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2014新人教版中考数学总复习资料

2014新人教版中考数学总复习资料

举报
开通vip

2014新人教版中考数学总复习资料 2013九年级数学复习 实数部分 一、实数与数轴 1、数轴:规定了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的直线称为数轴。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是数轴的三要素。 2、数轴上的点和实数的对应关系:数轴上的每一个点都表示一个实数,而每一个实数都可以用数轴上的唯一的点来表示。实数和数轴上的点是一一对应的关系。 二、实数大小的比较 1、在数轴上表示两个数,右边的数总比左边的数大。 2、正数大于0;负数小于0;正数大于一切负数;两个负数绝对值大的反而小。 三、实数的运算 1、加法: (1)同号两数相加,取原来的符号,并把它...

2014新人教版中考数学总复习资料
2013九年级数学复习 实数部分 一、实数与数轴 1、数轴:规定了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的直线称为数轴。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是数轴的三要素。 2、数轴上的点和实数的对应关系:数轴上的每一个点都表示一个实数,而每一个实数都可以用数轴上的唯一的点来表示。实数和数轴上的点是一一对应的关系。 二、实数大小的比较 1、在数轴上表示两个数,右边的数总比左边的数大。 2、正数大于0;负数小于0;正数大于一切负数;两个负数绝对值大的反而小。 三、实数的运算 1、加法: (1)同号两数相加,取原来的符号,并把它们的绝对值相加; (2)异号两数相加,取绝对值大的加数的符号,并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可使用加法交换律、结合律。 2、减法: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 3、乘法: (1)两数相乘,同号取正,异号取负,并把绝对值相乘。 (2)n个实数相乘,有一个因数为0,积就为0;若n个非0的实数相乘,积的符号由负因数的个数决定,当负因数有偶数个时,积为正;当负因数为奇数个时,积为负。 (3)乘法可使用乘法交换律、乘法结合律、乘法分配律。 4、除法: (1)两数相除,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相除。 (2)除以一个数等于乘以这个数的倒数。 (3)0除以任何数都等于0,0不能做被除数。 5、乘方与开方:乘方与开方互为逆运算。 6、实数的运算顺序:乘方、开方为三级运算,乘、除为二级运算,加、减是一级运算,如果没有括号,在同一级运算中要从左到右依次运算,不同级的运算,先算高级的运算再算低级的运算,有括号的先算括号里的运算。无论何种运算,都要注意先定符号后运算。 四、有效数字和科学记数法 1、科学记数法:设N>0,则N= a× (其中1≤a<10,n为整数)。 2、有效数字:一个近似数,从左边第一个不是0的数,到精确到的数位为止,所有的数字,叫做这个数的有效数字。精确度的形式有两种:(1)精确到那一位;(2)保留几个有效数字。 练习题: 1.计算(-2)2-(-2) 3的结果是( ) A. -4 B. 2 C. 4 D. 12 2.下列计算错误的是( ) A.-(-2)=2 B. C.2 +3 =5 D. 3.2008年5月27日,北京奥运会火炬接力传递活动在古城南京境内举行,火炬传递路线全程约12900m,将12900用科学记数法表示应为( ) A.0.129×105 B. C. D. 4.下列各式正确的是( ) A. B. C. D. 5.若,则的值为( ) A. B. C.0 D.4 6.计算 的结果是( ) A. B. C. D. 7.方程 的解的相反数是( ) A.2 B.-2 C.3 D.-3 8.下列实数中,无理数是( ) A. B. C. D. 9.估计68的立方根的大小在( ) A.2与3之间 B.3与4之间 C.4与5之间 D.5与6之间 10.扬州市旅游经济发展迅速,据扬州市统计局统计,2008年全年接待境内外游客约11370000人次,11370000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 ) A.1.137×107 B.1.137×108 C.0.1137×108 D.1137×104 11.在下列实数中,无理数是( ) A. B. C. D. 12.小明和小莉出生于1998年12月份,他们的出生日不是同一天,但都是星期五,且小明比小莉出生早,两人出生日期之和是22,那么小莉的出生日期是( ) A.15号B.16号 C.17号 D.18号 13.如图,在数轴上表示到原点的距离为3个单位的点有 14. + . 15.2008年5月26日下午,奥运圣火扬州站的传递在一路“中国加油”声中胜利结束,全程11.8千米,11.8千米用科学记数法表示是________米. 16.计算: ; . 17.若则 . 18.在 函数 excel方差函数excelsd函数已知函数     2 f x m x mx m      2 1 4 2拉格朗日函数pdf函数公式下载 中,自变量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__. (3) (4) 第二章:代数式 一、代数 1、代数式的分类: 二、整式的有关概念及运算 1、概念 (1)单项式:像x、7、 ,这种数与字母的积叫做单项式。单独一个数或字母也是单项式。 单项式的次数:一个单项式中,所有字母的指数叫做这个单项式的次数。 单项式的系数:单项式中的数字因数叫单项式的系数。 (2)多项式:几个单项式的和叫做多项式。 多项式的项:多项式中每一个单项式都叫多项式的项。一个多项式含有几项,就叫几项式。 多项式的次数:多项式里,次数最高的项的次数,就是这个多项式的次数。不含字母的项叫常数项。 升(降)幂排列:把一个多项式按某一个字母的指数从小(大)到大(小)的顺序排列起来,叫做把多项式按这个字母升(降)幂排列。(3)同类项:所含字母相同,并且相同字母的指数也分别相同的项叫做同类项。 2、运算 (1)整式的加减: 合并同类项:把同类项的系数相加,所得结果作为系数,字母及字母的指数不变。 去括号法则:括号前面是“+”号,把括号和它前面的“+”号去掉,括号里各项都不变;括号前面是“–”号,把括号和它前面的“–”号去掉,括号里的各项都变号。 添括号法则:括号前面是“+”号,括到括号里的各项都不变;括号前面是“–”号,括到括号里的各项都变号。 (2)整式的乘除: 幂的运算法则:其中m、n都是正整数 同底数幂相乘: ;同底数幂相除: ;幂的乘方: 积的乘方: 。 单项式乘以单项式:用它们系数的积作为积的系数,对于相同的字母,用它们的指数的和作为这个字母的指数;对于只在一个单项式里含有的字母,则连同它的指数作为积的一个因式。 单项式乘以多项式:就是用单项式去乘多项式的每一项,再把所得的积相加。 多项式乘以多项式:先用一个多项式的每一项乘以另一个多项式的每一项,再把所得的积相加。 单项除单项式:把系数,同底数幂分别相除,作为商的因式,对于只在被除式里含有字母,则连同它的指数作为商的一个因式。多项式除以单项式:把这个多项式的每一项除以这个单项,再把所得的商相加。 平方差公式: ;完全平方公式: , 三、因式分解 1、因式分解概念:把一个多项式化成几个整式的积的形式,叫因式分解。 2、常用的因式分解方法: (1)提取公因式法: (2)运用公式法: 平方差公式: ;完全平方公式: (3)十字相乘法: (4)运用求根公式法:若 的两个根是 、 ,则有: 3、因式分解的一般步骤: (1)如果多项式的各项有公因式,那么先提公因式; (2)提出公因式或无公因式可提,再考虑可否运用公式或十字相乘法; (3)对二次三项式,应先尝试用十字相乘法分解,不行的再用求根公式法。 (4)最后考虑用分组分解法。 四、分式 1、分式定义:形如 的式子叫分式,其中A、B是整式,且B中含有字母。 (1)分式无意义:B=0时,分式无意义; B≠0时,分式有意义。 (2)分式的值为0:A=0,B≠0时,分式的值等于0。 (3)分式的约分:把一个分式的分子与分母的公因式约去叫做分式的约分。方法是把分子、分母因式分解,再约去公因式。 (4)最简分式:一个分式的分子与分母没有公因式时,叫做最简分式。分式运算的最终结果若是分式,一定要化为最简分式。 (5)通分:把几个异分母的分式分别化成与原来分式相等的同分母分式的过程,叫做分式的通分。 (6)最简公分母:各分式的分母所有因式的最高次幂的积。 2、分式的基本性质: (1) ;(2) (3)分式的变号法则:分式的分子,分母与分式本身的符号,改变其中任何两个,分式的值不变。 3、分式的运算: (1)加、减:同分母的分式相加减,分母不变,分子相加减;异分母的分式相加减,先把它们通分成同分母的分式再相加减。 (2)乘:先对各分式的分子、分母因式分解,约分后再分子乘以分子,分母乘以分母。 (3)除:除以一个分式等于乘上它的倒数式。 (4)乘方:分式的乘方就是把分子、分母分别乘方。 五、二次根式 1、二次根式的概念:式子 叫做二次根式。 (1)最简二次根式:被开方数的因数是整数,因式是整式,被开方数中不含能开得尽方的因式的二次根式叫最简二次根式。 (2)同类二次根式:化为最简二次根式之后,被开方数相同的二次根式,叫做同类二次根式。 (3)分母有理化:把分母中的根号化去叫做分母有理化。 (4)有理化因式:把两个含有二次根式的代数式相乘,如果它们的积不含有二次根式,我们就说这两个代数式互为有理化因式(常用的有理化因式有: 与 ; 与 ) 2、二次根式的性质: (1) (2) ;(3) (a≥0,b≥0); (4) 3、运算: (1)二次根式的加减:将各二次根式化为最简二次根式后,合并同类二次根式。 (2)二次根式的乘法: (a≥0,b≥0)。(3)二次根式的除法: 练习题: 1.计算: ( ) A. B. C. D. 2.下列计算正确的是( ) A. B. C. D. 3.下列因式分解错误的是( ) A. B. C. D. 4.若 A. B. -2 C. D. 5.化简分式 的结果为(  ) A. B. C. D. 6.要使 的值为0,则m的值为( ) A.m=3 B.m=-3 C.m=±3 D.不存在 7. 估算 的值( ) A.在1到2之间 B.在2到3之间 C.在3到4之间 D.在4到5之间 8. 的倒数是( ) A. B. C. D. 9. 若 ,则xy的值为 ( ) A. B. C. D. 10.如图,在数轴上表示实数 的点可能是( ) A.点 B.点 C.点 D.点 11.下列根式中属最简二次根式的是(  ) A. B. C. D. 12. 若 =(x+y)2,则x-y的值为( ) A.-1 B.1 C.2 D.3 13.分解因式: . = = ____. _______. 15.计算: =________; ________. 16.当 = 时,分式 的值为0. 17.先化简,再求值: ,其中 . 18.已知 ,求 的值 19.当a= 时,求 的值. 20.先化简,再求值: ,其中 是方程 的根. 第三章:方程和方程组 一、一元方程 1、一元一次方程 (1)一元一次方程的标准形式:ax+b=0(其中x是未知数,a、b是已知数,a≠0) (2)一玩一次方程的最简形式:ax=b(其中x是未知数,a、b是已知数,a≠0) (3)解一元一次方程的一般步骤:去分母、去括号、移项、合并同类项和系数化为1。 (4)一元一次方程有唯一的一个解。 2、一元二次方程 (1)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 (其中x是未知数,a、b、c是已知数,a≠0) (2)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 直接开平方法、配方法、公式法、因式分解法 (3)一元二次方程解法的选择顺序是:先特殊后一般,如没有要求,一般不用配方法。 (4)一元二次方程的根的判别式: 当Δ>0时 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当Δ=0时 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 当Δ< 0时 方程没有实数根,无解;当Δ≥0时 方程有两个实数根 (5)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 若 是一元二次方程 的两个根,那么: , (6)以两个数 为根的一元二次方程(二次项系数为1)是: 三、分式方程 (1)分式方程的解法:去分母法,方程两边都乘以最简公分母。