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体育社会学复习资料

体育社会学复习资料

举报
开通vip

体育社会学复习资料《体育社会学》复习资料绪论 1、体育社会学:又称体育运动社会学,是一门研究体育运动的社会 功能、发展规律及其与社会相互关系的社会学分支学科。 2、体育社会学的研究对象是体育社会现象。 3、体育社会学的性质,体育社会学、社会体育学和体育社会科学的区别 答:体育社会学是介于体育科学和社会学之间的一门综合性学科,它既是社会学的分支学科,又是体育科学中的一门基础学科。它要将社会学的理论成果和实证的研究方法充分运用于解释体育现象。从这个意义上讲,它是社会学领域中的一门应用社会学。它又要从社会本质上把握体育的特征、功能、手段、...

体育社会学复习资料
《体育社会学》复习资料绪论 1、体育社会学:又称体育运动社会学,是一门研究体育运动的社会 功能、发展规律及其与社会相互关系的社会学分支学科。 2、体育社会学的研究对象是体育社会现象。 3、体育社会学的性质,体育社会学、社会体育学和体育社会科学的区别 答:体育社会学是介于体育科学和社会学之间的一门综合性学科,它既是社会学的分支学科,又是体育科学中的一门基础学科。它要将社会学的理论成果和实证的研究方法充分运用于解释体育现象。从这个意义上讲,它是社会学领域中的一门应用社会学。它又要从社会本质上把握体育的特征、功能、手段、途径。从这个意义上讲,它又是体育基础学科。它的研究成果必将增加人们对社会的认识,使社会学更加丰富、更加全面。 体育社会学、社会体育学、体育社会科学是三个不同的概念。“体育社会科学”是有关体育的社会科学群的总称,它包括体育经济学、体育伦理学以及体育社会学等;“社会体育学”又称“群众体育学”,是有关职工、农民、居民体育活动原理与方法的一门学科。 4、体育社会学的研究对象具有以下性质 答:(1)体育社会现象是人的社会属性的产物,它不同于人的生物现象和心理现象。 (2)体育社会现象独立于个人而存在,它是一种集体的、普遍的现象。 (3)体育社会现象具有强制性,是人们大多数的意念和倾向。 5、体育社会学研究的基本 内容 财务内部控制制度的内容财务内部控制制度的内容人员招聘与配置的内容项目成本控制的内容消防安全演练内容  答:(1)研究体育的社会结构,特点及与社会的相互关系 (2)研究体育社会学的理论和体育社会问题 (3)不同体育形态的研究 第一章 社会学与体育社会学 1、社会学:是关于社会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的规律性的综合性具体社会科学。 2、西方社会学产生的历史背景 答:西方社会学产生于19世纪初,它的产生具有社会经济、政治和自然科学三方面的动因。社会学是工业革命和经济变革的必然产物,社会学的产生受到自然科学发展的深刻影响。 3、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方社会学的主要流派 答:(1)结构功能主义:其主要代表人物是美国的帕森斯(1902—1979)和默顿(1920— )。其主要观点是认为社会中的各个组织、各种职业、各个机构以及社会的各个部分都是相互依赖的,对共同的价值的意见一致是社会秩序形成的基本因素。 (2)冲突论:其主要代表人物是美国的科泽尔(1913— )等人。他们认为在一定条件下,冲突具有保证社会连续性、减少对立两级产生哦可能性、防止社会系统的僵化、增强社会组织的适应性和促进社会的整合等正功能。 (3)交换理论:其代表人物是霍曼斯和劳布等人。交换理论强调对人类行为和心理动机的研究,批判只重视宏观社会 制度 关于办公室下班关闭电源制度矿山事故隐患举报和奖励制度制度下载人事管理制度doc盘点制度下载 和结构或抽象社会的功能主义,倡导在个体层次上研究社会的基本现象,提出社会中的交换行为就是最好的研究对象。 (4)符号相互作用论:其主要代表人物是美国的布鲁默(1900—1987)等人。他们认为,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是通过符号来进行的。 4、社会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领域 答:社会学的研究对象有:一是社会,二是个人及其社会行为,三是人与社会的关系。 社会学的研究领域: (1)群体单位(2)社会制度(3)社会过程(4)社会问题 5、社会学的功能:(1)描述功能(2)解释功能(3)预测功能 6、试述体育社会学产生与发展的过程。 答:体育社会学的初创阶段:现代体育社会学发端于20世纪20——30年代,德国学者里塞和美国学者罗德是该学科的开拓者。1921年德国学者里塞的专著《体育社会学》的问世,标志着体育社会学作为独立学科的出现;1956年罗德等人的著作《目标——建立一门体育运动社会学》被认为是体育社会学的首创性著作。 当代国外体育社会学的发展:1、学科初创阶段:1945年至1963年,美国、日本、德国、法国、英国、苏联以及东欧几过都积极开展了体育社会学研究。2、学科发展阶段:1964年,国际体育社会学委员会在日内瓦成立,标志着体育社会学初建的萌芽阶段结束;1965年到1972年,体育社会学从发展的网状阶段向集聚阶段过渡;目前,体育社会学正向专业化阶段发展,逐渐成为一门体育科学和社会学中都有合法学科地位的成熟的学科。 体育社会学在中国的发展。