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北京大学《影视鉴赏》课件

北京大学《影视鉴赏》课件

举报
开通vip

北京大学《影视鉴赏》课件 陈旭光讲授北京大学素质教育通选课教师及课程简介《影视鉴赏》教学进度一览(大致)周次(日期)授课内容影片观赏与分析第1周(2月25日):导论《影视概说》专题片《银幕百年》第2周(3月4日):概说与总论(续)元电影、电影中的电影、“窥视”《后窗》或《天堂影院》(部分)第3周(3月11日):第一章(总论一):“追求永恒”与“第七艺术”(总论二):电影艺术独立之途(五阶段)《红色沙漠》等(片段)第4周(3月18)元电影:《开罗的紫玫瑰》(全)第5周(...

北京大学《影视鉴赏》课件
陈旭光讲授北京大学素质教育通选课教师及课程简介《影视鉴赏》教学进度一览(大致)周次(日期)授课内容影片观赏与分析第1周(2月25日):导论《影视概说》专 快递公司问题件快递公司问题件货款处理关于圆的周长面积重点题型关于解方程组的题及答案关于南海问题 片《银幕百年》第2周(3月4日):概说与总论(续)元电影、电影中的电影、“窥视”《后窗》或《天堂影院》(部分)第3周(3月11日):第一章(总论一):“追求永恒”与“第七艺术”(总论二):电影艺术独立之途(五阶段)《红色沙漠》等(片段)第4周(3月18)元电影:《开罗的紫玫瑰》(全)第5周(3月25日):《战舰波将金号》(全)讨论及讲解第6周(4月1日)综合性:电影艺术与其他艺术第7周(4月8日)《公民凯恩》(全)第8周(4月15日)全校运动会,停课一次第9周(4月22日)《公民凯恩》讨论分析,征求意见,“综合性”讲解(续)第10周(4月29日)电影文化《黄土地》或《红高粱》部分、期中作业电影文化《顽主》(片段)《有话好好说》(片段第11周(5月13日)《罗生门》讨论分析《罗生门》(全)第12周(5月20日)《疾走罗拉》(全)或----第13周(5月27日)电影美学风格类型第14周(6月3日)影视接受心理与影视批评第15周(6月10日)期末考试导论一:课前的话一、所谓素质教育通选课。1、7个标准:2、教学宗旨:“通选课的教学宗旨,不是重在传授某种专门的知识,而是重在启发思想,培养自主学习和创新的能力和素质。”二、几条应对:1、比较的视野(电影艺术与其他艺术)2、文化的维度(影像文化)3、思维的高度(视觉思维)4、以少带多和举一反三(经典影片)三、三种层次或者说境界:1、知电影之其然。2、知电影之所以然。3、艺术修养、人文素质、审美情趣、综合性创造性的思维能力。四、大家准备好了吗?导论二影视概说 1、“电影就是我们的生活” 2、影视是人类梦想的实现 、身体的想象的延伸 3、“影像文化”及其革命性意义 4、电影的复杂性 5、电影作为一门艺术 6、影视文化的负面价值1、电影就是我们的生活 A、观影是我们日常生活方式一种B、我们的观念、知识、经验、生活也来自影视C、影视甚至虚拟、扭曲、创造我们的生活(类像)“我们每天穿梭在广告和报纸、摄影和杂志、电影和电视的视觉世界中。这个视觉帝国因其影像和塑造我们生活的力量而受到了批判。------各种形象是我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我们不断地从电影、时装、杂志广告和电视中选择形象;它们代 关于同志近三年现实表现材料材料类招标技术评分表图表与交易pdf视力表打印pdf用图表说话 pdf 了现实,并成为现实,成为经验的符号和自我的符号。”——[英国]钱伯斯“不是艺术摹仿生活,而是生活模仿艺术”——王尔德美国电影《摇尾狗》(WagtheDog,1998)、《楚门的世界》的寓言性2、人类梦想的实现、身体的延伸“永恒”之梦、“千里眼”、“顺风耳”、狄德罗的梦想“时间和空间变得很灵活,可以任意收缩和扩展;时间延续的年代顺序和相对价值不再同现实相吻合;首尾呼应的情节可以延续几分钟或几个世纪;从慢动作到快动作的转换加强了两者的冲击力。电影的发明似乎是为了表现已深深植根于诗歌的下意识生活————”路易布努艾尔观古今于须臾,抚四海于一瞬。————刘勰媒介是人体的延伸。————麦克鲁汉 3、影像文化及其革命性意义 当代文化正变成一种影像文化,而不是一种印刷或书写文化。 ———[美]丹尼尔贝尔 “用眼睛思维的一代”“视觉思维(影像思维)/语言(逻辑)思维”电影是一项企业,也是一门艺术,是一门艺术,也是一种语言,是一种语言,也是一种存在。