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举报
开通vip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四村小学备课笔记学科:小学语文年级:六年级教师: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教学计划学校: 学科:语文班级:任教:一、全册教材分析本册教材继续按专题编组。全册共分8组。每组包括导语、课例、语文园地三大部分。专题内涵丰富,贴近儿童生活,既富有教育价值与时代感,又突出学习语文的特点。8个专题依次是:走进自然、祖国在我心中、人间真情、节约资源、了解鲁迅、轻叩诗歌的大门、热爱动物、感受艺术的魅力。其中第二组(祖国在我心中)和第六组(轻叩诗歌的大门)还安排了综合性学习...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四村小学备课笔记学科:小学语文年级:六年级教师: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教学计划学校: 学科:语文班级:任教:一、全册教材分析本册教材继续按专题编组。全册共分8组。每组包括导语、课例、语文园地三大部分。专题内涵丰富,贴近儿童生活,既富有教育价值与时代感,又突出学习语文的特点。8个专题依次是:走进自然、祖国在我心中、人间真情、节约资源、了解鲁迅、轻叩诗歌的大门、热爱动物、感受艺术的魅力。其中第二组(祖国在我心中)和第六组(轻叩诗歌的大门)还安排了综合性学习,使这两组的学习内容与形式更加丰富多彩。全册共有课文28篇,其中精读课文14篇,略读课文14篇。精读课文后有思考练习题。每个语文园地由5个栏目组成。其中4个是固定栏目:“口语交际”“习作”“我的发现”“日积月累”。另有“宽带网”“趣味语文”“展示台”“成语故事”,分别在8个语文园地中各安排两次。二、第三学段教学目标(一)识字与写字1.对学习汉字有浓厚的兴趣,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2.本册教材没有安排识字,要求会写120个字。3.会使用字典、词典,有一定的独立识字能力。4.能使用硬笔熟练地书写正楷字,做到 规范 编程规范下载gsp规范下载钢格栅规范下载警徽规范下载建设厅规范下载 、端正、整洁。用毛笔临摹正楷字帖。(二)阅读1.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初步学习快速默读,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养成一边读一边思考的好习惯。3.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能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理解生词的意义。4.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领悟表达方法,体会表达效果。5.能复述叙事性作品的大意,初步感受作品中生动的形象和优美的语言与他人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6.在理解语句的过程中,体会句号与逗号的不同用法,了解冒号、引号的一般用法。7.学习略读,粗知文章大意,把握重点。8.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以及在课外阅读和生活中获得的语言材料。9.诵读优秀诗文,注意在诵读过程中体验情感,背诵优秀诗文50篇(段)。10.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收藏并与同学交流图书资料。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40万字。(三)习作1.留心周围事物,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2.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象,注意表现自己觉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3.愿意将自己的习作读给人听,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4.鼓励在生活中经常练笔,写日记或写读书笔记。5.尝试在习作中运用自己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特别是有新鲜感的词句。6.根据表达的需要,使用冒号、引号。7.学习修改习作中有明显错误的词句。8.课内习作每学年16次左右。(四)口语交际1.能用普通话与人交谈。在交谈中能认真倾听,领会要点,并能就不理解的地方向对方请教,就不同的意见与人商讨。2.听人说话能把握主要内容,并能简要转述。3.能清楚明白地讲述见闻,并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4.能具体主动地讲述故事,努力用语言打动他人。(五)综合性学习1.能提出学习和生活中的问题,有目的地搜集资料,共同讨论。2.结合语文学习,观察大自然,观察社会,书面与口头结合表达自己的观察所得。3.能在老师指导下组织趣味的语文活动,在活动中学习语文,学会合作。4.在家庭生活、学校生活中,尝试运用语文知识和能力解决简单问题。三、本册教学目标1、会写120个生字。2、能在独立学习中,借助字典认识生字,了解字义。3、继续加强热爱祖国,热爱大自然等思想教育。4、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5、能通过自主地,入情入境地朗读,读懂课文,并有所感悟,并能领悟和学习作者表达情意的方法。6、能默读课文,而不是流于形式。7、能摘抄课文中自己喜欢的词句,能背诵部分课文。8、加强课外阅读的延伸,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9、能用普通话与人交流,能将自己观点向别人表达清楚,养成认真倾听的习惯。