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政治大纲解析对比

政治大纲解析对比

举报
开通vip

政治大纲解析对比2011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政治理论大纲变化详解——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万学教育•海文考研 公共课教研中心政治教研室  第一部分考试说明对比分析 2010年2011年分析一、考试性质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是为高等学校招收硕士研究生而设置的。其中,思想政治理论科实行全国统一考试。它的评价标准是高等学校优秀本科毕业生能达到的及格或及格以上水平,以保证被录取者具有基本的思想政治理论素质并有利于各高等学校在专业上择优选拔。 ...

政治大纲解析对比
2011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政治理论大纲变化详解——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万学教育•海文考研 公共课教研中心政治教研室  第一部分考试说明对比 分析 定性数据统计分析pdf销售业绩分析模板建筑结构震害分析销售进度分析表京东商城竞争战略分析  2010年2011年分析一、考试性质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是为高等学校招收硕士研究生而设置的。其中,思想政治理论科实行全国统一考试。它的评价 标准 excel标准偏差excel标准偏差函数exl标准差函数国标检验抽样标准表免费下载红头文件格式标准下载 是高等学校优秀本科毕业生能达到的及格或及格以上水平,以保证被录取者具有基本的思想政治理论素质并有利于各高等学校在专业上择优选拔。 思想政治理论考试是为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招收硕士研究生而设置的具有选拔性质的全国统一入学考试科目,其目的是科学、公平、有效地测试考生掌握大学本科阶段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以及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评价的标准是高等学校优秀本科毕业生能达到的及格或及格以上水平,以保证被录取者具有基本的思想政治理论素质,并有利于各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在专业上择优选拔。在考试性质中新增了“科学、公平、有效地测试”的字样。这是第一次正式将“科学、公平、有效”在考纲中明文确定为思想政治理论考试的考试性质,这 关于同志近三年现实表现材料材料类招标技术评分表图表与交易pdf视力表打印pdf用图表说话 pdf 明了测试的方向会突显其客观性,我们由此判断在试卷中主观性较强,较为偏隙的知识点或考查类型的题的比重会继续减少。Ⅱ.考试的学科范围  考试的学科范围包括: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形势与政策以及当世界经济与政治。 Ⅱ.考查目标思想政治理论考试涵盖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形势与政策、当世界经济与政治等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 要求 对教师党员的评价套管和固井爆破片与爆破装置仓库管理基本要求三甲医院都需要复审吗 考生:1.准确地再认或再现学科的有关知识。2.准确、恰当地使用本学科的专业术语,正确理解和掌握学科的有关范畴、规律和论断。3.运用有关原理,解释和论证某种观点,辨明理论是非。4.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比较和分析有关社会现象或实际问题。5.结合特定的历史条件或国际、国内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背景,认识和评价有关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 将Ⅱ.考试的学科范围与Ⅲ.评价目标合并为Ⅱ.考查目标。考查目标中的6条变为5条,显著的变化主要为将原第六条考查目标中的“层次清楚、有论有据、合乎逻辑地表述”。删去,这种变化说明:第一,对分析题评判的主观性下降,尽管作为主观性试题,但作为思想政治理论测试,其有明确的理论是非标准,而通常意义上的“层次清楚、有论有据、合乎逻辑”之类的主观性试题的评判标准会降对政治理论标准的严谨性。第二,这种客观性的提升,从难度上讲是略为降低了分析题的答案组织的难度。Ⅲ.评价目标  思想政治理论科考试在考查基本知识、基本理论的基础上,注重考查考生综合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考生应能:1.准确地再认或再现学科的有关知识。2.正确理解和掌握学科的有关范畴、规律和论断。3.运用有关原理,解释和论证某种观点,辨明理论是非。4.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比较和分析有关社会现象或实际问题。5.结合特定的历史条件或国际、国内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背景,认识和评价有关理论间题和实际问题。6.准确、恰当地使用本学科的专业术语,层次清楚、有论有据、合乎逻辑地表述。Ⅳ.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 (一)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本试卷满分为10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二)答题方式闭卷,笔试。(三)试卷内容结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约22%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约30%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约14%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约18%形势与政策以及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约16%(四)试卷题型结构单项选择题       约16%多项选择题       约34%分析题          约50% (一)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本试卷满分为10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二)答题方式闭卷,笔试。(三)试卷内容结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约22%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约30%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约14%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约18%形势与政策以及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约16%(四)试卷题型结构单项选择题 16分(16小题,每小题1分)多项选择题 34分(17小题,每小题2分)分析题     50分  第一次明确了各种题型的与分值,明确了单选题、多选题的题目数量。                    第二部分考查的知识范围对比分析 部分 章节2010年2011年变化情况分析及命题考查重点一、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一)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一)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1.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含义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经济社会根源、思想渊源和实践基础马克思主义的创立马克思主义在实践中的发展2.马克思主义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政治立场、理论品质以及社会理想 (一)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1.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含义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经济社会根源、思想渊源和实践基础马克思主义的创立马克思主义在实践中的发展2.马克思主义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政治立场、理论品质以及社会理想 本章更改处:此章跟2010年大纲相比没有变化。