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1929~1933经济大萧条及电影

1929~1933经济大萧条及电影

举报
开通vip

1929~1933经济大萧条及电影1929~1933经济大萧条及美国电影文化产业繁荣浅谈世界的电影中心好莱坞所在地——好莱坞山好莱坞的标志——环球电影公司经济危机给好莱坞巨大动力 因为这场经济灾难沉重地打击了当时美国人的精神,人们才需要在心灵上得到一些安慰,巧合的是,由于技术的发展,本来就为人们喜闻乐见的电影业尤其得到青睐。就在1929年经济危机发生时,有声电影出现了,随即便吸引了无数观众涌向影院观看这种新奇的玩意儿。当时,著名的米高梅公司曾在广告中宣传说自己的电影“会说话、会唱歌&rdq...

1929~1933经济大萧条及电影
1929~1933经济大萧条及美国电影文化产业繁荣浅谈世界的电影中心好莱坞所在地——好莱坞山好莱坞的标志——环球电影公司经济危机给好莱坞巨大动力 因为这场经济灾难沉重地打击了当时美国人的精神,人们才需要在心灵上得到一些安慰,巧合的是,由于技术的发展,本来就为人们喜闻乐见的电影业尤其得到青睐。就在1929年经济危机发生时,有声电影出现了,随即便吸引了无数观众涌向影院观看这种新奇的玩意儿。当时,著名的米高梅公司曾在广告中宣传说自己的电影“会说话、会唱歌”。没过多久,彩色电影的出现又进一步激起了观众们的好奇心。即使很多人都遭受到失业、破产,不得不排队领取政府的救济,但为了看一场新电影,许多观众宁愿从自己干瘪的钱包中拿出仅有的几个硬币去排队买票。据统计,到1939年时,全美国1.5万家电影院的票房收入增长到了将近7亿美元,平均每个家庭居然达每年25美元。另一方面,拍摄电影所耗费的资金也越来越多,由于大萧条时期所特有的诸多因素,美国好莱坞开始形成一整套影片的生产模式和公司体制。经过一系列整合,好莱坞终于出现了派拉蒙、20世纪福克斯、米高梅、华纳兄弟以及环球、哥伦比亚等著名电影公司。   在整个20世纪30年代,美国的大多数观众把看电影当作一种逃避和解脱。为了满足他们这种特殊的需求,好莱坞也在影片类型和内容上进行了改进。例如华纳兄弟公司1932出品的《逃亡》,因真实地描写了经济危机时期人们的困境,其票房就获得了巨大成功。从某种程度上讲,经济危机也成了好莱坞的巨大动力,给电影界提供了无穷的灵感,而好莱坞的繁荣也造就了一大批经典影片和众多明星。提起拍摄于20世纪30年代的很多影片,观众至今仍津津乐道,例如《一夜风流》、《小妇人》、《乱世佳人》、《蝴蝶梦》等,都堪称电影史上的经典之作。与此同时,众多的电影明星涌现出来,他们主演的影片对于鼓舞那个时代的美国民众起到了特殊的作用。世界电影喜剧大师——卓别林个人简介:姓名:查尔斯·斯宾塞·卓别林(CharlieChaplin)出卒日期:1889年4月16日—1977年12月25日生于:英国伦敦卒于:瑞士科西耶昵称:查理职业:英国电影演员,导演,制片人头衔:不列颠帝国勋章佩戴者,AFI百年百大明星”之一代表作:《摩登时代》、《淘金记》、《大独裁者》、《城市之光》等卓别林代表作——《摩登时代》表现了大机器时代小人物的命运 故事发生在20世纪20年代美国经济萧条时期,工人查理在工厂干活、发疯、进入精神病院,这一切都是与当时的经济危机给人们带来的生存危机有着密切的联系。而在艰难的生活中,查理和孤女相濡以沫,场面温馨感人焕发着人性的光辉。