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心藏象的临床应用

心藏象的临床应用

举报
开通vip

心藏象的临床应用第二章《内经》藏象理论的临床应用与研究南京中医药大学吴颢昕教授第一节 《内经》心藏象理论 的床应用一 【原文】2101心手少阴之脉,起于心中,出属心系,下膈,络小肠;其支者,从心系上挟咽,系目系;其直者,复从心系却上肺,下出腋下,下循臑内后廉,行太阴心主之后,下肘内,循臂内后廉,抵掌后锐骨之端,入掌内后廉,循小指之内,出其端。是动则病嗌干,心痛,渴而欲饮,是为臂厥。是主心所生病者,目黄胁痛,臑臂内后廉痛厥,掌中热痛。(灵枢·经脉第十)手少阴心经 1、手少阴心经病变:咽喉干燥,心痛,口渴欲饮。 2、心...

心藏象的临床应用
第二章《内经》藏象理论的临床应用与研究南京中医药大学吴颢昕教授第一节 《内经》心藏象理论 的床应用一 【原文】2101心手少阴之脉,起于心中,出属心系,下膈,络小肠;其支者,从心系上挟咽,系目系;其直者,复从心系却上肺,下出腋下,下循臑内后廉,行太阴心主之后,下肘内,循臂内后廉,抵掌后锐骨之端,入掌内后廉,循小指之内,出其端。是动则病嗌干,心痛,渴而欲饮,是为臂厥。是主心所生病者,目黄胁痛,臑臂内后廉痛厥,掌中热痛。(灵枢·经脉第十)手少阴心经 1、手少阴心经病变:咽喉干燥,心痛,口渴欲饮。 2、心脏本脏病变:眼睛发黄,胁肋疼痛,上臂内侧后缘疼痛,甚至厥逆,或者掌心发热而痛。 “是动病”是指经络病。 “所生病”为脏腑本脏病。 《内经》心系病的证候特点基本是以手少阴心经的经脉循行为依据呈现出的一系列症状,因此掌握手少阴心经的循行路线,对于临床辨别心系疾病具有重要的意义。二 2104心者,生之本,神之变也,其华在面,其充在血脉,为阳中之太阳,通于夏气。《素问·六节藏象论》 2105心主夏,手少阴太阳主治,其日丙丁。《藏气法时论篇第二十二》 2106五藏所主,心主脉。《宣明五气篇第二十三》 2107心之合脉也,其荣色也,其主肾也。《五藏生成篇第十》 2108藏真通于心,心藏血脉之气也。《素问·平人气象论》 2109心主身之血脉。(《素问·痿论》) 一、心主血脉: 《内经》提出了心藏象的最基本的主功能是:主血脉。 心主血:心气具有推动血液运行,输送营养物质于全身的功能; 心主脉:心气推动和调控心脏的搏动和脉管的舒缩,使血液能正常的运行于脉道之中,由于血液在运行的过程心和脉是相互协调的,故《素问·痿论》云“心主身之血脉”。临床对于各种血液疾病与血管病变,皆可从心论治。吐血、衄血应考虑到与心的病变有关,关于吐血、衄血与心的关系,在《金匮要略》中就有“心气不足,吐血、衄血,泻心汤主之”的论述。按心气不足是指在心火亢盛下导致心阴的不足,故用黄连、黄芩、大黄苦寒之品清泄心火,兼引火下行,火降则血亦自止。斑疹:常在温热病的后期,当邪热犯心营的同时往往外发斑疹,是系热邪内扰心神,外伤营血所致,故治疗上常以清营凉血解毒清火安神,轻者用清营汤,重者用犀角地黄汤加味。 诊断要点:凡吐血、衄血从心治者,必须具有心经的症状,如烦躁不宁,失眠多梦,体征有舌红苔黄,脉数等。 心律失常: 脉见止歇或三、五不调者,在治疗上亦常从心论治。 《伤寒论》中治伤寒脉结代,心动悸,用炙甘草汤。炙甘草汤亦名复脉汤,即根据“心主血脉”的理论而定方名。 血脉闭塞之脉管炎: 其病机关键亦是心主血脉功能失调,心气亏虚,血瘀脉阻,治疗当补益心气,养血活血,温经通络,可选用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味治疗。 