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五代十国研究中文论着目录(上)

五代十国研究中文论着目录(上)

举报
开通vip

五代十国研究中文论着目录(上)刊賈二強、拜根興主編:《中國唐史學會會刊》第三十一期,2012年11月,第32-56頁。五代十国研究中文论著目录(上)胡耀飞整理凡例1、本目录分史料整理、专著、学位论文、单篇论文、书评五大部分,总括中文学界五代十国中文论著情况。其中“史料整理”一类,所收为今人关于五代十国史料之考证、辑佚专书,并以出版时间为序。2、单篇论文分五代、十国两大部分,皆以作者姓氏汉语拼音为序,同一作者多篇论文以发表时间为序。3、史料整理、专著、学位论文、书评,不再细分五代、十国之时代和地域区别,亦不细分历史和文学。...

五代十国研究中文论着目录(上)
刊賈二強、拜根興主編:《中國唐史學會會刊》第三十一期,2012年11月,第32-56頁。五代十国研究中文论著目录(上)胡耀飞整理凡例1、本目录分史料整理、专著、学位论文、单篇论文、书评五大部分,总括中文学界五代十国中文论著情况。其中“史料整理”一类,所收为今人关于五代十国史料之考证、辑佚专书,并以出版时间为序。2、单篇论文分五代、十国两大部分,皆以作者姓氏汉语拼音为序,同一作者多篇论文以发 关于同志近三年现实表现材料材料类招标技术评分表图表与交易pdf视力表打印pdf用图表说话 pdf 时间为序。3、史料整理、专著、学位论文、书评,不再细分五代、十国之时代和地域区别,亦不细分历史和文学。4、五代部分分政治与军事、 制度 关于办公室下班关闭电源制度矿山事故隐患举报和奖励制度制度下载人事管理制度doc盘点制度下载 与律典、文学与科举、艺术与考古、思想·哲学·宗教、经济与社会、文献整理、史学与史学史、冯道研究共九小块,少数皆有涉及的论文,以所论重点为限列入某小块。此部分论文中,若标题以五代十国为整体论述对象而兼及十国者,亦不予归入十国部分。6、十国部分设有总论,收纳总论五代时期“五代”以外政权者,以及活动范围跨越诸国的南方人士的研究。然后按照地域和国别,分吴·南唐、前蜀·后蜀、吴越、王闽、马楚·荆南、南汉·交趾、秦岐·晋·燕·北汉共七小块。凡与该地域和政权直接有关之史学、文学论文,皆予列入,而不再如五代部分那般做更细之区分。另外,再设置十国总论,并从吴·南唐中别出南唐文学,从前蜀·后蜀中别出西蜀文学,从吴越中别出吴越佛教。7、五代部分和十国部分从标题上或有重合的论文,重复列入各相关板块,以资比对参考;十国政权之间有重合的论文,亦重复列入各政权板块。8、五代十国史研究,通常附着于唐史研究,故大多数唐史论文皆以“唐五代”、“隋唐五代”为题,此种情况按内容比重斟酌选录;同理,宋史研究论文也经常前溯晚唐五代史事,亦斟酌选录。另外,以“唐宋之际”、“唐宋变革期”为题之论文,以及从宏观方面关注唐宋变革的论文也兼收并蓄;但是,单纯以“唐宋”命名之论著,因有关五代部分比重甚少,暂时略去,请自行查阅唐史或宋史领域相关论著索引。9、为节省篇幅起见,本目录对于一些水平欠佳的论著酌情删减,不过台湾、香港方面的论著因大陆不易获知,尽量全面收录;又略去论文所在期刊页码,略去期刊具体版别,略去辑刊主编姓名。10、本目录之编纂,为本人鉴于《二十世纪唐研究》、《二十世纪宋史研究论著目录》之对五代十国的忽略而发起,以便于学界检索,敬请来函批评指正!我的电邮:taishizhen1986@yahoo.com.cn刊賈二強、拜根興主編:《中國唐史學會會刊》第三十一期,2012年11月,第32-56頁。一史料整理管效先:《南唐二主全集》,上海:商务印书馆,1930年;1935年。林大椿:《唐五代词》,上海:商务印书馆,1933年;文学古籍刊行社,1956年。章崇义:《李后主诗词年谱》,上海:南京书店,1933年;香港:龙门书店,1969年。华钟彦:《〈花间集〉注》,上海:商务印书馆,1934年;郑州:中州书画社,1983年;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86年;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2008年。李冰若:《〈花间集〉评注》,上海:开明书店,1935年;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3年;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9年。唐圭璋:《南唐二主年谱》,上海:正中书局,1936年。吴廷燮:《五季方镇年表》,沈阳:辽海书社,1936年。汪德振:《罗隐年谱》,上海:商务印书馆,1937年。陈垣:《〈旧五代史〉辑本发覆》,北平:辅仁大学,1937年。钱文选:《钱氏家乘》,上海:商务印书馆,1939年;上海书店出版社,1996年。王仲闻:《南唐二主词校订》,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7年;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李一氓:《〈花间集〉校》,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詹泰安:《李璟李煜词》,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夏瞿禅(夏承焘):《南唐二主年谱》,台北:文海出版社,1974年。严一萍:《〈五代史记注〉校订》,台北:艺文印书馆,1976年。张泽咸:《唐五代农民战争史料汇编》,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夏承焘:《五代南唐冯延巳先生正中年谱》,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0年。张万起:《新旧五代史人名索引》,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傅璇琮、张枕石、许逸民:《唐五代人物传记数据综合索引》,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陈敦贞:《唐韩学士偓年谱》,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2年。张璋、黄畲:《全唐五代词》,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诸葛计:《南唐先主李昪年谱》,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87年。诸葛计、银玉珍:《吴越史事编年》,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89年。蓝立蓂:《刘知远诸宫调校注》,成都:巴蜀书社,1989年。向燕生:《隋唐五代时期幽州资料》,北京:紫禁城出版社,1991年。方积六、吴冬秀:《唐五代五十二种笔记小说人名索引》,北京:中华书局,1992年。吴汝煜:《唐五代人交往诗索引》,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年。缪荃孙:《补五代史方镇表》,《稿本丛书》第九册,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1996年。萧继宗:《花间集》,台北:学生书局,1996年。刘孝严:《南唐二主词诗文集译注》,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97年。郑滋斌:《马令〈南唐书·本纪〉考释及史事补遗》,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97年。刊賈二強、拜根興主編:《中國唐史學會會刊》第三十一期,2012年11月,第32-56頁。朱玉龙:《五代十国方镇年表》,北京:中华书局,1997年。诸葛计、银玉珍:《闽国史事编年》,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7年。