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国际服务贸易国际服务贸易2

国际服务贸易国际服务贸易2

举报
开通vip

国际服务贸易国际服务贸易2第四章  规范服务贸易的基本规则     一、服务业的现代化是经济现代化的重要标志     服务业的迅速发展是20世纪经济发展的主要特点之一。服务业水平高低是国家经济发展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经济越发达的国家、第三产业也越发达。80年代,世界经济活动总量中,第三产业已经超过了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之和,取代了物质生产部门而成为最强大、最广泛的经济部门,发展服务贸易的过程,实际是服务业外向化的过程。     (一)服务业在现代社会经济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从全世界范围看,90年代初,世界第三产业占国内生...

国际服务贸易国际服务贸易2
第四章   规范 编程规范下载gsp规范下载钢格栅规范下载警徽规范下载建设厅规范下载 服务贸易的基本规则     一、服务业的现代化是经济现代化的重要标志     服务业的迅速发展是20世纪经济发展的主要特点之一。服务业水平高低是国家经济发展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经济越发达的国家、第三产业也越发达。80年代,世界经济活动总量中,第三产业已经超过了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之和,取代了物质生产部门而成为最强大、最广泛的经济部门,发展服务贸易的过程,实际是服务业外向化的过程。     (一)服务业在现代社会经济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从全世界范围看,90年代初,世界第三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平均为60%,其中34个低收入国家平均为36.1%,48个中等收入国家为50%,22个高收入国家(即发达国家)平均为65%左右。这22个国家中,60%以下的有5个,60%~70%的有13个,70%以上的有4个,高收入国家比低收入国家高出一倍以上。可见,经济发展水平越高,服务业就越发达,在其经济生活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国家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约为18000美元(按购买力平价方法计算),其中,约有2/3是服务业创造的产值,物质生产产值约占1/3。服务业吸纳的就业人口占总就业人口的比重,发达国家的60%~75%,中等收入的发展中国家为45%~60%,低收入发展中国家为30%~45%。     服务业在国际上也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诸如外交、文化、教育、科学技术、交通运输、通讯、广播、信息、金融、保险、不动产、贸易、旅游等构成了国际社会活动的错综复杂、相互依存和相互竞争的网络。     (二)服务业是市场经济的基础产业     第一,在市场经济活动中,服务业具有广泛的服务特性。服务业之所以在西方发达国家得到迅速发展,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服务业是市场经济的基础产业。当物质生产达到一定水平的时候。服务业的发展关系到经济以至整个国家的正常运转。市场经济是通过需求和供给的结合来实现的,它的核心是交换,它不但包括物质产品的交换,还包括资金、人才、技术、资源、知识、信息的交换,这都需要服务业为各种交换的正常进行提供完善的服务。在农业经济时期,商品市场狭小,服务业不发达。进入工业化时期,商品生产规模逐步扩大,商品销售和流通问题越来越突出,服务业正是保证正常交换和获取更大利益的重要条件。现代市场经济的交换活动不断发展和扩大而更加错综复杂,在这种情况下,服务业的加速发展是必然的。可以说,市场经济是在不断增强其服务业这一基础的情况下,才能维持它的生存与发展的。     第二,服务业是经济国际化的先行产业,世界上市场经济发达的国家都建立了强大的外向型经济,这种经济以健全的服务业作为对外联系的重要手段。在18世纪末和19世纪,对外扩张进一步扩大了金融、保险、运输、通讯、不动产等方面的国际活动范围,服务业得到了迅速发展。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现代科技,特别是电子技术的迅猛发展,服务业的各部门,尤其是信息、金融和贸易等,得到长足的发展(发达国家服务业产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超过了第一和第二产业之和),推动了世界经济的发展。     第三,服务业是一个国家科技现代化的标志,发达国家在金融、航运、教育、卫生保健、科学技术、贸易、旅游等方面都有较强的实力,一些西方国家就是凭借这些来称霸或控制世界的。人们在进行综合国力的国际比较时,给服务业确定了相当大的权数,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的强大不但要靠发达的物质生产,还要靠强大的服务业,发达国家之间的经济差距往往与服务业的发展水平有关。     因此,服务贸易作为贸易竞争的新领域,也必然成为一国提高国际竞争力的重要因素。        二、国际服务贸易迅速发展及其原因     (一)国际服务贸易的迅速发展     第二次世界大战前,服务贸易随着交通运输、金融、通信等行业的发展而有所发展,但其发展速度和规模以及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都不那么突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尤其是6O年代后,科学技术革命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促进了社会分工的扩大和深化,加强了各经济部门之间和各经济部门内部的相互依赖,这种情况要求有一种非生产的“要素”加入到生产过程中,以便协调各个生产经营活动环节之间的关系,合理配置生产要素。服务行业应运而崛起,成了生产经营活动不可缺少的成分。经济的发展及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也刺激了对高消费的服务需求。这些因素使战后服务贸易有了惊人的增长。世界服务贸易从1967年的7OO亿~900亿美元猛增到1980年的65OO亿美元。1992年世界服务贸易总额达到98OO亿美元,1997年达13200亿美元。服务贸易在世界贸易中的比重达到20%(见表4.l)。     (二)国际服务贸易迅速发展的原因     1.服务业在各国经济中的地位上升     服务贸易的迅速发展反映了服务业交换的扩大,这自然也是服务业在国民生产总值或国内生产总值比重上升的客观反映。80年代以来,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这一比值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因此,随着各国国民经济服务化的加强,国际间相互提供的服务也日益活跃起来。     2.国际分工的深化与发展     许多服务行业从制造业分离出来形成独立的服务行业,其目的是应付国内和国际市场上激烈的竞争。如知识密集型服务日益起着把技术进步转化为生产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作用。在生产的各阶段不断出现对专门服务的需求。在生产的“上游”阶段,要投入的专门性服务有:可行性研究、风险资本、产品概念与设计、市场研究等。在生产的“中游”阶段,有的服务与商品生产本身相结合,如质量控制、设备租赁、后勤供应、保存和维修;有的服务与生产并行出现,如公司运行需要的会计、人事管理、电信、法律、保险、金融、安全、伙食供应等专门服务。在生产“下游”阶段,需要广告、运输、销售、人员的培训等服务。这样,一个生产企业在世界市场上保持竞争地位的关键是对“下游”、“上游”和“中游”三个阶段服务的反馈。     此外,服务已成为产品增值的主要来源之一。生产“下游”阶段的服务既有助于竞争能力的提高,又是产品增值的来源之一。在当今世界市场上,影响资本和消费品竞争地位的主要因素是服务的支持,如产品/服务一揽子协议使顾客难以离开供应者,使新供应商难以进入该产品领域。高技术产品的出口刺激了知识密集型服务的出口,反之亦然。例如,资本货物的出口伴随着咨询服务的出口,而飞机的出口导致训练和维修协议的达成。 表4.1   1998年世界商业服务主要进出口贸易伙伴(单位:10亿美元,%) 位次 出口 数额 份额 增长 位次 进口 数额 份额 增长 1 美国 233.6 18.1 1 1 美国 161.5 12.5 6 2 英国 99.5 7.7 8 2 德国 121.8 9.4 3 3 法国 78.6 6.1 -2 3 日本 109.5 8.5 -10 4 德国 75.7 5.9 1 4 英国 76.1 5.9 7 5 意大利 70.1 5.4 -2 5 意大利 69.3 5.4 -1 6 日本 60.8 4.7 -11 6 法国 62.8 4.9 1 7 荷兰 48.3 3.7 -1 7 荷兰 44.8 3.5 2 8 西班牙 48.0 3.7 10 8 加拿大 34.8 2.7 -3 9 比利时-卢森堡 34.7 2.7 4 9 比利时-卢森堡 33.6 2.6 6 10 中国香港 34.2 2.6 -11 10 奥地利 28.7 2.2 1 11 奥地利 31.0 2.4 6 11 中国 28.6 2.2 -5 12 加拿大 28.8 2.2 -2 12 西班牙 27.3 2.1 12 13 瑞士 26.3 2.0 3 13 中国台湾 23.4 1.8 -3 14 韩国 23.6 1.8 -7 14 韩国 23.0 1.8 -21 15 中国 23.0 1.8 -6 15 中国香港 22.7 1.8 -2 16 土耳其 22.4 1.7 17 16 瑞典 20.6 1.6 6 17 新加坡 18.2 1.4 -40 17 巴西 18.9 1.5 7 18 瑞典 17.4 1.4 -1 18 爱尔兰 18.0 1.4 20 19 中国台湾 16.6 1.3 -2 19 新加坡 18.0 1.4 -7 20 澳大利亚 15.8 1.2 -14 20 俄罗斯 17.8 1.4 9 21 丹麦 15.7 1.2 4 21 澳大利亚 16.7 1.3 6 22 挪威 13.9 1.1 -2 22 瑞士 15.0 1.2 6 23 俄罗斯 12.9 1.0 -7 23 丹麦 14.9 1.2 -1 24 泰国 12.8 1.0 -18 24 挪威 14.8 1.1 2 25 墨西哥 11.9 0.9 6 25 沙特 13.9 1.1 0 26 马来西亚 10.9 0.8 -27 26 印度 13.7 1.1 12 27 印度 10.5 0.8 22 27 墨西哥 12.5 1.0 6 28 希腊 9.9 0.8 8 28 泰国 12.2 0.9 -29 29 波兰 8.9 0.7 -1 29 印度尼西亚 11.9 0.9 -26 30 以色列 8.7 0.7 4 30 马来西亚 11.9 0.9 -32    以上总计 1123 87.0 -1      以上合计 1100 85.2 -1      世界 1290 100.0 -2     世界 1290 100.0 -1 资料来源:世贸组织《1998年国际贸易报告》。     3.世界商品贸易的增长和贸易自由化的迅速发展     整个世界商船吨位从1970年的2.17亿吨提高到1995年的7.35亿吨,1997年海上运输量达到50多亿吨,1996年全球商品贸易额达51000亿美元,1998年为52500亿美元。国际商品贸易的发展带动了对保险、银行、咨询、运输等服务的需求及发展。     4.跨国公司的迅速发展,加强了服务的国际化     跨国公司的迅速发展,提高了服务国际化的速度。信息技术的发展使投资者更快捷地获得外国市场的信息,实现规模经济。许多跨国公司在金融、信息和专业服务上都是重要的供应者,面向全球出售服务。     5.国际服务合作的扩大促使服务贸易扩大     国际服务合作是指拥有工程技术人员和劳动力的国家和地区,通过签订 合同 劳动合同范本免费下载装修合同范本免费下载租赁合同免费下载房屋买卖合同下载劳务合同范本下载 ,向缺乏工程技术人员和劳动力的国家和地区提供所需要的服务,并由接受服务的一方付给报酬的一种国际经济合作。国际服务合作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①承包外国各类工程;②各种技术性服务出口或生产技术合作;③向国外出租配有操作人员的各种大型机械;④向国外提供咨询服务。这种经济交往,一方面有利于服务输入国的经济发展,另一方面也有利于服务出口国的经济效益和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国际服务合作已成为世界各国进行国际交往的重要方式和内容。     6.旅游业的发展加速了世界服务贸易的扩大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旅游业的发展速度超过了世界经济中的许多部门,成为蓬勃发展的行业。1970年以来,国际旅游业成为仅次于石油和钢铁工业的第三大产业。出国旅游人数从1980年的2.85亿人次增加到1985年的3.25亿人次。同期,旅游总收入从925亿美元提高到1048.5亿美元。1996年,出国旅游人数达5.92亿人次,旅游收入达4231亿美元。     7.发展中国家积极发展服务贸易     70年代中期以来,石油输出国对各种服务项目的需求不断增加。新兴工业化国家与地区服务业发展加快。     8.各国政府的支持是国际服务贸易发展的催化剂     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把服务贸易的发展提到重要的战略高度,制定一系列的政策措施促进其发展。        三、国际服务贸易是经贸竞争的新领域     国际服务贸易不仅像商品贸易那样能增加国民收入、改善国际收支平衡,还有其他更为深远的意义,归纳起来有以下几点:     (一)生产性服务在服务贸易中已上升为主体,成为国际化大生产的必要条件     当代世界市场的竞争已从价格竞争转向非价格竞争,一个国家在世界市场竞争中能否占据优势,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能否为商品交换提供高水平的国际服务,所以,各国越来越注重生产性服务,包括生产过程中的服务和交换过程中的服务。     (二)服务贸易已经成为维护国家利益的重要手段     信息技术在世界服务贸易中的广泛应用,把一系列国家经济命脉、主权、安全的关键领域引入国际市场,这使各国不得不把以信息流动为主的世界服务贸易作为战略问题加以处理,实行有效的监督和管理,使之为实现国家利益服务。     (三)国际服务贸易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调节器     国际服务贸易已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服务交换,它已成为国际信息流动的渠道,并且具有世界信息、技术、要素的再分配机制。它是一种吸收、反馈信息的网络,是技术转让的重要渠道。对物质生产及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起着重大的调节作用。     以上三个特点说明了世界服务贸易的重要性,但这并不意味着它将取代、排挤物质生产。相反,它必须与物质生产和商品贸易以及现代科学技术紧密结合,才有巨大的生命力,在发展生产中开拓服务业。     (四)国际服务贸易的地理分布不平衡     地理分布不平衡主要表现在工业发达国家和新兴工业化国家与地区服务贸易发展迅速并且占据明显优势。