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执业医师考试之《传染卜历年考试真题大汇总

执业医师考试之《传染卜历年考试真题大汇总

举报
开通vip

执业医师考试之《传染卜历年考试真题大汇总第四十八章传染病概论 【考纲要求】 1.感染与传染病的概念。 2.感染过程的5种表现。 3.传染病的流行过程的3个基本条件。 4.传染病的4种基本特征。 5.传染病的诊断。实验室检查。传染病的预防:①管理传染源(传染病的分类及报告制度);②切断传播途径的措施;③保护易感人群的措施。 【考点纵览】 1.感染与传染病的概念。 2.感染过程的5种表现有病原体被清除,隐性感染,显性感染,病原携带状态和潜伏感染。 3.传染病的流行过程的3个基本条件:传染源、传播途径和人群易感性。 4.传染病的4种基本特征:有病原体、传染源、...

执业医师考试之《传染卜历年考试真题大汇总
第四十八章传染病概论 【考纲要求】 1.感染与传染病的概念。 2.感染过程的5种 关于同志近三年现实表现材料材料类招标技术评分表图表与交易pdf视力表打印pdf用图表说话 pdf 现。 3.传染病的流行过程的3个基本条件。 4.传染病的4种基本特征。 5.传染病的诊断。实验室检查。传染病的预防:①管理传染源(传染病的分类及 报告 软件系统测试报告下载sgs报告如何下载关于路面塌陷情况报告535n,sgs报告怎么下载竣工报告下载 制度 关于办公室下班关闭电源制度矿山事故隐患举报和奖励制度制度下载人事管理制度doc盘点制度下载 );②切断传播途径的措施;③保护易感人群的措施。 【考点纵览】 1.感染与传染病的概念。 2.感染过程的5种表现有病原体被清除,隐性感染,显性感染,病原携带状态和潜伏感染。 3.传染病的流行过程的3个基本条件:传染源、传播途径和人群易感性。 4.传染病的4种基本特征:有病原体、传染源、有流行病特征、有感染后免疫。 5.法定传染病分为三类35种。 【历年考题点津】 (1~2题共用备选答案) A.玫瑰疹 B.皮肤瘀点、瘀斑 C.淋巴结肿大 D.关节痛 E.少尿 1.流行性脑脊髓膜炎可有 答案:B 2.伤寒病可有 答案:A (3~4题共用备选答案) A. EBV B. HTLV C. HBV D. VZV E. HPV 3.与白血病有关的病毒是 答案:B 4.可引起潜伏感染的病毒是 答案:D 5.下列五种感染过程中最常见的是 A.病原体被清除 B.隐性感染 C.显性感染 D.病原携带状态 E.潜伏性感染 答案:B (6~8题共用备选答案) A.消化道传播 B.输血传播 C.虫媒传播 D.呼吸道传播 E.直接接触传播 6.戊型肝炎病毒(HEV)的主要传播途径是 答案:A 7.丙型肝炎病毒( HCV)的主要传播途径是 答案:B 8.乙型脑炎病毒的主要传播途径是 答案:C 9.在感染过程的五种表现中,所占比例最低,但最易识别的是 A.病原体被清除 B.隐性感染 C.显性感染 D.病原携带状态 E.潜伏性感染 答案:C 10.构成传染病流行过程的三个基本条件是 A.微生物,宿主,媒介 B.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 C.病原体,环境,宿主 D.病原体数量,致病力,定位 E.病原体,人体,他们所处的环境 答案:B 11.李某,女性,患慢性乙型肝炎10年,血化验:HBsAg(+)、HbeAg(+)、抗-HBclgG(+)。其12岁女儿体检时血清抗-HBs(+),追问病史,无任何临床症状,未注射乙肝疫苗。李某女儿属于 A.隐性感染 B.潜伏性感染 C.显性感染 D.病毒携带状态 E.垂直感染 答案:A (12~14题共用备选答案) A.人虱 B.鼠蚤 C.羌螨 D.蜱 E.蚊 12.流行性乙型脑炎的传播媒介是 答案:E 13.地方性斑疹伤寒的传播媒介是 答案:B 14.流行性斑疹伤寒的传播媒介是 答案:A 第四十九章病毒感染 第一节病毒性肝炎 【考纲要求】 1.病原学:肝炎病毒的种类及其抗原抗体系统。 2.流行病学:甲型、乙型、丙型和戊型病毒性肝炎的传染源、传播途径及人群易感性。 3.临床表现:病毒性肝炎的临床分型及各型肝炎的临床表现。 4.诊断:各型肝炎的诊断(临床诊断及病原学诊断)。 5.鉴别诊断:黄疸型肝炎与其他原因引起的黄疸的鉴别。 6.治疗:慢性肝炎的抗病毒治疗及重型肝炎肝性脑病的防治。 7.预防:病毒性肝炎的预防措施。 【考点纵览】 1.乙型肝炎三抗原抗体系统的临床意义。 2. HBV DNA聚合酶位于HBV核心部分,是直接反映HBV复制能力的指标,是HBV感染最直接、最特异和灵敏的指标。 3. HCV RNA在血清中的检出,表明血液中有 HCV存在,是有传染性的直接证据。 4.粪口途径传播见于甲型和戊型肝炎,体液传播是HBV、HDV、HCV的主要传播途径。 5.急性肝炎可分为三期:黄疸前期、黄疸期和恢复期。 6.慢性肝炎仅见于乙、丙、丁3型肝炎。 7.黄疸型肝炎需要与溶血性黄疸和肝外阻塞性黄疸鉴别。 