宋衍申:《两五代史辞典》,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8年。邓嘉德:《五代南唐山水画家:荆浩、关仝、董源》,成都:四川美术出版社,1998年。傅璇琮:《唐五代文学编年史》,沈阳:辽海出版社,1998年。朱恒夫:《新译〈花间集〉》,台北:三民书局,1998年。王文才、王炎:《〈蜀梼杌〉校笺》,成都:巴蜀书社,1999年。曾昭岷、曹济平、王兆鹏、刘尊明:《全唐五代词》,北京:中华书局,1999年。郭声波、王蓉贵:《新旧五代史地名族名索引》,成都:四川辞书出版社,2000年。齐涛:《韩偓诗集笺注》,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0年。梁天瑞:《吴越书》,台北:宏文艺苑,2000年;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12年。王文泰:《闽国史汇》,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00年。郁贤皓:《唐刺史考全编》,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2000年。陈继龙:《韩偓诗注》,上海:学林出版社,2001年。张兴武:《五代十国文学编年》,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1年。陶礼天:《司空图年谱汇考》,北京:华文出版社,2002年。吴颖、吴二持、李来涛:《辑校汇笺集传李璟李煜全集》,汕头:汕头大学出版社,2002年。聂安福:《韦庄集笺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王秀梅等:《〈太平广记〉索引》,北京:中华书局,2003年。姜汉椿:《〈唐摭言〉校注》,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3年。孟二冬:《〈登科记考〉补正》,北京:燕山出版社,2003年。杨敏如:《南唐二主词新释辑评》,北京:中国书店出版社,2003年。张兴武:《五代艺文考》,成都:巴蜀书社,2003年。张学舒:《五代贯休十六罗汉图》,杭州:杭州出版社,2003年。傅璇琮等:《五代史书汇编》,杭州:杭州出版社,2004年。徐蜀:《隋唐五代正史订补文献汇编》,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4年。张元济:《〈新五代史〉、〈金史〉校勘记》,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年。陈尚君:《〈旧五代史〉新辑会证》,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二十五史补编委员会:《隋唐五代五史补编》,北京: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05年。党银平:《〈桂苑笔耕集〉校注》,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蒲向明:《〈玉堂闲话〉评注》,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7年。高峰:《〈花间集〉注评》,南京:凤凰出版社,2008年。蒋方:《李璟李煜集》,南京:凤凰出版社,2009年。林大椿等:《全唐五代词汇编》,世界书局,2009年。周世伟:《韦庄词汇释别解》,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09年。陈鸿钧、黄兆辉:《〈南汉金石志〉补征·〈南汉丛录〉补征》,广州:广东人民出版刊賈二強、拜根興主編:《中國唐史學會會刊》第三十一期,2012年11月,第32-56頁。社,2010年。邓星亮、邬守玲、杨梅:《〈鉴诫录〉校注》,成都:巴蜀书社,2011年。潘慧惠:《罗隐集校注》,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11年。张仲裁:《唐五代文人入蜀编年史稿》,成都:巴蜀书社,2011年。张国风:《〈太平广记〉会校》,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2011年。周阿根:《五代墓志汇考》,合肥:黄山书社,2012年。二研究专著安秀玲:《洗尽铅华看南唐》,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07年。白玉林、曾志华、张新科:《五代史解读》,北京:华龄出版社,2006年。宝鸡市考古研究所:《五代李茂贞夫妇墓》,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年。卞孝萱、郑学檬:《五代史话》,北京:北京出版社,1985年。蔡厚示、黄拔荆:《南唐二主暨冯延巳词传》,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9年。蔡涉:《钱镠》,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3年。蔡堂根:《道门领袖——杜光庭传》,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6年。曹书杰:《后梁太祖朱温传》,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7年。常征:《杨家将史事考》,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80年。陈葆真:《李后主和他的时代:南唐艺术与历史论文集》,台北:石头出版社,2007年。陈葆真:《李后主和他的时代:南唐艺术与历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陈长征:《唐宋地方政治体制转型研究》,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10年。陈继龙:《韩偓事迹考略》,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陈金凤:《江西通史·4·隋唐五代卷》,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8年。陈明光:《唐懿宗·唐僖宗》,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95年;2004年。陈全新:《永明延寿圆融观研究》,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12年。陈香:《晚唐诗人韩偓》,台北:国家出版社,2002年。陈欣:《南汉国史》,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10年。陈信雄:《越窑在澎湖:五代十国时期大量越窑精品的发现》,云林:文山书局,1994年。陈源、姚世铎、蒋其祥:《隋唐五代十国货币》,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程光裕:《宋太宗对辽战争考》,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72年。戴建国:《唐宋变革时期的法律与社会》,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戴仁柱:《伶人·武士·猎手:后唐庄宗李存勖传》,北京:中华书局,2009年。戴应新:《折氏家族史略》,西安:三秦出版社,1989年。邓小南:《祖宗之法:北宋前期政治述略》,北京:三联书店,2006年。董希平:《唐五代北宋前期词之研究——以诗词互动为中心》,北京:昆仑出版社,2006年。