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战略思维理论与方法—hefei

战略思维理论与方法—hefei

举报
开通vip

战略思维理论与方法—hefei段培君战略思维的提出(1)2000年中共中央在《关于面向二十一世纪加强和改进党校工作的决定》中确定了党校的教学布局:理论基础、世界眼光、战略思维、党性修养战略思维的提出(2)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各级党委和领导干部“必须以宽广的眼界观察世界,正确把握时代发展的要求,善于进行理论思维和战略思维。”战略思维的提出(3)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中指出:“坚持用宽广的眼界观察世界,提高科学判断国际形势和进行战略思维的水平。”1...

战略思维理论与方法—hefei
段培君战略思维的提出(1)2000年中共中央在《关于面向二十一世纪加强和改进党校工作的决定》中确定了党校的教学布局:理论基础、世界眼光、战略思维、党性修养战略思维的提出(2)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各级党委和领导干部“必须以宽广的眼界观察世界,正确把握时代发展的要求,善于进行理论思维和战略思维。”战略思维的提出(3)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中指出:“坚持用宽广的眼界观察世界,提高科学判断国际形势和进行战略思维的水平。”17大报告提出:树立世界眼光,加强战略思维一、战略思维形态的发展二、战略思维的基本特征三、战略思维的主要方法 一、当代战略思维形态:“五个转变” 二、战略思维基本特征与本质:“三维结构”与“特殊的实践理性” 三、战略思维主要方法: 1、目标定位:“三要素理论” 2、目标、手段的协调 4、战略预见:“三种类型方法”一、战略思维形态的发展▲战略视野:从战略到大战略▲战略结构:从军事战略到发展战略▲战略模式:从零和博弈到非零和博弈▲战略机制:从他组织到自组织▲战略优势:从比较优势到竞争优势 ▲战略到大战略 ▲中国战略一词最早见于公元三世纪末西晋历史学家司马彪所著的《战略》一 关于书的成语关于读书的排比句社区图书漂流公约怎么写关于读书的小报汉书pdf 。司马彪的原著已经失传,但它的一些内容仍然散见于《三国志》、《太平御览》等典籍中。清人黄奭曾将其佚文辑成一卷,共八节,约2000余字。从战略一词在这本书中的用法看,其战略内涵体现在八个人的故事(刘表等)中,主要指政治和军事斗争中的谋略和方法,包括政策和兵法。《孙子兵法》中的战略框架▲《孙子兵法》13篇中,战略战术兼而有之。一般认为,前4篇主要讲战略,后9篇主要讲战术。▲五事:“道、天、地、将、法,即政治、天时、地利、将帅和法制。“凡此五者,将莫不闻,知之者胜,不知者不胜”战略概念的主体性界定 ▲公元6世纪,东罗马(拜占庭)帝国把全国分为若干军区,每个军区设一名兼理民政的军事指挥官,称为“strategos”,意思是“将军”。公元580年,东罗马帝国皇帝莫里斯(公元539-620年)署名写了一本军事教科书《strategicon》,意思是“将道”或“为将之道”,即对将军的特定要求,是战略概念的主体性界定。战略概念的空间性界定 ▲1799年普鲁士人海因里希·迪特里希·比洛提出:“战略是关于在视界与火炮射程以外进行军事行动的科学”这种定义比较朦胧地向战略的全局视角靠近,其空间性质的界定有重要意义。 ——M·A·米尔施泰因等著,黄良羽等译:《论资产阶级军事科学》,北京:军事科学出版社1985年版,第30页。战略概念的全局性界定 ▲若米尼在其代表作《战争艺术概论》一书中把战略视为有关战略全局的艺术,认为战略“是研究整个战争区的艺术”,“是把一支军队的最大部分兵力集中到战争区或作战区的最重要点上去的一种艺术”。 ——A·H·若米尼著,刘聪等译:《战争艺术概论》,北京:解放军出版社1986年版,第87页和346页。全局性与筹划性相结合的界定 ▲克劳塞维茨提出:“战术是在 战斗中使用军队的学问,战略是 为了战争目的运用战斗的学问”。(Art) 战略与战术的对比,战略与战争目的 的联系,从更高的层面上揭示了战略的本质特征,涉及全局性和筹划性。 ——克劳塞维茨:《战争论》,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译,商务印书馆,1997年,第103页。战略Strategy ▲利德·哈特从手段与目标的关系为战略下定义:“战略是一种分配和运用军事手段来实现政策目标的艺术”。——B.H.LiddellHart,Strategy,SecondRevisedEdition,Meridian,1991,p.321. ▲美国参谋长联席会议认为:“军事战略是运用一国武装力量,通过使用武力或以武力相威胁,达成国家政策的各项目标的一门艺术和科学”。 ▲战略是“对战争全局的筹划和指导”。大战略GrandStrategy ●1929年利德·哈特在《历史上的决 定性战争》中提出:“大战略的任务 是协调和指导国家的全部力量以达到 战争的政治目的,即国家政策所确定的目标。”“如同战术是战略在较低阶段中的运用,战略也是大战略在较低阶段中的运用。” ——B.H.LiddellHart,TheDecisiveWarsofHistory—AStudyinStrategy,London:G.Bell&Sons,Ltd.,1929,pp.150-151.大战略的扩展 ●1935年英军颁布的野战条令:大战略是“为了实现全国性目的而最有效地发挥国家全部力量的艺术。” ●“大战略”“不仅把国家的军事战略、经济战略和政治战略囊括于一体,而且还给军事、经济和政治等领域的战略以实际指导。”——郑文翰主编:军事大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92年,第48页。大战略的“大”手段 ——“大”在手段范围的选择上。不仅考虑军事手段,而且考虑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文化等手段;不仅考虑实施战略的直接路线,而且更重视间接路线。 ●“作战力量只是大战略的手段之一。它还要考虑和运用财政、外交、、商业压力的力量,以及也很重要的道德压力的力量来削弱对手的意志。大战略应把各种手段结合起来。”——B.H.LiddellHart,TheDecisiveWarsofHistory—AStudyinStrategy,London:G.Bell&Sons,Ltd.,1929,p.151.大战略的“大”目标 ——“大”在对目标范围的选择上。不仅考虑战时目标,而且考虑战后目标;不仅考虑军事目标,而且考虑经济、政治等目标;不仅考虑某个领域的目标,而且考虑国家的整体目标。 ●战略仅仅关注如何赢得军事胜利的问 快递公司问题件快递公司问题件货款处理关于圆的周长面积重点题型关于解方程组的题及答案关于南海问题 ,而大战略必须具有更长的视野,因为它的问题是如何赢得和平。——B.H.LiddellHart,Strategy,SecondRevisedEdition,Meridian,1991,pp.349-350.大战略的“大目标” ●大战略还必须考虑人民的生活状况。”因为“胜利的真正含义意味着,在战争结束后和平的状况和人民的生活状况比战前要更好一些。”——B.H.LiddellHart,Strategy,SecondRevisedEdition,Meridian,1991,p.357. ●艾·厄尔:战略不仅仅是战时的概念,也是在所有时期治国的固有要素。——EdwardMeadEarle,Introduction,MakersofModernStrategy:MilitaryThoughtFromMachiavellitoHitler,EditedbyEdwardMeadEarle,PrincetonUniversityPress,1952,p.ⅷ.大战略的“大目标” ●美国认为大战略是‘发展和使用国家的政治、经济和心理力量,以实现国家目标的艺术和科学’”。——郑文翰主编:军事大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92年,第48页。 ●大战略不外乎是国家的最高政治战略,它决定着国家的百年大计。它还必须着眼于国家和民族的经济发展与文化使命”。——伊藤宪一:《国家与战略》,军事科学出版社外国军事研究部译,北京:军事科学出版社1988年,第19页。大战略的“大”协调 ——“大”在对大目标体系、大手段体系、以及大目标与大手段之间的协调上。 ●大协调是大战略的大系统视野。