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浪潮创刊号

浪潮创刊号

举报
开通vip

浪潮创刊号 复旦学生时评月刊 学生的社团 还是学校的社团 中国 我们的大马戏团 发现真实 美的回思 总第1期/2010年1月1日发行 封面故事: 先行者《常识》 不知前路的焦虑 且行 且吟 发出我们自己的声音 致读者: 新年伊始《浪潮》与你们见面了。 《浪潮》是一本发表大学生独立见解的评论性月刊。 从9月至今的筹备,编辑部里有幸聚集了来自不同年级和专业, 但同样关注时事热爱思考的一群人。筹备的日子,我们在沙龙里探讨 到很晚,困倦而快乐。我们...

浪潮创刊号
复旦学生时评月刊 学生的社团 还是学校的社团 中国 我们的大马戏团 发现真实 美的回思 总第1期/2010年1月1日发行 封面故事: 先行者《常识》 不知前路的焦虑 且行 且吟 发出我们自己的声音 致读者: 新年伊始《浪潮》与你们见面了。 《浪潮》是一本发表大学生独立见解的评论性月刊。 从9月至今的筹备,编辑部里有幸聚集了来自不同年级和专业, 但同样关注时事热爱思考的一群人。筹备的日子,我们在沙龙里探讨 到很晚,困倦而快乐。我们觉得这是青春。 一位校园报社的编辑和我们说:“办好杂志是一件很累的事, 写好评论是一件很难的事。” 我们的回答是:如果我们所有的努力 能让同学们对校园和社会问题的思考和洞察有所启发,哪怕只是一点 点;如果我们的评论能够说出大学生们的心声,讲出真话,哪怕这声 音多么微不足道,那么很累也是值得的。 这是《浪潮》对所有读者的承诺。 看着这一篇篇零散的文章慢慢汇聚成一本厚实的杂志,我们兴 奋且期待。 这份杂志能否在校园里掀起一股求是和求证的浪潮? 我们拭目以待。 本刊编辑部 2010年1月1日 主编: 子烨 / 混沌 编委: 阿飘 / 九哥 / 张昉 / 阿瓜 / Facable 记者: 校园时评:听风 / 周墨 封面故事 : 夜游儿 / WuthringShi 全球视野 : Eric / Lydia 人物 : 七七 / 苏临安 言论&小事记 : 枫林 摄影: 张昉 订阅方式: 1.发送“订阅”至fdwave@gmail.com 2.在以下网址留下您的邮箱: http:// blog.sina.com.cn/wavemedia 人人网——浪潮 来信及投稿请发至: langchaoeditor@gmail.com 总第1期/2010年1月1日发行 背景知识: •社委办是校方领导的学生会的下 属组织,对社团实施诸如注册、 活动登记、财务开支等全方位的 管理。 •社团的会费、拉到的赞助原则上 由社委办(学生会)管理。通过 申报活动与参加答辩,从社委办 处报销活动资金。 切片一 主办:学生会XX部 承办:XX协会 主办:复旦大学共青团委员会XX部 XX协会 ——如今屡见 于各类海报上的字样 每次仔细打听,或现场参与,才发 现许多讲座或者活动都是完全由社团自己 牵头组织的。询问一些社团社长:为什么 社团会沦为“承办”或居于其他组织(团 委、学生会)之下,得到的答案往往是 “这便是规矩!”。 先不论这种规矩的合理性,转而探讨 这种规矩的起源: 由于社团的经费被没收“统一管理”,社 校园 时评 学生的社 团还是 学校的社 团? 文/阿飘 本期导读: 社团,一直以来是复旦人“玩 在复旦”的标志。用团委书记尹冬梅的话 说,“社团是校园文化的半壁江山”。大 学,尤其是复旦,倡导的是学生多样化的 个性发展,而社团自然是这种主流价值最 好的载体之一。复旦的社团一度欣欣向荣 过,并且仍在“欣欣向荣”着。 我们从这片“欣欣向荣”中截取了一 些切片,藉此察看这“半壁江山”如今的 生存情况。 团想举办大型活动时都处 于“有心无力”的状态。此 时,学生会和团委再以各种 名 目作为“悬赏”,让社团以项 目“竞标”,来报销活动费用。作为投标 者,社团自然就委身于握有经济主导权的 学生会或团委之下了。 其实复旦社团一度是拥有经济自主权 的,至于之后的“上交经费统一管理”, 理由是:校方“发现部分社团滥用会 费”。一个简单的理由便让社团交出了经 济命脉。 这里,我联想到了两 幅画面:一是冷战时期的计 划经济体系。资本集中的体 制早已随着柏林墙的倒塌被 取代,而改革开放的春风, 似乎还未能吹遍每一个角 落;二是蔓延在中国不少地 方的“形象工程”。俗话说:大 河的水满了, 小河的 水也满 了。这 种 形 象 工程似乎 也蔓延到 了一个应 当是“崇尚自由与多样化”的群体中:以 资金为诱饵来“集中力量办大事”,结果 却归功于上层部门自身的“政绩”。 切片二 海报 25元/张 教师多媒体设备借用 350元/次 借用大型报告厅 2000~3000元/次 参与月度答辩的社团能获得的金额 400~500元 ——当前的 行情市价 “请各位参与答辩的社长再次注意!借用 教师多媒体设备的备用我们是不会考虑在 报销范围之内的!” ——某次 答辩会上学生会某主席团成员如是说 若光是以提升“政绩” 剥夺了社团的经费自主权, 大众倒也可乖乖闭嘴,因为 这毕竟没有违反“丰富校园 文化,繁荣校园文化”的初 衷。 而为了防止政绩“流外人 田”,学校部门采用了“收紧银根” 的方式。答辩的资金根本不足以支 撑活动的费用,这让社团不得不经 过“投标”来获取资金举办活动。 与此同时,团委、学生会把社团请 来的嘉宾、宣传上的努力及各种人力 的消耗占为己有。 由于团委、学生会众多流于形式的要 求,和由此带来的诸多繁文缛节的限制, 或者更多地是社团人想真正品尝通过自己 努力获得的回报,不少社团开始尝试摆脱 由资金限制带来的约束。通过办商业活动 答辩的资金 根本不足以 支撑活动的 费用 校园 时评 来“自筹资金”也成为众 多社团人的“潜规则”。 