[法]马赛尔马尔丹商品艺术品文化工业大众传媒意识形态国家机器4、电影的复杂性5、电影作为一门艺术我们是目睹一种不寻常的艺术,也许是唯一的现代艺术诞生的见证人,因为它既是技术的产物,又是人类精神的产物。————[法]德吕克核心性共性:主体实现寄托情感/形象性/表现性与虚构性电影的艺术定位:1、形象存在方式:时空综合艺术2、艺术感知方式:视听综合艺术3、艺术存在形态:动静综合艺术时间艺术:音乐、文学一、艺术形象的存在方式:时空综合艺术:戏剧、影视空间艺术:绘画、建筑、雕塑  视觉艺术:绘画、雕塑二、艺术感知方式:听觉艺术:音乐视听综合的想象艺术:戏剧、影视想象艺术:文学静态艺术:绘画、雕塑、建筑三、艺术存在形态:动静综合艺术:影视动态艺术:音乐、舞蹈、戏剧、影视[法]阿斯特吕克:电影正在变成一种和先前存在的一切艺术(其中特别是绘画和小说)完全一样的表现手法。电影从市集演出节目、类似文明杂剧或记录时代风物的工具,逐渐变成——能让艺术家用来像今天的论文和小说那样精确无误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哪怕多么抽象)和愿望的一种语言(也就是说一种形式)。这就是为什么我称这个新的时代为摄影机是自来水笔式的时代。这种电影画面含有精确的意义,也就是说,它正在逐渐摆脱视觉形象、为画面而画面、直接叙事、表现具体景象等等旧规的束缚,以对于这种方法成为一种像文字那样灵活而巧妙的写作手段。”6、电影的负面性电影可以说是一种能够适合大众需要的,无需化多大气力的娱乐媒介,因此人们称电影为‘给那些没有阅读能力的人阅读的关于生活的连环图画’。[匈]豪泽尔意识形态欺骗性(影像的虚假性)游戏冲动:感性冲动/理性冲动“单面人”(马尔库塞)电视人\容器人“感官全面解放的人”(马克思)导论思考题:1、电影作为一种新艺术得以成立吗?其成立的条件和理由有哪些?2、你如何理解“当代文化正变成一种视觉文化而不是印刷文化。”这句话的深刻含义?2、试分析影视的艺术特性和传媒特性。3、请试作影视文化负面性批判。4、请思考电影与电视的区别。第一讲电影艺术总论“人啊!认识你自己!”————古希腊阿波罗神庙箴言论勤奋你不及蜜蜂/论敏捷你更像一个懦虫/论智慧你又低于高级的生物/可是人类啊!/你却独占艺术![德]席勒《诗》我们是目睹一种不寻常的艺术,也许是唯一的现代艺术诞生的见证人,因为它既是技术的产物,又是人类精神的产物。————德吕克第一节“追求永恒”与“第 七艺术的诞生”“电影诞生”:1895年12月28日“第七艺术”:1910年,意大利卡努杜:音乐、诗歌(文学)、舞蹈、建筑、绘画、雕塑现在通行:文学、戏剧、音乐、美术、建筑、舞蹈“第八艺术”:电视艺术一个耐人寻味的反向序列: 电影-摄影-绘画和雕塑-木乃伊电影和造型艺术的产生一样,都是出于人类‘用形式的永恒去克服岁月流逝的原始需要有关’----[法]巴赞电影艺术成因的两个要素:1、心理学视角:“窥视欲”《后窗》、《十诫之情诫》“银幕即窗户”(巴赞)2、物理学视角:视觉滞留原理观众在电影中“所看到的运动好象是真正的运动,实际上是他自己心中制造出来的。连续的画面的残像,并不能完全代替尚未中断的外部刺激,这就是说,其中的必要条件是内在的心理活动,把支离破碎的局面统一起来,形成连续运动的观念。因此,------电影的纵深,不过是纵深的暗示。换言之,那是用我们自身的活动创造出来的纵深,而不是实际存在的纵深。”[德]敏斯特堡“我的那架东倒西歪的摄影机是我的第一个魔术箱。即使到今天,我仍然以一种孩子的式的兴奋心情提醒我自己说,我实际上是一个魔术家,因为电影根本上是一种欺骗人的眼睛的玩意儿------当我放映一部影片时,我就是在做一件欺骗人的勾当。我用的那种机器在构造上就是利用人的某些弱点,我用它来随意拨弄我的观众的感情,使他们大笑或微笑,使他们吓得尖叫起来,使他们对神仙故事深信不疑,使他们怒火中烧,惊骇万状,心旷神怡或神魂颠倒,或者厌烦莫名,昏昏欲睡。因此我是一个骗子手,而在观众甘心受骗的情况下,又是一个魔术家。”[瑞典]伯格曼[法]杜桑(迪尚,DUCHAMP)《下楼梯的女裸体》[英]希区柯克《后窗》:被‘钉’在轮椅上的记者杰克《后窗》中的“谋杀情节剧”卢米埃尔兄弟:《工厂大门》卢米埃尔兄弟:《火车进站》第二节 语言的自觉:电影艺术独立之途一、电影艺术语言的自觉技术角度的一种描绘:1、“活动照相阶段”2、无声电影阶段3、有声电影阶段(《爵士歌王》,1927)4、彩色电影阶段(《浮华世界》,1935)5、“三维动画”高科技阶段(如:《星球大战》,1977;《谁陷害了兔子罗杰》,1988;《侏罗纪公园》,1993)第一部真正意义上的彩色电影?