其中北美洲和亚洲是世界服务贸易最活跃的地区,非洲、拉丁美洲和中东地区由于商品价格的上涨和债务危机,在商品贸易额下降的同时,服务贸易额也下降了。这种不平衡发展主要是由于资本、知识和技术密集型服务贸易的比重加大,已进入服务社会的发达国家当然占据优势。     (五)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国际服务贸易结构存在差异     发展中国家服务贸易仍然主要是靠旅游、运输等传统的服务业。尽管包括金融服务、通讯服务、知识产权交易等新兴服务业所占比重有所上升,但进入8O年代以来,这些项目在发展中国家服务进口中的比重增长快于在服务出口中比重的增长,这说明了发展中国家对该类服务进口的依赖程度在增加。可以说,该领域是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在服务贸易中差距最大的领域。而这一领域包括了银行、保险、通讯服务、数据处理、技术服务、咨询、广告等服务中与现今科技和物质生产结合最紧密的部分,是国际服务市场上有广阔发展前景的行业。这些服务行业发展最快,国际化倾向最强,也最易受贸易自由化的影响,在这些领域中国际竞争力的强弱关系着一国在未来国际服务贸易格局中的地位。     (六)世界服务市场向多元化方向发展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由于世界经济和技术的迅速发展,国际服务贸易市场呈多元化。近年来,劳务输入的国家越来越多,对国际劳务合作的需要和范围越来越大,地理分布也越来越广。        四、乌拉圭回合服务贸易谈判产生的背景     (一)发达国家是服务贸易自由化的积极倡导者     由于来自各方面的对服务贸易的限制,构成了对以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服务出口,尤其是高技术性服务出口的严重威胁,成为通向世界服务贸易自由化道路的难以逾越的障碍,美国国会在其《1974年贸易法》中授权总统就服务贸易问题与其他国家进行多边谈判以寻求“更公平的贸易”。美国认为服务贸易的自由化将和商品贸易的自由化一样,对所有国家都有好处,从而对全世界都有好处。服务贸易自由化符合美国的利益,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服务贸易在美国的国际收支中占有极重要的地位。以1984年为例,美国的商品贸易有1140亿美元的逆差,而服务贸易却有140亿美元的顺差。(2)服务业在美国国内生产总值和就业中所占的比重均超过65%。(3)美国的国内服务业市场已实现了对外开放,美国强烈要求其他国家也开放自己的国内市场,而美国在服务业上又具有相当大的比较优势,进入别国市场。(4)服务贸易自由化符合美国跨国公司的利益,跨国公司是国际服务贸易的主角,而美国的跨国公司在全世界又占有领先地位。     美国国会在《1984年贸易与关税法》中授权政府就服务贸易、投资和知识产权进行谈判,并授权对不在这些问题上同美国妥协的国家进行报复。美国认为,1982年关贸总协定部长级会议的首要任务是就服务贸易问题制定一个工作 计划 项目进度计划表范例计划下载计划下载计划下载课程教学计划下载 ,以此为在这个领域的多边谈判提供支持。然而,发展中国家和一些发达国家抵制了美国的提议。发展中国家尤其反对将服务贸易和商品贸易混在一起,以免遭到美国的报复,欧共体起初对美国的提议也颇具戒心,但经过对自己12国服务业的调查,发现欧共体的服务业出口是美国的三倍,进而成为美国的坚强支持者。日本从一开始就积极地支持美国的服务贸易自由化主张,这很大程度上在于日本对美国和欧共体一直存在巨大的商品贸易顺差,日本此举的主要目的是为了缓解美欧的政治压力,虽然日本长期以来在服务贸易方面存在逆差,但日本正在着力提高其服务业的竞争能力,尤其是在金融和人力资源方面。可以预料,凭借其强大的工业。技术和资金优势,日本在不远的将来将成为国际服务业的强有力的竞争者。     (二)发展中国家对服务贸易自由化持谨慎态度     当美国开始提出服务贸易问题时,绝大多数发展中国家都坚决反对进行服务贸易多边谈判。理由是:(1)服务业中的许多部门,如银行、保险、通讯、信息、咨询、法律事务、数据处理等,都是资本--知识密集型行业,在发展中国家里,这些行业是非常脆弱的,不具备竞争优势;(2)发展中国家的服务部门尚未成熟,经不起发达国家激烈竞争的冲击,过早地实行服务贸易自由化会毁坏和断送其不断增长的服务业前程。因此他们坚决主张在本国的“幼稚服务业”没有获得竞争力以前,决不会开放他们的服务市场;(3)有些服务行业还涉及国家主权、机密和安全。随着发达国家在进行服务贸易谈判问题上的认识逐渐统一,发展中国家不愿意谈判的立场也有了改变。首先,一些新兴的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因在某些服务业已经取得相当的优势,如韩国的建筑工程承包业就具有相当强的国际竞争力;新加坡的航空运输业在资本、成本和服务质量上也具有明显的优势。这些国家和地区的态度是希望通过谈判来扩大本国优势服务的出口。其次,大部分发展中国家,一方面迫于来自发达国家的压力,另一方面也认识到如果发展中国家不积极参与服务贸易的谈判,将会形成由发达国家制定服务贸易规则的局面,这是极其被动的,且在谈判可能产生具体规则的前景下不参加谈判,也可能会损害已取得的货物贸易利益。因此,其他发展中国家也先后表示愿意参加服务贸易的谈判。     在1986年9月关贸总协定缔约方部长会议上,服务贸易被正式列为新一轮多边贸易谈判议题。        五、乌拉圭回合服务贸易谈判过程简要回顾     (一)乌拉圭回合部长宣言中关于服务贸易谈判的内容     关于服务贸易谈判在《乌拉圭回合部长宣言》的第二部分中明确写到:在这一领域进行谈判的目的是就服务贸易问题建立一个多边规则框架,包括就一些具体的部门达成协议,本着在透明度和逐步自由化的条件下扩展贸易的目的,促进所有贸易伙伴的经济增长和发展中国家的发展。此框架协议将尊重各种有关服务业的国内法现和政策,并将考虑到有关国际组织的规则。     (二)服务贸易谈判的过程     乌拉圭回合中,在1988年12月中期审议前,服务贸易谈判主要涉及服务贸易定义、统计;适用服务贸易的总原则、规则;服务贸易协定的范围;现行国际规则、协议的规定;服务贸易的发展及壁垒等。     1988年12月在加拿大的蒙特利尔举行的中期审议会上,明确了服务贸易的定义、服务贸易协定的主要概念及原则,如国民待遇、最惠国待遇、逐步自由化、发展中国家的更多参与、保障措施及例外等。     蒙特利尔中期审议之后的工作主要集中于各具体部门的谈判,1989年4月服务谈判组决定就以下部门进行谈判:通讯、建筑、交通运输、旅游、金融和专业服务。     然而绝大多数发达国家认为,决定能否成功的关键在于乌拉圭回合结束后,各缔约国能否承担相同的义务,它们明确地表示“搭便车”是不能接受的。一些发达国家认为谈判进展太慢,希望在1990年取得突破。在1990年1月的会议上,服务谈判组提出在1990年7月之前就以下问题达成协议:总协定的框架、统计、其他国际协议和规定的作用、自由化机制、定义和发展中国家的更多参与、协议制度问题等。接下来的工作便是由各个国家提出可能的多边框架提议。     199O年12月在布鲁塞尔举行的部长级会议上,由于美国与欧共体在农产品补贴问题上的重大分歧而没有能够最终结束乌拉圭回合。在这次会议上服务贸易谈判小组主席向大会提交了《服务贸易总协定》草案,其中包含有关部门的草案附件:海运、内陆水运、公路运输、空运、基础电讯、劳动力流动、视听、广播、录音和出版等。在1993年12月15日的乌拉圭回合最终谈判中,经各方努力,最终达成了《服务贸易总协定》,1994年4月15日在马拉喀什正式签署。        六、《服务贸易总协定》概述     1995年1月1日正式生效的《服务贸易总协定》由以下三部分组成:     1.适用于所有成员的基本义务的协定,即《服务贸易总协定》条款。     2.作为《服务贸易总协定》有机组成部分的涉及各服务部门的特定问题和供应方式的附件,以及关于最惠国待遇豁免的附件。     3.根据《服务贸易总协定》的规定应附在《服务贸易总协定》之后,并成为其重要组成部分的具体承诺。     除上述3个主要部分外,还有9项有关决议,包括部长决定和金融服务承诺谅解书,以及四项组织机构决定和一项关于服务贸易与环境的决定。它们都是《服务贸易总协定》的组成部分。     《服务贸易总协定》的实质性内容包括6部分,29个具体条款及8个附件。     “序言”确定了各成员参加及缔结《服务贸易总协定》的目标、宗旨及总原则。     第一部分(第1条)确定了《服务贸易总协定》的适用范围及服务贸易的定义。     第二部分(第2条至第15条)规定了各成员的普遍义务与原则。     第三部分(第16条至第18条)规定了各成员服务部门开放的具体承诺义务。     第四部分(第19条至第21条)规定各成员,尤其是发展中国家服务贸易逐步自由化的原则及权力。     第五部分(第22条至第26条)是组织机构条款。     第六部分(第27条至第29条)是最后条款。     八个附件是:     (1)关于最惠国待遇豁免的附件;     (2)关于根据本协定自然人移动提供服务的附件;     (3)关于航运服务的附件;     (4)关于金融服务的附件一、附件二;     (5)关于海运服务谈判的附件;     (6)关于电讯服务的附件;     (7)关于基础电讯谈判的附件;     其他有关文件是:关于体制安排和某些争端解决程序的部长决定、关于普遍例外、关于基础电讯、金融服务和专业服务的谈判、关于人员流动和海运服务的谈判以及金融服务承诺谅解书。        七、世贸组织服务贸易的概念及其范围     根据世贸组织《服务贸易总协定》第1条服务贸易的定义,服务贸易指(1)从一成员境内向任何其他成员境内提供服务;(2)从一成员境内向任何其他成员的服务消费者提供服务;(3)一成员的服务提供者以自然人的存在在任何其他成员境内提供服务;(4)一成员的服务提供者在任何其他成员境内以商业存在提供服务。商业存在指任何形式的商业或专业机构,包括通过组建、获得或维持一个法人,或创立或维持分支机构或代表处以便在一成员境内提供服务。     根据《服务贸易总协定》的规定,服务贸易范围包括:     (一)商业性服务     指在商业活动中涉及的服务交换活动,服务贸易谈判小组列出了6类这种服务,其中既包括个人消费的服务,也包括企业和政府消费的服务。     1.专业性(包括咨询)服务。专业性服务涉及的范围包括法律服务;工程设计服务;旅游机构提供服务;城市规划与环保服务;公共关系服务;涉及上述服务项目的有关咨询服务活动;安装及装配工程服务(不包括建筑工程服务)。     2.计算机及相关服务。这类服务包括计算机硬件安装的咨询服务、软件开发与执行服务、数据处理服务、数据库服务及其他。     3.研究与开发服务。这类服务包括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及人类学中的研究与开发服务;在纪律约束下的研究与开发服务。     4.不动产服务。指不动产范围内的服务交换.但是不包含土地的租赁服务。     5.设备租赁服务。主要包括交通运输设备,如汽车、卡车、飞机、船舶等和非交通运输设备,如计算机、娱乐设备等的租赁服务。但是,不包括其中有可能涉及的操作人员的雇用或所需人员的培训服务。     6.其他服务。指生物工艺学服务;翻译服务;展览管理服务;广告服务;市场研究及公众观点调查服务;管理咨询服务;与人类相关的咨询服务;技术监测及分析服务;与农、林、牧、采掘业、制造业相关的服务;与能源分销相关的服务;人员的安置与提供服务;调查与保安服务;与科技相关的服务;建筑物清洁服务;摄影服务;包装服务;印刷、出版服务;会议服务;其他服务等等。     (二)通讯服务     通讯服务主要指所有有关信息产品、操作、储存设备和软件功能等服务。通信服务由公共通信部门、信息部门、关系密切的企业集团和私人企业间进行信息转接和服务提供。主要包括:邮电服务;信使服务;电信服务;视听服务;其他电信服务等。     (三)建筑服务     建筑服务主要指工程建筑从设计、选址到施工的整个服务过程。具体包括:选址服务,涉及建筑物的选址及国内工程建筑项目,如桥梁、港口、公路等的地址选择;建筑物的安装及装配工程;工程项目施工建筑;固定建筑物的维修服务;其他服务。     (四)分销服务     指产品销售过程中的服务。主要包括:批发零售服务;与销售有关的代理;特许经营服务;其他销售服务等。     (五)教育服务     指各国间在高等教育、中等教育、初等教育、学前教育、继续教育、特殊教育和其他教育中的服务交往。如互派留学生、访问学者等。     (六)环境服务     指污水处理服务;废物处理服务;卫生及相关服务等。     (七)金融服务     主要指银行和保险业及相关的金融服务活动。包括:(l)银行及相关的服务:银行存款服务;与金融市场运行管理有关的服务;贷款服务;其他贷款服务;与债券市场有关的服务,主要涉及经纪业、股票发行和注册管理、有价证券管理等;附属于金融中介的其他服务,包括贷款经纪、金融咨询、外汇兑换服务等。(2)保险服务:货物运输保险,其中含海运、航空运输及陆路运输中的货物运输保险等;非货物运输保险,具体包括人寿保险、养老金或年金保险、伤残及医疗费用保险、财产保险服务、债务保险服务、附属于保险的服务,例如保险经纪业、保险类别咨询、保险统计和数据服务及再保险服务等。     (八)健康及社会服务     主要指医疗服务、其他与人类健康相关服务、社会服务等。     (九)旅游及相关服务     指旅馆、饭店提供的住宿、餐饮及相关的服务、旅行社及导游服务等。     (十)文化、娱乐及体育服务     指不包括广播、电影、电视在内的一切文化、娱乐、新闻、图书馆、体育服务,如文化交流、文艺演出等。     (十一)交通运输服务     主要包括:货物运输服务,如航空运输、海洋运输、铁路运输、管道运输、内河和沿海运输、公路运输服务、航天发射服务、船舶服务(包括船员雇用)及附属交通运输的服务,主要指报关行、货物装卸、仓储、港口服务、起航前查验服务等。     (十二)其他服务        八、世贸组织成员必须履行的普遍义务与原则     世贸组织《服务贸易总协定》第二部分“普遍义务与原则”共14条,规定了各成员必须遵守的基本义务,其中最重要的原则有:     (一)最惠国待遇     《服务贸易总协定》规定世贸组织成员“应立即、无条件地向其他成员的服务及服务提供者给予不低于它给予其他成员相同服务和服务提供者的待遇”。但是,“关于最惠国待遇豁免”的附件规定,世贸组织成员在特定情况下,经世贸组织允许可以对最惠国待遇实行暂时的例外,即暂时在某些特定服务领域,在世贸组织成员间不履行最惠国待遇义务。     (二)服务贸易政策、法规、措施的透明度义务     任何成员应立即并最迟在其生效前,公布所有有关或影响《服务贸易总协定》执行的相关措施。     (三)服务贸易一体化安排     《服务贸易总协定》允许各成员在世贸组织体系之外,参加推动服务贸易自由化的协议。对发展中国家之间的有关协议采取较为灵活的政策,允许其按发展水平达成某些协议。但是参加协议的各方对该协议外的国家不应采取提高服务壁垒的措施,任何成员决定加入某一协议或对某一协议进行重大修改时,都应迅速 通知 关于发布提成方案的通知关于xx通知关于成立公司筹建组的通知关于红头文件的使用公开通知关于计发全勤奖的通知 各成员,而各成员应组成工作组对其进行检查。如果某一成员认为某个协议损害了自己的利益,则按《服务贸易总协定》关于争端解决的协定可提起争端解决。     (四)垄断和专营服务提供者     一成员国内的垄断服务提供者在有关服务市场提供垄断服务时,其行为不能损害其他成员的服务提供者按最惠国待遇、市场准入、国民待遇规定所享有的权利。     (五)服务贸易自由化中的紧急保障措施     世贸组织成员在由于没有预见到的变化,或由于某一具体承诺而使某一服务进口数量太大,以致于对本国的服务提供者造成严重损害,或严重损害威胁时,可以部分地或全部地中止此承诺以减缓或消除损害。        九、世贸组织成员可援引的例外     (一)确保国际收支平衡的例外措施     《服务贸易总协定》允许世贸组织成员在其国际收支或金融地位严重恶化的情况下,就其作出具体承诺开放市场的服务贸易,采取限制性措施,或对与这种服务贸易有关的支付或货币转移作出限制,尤其对金融地位比较脆弱的发展中国家,为实现其发展目标而维持其外汇储备的要求给予充分的考虑。     (二)政府服务采购暂不受管辖     《服务贸易总协定》规定,政府采购服务不受最惠国待遇、具体承诺及国民待遇的义务约束。     (三)普遍例外     一成员为了维护公共安全、公共卫生、环境、文化、资源等,为了维护国内法律和制止欺诈行为而采取的措施可以与《服务贸易总协定》的义务不一致。本条款规定《服务贸易总协定》对其成员采取的有关国家安全、军事、放射性物质、战争期间的行动,为执行联合国宪章而采取的行动,可暂时背离《服务贸易总协定》规定。     (四)政府可采取服务补贴促进服务业发展     《服务贸易总协定》第15条规定,在某些情况下,补贴会给服务贸易造成扭曲,各成员应进行多边谈判,达成必要的多边规则来避免这种扭曲,并考虑建立类似商品生产和出口方面的补贴及补贴规则。        十、易体承诺方式——逐步实现服务贸易自由化     (一)扩大市场准入     在服务贸易的4种交易方式下,各成员应给予其他成员的服务和服务提供者以不低于其在开放服务市场的减让表中已同意提供的待遇。若在一成员的服务贸易减让表上给出了不止一种有关服务提供的准入途径,那么别国的服务提供者可以自由选择其中一种。该规定要求,在承担市场准入义务的部门中,原则上不能采取数量限制的措施阻碍服务贸易发展。     (二)国民待遇     在不违反《服务贸易总协定》有关规定,而且与其服务贸易减让表上的条件或要求相一致的条件下,一成员应该在所有影响服务供给的措施方面,给予其他成员的服务和服务提供者以不低于其所给予本国国内服务和服务提供者的待遇。     市场准入和国民待遇是《服务贸易总协定》中最重要的条款。《服务贸易总协定》在结构上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将市场准入和国民待遇不是作为普遍义务,而是作为具体承诺与各个部门或分部门市场开放联系在一起。这样可以使分歧较小的部门早日达成协议。而发展中国家在谈判中应以更多参与这一原则作为先决条件,并且可以把互惠不局限在发达国家占优势的部门,可以谋求部门间的妥协来获取在自己较愿意开放的部门中达成有利的协议。各国在进行部门开放谈判时,应充分考虑到各国发展水平的不同和实际情况,各国竞争优势的不同,本着“利益互惠”的原则来达成市场准入方面的具体承诺。“利益互惠”不是一种绝对数量上的“对等互惠”,而应该是一种“相互优惠”,这样才符合发展水平不同国家的重要。     《服务贸易总协定》规定,本着进一步提高服务贸易自由化的目标,各成员应进行多轮的谈判,这些谈判的目的是减少和消除对服务贸易产生不良影响的措施,以实现有效的市场准入途径,从而逐步实现服务贸易自由化。         十一、《服务贸易总协定》对世界经济贸易的影响     (一)促进科学技术进步、推动世界经贸的发展     历史越来越表明知识在全球经济中的决定性作用。善于创新知识、把新的知识转化为新技术和新产品是经济发展的内在推动力,科学技术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原动力,这是各国形成的共识。《服务贸易总协定》所倡导的自由化原则将为以技术创新为特征的企业重新组合生产要素创造条件。     《服务贸易总协定》将为各国在透明和逐步自由化的条件下扩大服务贸易,特别是对以技术进步为特征的服务业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法律环境,并以此推动贸易伙伴的经济增长和发展中国家的发展。     (二)为各国服务业竞争力提高和服务业现代化创造条件     《服务贸易总协定》是建立在尊重各国服务业法律和规章基础上的。它反映了各国服务业竞争优势的差异,体现了各方利益的妥协和权利、义务的平衡,对推动各国服务业发展无疑是积极的。例如《服务贸易总协定》第4条“发展中国家的更多参与”要求,发达国家成员应通过个别承诺以促进发展中国家国内服务能力、效率和竞争力的增强,并促进发展中国家对技术和有关信息的获得。也要求发达国家要为发展中国家的服务提供者获得有关服务供给的商业和技术方面的信息提供便利。第4条允许发展中国家采取增强服务能力的措施.包括对本国服务部门提供补贴等。发展中国家的服务业相对落后,但服务业对其经济发展又至关重要,《服务贸易总协定》的优惠规定有利于其服务业发展。与此同时,协定也要求发达国家成员之间彼此开放国内服务市场,而不能采取更加严厉的保护措施阻碍服务市场的开放。     (三)《服务贸易总协定》是经济全球化、生产国际化的催化剂     《服务贸易总协定》的签署会加快服务产业的国际化步伐,协定为服务业对外直接投资创造良好的条件,加速服务业的国际资本移动,必然会推动服务生产的国际化。协定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发达国家和服务业及制造业跨国公司的利益要求。     《服务贸易总协定》关于金融服务的附件具有重要意义,其充分考虑了各国制定货币政策、金融政策的主权特征,也认识到完善、稳定的货币政策和金融政策对一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性。因此,金融服务的全球化势必促进经济生活的国际化。        (四)加剧各国经济发展速度的不平衡     由于发达国家在国际服务业中占主导地位,该协定的最大受益者自然是发达国家成员。服务贸易利益的分配会有利于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受益相对较小,从而加剧各国服务贸易及经济发展速度的不均衡。     (五)加剧服务产业内部的发展不平衡     服务业覆盖行业广泛,既有新兴的信息、租赁、广告、咨询、数据处理、高技术服务等,又有传统的劳务、工程建筑、商业等服务业。尽管《服务贸易总协定》会加速整个服务业的发展,但由于各国在各种服务部门中的竞争力不同,各种服务部门的发展速度必然不同。一般而言,发达国家居于优势地位的通讯、银行、保险、信息、咨询、广告、租赁及技术服务业等会发展更快,发展中国家具有一定优势的传统服务业发展速度却相对缓慢。生产型服务业的发展又要快于一般生活消费服务。     (六)增强对基础服务业的投资信心        《服务贸易总协定》在附录中重点探讨了重要服务部门——交通运输、邮电通信行业开放和发展中的合作问题。作为经济发展的基础产业,交通运输和邮电通信业曾经都是各国保护性较强的部门。虽然从70年代后期开始,不少发达和发展中国家都意识到,现行的规则没能使这些行业现有的资源得到有效配置,通过多次国际谈判以努力减少对市场进入、价格和其他各种控制,引进竞争机制,但并没有取得良好的效果。《服务贸易总协定》的签署,很大程度上减少了这些行业中严厉的保护措施,并增强保护措施的透明度,从而使交通、运输及邮电通信行业中的投资和国际合作更加广泛地展开,有效地加快这些行业的发展。一个全球性的航空运输网、邮电通信网络的建立会大大地缩短各国时间和空间上的差距,为各国经济发展提供重要的物质基础。     (七)加快服务业内部的国际分工,带来全球服务贸易的增长     如同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关贸总协定》在商品贸易自由化中所起的巨大作用一样,《服务贸易总协定》也必将深化服务业内部的国际分工,在逐步自由化基础上加强各成员的协作,使服务贸易不断增长。     (八)有助于缓解发达国家高失业率     《服务贸易总协定》会促进服务业国际分工的发展,使服务业吸纳更多的就业人口,一定程度上缓解西方发达国家的高失业率,并吸纳发展中国家结构调整中的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使劳动力资源配置更趋合理。     (九)促进商品贸易的发展     人类社会的各种经济活动是相互影响、相互依赖、不可截然分开的。服务业与制造业和农业的划分仅仅是人们在分析和研究时视需要而加以区分的。现实中,国际服务贸易与商品贸易并没有严格的界限,有的很难加以区分。因此服务贸易的扩大必然伴随着商品贸易的增长,两者相互促进。《服务贸易总协定》促进商品贸易的发展,主要表现在:     1.《服务贸易总协定》将促进与服务密切有关的商品贸易的发展。例如邮电通信服务贸易的发展将促使有关邮电、通讯的各种硬件设备:传真机、电话、电报、电缆、微波设备、航运设备等商品贸易的发展。这是服务现代化的客观需要。随着银行服务、保险服务贸易的发展,必然带动银行系统最基本的硬件设施——计算机贸易的增长。随着工程建筑承包业、海运业、航运业的发展,与这些行业相关联的商品贸易也必然随之而扩大。如果我们将服务视为一种业务或交易的软件,而将实现这种服务所需的设备视为硬件,则在这种交易或业务扩大的同时,软、硬件业务的需求都会随之增长。因而,我们可以预见在《服务贸易总协定》带来服务贸易繁荣的同时,与服务业相关联的商品贸易也会空前活跃。     2.《服务贸易总协定》在促进服务业内部分工加深的同时,必将促进世界经济范围的国际分工发展。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各国都在进行产业结构的调整和转移,特别是制造业从发达工业国向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发展中国家的转移随服务业的发展得到加强。例如,钢铁、服装、家用电器等行业向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转移,随服务业结构的调整得以加快。服务业的专业化发展必然推动制造业的专业化。     (十)《服务贸易总协定》对投资产生积极影响     由于《服务贸易总协定》所涉及的范围广泛,进一步规范了服务业国际交换的基本原则,尤其是逐步自由化、非歧视和透明度的原则,为各国服务业投资者创造了良好的投资环境,推动了服务业投资。据《1998年世界投资报告》称国际投资中50%以上的投资集中于服务业。服务贸易和服务投资日益融为一体,相互促进。     总之,《服务贸易总协定》是各成员适应世界经济贸易发展的现实选择。它的产生也就如同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关贸总协定》的产生一样,会推动服务业、服务贸易及全球经济贸易的全面发展,使多边贸易体制更加健康和良好地运行。 国际服务贸易发展趋势及我国的对策 单位东北财经大学 王家庭 张声辉 曲振华 80年代以来,随着国际分工的日益深化和国际产业结构的迅速调整,国际服务贸易异军突起,发展速度超过了国际货物贸易,并日益受到各国政府的重视。可以说,发展国际服务贸易并实现其自由化,将是21世纪国际经济合作的最重要的内容之一。随着我国加入世贸组织(WTO)步伐的加快,认清国际服务贸易的发展趋势,大力发展我国国际服务贸易已显得十分迫切。 一、国际服务贸易的内涵 根据乌拉圭回合谈判达成的《服务贸易总协定》(GAST),国际服务贸易不仅包括我们通常所说的第三产业,还包括了建筑业和交通运输业。在服务贸易总协定中,国际服务贸易包括以下四个方面:第一,过境交付,指一成员国境内的服务提供者向另一成员国境内的消费者提供服务,如通过电讯、邮电或计算机网络等方式提供的视听、金融服务等。第二,境外消费,指一成员国消费者到另一成员国境内消费该国提供的服务,如旅游、留学等。第三,商业存在,指一成员国允许任何其他成员国的经济实体到本国来开业,提供服务,如开设饭店、律师事务所等。第四,自然人流动,指一成员国的自然人在其他成员国境内提供服务。 根据《服务贸易总协定》的文件解释,国际服务贸易涉及的部门和行业主要有以下15项:(1)国际运输业;(2)国际旅游业;(3)跨国银行和国际融资公司及其他金融服务;(4)国际保险和再保险;(5)国际信息处理和传递、电脑及资料服务业;(6)国际咨询服务;(7)建筑和工程承包等劳务输出;(8)国际电讯服务;(9)广告、设计、会计管理及其他服务业;(10)国际租赁;(11)维修保管、技术指导等售后服务;(12)音响视听、广播电视服务;(13)文化、教育、卫生的国际交流服务;(14)商业批发与零售服务;(15)其他官方国际服务等。 二、国际服务贸易的发展趋势 进入90年代以来,国际贸易的发展趋势是:货物贸易、技术贸易和服务贸易迅速发展,尤以国际服务贸易发展最快。据资料统计:国际服务贸易已占全球贸易总额的25%,年平均增长速度超过15%。其发展趋势是: 1.发达国家在国际服务贸易中仍占有主导地位。据统计,1996年全球国际服务贸易中位居前25名的国家和地区主要是发达国家。美国、英国、法国、意大利、奥地利、比利时等国长期以来都是服务贸易的净出口国,其服务贸易出口额已占国民生产总值的10%以上,其中丹麦、奥地利、荷兰三国高达20%以上。美国是当今世界最大的服务贸易国。1996年服务贸易出口达2240亿美元,进口1506亿美元,顺差734亿美元。 2.发展中国家在国际服务贸易中的地位呈上升趋势。进入90年代,发展中国家服务出口增长明显加快。据统计,1990—1994年,发展中国家和地区服务出口年均增长12%,高于发达国家年均增速1倍以上。在发展中国家中,亚洲(主要是东亚)服务贸易发展尤为迅速。亚洲的国际服务出口已经超过所有发展中国家和地区服务出口的一半。 3.新的服务业不断涌现。二战之前,国际服务贸易主要是劳动力的输出输入。二战以后,由于新的科学技术革命的迅猛发展,以旅游、运输、银行、建筑和承包市场为代表的服务贸易逐步走向国际市场。到了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美国率先提出信息高速公路计划,以国际贸易、国际金融、生产管理信息化为主的信息产业发展迅速,不但欧洲、日本、美国等发达国家加入其中,而且中国、东南亚等一些发展中国家也逐渐参与信息产业,促进了国际服务贸易的进一步发展。 4.技术、知识密集化趋势日益明显。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在过去的十多年中,许多新兴服务行业从制造业中分离出来,形成独立的服务经营行业,其中技术、信息、知识密集型服务行业发展最快。其他如金融、运输、贸易、管理咨询等服务行业,由于运用了先进的技术手段,也很快在全世界范围内扩大。 5.国际服务贸易壁垒更多、更高。服务贸易不存在关税问题,但却存在着非关税壁垒。主要是政府通过制定法律、规则、标准、制度等对外国服务提供者设置障碍;政府采购对本国服务优先考虑,政府对本国服务出口实行财政补贴、减免税等。 三、发展我国国际服务贸易的若干对策 1.大力发展国内服务业,为服务贸易奠定坚实的基础。我们应该有重点、有步骤地大力发展服务业。重点发展:(1)投资少、收效快、效益好、就业容量大,与经济发展和人们生活关系密切的行业。如商业、物资业、对外贸易业、金融业、保险业、旅游业、房地产业、仓储业、居民服务业、饮食业和文化卫生事业等;(2)发展与科技进步相关的新兴行业,如咨询业、信息业和各类技术服务业等;(3)发展农村的第三产业,主要是为农业产前、产中、产后服务的行业,为提高农民素质和生活质量服务的行业;(4)发展对国民经济发展具有全局性、先导性影响的基础行业,主要是交通运输业、科学研究事业、教育事业和公用事业等。 2.分层次逐步开放国内服务贸易市场。开放国内服务贸易市场,可以吸引大量外资、引进先进技术和管理;可以培育新的服务行业,提高国内服务业水平,改变我国服务业发展滞后的现状;还可以扩大我国的服务出口,更重要的是有利于中国经济与国际经济接轨。服务贸易自由化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因此,我们应结合国际服务贸易发展趋势,根据我国服务业的具体情况,稳妥、慎重、有重点、有步骤、分阶段地开放国内服务贸易市场。在既考虑国际惯例,又考虑国情的基础上来确定服务业的开放度和保留度。国家应有目的地分禁止开放、有限制开放和鼓励开放三种类型。对不同地区也应区别对待,对沿海地区具备条件的可优先发展,特别是知识密集型产业的银行、保险、咨询、邮电、通讯等,在沿海地区可优先试点、发展,使其逐渐成熟。而内地、中西部等则可待成熟了再行推广。 3.制定适度的服务贸易保护政策。世界上没有一个国家是一步开放服务业的,也没有一个国家是毫不保留地开放所有服务部门的。因此,面对外国高水平服务业的冲击,我们必须制定适度的服务贸易保护政策。在这方面,要区别不同情况采取不自由、半自由、全自由三类不同的政策:(1)凡涉及国家主权、国家安全和国家机密的极少数部门或项目,应采取明令禁止的政策,不开放,不允许外资进入;(2)凡关系国民经济命脉和人民生活安定的重要部门或项目,允许开放,允许外资进入,但不允许外商独资或腔股,要规定其股价的最高界限;(3)除以上二者外的绝大多数一般部门和项目,要完全开放,实行自由化的政策。