秘病(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中医诊疗方案(试行) 一、诊断 (一)疾病诊断 1.中医诊断:参照中华中医药学会脾胃病分会制定的《肠易激综合征中医诊疗共识意见》(中华中医药杂志,2010;25(7):1062-1065)。 以排便困难、粪便干结为主症者,应属于中医 “便秘”的范畴。 2.西医诊断:参照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胃肠动力学组制定的《肠易激综合征诊断和治疗的共识意见(2007年,长沙)》(中华消化杂志,2008;1:38-41)。 肠易激综合征诊断包括:反复发作的腹痛或不适,最近3个月内每个月至少有3天出现症状,合并以下2条或多条: ①排便后症状改善;②发作时伴有排便频率改变;③发作时伴有粪便性状(外观)改变。 诊断前症状出现至少6个月,近3个月满足以上标准。 (二)证候诊断 1.肠道气滞证:大便干结,腹痛腹胀,每于情志不畅时便秘加重,胸闷不舒,喜善太息,嗳气频作,心情不畅,脉弦。 2.肠道热结证:大便硬结难下,舌红,苔黄燥,少津,少腹疼痛,按之胀痛,口干口臭,脉数。 3.肺脾气虚证:大便并不干硬,虽有便意,但排便困难,用力努挣则汗出短气,便后乏力,神疲懒言,舌淡苔白,脉弱。 4.脾肾阳虚证:大便干或不干,排出困难,脉沉迟,腹中冷痛,得热则减,小便清长,四肢不温,舌淡苔白。 5.津亏血少证:大便干结,便如羊粪,舌红少苔或舌淡苔白,口干少津,眩晕耳鸣,腰膝酸软,心悸怔忡,两颧红,脉弱。 二、治疗方案 (一)辨证选择口服中药汤剂或中成药 1.肠道气滞证 治法:顺气导滞。 推荐方药:六磨汤加减。木香、乌药、沉香、枳实、槟榔、大黄、龙胆草等。 中成药:木香槟榔丸、枳实导滞丸、四磨汤口服液等。 2.肠道热结证 治法:清热润肠。 推荐方药:麻子仁丸加减。火麻仁、杏仁、白芍、大黄、厚朴、枳实等。 中成药:麻仁润肠丸、黄连上清丸等。 3.肺脾气虚证 治法:益气润肠。 推荐方药:黄芪汤加减。炙黄芪、麻子仁、陈皮、白蜜、枳实、生白术、莱菔子等。 中成药:芪蓉润肠口服液等。 4.脾肾阳虚证 治法:温润通便。 推荐方药:济川煎加减。当归、牛膝、肉苁蓉、泽泻、升麻、枳壳等。 中成药:便秘通、苁蓉通便口服液等。 5.津亏血少证 治法:养血通便。 推荐方药:润肠丸加减。当归、生地、火麻仁、桃仁、枳壳、肉苁蓉等。 中成药:五仁润肠丸等。 (二)针灸治疗 1.体针疗法:多选用大肠俞、天枢、支沟等穴,实秘用泻法;虚秘用补法。肠道实热可加针刺合谷、曲池;肠道气滞可加刺中脘、行间;脾气虚弱加针脾俞、胃俞;脾肾阳虚可艾灸神阙、气海。 2.耳针疗法:常用胃、大肠、小肠、直肠、交感、皮质下、三焦等穴位,一次取 3~4个穴位,中等刺激,每日1次,2耳交替进行,每天按压10次,每次3min。 (三)推拿治疗 辨证使用不同手法配合相关穴位,调节脾胃功能。按摩手法常用摩、揉法等。 (四)外治法 1.灌肠疗法:常用药物:番泻叶30g 水煎成150~200mL,或大黄10g加沸水 150~200mL,浸泡10min 后,加玄明粉搅拌至完全溶解,去渣,药液温度控制在40℃灌肠。