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辽中京半截塔台基覆土及地宫发掘简报

辽中京半截塔台基覆土及地宫发掘简报

举报
开通vip

辽中京半截塔台基覆土及地宫发掘简报 内蒙古文物考古 2005年第2期 辽中京半截塔台基覆土及地宫发掘简报 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 赤峰市博物馆 宁城县博物馆 半截塔位于赤峰市宁城县大明镇三姓庄 东南,即辽中京故城外西南角处(图一)。此 塔因上部倒塌而得名。半截塔矗立在一个近 圆形的土丘上,土丘西部因当地村民植树、取 土而使部分遭到破坏,土丘现存高度约3.5 米。 图一 半截塔位置示意图 为了给半截塔修缮工程提供依据,2002 年4月至2003年10月,内蒙古文物考古研 究所、赤峰市...

辽中京半截塔台基覆土及地宫发掘简报
内蒙古文物考古 2005年第2期 辽中京半截塔台基覆土及地宫发掘简报 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 赤峰市博物馆 宁城县博物馆 半截塔位于赤峰市宁城县大明镇三姓庄 东南,即辽中京故城外西南角处(图一)。此 塔因上部倒塌而得名。半截塔矗立在一个近 圆形的土丘上,土丘西部因当地村民植树、取 土而使部分遭到破坏,土丘现存高度约3.5 米。 图一 半截塔位置示意图 为了给半截塔修缮 工程 路基工程安全技术交底工程项目施工成本控制工程量增项单年度零星工程技术标正投影法基本原理 提供依据,2002 年4月至2003年10月,内蒙古文物考古研 究所、赤峰市博物馆、宁城县博物馆组成考古 队,对该塔台基覆土及地宫进行考古发掘。 发掘工作分三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对塔台 基覆土采用探沟法逐一进行揭露,先后在塔 的东、西、北、南面各开一条宽3米的探沟,探 沟长度因土坡长度而定,编号02NBT1- T4,此后对塔基地宫进行了发掘清理;第二 阶段在塔的东北、西南、西北、东南面各开一 条宽2米的探沟,编号03NBT5-T8;第三阶 段,发掘清理剩余的部分,并清运覆土。至 此,半截塔砖砌台基的原貌已完全暴露。现 将发掘情况简报如下。 一、台基覆土 (一)地貌与地层 半截塔台基覆土整体呈较规整的丘状, 土丘西南部因遭破坏形成一土坑,坑内及坡 下生长着榆树。丘状地 关于同志近三年现实表现材料材料类招标技术评分表图表与交易pdf视力表打印pdf用图表说话 pdf 散布着碎砖、白灰 渣等。 经发掘,整个堆积可分为三层(图二)。 第一层,黄褐色土,夹杂有砂石及一些碎 砖、白灰渣等,厚0-50厘米。 第二层,黑褐色土,夹杂有大量的碎砖、 白灰渣等,厚0-85厘米,此层下发现有护土 砖墙,出土有椽木、铁铃、瓷器、铁器、铜钱等。 第三层,碎砖层,直接叠压在砖砌台基 上,厚10-150厘米,并夹杂有白灰渣。此层 分布不均,塔的东、南两侧堆积较厚,其余两 侧堆积相对较薄。出土有柏木枋、椽木、残建 筑构件、装饰件、铁器、铜镜、铜铎残件等。 (二)遗迹与遗物 -31- 图二 02NBT4东壁剖面图 图三 砖砌台基复原图 1.护土砖墙。仅在塔北、南两侧各发现 一段。北侧砖墙距塔基6-6.5米,残长6.2、 宽0.63、残高0.38-0.72米,略呈东北-西 南向,砖墙直接砌于台基砖面上,用残破砖块 砌成;南侧砖墙距塔基10.1米,砌于夯土之 上,用残砖垒砌,残存长度0.53、墙宽0.125、 残高0.5-0.90米,东西走向。这两段砖墙 建筑草率,是晚期维修塔时建的挡土墙。 2.台基。用夯土筑成,通高3.7米,平面 为规整的八角形,立面呈阶梯状。