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历史简史(简体)

中国历史简史(简体)

举报
开通vip

中国历史简史(简体)中国历史简史甲部周代至清代中叶第一卷周代第一章周初封建第一节周代推行第一次封建原因、经过及目的屏藩周室,武王灭商后,鉴于殷人在东方尚有不可轻视的力量,遂因应形势封邦建国,以屏藩周室。安抚殷民,武王灭商后,为表示不绝商祀,乃封武庚于殷,以管理及安抚殷遗民。收买人心,武王本着『兴灭国,继绝世』的意思,封舜之后人于陈,禹之后人于杞。监视殷民,武王恐商遗民势力强大,遂封管叔、蔡叔及霍叔为『三监』,以资监视。酬答功臣,武王为酬答功臣,大封同姓宗室及异姓功臣,如封周公子伯禽于鲁,吕尚于齐等。第二节周代推行第二次封建原因、经过及...

中国历史简史(简体)
中国历史简史甲部周代至清代中叶第一卷周代第一章周初封建第一节周代推行第一次封建原因、经过及目的屏藩周室,武王灭商后,鉴于殷人在东方尚有不可轻视的力量,遂因应形势封邦建国,以屏藩周室。安抚殷民,武王灭商后,为表示不绝商祀,乃封武庚于殷,以管理及安抚殷遗民。收买人心,武王本着『兴灭国,继绝世』的意思,封舜之后人于陈,禹之后人于杞。监视殷民,武王恐商遗民势力强大,遂封管叔、蔡叔及霍叔为『三监』,以资监视。酬答功臣,武王为酬答功臣,大封同姓宗室及异姓功臣,如封周公子伯禽于鲁,吕尚于齐等。第二节周代推行第二次封建原因、经过及目的分散殷商遗民,把殷顽民迁到洛邑,严密监视。,把殷地改封给康叔,建立卫国。,把部分殷人迁到商汤故地,由微子启管辖,建立宋国。拓展势力于北方及东方,把齐国迁到东方濒海的蒲姑旧地。,把鲁国迁到东方奄国旧地。,把燕国迁到东北地区。控制新占领土,封唐叔于夏墟,建立晋国。,在南北要地加封一批姬姓诸侯国,以加强对周室的巩卫。第三节封建 制度 关于办公室下班关闭电源制度矿山事故隐患举报和奖励制度制度下载人事管理制度doc盘点制度下载 之内容爵位,周王自称天子,统治天下,为天下之大宗。诸侯由天子册封,分公侯伯子男五等。诸侯之下为卿大夫、士等。封地,天子拥有京畿之地,方千里,公、侯方百里,伯方七十里,子、男方五十里,不足五十里者为附庸。命卿,公、侯三卿,由天子任命,伯三卿、二卿由天子任命,子、男二卿、一卿由天子任命。军制,天子六军,公、侯三军,伯二军,子、男一军,每军万二千五百人。朝觐,天子经常巡狩四方,并可调遣诸侯军队以平定列国纷争,诸侯每年需朝见天子一次,称为述职。义务,诸侯对天子要纳贡、从征及勤王,不遵守者须受罚。第四节封建制度崩溃原因亲属关系疏远,封建制度有赖宗法等制度的支持,时日既久,亲属关系疏远,基本制度失去了平衡,故封建制度亦难巳维持。王命不行,自平王东迁以后,诸侯势大,天子地位形同虚设,王命不行,用以维系封建制度的宗主从属关系,亦告消失。列国内乱,西周中叶以后,夷狄入侵,东周以后,列国内乱,诸侯兼并,强国纵横,封建作用完全失去功效。中央集权兴起,春秋以来,政治、经济及社会都发生剧变,平民抬头,工商业发达,官学流为私学,贵族地位沦落,中央集权兴起,以调节时代要求。第五节西周行封建制之成效及影响扩大周室统治范围,周人势力最初只限于西方及王畿附近,但经过两次封建后,势力已据展至中部及东部,版图日渐扩大。天子地位巩固,天子与诸侯之尊卑、名分,因封建制而建立,且诸侯多为宗室及功臣,可收屏藩及监视之效,天子地位更形稳固。华夏文化传到远方,中央与地方的联系加强,华夏文化不断传到远方,文化较落后的民族渐被同化,使华夏民族日益壮大。国祚延续,周代推行封建,化国为家,天子与诸侯及诸侯之间有着紧密的血缘关系,有助国祚的延续。第二章春秋战国的政治与社会变动第一节霸政产生之背景天子力弱,周室自平王东迁后,王畿狭小,国力衰微,加上平王有弑父之嫌,不为诸侯所敬重,无法维持天下共主的地位,需要强而有力者号令诸侯。诸侯兼并,由于王纲废弛,诸侯互相兼并,篡弑相乘,周天子无力制裁,需要强大的诸候代为调停或讨伐。夷狄入侵,春秋时,夷狄威胁中原,需要强国联合诸侯共同抵抗,以保护华夏诸国。第二节春秋战国时期的政治变化周天子地位不同,春秋时期,霸主挟天子以令诸侯,仍然打着「尊王」的旗号,诸侯之间还有限度地讲礼法。,战国时期,各国视天子如无物,天子对诸侯的政治影响力完全消失,东周沦为只占有洛邑的一个小国。诸侯国数目不同,平王东迁前,各国疆土大小由天子明定,少有改变。东迁后,诸侯互相兼并,出现一些国土广袤的大诸侯国。,春秋初年余下约一百七十多国,经过三百多年兼并后,到战国初年只余下约二十国,其中韩、赵、魏、楚、燕、齐、秦七国,史称战国七雄。政治主导力量不同,春秋时期,齐、晋、楚、吴、越等国先后称霸,政治的主导力量是霸主。,战国时期,大部分小国被灭,只余下少数强国。霸政亦趋于式微,大国并立争雄,政治的主导力量是七大强国。第三节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封建阶级界线消失,春秋时期,诸侯国之间兼并剧烈,亡国的贵族沦为平民,贵族、平民间的界线开始模糊。,战国时期,列国普遍废除贵族世袭爵禄的特权,平民可凭借本身的才干取得政治地位,封建阶级界线终于消失。士阶层兴起,春秋时代起,上层贵族渐渐没落,士乃至平民阶层中有学识者,便成为官员的主要来源。,战国时期,贵族与平民间没有明显的界线。大批有知识或特殊技能的平民加入士阶层中,士的发展趋于多元化。商人力量逐渐壮大,春秋时期,各国开始推行有利商业发展的政策,商人不再受到束缚,亦令商业活动日益活跃。,战国时期,各国工商业发达,商人的社会地位迅速提高,例如富商吕不韦曾在秦国权倾朝野,推动秦国政治的发展。第三章春秋战国时代的学术思想第一节春秋战国时代学术思想发达原因政治方面,贵族没落-春秋战国时代,诸侯兼并,王命不行,引致王官失守,贵族没落,典籍流入民间,教育遂得以普及,有利于学术的发达。,延揽人才-王权衰落,诸侯各国为求富强,竞相延揽人才,而贵族富豪又好招贤养士,以求自保,于是士人为求见用于世,纷纷以其学说主张,游说诸侯,遂促成学术思想的发达。经济方面,交通发达贸易兴盛,各地商品的转运,商旅的往来,刺激交通发达,有利于学术文化的传播。