患者取左侧卧位,暴露臀部,将肛管插入 10~15cm后徐徐注入药液,保留20min后,排出大便,如无效,间隔3~4h重复灌肠,适用于腹痛、腹胀等便秘急症,有硬便嵌塞肠道,数日不下的患者。 2.敷贴疗法:辨证选用药物敷贴。如实证多用大黄粉、甘遂末、芒硝等,虚寒证多用附子、丁香、胡椒等。 3.生物反馈疗法:在模拟排便的情况下将气囊塞入直肠并充气,再试图将其排出,同时观察肛门内外括约肌的压力和肌电活动,让患者了解哪些指标不正常,然后通过增加腹压,用力排便,协调肛门内外括约肌运动等训练,观察上述指标的变化,并不断调整 训练,学会有意识地控制收缩的障碍 肛门矛盾收缩或肛门不恰当的松弛,从而达到调整机体,防治疾病的目的。适用于出口梗阻型便秘。 (五)其他疗法 根据病情需要,可选择有明确疗效的治疗方法,如音乐疗法、心理治疗、中药离子导入疗法、中频电疗等。 (六)护理调摄 包括生活调理、心理调节、锻炼等。 三、疗效评价 (一)评价标准 1.单项症状改善评价标准 痊愈:便秘、腹部不适症状消失。 显效:便秘、腹部不适症状改善2级及以上者。 有效:便秘、腹部不适症状改善1级者。 无效:便秘、腹部不适症状无改善或症状加重。 其中症状按程度分为4级: 无症状。 轻度:便秘、腹部不适症状轻微,只有关注时才能感觉到,不会影响日常生活、工作和学习。 中度:便秘、腹部不适症状尚能够忍受,已经部分影响了日常生活、工作和学习。 重度:便秘、腹部不适症状明显,难以忍受,明显影响了日常生活、工作和学习。 2.中医证候评价:参照2009年中华中医药学会脾胃病分会制定中华中医药学会脾胃病分会制定的《肠易激综合征中医诊疗共识意见》(中华中医药杂志,2010;25(7):1062-1065)、《慢性便秘中医诊疗共识意见》(北京中医药,2011;30(1):3~7)。 临床痊愈:便秘、腹部不适等症状消失或基本消失,疗效指数≥95%。 显效:便秘、腹部不适症状明显改善,疗效指数≥70%。 有效:便秘、腹部不适症状均有好转,疗效指数≥30%。 无效:达不到上述有效标准或恶化者。 其中疗效指数=(治疗前积分-治疗后积分)/治疗前积分×100%。 中医症状量化分级标准:无症状(0分);轻度(1分):症状轻微,只有关注时才能感觉到,不会影响日常生活、工作和学习;中度(2分):症状尚能够忍受,已经部分影响了日常生活、工作和学习;重度(3分):症状明显,难以忍受,明显影响了日常生活、工作和学习。 (二)评价方法 1.门诊当天:进行主要单项症状、中医证候评价。 2.门诊2~7天:进行主要单项症状、中医证候评价。 3.门诊8~14天:进行主要单项症状、中医证候评价。 4.门诊15~21天:进行主要单项症状、中医证候评价。 5.门诊22~28天:进行主要单项症状、中医证候评价。 大肠息肉(结肠息肉)中医诊疗方案(试行) 一、诊断 (一)疾病诊断 1.中医诊断:大肠息肉是指大肠黏膜上的单个或多个赘生物。以腹痛或腹部胀满不适,大便溏泻或粘液便,或便血、便秘等为临床表现。 2.西医诊断:参照《胃肠病学(第三版)》(郑芝田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临床诊疗指南-消化系统疾病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 (1)有腹痛、腹泻及粘液便或便秘、便血等症状或局部压痛体征。