而自本学期始,社委办又开始 严 格 封锁商业活动,从活动登记、教室 借用、海报敲章几个环节层层把关,意在 彻底杜绝社团资金的外来渠道。 复旦的“半壁江山”确实在为“丰富 校园文化”的政绩工程 “欣欣向荣”着。学校 某些部门这种追求自己 利益最大化的行为,让 我想起了经济学院某位 教授对“政府利益最大 化”政策的态度: “这不是扯淡么! 追求政府利益最大化只会滋生出腐败与低 效。” 切片三 “(社委办工作人员)各个西装笔挺,信 誓旦旦地念着一些自己都心虚的发言稿。 尤以自动化办公系统学生会OA为甚,明明 都坏了快一个学期了......整个大会对于 与会的社长没有任何实质的帮助,除了才 开会半小时就进行的茶歇时吃掉的薯片等 零食。” ——接受采访的某位社长如 是评论社长大会 《复言》 ——一本印刷精美, 记录 混凝土 养护记录下载土方回填监理旁站记录免费下载集备记录下载集备记录下载集备记录下载 学生会 一学期“成果”的费用高昂的“内部刊 物” 上层部门既已成为“资金再分配”的主 导,金钱的全权掌握自然也为他们“引导 社团发展方向”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且不论团委动辄扔出数千的金额举办反响 一般的活动,因为此类“主旋律”活动在 当代必不可少,情有可原;学生会“集中 力量办大事”举办的活动不 少也是高成本、高人力投 入、低影响力的“自娱自 乐”。不客气的说,“团节 就是力量”、社长大会皆为 此类,一切投入全都只为在 “政绩”上抹金。 当年由于“发现部分社团滥 用会费”而夺取了社团的经费自主权,那 么如今的“团节”和《复言》算不算是资 金的滥用呢?有多少资金是真正花在了有 价值的地方? 上层部门不应该仅凭“可能腐败”的理由 来取消社团的自主权。否则,这种权力的 转移仅仅是腐败者的弱肉强食而已。 切片四 社长A:“这次社团节闭幕式,我们社团 的节目的具体情况怎么没有通知啊?” 学生会相关负责人B:“你们没有节目 上层部门不应 该仅凭“可能 腐败”的理由 来取消社团的 自主权。 校园 时评 的,所以没有通知。” A:“我们有节目的啊, 是吉他弹唱。” B:“就是没有你们的节目 啊” A:“我们有的!” B:“你们没有” 此时A社长收到了晚上表演节目的社员的 短信: “晚上什么时候到?我借到的琴很 破...我们第几个节目?”       ——一段真实的对白。据事 后了解,该社团的节目由于不符合社团节 闭幕式“基调”而被临时删除,而学生会 相关人员未就此事通知过社长。 “社委办公邮中提供的场地调研信息都是 过期的,没有及时更新,包括设备租金、 负责人 资料 新概念英语资料下载李居明饿命改运学pdf成本会计期末资料社会工作导论资料工程结算所需资料清单 等,这给我们不熟悉情况的新 社团人带来了一些麻烦,必须亲自跑一趟 才能了解最新的场地申请事宜。” “社委办下发的有些文件版本过低,比如 实际流程已经更改但并未在指导性文件上 更正。”            ——某些社长接 受笔者采访时如是说    绝对的权利会产生“价值位移”,即颠倒 正常价值常规。 高校学生自发组织社团,应属于“公民有 结社自由”这一权利范围。而上层部门 通过一些手段将这种权利向自身权力的转 移,已经引发了一种畸形的价值观,社团 也没有成为社团自己的主人。 上层部门约束着社团、“使用”着社团。 放眼学校,越来越多的“政绩”工程在大 兴土木,而真正能激发学生热情的活动少 之又少,学生活动也逐渐流向形式单一、 内容相仿的怪圈。刚进校的不少新生反映 很多社团活动“很水没意思”,而复旦的 社团文化,也仅仅在靠着一些“收学费” 的体育类社团,和屈指可数的有强大后盾 的老牌社团在支撑着。自主权的受限磨灭 了不少社团人的激情与创意。 权力回归、自由竞争的市场方能实现整体 效用最大化,这个浅显的经济学原理,在 我们这所高等院校里,似乎处于不少权力 部门的知识盲区。 链接:来自社委办的声音 在社团将诸多问题的矛头指向社委办之 际,笔者采访了社委办的一位主要负责人 小Y,并从采访中听到了一些不一样的声 音。 笔者:社委办到底拥有多大的权力?学生 会、团委在整个环节中处在什么样的角 色? 小Y:社委办学生会,其实都“听命”于团 委学生中心的某些“指导老师”。我们只 是一个服务部门, 管理制度 档案管理制度下载食品安全管理制度下载三类维修管理制度下载财务管理制度免费下载安全设施管理制度下载 、财务 制度 关于办公室下班关闭电源制度矿山事故隐患举报和奖励制度制度下载人事管理制度doc盘点制度下载 实 际上都是团委某些老师的意志。 笔者:这样说,权力的源头还是在团委老 校园 时评 师那里了。那么那些老师 又是依据什么制定制度?为 什么如今社团在这些制度下 埋怨 声颇多? 小Y:我觉得问题的核心还是交流沟通上 的问题。说句实话,团委的老师和社团没 有一点沟通,整个环节就是意志从上往下 的反映——说穿了,就是个人意志大于整 体意志。社团发展,十年大计,而在位的 老师可能只在职位上工作两三年。老师们 只希望在任期间一切太平,不让社团“胡 来”,又要自己成绩上好看,所以制定的 制度很大程度只是符合自身利益的。 笔者:现在很多社长所反映的问题也有一 部分集中于社委办的工作效率。你对此怎 么看? 小Y:确实有很多地方没做好。但在社委办 工作两年,我觉得有些问题的结症并不都 在我们身上。 首先,效率问题。打个比方,一次月度答 辩,我们先要把结果上报部长、部长把结 果上报学生会主席、主席再上报给团委的 老师,再将最终结果由上而下反馈至社委 办。如果每个环节都花上一天,整个过程 的时间就可想而知了。 其次,社委办的层级并不如他的前身—— 社工委那样高。社委办现在一共也就60多 号人,其实我们的工作量是很大的。