但是,应在坚持国民待遇的原则下,采用严格规范的国内政策以限制或推迟外资进入。 4.加强服务贸易法律法规建设。服务贸易与货物贸易不同,其发展和市场都要以严格的法律法规为依据。而我国目前服务贸易的立法工作还很落后,服务业中许多部门都无专项法律法规。因此,为保证服务贸易能沿着正常、健康的轨道发展,我们应加强对GATT、GATS、WTO有关条款原则的研究,尽快建立健全既符合本国经济发展目标又不违背国际法准则的法律、法规,对服务市场准入原则、服务贸易的税收、投资、优惠条件等要以法律形式规定下来,以增加我们服务贸易的透明度,使服务贸易真正实现制度化和规范化。 5.建立和完善服务贸易管理体制。对我国国际服务贸易实施有效的宏观管理,关键是要迅速建立科学的管理体制,确定统一协调的服务贸易进出口政策以及归口管理部门。我国外经贸部作为服务业对外贸易政策的归口管理部门,其宏观管理职能主要是规划进出口发展战略,制定或参与制定贸易法律、法规,对外协调与其他国家的服务贸易关系,并落实服务贸易总协定的有关条款。此外,我们还要建立国际服务贸易管理的组织机构和协调机制。服务贸易涉及诸多部门,事关国家主权和国家经济安全,因此有必要成立全国性的服务贸易管理组织,建议中央、国务院建立中国国际服务贸易协调小组或委员会,负责我国服务贸易发展规划、立法、对外谈判和政策协调等事宜。 6.加快服务贸易人才培养工作。目前我国缺乏服务贸易方面的人才,如熟悉服务贸易的研究人员、工商企业家、金融家、会计师、审计师、律师和工程承包商等。这是国际化经营的一个突出矛盾。因此,建议在现有各高校国际贸易和国际金融专业中加开国际服务贸易课程,有条件的院校、科研所要积极筹建国际服务贸易专业,培养熟悉国际服务贸易的复合型人才。同时,加强对现有人员的短期培训,让他们尽快了解和熟悉《国际服务贸易协定》的有关条款及我国服务业面临的挑战和机遇,以提高我国国际服务贸易的市场竞争力。国际服务贸易是指跨越国界进行的服务交易,即通过提供服务从事进出口贸易活动,涉及行业多达150多个,主要为运输、旅游、通信、建筑、保险、金融、计算机和信息、特许权使用和许可费用、个人文化和娱乐服务等11个类别。本报讯(记者蒋心和)一向易被忽视的国际服务贸易,如今正迅速崛起并成为拉动上海经济发展的新引擎。据预测,今年一季度申城国际服务贸易进出口超过73亿美元,同比增长两成以上。   有关部门昨天透露:去年申城国际服务贸易进出口达到创纪录的244.78亿美元,比上年增长52.44%,比2002年猛增1.12倍,其增幅首次超过国际货物贸易增幅。   继2003年上海国际服务贸易进出口首次夺得全国冠军后,去年申城国际服务贸易持续高速发展,在全国继续领先,全年增幅超过国际货物贸易增幅10.01个百分点;其中进口123.52亿美元,比上年增长48.67%,超出同期申城货物进口增幅14.28个百分点;出口121.26亿美元,比上年增长56.67%,高出同期货物出口增幅4.97个百分点。   申城国际服务贸易的崛起,得益于10多年来“长三角”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得益于上海加快“四个中心”建设、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去年,运输、旅游、咨询业继续高居上海国际服务贸易出口前三名,且呈快速增长态势。其中运输服务贸易出口56.58亿美元,比上年增长53.72%。上海旅游服务贸易出口突飞猛进,去年出口达到24.28亿美元,同比猛增48.46%;其中旅游服务贸易收入来源地中,美国超过日本跃居第一,达6.66亿美元,同比增长85%。咨询服务贸易出口14.76亿美元,比上年增长67.07%;咨询服务贸易出口排在前四位的行业分别是社会服务业、制造业、科学研究和综合技术服务业、批发和零售贸易餐饮业,占去年申城咨询服务贸易出口额的81%。 上海服务贸易进口最多的是运输、咨询、旅游、专利权使用和特许服务四个行业,去年进口101.26亿美元,占当年上海服务贸易进口总额的81.98%。这四个行业服务贸易进口中,运输服务贸易进口金额最大,达到68.45亿美元,同比增长55.75%;进口增幅最大的是旅游服务贸易,去年比前年猛增2.3倍,达11.22亿美元。进口服务贸易增长较快,表明申城国际服务贸易进口市场供给跟不上市场需求,这为境外服务贸易企业在沪开拓市场提供了发展空间。 《国际服务贸易》评介                      刘小平   服务业特别是现代服务业是城市文明进步和现代化程度的重要标志,是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服务业门类多、覆盖面大、关联度高,对于经济增长具有很强的支撑和带动作用。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政府十分重视服务业的建设与发展,提出了经济结构调整的长远战略。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在给我国服务贸易发展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的同时也对我国服务业提出了新的挑,我国服务业将面临全方位、深层次对外开放。在这种情况下,如何加快推动我国服务业的市场化进程,如何增强我国服务行业的国际竞争力使其在世界范围内占有领先地位就变得尤为重要。本书不仅从理论上介绍了国际服务贸易的基本概念、历史源流和研究方法,而且重点落实在了WTO与我国服务业的发展、开放的关系上,以其丰富翔实的内容,全面深刻的阐述及其与时俱进的时代感在同类书籍中突显了自己的特色,不失为一本难得的好教材。   《国际服务贸易》全书共分八章,分别论述了国际服务贸易的产生及特征,国际服务贸易的作用,国际服务贸易得分类,国际服务贸易的价值和价格,国际服务贸易政策,《服务贸易总协定》的基本内容,当代国际服务贸易的国别格局,我国服务业的对外开发及发展。内容丰富,资料翔实,条理清楚。 《国际服务贸易》一书具备优秀教科书的显著标准——知识的系统性和结构的严谨性。本书的框架、知识点及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切实做到了条理清晰、不遗不漏。关于国际服务贸易的定义与分类,形成与发展,国际服务贸易的价值和价格,国际服务贸易政策等方面的论述内容充实,要点切中肯綮,使读者能在最短时间内最有效地掌握国际服务贸易的基本内容。   本书的另一大特点就是实用性强。本书通过对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服务贸易的产生、现状与发展进行分析,揭示国际服务贸易发展的规律,利用服务贸易理论与政策发展,为使中国的服务贸易能够适应国际服务贸易的竞争并在竞争中不断得到发展提供了可行的思路与具体的建议。使读者在阅读此书,学习掌握国际服务贸易基本知识的同时还学会了以发展的观点看待入世后我国服务贸易在我国经济发展中所起到的作用,将传统的贸易理论政策与不断发展的时代特色相结合,活跃了思维,真正做到理论与实际的结合。   总之,本书是一本系统阐述国际服务贸易理论的专著,其主要特点是内容丰富、条理清晰、深入浅出、注重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因而本书对从事经贸工作的人员,经济、贸易专业的在校本专科生和研究生以及设有经济管理专业的师范院校教师和学生,均具有理论研究参考价值和国际服务贸易教育的指导作用。相信读者通读全书,能够对国际服务贸易的基本概念、历史源流和研究方法有一个比较全面地了解和掌握。 当前国际服务贸易的基本特征 2004-11-22 15:46   随着国际服务贸易的发展 , 国际服务产品市场日益完善 , 国际服务产品市场不断呈现出新的特征 , 对国际服务贸易中的国际分工格局、以及贸易参加国政府的经济政策等产生重要影响。   一、发达国家是国际服务贸易的主体   20世纪60年代以来 , 世界经济结构的重心开始转向以服务业为主 , 服务业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 , 也是增加国民收入和提高就业率的重要手段。服务业的发展必然推动国际服务贸易的增长。服务贸易总额在1970年为700多亿美元 , 1980年为3800亿美元 ,1990年为8660亿美元 ,2002年则上升到154000亿美元 , 年平均增长速度达6.4%, 超过了同期货物贸易 5.9% 的增长速度。服务贸易日渐成为世界各国获取外汇收入 , 改善本国国际收支状况的重要手段 , 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一国国际贸易的发展状况和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能力。   从表中可以看出 , 在国际服务市场上发达国家是国际服务贸易的主体 , 在国际服务贸易中占有决定优势。发达国家国际服务贸易的发展具有如下特征:   首先 , 国际服务贸易呈现以欧美为主的格局 , 美国在国际服务贸易中占最大比重。2002 年 , 全球十大服务贸易出口国(地区)依次是:美国、英国、法国、德国、意大利、日本、西班牙、荷兰、比利时一卢森堡和中国香港;十大服务贸易进口国 ( 地区 ) 依次是:美国、德国、日本、英国、意大利、法国、荷兰、比利时一卢森堡、中国、加拿大。另外 , 区域性国际服务贸易发展迅速 , 发达国家之间的经济组织如《欧洲经济共同体》、《北美自由贸易协定》等纷纷成立 , 并获得快速发展。区域内市场的扩大使贸易趋势增强 , 贸易规模扩大 , 国际服务贸易也得到迅速发展。   其次 , 国际服务贸易对象的技术含量越来越高。国际服务贸易的发展以高新技术为核心 , 以技术进步为动力 , 由于信息技术的发展 , 国际服务贸易在世界范围内的发展呈整体上升趋势 , 尽管参与国际服务贸易的成员发展状况不平衡 , 但以发达国家为主体的贸易结构使服务产品的技术含量不断提高 , 发达国家在新兴服务贸易中占据重要地位。   最后 , 发达国家的服务贸易壁垒呈现逐步降低的趋势。近年来 , 在多边贸易体制的推动下 , 国际服务贸易壁垒有所降低。发达国家在服务贸易许多项目中都具有绝对或相对优势 , 为了扫清存在于服务贸易的壁垒 , 便利其打开世界服务市场 , 它们率先削减了本国服务贸易壁垒 , 如在电信领域 , 美国已允许外国世界各地区服务贸易进出口额比重企业持有100%的股权 , 欧盟也开放了基本电话服务市场 , 并对雇用人员的本地化要求降低了标准。   发展中国家的国际服务贸易也得到发展。发展中国家虽然在资本、技术密集型服务行业较发达国家明显滞后 , 但在资源、劳动密集型服务领域中 , 发展中国家则具有一定的优势 , 因此发展中国家的服务贸易也得到迅速发展 , 服务出口占世界服务出口总值的比重增加。到2002年发展中国家在国际服务贸易中的比重约为9%, 而且各国发展不平衡。2002 年服务贸易出口额前30名的国家和地区中 , 作为发展中国家的中国大陆、印度、泰国、土耳其、马来西亚、墨西哥、波兰 , 分别占国际服务贸易出口额的 2.4%、13%、1%、0.9%、0.9%、0.8%、0.6%;在进口贸易中 , 中国大陆、墨西哥、泰国、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印度、巴西 , 分别占国际服务贸易进口额的2.9%、1.1%、1.1%、1%、1%、1%、0.9%。   在服务贸易商品结构方面 , 发展中国家在普通劳动力输出、建筑工程承包、部分旅游服务业等领域占有较大的优势 , 如马来西亚、泰国等发展中国家的国际航空公司在世界优秀航空企业排名表上常常名列前茅;不少发展中国家的旅游资源十分丰富 , 旅游人数和旅游收入有了较大的增长;一些技术、经济实力较强的发展中国家也开始发展技术层次较高的服务贸易 , 如印度、印度 尼西亚、菲律宾、墨西哥等国正着力推进通讯业、信息业的建设 , 泰国正努力将曼谷变为区域性金融中心等。然而 , 与工业发达国家相比 , 发展中国家的服务业和服务贸易的规模仍较小 , 大部分发展中国家和地区服务业不发达 , 尤其是现代服务项目不具有竞争优势。   二、国际分工基于各国的竞争优势   通过对国际服务贸易国别结构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 ,不同国家在国际服务产品市场上处于不同地位 , 同时也使不同国家在服务贸易利益分割中占有不同的比例。这是各国发挥竞争优势的必然结果。   国际服务贸易的分工基于各国的绝对优势。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看 , 国际服务贸易是从属于货物贸易的 , 在货物贸易高速增长的带动下 , 同货物进出口直接关联的传统服务贸易项目 , 即生产性服务贸易得到发展 , 如国际运输服务、国际货物保险、国际结算服务等。服务贸易资源的不可替代性、不可移动性等特征 , 构成一国服务贸易的基础。   但绝对优势并不是决定一国服务贸易的唯一因素 , 从服务贸易结构的变化可以看出 ,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 , 服务贸易的主要项目是劳工的输出、运输服务等 , 战后随着第三次产业革命的发生和完成 , 电讯、金融、运输、旅游以及各种信息产业、知识技术等的迅速发展 , 服务业加快向这些领域的扩展 , 新兴服务贸易的比重不断提高。   90年代以来国际运输服务贸易比重明显下降 , 从1990年的33.8%下降到2002年的30.6%, 同期国际旅游服务比重下降幅度较小 , 自28.5%下降为22.3%, 其他服务贸易所占比重则迅速上升 , 由 37.6% 上升到47%。这种明显的上升主要是由于金融、保险、信息等产业的迅速崛起及其快速进入服务贸易领域造成的 ,是新兴服务贸易行业发展的必然结果。随着社会经济生活越来越国际化 , 国际服务贸易得到了长足的发展。这种变化说明传统的服务贸易优势 , 即绝对优势在当代国际服务贸易分工格局中的地位相对下降。如以自然历史文化等资源为基础的传统服务行业 , 在当前国际服务贸易分工格局中的优势相对降低。   可以说 , 国际服务贸易的发展取决于各国的比较优势。服务作为一种特殊商品 , 它同一般商品一样 ,是在一定的生产要素结合下提供和生产出来的。可以把服务的基本要素分为三部分:资本、劳动力和知识技术 (即人力资本)。   不同的服务产品依赖于不同的生产要素。实物资本与运输服务的优势有直接的联系 , 人力资本与保险、金融服务等优势有密切的联系 , 旅游方面的优势则在较大程度上取决于自然资源。由于不同服务使用的要素结合不同 , 又由于服务部门的多样性 , 它的范围从高技术行业如信息、数据处理到简单的劳动力输入与输出 , 这就使发展程度不同的国家都可能在某些服务项目上拥有比较优势。发达国家由于资本丰富 , 在国际投资、国际运输服务、金融服务、专业服务等项目上拥有比较优势;而发展中国家由于人口众多 , 劳动力资源丰富 , 工资较低 , 在劳务输出、建筑工程承包等方面拥有比较优势。其中各个国家的比较优势不同 , 于是形成了今天的国际服务贸易格局。   这种格局的形成首先是由于各国经济发展和技术水平的差异。发达国家已经进入服务经济社会发展阶段 , 服务业在国内生产者值中占绝大部分比重 ,为国际服务贸易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中等发展程度的国家处于从工业经济社会向服务经济社会过渡的阶段 ,但服务业也是国民经济的主体;低收入国家则在第二产业迅猛发展的同时 , 逐渐提高第三产业的比重。由于各国的技术条件、资本数量、生产规模不同 , 决定了服务产品的数量和质量的差异 , 从而决定了其在国际服务贸易中的地位。发达国家在资本密集型、技术密集型的服务贸易领域具有明显的竞争优势 , 而发展中国家除少数服务贸易产品外 ,在国际服务贸易市场上处于弱势地位。另外 ,一国的基础设施完备与否 ,如交通信息网是否通畅 ,也会对其服务行业竞争优势和在国际服务分工中的地位产生重大影响。   影响服务贸易的要素除了前面提到的自然条件、历史文化、技术水平外 , 还有资本规模、管理水平等。竞争能力形成于各种要素的组合能力 , 即如何形成产品价值增值的能力 , 并实现服务产品的价值。