也可无症状及体征。 (2)X线钡剂检查:根据病史、症状作X线钡剂灌肠检查,可检出息肉,气钡双重造影更清晰。 (3)内镜检查:结肠镜检查是结肠息肉诊断最佳方法。根据病史、症状作结肠镜检查,可检出息肉。同时进行黏膜活检,有助于与其他赘生物鉴别和了解息肉的组织学类型。 (二)证候诊断 1.湿瘀阻滞证:大便溏烂不爽或粘液便,或见便下鲜红或暗红血液,或腹痛腹胀,或腹部不适,脘闷纳少。舌质偏暗或有瘀点、瘀斑,苔白厚或腻,脉弦或涩。 2.肠道湿热证:腹胀腹痛,大便溏泻,或粘液便,泻下不爽而秽臭,或有便血,或大便秘结,兼口渴喜饮,小便黄,肛门灼热坠胀,舌质偏红,舌苔黄腻,脉弦滑或滑数。 3.气滞血瘀证:脘腹胀闷疼痛,或有刺痛,便秘、便血或大便溏烂,或有痞块,时消时聚,舌质偏暗或有瘀斑,脉弦或涩。 4.脾虚夹瘀证:见腹痛隐作,大便溏薄,便血色淡,神倦乏力,面色萎黄,纳呆,或畏寒、四肢欠温,舌质淡胖而暗,或有瘀斑、瘀点,脉虚或细涩。 二、治疗方案 (一)辨证选择口服中药汤剂或中成药 1.湿瘀阻滞证 治法:行气化湿,活血止痛。 推荐方药:平胃散合地榆散加减。苍术、陈皮、地榆、槐花、茯苓、薏苡仁、莪术、丹参、赤芍、槟榔等。 2.肠道湿热证 治法:清热解毒,行气化湿。 推荐方药:地榆散合槐角丸加减。地榆、槐花、枳壳、槟榔、当归、赤芍、黄芩、茯苓、蒲公英、薏苡仁、防风等。 3.气滞血瘀证 治法:活血化瘀,行气止痛。 推荐方药:血府逐瘀汤加减。当归、生地、桃仁、红花、枳壳、赤芍、柴胡、川芎、牛膝、薏苡仁、槐花、地榆、桔梗、甘草等。 4.脾虚夹瘀证 治法:补益气血,活血化瘀。 推荐方药:四君子汤和化积丸加减。党参、白术、茯苓、薏苡仁、莪术、煅瓦楞子、丹参、三七、槟榔等。 (二)静脉滴注中成药注射剂 根据病情可辨证选用丹参注射液,血塞通注射液等。 (三)针灸治疗 1.针刺治疗 主穴:天枢、大肠俞、上巨虚、三阴交、血海。 配穴:湿瘀阻滞证配阴陵泉、丰隆;肠道湿热证配合谷、内庭、阴陵泉; 气滞血瘀证配太冲、阳陵泉;脾虚夹瘀证配脾俞、足三里、关元。 操作方法:患者取卧位或坐位,使用0.40×50mm毫针,取主、配穴进行治疗,根据穴位部位不同选择进针角度及深度,根据病情使用补、泻手法,留针30分钟。 疗程:每天1次,7天为1个疗程。一般治疗3~4个疗程。 2.艾灸治疗 穴位选择:关元、天枢、大肠俞。 灸法:艾条灸30分钟,艾罐灸30分钟。 操作方法:点燃艾条,将点燃的一端,在距离施灸穴位皮肤3cm左右处进行熏灸,以局部有温热感而无灼痛为宜。每处灸30分钟,至局部皮肤红晕为度。 疗程:每天1次,每次2个部位。10天为1疗程,一般治疗3个疗程。 (四)中药肠道水疗 术后5日后可进行中药肠道水疗。 证候偏于湿热者,治宜清热除湿,导滞止痛。 推荐方药:白头翁汤合香连丸加减。白头翁、秦皮、黄连、木香、地榆、槐花、赤芍、苍术、延胡索、冰片等。 使用结肠途径治疗仪进行水疗或保留灌肠,每日1次,7日为一疗程,治疗1~2个疗程。 证候偏于湿瘀者,治宜除湿导滞,清热活血。 推荐方药:平胃散合香连丸加减。苍术、陈皮、黄连、木香、茯苓、槐花、丹参、地榆、赤芍、冰片等。 使用结肠途径治疗仪进行水疗或保留灌肠,每日1次,7日为一疗程,治疗1~2个疗程。 (五)外治法 1.穴位注射疗法 主穴:大肠俞、天枢、三阴交、足三里、上巨虚。 