刊賈二強、拜根興主編:《中國唐史學會會刊》第三十一期,2012年11月,第32-56頁。杜文玉:《南唐史略》,西安: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杜文玉:《五代十国制度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杜文玉:《夜宴:浮华背后的五代十国》,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台北:联经出版事业有限公司,2007年。杜文玉:《五代十国经济史》,北京:学苑出版社,2011年。杜文玉、曾志华、白玉林:《五代史解读》,北京:华龄出版社,2008年。段双喜:《唐末五代江南西道诗歌研究》,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樊文礼:《李克用评传》,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5年。樊文礼:《唐末五代的代北集团》,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000年。范纯甫:《帝王词人李后主》,台北:庄严出版社,1979年。方积六:《黄巢起义考》,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3年。方积六:《五代十国军事史》,北京:军事科学出版社,1998年。方晓伟:《崔致远思想和作品研究》,扬州:广陵书社,2007年。房锐:《孙光宪与〈北梦琐言〉研究》,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冯汉骥:《前蜀王建墓发掘报告》,北京:文物出版社,2002年。冯巧英:《永明延寿大师传》,高雄:佛光出版社,1990年。冯晓庭:《宋初经学发展述论》,台北:万卷楼图书有限公司,2001年。傅飞岚:《道教视野中的社会史:杜光庭(850-933)论晚唐和五代社会》,香港:香港中文大学宗教与中国社会研究中心,2001年。高兰、孟祥鲁:《李后主评传》,济南:齐鲁书社,1985年。葛焕礼:《尊经重义:唐代中叶至北宋末年的〈春秋〉学》,山东大学出版社,2011年。葛金芳:《唐宋变革期研究》,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4年。龚延明:《宋太祖》,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顾宏义:《细说宋太祖》,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顾宏义:《宋初政治研究——以皇位授受为中心》,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顾立诚:《走向南方——唐宋之际自北向南的移民与其影响》,台北:台湾大学出版委员会,2004年。郭武雄:《五代史辑本证补》,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76年。郭武雄:《五代史料探源》,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7年。郭延成:《永明延寿“一心”与中观思想的交涉》,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12年。韩国盘:《柴荣》,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60年。郝树侯:《杨业传》,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84年。何灿浩:《唐末政治变化研究》,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001年。何逞锋:《永隆通宝钱范》,北京:中华书局,2005年。何剑明:《沉浮:一江春水——李氏南唐国史论稿》,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刊賈二強、拜根興主編:《中國唐史學會會刊》第三十一期,2012年11月,第32-56頁。何勇强:《钱氏吴越国史论稿》,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2年。河北省文物研究所:《五代王处直墓》,北京:文物出版社,1998年。赫广霖:《宋初诗派研究》,济南:齐鲁书社,2008年。洪华穗:《〈花间集〉的主题与感觉》,台北:文津出版社,1998年。胡如雷:《唐末农民战争》,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胡顺萍:《永明延寿“一心”思想之内涵要义与理论建构》,台北:万卷楼,2004年。胡嗣坤:《杜荀鹤及其〈唐风集〉研究》,成都:巴蜀书社,2005年。黄公元:《一代巨匠,两宗祖师:永明延寿大师及其影响研究》,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9年。黄敬家:《赞宁〈宋高僧传〉叙事研究》,台北:学生书局,2008年。黄志高:《罗隐诗风究析》,台北:学海出版社,1981年。黄致远:《唐末五代讽刺诗研究》,台北:花木兰文化出版社,2010年。霍明琨:《唐人的神仙世界——〈太平广记〉唐五代神仙小说的文化研究》,哈尔滨:黑龙江大学出版社,2009年。季灏:《李后主著作考》,上海:民治出版社,1947年。贾晋华:《古典禅研究:中唐至五代禅宗发展新探》,牛津:牛津大学出版社,2010年。江国贞:《司空表圣研究》,台北:文津出版社,1978年。姜尚贤:《温韦词研究》,台南:著者自刊,1971年。姜维公:《唐昭宗·唐哀帝》,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95年。蒋君章:《宋初风云人物》,台北:三民书局,1975年;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蒋励材:《词王李后主》,香港:光华书店,1957年。蒋武雄:《辽与五代政权转移关系始末》,台北:新化图书有限公司,1998年。金兑勇:《杜光庭〈道德真经广圣义〉的道教哲学研究》,成都:巴蜀书社,2005年。金滢坤:《中晚唐五代科举与社会变迁》,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靳极苍:《李煜·李清照词详解》,成都:四川文艺出版社,1985年。孔六庆:《徐熙画派》,长春:吉林美术出版社,2003年。孔维勤:《永明延寿宗教论》,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1983年。赖建成:《晚唐暨五代禅宗的发展——以与会昌法难有关的僧侣和禅门五宗为重心》(上、下),台北:花木兰文化出版社,2009年。赖建成:《吴越佛教之发展》,台北:花木兰文化出版社,2010年。赖玉树:《晚唐五代咏史诗之美学意识》,台北:秀威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05年。李炳泉:《朱温传》,台北:文津出版社,1997年。李定广:《唐末五代乱世文学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李华瑞:《“唐宋变革”论的由来与发展》,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10年。李全德:《唐宋变革期枢密院研究》,北京: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09年。刊賈二強、拜根興主編:《中國唐史學會會刊》第三十一期,2012年11月,第32-56頁。李唐:《五代十国》,香港:宏业书店,1963年。李小树、黄崇岳:《周世宗柴荣》,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年。