命题规律分析:此章跟2010大纲相比没有变化,此章内容是马原理部分的系统介绍,所涉及考点主要以选择题的形式出现,考生复习过程中注意用复习选择题方法进行复习,认真总结,提纲挈领,针对马克思主义的组成、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来源、马克思主义的特性以及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部分进行识记性复习。详细分析请见《2011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思想政治理论考试大纲配套强化指导》 (二)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二)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1.物质世界和实践哲学基本问题及其内容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可知论和不可知论,辩证法和形而上学。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立是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及其理论意义物质和运动,运动和静止,物质运动与时间空间实践的本质含义、基本特征和基本形式实践与人的存在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分化与统一人和自然的关系社会生活的实践本质意识的起源和本质社会的物质性世界的物质统一性2.事物的普遍联系与发展联系的内涵和特点事物普遍联系原理的方法论意义联系与发展;发展的实质;发展与过程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范畴:原因与结果、必然性与偶然性、可能性与现实性、现象与本质、形式与内容及其方法论意义事物存在的质、量、度                  事物发展的量变和质变及其辩证关系事物发展过程中肯定和否定及否定之否定辩证否定观及其方法论意义;否定之否定规律原理的意义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矛盾及其同一性和斗争性;同一性和斗争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原理的方法论意义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含义及相互关系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的意义矛盾分析方法唯物辩证法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唯物辩证法的方法与认识方法和工作方法的一致性辩证思维的主要方法:归纳与演绎、分析与综合、抽象与具体、逻辑与历史相统一,辩证思维方法与现代科学思维方法3.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规律及其客观性;自然规律与社会规律的联系与区别;意识能动作用的表现;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的关系;正确发挥主观能动作用社会历史趋向与主体选择的关系(二)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1.物质世界和实践哲学基本问题及其内容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可知论和不可知论,辩证法和形而上学。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立在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及其理论意义物质和运动,运动和静止,物质运动与时间空间实践的本质含义、基本特征和基本形式实践与人的存在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分化与统一人和自然的关系社会生活的实践本质意识的起源和本质社会的物质性世界的物质统一性2.事物的普遍联系与发展联系的内涵和特点事物普遍联系原理的方法论意义联系与发展;发展的实质;发展与过程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范畴:原因与结果、必然性与偶然性、可能性与现实性、现象与本质、形式与内容及其方法论意义事物存在的质、量、度                  事物发展的量变和质变及其辩证关系事物发展过程中肯定和否定及否定之否定辩证否定观及其方法论意义;否定之否定规律原理的意义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矛盾及其同一性和斗争性;同一性和斗争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原理的方法论意义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含义及相互关系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的意义矛盾分析方法唯物辩证法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唯物辩证法的方法与认识方法和工作方法的一致性辩证思维的主要方法:归纳与演绎、分析与综合、抽象与具体、逻辑与历史相统一,辩证思维方法与现代科学思维方法3.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规律及其客观性;自然规律与社会规律的联系与区别;意识能动作用的表现;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的关系;正确发挥主观能动作用社会历史趋向与主体选择的关系本章更改处:此章跟2010年大纲相比没有明显变化,只是将唯物论部分“马哲的创立是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改成“马哲的创立在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命题规律分析:作为考研政治马哲部分命制主观题的重中之重,此章中所有涉及的一些基本原理必须准确灵活掌握。特别是唯物辩证法部分,以容易出主观题的对立统一规律为例,其中涉及的矛盾原理必须重点掌握,在记忆性的理解基础上,把这些知识转化为分析问题和判断问题的方法。哲学考试侧重于考查考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即从知识点考查向知识点运用转化,因此向考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学生在准确把握原理的基础上,必须灵活贯通。本章唯物论部分的重要考点是物质和意识的关系、唯物主义的历史发展形态、物质和运动的关系以及实践的含义、特征和基本形式。命题形式以单项和多项选择题为主。具体的命题角度可以是将以往哲学家的典型观点设置为分析材料,将不同性质的哲学派别作为选项等等,形式多样,但万变不离其宗。关键是要抓住上述几个考点。   本章辩证法部分非常重要,内容和观点贯穿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其他各个部分(唯物论、认识论和唯物史观)之中,对于复习整个马克思主义哲学都具有指导性意义。把握辩证法部分的逻辑结构,要注意三点:第一,联系和发展是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辩证法的范畴和基本规律都是对联系和发展的进一步展开和深化。第二,对立统一规律提示了普遍联系的本质内容和发展的根本动力,是贯穿辩证法其他规律和范畴的中心线索。第三,注意五对基本范畴的应用性,此点在2009年作为重点分析题考点出现。从历年考题情况看,每年都有选择题、析题出现,而且题量大。有的部分连续几年都考到,如矛盾同一性与斗争性及其辩证关系,矛盾一方面的发展以另一方面的某种发展为条件的原理,比如1999年单项选择题第2题、2001年多项选择题第16题,2002年文科多项选择题第16题、2003年多项选择题第16题和2004年多项选择题第17题和辨析题第31题、2009年分析题34题,2010年分析题34题连续以不同形式进行考查过。总之,对立统一规律是这一章的重中之重,每年必然出题,考生要认真复习知识点,提升运用能力。详细分析请见《2011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思想政治理论考试大纲配套强化指导》 (三)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三)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1.认识的本质及规律实践活动中的主体、客体与中介主体与客体的关系及相互作用的过程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认识、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认识的本质两条根本对立的认识路线辩证唯物主义能动反映论与旧唯物主义直观反映论的原则区别认识过程中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及其相互关系从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的飞跃认识过程中的理性因素和非理性因素从理性认识到实践的飞跃认识过程的反复性和无限性认识和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2.