经局部解 剖,夯层厚0.24-0.5米不等,土质较纯净, 除个别夯层含有少量白灰渣,无其它包含物。 夯土面上铺一层薄薄的红色粘土,其上铺砖, 台阶状的立面也用砖垒砌。最上的两层台面 较宽,形成两个宽阔台面。最上一层台面紧 靠塔基座,高出第二层台面1-1.3米,边长 8.6米,台面宽2.4厘米,台面铺砖,除1984 年维修塔基座时破坏了约30厘米,其余部分 保存较好。台面上高下低,形成一个微向下 倾斜的散水,砖面在距塔基座1.3米处下错约 7厘米。台面立面砖砌,但大部分砌砖已被 拆毁,露出夯土,仅在东北、西南、南面残留一 少部分砌砖。第二层台台面边长14.4米,宽 7.3米,台面较平整,是当时主要的活动面,惜 -41- 图四 1.兽首 2.枕石 其砖面碎裂严重,许多地方无砖,露出红色粘 土或夯土。在塔的南、北两侧还各留有一个 塔顶倒塌时砸陷的大坑,其中南侧的大坑最 深处0.7米,坑口东西长1.34米,南北宽4.7 米;北侧坑深0.5米,坑口直径2米。塔西侧 在第一层台的立面下,南北向排列柱础石4 块,柱础在同一直线上,与台面铺砖平,柱础 对称分布在塔基东西轴线两侧,其中中间两 柱础相距1.5米,南北两侧的柱础与中间相 邻柱础间距2.2米,柱础石边长0.5米。在 中间两柱础之间,有一砖砌台阶,台阶宽1.2 米,残长1.2米,仅存三级。与之相对,在塔 的东侧第二层台上也有南北排列的四块柱础 石,形制大小同西侧柱础石基本相同,其中中 间两柱础在同一直线上,间距3米,南北两侧 的柱础比中间的两柱础略偏东,与中间相邻 -51- 图五 1.花砖 2-5.佛像 柱础相距2米。第二层台下便是砖砌台阶, 但由于损坏严重,多数地方已无砌砖,故无法 辨明有多少级,仅在塔东南部最下方残存有 三级,台阶宽0.35米,高0.30米,表明台阶为 砖砌(图三)。 3.遗物 建筑构件及装饰件。 方砖 边长38、厚6厘米,灰色陶质。 长方砖 长38、宽19、厚6厘米,灰色陶 质,背面饰沟纹。 兽首1件 标本02NB:1,残,灰色陶 质,高39、宽25厘米,头上角残,双目圆睁, 张开方形大嘴,口内巨齿獠牙,侧面有鬓毛, 下颌有胡须,面目凶恶(图四,1)。 -61- 图六 1-3.瓦当 4.铁锄 5.铁链钩 6.铁环 枕石 标本02NB:2,长78、宽25、高 23厘米。两端都呈缓坡状,中凹。前为一龙 头,龙头上部有一对角及毛发,侧面有单耳、 龙眼和鱼鳞纹。上颌残,下颌腹部有胡须(图 四,2)。 花砖,发现较多,但都已残碎。标本 02NB:3,一面带有花草纹,其它面素面(图 五,1)。 佛像 4件,均残,仅存佛头的一部分。 标本02NB:4,保存发髻及双眼(图五,2);标 本02NB:5,保存颈部和双肩,双耳下垂(图 五,3)。标本02NB:6,仅保留上额部分,双 眼睁开(图五,4)。标本02NB:7,保存下 颌,方形鼻,口椭圆形(图五,5)。 瓦当 3件,其中兽面瓦当2件,标本 02NB:8,直径19.2厘米,边缘宽3厘米,正 中饰一兽面,双目小而圆,有鼻孔,兽面边缘 鬃毛卷曲,颌下有胡须 (图六,1)。标本 02NB:9,直径18厘米,边缘宽3.9厘米,正 中一兽面纹,眼、鼻、眉毛清晰,四周有一周连 珠纹(图六,3)。龙纹瓦当1件,标本02NB :10,直径19.2厘米,边缘宽3.6厘米,正中 -71- 图七 1-4.铁风铎 5.泡钉 6.铁钩 一龙,身体卷曲,作行走状(图六,2)。 柏木枋:经发掘共发现3种类型。 A:宽17、厚7.5、残长45厘米。 B:长1135、宽12、厚5厘米,一头见有铁 钩镶于柏木之上。 C:长1127、宽9、厚5厘米。 磨砖圆柱件:两种 A:直径40.5厘米,外展(宽)49厘米,厚 9厘米。平面呈桃(心)形,尖部进入塔内,砖 与砖之间用白灰浆砌。