《红色沙漠》?(安东尼奥尼,1964)“体现机械世界对于自然世界的胜利”(斯坦利梭罗门)彩色的相对性(《辛德勒的名单》、《鬼子来了》)[美]《爵士歌王》[美]《侏罗纪公园》电影正在变成一种和先前存在的一切艺术(其中特别是绘画和小说)完全一样的表现手法。电影从市集演出节目、类似文明杂剧或记录时代风物的工具,逐渐变成——能让艺术家用来像今天的论文和小说那样精确无误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哪怕多么抽象)和愿望的一种语言(也就是说一种形式)。这就是为什么我称这个新的时代为摄影机是自来水笔式的时代。这种电影画面含有精确的意义,也就是说,它正在逐渐摆脱视觉形象、为画面而画面、直接叙事、表现具体景象等等旧规的束缚,以至于这种方法成为一种像文字那样灵活而巧妙的写作手段。[1][法]亚阿斯特吕克(1923-)鲍特的<<火车大劫案>>是第一次用电影画面说出了“与此同时”这样的意思。(斯坦利梭罗门)“格里菲斯创造了电影的句法。在1908年以前电影还只是在拼凑字母;但自从有了格里菲斯,它开始有了银幕文法和摄影修辞。”(拉萨姆)二、电影艺术自觉的历程1、卢米埃尔兄弟:活动照相术2、梅里爱:“戏剧化”电影3、鲍特和格里菲斯:自觉使用蒙太奇4、普多夫金和爱森斯坦:蒙太奇的理论化和理论总结5、巴赞:“长镜头”对“蒙太奇”的补充卢米埃尔:《水浇园丁》梅里爱:[法]梅里爱《月球旅行记》[美]鲍特《火车大劫案》手执导筒的格里菲斯:格里菲斯:《党同伐异》3、鲍特与格里菲斯电影最基本语言单位的变化:从场面到镜头鲍特:《火车大劫案》(1904)“第一次用电影画面说出“与此同时”格里菲斯:《一个国家的诞生》(1915)《党同伐异》(1916)核心故事:“母亲与法”并列故事:“古巴比伦的陷落”“基督受难”“法国圣-巴尔特雷米教堂大屠杀”过渡镜头:一个老母亲摇摇篮无休无止地摇着这个摇篮,将今生和来世连在一起。----惠特曼这一结构的原型性意义:《重庆森林》、《爱情麻辣烫》/《公民凯恩》、《罗生门》、《英雄》等4、普多夫金与爱森斯坦苏联蒙太奇学派的前驱:维尔托夫(“电影眼睛派”《持摄影机的人》;库里肖夫:库里肖夫效应:一个小女孩、一盆汤、一口棺材/白宫会面(格里菲斯的影响)普多夫金:《母亲》(1926)“歌曲”、“诗意蒙太奇”爱森斯坦:《战舰波将金号》(1925)“呐喊”(70分钟,1346个镜头)“理性蒙太奇”“普多夫金的主张是蒙太奇只是镜头的组合——而我主张,蒙太奇是冲突,是由两个元素迸发出概念”————艾森斯坦理论总结:普多夫金:电影艺术的基础是蒙太奇。爱森斯坦:电影思维是一种蒙太奇思维。汉字艺术的启发、“口”加“鸟”=鸣“犬”加“口”=吠5、巴赞:“长镜头”VS“蒙太奇”一、“蒙太奇”:功与过:A、生活的时空完整性的被肢解:非真实性B、导演主观性太强:单一性C、观众权利的被剥夺:被动性二、[法]巴赞:长镜头理论与场面调度理论物理含义:30秒以上美学思想或理论依据:A电影的本性:“照相的延伸”(巴赞)、“物质现实的复原”(克拉考尔)B时间完整性:长镜头C空间完整性:景深镜头三、辩证关系:长镜头是一种特殊的蒙太奇,镜头内部的蒙太奇。四、影响或印证:意大利新现实主义(《偷自行车的人》等)、新浪潮:《四百下》伊朗新电影《何处是我朋友的家》、《小鞋子》等/中国八十年代第四、第六代导演,纪实美学潮流《公民凯恩》的三重真实(本体、戏剧、心理)第一章重点、要点及思考题:一、名词解释:“第七艺术”、“蒙太奇”、长镜头二、思考题:1、如何理解著名电影理论家巴赞关于“电影和造型艺术的产生一样,都是和出于人类‘用形式的永恒去克服岁月的流逝的原始需要’有关”的论断?2、如何理解和评价观影中的“窥视”欲问题?3、电影成为艺术的内在依据是什么?4、如何从电影语言的角度来看电影艺术自觉的历程?这一历程经历了哪几个主要阶段?5、卢米埃尔与梅里爱的贡献与局限。6、格里菲斯的贡献及其命运沉浮的启示。7、如何理解《战舰波将金号》“呐喊”的艺术特色?8、如何辩证地理解“蒙太奇/长镜头”这一对概念范畴?如何理解“‘长镜头’是一种特殊的蒙太奇——镜头内部的蒙太奇”这句话?第二讲电影艺术的综合性电影可以说是发生在其他艺术的交叉点上,它同绘画和雕塑的相近在于视觉形象的感染力;同音乐的相近在于通过各种音响而构成的和谐感和节奏感;同文学的相近在于它能通过情节反映现实世界的一切联系和关系;同戏剧的相近在于演员的艺术。