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肱骨髁上闭合整复穿针内固定技术

肱骨髁上闭合整复穿针内固定技术

举报
开通vip

肱骨髁上闭合整复穿针内固定技术一、肱骨髁部解剖特点:肱骨下端薄而宽,前有冠状窝,后有鹰嘴窝,骨质薄弱。内外髁前屈,形成30-50°前倾角。上臂纵轴与前臂纵轴呈10-15°提携角。二、肱骨髁上骨折的流行病学占肘关节损伤中首位,多见于10岁以下儿童,尤以5-8岁多见。老年人因肱骨髁上骨质强度下降也可发生类似小儿的肱骨髁上骨折,青壮年多见肱骨髁间骨折,肱骨髁上骨折极少见。三、常见并发症及后遗症1.缺血性肌挛缩2.肘内、外翻(发生机制)3.神经损伤4.骨化性肌炎四、肱骨髁上骨折发病原因直接暴力(少见)间接暴力所致(大多数)五、肱骨髁上骨...

肱骨髁上闭合整复穿针内固定技术
一、肱骨髁部解剖特点:肱骨下端薄而宽,前有冠状窝,后有鹰嘴窝,骨质薄弱。内外髁前屈,形成30-50°前倾角。上臂纵轴与前臂纵轴呈10-15°提携角。二、肱骨髁上骨折的流行病学占肘关节损伤中首位,多见于10岁以下儿童,尤以5-8岁多见。老年人因肱骨髁上骨质强度下降也可发生类似小儿的肱骨髁上骨折,青壮年多见肱骨髁间骨折,肱骨髁上骨折极少见。三、常见并发症及后遗症1.缺血性肌挛缩2.肘内、外翻(发生机制)3.神经损伤4.骨化性肌炎四、肱骨髁上骨折发病原因直接暴力(少见)间接暴力所致(大多数)五、肱骨髁上骨折发生病理机制暴力的性质、方向和受伤时体位不同,骨折类型和移位情况不同。六、肱骨髁上骨折的分型Ⅰ型:伸直型:(占90%)Ⅱ型:屈曲型:Ⅲ型:粉碎型:临床中常用的分型方法:伸直型、屈曲型,其中每型又可分内收型、外展型。这种分开方法简单直观,对复位具有直接的指导意义。七、临床 关于同志近三年现实表现材料材料类招标技术评分表图表与交易pdf视力表打印pdf用图表说话 pdf 现肿胀:肿胀明显,张力性水泡。疼痛:压痛、叩击痛畸形:伸直型肘部呈半伸位,肘后突起,靴形肘畸形,屈曲型肘后半圆形。骨擦感:骨异常活动八、手法复位闭合穿针内固定治疗肱骨髁上骨折1、术前X线片2、器械准备 骨钻断针钳(或老虎钳)克氏针 3、麻醉与体位麻醉:臂丛阻滞麻醉或全麻体位:仰卧位,肩部外展90°,按肘关节手术要求消毒4、手法复位-牵引肩部外展90度左右,一助手把持上臂中段,另一助手把持腕部,维持肘关节轻度屈曲,前臂旋前位,徐徐对抗牵引,解除断端嵌插及旋转移位。术者两手拇指抵于骨折近端桡侧,余手指绕肘关节内外侧,抵于骨折远端外侧,维持牵引下,术者两手拇指向下推挤骨折近端,余指向上提拉骨折远端,纠正侧方移位。4、手法复位-纠正侧方移位以左手维持复位,右手拇指抵于骨折远端后侧,余四指抵于骨折近端前侧,在助手维持牵引并将肘关节由伸直位逐渐变为屈肘90°的过程中,两拇指由后向前推顶,余手指向后对抗牵拉复位,纠正骨折端前后移位及向前成角。4、手法复位-纠正前后移位复位准确后,术者维持骨折对位,一助手以骨钻带动直径1.5mm克氏针,自肱骨外髁最高点略偏下约0.5cm沿上臂外侧轴线与肱骨干长轴呈约45度角刺入,通过远骨折端进入近骨折端,进入约2-3cm(较大患儿可达4cm左右),并恰好自骨折近端尺侧突破骨皮质。5、穿针固定共用2枚克氏针固定,将克氏针尾弯折、剪短,留于皮外0.5cm。*术中透视影像正位侧位6、包扎与外固定肘关节固定于90度位前臂置于胸前悬吊7、术后X线片正位侧位九、典型病例正位侧位典型病例1男,7岁,伤后3天,曾行手法复位石膏固定,术前X线片。 术后2周X片示骨折端明显骨痂形成。 术后半年X线片显示骨折愈合好,提携角约15°典型病例2男8岁术前典型病例2男8岁初步手法整复后典型病例2男8岁术后第2天典型病例2男8岁术后第11天典型病例3男12岁左肱骨髁上陈旧骨折并桡神经损伤(伤后3周)典型病例3男12岁左肱骨髁上陈旧骨折并桡神经损伤术后第2天典型病例4男10岁典型病例4男10岁术后第2天典型病例4男10岁术后2周典型病例4男14岁术后第2天典型病例4男14岁术后1周典型病例5男2岁肱骨远端全骺分离典型病例5男2岁术后第2天典型病例5男2岁术后1周典型病例6男2岁典型病例6男2岁术后第2天典型病例7男7岁典型病例7男7岁术后第2天典型病例7男7岁术后10天十、关键技术环节及注意事项 手法复位时,应当保持骨折远端适当桡偏,以5-10°为宜。 根据患者的年龄及体重,选择直径1.5~2.0mm克氏针,过粗则会加重肱骨远端骨骺的损伤,过细则抗应力差,易发生成角或旋转移位。 复位时应禁止粗暴手法整复以免加重损伤,早期局部肿胀严重时应行畸形矫正并临时外固定制动,待肿胀减轻后再进一步复位与固定。 术中应注意矫正旋转及肘后翻,特别是对于女性患儿,轻微的肘后翻畸形也应矫正,以防其进入青春期后由于关节松弛形成更大的肘后翻畸形。 骨折时间超过2周,骨折端已形成骨痂者,复位时较困难。对于骨折对位良好,仅表现为尺偏移位或合并<15°的旋转者,多数尚可复位成功,如果断端明显侧向或前后分离或旋转>15°者,闭合复位困难,即使复位成功,常因反复手法复位对局部组织造成严重损伤而预后较差,应考虑切开复位或二期矫形手术治疗。 由外向内穿针时,术者维持复位的手指应避开针尖将要穿出的位置,不仅可避免误伤术者手指,更重要的是避免刺伤被按压固定后的神经及血管。一般术后3-4周去除外固定石膏,行肘关节功能康复锻炼,保留的2枚克氏针既不会影响肘关节功能锻炼,还能为骨折端提供一定的保护,避免再次骨折的发生。行肘关节功能锻炼2-3周后去除克氏针,保护性锻炼,直至骨折骨性愈合。*
本文档为【肱骨髁上闭合整复穿针内固定技术】,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10.0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个人认证用户
DNSJDS
暂无简介~
格式:ppt
大小:5MB
软件:PowerPoint
页数:0
分类:医药卫生
上传时间:2019-04-05
浏览量: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