李奕定:《五代王朝史话》,台北:正中书局,1968年。李永瑜:《沙陀李晋王及其后裔》,北京:民族出版社,1994年。李玉、熊秋良:《罗衾哀怨——李后主》,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7年。李裕民:《北汉简史》,太原:三晋出版社,2010年。李最欣:《钱氏吴越国文献和文学考论》,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林瑞翰:《五代史》,台北:民智出版社,1963年。林文勋:《唐宋社会变革论纲》,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年。林烨卿:《黄巢》,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62年。林永钦:《四朝宰相冯道》,台北:印刻出版公司,2009年。刘谨胜:《南唐二陵》,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86年。刘军社:《李茂贞与秦王陵》,西安:三秦出版社,2006年。刘宁:《唐宋之际诗歌演变研究:以元白之元和体的创作影响为中心》,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刘维崇:《李后主评传》,台北:黎明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1978年。罗根泽:《晚唐五代文学批评史》,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96年。罗庆康:《马楚史研究》,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4年。罗婉薇:《逍遥一卷轻:五代诗人与诗风》,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09年。罗争鸣:《杜光庭道教小说研究》,成都:巴蜀书社,2005年。吕武志:《唐末五代散文研究》,台北:学生书局,1989年。吕兴昌:《司空图诗论研究》,台北:宏大出版社,1980年。毛元佑、雷家宏:《宋太祖》,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96年。南怀瑾:《〈宗镜录〉略讲》,北京:民族知识出版社,2000年。南京博物馆:《南唐二陵发掘报告》,北京:文物出版社,1957年。宁可:《黄巢起义》,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潘相陈:《冯道传》,北京:当代世界出版社,2008年。潘运告:《中晚唐五代书论》,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1997年。彭武文:《溪州铜柱及其铭文考辨》,长沙:岳麓书社,1994年。彭武一:《湘西溪州铜柱与土家族历史源流》,北京: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1989年。钱济鄂:《吴越国武肃王纪事》,新加坡:新加坡木屋学社,1993年。秦方瑜:《王建墓之谜》,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1995年。邱添生:《唐宋变革期的政经与社会》,台北:文津出版社有限公司,1999年。冉云华:《永明延寿》,台北:东大出版公司,1999年。任崇岳:《李后主:帝业兴衰话南唐》,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7年。任海天:《韦庄研究》,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任爽:《南唐史》,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年。陕西省考古研究所:《五代黄堡窑址》,北京:文物出版社,1997年。刊賈二強、拜根興主編:《中國唐史學會會刊》第三十一期,2012年11月,第32-56頁。佘雪曼:《一代词圣李后主》,台南:大同书局,1968年;台北:泰华堂出版社,1975年。沈起炜:《五代史话》,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85年;北京: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2009年。沈起炜:《五代》,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95年。苏庆彬:《两汉迄五代入居中国之蕃人氏族研究:两汉至五代蕃姓录》,香港:新亚研究所,1967年。孙康宜:《晚唐迄北宋词体演进与词人风格》,台北:联经出版公司,1994年。孙亦平:《杜光庭思想与唐宋道教的转型》,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孙亦平:《杜光庭评传》,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台湾三军大学编:《中国历代战争史》第十册《第十三卷五代》,北京:军事译文出版社,1983年。唐文德:《李后主词的创作与风格》,台中:光启出版社,1975年。陶懋炳:《五代史略》,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年。田居俭:《李后主新传》,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91年。田居俭:《乱世风云——五代十国卷》,香港:中华书局,1992年。田居俭:《李煜传》,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1995年。田青青:《永明延寿心学研究》,成都:巴蜀书社,2010年。王柏铛:《闽国的太阳:王审知》,云林:神农广播杂志社,2003年。王步高:《司空图评传》,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王翠玲:《永明延寿与中国佛教》,台南:妙心出版社,2007年。王德忠:《中国历史统一趋势研究——从唐末五代分裂到元朝大一统》,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年。王凤翔:《晚唐五代秦岐政权研究》,西安:三秦出版社,2009年。王凤珠:《永明禅师禅凈融合思想研究》,台北:学生书局,2007年。王国维:《五代两宋监本考》,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76年。王建华:《钱镠与西湖》,杭州:杭州出版社,2005年。王茂福:《皮陆诗传》,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0年。王润华:《司空图新论》,台北:东大图书股份有限公司,1989年。王小兰:《晚唐五代江浙隐逸诗人研究》,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9年。王秀林:《晚唐五代诗僧群体研究》,北京:中华书局,2008年。王雅轩:《宋太祖本传》,沈阳:辽宁古籍出版社,1996年。王瑛:《仙乐飘起的殿堂:图说前蜀永陵》,重庆:重庆出版社,2006年。温廷宽:《王建墓石刻艺术》,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5年。文晓璋:《乱世明君周世宗》,成都:巴蜀书社,2006年。翁大草:《黄巢论》,上海:商务印书馆,1950年;再版修订本,1951年。吴法:《黄巢传》,香港:文教出版社,1974年。吴树国:《唐宋之际田税制度变迁研究》,哈尔滨:黑龙江大学出版社,2008年。刊賈二強、拜根興主編:《中國唐史學會會刊》第三十一期,2012年11月,第32-56頁。