哈特说:“纯粹的军事战略必须接受‘大战略’更为长久和更为宽广的视野的指导”。在社会整体视野中,经济、政治、军事、文化等因素必须在大战略体系中进行整体性评估和协调——B.H.LiddellHart,Strategy,SecondRevisedEdition,Meridian,1991,p.xⅶ.大战略的“大”协调 ●大协调是大目标与大手段的协调。如果目标高于手段或者目标低于手段,不是失败就是造成巨大的资源损失。 ●大协调涉及大战略结构中各个部分的协调,如国家的发展战略、安全战略和外交战略;大战略各阶段之间的协调。对军事战略实施大战略的理性制约,对军事机构实施政府大系统的理性管辖。“大战略不仅要把各种手段结合起来,而且要掌控它们的使用以避免损害未来的和平,即它的安全和繁荣。”——B.H.LiddellHart,Strategy,SecondRevisedEdition,Meridian,1991,p.322.▲军事战略到发展战略* 《计篇》《作战篇》 《谋攻篇》《形篇》 《势篇》《虚实篇》《军争篇》 《九变篇》《行军篇》《地形篇》《九地篇》《火攻篇》《用间篇》*古罗马的战略战术★公元1世纪时古罗马的弗龙蒂努斯编写《谋略》一书,用分门别类的方法 分析 定性数据统计分析pdf销售业绩分析模板建筑结构震害分析销售进度分析表京东商城竞争战略分析 兵法。★公元4世纪,罗马帝国的韦格蒂乌斯写了5卷的《论军事》,其中第3卷专门论述了战略与战术问题。★公元900年东罗马皇帝利奥6世著《战术学》,提出要打有把握之仗和诱敌深入等方略。战争是政治的工具战争就其主要方面来说就是政治本身,政治在这里以剑代笔军事艺术在它最高的领域内就成了政治。*争夺资源的战争 ▲随着人口的增多、部落的扩大,便需扩大生存、采集、狞猎地域。部落与部落之间为了争夺土地、河流、森林和扩展生存地域,开始发生了武力冲突,从而演变成原始状态的战争。 ▲公元前 26世纪----公元前 2371年,苏美尔城邦拉格什与温马国为争夺土地、水源而进行的四次拉格什--温马战争。第一次世界大战原因 ▲1870年-1871年普法战争的停战和约规定法国割让阿尔萨斯和洛林予德国,并赔款50亿法郎,成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远因。 ▲20世纪初俾斯麦时代之后,德国商人要求政府争取海外资源和市场。威廉二世即位后扩展德国殖民地、原料产地和商品市场,要求重新划分范围,触犯英国和法国利益,引发两次摩洛哥危机,加剧同盟国与协约国矛盾。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原因 ▲一战后英、法、美三国操纵签订的《凡尔赛和约》使德国丧失了1/8的领土和1/10的人口。德国人认为:战争赔款是德国贫困的根源,“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把东普鲁士同德国本土分割开,德国丧失了所有的殖民地。希特勒和纳粹党的出现迎合了德国人急于报复的极端民族主义心理。 ▲意大利在巴黎和会上没有获得想要的利益。日本的膨胀野心与华盛顿会议上处理德国在太平洋上的岛屿殖民地、重新划分远东政治格局有关。通过发展解决资源问题 1700年以前的1000多年,欧洲发达国家平均人均收入的增长每年只有0.05%,需要1430年人均收入才能够增加一倍。 从17世纪以后到现在,人均收入平均每年的增长达到2%,增加了40倍,人均收入增加一倍的时间从1430年减少为30年。麦迪森(AngusMaddison)《世界经济千年史》*亚当·斯密 ▲18世纪亚当·斯密对财富积累的 研究是关于经济发展的研究, 它所涉及的市场机制关系 战略基本途径的选择。 ▲19世纪70年代边际效用价值论的提出,进一步突出了现代经济学的战略特性。*发展成为主线 ◆二战后的前20年时间,发达国家的产品超过过去200多年的产品总和。 ◆二次大战后半个多世纪的时间,世界经济的年平均增长率接近4%,国民生产总值达30万亿美元,其中西方发达国家所占比重为3/4;同20世纪初相比,发达国家社会生产率提高了约100倍。 ◆发展成为解决人类所面临问题的主要途径。发展成为主题 ▲从面临的主要矛盾看,各国本身或国家之间所面临的主要问题是经济为重心的发展问题。各国之间的竞争集中体现为经济发展为核心的综合国力的竞争。 ▲全球发展的突出问题是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发展不平衡的问题。发展中国家面临发展经济的艰巨任务。战略结构:从军事战略到发展战略 ▲战略的结构形态发生变化,由原来的主要是军事形态的战略,演变为包含各个领域发展的国家战略; ▲以工业化、现代化为背景,发展战略成为战略重点,成为国家战略结构中的主要部分,成为战略角逐的基本方面; ▲发展战略的直接目标和实施途径主要是经济等相关资源的配置,以人与物的关系形式出现,而不是像军事战略中以人与人的征服关系为主要形式,战略的活动规律发生新的变化。▲零和博弈到非零和博弈▲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使用武力所带来的结果不是你死我活,就是你赢我输。一方所赢,恰为一方所输,即所谓的零和博弈。*非零和博弈 ▲从战略到大战略的转变则表明,大战略强调手段的选择首要的是政治、经济、外交等手段。用孙子的话说,是“不战而屈人之兵”。 ▲发展的人文目标要求发展不应以排斥另外一部分人的发展为目标。解决发展进程中矛盾的首选模式不应是零和博弈,而是非零和博弈。转向非零和博弈的原因 ▲零和博弈的成本高。与使用武力和战争相比,政治、经济、文化等手段的成本比较低。 ▲双方都不能实现零和博弈的结果,反而是两败俱伤。 ▲零和博弈的后果远远超出博弈双方的范围。 ▲技术和博弈手段的发展,使得人类必须放弃决战式的求胜选择。非零和博弈 ▲全球信息网络的出现,战略主体之间信息不对称减少,推动非零和博弈能够成为战略竞争方的首要选项。 ▲随着全球化趋势的发展,各国各种战略力量之间的相互依赖,全球性协调机制日益增多,使非零和博弈可以成为战略竞争方的首要选择。从零和博弈到非零和博弈 ▲中国外交所提出的和平发展道路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 ▲对台关系中所提出的“建立互信、搁置争议、求同存异,共创双赢”的方针。 ▲具有零和博弈色彩的征服自然的口号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口号所取代。 ▲在财富、资源、机遇都是有限的某种封闭条件下,零和博弈仍然存在,但从基本趋势看,非零和博弈的战略模式是首要的选择。▲从他组织到自组织hetero-organization—self-organization ▲“如果系统是在外界的特定干预下获得空间的、时间的或功能的结构的,我们便说系统是他组织的。” ——《系统科学精要(第2版)》苗东升,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156页。 ▲如何组织战斗、使用军队,都属于他组织范畴。严密的组织性是提高战斗力的一个基本途径。不论是地面战略、海上战略、空中战略还是总体战略,都是通过他组织的形式进行的,都强调如何组织得更有效率和力量。周武王讨伐商纣王 ▲政治:今商王受,弗敬上天,降灾下民。沉湎冒色,敢行暴虐,罪人以族,官人以世,……残害于尔万姓。受有臣亿万,惟亿万心;予有臣三千,惟一心。商罪贯盈,天命诛之。 ▲军队组织:戎车300辆,战士48000人。 ▲战前动员:牝鸡无晨;牝鸡之晨,惟家之索。今商王受惟妇言是用。 ▲战术:行军、拼刺保持队列 ▲政策:不禁止投降自组织 ▲“自组织”是指系统要素在内在机制的驱动下,自发形成的从简单向复杂的有序结构。▲亚当·斯密《国富论》努力说明,实现经济发展目标最有效的途径,并非他组织的性质越强越好,或者说,并非人为的计划性和组织化程度越高越好。计划和它组织当然还是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但不是基本的因素。斯密认为,基本的机制是通过经济人的个体行为和“看不见的手”来实现经济的发展。 ▲社会基层自治国家创新系统是一个复杂性系统 ▲国家创新系统是由政府、企业、科研机构、中介机构等通过建设性的相互作用构成的机构网络,它作为自组织与他组织的某种统一体,其发展是在自组织与他组织的互动中而实现的。同样,其他经济活动也需要类似的结合。 ▲国家创新系统是一个比链环-回路模型复杂得多的系统。美国学者亨利·埃茨科威兹认为是三螺旋结构。----《三螺旋: 大学·产业·政府三元一体的创新战略》。比较优势 ▲所谓比较优势是利用固有的条件和选择一定的方法所形成的相对于对手的优势。