在大檐下见有柱砖与 发掘所见相同。 B:直径23、厚8.2厘米。呈圆形,砖与 砖之间用白灰浆砌,本类型在半截塔维修过 程中,未见该种类型砖放置哪里。 铁器: 风铎 15件,铸造,分四型。 /型6件,其中1件完整,5件残,铃形。 标本02NB:11,通高12.3厘米,桥型悬纽, 斜肩,壁较直,翼微外撇,四面中下部各有一 圆形缺,铎芯残断(图七,2)。 -81- 图八 1.铜风铎 2.铁条 3.白釉碗 4.黄釉碗 5.铎芯 6.铜灯盏 .型7件,其中5件残,形似铃。标本 02NB:12,通高13厘米,方型冠状悬纽中有 一圆穿,平肩,四壁微外鼓,翼足微内敛,四面 中下部各有一椭圆形缺,铎芯残断(图七,1)。 6型1件,标本02NB:13,残,通高 12.4厘米,桥型悬钮较厚,平肩,壁外斜,翼足 外展,四面中下部各有一圆形缺,胎体较厚, 芯残断(图七,3)。 7型1件,标本02NB:14,残,仅存铲 状翼,翼足半圆形,残长12.5厘米,胎体厚重 (图七,4)。 铁钩10件,形制相同,整体呈“L”形,顶 端带有一圆环,用于悬挂风铎。标本02NB :15(图七,6)。 泡钉 1件,标本02NB:16,通长12厘 米,顶端有一直径4.4厘米的圆形泡(图七, 5)。 铁锄 6件,形制相同,大小略有差别。 标本02NB:17,方銎,斜肩,弧形刃,长26. 8、通高14.8厘米(图六,4)。 铁环 1件,标本02NB:18,圆形,直径 16厘米,壁厚0.5厘米(图六,6)。 铁链钩 1件,标本02NB:19,长59厘 米,前端一钩,中间是相连的三个亚腰长条形 小环,后端为一亚腰大环,大环与小环相连一 端平头,另一端近圆形,大环和小环通过一可 -91- 图九 铜镜 以随意旋转的轴相联(图六,5)。 铁条 2件,标本02NB:20,长20厘 米,宽0.6-1厘米,厚0.4厘米(图八,6)。 铃芯5件,形制相同,标本02NB:21,通 长11厘米,上端有一小弯钩,下端为一圆形 托,衔接一小圆环(图八,1)。 铜器: 铜镜 5件 菱形镜1件,标本02NB:22,一角残 缺,长23.2、宽19.6、厚0.3厘米,素面,窄 缘,背面有两弓形纽,两纽之间用一三角形铁 挂相连(图九,4)。 圆形镜1件,标本02NB:23,残,径 19.2、厚0.4厘米,素面,背有一桥形钮,缘宽 0.7厘米(图九,5)。 石榴纹镜1件,标本02NB:24,葵花 形,缘较宽,缘内饰一周联珠纹,桥形钮,钮座 饰联珠纹,钮座外对称饰四朵石榴花,径17.4 厘米(图九,1)。 飞鸟纹镜1件,标本02NB:25,直径 15.2厘米,圆形,边缘宽0.8厘米,缘内及钮 座均饰一周联珠纹,并用四出联珠纹将镜分 -02- 图一 半截塔地宫平面图 成对称四区,每区饰长尾飞鸟四只,与邻区内 飞鸟形成两两对飞(图九,2)。 飞天镜纹 1件,标本02NB:26,葵花 形,径16、厚0.2、边缘宽0.6厘米,桥形钮, 钮座及缘内均饰一周联珠纹,钮座外对称饰 四飞天,飞天之间饰祥云(图九,3)。 铜灯盏 1件,标本02NB:27,铸造,形 似钵,口径10、底径4、通高4.8厘米,内壁带 有两道枝状凸棱,外壁素面,口沿带有一冠状 柄,柄宽6.6、高1.8厘米,内有一凸起的 “王”字形纹饰。胎体均匀,较厚(图八,2)。 铜铃 1件,标本02NB:28,残,仅存一 叶形铃翼,残长5.2、宽3、厚0.4厘米,翼足 尖圆形(图八,5)。 铜钱 5枚,有“乾隆通宝”1枚,“至道元 宝”1枚,“至平通宝”1枚,残,“开元通宝”2 枚。 瓷器 2件,均残。 白釉碗 1件,标本02NB:29,残。口 径14.4、底径5、通高4.5厘米。敞口,尖圆 唇,口沿微外侈,矮圈足,略带弧壁,通体满 釉,釉色泛青黄,胎体较薄,均匀,胎质乳黄 色,细密坚硬(图八,3)。 