二、心与夏气相通应: 《内经》认为心与夏气相通应,这是因为自然界中夏季气候炎热,阳气最盛,在人体则心为火脏,为阳中之阳,同气相求,故心与夏季相应。 心阳虚衰者,病情往往在夏季缓解,其自觉症状也有所减轻。 心火旺盛或心阴、心血不足之心脏病和情志病,在夏季病情常常加重。 如刑子亨曾治疗治李某某,女,23岁,工人。1975年7月18日初诊:每年春季发病,夏日加重,已经两二三年。心慌不安,心动过速,心率134次/分,时有梦惊,胸前区经常发热。舌红无苔,脉象细数。 病症分析:本例是因胸中郁热而影响心神不宁。肝经郁热,故春日发病;木火相生,故夏日更重。心胸有热感,是上焦郁热;热甚阴液不足,故舌红无苔,脉细数。治当补心阴,去心火,宁心神,使心脏阴阳调和,心神自然安宁;兼清肝木,则热邪不生。为拟养心宁神、清热滋阴之剂。 方药:当归12克,茯神l2克,龙齿15克,夜交藤12克,莲子心9克,连翘心9克,元参18克,麦冬12克,胆南星9克,甘草6克,琥珀6克分二次冲服。 7月24日二诊:胸部已无热感,心跳稍缓,120次/分,睡眠稍好,头晕减轻。遵上方加生地12克、生白芍9克、合欢花12克,朱砂6克易琥珀。 8月3日三诊:心动已不速,基本正常,其它症状悉愈。三 2110心者,君主之官也,神明出焉。《素问·灵兰秘典论》 2111五藏所藏:心藏神《素问·宣明五气》 2112心者,五藏六之大主也,精神之所舍也,其藏坚固,邪弗能容也。容之则心伤,心伤则神去,神去则死矣。《灵枢·邪客》 2113心者,五脏六腑之主也。《灵枢·口问第二十八》 2114所以任物者谓之心。《灵枢·本神》 心藏神:又称心主神明或心主神志,是指心有统帅全身脏腑、经络、形体、官窍的生理活动和主司精神、意识、情志等思维、心理活动的功能。其科学性有三: 1.《内经》中的藏象学说是以五脏为中心构成人体的结构功能体系,在此基础之上将神分为神、魂、魄、意、志,分别归属于五脏。由于“心主血脉”,血是机体精神活动的主要物质基础,所以推断心具有相当于大脑的某些功能。因此,《内经》“心主神明”的理论并非是解剖形态学上的实证,而是在心主血脉功能基础之上通过演绎推理而得。 2.历代医家在发展藏象学说的同时,对“心主神明”理论多有阐发,形成了“五脏-心-神”之间完整的认识论体系。 3.大量的古代医案说明运用“心主神明”理论治疗脑器质性疾病及某些精神性疾病确实可以收到较好的疗效。 心烦、失眠、多梦以及思维混乱,意识模糊等神经系统症状均从心论治。 失眠、多梦:常为心血不足、血不养心所致,治宜养血安神法。 神昏谵语:常因热热入心包所致,治宜清热泻火安神; 湿浊之邪蒙蔽心神,治宜芳香化浊,开窍安神。 神志时明时昧:多属于痰迷心窍。治宜涤痰镇心。常见于精神分裂症患者。四 2115心气通于舌,心和则舌能知五味矣。《灵枢·脉度》 2116舌者,心之官也。《灵枢·五阅五使第三十七》 2117手少阴之别,名曰通里。去腕一寸半,别而上行,循经入于心中,系舌本,属目系。其实则支膈,虚则不能言。 2118五味所入……苦入心。 五气所病……心为噫。……五精所并,精气并于心则喜。…… 五藏所恶,心恶热。……  五藏化液,心为汗。五藏所藏:心藏神,……。《宣明五气篇第二十三》 2119南方赤色,入通于心,开窍于耳,藏精于心,故病在五藏,其味苦,其类火,其畜羊,其谷黍,其应四时,上为荧惑星,是以知病之在脉也,其音徵,其数七,其臭焦。