,大都市渐次出现-由于商业活动频繁,大都市渐次出现,人才荟萃,加上交通较前便利,故学者群集于名都大邑,聚徒讲学,促进学术交流。社会方面,教育普及-春秋战国时代,没落贵族讲学民间,教育普及,学术思想遂趋活跃。,礼教崩溃-当时社会混乱,战祸频仍,礼教崩溃,难以规范人心,才俊之士乃纷纷立言以匡世。第二节各家学说简介儒家,儒家学说以『仁』为主,重礼及教育,是积极的入世思想。在政治理想方面,儒家希望回复西周盛世,以『德治』重建社会秩序。,孔子-伦理观,以『仁』为中心,提倡忠恕之道。-政治观,以伦理为基础,主张行文王、周公之道,君臣都要尽他们的本分,此即『正名』,以期世界大同。-教育观,主张有教无类,因材施教,技艺教育与人格教育兼备,而以人格教育为先。,孟子-人性观,主张人性本善,如能将善性发挥即能成为圣贤,而不良行为皆为后天误导所致。-政治观,主张『法先王』,依据尧、舜等先王的制度。提倡仁政,反对霸道,重教化。主张『民本』,认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经济观,主张为民制产,恢复井田制,使人民衣食丰足。,荀子-人性观,主张人性本恶,所以要加强教育,并以礼制约束人性,使养成守礼的习惯,方能去恶从善。-政治观,君主要结合礼法统治天下,主张效法周初文王、周公之教导,即『法后王』。,儒家学说的影响-儒家以忠君思想为核心,孟子除外,,形成中国人忠君思想根深蒂固。-儒家以君臣、父子、夫妻为『三纲』,以仁、义、礼、信为『五常』,形成中国人的伦理道德观念特强。-儒家编定之经书成为后人治国之基础典籍,亦是历代科举考试之主要内容。-孔子主张有教无类,开平民教育先河,孔子更被尊为万世师表。墨家,墨子学说之主张-兼爱,无等级的爱,平均施予。-非攻,战争有百害而无一利,凡有利于天下的事都做。-节俭,主张薄葬,减少礼乐等奢侈行为。-尚贤,推崇重用贤能之士。-尊天敬鬼,鬼神操纵赏善罚恶之权。儒墨两家学说不同之处,儒家主张爱有等差之别,墨家主张兼爱。,儒家主张礼乐,墨家反对礼乐。,儒家主张厚葬,墨家主张薄葬。,儒家信天命,墨家非命。,儒家重仁义,墨家重功利。,儒家反对不义之战,赞成义战,墨家反对一切战争。道家,老子-人生观,以『无为』为主,绝圣弃智,绝仁弃义。-政治观,主张回复『小国寡民』的社会以『无为』为治国之方。,庄子-人生观,逍遥达观,超然于事物之外,以观赏的态度去看待世间的一切。-政治观,不涉政治,退隐自乐。法家,重势派-赵人慎到,主张君主以权位威势管治国家。,重术派-以申不害为首,主张以术驭人,着重君主驾驭臣下之技巧。,重法派-以商鞅为主,重视法令、以赏罚治民。,韩非子——集势、法、术三派大成,认为三者须兼收并蓄,交相运用。-人性观,认为人唯利是图,其本性恶。-政治观,认为君主须紧握权柄,建立威势,厉行法治。第二卷秦汉第一章秦汉的统治政策第一节秦始皇的统治措施政治改革,始皇定皇帝为君主的尊号,朕、诏、制等均为皇帝所专用,全国政务由皇帝总理,确立君主专制的政体。自称始皇帝,继位者为『二世』、『三世』以至千万世。,始皇即位后,废封建制度,改为郡县制,所有官员由皇帝任免。,以丞相总理国务、辅助皇帝,太尉管军事,御史大夫管监察,大权操于皇帝一人之手。,始皇曾五次巡行天下,考察政务。经济,始皇分货币为两等,以黄金为上币,用镒为单位,铜钱为下币,钱重半两,统一度量衡。,徙天下富豪十二万户于咸阳,借此繁荣首都。,始皇又确立土地私有制,废井田制,开阡陌,准许土地自由买卖,计田征税。,始皇兴修水利,疏导鸿沟,又开灵渠,方便灌溉,促进农业发展。,始皇又奖励农工,鼓励人民发展农业及手工业,实施崇本抑末政策。文化,始皇推行『书同文』的政策,命李斯整理文字,成为小篆,方便政令的颁行。,始皇以法家治国,下令除秦史、卜筮、医药及种树等书外,全部焚毁,并禁止私学,以吏为师。军事,修筑长城-始皇为巩固北方,命蒙恬修筑长城,把原日燕、赵、秦之长城修筑连接,西起于临洮,东至碣石,为我国北方国防之屏障。,统制军械-搜集民间武器,集於咸阳,鑄十二金人,不准民间私自收藏兵器,以防民变。,移民实边-派遣罪民五十万,北方则移居于河套一带,南方则与越人杂居。交通,车同轨-规定车宽六尺,一车可以通行全国,又定二百四十方步为一亩。,修驰道-东北达于燕、齐,另南至零陵,北达于九原。,兴修水利-始皇一方面发民疏导鸿沟,另一方面又开灵渠,沟通湘江及漓江,以方便漕运。秦统一措施对后世之影响,影响后世-秦始皇废封建,推行中央集权,行郡县,创政治制度,成为汉代以后各朝代的蓝本。,招致灭亡-天下大权集於皇帝一身,若皇帝雄才伟略时,尚可把持朝政,及后二世继位,招致灭亡。,统一民族-始皇北逐匈奴,修筑长城,奠定中华民族的疆土,确立中华民族的独立及统一。,统一文化-秦代统一文字,在当时对于推行政令、传播文化起了很大的作用,对后来的汉字和文化的发展有深远的意义。,破坏文化-始皇焚书坑儒,对古代文献的保存及学术的传播,造成相当大的损失。第二节汉武帝士人政府的形成士人政府形成之原因,背景,,受人影响-武帝受舅父田鼢及老师王臧的影响,颇爱儒学。,反对黄老之学-汉初信服黄老之学,武帝认为若继续实施放任政策,对大汉帝国会有很严重的影响。,发展帝国-武帝力图发展国力,采取积极政策,应为儒家忠孝之说最利于巩固君权,发展帝国。董仲舒提出独尊儒术,为武帝所采纳。士人政府之内容,五经博士-武帝接纳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设立诗、书、礼、易、春秋五经博士。,博士弟子员-武帝又接纳公孙弘的建议设立太学,又设博士弟子员五十人。从各地选拔优秀青年,跟随博士学习五经,修业期限一年。,博士弟子考选-博士弟子规定一年一次考试,成绩优异者可任郎官,凡通一艺者,亦可任太守椽属。遣送京师,以供选用。,察举贤良-不定期由公卿、郡国推举各种贤良人才,由皇帝亲自出题策问,又称诏举。士人政府之影响,儒学成为正宗思想-从此,儒学成为中国正统思想、经学成为空前发达的现象。,科学停滞不前-由于崇儒的缘故,扼杀了其他科学的发展,中国科学从此陷于停滞不前的局面。,士人政府形成-汉武帝打破常规,任命起于布衣,平民,的公孙弘为宰相,一时间公卿、朝士中名儒辈出,循吏贤良涌现,士人政府因而形成。