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藏象的概念及其生成之源

藏象的概念及其生成之源

举报
开通vip

藏象的概念及其生成之源 ·学术探讨· 藏象的概念及其生成之源 山东 250014  山东中医药大学  孙广仁 提要  藏象的内涵应涵括“藏”与“象”两个方面 ,即藏 于体内的具有不同活动规律的内脏 ,及其表现于外的 解剖形态、生理病理征象以及与自然相通应的事物与 现象 ;藏是藏象的主体 ,其结构是形态性结构与在此基 础上形成的主体性结构的结合 ;五脏主藏精而为藏的 核心 ,藏象学说实际上是以五脏为中心的生理病理学 理论。藏象的概念源于古人的解剖观察 ;藏的功能的 一部分根据其形态结构推理而得 ,而其复杂的部分则 通过整体观察而赋予 ...

藏象的概念及其生成之源
·学术探讨· 藏象的概念及其生成之源 山东 250014  山东中医药大学  孙广仁 提要  藏象的内涵应涵括“藏”与“象”两个方面 ,即藏 于体内的具有不同活动规律的内脏 ,及其表现于外的 解剖形态、生理病理征象以及与自然相通应的事物与 现象 ;藏是藏象的主体 ,其结构是形态性结构与在此基 础上形成的主体性结构的结合 ;五脏主藏精而为藏的 核心 ,藏象学说实际上是以五脏为中心的生理病理学 理论。藏象的概念源于古人的解剖观察 ;藏的功能的 一部分根据其形态结构推理而得 ,而其复杂的部分则 通过整体观察而赋予 ;藏象概念的确立益于古代哲学 思想诸学说的渗透 ,并在临床实践中不断修正与完善。 主 快递公司问题件快递公司问题件货款处理关于圆的周长面积重点题型关于解方程组的题及答案关于南海问题 词  @藏象/ 病理生理学   “藏象”一词 ,最早见于《素问·六节藏象 论》,近些年来又写作“脏象”。《中医大辞典· 基础理论分册》解释说 :“脏象 ,指人体内脏机 能活动表现的征象。” 规划 污水管网监理规划下载职业规划大学生职业规划个人职业规划职业规划论文 教材《中医基础理 论》给其下的定义是 :“所谓‘脏象’即藏于体内 的内脏表现于外的生理功能和病理现象。”笔 者认为 ,将“藏象”的概念定义为“征象”或“现 象”,似觉得浮浅 ,难中肯綮 ,实为舍本求末之 论。且“生理功能”乃是一个抽象的概念 ,是 “藏”实质的表达 ,也并非“可阅者也”的“现 象”。因此 ,“藏象”的确切内涵是什么 ? 确有 必要重新认真讨论以确定之。而明确“藏象” 的内涵 ,又须溯本求源 ,探究藏象概念的产生 及其理论体系的形成过程。 藏象的概念 藏象 ,是指藏于体内的具有不同活动规律 的内脏及其表现于外的解剖形态、生理病理征 象以及与自然界相通应的事物和现象。 藏象的这一基本内涵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藏象的概念应涵括“藏”与“象”两个方面 《素问·六节藏象论》说 :“帝曰 :藏象何如 ? 岐伯曰 :心 ,生之本 ,神之变化 ,其华在面 ,其充 在血脉 ,为阳中之太阳 ,通于夏气 ⋯⋯。”张介 宾《类经·卷三》注云 :“象 ,形象也。藏居于内 , 形见于外 ,故曰藏象。”由此可见 ,藏象的内涵 , 是既言“藏”又言“象”,揭示了“藏”与“象”不可 分割的联系。“藏”是“象”的内在实质 ,“象”是 “藏”的外在表现。