武建国:《五代十国土地所有制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咸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五代冯晖墓》,重庆:重庆出版社,2001年。相菊潭:《〈说文〉二徐异训辨》,台北:正中书局,1964年。萧庆伟:《飘风急雨——新旧五代史随笔》,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1998年。谢重光:《李后主传》,台北:国际文化事业公司,1990年。谢世涯:《南唐李后主词研究》,北京:学林出版社,1994年。谢学钦:《南唐二主新传》,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07年。徐红:《北宋初期进士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徐晓望:《闽国史》,台北:五南图书出版公司,1997年。徐晓望:《福建通史·第二卷·隋唐五代》,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6年。许祖良:《张彦远评传》,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薛政超:《五代金陵史研究》,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11年。杨海明:《李璟、李煜》,沈阳:春风文艺出版社,1999年。杨军:《南唐后主李煜传》,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6年。杨军、方正己:《后唐庄宗李存勖传》,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7年。杨伟立:《前蜀后蜀史》,成都: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6年。杨文斌:《一心与圆教——永明延寿思想研究》,成都:巴蜀书社,2011年。杨新:《五代贯休罗汉图》,北京:文物出版社,2008年。杨荫深:《五代文学》,上海:商务印书馆,1935年。姚江波:《晚唐五代古玩鉴定》,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7年。姚兆胜:《纷乱的五代十国》,上海:民众书店,1942年。叶嘉莹:《唐宋名家词赏析·1·温庭筠·韦庄·冯延巳·李煜》,台北:大安出版社,1988年。俞兆鹏:《黄巢起义史》,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1982年。曾严奭:《南唐先主李昪研究》,台北:花木兰文化出版社,2009年。查明昊:《转型中的唐五代诗僧群体》,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詹幼馨:《南唐二主词研究》,武汉:武汉出版社,1992年。张翠云:《〈说文系传〉版本源流考辨》,台北:花木兰文化出版社,2007年。张美丽:《韦庄诗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年。张明华:《〈新五代史〉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张其凡:《赵普评传》,北京:北京出版社,1991年。张其凡:《经世谋臣:宋朝名相赵普》,兰州:兰州大学出版社,2002年。张其凡:《五代禁军初探》,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1993年。张其凡:《宋初政治探研》,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1995年。张其凡:《宋太宗》,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97年。张其凡、曾育荣、陶懋炳:《中国历史·五代史》,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张少康:《司空图及其诗论研究》,北京:学苑出版社,2005年。张兴武:《五代作家的人格与诗格》,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年。刊賈二強、拜根興主編:《中國唐史學會會刊》第三十一期,2012年11月,第32-56頁。张兴武:《宋初百年文学复兴的历程》,北京:中华书局,2009年。张意霞:《〈说文系传〉研究》,台北:花木兰文化出版社,2007年。张泽咸:《唐五代赋役史草》,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张泽咸:《五代十国史》,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12年。赵国华:《黄巢》,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2年。赵剑敏:《五代史》,香港:中华书局,1998年。赵俪生:《王仙芝和黄巢》,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56年。赵雨乐:《唐宋变革期军政制度史研究(一)——三班官制之演变》,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93年。赵雨乐:《唐宋变革期之军政制度——官僚机构与等级之编成》,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94年。郑学檬:《五代十国史研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年。郑学檬:《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和唐宋江南经济研究》,长沙:岳麓书社,2003年。郑滋斌:《〈五代史记〉之古文》,香港:粤雅出版社,1986年。钟大全:《王建与王建墓》,北京:文物出版社,1993年。周腊生:《五代状元奇谈·五代状元谱》,北京:紫禁城出版社,2004年。周维林、夏仁琴:《南唐二陵史话》,南京:南京出版社,2009年。周祝伟:《7-10世纪杭州的崛起与钱塘江地区结构变迁》,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周(上次下吉):《吴越释氏考》,台北:花木兰文化出版社,2011年。诸葛计:《唐末农民战争战略初探》,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85年。邹劲风:《南唐国史》,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邹劲风:《南唐历史与文化》,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0年。邹劲风:《南唐文化》,南京:南京出版社,2005年。三学位论文(附博士后出站报告)艾炬:《唐末文人心态与创作研究》,山东大学硕士论文,2007年。包勇:《大山堂堂——浅识五代至宋初水墨山水画》,南京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10年。毕琳琳:《郑文宝及所著南唐二史研究》,复旦大学硕士论文,2012年。蔡淑卿:《谭峭〈化书〉研究》,中正大学硕士论文,2001年。蔡子林:《李煜的词论》,华中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6年。曹刚华:《〈太平广记〉与唐五代民间信仰观念》,陕西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1年。