第三节汉武帝统治政策的评价加强中央集权的评价,削夺封国,消除威胁-汉武帝颁行推恩令,彻底解决了诸侯威胁中央的问题。,巩固中央集权-汉武帝全面落实郡县制,把中央集权制度巩固和发展起来,成为此后中国二千余年地方政制的主要模式。开创士人政府的评价,政权开放-汉武帝以博士弟子、孝廉等儒士取代功臣、外戚,政权向社会各阶层开放,不再由少数特权阶级垄断。,儒学独尊-汉武帝的尊儒政策为历代国君所仿效,儒家的伦常道德观念渐渐深入人心。但儒家定于一尊,其他诸子百家的发展受到局限。,经学发达-汉武帝开始,官员以儒生为主,熟读经书成为求取功名的坦途,因此汉代经学特别发达。新经济政策的评价,解决财政困难-汉武帝的新经济政策成功增加国库的收入,使严重的财政困难得以暂时纾解。,抑制富商势力-汉武帝通过专卖政策,夺去了盐铁商人的财源,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富商豪强势力的发展。,人民未见受惠-新经济政策只为政府开辟财源,并未能改善经济民生。汉初以来的土地兼并问题未得到解决,贫富悬殊的现象日益加剧。第二章两汉戚宦相争第一节王莽篡汉所利用的时势王莽篡汉的经过,公元六年,平帝死,王莽以「假皇帝」摄政,立两岁的刘婴为皇太子,号为「孺子」。公元九年,王莽假托天命,接受刘婴「禅让」,自立为帝,改国号为「新」。王莽篡汉成功的政治因素,外戚辅政成为惯例-西汉自吕氏干政起,一直有外戚辅政之传统。,王氏外戚长期掌权-汉元帝皇后王氏长寿,王氏外戚相继辅政,王莽亦因得王氏喜爱而被提拔入权力中央。,辅政外戚掌管尚书-汉武帝死后,新君即位多由外戚辅政,并授予「大司马大将军领尚书事」职衔,掌握朝中大权。,君主昏庸-汉宣帝以后的元帝、成帝、哀帝诸帝均为昏庸之主,令朝政败坏,天下臣民对汉室离心,期望有新人取代旧人。王莽篡汉成功的社会因素,土地兼并,社会动荡-西汉初年以来,土地兼并剧烈,百姓无以为生。,流民奴婢参与动乱-流民和奴婢令社会动乱频生,朝野上下都期望有贤能者出现,解决社会危机。王莽篡汉成功的思想因素,汉德已衰,民心思变-汉代「五德终始说」盛行,王莽利用这种思潮,假造各种符命,力证汉代国运已衰,他自己是上天委托的「新圣人」。第二节东汉戚宦相争东汉戚宦相争的由来,外戚掌管尚书台-光武帝以内朝的尚书台作为决策中枢,外戚经常借掌管尚书台把持朝政。,外戚借辅政专权-汉和帝以后诸帝多年幼即位,由外戚辅政,领「大将军领尚书事」之职,造成外戚专政之局面。,宦官权力提高-光武帝任命宦官为内朝的中常侍等职位,负责传达诏令和阅览奏章。宦官有了实权,便容易干预朝政。,宦官助君主争权-君主稍长,不甘心被外戚挟制,于是依靠宦官铲除外戚。皇帝夺回权力后,对宦官封官奖励,宦官便得以掌权。外戚与宦官相争之经过时间专权之外戚杀害外戚之宦官和帝窦宪郑众安帝邓骘江京顺帝阎显孙程桓帝梁冀单超灵帝窦武曹节少帝何进张让宦官多获胜的原因,外戚威胁皇位-就皇帝的立场而言,外戚权大时,可以威胁皇位,至于宦官,则绝无做皇帝的可能,故宦官多得皇帝的信心。,宦官与皇帝亲近-宦官经常与皇帝亲近,外戚则不是,故皇帝与宦官的感情,自然较外戚为亲近。,外戚的地位不稳-外戚的地位常因皇帝的更改或太后的死亡而动摇,但宦官则不受上述的情况影响。东汉戚宦相争的影响,朝政败坏-由汉和帝起,东汉戚宦轮流专权长达百年。掌权的外戚或宦官都只顾任用亲信,贪污受贿,令朝政日坏。,忠良尽去-部分正直官员和太学生非议朝政,与专权的宦官形成对立,导致了东汉后期两次党锢之祸,使正直的官员受到摧残。,黄巾之乱-戚宦专权者都把党羽安插到州郡搜刮民财,勾结豪强残害百姓,引致民怨沸腾,太平道乘机起事。,州郡割据-朝廷用兵一年才把黄巾主力击溃,但平乱的将领乘机拥兵自重,演变成州郡割据,全国陷于分裂的局面。第三卷魏晋南北朝第一章北朝的汉胡融和第一节魏晋的胡族政策西晋搁置徙戎建议,晋武帝时,郭钦建议把胡人迁徙到塞外,长城以北,,并以汉人实边,但武帝并未采纳。,晋惠帝时,江统呈上《徙戎论》,建议晋室把境内胡人全部迁回塞外,但晋室未有重视。西晋诸王招用胡兵,八王之乱期间,诸王纷纷招用胡兵,胡人遂得以洞悉晋朝的虚实。胡人大量内徙的后果,八王之乱造成晋朝国力消耗殆尽,胡人乘机大举入侵中原。,匈奴人刘渊起兵叛晋,内徙胡人纷纷建立政权,主宰北方的政局。第二节五胡十六国与北朝兴替永嘉之乱与西晋灭亡,公元,,,年,刘聪派兵攻陷洛阳,掳走怀帝,史称永嘉之乱。至公元,,,年,长安被匈奴兵围困,愍帝出降,西晋亡。五胡十六国出现,由公元,:,年至,,,年止,五胡在中国北方先后建立了十多个国家,史称「五胡十六国」。前秦曾统一北方,但仅维持了十二年,其他时间北方都处于分裂状态。第三节北魏孝文帝的汉化政策北魏孝文帝推行汉化政策的原因,改变鲜卑贵族暮气-北魏传至孝文帝时,许多鲜卑贵族出现腐化现象。孝文帝想给予族人新的刺激,并削弱部份保守贵族对政治的干预。,避免重蹈前秦复辙-前秦淝水一战失败后便迅即崩溃。孝文帝认为实行全盘汉化,提高本族的文治水平是达致长治久安的最佳方法。,怀抱大一统理想-孝文帝倾慕汉化,抱有大一统的政治理想,遂期望通过汉化政策,把北魏由一个部族政权,发展成大一统的全国政府。北魏孝文帝汉化政策的内容,政治方面,迁都洛阳-公元,,,年,孝文帝领兵南征。大军到达洛阳时,北魏正式迁都于洛阳。,仿汉官制-孝文帝取消鲜卑的旧官制,仿魏晋之制设三公、尚书、中书、九卿等官职。-下诏依循汉法,颁行新律。,经济方面,实行三长制-孝文帝定五家为邻,五邻为里,五里为党。负责整理户籍,清查隐匿人口,以便政府征税。,实行均田制-孝文帝颁布均田令,规定男子十五岁以上,政府授给露田四十亩及桑田二十亩,妇女可受露田二十亩。,文化方面,仿汉典章仪礼-孝文帝下令采用中原传统的祭祀、丧礼、冠礼等,依汉制改订度量衡,颁行五铢钱。,推广儒家礼教-孝文帝崇敬孔子,设立太学,擢用儒生,又奖励孝悌,提倡敬老,规定鲜卑宗室都要学习《孝经》。,社会习俗方面,禁着胡服-孝文帝明令禁止士民穿胡服,必需改穿汉服,并依汉制设定百官的朝服。,禁说胡语-规定凡三十岁以下士民,不准再说鲜卑语,必需改说汉语。,禁迁葬-洛阳的鲜卑人,死后在南方安葬,棺柩不得送回北方。,改胡姓为汉姓-把鲜卑族的复姓改为单字的汉姓,皇族由姓「拓跋」改为「元」;「独孤」改为「刘」等。