《素问·金匮真言论篇第四》 一、心在窍为舌:在窍为舌与“开窍于舌”、“舌为心苗”等是同一意义,主要是揭示了舌体的生理功能是源出于心的。它们在生理上心和舌体之间有经络的联系(心之别络系舌本),在理论上有“心气通于舌”的论点。临床上舌的病变,一般都着眼于治心,常见的舌部病证有: (1)舌疮:舌上红白相间,甚则糜烂。大多因心火上炎所致。治宜清心火,解热毒之法。 (2)木舌:舌忽肿胀,不能掉动,甚则塞满口中,坚硬如甲,上有紫黑斑点。大多心经热毒上攻所致,治宜清火解毒,药重用生山栀。 (3)重舌:舌下肿起,如舌下又生一小舌,故名重舌。病机常为心火内郁,循经上攻。治宜清火散郁法,散郁还可用刀刺局部出血:外敷药用黄连与生蒲黄等分,研极细末吹掺局部。按蒲黄生用有活血散郁作用,黄连苦寒泻心火解热毒,二味同用具备了消火散郁的功用。 (4)舌疔:舌上生紫疱,其形如豆,坚硬疼痛应心,并有恶寒发热,病机常为火毒犯于心脾。内治宜用清火解毒法。 (5)舌衄:舌上出血不止。病机常为心火亢盛,逼血妄行。内治宜用清泄心火法,外治可用焦山栀炭、槐花炭二味研极细末掺于出血处,每1~2小时一次,亦可用以内服,每次调服二钱,以白茅根一两煎汤送服。 若由其他脏腑涉及心经而致舌衄者,则除治心外,还当治疗来自它脏腑的病邪,才能取得应有的疗效。 《素问·金匮真言论》提出“心开窍于耳”。《灵枢·邪气脏腑病形》云:“心脉微涩为血溢,维厥,耳鸣,颠疾”。 涩脉主血瘀,《灵枢》认为心血瘀阻可致耳鸣。 晋代皇甫谧《针灸甲乙经》亦云:“心在窍为耳,夫心者,火也,肾者,水也,水火既济。心火通于舌,舌非窍也,其通窍者,寄在于耳。” 明代张介宾亦有“舌本属心,耳则兼乎心肾”之说。 兹举临床病案一则以说明“心开窍于耳”对临床治疗耳鸣、耳聋的意义。 李某,女,56岁,干部。1991年5月21日人院。患者一年前经常胸闷,心悸,失眠多梦。十天前因劳累后胸闷、心慌、眩晕,随之耳闭胀、耳鸣、听力骤减,舌红苔薄黄,脉细数。入院查BP14/8KPa,心电图:窦性心律不齐,频发性早博,S一T段改变,T波倒置。电测听:左耳平均听阈65dB,右耳55dB,声阻抗:双侧重振阳性.诊断为突聋。 辩证:心阳不足,心血亏虚。 治法:养心安神,通阳开窍。 处方:人参6克,天冬10克,五味子6克,远志肉10克,获神10克,当归20克,丹参12克,菖蒲10克,桂枝6克。水煎,每天l剂。首服5剂,病人自觉心烦闷改善,耳鸣耳闭胀明显减轻。守原方共40余剂后症状消失,心电图正常,电测听左耳听阈30dB,右耳25dB。出院改用丹参片合柏子养心丸口服,一个月后两次复查双耳听力完全恢复正常。 按:本例耳聋以心阳不足,心血亏虚为主症,依心开窍于耳之理,病属心病及耳,从心论治,选用益气通阳,养血安神之心药为治,患者病情痊愈,听力恢复,说明以心开窍于耳理论运用于临床,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二、心在志为喜: 生理上:喜则心情舒畅,其 关于同志近三年现实表现材料材料类招标技术评分表图表与交易pdf视力表打印pdf用图表说话 pdf 现为笑,所以有“心,在志为喜”和“在声为笑”的论点。 病理上:“神有余则笑不休”、“心气实则笑不休”,患者有喜笑(妄笑)不休的,多属于心气过旺,当从心论治。 温热病的热入心包期,或温热病后期余热未尽。治宜清心泻火。常用连翘心、玄参心、莲子心、竹叶心、灯心草等药,成药可用安宫牛黄丸。 精神疾病而见妄笑不休者,多属于痰火交阻、神志失常,治宜清火化痰,镇心安神。如现代医学之精神分裂症、痴呆等疾病。 