[美]费雷里赫第一节电影艺术与戏剧艺术第二节电影艺术与(语言艺术)文学第三节电影艺术与造型艺术第一节电影艺术与戏剧艺术一、渊源与师承(猫和老虎的比喻)综合性、时间性、运动性、表演性、渊源性和师承性。独特之处:现场性与直接性1、电影艺术应该向戏剧艺术学舞台表演。(表演体系:斯坦尼斯拉夫斯基表演体系/布莱希特表演体系;表演风格:本色表演/性格表演)2、电影艺术应该向戏剧艺术学习设置矛盾与冲突的技巧(“戏”)。二、本质差异(场/镜头)1、时间差异(1)顺时针物理时间/跳跃性可逆性心理时间(《雷雨》、《茶馆》/《正午》)2、空间差异三维(真实)空间/二维(影像)空间空间距离问题:戏剧的不变与电影的可变3、表演差异:(1)“用脸进行表演”/形体与语言的表演(2)台词或声音地位的差异(3)演员地位的差异:角或明星/安东尼奥尼语(4)观众心理的差异:求假/求真提问、思考与讨论:1、著名法国导演雷内克莱尔说过这样的话:“一个盲人也可以领会大多数舞台剧的要点,而一个聋人也可以领会一部影片的要点”这话应该如何理解?2、一些实验戏剧对传统戏剧而言在舞台语言上有何变化?3、中国80年代有人提出“丢掉戏剧的拐棍”,“电影与戏剧离婚”的观点,你如何评价这一观点。第二节电影艺术与语言艺术一、可比性:1、表现的深广度、同以人为本、史诗性的可能(《一个国家的诞生》、《阿甘正传》)2、同作为时间艺术:叙述(事)的艺术、讲述的从容性、连贯性(1)叙事:连续性的要求(从时间的角度看)“林黛玉焚稿断痴情,薛宝钗出闺成大礼”/平行蒙太奇?“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对比的蒙太奇?意识流小说/电影的时空蒙太奇(2)抒情:诗歌的意象化抒情与电影影像抒情、隐喻蒙太奇(从空间的角度看)《天尽沙秋思》的分析诗歌的意象群落结构、“博喻”与电影结构《党同伐异》、《公民凯恩》、《爱情麻辣烫》思念:一幅色彩缤纷但缺乏线条的挂图,一题清纯然而无解的代数,一具独弦琴,拨动檐雨的念珠,一双达不到彼岸的桨橹。(3)一些具体手法的比较:以少胜多/空镜头肖像描写/大特写环境描写/摇移镜头```````````````````````````````````````````````````````````````````````````````````````《天净沙秋思》马致远枯藤、老树、昏鸦(中近景)小桥、流水、人家(中远景、摇镜头、镜头内部的蒙太奇)古道、西风、瘦马(推镜头)夕阳西下(大远景、空镜头)断肠人在天涯。(大特写、定格)二、本质差异:媒介、形象、接受文学形象:电影形象:间接性直接性抽象性具体形象性多义性单义性想象性视觉性时间性与想象的空间性时间空间的综合性思考或讨论:1、如何评价“电影就是文学——用电影手段完成的文学”这句话。2、“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莱特”这话对电影艺术适用吗?第三节电影艺术与造型艺术一、造型:营造视觉形象。造型艺术:绘画、雕塑、建筑、摄影(电影艺术?)二、银幕与画框二维平面、不定的暂时的“画框”电影的造型语言:画面构图(人、物、景)、色彩、光线、音响电影的造型语言手段:1、镜头内部的画面构成与场面调度2、镜头之间的蒙太奇三、最根本的区别:静态造型与动态造型四、‘静中求动’与‘动中求静’1、绘画与雕塑的静中求动《拉奥孔》、照相、凝固的、充满动感的姿态2、电影艺术的动中求静定格、大特写,《黄土地》的静默无声、极静而极动第三讲电影的文化维度电影文化的崛起:当代文化正在变成一种视觉文化而不是一种印刷文化。——丹尼尔贝尔电影艺术的产生增强了人的理解能力,因而揭开了人类文化历史的新的一页。正如音乐的影响促进了人类听音乐和理解音乐的能力,电影艺术的丰富内容也促进了人类欣赏和理解影片的能力。-------我们不仅亲眼看到了一种新艺术的发展,而且看到了一种新的理解能力和一种新的文化在群众中的发展。——贝尔巴拉兹文化是什么?“文化是------复杂生活的整体,包括了知识、信仰、艺术、法律、风俗,以及人作为社会成员所习得的其他各种能力与习惯”[美]汤林森《文化帝国主义》“关于文化的当代用法,常见的大致有三个:(1)用来描述知识、精神、美学发展的一般过程;(2)用于指涉一个民族、一个时期、一个团体或整体人类的特定生活方式;(3)用作象征知识,尤其是艺术活动的实践及其成品”[英]威廉士文化与影视文化:结构与层次文化含义的三个层次(从硬到软,金字塔型结构)(1)物质产品、物质文化(2)行为方式和社会组织方式、制度文化(3)精神产品、精神文化与此相应,电影作为文化的三个层次:(1)大工业生产的产品、商品(2)日常生活方式、日常生活的仪式(3)作为人类精神产品的艺术总之,从文化形态的角度看,由电影和电视所构成的影视文化是一种涉及到社会学、心理学、美学、艺术和艺术学、传播学、市场经济学等多种社会科学和人文学科的综合性文化。