8.肝炎的抗病毒治疗及重型肝炎肝性脑病的防治。 【历年考题点津】 1.10岁男孩,近8天来食欲不振,恶心、呕吐、乏力、尿色黄来院就诊。病前两周曾注射丙种球蛋白一支。检查:巩膜黄染,肝肋下3cm、脾未触及,化验;ALT 500U,胆红素85.5μmol/L,抗HAV-IgM(+),抗HAV-IgG(+),HBsAg(+),HBeAg(+),抗HBc-IgM(+),应诊断为 A.急性甲型肝炎,乙肝病毒携带者 B.急性乙型肝炎,既往感染过甲型肝炎 C.急性甲型肝炎、乙型肝炎 D.被动获得甲肝抗体,急性甲型肝炎,乙肝病毒携带者 E.被动获得甲肝抗体,急性乙型肝炎 答案:C 试题点评:抗HAV-IgM(+)仅在急性感染时出现,而HBsAg(+),HBeAg(+),抗HBc-IgM(+)也提示同时感染了乙型肝炎。故选C。 2. HBV感染后产生的保护性抗体是 A.抗-HBs B.抗HBcIgM C.抗HBcIgG D.抗HBe E.抗前S 答案:A 3.下列乙肝病毒标记物中反映HBV有活动性复制和传染性的是 A.表面抗原(HBsAg) B.表面抗体(抗-HBs ) C.e抗原(HBeAg) D.e抗体(抗-HBe) E.核心抗体(抗-HBc) 答案:C 4.下列肝炎病毒基因组归类于DNA病毒的是 A.甲型肝炎 B.乙型肝炎 C.丙型肝炎 D.丁型肝炎 E.戊型肝炎 答案:B 5.在乙型肝炎患者血清中,不能检测到的乙肝病毒标记物是 A. HBsAg B.抗-HBs C. HBeAg D. HBcAg E.抗-HBc 答案:D 6.儿童感染戊肝病毒后,常表现为 A.显性感染 B.潜伏性感染 C.隐性感染 D.病毒携带者 E.病毒清除 答案:C 7.甲型肝炎病程中,传染性最强的阶段是 A.潜伏期 B.黄疸前期 C.黄疸期 D.恢复期 E.慢性期 答案:B 8.感染病原体后,仅引起机体发生特异性免疫应答而临床上不出现特异性的症状和体征,称为 A.显性感染 B.潜伏性感染 C.隐性感染 D.病原携带状态 E.病原体被清除 答案:C 9. Dane颗粒是 A.丁型肝炎病毒 B.乙型肝炎病毒 C.甲型肝炎病毒 D.戊型肝炎病毒 E.丙型肝炎病毒 答案:B 10.男性,44岁,发现HBsAg阳性9年,ALT时有增高。近3周来食欲下降,尿黄,明显乏力,齿眼出血,近2周尿少。查体:神清,扑翼样震颤(+),化验:ALT 176U/L,TBIL 432μmol/L,PT 38秒(对照 13秒),该患者应诊断为 A.病毒性肝炎乙型慢性重型 B.病毒性肝炎乙型亚急性重型 C.病毒性肝炎乙型慢性重度 D.乙肝后肝硬化 E.病毒性肝炎乙型慢性中度 答案:A 试题点评:患者在慢性肝炎的基础上出现急性的重度肝炎的症状为病毒性肝炎乙型慢性重型。 11.血清中常规检查检测不到的HBV标志物是 A. HBsAg B. HBeAg C. HBcAg D.抗-HBe E.抗-HBc 答案:C 第二节流行性出血热 【考纲要求】 1.病原学:病原体。 2.流行病学:主要宿主动物和传染源、主要传播途径及流行特征(季节性与周期性)。 3.发病机制:休克、出血、急性肾功能衰竭的发生机制。 4.临床表现:典型病例的五期经过。 5.诊断:血、尿常规检测及免疫学检查在诊断中的意义。 6.治疗:临床各期的治疗原则。 7.预防:预防措施。 【考点纵览】 1.流行性出血热的病原体主要是黑线姬鼠和褐家鼠。 2.休克、出血、急性肾功能衰竭的发病机制。 3.典型病例的五期经过,包括发热期,低血压休克期,少尿期,多尿期和恢复期。发热期的临床表现。 4.流行性出血热的治疗原则是"三早一就"。 【历年考题点津】 1.女,19岁,农民,12月在水利工地上突起发热,伴头痛,眼眶痛,腰痛。病程第四日就诊时热已退,血压偏低,球结膜水肿,出血,胸背部见条索点状瘀点。前一日24小时尿童340ml,该病例最可能的诊断是 A.败血症 B.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C.流行性出血热 D.钩体病 E.急性肾小球肾炎 答案:C 试题点评:患者有发热、三痛,热退后出现低血压,出血点,是典型的流行性出血热。故选C。 2.某患者,于1月3日起发病,三天来发热,恶心、呕吐,食欲减退,头痛,四肢酸痛,腰痛。体检:重病容,球结膜充血,无水肿,咽充血,腋下可见点状抓痕样出血点,肝脾未及。血常规检查:WBC 12×109/L,N 72%,L 28%,可见异型淋巴细胞。尿常规:尿蛋白(+++),RBC 2~5个/HP,该患者首先考虑的诊断为 A.钩端螺旋体病 B.败血症 C.流行性出血热 D.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E.结核性脑膜炎 答案:C 试题点评:患者有发热、三痛,出血点,血中可见异型淋巴细胞及肾损害,是典型的流行性出血热。 第三节艾滋病 【考纲要求】 1.病原学:病原体。 2.流行病学:传染源、传播途径及高危人群。 3.发病机制:CD+4 T淋巴细胞受损伤的方式及表现。 