影片的结尾则是常见的“黎明曙光”,代表了好莱坞的一般模式,更被中国早期影片奉为经典。本片是卓别林最后一部无声影片,他有感于世界经济危机给失业工人带来的痛苦,决定用电影的形象语言来呐喊。1935年,电影已进入有声时代,可卓别林认为,用滑稽夸张的肢体语言,要远胜于对白,于是他只在片中加入配乐和少许音响就上映了。影片辛辣犀利的讽刺,揭示出工人遭受资本家欺压,榨尽他们最后血汗的严酷现实,招致国际资本势力的群起反击。卓别林以其高超的表现手法向世人展示了一幅代表千百万失业者遭遇的生活画像。   影片《摩登时代》(CharlesChaplininModernTimes)描写的是人和机器的冲突。背景是当时的美国工业因为转用机器而大量解雇工人所造成的失业浪潮,而主角夏尔洛是这个时代的悲剧代表人物:他在不断加快的传送带式的作业线上被弄得精神失常、被卷入巨大的机器齿轮中、被出了毛病的吃饭机器在他悲戚惊恐的脸上不住扇打……。这些影像无不反映了机器时代所带来的恐惧与打击。最后夏尔洛失业了,他加入了找工作的巨大洪流之中;甚至无意中领导了示威运动的群众,然而最后仍是改变不了他可怜的命运。唯一不用为生活操心的最好地方是监狱,所以为了进监狱,夏尔洛不惜主动替人顶罪。然而事与愿违,监狱进不去,不过却因祸得福得到了受他帮助的那个女孩的爱。   现实生活虽然困苦,但要怀抱希望的去生活。是而,影片结尾之处夏尔洛示意女孩改变一脸严肃的神情,满怀期望与喜悦的和他去寻找新的生活。《摩登时代》的影片效应 1936年2月5日,《摩登时代》在纽约利沃里剧院首映。当时正置世界经济危机后期,资本主义国家工人普遍失业,社会动荡,经济萧条。在如今资本主义依然存在的今天,此影片仍然是一部很好的反映资本主义剥削本质的影片,亦可看出资本家为了获得剩余价值不择手段的做法,拼命地压榨无产阶级工人。    卓别林的《摩登时代》这部电影深刻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它让人们在笑声中看到资本主义黑暗以及不合理的社会 制度 关于办公室下班关闭电源制度矿山事故隐患举报和奖励制度制度下载人事管理制度doc盘点制度下载 。资本主义国家残酷、黑暗的现实,资本家无休无止的压榨,已使许多人民无法生存,流浪街头,沿街乞讨,连工人的吃饭时间都想剥夺,因此发明了吃饭机器,让工人在吃饭时能腾出手脚来继续干活…… 种种做法的最终目的都只是为了获得更多的剩余价值,因为剩余价值才识资本家最终想要获得的。   在影片开始的镜头里,先是羊群拥护在一起走过,紧接着是一大群工人拥护着走进工厂,形式接近,给人一生种想哑然失笑的感觉,同时又使人对那个造成“机械化”的社会形态的深深思索。暗喻工人的命运和羊群一样,而查理正是这千百个人中的一个。再如影片还通过豪华的碳化商店、幻想中花园别墅和现实中的破旧木屋,提示了理想和现实的矛盾。在监狱里,人虽失去了一切自由,但不用为失业、饥饿所困扰。在街头,人虽然获得流浪的自由,但要为无家可归、难以充饥而痛苦。在工厂,人虽能维持生计,但他却是机器的奴隶。卓别林以独特的视觉形象概括了摩登时代的矛盾本质。在卓别林自己评论来说:那部电影是从一个抽象的概念──批评我们的机械化生活方式──发展而来的。   我永远忘不了主人公查理被机器卷进卷出的镜头,以及被流水线弄得变成麻木机械的工具人,竟然想要在人的鼻子、钮扣上拧紧螺母的镜头。一开始的大钟内部齿轮运转的特写,便清楚描述了当时社会里的机械化的社会秩序。