如在“自然人流动”贸易方式方面 , 有些发展中国家就充分利用了本国劳动力资源丰富、价格低廉的特点 , 在“自然人流动”方面得到迅速发展。尽管我国丰富的劳动力资源有利于建筑、运输等行业的劳务输出 , 但由于劳动力整体素质低 , 使得劳动力资源丰富、成本低的优势难以充分发挥。要素优势未能转化为竞争优势 , 就影响了我国服务贸易的发展。   由于服务业的不可替代性 , 服务业的国际分工在很大程度上受一国政府对外经济政策的影响。现代服务业的国际竞争是技术、知识、资本的竞争 , 服务业的竞争能力影响着各国在国际贸易中获取利益的能力。由于服务贸易的发展空间和盈利空间都很大 , 所以在服务业具有较强垄断竞争力或相对竞争力的国家和地区会通过各种贸易组织来推动贸易的自由化和全球化。而服务业落后的国家经常是被动地参与国际服务贸易分工 , 它们开放本国服务市场的条件是以服务换产品 , 所以服务业国际分工的形成和发展比货物贸易更依赖政府的推动和政府间的合作。   三、国际服务贸易政策具有二重性   由于国际服务贸易不同于货物贸易的特殊性 , 政府的经济政策及双边和多边贸易协议对服务贸易的发展有着重要影响。加之服务贸易还涉及到一国的经济安全和社会稳定 , 所以服务贸易的自由化程度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 以国内立法、各种非关税壁垒的形式出现的贸易保护主义将成为服务贸易政策的主流。与此同时 , 国际服务贸易竞争的直接结果 , 还表现为国际服务贸易的自由化进程。20世纪以来 , 服务贸易自由化趋势首先表现为多边性国际公约或协定的签署。如 1978 年汉堡《联合国1978年海上货物运输公约》以及伦敦《1978年海员培训、发证和值班标准国际公约》等;此外还有1982年内罗毕《国际电信公约》 ,1979 年日内瓦《商标注册用商品和服务国际分类尼斯协定》等非运输领域的公约。这些公约和协定为国际服务贸易的自由化发展奠定了基础。   第二次世界战以来 , 世界经济贸易中区域一体化和贸易集团化的趋势加强 , 一些区域集团协议相继达成 , 如 1957 年《罗马条约》、1973年《关于建立加勒比共同市场条约》、1975 年《关于西非国家经济共同体条约》、1983年《关于建立中非国家经济共同体条约》以及 1992 年《北美自由贸易协定》等 , 这使得各区域在服务一体化方面产生突破性进展。1995年随着世界贸易组织的成立和《服务贸易总协定》的签署 , 服务贸易的自由化程度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阶段。世界贸易组织成员国在服务贸易方面做出的承诺 , 为国际服务贸易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 自由化程度显著提高。   在多边贸易体制的推动下 , 服务贸易壁垒逐步降低 , 各贸易参加国为顺应这一趋势不断调整国内经济政策。一方面积极推动服务贸易的自由化 , 率先削减本国服务贸易壁垒。如在具有竞争优势的电信领域 , 美国已允许100%的外国股权 , 欧盟也开放厂了基本电话服务市场 , 并对雇用人员的本地化要求降低了标准。一些新兴的工业化国家和地区在某些服务行业也取得了相当优势 , 如新加坡的航空运输业、韩国的建筑承包业、泰国的国际旅游业等 , 它们有能力降低部分服务部门的壁垒 , 以引进一定数量的外国服务和服务提供者 , 为其新兴服务业提供发展必要的资金和技术支持。但另一方面 , 国际服务贸易的保护程度实际上也在变相提高。各国从本国发展服务贸易的相当劣势出发 , 通过国内立法或非关税壁垒的形式 , 对服务贸易设置障碍 , 影响国际服务贸易的发展。   作者:刘东升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商务部 研究院 《国际经济合作》 第7期   (信息来源:贸研院子站) 国际服务贸易一词源于关贸总协定70年代的谈判决议中,在概念上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国际服务贸易是有形的,即发生在国家之间的符合于严格服务定义的直接服务(劳动力)的输出与输入活动;广义的国际服务贸易则不仅包括有形的劳动力的输出输入,也包括无形的提供者与使用者在没有实体接触的情况下的交易活动。“二战”结束之后。随着人民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高消费的服务要求也越来越广泛。国际间比较优势的规律推动了国际服务贸易的迅速发展,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统计的世界商品项目和无形商品项目的出口贸易数据表明,从70年代开始,国际服务贸易年均增长一直超过国际商品贸易的增长速度。 国际服务贸易的蓬勃发展引起国际贸易界的关注,广义的国际服务贸易因而成为关贸总协定乌拉圭回合谈判的主要对象。乌拉圭回合谈判最后达成的服务贸易总协定(GATT),要求成员方对服务贸易执行与货物贸易同样的无歧视和无条件的最惠国待遇、国民待遇、透明度和逐步地降低贸易壁垒。开放银行、保险、运输、建筑、旅游、通讯、法律、会计、咨询、商品批发、零售等行业。世贸组织统计的服务行业多达150多种,都将属于开放范围;这其中就包括展览行业。 一、国际服务贸易的含义及分类 (一)国际服务贸易的含义 是指跨越国界进行服务交易的商业活动。包括以下形式: 其特点是没有人员、物资和资金的流动,而是通过通信、电信、邮电、互联网实现。如视听服务和金融服务。 过境交付:从一成员境内向任何其他成员境内提供服务。 境外消费:在一成员境内向任何其他成员的服务消费者提供服务。如国外就医、留学、旅游等。 商业存在:一成员的服务者在任何其他成员境内通过商业存在提供服务。如到国外开设饭店、建立零售商店、开办律师事务所等。 自然人流动:一成员的服务提供者在任何其他成员境内通过自然人存在提供服务。如本国教授、高级工程师、医生等到国外从事个体服务。影响国际服务贸易的宏观因素 -------------------------------------------------------------------------------- (发布时间:2005-1-4 17:41:00 作者:gaoshou 转载自: 阅读:71) 一、国际服务贸易的宏观分析框架   对国际服务贸易有不同的理解。按照传统的观点,国际服务贸易被视为服务的进出口,这是一种跨境贸易的概念。按照《服务贸易总协定》的观点,国际服务贸易还应包括由商业存在——简单地说,就是属于服务业的外国直接投资企业——所完成的贸易。由于目前除美国外各国尚未公布关于服务贸易定义的数据,因此本文所采用的仍是传统的跨境贸易的概念。   出口方是服务的供给者,进口方是服务的需求者。因此,服务贸易的发展是由对服务的供给和需求而决定的,国际服务贸易的宏观分析框架就是识别影响国际服务贸易的供给和需求的宏观变量。     (一)影响国际服务贸易供给的宏观变量   一个国家或地区向国际市场提供服务的能力直接受国内服务业发展水平的影响。服务区别于货物的一个显著特点在于生产者与消费者有很大程度的互动,换言之,服务生产过程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消费者对服务的最终结果的 评价 LEC评价法下载LEC评价法下载评价量规免费下载学院评价表文档下载学院评价表文档下载 。因此,国内服务业发展水平高的国家或地区积累了丰富的服务生产经验,能够高效率地提供顾客满意的服务,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也会较强。   根据波特的“国家钻石”理论,一个国家或地区向国际市场提供服务的能力还受国内服务需求的影响。国内服务需求较高,越能推动国内服务业的发展,从而向国际市场提供服务的能力也越强。但是,国内服务需求大也可能导致另一个结果,即服务对象主要在国内,出口动机受到抑制,尤其是国内经济规模大的国家更可能以内需为主。   一个国家或地区向国际市场提供服务的能力还受其自身货物贸易能力的影响。一方面,许多服务贸易是伴随着货物贸易而发生的,如国际货运服务、保险服务、进出口信贷服务和维修服务等;另一方面,根据波特的理论,跨国商务活动是产业国际竞争力的重要影响因素,在货物出口市场上领先的国家或地区积累了丰富的国际商务经验,有助于顺利开展国际服务贸易。     (二)影响国际服务贸易需求的宏观变量   一个国家或地区对国外服务的需求直接受国内服务需求的影响。服务需求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来自生产的需求,即生产者需求;二是来自消费的需求,即消费者需求。生产者服务需求受国内经济规模的影响,国内经济规模越大,对生产者服务的需求越大;后者受收入水平的影响,收入越高,对服务的消费需求越高。   一个国家或地区对国外服务的需求还受国内服务业发展水平的影响。如果国内服务生产足以满足国内需求,则对国外服务的需求就低。   同样,一个国家或地区对国外服务的需求还受它对国外货物的需求的影响,原因在于许多货物进口会引致相应的服务进口。     二、服务贸易宏观决定因素的实证分析   选取如下宏观变量对服务贸易进行实证分析:用国内生产总值(GDP,10亿美元)反映国内经济规模;用人均国民收入(GNIPC,美元)反映收入水平;用服务业增加值(VAS,亿美元)及其年增长率(AGS,%)反映国内服务业发展水平;此外,还包括两个货物贸易指标,即商品出口(EXG,亿美元)和商品进口(IMG,亿美元)。   分析所用的样本数据是1982-1998年17个国家或地区的数据,这17个国家或地区在世界服务贸易中处于领先地位,而且在国家的选取上尽可能多样化,即样本国家既包含发达国家,又包含发展中国家。其中,尽管美国的服务贸易在世界上遥遥领先,但由于美国的情况比较特殊,故样本中不包括美国。这17个国家或地区为:奥地利、澳大利亚、比利时、法国、韩国、荷兰、加拿大、马来西亚、墨西哥、日本、瑞典、泰国、中国香港、意大利、印度、英国和中国。数据取自中经网。   在分析方法上,鉴于数据为时间序列与截面数据的混合数据,采用Panel Data回归分析方法。考虑到时间序列可能存在自相关,且样本国家之间可能存在相互影响,故采用有同代相关的一阶自回归模型。利用SAS软件的TSCSREG程序得到如下回归结果,见表1、表2。     表1 因变量:服务出口 单位:亿美元 自变量   系数   标准误差   t    Pr>│t│ 截距   3.173   1.660 8   1.91   0.057 1 GDP    -0.013   0.001 53   -8.81  <.000 1 GNIPC   0.004   0.000 050  82.29  <.000 1 VAS    0.002   0.000 296  6.71   <.000 1 AGS    0.251   0.014 9   16.83  <.000 1 EXG    0.180   0.000 987  182.20  <.000 1      R[2]=0.996 8     表2 因变量:服务进口  单位:亿美元 自变量   系数   标准误差   t     Pr>│t│ 截距   -21.177  0.708 9   -29.87   <.000 1 GDP    0.100   0.002 55  39.08   <.000 1 GNIPC   0.003   0.000 064  49.82   <.000 1 VAS    0.003   0.000 420  8.20    <.000 1 AGS    -1.148   0.036 4   -31.56   <.000 1 IMG    0.159   0.001 49  106.96   <.000 1      R[2]=0.995 6   由表1可以看到,5个变量与服务出口的关系都很显著,可以解释服务出口变动的99.68%。具体来看:(1)在其他变量得到控制的条件下,国内经济规模对服务出口的净影响为负,GDP每增加10亿美元,服务出口就会减少130万美元。这意味着经济规模较大的国家或地区的服务生产主要用于满足国内需求,而一些服务业发达但国内市场有限的国家或地区则注重开拓国际市场,这也正是中国香港和比利时-卢森堡出现在服务出口前10名的原因。(2)在其他变量得到控制的条件下,收入水平对服务出口有显著的正向影响,GNIPC每提高1美元,服务出口就会增加40万美元,其t值仅次于商品出口。这个关系解释了服务出口领先国家几乎全部是发达国家的现象。(3)在其他变量得到控制的条件下,国内服务业发展水平对服务出口有显著的推动作用,服务业增加值每提高1亿美元,服务出口就增加20万美元,服务业增加值每增长1个百分点,服务出口就增加2510万美元。相对而言,服务业增长率对服务出口的影响更为显著,这意味着服务业发展迅速的国家或地区往往比服务业成熟的国家或地区更倾向于拓展国际市场。(4)在其他变量得到控制的条件下,商品出口对服务出口有显著的拉动效应,商品出口每增加1亿美元,就会导致服务出口增加1 800万美元。商品出口的t值最大,表明它是5个变量中对服务出口影响最为显著的变量。由此启示我们,尽管服务贸易和货物贸易是两种相对独立的贸易形式,但在货物贸易的发展过程中蕴含着服务贸易的巨大机会,发展中国家应当善于主动把握这些机会,实现服务贸易与货物贸易的共同发展。   由表2可以看到,5个变量与服务进口的关系都很显著,可以解释服务进口变动的99.56%。具体来看:(1)在其他变量得到控制的条件下,国内服务需求对服务进口有显著的正向影响,GDP每增加10亿美元,服务进口就会增加1000万美元;GNIPC每提高1美元,服务进口就会增加30万美元。GNIPC的t值大于GDP的t值,表明服务的消费需求比生产需求对服务进口的影响更为显著,因此消费结构服务化程度较高的国家或地区对国际服务需求也较大。(2)在其他变量得到控制的条件下,国内服务业发展水平对服务进口的影响是双向的,服务业增加值每提高1亿美元,服务进口就增加30万美元,而服务业增加值每增长1个百分点,服务进口就减少1.148亿美元。这种现象表明国内服务业发展水平对服务进口的净影响有阶段性。一般地,服务业增加值与服务业增长速度为负相关,利用样本数据计算这两个指标的相关系数,为-0.22,p-value为0.000 1。当服务业增加值处于某一临界值以下时,服务业增长较快,快速扩张的国内服务业能够满足国内服务需求的增加,因此服务业发展水平对服务进口的净影响为负;当服务业增加值超过临界值时,服务业增长放缓,国内服务业的发展不能满足国内服务需求的膨胀,因此服务业发展水平对服务进口的净影响为正。(3)在其他变量得到控制的条件下,商品进口对服务进口有显著的拉动效应,商品进口每增加1亿美元,就会导致服务进口增加1590万美元。商品进口的t值最大,表明它是5个变量中对服务进口影响最大的变量,再一次揭示出服务贸易与货物贸易的相互依存关系。   综上,宏观变量对服务贸易的影响可用图1表示。图中,虚线表示负向影响,实线表示正向影响。   附图     图1 宏观变量对服务贸易的影响     三、中国服务贸易发展的现状与对策   2000年,中国商业性服务出口总额为301亿美元,占世界商业性服务出口总额的2.1%,排在第12位;商业性服务进口总额为359亿美元,占世界商业性服务出口总额的2.5%,排在第10位。可以说,中国的服务贸易已经成为国际市场上一支不容忽视的力量。   尽管如此,中国国际服务贸易的发展与其他宏观经济变量并不协调,有明显的滞后。中国服务贸易的实际值远低于按上述回归模型计算的拟合值,尤其是服务出口与拟合值的差距逐步扩大(见图2和图3),表明中国的服务贸易远未达到理想的水平。   附图     图2 服务出口实际值与拟合值的差距   附图     图3 服务进口实际值与拟合值的差距   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大国,其特点在于:(1)经济规模很大,但专业化分工水平较低,因此对社会化的生产者服务需求不足;收入水平较低,消费结构仍以实物消费为主,对消费者服务的需求不足。服务需求不足既抑制了进口需求,也制约了服务业的发展,从而削弱了服务出口能力。(2)服务业发展滞后,但增长迅速。中国产业结构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服务业比重偏低,不到GDP的1/3,而且服务业素质较低,不利于服务出口;而根据前面对服务业发展水平对进口的净影响的分析可知,中国服务业发展水平对服务进口的影响尚不到转折点。