4.临床表现:临床分期及各期主要临床表现。 5.诊断:流行病学资料、临床及实验室诊断。 6.治疗:目前抗病毒治疗的主要药物种类。 7.预防:切断传播途径的措施及其重要性。 【考点纵览】 1.病原体是人免疫缺陷病毒HIV,主要感染CD+4 T淋巴细胞。 2.传播途径主要是体液传播,其中性接触传播是主要的传播途径。 3.CD+4 T淋巴细胞受损伤的方式及表现。 4.艾滋病的临床分四期及各期主要临床表现。 5.下列六项临床表现应考虑艾滋病的可能:体重下降10%以上;慢性咳嗽或腹泻1个月以上;发热 I个月以上;全身淋巴结肿大;反复出现带状疱疹或慢性播散性疱疹;口腔念珠菌感染。 6. HIV-1抗体阳性标准为ELISA法连续2次阳性,经免疫印迹法证实。 【历年考题点津】 1.可通过母婴传播的传染病是 A.甲型病毒性肝炎 B.艾滋病 C.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D.霍乱 E.细菌性痢疾 答案:B 2.男,40岁,因反复机会性感染入院,检查发现患者伴发卡波济肉瘤,诊断应首先考虑 A.先天性胸腺发育不全 B.腺苷脱氨酶缺乏症 C. X-性连锁低丙球血症 D.艾滋病 E.选择性IgA缺乏症 答案:D 试题点评:卡波济肉瘤是HIV与人疱疹病毒8型共同感染所致,因此,该题应选D。 3.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在人体内作用的靶细胞是 A. CD+4 T淋巴细胞 B. CD+8 T淋巴细胞 C. B淋巴细胞 D. NK细胞 E. CTL细胞 答案:A 4. HIV与感染细胞膜上CD4分子结合的病毒刺突是 A. gpl20 B. gp41 C. P24 D. P17 E. gp160 答案:A 5.艾滋病患者肺部机会性感染最常见的病原体是 A.白色念珠菌 B.结核杆菌 C.疱疹病毒 D.巨细胞病毒 E.肺孢子虫 答案:E 第四节流行性乙型脑炎 【考纲要求】 1.流行性乙型脑炎的病原学和流行病学:传染源、传播途径、人群易感性及流行特征。 2.临床表现:典型的临床经过(三期)及临床类型。 3.实验室检查:血清学检查及病毒分离。 4.鉴别诊断。 5.治疗:一般治疗及对症治疗。 【考点纵览】 1.乙型脑炎病毒属虫媒病毒B组。 2.猪是主要传染源,三带喙库蚊是主要传播媒介。 3.乙型脑炎典型的临床经过(三期)及临床类型。 4.病原学早期诊断为特异性抗体IgM阳性。 5.治疗要把好三关即高热、惊厥、呼吸衰竭。 【历年考题点津】 1.下列关于流行性乙型脑炎的病理改变的叙述,错误的是 A.神经细胞变性,坏死 B.血管套形成 C.软化灶 D.蛛网膜下腔有脓性渗出物 E.胶质细胞增生 答案:D 2.可用于流行性乙型脑炎早期诊断的实验室检查是 A.补体结合试验 B.血凝抑制试验 C.中和试验 D.特异性IgM抗体检测 E.病毒分离 答案:D 3.流行性乙型脑炎不具有的改变是 A.血管周围淋巴细胞浸润和血管套形成 B.筛网状软化灶和脑水肿 C.蛛网膜下腔以中性粒细胞为主的炎性渗出 D.胶质结节形成 E.神经细胞变性、坏死,出现噬神经细胞和卫星现象 答案:C 第五十章细菌感染 第一节伤寒 【考纲要求】 1.病原学及流行病学:传染源、传播途径、人群易感性。 2.病理解剖特点。 3.临床表现:典型伤寒的四期临床表现及主要并发症。 4.实验室检查:血象、培养及肥达氏实验在伤寒诊断中的意义。 5.治疗原则:病原治疗。 【考点纵览】 1.明确伤寒流行病学特点。 2.伤寒发病第三周坏死组织脱落形成溃疡易引起肠出血、肠穿孔。 3.典型伤寒的四期临床表现及主要并发症:肠出血、肠穿孔。 4.伤寒杆菌培养的临床意义。 5.伤寒杆菌抗原抗体系统及诊断意义。 6.伤寒治疗首选药物为喹诺酮类药物。 【历年考题点津】 1.男,22岁,民工,近4天来发热、头晕、头痛、食欲减退。体检皮肤有少量散在淡红色斑丘疹,脾于侧位肋下1cm。外斐反应,变形杆菌OX19凝集试验阳性。本例的诊断为 A.伤寒 B.地方性斑疹伤寒 C.感冒 D.流行性出血热 E.猩红热 答案:B 试题点评:据外裴反应、变形杆菌OX19凝集试验阳性可初步诊断斑疹伤寒,因该患者斑丘疹较少,故考虑地方性斑疹伤寒。 2.21岁,男性,持续发热,腹泻一周,2~3次/日,便中有粘液,右下腹隐痛,头疼、恶心,吐一次,伴食欲不振。体检:T 39℃,神志清,表情淡漠,肝肋下2cm,脾肋下1cm,末梢血WBC 2.9×109/L,N 0.80,L 0.20,粪便常规检查WBC(+),RBC少许,未见虫卵,粪便培养无致病菌生长,此阶段该病例确诊最关键的检查为 A.骨髓穿刺常规检查 B.血培养致病菌 C.肥达反应 D.粪便检查阿米巴原虫 E.粪便细菌培养 答案:B 试题点评:被病人考虑为伤寒,病程1周时血培养阳性率可达90%,而血清中各种相应抗体的凝集效价一般自病程第2周始方逐渐增加,故此阶段应选B。 3.