10、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培养学生写实和写想象作文,两项作文能力。11、能修改自己的作文,并能对同伴的作文提出想法。四、阅读学年目标(一)理解涵义1.能在语言环境中辨析词语的意思和感情色彩,能选用恰当的方法理解生词的意思。2.能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想关键词句的深刻含义,体会其表达效果。(体会语句写法——两步法,体会语句含义——分层法)3.对文章中蕴含的情和理,提出自己的看法和判断。4.初步学会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结合背景知识积累,来把握诗文大意,想象诗文情境,体会作品情感。(二)提炼内容1.能概括或归纳全篇内容和主旨。2.能正确提炼小标题。3.能简单描述叙事类课文中印象最深的人物、场景、细节。(三)文字表达1.学习省略号、破折号的特殊用法。2.初步掌握直接叙述和间接叙述、双重否定句和陈述句的句式互换。3.初步掌握课文中借景抒情、融情于景的景物描写方法。4.初步掌握课文中举事例说明道理的方法。5.学习课文中衬托、对比的表现手法。(四)谋篇布局1.学习插叙、倒叙。2.初步掌握课文中前后HYPERLINK"http://baike.soso.com/v489799.htm?ch=ch.bk.innerlink"\t"_blank"呼应、有详有略、点面结合的布局方式。(五)想象与质疑1.阅读中能立足文本,运用自己的积累,搜集相关信息,进行创造性想象,并较生动而有序地描述。2.初步学会对课文中的观点、意趣质疑,并提出自己的看法。(六)读法与积累1.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有一定的诗歌语感。2.默读一般每分钟不少于300字;学习批注出自己的意见。3.初步学会浏览。(背诵优秀诗文30篇、段;课外阅读量不少于60万字。)五、学生情况分析1、学生已经掌握一些识字方法,形成一定的识字能力。2、能初步凭借课文,联系生活,结合图画,利用媒体,创设情境,初步形成基本的阅读习惯。3、已经具备一定的阅读能力,对段的理解,分段、理解能力还比较薄弱。4、学生的主体意识不够强,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还需老师加以引导、训练。教学进度表 周次 内容 备注 1 了解本册教材大概内容和学习目标;1、山中访友 2 2*、山雨;3、草虫的村落;4*、索溪峪的野 3 口语交际·习作一;回顾拓展一;第一单元考试 4 5、詹天佑;6、怀念母亲;7*、彩色的翅膀 5 8*、中华少年; 十一 6 口语交际·习作二;回顾拓展二;第二单元考试 7 9、穷人;10*、别饿坏了那匹马;11、唯一的听众 8 12*、用心灵去倾听;口语交际·习作三;回顾拓展三 9 第三单元考试13、只有一个地球;14*、鹿和狼的故事 10 15、这片土地是神圣的;16*、青山不老;口语交际·习作四 11 回顾拓展四;第四单元考试;17、少年闰土 12 18、我的伯父鲁迅先生;19*、一面20*、有的人 13 口语交际·习作五;回顾拓展五;第五单元考试; 14 综合性学习:轻叩诗歌的大门 15 综合性学习:诗海拾贝、与诗同行 16 21、老人与海鸥;22*、跑进家来的松鼠;23、最后一头战象 17 24*、金色的脚印;口语交际·习作七;回顾拓展七;第七单元考试; 18 25、伯牙绝弦;26、月光曲;27*、蒙娜丽莎之约 19 28*、我的舞台;口语交际·习作八;回顾拓展八; 20 第八单元考试;复习迎考 21 复习迎考 六年级 上册 三年级上册必备古诗语文八年级上册教案下载人教社三年级上册数学 pdf四年级上册口算下载三年级数学教材上册pdf 第一单元分析各课学习要点:《山中访友》:这是一篇构思新奇、富有想象力、充满好奇心的散文。作者“带着满怀的好心情”,走进山林,探访山中的“朋友”,营造了一个如诗如画的世界,表达了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重点是感受作者对山里的“朋友”,那份深厚的感情,并体会作者通过拟人、比喻、排比、想象来表达情感的方法。《山雨》:以独特的感受,神奇的想象和联想、清新的笔调向读者展示了一幅有声有色的山林雨景图,重点是体会对山雨及大自然的喜爱,同时感受语言的优美,作者通过联想和想象来表达独特的感受是对上一课的巩固。《草虫的村落》:作者以奇异的想象,追随着一只爬行的小虫,对草虫的村落作了一次奇异的游历,重点是感受作者对大自然,对小生灵的那片爱恋,体会作者如何观察,如何运用丰富的想象来表达自己的独特感受也是教学的重点。《索溪峪的“野”》:作者选取独特的视角,描绘了张家界索溪峪独特的美景。重点是在感受美的同时让学生体会作者如何表达自己的独特感受,从而提高理解力和感受力。教材单元专题:感受大自然单元训练重点:1、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的美好情操。2、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如何进行观察、如何展开联想和想象,表达自己的独特感受。3、品味优美的语句,通过背诵、练笔等形式不断丰富各自的语言。继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和搜集整理资料的能力。4、学习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描写景物。学习运用第二人称的手法写作。1.山中访友教学目的:1、积累优美丰富的语言材料。2、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感悟文中充满诗情画意的优美意境,激发学生写作兴趣,进一步提高学生写作水平;3、把握作者把进山看景说成是“山中访友”所传达的思想感情,品味优美的语言,体会文章第二人称的妙用;4、体会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让学生懂得人与自然要和谐相处;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温故知新,对比导入1.创设情境:用几句话口头描述一处熟悉的景物。2.导入:以往所学,多抓住景物的形、色、声、味来真实、细致地描写,属于写实;而这一单元课文则从另外一个角度写景。