曹流:《契丹与五代十国政治关系诸问题》,北京大学博士论文,2010年。曹瑞锋:《〈云门匡真禅师广录〉研究》,上海大学博士论文,2011年。巢晶晶:《孙光宪词作研究》,长沙理工大学硕士论文,2011年。陈本源:《李煜词研究》,香港能仁书院硕士论文,1990年。刊賈二強、拜根興主編:《中國唐史學會會刊》第三十一期,2012年11月,第32-56頁。陈斌:《“因”与“礼”:五代北宋山水画建筑点景研究》,西南大学硕士论文,2010年。陈长征:《唐宋之际地方政治体制转型研究》,山东大学硕士论文,2004年。陈忱:《论唐末朱全忠势力的兴起》,首都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9年。陈汉鄂:《黄滔律赋研究》,逢甲大学硕士论文,2008年。陈建廷:《唐代浙东变乱研究》,淡江大学硕士论文,2007年。陈杰:《明州与8-10世纪中日交流》,浙江大学硕士论文,2007年。陈菁菁:《略论宋初“晚唐体”》,扬州大学硕士论文,2006年。陈俊志:《中晚唐五代洛阳开封地位消长对比研究——以漕运为中心》,山东大学硕士论文,2008年。陈凌:《吴越钱氏政治史片论》,北京大学硕士论文,2003年。陈磊:《唐后期到五代(755-978)江淮地区的商业和商人研究》,复旦大学博士后出站报告,2004年。陈立:《赤子心,纯情梦——李煜梦词浅析》,中南民族大学硕士论文,2008年。陈丽:《五代时期北方少数民族与中原王朝的关系研究》,陕西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6年。陈玫旭:《五代北宋时期河东地区研究——以军政为考察中心》,台湾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5年。陈明:《〈花间集〉与巴蜀文化》,西北大学硕士论文,2000年。陈霓贞:《罗隐文章研究》,东海大学硕士论文,2008年。陈念先:《从〈新五代史〉看欧阳修的学术思想》,辅仁大学硕士论文,2000年。陈鹏:《唐末文学研究——以罗隐、韦庄、韩偓为中心》,武汉大学硕士论文,2004年。陈芊梅:《李后主研究》,台湾大学硕士论文,1972年。陈锵泽:《南唐基本国策研究》,中国文化大学硕士论文,1997年。陈双印:《敦煌写本〈诸山圣迹志〉校释与研究》,兰州大学博士论文,2007年。陈婷:《孙光宪词研究》,汕头大学硕士论文,2010年。陈婷婷:《孙光宪研究》,黑龙江大学硕士论文,2008年。陈伟强:《中国近世政治正当性思想的形成初探——以唐中叶至北宋士人的政治思维为中心》,台湾大学硕士论文,2005年。陈晓莹:《两宋时期关于五代十国史的研究》,山东大学博士论文,2010年。陈欣:《南汉国史》,暨南大学博士论文,2009年。陈星光:《皮日休散文研究》,中正大学硕士论文,1999年。陈秀宏:《十国科举制度考》,东北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1年。陈学英:《五代盐政研究》,陕西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6年。陈妍妙:《〈稽神录〉研究》,中国文化大学硕士论文,1997年。陈奕亨:《国家政策与地域社会变动——唐五代忠武军个案研究》,中正大学硕士论文,1999年。刊賈二強、拜根興主編:《中國唐史學會會刊》第三十一期,2012年11月,第32-56頁。陈奕亨:《唐五代河南道藩镇与中央关系之研究》,台湾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05年。陈逸兰:《唐与五代十国仕女发式造型研究》,屏东教育大学硕士论文,2009年。陈勇:《〈鉴诫录〉研究》,四川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9年。陈昱明:《五代关陇河洛地区政区地理》,复旦大学硕士论文,2009年。陈毓文:《世俗化潮流中的五代文学》,福建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09年。陈志坚:《唐后期五代使职差遣制度在州长官中的拓展》,杭州大学硕士论文,1997年。成玮:《宋初诗坛研究》,华东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07年。程彩虹:《景德镇五代白瓷研究》,景德镇陶瓷学院硕士论文,2012年。程苏超:《五代新词研究》,山东大学硕士论文,2010年。程涛:《宋初的惩贪与倡廉》,东北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6年。程艳:《唐宋之际农业税收货币化对江南农村经济的影响》,陕西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6年。楚利英:《宋太祖的治国思想》,暨南大学硕士论文,2006年。崔北京:《南汉史研究》,陜西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6年。崔世平:《唐宋变革视野下的五代十国墓葬》,南京大学博士论文,2008年。崔霞:《郑谷与晚唐诗风试论》,江西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1年。戴文婧:《冯延巳研究》,扬州大学硕士论文,2007年。邓恩娟:《宋初节度使初探》,西北大学硕士论文,2008年。邓惠红:《罗隐诗文研究》,四川大学硕士论文,2007年。丁晓雷:《五代十国的墓葬》,北京大学硕士论文,2004年。丁贞权:《五代时期的杨吴政权》,安徽大学硕士论文,2004年。董健:《论崔致远的哲学思想与历史观》,延边大学硕士论文,2010年。杜念峰:《〈段注〉改订大徐本〈说文〉形声字之研究》,首都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5年。杜滋曼:《五代南唐词人群体研究》,东吴大学硕士论文,2008年。段双喜:《唐末五代江皋两湖湘赣诗歌研究》,复旦大学博士论文,2007年。段振文:《王闽灭亡原因探究》,郑州大学硕士论文,2011年。鄂姵如:《李煜词对两宋词人之影响》,高雄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9年。樊文礼:《唐末五代的代北集团》,浙江大学博士论文,1999年。范诗屏:《冯晏欧咏秋词研究》,高雄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6年。范松义:《〈花间集〉接受论》,河南大学硕士论文,2003年。方正和:《五代、两宋花鸟画中的“竹木法”》,南京艺术学院硕士论文,2009年。房锐:《孙光宪与〈北梦琐言〉研究》,四川大学博士论文,2002年。房忠伟:《沙陀突厥对唐态度的变化及其原因与影响》,内蒙古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7年。冯家升:《〈辽史〉与〈金史〉、新旧〈五代史〉互证举例》,燕京大学硕士论文,1934年。刊賈二強、拜根興主編:《中國唐史學會會刊》第三十一期,2012年11月,第32-56頁。付冉:《〈新五代史〉中典型文本的文化意义和史学价值——以冯道为中心》,首都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8年。高翀骅:《诗学背景下词体特征的确立——中晚唐五代诗歌和同时期文人词关系研究》,华东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06年。高宏涛:《罗隐诗歌研究》,河北大学硕士论文,2007年。高静:《徐铉年谱》,上海大学硕士论文,2008年。高良荃:《宋初四朝官员贬谪研究》,山东大学博士论文,2003年。高宁:《南汉时期兴王府城形态结构初步研究》,暨南大学硕士论文,2007年。高学钦:《五代时期十国与中原王朝的政治关系研究》,福建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4年。