虽然其电影所叙述的历史背景,是在三十年代资本主义逐渐走向垄断的时代,那个时代对于资本主义国家的低层阶级而言是苦不堪言的,面对机器时代的来临,他们只能感到无所适从。电影慰藉美国人心好莱坞借大萧条迎来黄金时期卓别林和秀兰•邓波儿让美国人忘记伤痛面对大萧条时期各种令人绝望的境况,人们前往电影院的一个主要目的就是寻找短暂的快乐,图在虚拟世界里忘记现实的伤痛,这一需求首先便催生了喜剧片和歌舞片的繁荣。大萧条之前,好莱坞原本流行的是音乐剧,但在经济危机后,喜剧电影却迅速崛起,查理•卓别林、马克斯兄弟等喜剧明星更是受到人们的狂热欢迎,成为那个时代的一种标志。1931年,卓别林拍摄了他第一部带有音乐和声音效果的影片《城市之光》,该片简短地触及了对失业的讽刺。5年后,他又拍摄了经典之作《摩登时代》,该片反映了美国经济萧条时期一些重要的问题,它通过主角查理在工厂干活、发疯、进入精神病院的故事,说明了当时的经济危机给人们带来的生存危机。相比于卓别林,童星秀兰•邓波儿的成名无疑更加体现了大萧条时期人们的偏好。秀兰•邓波儿出生于1928年,10岁时,她已经是美国最具票房号召力的明星。1939年,她的片酬已超过12万美元,另外还有20万美元红利,而当时的票价只有15美分。秀兰•邓波儿的天赋固然重要,但那个时代人们对歌舞片的特殊爱好也成就了她。实际上,在20世纪20年代末,歌舞片刚刚兴盛没几个月已开始走下坡路,然而大萧条却改变了这种类型影片的命运,使其再度成为观众的崇儿。以至于后来有人评价说秀兰•邓波儿的踢踏舞踢走了美国人的忧愁,而罗斯福总统也曾称其为“微笑天使”。能使大萧条中的人们忘记伤痛的电影还有动画片。无论是《米老鼠和唐老鸭》、《猫和老鼠》还是花费近200万美元的第一部动画大片《白雪公主》,都在无数成年人的笑声中创造着奇迹。或许当时的人们只有在虚构的动物王国或童话世界中,才能彻底忘却现实的痛苦,支撑着光明来临的那一刻。银幕上的一匹马成为励志英雄当然,大萧条时期的好莱坞并非一味地逃避现实,麻醉人们的心灵,当时曾有不少激励人们战胜困难的影片诞生,其中最著名的当属《赛马传说》了。令人感慨的是,这部影片的主角并不是危机中的人类,而是一匹先天残疾的马。1938年的新年前夜,美国的年度十大新闻人物榜出炉,共有九人上榜,其中包括美国总统富兰克林•罗斯福、英国首相内维尔•张伯伦和纳粹德国元首阿道夫•希特勒,而与他们并列的居然还有一匹名叫“海洋饼干”的马。1936年,驯马师汤姆•史密斯买下了一匹名叫“海洋饼干”的3岁纯种马,它身材矮小,膝盖突出又不对称,而且还不够直。尽管战绩奇差无比,史密斯还是看出了这匹马的独特之处。在史密斯的调教下,其貌不扬的“海洋饼干”发生了质变。1937年,他们在十场重要的彩金赛中大获全胜,年收入达到14.4万美元,比最赚钱的赛马在全盛时期赚得还多。1938年11月1日,“海洋饼干”与另一匹奖金马王“战将”的比赛更是吸引了全美国人的眼球,就连没看过赛马的人也关注了比赛,最终“海洋饼干”当选了年度风云赛马。1939年2月,在一次事故中,“海洋饼干”左前腿悬韧带破裂,然而在次年的“圣安妮塔大赛”中,它竟拖着伤腿打破世界纪录,最终赢取了10万美元奖金。此后,这匹一身伤病的马仍一直坚持参赛,直到年老退役。很快,这个发生在大萧条期间的感人故事被搬上银幕。影片中,几个主人公都是挣扎在大萧条中的小人物,“海洋饼干”也只是一匹被人当作残次品的老赛马,但是它不服输的天性与顽强的斗志却没有因此泯灭,并在三个新主人的努力下激发出巨大潜能,最终在比赛中大放异彩。据说看完这部影片后,无数美国人为之热血沸腾,决心在逆境中顽强奋斗。