下面就让我们自读李汉荣先生的《山中访友》,体会一下哪里不同。(二)初步感知写法特点1.自主浸习:自由读全文,体会本文与你之前所学写实手法课文有什么不同。2.交流后小结:通篇运用了拟人手法,大量运用了想象手法,属想象类作品。(三)理解新词内涵1.温习方法:结合上下文,运用近反义词,拆词法,查工具书。2.练习自主解词。3.交流新词的理解(德高望重、知己、津津乐道、满怀)。(四)整体把握内容1.自主浸习:快速默读全文,找出作者在山中拜访了哪些朋友?2.组内合作:填出板书中的空。3.全班交流,完成板书内容。(五)访古桥1.自主浸习:第三节作者用了哪些方法写;这样写有什么好处——也就是说写出了什么?2.组内合作。3.全班交流,形成共识:用了比喻、拟人手法和第二人称,展开了丰富想象,写出了古桥历经岁月的漫长,为大众服务的奉献精神。(六)小结本课时学习内容和学习方法。第二课时1、回顾上课时学习内容和学习方法2、访树1.自主浸习:第4节运用了什么方法写,写出了什么?2.组内合作。3.全班交流:运用了拟人、想象和第三人称,写出了作者与鸟儿、露珠亲密无间,与树融为一体,陶醉在大自然中。3、自主浸习:跟随作者脚步,访问其他朋友(5、6节),作批注:运用了什么方法写,写出了什么?4、全班交流自学收获。5、全班探究:为什么以“山中访友”为题,从中体会出作者什么情感?6、学生自主质疑,全班探究所剩疑难。7、小结本课学习内容和学习方法。8、练习巩固:1.填写修饰词语()的老人()的山泉()的溪流()的山泉()的悬崖()的峡谷()的身躯()的额头()的白云()的回声()的仪式()的好心情2.书面品读好句(p4—3)。九、课后作业:1.《基训》2.背诵全文板书设计:古桥——德高望重的老人树——知己13.山中访友山泉溪流瀑布热爱自然悬崖白云云雀陶醉忘我落叶石头用什么方法写的:拟人(第一、第二人称)、想象、比喻、排比写出了什么:……教学反思: 2、山雨教学理念:  略读课文以学生的自学自悟为主,老师组织自学,点拨赏读部分,指导朗读。引导适当拓展。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正确读记“神奇、优雅、辨认、清新、欢悦、清脆、凝聚、奇妙无比”等词语。  2.感受山雨的韵味,体会作者对山雨的喜爱之情。  3.领悟作者是怎样细致观察、用心倾听山雨的,继续学习通过联想和想象来表达独特感受的方法。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个性化地感悟。引导学生通过自读自悟,感受语言的优美,体会作者对山雨的情感。教学准备:  1.学生读熟课文,勾画好词佳句,旁批写感受。收集写“雨”的优美词语,语段或写“雨”的诗文。  2.课件:课文插图,赏读的语段,拓展资料。教学课时:1课时。一、导入新课,创设情境  1.启发谈话:自然界中,美无处不在,只要细心观察,它准会让你一饱眼福。朗读“导读”。  2.揭示课题:今天我们要学的课文就是作者留心观察后为我们描绘的美丽的自然景观。  (板书课题) 二、自主浸习,梳理内容  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把课文读通顺。提醒读准字音,理解生词(课件)  2、谈谈对课文的初步印象。再分组竞赛朗读,引导学生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3、提出疑难之处。三、合作探究,品味赏析  1.自读感悟。带着“作者是怎样细致观察、用心倾听山雨的”这一问题,再读课文,画一画有关句子,并体会作者蕴含的情感及语言表达的特色。  2.组织交流,重点引导学生体会描写山雨的音韵美和色彩美的句子,通过反复朗读,领悟作者通过观察、倾听,引发了奇特的联想、想象,并运用了比喻等多种手法表达了自己对山雨的独特感受。  (l)感悟雨声的美妙、神奇。    (2)感情朗读,加深理解。谁能把优美动听的雨声、雨色变成朗读声来告诉大家?课件:A像一曲无字的歌谣,神奇地从四面八方飘然而起,逐渐清晰起来,响亮起来,由远而近,由远而近……  B雨声里,山中的每一块岩石、每一片树叶、每一丛绿草,都变成了奇妙无比的琴键。飘飘洒洒的雨丝是无数轻捷柔软的手指,弹奏出一首又一首优雅的小曲,每一个音符都带着幻想的色彩。  C这清新的绿色仿佛在雨雾中流动,流进我的眼睛,流进我的心胸。  ①自己练习,边读边体会。②抽生配乐朗读声,其他学生闭上眼睛想象,然后描述自己的想象。四、背诵积累,练习巩固  1.试背赛背课文。  2.交流学生教师收集的其他写“写雨”的词语,语段或诗文。  (1)组内合作学生收集的材料。  (2)集体欣赏3.写话:那么你眼中的雨又是怎样的呢?用几句话写下来吧!可以用自己的话写,也可以摘抄课文中和课外你收集的语句。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3、草虫的村落教学目标:   1.正确读写“静谧、追随、小巷、俏丽、烘烤、音韵、演奏、探索、勤勉、漫游、亲吻、左冲右撞、庞然大物、行色匆匆”等词语。   2.引导学生通过具体的语言文字,体会作者如何观察、如何展开联想和想象表达独特感受,进而感受作者热爱自然、热爱生灵的情怀。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如何进行观察、如何展开联想和想象,表达自己独特的感受。教学课时: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回顾本单元描写大自然的课文内容。2.今天,我们学习台湾作家郭枫的文章《草虫的村落》。二、出示新词,指名朗读。  (要求字正腔圆,发音清晰准确。重点指导“演奏”“行色匆匆”的读音,指导“谧”和“巷”的字形。)三、自主浸习,整体感知。  交流:1.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2.《草虫的村落》给你留下了什么样的印象?四、提出疑问,全班探究。为什么这些我们常见的草丛和虫子会在作者的笔下是一座奇妙而且快乐的村落呢?五、小结提升,交流感受。  1.小结示范:从这位勇敢的小侠客身上,我们体会到了一种成功者的喜悦,他是快乐的。2.引导提示: 这个音乐厅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在这样的地方听演奏会有怎样的感觉?  作者为什么认为甲虫的叫声“优于人间的一切音乐”,从中你体会到了什么?