并且 我们处理的很多工作都是“任务性”的、 “老师下达”的,占百分之七八十吧。一 学期“任务”都有未完成的,像制度改革 等完全没时间考虑了。 笔者:那你理想中的社团运作与发展模式 是怎么样的? 小Y:我一直觉得团委负责学生工作的老师 在社团发展上的方向是错误的。他们要在 工作中做出成绩,首要就要社团数量“不 断增加”。而他们拨给社团发展的经费数 量却从来没改变过。本来一个社团的发展 就需要很多资金、指导上的帮助。社团数 量的不断增加,导致了每个社团的发展资 源少了,还增加了社委办的负担。其实我 非常赞同同类社团的合并,这样在资金等 资源上能做到1+1>2,这样才能丰富社团活 动形式。然而社团数量的减少,是某些人 面子上挂不住的。 结语: 繁华的背后 2008年,复旦大学被授予上海市高校学生 社团先进工作单位荣誉称号。若复旦的社 团成长环境真的是生机一片,此殊荣倒也 实至名归。 而社团发展的现状,却是社团人、社委办 校园 时评 人,甚至是团委学生工作 部门的老师们都看在眼里 的;我们或多或少还是欠缺 了一 些勇气,为光鲜亮丽的包装上 贴上“产品以实物为准”的字样。 社团发展面临的问题,说到底,不是资金 问题,而是制度导向的问题。 经过层层调查,抽丝剥茧之后,问题的结 症其实很简单:学生社团这个大群体被少 数人管理着;而这些“少数人”,却与社 团缺少必要沟通。 学校部门应当做的,是 建立一个真正能辅导社 团发展的组织。 既然学校把社团看作是 校园文化的半壁江山, 就应当给予它足够的自由 和帮助;而现在的上层部门的体制,不利 于学生社团长期的、良性的发展。社团数 量节节攀升,这种繁华的背后,是一种理 念的失位,一种大学精神的缺失。 大学应是倡导学生多样化个性发展的地 方,在现代各种经济、文化、政治的浪潮 中,更应保护其独立的思想与理念。大学 不是一个为经济利益竞争的舞台,更不是 一个为形象工程而开设的政治秀场,而是 能兼收各种思想、并为其提供成长环境的 沃土。但社团工作 陷入了“经济”和“政 治”之间非此即彼的二元论。唯有真正重 视社团工作、并将之付诸实践, “半壁江 山”才能真正地生机勃勃,学生社团才能 真正回归大学的本然价值。 依笔者愚见,两项改革迫在眉睫。 首先是取消社团的立项答辩制。社团之间 应是共同发展而非竞争关系,随着社团数 量增多、资金总额不变,已是僧多粥少。 资金匮乏下,众多社团只能苦撑自己的 “品牌活动”,无法更进一步拓展形式; 而这些老套的“品牌活动”,又挤占了那 些更有意义的活动的经济资 源。立项答辩更适合于一个完 善的、成熟的社团体系,置于 当下显得不合时宜。 第二是建立专门扶植社团的部 门,并精简社团数量。让每一 个社团、每一次活动都能得到 专业的指导,合理的资金拨款,如此方能 提升社团活动质量、传播社团文化、提高 社团人的积极性,让社团为校园文化的建 设做出应有的贡献。 前些阵子杨玉良校长接受了由复旦大学 十一个社团共同来合办的访谈,第一次如 此深入到我们学生社团当中进行交流。希 望这是一个转折的契机,同时希冀学生社 团能有一片更美好的未来。 校园 时评 十二月中旬南娱 封面 故事 古有潘恩的《常识》,在君主制的迷雾 中吹起独立的号角;今有国学社的《常 识》,在复旦园中呐喊学子的心声。 常识创刊: “我为中央海报栏。” 早年的复旦是一个极富浪漫气息的地 方,那些个书写着复旦人情感与抱负的标 志至今令人难以忘怀。比如谁也不曾想过 开创了伤痕文学的小说《伤痕》最早是被 其作者随意地张贴在了4号宿舍楼前的墙报 栏上,那17页的稿纸引来的是全校同学的 围观,唏嘘声响成一片,还有同学边看边 抄,泪水不断洒落在笔记本上;还比如当 年南区的海德格尔咖啡馆,作为非主流社 团活动的聚集之地,被称作“诗歌与话剧 的圣地”。 中央海报栏也算是一景。在“中国高校第 一楼”光华楼伫立在复旦之前,那里坐落 着学校的中央食堂,而食堂前就是复旦的 “三角地”——中央海报栏的所在。海报 栏一面有12栏,张贴的海报也基本上是同 学们手绘的。那时的海报栏和现在最大的 不同,就在于其完全的学生自主,想贴什 么,想怎么贴,都随你便,虽然凌乱却极 富生活气息。况且在那个手机互联网都不 甚发达的时代,中央海报栏还承担了促进 同学们交谈、沟通的角色。 而中央海报栏的诗意与浪漫,都随着学生 会的一纸文书而终结。98年5月,学生会决 定统一管理中央海报栏,具体办法如下: 所有要张贴的海报必须先经过学生会审 批,否则将被专门的委员会清除;对于商 业宣传类的海报,则要收取10元的费用以 限制其数量。 与此同时,当时刚上任不久的国学社社长 张轶超,不满足于仅将国学孤立于现代社 会之外,尝试在校园中再度掀起传统文化 浪潮,为国学探索出路;另一方面受到潘 《常识》 虽不能至,心向往之 文/阿瓜 记者/WuthringShi 夜游儿 封面 故事 恩的《常识》启发,决心 办一份报纸,针砭时弊,名 字就叫“常识”;又恰逢中 央海 报栏自由发报遭禁,便一同促 成了第一期《常识》的发表。 “且不说学生会此举根本就未公开征集大 家的意见,”张轶超在采访中说道,“更 主要的是我认为学生会对海报栏的统一管 理可能导致对学生舆论的控制,这对校园 文化的健康发展也没有什么好处。至于说 此举可以限制商业性海报,我认为效果甚 微。”于是,一幅关于中央海报栏的漫画 被登上了杂志,而这一举动,使得《常 识》之后在学校掀起了超出创刊编辑们意 想不到的反响。 草创之路:荆棘路上前行 《常识》在出刊的第一期就公然与学生会 叫板,指责其监督在中央海报栏自由发报 的决定,就已经使自己站在了学生会、团 委及学校领导层的对立面,也为自己今后 的发展道路制造了两个难以逾越的障碍。 第一个障碍,便是来自于校方的反对。作 为一份校园报纸,校方的支持能带来很大 的便利。