黄釉碗 1件,标本02NB:30,残,口径 20.4、底径8.8、通高8厘米。敞口,圆唇外 卷,斜壁,矮圈足较宽,圈足稍外撇,施乳黄色 -12- 图一一 半截塔地宫剖面图 釉,外壁半釉,胎体厚重,胎质青灰色,较粗 (图八,4)。 二、地宫 地宫位于塔基座之下,早期被盗,有两个 盗洞都进入了地宫。塔北侧紧靠塔基座有一 盗洞,盗洞口长1.3、宽1米,垂直下挖约4 米,再转向南平挖,穿过地宫墙壁进入地宫; 塔南盗洞在塔基座上,盗洞宽1、深1.8米, 斜向下凿穿塔基座及地宫券顶进入地宫,这 一盗洞直到1984年维修塔基座时才被封堵。 地宫内已几乎被土石、碎砖等杂物填满。 (一)地宫形制与结构 地宫砖筑,方向为东西向,全长4.6米, 由宫室、塔心室、甬道门、甬道、地宫门及南北 登塔台级组成。(图一 、一一)宫室,砖筑, 平面方形,边长2.64米,券顶,通高4.4米。 筑法是先采用平卧砖砌直壁,直壁高1.76 米,然后叠涩内收起券,形成券顶。宫室地面 铺砖,但北侧铺砖已被盗挖者破坏。从宫室 墙壁暴露出的砖面来看,使用的砖有沟纹砖 和素面砖,分四种规格。沟纹砖,一种长 43.5、宽21.5、厚10.5厘米;另一种长65、宽 33、厚9.5厘米;素面砖,一种长38.5、宽19、 厚7厘米;另一种长38、宽19、厚6厘米。 塔心室,位于宫室正中,砖筑,上部残,包 括砖墙在内,平面方形,边长1.8米。在外墙 面底部用砖砌出三层台阶,形成一台阶状基 座,其上用平卧砖砌直壁,直壁宽0.32、残高 0.62-0.92米。塔心室内空间为长方形, 长0.94、宽0.72米,东侧留有门道,门道 -22- 图一二 地宫甬道门正视图 宽0.66、长0.52米。 甬道门,位于宫室东侧正中,与甬道相 连,砖筑,呈拱形,宽1.04、高2.24米(图一 二)。 甬道,前接甬道门后通地宫门,宽1.04、 长0.58米,船蓬形券顶,下有7级阶梯漫道 通过。 地宫门,砖筑,宽1.04、高2.24米,拱 形。拱顶之上又用叠涩砖内收形成一小券 顶,形似壁龛(图一三)。 南北登塔台阶,在阶梯漫道顶部,南北方 向各有7级登塔台阶,分别向上延伸2.6米, 台阶宽0.38、高0.24-0.36米不等。 (二)遗物 由于被盗破坏严重,地宫内有多少物品 及摆放方式已无法考证。据当地村民回忆, 有人曾在地宫内看见有木塔(或砖塔)。清理 后仅发现4件泥质小塔和1件陶质小塔、2 件瓷器,及一些扇形雕砖。分叙如下。 泥塔 4件,棕褐色粘土捏制。 -32- 图一三 地宫门正视图 标本02NBD:1,通高4厘米,须弥座呈 圆柱状,径3.5、高2厘米,上承圆锥状塔,塔 身中下部对称饰四个近似三角形的装饰,表 示佛像(图一四,1)。 标本02NBD:2,通高3.8厘米。下部 须弥座呈倒置圆台状,径上底3.6、下底3.4、 高1.4厘米,上承圆锥状塔,塔中部对称饰四 个三角形表示佛像的装饰(图一四,2)。 标本02NBD:3,通高3厘米。下部须 弥座为圆柱形,径3.6厘米,高0.6厘米,较 矮,上承圆锥状塔,塔身底部饰一周仰莲瓣, 表示仰莲基座(图一四,4)。 标本02NBD:4,通高4.2厘米。圆柱 状塔基座,径3.2、高2厘米,其上均匀饰仰 莲瓣一周,表示莲座,上承圆锥状塔(图一四, 3)。 陶塔 1件。标本02NBD:5,泥质灰 褐陶,火候较低,通高6厘米,整体呈圆锥状, 底径7.2厘米,在距底0.5厘米处,有一周凹 弦纹将塔分为两部分,下部表示塔基座,其上 均匀饰仰莲瓣16朵,表示仰莲基座,上承塔, 塔身饰6道斜向凹弦纹。塔底正中有一圆 孔,直径1.5、深3.6厘米(图一四,5)。 瓷器 2件,均残。 器座 1件,标本02NBD:6,残长5厘 米,呈喇叭口状,粗缸胎质,青灰色,无釉(图 一四,6)。 