是什么力量使甲虫们这么勤勉地奔忙,你读懂了吗?再读课文,想一想,作者是怎样发现这个“草虫的村落”的?“我目光追随着爬行的小虫,作了一次奇异的游历。”(理解“追随”)3.总结:通过交流,我们体会到甲虫们在自己的天地中快乐地生活着,劳动着,也快乐地创造着。六、布置作业。  同学们,正是因为作者细致的观察、丰富的想象和独特感受地表达使课文中的小甲虫有情有意。请你回家后观察一种小虫,注意展开想象,融入自己的感受写一篇短文。             第二课时一、听写本课要求掌握的词语。二、修改评讲学生的短文。  1.学生出声朗读自改短文。  2.指名学生朗读自己的短文,师生一起修改点评(注意结合课文比较两者写法的异同),并总结升华。3.学生再次修改自己的短文。板书设计教学反思: 4、索溪峪的“野”教学目标:  1.认识“赋、淑、撅、叟、涤”5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索溪峪风景区天然野性的自然风光。  3.领悟作者抓住景物特点、先概括表达再具体描写的表达方法。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回顾旧知,创设情境:  1.背诵《桂林山水》中写山写水的语段。(本课在内容情感上和表达形式上与之相仿相近。)  2.诵读《迷人的张家界》。(索溪峪是张家界的一个主要景点。)二、按照阅读提示分小组自学:  1.读课文,注意生字的读音。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  2.每个自然段写了什么,“野”在课文中是什么意思。  3.把你觉得写得好的地方多读读,体会这样写好在哪里。三、全班讨论交流,相机品读语言四、探究表达方法  1.指名读课文第二自然段,思考:课文是怎样写出索溪峪山的那种野性的美的,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情?  2.讨论交流。教师引导学生将索溪峪的山与桂林、庐山、泰山作比较谈体会,概括出写法上的特点是先总体概括再进行具体描述。  3.从水野、物野、游人野这三段中选择自己喜欢的一段,举例说说领悟到的表达方法。五、练习巩固  1.自己练习朗读。  2.把自己最喜欢的部分读给小组的同学听,然后交流一下,自己最喜欢哪一部分,为什么喜欢。大家进行评议。 六、布置作业:  把你认为最美的一段摘抄在读书笔记上,并写下读后感。 板书设计教学反思: 口语交际·习作一学习目标:  1.通过口语交际,增强学生表达、倾听和乐于与他人交往沟通的能力。  2.学会展开联想和想象,表达自己的独特感受。  3.根据交流的情况,选择一项进行习作。  4.通过交流与讨论,发现作文的不足之处并认真修改自己的作文。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关于音响的录音。  学生:1.观察一种植物或一种动物,或者是一种自然现象。     2.准备自己游览风景名胜后的照片与及相关文字资料。     3.交流第一项内容的同学可以制作头饰。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口语交际一、揭题导入二、自读提示,明确要求  1.自读“口语交际·习作一”各板块的学习提示,整体了解本次口语交际的内容。  说说本次口语交际的主题和内容分别是什么。  2.师生共同确定每一项口语交际的要求和内容。  成为大自然中的一员:想象自己是大自然中的一员,然后把看到的、想象到的和感受到的说清楚。  走进音响世界:说说自己听到的各种各样奇特的大自然的声音。回顾暑假生活:主要向大家说说自己暑假游览的风景名胜及自己的感受,特别说说在游览欣赏过程中的联想和想象。三、分块讨论,组内交流:  1.学生自选某一方面内容,按要求进行准备。2.同桌或分类进行组内交流。四、示范带动,交流 评价 LEC评价法下载LEC评价法下载评价量规免费下载学院评价表文档下载学院评价表文档下载 :  1.每一组推荐一名学生进行交流。  2.选择同一项内容的同学合作向全班汇报。为增强趣味性,选择第一项的同学可戴头饰合作交流。  3.评议。对向全班交流的同学进行补充、提问等,开展对话,说说听后的感受。            第二、三课时 习作一、交流谈话,激趣导入二、选材命题,明确要求  (1)选择话题,确定材料。  选择“成为大自然中的一员、走进音响世界、回顾暑假生活”三个话题中的一个,确定写作材料。暑假生活有很多可写的内容,这次主要以浏览风景名胜后对祖国大好河山的赞美为主。  (2)大胆构思,精巧命题。   简单交流本组课文的题目,引发学生的积极思维。   师生共同讨论出一些题目:  (3)习作要求。(投影出示)学习本组课文的写法,运用到自己的习作中去。三、试写初稿,进行修改  (1)学生进行习作,教师巡回指导,并对有困难的学生进行个别指导。  (2)学生完成初稿,进行自我修改。(3)组内互读互改。四、朗读赏析,交流评议  (1)每小组推荐一至两位同学,教师作适当调整,分三大类由学生朗读,引导学生进行赏析。  (2)学生交流评议。(3)教师点评。特别要肯定习作中体现出的“独特感受”,恰当地运用联想和想象。五、再次修改,誊抄习作再次修改自己的习作,清楚认真地抄写在作文本上。  回顾·拓展一学习目标:   1.通过回顾、交流学习本组课文后的收获,引导学生学习作者通过联想和想象来表达独特感受的方法。   2.读背并积累古诗句。交流平台:  (1)回顾本组四篇课文,说一说《山中访友》《山雨》和以前学过的《桂林山水》《观潮》等在表达方法上有什么不同?  本组课文,作者投入大自然的怀抱,领略大自然的风姿,倾听大自然的声音,与大自然互诉心声,交流感受。在表达自己独特感受的过程中,充分运用联想和想象。  (2)联系《草虫的村落》,小组内交流自己的收获和体会,体会联想和想象的魅力。  (3)交流课外阅读中读到过的类似文章,说说自己的体会和感悟。介绍相关的课外阅读文章及书籍。日积月累:(1)在许多描写景物,赞美祖国大好河山的诗作中,诗人以其独特的视角,大胆想象,抒发情感,留下了光辉的篇章,今天我们就来欣赏其中的几句。  (2)出示日积月累中的句子。(3)选择其中的几个诗句,体会诗人在写景过程中的联想与想象。  (4)背诵并积累这些诗句。有兴趣的同学读读背背原诗。趣味语文:  (1)自由读故事。  (2)同桌自己的理解。  (3)全班交流,体会一字诗的妙处。