三、心在色为赤,在味为苦: (1)心在色为赤:是指凡色赤与味苦的药物,多数能作用于心的病变,传统认为色赤者能入血分,具有活血散血的功能,从五行学说中的五色配五脏,赤为心之色。但从临床证候分析,赤色则不仅属心: 如《伤寒论》之“面缘缘正赤”为阳明热病, 两颧红赤为肺阴虚发热,面红目赤为肝火上炎。 舌虽为心之苗,但从整个舌体而言舌根属肾,舌中属脾胃,舌两边属肝胆,舌尖属心的划分。 故心在色为赤,应当是以舌尖部的红赤为主。 舌尖红赤,可以作为诊断心阴不足,心火旺盛的一个重要体征。这种证型的失眠患者尤为多见。 (2)在味为苦:指苦为心之味,《内经》认为“苦入心”,味苦的食物或药物大多具有清心泻火的作用,食物如苦瓜、苦荞麦、苦丁茶等,药物如黄连、莲子蕊等。 在味为苦,亦指心病的一种病理反映——口苦。 大凡心火上炎的失眠患者,常诉有口苦,而这种口苦往往在晨起一段时间,经漱口或饭后即逐渐消失,此证可作为诊断心肝火旺型失眠的佐证。 当然口苦亦不局限于心病,少阳病多有口苦,属于热在少阳、胆汁上溢所致。 四、在液为汗 心主身之血脉,血液与津液同源互化,血液中的津液渗出脉外则为津液,脉内外之津液渗入脉内与营气相合而成血液,即“津血同源”。由于津液是汗液生成的物质基础,“心-血-津液-汗”之间存在着紧密联系,故《类经》说:“心主血,汗者血之余。”《黄帝内经素问集注》亦云:“心主血,汗乃血之液也。” 汗出过多可致心功能异常: 感冒发烧、暑热天气、更年期综合征、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甲亢、心脏病以及失治误治等引起汗出过多,均可耗伤心阴、心血,或损及心气、心阳,导致心慌心悸、心烦失眠、胸闷胸痛等症状。 《伤寒论》第64条“发汗过多,其人叉手自冒心,心下悸,欲得按者,桂枝甘草汤主之” 第65条“发汗后,其人脐下悸者,欲作奔豚,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主之” 均说明太阳病发汗太过,损伤心阳,导致心阳虚而出现心下悸、欲作奔豚等症状。 心功能异常亦可出现汗出过多。左心功能不全的患者有时仅表现为多汗、乏力,而其它心功能异常的症状不明显,因此临床上治疗以汗出为主症的患者时,不可单纯止汗,而应该仔细观察,审证求因,以免贻误病情。心功能异常汗出过多的原因目前认为是心衰时神经内分泌系统激活、交感神经兴奋、心肌收缩力增强的同时,汗腺分泌增加所致。 研究表明风心病心衰患者心功能的分级与汗出程度之间具有高度的关联性,心功能分级越高,出汗越多,经治疗心衰好转以后出汗均可减轻。 此外心藏神,情志因素可影响心主神明的生理功能,亦可导致汗液的排泄异常。故《素问·经脉别论篇》云:“惊而夺精,汗出于心。”常见心功能异常导致出汗过多的症候 (1)心气不足:因心不藏神,心神不宁,易受惊吓,神气散乱,神不守舍,心神外越,汗随惊泄。治当益心气以敛汗,方选生脉散加味治疗。 (2)心血不足:心血耗伤,气随血脱,卫阳不固,腠理不实而致自汗或血虚阴亏,阴不敛阳,阴虚火旺而致盗汗。可用归脾汤或炙甘草汤治疗。 (3)心阴不足:《张氏医通》云:“阴虚者阳必凑之,故阳蒸阴分则血热,血热则液泄而为盗汗也。”心主血脉,心阴不足不能制约阳气产生内热,虚热内扰,迫津外泄而汗出,导致汗出异常。治当养心阴以止汗,方选清心莲子饮或天王补心丹。 (4)心阳不足:《医宗必读》曰:“心阳虚不能卫外而为固,则外伤而自汗。”心阳不足肌腠空虚疏松,汗液时时漏出。治当温阳止汗。