特殊方法:换元法。 (2)检验方法:一般把求得的未知数的值代入最简公分母,使最简公分母不为0的就是原方程的根;使得最简公分母为0的就是原方程的增根,增根必须舍去,也可以把求得的未知数的值代入原方程检验。 四、方程组 1、一次方程组: (1)二元一次方程组: 一般形式: ( 不全为0) 解法:代入消远法和加减消元法 解的个数:有唯一的解,或无解,当两个方程相同时有无数的解。 一、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 1、(1)用直接开方法解;(2)用公式法;(3)用因式分解法 2、(1);先化为一般形式,再用公式法解;(2)直接可以十字相乘法因式分解后可求解。 二、分式方程的解法:分析:(1)用去分母的方法;(2)用换元法 解:略 三、根的判别式及根与系数的关系 四、方程组 1分析:(1)用加减消元法消x较简单;(2)应该先用加减消元法消去y,变成二元一次方程组,较易求解。 [规律总结]加减消元法是最常用的消元方法,消元时那个未知数的系数最简单就先消那个未知数。 2分析:(1)可用代入消远法,也可用根与系数的关系来求解;(2)要先把第一个方程因式分解化成两个二元一次方程,再与第二个方程分别组成两个方程组来解。 [规律总结]对于一个二元一次方程和一个二元二次方程组成的方程组一般用代入消元法,对于两个二元二次方程组成的方程组,一定要先把其中一个方程因式分解化为两个一次方程再和第二个方程组成两个方程组来求解。 一、列方程(组)解应用题的一般步骤 1、审题:2、设未知数;3、找出相等关系,列方程(组);4、解方程(组);5、检验,作答; 二、列方程(组)解应用题常见类型题及其等量关系; 1、工程问题 (1)基本工作量的关系:工作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 (2)常见的等量关系:甲的工作量+乙的工作量=甲、乙合作的工作总量 (3)注意:工程问题常把总工程看作“1”,水池注水问题属于工程问题 2、行程问题 (1)基本量之间的关系:路程=速度×时间 (2)常见等量关系: 相遇问题:甲走的路程+乙走的路程=全路程 追及问题(设甲速度快): 同时不同地:甲的时间=乙的时间;甲走的路程–乙走的路程=原来甲、乙相距路程 同地不同时:甲的时间=乙的时间–时间差;甲的路程=乙的路程 3、水中航行问题: 顺流速度=船在静水中的速度+水流速度; 逆流速度=船在静水中的速度–水流速度 4、增长率问题: 常见等量关系:增长后的量=原来的量+增长的量;增长的量=原来的量×(1+增长率); 5、数字问题: 基本量之间的关系:三位数=个位上的数+十位上的数×10+百位上的数×100 1.在解方程 中,去括号正确的是 ( ) A. B. C. . D. 2.几个同学在日历竖列上圈出了三个数,算出它们的和,其中错误的一个是( ) A. 28 B. 33 C. 45 D. 57 3.甲、乙两个工程队共有100人,且甲队的人数比乙队的人数的4倍少10人,如果设乙队的人数为x人,则所列的方程为( ) A. B. C. D. 4.若 则 ( ) A.-1 B.1 C.2 D.-2 5.若关于x,y的二元一次方程组 的解也是二元一次方程 的解,则k的值为( ) A. B. C. D. 6.已知 与 是同类项,则 与 的值分别是 ( ) A.4、1 B.1、4 C.0、8 D.8、0 7.用配方法解方程 时,原方程应变形为( ) A. B. C. D. 8.三角形两边的长是3和4,第三边的长是方程 的根,则该三角形的周长为( ) A.14 B.12 C.12或14 D.以上都不对 9.方程 =x的解是 ( ) A.x=1 B.x=0 C. x1=1 x2=0 D. x1=﹣1 x2=0 10.若关于 的一元二次方程 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则 的取值范围是( ) A. B. 且 C. D. 且 11.在 中,如果 ,那么 . 12.在方程组 中,m与n互为相反数,则 13.(1) (2) (3) (1) (2) (3) (4) 14. 15. 第五章:不等式及不等式组 一、不等式与不等式的性质 1、不等式的性质: (l)不等式的两边都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不等号方向不改变,如a> b, c为实数 a+c>b+c (2)不等式两边都乘以(或除以)同一个正数,不等号方向不变,如a>b, c>0 ac>bc。 (3)不等式两边都乘以(或除以)同一个负数,不等号方向改变,如a>b,c<0 ac<bc. 注:在不等式的两边都乘以(或除以)一个实数时,一定要养成好的习惯、就是先确定该数的数性(正数,零,负数)再确定不等号方向是否改变,不能像应用等式的性质那样随便,以防出错。 2、任意两个实数a,b的大小关系(三种): (1)a – b >0 a>b(2)a – b=0 a=b(3)a–b<0 a<b 4、(1)a>b>0 (2)a>b>0 EMBED \* MERGEFORMAT 二、不等式(组)的解、解集、解不等式 1、能使一个不等式(组)成立的未知数的一个值叫做这个不等式(组)的一个解。 不等式的所有解的集合,叫做这个不等式的解集。不等式组中各个不等式的解集的公共部分叫做不等式组的解集。 2.求不等式(组)的解集的过程叫做解不等式(组)。 三、不等式(组)的类型及解法 1、一元一次不等式: (l)解法: 与解一元一次方程类似,但要特别注意当不等式的两边同乘以(或除以)一个负数时,不等号方向要改变。 2、一元一次不等式组: (l)概念:含有相同未知数的几个一元一次不等式所组成的不等式组,叫做一元一次不等式组。 (2)解法:先求出各不等式的解集,再确定解集的公共部分。注:求不等式组的解集一般借助数轴求解较方便。 练习题: 1.已知不等式:① ,② ,③ ,④ ,从这四个不等式中取两个,构成正整数解是2的不等式组是( ) A.①与② B.②与③ C.③与④ D.①与④ 2.若 ,则下列式子:① ;② ;③ ;④ 中,正确的有(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3. 下列哪个不等式组的解集在数轴上表示如图所示 ( ) A. B. C. D. 4. 小颖准备用21元钱买笔和笔记本.已知每支笔3元,每个笔记本2元,她买了4个笔记本,则她最多还可以买( )支笔. A.1 B.2 C.3 D.4 5. 已知两圆的半径分别是5和6,圆心距x满足 ,则两圆的位置关系是( ) A. 内切 B. 外切 C. 相交 D. 外离 6. 不等式 的解集是 . 7. 不等式组 的解集是 . 8.已知三个连续整数的和小于10,且最小的整数大于1,则三个连续整数中,最大的整数为 . 9. 若关于 的不等式组 有解,则实数 的取值范围是 . 10. 解不等式3x+2>2(x-1),并将解集在数轴上表示出来. 11. 解不等式组 并写出该不等式组的整数解. 第六章:函数及其图像 一、平面直角坐标系 1、平面内有公共原点且互相垂直的两条数轴,构成平面直角坐标系。在平面直角坐标系内的点和有序实数对之间建立了—一对应的关系。 2、不同位置点的坐标的特征: (1)各象限内点的坐标有如下特征: 点P(x, y)在第一象限 x >0,y>0; 点P(x, y)在第二象限 x<0,y>0; 点P(x, y)在第三象限 x<0,y<0; 点P(x, y)在第四象限 x>0,y<0。 (2)坐标轴上的点有如下特征: 点P(x, y)在x轴上 y为0,x为任意实数。点P(x,y)在y轴上 x为0,y为任意实数。 3.点P(x, y)坐标的几何意义: (1)点P(x, y)到x轴的距离是| y |;(2)点P(x, y)到y袖的距离是| x |;(3)点P(x, y)到原点的距离是 4.关于坐标轴、原点对称的点的坐标的特征:(1)点P(a, b)关于x轴的对称点是 ;(2)点P(a, b)关于x轴的对称点是 ;(3)点P(a, b)关于原点的对称点是 ; 二、函数的概念 1、常量和变量:在某一变化过程中可以取不同数值的量叫做变量;保持数值不变的量叫做常量。 2、函数:一般地,设在某一变化过程中有两个变量x和y,如果对于x的每一个值,y都有唯一的值与它对应,那么就说x是自变量,y是x的函数。 (1)自变量取值范围的确是: ①解析式是只含有一个自变量的整式的函数,自变量取值范围是全体实数。 ②解析式是只含有一个自变量的分式的函数,自变量取值范围是使分母不为0的实数。 ③解析式是只含有一个自变量的偶次根式的函数,自变量取值范围是使被开方数非负的实数。 注意:在确定函数中自变量的取值范围时,如果遇到实际问题,还必须使实际问题有意义。 (2)函数值:给自变量在取值范围内的一个值所求得的函数的对应值。 (3)函数的表示方法:①解析法;②列表法;③图像法 (4)由函数的解析式作函数的图像,一般步骤是:①列表;②描点;③连线 三、几种特殊的函数 1、一次函数 直线位置与k,b的关系: (1)k>0直线向上的方向与x轴的正方向所形成的夹角为锐角; (2)k<0直线向上的方向与x轴的正方向所形成的夹角为钝角; (3)b>0直线与y轴交点在x轴的上方; (4)b=0直线过原点; (5)b<0直线与y轴交点在x轴的下方; 2、二次函数 抛物线位置与a,b,c的关系: (1)a决定抛物线的开口方向 (2)c决定抛物线与y轴交点的位置: c>0 图像与y轴交点在x轴上方;c=0 图像过原点;c<0 图像与y轴交点在x轴下方;(3)a,b决定抛物线对称轴的位置:a,b同号,对称轴在y轴左侧;b=0,对称轴是y轴; a,b异号。对称轴在y轴右侧; 3、反比例函数: 4、正比例函数与反比例函数的对照表: 1.(2008贵阳)对任意实数x,点P(x,x2-2x)一定不在( ) A.第一象限 B.第二象限 C.第三象限 D.第四象限 2.已知点A(2a+3b,-2)和点B(8,3a+2b)关于x轴对称,那么a+b=( ) A.2 B.-2 C.0 D.4 3.若点A(-2,n)在x轴上,则点B(n-1,n+1)在( ) A.第一象限 B.第二象限 C.第三象限 D.第四象限 4. 如图所示,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B的坐标分别为(﹣2,0)和(2,0) .月牙①绕点B顺时针旋转900得到月牙②,则点A的对应点A’的坐标为( ) A.(2,2) B.(2,4) C.(4,2) D.(1,2) 5.(2009威海)如图,A,B的坐标为(2,0),(0,1)若将线段 平移 至 ,则a+b的值为(  ) A.2 B.3 C.4 D.5 6.已知点A(m2+1,n2-2)与点B(2m,4n+6)关于原点对称,则A 关于x轴的对称点的坐标为_____,B关于y轴的对称点的坐标为______. 7.一次函数y=2x-2的图象不经过的象限是( ) A.第一象限 B.第二象限 C.第三象限 D.第四象限 8.P1(x1,y1),P2(x2,y2)是正比例函数y= -x图象上两点,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y1>y2 B.y1y2 D.当x10 C.m< EQ \F(1,2) D.m> EQ \F(1,2) 11.关于函数y=-2x+1,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图象必经过点(﹣2,1) B.图象经过第一、二、三象限C.当x> ,时y<0 D.y随x的增大而增大 12.对于反比例函数,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点在它的图象上 B.它的图象在第一、三象限 C.当时,随的增大而增大 D.当时,随的增大而减小 13.(2008烟台)在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上有两点A,B,当时,有,则的取值范围是( ) A. B. C. D. 14.(2008徐州)如果点(3,-4)在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上,那么下列各点中,在此图象上的是( ) A.(3,4)  B. (-2,-6)  C.(-2,6)  D.(-3,-4) 15.(2008恩施)如图,一次函数y=x-1与反比例函数y=的图像交于点 A(2,1),B(-1,-2),则使y>y的x的取值范围是( ) A.x>2 B.x>2 或-1<x<0 C.-1<x<2 D.x>2 或x<-1 16.抛物线 的顶点坐标是( ) A.(1,-2) B.