这一优势在长期的战略实践中是占主导地位的一种优势类型。 ▲战国时期军事家孙膑指导朋友田忌赛马比较优势:军事和经济 ▲克劳塞维茨论专门讨论“空间与时间中的兵力集中”的问题,强调“在战略中的最重要和最简单的法则莫过于使兵力保持集中。除非有某种迫切的需要,否则绝不应分散兵力。” ▲亚当•斯密将不同的国家同种产品的成本进行直接比较,认为在某种产品上所花的生产成本低就具有某种优势,因而就应该发展这种产品的专业生产,并出口换回自己在生产上不占优势的产品,贸易双方都能从交易中获益。比较优势:要素禀赋 李嘉图在《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18l7)中提出:一个国家如果专门生产自己相对优势较大的产品,并通过国际贸易换取自己不具有相对优势的产品就能获得利益。 赫克歇尔—俄林(Heckscher-Ohlin)发展了比较优势理论,提出H-O要素禀赋理论,认为一国在密集使用其相对丰富和廉价要素的产品生产上具有比较优势,应专业化生产并出口这类产品,同时进口那些本国稀缺要素的产品,以获得比较利益。▲比较优势到竞争优势 ●比较优势理论是长期以来在国际 竞争分析出于主流和控制地位的一种 理论,而我则力主竞争优势应该是 一国财富的源泉。 ●“新的竞争优势理论必须从比较优势的观念提升到‘国家’竞争优势层面”,“新的国家竞争优势理论必须把‘技术进步’和‘创新’列为思考重点”。 波特《国家竞争优势》*竞争优势的来源 ●世界经济论坛2001-2002年发布的《全球竞争力报告》认为,当今提高竞争力的含义已经发生了变化。十年前国家和企业提高竞争力的主要途径是结构调整、降低成本和提高产品质量。今天,竞争优势必须来自于创新并迅速将它们的新产品和新工艺商品化、产业化,以使其竞争对手的技术改造难以跟上它们的创新。 *竞争优势与比较优势互补 ●避免落入中等收入陷阱的战略选择 ●国家战略层面上要着眼于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争取竞争优势,抢占高技术产业链中的制高点 ●在争取竞争优势的过程中发挥比较优势*战略思维形态发展的理论意义◆战略成为一种普遍性范畴、大系统范畴;◆战略的视野、结构、模式、机制和优势类型发生了深刻变化,其相互联系形成了战略思维的当代形态,具有时代的新内涵;◆这一形态 标志 禁止坐卧标志下载饮用水保护区标志下载桥隧标志图下载上坡路安全标志下载地理标志专用标志下载 着战略学的新发展,同时也要求战略哲学的新概括;◆战略的转变具有认知转变和文明转变的特征;战略思维形态文明转变的内涵 ◆战略的根本价值转向和平和民生; ◆解决资源利益问题的主要路径转向发展; ◆双赢多赢的非零和博弈作为战略关系的主要模式; ◆自组织作为实现非零和博弈和实现发展的主要机制; ◆依靠创新的竞争优势作为当代发展的主导优势;大战略的哲学概括 ◆“全”,是大战略的大系统视野,大全局原则,要求全面把握大战略中各种手段之间、各种路径之间、各种资源之间的关系,全面把握大战略中各种目标之间的关系,全面把握各种手段与目标之间的关系,全面把握效果与代价之间的关系,并全面把握这些关系中的新内涵。大战略的哲学概括 ◆“善”是大战略的价值评估,它涉及大战略各种手段的价值评估,大战略各种目标之间的价值评估,大战略目标与手段关系的价值评估,大战略效果和代价的价值评估。它从最高的国家利益乃至人类利益为最高价值点,由此评估什么是最好的战略手段,什么是根本的战略目标,什么是最佳的目标与手段之间的效用关系,什么是最好的战略效果。哲学概括 ◆大战略的价值评估实际上已经上升到人类生活的根本价值层面,是人类20世纪以大战略的形式反映出来的对价值的一次重估; ◆大战略的新内涵也是对20世纪以来实践理性的再认识和新发展,反映了人类社会发展的方向;战略思维形态发展的实践意义 ◆全球经济从产品和生产率看取得了空前成就; ◆全球没有发生大规模战争乃至世界大战; ◆全球创新成为主导性趋势; ◆全球化:全球的经济要素、规则、活动形成全球性体系; ◆发达与发展中国家都有实现发展的可能和事例;中国发展的基本经验 ◆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发展是第一要义 ◆和平发展是时代主题 ◆创新发展是主导性发展路径 ◆自组织发展是基础性机制大战略的运用:三层棋盘与软实力——JosephS.NyeJr.,TheParadoxofAmericanPower:WhytheWorld’sOnlySuperpowerCan’tGoItAlone?NewYork:OxfordUniversityPress,2002,p.140&P.171.