可选桂甘龙牡汤主之 (5)心血瘀阻:瘀血内阻,脉道不畅,气血津液运行受阻,不寻常道外泄而为汗。治当化瘀通络以敛汗。方选血府逐瘀汤主治。 五 2120赤,脉之至也,喘而坚……名曰心痹,得之外疾,思虑而心虚,故邪从之。(素问·五脏生成篇第十) 2121心恶热。(素问·宣明五气篇第二十三) 2122寒气大来,水之胜也,火热受邪,心病生焉。(素问·至真要大论) 2123故悲哀愁忧则心动,心动则五脏六腑皆摇。(灵枢·口问第二十八) 2124心怵惕思虑则伤神,神伤则恐惧自失,破䐃脱肉,毛悴色夭,死于冬。(灵枢·本神) 2125喜则气缓。……喜则气和志达,荣卫通利,故气缓矣。…惊则心无所倚,神无所归,虑无所定,故气乱矣。…思则心有所存,神有所归,正气留而不行,故气结矣。(素问·举痛论) 2126喜伤心。(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2127味过于咸,大骨气劳,短肌,心气抑。味过于甘,心气喘满,色黑,肾气不衡。(素问·生气通天论篇第三)【导读】 《内经》对心病的病因有较深入的认识。 外邪入侵:《内经》认为外邪入侵心脏以寒邪与热邪最为多见。 外感热邪,或六气化火,可致火热扰心,可致神昏谵语;内伤七情,五志化火,亦往往引起心烦不安、惊悸怔忡、失眠等。 故《藏气法时论》说:心病“禁温食、热衣”。 寒邪外袭:心阳痹阻,脉道收涩,心络阻滞,血流失畅可致心痛如绞。 故《素问·至真要大论》云:“寒气大来,水之胜也,火热受邪,心病生焉” 七情所伤:喜、怒、忧、思、悲、恐、惊七情,可随时影响人体的气机。由于心藏神,七情过极皆可影响心之功能,进而影响其它脏腑。 如《灵枢·口问》所说:“悲哀愁忧则心动,心动则五脏六腑皆摇”。喜为心之志,正常喜笑有益身心健康,正如《素问·举痛论》所说:“喜则气和志达,荣卫通利,故气缓矣”。但过喜,可致心神散乱不收而出现种种心经症状。故《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云:“喜伤心” 饮食不节: 《内经》认为饮食不节可伤及心气,其中以过食咸味与甘味对心脏影响最大。 过食咸味伤肾,肾主骨而导致骨气劳伤,侮土则肌肉短缩,凌心则心气抑郁。 味过于苦,则伤心,心气受伤则心跳急促而心中烦闷。黑为水色,火不足则水乘之,故面可见黑色。六 2128心为噫。 2129厥心痛,与背相控,善瘛,如从后触其心,伛偻者,肾心痛也。先取京骨、昆仑,发狂不已,取然谷。厥心痛,腹胀胸满,心尤痛甚,胃心痛也。取之大都、太白。 厥心痛,痛如以锥针刺其心,心痛甚者,脾心痛也。取之然谷、太溪。厥心痛,色苍苍如死状,终日不得太息,肝心痛也。取之行间、太冲。厥心痛,卧若 徒居,心痛间,动作痛益甚,色不变,肺心痛也。取之鱼际、太渊。真心痛,手足青至节,心痛甚,旦发夕死,夕发旦死。(素问·厥论第二十四) 2130心风之状,多汗恶风,焦绝,善怒嚇,赤色,病甚则言不可快,诊在口,其色赤。(素问·风论) 2131心热病者,先不乐,数日乃热,热争则卒心痛,烦闷善呕,头痛面赤,无汗。(素问·刺热篇第三十二) 【导读】 一、心为噫 1、饱食息,即嗳气。 诸家作饱食息解者为多。《王洪图内经临证发挥》认为:足阳明经络于心,在心脏功能低下的前提下,胃气稍有不和,便会出现气逆而为噫,此时所发之噫气,绝非饱食之后胃脘胀满所致,乃心气失和影响于胃使然。正如《素问·脉解篇》所说:“所谓上走心为噫者,阴盛而上走于阳明,阳明络属心,故曰上走心为噫也。” 即足太阴脾经联系于心,所以噫之发生,虽原于脾胃而出之于心。