,鼓励胡汉通婚-孝文帝鼓励鲜卑贵族与汉人世族通婚。,推行门第制度-孝文帝规定鲜卑贵族中开国元勋之家的八姓,不得任命为低级官吏。北魏孝文帝汉化政策的影响,鲜卑族文明提高-鲜卑族全面汲取了先进的汉文化,渐渐摆脱政治、社会各方面落后的状况。,引致鲜卑族分裂-南迁洛阳的鲜卑贵族沉醉在汉化生活中,但留戍在北方的鲜卑军人备受轻视。孝文帝死后不久,北方六镇鲜卑军人即起而作乱。,鲜卑民族特性消融-由于北魏的汉化程度比较深入,鲜卑族与汉族的差异日渐消除。,扩大中华民族内涵-孝文帝推行汉化,令北方胡族血统与汉族加快融合,中华民族血缘、文化的内涵更形丰富。,保持中 原文 少年中国说原文俱舍论原文大医精诚原文注音大学原文和译文对照归藏易原文 化优势-由于中原汉族文化吸纳了胡族文化的精华,素质大为提高。第二章东晋及南朝的士族第一节士族形成的背景士族与寒门,东汉后期,社会上出现世代做高官的家族,称为世族,又称士族。,不入士族之列的平民及其士子,则被视为出身寒门。汉代以经学取士,自汉武帝独尊儒术,任官优先考虑熟悉经学的人,通经成为入仕的主要途径。九品中正制巩固士族地位,曹魏以九品中正制选官,但中正官多为士族出身,在评定人才时只考虑家世。君主维护士族,司马氏家族本身就是士族。司马炎建立西晋后,大力维护士族特权。第二节东晋和南朝士族势力的兴盛侨姓士族扶持东晋,永嘉之乱后,中原士族陆续南下避乱,这些南渡的中原士族,称为「侨姓士族」。王与马共天下,东晋立国后,元帝以王导为丞相,并选任侨姓士族百余人为属官,时人称王与马共天下。侨姓士族享有特权,东晋建立后,王导在南方地区设立各侨州侨郡给渡江的北方士民定居,各侨州侨郡内的重要官职都由侨姓士族垄断。东晋士族轮流掌权,东晋偏安江南百余年间,政权先后由王、庾、桓、谢四姓士族把持。东晋君主多次想重振皇权,但都遭受士族反击而失败。南朝士族地位仍高,士族的实力虽然大减,但仍然坐享荣誉上的高位,寒门的声望有限,也难以完全取代士族的政治地位。第三节东晋和南朝士族对政治的影响士族维护东晋政权,只有东晋政局稳定,士族的利益才得到保障,因此士族都会合力反对任何损害东晋政局稳定的行动。士族遏抑皇权,士族不愿皇权强大,东晋一代,皇室与士族之间经常因争权而冲突。士族掌握军政大权,东晋由立国起,政府要职都由士族把持,他们借九品中正制延续权位,牢牢控制东晋政治。,司马氏只是名义上的君主,实际上的军政权力都由强势士族把持,这是东晋门阀政治的主要特点。妨碍北伐事业,士族把家族利益置于国家利益之上,在江南定居之后,贪图苟安,无意北伐。,东晋多次北伐行动,都由于得不到足够的支持或受到抵制而失败。第四节士族势力的衰落士族间互相牵制,东晋士族之间争权夺利,侨姓士族和江南士族之间更存在不少矛盾。,东晋时,部分士族领袖希望借北伐扩张势力,都受到其他士族的抵制而失败。士族腐化堕落,南朝时,士族内部暮气日深,致使见识浅薄、身体羸弱,不重实务,轻视军旅之职,以致军功和汉政绩都不及寒门。寒门乘机崛起,寒门出身的刘裕借参加北府军而干政,他平定孙恩、卢循之乱,然后发动北伐以提高威望,最终篡晋自立,改国号宋。士族遭君主遏制,南朝开国君主都着意削弱士族势力以重振皇权。,宋朝刘裕曾派宗室出镇诸州。,齐朝萧道成提 高中 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高中物理选修31全套教案高中英语研修观课报告高中物理学习方法和技巧高中数学说课稿范文 书舍人一职的权力,由寒门出任,令士族对政治的影响力大减。士族被动乱摧残,梁朝末年,东魏降将侯景起兵叛乱,以建康为中心的士族根据地大都沦为废墟。陈朝时,士族势力已经没落,幸免于难的士族对政治已经无所作为。第五节东晋和南朝士族与寒门的关系士族、寒门政治地位悬殊,东晋、南朝期间,以九品中正制选官,保证了士族得以垄断朝廷高位。,东晋时,士族长期垄断公卿要职。南朝初年规定,士族子弟二十岁即可任官,而寒门却要年满三十岁才可以试用为小吏。官分清流浊流,东晋士族任官品位高但不必处理实际职务,称为「清流」,寒门只能充任位卑权小的官职,却要处理繁重的政务,称为「浊流」。,南朝时,士族进一步划分官职的等级,吏部规定士族子弟出任的官职,必需与其袓先曾担任的官职相对应,不能逾越。士族不屑结交寒门,士族享受政治和经济特权,逐渐形成强烈的等级观念,鄙视寒门。,寒门处于低微地位,亦渴望与士族中人结交,但往往遭士族拒绝或蔑视。寒门从军以求出路,东晋士族借门第庇荫,可以稳坐高位,他们多好逸恶劳,又鄙视军旅工作。,寒门以参军作为进身之阶。刘裕率北府兵平定孙恩、桓玄的叛乱,借军功而入朝掌政,并逐步扫平士族势力,最终得以篡晋自立。第三章六朝的江南开发第一节六朝江南开发的因素北方人口和技术南移,东汉末年起,尤其是西晋永嘉之乱前后,北方人大规模迁移到江南。,北方移民给江南增加了大量劳动力,带来先进的生产技术,成为开发江南的动力。江南地理条件优厚,江南土地肥沃,河川满布,冬季温润,发展农业的自然条件较北方优越。,移居江南的北方人传入了新的生产技术,令农业生产日益进步,同时也带动了手工业、商业的发展。江南政局相对稳定,五胡十六国时期,黄河中下游地区战乱频仍,社会经济遭受严重的破坏。,江南地区在六朝三百多年间,政局相对较稳定,为经济开发提供有利的环境。六朝君主努力经营,六朝政权以江南为立国的根据地,君主为巩固政权,大都积极进行开发事业。六朝士族实力雄厚,东吴时,孙氏政权任由江南士族扩建庄园。,东晋立国后,侨姓士族与江南士族组织大量人力,对江南的开发起了推动作用。第二节六朝江南经济的发展概况东吴对江南的开发,推行屯田,发展农业-孙权立国后,推行屯田制度,昔日地旷人稀的长江中下游一带,大量土地得到开垦。-政府修建许多水利灌溉工程,令江南的农业经济有较快的发展。,开凿河道,发展造船业-孙权先后下令开凿运渎,对春秋时期开通的邗沟也经常维修。-孙权发展造船业,建安郡侯官是重要的造船中心。,发展手工业-东吴时期,江南是葛布、麻布生产最发达的地区。-江南又盛产盐,当时瓷器生产有颇大的进步。东晋南朝时江南经济的发展,农业,土地开垦-东晋政府鼓励士族垦荒。江南许多荒地及山林池泽,逐渐开辟为肥沃的良田。-荆州、扬州一带成为江南最发达的生产区,其他如交州、广州地区的开发,也取得很大成果。