引进恢复阶段(1978——1985):50年代,中国的体育社会学一直以教育学为基础,到了80年代,体育社会学迅速发展。学科的组织加强阶段(1986年——1989年):1987年,中国体育科学学会成立了体育社会学学科组。学科的独立发展阶段(1990——   )1989年,先后有5本《体育社会学》教材和专著问世;1997年,亚洲体育社会学学术研讨会在北京召开。 7、社区体育:指以社区为区域范围,以辖区内的自然环境和体育设施为物质基础,以社区成员为主体,以满足社区成员的体育需求,增进社区感情为主要目的,就地就近开展的区域性体育。 第二章 体育社会学研究方法 1、体育社会学研究的基本步骤 答:(1)选题和提出假设(2)研究设计(3)收集资料(4)处理和分析资料(5)阐述结果以检验假设 2、影响选题的几种因素:(1)研究模式(2)价值观念(3)方法论3、测量的效度:指调查结果说明调查所要说明的问题的正确程度。 评估效度的方法有(1)表面效度(2)准则效度(3)结构效度 4、测量的信度:指测量结果反映调查对象情况的可靠程度,即一致性,无矛盾性。对信度评估的方法有:交替或平行法,对信度的反复检验法。 5、现代调查研究方法的特点:科学化,系统化,定量化 6、抽样调查方法    答:(1)随机抽样:指按照随机原则,利用随机数,从构成调查对象的各个单位中抽取等概率样本的方法。包括简单随机抽样,系统抽样,整群抽样(多阶段抽样法)和分层抽样(分类、分组抽样)。 2)利益抽样(非随机抽样) 第三章 体育与社会结构 1、体育与政治的关系    答:体育在产生和萌芽阶段与阶级政治无关,体育产生于无产阶级的原始公社社会,这要为生产劳动、教育、保健服务。到未来共产主义社会,国家、政党、阶级、军队都消失了,社会出现了高度的民主,政治淡化了,体育的集团利益背景消失了,体育成为全人类共同生活的一种重要的需要,体育的政治功利目的不再存在。 体育与政治的结合是阶级社会的产物,在现代国际生活中,竞技体育与国际政治、民族关系愈加密切。竞技体育成为国际斗争、外交活动的一种工具。竞技体育与政治的关系日益密切,表现为结合。服务、冲突、对抗。体育运动成了没有军事装备、没有硝烟的“战争”,出现了体育运动进一步为政治目的服务的、向政治靠拢的现象。   政治对体育施加的影响决定了体育的发展,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政治的需要制约体育的目的性质 (2)政治制度规定着体育制度的类型 (3)政治思想意识制约体育的价值观念 2、体育对政治的作用 答:(1)体育对政治的积极作用 1)振奋民族精神进行爱国主义教育2)提高国家的地位,显示国家制度的优越性 3)促进国内政治的统一和各民族的团结4)服务于国家的外交政策,提供特殊的外交场合和手段 (2)体育对政治的消极作用  1)维护殖民统治和宣扬民族沙文主义 2)在特殊历史条件下,可能加剧民族分裂,导致民族抗争 3)体育的社会问题,如球场暴力,滥用兴奋剂等,可损害国家的政治形象 3、体育对经济发展的作用 答:(1)对劳动者素质的提高    (2)对体育文化的建设    (3)体育产业的形成与发展对国民经济的促进作用 4、社区体育:指以社区为区域范围,以辖区内的自然环境和体育设施为物质基础,以社区成员为主体,以满足社区成员的体育需求,增进社区感情为主要目的,就地就近开展的区域性体育。 5、社会分层:指社会中的人被区分为高低有序的不同等级、层次的过程和想象。社会分层的 标准 excel标准偏差excel标准偏差函数exl标准差函数国标检验抽样标准表免费下载红头文件格式标准下载 有财富——经济标准、威望——社会标准、权力——政治标准等几种。6、体育的社会分层 答:职业分层,技术分层,参与方式与参与程度分层 7、参与方式与参与程度分层分为 答:(1)直接参与和间接参与 (2)当然参与和或然参与(3)终身参与和间断性参与 (4)主动参与和被动参与 第四章 体育与社会运行 1、社会变迁:指一切社会现象发生变化的动态过程及其结果。 2、社会变迁的内容 答:(1)自然环境引起的社会变迁  (2)人口的变迁  (3)经济的变迁  (4)社会结构的变迁  (5)社会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的变迁  (6)科学技术的变迁  (7)文化的变迁  3、社会变迁的类型 答:(1)整体变迁与局部变迁    (2)社会进步与社会倒退    (3)社会进化与社会革命    (4)自发性社会变迁与有 计划 项目进度计划表范例计划下载计划下载计划下载课程教学计划下载 的社会变迁 4、社会变迁对体育运动的影响 答:(1)经济变迁可改变体育的发展方向和规模: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制度发生了变化,体育必将随之发生变化。   (2)社会制度的变迁课改变体育的性质和体育的价值观念   (3)社会的科技变迁可以加速体育的发展:科技的进步从根本上说必然会推动体育发展。   (4)社会变迁的方向决定了体育的发展目标和功能:体育随着社会的进步而不断向高层次、高水平推进,但是这种发展必须以社会的良性运行为前提。   (5)社会的文化变迁可以形成体育的文化类型:体育是社会文化的一部分,不同的文化类型就有不同的体育。 