说明脾、胃、心三者与噫气的产生均有关系。具体有三种情况: ①脾胃无病,但饱食之后,其气满盛,所以有少量噫气排出; ②脾胃之病较甚,其气不能和降而上逆,可以使噫气频作; ③脾胃稍有不和,若心脏无病,本可以不发生噫气,但若心脏气机失调,亦会发生噫气不止,在此情况下,欲除噫气,则当以治心为主,而兼理中焦之气。 2.叹声,即太息。 马莳《素问注证发微》注:“心有不平,气郁于心,故噫出之,象火炎上而烟焰出也。”饱食息属胃病,此为心病,故以马莳所注为是。 二、心痛证:心痛是心胸部疼痛,以内因为多,亦有由于外感寒邪所致。其发病可直接在心,也可涉及其它腑脏,故《内经》有真心痛与厥心痛之分。厥心痛是由其它脏腑疾病影响及心而发生的疼痛。 因心主血脉,循环周身,五脏经脉,又都行于胸膈,所以它脏病变,导致经脉流行不畅,心脉受阻,皆可引起心痛。 肾心痛:肾中阴邪,上乘于心。足少阴之脉贯脊属肾,上贯膈入肺,寒性收引,故痛与痛相引,而有牵掣拘急之感,又肾主骨,肾虚腰脊失养,故伛偻。 胃心痛:胃失和降,胃气上逆而致心痛。因足阳明胃经由缺盆下膈贯胃络脾,其支脉下循腹里,而“胃之大络,名曰虚里,贯膈络肺,出于左乳下。”故胃气郁滞,腹部胀满,胸膈痞闷,心前区疼痛。 脾心痛:脾失健运,气逆犯心。因足太阴脾经上膈注心中,脾寒入心,气滞血瘀,故痛如针刺;脾运失健,故腹胀食少。 《临证指南医案》载:“谭某,心痛引背,口涌清涎,肢冷,气塞中脘,此为脾心痛,病在络脉,例用辛香。高良姜、片姜黄、生矛术、公丁香、草果仁、厚朴”。 肝心痛:肝气郁结,横逆于上。足厥阴之脉上贯膈、布胁肋,其支脉从肝别出,贯膈上注肺。肝气不畅,肺气不利,故欲太息以舒缓而不得。 肝色青,肝气郁滞,不能上荣,故伴面色苍暗如死灰状,同时伴见胸胁疼痛。 肺心痛:肺气郁滞。肺主气,司呼吸,安卧或休息时,疼痛较轻;活动时气行不畅加剧,故疼痛加重。因病在气分,不在血分,故面色不变,可伴见咳嗽、气喘等肺失宣降的症状。 厥心痛为脏病,故以脏病见症较多,与经脉循行亦有关联,临床可按症状辨别何脏侵犯于心。 真心痛是邪气直犯于心,其病机不同于上节所论因脏腑气逆而致的厥心痛。其痛剧烈,手足至节,是心阳衰竭之象,病情极为严重,故预后多不良。 《内经》着重阐述了本病可迅速导致死亡的危重表现,这与现代医学之冠心病心绞痛的描述基本一致,对后世相关的理论研究与临证治疗产生了深远影响。 三、心风证与心热证: 心风证:外感风邪,风邪在表,故多汗恶风。风邪入里化热,热灼津液,故见唇舌焦燥,津液干绝。风邪内博于心则神乱,故善怒。心脉支别者,从心系上挟咽喉,舌为心之窍,风中于经,经脉阻滞,故语言不流利。赤为心之色,故色赤。感受风邪而出现心主火,其华在面,开窍于舌等心系症状,故称为心风证。 《太平圣惠方》以葳蕤散(葳蕤、薏苡仁、白鲜皮、麦冬、茯神、犀角粉、石膏、防风、远志、甘草)清心疏风。 心热证:热邪犯心所致。 心主神明,热邪郁结于心,情志不达,抑郁不乐为心热证之先兆。 热与心气交争,心火亢盛则心痛不宁,热甚上拢肝胆,气逆上冲则烦闷善呕,心火上炎则头痛面赤,气血充盛则脉外现而胀大。这是以心热为特征的病征,也是热病的一个证型。七 2131心苦缓,急食酸以收之……病在心,愈在长夏,长夏不愈,甚于冬,冬不死,持于春,起于夏,禁温食热衣。心病者,愈在戊己,戊己不愈,加于壬癸,壬癸不死,持于甲乙,起于丙丁。心病者,日中慧,夜半甚,平旦静。心欲软,急食咸以软之,用咸补之,甘写之。……心病者,胸中痛,胁支满,胁下痛,膺背肩胛间痛,两臂内痛;虚则胸腹大,胁下与腰相引而痛,取其经,少阴太阳,舌下血者。