可以说,一匹普通的马成为了动物版的励志英雄,它的奇迹激发了无数处于焦虑和恐慌中的美国人。2003年这个故事被好莱坞再次搬上银幕,取名为《奔腾年代》。整整70年后,如今的美国再度成为世界经济危机的发源地,不知电影能否再次成为特殊年代的心灵偏方。著名导演吕克•贝松不久前的一番话颇值得深思:“当我们意志消沉时,这些轻松的电影,就像是解忧的阿司匹林,让我们再一次感觉良好。” 精神“午餐肉”:解析美国大萧条时的热门电影类型  一、歌舞片:恰如午餐肉实际上,在20世纪20年代末,歌舞片刚刚兴盛没几个月已开始走下坡路,然而大萧条却挽救了这种类型影片的命运,使其再度成为观众的宠儿。究其原因,它为人们提供了一个忘忧消愁的庇护之所,理查德·戴尔就认为歌舞片的实质就是逃避现实和满足愿望的乌托邦形式。歌舞片里豪奢的布景、俊男美女的歌唱跳舞与明媚的爱情使观众能沉醉其中而忘掉现实生活中的苦恼。这种需求颇像彼时的一种流行食品——罐头午餐肉,经济衰退中的人们买不起肉,商家就推出这种用肉和添加物,像马铃薯、玉米汁、豆类,混合一起的罐装肉,取名午餐肉。它比牛肉、猪肉便宜,而且是熟的,打开就能吃。歌舞片正是这一类的精神食品。1927年第一部有声电影《爵士歌王》标志着歌舞片的雏形,它融合了早期的杂耍表演和轻歌剧。1929年米高梅的《百老汇的旋律》开创了歌舞片的经典模式:歌舞与 “后台次情节”(backstage subplot)平行穿插,歌声与舞蹈直接与故事冲突有关,驱动情节的发展,并最终在高潮歌舞表演中解决矛盾冲突。1933年华纳公司拍摄了《第42街》和《1933年的淘金客》标志着歌舞片开始走向成熟。它们出自百老汇歌舞编演巴斯比伯克利的手笔,带给人们一场新鲜的视听体验。在《淘金女郎》的开场.舞蹈女郎们穿着巨大的做成金币模样的道具服装边舞边唱的场面给人以极强的视觉震撼,但谁又能想到这群畅游在金币中的姑娘都是失业女郎。《第42街》以舞台背后 的故事为内容,情节与类型化制作已极为熟稔,洋溢着轻快、优雅的生活情趣,舞动的女郎组成了花团锦簇的图案,该片对其顶部摄影带来的万花筒式的壮观场面都赋予了歌舞片一种“奇观”式的绚丽,类似的场面在50年代掀起好莱坞歌舞片盛世的《出水芙蓉》中依然延续。一时间,票房的成功刺激各大制片厂纷纷效仿,歌舞片生产盛况空前,如《礼帽》(1935年)、《欢乐时光》(1936年)、《随我婆娑》(1936年)、《歌舞大王齐格菲》(1936年)等梦幻般的轻歌曼舞安抚了经济大萧条时期美国民众的沮丧情绪。在歌舞片的鼎盛时期,美国影坛上出现了一位童星,她就是秀兰·邓波儿,她特有的笑容,标志性的金色卷毛,甜美的酒窝,以及娴熟迷人的踢踏舞,为人们驱赶着生活的积郁与烦闷。1935年,秀兰?邓波儿为20世纪福克斯公司主演了影片《小上校》《卷头发》《小叛逆》《小木兰》《小酒窝》《小千金》和《小海蒂》等,开创了20世纪福克斯公司的黄金时代。1938年,秀兰已经是美国最具票房号召力的明星。她的演唱、舞蹈和灿烂的笑容使无数人为之倾倒,“秀兰娃娃”玩具是每个女孩童年生活的组成部分。有人评价说秀兰·邓波儿的踢踏舞踢走了美国人的忧愁,而罗斯福总统也曾称其为“微笑天使”。其实,秀兰·邓波儿的歌舞片成为一种风尚,更多地体现在大萧条时期人们渴望成为一个整体的安全感需要,就如同彼时全美每个普通家庭都如痴如醉地收听罗斯福总统的“炉边谈话”一样。罗斯福总统那句让人心里暖洋洋的平民化称呼语“我的朋友”以及他直接面对人民的亲密姿态,这一切都被广播传给在经济危机中惊慌的人们,成为人们精神上的“午餐肉”。