5、体育与社会协调发展的基本前提 答:(1)目标的一致性    (2)运作的高效率   (3)具有良好的调节、控制和修补机制   (4)具有充足的物质、能量和信息供应 6、协调发展的类型 答:(1)结构性协调:结构性协调是指社会要素的联系具有较高的有序性、合理的比例与排列、严密的组织性。 (2)功能性协调:功能性协调是指社会系统的活动和作用上的相互配合和相互促进。功能性协调在社会的运行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3)结构与功能之间的协调:结构与功能之间的协调程度,是衡量体育运动与社会相互协调发展的重要标志。 7、体育社会效益的内容 答:(1)体育运动及它的每一个组成单元,都对社会做出贡献。体育运动与社会生活保持着广泛的联系,这些联系包括(经济联系,与人的联系,社会活动联系,精神文化联系,体育与自然环境)  (2)体育的社会效益是所付出的社会代价和取得的社会利益之间的比例关系  (3)体育的社会效益是体育政策与社会其他公共政策之间的反映  (4)体育的社会效益是以提供某种社会服务的方式显现出来的 8、社会控制(狭义):专指社会对越轨行为的禁止、限制与制裁。 9、社会控制(广义):不仅是片面地控制人的行为,而且还含有协调与积极引导人们行动的重要内涵。 10、社会控制(背):社会组织利用社会规范和社会力量对其社会行为施行约束,确立与维护社会秩序,使其符合社会稳定和发展需要的全部过程。 11、体育的社会控制的类型 答:(1)正式控制和非正式控制(有无明文规定)    (2)积极控制与消极控制(奖励和惩罚)    (3)外在控制和内在控制(外部力量控制和自我控制)    (4)硬控制和软控制(与体育关系较鲜明) 12、社会对体育的硬控制 答:(1)行政力量对体育行为的控制,利用政权的行政力量对体育实施宏观控制。    (2)法律对体育行为的控制,政权的控制常常是通过立法来实现的,宪法是控制国家体育事业的根本大法,体育法是体育事业的基础性法律。    (3)纪律对体育行为的控制,在体育社会中,也要借助纪律的力量来加以控制。 13、社会对体育的软控制 答:(1)风俗对体育的控制    (2)道德对体育的控制    (3)信仰和信念 14、体育运动可以成为社会的安全阈 答:(1)体育运动队国际争端的缓解作用 国际间的运动竞赛,不仅为种族和个体的战斗热情找到发泄的途径,而且还可以消弭战争的危险性,它的效果是第一,促进不同种族或团体间人与人得相互认识,第二,促进人们为共同的利益奋斗和团结。体育运动时战争的天敌,奥运会时唯一一个当某国国旗升起而不会引起他国敌视的场合。 (2)体育运动对社会犯罪的抑制作用  体育运动对于维护社会安定,减少暴力事件也有积极作用,我国体育运动已为减少社会暴力事件,增加社会的安全度做出了贡献。调查显示,凡是城市里有重大赛事或电视转播重大国际比赛,街上行人、公共交通工具上的乘客会大为减少,城市犯罪率就明显下降。 青少年犯罪问题是一个围绕许多国家政府的尖锐社会问题,这些犯罪活动中,暴力犯罪的发案率相当高,而且暴力犯罪的增加度极快,有人提出很多种解决方案,其中有人主张运用体育手段来减少青少年的犯罪率。体育运动对青少年道德品质的培养,法制观念的建立,性格意志的成熟都有非常密切的关系。据美国统计,80%的犯罪活动发生在无所事事的时间里。体育运动能充实犯人的空闲时间们对于那些不可救药者,无疑是一条有积极意义的出路。 总而言之,体育运动可以促进顽劣青少年的转变,可以通过体育的竞争性来激发他们的上进心,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道德品质和合作精神,通过对规则的遵守,养成他们自觉遵守法纪的行为规范。 15、社会流动:指社会成员从一种地位向另一种社会地位,从一种职业向另一种职业的转变过程。 16、体育社会流动的方式 答:(1)垂直流动与水平流动,垂直流动指体育人员的向上或向下流动;水平流动指体育人员不改变社会地位级别,只改变群体、组织或社区关系的流动。    (2)自然流动与非自然流动,自然流动指体育人才在人才链上的正常的、顺向的流动,这种流动有利于体育资源的有效利用;非自然流动指体育人才在人才链上的不正常的、逆向的流动。 (3)体育的人才流动 体育的社会流动出现了以下一些趋势: 水平流动越来越频繁;向上流动多于向下流动;非自然流动、结构性流动增加;运动人才个人一生中流动增加,范围加大,速度加快;流动中的经济因素增加。 第五章   人口与体育人口 1、体育人口:指在一定时期,一定地域里,经常从事身体锻炼、身体娱乐、接受体育教育、参加运动训练和竞赛,以及其他与体育事业有密切关系的、具有统计意义的一种社会群体。 2、国际体育人口判定的方法 答:(1)单一粗放式判定标准    (2)三元定性判定标准(我国采用此种判定标准)    (3)三元等级判定标准 3、符合我国国情的体育人口的判定标准 答:必须同时满足以下三个条件才可以算得一个体育人口    (1)每周身体活动频度3次以上    (2)每次身体活动时间30分钟以上    (3)每次身体活动强度中等程度以上 第六章  竞技体育的社会学分析 1、竞技体育:在全面发展身体,最大限度地挖掘和发挥人(个体或群体)在体力、心理、智力登方面的潜力的基础上,以攀登运动技术高峰和创造优异运动成绩为主要目的的一种运动过程。 