真理与价值真理及其客观性;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及其辩证关系;真理与谬误的对立与统一;检验真理的实践标准;实践标准的确定性与不确定性实践活动的真理尺度和价值尺度;价值及其特性;价值评价及其特点;价值评价的功能;树立正确的价值观;真理和价值的辩证统一关系3.认识与实践的统一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和解放思想;在实践中坚持和发展真理;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认识世界与改造世界、改造客观世界与改造主观世界的辩证统一(三)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1.认识的本质及规律实践活动中的主体、客体与中介主体与客体的关系及相互作用的过程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认识、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认识的本质两条根本对立的认识路线辩证唯物主义能动反映论与旧唯物主义直观反映论的原则区别认识过程中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及其相互关系从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的飞跃认识过程中的理性因素和非理性因素从理性认识到实践的飞跃认识过程的反复性和无限性认识和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2.真理与价值真理及其客观性;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及其辩证关系;真理与谬误、成功与失败;检验真理的实践标准;实践标准的确定性与不确定性实践活动的真理尺度和价值尺度;价值及其特性;价值评价及其特点;价值评价的功能;树立正确的价值观;真理和价值的辩证统一关系3.认识与实践的统一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和解放思想;在实践中坚持和发展真理;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认识世界与改造世界、改造客观世界与改造主观世界的辩证统一本章更改处:将“真理与谬误的对立统一”改成“真理与谬误、成功与失败”。更改原因分析:更加侧重原理和实际应用结合程度,运用真理和谬误关系说明成功和失败的对立统一,说明失败和成功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发生转化。命题规律分析:   此章相比于2010年没有明显变化,考点逻辑顺序与2010年吻合,考生在复习这部分知识点的时候需要清楚认识论部分的理论地位,即与唯物辩证法一样,也是马哲命制分析题的重点,在2010年考研政治试卷中,就作为分析题考点出现。所以考点要提高重视度。这部分的难点是认识的本质,考生需要区分唯心主义先验论、唯物主义的两种反映论,因为涉及到西方哲学部分,所以考生在复习这部分知识点的时候要多多注意系统总结。本部分命制主观题的重点有三个,第一个是认识和实践的辩证关系,第二个是认识的发展过程,第三个是真理和价值,其中第一个考点非常重要,考生一定要认真掌握。详细分析请见《2011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思想政治理论考试大纲配套强化指导》      (四)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      (四)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         1.社会基本矛盾及其运动规律唯物史观与唯心史观的对立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辩证统一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辩证关系原理的理论意义生产力的含义和结构生产关系的含义和内容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相互关系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规律的原理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经济基础的内涵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规律的原理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上层建筑的含义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辩证统一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矛盾相互作用的矛盾运动规律2.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社会基本矛盾的内容;社会基本矛盾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阶级的产生和本质;阶级斗争的含义和作用;阶级分析方法;社会革命的实质和根源;革命对社会发展的作用;改革的性质和作用社会主义社会的改革;科学技术的含义;科学技术革命的作用;科学技术社会作用的二重性3.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两种历史观在历史创造者问题上的对立;唯物史观考察历史创造者问题的原则;人民群众在创造历史过程中的决定作用;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个人与社会历史;历史人物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评价历史人物的科学方法(四)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         1.社会基本矛盾及其运动规律唯物史观与唯心史观的对立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辩证统一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辩证关系原理的理论意义生产力的含义和结构生产关系的含义和内容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相互关系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规律的原理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经济基础的内涵本章更改处:此章相对于2010年没有考点变化。命题规律分析:此章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唯物史观部分,命题形式多以选择题形式出现,在2008年分析题中有一个问考到了唯物史观,问题考点是人的本质问题。详细分析请见《2011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思想政治理论考试大纲配套强化指导》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规律的原理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上层建筑的含义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辩证统一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矛盾相互作用的矛盾运动规律2.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社会基本矛盾的内容;社会基本矛盾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阶级的产生和本质;阶级斗争的含义和作用;阶级分析方法;社会革命的实质和根源;革命对社会发展的作用;改革的性质和作用社会主义社会的改革;科学技术的含义;科学技术革命的作用;科学技术社会作用的二重性3.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两种历史观在历史创造者问题上的对立;唯物史观考察历史创造者问题的原则;人民群众在创造历史过程中的决定作用;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个人与社会历史;历史人物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评价历史人物的科学方法 在复习这部分知识点的时候,考生需要理清逻辑顺序,可以按照两条主线来复习,第一条是社会如何发展,在这部分需要重点掌握社会基本矛盾所属相关知识点,第二条主线是人如何发展,考点集中在人的本质和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部分,考生在复习这部分的时候,需要注意命题设置,即多以名人名言的形式进行选项和题干设置。