从文化价值取向的角度看,影视艺术体现了高雅艺术和大众化通俗艺术的综合。从影视传播的独特性和受众面的驳杂和无所不包的角度看,影视艺术拥有最广泛驳杂的受众群体,也可以说体现了各个不同文化阶层、族类、群体、性别、年龄的综合,因此,在现代社会,影视艺术这一现代艺术成为了一种新的“公众话语空间”。第一节电影艺术的‘文化革命’一、影像(类像、视像)文化的崛起以照相、电影、电视为中心的影像文化主要诉之于视觉(含听觉)二、对人类生活、思维方式、观感方式的冲击:1、似真性幻觉与距离感的消失:‘电影使欣赏者和艺术作品之间的永恒的距离在电影观众的意识中完全消失。’‘在电视这一媒介中,所有其他媒介中所含有的与另一现实的距离完全消失了’。类像2、娱乐消费性与感官化的欣赏方式3、日常生活的仪式化与艺术化4、人类传播方式的革命性变化“目前居‘统治’地位的是视觉观念。声音和影像,尤其是后者组织了美学,统帅了观众。在一个多元社会里,这几乎是不可避免的”,“群众娱乐(马戏、奇观、戏剧)一直是视觉的。然而,当代生活中有两个突出的方面必须强调视觉成分。其一,现代世界是一个城市世界。大城市生活为人们看见和想看见事物提供了大量优越机会。其二,就是当代倾向的性质,它包括渴望行动,追求新奇、贪图轰动。而最能满足这些欲望的莫过于艺术中的视觉成分了。”“当代文化正变成一种影像文化,而不是一种印刷(或书写)文化。”丹尼尔贝尔第二节电影文化与‘公众文化空间’的诞生一、‘建筑工地’的比喻二、‘公众文化空间’、电影《顽主》中的“众声喧哗”和“狂欢”三、电影中的意识形态与权力《影视鉴赏》征求建议:一、本课程’’难度与深度是否适宜?知识含量够不够?可举例。二、这门课的进度是快了还是慢了?通过学习你在哪些方面有所提高或有所收获,或收获不大?请实话实说。三、讲授基础理论与放映影片和影片赏析在时间安排的比例上是否合理?还可作如何调整?四、对所赏析的电影的建议(如希望观看的具体片目)。五、对老师讲课的建议。六、对教材和考试的建议。六、其他任何有关建议。老师联系方法:62753176(办)88571108(宅)Email:chenxuguang@sina.com期中作业二则(请交书面作业而不要发伊妹儿)一、回答“征求意见”。(可长可短,也不一定每个问题都回答,100来字即可)二、就上课期间或观影阅读过程中某一使你有所感触的问题发表你的看法(艺术问题、文化问题、某部电影、某一现象、某一偶感均可),写一500字左右短文。电影作为“建筑工地”在建筑工地上,不同的话语交汇冲突,形成了巴尔特所说的“多重意义”。正是电影文本的这种“无可避免的多重性”使得它能“以其丰富多样的结构和魅力,为观众提供参与的机会,成为彻底开放和民主的公众空间中的一种运作范型。由于这种空间需要想象的介入和争辩,它成为基础广大的、志愿结合的汇集地。从而形成舆论性的公众话语”。于是,电影成为启蒙的训练场,也成为基础广大的、自愿结合的汇集地。这种人际关系便是通向启蒙的最佳途径。”[德国]克鲁格 第三节电影艺术的多元文化性方法:多元决定论“多元决定”(Overdetermination)概念(重新理解因果律):“任何历史现象、革命,任何作品的产生,意识形态的改变等等,都有各种原因,也只有从原因的角度来解释,但历史现象或事件的发生不只有一个原因,而是有众多的原因,因此文化现象或历史现象都是一个多元决定的现象。如果要全面地描写一件历史事件,就必须有各种各样的原因,类型众多地看起来并不相关的原因;任何事件的出现都是与所有的条件有关系的。”[法国]阿尔都塞电影的多元文化制约:一、原始仪式文化的现代表现二、意识形态的策略三、大众文化的形态:娱乐、游戏、替代性满足四、商业文化与艺术标准的矛盾五、民族文化特性与世界文化共性从“一夫多妻”到“一仆多主”:“一个导演是一种生产思想和趣味的机器;一部影片是一系列创作上和技术上的决定,导演的任务是尽可能作出正确的决定。”——[英国]库布里克一、电影是原始仪式文化的现代表现1、巫术与艺术:“后世的歌、舞、剧、画、神话、咒语-----,在远古是糅合在这个未分化的巫术礼仪活动的混沌统一体之中的。