其变病,刺郄中血者。《藏气法时论篇第二十二》[导读] 《内经》根据心藏象的生理与病理特点,提出了心病的用药规律,即心病用药的“苦欲”理论,为后世心病用药提供了理论依据。 “心苦缓,急食酸以收之”。从情志来讲,过喜致气缓,气缓引起心虚神散,常见症状如喜笑不休,惊悸怔仲,健忘不寐,自汗盗汗等症状。神浮气散,自当以收敛为治。因酸味药主收敛,故可用“酸”味药以收浮散之气。如天王补心丹为治疗阴虚血少,心神不安之方,方中酸枣仁、柏子仁性味“酸”,用于养心安神,此即食酸以收之的具体应用。 “心欲软,急食咸以软之,用咸补之,甘泻之。” 张介宾认为:心火易炎上,得肾水之相济则软,失肾水则躁越,而咸属水,入肾则软坚,故食咸以软之,使心火得肾水相济而不炎上,为顺心之性,即用“咸”补之,使心肾相济。心欲软,亦指瘀血引起的积块坚硬等病证。因为心主一身之血脉,故尽管瘀血部位不同,总属血行不畅,应从心沦治。五味之中,惟咸能入血,故“咸以软之”亦指以咸味药物活血祛疲,软坚散结。 咸味药如水蛭、地鳖虫、穿山甲、鳖甲、五灵脂等。 临床上凡治瘀血所致癓瘕积聚,皆以咸软活血为常法。 如张仲景以鳖甲煎丸治疟母,硝石矾石散治瘀血黄疽,即是咸以软坚,活血祛瘀的代表方剂。八 2132小肠手太阳之脉,起于小指之端,循手外侧,上腕,出踝中,直上循臂骨下廉,出肘内侧两筋之间,上循臑外后廉,出肩解,绕肩胛,交肩上,入缺盆,络心。循咽,下膈,抵胃,属小肠;其支者,从缺盆循颈上颊,至目锐眦,却入耳中;其支者,别颊上出页,抵鼻,至目内眦,斜络于颧。(灵枢·经脉第十) 2133心合小肠。(灵枢·本藏第四十七) 2134心合小肠,小肠者,受盛之府。(灵枢·本输第二) 2135小肠者,受盛之官,化物出焉。(素问·灵兰秘典论) 2136下焦者,别回肠,注于膀胱而渗入焉。故水谷者,常并居于胃中,成糟粕而俱下于大肠,而成下焦,渗而俱下,济泌别汁,循下焦而渗入膀胱焉。(灵枢·营卫生会第十八) 2137是动则病嗌痛颔肿,不可以顾,肩似拔,臑似折。是主液所生病者,耳聋,目黄,颊肿,颈颔肩臑肘臂外后廉痛。(灵枢·经脉第十) 2138寒气客于小肠,小肠不得成聚,故后泻腹痛矣。热气留于小肠,肠中痛,癉热焦渴,则坚干不得出,故痛而闭不通也。(素问·举痛论三十九) 2139膀胱移热于小肠,融肠不便,上为口糜。(素问·气厥论第三十七)【导读】 《内经》认为小肠的主要生理功能有二: 1.小肠主受盛化物:小肠主受盛和主化物的合称。受盛,接受,以器盛物之意。化物,变化、消化、化生之谓。小肠的受盛化物功能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1)小肠盛受了由胃下移而来的初步消化的饮食物,起到容器的作用,即受盛作用(2)胃初步消化的饮食物,由小肠对其进一步消化和吸收,将水谷化为可以被机体利用的营养物质,精微由此而出,糟粕由此 下输于大肠,即“化物”作用。 当外邪入侵,小肠受盛功能失常,气机失于通调,饮食物滞而为痛,为胀。2.小肠主泌别清浊:指小肠对承受胃初步消化的饮食物,在进一步消化的过程中,将饮食物分为清浊两部分的过程。泌清:即食物中的精微,由小肠吸收,经脾气之升清,上输于肺,输布全身。 别浊:①将饮食物的残渣糟粕,通过阑门传送到大肠,形成粪便,经肛门排出体外。②将剩余的水分经肾脏气化作用渗入膀胱,形成尿液,经尿道排出体外。 《内经》认为此功能属于下焦,但张介宾在《类经》中说:“小肠居胃之下,受盛胃中水谷而分清浊,水液由此而渗于前,糟粕由此而归于后。” 