,兴修水利,改良技术-东晋、南朝政府为了提高生产,经常兴修陂、塘、渠、堰等水利工程。-改良农业技术,火耕水耨渐渐被中原的深耕细作方法所取代,铁犁、牛耕被广泛使用。水稻培植方法有显著改进,令作物的生产量倍增。,中原旱田作物南移-北方的麦、粟、菽等旱田作物移植到江南,并传入先进耕作工具。-江南的丘陵地区则可以广泛种植麦、粟、菽等,令土地资源得到更充分的利用,收成更多。,手工业,冶炼业-东晋时,扬州发展为南方的冶铸中心。南齐时,荆州已能制造很大数量的兵器。不仅官府开矿立冶,民间鼓铸也有相当的发展。-炼钢有灌钢法等新技术发明,提高钢产的质量。,纺织业-东晋、南朝时,麻织业有很大发展,花色品种增加,手工精巧。-刘裕灭后秦,把关中的织锦户迁到江南,有助提高南方丝织业的技术。,造纸业-东晋、南朝时,除了麻纸外,还开始用藤造纸。藤纸质地优良,剡县是藤纸的著名产地。-造纸业发达,纸于是完全取代竹简、木简,成为普遍的书写 材料 关于××同志的政审材料调查表环保先进个人材料国家普通话测试材料农民专业合作社注销四查四问剖析材料 。,制瓷业-江南制瓷业以青瓷为代表,东晋、南朝时发展更兴盛。-今江苏的均窑,浙江的越窑、婺窑、瓯窑,所产青瓷不仅数量多,种类和形制也丰富多样,质地精细,烧制技术显著提高。,造船业-东晋、南朝的造船业在东吴的基础上,有更进一步的发展。荆州能够在短时间内制造战船上千艘。-南齐时,袓冲之曾发明迅捷的千里船,反映当时造船技术已颇进步。,商业,商业繁荣-东晋、南朝的士族和官僚大都经商,国内商业由民间经营荆州、江州、扬州、益州等地的商业交易十分兴盛。,外贸发达-东晋、南朝的官府与北朝和南海各国互市,当时与华通商的国家有天竺、波斯、狮子国等。-当时番禺对外贸易最为活跃,中外商船往来不绝。,大都市增加-东晋、南朝时,长江流域兴起了许多商业都市,其中规模最大的是京师建康。-京口、山阴、番禺、荆州、扬州等都是当时重要的商业城市。第三节六朝江南经济发展的影响维持偏安局面,东吴、东晋、南朝能够长期偏安江南,江南农业经济的高速发展,令民生安定,是重要的因素。有助唐朝盛世形成,经过六朝开发,南方长江流域相对落后的经济,与北方黄河流域的差距逐渐缩减。唐朝国势更盛,就因为唐朝兼有长江、黄河两大流域的经济优势。经济重心南移,中国自古以来,都以黄河流域为经济重心,后来经济重心逐渐南移,而此趋势是由六朝开始的。第三卷隋唐第一章隋文帝与开皇之治第一节开皇时期的治績政治方面,营建大兴城-在长安城南营建新都大兴城,建筑宏伟,是当时东方第一大都会。,改革政制-中央政府实行三省六部制,以尚书、内史、门下三省为中枢机构,职能明确。,整顿吏治-派官员巡视河北各州,罢免贪官二百余人,裁汰地方冗官约十分之三。经济方面,整理户籍-重新检查户口,大索逃户,全国户口新增百余万人,大大增加税收。,实施均田制-沿用北魏均田制,由政府授田给农民。每丁男受永业田二十亩,露田八十亩,妇人受露田四十亩。,轻徭薄赋-提高成丁年龄为二十一岁,受田仍是十八岁,即服役减少了三年,改每年三十日的庸役为二十日,服役日数减少。,开凿广通渠-下令开凿一条与渭水平行的运河,命名为广通渠,以解决京师的粮食供应问题。,设置仓窖-在首都以东的黄河沿岸建造官仓,储存关东地区生产的粮食,在各地兴建义仓,由人民捐纳粮食,以备灾荒。文教方面,搜求图书-文帝接纳牛弘的建议,下诏征求遗书,以增加官府藏书量。,兴办学校-在州郡兴办官学,在京师设国子学、太学、四门学等。,推行科举-废九品中正制,改行科举,以考试选拔人才。政府可打破门阀垄断的局面,更易录取真才。对外武功方面,降服突厥-用远交近攻之策,使突厥分裂为东西两部,用离间、怀柔手段,使东西突厥相继降服于隋,维持边境安宁。,征伐高丽-文帝派兵征伐高丽,高丽王遣使请罪,恢复两国原来之关系。第二节开皇之治的盛况人口激增,隋初全国户数约三百五十万户,至炀帝初年,大幅增至约八百九十万户。耕地增加,全国田地由一千九百余万顷,增至五千五百余万顷。仓窖丰盈,开皇末年存粮可供政府五六十年之用,是历史上罕见的现象。第三节对隋文帝的评价开创盛世,文帝统一南北,使国力快速提高,缔造开皇盛世,文帝创立三省六部制和科举制,为唐朝盛世奠定基础。勤政俭约,文帝自奉俭约,节省开支,留心吏治,关注民间疾苦,乃开皇之治出现的原因之一。猜忌刻薄,开皇后期,不少贤臣均被排斥。文帝晚年,更不听谏言,并动辄杀罚大臣。第二章唐太宗与贞观之治第一节贞观之治的内容政治方面,用人唯材-太宗知人善用,名臣如魏征、王圭、房如龄、杜如晦、杜淹、长孙无忌等;名将如李靖、李绩等,得人之盛,前代莫及。,勤于政事-太宗选任地方官吏,最为严谨,经常记录刺史的治績于屏风上,又经常派李靖等黜陟大使巡视各地,又令五品以上的官员,可以直接上奏。,从谏如流-魏征劝谏太宗,太宗虚心受谏,均为后世所称美。其他如王圭等,均以论谏知名。,设立三省制-太宗定立尚书、中书、门下三省制度,又定立三省首长联合议政,称为『政事堂』的制度。,平抑门第-太宗命高士廉修氏族志,着重立功、立德、立言,以功臣代替世胄,科举代门第,使寒门仕进机会大增,人材亦因之大盛。,尚俭薄赋-太宗自奉俭约,遣宫女三千余人,又停贡四方珍宝,以减轻赋税。,救灾恤贫-贞观初年,关中发生饥馑,太宗勤加安抚,妥为救济,至三年,天下大治。,宗室任官-太宗命宗室出任官吏,以革除宗室坐享富贵的恶习。民生社会方面,慎判死刑-太宗慎于死刑,凡死刑案,必需复奏五次,方可执行。,关怀民隐-隋末丧乱,户口空虚,太宗安抚流亡,每遇水旱,必遣使巡行四方,慰民疾苦。文教方面,提倡文教-太宗即位后,聚书二十余万卷于弘文殿,并扩建京师及地方学校,命学士整理书籍,由博士教授生徒,一时儒风大盛,四夷皆遣子弟入学。,统一经学-太宗以经学多门,章句繁杂,乃下召孔颖达修《五经正义》,经学遂告定制。军事方面,讨平突厥-贞观三年,太宗命李靖率军十余万出击东突厥,四年,灭其国。又平定回纥等部,又与吐蕃等维持良好关系,四夷君长请太宗为天可汗。第二节贞观之治的影响影响后世,唐制虽承袭隋朝,然三省制、府兵制、租庸调、科举制,俱于贞观时臻于完备,影响后世。国威远播,贞观之治令唐朝国威远播,四夷宾服,尊唐太宗为天可汗。