想当年,它们都是火一般之热烈虔信的巫术礼仪的组成部分或符号标记。它们是具有神力魔法的舞蹈、歌唱、咒语的凝练化了的代表。”李泽厚《美的历程》“巫术与艺术之间的相似是既强烈而又切近的,巫术活动总是包含着象舞蹈、歌唱、绘画或造型艺术等活动。””[英国]克林伍德《艺术原理》2、电影艺术与仪式“每一种艺术(尤其是类型化艺术)都是极其细致地探索普遍的经验,都本能地向某种古代智慧集中。大众文化使我们最不受阻挡地看到原型和神话,而精英文化则往往把原型和神话掩盖在复杂的细节表面之下。[奥]荣格“一个画面首先应该是对眼睛的一个节日”[法国]德拉克罗瓦3、《黄土地》、《红高粱》中的仪式4、《现代启示录》(科波拉,1979)中的仪式和舞台5、日本电影《仪式》片段二、电影是意识形态的策略“意识形态远不只是一些自觉的政治信念和阶级观点,而是构成个人生活经验的内心图画的变化着的表象,是与体验中的生活不可分离的审美的、宗教的、法律的意识过程。”[英国]伊格尔顿电影作为一种特殊的意识形态国家机器,是对社会、人生的矛盾作出的想象性的解决,“不论它的商业动机和美学要求是什么,电影的主要魅力和社会文化功能基本上是属于意识形态的,电影实际上在协助公众去界定那迅速演变的社会现实并找到它的意义”[美]托马斯沙兹“第三世界的本文,甚至那些看起来好象是关于个人和利比多趋力的本文总是以民族寓言的形式来投射一种政治:“关于个人命运的故事包含着第三世界的大众文化和社会受到冲击的寓言。”[美]杰姆逊电影的意识形态性1、美国电影的意识形态《星战前传》、《独立日》、《安娜与国王》等2、中国电影的意识形态知识分子精英意识形态:《黄土地》、主流意识形态:《幸福时光》、《美丽的家》、《一个都不能少》、《生死抉择》市民意识形态:《顽主》、《有话好好说》、贺岁片青年、边缘意识形态:《周末情人》、《长大成人》、《非常夏日》《阳光灿烂的日子》、《小武》3、启示:去发现‘形式的意识形态,与叙事的缝隙或‘阿喀琉斯脚踵’去发现那些‘没有说出来的东西’,因为,‘没有说出来的东西与说出来的东西同样重要’。三、电影的大众文化性大众文化:与精英文化相对,以大众传媒为载体,传达市民化大众意识形态,特点:娱乐性、消费性、商业性、通俗性、感性、流行性、轻浅(非深度)1、娱乐和游戏是人的一种天性需要席勒《美育书简》:理性冲动、感性冲动、游戏冲动:‘只有当人在充分的意义上是人的时候,他才游戏;只有当人游戏的时候,他才是完整的人。’艺术起源“游戏说”2、电影具有假想性替代性满足的娱乐化功能:《顽主》中的‘三T公司’、《甲方乙方》中的“将军梦”、“不屈”梦3、1988年中国的‘娱乐片’讨论:艰难的观念转换4、《红高粱》的转型性意义:‘杂种电影’、视觉盛宴5、中国影视的大众文化潮流:武打片、‘言情剧’、‘戏说历史’的电视连续剧、‘贺岁片’‘情景喜剧’“后假定”美学的崛起四、电影的商业文化性1、电影是一种特殊的商品。2、梅里爱、格里菲斯、奥逊威尔斯的沉浮。3、好莱坞的崛起及其秘密武器:工业化和商业化(类型片):西部片、歌舞片、强盗片、爱情片、科幻片类型电影的本质:有且只有一个故事,真正值得你细细品味。4、几个惊人的数字:《侏罗纪公园》:7500万美元VS8亿美元《泰坦尼克号》:2亿VS20亿(大量的后续文化产品纸媒介:从影像到文字、纪念品、玩具)5、中国第五、六代导演的沉浮:世俗化、从‘地下’到‘地上’商业文化性在制约或控制着电影的生产张艺谋:《摇啊摇,摇到外婆桥》《一个都不能少》、《幸福时光》《英雄》陈凯歌:《风月》、《霸王别姬》、《温柔地死去》、《与你在一起》王小帅《冬春的日子》--《十七岁的单车》张元《北京杂种》--《过年回家》、《我爱你》、《江姐》、〈绿茶〉张扬《爱情麻辣烫》、《昨天》、《洗澡》陆川《寻枪》、《可可西里》冯小刚:冯氏贺岁片。具有中国特色的,初具类型特点的类型性电影五、电影的民族文化性与世界文化性1、电影史与民族的文化形象史和心灵成长史“民族文化精神的表象”“大众的梦”“大众情人”“认识你自己”与“国族认同”:“认同”(identity)实际上是人们对自我身份的“确认”,及回答和解决“我是谁”的问题。与此相关的一系列问题是:我曾经是谁?我想成为谁?人们将指认我为谁?美国精神分析学家埃里克森认为,正是人的认同决定了他的生存感。“在人类生存的社会丛林中,没有同一感也就没有了生存感”。美国电影:《淘金记》、《乱世佳人》、《阿甘正传》《漂亮女人》、《公民凯恩》2、王家卫电影的‘写意性’与传统的现代转化中国电影美学传统:写意性或表现性西洋绘画----”自觉讲求艺术与科学的一致。