患者张某,疑似伤寒入院,两次取血做肥达反应的结果如下:入院后第四天结果,TH 1:80,TO 1:80,TA、TB、TC 1.40;入院后第十二天,TH、TO 1:320,TA、TB、TC 1:40,可诊断为 A.伤寒 B.甲型副伤寒 C.乙型副伤寒 D.沙门菌早期感染 E.回忆反应 答案:A 试题点评:血清特异性,抗体阳性,肥达反应"O"抗体凝集效价≥1:80;"H"抗体≥1:160,恢复期增高4倍以上,即可确诊伤寒。 4.伤寒患者最具有特征性的病理改变部位是在 A.回肠末端 B.升结肠 C.乙状结肠 D.肝、脾 E.心、脑 答案:A 5.男性,5岁,持续发热15天,体温39~39.5℃,伴腹泻每日3~5次。体检:神萎,心率72次/分,肝右肋下2cm,脾肋下1.5cm,血常规检查:WBC 3.0×109/L,中性粒细胞60%,淋巴细胞40%,嗜酸粒细胞0,ALT 200U/L,血清抗-HBs阳性。该病例最可能的诊断是 A.急性乙型肝炎 B.伤寒 C.钩端螺旋体病 D.急性血吸虫病 E.急性细菌性痢疾 答案:B 试题点评:稽留热,相对缓脉,肝脾肿大,血白细胞低均是伤寒的特点。 6.男性,16岁,发热10天伴食欲减退,软弱。体检,体温39.6℃,脉搏74次/分,肝肋下2.0cm,脾肋下1.0cm。WBC 2.6×109/L;N 0.85,L 0.14,嗜酸粒细胞0.01,临床上拟诊为伤寒,为确定诊断对该患者应首选下列哪一种培养 A.粪便培养 B.血培养 C.尿液培养 D.胆汁培养 E.肥达氏反应 答案:B 试题点评:血培养于病程1周时阳性率可达 90%;尿培养及便培养第3~4周阳性率最高,肥达反应第2周起滴度才增加。 (7~8题共用题干) 女性,30岁,持续发热10天,体温呈稽留热。体检:精神萎靡,反应淡漠,体温39.5℃,心率76次/分,脉率70次/分,肝肋下1.5cm,脾肋下2cm,WBC 1.4×109/L,N 0.40,L 0.60,肥达反应O 1:80(+),H 1:160(+),ALT 180 U/L,总胆红素22.2μmol/L,HBsAg荫性。 7.该病例最可能的诊断是 A.急性黄疸性肝炎 B.钩端螺旋体病 C.伤寒合并中毒性肝炎 D.病毒性肝炎合并胆道感染 E.伤寒 答案:C 试题点评:患者为典型伤寒症状,于病程第1周后出现肝功异常,且HBsAg(-),排除病毒性肝炎最常见的类型乙肝,因此考虑存在中毒性肝炎。 8.为确定诊断应进行检查的项目是 A.血培养 B.甲肝病毒抗体 C.戊肝病毒抗体 D.丙肝病毒抗体 E.粪便培养 答案:A 试题点评:见本章节第6题。 9.一伤寒患者经治疗后体温渐降,但未降至正常,此后体温再次升高,血培养阳性,属于 A.复发 B.再燃 C.重复感染 D.混合感染 E.再感染 答案:B (10~13题共用题干) 男性,22岁,既往有HBsAg阳性史。10天前无诱因发烧,体温逐渐上升,波动于37.5~39℃,近3天体温持续在38.5~39.5℃不降,伴有食欲不振、乏力、腹胀及尿黄。查体:T 39.5℃,P 88次/分,BP 110/70mmHg,神清,表情淡漠,未见皮疹,巩膜轻度黄染,心肺未见异常,腹软,右下腹压痛(+),肝右肋下2cm,脾未触及,肝浊音区不小,移动性浊音荫性,双下肢无浮肿。化验:WBC 3.5×109/L,N 60%, L 40%,血HBsAg(+),抗HAV-IgG(+)。 10.该患者最可能的诊断是 A.病毒性肝炎,乙型,慢性轻度 B.病毒性肝炎,甲型,急性黄疸型,乙肝表面抗原携带者 C.伤寒,病毒性肝炎,乙型,急性黄疸型 D.伤寒,病毒性肝炎,甲型,亚急性重型 E.伤寒,乙肝表面抗原携带者 答案:E 试题点评:IgG持续时间较长,不能据此抗体诊断甲肝。该病人有稽留热,表情淡漠,右下腹压痛,白细胞减低,应考虑存在伤寒。因此应选E。 11.为确诊该病例,首选的检查是 A.肝功化验 B.肝炎病毒血清学 C.血培养 D.肥达反应 E.肝胆脾彩超 答案:C 12.病人治疗的首选 方案 气瓶 现场处置方案 .pdf气瓶 现场处置方案 .doc见习基地管理方案.doc关于群访事件的化解方案建筑工地扬尘治理专项方案下载 是 A.卧床休息,保肝治疗 B.卧床休息避免用肝损伤药物,戒酒 C.用激素退热,减轻中毒症状 D.用喹诺酮类药物进行病原治疗 E.用干扰素治疗 答案:D 试题点评:喹诺酮类药物为伤寒首选药物。 13.该患者可能发生的严重并发症是 A.心包炎 B.急性胆囊炎 C.肠出血、肠穿孔 D.支气管肺炎 E.肝昏迷 答案:C 试题点评:A、B、D、E均非伤寒并发症。 第二节细菌性痢疾 【考纲要求】 1.病原学:病原体及其菌群。 2.流行病学:主要传播途径。 3.病理解剖。 4.临床表现:急性普通型菌痢及中毒型菌痢的临床表现。 5.鉴别诊断:急性普通型菌痢及中毒型菌痢的鉴别诊断。 6.治疗原则:病原治疗。 7.预防:预防措施。 【考点纵览】 1.痢疾杆菌属肠杆菌志贺菌属,包括:痢疾志贺菌、福氏志贺菌、鲍氏志贺菌和宋内志贺菌。 2.细菌性痢疾的流行病学,主要传播途径是经消化道。 3.