二、战略思维的基本特征战略思维是对重大问题进行全局性、长远性筹划和指导的一种思维本质:时空大尺度下的以实现重要价值为取向的特殊实践理性。1.目标与手段的效用性结构2.全局与局部的整体性结构3.现在与未来的预见性和发展性结构目标与手段的效用性结构●战略由目标、方法和手段组成——美国前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泰勒●战略=目的(追求的目标)+途径(行动 方案 气瓶 现场处置方案 .pdf气瓶 现场处置方案 .doc见习基地管理方案.doc关于群访事件的化解方案建筑工地扬尘治理专项方案下载 )+手段(实现某些目标的工具)——美国陆军学院上将小阿瑟·莱克目标与手段的效用性结构 逻辑思维:A命题到B命题的演绎归纳 形象思维:A意象到B意象的联想 战略思维:目标-手段的效用评价目标-手段结构的意义●战略思维把目标与手段的效用给予突出强调和特化了的思维,它更加体现了人对实践有效性的重视,体现了人对实践的一定可控性,体现了实践理性的特点,也体现了战略思维的基本意义。特殊的维度:全局与局部的整体性结构 ●“运筹帷幄之中,决胜 千里之外”。 ●战略是研究战争全局的 规律性的东西。 特殊的维度:现在与未来的预见性和发展性结构◆不谋长远不足以谋一时◆战略是行动之前也是行动之中的概念◆“战略也必须到战场上去,以便现地处理各种问题,并且不断对总的计划作必要的修改。所以,战略在任何时刻都不能停止工作。”克劳塞维茨:《战争论》,商务印书馆,1978年,第175页。 结论 ◆战略思维是一种特殊的以实践为基础的目的性思维,是把效用特性给予突出强调和特殊化处理的思维,一种特殊的实践理性思维。 ◆战略思维是在目标与手段、全局与局部、现在与未来三个维度中展开的,这种“三维结构”概括了战略现象的一般特征。 ◆战略思维的三个维度是统一的,目标与手段、全局与局部、现在与未来三个维度的展开和整合,构成了战略思维的系统特征。空间实践时间目标手段现在未来全局局部三、战略思维的基本方法▼目标定位:“三要素理论”▼目标与手段的协调▼驾驭全局▼战略预见:“三种类型方法”▼战略创新1、目标定位:三要素理论◈目标定位集中体现为确定一个合理的战略目标◈三要素理论:合目的性合规律性合实际性 将军既帝室之胄,信义著于四海,总揽英雄,思贤若渴,若跨有荆、益,保其岩阻,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天下有变,……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隆中对宝钢对标定位图表1 81 45 77 71百分比(一流+较好)百分比,%Sheet1 百分比(一流+较好) 炼铁技术 81 炼钢技术 45 轧钢技术 77 生产经营 71Sheet1 0 0 0 0百分比(一流+较好)百分比,%Sheet2 Sheet3 ◆目标之间的协调◆目标手段之间的协调◆手段之间的协调2、目标、手段的协调 (1)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环境整体结构的优化调整 (2)以经济结构的优化调整为主轴,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各领域结构的优化调整:双引擎经济战略;十字型政治战略;双向开放的社会战略。010-6280837313601118941duanpj@ccps.gov.cn*********
本文档为【战略思维理论与方法—hefei】,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11.9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个人认证用户
百事可乐
热爱教育职业
格式:ppt
大小:1MB
软件:PowerPoint
页数:0
分类:企业经营
上传时间:2019-02-06
浏览量: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