具体而言,比如若此报刊是挂在 社团或是院系的名下,则可以得到校方的 经费支持;比如在学校的海报栏上贴海报 宣传,在学校里面向学生发放可以畅通无 阻;比如无需面对时不时的被停刊的危 险;比如…… 而这些,《常识》都没有。 实际上最初的发起者,最初《常识》的三 个编辑根本没有想到那么多,他们想的是 试图通过在现实中寻找的途径将国学从沉 默中拯救出来,他们想的是做一份“评论 校园内事情的报纸”,不过三个人,不过 四页A4纸。他们没有想过,原来这条草创 之路是需要用牺牲去铺就的。 当时学校为了压制《常识》采用了多种的 手段:回收已经发放的刊物,但这样反 而造成了报纸在同学们中的知名度不降反 升的结果;要求报纸在印发之前要先呈稿 给相关部门或老师查看;通过辅导员与 主编张轶超谈话;通过对报纸的创办者 们今后入党,直研或实习施加压力等等。 而最严重的一次,是在报道了“韩国电视 台事件”之后,校方在全校范围内实行了 一次问卷调查,希望借用民意来取缔《常 识》,当然,结果不了了之。 在那样的一个环境之下,《常识》还是坚 持下来了。后来,由于报纸需要提交相 关部门审核,《常识》做了一定的妥协, 就是加重了报纸中学术性文章的比例—— “本来学术的版面大概是一到两版,再 后来就是百分之五十以上都是学术的东 西。”但更重要的一个方面,则是《常 识》团队对于自己最初的梦想、对于理想 主义的一种坚持。当把个人的利益与发展 和《常识》放在同一个天平上时,他们, 封面 故事 不能说决然选择,但至少 没有将《常识》放弃。 第 二个障碍,则是现实的资金问 题 。 因 为 中央海报栏事 件中对学生会 规定 关于下班后关闭电源的规定党章中关于入党时间的规定公务员考核规定下载规定办法文件下载宁波关于闷顶的规定 的驳斥, 直 接 导 致 了 《常识》没有 办法通过常规 的 渠 道 —— 从社委办通过社团申请的方法批得经费。 那怎么办呢?大家都是穷学生,也出不起 那么多钱。于是,想到的第一个办法:改 版——由原来的8K大小改成了16K大小, 也好歹撑过了一阵子。但节省点纸能省多 少钱,于是资金问题很快就又被摆在了台 前。 到了这个份上,即使《常识》不愿意商业 化也没有办法了,此时拉赞助是唯一出 路。只是赞助关系并非久远,换了一个又 一个,勉强着把报纸办了下来,却始终没 有真正解决这个问题。矛盾最突出的是第 十三期,分歧越来越大的结果便是:双方 掰了。结果只能靠报社成员凑的一点钱把 第十三期弄出来,可第十四期又转眼到了 面前。在所有人都一筹莫展之时,意想 不到的转机出现了。首先是一位欣赏《常 识》的赞助商的登场;然后是由《常识》 的一位骨干和一位关心《常识》的读者, 在他们个人生活费都极其有限的情况下分 别拿出了自己500元和600元的积蓄。 张轶超在采访中说道:“资金问题当时的 确是《常识》最大的短板,虽然一期期出 下来了,但却一直没有 长久的解决之道,而这 无疑将制约《常识》的 发展。” “我们在关注 《常识》。” 一份校园报纸,其最重要的地方,或者说 生命力所在,不是编辑们的孤芳自赏,而 是它能够给学生给这个校园带来什么? 那么《常识》在当时同学们的眼中是怎样 的一份报纸呢? 有人说:“我觉得常识办得好,不为别 的,只为他敢讲真话。常识以后应该更鲜 明地举起自己的旗帜,独立、自由、民主 校方在全校范围内实 行了一次问卷调查, 希望借用民意来取缔 《常识》 《常识》刊登的关于中央海报栏管理的漫画,这幅漫画 给刚成立不久的《常识》带来了不小的麻烦 封面 故事 永远都是受到大多数人的 欢迎的。” 有 人说:“《常识》有今天的地 位 有 一大半不是她自己创出来的, 而是 因为她恰好就生在一个文化荒芜的地方, 一个许多人急于表现自己的毫不在乎的校 园里。《常识〉》的一大半声名是靠封杀 她的人和骂她的人得来的。” 以 上 言 论 出 自 复 旦 BBS。 在浏览BBS的时候不难 发现,当年学生们对 《常识》的反应褒贬不 一,《常识》编辑一句 话概括之:“我看到的 是用常识来灌水(当然 也有例外),而且我们听到的也有许多善意 的批评,赞美的倒反而不多。”这并非是坏 事,在采访中张轶超自己也说只要有人讨 论实际上就是好事情,最怕的是当你发出 去却没有人睬你。不管是褒是贬,是接受 还是不接受,《常识》确实在学生中掀起 了些许波澜——从毫不在乎到在乎,从漠 然到赞美或批评,那么,《常识》的目的 也可以说是达到了。 除了同学们之外,还有另一群体对《常 识》的回应一样值得关注:那就是其他的 校园媒体。 那个时候,复旦中主要是《复旦人周 报》、《复旦青年》、《常识》、《蓝 马》等等。有一点的变化是最为明显 的——在《常识》出来之前,复旦的报纸 基本上是偏文学性的,而之后,像人周 报、青年、蓝马这些刊物都开始转向评论 方向。并且在那几年里,这几份报纸的编 辑们也常在一起交流讨论。 比如在“韩国电视台事件”发生之后,几 家报纸的人都聚在一起想要报道这个问 题,大家都去采访,写稿。 但稿子写好了,有几家报纸 却由于某些限制无法发表这 些文章,所以就把稿子和资 料都给了张轶超,由《常 识》把这篇报道做了出来。 “所以说当时大家都有同一 种信念。这种环境很好。” 张轶超在采访中说。 虽不能至,心向往之 即使《常识》在前期抵挡住了校方的压 力,有这顿没下顿地搞定了资金问题,也 在同学们和学校范围内有着一定的影响 力,但它最终在出了二十八期后命运宣告 终结。据张轶超说,这是因为二十八期中 关于新经济论坛的一篇文章不仅引起了校 方的注意,还惊动了市里的部门,也导致 了第二十九期胎死腹中。自此,《常识》 在复旦的行程也终划下了一个句号。 回首而视,洋洋洒洒为《常识》花了三千 多字的笔墨。 《常识》的一 大半声名是靠 封杀她的人和 骂她的人得来 的。 封面 故事 当我们谈论《常识》时, 我们在谈论什么?