菌痢的基本病变特点是在结肠,急性期是弥漫性纤维蛋白渗出性炎症,慢性期则有肠黏膜水肿及肠壁增厚。 4.普通型菌痢及中毒型菌痢的临床表现。 5.中毒型菌痢分为休克型、脑型和混合型。 6.急性普通型菌痢需要与急性阿米巴病和细菌性胃肠型食物中毒鉴别。 7.中毒型菌痢的休克型需要与爆发型流脑鉴别,而脑型需要与乙脑鉴别。 8.治疗原则:抗感染(喹诺酮类药物),补液,抗休克,对症,加强支持。 【历年考题点津】 (1~2题共用题干) 男性,18岁,2天来发热伴腹痛、腹泻,每日10余次,初为稀便,后为粘液脓血便,伴里急后重,粪便常规检查WBC 15~20个/HP,RBC 5~10个/HP 1.该患者诊断急性细菌性痢疾,其发病机理为 A.痢疾杆菌毒素对结肠粘膜的直接损害 B.有侵袭力的菌株进入粘膜固有层,繁殖引起炎症溃疡 C.痢疾杆菌在肠腔内大量繁殖引起肠溃疡病变 D.结肠急性弥漫性、纤维蛋白渗出性炎症及溃疡 E.特异性体质对细菌毒素产生强烈过敏反应 答案:B 2.该病例用抗生素治疗3天,症状好转即停药,有可能产生什么后果 A.病情加重,出现肠穿孔 B.发生肠出血 C.转为慢性菌痢 D.发生癌变 E.合并败血症 答案:C 试题点评:急性细菌性痢疾的发病机理为菌株进入粘膜固有层、繁殖引起炎症溃疡,是急性化脓性炎症。急性期末有效根治时可转为慢性。 3.目前国内最常见的细菌性痢疾病原菌是 A.福氏痢疾杆菌 B.宋内氏痢疾杆菌 C.鲍氏痢疾杆菌 D.舒氏痢疾杆菌 E.志贺氏痢疾杆菌 答案:A 4.细菌性痢疾病理改变的部位是 A.盲肠 B.回肠末端 C.直肠和乙状结肠 D.升结肠 E.降结肠 答案:C (5~6题共用备选答案) A.溃疡呈环形与肠的长轴垂直 B.溃疡呈长椭圆形与肠的长轴平行 C.溃疡呈烧瓶状口小底大 D.溃疡边缘呈堤状隆起 E.溃疡表浅呈地图状 5.肠伤寒的肠溃疡特征 答案:B 6.细菌性痢疾的肠溃疡特征 答案:E 7.细菌性痢疾病理改变最主要的部位是 A.盲肠 B.回肠末端 C.直肠和乙状结肠 D.升结肠 E.降结肠 答案:C 8.中毒型细菌性痢疾多见于 A. 2~7岁体格健壮的小儿 B. 3~6个月体格健壮的婴幼儿 C.低出生体重儿 D. 8~10岁营养状况较差的儿童 E. 12~14岁青春期儿童 答案:A 9.男,40岁,4个月前发热、腹痛、腹泻,服药1天好转,此后腹泻反复发作,多于劳累及进食生冷食物后,大便5~6次/日,稀便有粘液,有腹痛、里急后重。体检:左下腹压痛。大便镜检WBC 20~30/HP,RBC 5~10/HP,发现有结肠阿米巴滋养体,此病人最可能的诊断是 A.急性菌痢 B.阿米巴痢疾 C.慢性菌痢 D.慢性血吸虫病 E.肠结核 答案:C 试题点评:阿米巴痢疾系右下腹痛,且较轻,无里急后重、镜检大便白细胞少量,与病人不符。该病人最可能的诊断应是慢性菌痢,目前合并阿米巴感染。 (10~11题共用题干) 男性,12岁,昨晚进食海鲜,今晨开始畏寒、发热、腹痛,以左下腹甚,腹泻伴明显里急后重,大便8次,初为稀便,继之为粘液脓血便 10.此病例的诊断为 A.急性细菌性痢疾轻型(不典型) B.急性细菌性痢疾普通型(典型) C.急性细菌性痢疾中毒型 D.慢性迁延性细菌性痢疾 E.急性胃肠炎 答案:B 试题点评:腹痛、腹泻、粘液脓血便,里急后重畏寒发热均为典型菌痢表现。无慢性发作史,无休克及中枢神经系统表现,可排除C、D,因此本题应选B。 11.对该病例首先采用的抗菌药物是 A.四环素 B.喹诺酮类 C.氯霉素 D.庆大霉素 E.呋喃唑酮 答案:B 试题点评:见传染病学《细菌性痢疾》章节。 12.5岁男孩,发热1天,腹泻6~7次,为黏液性脓血便,腹痛伴里急后重,病前吃过未洗的黄瓜,大便常规检查:黏液便,红白细胞满视野,诊断为细菌性痢疾。其类型属于 A.普通型 B.轻型 C.重型 D.中毒型 E.慢性型 答案:A 试题点评:轻型一般无脓血便,里急后重较轻或缺如。中毒型常有休克或中枢神经系统症状,与患儿不符。重型不是菌痢正确分型。因此应选A。 13. 5岁男孩,高热1天,腹泻6~7次,为粘液性脓血便,腹痛伴里急后重,反复惊厥,逐渐出现昏睡、神志不清,病前吃过未洗的黄瓜,诊断为细菌性痢疾。其临床类型属于 A.普通型 B.轻型 C.重型 D.中毒型 E.慢性型 答案:D 试题点评:患儿昏睡、神志不清,出现了中枢神经系统症状,属于中毒型。 第三节霍乱 【考纲要求】 1.病原学:病原体及其分型。 2.流行病学:主要传播途径。 3.病理生理。 4.临床表现:典型病例的临床表现。 5.诊断:诊断方法及确诊依据。 6.治疗原则:补液疗法及病源治疗。 7.预防措施。 【考点纵览】 1.霍乱的病原体是霍乱弧菌。 2.病人和带菌者是霍乱弧菌的主要传染源。 3.霍乱的发病机制主要是霍乱毒素的作用,主要病理变化是严重腹泻造成的严重脱水。 4.霍乱典型病例的临床表现分为3期:吐血期,吐泻期,恢复期。 5.霍乱的诊断包括流行病史,临床表现及粪培养阳性或血清抗体效价4倍以上升高。 6.霍乱的治疗原则:按肠道传染病隔离,补液并纠正电解质紊乱,对症支持治疗。 