(0,-2) C.(1,-3) D.(0,-4) 17.二次函数y=ax2+bx+c的图像如图,则点M(b, )在( ) A.第一象限 B.第二象限 C.第三象限 D.第四象限 18.已知二次函数y=ax2+bx+c(a≠0)的图象如图所示,则下列结论: ①a、b同号;②当x=1和x=3时,函数值相等;③4a+b=0;④当y=-2时, x的值只能取0.其中正确的个数是( )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第2题图 第3题图 19.若(2,5)、(4,5)是抛物线 上两个点,则它的对称轴是 ( ) A. B. C. D. 20.在同一直角坐标系中 与 图象大致为( ) 21.已知点A(m2+1,n2-2)与点B(2m,4n+6)关于原点对称,则A关于x轴的对称点的坐标为_____,B关于y轴的对称点的坐标为______. 22.已知m为整数,且点(12-4m,19-3m)在第二象限,则m2+2005的值为______. 23.若一次函数的图象经过点(1,-3)与(2,1),则它的解析式为_________,函数y随x的增大而____________. 24.一次函数y=2x-3的图象可以看作是函数y=2x的图象向__________平移________个单位长度得到的. 25.已知关于 、 的一次函数 的图象经过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第一、三、四象限,那么 的取值范围是 . 26.一次函数的图象过点(0,2),且函数y的值随自变量x的增大而增大,请写出一个符合条件的函数解式: . 27.已知一次函数y=(2m+4)x+(3-n).⑴当m、n是什么数时,y随x的增大而增大? ⑵当m、n是什么数时,函数图象经过原点?⑶若图象经过一、二、三象限,求m、n的取值范围. 28.作出函数y= 的图象,并根据图象回答问题:⑴当x取何值时,y>0? ⑵当-1≤x≤2时,求y的取值范围. 29.已知一次函数y= kx+b的图象经过点(-1,1)和点(1,-5),求: (1)函数的解析式; (2)将该一次函数的图象向上平移3个单位,直接写出平移后的函数解析式 30.如图,已知A(-4,2)、B(n,-4)是一次函数 的图象与反比例函数 的图象的两个交点. (1) 求此反比例函数和一次函数的解析式;(2) 根据图象写出使一次函数的值小于反比例函数的值的x的取值范围. 31. 已知:二次函数为y=x2-x+m, (1)写出它的图像的开口方向,对称轴及顶点坐标;(2)m为何值时,顶点在x轴上方, (3)若抛物线与y轴交于A,过A作AB∥x轴交抛物线于另一点B,当S△AOB=4时,求此二次函数的解析式. 32.(2008南京)已知二次函数中,函数与自变量的 部分对应值如下表: … … … … (1)求该二次函数的关系式; (2)当为何值时,有最小值,最小值是多少? (3)若,两点都在该函数的图象上,试比较与的大小. 33.某水果批发商销售每箱进价为40元的苹果,物价部门规定每箱售价不得高于55元,市场调查发现,若每箱以50元的价格销售,平均每天销售90箱,价格每提高1元,平均每天少销售3箱. (1)求平均每天销售量(箱)与销售价(元/箱)之间的函数关系式. (2)求该批发商平均每天的销售利润(元)与销售价(元/箱)之间的函数关系式. (3)当每箱苹果的销售价为多少元时,可以获得最大利润?最大利润是多少? 第七章:概率和统计初步 概率部分: 一般地,随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不同的随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有可能不同。 一般地,对于一个随机事件A,我们把刻画其发生可能性大小的数值,称为随机事件A发生的概率,记为P(A). 概率从数量上刻画了一个随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记等可能性事件A在n次试验中发生了m次,那么有 0≤m≤n, 0≤m/n≤1 于是可得  0≤P(A) ≤1. 显然, 必然事件中,m=n,则概率是1, 不可能事件中,m=0,则概率是0. 一般地,如果在一次试验中, 有n种可能的结果,并且它们发生的可能性都相等, 事件A包含在其中的m种结果, 那么事件A发生的概率为: 求概率的步骤: (1)列举出一次试验中的所有结果(n个);(2)找出其中事件A发生的结果(m个); (3)运用公式求事件A的概率:同一条件下,在大量重复试验中,如果某随机事件A发生的频率 稳定在某个常数p附近,那么这个常数就叫做事件A的概率.即P(A)=p 当试验次数很多或试验时样本容量足够大时,一件事件发生的频率与相应的概率会非常接近.此时,我们可以用一件事件发生的频率来估计这一事件发生的概率。 统计部分: 一、总体和样本: 在统计时,我们把所要考察的对象的全体叫做总体,其中每一考察对象叫做个体。从总体中抽取的一部分个体叫做总体的一个样本,样本中个体的数目叫做样本容量。 二、反映数据集中趋势的特征数 1、平均数 (1) 的平均数, 2、中位数:将一组数据接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处在最中间位置上的数据叫做这组数据的中位数,如果数据的个数为偶数中位数就是处在中间位置上两个数据的平均数。 3、众数:在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据叫做这组数据的众数。一组数据的众数可能不止一个。 三、反映数据波动大小的特征数: 1、方差: (l) 的方差, (2)记 的方差为 ,设a为常数, 的方差为 ,则 = 。 注:当 各数据较大而常数a较接近时,用该法计算方差较简便。 2、标准差:方差( )的算术平方根叫做标准差(S)。 注:通常由方差求标准差。 四、频率分布 1、有关概念 (1)分组:将一组数据按照统一的标准分成若干组称为分组,当数据在100个以内时,通常分成5-12组。 (2)频数:每个小组内的数据的个数叫做该组的频数。各个小组的频数之和等于数据总数n。 (3)频率:每个小组的频数与数据总数n的比值叫做这一小组的频率,各小组频率之和为l。 (4)频率分布表:将一组数据的分组及各组相应的频数、频率所列成的 表格 关于规范使用各类表格的通知入职表格免费下载关于主播时间做一个表格详细英语字母大小写表格下载简历表格模板下载 叫做频率分布表。 (5)频率分布直方图:将频率分布表中的结果,绘制成的,以数据的各分点为横坐标,以频率除以组距为纵坐标的直方图,叫做频率分布直方图。图中每个小长方形的高等于该组的频率除以组距。每个小长方形的面积等于该组的频率。所有小长方形的面积之和等于各组频率之和等于1。 样本的频率分布反映样本中各数据的个数分别占样本容量n的比例的大小,总体分布反映总体中各组数据的个数分别在总体中所占比例的大小,一般是用样本的频率分布去估计总体的频率分布。 2、研究频率分布的方法;得到一数据的频率分布和方法,通常是先整理数据,后画出频率分布直方图,其步骤是: (1)计算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差;(2)决定组距与组数;(3)决定分点;(4)列领率分布表;(5)绘频率分布直方图。 [规律总结]求平均数有三种方法,即当所给数据比较分散时,一般用平均数的概念来求;著所给数据较大且都在某一数a上下波动时,通常采用简化公式;若所给教据重复出现时,通常采用加权平均数公式来计算。 [规律总结]明确方差或标准差是衡量一组数据的波动的大小的,恰当选用方差的三个计算公式,应抓住三个公式的特征,根据题中数据的特点选用计算公式。 [规律总结]要掌握获得一组数据的频率分布的五大步骤,掌握整理数据的步骤和方法。会对数据进行合理的分组。 1.下列事件是必然发生的是(  ) A.明天是星期一 B.十五的月亮象细钩 C.早上太阳从东方升起 D.上街遇上朋友 2.有五只灯泡,其中两只是次品,从中任取一只恰为合格品的概率为(  ) A.20% B.40% C.50% D.60% 3.抛掷一枚普通的硬币三次,则下列等式成立的是(  ) A.P(正正正)=P(反反反) B.P(正正正)=20% C.P(两正一反)=P(正正反) D.P(两反一正)=50% 4.一个口袋里有1个红球,2个白球,3个黑球,从中取出一个球,该球是黑色的.这个事件是(  ) A.不确定事件 B.必然事件 C.不可能事件 D.以上都不对 5.在“石头、剪子、布”的游戏中,当你出“石头”时,对手与你打平的概率为( ) A.       B.         C.        D. 6.从A、B、C、D四人中用抽签的方式,选取二人打扫卫生,那么能选中A、B的概率为(  ) A.        B.        C.       D. 7.在李咏主持的“幸运52”栏目中,曾有一种竞猜游戏,游戏规则是:在20个商标牌中,有5个商标牌的背面注明了一定的奖金,其余商标牌的背面是一张“哭脸”,若翻到“哭脸”就不获奖,参与这个游戏的观众有三次翻牌的机会,且翻过的牌不能再翻.有一位观众已翻牌两次,一次获奖,一次不获奖,那么这位观众第三次翻牌获奖的概率是(  ) A. B. C. D. 8.小明随机地在如图所示的正三角形及其内部区域投针,则针扎到其内切圆(阴影)区域的概率为( ) A. B. π C. π D. 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为了了解我市今年夏季冷饮市场冰淇淋的质量可采用普查的调查方式进行. B.为了了解一本300页的 关于书的成语关于读书的排比句社区图书漂流公约怎么写关于读书的小报汉书pdf 稿的错别字的个数,应采用普查的调查方式进行. C.销售某种品牌的鞋,销售商最感兴趣的是所销售的鞋的尺码的平均数. D.为了了解我市九年级学生中考数学成绩,从所有考生的试卷中抽取1000份试卷进行统计分析,在这个问题中,样本是被抽取的1000名学生. 10.某校初三(2)班的10名团员向“温暖工程”捐款,10个人的捐款情况如下(单位:元):2、5、3、3、4、5、3、6、5、3,则上面这组数据的众数是( ) A、3 B、3.5 C、4 D、5 11.在体育课上,九年级2名学生各练习10次立定跳远,要判断哪一名学生的成绩比较稳定,通常需要比较这两名学生立定跳远成绩的( ) A.方差 B.平均数 C.频率分布 D.众数 12.一布袋中放有红、黄、白三种颜色的球各一,它们除颜色处其他都一个样,小明从中摸出一个球后放回摇匀,再摸出一个球,请你利用树状图分析可能出现的情况. 13.小王和小亮玩抛硬币的游戏,在抛两枚硬币时,规则如下:抛出两个正面小王得一分,抛出一正一反,则小亮得一分,请问: ①这个游戏规则对双方公平吗?②如果不公平,应如何改动游戏规则? 14.袋中装有 6 只黄球,4 只红球,现从袋中任意摸出 1 个球. 求:① P(摸出黄球);② P(摸出红球) 15.饮料店为了了解本店罐装饮料上半年的销售情况,随机调查了8天该种饮料的日销售量,结果如下(单位:听):33 ,32 ,28 ,32 ,25 ,24 ,31 ,35. (1)这8天的平均日销售量是多少听? (2)根据上面的计算结果,估计上半年(按181天计算)该店能销售这种饮料多少听? 16.超市为了制定某个时间段收银台开放 方案 气瓶 现场处置方案 .pdf气瓶 现场处置方案 .doc见习基地管理方案.doc关于群访事件的化解方案建筑工地扬尘治理专项方案下载 ,统计了这个时间段本超市顾客在收银台排队付款的等待时间,并绘制成如下的频数分布直方图(图中等待时间6分钟到7分钟表示大于或等于6分钟而小于7分钟,其它类似),这个时间段内顾客等待时间不少于6分钟的人数为( ) A.5 B.7 C.16 D.33 17.某校对学生上学方式进行了一次抽样 调查,右图是根据此次调查结果所绘制 的一个未完成的扇形统计图,已知该校学 生共有2560人,被调查的学生中骑车的 有21人,则下列四种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被调查的学生有60人. B.被调查的学生中,步行的有27人. C.估计全校骑车上学的学生有1152人. D.扇形图中,乘车部分所对应的图心角为540. 18.九年级某班在一次考试中对某道单选题的答题情况如下图所示:根据以上统计图,下列判断中错误的是( ) A.选A的人有8人 B.选B的人有4人 C.选C的人有26人 D.共有50人考试 19.学生的上学方式是初中生生活自理能力的一种反映.为此,某校教导处组织部分初三学生,运用他们所学的统计知识,对初一学生上学的四种方式:骑车、步行、乘车、接送,进行抽样调查,并将调查的结果绘制成图(1)、图(2).