是大学生 社会责任感的体现?是对校 园舆 论自由的追求?还是对理想主 义的践行? 都是。 在《常识》创办和发行的过程中,的确遇 到了很多困难,也曾有些偏离自己原来的 定位(《常识》后期的文章偏重学术), 但他们始终朝着自己最初的梦想而前行。 不管他们最终离彼岸有多少距离,在这个 漫长而没有终点的旅程中,前进的每一小 步,度过的每一秒钟都是胜利。 “校园里的学生都是流水兵”一位曾任报 纸编辑的学长说道。现在还有多少人知 道,或者听说过《常识》呢?这份报纸留 在复旦的最后一点余温也被那几届毕业的 同学们带走,那么时至今日,我们再说起 《常识》有什么意义? 我想,不管《常识》带来了什么,留下了 什么,其内核跳动的是理想主义的心。在 这个某种程度上“物质丰裕,精神缺失” 的时代,只要有人还能够告诉我们,理想 主义是能够得到支持、是可行的,我们就 还有希望可寻。 虽不能至,心向往之。 一朝风雨落缤 纷 铁萼残冠 犹傲霜 文/子 烨 封面 故事 求。因此,张轶超拒绝出卖这份报纸的独 立来换取它的生存。 一天,张轶超和他的同伴正在讨论报社没 钱了该怎么办。正当大家觉得没钱是不是 该歇一阵 的时候, 他们收到 了两封读 者来信。 信中读者 祝愿《常 识 》 报 “五四” 青年节快 乐 , 还 表达了对 《常识》 的支持和 关心。这 一伙人看 完之后精 神一振,每个人都开始掏腰包,决定自己 继续出钱,让这份报纸挺下去。他们就是 在这些读者的支持与鼓励中坚持这份事业 的。 然而,最大的问题并不是出在资金上。 1999年5月4日,张轶超带着5000份报纸赶 往了上海的五所高校,《常识》就这样 第一次与复旦之外的高校见面了。而当他 带着尚未平静的兴奋之感回到复旦时,同 寝室同学的一句话将兴奋与喜悦一扫而 一朝风雨落缤 纷 铁萼残冠 犹傲霜 文/子 烨 《常识》轶事 《常识》从创刊开始就 始终没有解决资金问题。报纸一期一千份 的发行量 需要印刷 费六百多 元。而张 轶超当时 在复旦一 个月的生 活费只有 两百元。 但即使是 在报纸资 金最困难 的时候, 他仍始终 没有忘记 《常识》 应该坚守什么,应该远离什么。 张轶超有一位在公司任职的朋友,他答应 在出一部分资金救《常识》于危难。但 后来他们很快分道扬镳了。因为张轶超认 为,《常识》是一个大学生交流知识和思 想的场所,而自由与独立才是思想的象 征,因此《常识》不应受到太多商业氛 围的影响。而他的朋友却只把《常识》当 作“一份摆在公司老总们办公桌上的消遣 读物”,只要这份报纸能出名,能有影响 力就是成功,于是也提出了许多过分的要 “我是一个一直在理想与现实之间寻找一条道路的人。从 不放弃理想,也从来不会只活在理想里。” 32岁的张轶超,是“久牵”志愿者服务社(一家致力于上海 农民工子女课外教育的民间慈善机构)的创始人和老师。 “久牵”是他如今理念与梦想的依托。 而早在11年前,他就已经开始了践行理想的旅程。 当时的张轶超在复旦文科基地班就读,是国学社的社长。 他回忆道:“我们感觉校园里的报刊有很多挺文学性的东 西,却没有评论性的东西。而学校里发生那么多事情,大 家总是自己想自己的。”于是他召集了几个国学社成员, 大家一拍即合,创办了以“自由之思想,开阔之视野”为 宗旨的评论性报纸《常识》。 然而张轶超没有想到的是,这份报纸从第一期发行到最后 被禁,经历了无数坎坷。而这段曲折既坚定了他对自我价 值的认可,也成为复旦学生追求言论自由的历史上不可忘 却的一幕。 光——“党支部副书记要 找你”。当时已经是晚上十 点了,张轶超打算第二天早 上再 去应付一切。可是事情决没有 他想象的那么简单。 他回忆道:“那晚寝室的灯一直亮着,几 个《常识》的朋友不约而同地聚在一起, 聊着对十四期《常识》的看法以及学校可 能采取的措施。11点过了约一刻钟左右, 门外想起了敲门声,我纳闷着这么晚还会 有谁来找我,打开门一看,居然是我们的 党总支副书记!当时我的心一下子沉到了 底,事情看来十分严重。 我一开始坚决拒绝前往学 工部,因为我有一种被毫 无理由地提审的感觉,但 最后我还是去了——因为 我突然意识到当副书记躺 在床上被叫起来的时候也 一定不好受(虽然这未必 是事实)——带着怒气而 去。 晚风沁骨,我不知道到底 是因为我心冷还是因为风 确实挺冷,反正我冷冷的 走着,一句话也不说,这 股冷气也就一直跟着我来 到了学工部的会议室。 我的面前坐着学工部的部长、副部长, 还有一个书记员,加上我们的党总支副 书记,一共是四个人。应该说,他们的涵 养都不错,一开始都没有因为我的冷、怒 还有傲而失去耐心,可是我偏偏不能被他 们的温文尔雅所感染——我无法消除自己 因为受到了不公正的待遇而激起的怒气。 部长的要求十分简单,他希望我能将尚未 发出的报纸全部交出。可是他的脸色很快 就变了,因为我毫无余地地告诉他报纸已 经全部发完。第二个要求是希望我能告诉 他报纸发了那些高校。我仍旧毫不客气地 给顶了回去,因为我并不认为自己有义务 将这一情况告诉给他。第三个要求是命令 (这回不是希望了)停办《常识》,直到 校方同意为止。《常识》(此时已脱离国 学社)已经是一份非法小报,这也就使得 学工部可以名正言顺地命令我停办。对此 我没有选择。” 这次谈话在越来越不愉快的氛围中结束 了。张轶超也带着怒气,拂袖而去。 但这所有的一切,都只能坚定张轶超继续 办报的信心。正是这种对于真理的执着, 对于自由的追求,使《常识》得到了复旦 和其他一些高校同学的认可,也得到了辅 导员和导师的支持。 与孩子结缘 在《常识》的一期专题报道中,张轶超采 访了一群上海农民工的子女,接触了这群 经常无法在农村与城市之间找到认同感和 归属感的孩子。他对《常识》报社里的伙 伴们说:“咱们去做支教吧,这些孩子没 有好的老师,资源很贫乏。”