中西文化交流,贞观时,文教鼎盛,四夷来华通商、求学,令中西文化交流,唐朝文化远被日本、高丽等国,影响深远。经济发达,贞观时经济发达,人民生活安定,一斗米不过三、四钱,民间丰足,巩固唐朝国基。第三章唐玄宗与开元之治第一节开元之治的内容政治方面,知人善用-玄宗任用武后旧臣姚崇、宋璟、张说、张九龄、韩休、卢怀慎等,都是一时名相。,整顿吏治-玄宗设十五道采访使,巡查天下,考核吏治,另外,对地方官吏的考选及升调亦严加处理。,社会安定-当时海内太平,百姓富裕,社会秩序良好,有所谓『行千里不持尺兵』之语。军事方面,改革兵制-武后以来,府兵废弛,开元十年,选府兵及白丁十二万人宿卫京师,其后称为『彍骑』。,设立兵镇-玄宗设立十大兵镇,最高长官称为节度使,用以巩固疆土,统率异族。经济方面,清查户籍-开元九年,命宇文融清查逃亡户口,整理田地,所得逃亡户八十余万,增加国库收入。,崇尚节俭-玄宗矫正武后以来淫侈之风,淘汰沙尼,焚珠玉玩物,又崇尚节俭,后宫及百官服饰务求朴实无华。文教方面,提倡学术-玄宗下令搜寻遗书,五年之间,得书四万八千余卷。又命张说修五礼,名为《开元礼》。,推崇儒学-玄宗淘汰沙尼,禁百官与沙尼往还,推崇儒学。第二节开元之治的原因君主严明,玄宗知人善任,留心吏治,奖励文教,改良制度,令政局稳步发展。贤臣辅助,姚崇、宋璟、张九龄、张说等开元重臣,均能直言劝谏、正直不阿、多谋善断,有助盛世之出现。吏治清明,玄宗为矫正『重京官,轻外任』的风气,特迁京官有才识者为地方刺史及都督,使内外政情互通。玄宗又分全国为十五道,设置采访使巡视各地,于是吏治清明,冗官减少。内外安定,玄宗继承太宗、武后所奠之根基,又加上边区外族先后绥服,内外安定,国家得以步入大治之世。第四章安史之乱第一节安史之乱之起因玄宗昏庸,开元中年,玄宗日见骄奢,政治日益败坏,中央政府开始松弛。宦官干政,玄宗宠信宦官高力士、王毛仲等人,开宦官干政之端。李林甫、杨国忠、安禄山等人,皆因此而得将相之位。三省制破坏,武后以来,破坏三省制度,结果引致行政体系破坏,权臣误国。杨国忠掌政,玄宗好色,宠幸杨玉环,其从祖兄杨国忠得掌朝政,其后国忠与安禄山不和,安禄山恐其对己不利,以讨杨国忠为名起兵,构成安史之乱。节度使权力过重,唐代节度使权力过重,掌握边区之军事、政治及经济大权,易生割据。军事势力倒置,府兵制以关中为中心,其后府兵废弛,边兵由于防患外族而增加,中央与地方军事势力倒置。以胡人任边将,李林甫以胡人任边将,以塞边将入相之路。李林甫怂恿玄宗重用安禄山,给予掌兵之机,引起安史之乱。第二节安史之乱之经过安禄山之乱,安禄山为营州杂胡,身兼平卢、范阳、河东三镇节度使,养胡人义子八千,拥兵二十万,尽以胡人代汉将,形成胡人集团。,当时杨国忠为相,安禄山与之不和,恐朝廷对之不利,遂于天宝十四年起兵反唐。,由范阳南下,不两月攻陷洛阳,入长安称帝,国号燕,玄宗奔蜀,太子亨即位于灵武,是为肃宗。史思明之乱,肃宗至德二年,安禄山被其子庆緒所弑,郭子仪借回纥兵,收复长安、洛阳。,乾元二年,庆緒大败,求助史思明。思明杀庆緒,自称大燕皇帝,思明旋被其子朝义所弑。,代宗宝应元年,李光弼大破史朝义,翌年,史朝义被部将李怀仙所杀,乱平。第三节安史之乱之影响政治方面,藩镇割据-安史之乱后,唐朝采姑息政策,封赐平乱有功之将领及安史降将等为节度使,节度使拥有辖境内之军事、政治及财政大权。其后,节度使互相世袭,割据地方,不听中央命令,使唐室中衰不振。,宦官掌政-安史乱时,宦官李辅国拥立肃宗,肃宗以李辅国拥立有功,命出掌中央禁军,开宦官控制军权之先例。使日后宦官权力不断扩大,使朝政日坏。,外族侵扰-安史乱时,唐向回纥借兵平乱,恃功掠夺,令唐国威荡然无存,自此吐蕃、南诏等侵扰不绝,使唐国力衰微。经济及社会方面,经济重心南移-安史乱后,北方经济残破,唐代租税收入逐渐依赖江南,隋代建设的运河,至此产生最大作用。,行两税法-由于人口流散,租庸调无法推行,德宗时,杨炎奏请废租庸调,行两税法。,物价飞涨-战争后,物资短缺,物价飞涨,只米价一项,已比开元时上涨三百多倍。,回纥苛索-回纥助唐平乱,恃功苛索,唐室岁赠绢帛,经济由是日衰。,土地荒废-战争后,人民若不死于战乱,亦迁移至其他地方,于是出现土地荒废,人口锐减的情况。文化方面,东北胡化-东北文化渐与中国不同,秀才有不知孔子者。,人才转移-北方经济残破,人才凋零,南方成为全国文化最兴盛的地方。第五章安史之乱后的政局第一节藩镇割据代宗姑息藩镇,代宗一朝,河北三镇最为跋扈,而其他节度使也不听中央号令。,因安史之乱刚平定,政府无余力顾及藩镇,故对藩镇多采息事宁人的政策。德宗削藩失败,德宗采取以藩制藩的策略,派泾原、河东等节度使讨伐成德节度使,但泾原节度使发动兵变。兵变虽被平定,但德宗被逼放弃削藩。宪宗继续削藩,宪宗继位,先后讨平剑南、镇海、淮西等节度使,而魏博、成德等河北节度使也表示服从。,不过,宪宗只能令藩镇表面上听命中央,并未能根本消灭藩镇势力。唐朝亡于藩镇,朝廷内忧不绝,无力制裁藩镇,唐朝最终亡于节度使朱全忠之手。第二节宦官之祸宦官掌握军权,肃宗时,命宦官李辅国掌管禁军。,泾原兵变后,德宗不信任武将,把宦官掌管禁军成为定制。宦官凭禁军控制朝政,操控皇帝废立和生死。唐室谋收兵权失败,唐顺宗任用王叔文等改革朝政,谋夺宦官兵权,但宦官主动反击,逼顺宗传位给太子,史称永贞内禅。,唐文宗与官员李训等假称甘露降于树上,欲以伏兵诛除宦官,但被宦官识破,率兵杀害官员,并幽禁皇帝,史称甘露之变。宦官操控朝政,代宗初年设枢密使一职,由宦官出任,参与机务宦官又与藩镇勾结。,甘露之变后,国家大事由宦官 决定 郑伟家庭教育讲座全集个人独资股东决定成立安全领导小组关于成立临时党支部关于注销分公司决定 ,甚至皇帝的废立亦由宦官所操纵。宦祸终结,唐昭宗时,宰相崔胤召节度使朱全忠入京尽杀宦官,宦祸结束。第三节牛李党争党争背景,唐朝自穆宗到宣宗的四十年间,出现牛李党争。牛党以牛僧孺、李宗闵为首,李党以李德裕为首。两党政见有明显分歧。不过,权位的争夺意气的争持,贯串党争的过程中。党争肇始,宪宗初年,牛僧孺、李宗闵在科举对策中议论时政,当时李德裕父亲李吉甫为宰相,不满意他们的言论,因而压抑他们。,穆宗时,李宗闵被李德裕揭发在科举中舞弊,遭到贬斥。从此两党冲突加剧。党争激烈,穆宗、敬宗、文宗时,两党互有胜败,交替掌权,武宗和宣宗时,李党和牛党先后全面得势。