另外,在复习唯物史观部分知识点时,需要格外注意社会意识的三个构成成分,社会存在的三个构成成分和上层建筑的两个分类,从历年的考试分析中可以看到,这三个考点频繁以选择题形式出现,选项多是用事例考查构成成分,需要考生认真辨别和分析。  社会形态的内涵社会形态的更替的统一性和多样性社会形态更替的必然性与人们的历史选择性社会形态更替的前进性与曲折性现实的人及其活动与社会历史人的本质社会形态的内涵社会形态的更替的统一性和多样性社会形态更替的必然性与人们的历史选择性社会形态更替的前进性与曲折性现实的人及其活动与社会历史人的本质  (五)资本主义的形成及其本质 1.资本主义的形成及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的矛盾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生资本的原始积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形成商品经济产生的历史条件商品的二因素和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商品价值量的决定商品的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的关系价值形式的发展与货币的产生货币的本质和职能价值规律及其作用私有制基础上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深化对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认识2.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本质劳动力成为商品的基本条件劳动力商品的特点货币转化为资本所有制和所有权;资本主义所有制及其本质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两重性;资本主义劳动过程的特点剩余价值的含义;资本的本质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区分及其意义剩余价值率;绝对剩余价值生产;相对剩余价值生产;超额剩余价值生产自动化条件下剩余价值的源泉资本积累的含义资本主义简单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资本积累的本质影响资本积累规模的因素资本有机构成相对人口过剩资本积累的历史趋势产业资本循环的三个阶段和采取的三种职能形式产业资本实现循环运动的基本条件资本周转影响资本周转快慢的关键因素社会再生产的核心问题社会再生产的实现条件资本主义工资的本质和形式利润和平均利润马克思剩余价值理论的意义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及其深化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实质、根源和周期性3.资本主义的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资本主义国家的对内和对外职能资本主义国家职能的实质资本主义民主制度与法制、政权组织形式、选举制度、政党制度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进步作用和局限性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本质资本主义国家意识形态的产生和确立资本主义国家意识形态的本质辩证地分析资本主义意识形态1.资本主义的形成及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的矛盾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生资本的原始积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形成商品经济产生的历史条件商品的二因素和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商品价值量的决定商品的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的关系价值形式的发展与货币的产生货币的本质和职能价值规律及其作用私有制基础上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深化对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认识2.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本质劳动力成为商品的基本条件劳动力商品的特点货币转化为资本所有制和所有权;资本主义所有制及其本质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两重性;资本主义劳动过程的特点剩余价值的含义;资本的本质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区分及其意义剩余价值率;绝对剩余价值生产;相对剩余价值生产;超额剩余价值生产自动化条件下剩余价值的源泉资本积累的含义资本主义简单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资本积累的本质影响资本积累规模的因素资本有机构成相对人口过剩资本积累的历史趋势产业资本循环的三个阶段和采取的三种职能形式产业资本实现循环运动的基本条件资本周转影响资本周转快慢的关键因素社会再生产的核心问题社会再生产的实现条件资本主义工资的本质和形式利润和平均利润马克思剩余价值理论的意义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及其深化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实质、根源和周期性3.资本主义的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资本主义国家的对内和对外职能资本主义国家职能的实质资本主义民主制度与法制、政权组织形式、选举制度、政党制度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进步作用和局限性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本质资本主义国家意识形态的产生和确立资本主义国家意识形态的本质辩证地分析资本主义意识形态常考知识点: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主要作用及其实现;自然经济与商品经济的基本特征,商品经济的两个发展阶段等。商品内在的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其完备的外在表现;使用价值、交换价值和价值的关系,价值量的决定及其与劳动生产率的关系,货币的价值尺度、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的职能;正确认识价值创造与财富生产的关系;商品的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的关系;题型分布:此部分考点多,题型杂,几乎所有题型都出现过,考生应特别注意,把握重点。 常考知识点:劳动力成为商品与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关系;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两重性;资本主义劳动过程的特点;绝对剩余价值生产、相对剩余价值生产与超额剩余价值以及他们之间的关系;资本积累的实质、规律及其影响因素;资本有机构成理论及相对过剩人口的实质;产业资本循环的概念及其连续性的条件;影响资本周转快慢的关键因素;社会再生产的核心问题及其理论前提;利润及平均利润;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实质、根源和周期性题型分布:此部分考点多,题型杂,考生应特别注意理论之间的逻辑关系,把握重点。       常考知识点:资本主义的政治制度的内容、本质及其进步作用和局限性;资本主义国家意识形态的本质分析:此部分为去年新大纲的新加内容,今年未做改变,希望考生对此本分内容加以重视。 详细分析请见《2011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思想政治理论考试大纲配套强化指导》 (六)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 1.从自由竞争资本主义到垄断资本主义资本主义发展的两个阶段生产集中与资本集中;垄断的形成及本质垄断条件下竞争的特点;金融资本与金融寡头垄断利润和垄断价格;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形式及作用;垄断资本在世界范围的扩展;垄断资本主义的实质;经济全球化及其表现;经济全球化的动因和后果2.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变化;劳资关系和分配关系的变化;社会阶层、阶级结构的变化;经济调节机制和经济危机形态的变化;政治制度的变化;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的原因和实质3.资本主义的历史地位和发展趋势资本主义的历史地位;资本主义为社会主义所代替的历史必然性;从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  1.