在支教的过 封面 故事 程中,张轶超突然发现,自己原来更适合 做老师而不是记者。 于是,张轶超创办了“久牵”,开始教授 这群孩子唱歌,跳舞,学习科普知识。而 这一次,张轶超同样面临着艰巨的挑战。 人民日报的记者采访张轶超时,他说: “2003年5月到06年3月这3年半,我一直处 于一个比较艰苦的情况,没人给我钱,我 就拿自己3000多一点的工资去贴,因为当 时在平和双语学校教书,吃住就都在学校 解决,住的是学校宿舍,吃的是食堂。” 而且久牵的教室与老师也都是非固定的。 “久牵”创办的初期志愿者的人数曾经达 到数百人,但到后来一段时间却一度只有 不到20人的团队。张轶超说:“现在确实 就是这样子,不像以前,大家对这种事情 很认真。现在做公益,很多人觉得我来给 你献爱心,你就该接受。感觉大家地位上 是不平等的。他们带着一种道德优越感在 做事情。不像我们当初做这个事情的时候 就没觉得自己道德上比这些孩子高多少, 我们更多的是将自己对生活学习的看法去 传递。因为当时“志愿者”这个词也不流 行,什么献爱心之类的东西在我们脑子里 也没有多大印象。我们只是觉得这些孩子 们都很天真,都想汲取很多东西,那么我 们有这些东西,就跟他们交流分享,仅此 而已。” 在2006年,情况有了转机。“久牵”成立 了“放牛班的孩子”合唱团,在各地演 出,也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关注和支持。 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张轶超说:“我要 做点实事,不管是办《常识》还是久牵, 得落到实处。很多人说‘你说的这些东西我都知道’。他们说的都是虚的,不在实处, 他们不愿意为此付出。我觉得他们从来就没有信任过那些思想。思想是需要去为它付出 的,然后才会发光。” 请不要忘了,有一种用行动实践理想的执着,他叫张轶超。正如他的座右铭所写的那 样,一朝风雨落缤纷,铁萼残冠尤傲霜。 (注:本文中斜体部分摘录于张轶超所著《常识志》一文) 九牵志愿者服务社网址: http://www.jiuqian.org 常识 摘录 附 文 — 《 常 识》第28期 我眼中 的复旦 大学 问寒 在大学即将毕业的时候,我们往往会在晚上睡觉前,躺在 床上聊复旦,聊复旦的老师,聊自己在复旦的收获。然而令人失望的是,我们 发现复旦教会我们的只有埋怨,我们埋怨这里的伙食差,埋怨这里的教师不尽职,这里 的管理一团糟。最后,大伙儿一致认定,复旦是一所很差的学校,然后带着这个结论满 意地睡去。 开始时,我认为之所以这样的缘故是因为我们这个系太差,如果换上经院管院的同学就 不那样了。可是事实很快就向我证明,这种埋怨就像传染病一样遍播在这个校园里。于 是我才开始有意识的思考:为什么会这样? 其实复旦并不如想象的那么糟,否则的话我们就不会聚在一起埋怨复旦,而是蠢得要命 地到处吹嘘复旦。 当我在浙江的时候,看到那里的房屋上面都站着一个东方明珠的模型,发现上海的“意 识形态”如此成功地占领着浙江人的头脑,得意之余又有些伤感:他们什么不学好,偏 偏要学上海这个小资情调泛滥的地方!可是我的上海同胞们不这样看,他们为别人如此 崇拜自己感到骄傲。 这就是我受过复旦校园浸淫之后的好处:学会谦虚。 可惜这种谦虚在许多人的眼中竟是一种骄傲,因为他们是大多数,所以 他们认为所有和他们持不同意见的都是骄傲。 还 是让我们回到复旦的校园,走在那条香樟大道上,继而经过生气蓬勃的排球 场 , 拐弯直奔食堂前面的中央海报栏。除了每天晚上此起彼伏于众多寝室的卧谈会 (或者也可以叫英雄会)——那些年轻的话语就像星辰般点缀在沉闷的黑夜中——外, 这可以算是复旦最自由开放的地方了。商业广告、学术讲座、电影海报,以及各种随缘 而起、随风而逝的社团活动,无一不是象征着复旦人的青春和活力,象征着复旦人的理 想和欲望,也许,还象征着复旦人的无聊和无奈。 然而不管怎样,这里的生活还是丰富的,这才是最主要的。 记得当年我在中央海报栏贴了一张弘扬国学 (你也可以理解为推销传统文化)的海报, 后来听说某同学观看后不屑地说了一句: “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当时我真恨不 得立即找到那家伙指着他鼻子教训他“数典 忘祖”(就是忘了老祖宗的意思)。然而今 日的我对此只会付之一笑。因为这就是复 旦,有人为你喝彩,也有人投以白眼。也只 有在这样的环境中,我们才可能找到自我, 确立自我。 不过今天的复旦也有些趋同了,看到大家已不再埋头啃那些西方哲学或者政治学的名 作——而是托福和GRE,不再兴致勃勃地举行夜间卧谈会——而是联机打帝国,大一新 生刚进来和师兄师姐们谈的也不再是梦中的理想了——而是这个专业能找到多少钱的工 作,我开始有点担心了——这绝不是一个好兆头。 我不喜欢满月的夜晚,因为看不到星星。如果你仰望的是星空,那么脑子里会有许许多 多的梦想出现,可是如果看到的只有一个月亮,那么对在校生而言,很可能想的只有一 件事:希望月亮保佑找到一份好工作(或者一个好伴侣)。 我衷心地希望所有来到这个校园的人不要只看到一个月亮,而应是那满目的繁星。 封面 故事 小事记:辑/九哥 枫林 法国痴情女男友遇车祸丧生 嫁给照片 当地时间2009年11月14日,法国南希,新娘Magali Jaskiewicz与在车祸中 死去的男友举行婚礼,行礼时新郎就用男友的照片代替。 看到这则新闻,不禁让我想到了电视剧《大宅门》里的白玉婷和戏 子万筱菊的照片结婚的那一幕,真爱究竟是什么样的,经历了爱 情挫折的人们又有几人仍相信这世上还有真爱呢?前几天校内网 上疯狂的转着这样一个状态:毛主席语录第三十八章第五节第 二十七句:不以结婚为目的的谈恋爱都是耍流氓!