两党相争,令朝政日益恶化。党争结束,宣宗以后,牛李两党的领导人物相继死去,党争才渐趋平息。第四节民变迭起背景,唐末黄河中下游地区连年灾荒,人民生活极度困苦,于是聚众起事。经过,公元,,,年,王仙芝在长垣起事,王仙芝战死,黄巢合并其部众,势力更盛。,黄巢率众南下,转战南方,其后北上攻陷长安,自称皇帝,建国号大齐。,唐僖宗逃到四川,借沙陀兵平乱。黄巢兵败自杀,乱事平定。影响,黄巢动乱波及全国,江淮地区遭受严重破坏,唐室最重要的赋税来源顿失,财政陷于绝境。乱平后,唐室只能旁观藩镇间的战争,最后更被藩镇篡位取代。第六章唐朝经济重心的南移第一节唐朝经济重心南移的背景六朝奠下经济基础,三国时孙吴逐步开发江南。东晋以来,大量北方移民为江南带来技术与劳动力,经济水平渐渐赶上北方。北方人口再度南移,安史之乱爆发,黄河流域经济急剧衰退,而南方江淮富庶之区未受太大影响。,安史之乱后,北方政局持续动荡,人民不断南迁,加速了南方经济的发展。北方藩镇割据为患,安史之乱后,北方战乱不断,百姓受重税役之苦,商旅绝迹于北方。,水利长期失修,运河淤塞,北方经济水平下降,其经济重心地位渐被南方取代。政府锐意开发江淮,唐室倚重淮河和长江下游地区的赋税收入,锐意开发江南地区。,唐室兴修水利,开发盐茶之利,又鼓励对外贸易等,故南方经济渐渐凌驾于北方。第二节唐朝经济重心南移的概况人口分布,南方人口多于北方-安史之乱至五代期间,人口大量南迁,南方人口逐渐超过北方,江南道户数跃居全国首位。-北方在五代时户数仅有百万,而南方各国却达二百三十余万,户数超过北方一倍有余。财赋来源,倚重南方财赋-唐朝后期藩镇割据,朝廷不能取得北方赋税,税收倚重淮南、江南等道。江淮财赋通过运河输送关中,支持军政开支。农业,开发土地资源-唐朝中后期,政府鼓励南方人民开垦耕地,在山地开辟梯田,种植水稻耕地增加,农产量亦增加。,农田水利建设-全国八十多项水利工程之中,江南约占五十项,农业生产的重心已逐渐南移。-江南农民发明了曲辕犁、耙、筒车等新式工具,有助提高生产效率。,农产品种类增多-江南地区除生产水稻外,还生产大量的经济作物,包括茶叶、桑,养蚕,、甘蔗、蔬菜等,品类繁多,其中茶叶生产占有重要地位。手工业,纺织业-唐朝中期以后,江南的纺织业发展迅速,产量和质量逐渐赶上北方,如明州、浙西的纺织业产品均甚为著名。,制瓷业-除了产量增加之外,制瓷技术也大为提高,如越州、明州的秘色瓷,其烧制技术水平甚高。,冶炼业-唐朝冶炼业相当发达,技术纯熟,不但生产普通的金属工具、生活用具和兵器,而且能制造大型的铜铁器,以及精巧的金银器。,造纸业-江南十六州中,有十一州均出产纸张。越州的藤纸、宣州的宣纸等更享誉全国。,造船业-唐朝后期,明州、升州是南方的造船中心。当时制造的远洋海船驰名中外,可乘载六七百人,堪与较好的大食船较一短长。商业,商业都市南移-安史之乱后,扬州、益州取代了长安、洛阳,成为经济发展和商品交易的中心。-苏州、杭州、洪州、湖州、鄂州、潭州等亦成为长江流域著名的商业都市。,对外贸易频繁-唐朝中期丝路受阻,中外贸易转移到东南沿海地区。许多阿拉伯人、波斯人均由水路来到中国进行贸易。-广州、泉州、明州是著名的贸易港口。广州设有负责管理对外贸易的市舶司,又设立接待外商的蕃坊,乃是当时的国际大都会。宋元明清壹宋朝中央集权一宋太祖推行中央集权之原因,1提高君权宋太祖借陈桥兵变得位,为防军将拥兵专擅,篡弑相乘,遂提高君权。2消除割剧宋太祖为矫正藩镇拥兵割据、税收留后、不尊中央之弊,乃削弱地方权力归于中央,使朝廷有力制衡,除去尾大不掉之势。3维护国祚宋太祖鉴于五代国祚短促,十国呈分裂的局面,为使宋室长治久安,天下归于一统,所以行中央集权政策。二内容,甲行政权集中,1分割相权太祖规定中书省管行政,枢密院管军事,三司使管财政,考课院管考选,各自独立,直接向皇帝负责。2地方权力分割地方上设置漕、宪、仓、帅四司,管理地方政务,地方无元首性长官。3谏官独立宋代谏官独立,分谏院与御史台。劝谏的对象由天子转为大臣。4设置通判宋代地方权力本已分割,直隶中央,地方上犹设通判掣肘。凡地方政务,均需通判副署,方可施行。乙军事权集中,1整顿禁军太祖听从赵普建议,杯酒释兵权,解除禁军宿将石守信、高怀德、王审琦等的兵权,禁军改由弟匡义统领。2解除藩镇迁调地方节度使,以文臣代替,诸路刺史皆遥领而不上任。3订更戌法派遣中央禁军守边,更番,轮班,而代,使将不知兵,兵不知将。4收精兵于中央挑选人民的精壮者为中央禁军,老弱者留为地方厢军。5文人统军统领全国军事的枢密院长官,多以文人出任,即对外用兵,亦以文人出任统帅,结果兵不能尽其用。丙财政权集中,经济方面,,1财政权收归中央设置转运使,漕司,于各路,负责处理地方财政,所有税收,除地方之用度外,其余皆解送京师,财政之运用,地方长官无权管理。2中央委派税收官税收官员直接由中央委派,以杜绝地方官吏舞弊。三影响,1巩固中央实施中央集权后,可免除唐末以来藩镇割剧及武人专擅的局面,巩固中央。2学术得以发展因为重文轻武,优礼儒士,故此读书风气大盛,书院遍设各地,人才辈出,学术得以大大发展。3行政效率低降相权低落,政出多门,再加上谏官权重,大臣为免获罪,只知因循苟且,行政效率低降,又易引起党争。4地方贫弱由于地方税收全归中央,因而地方日渐贫弱,导致行政困难。5国防薄弱以文人掌管地方军政,因其不通武事,因此国防力量日渐薄弱,加上以厢军镇守地方,一旦有事便难以应付。6外族入侵行更戌法后,兵不知将,将不知兵,兵将缺乏沟通,所以指挥困难,导致辽、夏入侵,皆无法抵抗。7国赋空虚宋代冗兵冗吏过多,浪费政府金钱加上对外战元代的中央集权元代行中书省设置的由来地方制度上的集权,蒙元面对人口庞大的汉族,深感管治困难,于是厉行中央集权。为监控地方,于宋代路府州县以上加设行中书省一级,作为地方上的最高行政机构,以收中央集权之效。沿袭金朝行省制,蒙元仿效金朝的行尚书省,在各地设置行省,改称行中书省,简称行省。行中书省制是汉人女真人的制度揉合成的一种地方政制。行中书省设置的概况行中书省制确立,元代初,各行中书省只是作为中央中书省的临时派出机构,事毕即罢。元世祖时逐渐形成定制,成为地方的最高行政单位。,全国分为中书省直辖的腹里地区及十一个行中书省。