高新生:《十国法律制度考》,东北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2年。高于婷:《贯休及其〈禅月集〉之研究》,中兴大学硕士论文,2009年。耿元骊:《五代礼制考》,东北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3年。宫洪涛:《论唐五代北宋的“诗人之词”》,暨南大学博士论文,2010年。顾立诚:《走向南方——唐宋之际自北向南的移民与其影响》,台湾大学硕士论文,2001年。关龙艳:《司空图的诗世界》,黑龙江大学硕士论文,2002年。郭常艳:《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对大徐本〈说文〉中之形声字的改订研究》,首都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5年。郭格婷:《徐铉诗歌研究》,西南交通大学硕士论文,2009年。郭静:《五代人物画研究》,山西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12年。郭丽娜:《杜诗的唐末接受》,河北大学硕士论文,2009年。郭倩:《南唐诗歌研究》,福建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6年。郭薇:《中国五代时期四川地区美术繁荣现象的研究》,东北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6年。郭杨波:《五代西蜀词论稿》,四川大学硕士论文,2003年。韩凤冉:《五代河北道河南道政区地理研究》,复旦大学硕士论文,2007年。何婵娟:《南唐文学及其文化思考》,湖南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4年。何金兰:《五代诗人及其诗》,台湾大学博士论文,1977年。何昆益:《五代诗用韵研究》,台湾中山大学硕士论文,2001年。何文凤:《法眼宗延寿佛教心性论及其实践观研究》,上海社会科学院硕士论文,2006年。何湘:《晚唐寒俊诗人罗隐略论》,湖南科技大学硕士论文,2005年。何永成:《十国创业君主个案研究——杨行密》,中国文化大学博士论文,1992年。赫希娜:《一塌糊涂泥塘里的光彩和锋芒——皮日休、陆龟蒙、罗隐与晚唐小品文》,内蒙古大学硕士论文,2004年。洪华穗:《〈花间集〉主体内容与感觉意象之研究》,政治大学硕士论文,1997年。洪若兰:《温庭筠与晚唐五代文人词之定型》,台湾清华大学博士论文,2001年。刊賈二強、拜根興主編:《中國唐史學會會刊》第三十一期,2012年11月,第32-56頁。洪燕妮:《一心万法,万法一心:永明延寿的心性论研究——以〈心赋注〉为例进行探讨》,厦门大学硕士论文,2009年。侯丽丽:《杜牧诗歌在晚唐五代及两宋时期的传播接受史研究》,福建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8年。胡本宇:《宋初诗风演进再检讨》,北京大学硕士论文,2006年。胡滨:《五代时期南方九国“善和邻好”政策与史家评论》,上海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10年。胡浩:《李煜及其词的解读》,华中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3年。胡俭为:《北宋初期中国与西夏之关系》,香港大学硕士论文,1979年。胡杰:《五代诗词韵部研究的计算器处理方法》,华中理工大学硕士论文,1998年。胡蔚:《唐五代说部道教女仙考》,四川大学硕士论文,2005年。胡小丽:《试析〈十国春秋〉南唐部分的史料价值》,首都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3年。胡雅雯:《李煜词篇章意象探析》,台湾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7年。胡耀飞:《南唐两都制研究》,陕西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11年。黄宝仪:《陈桥兵变之研究》,香港大学硕士论文,2001年。黄琛杰:《永明延寿思想中的禅与净》,政治大学硕士论文,2002年。黄怀宁:《五代西蜀词人群体研究》,东吴大学硕士论文,2008年。黄洁琼:《论唐宋枢密使》,厦门大学硕士论文,2002年。黄敬家:《赞宁〈宋高僧传〉叙事研究》,台湾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06年。黄静:《“五鬼”辨证》,广西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3年。黄利娜:《唐末五代江西经济开发》,辽宁大学硕士论文,2011年。黄玫茵:《唐宋间长江中下游新兴官僚研究(755-960A.D.)》,台湾大学博士论文,2006年。黄启江:《五代时期南方诸国之经营》,台湾大学硕士论文,1976年。黄全彦:《〈花间集〉研究》,四川大学硕士论文,2003年。黄淑恩:《〈唐摭言〉研究——科举制度下的士人风貌与心境》,政治大学硕士论文,2007年。黄淑雯:《李克用研究》,中国文化大学硕士论文,1995年。黄文坚:《五代、宋文言小说中“鬼”的世界》,华东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9年。黄贤忠:《论唐五代词与南方音乐的关系》,西南大学硕士论文,2010年。黄潇潇:《〈说文系传·通释〉的形义说解阐论》,苏州大学硕士论文,2008年。黄艳:《五代货币制度考》,东北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4年。黄艳红:《喧嚣中的静谧——五代隐逸诗述评》,福建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3年。黄绎勋:《观心与成佛——永明延寿〈观心玄枢〉第二问的研究》,法光佛教文化研究所硕士论文,1994年。黄圆:《花间词人李珣作品研究》,贵州大学硕士论文,2006年。黄致远:《罗隐及其诗研究》,中国文化大学硕士论文,2004年。刊賈二強、拜根興主編:《中國唐史學會會刊》第三十一期,2012年11月,第32-56頁。黄致远:《唐末五代讽刺诗研究》,香港新亚研究所博士论文,2007年。惠冬:《势在中原:五代时期中原王朝之地位与宋初统一战略》,暨南大学硕士论文,2010年。惠联芳:《论罗隐及其诗》,西北大学硕士论文,2003年。霍小敏:《五代十国手工业研究》,厦门大学硕士论文,2007年。吉广舆:《宋初九僧诗研究》,高雄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00年。纪昌和:《〈唐摭言〉研究》,上海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6年。纪楠楠:《论辽代幽云十六州的汉人问题》,东北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6年。纪宇谦:《前后蜀创业集团暨中央权力结构之研究》,中兴大学硕士论文,2007年。贾明杰:《宋初名将李继隆研究》,河北大学硕士论文,2008年。江胜兵:《南唐诗歌研究》,南京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7年。江玮平:《唐末五代初长江流域下游的在地政治——淮、浙、江西区域的比较研究》,台湾大学硕士论文,2006年。江宜华:《唐五代时期福建地区与中央之互动关系》,中正大学硕士论文,1994年。江政宽:《皮日休的生平与思想——兼论其在唐宋之际思想变迁中的角色》,中正大学硕士论文,1994年。姜海军:《新旧〈五代史〉比较研究》,南开大学硕士论文,2004年。姜力:《李煜词英译研究》,河北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6年。