教学反思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分析各课学习要点:《詹天佑》:通过描写人物的言行、心理活动的语句,体会詹天佑的爱国主义精神。《怀念母亲》:引导学生抓住那些表情达意的关键词句,通过朗读感悟,理解作者对两个母亲同样崇高的敬意和同样真挚的爱慕。《彩色的翅膀》: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战士小高最后说的那段话的含义,感受边防战士热爱海岛、扎根海岛、建设海岛的高尚品德。《中华少年》:让学生朗诵诗歌来表达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学习本诗,重在朗读,可以引导学生自由朗诵、分角色朗诵,还可以表演朗诵,在反复的诵读中,体会使人表达的情感。单元训练专题:祖国在我心中单元训练重点: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中华儿女报效祖国、为国争光的赤子之情,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为祖国日新月异的变化感到自豪。2、凭借注释和工具书读通、读懂课文,掌握本单元重要的生字新词,能恰当地运用。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3、继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和搜集整理资料的能力。5.詹天佑教材分析:《詹天佑》是九年义务教育小学六年制第十二册教材第二组课文的精读篇目。文章以人物的名字为题,重点记叙了詹天佑一生中最重要的事迹-----主持修筑第一条完全由我国的工程技术人员设计、施工的京张铁路,为读者勾勒出了一位杰出爱国工程师的高大形象。文章层次清晰,内容生动,字里行间流露着对中国人民智慧和力量的赞颂,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优秀教材。全文围绕“杰出、爱国”而展开,教学时应以此为线索,在充分阅读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抓住具体事例,结合重点的词句,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课前准备:  1、师生搜集关于詹天佑的相关资料。2、预画5、6节示意图。教学要求:  1、学习课文,了解杰出爱国工程师詹天佑的事迹,激发热爱祖国、立志为祖国做贡献的思想感情。  2、学会生字、新词,结合具体语境理解它们的含义。  3、结合具体事例,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詹天佑的杰出才华和爱国精神,同时在他的科学态度和刻苦精神中受到启迪。  4、培养学生合作探究、动手实验的能力。  5、有感情朗读课文。背诵喜欢的段落,训练思维,发展语言。教学流程第一课时 一、介绍詹天佑,创设情境1.交流课外搜集的詹天佑的相关资料。2.师补充:14岁——17岁——20岁——44岁~48岁——58岁二、疏通词义1.回顾理解词义的五种方法。2.同桌交流本课新词词义。3.探究提出的难理解词语意思。三、把握内容1.自主浸习:分全文为四段,并思考分段理由。2.向全班汇报,统一认识。介绍——起因——经过——结果3.组内合作,完成板书中的内容填空。四、学习第一段1.你认为课文是围绕哪句话来展开的?2.出示第3句,练习缩句。五、作业第二课时一、学习第二段——起因1.自主浸习:思考你对“有一家外国报纸轻蔑地说”这句话的理解。提示:结合上下文理解为什么会轻蔑和“还没有出世”。3.组内合作后全班交流体会。二、学习第二段——经过1.练习把第四节分成四层,并说说这样分的理由。2.自主浸习:找出你认为关键的语句,批注出你的体会。3.全班交流体会,相机品读重点语句1)从“工作首先要精密”一句中体会工作严谨,一丝不苟。2)从“他总是想”体会出高度负责和爱国信念。4.自读第五节,请两生板画居庸关隧道和八达岭隧道示意图。5.全班探究:画的对不对,为什么?这样开凿隧道有什么好处,又有什么困难?6.自读第六节,请一生上台演示火车通过“人”字形线路。三、学习课文写法1.快速读全文,思考课文的写法。2.小结写法:1)以具体事例写人2)按事情发展顺序叙述3)首位呼应4)通过关键语句刻画人物形象。板书设计作业设计教学反思:6.怀念母亲教学目标:   1.学会8个生字,能正确读写词语。能抄写对祖国魂牵梦萦的句子。   2.感悟课文内容,能抓住关键词、句、段和日记,体会季羡林爷爷思念祖国的情感,感悟爱国情。   3.感情朗读。   4.搜集文中相关的资料。教学重难点:能抓住关键词、句、段和日记,体会季羡林爷爷思念祖国的情感,感悟爱国情。(体会语句含义:分层法)教学准备:学生搜集关于季羡林的资料和阅读文章《永久的悔》,《我的中国心》的歌碟。教学程序:               第一课时一、旧知导入:1.第一单元我们是怎样体会语句写法的?(怎么写的,写出了什么)2.本单元我们重点学习用分层法体会关键语句的含义。3.今天学习第6课。你们对作者季羡林有什么理了解?(国学大师)二、疏通词义出示“弃养、终天之恨、頻来入梦、寝不安席、怅望”,指名解释,巩固常用解词方法。三、初读课文,梳理内容和结构1.自主浸习:自由读全文,想想文章主要写了哪两个母亲,作者的怀念包含哪两种情感2.全班交流并板书填空。3.探究结构和内容1)两个问题答案都在第一节,这是个什么样的段落?(中心段)2)对读第一段和最后一段,体会出首尾呼应的布局。3)作者在哪些节表达他对生母的怀念,哪些节表达他对祖国的怀念?4)第3节即怀念生母,又怀念了祖国,这是个什么段落?(过渡段)四、体会第3节语句含义1.出示“頻来入梦”一句。为什么会頻来入梦呢?2.组内合作、汇报,练习分两层表述含义。作业设计             第二课时 一、回顾上课时内容导入,创设情境。二、体会表述怀念的关键句子含义。1.引导学习16日的日记1)自主浸习:默读日记,括出关键语句,批注自己的体会。2)全班汇报,相机探究:凄凉是因为什么?甜蜜又因为什么?怀念祖国甜蜜又凄凉,这矛盾吗?——(互为衬托)3)练习表情诵读,读出自己的体会。4)小结方法:括出关键句子,圈点重点词语,用分层法批注体会。2.学习第二节1)自主浸习:运用方法学习第二节,作批注。2)组内合作:交流对关键句子的体会。