随着蒙古南下征服的领土日广,设置的行省亦遍及全国。行中书省的编制,行中书省的编制,比照中央中书省,最高长官为丞相或平章政事,其下设左丞、右丞、参知政事等丞相等高级官职,按惯例必由蒙古贵族出任。行中书省的职权,元代行中书省负有防范汉人反抗的任务,需要总揽地方的军、政大权。,行省长官既有掌管民政、刑法等行政大权,亦有财政大权及军政大权。元代设行中书省的作用集权于中央,元代在地方增设行中书省,并由中央派重臣出任。故行中书省设置的作用,主要是集权于中央,钳制地方,以加强监控属民。行军事镇压,行中书省演变为辖有一定区域的常设机构,直接掌握地方的军政大权,具有镇服地方的管治作用。扩大管治地,为了扩张帝国领土,元世袓曾在越南设占城行省,又下令于朝鲜半岛设征东行省,高丽国从此为元代所管治。元代行中书省制的评价纠正前朝流弊,元代派中央重臣兼领各地行中书省,把部分行政财政权力下放,使地方政府有所作为,以纠正宋代因集权中央,忽视地方建设的流弊。开后世省制的滥觞,元代在前朝原有的路府州县之上,再加设行中书省一级。其后明清两代及现代所采用的地方省制,即起源于元代。贰.明清的君主集政壹明之君主集政,明太祖,,一内容及目的,1恢复封建明太祖深感宋、元君主孤立之弊,即位后大封诸子为王,准其自置官吏及军队,目的作为屏藩中央,以防内乱,外守边疆。2废除宰相明初中央设置中书省及左右丞相,下设六部负责全国政务。自胡惟庸谋反被诛后,太祖乘机废宰相,亲率六部,形成君主独裁政治。3三司掌政明代用元代『行省制』,设立三司分掌政务,承宣布政使司管民政、提刑按察使司管刑法、都指挥使司管军事,互不相属,直接隶属中央。4监督严苛明代谏官的权力甚重,设有都察院及六科给事中,这种监察制度,对官吏的监督比前代严苛,无形中限制了百官的权力,促进君主的专权。5诛杀功臣太祖设立锦衣卫,用以侦察臣民,先后诛杀功臣,如蓝玉、李善长等,目的不外巩固君权。6兴文言狱太祖出身寒微,不通文墨,诚恐文士讥笑,每因奏章中一、二字生疑,便罗织罪名,滥杀无辜,目的不外震慑臣民。7杖责群臣太祖规定朝臣觐见,必须跪对;如朝臣奏对忤旨,即当廷杖责,甚至有杖杀者,目的不外摧残士气,提高君权。二影响,1骨肉相残太祖分封诸王,自惠帝时,形成尾大不掉,有靖难之变,及以后宗室倾轧的情形发生。2内阁制产生太祖废宰相,由君主总揽全国政务,由于君主不能处理全部政务,因而有内阁制的产生。但明代君主多无政治长才,难以治国,明代政治逐渐衰落。3吏治败坏太祖当廷杖责,使朝臣人格扫地,于是朝臣緘口,遇事未敢发言,造成因循苟且的风气,吏治日益败坏。4引起党争因为监察制之推行,谏官矫激相向,而朝臣的意见无法申诉,遂树立党羽,专事抨击,期后东林党争因此而起。5宦官干政太祖废相后,君主辅弼无人,成祖又起用宦官,宦官可以乘机乱政。三比较宋太祖中央集权及明太祖中央集政,宋太祖明太祖宰太祖分割相权,以中书省掌民政,枢太祖自胡惟庸一案后,即罢中书省,相密院掌军事,三司使掌财政,互不统废宰相,由皇帝直接统辖六部权属,由皇帝总揽大权,相权大为削位弱。地每路设四监司,分掌地方政务,并于各省设三司,分掌行政、军事及刑方各州府设置通判,凡地方政令需经通事,隶属中央,又恢复封建,分封行判副署,方可施行。诸子于各要地,以防叛乱。政明代于中央设置都察院及六科给事监宋代设置谏院及御史台,弹劾百官,中,弹劾百官,又设置十三道御史,察用以加强监察,提高君权。巡视地方官吏。清代的君主集权清初施行君主集权政策的原因镇压反清势力,清兵入关后,除南明诸王顽抗外,民间抗清活动亦此起彼伏。清廷遂积极加强集权,以镇压汉人的反抗势力。防止叛乱重演,清初三藩中以吴三桂势力最强,早为康熙帝所忌。至三藩乱事平定后,清廷对封疆大吏多所顾忌,因而厉行君主集权政策。力图革除积弊,雍正帝登基后,锐意革除政治积弊,故实行君主集权政策,以便独揽大权。清圣袓君主集权政策的内容清除辅政权臣,康熙帝以果断手段逮捕鳌拜,禁锢终身,又清除其党羽。至此辅臣专政局面结束,政权重新操于皇帝之手。设南书房辅政,康熙帝在内廷设立南书房,秉承皇帝旨意起草诏旨,发布命令。国家重大政务渐渐不再交由议政王大臣会议讨论。创立密折制度,密折不需经过各级衙门和内阁,直接呈送皇帝手中。作为官吏陈奏机密大事的渠道,使皇帝可以广泛地了解各地民情。文字狱钳思想,清代文字狱由康熙帝开其端,借以禁制异见,增强君主权威以明史狱及南山集狱最为惨烈。清世宗君主集权政策的内容设军机处集权,雍正帝为确保军事行动迅速,乃在隆宗门内设立军机房,后改称军机处。清代君主集权政策对政局的影响巩固统治,呈现盛世,君主集权政策有助消除满州贵族对皇权的掣肘,提高君主威信,具有加强统治、稳定政局的作用,令清初出现康雍乾盛世。官吏钻营,奉承风盛,由于军机大臣掌管机要,权力甚大。故各部院官员经常谋入军机而奔走钻营,造成官场请托奉承之风甚盛。廷寄密折,秘密政治,凡军国大事由军机处草撰谕旨,直接寄送各行政部门。这种「廷寄」方式,使全国陷入秘密政治的气氛之中,官员形成因循苟且的陋习。清对汉族的统治政策:施行高压及怀柔政策之背景,甲怀柔政策,一施行目的,1收买人心满清以异族入主中原,政权初立,先收买民心,以减少反抗。2实行以汉制汉满清深知自己力量不足够,遂重用降将,以汉制汉,加强自己的实力。3讨好士人元朝轻视文人,迅速覆亡。有鉴于此,满清遂大力吸收汉文化,开科取士,编订巨籍,一方面可讨好士人,另一方面可消磨士子精力,不再反清。二政策内容,1礼葬明朝帝后多尔衮入北京,即为未安葬之明思宗帝后发丧,官民服丧三天,而明室朱姓诸王,仍可保留其王爵。2录用明臣清廷大力录用明室降臣降将,如吴三桂、洪承畴等。死节殉国者,加以赐謚,隐居而具才德声望的,则征聘其复出。3举行科举沿明制开科取士,如设博学鸿词等科,借功
本文档为【中国历史简史(简体)】,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732934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206KB
软件:Word
页数:108
分类:
上传时间:2017-11-16
浏览量: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