二、恐怖片:承载中产阶层的社会焦虑1931年,两部堪称恐怖片经典的影片在美国大萧条时期诞生,它们是勃朗宁导演的《德库拉》和詹姆斯?惠尔导演的《弗兰肯斯坦》(又译《科学怪人》)。美国大萧条时的恐怖片深受20年代德国表现主义影片代表作《卡里加里博士的小屋》的影响,其造型、用光与情节具有某种延续性。与德国恐怖片经典《诺斯费拉杜》一样,《德拉库拉》都来自斯托克的吸血鬼小说:德库拉(Dracula)原是特兰西瓦尼亚的伯爵,与土耳其人作战时,其妻误以为他战死而殉情,教会人士却以她自杀违背教义而不给予上帝的祝福。伯爵获胜归来后悲愤不已,发誓从此要与教会为敌,于是他变成了永生的吸血鬼之王。早在 1910年时,爱迪生就把吸血鬼“德库拉”的故事第一次搬上了美国银幕。到了勃朗宁导演的《德库拉》中,德国表现主义的镜像风格与美国商业电影的注重情节有效纠结,创造了一个恶梦般的世界。以现在的观影眼光看,《德库拉》虽然没有后世的吸血鬼经典影片那样的艺术高度——如《夜访吸血鬼》(1992年)、科波拉大导演的《惊情四百年》均以文学的角度叙事,有一种对命运观照的浓俨,对生与死的诗性伤感,但《德库拉》成功挖掘了吸血鬼这一好莱坞恐怖类型片的代表典型,在光影传奇营造的神秘气氛中再次呈现了人类的生存焦虑与死亡想象。如果说《德库拉》是来自哥特黑暗文化的产物,《弗兰肯斯坦的新娘》则代表了后世恐怖片的又一重要方向——科学怪物系列。狼人、吸血鬼和弗兰肯斯坦并称为西方传统的三大怪物。前两者都流传千年,只有弗兰肯斯坦是近代的。它叙述了科学家弗兰肯斯坦自己动手造了一个高达2.5米的、长相狰狞的怪物,以及怪物被科学家遗弃后的疯狂报复。科学怪物恐怖电影反映了现代人对工业化时代科学技术的焦虑和恐惧,或者更深层次地说是对充满不确定性的未来深感恐惧。这部影片在票房上获得了巨大的成功。随着影片的成功,恐怖片开始在环球公司的流水线上源源不断地倾泻而出。其中较有名气的包括《木乃伊》、《隐身人》、《黑色老房子》、《畸形人》、《金刚》等等,恐怖片成为大萧条时期流行的电影类型。有一种追问耐人寻味:既然在大萧条时期人们的生活已经沉闷积郁了,为何还要花钱在电影院中再做一趟可怖的噩梦之旅?有回答说那时的人们更需要一个统一的“人民公敌”,那么这个公敌为何是无法在结尾消灭的永生不死的鬼怪?其实,在大萧条期间,恐怖片这种类型能从无到有、迅猛增长是因为它代表着社会中产阶层对自身处境的焦虑,一种流向社会底层、挣扎在生存边缘的惊恐莫名。这种向底层社会流动的惶恐在不同的恐怖电影文本呈现为有关失业、颠沛流离、家庭分崩离析等符号。在影片《金刚》中则直接指涉这一点,无论是金发美女、百老汇的才子、投机的电影人都被失业与饥饿驱赶着,直到赶上那令人战栗的命运巨轮。三、黑帮片:国家神话的破灭20、30年代的美国社会不仅处在经济危机中,整个社会都卷入矛盾的漩涡中。20年代的农业欠收与农村解体加剧了城乡矛盾,大批农民涌入都市成为“游民”,都市犯罪率飙升,帮派势力加强,1927年情人节,芝加哥发生轰动全国的“情人节大屠杀”事件,引起了一般民众对黑社会组织犯罪问题的重视。触觉敏锐的好莱坞在同年年底推出了第一部正宗的帮派犯罪电影《地下组织》(UNDER-WORLD,1927),从此开启了美国电影的一种新类型:黑帮片(gangster film),此片由班海区编剧,约瑟夫·冯·斯登堡导演,用默片晚期的成熟叙事手法和高度映像技巧将芝加哥歹徒的地下世界活动描写得栩栩如生,人物高度类型化,但处理得极为得当,并被编剧恰当地融入了社会动荡期中的伤感情绪,获得奥斯卡历史上第一个最佳剧本奖。