从自由竞争资本主义到垄断资本主义资本主义发展的两个阶段生产集中与资本集中;垄断的形成及本质垄断条件下竞争的特点;金融资本与金融寡头垄断利润和垄断价格;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形式及作用;垄断资本在世界范围的扩展;垄断资本主义的实质;经济全球化及其表现;经济全球化的动因和后果2.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变化;劳资关系和分配关系的变化;社会阶层、阶级结构的变化;经济调节机制和经济危机形态的变化;政治制度的变化;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的原因和实质3.资本主义的历史地位和发展趋势资本主义的历史地位;资本主义为社会主义所代替的历史必然性;从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 常考知识点:垄断条件下竞争的特点;金融资本与金融寡头垄断利润和垄断价格;垄断资本主义的实质;经济全球化及其表现;经济全球化的动因和后果;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的原因和实质 题型分布:本章主要题型为选择题,有些年份出过论述题。详细分析请见《2011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思想政治理论考试大纲配套强化指导》 (七)社会主义社会及其发展 1.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空想社会主义的产生、发展和局限性;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无产阶级革命的特点、形式和发生;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列宁领导下的苏维埃俄国对社会主义的探索;苏联模式;社会主义从一国到多国的发展;社会主义制度对人类历史发展的巨大贡献;无产阶级专政和社会主义民主2.社会主义在实践中发展和完善;社会主义的基本特征;社会主义首先在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取得胜利的原因;社会主义建设的艰巨性和长期性;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多样性;发展的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社会主义的改革;3.马克思主义政党在社会主义事业中的地位和作用马克思主义政党产生的条件和性质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根本宗旨和组织原则马克思主义政党在革命斗争和建设社会主义过程中的领导作用改善党的领导 本章删除知识点社会主义的改革;删除知识点改善党的领导;将发展的前进行和曲折性表述变为社会主义发展的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删除的这两处知识点其实仍在考研范围内,在毛中特这门课程中对社会主义改革和改善党的领导有更详细的论述。而表述的变化更加精确了。本章内容重要知识点有:无产阶级革命的特点、形式和发生;社会主义从一国到多国的发展;无产阶级专政和社会主义民主;社会主义的基本特征及其发展。本章知识点以选择题形式出的可能性较大详细分析请见《2011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思想政治理论考试大纲配套强化指导》 (八)共产主义是人类最崇高的社会理想 1.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共产主义社会的展望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预见未来社会的科学立场和方法共产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2.共产主义社会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共产主义实现的历史必然性共产主义实现的长期性 “两个必然”和“两个绝不会”的关系3.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进程中为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共产主义的发展阶段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关系 1.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共产主义社会的展望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预见未来社会的科学立场和方法共产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2.共产主义社会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共产主义实现的历史必然性共产主义实现的长期性 “两个必然”和“两个绝不会”的关系3.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进程中为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共产主义的发展阶段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关系 重点掌握以下知识点:共产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两个必然”和“两个绝不会”的关系;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进程中为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本章知识点以选择题形式出的可能性较大,也可以与哲学原理相结合出分析题。详细分析请见《2011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思想政治理论考试大纲配套强化指导》第二部分考查的知识范围对比分析二、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理论成果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及其历史进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意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2.毛泽东思想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和发展。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和主要内容。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3.邓小平理论邓小平理论的形成和发展。邓小平理论的科学体系和主要内容。邓小平理论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4.“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形成和发展。“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学体系和主要内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5.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的形成。科学发展观的主要内容。科学发展观的指导意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理论成果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及其历史进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意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2.毛泽东思想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和发展。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和主要内容。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3.邓小平理论邓小平理论的形成和发展。邓小平理论的科学体系和主要内容。邓小平理论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4.“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形成和发展。“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学体系和主要内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5.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的形成。科学发展观的主要内容。科学发展观的指导意义。本章无变化。