在这个物欲 横流的社会中,我们还能保持一种清醒、纯洁的爱情观吗? 日本警察男扮女装“钓鱼执法” 日本共同社11月26日报道,在“钓鱼执法”活动 中,有4名年轻警察被选为“女警”。他们身形瘦 长,身高1米60左右。虽然看似苗条纤细,但都 是柔道和剑道高手。他们头戴假发,身穿短 裙,模仿女性的走路姿态,在抢劫多发的深 夜至黎明不定期的出现在街边小巷,当可 疑者接近时,周围埋伏的警察便会展开 夹击将其一举擒获。 前段时间上海交警大队钓鱼执法的 行为在网上引起了轩然大波,与 此事件可谓如出一辙,这究竟 是执法程序错误还是预防犯 罪的有效手段呢?不妨举 行一次听证会听听老百 姓的声音。 恐惧 希望 繁荣 ——复旦南区以东的外来务工住宅 - Green Gay lyrics the Song of The Century 国际视野 中 国 我们的 大马戏团 文/混沌 我至今为止唯一看过的一场马戏令我 丧失了对马戏表演的任何兴趣。那天晚上 只能说散场是一种解放,因为演出的整个 过程给观众留下的印象是一堆混乱。马戏 是一切不协调东西的低级拼合,掩饰着愤 怒的狗熊和强光下笑的太灿烂的美女,灰 蒙蒙的海狮和太鲜艳的皮球,异常安静的 大象和过于喧闹的摩托车。这些都使人感 觉马戏喧嚣的表演背后透露着一种暗暗的 悲哀。 今天的中国是十三亿人民的大马戏团。我 们的时代见证的是进步、发展、和谐这类 名词的五彩缤纷和与之一并降临的广泛的 不协调。铺满街道的白红塑料袋在包着头 巾的妇人犁过的田地里是不协调的;奥运 村奢华的空荡和上访村破败的拥挤是不协 调的;新闻联播的丰碑报道跟南方周末的 现实披露是不协调的…它们都透着一种现 代感的恶。 无论是在场子里还是大街上,看戏都是我 们中国人的传统。而中国正以它无比巨 大的舞台在为十三亿人呈现一场空前尺寸 的马戏表演。这里有抑制着愤怒的弱势群 体,也有志愿者镜头前显得太灿烂的笑 容。有灰蒙蒙不见天日的艾滋村,也有太 过鲜艳的奥运场馆。环境在默默地上演被 强暴的戏,而赞歌大都给了喧闹的建筑工 地。然而这场马戏的亮点还不只在此,这 是一场观众亦是演员的表演,而每一个中 国人都在这场马戏中扮演了一个角色。 中国大马戏团同任何其他马戏团一样都充 满着尴尬和不协调。一个令人不解的问题 是:照理说以它十三亿的剧目组,它并不 缺人手,但它偏偏要逼着演员演自己分外 的角色。 高层领导要演嫖客,上访农民要演疯子, 大学校长要演当官的,大学教授要演抄 书的。那些寄希望于政府的硬要被冠以罪 犯的头衔,那些无知龌龊的人却被捧为英 雄。是的,中国的大马戏就是这样,在合 理分工来到前,这场马戏显得太乱、太令 人不解。有些善于洞察观众只能无奈地问 道:到底谁在治理这个国家?他不会得到 一份满意的答案,因为大多数的观众都在 集中精力批判演出的拙劣,很少有人看出 其实分工系统本身就出大错了。 如今中国正在各种领域赶超我们的敌人, 经济上英法德早已不是对手,日本也指日 可待,其实强敌中就只剩下美国。美国这 块骨头不太好啃,虽然有人预计在二十年 内我们会在经济上超越他们,但总有人会 怀疑,就算我们在经济总量上超过美国我 们也难以替代他们的影响力。美国最大的 优势在于它的制度理念和文化意识。那是 一个种族和文化的大熔炉,在近一个世纪 以来炼出了美国的创造力。 其实当今的中国也创造了我们引以为傲的 熔炉,只是在炉内进行化学反应的不是种 族而是历史时期。今天的中国仿佛好多历 史时期的合体,我们在飞速地经历着西方 世界近五百年的发展时,不同时期的特点 难免搅合在一起。多个时代的特征可以在 一条平凡的街道上相互作用着,产生往往 有些尴尬的结果。 大量的农民涌进城市,这是英国工业革命 早期;食品安全得到法律重视,这是美国 的进步运动;民族主义爱国情怀,这是俾 斯麦统一后的德国。我们对于人权、法权 和主权的思考正部分折射着十七世纪启蒙 时代对理性的追求,同时我们的大学正在 尝试推行源自罗马时代的绅士教育(或称 通识教育)。当陈旧的户籍制度冲击着现 代民权的核心价值时,我们国家复杂的体 制名称还流露着对一种超越现实时代的憧 憬。 中国是一个赶着期末考试的大学生,她要 在极短的时间内“恶补”门类繁多的功 课,往往她面对的是参差不齐的教科书, 有的还是二手的、三手的。中国的困境是 一个学生的困境,在用几十年要实现别 人用几百年实现的蜕变就好比在一周内 学一学期的功课,必然是手忙脚乱丢三落 四的,更何况老师们的成败还大多没有定 论。 对于西方观察者来说,今天的中国透着一 种难以抵挡的魅力。西方落末的自信使他 们在中国身上看到了自己昔日的辉煌。英 国的报评家说:“奥运会见证的是中国对 于发展与未来的信心。当我们(英国人) 的官员以自我欺骗的态度和组织松散的筹 备在中国面前以高贵者自居时,英帝国主 义被反置了;现在似乎我们的无用反倒给 了我们在道德上指责别人的高度。”中国 正在她发展的壮年,没有太多的顾虑。我 们依然相信前进、发展、建设这种抽象名 词,并永远把更好的生活寄托给未来。就 算中国大马戏团的演出再不协调,我们日 益膨胀的信心也总能掩过这种种问题。 这就是中国大马戏团,二十四小时不中断 她要在极短的时间 内“恶补”门类繁 多的功课 国际视野 的精彩与 尴 尬 , 发 展 与 冲 突。在这场演出中大学生坐在二楼的看台 上。我们离真正的舞台比较远,但是有纵 观全局的优势。倘若我们能抵制演出的强 大的吸引力,不过分地痴迷于它,便有可 能从它不协调的演出中看出些破绽来。 我们的社会主张大学生蹲在剧场的角落里 与演出本身隔离开,并慢慢地在可控的教 诲中把自己磨成一种工具。这仿佛呼应了 罗素在《中国的问题》中所描写的:“中 国人的一大缺点是他们的冷漠•••大街上 一只受伤而嚎叫的狗只会引来同样嚎叫的 看客”在兵荒马乱的年代人们自己都保全 不了更无暇帮助他人,故产生了不少看 客,今天我们把战乱送走迎来了繁荣, 但围观的情况到底改善了多少呢?