2、竞技体育的特点 答:(1)公平竞争是竞技体育的灵魂    (2)运动竞赛的结果具有预先不可确定性    (3)具有竞赛规则、裁判与仲裁手段    (4)竞技体育追求既定的功利目标,传播和宣扬某种价值观念    (5)竞技体育具有完整的组织体系和严格的规章制度3、竞技体育的社会学意义分类 答:(1)非正规竞技体育      非正规竞技体育指参加者为了娱乐健身而进行的游戏性的身体活动。这些活动都有一定的规则指导,但某些条款却是由参加者临时协商制定的。这类竞技体育包括学校班级间的非正式比赛、邻里间的竞赛、大众体育中的初级竞赛活动,以及工矿企业和社区中的小型运动会等。    (2)组织化的竞技体育 组织化的竞技体育有一个基本的社会组织存在,为了能够做到更加公正平等地进行比赛,它有正规的运动队、团体和成文的章程、规则,以及有关的组织体系,并提供运动设施、管理人员,在有争议时可以出面仲裁,还为参加者提供训练和比赛的资格和机会,维护参加者的合法权益。    (3)商业化竞技体育 商业化竞技体育在我国亦称职业体育,它具有非正规竞技体育与组织化竞技体育的某些要素,但已被某种商业目的或企业文化目的所控制。这种竞技体育具有高度组织化的特征,参与者被分割成对立的利益群体。 4、发展职业体育应具备以下几个条件 答:(1)项目本身具备财政来源,能够弥补和保证职业运动员的开支    (2)要建立起一系列有关职业竞技体育的法规和制度    (3)具备职业体育组织结构,建立职业俱乐部或职业代表队,拥有一批水平较高的职业运动员。 5、竞技体育的社会价值 答:(1)竞技体育的教育价值   (2)竞技体育的政治价值   (3)竞技体育的竞技价值   (4)竞技体育的社会文化价值 6、竞技体育的教育价值 答:(1)竞技体育是早就全面、协调、完善发展的人的一种重要手段 竞技体育能够使人的身体和精神全部参加运动,充分体验到人体运动的乐趣,培养人们在从事工作时竭尽全力进取的习惯。竞技体育队人的运动能力的教育,是通过模仿、反复练习、创造优秀动作、参加竞技四个阶段来实现的。 (2)竞技体育促进人的社会化 ①它不仅可以提高青少年的身体素质、运动能力、生活适应能力,使他们增长社会知识,而且对他们的思维意识、道德品质、行为规范,都能产生重要影响。 ②它是青少年儿童的主要社交场合之一,对提高他们的社交能力和独立工作能力有着积极作用。 ③它为人们提供了改变自身的社会地位,争取个人事业成功的社会榜样。 7、竞技体育的政治价值 答:(1)作为政治手段的价值     竞技体育对维护政治统一、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具有积极作用。    (2)作为外交手段的价值     竞技体育是一种国际政治手段,对改善国际关系,发展国家与人民之间的友谊与合作,进行文化交流是一种最常用的方式。    (3)作为社会稳定手段的价值 8、竞技体育的经济价值 答:举办大型运动会是竞技体育的一种可带来巨大经济效益的活动。直接的收入是出卖门票、彩票、纪念品、广告、电视转播权等。间接的收入是促进旅游、交通、通讯事业的发展。目前,竞技体育、广告与电视转播已紧密结合,五项支撑,成为推动竞技体育发展的主要经济动力。 9、竞技体育的社会文化价值 答:(1)竞技体育是一种庄严肃穆的礼仪庆典文化 在各种社会文化活动中,竞技体育总是和国家民族的礼仪庆典活动同时出现,如升国旗、奏国歌、点圣火、发誓言、鸣礼炮、放鸽群、授勋章等。    (2)竞技体育是记录人类潜能的人体文化 竞技体育每项新的成绩、新的记录、新的高难技术的诞生,都标志着人类运动能力方面又向前推进了一步。    (3)竞技体育是提高社会道德水平的规范文化 竞技体育中树立的公正、民主、竞争、协作、团结、友谊、谦虚、诚实等道德观念,是社会不可缺少的规范文化,对青少年乃至全社会成员都有教育意义。(4)竞技体育是提高审美意识的情感文化    在对竞技体育比赛的观赏中,人们得到健康美、服饰美、形体美、道德美的欣赏,这种欣赏可以净化社会情感,提高社会的审美情趣,陶冶社会心理。 第七章   体育群体与体育社团 1、体育群体:指为了达到某种体育目的,而自发地或人为地组织起来的具有结构性特征的小群体。 2、体育群体的特征 答:(1)以体育为共同目标    (2)以体育实践为共同的基本活动方式    (3)成员对某种体育活动项目或某种体育手段具有强烈而稳定的兴趣    (4)开展对外的竞赛活动    (5)内部具有分工或分层 3、体育群体的类别 答:(1)按构成体育群体的原则和方式:可分为正式群体和非正式群体。    (2)按体育群体的形成和社会关系:可划分为基础群体和功能群体。    (3)按群体所从事的体育活动的性质,又可将体育群体分为下列几种: ①体育学习群体,这是主要承担教育和社会化功能的体育群体,它由教师、教练和青少年共同组成。在这种群体中主要的社会关系有两种:一种是师生间的指导与被指导的关系;另一种是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关系。 ②竞技体育群体,这是以参加运动训练和比赛,提高运动技术水平,以取胜为目的,以自愿为原则,人为地有计划地组织起来的一种功能性的体育群体。 ③健身娱乐群体,这是以参加保健娱乐,提高健康水平,支配余暇时间为目的,相对较为松散的一种体育群体。 4、体育社团:就是以体育运动为目的或活动内容的社会团体。 5、体育社团的性质 答:(1)民间性:社会团体无论在理论上和法理上都确定为民间组织。    (2)非盈利性:体育社团不以盈利为目的。    (3)互益性:体育社团的成员要在所组织的活动中取长补短,互利互惠。    (4)同类相聚性:体育社团是一种围绕体育的某种性质的人们的集合。 6、构成体育社团需要具备的条件 答:(1)一定数量的较为固定的成员 (2)特定的体育目标 (3)明确的行为规范 (4)权力结构    (5)一定的物质设备 (6)适宜的外部环境 (7)一定的社会承认 7、体育社团的功能 答:(1)代表群体参与政治活动    (2)协助政府体育部门完成某些政府职能    (3)成员发展    (4)维护成员的个别权益和群体权益 8、体育社团的种类 答:(1)竞技体育社团,这是为了提高运动技术水平而成立的体育组织,单项运动协会,运动俱乐部属于这一类。当前我国有行政部门直接管理型、事业性实体管理型和纯社团协会实体管理型三种。    (2)社会体育类社团,这是为了开展社会体育活动,满足群众健身、健美、健心、社交要求设立的体育组织,如老年人体协、钓鱼协会、冬泳协会、健美俱乐部等。    (3)体育科学学术社团,这是为了开展体育科学研究的学术活动而建立的社会团体。    (4)体育观众社团,这是为了阻止观众,管理球迷成立的体育组织。    (5)体育娱乐享受型社团,这是一种以社团名义出现的高级消费俱乐部,会员要高价购买会员证,享受俱乐部提供的各种待遇。    (6)体育经济型社团,这是一种由体育产业、体育市场整合而成的同行业协会。 9、改革开放时期体育社团的大发展 答:(1)一部分原有的单项运动协会转向实体化    (2)一些全国性的群众体育的社会团体自上而下建立起来    (3)全国各行业体协逐步建立起来    (4)大量民间体育组织自发地建立起来(5)一些体育的周边社团异常活跃,吸引了一批体育界内外的知识分子和管理人员 10、我国体育社团的基本特征 答:(1)体育社团的整体基础薄弱    (2)体育社团的官民二重性     ①民间与政府对社团的双向推动     ②民间与政府的组织交叉 ③服务于管理功能的错位 11、运动员是社会的一个特殊群体,也是体育界一个标志性群体,对这个群体的研究是社会学的重要人物,为什么? (1)运动员是竞技体育的主体,是竞技文化的创造者,也是人类基本价值观念的负载者。 (2)运动员具有较同龄人更强的主体意识和竞争性。 (3)运动员是一种社会榜样,他们常常被作为一种民族英雄青年楷模来塑造和宣传。 (4)运动员是一种需要社会化的角色。 (5)中国运动员的“早衰”现象,淘汰率高的问题,后备力量不足的问题,运动生涯结束后的出路的问题等都是体育社会学关心的课题。 第八章   体育与文化 1、体育文化:是关于人类体育运动的物质、制度、精神文化的总和。 2、为什么说体育是一种文化 答:(1)体育是人类,也只有人类才能创造出来的一种社会活动。    (2)体育运动具备文化的各种特征。    (3)体育运动不仅有它外在的身体活动形式以及设施、器材等物态体系,而且具有内在的价值观念、意识形态、行为规范等。 3、体育文化在文化中的地位 答:体育可以归入两大类文化中。体育是一种跨度很大、综合性很强的文化类型。严格地讲可以划在智能文化和规范文化之中,但是它所产生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也是不容忽视的。   体育文化具有的这种综合的性质,使它在漫长的人类历史发展时间里没有形成独立的形态体系,因此,到了现在仍然得不到文化的全部承认。   然而体育作为一种独立的文化形态,一旦成为当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存在和发展,有助于完善和健全社会的文化,有利于人类自身的协调和发展。 4、体育文化的价值概括为两个词:美和尊严 5、体育文化产生的社会原因 答::(1)体育文化起源于人类在劳动过程中形成的超生物肢体的健全完善过程和超生物经验的传递交流过程。  (2)体育文化的产生是一种社会需要,体育的产生是满足人的需要。  (3)体育文化不同于体力劳动。劳动的结果是产生使用价值,而体育运动的结果则是产生锻炼效果和竞技价值。 6、东西方体育文化的异同 答:(1)东方体育文化 ①东方体育文化以个人的修身养性为主,一方面促进了以控制呼吸等方法获得超自然体验的特殊活动形式(印度的瑜伽、中国的气功)的顺利发生,发展。另一方面在一定程度上压抑竞技性运动的正常发育。 ②东方体育文化把体育运动被赋予的伦理道德视为重点,而忽视身体的外在美。 ③东方体育文化,特别是中国体育文化,具有较强的仿真性。 ④近代以来,东方体育文化由于社会发展迟缓,呈相对停滞状态,与西方体育文化相比,处于较为次要的地位,特别是除了中国体育文化以外的东方体育文化,处在衰落的状态之中。(2)西方体育文化 ①西方体育文化起源于古希腊,罗马的西欧文化,以竞技运动项目的竞赛为特征的一种体育文化。 ②到了近现代,西方体育文化逐渐传播到世界各地,在奥林匹克运动重新勃兴后,西方体育文化有了世界意义,成为当代世界体育文化的主干。 西方体育文化也在不断吸收,融合东方体育文化中的精粹部分 ① 对东方体育文化中所 表达的伦理道德的追求 ②一些具有东方特色的运动项目开始为西方接受 ③东方传统养生思想为西方接受 第九章   体育与教育 1、社会化:指作为个体的生物人成长为社会人,并逐步适应社会生活的过程。 