请根据图中提供的信息,解答下列问题: (1)抽样调查的样本容量为________,其中步行人数占样本容量的_____%,骑车人数占样本容量的______%. (2)请将图(1)补完整. (3)根据抽样调查结果,你估计该校初一年级800名学生中,大约有多少名学生是由家长接送上学的?(4)你有什么话想对由家长接送上学的同学说?(一般不超过20个字) 第一章:线段、角、相交线、平行线 一、角的分类: (1)锐角:小于直角的角叫做锐角 (2)直角:平角的一半叫做直角 (3)钝角:大于直角而小于平角的角 (4)平角:把一条射线,绕着它的端点顺着一个方向旋转,当终止位置和起始位置成一直线时,所成的角叫做平角。 (5)周角:把一条射线,绕着它的端点顺着一个方向旋转,当终边和始边重合时,所成的角叫做周角。 (6)周角、平角、直角的关系是: l周角=2平角=4直角=360 二、相关的角: 1、对顶角:一个角的两边分别是另一个角的两边的反向延长线,这两个角叫做对顶角。 2、互为补角:如果两个角的和是一个平角,这两个角做互为补角。 3、互为余角:如果两个角的和是一个直角,这两个角叫做互为余角。 4、邻补角:有公共顶点,一条公共边,另两条边互为反向延长线的两个角做互为邻补角。 三、角的性质 1、对顶角相等。2、同角或等角的余角相等。3、同角或等角的补角相等。 4、垂线的性质: (l)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己知直线垂直。 (2)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各点连结的所有线段中,垂线段最短。简单说:垂线段最短 四、平行线 1、定义: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 2、平行公理:经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这条直线平行。 3、平行公理的推论:如果两条直线都和第三条直线平行,那么这两条直线也互相平行。 说明:也可以说两条射线或两条线段平行,这实际上是指它们所在的直线平行。 4、平行线的判定: (1)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2)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3)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 5、平行线的性质 (1)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2)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3)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 说明:要证明两条直线平行,用判定公理(或定理)在已知条件中有两条直线平行时,则应用性质定理。 6、如果一个角的两边分别平行于另一个角的两边,那么这两个角相等或互补。 注意:当角的两边平行且方向相同(或相反)时,这两个角相等。当角的两边平行且一边方向相同另一方向相反时,这两个角互补。 第二章:三角形 一、关于三角形的一些概念 1、三角形的角平分线。 三角形的角平分线是一条线段(顶点与内角平分线和对边交线间的距离) 2、三角形的中线 三角形的中线也是一条线段(顶点到对边中点间的距离) 3.三角形的高 三角形按边分类: 三角形中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任意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推论三角形两边的差小于第三边。 二、三角形的内角和 定理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和等于180°由定理可以知道,三角形的三个内角中,只可能有一个内角是直角或钝角。 推论1: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互余。 三角形按角分类: 三角形一边与另一边的延长线组成的角,叫三角形的外角。 推论2: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和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 推论3:三角形的一个外角大于任何一个和它不相邻的内角。 三、全等三角形 能够完全重合的两个图形叫全等形。两个全等三角形重合时,互相重合的顶点叫对应顶点,互相重合的边叫对应边, 互相重合的角叫对应角。 全等用符号“≌”表示 四、全等三角形的判定 1、边角边公理:有两边和它们的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可以简写成“边角边”或“SAS”) 注意:一定要是两边夹角,而不能是边边角。 2、角边角公理:有两角和它们的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可以简写成“角边角“或“ASA”) 3、推论有两角和其中一角的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可以简写成“角角边’域“AAS”) 4、边边边公理有三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可以简写成“边边边”或“SSS”) 由边边边公理可知,三角形的重要性质:三角形的稳定性。 除了上面的判定定理外,“边边角”或“角角角”都不能保证两个三角形全等。 5、直角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斜边、直角边公理有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可以简写成“斜边,直角边”或“HL”) 五、角的平分线 定理1、在角的平分线上的点到这个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 定理2、一个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的点,在这个角的平分线上。 由定理1、2可知:角的平分线是到角的两边距离相等的所有点的集合。 可以证明三角形内存在一个点,它到三角形的三边的距离相等这个点就是三角形的三条角平分线的交点(交于一点) 命题: 在两个命题中,如果第一个命题的题设是第二个命题的结论,而第一个命题的结论又是第二个命题的题设,那么这两个命题叫做互为逆命题,如果把其中的一个做原命题,那么另一个叫它的逆命题。 如果一个定理的逆命题经过证明是真命题,那么它也是一个定理,这两个定理叫互逆定理,其中一个叫另一个的逆定理。 例如:“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和“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是互逆定理。 一个定理不一定有逆定理,例如定理:“对顶角相等”就没逆定理,因为“相等的角是对顶角”这是一个假命颗。 六、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定理 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定理: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简写成“等边对等角”) 推论1:等腰三角形顶角的平分线平分底边并且垂直于底边,就是说:等腰三角形的顶角的平分线、底边上的中线、底边上的高互相重合。 推论2:等边三角形的各角都相等,并且每一个角都等于60° 例如:等腰三角形底边中线上的任一点到两腰的距离相等,因为等腰三角形底边中线就是顶角的角平分线、而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角的两边距离相等n 七、等腰三角形的判定 定理:如果一个三角形有两个角相,那这两个角所对的两条边也相等。(简写成“等角对等动”)。 推论1:三个角都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推论2:有一个角等于60°的等腰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推论3:在直角三角形中,如果一个锐角等于3O°,那么它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 八、线段的垂直平分线 定理: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和这条线段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 逆定理:和一条线段两个端点距离相等的点,在这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 就是说:线段的垂直平分线可以看作是和线段两个端点距离相等的所有点的集合。 九、轴对称和轴对称图形 把一个图形沿着某一条直线折叠二如果能够与另一个图形重合,那么就说这两个图形关于这条直线轴对称,两个图形中的对应点叫关于这条直线的对称点,这条直线叫对称轴。 两个图形关于直线对称也叫轴对称。 定理1:关于某条直线对称的两个图形是全等形。 定理2:如果两个图形关于某条直线对称,那么对称轴是对应点连线的垂直平分线。 定理3:两个图形关于某条直线对称,如果它们的对应线段或延长相交。那么交点在对称轴上。 逆定理:如果两个图形的对应点连线被一条直线垂直平分,那么这两个图形关于这条直线对称。 如果一个图形沿着一条直线折叠,直线两旁的部分能够互相重合,那么这个图形叫做轴对称图形,这条直线就是对称轴。 例如:等腰三角形顶角的分角线就具有上面所述的特点,所以等腰三角形顶角的分角线是等腰三角形的一条对称轴,而等腰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 十、勾股定理:勾股定理: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a、b的平方和等于斜边c的平方: 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如果三角形的三边长a、b、c有下面关系: ,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第三章:四边形 一、多边形 1、多边形:由一些线段首尾顺次连结组成的图形,叫做多边形。 2、多边形的边:组成多边形的各条线段叫做多边形的边。 3、多边形的顶点:多边形每相邻两边的公共端点叫做多边形的顶点。 4、多边形的对角线:连结多边形不相邻的两个顶点的线段叫做多边形的对角线。 5、多边形的周长:多边形各边的长度和叫做多边形的周长。 6、凸多边形:把多边形的任何一条边向两方延长,如果多边形的其他各边都在延长线所得直线的问旁,这样的多边形叫凸多边形。 说明:一个多边形至少要有三条边,有三条边的叫做三角形;有四条边的叫做四边形;有几条边的叫做几边形。今后所说的多边形,如果不特别声明,都是指凸多边形。 7、多边形的角:多边形相邻两边所组成的角叫做多边形的内角,简称多边形的角。 8、多边形的外角:多边形的角的一边与另一边的反向延长线所组成的角叫做多边形的外角。 注意:多边形的外角也就是与它有公共顶点的内角的邻补角。 9、n边形的对角线共有 条。 10、多边形内角和定理:n边形内角和等于(n-2)180°。 11、多边形内角和定理的推论:n边形的外角和等于360°。 说明:多边形的外角和是一个常数(与边数无关),利用它解决有关计算题比利用多边形内角和公式及对角线求法公式简单。无论用哪个公式解决有关计算,都要与解方程联系起 来,掌握计算方法。 二、平行四边形 1、平行四边形: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叫做平行四边形。 2、平行四边形性质定理1: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相等。3、平行四边形性质定理2:平行四边形的对边相等。 4、平行四边形性质定理2推论:夹在平行线间的平行线段相等。 