放到演 出中去,围观的人群只是中国大马戏团尴 尬演出的一部分。在马戏团里每个人的一 举一动都不过是一种超越个人意志的一种 表达。马戏团控制着每个人的日常活动, 不知不觉中人们嘴里讲的话其实不是自己 的,而是一本叫“现代化中国”的剧本的 台词。 爱德华•卡尔在《历史是什么》中曾说: “一个人只有在承认时代对他的影响时他 才可以超越他的时代。” 我们的时代灌输 给我们的往往是一个过于简单的图景,从 而使我们难以辨清世界的真正矛盾。但认 识到这一点,我们才变得真正的不简单。 我们永远视中国为一个受害者;不管是鸦 片战争签的不平等条约,还是奥巴马对中 国轮胎征的关税,我们总认为别人是在试 图通过这些手段对我们实施直接或间接的 伤害。但今天的中国已经愈发变得像一个 霸主,而不像一个受害者。中国总是受欺 负的历史观不能解释我们在非洲的资源开 发计划。在那里我们甚至可以垄断一个国 家的资源开采权,这又何异于十九、二十 世纪帝国主义在中国的掠夺呢? 一种建设性的怀疑是我们最需要的。今天 的中国并不缺乏指责声。然而在众多的指 责之中我们更需要有人能够看出问题背后 的使动力,看到大马戏团演出繁华背后的 内在紧张。一点小阴谋论在这里是有益 的,只要我们不把矛头指向某一个人而是 指向他背后的操纵力,那么阴谋论反倒可 以给我们一个重新审视事实的机会。或许 这样我们终于能够看到美光灯下太灿烂的 笑容之后的矜持。 陈丹青在追忆七十年代时说自己重读那个 年代的纪录片:“这些电影不再能行使党 政宣传而俨然转成历史的证据•••现在我瞧 着周恩来的脸,这才读出他的表情,明白 他虽然笑着,心中何其警策而焦虑”有一 种直觉告诉我,笑容背后的警策和焦虑绝 对不局限于七十年代。或许某些沉默的问 题会在明天变得很危急,或许一些急促的 变革就在当今中国灿烂的笑容背后孕育, 又有谁知道呢?未来是我们所不能预测 的,我们能做的只有怀疑。 ఘ ఘ ቤ ᆫ ࡼ ۳ ઁ ᆸ ݙ ሤ ቧ 国际视野 发 现 真 实 ——环球时报报道的历史盲点? 文/Eric Yu 明年又是菲律宾的大选年了。之所以关心菲律宾大选是因为这个一衣带水的国 家选举总是会牵动国内一些人敏感的神经,说这个其实只是想让大家注意两点:一是菲 律宾大选会出些什么乱子;二是看一下国内的媒体如何报道这些乱子。 果不其然,11月23日,大选的前奏还没有开始,马京达瑙省50多位地方政界人物、 家属、律师和记者被武装分子强行带走。从劫持到屠杀虐尸,再到警方出动,不过几小 时。到11月26日,已经有57名人质死亡。马上就要卸任的总统阿罗约在最后时刻又被泼 了一身的麻烦。 第二天,人民日报下属的《环球时报》就刊登了《选举暴力困扰菲律宾》的评论。文章 的大意就是作为美式“民主橱窗”的菲律宾之所以每到大选比生屠杀,这是美式民主在 索马里海盗居然“股份制经营” 路透社12月1日报道, 在索马里海盗的大本营哈拉尔 代雷,4个月前成立了一 个特殊的“股份交易所”。这 个“股份交易所”“上 市”的公司在名义上都是“海 运公司”,最初只有15 家,如今则有72家,所从事 的都是海盗活动。报道 援引一名海盗的话说,每一个 “海运公司”的“股票”都是完全上市流通的,“对所有人开放”,只要愿意,谁都可 以成为“公司”的一名“投资者”。这些“上市公司”并不强求一定用现金“入股”, 一名自称穆罕默德的前海盗、“股交所”的发起人之一表示,不论金钱、物资、军火, 甚至出人出力,都可以折价“入股”,成为“海运公司”的一分子。获得赎金后,“入 股者”一起分钱。报道称,由于索马里就业率极低,贫民生财无术,海盗“经济”成为 许多人眼里唯一的发财机会,一个名叫阿布迪•阿里的摩加迪沙中学生就是被其父母在3 小事记 国际视野 菲律宾水土不服的表 现,是民主跃进的产物。 这是一篇很有意思的报道,文章用大量的有气势的词 汇和表述铺天盖地地压倒人的头上,让人在没有理 解前就已经产生了恐惧认同。文章的开头引用英国 《泰晤士报》的话说,“1964年,它的GDP比日本还 高,如今却只有日本的一个零头,菲律宾正成为东 南亚的一个失败 国家”。为什么 失败?文章的结 论自然是,搞了 “美式民主”。 美式民主,在菲 律宾成了暴力政 治,和“政治毒 药”。 我们这些接受惯了政治教育的人来说,这样理解符合 我们的习惯思维,也于情于理都讲得通。但只要你读 过一点世界历史书籍,或者对菲律宾的历史有大概的 认识,你马上就会发现这样表述的问题:1946年7月4 日,美国宣布给予菲律宾独立,通过民主选举,罗哈 斯当选总统。从1946年到1954年,菲律宾经济开始恢 复。1955年,菲律宾在经济上,开始去殖民化努力, 进口替代工业政策取得成就。到1964年,菲律宾经济 达到经济增长曲线的顶点。 为什么《泰晤士报》要说1964年?没有人不知道 的是,1965年,是F.E.马科斯20年独裁统治纪元元 年,且去美国化,民族主义浪潮开始高涨。1962年更 改国庆日,从7月4日(美国国庆日),改为6月12日 (1898年菲律宾独立宣言发表日),并就“军事基地 协定”,“同等权利法案”等,与美国交涉。同时, 个月前送来“入股”的,他的入 股方式是帮忙看守劫持来的泰国 渔船。 美丽的亚丁湾北岸即亚丁港,是 印度洋通向地中海、大西洋航线 的重要燃料港和
本文档为【浪潮创刊号】,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487714
暂无简介~
格式:pdf
大小:4MB
软件:PDF阅读器
页数:46
分类:
上传时间:2010-09-12
浏览量: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