2、社会化的内容 答:(1)传授基本知识技能 (2)教导社会行为规范    (3)指点生活进去目标    (4)培养适当社会角色 3、体育社会化的功能 答:(1)身体教育、运动教育可传授生活技术和技能    (2)体育运动可培养社会规范    (3)体育运动有利于社会价值观念体系的形成    (4)体育运动有助于社会角色的习得    (5)体育运动促进人的个性形成和发展 4、体育与发展个性的关系 答:体育的重要功能之一,就是能对人的有机体施加影响,它不仅能影响到人体的生理属性,还能影响到心理属性,促进身心的健全发展,现代体育作为社会教化的手段来促进个性的形成,发展。 个性的心理特征包括能力,性格,气质,其中性格是最重要的心理特征,是区别个性的最主要标志。性格就是表现在人对现实的态度和行为方式中比较稳定的独特的心理特征的总和。 参加体育活动需要较强的自发性和反复进行联系的耐心,所以对个性的影响很大。研究表明,一个人幼小时期所获得的户外游戏的经验,长大后能够促进他积极擦家体育运动,而且运动中不可缺少的体育,技能,勇敢,果断,灵敏以及聪明,机智等品质,与不运动的同侪群体相比,会得到较高的 评价 LEC评价法下载LEC评价法下载评价量规免费下载学院评价表文档下载学院评价表文档下载 。能力强的人都比较有人缘,快活,亲切,有创造性和适应性,运动能力出色的人也同样如此。对于少年儿童来说,参加体育运动并使之成为其生活的一个组成部分,对促进他们的体力与技能是十分明显的。由此给他们带来的成功喜悦和满足感,以及来自伙伴的赞誉和肯定,更可以促进他们个性的形成和发展。 5、促进个性形成和发展的体育因素 答:(1)自我意识    (2)群体约束    (3)主题的积极性 6、体育中促进个性形成于发展的方法 答:(1)设定阶段目标    (2)强度反复持续的努力    (3)采用练习、测验、比赛的循环方式    (4)通过群体活动促进个性的形成与发展    (5)尊重自主性与创造性 7、“现代人”的基本特征。 答:现代人和传统人,在行为规范和价值观念等方面是不同的。这表现在 (1)现代人可以保留传统的东西,却不做传统的奴隶,并且敢于摒弃一切不必要的或阻碍文明继续进步的东西。 (2)现代人靠努力工作和高度的进取心以获得政治和经济上的地位,而不是依靠自己的出身门第。 (3)现代人具有勇往直前和变革创新的精神,而不听天由命。 8、体育运动与培养现代人的关系。 答:人的现代化,主要是指人的文化素质的现代化。   (1)体育运动培养现代人的竞争意识 竞争的观念在现代社会中是一个重要的价值观念。体育运动与保守性格势不两立,强烈的竞争性督促着每一个参与者不断去创新和变革。这就要求每个人尽自己最大努力去竞争,从而增强了参加者的竞争意识。 (2)体育运动扩展了现代人“开放”的视野 现代体育是一个开放的系统,不推动对外联系就会丧失生命力。体育运动接受开放的思想,是极其敏感,极少障碍的。体育运动激发各行各业的人们把目光放于未来和整个世界。    (3)体育运动丰富充实着现代化人的情感生活  在体育运动中,人们追求积极向上的荣誉感和人们之间相互交往的亲和感,人们用“费厄泼赖”精神保持自己的伦理感。因此可以说,体育运动承担着充实现代人高级情愫的功能。体育运动给人们提供的情感体验是复杂多样的,顺应了现代人对情感的多方面要求。 (4)现代体育培养现代人的主体意识 体育的巨大魅力来自于它所体现的那种“超越自我,挑战极限”的精神气概,它提供人们进行自我认识,自我发现和自我超越的机会和可能,让人们不断去探索新的领域,尝试新的可能性,向新的记录或新的高峰发起永不停歇的冲击,其中,人们的主体意识得到提高。 现代体育有利于建立积极而完整的生活方式奥林匹克主义将身心和精神方面的各种品质均衡地结合起来,它将体育运动与文化和教育融为一体,奥林匹克所要建立积极地生活方式是在以在奋斗中体验的乐趣,优秀榜样的教育价值和对一般伦理基本原则的推崇为基础的。 第十章  体育与科学技术 1、科学技术作用于体育的机制 答:(1)科学技术对体育器物层次上的作用    (2)科学技术对体育制度层次上的作用    (3)体育作用于体育价值的价值观念层次 2、体育对科学技术进步的贡献(10年原题) 答:(1)体育实践是检验科学技术成果的标准之一:人们的体育实践是一种重要的实践活动,人们在体育活动中不但在运用科学技术的发展,同时也在检验科学技术的真理性。    (2)体育科学是重要的科学门类之一:作为人体科学、生命科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的组成部分,体育科学有着广阔的发展前途。    (3)运动技术是一种特殊的技术:运动技术的研究不仅可以用以提高运动成绩,提高锻炼身体的实际效果,而且对人自身也是一种开发和探索。 3、知识经济对体育发展的影响 答:(1)首先,在知识经济时代,竞技体育的实力将转化为各种不同质的知识产品的智力,其竞争手段主要依靠技术创新以及创新技术的推广能力。 (2)其次,对体育人才的争夺与培养、体育科学知识的创造,体育科学知识产权保护,将成为未来社会体育运动的焦点。 (3)再次,在追求知识劳动放大的知识经济社会,计算机系统和计算机网络系统将成为强有力的工具,体育活动中的大量常规性的、逻辑性智力活动将交给电脑去完成。同时体育院校、体育科研机构、以及其他体育的智力机关将成为知识经济社会体育发展的中轴机构。 总之,从实物经济向知识经济的转型最终表现为人的转型。 