1.2.3.4节的命题方式多以客观题形式考查,第5节科学发展观是本章的重点,可以与其他知识点相结合以分析题形式考查。详细分析请见《2011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思想政治理论考试大纲配套强化指导》(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 (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1.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形成和发展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形成和确立。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重新确立和发展。2.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内容和意义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基本内容。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重要意义3.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解放思想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大法宝。不断推进理论创新。(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1.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形成和发展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形成和确立。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重新确立和发展。2.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内容和意义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基本内容。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重要意义3.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解放思想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大法宝。不断推进理论创新。本章无变化。实事求是思想路线属于基本考点,考试中会有所体现,但不会独立以分析题的形式进行考查,注意把握本章中的基本理论和概念。详细分析请见《2011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思想政治理论考试大纲配套强化指导》 (三)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三)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1.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形成近代中国国情和中国革命的时代特征。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形成和发展。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意义。2.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和基本纲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的提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对象和动力。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和前途。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政治纲领、经济纲领和文化纲领。3.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和基本经验中国革命道路理论的主要内容及其意义。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三大法宝及其相互关系。革命统一战线的建立及其主要经验。武装斗争是中国革命的主要斗争形式。党的建设的主要内容和基本经验。(三)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1.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形成近代中国国情和中国革命的时代特征。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形成和发展。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意义。2.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和基本纲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的提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对象和动力。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和前途。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政治纲领、经济纲领和文化纲领。3.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和基本经验中国革命道路理论的主要内容及其意义。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三大法宝及其相互关系。革命统一战线的建立及其主要经验。武装斗争是中国革命的主要斗争形式。党的建设的主要内容和基本经验。本章无变化。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属于极重要考点,考试必然会覆盖到,并且会以多种形式即单选、多选和分析题的形式进行考查,必须理解、把握本章中的基本理论及其内在联系,并进行准确记忆。详细分析请见《2011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思想政治理论考试大纲配套强化指导》(四)社会主义改造理论(四)社会主义改造理论1.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新民主主义社会的性质和特点。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提出和基本内容。2.社会主义改造道路和历史经验农业、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社会主义改造的历史经验。3.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我国初步确立。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重大意义。 (四)社会主义改造理论1.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新民主主义社会的性质和特点。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提出和基本内容。2.社会主义改造道路和历史经验农业、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社会主义改造的历史经验。3.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我国初步确立。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重大意义。 本章无变化。社会主义改造理论属于比较重要的考点,考试必然会涉及到,主要会以选择题形式进行考查,但分析题也有一定的可能性,需认真把握本章中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详细分析请见《2011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思想政治理论考试大纲配套强化指导》(五)社会主义的本质和根本任务(五)社会主义的本质和根本任务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步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理论成果.党对社会主义认识的曲折发展。2.对社会主义本质的新认识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提出、科学内涵和重要意义3.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发展才是硬道理。