【历年考题点津】 1.霍乱弧菌的致病因素不包括 A.鞭毛 B.菌毛 C.荚膜 D.肠毒素 E.内毒素 答案:C 2.男,28岁,船民,昨晚进食海蟹一只,晨起腹泻稀水便,10小时内排便20余次,量多。水样,无臭味,中午呕吐3~4次,初起水样,后为米泔水样,发病后无排尿,就诊时呈重度脱水征,神志淡漠,BP 80/50mmHg,下列检查均有助于诊断,除了 A.血培养 B.血清凝集试验 C.大便悬滴镜检 D.大便碱性蛋白胨增菌培养 E.大便涂片革兰染色镜检 答案:A 试题点评:米泔水样便为霍乱特点。霍乱弧菌不直接侵犯入血,而是通过其肠毒素致病。故血培养无意义。 3.典型霍乱患者,发病后最先出现的常见症状是 A.畏寒、发热 B.声音嘶哑 C.剧烈腹泻,继之呕吐 D.腹部绞痛 E.腓肠肌痉挛 答案:C 4.霍乱弧菌的主要致病物质是 A.霍乱肠毒素 B.霍乱内毒素 C.腺苷酸环化酶 D.透明质酸酶 E.蛋白水解酶 答案:B 第四节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考纲要求】 1.病原学:病原体。 2.流行病学:传染源、传播途径、人群易感性及流行特征。 3.发病机制:皮肤粘膜淤点的发生机制。 4.临床表现:普通型流脑的临床表现。 5.诊断:普通型流脑的诊断依据。 6.治疗:普通型流脑的病原治疗。 7.预防措施。 【考点纵览】 1.脑膜炎双球菌是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的致病菌,主要经呼吸道传播。 2.脑膜炎双球菌可造成败血症,细菌侵袭皮肤血管内皮细胞,迅速繁殖并释放内毒素,引起局部出血、坏死、细胞浸润及栓塞,是造成皮肤粘膜淤点的原因。 3.普通型流脑的临床表现:前驱期,败血症期,脑膜炎期和恢复期。 4.脑脊液检查是明确诊断的重要方法。 5.治疗主要是抗菌治疗,多采用青霉素治疗,氯霉素容易通过血脑屏障,头孢霉素适用于不适合应用青霉素和氯霉素的病人。 【历年考题点津】 (1~2题共用备选答案) A.变质性炎 B.浆液性炎 C.纤维素性炎 D.化脓性炎 E.增生性炎 1.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的病变性质为 答案:D 2.流行性乙型脑炎的病变性质为 答案:A 3.流行性脑脊髓膜炎败血症期患者皮肤瘀点的主要病理基础是 A.血管脆性增强 B.播散性血管内凝血(DIC) C.血小板减少 D.小血管炎致局部坏死及栓塞 E.凝血功能障碍 答案:D (4~5题共用题干) 5岁患儿,且1月15日开始发热。伴头痛、恶心、呕吐一次,次日稀便三次,精神不振,抽搐一次。体检:急性热病容,嗜睡状,颈强(+),克氏征(++),血常规检查:WBC 15.0×109/L,脑脊液为无色透明,白细胞数100×106/L,中性80% 4.该患者最可能的诊断是 A.中毒性菌痢 B.流行性脑脊髓膜炎(脑膜脑炎型) C.结核性脑膜炎 D.流行性乙型脑炎 E.化脓性脑膜炎 答案:D 试题点评:患者脑膜刺激征(+),可排除A。流脑脑脊液以单粒细胞增高为主,流脑、化脑脑脊液外观混浊,故应选D。 5.该患儿住院二天后,高热不退,反复抽搐,意识不清,呼吸节律不规整,双侧瞳孔不等大,此时重要的抢救措施是 A.立即应用脱水剂 B.立即应用呼吸兴奋剂 C.立即应用地塞米松 D.立即应用退热剂 E.立即应用镇静剂 答案:A 试题点评:该患儿发生了脑疝,应立即脱水降颅压。 6.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时的脓液主要聚集于 A.软脑膜与脑皮质之间的腔隙 B.蛛网膜与软脑膜之间的腔隙 C.蛛网膜与硬脑膜之间的腔隙 D.蛛网膜本身的疏松纤维组织间 E.软脑膜本身的疏松纤维组织间 答案:B (7~8题共用题干) 23岁男性农民,11月份因发热、头痛、呕吐三天为主诉人院。体检:面颈部潮红,双腋下少许出血点,化验:尿常规蛋白(++),红细胞3~10个/HP,末梢血象:WBC 23.0×109/L,异型淋巴10%,PLT 48×109/L 7.该患者的诊断可能为 A.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B.斑疹伤寒 C.流行性出血热 D.钩端螺旋体病 E.败血症 答案:C 试题点评:患者面红,腋下出血点符合流行性出血热,有尿蛋白,血小板减低进一步证实本病。 8.住院两天后,热退但症状加重,出血点增加,四肢厥冷,脉搏细弱,血压,80/60mmHg,此时对该患者的治疗原则是 A.以扩容为主 B.以应用血管活性药物为主 C.以应用激素为主 D.以纠正酸中毒为主 E.以输入胶体液为主 答案:A 试题点评:该患者进入低血压休克期,此期治疗原则为:扩容,纠正酸中毒和改善微循环功能,其中扩容是关键。 第五节感染性休克 【考纲要求】 ①病原学:常见致病菌;②发病机制:微循环障碍学说;③临床表现;④治疗:抗休克治疗原则。 