3)全班汇报,相机探究:作者和母亲生活了多长时间?六年多的共同生活,一旦母亲弃养,却抱终天之恨,这矛盾吗?4)练习表情诵读,读出自己的体会。3.练习巩固:默读18日、20日、28日的日记和第5节、第6节,批注自己的体会。4.组内合作后,全班交流体会,并表情诵读。三、小结提升1.指名小结内容和写法。2.讲授题材特点通篇围绕怀念而写,开门见山、首尾呼应,中间交织而又形象地描写对生母和祖国的怀念之情,形散神不散,这就是散文的特点。四、练习巩固:《基训》六、“精彩挑战”。作业设计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7*彩色的翅膀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边防战士在艰苦的条件下热爱海岛、热爱祖国的情感  2.了解自然界中瓜果蔬菜的收获与昆虫之间的关系。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  1.了解边防战士爱祖国海岛的独特方式,体会战士的爱海岛、爱祖国的情感。  2.了解自然界中瓜果蔬菜的收获与昆虫的关系。  难点:理解战士小高最后说的那段话的含义,感受战士们对海岛的热爱,对祖国的热爱。教学准备:课前阅读自然界中瓜果蔬菜的收获与昆虫之间的关系的资料。教学程序:(一)导入新课   读课题,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二)明确学习目标,创设情境  1读略读提示,想想这节课的学习任务是什么?  2.带着这两个问题学习本文。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同桌分段读课文,注意纠正同学的读音,将课文读正确读通顺。   2.再读文,提出不理解的词语或不懂的地方。   3.默读课文,想想这篇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四)自读课文,体会情感   1.自主浸习:快速浏览课文,想想小高为什么把昆虫带往宝石岛?(注意联系课前阅读的资料考虑)   2.汇报交流,引导生用“因为……而且……所以”的组合关联词表述。   3、找出让你感动的地方,多读几次,并在旁边做上批注,写上自己一些感受。(五)交流表达,朗读深化,归纳总结。   1.交流自己的感受。   2.从你们所找句子中,可以体会到一个什么中心?读所勾画的句子。   3.有感情地朗读你最喜欢的句段。板书:   7*彩色的翅膀   边防战士爱海岛、爱祖国作业:《基训》第七课教学反思:8.*中华少年教学目标: 1.能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诗意。  2.尝试分角色朗诵或表演朗诵,感受诗歌真挚的爱国热情和中华少年强烈的历史使命感。课前准备:  学生:自学课文,找一找,你可以从诗中找出哪些有所了解的景物、人物和事件?收集相关的资料。教学过程: 一、读通,把课文读得字正腔圆  1.自主浸习:自由朗读课文,带有生字、新词的句子多读几遍,划出自己觉得难理解的词语。  2.全班交流,共同理解难词,巩固五种常见解词方法。  3.把全班同学分成四个大组,分别承担“甲、乙、丙、丁”四个角色,一齐分角色朗读课文。教师适时纠正、指导。二、读懂,把课文读得有声有色。  1.自由朗读课文,一边读,一边想象诗歌的情境,说说自己最喜欢读哪一个段落。  2.指名朗读自己喜欢的段落,教师适当指导与点拨。  第1自然段:我们都是中华少年  引导学生划出“高原──雪莲”、“宝岛──乳燕”、“草原──雄鹰”、“黄土坡──红高粱”。  自由说说: (1)透过这些词语,你有哪些与此相关的联想? (2)把四组词语联系起来想一想,你又想到了什么?  指名四位同学分角色朗读第一段诗句。  第2自然段:共同的家园  大声朗读。  祖国的大好河山还有哪些给了你人生的启迪,借鉴诗歌的表达试着说一说。  指名四位同学分角色朗读第二段诗句。  第3.4自然段:千年文化、中华精神  在这两段诗中,出现了哪些你熟悉的先人与先烈?你最想跟同学们介绍的是哪一位?  指名学生作简要的发言,特别要引导学生理解诗句的用典,如,《水浒传》《三国演义》的主要内容;由五月端阳与爱国诗人屈原;中秋月色与中华传统等。   第5自然段:苦难的母亲,惊醒的睡狮   出示:   黄河的纤夫拉不直问号般的身躯,   长城的古砖挡不住洋炮的弹片。   多次指名朗读这两句诗,引导学生联想,描述仿佛看见的场景。   出示并提问:   啊!是七月的星火,南湖的航船,   让东方的雄狮从噩梦中奋起。   教师:本句当中涉及的是哪儿一次重要的历史事件?   “春天的故事”响彻大江南北,   中华啊!展开了崭新的画卷。   教师:这句诗写到了什么历史事件?   指名四位学生分角色朗读第三、四段诗句。   第6.7.8自然段:中华的未来,少年去开创   四人小组为单位,练习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读,遇到不明白的诗句,可以问老师。指名小组,汇报朗读。教师作精要的点评,以肯定与鼓励为主。三、读美,把课文读得声情并茂  1.自由朗读全文,试试用一两句简洁扼要的话,说说读了这一首诗的体会。  2.推荐班级当中朗读最好的4位同学,分别担任“甲、乙、丙、丁”四个角色,表演朗读。在表演之前,提醒四位同学,先在自己的课文里做一些记号,以免在表演朗读的时候,读错句子。  3.四位学生表演朗读,有条件的为朗读配上背景音乐。4.自由组合,排练诗朗诵:《中华少年》。作业:1.《基训》2.收集朗诵诗,课外开展诗歌朗诵会。  板书:教学反思: 口语交际•习作二教学目标: 1.通过不同的形式,表达自己的爱国情感。 2.能大胆地在众人面前展示自己的才能。 3.学生能在写作中围绕“祖国在我心中”这个主题,以演讲稿或读后感的形式表达真情实感。教学重难点:演讲是重点,也是难点。如何在演讲中表达爱国情感,如何写演讲稿能做到观点明确,有感染力和号召力,都需教师多花工夫。教学准备:优秀演讲稿的范文教学程序:            第一课时(口语交际)一、引出话题:  在这次“祖国在我心中”的综合性学习过程中,同学们都很认真,搜集了大量的资料,今天这节课,老师给你们搭建一个舞台,召开一次“祖国在我心中”的学习汇报会,请同学们把自己的学习成果奉献出来,和大伙一同分享。二、确定汇报形式,小组排练  1.读口语交际的要求,明确汇报形式。  (展示自己的综合性学习成果,形式不一) 2.分小组讨论汇报形式  建议:根据组内的材料情况和小组同学的的特长确定汇报形式。 3.根据汇报形式,组内排练。若是选择的演讲,那么先在组内演讲,再选出演讲得好的同学在全班表演。讲故事组也是如此,而朗诵散文和诗歌的可全员参与,也可择优上台。三、汇报会开始,同学评价:  1.宣布汇报会开始  2.小组抽签上台,同学根据汇报情况做出公正的评价,选出最优秀的汇报者。鼓励小组集体汇报形式,体现集体精神。  3.根据评价,给最优秀的汇报者颁奖。 四、总结:                      第二课时(习作)一、明确习作要求  1.读习作要求,说说今天的作文写什么?  (演讲稿或读后感。)  2.这次作文有哪些要求?   写演讲稿要符合 格式 pdf格式笔记格式下载页码格式下载公文格式下载简报格式下载 ,要结合具体材料把表达的观点写清楚,要点明主题,有号召力。   写读后感要表达真情实感。   不管写什么,都要围绕“祖国在我心中”的主题。二、写作指导  1.明确演讲稿的格式   (开头:根据听讲人的身份,写上适当的称呼。正文:结合具体材料把表达的观点写清楚。结尾:点明主题,发出号召。)  2.怎样写好“祖国在我心中”的演讲稿呢?  (1)出示范文《祖国啊,母亲》,师演讲。祖国啊,母亲 (2)听了老师的演讲,你有何感受?    (心潮澎湃,激动……) (3)这说明演讲稿有什么特点呢?(具有感染力和感召力)  我们再默读这篇演讲稿,说说它还有哪些与其他文体不同的地方? (观点明确,具有感染力和感召力,没有具体的故事情节,没有确定的人物,没有确定的景,重表达情感,象在谈话。)  (4)生再分析,这篇演讲稿的观点是什么?他运用了哪些材料说明观点?  (观点:歌颂祖国发展快。材料:修油田、高楼、柏油马路,载人宇宙飞船成功发射和返回、体育事业的飞速发展。)  3.作前准备:  (1)你们课前也搜集了大量的关于爱国主义方面的演讲稿,你们能不能把自己搜集的材料作一下分析,分析出它的特点。然后推荐给大家。  (2)在组内交流搜集的演讲稿    赏析了这么多范文,你现在确定自己演讲稿的观点了吗?    (祖国的科技发展迅速、祖国地大物博、祖国景色秀丽……)  (3)观点明确了,你打算用哪些材料去充实它呢?学生自由谈。(注意引导学生要围绕观点选材,不要偏离。)三、写作实践  自己写作,不愿写演讲稿的同学写读后感,注意的是要表达真情实感。四、作文交流、评改  1.同桌交流,互相评价。  2.自己修改五、美文赏析。  学生读优秀作品,同学赏析写得好的地方。 回顾•拓展二教学目标:  1.善于和同学分享读书学文的感受,提高表达能力。  2.交流综合性学习的开展情况,并进行成果展示。  3.积累名人名言,感悟伟人的爱国情操,受到感染,积累语言。课前准备:  1.整理在综合性学习活动中搜集到的有关爱国的格言、古诗词。2.展示活动前,师生共同设计布置展示区域。交流平台: 一、忆课文,交流收获: (1)用直线将相关的词语连起来,并说说理由:    季羡林  京张铁路    詹天佑  《怀念母亲》    雷达兵  蝴蝶    小高   授粉 (2)回忆说说学过的课文中,哪些人、哪些事打动了你,给你留下了比较深的印象?和同桌交流,再推荐全班交流。 (3)引导评议:大胆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 二、谈活动,交流感受:  (1)谈谈本次综合性学习中都开展了哪些活动?  (2)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交流;也可以是同一主题活动的同学进行合作交流。  (3)引导学生说说在活动中遇到了什么困难、问题,是怎样克服、解决的?由小组内指定同学进行 记录 混凝土 养护记录下载土方回填监理旁站记录免费下载集备记录下载集备记录下载集备记录下载 。  (4)推荐交流活动情况,对于还没有克服解决的问题和大家一起讨论,提出方案。  (5)谈谈自己在活动的开展过程中得到了哪些收获?  (6)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组内成员的自我评定,然后引导全班进行互评。日积月累  1.出示日积月累中的名人名言。   ⑴自由朗读这些名人名言。   ⑵选择其中的一两句名言,说说含义。   ⑶展开想象:你仿佛看到他们在说这些话的时候,是怎样的心情?怎样的表情?   ⑷朗读并背诵这些名言,进行语言积累。 2.交流自己收集的爱国格言或古诗词。  (1)朗读自己收集的爱国格言或古诗词。  (2)介绍所收集句子或古诗词的意思,谈谈自己的想法。  (3)以小组为单位互相交流积累展示台  1.观察展示台图片,读伙伴的话,说说这些学生分别展示的是什么?  2.以组为单位,确定自己组内展示的内容,展示的形式,展示的特色以及分工情况。鼓励学生超越课文中展示的形式,自行设计新的展示形式。3.各组共同讨论,互相协作,进行展示准备。4.各组轮流介绍,并把自己组的作品带到展示区域进行展示、介绍。  5.组织学生进行参观学习。6.评选最佳展示组及“惜时奖”“才艺奖”“创造奖”“勤劳奖”。教学反思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分析各课学习要点:《穷人》:课文在写作上特色鲜明,通过对环境和人物心理、对话的描写,刻画了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环境描写有力地烘托出主人公勤劳、善良的品质。关于桑娜心理活动的描写真实地展现了桑娜的内心世界,刻画了一个充满爱心、乐于助人的穷苦劳动妇女的形象。渔夫与桑娜的对话,个性鲜明,恰如其分地表达了人物的真情实感。《别饿坏了那匹马》本文语言简朴,主要通过人物的言行、神态和心理描写表现人物的品德。《唯一的听众》本文有两条线索,一条是“我”的心理、行动的变化,一条是老妇人的语言变化。全文围绕这两条线索展开,脉络清晰,层次分明。本文语言质朴、清新、很有美感,深深地打动着每一位读者。《用心灵去倾听》课文采用儿童的视角观察事物,选取一些平凡的琐事来表现人物品质,语言朴素自然,平凡中包含深情,读来真实可信,生动感人。课文多处运用了前后照应的手法。教材单元专题:心灵之歌单元训练重点:1、让学生把握课文内容,感受人物的美好品质。2、学习作者通过环境和人物心理、对话的描写,刻画人物形象、抒发真情的写法。3、进一步领会文章的写作手法,体会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备注:9.