(3)商品进出口规模都较大,但中国企业不注重发掘货物贸易蕴含的服务贸易的机会,因此尽管商品出口规模较大,但没有充分带动服务出口;相反,发达国家善于利用这一机会,在向中国输出商品的同时,也大量输出服务。   加入WTO之后,中国服务市场对外开放的广度和深度都将不断提高,面临的国际竞争将空前激烈,短期内服务出口不太可能得到实质性的改善,而服务进口则很可能会有很大的增长,从而加剧服务贸易逆差。为了尽可能减轻这种负面影响,并积极利用国际服务市场,中国今后应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第一,进一步推进企业制度改革,深化生产的专业化分工,形成国内生产者服务的大市场,以需求带动生产,同时,内部服务市场化还可以加强服务市场的竞争,从而提高服务质量,进而提升国际竞争力;第二,顺应消费结构的演变,大力发展消费者服务,使消费者服务多样化、高级化,增强抵御国外竞争的能力;第三,制定科学的产业政策,建设服务业发展所需的基础设施,特别是信息基础设施,大力扶持服务业的发展,尤其要注重改善服务业内部结构,使服务业的发展符合现代化和信息化趋势,在以信息服务为主的新型的服务市场上占据竞争优势;最后,鼓励企业在促进货物出口的同时积极寻找配套与派生服务出口的机会,实现货物贸易与服务贸易的协同发展。   正如联合国贸发会议指出的那样,发展中国家成功地融入国际服务贸易体系的关键在于更多地参与国际服务贸易。开放市场是不可逆转的潮流,只有积极参与国际竞争,中国的服务贸易才能繁荣,中国的服务业也才能获得真正的发展。国际市场上的机遇与挑战并存,只要中国的服务企业能正确把握市场脉搏,政府提供有力的政策支持,中国服务贸易发展的空间是非常大的。   [收稿日期]2002-09-08 【参考文献】   [1] WTO.International Trade Statistics 2000[Z].   [2] UNCTAD.Assessment of Trade in Services of DevelopingCountries:Summary of Findings[R].1999.   [3] M.E.Porter.Competitive Advantages of Nations[M].1990.   [4] 陈宪.国际服务贸易[M].上海:立信会计出版社,1995.   [5] 王仁曾.产业国际竞争力决定因素的实证研究[J].统计研究,2002,(4).   [6] 张松涛.呼唤临时协调机制——促进我国国际服务贸易发展的若干思考[J].国际贸易,2001,(11). 国际服务贸易自由化对发展中国家的影响及对策 -------------------------------------------------------------------------------- (发布时间:2005-1-4 17:18:00 作者:gaoshou 转载自: 阅读:108) 一、国际服务贸易自由化对发展中国家可能产生的影响   《服务贸易总协定》的签署与国际服务贸易自由化对发展中国家的影响有经济方面的,也有非经济方面的。它的经济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对经济效率的影响。总的来说,服务贸易自由化有利于发展中国家经济效率的提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由于外国服务提供者进入市场,发展中国家的企业能够有更多的机会选择质优价廉的服务,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2)发展中国家能够进口经济发展急需,而本国又不能满足需求的生产性服务,从而有利于解决生产发展与服务业落后的矛盾。(3)外国企业的竞争将迫使发展中国家的服务企业向国际先进水平看齐,吸收国外先进服务技术与经验,努力降低成本,提高质量和竞争能力,走向世界市场。(4)有利于发展中国家发展自己具有优势的服务业,进口不具有相对优势的服务,从而促进经济资源的有效配置,为发展中国家有优势的服务业出口创造更多的机会。   2.对国际收支的影响。服务贸易自由化对国际收支的影响是双重的,一方面,由于发展中国家减少对服务进口的限制,短期内可能导致进口大量增加,造成国际收支恶化;另一方面,发展中国家可以利用自由化的国际环境设法扩大自己的服务出口。由于能够采用优质价廉的进口服务,发展中国家有可能降低其物质产品的成本,提高质量,增强货物出口的国际竞争力,从而增加收入。同时,适度开放金融服务市场还将有利于外资的流入,改善国际收支状况。   3.对技术进步的影响。服务贸易自由化对技术进步的促进作用主要有两个方面:(1)服务贸易本身可以成为技术转让的渠道。由于技术进步往往首先发生在服务领域,这样就可以使发展中国家通过技术引进、咨询、培训及其他技术服务形式获得先进技术和其他信息。同时,服务业的外国直接技术投资也往往伴随着某些技术转让。(2)国际竞争的压力会迫使发展中国家的服务业加快技术进步,以提高竞争力,并由此带动其他部门的技术进步。当然服务贸易自由化也可能对技术进步产生消极影响,例如,一国过分依赖于外国的高技术服务就可能抑制本国在这方面的研究与开发。但一般来说,服务贸易自由化对技术进步影响是积极的。   4.对劳动就业的影响。发展中国家服务业劳动生产率较低,劳动密集程度高,劳动力素质差,向其他部门转移较困难。因此,服务贸易自由化可能使本国服务业和与之相关的物质生产部门的就业状况恶化,而且对发展中国家尚未成长起来的高新技术服务部门,如远程通信服务、法律专业服务、金融保险服务、信息咨询服务等等可能造成损害,从而影响这些服务业的发展与国内就业。但是随着服务进口与出口的扩大也可能增加一部分就业,特别是通过扩大劳务出口,能够缓解国内就业的一些压力。   5.对经济安全的影响。服务贸易自由化对发展中国家经济安全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1)对国家的经济独立性与经济主权的影响。服务贸易自由化可能会削弱发展中国家的经济独立性,其原因在于,首先对服务贸易自由化的承诺会使发展中国家在一定程度上丧失部分经济决策的自主权,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某些至关重要的服务行业,如通信、金融和交通运输业等可能受到发达国家跨国公司的控制和支配而损害东道国的主权。其次,外国服务的竞争可能会抑制发展中国家弱小的新兴服务业,特别是高新技术生产性服务以及与之相关的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使它们难以改善自身的产业结构,从而在高技术服务上依赖发达国家。(2)对经济发展稳定性的影响。经济发展的稳定性是与独立性相联系的,不合理的产业结构和高度的对外依赖都会影响经济的长期稳定发展。此外,服务贸易自由化还通过以下两方面增加经济的不稳定性:一方面,服务贸易自由化鼓励一国根据比较优势的原则发展自身具有相对优势的服务业,这就有可能增强某些发展中国家对某一单一服务部门的依赖,不利于这些国家形成对国际市场的应变能力;另一方面,银行业等金融服务市场的对外开放将使发展中国家的国内金融体系与世界金融市场联系在一起。一旦国际金融市场发生强烈动荡,将难免对发展中国家的经济造成冲击。例如,1997年7月从泰国开始发生的东南亚金融危机,很快就造成整个亚洲乃至全球金融市场的动荡。   6.制约因素的影响。通过上述分析,不难看出,服务贸易自由化对发展中国家经济效益的影响是利大于弊,对经济安全的影响却是弊大于利。需要指出的是,发展中国家在权衡时不仅要做理论上的推理与分析,也要考虑到实际的制约因素,因为这些因素对发展中国家在自由化过程中的命运起着实质性的影响。   (1)国际经济环境的制约。服务贸易自由化能够向发展中国家提供更多更好的服务,以提高发展中国家出口商品的竞争力。但是,在实际经济生活中,发展中国家出口竞争力最强的领域往往也是发达国家贸易保护主义最强的领域。因此,发展中国家由于出口竞争力的提高本应得到的利益可能在很大程度上被发达国家的贸易保护主义所抵消。发达国家的技术保护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发展中国家可能从服务贸易自由化中得到的技术转让的利益。   (2)发展中国家自身技术水平和技术能力的制约。服务贸易自由化能够刺激发展中国家的服务业提高竞争力,减少贸易壁垒,有利于发展中国家自身相对优势的服务进入国际市场。但是,现代服务业的国际竞争越来越从劳动力成本、地理环境优势的竞争转向技术的竞争。而科学技术相对落后恰恰是发展中国家现实经济中最大的障碍,表现为技术层次和管理水平低,缺乏必要的物质生产基础等。在自由化中受惠最大的信息技术服务,发展中国家由于技术能力的制约,如无有效的措施,在自由贸易的环境下,发达国家的竞争力对发展中国家服务业发展的抑制作用可能大于促进作用。   (3)发展中国家服务业内部产业结构的制约。发展中国家服务产业结构的最大弱点是生产性服务不发达,因此最需要从国际市场引进生产性服务,而信息技术生产性服务恰恰是对国家经济安全影响最大的领域。发展中国家如果完全任其自流,就难免在这方面依赖于发达国家。在信息技术生产性服务上依赖于发达国家的危险,不仅在于压抑本国高技术服务的发展,使发展中国家难以改革落后的服务产业结构,而且还在于这可能会使发展中国家在世界信息资源的再分配系统中处于不利的地位。当发展中国家在数据处理方面依赖于进口时,就可能形成由发展中国家提供未经加工的原始数据,而由发达国家进行处理的格局。在这种交换中,发展中国家一方面要支付数据处理费用,另一方面无偿输出了原始信息资料,而发达国家则在赚取信息加工附加值的同时还获得了无偿的信息。信息的无偿外流不仅使发展中国家损失宝贵的经济资源,而且还会对国家安全造成潜在的威胁。   从国际服务贸易发展的趋势看,自由化形成的外部竞争将迫使发展中国家只能发展具有相对优势的旅游、工程建筑、劳务输出等传统服务,发展中国家服务业结构的局限又形成其对生产性服务进口的依赖。这样,一方面发展中国家依赖从发达国家进口信息技术生产性服务,另一方面又依赖传统服务业的出口来换取外汇,平衡国际收支。服务贸易自由化很可能促使这种格局固定化,这种服务贸易格局的实质是发展中国家用附加值低的服务来换取发达国家附加值较高的服务,用简单劳动与复杂劳动相交换。这就意味着发展中国家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已无法在国际市场上转化为更高的价值,发展中国家的服务贸易格局局限在低增值的水平上。这种建立在比较优势基础上的服务贸易格局一旦长期延续下去,就会使发展中国家永远无法改变自身的落后地位。这是发展中国家在服务贸易自由化过程中面临的最严峻的现实问题。     二、发展中国家制订国际服务贸易自由化的对策原则   服务业在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服务业对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同样具有重大意义。因此,不管国际服务贸易自由化的影响如何,发展中国家必须正视自由化发展这一现实。因为自由化是国际服务贸易进一步发展的客观要求。在这种情况下,发展中国家制订服务贸易自由化对策的基本指导思想在于打破原有比较优势的局限,缩短技术差距,改善自身服务贸易结构,从而尽可能利用服务贸易自由化促进本国服务业的发展,同时最大限度地减弱自由化的消极影响。从国际竞争的角度考虑,以下几点是值得发展中国家普遍注意的。   1.发展中国家的服务业立足点应当放在促进整个经济发展上,而不只单纯为了出口创汇,增加收入。依照比较优势原则利用自然条件、廉价劳动力优势发展旅游、工程建筑、劳务输出等少数几项传统服务,作为国际收支来源可以较快地获得经济效益。但是,从长远看,这种出口战略很难在国际市场上长期站住脚。众所周知,当代服务业的国际竞争是与物质生产部门的国际竞争联系在一起的,国际服务贸易的强国也都是物质生产的强国。现代服务贸易的核心是以信息技术服务为主体的生产性服务。如果说传统非信息服务可以更多地依靠劳动力或者地理环境等因素来获得相对优势,那么信息化服务国际竞争力的提高,则是与整个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相联系的。即使是在发展中国家和地区,服务贸易较强的新加坡、香港等也恰恰是有形贸易中地位较强的国家和地区。因此,发展中国家不能把服务业和物质生产割裂开来。应当特别重视生产性服务的发展,把服务业的发展与物质生产发展有机地结合起来,相互促进,相互支持,让服务业在经济发展中发挥积极作用。这样一方面生产性服务的发展有助于提高商品出口的竞争力,另一方面,生产性服务自身竞争力的提高又可以改善服务出口结构,减少对外国服务的依赖。实施这种战略时,切忌急功近利,对于某些对生产发展起重要推动作用的知识、技术密集型服务,即使不符合比较优势原则,一时难以打入国际市场也应该加以扶持,因为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服务业在国际竞争中的后劲。   2.发展中国家对于自身的廉价劳动力优势应当有一个清醒的认识。随着社会生产力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进入了一个以信息、文化和知识为主要生产手段的时代——知识经济时代。在这样的时代,比较劳动力的优势不仅要看其价格,更要看其素质。发展中国家劳动力虽然成本低,但文化技术素质低,只能从事劳动密集型即低附加值服务,发达国家劳动力虽然成本较高,但从事的是高附加值的知识、技术密集型服务,创造的价值高。所以发展中国家必须下大力气提高劳动力素质,否则在服务贸易自由化的竞争中只能从事劳动密集型服务,当然,这并不是说发展中国家不能发展劳动密集型服务。事实上,首先发展劳动密集型服务是一般发展中国家进入国际服务市场的必经之路。但必须明确,发展劳动密集型服务本身不是目的而是手段,是为将来提高服务的技术层次积累资金创造条件。   3.发展中国家应该在开放的基础上提高服务的技术层次,充分发挥服务贸易作为技术转让渠道的作用。在服务竞争自由化过程中对发展中国家经济安全和国家主权冲击最大的是通讯、金融、计算机服务等高技术信息化领域。而发展中国家又最需要引进这类服务,也最有可能从这类服务中得到技术转让的好处。如果因冲击而闭关自守,只能导致永远落后。唯一的选择是在开放的条件下引进技术,培育自己的高技术服务业。发展中国家在建立高技术服务业的初期,采用吸收外国直接投资的方式引进高技术服务较为有利。因为直接投资形式更有利于技术转让。美国对发展中国家的技术转让80%是通过跨国公司直接投资进行的。而采用贸易形式引进高技术服务只能得到结果,不能引进生产过程,反而容易造成对进口的依赖,不利于发展中国家的高技术服务业从无到有地发展。当然,引进高技术服务业的直接投资又会涉及一系列有关国家主权和安全方面的问题,这就要求发展中国家采取适当的政策措施,趋利避害。   4.争取国际谈判的主动权。在服务贸易自由化的国际谈判中,目前发展中国家处于被动地位。否定发达国家的建议较多,拿出自己的具体措施较少。发展中国家应当在坚持差别待遇的原则基础上对现存服务贸易壁垒作出自己的分析,提出积极的建议。发展中国家在服务贸易自由化国际谈判中的主要目标应该有两个:一个是维护对本国服务业进行适度保护的权利,另一个是为提高本国服务业走向世界争取有利的条件。   保护的立足点应当是提高本国服务业的技术层次,培植自己的高技术服务业;开放的立足点应当是引进技术,必须看到,技术转让是发展中国家可能从服务贸易自由化中得到的最大利益。 【参考文献】   [1] 保罗·萨缪尔森、威廉·诺德豪斯:《经济学》,中国发展出版社1992年版。   [2] 彼得·林德特:《国际经济学》,经济科学出版社1994年版。   [3] 田文军:《国际服务贸易》,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4] 黄卫平、程大为:《发达国家贸易壁垒分析:发展中国家的思考》,《国际经济问题》2001年第4期。 浅论国际服务贸易中的交易费用 -------------------------------------------------------------------------------- (发布时间:2005-1-4 9:52:00 作者:gaoshou 转载自: 阅读:53) 作为一种市场交易,国际服务贸易不可避免地要受到交易费用的影响。