配穴:湿瘀阻滞证配血海、丰隆;肠道湿热证配下巨虚;气滞血瘀证配太冲、膈俞;脾虚夹瘀证配脾俞、血海。 药物:黄芪注射液、当归注射液、丹参注射液。 操作方法:穴位常规消毒,用5ml注射器,选择上述药液其中一种,吸取4ml。刺入穴内,探得针感后,回抽无血,缓慢注入药液,每穴注射1ml。主、配穴可轮换搭配使用。 疗程:每2天1次,10天为1个疗程。一般治疗2~3个疗程。 2.贴敷疗法 常用的穴位、药物和贴敷方法: 常用穴: 神阙、天枢、关元。 辨证用药 (1)湿瘀阻滞证:薏苡仁、苍术、当归、赤芍、川芎、冰片各等份,研细末。 (2)肠道湿热证:黄芩、黄连、茯苓、冰片各等份,研细末。 (3)气滞血瘀证:当归、赤芍、延胡索、香附、冰片各等份,研细末。 (4)脾虚夹瘀证:党参、黄芪、川芎、桃仁、红花、冰片各等份,研细末。 操作方法:在调配好的中药粉末中加入适量凡士林或蜂蜜调成膏状,做成直径约0.5cm的药饼,用胶布固定于所选穴位上。贴药后留置8小时。敷药后局部皮肤若出现红疹、瘙痒、水泡等过敏现象,应暂停使用。 疗程:每次选1~2个穴位。每日换药1次,10天为1疗程,一般为1~3个疗程。 3.埋线疗法 主穴:大肠俞、天枢、三阴交、足三里、上巨虚。 配穴:湿瘀阻滞证加血海、丰隆;肠道湿热证加下巨虚;气滞血瘀证加太冲、膈俞;脾虚夹瘀证加脾俞、血海。 操作方法:将已消毒的羊肠线置入注射器针头内,局部消毒后快速刺入穴位,将羊肠线推入穴位皮下或肌层。 疗程:10天/次,一般治疗4~5次。 (六)其他疗法 根据病情需要和临床症状,可选用针灸治疗仪、特定电磁波治疗器、足疗仪、针刺手法针疗仪、电磁治疗仪等,与外治法结合治疗。 (七)护理调摄 根据不同证型进行辨证施食、饮食指导、情志调摄及健康教育等。 三、疗效评价 (一)评价标准 1.中医证候疗效评价: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制定。 临床痊愈:腹痛、腹泻、便血、便秘等症状或体征消失或基本消失; 显效:腹痛、腹泻、便血、便秘等症状或体征明显改善; 有效:腹痛、腹泻、便血、便秘等症状或体征均有好转; 无效:腹痛、腹泻、便血、便秘等症状或体征无明显改善,甚或加重。 2.疾病疗效评价:参照《临床疾病诊断依据治愈好转标准》制定。 临床治愈:息肉消除,临床症状及体征消失。 显效:息肉消除,临床症状及体征明显好转。 有效:息肉部分消除,临床症状及体征好转。 无效:息肉未消除,临床症状及体征无好转。 3.中(远)期疗效评价: 治愈:半年内息肉、临床症状及体征无复发。 无效:半年内息肉复发,临床症状及体征反复。 (二)评价方法 1.评价中医证候疗效根据治疗前后症状及舌脉的变化评价。 2.疾病疗效评价采用内镜观察及症状观察相结合的方法进行评价。 3.中(远)期疗效评价采用内镜观察及症状观察相结合的方法进行评价。 呕吐病(急性胃炎)中医诊疗方案(试行) 一、诊断 (一)疾病诊断 1.中医诊断:参照《中医消化病诊疗指南》(中华中医药学会脾胃分会,2006年)。 主要症状:呕吐,胃脘疼痛。 次要症状:脘腹胀满,恶心,纳差,嗳气,反酸,发热,大便不调。 急性起病,发病前多有外因。 具备1个主症、2个次症,结合起病、诱因即可确诊。 2.