画家兢兢于研究透视法、解剖学,以建立合理的真实的空间表现和人体风骨的写实。所以西洋透视法在平面上幻出逼真的空间构造。而中国画“运用笔法墨气以外取物的骨相神态,内表人格心灵”,“提神太虚,从世外鸟瞰的立场观照全整的律动的大自然,他的空间立场是在时间中徘徊移动,游目周览,集合数层与多方的视点谱成一幅超象虚灵的诗境”——宗白华写意性或表现性:神/形,虚/实,抒情/叙事,表现/再现,主观性/客观性常规电影:《一江春水向东流》、《小城之春》、《早春二月》常规风格:空镜头象征(比兴)、移步换景、缓慢、沉稳的移动镜头,凝重、抒情的风格、“我”的主观化视觉、乡村自然风光取景王家卫:《旺角卡门》、《春光乍泄》、《重庆森林》、《堕落天使》、《春光乍泄》、《东邪西毒》 《花样年华》、《2046》(1)视觉感官印象化和感性抒情:色彩的大写意,运动性构图、华丽浓烈的音响(2)画面的扭曲夸张变形:广角镜头(3)回旋往复的结构和多视角散点透视的运动镜头:(4)人物写意化:符号化、夸张变形、倾诉的诗意:具有“内德”的残缺人、饶舌的画外音(5)艺术表现的“乐”、“舞”的趋向:视听感俱佳的抒情性段落(6)寓言化的现实与意蕴的含混性:“过期意识”、九七感受、来自现实又超越于现实第四讲电影美学风格或文化形态一:纪实性电影美学-新现实主义-伊朗新电影-中国第六代导演卢米埃尔兄弟:《水浇园丁》、《火车进站》意大利新现实主义:《偷自行车的人》、《罗马11点》、《罗马,不设防的城市》:‘把摄影机扛到大街上去’、‘一种人道主义’伊朗新电影:《谁能带我回家》、《何处是我朋友的家》、《橄榄树下》中国:《小武》《妈妈》《广场》《儿子》《安阳婴儿》新纪录运动(吴文光等)《流浪北京》《江湖》《疯狂英语》《北京的风很大》“纪实的补课”二、戏剧化电影美学-苏联蒙太奇学派-好莱坞电影-中国五六十年代电影-“样板戏”三、现代主义电影美学:先锋电影-表现主义电影-法国新浪潮-欧洲艺术电影(意大利安东尼奥尼、费里尼、瑞典伯格曼)-中国的第五代导演、第六代导演《广岛之恋》《四百下》《第七封印》《筋疲力尽》《八部半》《红色沙漠》‘作者论’:把摄影机当作自来水笔来写作。风格化、表现主观性、自我意识、幻觉和潜意识/个体生存的危机、异化、存在主义/《冬春的日子》《苏州河》《悬恋》《巫山云雨》四、后现代主义电影美学:新好莱坞-后现代电影《邦妮和克莱德》《飞越疯人院》《不准掉头U形拐弯》《天生杀人狂》《低俗小说》《疾走罗拉》《猜火车》/《三毛从军记》《寻枪》《北京杂种》反传统、反文化、滑稽模仿、叙述游戏、颠覆和解构、开放的结尾、自相矛盾、“摇滚化”第一节 纪实主义电影美学一、源头与奠基:卢米埃尔兄弟:《火车进站》、《工厂大门》、《水浇园丁》等,“风光影片”;英国布赖顿学派纪录电影:维尔托夫“电影眼睛派”、弗拉哈迪《北方的纳努克》、格里尔逊“英国纪录电影学派”(剧情片、纪录片、实验片三大类的划分)二、发展与对戏剧化的纠偏:1、意大利新现实主义:《偷自行车的人》、《罗马11点》、《罗马,不设防的城市》:‘把摄影机扛到大街上去’、‘一种人道主义’2、巴赞和克拉考尔的理论总结与阐发3、伊朗新电影:《谁能带我回家》、《小鞋子》《何处是我朋友的家》、《橄榄树下》、《生生不息》大师:阿巴斯。基亚罗斯塔米4、中国:第四代导演:纪实的补课《邻居》第五代导演:影像美学的崛起与纪实补课的中断。《秋菊打官司》《一个都不能少》第六代导演、新纪录运动:《冬春的日子》、《悬恋》《小武》《妈妈》《广场》《儿子》《安阳婴儿》、《卡拉是条狗》《惊蛰》、《可可西里》新纪录运动、DV运动(吴文光等):《流浪北京》《江湖》《疯狂英语》《北京的风很大》“纪实的补课”纪实:人道的立场与人文的坚守第二节戏剧化电影美学第三节现代主义电影美学先锋电影:《机器的舞蹈》、《对角线交响曲》、《一条安达鲁狗》德国表现主义电影:《卡里加里博士的小屋》、《吸血鬼》法国新浪潮:《广岛之恋》、《去年在马里安巴德》、《筋疲力尽》欧洲艺术电影:意大利安东尼奥尼、费里尼、瑞典伯格曼、波兰基斯洛夫斯基):《红色沙漠》、《八部半》、《野草莓》、《第七封印》、《维洛尼卡的双重生命》、《三色》哲学基础:人/自然、人/社会、人/他人、人/自我的分裂“上帝之死”存在主义意味、“多余人”、悲观主义、异化感电影理论基础:‘作者论’(“作家电影”):把摄影机当作自来水笔来写作,写日记。