李中梓在《医宗必读》中亦云:“小肠……泌别清浊,水液渗入膀胱,滓秽流入大肠。” 可见后世明确泌别清浊功能属于小肠。因为小肠在泌别清浊过程中,参与了人体的水液代谢,故有“小肠主液”之说。 小肠分清别浊的功能正常,则水液和糟粕各走其道而二便正常。 若小肠功能失调,清浊不分,水液归于糟粕,即可出现水谷混杂,便溏泄泻等。 小肠分清别浊功能失常不仅影响大便,而且也影响小便,表现为小便短少。所以治疗泄泻可用“利小便即所以实大便”的 方法 快递客服问题件处理详细方法山木方法pdf计算方法pdf华与华方法下载八字理论方法下载 。 张子琳医案:谢某,男,52岁,农民,1972年7月26日初诊。约20日前,突然患泄泻,日10余次。前医曾,用苦寒清热之法,后用肉豆蔻、五味子等涩肠止泻,泄泻次数稍减,每日3-4次,但一直不愈。 近日,仍食欲不佳,胃脘及其闷不舒,肠鸣腹痛,大便泄泻日复3-4次,呈水样便。时有恶心,发热,口干,口苦,小便黄,舌苔白腻,舌尖红,脉沉滑。此乃湿盛伤脾,当淡渗利湿,健脾止泻。方药:茯苓12g,泽泻10g,猪苓6g,白术10g,桂枝10g,车前子10g(另包),黄连5g,炒扁豆10g,蒮香6g,竹茹6g,厚朴10g,甘草5g,神曲2g,焦山楂10g,陈皮10g,薏苡仁12g,水煎服。服上方2剂后,饮食增加,脘腹胀闷已解,肠鸣减轻,泄泻亦止。但 便物仍溏薄不成形,身热退,仍有轻度恶心、口干,舌尖红,苔淡白,脉沉滑。上方去薏苡仁,加麦冬10g.继服2剂,竟收全功。《张子琳医疗经验选集》1996:192) 孟景春医案:庄某某,男,21岁,工人。2002年4月10日初诊。大便秘结2月,每日服泻下剂以通便。形如栗,小便频,每日行8次左右,夜尿1-2次。平时常觉两足欠温,腰膝酸软。舌质淡、少苔、脉细软。证属肝肾两虚,致大肠传道失司。治以调肝温肾,润肠通便。处方:炒白芍15,炙甘草10, 郁李仁、火麻仁、肉苁蓉、熟地黄各10克,肉桂(后下)5,砂仁(后下)2,益智仁、怀山药各10,台乌药6,炒谷麦芽各20。7剂 二诊:4月18日,本周内,自行排便3次,便时通畅,量不多,两足仍欠温,舌质淡,边有齿印。此兼气虚之象。再以前方参补气之品。处方:原方加生黄芪30,太子参15,陈皮6。7剂 三诊:大便较通畅,每1-2日一行,量渐增多,舌淡转红、齿印渐消。小便减少,每日行4次左右,两足渐温。效不更方。 处方:原方,继服一月。追访未复发。 按:清代名医在《杂病源流犀烛·大便秘结源流》中指出:“大便秘结,肾病也。经曰:‘北方色黑属水,入通于肾,开窍于二阴’,盖以肾主五液,津液盛则大便调和。”故肾阳不足,使体液输布和排泄失常,易造成便秘的发生。对肾虚所致的便秘,之所以用缩泉丸者,是从其症状大便干而小便数、夜尿多、手足欠温、腰膝酸软等肾阳不足之象;且小便与大便皆由肾脏所主,肾阳不足,不能蒸腾气化,致小便频数;而量多, 水分 多由小便而出,故大便干结难解;临床上有“利小便实大便”的治则,故反其意在而用“缩小便而利大便”之法。此所以用“缩泉丸”以治便秘。  
本文档为【心藏象的临床应用】,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个人认证用户
DNSJDS
暂无简介~
格式:ppt
大小:243KB
软件:PowerPoint
页数:0
分类:医药卫生
上传时间:2018-12-18
浏览量: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