西医诊断:参照《临床诊疗指南·消化系统疾病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年)。 (1)急性起病。 (2)临床症状和体征。 (3)实验室检查(外周血白细胞或中性粒细胞计数可升高)。 (二)证候诊断 1.饮食伤胃证:呕吐酸腐、胃脘疼痛,脘腹胀满,恶心,厌食,嗳气,大便不爽,舌质红或暗红,苔厚腻,脉滑。 2.风寒袭胃证:突然呕吐,胃脘剧痛,吐出物清稀而无酸腐,头身疼痛,恶寒发热,口淡不渴,大便不调,或伴有肠鸣泄泻,舌质淡红或舌尖红,苔白或白腻,脉弦。 3.暑湿伤胃证:胸脘满闷疼痛,恶心呕吐,头身重痛,发热汗出,口渴或口中粘腻,小便短赤,大便不爽,舌质红,苔白腻或黄腻,脉濡。 4.浊毒犯胃证:呕吐频繁,胃脘灼热疼痛或痞闷,心烦不寐,口干口苦,大便秘结,小便短赤,舌红或暗红,苔黄厚腻,脉滑或滑数。 5.湿浊中阻证:恶心呕吐,脘痞不食,头身困重,胸膈满闷,或心悸头眩,身热不扬,大便粘腻不爽,舌淡红或暗红,苔白腻,脉滑。 6.脾胃虚弱证:呕吐清水,胃脘隐痛,或脘腹痞闷,纳谷不振,神疲乏力,大便稀溏,舌淡红,苔薄白,脉细弱。 二、治疗方案 (一)辨证选择口服中药汤剂或中成药 1.饮食停滞证 治法:消食导滞,降逆止呕。 推荐方药:保和丸加减。山楂、神曲、莱菔子、陈皮、半夏、茯苓、枳壳、连翘等。 中成药:胃肠安丸、保和丸等。 2.风寒袭胃证 治法:疏风散邪,温中止呕。 推荐方药:香苏散加减。香附、苏叶、陈皮、半夏、生姜等。 中成药:胃苏颗粒、气滞胃痛颗粒等。 3.暑湿伤胃证 治法:清暑化湿,益胃止呕。 推荐方药:藿香正气散加减。藿香、佩兰、苏叶、荷叶、白芷、陈皮、半夏、厚朴、茯苓、白术、甘草、生姜等。 中成药:藿香正气滴丸、藿香正气软胶囊等。 4.浊毒犯胃证 治法:化浊解毒,和胃止呕。 推荐方药:连朴饮合黄连温胆汤加减。黄连、厚朴、石菖蒲、芦根、栀子、半夏、竹茹、枳实、陈皮、茯苓、佩兰等。 中成药:胃肠安丸等。 5.湿浊中阻证 治法:化湿泄浊,理气止呕。 推荐方药:三仁汤加减。杏仁、薏苡仁、白蔻仁、半夏、厚朴、竹叶、滑石等。 中成药:三九胃泰等。 6.脾胃虚弱证 治法:健脾养胃,调中止呕。 推荐方药:香砂六君子汤加减。木香、砂仁、党参、白术、茯苓、陈皮、半夏、生姜等。 中成药:香砂养胃丸等。 (二)针灸治疗 1.体针 [取穴] 主穴取足三里、中脘、内关,外邪犯胃者加公孙、合谷,饮食停滞者加公孙、天枢、下脘,肝气犯胃者加阳陵泉、太冲,浊毒壅盛者加阳陵泉、丰隆、支沟、天枢,素体虚弱者加脾俞、胃俞、章门、三阴交。 [功能] 和胃降逆。 [主治] 急性胃炎见恶心呕吐、胃痛、胃胀、嗳气、泛酸等。 [用法] 以泻法和平补平泻为主,并可用灸法。 [禁忌] 孕妇及晕针者。 2.水针 [取穴] 足三里。 [药物] 维生素B6。 [功能] 和胃降逆。 [主治] 急性胃炎见呕吐、嗳气等。 [用法] 维生素B6100mg单侧足三里封闭,每日1~2次。 [禁忌] 对本药过敏者。 3.急症处理 (1)针刺:呕吐、胃痛剧烈者,取穴中脘、内关、足三里、梁丘,采用泻法。体弱者改用平补平泻手法。 (2)鲜姜汁每次10~15ml,频频米汤送服。 (3)呕吐不止者予甲氧氯普胺10mg足三里(或内关)穴位封闭或肌注;剧烈吐泻者应注意维持水电解质平衡;重度感染者适当选用抗生素治疗。 (三)外治法 1.