4、体育科学化的发展趋势 答:(1)体育科学体系更加完整    (2)体育科研的管理体制更加完善    (3)科学技术成果在体育领域的广泛使用    (4)运动处方科学是体育科学化的重要标志    (5)体育科学与反科学、伪科学之间的斗争更加有力 第十一章   体育与大众传播媒介 1、大众传播媒介的特点 答:(1)大众传播媒介具有信息来源地普遍性    (2)大众传播媒介具有强烈的时效性和敏感性    (3)大众传播媒介具有普遍性    (4)大众传播具有公众教育职能 2、大众传播媒介的功能 答:(1)赋予人物、事件和社会活动以某种社会地位    (2)社会控制的中介作用    (3)模拟社会环境 3、大众传播媒介对体育的正面影响 答:(1)大众传播媒介影响了人们的体育态度与行为:社会调查证明,看电视中体育节目越多的人,其体育的参与比例越高。   (2)大众传播媒介缩短了体育活动与人门的社会距离:多数社会成员通过体育宣传、体育科普介绍、体育新闻报道认识体育,了解体育,然后参与体育。   (3)大众传播媒介使体育运动的传播速度加快,社会覆盖面加大   (4)大众传播媒介为体育树立形象   (5)大众传播媒介为社会提供体育娱乐,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   (6)体育运动通过大众传播媒介可以吸引社会注意力   (7)大众传播媒介促进体育产业和体育市场的发展   (8)体育运动是各种大众传播媒介进行新闻战的争夺内容 4、大众传播媒介对体育的负面作用 答:()大众传播媒介推崇锦标主义:大众传播媒介所关注的体育,往往是对成功者的赞扬和对失败者的挞伐。 大众传播媒介使部分观众远离体育参与:越来越多的大众成为体育的看客,而不直接参与体育运动。 体育传播媒介的性别歧视:男子体育报道占据整个传媒的85%以上,女子体育节目的时间占整个体育节目时间15%还少。  - 10 - 体育传播媒体对体育暴力的追逐影响社会安定:很多国家的传媒采用的体育语言是一种暴力与战争的语言,体育新闻中经常涂上一种暴力色彩。 体育传播商业化对体育比赛的反客为主:①影响运动项目的竞赛规则 ②电视转播权干预了赛程安排③电视转播影响了运动员的行为。 第十二章   体育社会问题 1、体育社会问题的特点 答:(1)体育社会问题是多层面的,大多发生在伦理层面和管理层面,但有时也可能上升为法律问题。   (2)体育社会问题比一般社会问题有较大的局限性,其危害要小些。   (3)体育社会问题寄生于体育文化现象,它的产生与社会的体育价值观念和体育管理水平关系较大。   (4)体育社会问题具有很高的公开性。 2、体育社会问题的解决 答:(1)建立良好的体育价值取向,抵制不良价值观的误导    (2)必须建立社会公平的机制,保障人们参与体育的平等权利    (3)大力发展体育事业与产业,增加社会体育资源    (4)着眼于体育管理体制的改革与完善    (5)加强社会宏观调控,实行综合治理    (6)立足建设和谐社会,建立社会“安全阈”机制 第十三章   体育与民族 1、竞技体育振奋民族精神 答:(1)竞技体育可以树立民族形象和民族榜样    (2)竞技体育可以强化民族意识    (3)竞技体育可以凝聚民族力量    (4)竞技体育可以弥合民族之间的创伤 第十五章   社会体育的社会学分析 1、社会体育:指职工、农民和街道居民自愿参加的、以增进身心健康为主要目的、内容丰富、形式灵活的体育活动。 2、社会体育的特点 答:(1)社会体育的广泛性:在当今世界上,没有任何一种文化形态可以在人民的参与程度上能和社会体育相比。   (2)社会体育的多样性:社会体育按地缘、按目的、按参加的人群、按组织方式都可以分为很多种。   (3)社会体育的灵活性:社会体育的组织是比较灵活的,既有行政部门组织的,也有社会团体组织的,还有群众自发开展的。   (4)社会体育的业余性:社会体育以业余自愿为原则,国家鼓励公民参加社会体育活动,但不具有强制性。 3、社会体育的发展趋势 答:(1)社会体育的普及化程度将有较快的发展    (2)社会体育将全面走向社会化    (3)社会体育的科学化水平将有较大的提高    (4)社会体育呈多样化发展的格局 4、国外大众体育蓬勃发展的经济和社会背景 答:(1)文明病的蔓延求助于大众体育    (2)大众体育是一种高尚健康的消遣娱乐手段    (3)人口构成老龄化是大众体育兴起的一个重要原因    (4)大众体育与人口的都市化倾向和就业的脑力劳动化倾向关系密切    (5)大众体育是人力资本的一种投资形式 5、大众化合社会化是大众体育的两个重要特点。 6、我国社会体育发展方向 答:(1)社会体育的组织形式已由单一的行政组织向家庭、社区、辅导站、体育俱乐部、体育协会等多种形式发展。    (2)社会体育的功能正在拓展。    (3)社会体育的价值取向已经呈现出健身、健心和乐群等多元化倾向。    (4)社会体育的活动方式正在向自愿、业余和有偿服务转变,而活动内容也体现出丰富多彩并满足个性需要的特点。 生活化、普遍化、科学化、社会化、产业化、法制化是我国社会体育的发展方向。 7、我国社会体育的价值取向 答:(1)满足社会成员的多种需要:社会体育将参与者作为主体,充分满足他们的促进身心健全发展和娱乐的需要。    (2)社会体育是建设精神文明的必不可少的社会活动:人们不仅要建设强大的物质文明,也要建设更加强大的精神文明,社会体育的发展,对于这场历史性变革,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3)社会体育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生产力:社会体育对于生产建设的推动作用是十分明显的,体育促进了生产。 