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五)社会主义的本质和根本任务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步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理论成果.党对社会主义认识的曲折发展。2.对社会主义本质的新认识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提出、科学内涵和重要意义3.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发展才是硬道理。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本章无变化。社会主义的本质和根本任务属于基本考点,其中社会主义的本质、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本章重点,除选择题外存在着出分析题的可能性。注意把握本章中的基本理论和概念。详细分析请见《2011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思想政治理论考试大纲配套强化指导》   (六)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六)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我国最大的实际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的形成和发展。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含义和主要特征。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长期性。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提出及其主要内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3.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发展战略“三步走”的发展战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六)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我国最大的实际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的形成和发展。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含义和主要特征。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长期性。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提出及其主要内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3.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发展战略“三步走”的发展战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本章无变化。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属于基本考点,考试中会有所体现,预计2011年不会以分析题形式进行考查,但会作为背景特征和其它知识点相结合进行考查,注意把握本章中的基本理论和概念。详细分析请见《2011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思想政治理论考试大纲配套强化指导》(七)社会主义改革和对外开放(七)社会主义改革和对外开放1.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改革开放是一场新的伟大革命。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2.坚定不移地推进全面改革改革的全面性。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3.毫不动摇地坚持对外开放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开放。提高开放型经济的水平。(七)社会主义改革和对外开放1.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改革开放是一场新的伟大革命。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2.坚定不移地推进全面改革改革的全面性。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3.毫不动摇地坚持对外开放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开放。不断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本章基本无变化。本章的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2009年已作为分析题考查过,预计2011年不会再出分析题,但因为本章有某些措辞的细微变化,复习中也要加以注意。变化如下:“提高开放型经济的水平”改为“不断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变化表现为增加了“不断”二字,表明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的持久性、连续性和与时俱进。应多加关注本知识点。(八)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八)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1.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中国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选择过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形成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特征。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确立。坚持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3.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制度坚持按劳分配的主体地位。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深化分配制度改革。健全社会保障体系。4.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要求“好”与“快”有机结合。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统筹区域发展。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八)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1.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中国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选择过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形成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特征。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确立。坚持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3.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制度坚持按劳分配的主体地位。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深化分配制度改革。健全社会保障体系。4.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要求“好”与“快”有机结合。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统筹区域发展。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本章无变化。本章在毛中特课程中地位非常重要,是材料分析题考查的重点章节。常考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科学内涵;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包括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的表现、实现形式等;非公有制经济的作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制度,包括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深化分配制度改革和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可能会以分析题形式考查,这两个知识点有很强的现实性,同时也是社会的热点问题。