辨证敷贴: (1)穴位敷贴1 [取穴] 中脘、双侧内关。 [药物] 清半夏粉,用生姜汁适量调成糊状。 [功能] 化湿利浊,和胃止呕。 [主治] 湿浊中阻所致的呕吐。 [用法] 研末,生姜汁调,敷于上述穴位,12小时后去除,每日1次。 (2)穴位敷贴2 [取穴] 脾俞、胃俞、中脘、天枢、气海。 [药物] 大黄、丁香各1份。 [功能] 化浊解毒,和胃止呕。 [主治] 浊毒犯胃所致的呕吐。 [用法] 研末,生姜汁调,敷于上述穴位,12小时后去除,每日1次。 (3)穴位敷贴3 [取穴] 中脘、双侧内关。 [药物] 姜汁炒黄连、苏叶、白蔻仁、神曲。 [功能] 健脾和胃,消食止呕。 [主治] 饮食停滞所致的呕吐。 [用法] 研末,生姜汁调,敷于上述穴位,12小时后去除,每日1次。 (4)穴位敷贴4 [取穴] 中脘、双侧内关。 [药物] 荜拨、川椒。 [功能] 散寒止呕止痛。 [主治] 风寒袭胃所致的呕吐、胃痛。 [用法] 研末,生姜汁调,敷于上述穴位,12小时后去除,每日1次。 (四)其他疗法 结合现代技术,根据临床需要,应用多功能艾灸仪、微波经皮给药治疗仪、电针治疗仪等治疗设备。 (五)护理调摄 本病多有饮食不节之诱因,发病后尤宜选择易消化、新鲜、无刺激性的食物,勿食过冷、过热、肥腻、甜粘、辛辣的食物。饮食有节,避免吸烟、酗酒、咖啡、浓茶、碳酸饮品等。呕吐严重者可暂缓进食,待病情缓解后,稍予米汤小量试服,再逐渐加服稀粥、蛋羹等品,循序渐进,以机体能够耐受,无特殊不适为度。另有平素体虚易感外邪者,尤宜调寒温、适劳逸。 三、疗效评价 (一)评价标准 1.主要症状疗效评价标准 主要症状(呕吐及胃脘痛)的记录与评价。按症状改善百分率=(治疗前总积分-治疗后总积分)/治疗前总积分×100%,计算主要症状改善百分率。 (1)痊愈:症状消失。 (2)显效:症状改善百分率≥80%。 (3)进步:50%≤症状改善百分率<80%。 (4)无效:症状改善百分率<50%。 (5)恶化:症状改善百分率负值。 痊愈和显效病例数计算总有效率。 2.证候疗效评定标准 采用尼莫地平法计算,疗效指数=(治疗前积分-治疗后积分)/治疗前积分×100%。 (1)临床痊愈:症状、体征消失或基本消失,疗效指数≥95%。 (2)显效:症状、体征明显改善,70%≤疗效指数<95%。 (3)有效:症状、体征明显好转,30%≤疗效指数<70%。 (4)无效:症状,体征无明显改善,甚或加重,疗效指数<30%。 3.实验室检查评定标准 (1)痊愈:血常规中白细胞及分类正常。 (2)无效:血常规中白细胞及分类异常。 (二)评价方法 1.门诊当天,进行主要单项症状、中医证候及实验室检查评价。 2.门诊2~7天,进行主要单项症状、中医证候及实验室检查评价。
本文档为【中医诊疗方案19脾胃科中医诊疗方案(试行)】,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604452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45KB
软件:Word
页数:24
分类:医药卫生
上传时间:2018-09-10
浏览量: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