器足 1件,标本02NBD:7,仅存高圈 足,属龙泉窑系,青绿釉,胎质青灰色,较坚 硬,残高5厘米(图一四,7)。 三、地层成因及年代划分 辽中京遗址,辽代为中京大定府,金代为 北京路,元代为武平路,据《元史·世祖纪》记 载:“至元二十七年(即1290年-引用者注) 八月癸巳,地大震,武平尤甚,压死按察使官 及总管府官琏第及民七千二百二十人,坏仓 库局四百八十间,民房不可胜计”。20世纪 80年代,国家地震局对此震评估结果是:震 中辽中京(宁城县大明镇)一带,震中烈度9 度,震级六又四分之三。正是这次大地震,造 成半截塔上部倒塌,塌落物散布在塔周围,这 就形成了台基之上的第三层堆积。 从考古发掘的情况来看,塔的第一层台 基立面和第二层台的部分铺地砖无存,显然 -42- 图一四 地宫出土文物 1-4.泥塔 5.陶塔 6.器座 7.器足 是被有意拆毁的,表明半截塔倒塌之后曾经 有过一次维修,主要是对当时现存塔顶部进 行简单的修葺,使用的材料是就地取材。并 同时对塔周围的塌落堆积稍加整理,为防堆 积向外扩散,还在塔南北各建了一段挡土墙, 形成一个新的活动面。此次维修的散落物和 废弃物就形成了第二层堆积。在清理这层堆 积时,出土的遗物除塔上的装饰件以外,还有 一些遗物具有明显的元代风格,如铜灯盏、铁 锄、两件瓷器等,说明这一地层形成的时间应 是元代。关于此次维修的情况,通过对塔顶 和塔身进行细致观察,维修痕迹依稀可见,但 近代因当地村民到塔顶拆砖、挖地鳖虫,加之 塔顶自然破坏破损,所以我们很难搞清当时 -52- 维修的全貌了。 1984年宁城县文物管理所对塔基座进 行了维修加固,这次维修时的散落物和废弃 物形成了第一层堆积,即现代堆积。 四、结语 1.关于台基覆土的地层堆积 半截塔台基覆土堆积虽历经数代,但基 本上未受扰动,地层堆积比较单纯,清楚地反 映了该塔倒塌后,在不同时期人们的几次活 动。 2.关于半截塔 从现存的地层堆积,特别是第三层堆积 及包含物来看,此塔是因为倒塌而形成为“半 截”的,并不是象传说中的只建了一半,将它 称为“半截塔”,也只是在该塔倒塌之后,人们 对它的习惯称呼,而绝不是该塔的原有名称。 只不过由于史料的缺憾、塌落堆积又过于残 碎,所以我们已无法描述该塔倒塌前的雄伟 身姿了。但从发掘中发现的铜镜、风铎、花草 砖雕,以及残佛像、磨砖倚柱等现象,再与其 它现存辽塔对比,我们认为它的造型应是一 有别于密檐塔的又一种形制-花塔。二十世 纪60年代,考古工作者曾在半截塔内青砖上 发现辽“清宁三年”字样的墨迹,(现存于内蒙 古文物考古研究所)证实其为辽代建筑无疑。 3.关于地宫内的遗物 一般认为半截塔是辽代建筑,地宫与塔 是同时代建造,但在清理时残存的两件瓷器 却有明显的元代风格,特别是龙泉窑器足,应 是元代典型的高足碗。之所以如此,我们认 为这和塔北侧的“盗洞”有关。元代人在维修 塔时,曾打开过地宫,这一“盗洞”或许是当时 进入地宫挖掘的一条通道,并通过它对地宫 内的物品进行了增补或更新。这些物品可能 被以后的盗掘者从塔南侧的盗洞进入而洗劫 一空。 本次发掘参加人员:内蒙古文物考古研 究所张亚强、翁进有,赤峰市博物馆马凤磊, 宁城县博物馆李义、马景禄、崔伟春、杨千。 执笔:马凤磊、李义、马景禄、崔伟春 绘图:马凤磊、马景禄、崔伟春 责任编辑:孙建华 -62-
本文档为【辽中京半截塔台基覆土及地宫发掘简报】,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385037
暂无简介~
格式:pdf
大小:388KB
软件:PDF阅读器
页数:14
分类:
上传时间:2010-09-13
浏览量: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