5、平行四边形性质定理3: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 6、平行四边形判定定理1:一组对边平行且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7、平行四边形判定定理2:两组对边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8、平行四边形判定定理3:对角线互相平分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9、平行四边形判定定理4:两组对角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2)平行四边形的定义即是平行四边形的一个性质,又是平行四边形的一个判定方法。 三、矩形: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从运动变化的观点来看,当平行四边形的一个内角变为90°时,其它的边、角位置也都随之变化。因此矩形的性质是在平行四边形的基础上扩充的。 1、矩形:有一个角是直角的平行四边形叫做短形(通常也叫做长方形)2、矩形性质定理1:矩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 3.矩形性质定理2:矩形的对角线相等。4、矩形判定定理1:有三个角是直角的四边形是矩形。 5、矩形判定定理2:对角线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 说明:要判定四边形是矩形的方法是: 法一:先证明出是平行四边形,再证出有一个直角(这是用定义证明) 法二:先证明出是平行四边形,再证出对角线相等(这是判定定理1) 法三:只需证出三个角都是直角。(这是判定定理2) 四、菱形:也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当平行四边形的两个邻边发生变化时,即当两个邻边相等时,平行四边形变成了菱形。 1、菱形:有一组邻边相等的平行四边形叫做菱形。 2、菱形的性质1:菱形的四条边相等。 3、菱形的性质2:菱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并且每一条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 4、菱形判定定理1:四边都相等的四边形是菱形。5、菱形判定定理2: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 说明:要判定四边形是菱形的方法是: 法一:先证出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再证出有一组邻边相等。(这就是定义证明)。 法二:先证出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再证出对角线互相垂直。(这是判定定理2) 法三:只需证出四边都相等。(这是判定定理1) (五)正方形 正方形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当邻边和内角同时运动时,又能使平行四边形的一个内角为直角且邻边相等,这样就形成了正方形。 1、正方形:有一组邻边相等并且有一个角是直角的平行四边形叫做正方形。 2、正方形性质定理1:正方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四条边都相等。 3、正方形性质定理2:正方形的两条对角线相等,并且互相垂直平分,每条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 4、正方形判定定理互:两条对角线互相垂直的矩形是正方形。 5、正方形判定定理2:两条对角线相等的菱形是正方形。 注意:要判定四边形是正方形的方法有 方法一:第一步证出有一组邻边相等; 第二步证出有一个角是直角;第三步证出是平行四边形。(这是用定义证明) 方法二:第一步证出对角线互相垂直;第二步证出是矩形。(这是判定定理1) 方法三:第一步证出对角线相等;第二步证出是菱形。(这是判定定理2) 六、梯形 1、梯形:一组对边平行而另一组对边不平行的四边形叫做梯形。 2、直角梯形:一腰垂直于底的梯形叫做直角梯形。 3、等腰梯形:两腰相等的梯形叫做等腰梯形。 4、等腰梯形性质定理1:等腰梯形在同一底上的两个角相等。 5、等腰梯形性质定理2:等腰梯形的两条对角线相等。 6、等腰梯形的判定定理l。:在同一个底上钩两个角相等的梯形是等腰梯形。 7、等腰梯形的判定定理2:对角线相等的梯形是等腰梯形。 8、研究等腰梯形常用的方法有:化为一个等腰三角形和一个平行四边形;或两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和一矩形;或作对角线的平行线交下底的延长线于一点;或延长两腰交于一点。 七、中位线 1、三角形的中位线连结三角形两边中点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中位线。 2、梯形的中位线:连结梯形两腰中点的线段叫做梯形中位线。 3、三角形中位线定理:三角形的中位线平行于第三边,并且等于第三边的一半。 4、梯形中位线定理:梯形中位线平行于两底,并且等于两底和的一半。 第四章:相似形 一、比例线段 1、比:选用同一长度单位量得两条线段。a、b的长度分别是m、n,那么就说这两条线段的比是a:b=m:n(或 ) 2、比的前项,比的后项:两条线段的比a:b中。a叫做比的前项,b叫做比的后项。 3、比例: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做比例,如 4、比例外项:在比例 (或a:b=c:d)中a、d叫做比例外项。 5、比例内项:在比例 (或a:b=c:d)中b、c叫做比例内项。 6、第四比例项:在比例 (或a:b=c:d)中,d叫a、b、c的第四比例项。 7、比例中项:如果比例中两个比例内项相等,即比例为 (或a:b=b:c时,我们把b叫做a和d的比例中项。) 8、比例线段:在四条线段中,如果其中两条线段的比等于另外两条线段的比, 那么,这四条线段叫做成比例线段,简称比例线段。 9、比例的基本性质:如果a:b=c:d那么ad=bc逆命题也成立,即如果ad=bc,那么a:b=c:d 10、比例的基本性质推论:如果a:b=b:d那么b2=ad,逆定理是如果b2=ad那么a:b=b:c。说明:两个论是比积相等的式子叫做等积式。比例的基本性质及推例式与等积式互化的理论依据。 11、合比性质:如果 ,那么 12.等比性质:如果 ,( ),那么 说明:应用等比性质解题时常采用设已知条件为k ,这种方法思路单一,方法简单不易出错。 二、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 1、平行线等分线段定理:如果一组平行线在一条直线上截得的线段相等,那么在其它直线上截得的线段也相等。 格式 pdf格式笔记格式下载页码格式下载公文格式下载简报格式下载 :如果直线L1∥L2∥L3, AB= BC, 那么:A1B1=B1C1,如图4-l 说明:由此定理可知推论1和推论2 推论1:经过梯形一腰的中点与底平行的直线必平分另一腰。 推论2:经过三角形一边的中点与另一边平行的直线必平分第三边。 2、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三条平行线截两条直线,所得的对应线段成比例。 说明:平行线等分线段定理是平行线分线段成比问定理的特殊情况。 3.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的推论:平行于三角形一边的直线截其它两边,所得的对应线段成比例。 说明1: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可用形象的语言来表达。如图4—4 4、三角形一边的平行线的判定定理。如果一条直线截三角形的两边(或两边的延长线)所得的对应线段成比例,那么这条直线平行于三角形的第三边。 5、三角形一边的平行线的判定定理:平行于三角形的一边,并且和其它两边相交的直线,所截得的三角形的三边与原三角形三边对应成比例。 6、线段的内分点:在一条线段上的一个点,将线段分成两条线段,这个点叫做这条线段的内分点。 7、线段的外分点:在一条线段的延长线上的点,有时也叫做这条线段的外分点。 说明:外分点分线段所得的两条线段,也就是这个点分别和线段的两个端点确定的线段。 三、相似三角形 1、相似三角形:两个对应角相等,对应边成比例的三角形叫做相似三角形。 说明:证两个三角形相似时和证两个三角形全等一样,通常把表示对应顶点的字母写在对应的位置上,这样便于找出相似三角形的对应角和对应边。 2、相似比:相似三角形对应边的比k,叫做相似比(或叫做相似系数)。 3、相似三角形的基本定理:平分于三角形一边的直线和其它两边(或两边的延长线)相交,所构成的三角形与原三角形相似。 说明:这个定理反映了相似三角形的存在性,所以有的书把它叫做相似三角形的存在定理,它是证明三角形相似的判定定理的理论基础。 4、三角形相似的判定定理: (1)判定定理1:如果一个三角形的两个角与另一个三角形的两个角对应相等,那么就两个三角形相似。可简单说成:两角对应相等,两三角形相似。 (2)判定定理2:如果一个三角形的两条边和另一个三角形的两条边对应成比例,并且夹角相等,那么这两个三角形相似,可简单说成:两边对应成比例且夹角相等,两三角形相似。 (3)判定定理3:如果一个三角形的三条边与另一个三角形的三条边对应成比例,那么这两个三角形相似,可简单说成:三边对应成比例,两三角形相似。 (4)直角三角形相似的判定定理如果一个直角三角形的斜边和一条直角边与另一个直角三角形的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对应成比例,那么这两个直角三角形相似。 说明:以上四个判定定理不难证明,以下判定三角形相似的命题是正确的,在解题时,也可以用它们来判定两个三角形的相似。 第一:顶角(或底角)相等的两个等腰三角形相似。 第二:腰和底对应成比例的两个等腰三角形相似。 第三:有一个锐角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相似。 第四:直角三角形被斜边上的高分成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和原三角形相似。 第五:如果一个三角形的两边和其中一边上的中线与另一个三角形的两边和其中一边上的中线对应成比例,那么这两个三角形相似。 5、相似三角形的性质: (1)相似三角形性质1:相似三角形对应高的比、对应中线的比、对应角平分线的比都等于相似比。 (2)相似三角形性质2:相似三角形周长的比等于相似比。(3)相似三角形面积的比等于相似比的平方。 1. (2009年太原市)如果三角形的两边分别为3和5,那么连接这个 三角形三边中点,所得的三角形的周长可能是( ) A.4 B.4.5 C.5 D.5.5 2. 如图, 中, ,点 分别在 上, 则 的大小为( ) A. B. C. D. 3.(2008丽水)如图,在三角形中,>,、分别是AB、AC上的点, △沿线段翻折,使点落在边上,记为.若四边形是菱形,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是△的中位线 B. 是边上的中线 C. 是边上的高 D. 是△的角平分线 4.已知三角形的三边长分别是 ;若 的值为偶数,则 的值有(  ) A. 个 B. 个 C. 个 D. 个 5.已知一个等腰三角形两内角的度数之比为1∶4,则这个等腰三角形顶角的度数为( ) (A)20° (B)120° (C)20°或120° (D)36° 6.如图是5×5的正方形网络,以点D、E为两个顶点作位置 不同的格点三角形,使所作的格点三角形与△ABC全等, 这样的格点三角形最多可以画出 ( ) A.2个 B.4个 C.6个 D.8个 7. 正三角形的内切圆半径为1,那么三角形的边长为( ) A.2 B. C. D.3 8.⊙O是等边 的外接圆,⊙O的半径为2,则 的边长为( ) A. B. C. D. 9.等腰三角形的顶角为 ,腰长为2cm,则它的底边长为( ) A. B. C. D. 10. 在 中, 是斜边 上的中线,已知 , , 则 的值是( ) A. B. C. D. 11.如图,已知 中, , , 是高 和 的 交点,则线段 的长度为( ) A. B.4 C. D.5 12.下列长度的三条线段,能组成直角三角形的是( ) A.1cm,3 cm,3cm B.2cm,3 cm,4 cm C.4cm,6 cm,8cm D.5cm,12 cm,13cm 13.