特征与追求:风格化、假定性、用各种电影语言表意(色彩、声音、构图、形象)表现主观性、张扬自我意识、自我的迷失与寻找、自我表现、幻觉和潜意识、表现心理时空、个体生存的危机影响所及:中国第五代导演:《黄土地》、《黑炮事件》……《恋爱中的宝贝》、《周渔的火车》第六代导演:《悬恋》、《冬春的日子》、《苏州河》、《巫山云雨》《月蚀》第四节后现代电影美学1、美国:从对好莱坞的反叛开始《邦妮与克莱德》《飞越疯人院》《不准掉头》《天生杀人狂》《低俗小说》《楚门的世界》《骇客帝国》2、英国:从绅士文化到嬉皮士文化《相见恨晚》《红菱艳》〈桂河大桥〉==(库布里克)〈发条橘子〉〈闪灵〉==《滑动门》《迷墙》《猜火车》《猜火车片头》3、其他:《误打盲撞》(《维洛尼卡的双重生活》)《疾走罗拉》、《暴雨将至》《碰撞》4、影响所及:《大话西游》《东成西就》《三毛从军记》《顽主》《古今大战秦俑情》《王先生之欲火焚身》《周末情人》《北京杂种》《寻枪》《恋爱中的宝贝》”戏说历史”风格的电视剧、情景喜剧5、文化特征:反传统、反文化、反深度(四种深度模式的破除:现象/本质,明显/隐含,确定性/非确定性,所指/能指)平面化、非历史化、非线性时间(当下性)6、艺术与美学特征:平面感:削平深度模式断裂感:非历史化零散化:主体的萎缩与消失复制性:距离感的消失滑稽模仿、拼贴与挪用、反讽与叙述游戏、颠覆和解构、开放不定的结尾、自相矛盾的叙述、空洞化“摇滚化”的影像或声音风格、假定性的突出和有意暴露、非(超)现实的影像7、若干辩证评价:一定的青年文化性、边缘文化性、商业文化性、平民精神和批判解构意识注意:现代主义与后现代主义的纠结难分:《公民凯恩》《维洛尼卡的双重生命》:现代还是后现代?推荐两本书:《国外后现代电影》,程青松,江苏美术出版社,2000。《中国近期电影后现代性批判》曾耀农,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讲座:文化转型中的第六代导演一、关于文化转型1、什么是我们置身其中的文化转型?2、价值失范与重建(海子、《顽主》片段)3、全球化背景:金融资本、媒体信息、人种、人口、科技、物资、意识形态4、文化转型的三个层面5、文化转型在文学(诗歌)中的的若干表现二、第六代导演的谱系1、纵向:从‘地下’到‘地上’2、横向:四拨人的大致划分三、第六代导演的精神特征:1、主体性:自我意识和个体主体性2、现代性:危机和个体承担3、先锋性:告别昨天四、对策或集体无意识文化转型的三个层次一、社会层面:计划经济时代市场经济时代一元社会多元话语空间平均主义分化和差异官本位、政治社会经济本位、市民社会身份、等级、阶级契约、金钱、利益、阶层二、文化层面:理性感性理性(集体)主体性感性(个体)主体性集体无意识个体无意识李泽厚刘晓波文字文化影像文化、视觉文化现代性后现代性启蒙、教化的政治文化游戏娱乐性文化知识分子精英文化全民性的大众文化三、艺术的话语方式及艺术生产层面:个体创造或创作制作、复制、写作人、主体性、自我非人、反人、客观化、自我的萎缩深度平面、无深度高雅大众化、平民化象征和隐喻反对象征与隐喻、纪实性个体劳动、审美文化文化工业生产第六代导演群体的大致划分一、表达生存的焦虑、孤独,凸现自我、自我的分裂王小帅《冬春的日子》、《梦幻田园》、何建军《悬恋》、章明《巫山云雨》、娄烨《苏州河》、王全安《月蚀》二、后现代风格外观管虎《头发乱了》、张元《北京杂种》娄烨《周末情人》、李欣《谈情说爱》、陆川《寻枪》三、隐藏自我、趋于客观化纪实风格《小武》、《妈妈》、《儿子》、《安阳婴儿》、四、认同商业化,好莱坞主流张扬《爱情麻辣烫》、《洗澡》、《昨天》四、对策或集体无意识1、回到个体经验的历史和当下《阳光灿烂的日子》、《童年往事》、《牵牛花》、《站台》《过年回家》、《安阳婴儿》、《扁担姑娘》、《哭泣女人》2、从个体自我转向个体他者《周末情人》、《冬春的日子》、《悬恋》《妈妈》、《小山回家》、《小武》、《安阳婴儿》3、从青年身份焦虑到社会身份认同《周末情人》、《头发乱了》、《阳光灿烂的日子》《儿子》(审父)《过年回家》、《昨天》成长主题:《长大成人》、《阳光灿烂的日子》、《非常夏日》4、多元的影响源《十七岁的单车》、《月蚀》(与《维洛尼卡的双重生命》)、《走到底》、《寻枪》5、结语:展望和期待
本文档为【北京大学《影视鉴赏》课件】,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801771
暂无简介~
格式:ppt
大小:9MB
软件:PowerPoint
页数:0
分类:
上传时间:2018-02-07
浏览量: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