8、社会体育参与的制约因素 答:(1)生活方式与生活质量:一方面生活方式决定了人们对社会体育的参与程度,另一方面人们对社会体育的参与又影响着自身的生活方式和生活质量。   (2)体育场地设施:这是社会体育的社会物质条件,体育场馆设施时社会体育得以发展的基本条件之一。   (3)参与者体育价值观念和态度:合理正确的体育价值观念和积极稳定的体育态度是促使人们参加群众体育活动的重要因素。 第十六章   老年社会与老年人体育 1、老年人参加体育运动的社会价值表现 答:(1)能够减轻家庭负担、是促进“第二人生”的重要手段    (2)能够降低社会的医疗费用    (3)能够促进体育消费水平的提高    (4)推动了社会体育事业的蓬勃发展    (5)可以丰富社会文化的弘扬 2、我国老年人体育的发展趋势: 答:(1)由于政府的高度重视,老年人体育必将得到迅速发展    (2)适合老年人的体育运动设施将逐步增加,必将趋向专门化,便捷化   (3)老年人体育的活动内容和方法手段将   (4)社区体育将成为老年人参与体育活动的主要方式   (5)老年人体育的研究将更加深入更加系统化   第十七章   妇女解放运动与妇女体育 1、妇女体育开展的体育意义 答:(1)表明妇女享有权利已经成为全世界的共识    (2)表明妇女权益保障的立法进程的加快和落实    (3)是中国文明进步的显著标志    (4)女性通过参与体育活动可以提高女性的身体素质与健康水平,有利于人口的再生产质量,从而提高国民体质。 第十八章  体育与社会现代化 1、体育运动对社会现代化的贡献 答:(1)体育是现代教育的组成部分    (2)体育维护了社会健康    (3)体育参与了社会文化的建设    (4)体育推动了城市建设的现代化    (5)体育推动了高科技的发展 第十九章  体育与生活方式 1、生活方式:是指人们在全部客观条件的制约下,生活活动的典型和总体特征。 2、影响生活方式的因素 答:(1)生产方式是生活方式的前提    (2)不同的社会制度形成不同的生活方式    (3)自然地理环境也决定了人们的生活方式    (4)经济发展水平决定了人们的生活水平 3、生活方式的构成要素 答:(1)行为习惯:良好的行为习惯促进身体健康,有利于人们对体育的参与,不良的行为习惯降低健康水平,抑制人们对体育的参与。    (2)生活时间:余暇时间是人们参与体育活动和接受体育文化的前提条件。    (3)生活节奏:生活节奏加快时我们获得越来越多余暇时间必定要付出的代价,生活节奏加快提高了生命的效率。    (4)生活空间:生活空间是我们生活方式不可忽视的一个要素,也是我们生活质量提高的重要前提。    (5)生活消费:消费水平直接关系到人们对体育的投入,因此决定了国家地区和家庭体育的规模和程度。消费结构与体育运动的关系也极为密切,体育在消费结构中的地位取决于消费水平,而且还与人们的体育价值观念和体育态度有关。 第二十章  中国体育改革与发展的社会学分析 1、体育改革的本质 答:(1)体育改革的社会学本质:体育必须参与社会的改革,同时,体育内部也必须实现相应的结构分化,即体育体制必须进行改革,才能实现对体育的良好的控制。 (2)体育改革的经济学本质:以经济学的观点来观察中国体育改革,就是为了使体育资源得到充分的合理利用,并开发出更多的资源。 (3)体育改革的管理学本质:我国体育管理体制改革要逐步改变政府独家管体育、办体育的现状,做到“国家鼓励企业事业组织、社会团体和公民兴办和支持体育事业”,实现将部分国家能力转移给社会能力。 2、体育改革的动因 答:(1)体育改革的经济动因:①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模式决定了体育体制改革的目标模式②经济发展为体育事业的改革提供了坚实的物质保障③人们生活水平明显提高,为体育消费奠定了物质和思想基础。   (2)体育改革的政治动因   (3)体育改革的文化动因   (4)体育改革的教育动因   (5)体育改革的内部动因:①体育社会需求的多样化推动了体育改革②体育事业规模的日益扩大要求进行体育改革   (6)体育改革的国际动因 3、体育改革的特点 答:(1)体育改革的紧迫性:①国际环境要求加快体育改革②社会改革与发展对体育改革不断提出新的要求。     (2)体育改革的渐进性:①体育改革的渐进性事由政治、经济改革的渐进性决定的②体育改革的渐进性也是由人们对体育改革性质的认识逐步加深决定的③体育改革的渐进性还是由我国物质条件的逐步发展决定的。     (3)体育改革的相对滞后性:体育只能随着经济系统的变化而变化,不可能也不应该超越于经济系统的发展,体育改革相对于经济改革来说,具有一定的滞后性特征,体育改革的艰巨性也是体育改革滞后的一个重要原因。     (4)体育改革的长期性:体育改革的渐进性以及历史遗留下来的许多棘手问题,都觉得了体育改革要比社会改革走更长的路。
本文档为【体育社会学复习资料】,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个人认证用户
很爱问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41KB
软件:Word
页数:0
分类:
上传时间:2021-04-13
浏览量: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