一个多边形内角和是,则这个多边形是( ) A.六边形 B.七边形 C.八边形 D.九边形 14.在边长均为的正多边形中,能与边长为的正三角形作平面镶嵌的正多边形有( )①正方形 ②正五边形 ③正六边形 ④正八边形 A.4种 B.3种 C.2种 D.1种 1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平行四边形是正多边形 B. 矩形是正四边形 C. 菱形是正四边形 D. 正方形是正四边形 16. 下列命题中,真命题的个数是( ) 1 各边都相等的多边形是正多边形; ②各角都相等的多边形是正多边形; ③正多边形一定是中心对称图形; ④边数相同的正多边形一定相似. A.1 B.2 C. 3 D. 4 17.已知正n边形的一个外角与一个内角的比为1﹕3,则n等于( ) A. 4 B. 6 C. 8 D. 12 18.一个正多边形绕它中心旋转90°就和原来图形重合,这个正多边形是( ) A.正三角形 B.正方形 C.正五边形 D.正六边形 19.下列正多边形中,中心角等于内角的是( ) A.正六边形 B.正五边形 C.正四边形 C.正三边形 20.在周长为20cm的平行四边形ABCD中,AB≠AD,AC、BD相交于点O,OE⊥BD交AD于E,则△ABE的周长为( ) A.4cm B.6cm C.8cm D.10cm 21. 如图,在Rt△ABC内有边长分别为 的三个正方形,则 满足 的关系式是_____________. 22.如图,已知△ABC为直角三角形,∠C =90°,若沿图中虚线 剪去∠C,则∠1+∠2等于_______. 23.如图,已知在△ABC中,AB=AC,∠BAC=120°,AC 的垂直平分线EF交AC于点E,交BC于点F. 求证:BF=2CF. 24. 如图,在△ABC中,AB=BC=12cm,∠ABC=80°,BD 是∠ABC的平分线,DE∥BC. (1)求∠EDB的度数; (2)求DE的长. 25. 如图,在△ABC中,BC>AC, 点D在BC上,且DC=AC, ∠ACB的平分线CF交AD于F,点E是AB的中点,连结EF. (1)求证:EF∥BC. (2)若四边形BDFE的面积为6,求△ABD的面积. 26. 已知:如图,△ABC中,∠ACB=90°,点D、E分别 是AC、AB的中点,点F在BC的延长线上,且∠CDF=∠A. 求证:四边形DECF是平行四边形. 27.(2008 永州市)如图△ABC与△CDE都是等边三角形, 点E、F分别在AC、BC上,且EF∥AB (1)求证:四边形EFCD是菱形; (2)设CD=4,求D、F两点间的距离. 28.两个完全相同的矩形纸片 、 如图放置, . 求证:四边形 为菱形. 29.已知:如图,在菱形ABCD中,F是BC上的一点,DF交AC于E,求证: ∠ABE=∠CFE. 第五章:解直角三角形 一、锐角三角函数: 在直角三角形ABC中,∠C是直角 1、正弦:把锐角A的对边与斜边的比叫做∠A的正弦,记作 2、余弦:把锐角A的邻边与斜边的比叫做∠A的余弦,记作 3、正切:把锐角A的对边与邻边的比叫做∠A的正切,记作 5、同角三角函数关系公式 (1) ;(2) ;(3) tanA= 6.一些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 二、解直角三角形 由直角三角形中,除直角外的已知元素,求出所有未知元素的过程,叫做解直角三角形。 若直角三角形ABC中,∠C=90°,那么A、B、C,a,b,c中除∠C=90°外,其余5个元素之间有关系: (l) ;(2)∠A十∠B=90°;(3) ; ; ; 所以,只要知道其中的2个元素(至少有一个是边),就可以求出其余3个未知数。 第六章:圆 一、圆 1、圆的有关性质 圆是到定点的距离等于定长的点的集合,圆的内部可以看作是到圆。心的距离小于半径的点的集合。 圆的外部可以看作是到圆心的距离大于半径的点的集合。连结圆上任意两点的线段叫做弦,经过圆心的弦叫直径。圆上任意两点间的部分叫圆弧,简称弧。 圆的任意一条直径的两个端点分圆成两条弧,每一条弧都叫半圆,大于半圆的弧叫优弧;小于半圆的弧叫劣弧。由弦及其所对的弧组成的圆形叫弓形。 圆心相同,半径不相等的两个圆叫同心圆。能够重合的两个圆叫等圆。 同圆或等圆的半径相等。 在同圆或等圆中,能够互相重合的弧叫等弧。 二、过三点的圆 l、过三点的圆 定理: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三个点确定一个圆。 经过三角形各顶点的圆叫三角形的外接圆,外接圆的圆心叫外心,这个三角形叫圆的内接三角形。 2、反证法 反证法的三个步骤: ①假设命题的结论不成立; ②从这个假设出发,经过推理论证,得出矛盾;③由矛盾得出假设不正确,肯定命题的结论正确。 三、垂直于弦的直径 圆轴对称图形,经过圆心的每一条直线都是它的对称轴。垂径定理:垂直于弦的直径平分这条弦,并且平分弦所对的两条弧。 推理1:平分弦(不是直径)的直径垂直于弦,并且平分弦所对两条弧。弦的垂直平分线经过圆心,并且平分弦所对的两条弧。 平分弦所对的一条弧的直径,垂直平分弦,并且平分弦所对的另一个条弧。推理2:圆两条平行弦所夹的弧相等。 四、圆心角、弧、弦、弦心距之间的关系 圆是以圆心为对称中心的中心对称图形。 顶点是圆心的角叫圆心角,从圆心到弦的距离叫弦心距。 定理:在同圆或等圆中,相等的圆心角所对的弧相等,所对的弦相等,所对的弦心距相等。 推理:在同圆或等圆中,如果两个圆心角、两条弧、两条弦或两条弦的弦心距中,有一组量相等,那么它们所对应的其余各组量都分别相等。 五、圆周角 顶点在圆上,并且两边都和圆相交的角叫圆周角。 推理1:同弧或等弧所对的圆周角相等;同圆或等圆中,相等的圆周角所对的弧也相等。 推理2:半圆(或直径)所对的圆周角是直角;90°的圆周角所对的弦是直径。 推理3:如果三角形一边上的中线等于这边的一半,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由于以上的定理、推理,所添加辅助线往往是添加能构成直径上的圆周角的辅助线。 六、圆的内接四边形 多边形的所有顶点都在同一个圆上,这个多边形叫圆内接多边形,这个圆叫这个多边形的外接圆 定理:圆的内接四边形的对角互补,并且任何一个外角都等于它的内对角。 七、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 1、直线和圆有两个公共点时,叫做直线和圆相交,这时直线叫圆的割线 直线和圆有唯一公共点时,叫做直线和圆相切,这时直线叫圆的切线,唯一的公共点叫切点。 直线和圆没有公共点时,叫直线和圆相离。 2、若圆的半径为r,圆心到直线的距离为d,则: 直线和圆相交 d<r;直线和圆相切 d=r;直线和圆相离 d>r;直线和圆相交 d<r 八、切线的判定和性质 切线的判定:经过半径的外端并且垂直于这条半径的直线是圆的切线。 切线的性质:圆的切线垂直于经过切点的半径 推理1:经过圆心且垂直干切线的直线必经过切点。推理2:经过切点且垂直于切线的直线必经过圆心。 九、三角形的内切圆 要求会作图,使它和己知三角形的各边都相切∵分角线上的点到角的两边距离相等。∴两条分角线的交点就是圆心。 这样作出的圆是三角形的内切圆,其圆心叫内心,三角形叫圆的外切三角形。 和多边形各边都相切的圆叫多边形的内切圆,多边形叫圆的外切多边形。 十、切线长定理 经过圆外一点可作圆的两条切线。在经过圆外一点的圆的切线上, 这点和切点之间的线段的长,叫这点到圆的切线长。 切线长定理从圆外一点引圆的两条切线,它们的切线长相等。 圆心和这一点的连线平分两条切线的夹角。 十一、圆和圆的位置关系如图6-9 若连心线长为d,两圆的半径分别为R,r,则: 1、两圆外离 d >R+r; 2、两圆外切 d = R+r;3、两圆相交 R-r<d<R+r(R>r) 4、两圆内切 d = R-r;(R>r) 5、两圆内含 d<R-r。(R>r) 十二、正多边形和圆 各边相等,各角也相等的多边形叫正多边形。 定理:把圆分成n(n>3)等分: (l)依次连结各分点所得的多边形是这个圆的内按正多边形; (2)经过各分点作圆的切线,以相邻切线的交点为顶点的多边形是这个圆的外切正n边形。 定理:任何正多边形都有一个外接圆和一个内切圆,这两个圆是同心圆。 正多边形的外接(或内切)圆的圆心叫正多边形的中心。外接圆的半径叫正多边形的半径,内切圆的半径叫正多边形的边心距。 正多边形各边所对的外接圆的圆心角都相等,叫正多边形的中心角。 正n边形的每个中心角等于 正多边形都是轴对称图形,一个正n边形共有n条对称轴,每条对称轴都通过正n边形的中心。 若n为偶数,则正n边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它的中心就是对称中心。 边数相同的正多边形相似,所以周长的比等于边长的比,面积的比等于边长平方的比。 十三、正多边形的有关计算 正n边形的每个内角都等于 定理:正n边形的半径和边心距把正n边形分成2n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正多边形的有关计算都归结为解直角三角形的计算。 十四、圆周长、弧长 1、圆周长C=2πR;2、弧长 十五、圆扇形,弓形的面积 l、圆面积: ; 2、扇形面积:一条弧和经过这条弧的端点的两条半径所组成的图形叫做扇形。 在半径为R的圆中,圆心角为n°的扇形面积S扇形的计算公式为: 注意:因为扇形的弧长 。所以扇形的面积公式又可写为 十六、圆柱和圆锥的侧面展开图 1、圆柱的侧面展开图 圆柱可以看作是由一个矩形旋转得到的,如把矩形ABCD绕边AB旋转一周得到的图形 是一个圆柱。(图6一16)圆柱的侧面展开图是一个长方形,如图6-17,其中AB=高, AC=底面圆周长。 ∴S侧面=2πRh 圆柱的轴截面是长方形一边长为h,一边长为2R R是圆柱底半径,h是圆柱的高。见图6-8 (2)圆锥的侧面展开图 圆锥可以看作由一个直角三角形旋转得到。 如图6-19,把Rt△OAS绕直线SO旋转一周得到的图形就是圆锥。 旋转轴SO叫圆锥的轴,连通过底面圆的圆心,且垂直底面。 连结圆锥顶点和底面圆的任意一点的SA、SA’、…都叫圆锥的母线,母线长都相等。 圆锥的侧面展开图如图6一19是一个扇形SAB 半径是母线长,AB是2πR。(底面的周长),所以圆锥侧面积为 S侧面=πRL 1. 正三角形的内切圆半径为1,那么三角形的边长为( ) A.2 B. C. D.3 2.⊙O是等边 的外接圆,⊙O的半径为2,则 的边长为( ) A. B. C. D. 3. 已知⊙O的直径AB与弦AC的夹角为 ,过C点的切线PC与AB延长线交于P点.PC=5,则⊙O的半径为 (  )A.       C. 10     D. 5     B. 4. AB是⊙O的直径,点P在BA的延长线上,PC是⊙O的切线,C为切点,PC=2 ,PA=4,则⊙O的半径等于 (  )A. 1      B. 2       C.       D. 5.某同学制做了三个半径分别为1、2、3的圆,在某一平面内,让它们两两外切,该同学把此时三个圆的圆心用线连接成三角形.你认为该三角形的形状为( ) A.钝角三角形 B.等边三角形 C.直角三角形 D.等腰三角形 6.关于下列四种说法中,你认为正确的有( ) ①圆心距小于两圆半径之和的两圆必相交 ②两个同心圆的圆心距为零③没有公共点的两圆必外离 ④两圆连心线的长必大于两圆半径之差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7.如图,小红同学要用纸板制作一个高4cm,底面周长是6πcm的圆锥形漏斗模型,若不计接缝和损耗,则她所需纸板的面积是( )A.12πcm2 B.15πcm2 C.18πcm2 D.24πcm2 8. 如图,AB、AC是⊙O的两条切线,切点分别为B、C,D是优弧BC上的一点,已知∠BAC=80°,那么∠BDC=__________度. 9. 如图,AB是⊙O的直径,四边形ABCD内接于⊙O, , , 的度数比为3∶2∶4,MN是⊙O的切线,C是切点,则∠BCM的度数为________. 10.如图,在△ABC中,,cosB.如果⊙O的半径为cm,且经过点B、C,那么线段AO=    cm. 11.如图, ,半径为1cm的 切 于点 ,若将 在 上向右滚动,则当滚动到 与 也相切时,圆心 移动的水平距离是__________cm. 12.如图, AB与⊙O相切于点B,线段OA与弦BC垂直于点D,∠AOB=60°,BC=4cm,则切线AB= cm. 14. 如图,为⊙O的直径,于点,交⊙O于点,于点. (1)请写出三条与有关的正确结论;(2)当,时,求圆中阴影部分的面积. 15. 是⊙O的直径, 切⊙O于 , 交⊙O于 ,连 .若 ,求 的度数. 图形与变换 知识要点 1. 