【考点纵览】 1.感染性休克的发病机制主要是微循环障碍学说,包括缺血缺氧期,淤血缺氧期和微循环衰竭期。 2.注意休克早期临床表现的识别。 3.抗休克治疗原则:补充血容量,纠正酸中毒,应用血管活性药物,维护重要器官功能,早期应用肝素打断休克的恶性循环。 第五十一章钩端螺旋体病 【考纲要求】 ①病原学:病原体;②流行病学:传染源、传播途径、人群易感性;③临床表现:钩体病的临床分型、流感伤寒型的临床表现及后期并发症;④实验室检查:血清学试验;⑤治疗:病原治疗及赫氏反应的诊断和处理。 【考点纵览】 1.病原体主要为钩端螺旋体,我国雨水洪水型主要是拨摩那群,稻田型主要由黄疸出血群引起。 2.传染源主要由猪和野鼠。通过皮肤粘膜接触传染。 3.临床表现复杂多样,分为流感伤寒型、黄疸出血型、肺出血型、肾衰竭型和脑膜脑炎型。 4.实验室检查:常用副凝试验。 5.治疗首选青霉素;首剂青霉素后,部分病人出现赫氏反应,主张首剂青霉素以小剂量为宜。庆大霉素、四环素也有较好疗效。 【历年考题点津】 1.用青霉素G治疗钩端螺旋体病时,应注意 A.首次给予大剂量 B.首次给予小剂量 C.与链霉素联合应用 D.与磺胺嘧啶联合应用 E.疗程10天以上 答案:B (2~4题共用题干) 男,29岁,3天来发热、头痛、乏力、食欲减退,行走时小腿疼痛,伴有咳嗽。体检:体温39.8℃,面色潮红,结膜充血,视力正常,双侧腹股沟淋巴结肿大,腓肠肌压痛明显,无脑膜刺激征及病理反射。肝肋下1.5cm。白细胞12.7×109/L,N 0.74,L 0.21,E 0.03,M 0.02。发病前常参加水田劳动 2.对确诊有意义的实验室检查是 A.肥达反应 B.外斐反应 C.钩端螺旋体凝集溶解试验 D.血清出血热IgM抗体 E.胸部X线检查 答案:C 试题点评:患者参加水田劳动,腓肠肌痛,浅表淋巴结肿大,考虑为钩端螺旋体病,故选凝集试验。 3.首选的治疗药物是 A.青霉素G B.磺胺嘧啶 C.吡喹酮 D.阿苯达唑 E.氟康唑 答案:A 4.病原治疗药物的应用原则是 A.静脉滴注大剂量 B.开始时肌注小剂量 C.疗程2周以上 D.每日只需用药1次 E.退热后即可停药 答案:B 试题点评:钩端螺旋体凝集溶解试验是钩体病的确诊实验,初始用青霉素G治疗剂量过大可引起赫氏反应。 5.用青霉素治疗下列疾病的过程中,首剂肌注后可出现赫氏反应的是 A.流脑 B.猩红热 C.钩体病 D.白喉 E.败血症 答案:C 6.诊断钩端螺旋体病的血清学检查方法为 A.肥达试验 B.外斐试验 C.补体结合试验 D.显微镜凝集溶解试验 E.红细胞溶解试验 答案:D 第五十二章原虫感染 第一节肠阿米巴病 【考纲要求】 ①病原学:病原体;②病理解剖:特征性的肠道病理改变;③临床表现:普通型肠阿米巴病的临床表现及主要并发症;④实验室检查:粪便检查;⑤鉴别诊断:急性普通型肠阿米巴病与细菌性痢疾的鉴别诊断;⑥治疗:病原治疗。 【考点纵览】 1.病原体为溶组织阿米巴,大滋养体是组织致病型滋养体,小滋养体是肠腔共栖型滋养体,包囊是溶组织阿米巴的感染型。 2.侵入肠黏膜的大滋养体引起口小底大的溃疡,溃疡间肠黏膜正常是阿米巴病特征性的肠道病理改变。 3.普通型肠阿米巴病的临床表现为缓慢起病,腹痛、腹泻,有腥臭味的果酱样粘液血便;主要并发症有肝脓肿、肠出血、肠穿孔及结肠肉芽肿。 4.治疗首选甲硝唑或替硝唑。 【历年考题点津】 1.溶组织内阿米巴滋养体的特征是 A.大滋养体具有感染性 B.对外界抵抗力强 C.小滋养体有致病力 D.可吞噬红细胞 E.大滋养体可形成包囊 答案:D 2.溶组织内阿米巴的特点是 A.滋养体抵抗力强 B.包囊可传染他人 C.可在组织中形成小滋养体 D.各期溶组织内阿米巴都可致病 E.在病变组织中可发现包囊 答案:B 3.男,32岁,10天来腹痛、腹泻,每日大便4~6次,呈暗红色果酱样。体检右下腹压痛。粪便镜检红细胞(+++),白细胞(+),白细胞为9.1×109/L,红细胞3.7×102/L。对本例诊断最有参考价值的实验室检查是 A.粪便涂片检菌 B.粪便培养致病菌 C.粪便镜检寄生虫卵 D.粪便镜检溶组织内阿米巴包囊 E.粪便镜检溶组织内阿米巴滋养体 答案:E 试题点评:该患者考虑是阿米巴痢疾,阿米巴滋养体具有致病性,仅查到包囊不能诊断本病。 4.溶组织内阿米巴的致病型是 A.包囊 B.小滋养体 C.大滋养体 D.裂殖体 E.配子体 答案:C 5.30岁男性农民,腹痛、腹泻半个月,大便4~8次/天,便量多,为暗红色,有腥臭味,肉眼可见血液及粘液,患者无发热,右下腹隐痛。粪便镜检:WBC 10~15个/HP,RBC满视野,该患者最可能的诊断是 A.细菌性痢疾 B.伤寒合并肠出血 C.阿米巴痢疾 D.溃疡性结肠炎 E.血吸虫病 答案:C 试题点评:有腥臭味的黏液脓血便,无发热、左下腹隐痛是阿米巴痢疾的特点。故选C。 6.治疗肠内外各型阿米巴病首选药物是 A.吐根碱 B.灭滴灵 C.氯喹 D.喹碘仿 E.卡巴砷 答案:B 第二节疟疾 【考纲要求】 1.病原学:病原体种类及在人体内发育过程。 2.