交易费用,即市场交易过程中的资源损耗,主要包括以下基本内容:(1)度量、界定和保证产权的费用;(2)发现交易对象、交易价格及各种市场信息的费用;(3)谈判、起草和订立交易合约的费用;(4)执行交易的费用;(5)设立与运行规制结构的费用;(6)交易偏离一致性时产生的费用。这些交易费用的大小将影响国际服务贸易发展的速度与范围。     一、交易费用与国际服务贸易的负相关关系   国际服务贸易是国际分工和专业化生产的产物。分工和专业化一方面提高了生产服务的效率,增加了国际服务产品,另一方面,又使得人们为了“消费多样性”的需要,通过市场与他人进行服务与产品或服务与服务的交换,并产生相应的交易费用。国际服务贸易的发展情况就取决于服务产品在分工与专业化之后所带来的好处与其因为交换而产生的交易费用之间的力量对比。   通过有关模型分析,我们知道交易费用越小(即交易效率越高),服务消费者从分工中得到的净好处就越多,其购买服务的愿望就越强烈,国际服务贸易的发展速度就越快;反之,当交易费用很大时,国际服务贸易的发展就会受到约束。交易费用的大小与国际服务贸易的发展情况成负相关关系。     二、国际服务贸易交易费用的影响因素分析   市场交易受交易费用的影响,而交易费用产生的基本原因是经济个体之间信息不对称、不完备及其利益冲突。国际服务贸易亦是如此。但是,国际服务贸易中的交易费用要受到一些特殊因素的影响,例如:贸易的标的物——服务具有一些独特的性质,一国政府总是倾向于保护本国服务业、限制国外服务提供等等。   (一)服务的特征对国际服务贸易交易费用的影响   服务与货物相比,具有无形性、生产与消费的同时性、不可储存性及异质性。这使对服务的质量评价与对货物的质量评价很不相同。在国际货物贸易中,货物的质量评价通常有一定的指标,在交易前进口方以掌握货物的形状、重量、规格、性能等较为完整的质量信息,对货物的效用预期一般比较准确。但是,在国际服务贸易中,服务是一种缺乏直观的、具体的存在形态的商品,而大多数服务的生产和消费又是同时进行的,只有在服务生产与消费完成之后才能真正确定服务的质量和所能带来的效用(而且,有些服务所能带来的效用必须经过一段比较长的时间才能知道,例如:国际广告服务、管理咨询服务等),这就使国际服务贸易所需的交易费用受到影响。   1、国际服务贸易的定价费用比较高。市场交易的定价依据一般是:交易可能带来的效用及交易标的物的市场需求状况——这两者都与交易标的物的质量有关。这样,在服务的质量评价困难的情况下,服务的进口方为了保证自己的利益,必须在定价前对服务的特点、服务出口方生产服务商品的技术条件和人力条件、服务出口方生产服务商品的质量稳定性和信誉状况等等信息进行收集。而且,这些信息的收集又会因服务的无形性而非常困难。这就产生了国际服务贸易中比较高的定价费用。   2、国际服务贸易的谈判费用和订立合约的费用比较高。这是由服务的进口方与出口方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引起的。在任何一项交易中,都可能存在买方和卖方之间的信息不对称。但是,服务的无形性使国际服务贸易中的进口方更加难于了解出口方所拥有的关于特定服务的知识,从而加剧了这种信息的不对称。信息不对称易引起机会主义行为(如:欺蒙拐骗等)。这就使服务进口方(信息少的一方)不信任服务出口方(拥有隐秘信息的一方)。为了能最终订立合约,服务的进、出口双方需要进行艰苦的谈判,以确保自己的利益没有因对方的机会主义行为而受到损害,谈判的费用和订立合约的费用因此而加大。更糟的情况是:如果服务进口方认为服务出口方“欺骗”的可能性很大,并坚持按该服务的市场平均生产效率来估算“公平”的交易条件,而服务出口方的实际生产效率是低于市场平均水平的,则原本可以互利的交易就会由于欺骗的可能性和缺乏相互信任而无法实现。在这种情况下,可以近似地认为国际服务贸易的谈判费用和订立合约的费用是无穷大的(这种情况又被称为“机会主义行为造成的内生交易费用”)。   3、国际服务贸易中交易偏离一致性时产生的费用比较高。交易偏离一致性时产生的费用包括不适应成本、再次讨价还价成本、惩罚违约行为的成本等。有些服务贸易的不适应成本是比较高的,例如:国际海运服务的误期会极大影响季节性商品的销售;市场研究及公共观点调查服务的不全面可能导致公司决策的失败等等——而服务的无形性、服务信息的不对称性似乎是倾向于加大这种不适应成本发生的可能性。再次讨价还价的成本与前述的谈判情形类似。惩罚违约行为的成本则同样要受服务特征的影响。因为在惩罚违约行为之前首先要判断“违约”的发生与否。而在国际服务贸易中判断“违约”是否发生的难度一般比在货物贸易中要来得大。原因是:在货物贸易中,进口方可以要求出口方邮寄样本或对货物的各项指标做出详细的描述,以作为交易后检验出口方是否严格履行合约的凭证,并使出现贸易纠纷时的申诉比较容易进行。但在国际服务贸易中,服务的无形性、生产与消费的同时性和不可储存性使对“违约”的判断缺乏直接的依据,对“违约”是否发生、“违约”的程度如何等问题将更大程度上依赖于进、出口方的主观判断,这就给纠纷的申诉、举证和裁决带来了困难,从而使惩罚违约行为的成本相应提高。   (二)服务贸易壁垒对国际服务贸易交易费用的影响   服务贸易壁垒指一国政府对国外生产的服务销售所设置的有障碍作用的政策措施。一国政府除了直接限制某些服务产品或服务生产者的进入外,还经常使用各种歧视性的规定来间接限制服务的进口。直接或间接的壁垒形式对国际服务贸易的交易费用都会产生影响。   1、垄断下非人格市价的影响。直接的市场准入限制容易造成本国企业对服务贸易领域的垄断,即某些服务的出口业务只能由国内特定企业来完成(例如,要求国外的厂商在向本国出口某些特定产品时必须向本国指定的保险公司投保,或必须通过指定银行进行结算)。而垄断易导致服务贸易的非人格市价。所谓非人格市价,是指在市场上对任何人都一样的价格。当一国内某项服务被垄断之后,国外的服务需求方失去了讨价还价的可能,因此,当他需要该项服务时,无论其实际议价能力如何,都只能按该国垄断者的统一定价来进口服务。这对服务贸易的交易费用将产生双重影响。一方面,服务进口方如果愿意接受服务出口方的垄断定价,就只能将价格视为参数,因而不必再在争夺贸易利益上打主意,服务贸易中发现交易价格的费用、谈判和订立交易合约的费用都能够大大减少(但这种交易费用减少的利益几乎完全为服务出口方所独占);另一方面,服务进口方如果不愿意接受服务出口方的垄断定价,则交易就会因毫无回旋余地而无法进行下去,这时的交易费用实际上是趋于无穷大的。   2、歧视性规定的影响。歧视性规定包括:要求外国的服务出口方获得规定的专业证书,或规定其提供服务时使用的设备必须达到型号、尺寸等指标的要求等。这些规定对国际服务贸易交易费用的影响也是双重的。一方面,外国企业若满足了这些技术标准并获得了向本国出口服务的资格,其服务的质量一般会较为良好和稳定。根据这一信息,本国企业在向其进口服务时就可以节省下考察服务质量的交易费用。另一方面,外国的服务出口方在寻找交易对象时却必须收集交易对象所在国有关技术限制的信息,并产生相应的交易费用。此外,这些技术标准也加大了服务出口方的生产费用,服务出口方有提高服务价格的需要——而这是与服务进口方的利益相互冲突的。贸易双方的谈判费用和订立合约的费用可能因此而提高。     三、关于减少国际服务贸易交易费用的思考   由于交易费用与国际服务贸易成负相关关系,且有各种因素使这些交易费用比较大,因此,要进一步促进国际服务贸易的发展,就有必要采取各种措施来减少这些交易费用。下面的分析将说明减少这些交易费用的可能性。   (一)良好企业形象的作用。国际服务贸易中交易费用主要是由进、出口双方的信息不对称和机会主义行为的可能性造成的。如果服务出口方能够树立起良好的企业形象,使服务进口方愿意信任其传递的信息(即认为出口方采取机会主义行为来损害进口方贸易利益的可能性很小),则上述的大部分交易费用就可能得到节约。而良好的企业形象除了可以通过长期优质、稳定地提供服务来加以培育外,还应该利用博弈中“分离均衡”的原理,积极地向服务消费者发送“好企业”的信号。例如,通过现代国际营销手段,采取适当的广告及人员推销策略;采取“先提供服务,后收钱”的做法等。由于只有经营实力强、服务提供可靠的企业才有能力采取上述做法,因此这些做法就有可能形成消费者借以判断“好企业”、“坏企业”的甄别信号。良好的企业形象可以因此而更快地树立,并更好地发挥其减少服务贸易中交易费用的作用。在这一方面,跨国服务企业具有明显的优势。这也说明:这些跨国服务企业在与东道国企业竞争时往往能够获胜的原因可能不仅是其较好的服务质量,还应在于其良好的企业形象。   (二)服务技术改进与创新的作用。技术的改进与创新将为服务生产的进一步分工创造条件;而分工和专业化的程度越高,其服务质量的优越性和稳定性就越有保障;并且,当这些更先进的技术被普遍使用时,服务的异质性(即同一服务产品由不同的人来生产或提供给不同的消费者时的质量差别)将可能得到限制,服务产品有可能趋于标准化,服务的质量就可能更容易测量。这样,原本因质量评价问题而额外产生的定价费用、谈判费用、惩罚违约行为的费用等都可能大大减少,并最终减少服务贸易中的总交易费用。   (三)制度安排的作用。制度安排是指遵循着同一规则的交易活动的集合。它是“利益互相抗衡的个人之间的交易活动的收敛,是交易活动这种博弈的集体稳定对策”(盛洪,1992)。通过制度安排可以有效地减少国际服务贸易中的交易费用。目前,区域内服务贸易的制度安排有:欧盟资本、人员、服务和商品统一市场的建立,美加自由贸易协定的签订等。而范围更广泛的国际间制度安排的实践当为WTO下的《服务贸易总协定》(即GATS)。GATS的贡献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GATS促进了服务贸易领域的竞争。GATS主张服务贸易的自由化,并规定各成员必须履行以下义务:遵守最惠国待遇原则和国民待遇原则;履行其承诺的市场准入表;对于可能“抑制竞争从而限制服务贸易”的商业惯例,“应任何其他成员的请求,应就取消上述的商业惯例与其进行磋商”(GATS第九条)。同时,GATS还规定:服务贸易理事会应通过其建立的适当机构,制定任何必要的纪律,以“确保有关资格要求和程度、技术标准和许可要求的措施不至于构成不必要的服务贸易壁垒”(GATS第四条)。GATS的这些规定对于保障服务贸易领域的自由竞争起到了积极的作用。而竞争的充分程度和交易费用的高低是相关的。竞争的充分程度越大,交易费用越低。充分竞争使得服务贸易中机会主义行为发生的可能性大大减少,使进、出口双方都节约了大量有关价格形成、避免欺诈、讨价还价以及保证信用等的费用。   2、GATS促进了服务贸易中法律信息的公开化。GATS规定各成员有遵守透明度原则的义务,即:应公布“所有普遍适用的有关或影响本协定实施的措施”及“一成员为签字方的涉及或影响服务贸易的国际协定”,并且“应立即或至少每年一次向服务贸易理事会通报其显著影响本协定下已作具体承诺的服务贸易的新的法律、规章或行政指示或对现行法律、规章或行政指示的任何修改”(GATS第三条)。GATS还规定“成员在实施其对服务提供者的批准、许可或证明的标准时,其给予承认的方式不得成为国家间实行歧视的手段,或对服务贸易构成隐蔽的限制”(GATS第七条)。GATS的规定有利于服务贸易的当事人对可能影响其贸易的措施、对各种贸易壁垒的存在形式及其影响程度等信息拥有比较充分的知情权。这样,服务贸易的当事人就可以提高其收集相关法律信息的效率,节约其因此而花费的交易费用。   3、GATS建立了关于“国家信誉”的信息传输系统。GATS上述两个作用(促进服务贸易领域的竞争和法律信息的公开化)能否充分发挥与“国家信誉”有很大关系。一般情况下,各国政府为了本国经济的长远发展,都倾向于建立与维护良好的“国家信誉”,从而遵守相应的国际协定。但是,如果一国政府的违约行为不能及时地传播到国际社会,违约行为对该国“国家信誉”的损害就很小,该国政府限制自身违约行为的动力也就很少,从而可能采取与贸易自由化原则不一致的做法。但是,GATS第23条关于“争端解决与执行”的规定有效地限制了上述的可能性。这是因为:GATS规定,当一成员违约而使另一成员受到损害、且双方磋商解决争端的努力失败后,受损害的成员可将此争端提交“争端解决机构”,而“争端解决机构”认为必要时,可以授权受损害方终止对违约方的义务与具体承诺。这一规定使GATS的成员国更有积极性收集关于其他成员国违约情况的信息,并通过将此争端提交“争端解决机构”的方式将违约国违约的信息即时传播到国际社会;同时,由于违约给一国“国家信誉”带来的消极影响的可能性加大,违约行为就比较不容易发生,GATS自由化的努力就有可能逐渐发挥作用。   总之,上述分析证明了通过一定途径减少服务贸易中的交易费用是可行的。在服务贸易未来的实践中,必定能出现更有效的减少交易费用的方法,并使服务贸易能够通过更快、更健康的发展来对世界经济做出更大的贡献。 国际服务贸易与区域经济发展 -------------------------------------------------------------------------------- http://house.sina.com.cn 2004年09月16日18:50 新浪房产   (摘自第五届北京朝阳国际商务节-CBD总部经济与区域发展论坛约瑟夫·斯马贾发言,未经本人审阅)   我今天很荣幸来到这里,我要给大家一个挑战,就是说,在这么一个冗长的下午,我还要让大家保持清醒,我给大家的奖励就是,我希望我的讲话讲完以后,我希望大家有所启示。 你的放心来自我的用心 史诗大作倾情献映 谁将拥有未来山水资源 别墅还是玫瑰园   国贸中心是隶属于联合国贸易发展委员会和世界贸易组织的一个组织,刚才我们的服务贸易司司长阿卜杜勒—哈米德·马姆杜先生已经有过讲话,WTO除了促进国际贸易以外,还要解决各成员之间的问题,国贸中心和WTO是组织各个国家的政府促进贸易。   贸易对于各个公司来说是非常重要的,ITC是联系政府和各个社区以及公司的一个组织,我们在亚洲的调查,特别是对国贸的调查显示,服务贸易对促进各地区的经济发展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服务贸易对企业的商业发展是非常重要的,它十分重视技术交流与合作,服务贸易在经济和贸易发展方面的作用非常重要,这是我要讲的第一点。另外,我要讲几个具体的行业,比如教育、金融、电信、商业服务。   我先讲一下服务贸易对于CBD发展的重要作用。实际上服务贸易和各个产品都有所关系,它会影响所有部门的成本以及最后的产出,比如在良好的监管情况下,非常好的金融服务就会使这些公司规避一些金融风险。另外还可以使这些公司更良好地使用这些资源。服务通过一个国家可以来到另外一个国家,比如空运,在中国的GDP增长中占有很重要的作用。如果有良好的空运的话,就可以减少产品在转移过程中的运费。教育可以提高一个国家劳动力的受教育水平,中国的大学生们就对中国的经济增长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所有的这些部门,都为中国增加了就业率,也提高了就业者的收入。   在2004年WTO的国际贸易报告中指出,服务贸易在亚洲的发展比在任何其他产业的发展都要快。   女士们、先生们,服务贸易出口的增长,比如在计算机、金融、保险、电信方面的增长,都促进了这个区域内部的经济增长。比如韩国、马来西亚、新加坡、泰国,他们的贸易都有大幅度增长。在亚洲,服务贸易已经成为贸易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发展中和发达国家,服务为这些国家提供了非常高的就业率,也占到GDP一个很重要的水平。   服务贸易现在占中国经济的1/3,刚才阿卜杜勒—哈米德·马姆杜先生已经就服务贸易作了非常详尽的解释,中国在加入世贸组织以后也作出了一些具体承诺,来扩大自己的市场,在分销、金融等领域都做出了承诺。但它不仅是服务出口,也是一个重要的进口者,出口和进口是紧密相联的,只有这样,才能够促进它的出口竞争力。我们与全世界的私营企业有联系,私营企业和公众的对话是非常重要的,这样的交流有助于解决服务贸易方面出现的一些问题。在组织服务贸易论坛的时候,很多官员都指出促进服务贸易发展的必要性,讲到金融业,政府必须知道如何帮助这些服务提供者,如何促进服务贸易的增长,这在加强贸易、促进贸易的过程中是非常重要的。   技术的革新也很大程度上改变了服务贸易的面貌,使得那些服务贸易提供者能够更好地融入到提供服务的集约化的过程中。   信息的交流也是非常重要的,比如在金融业,信息的交流很大程度上也依靠着电信服务,电信服务在基础设施中对于这些企业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它们必须是能够提供可支付得起的服务,并且提供信息,关于将来会有什么样的服务形式,他们会面临什么样的风险。   