姜杨德:《晚唐五代“毗沙门天王”研究——以敦煌与四川地区为例》,台湾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4年。焦宝:《论安史之乱和黄巢起义对词乐传播的影响》,吉林大学硕士论文,2009年。金兑勇:《杜光庭〈道德真经广圣义〉的道教哲学研究》,北京大学博士论文,2004年。金建锋:《释赞宁〈宋高僧传〉研究》,上海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09年。金宗燮:《五代文官研究》,南开大学博士论文,2003年。康庄:《唐五代禅宗非言语行为研究》,西北大学博士论文,2010年。客洪刚:《五代宰相制度考》,东北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5年。孔维勤:《宋永明延寿宗教论与根识境之探讨》,中国文化大学博士论文,1981年。旷娟:《李昪及其时代》,山东大学硕士论文,2007年。赖建成:《吴越佛教之发展》,中国文化大学硕士论文,1986年。赖靖宜:《〈花间集〉风土词研究》,政治大学硕士论文,2002年。赖坤维:《五代主政人物出身之 分析 定性数据统计分析pdf销售业绩分析模板建筑结构震害分析销售进度分析表京东商城竞争战略分析 》,新亚研究所硕士论文,1966年。赖佩如:《〈花间集〉的女性形象研究》,东海大学硕士论文,1996年。赖玉树:《晚唐五代咏史诗之美学意识》,中国文化大学博士论文,2004年。赖昭淳:《晚唐僧诗研究——以贯休、齐己为中心》,台湾东华大学硕士论文,2011年。雷官斌:《试析中晚唐时期的人口变迁——以商品经济的诱因为视角》,湖北大学硕士论文,2007年。刊賈二強、拜根興主編:《中國唐史學會會刊》第三十一期,2012年11月,第32-56頁。黎启中:《南唐经济初探》,新亚研究所硕士论文,1967年。黎启中:《五代经济状况之研究》,香港中文大学硕士论文,1972年。黎树添:《五代社会生活与茶》,香港大学硕士论文,1972年。李艾国:《黄滔及其诗歌研究》,南京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10年。李宝玲:《五代诗词比较研究》,政治大学硕士论文,1989年。李达贤:《五代词韵考》,政治大学硕士论文,1975年。李丹婕:《后唐政权建立的历史背景——兼释唐末五代沙陀部族的民族特性》,北京大学学士论文,2003年。李定广:《国家不幸诗家幸》,复旦大学博士论文,2003年。李冬红:《〈花间集〉接受史论稿》,华东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04年。李东华:《泉州与我国中古的海上交通(九世纪末~十五世纪初)》,台湾大学博士论文,1981年。李芬芬:《南唐诗歌研究》,扬州大学硕士论文,2008年。李国栋:《黄滔诗文系年》,华中科技大学硕士论文,2007年。李金芳:《李后主文学研究》,高雄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5年。李锦昌:《国变的阴影——唐末诗人面对世乱国亡之作品试探》,东华大学硕士论文,2008年。李锦青:《南唐词人冯延巳及其词初探》,北京大学硕士论文,1996年。李泠波:《罗隐落第后诗歌思想研究》,内蒙古大学硕士论文,2009年。李军:《五代使职官考述》,陕西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1年。李黎:《五代孝道有关问题研究》,安徽大学硕士论文,2012年。李良:《〈五代名画补遗〉笺注与研究》,中国美术学院硕士论文,2009年。李敏:《司空图诗歌研究》,贵州大学硕士论文,2008年。李明瑶:《五代赋役制度考》,东北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6年。李明哲:《宋初三朝政局之演进与学术变迁之关系》,台湾大学硕士论文,1993年。李妮庭:《闲乐:宋初白居易接受研究》,花莲教育大学硕士论文,2003年。李宁:《五代宋元墨笔工笔花鸟画探源与研究》,中央美术学院硕士论文,2008年。李裴:《隋、唐、五代道教美学思想研究》,四川大学博士论文,2003年。李平:《晚唐五代道教修道变迁研究》,清华大学博士论文,2010年。李全德:《十国学校制度考》,东北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0年。李全德:《晚唐五代至北宋前期的中枢体制》,北京大学博士论文,2003年。李蜀蕾:《十国墓葬初步研究》,吉林大学硕士论文,2004年。李文:《五代名将周德威研究》,河北大学硕士论文,2008年。李相机:《二徐说文学研究》,辅仁大学硕士论文,1988年。李湘萍:《冯延巳与欧阳修词之比较研究》,台北市立教育大学硕士论文,2009年。李晓飞:《论冯延巳词“悲喜综错、盘旋郁结”的艺术风格及成因》,东北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7年。李晓霞:《五代奠都开封述论》,东北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4年。刊賈二強、拜根興主編:《中國唐史學會會刊》第三十一期,2012年11月,第32-56頁。李馨:《〈说文解字系传〉同源词研究》,南京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6年。李艳婷:《南唐诗歌研究》,天津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4年。李姚霜:《〈花间集〉修辞美学研究》,云林科技大学硕士论文,2006年。李晔坤:《李煜、晏几道、纳兰性德梦词对比研究》,北京语言大学硕士论文,2008年。李宜学:《李商隐诗与〈花间集〉词关系之研究》,台湾中山大学硕士论文,1999年。李影辉:《花间词与易安词比较研究》,黑龙江大学硕士论文,2011年。李永章:《王建花蕊夫人宫词比较研究》,西北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11年。李云根:《五代十国端明殿学士考述》,福建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9年。李振中:《徐铉及其文学考论》,华东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11年。李宗保:《唐末藩镇与昭宗朝政局》,陕西师范大学硕士论文,1989年。李最欣:《钱氏吴越国文献文学考论》,复旦大学博士论文,2005年。连宏:《五代法律制度考》,东北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6年。梁换林:《论〈百末词〉对〈花间〉、〈草堂〉的继承与超越》,西南大学硕士论文,2008年。梁丽:《唐僖宗、昭宗朝政局研究》,陕西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9年。梁丽祝:《南唐赵干〈江行初雪图〉之研究》,中国文化大学硕士论文,1986年。梁祥凤:《王溥与〈五代会要〉研究》,安徽大学博士论文,2010年。梁征:《唐末五代的太原》,北京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4年。廖雪兰:《评述〈花间集〉及其十八作家》,中国文化大学硕士论文,1978年。林洁:《晚唐五代仙道艳情词研究》,贵州大学硕士论文,2006年。林静慧:《〈花间集〉颜色词之语言风格与文化意涵》,政治大学硕士论文,2009年。林立平:《唐宋之际中国城市结构的演变》,北京
本文档为【五代十国研究中文论着目录(上)】,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575624
暂无简介~
格式:pdf
大小:622KB
软件:PDF阅读器
页数:27
分类:
上传时间:2017-11-29
浏览量:2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