建议考生重点掌握。为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党中央提出了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统筹区域发展。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这五个知识点都是材料分析题考点,望考生认真备战。题型分布:本章考点多,题型杂,所有题型都出现过,考生应特别注意,把握重点。 (九)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九)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民主政治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人民民主专政。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2.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3.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发展民主政治深化政治体制改革。扩大社会主义民主。社会主义社会的民主、自由和人权。(九)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民主政治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人民民主专政。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2.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3.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发展民主政治深化政治体制改革。扩大社会主义民主。社会主义社会的民主、自由和人权。 本章无变化。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是基本考点,主要出选择题,重点掌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民主政治的具体内容、依法治国和政治体制改革。 详细分析请见《2011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思想政治理论考试大纲配套强化指导》      (十)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十)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1.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任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基本方针。2.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3.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和教育科学文化建设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加强教育科学文化建设。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十)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1.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任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基本方针。2.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3.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和教育科学文化建设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加强教育科学文化建设。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本章无变化。本章主要出选择题。重点掌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详细分析请见《2011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思想政治理论考试大纲配套强化指导》 (十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十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1.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科学含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意义。2.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体思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目标任务。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十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1.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科学含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意义。2.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体思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目标任务。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本章无变化。本章是材料分析题考查的重点章节。重要知识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科学含义。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包括就业、教育、收入分配、社会保障、医疗卫生、社会管理问题。题型分布:选择题与分析题都曾考查过,考生应特别注意,把握民生热点问题。 (十二)祖国完全统一的构想 (十二)祖国完全统一的构想1.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维护祖国统一是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传统。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任务之一。2.从武力解放台湾到和平解放台湾台湾问题的由来和实质。武力解放台湾的方针。3.“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科学构想 “和平统一、一国两制”基本方针的形成和确立。“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的基本内容和重要意义。“一国两制”构想在香港、澳门的成功实践。4.新形势下“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的重要发展对“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的丰富和发展。新世纪新阶段的对台方针政策。(十二)祖国完全统一的构想1.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维护祖国统一是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传统。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任务之一。2.从武力解放台湾到和平解放台湾台湾问题的由来和实质。武力解放台湾的方针。3.“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科学构想 “和平统一、一国两制”基本方针的形成和确立。&ldquo
本文档为【政治大纲解析对比】,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个人认证用户
飞哥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358KB
软件:Word
页数:0
分类:企业经营
上传时间:2018-05-11
浏览量: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