轴对称(轴对称、折叠) (1) 轴对称和轴对称图形的区别与联系 区别:轴对称是指两个图形间的位置关系;轴对称图形是指一个具有特殊形状的图形。 联系: (a) 它们都延某一直线折叠,图形重合 (b) 如果把两个轴对称图形看成一个整体,那么它就是一个轴对称图形;反过来,把轴对称图形的两部分当作两个图形,那么这两个图形成轴对称。 (2) 线段的垂直平分线及其性质 性质: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到线段两端点的距离相等    与一条线段的两个端点举例相等的点在这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 (3) 轴对称的性质: (a) 如果两个图形关于某条直线对称,那么对称轴是任意一对对应点连线的线段垂直平分线; (b) 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是任意一对对应点连线的线段垂直平分线; (c) 轴对称的两个图形全等 (d) 轴对称的两个图形,他们对应线段或其延长线相交,交点在对称轴上。 (4) 轴对称变换 考点:利用坐标表示轴对称(做关于坐标轴及原点的对称点) 解析:点(x,y)关于x轴对称的点的坐标为(x,-y);关于y轴对称的点的坐标为(-x,y),关于原点对称的点的坐标为(-x,-y) 归纳:关于谁对称谁不变,关于原点对称全改变 (5) 轴对称的图形:等腰三角形,等腰梯形,矩形,菱形,正方形,抛物线,双曲线,圆 2. 中心对称(中心对称、旋转) (1) 中心对称及中心对称图形 (a)关于中心对称的两个图形,对称点的连线经过对称中心,而且被对称中心平分; (b)关于中心对称的两个图形全等。 (2) 中心对称图形:线段、相交线、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正方形、正六边形、圆 (3) 中心对称与轴对称的区别联系 (a) 区别:关于直线对称和关于点对称 (b) 联系:都是旋转180°得到的 (4) 图形的旋转 (a) 图形绕某一点O转动一个角度的图形变换叫旋转,点O叫旋转中心,转动的角叫旋转角。 (b) 图形在旋转有旋转中心和旋转角决定,旋转中心在旋转过程中式不动的,旋转不改变图形的大小和形状。 (c) 特征:对应点到旋转中心的距离相等;对应点与旋转中心所连线段的夹角等于旋转角;旋转前后的图形全等。 (d) 旋转作图步骤 (i) 根据题意确定旋转中心、旋转方向和旋转角 (ii) 找出图形的关键点 (iii) 连接关键点与旋转中心,按旋转方向与旋转角将它们旋转,得到这些关键点的 对应点; (iv) 次连接这些关键点的对应点,得到旋转后的图形。 3. 位似 4. 投影与视图 投影 (1)投影:用光线照射物体,在某个平面(地面、墙壁等)上得到的影子叫做物体的投影照射光线叫做投影线,投影所在的平面叫做投影面。 (2)平行投影:有时光线是一组互相平行的射线,例如太阳光或探照灯光的一束光中的光线。由平行光线形成的投影是平行投影(3)中心投影:由同一点(点光源发出的光线)形成的投影叫做中心投影 (4)正投影:投影线垂直于投影面产生的投影叫做正投影。 三视图 (1)三视图:是指观测者从三个不同位置观察同一个空间几何体而画出的图形。   将人的视线规定为平行投影线,然后正对着物体看过去,将所见物体的轮廓用正投影法绘制出来该图形称为视图。一个物体有六个视图:从物体的前面向后面投射所得的视图称主视图——能反映物体的前面形状,从物体的上面向下面投射所得的视图称俯视图——能反映物体的上面形状,从物体的左面向右面投射所得的视图称左视图——能反映物体的左面形状, 三视图就是主视图、俯视图、左视图的总称。 一、选择题 1.下面选项中既是中心对称图形又是轴对称图形的是( ) A.等边三角形 B.等腰梯形 C.五角星 D.菱形 2.下列图形中对称轴的条数多于两条的是( ) A.等腰三角形 B.矩形 C.菱形 D.等边三角形 3.钟表上2时15分,时针与分针的夹角是( ) A.30° B.45° C.22.5° D.15° 4.如图,将矩形ABCD沿AE折叠,若∠BAD′=30°,则∠AED′ 等于( ) A.30° B.45° C.60° D.75° 5.如图,六边形ABCDEF是轴对称图形,CF所在的直线是它的对称轴,若∠AFC+∠BCF=150°,则∠AFE+∠BCD的大小是(  ). A.150°  B.300°  C.210° D.330°. 6.如图阴影部分组成的图案既是关于x轴成轴对称的图形又是关于坐标原 点O成中心对称的图形.若点A坐标是(1,3), 则点M和N的坐标分别是( ) A. B. C. D. 7.如图,在边长为4的等边三角形ABC中,AD是BC边上的高,点 E、F是AD上的两点,则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是( ) A.4 B.3 C.2 D. 8 如图是一个风筝的图案,它是轴对称图形,量得∠B=30°,则∠E的大小为( ). A、30° B、35° C、40° D、45° 11.一个正三角形至少绕其中心旋转________度,就能与本身重合,一个正六边形至少绕其中心旋转________度,就能与其自身重合. 12.如图,在梯形ABCD中,将AB平移至DE处,则四边形ABED是_______四边形. 13.已知等边△ABC,以点A为旋转中心,将△ABC旋转60°,这时得到的图形应是一个_______,且它的最大内角是______度. 14.如图,将边长为 的正方形ABCD绕点A逆时针方向旋转30o后得到正方形 ,则图中阴影部分面积为 ____________平方单位. � EMBED Equation.3 ��� 概率的值 ____事件 ___事件 事件发生的可能性越来越__ 事件发生的可能性越来越__ 1 0 P(不可能事件)=__ P(必然事件)=__ 不确定事件: 事件 确定事件 在一定条件下,可能_____也可能_____的事件. 随机事件: 在一定条件下,________的事件. 不可能事件: 在一定条件下,_______的事件. 必然事件: 第12题图 1 0 2 3 4 N M Q P y 第5题图 � EMBED Equation.3 ��� � EMBED Equation.3 ��� O � EMBED Equation.DSMT4 ��� � EMBED Equation.DSMT4 ��� � EMBED Equation.DSMT4 ��� � EMBED Equation.DSMT4 ��� x 第6题图 F O 第4题图 AAA x y B O 步行 B A � EMBED Equation.DSMT4 ��� D 第8题图 D E F C B A 第6题图 A B C O P C B A E D N F B A C 5% 15% M E D C H E 35% 第12题图 第14题图 � EMBED Equation.DSMT4 ��� � EMBED Equation.DSMT4 ��� 骑车 A B C D � EMBED MSPhotoEd.3 ��� E C B D A 第3题图 � EMBED Equation.DSMT4 ��� 其它 C 乘车 B A B C D E F 第4题图 第7题图 PAGE 1 _1234567966.unknown _1294127058.unknown _1306587753.unknown _1307712897.unknown _1309067253.unknown _1328270593.unknown _1328271462.unknown _1328531996.unknown _1449919056.unknown _1449921827.unknown _1416141788.unknown _1328271497.unknown _1328271592.unknown _1328271087.unknown _1328271172.unknown _1328270594.unknown _1328271015.unknown _1326909550.unknown _1328270466.unknown _1328270499.unknown _1328270519.unknown _1328270484.unknown _1326978365.unknown _1328270447.unknown _1326978308.unknown _1326806234.unknown _1326806236.unknown _1326806238.unknown _1326806239.unknown _1326806237.unknown _1326806235.unknown _1326806232.unknown _1326806233.unknown _1326465018.unknown _1307943952.unknown _1309067217.unknown _1309067237.unknown _1309067245.unknown _1309067230.unknown _1307943995.unknown _1307945330.unknown _1307945401.unknown _1307945441.unknown _1307945364.unknown _1307944903.unknown _1307944013.unknown _1307943969.unknown _1307943990.unknown _1307943957.unknown _1307885969.unknown _1307943933.unknown _1307943941.unknown _1307943905.unknown _1307885943.unknown _1307885954.unknown _1307885937.unknown _1306864967.unknown _1307021323.unknown _1307250025.unknown _1307607771.unknown _1307607806.unknown _1307538868.unknown _1307539040.unknown _1307604412.unknown _1307538869.unknown _1307538687.unknown _1307538867.unknown _1307430212.unknown _1307183214.unknown _1307183337.unknown _1307188799.unknown _1307183250.unknown _1307022031.unknown _1307183143.unknown _1307022018.unknown _1306865013.unknown _1307016112.unknown _1307021275.unknown _1307016111.unknown _1306864992.unknown _1306865007.unknown _1306864981.unknown _1306864850.unknown _1306864878.unknown _1306864954.unknown _1306864856.unknown _1306587904.unknown _1306587938.unknown _1306587881.unknown _1294127185.unknown _1294127200.unknown _1303586043.unknown _1305914136.unknown _1306581269.unknown _1306581278.unknown _1305955803.unknown _1306040098.unknown _1303586107.unknown _1305914131.unknown _1303586060.unknown _1303585987.unknown _1303586028.unknown _1294127202.unknown _1294127204.unknown _1303585854.unknown _1294127203.unknown _1294127201.unknown _1294127189.unknown _1294127198.unknown _1294127199.unknown _1294127190.unknown _1294127187.unknown _1294127188.unknown _1294127186.unknown _1294127075.unknown _1294127079.unknown _1294127183.unknown _1294127184.unknown _1294127182.unknown _1294127077.unknown _1294127078.unknown _1294127076.unknown _1294127071.unknown _1294127073.unknown _1294127074.unknown _1294127072.unknown _1294127060.unknown _1294127061.unknown _1294127059.unknown _1234568064.unknown _1244920142.unknown _1289973550.unknown _1293514474.unknown _1294080726.unknown _1294126904.unknown _1294126906.unknown _1294127057.unknown _1294126905.unknown _1294126903.unknown _1294098925.bin _1293780867.unknown _1293780956.unknown _1294080599.unknown _1293780970.unknown _1293780902.unknown _1293780753.unknown _1289984903.unknown _1289984905.unknown _1293469634.unknown _1293469699.unknown _1289984904.unknown _1289984901.unknown _1289984902.unknown _1289973551.unknown _1276062379.unknown _1276062407.unknown _1289719124.unknown _1289719145.unknown _1289719162.unknown _1276062433.unknown _1277100522.unknown _1277100532.unknown _1276096299.unknown _1276096379.unknown _1276096388.unknown _1276096369.unknown _1276062443.unknown _1276062415.unknown _1276062421.unknown _1276062411.unknown _1276062384.unknown _1276062397.unknown _1275131415.unknown _1275131457.unknown _1275131527.unknown _1275462206.unknown _1275716335.unknown _1275716339.unknown _1275716344.unknown _1275716329.unknown _1275245749.unknown _1275245767.unknown _1275131533.unknown _1275131476.unknown _1275131486.unknown _1275131463.unknown _1275131446.unknown _1275131453.unknown _1275131439.unknown _1244920164.unknown _1244921624.unknown _1244921626.unknown _1244921628.unknown _1275055565.unknown _1273640501.unknown _1244921627.unknown _1244921625.unknown _1244920175.unknown _1244920237.unknown _1244920165.unknown _1244920166.unknown _1244920162.unknown _1244920163.unknown _1244920157.unknown _1244920161.unknown _1244920158.unknown _1244920156.unknown _1234568088.unknown _1234568107.unknown _1234568127.unknown _1244012460.unknown _1244920140.unknown _1244920141.unknown _1244920139.unknown _1244012695.unknown _1234568131.unknown _1234568133.unknown _1234568135.unknown _1241679350.unknown _1234568134.unknown _1234568132.unknown _1234568129.unknown _1234568130.unknown _1234568128.unknown _1234568123.unknown _1234568125.unknown _1234568126.unknown _1234568124.unknown _1234568121.unknown _1234568122.unknown _1234568120.unknown _1234568097.unknown _1234568103.unknown _1234568105.unknown _1234568106.unknown _1234568104.unknown _1234568101.unknown _1234568102.unknown _1234568100.unknown _1234568092.unknown _1234568095.unknown _1234568096.unknown _1234568093.unknown _1234568090.unknown _1234568091.unknown _1234568089.unknown _1234568080.unknown _1234568084.unknown _1234568086.unknown _1234568087.unknown _1234568085.unknown _1234568082.unknown _1234568083.unknown _1234568081.unknown _1234568068.unknown _1234568070.unknown _1234568078.unknown _1234568069.unknown _1234568066.unknown _1234568067.unknown _1234568065.unknown _1234568026.unknown _1234568034.unknown _1234568046.unknown _1234568060.unknown _1234568063.unknown _1234568059.unknown _1234568036.unknown _1234568045.unknown _1234568035.unknown _1234568030.unknown _1234568032.unknown _1234568033.unknown _1234568031.unknown _1234568028.unknown _1234568029.unknown _1234568027.unknown _1234568001.unknown _1234568005.unknown _1234568024.unknown _1234568025.unknown _1234568023.unknown _1234568003.unknown _1234568004.unknown _1234568002.unknown _1234567997.unknown _1234567999.unknown _1234568000.unknown _1234567998.unknown _1234567968.unknown _1234567996.unknown _1234567967.unknown _1234567922.unknown _1234567938.unknown _1234567958.unknown _1234567962.unknown _1234567964.unknown _1234567965.unknown _1234567963.unknown _1234567960.unknown _1234567961.unknown _1234567959.unknown _1234567954.unknown _1234567956.unknown _1234567957.unknown _1234567955.unknown _1234567940.unknown _1234567941.unknown _1234567939.unknown _1234567930.unknown _1234567934.unknown _1234567936.unknown _1234567937.unknown _1234567935.unknown _1234567932.unknown _1234567933.unknown _1234567931.unknown _1234567926.unknown _1234567928.unknown _1234567929.unknown _1234567927.unknown _1234567924.unknown _1234567925.unknown _1234567923.unknown _1234567891.unknown _1234567906.unknown _1234567914.unknown _1234567918.unknown _1234567920.unknown _1234567921.unknown _1234567919.unknown _1234567916.unknown _1234567917.unknown _1234567915.unknown _1234567910.unknown _1234567912.unknown _1234567913.unknown _1234567911.unknown _1234567908.unknown _1234567909.unknown _1234567907.unknown _1234567898.unknown _1234567902.unknown _1234567904.unknown _1234567905.unknown _1234567903.unknown _1234567900.unknown _1234567901.unknown _1234567899.unknown _1234567894.unknown _1234567896.unknown _1234567897.unknown _1234567892.unknown _1234567893.unknown _1162713139.unknown _1178297613.unknown _1195277698.unknown _1225604813.unknown _1234567890.unknown _1219243472.unknown _1178298201.unknown _1194369964.unknown _1178298214.unknown _1178298186.unknown _1162714014.unknown _1178297594.unknown _1162713943.unknown _1162713981.unknown _1162713159.unknown _1156013477.unknown _1162713078.unknown _1162713117.unknown _1162712919.unknown _1156013496.unknown _1153827747.unknown _1156013425.unknown _1156013458.unknown _1154003457.unknown _1156011200.doc _1101094228.unknown _1104488224.unknown _1104488950.unknown _1153827680.unknown _1104488242.unknown _1101094512.unknown _1101075604.unknown
本文档为【2014新人教版中考数学总复习资料】,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158440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1MB
软件:Word
页数:12
分类:初中语文
上传时间:2018-09-10
浏览量: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