1929年的纽约股市大崩盘让美国梦成为泡沫,此时,早期电影的流行类型——西部片已不适合当时的社会心理,它蕴含的“向西部拓荒”的国家意识形态已显得过时而老迈。旧的国家神话已经消逝,新的国家神话尚未建立,观众急需一种表达对国家神话幻灭的失望与愤怒。这是好莱坞黑帮片到30年代渐成气候,蔚为大观的时代背景。美国政府当时颁布的“禁酒令”也使私酒成为黑帮经济的主要来源。电影发展进入有声时代,黑帮电影类型片的发展也进入了黄金时代。米高梅和华纳公司在此时期摄制了不少具有影响力的帮派犯罪片,其内容与格调深受30年代美国流行的硬派小说(hard-boiled novel)的影响,主人公都是性格坚强、具有某种反英雄特质的人物。影片的叙事结构是典型的戏剧式结构,中心场景、中心人物与中心冲突往往是叙事织结的粘结剂,保证着高潮的到来和冲突的发展与解决。黑帮片的兴盛是对整个国家神话幻灭后的应急反应,一次拒绝意识形态质询的尝试,好莱坞第一次体制内的反体制。当时,最著名的三部黑帮片是《小凯撒》(Little Caesar, 1930)、《人民公敌》(The Public Enemy, 1931)、《疤脸大盗:一个国家的耻辱》(Scarface: The Shame of a Nation, 1932)。《小凯撒》与《疤脸大盗:一个国家的耻辱》都是以彼时美国真实的黑帮领袖卡邦为模特儿塑造出来的,因此具有某种历史中的社会文本的性质。大导演华赫克的《疤脸大盗:一个国家的耻辱》更注重刻画黑帮人物的性格魅力,深描出他们魔性与人性并存的矛盾性格,采用戏外戏手段第一次真实地纪录了血腥与暴力。男主角的疤脸造型甚至成为后世拍强盗片必然征用的符号。好莱坞与观众津津乐道于这位黑道杀手从小人物成为大亨的遭遇,这一现象本身就生动地反映了当代美国人因经济崩溃而对国家社会乃至对立国精神产生根本怀疑的社会心理。当然,黑帮片蕴含的激进因素肯定刺痛了主流意识形态的制定者与捍卫者。1931年《小凯撒》在纽约上映,观众蜂拥而至,但很快,抗议信便雪片般地飞进了当时负责电影审查的海斯办公室。《美好家园》杂志主编艾尔默?比德孙给海斯写信抗议说:如果比利小子作为一个“英雄”搬上银幕,那将是一个严重的错误。因为这将使儿童藐视法律,从而触发少年犯罪。1932年的《疤脸大盗》还在拍摄时,海斯就已经对制片人休斯口吻强硬地威胁,要求其停拍。但休斯执意投拍,并要求导演“尽可能地将影片拍得逼真、刺激和吓人”。后来双方经过激烈博弈,休斯妥协后,按要求对影片进行了几处关键的修改,影射社会的话语成分被过滤:影片不再表现贪赃枉法的官员和腐败的政客以及不再把犯罪原因直指当局。然而无论如何修改,黑帮片所代表的对国家浓厚的怀疑色彩是永远也无法擦拭去的。  四、卓别林喜剧电影:都市蓝调在经济危机后,喜剧电影却迅速崛起,查理·卓别林、马克斯兄弟等喜剧明星更是受到人们的狂热欢迎。其中,查理·卓别林的喜剧魅力无远弗届,一本权威的电影史著作甚至这样评价他:一想起卓别林就会想到电影。卓别林成功改造了脱胎于法国马戏丑角表演的“动作喜剧”与“打闹喜剧”,他把喜剧电影这种一向被评论界低估的类型电影提升到了一个后人无法企及的高度。1918年,卓别林创建了他自己的好莱坞公司,先是在20年代拍摄了他的无声电影经典,其中包括《寻子遇仙记》(1921年)、《巴黎一妇人》(1923年)、《淘金记》(1925年)和《马戏团》(1928年)。人们开始熟悉小流浪汉查理:那个头戴圆顶礼帽, 身穿窄小上衣, 下着一条宽大的破裤子, 脚套一双特大的翘嘴皮鞋,手持一根弯头拐杖, 留着小胡子, 迈着八字步走路的形象。