流行病学:传染源、传播途径、人群易感性及流行特征。 3.临床表现:典型间日疟的临床表现。 4.实验室检查。 5.治疗:病原治疗、控制发作的药物、防止复发和传播的药物、预防药物。 6.预防:保护易感人群的措施。 【考点纵览】 1.病原学:感染人疟原虫有间日疟原虫、三日疟原虫、恶性疟原虫和卵型疟原虫四种。 2.疟原虫在人体内发育过程,疟原虫子孢子,在肝内发育为裂殖体,裂殖体从肝内释放出大量裂殖子进人血循环引起典型临床发作,一部分裂殖子侵人红细胞,形成周期性发作。 3.疟疾的流行病学:疟疾患者和带疟原虫者是传染源,按蚊叮咬是主要传播途径,夏秋季多发。 4.典型间日疟的临床表现:突发寒战、高热、大汗,伴有全身酸痛、乏力,持续2~6小时后进入间歇期。 5.治疗:氯喹、甲氟喹、青篙素衍生物等,能迅速杀灭红细胞内裂殖体,控制临床症状发作;伯氨喹能杀灭肝内红细胞前期的子孢子,为主要用于控制复发并可防止传播的药物;乙胺嘧啶能杀灭各型裂殖体,可用于预防性用药。 【历年考题点津】 1.疟疾病人的周围血液检查显示 A.白细胞总数明显升高 B.血小板增多 C.网织红细胞减少 D.红细胞减少 E.大单核细胞减少 答案:D 2.引起恶性疟疾发作不规则的主要原因是 A.恶性疟原虫侵犯各期红细胞 B.潜伏在肝脏中的裂殖子侵犯红细胞 C.恶性疟原虫在红细胞内发育时间不一致 D.粘附在血管内的疟原虫再度侵犯新的红细胞 E.疟原虫释放毒素 答案:C 3.临床上最简便的用于确诊疟疾的实验室检查方法是 A.血或骨髓涂片检查疟原虫 B.间接荧光抗体测定 C.聚合酶链反应测定血中疟原虫DNA D.间接红细胞凝集试验 E.外周血液检查发现贫血和嗜酸性粒细胞增多 答案:A 4.用于防止疟疾复发及传播的药物是 A.氯喹 B.奎宁 C.青篙素 D.伯氨喹 E.乙胺嘧啶 答案:D 5. 26岁男患者,家住沈阳,于12月突然发病,表现为发冷、寒战、高热、大汗后而缓解,隔日发作一次,已10天。体检:脾肋下1cm,余未见异常,末梢血化验;WBC 5.0×109/L,N 0.68,L 0.32,Hb 100g/L,血培养(-)。患者同年8月曾去海南旅游半个月。该患者发热最可能的原因是 A.伤寒 B.疟疾 C.败血症 D.急性血吸虫病 E.急性粒细胞型白血病 答案.B 试题点评:间歇性寒战、高热、大汗,规律性发作为疟疾的典型表现。 第五十三章蠕虫感染 第一节日本血吸虫病 【考纲要求】 1.病原学:病原体。 2.流行病学:传染源、传播途径、人群易感性及流行特征。 3.临床表现:临床分型、急性血吸虫病及晚期血吸虫病的临床表现。 4.实验室检查。 5.治疗:病原治疗。 【考点纵览】 1.病原体是日本血吸虫,人是终宿主,钉螺是唯一的中间宿主。 2.传染源为病人和保虫宿主(猪、牛、羊、狗等家畜及鼠)。 3.传播途径:粪便入水,虫卵孵化出毛蚴,毛蚴在钉螺体内发育成尾蚴,人接触疫水后,尾蚴穿过皮肤黏膜进入体内感染。 4.临床分为急性、慢性、晚期血吸虫病和肺、脑异位损害。 5.治疗:吡喹酮为广谱、高效、低毒,口服方便的药物。 【历年考题点津】 1.晚期血吸虫病中,最常见的临床类型是 A.巨脾型 B.腹水型 C.侏儒型 D.脑型 E.肺型 答案:A 2.血吸虫虫卵引起的病变主要发生在 A.大肠壁和肝脏 B.肠系膜静脉 C.门静脉 D.肺和肠 E.肝和脾 答案:A 第二节囊虫病 【考纲要求】 1.病原学:病原体。 2.流行病学:传染源、传播途径、人群易感性。 3.临床表现:各型囊虫病的临床表现。 4.实验室检查。 5.治疗:病原治疗、对症治疗。 6.预防措施。 【考点纵览】 1.猪肉绦虫病人是本病的唯一传染源。 2.临床表现复杂多样:脑囊虫病,皮下及肌肉囊虫病,眼囊虫病。 3.病原治疗:首选阿苯达哇(丙硫咪唑、肠虫清),吡喹酮;对症治疗。 【历年考题点津】 1.下列均是皮下及肌肉囊虫病的特点,除了 A.皮下可扪及直径约0.5~1.0cm大小椭圆形结节 B.多在躯干及四肢 C.数量由数个至数百个不等 D.皮下小结与周围组织有明显粘连 E.结节可先后分批出现 答案:D 2.对眼猪囊尾蚴病患者首选的治疗是 A.阿苯达唑 B.吡喹酮 C.氯喹 D.伯氨喹 E.手术 答案:E 3.男性,30岁,因反复出现癫痫大发作半年余,近一月来智力有所下降,经CT检查诊断为脑囊虫病。应首先考虑的临床类型是 A.脑实质型 B.脑室型 C.软脑膜型 D.脊髓型 E.混合型 答案:A 试题点评:癫痫为脑实质受损后异常电活动的表现,故应选A。
本文档为【执业医师考试之《传染卜历年考试真题大汇总】,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538090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136KB
软件:Word
页数:23
分类:医药卫生
上传时间:2018-09-05
浏览量: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