穷人教学要求:一、引导学生体会劳动人民之间相互关心,宁愿自己受苦也要帮助别人的高贵品质。  二、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朗读进一步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掌握人物的特点。  三、认识本课这描写人物的心理活动,表现人物特点的写作方法。四、理解本课生字词:心惊肉跳、勉强、倾听、探望、张罗、忐忑不安、自作自受、黧黑。课时安排: 二课时。  第一课时:导入新课,范读课文,学习课文,弄清人物关系,理清文章段落层次,试读课文,讲读第一段。  第二课时:讲读二、三两段,总结课文。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二、范读课文:三、读后谈话:  听了一遍,哪儿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你同情谁?你爱谁?四、自学课文五、理清人物关系    有哪些人物?  板书:          桑娜          五个孩子          渔夫(桑娜的丈夫)          西蒙寡妇一个孩子          谁是主要人物?六、分段   1.桑娜焦急地等待着出海打渔的丈夫归来。   2.西蒙死了,桑娜把西蒙的孩子抱回自己的家里。   3.渔夫归来,知道西蒙的情况后,主动提把孩子抱回家。七、试读课文   结合解释"心惊肉跳、""忐忑不安"。   正音:张罗、勉强、自作自受。八、读讲第一段  1.我们先看第一段。课文一开始就让我们看到一个什么画面。  2.指点:从地上扫得干干净净,炉子里的火没有熄,搁板上放着食具这些简单的摆设可以知道这是一个穷苦的但还勉强可以维持生活的家庭。  3.从没有熄灭的炉火和没有擦净的食具告诉我们,桑娜一边补着破帆,一边在做什么?  4.课文中哪一个词语。写出了桑娜此刻恐惧的心理?(心惊肉跳)   全班齐读。  5.桑娜焦急地等待着丈夫,夜深了。第二节写了几层意思?(三层)  第一层:深夜不见丈夫归来。  第二层:沉思:插叙从丈夫想到生活的贫穷。  第三层:倾听风声,祈求上帝保佑。  6.指导朗读  第一层:焦急。"十下,十一下",重音,第一下都打在桑娜的心上。第二层:沉思,是插叙,读得平静些。第三层:焦急地祈求。   7.朗读桑娜沉思的内容和桑娜说的话。                第二课时一、导语:  上一课,我们学了《穷人》的第一段。这一课,我们继续往下学.二、讲读课文  第二段.  1.描述:桑娜再也坐不住了,她冒着风暴来到海边,想能看到丈夫的小船,可是漆黑的大海,什么也看不到。  现在,我们的视线随着桑娜的身影,移到寡妇西蒙的门口。课文又给我们描写了一个画面。我们仿佛又看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提示:我们仿佛看到_____________。(交代清楚时间、天气、特定的环境、人物的形象。)  2.天又黑又冷,海上起了风暴,出海打渔的丈夫还没有回来,她为什么来到西蒙门口(稍停)她是怎么想的?课文接连三次写了桑娜的"想"。  3."桑娜一次又一次地敲门,仍旧没有人答应"桑娜又想:"莫不是出什么事了?"不难看出,这时,桑娜的心情紧张起来。一进门,她看到悲惨情景,应该怎么读,速度是快些,还是慢些,你自己在下面试试。  4.这时我们又看到,在已经死了的寡归的身边,睡着两个孩子,这儿描写了一个细节,你们看出来了吗?  5.渲染:西蒙死了,孩子睡得这样的香甜,说明孩子还根本不懂事。读的时候,好像没有发生什么事,显出孩子的天真、不懂事。越是读出孩子不懂事,越是使是使人感到凄凉、悲惨。  6.强调指出,啊,是桑娜把孩子抱回家,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用头巾裹好,抱回家里。  学到这儿,老师出一个小练习,考考你们有没有把上下文看懂。  出示:桑娜()把孩子抱回家。表示她一下子拿定主意,态度很坚决。  渲染:她有没有想,家里多了两张嘴,吃饭更困难?(没有)她有没有想,把人家的孩子抱回家,自己的孩子会更苦?(也没有)她有没有想家里七口人如今变成九口人,丈夫会更苦?(也没有)有没有想到这样她自己会更苦,(更没有)这些都没有想。  朗读。  教师读本小节一、二两句,学生齐读第三句"她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但是她觉得非这样做不可。"  出示:理所当然,义不容辞。  7.你们看,她把两个孩子放在床上,让他们同自己的孩子睡在一起。这时,我们仿佛看到第三个画面,桑娜不安地坐在床前,身后的帐子里睡着七个孩子。(稍定,让学生想象一下那动人的情景。)  这时桑娜有些害怕了,课文上用了一个什么词,显出了她心里很不平静。  (忐忑不安)  她为什么这样地不安,哪一句话是最主要的?("自己的五个孩子已经够他受的了……")"他"是谁,后面省略了,你们能给她补上吗?  所以她说"这可不是闹着玩的"。她想到丈夫可能会责怪她,甚至会揍她。因为他们实在太穷了?quot;一家七口人"只能"勉强填饱肚子"。  指导朗读。"不安地""断断续续地"  指名读。  示范:"是他来了!"(害怕他回来)"不,还没来!"(后面感叹号,他还没回来,又怕他不回来,矛盾的复杂的心情。)"那也活该,我自作自受,……嗯,打我一顿也好。"(表示她心甘情愿,语调稍微平些。)  男生读。  指名读。  指点:越是穷,越可以看出这个穷苦渔民的妻子宁愿自己受苦,也要帮助别人的高尚的品质。  8.描述:桑娜沉思着,久久地坐在床前,不安地等待着丈夫的回来。  指导朗读:  门,突然门开了,桑娜紧张、不字,连眼睛都不敢抬起看他,当然说话也不会高声了。  而丈夫是个渔民,魁梧、黧黑,说说一定是声音宏亮、粗犷,但和风暴搏斗这么久,死里逃生,拖着破网回来,显得疲劳,情绪沮丧。  男女生对读第一组
本文档为【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个人认证用户
不系舟红枫
从教近30年,经验丰富,教学水平较高
格式:doc
大小:368KB
软件:Word
页数:0
分类:初中语文
上传时间:2018-10-29
浏览量: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