女士们、先生们,最后一点也仍然很重要,服务的出口和进口者必须明确了解游戏的规则,这些游戏规则是由政府制定的,应该由贸易者来执行,所以政府官员和政策制定者都应该对此充分了解,使得服务提供者充分了解这个法律法规是非常重要的,这样他们在运营过程中就可以更好地进行把握。我们也希望这种贸易论坛能够更有效,今天我们的贸易提供者能够提供各种场合进行交流,使得这些信息能够为中小企业所得知,所以,法律框架中的透明度是非常重要的,是加强这些部门的非常重要的机制,中国的非常广泛的WTO承诺也需要更多的透明度来执行。   非常感谢大家给我提供这个机会与大家进行交流,我要感谢北京朝阳区政府的热情款待, 第一节  国际服务贸易的构成与发展   一、服务贸易的涵义与内容 (一)服务贸易的涵义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贸易最突出的变化之一就是服务业及服务贸易的迅速发展。尤其是国际服务贸易的发展引起了各国的普遍关注。战后,“服务贸易”(Service Trade)一词曾出现在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关于东京回合的决议中,也曾出现在1972年和1974年美国贸易法中。70年代后期便成为共同使用的贸易词汇。 由于服务贸易内在本质的复杂性,各国服务业及服务贸易竞争能力各不相同,因此对国际服务贸易的定义也作出了不同的阐释。为澄清此问题,联合国贸易与发展会议(UNCTAD)用实际过境来定义服务贸易。从过境现象看,国际服务贸易有四种交付方式:(1)商品贸易中服务的过境。如许多国家通过修理、加工、装配货物参与国际货物贸易。(2)货币(资本)的过境。如银行和金融服务。(3)人员的过境。如咨询人员、工程师、医生等到国外提供服务。(4)信息的过境。如通过电信系统或以文件、报告的形式提供信息服务。① 关税与贸易总协定乌拉圭回合于1994年4月15日成功地结束了。此轮谈判的重大成果之一就是达成了《服务贸易总协定》,并对服务贸易下了较为准确的定义。所谓服务贸易被定义为:(1)过境交付(Cross-border Supply)。从一成员境内向任何其他成员境内提供服务。(2)境外消费(Consumption Abroad)。在一成员境内向任何其他成员的服务消费者提供服务。(3)商业存在(Commercial Presence)。一成员的服务提供者在任何其他成员境内通过商业存在提供服务。(4)自然人流动(Movement of Personnel)。一成员的服务提供者在任何其他成员境内通过自然人存在提供服务。该定义已成为有一定权威性和指导性的定义,并为各国所接受。 (二)国际服务贸易的内容 国际服务贸易的内容极其广泛,其内容视分析者的侧重面不同而各异。按《服务贸易总协定》中的“服务部门参考清单”,服务贸易包括12大类,即商业性服务、销售服务、金融服务、娱乐服务、通讯服务、教育服务、卫生服务、运输服务、建筑服务、环境服务、旅游服务和其他服务。这种分类主要以“行业”作为划分国际服务贸易类型的核心,其本质涉及到输出入业务的范畴和供需双方业务开展的程度。 关于服务贸易的内容分类还有两种有一定代表性的分类方法。第一种是以“生产”为核心的划分法。按此类分法,服务贸易可分为三类:(1)生产前服务。如研究与开发、设计、市场和可行性研究等。(2)生产服务。指生产过程中的服务,如生产过程中的质量管理、软件和人力资源管理等。(3)生产后服务。如广告、营销、包装、运输等。第二种是以服务贸易中生产要素的密集程度进行划分的。按此类分法,服务贸易可分为:(1)资本密集型服务贸易。如航运、通讯、工程建筑等。(2)技术、知识密集型服务贸易。如银行、金融、法律、信息服务等。(3)劳动密集型服务贸易。如旅游、维修、建筑等。 在世界服务贸易统计上,一般采用的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统计数据。它在统计时主要按以下四类计算:(1)货物运输;(2)其他运输服务;(3)旅游;(4)其他服务。 二、国际服务贸易的发展及其原因 (一)国际服务贸易的发展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特别是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深入发展所引起的世界经济、贸易结构的巨大变化,使世界服务贸易的发展速度加快。1970年国际服务贸易额仅728亿特别提款权,1980年猛增到3155亿特别提款仅。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关贸总协定的统计,国际商业性服务贸易额从1970年的640亿美元增加到1995年的13000亿美元左右。1980-1992年间发达市场经济国家服务贸易年平均出口增长9.0%,进口增长9.7%;发展中国家服务出口年均增长6.0%,服务进口平均增长3.9%,均高于同期商品贸易年平均增长率。同时,服务贸易在全球贸易中的比重从1980年的17%提高到1993年的21%。应着重指出,现公布的统计数据,由于各自的统计范围划分不一,很多实际已发生的服务贸易并未真实地得到反映,特别是把与商品贸易有关的服务内容划分出来极不容易,所以,一般数据都低估了实际数字。 战后,国际服务贸易发展的主要特点是: 1.国际服务贸易的增长速度超过国际商品贸易的增长速度。在70年代是如此,到80年代后期表现尤为明显。服务贸易在世界贸易中的比重上升。 2.发达国家间双向对流的服务贸易发展大大快于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间单向移动的服务贸易。 3.由于技术进步而产生的新型国际服务贸易的发展远快于传统形式的服务贸易项目。如通讯服务中传统电话、电报服务与传真、光导纤维的信息快速传递服务。又如集装箱运输与传统船舶运输服务。 4.发达国家生产性服务贸易增长较快,而发展中国家劳务贸易发展较快。如发达国家的金融服务、通讯、知识产权贸易等发展迅速,而发展中国家建筑工程承包、劳务输出发展迅速。 (二)国际服务贸易发展的原因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服务贸易迅速发展,主要原因在于: 1.第三次科技革命的驱动,服务业迅速发展,就业人员和所占比重大大提高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在新技术革命的推动下,各国普遍在产业结构调整中大力发展服务业,使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份额和就业人员的比重也大幅度提高。发达国家服务业在国民经济的比重一般占45-65%;而发展中国家也占30-45%。就业人员中服务业吸纳的人数,发达国家在50-75%之间;发展中国家为20-55%。个别国家的数字较突出,如美国,1990年其就业人口中服务业吸纳了75%,制造业仅吸收了23%,农业吸收了2%。①在国民经济日益向服务化方向发展的趋势下,国际间相互提供的服务贸易量也就大大增加了。因此,服务业的发展为服务贸易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2.跨国公司的迅速发展,加强了服务国际化扩展的趋势 在60年代后,跨国公司向全球扩张,全世界跨国公司的发展特别迅速。在跨国公司全球经营和发展的过程中,许多跨国公司深感服务业对其获取竞争优势的重要性,这就加速了服务国际化的速度。跨国公司在金融、信息和专业服务上都是重要的供应者,其中许多公司迅速扩大,向全球出售服务。激励跨国公司的动力是:(1)通过跨越国境数据资料的流动和世界信息网的建立,使跨国公司有能力提供越过其传统部门的各种服务。如银行提供非银行服务。(2)跨国公司通过扩大其活动和经营范围继续为顾客服务,这在保险业和银行业表现较为明显。如国际保险公司传统上一直为国际原料和制成品贸易服务。跨国银行扩大国际金融市场的活动,扩大国际商业支持的服务也使广告公司和专业服务量增大,促进了服务贸易发展。(3)巨型跨国公司的发展提高了供应世界市场各种服务的能力,并为跨国性服务公司的建立提供了条件。它们有能力向国际市场提供各种服务,或者使商品与服务相结合,或者挖掘进入金融市场、扩大信息系统的潜力,把交钥匙工程、设计和其他劳务合作结合起来。 3.服务业已成为世界市场竞争的主要手段和重要基础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以非价格竞争取代价格竞争而成为主要竞争手段,服务业为非价格竞争力的提高提供了重要的保证,这也增加了服务的“可贸易性”。 4.国际经济技术合作方式的多样化,促进了服务贸易的扩大 随着世界经济相互依赖的加深,国际经济合作方式多样化,也为国际服务合作的扩大创造了条件。国际服务合作指拥有工程等技术人员和劳动力的国家和地区,通过签订合同,向缺乏工程技术人员和劳动力国家和地区提供所需服务,并由接受服务一方付给报酬的一种国际经济合作。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1)承包外国各类工程,即工程设计服务和承包施工服务等。(2)服务输出,如派出各类技术工人、海员、厨师、医生、工程师、会计等从事体力和脑力劳动的人员,为输入国提供服务。(3)各种技术性服务出口或生产技术合作,如出口各种技术、专利、科技知识、科研成果和工艺等知识产权形态的产品。(4)向国外租赁配有操作人员的各种大型机械。(5)向海外提供咨询服务,如提供计算机软件使用以及经营管理铁路、公路、电力工程等方面的咨询服务。这种经济交往,促进了输入国的经济发展,也有利于服务出口国的经济收益和科技水平的提高。国际服务合作已成为世界各国进行国际经济交往的重要方式和内容。 5.通讯和信息技术、交通运输业的迅速发展为一国经济增长和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生产布局有了较大变化,交通、通讯业迅速发展为各国经济的发展起了重要的作用。特别是通讯和信息技术在世界服务贸易中的广泛采用,把一系列国家的经济命脉、主权、安全等关键领域引入了国际交换市场,更加加深了各国服务业相互间的依存关系,为服务贸易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 6.各国政府的支持是国际服务贸易发展的催化剂 从上述分析可见,服务业在维护一国经济及政治利益方面均处于重要的战略地位。为此,各国政府普遍采取了政府干预方式大力扶植和发展服务业,也采取了诸多措施保护国内服务市场。主要有:(1)建立服务自由贸易区,在区域内减免税收和其他管制。如公开注册航运制是鼓励国际航运服务的具有历史意义的先例。利比里亚、巴拿马等公开注册国的居民由于是公开注册船舶的拥有者而获益匪浅。以载重吨计算,世界航运有1/3是在方便旗帜下运营的。(2)政府鼓励投资、加速服务行业发展,并有意识地利用外资发展本国落后的服务业。如法国政府鼓励外国投资者在巴黎地区以外开设服务企业。(3)大力发展信息及电信技术设施,鼓励数据越国境的自由流动。(4)提供财政支持,建立新的基础设施,改造旧的服务设施。(5)各国普遍采取措施大力发展教育,努力提高人力资本素质。(6)支持和鼓励区域间服务部门的合作和一体化。如欧洲共同体在一体化协定中授权成员国间进行服务自由移动,广泛支持服务合作和一体化。 课堂安排(每堂课的主要内容,重点以黑体字表示) 第一阶段:国际服务贸易的基本理论与我国服务贸易的国际环境(共12课时,全部讲课,讲课中间夹插提问及讨论) 第一章:国际服务贸易的基本范畴         讲课2 课时,看教材第一章国际服务贸易的基本范畴18-22页。 第二章:服务价值理论与服务产业         讲课4课时,参考教材第二、三章。 第三章:国际贸易理论在服务贸易中的应用与发展         讲课2课时。参考其他教学资料。 第四章:发展我国服务贸易的国际环境         讲课4课时。要求学习查阅相关网站和看教材第七到第十一章) 第二阶段:国际服务贸易产业情况概述(共4课时,学生自学课本内容及讨论) 第五章:国际运输服务贸易 第六章:国际通讯及信息服务贸易 第七章:国际保险服务贸易 第八章:国际银行服务贸易 第九章:国际旅游服务贸易 第十章:国际专业服务贸易 第三阶段:重点服务贸易领域介绍(14课时,全部讲课) 第十一章:国际技术贸易           8课时,讲课及课上讨论,看相关网站信息 第十一章:环保服务贸易           4课时,讲课及课上讨论,看相关网站信息。 第十二章:文化服务贸易           2课时,讲课,看相关网站信息。 第四阶段:复习及讨论(2课时) 第十二章 国际服务贸易 习题答案 思考题 1、 国际服务贸易有哪些特点? (1) 交易对象的不可存储性; (2) 交易对象的无形性; (3) 智力比重高 (4) 服务的生产与消费同时发生 (5) 不存在所有权的转移 2、 国际服务贸易有什么发展趋势? (1) 服务贸易和世界经济的迅速发展为服务贸易自由化提供了物质基础。 (2) 商品贸易和国际投资的增长带动了国际服务贸易的进一步发展。 (3)服务贸易将成为推动各国和世界经济增长的"新引擎"。 (4)新的科技革命有力地推动了国际服务贸易的迅猛发展,使服务贸易自由化成为可能。 3、国际服务贸易总协定的一般例外及安全例外是什么? (1)GATS第14条规定,不组织成员方在一定的情况下,在服务贸易领域采取或强制执行各种措施。 为维护公共道德或维持公共秩序所必须的措施 为保护人类、动物和植物生命或健康所必要的措施 为确保其法律或规章得以遵守的措施 为保证对其他成员方的服务或服务提供者公平或有效地课征或征收直接税的差别待遇措施 为避免双重征税而缔结的国际协定或其他国际安排导致差别待遇的措施 (2)GATS第14条附加条款规定:不得要求任何成员方提供其根据国家基本安全利益认为不能公布的情报;不得阻止任何成员方为保护其基本安全利益而采取的必要行动;不得阻止任何成员方根据联合国宪章为维护国际和平和安全而采取的行动; 际服务贸易 》》典型题目》》: 题: 服务贸易的发展 答: 一直以来,人们总想给服务做出定义,然而一直没有一个满意的答案。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和人类生产生活的进一步社会化,近几十年来,物质生产和流通过程日趋复杂,同时消费者的消费过程越来越社会化,因此服务业在人类生产和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也越来越重要。直到乌拉圭回合多边贸易谈判通过的《服务贸易总协定》才给出了一个比较令人满意的定义。 题: 什么叫服务贸易 答: 根据世界贸易组织通过的《服务贸易总协定》的规定“服务贸易”是指凡是从一缔约国境内向任何缔约国方境内提供服务;或者在一缔约国境内向任何缔约国方的消费者提供服务;或者在一缔约国境内通过实体的介入而提供服务;或者在一缔约国的自然人在其他任何缔约国方境内提供服务。并且《协定》规定服务贸易包括任何部门的任何服务,但政府在行使其职能时提供的服务除外。 题: 服务贸易有何特点 答: 国际服务贸易与一般的货物贸易相比较具有以下一些特点:服务不象一般的有形货物,它不能储存,生产和消费都是同时完成的,因而这样就会牵涉到进口国对外国服务企业在本国的“开业权”以及劳动力流动等流动等十分敏感的问题;服务由于是无形的,各国不可能对进口的服务征收关税,因而各国对国际贸易的管理和控制主要是通过一般的国内法和规章来实现,比较多的反映在市场准人和国民待遇两个问题上。 题: 限制外国服务贸易的政策 答: 为维护本国经济利益,各国不同程度的实行限制外国服务业进入的政策,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对外国进入本国的企业的开业权的限制;对外国企业的经营权的限制;对外国企业进行税收的歧视;给予本国
本文档为【国际服务贸易国际服务贸易2】,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574711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202KB
软件:Word
页数:47
分类:生活休闲
上传时间:2018-09-06
浏览量: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