查理老不走运, 失业,饥寒交迫, 可是他很乐观、倔强, 敢于以其弱小身躯与强大的恶势力斗争。这使观众似乎看到了自己在现实生活中的镜像,观众苦中作乐地活着,笑中带泪地看着。到了1931年,卓别林拍摄了他第一部带有音乐和声音效果的影片《城市之光》,该片直面了大萧条期间的贫富差距与失业问题。《城市之光》的开头有一个极富讽刺性的场景, 市长先生带领一批富豪权贵, 给这个城市新落成的一组雕像举行庄严的揭幕典礼,幕布上书写着“敬将这座和平与繁荣的纪念像献给本市市民”。 罩在这座群雕上的幕布一拉开, 在正中那个雕像的怀抱里, 却睡着一个衣衫褴褛,、无家可归的流浪汉查理。这不仅是对这个“体面” 的揭幕典礼的绝妙讽刺,也显示了艺术家炉火纯青的创作功力。5年后,他又拍摄了经典之作《摩登时代》,对大萧条期间社会问题的探讨更为深入,老板为了追求利润,异想天开地发明“吃饭机”,连工人短短的午饭时间也不放过。由于查理整天在传送带旁操作,机械地重复拧螺丝的单调工作,因而神经失常,被送进医院,然而等病治好了,他却失业了。左翼批评家从中读出了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批评,观众则永远难忘查理被发疯的吃饭机器侮辱的场景。有人说卓别林的喜剧给大萧条中的美国人带来了欢笑,制造了一个逃避现实的乌托邦,其实这只是一种表象。卓别林的喜剧是一种悲剧与喜剧的交汇,那是一种“既让你笑得浑身颤抖, 又止不住眼泪直往上涌”的悲喜剧。那个小流浪汉的卑微与难堪常常通过哀怨的眼神与孤独的背影准确地传达出来。那种欢笑也常常是带着幻灭的笑,正如《城市之光》中的流浪汉查理为了弄钱给卖花盲女治病, 去当清道夫、拳击师, 吃尽苦头, 以至蹲了监狱。在查理的帮助下, 卖花盲女治好了眼睛, 并成为一家花店的女主人。查理从监狱出来后, 穿着褴褛不堪的衣服在街上徘徊时, 他突然碰见了那个卖花女, 眼睛已复明的卖花女认出了他。当卖花女发现站在她眼前的恩人——她幻想着的并寄以无限柔情的白马王子却是一个乞丐, 她禁不住流露出悲哀和怜悯的表情。查理也强颜欢笑, 但那是比流泪更沉痛得多的笑。这部电影隐喻了观众对自身处境的读解:被牺牲的善良小人物,在现实生活的残酷中不堪一击的脆弱情感,而观众的笑又成为一种嘲讽、反抗的力量。卓别林的悲喜剧很像蓝调音乐。蓝调始于二十世纪初美国的南部,据说起源于黑奴的灵歌,这种音乐有一种很明显的特式,乐句起初会给人们一种紧张、哭诉、无助的感觉,接着的乐句便像是在安慰、舒解受苦的人。就好像受苦的人向上帝哭诉,而其后得到上帝的安慰与响应。大萧条中,卓别林的悲喜剧电影正是这样,展示人生的悲剧,描绘着大萧条时每个普通人辛酸的生活,同时又抚慰着在经济危机中浮浮沉沉、朝不保夕的观众。在电影史上靠拍悲剧成为大师的人数不胜数,但靠喜剧片成为大师的人却是寥寥无几,然而卓别林却真正做到了凭借喜剧跻身为电影大师。
本文档为【1929~1933经济大萧条及电影】,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个人认证用户
小姣
资深教育工作者,热爱教育工作。
格式:ppt
大小:330KB
软件:PowerPoint
页数:0
分类:生活休闲
上传时间:2019-08-21
浏览量: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