因此 ,“藏”可理解为藏于体 内的内脏 ,包括五脏、六腑和奇恒之腑 ,它们以 五脏为中心构成五个生理病理系统 ,主司精、 气、血、津液的化生、贮藏与代谢 ,主司神志的 产生与调控 ,因而各具相对特异的生命活动规 律 ,各有不同的生理功能 ,从而表现出各不相 同、相对特异性的“象”。“象”,是这五个生理 病理系统的外在形象、现象和比象 ,其涵义有 三 :一是指内在脏器的外见形象 ,如心如倒垂 莲蕊等 ;二是指内脏表现于外的生理病理征 象 ,如肝病者 ,两协下痛引少腹 ,令人善怒 (《素 问·藏气法时论》) 等 ;三是指内在五个生理病 理系统与外在自然环境相通应的事物与现象 , 即两者类比所获得的“比象”,如“心通于夏 气”、“南方赤气 ,入通于心”等。中医学正是通 过观察外在征象来研究内脏的活动规律 ,认识 内脏的实质 ,即所谓“视其外应 ,以知其内脏”。 一般说来 ,任何外见的表象都有一定的内在形 态学基础 ,自然界的各种变化与内脏也有一定 的通应联系。“藏象”把“形”与“象”有机地结 合起来 ,较确切地反映了中医学对人体生理功 能和病变机理的认识 方法 快递客服问题件处理详细方法山木方法pdf计算方法pdf华与华方法下载八字理论方法下载 。 藏象内涵的确立取决于对藏的定义 没有“藏”就没有“象”,“藏”是藏象概念的 主体 ,故确定了“藏”的内涵也就明确了藏象的 概念。 目前对“藏”的内涵的认识主要有以下两 ·1·       中医研究 1997 年 10 月 第 10 卷 第 5 期 TCM Res. October 1997 Vol. 10 No. 5     种 : ①藏为“藏器”,即把藏看作是具有不同功 能的实质器官 ,都属“形藏”。形藏传化水谷、 津血和各种化物 ,实而不能满。②藏为“藏 气”,即藏不再是指实质性的藏器 ,而是人体整 体之气运动变化状态的一种抽象 ,不同的藏的 名称只不过是人气运动变化不同状态的代名 词而已。此藏但藏无形之精气 ,满而不能实 , 可称为“神藏”,与天地之气相通应。 藏的内涵应怎样确定 ? 是实质性脏器 ,还 是无形之藏气 ? 笔者认为 ,藏 ,在最初无疑是 指有表的实质性脏器 ,这是通过解剖观察而获 得的认识。但随着认识方法的更新 ,即采用整 体观察的方法 ,通过观察机体现出的各种生理 病理征象 ,分析推测内脏的实质 (活动规律) 和 功能。这种观察与分析的结果被分别按一定 规则赋予体内的内脏 ,而与后来通过解剖分析 而获得的认识有一定出入。但这些对内脏的 不同的认识 ,并不说明中医不科学 ,恰恰反映 了中医学以整体来认识人体内脏实质的方法 学的特色。因此 ,藏的概念 ,是在古人通过解 剖发现了肝、心、脾、肺、肾、胃、胆、大肠、小肠、 三焦、膀胱等实质性脏器的形态及其部分功能 的基础上 ,将经整体性观察推测而获得的人体 的各种功分而赋予这些实质性脏器而产生。 如心的“如倒垂莲蕊”的形态及“主血脉”的功 能 ,无疑是通过解剖分析而发现的 ,而其“主神 志”功有则是通过整体观察推理而赋予心的。 中医学的藏的概念 ,不仅是一个解剖学的概 念 ,而更重要的是一个生理病理学的概念 ,一 个功能性的概念。藏的结构 ,可以认为是一个 形态性结构与在此基础上形成的功能性结构 的结合。藏的内涵 ,是其形态与功能的合一。 承认藏的形态性结构 ,才能认同其有“藏精气 而不泻”或“传化物而不藏”的功能。若认为藏 是无形之气 ,是单一的功能性结构 ,那么不仅 六腑的“传化水谷”功能难以成立 ,而且五脏 “主藏精”的功能也不能存在。因为精与气、有 形与无形、闭藏与运动之别 ,不是形态性结构 的脏器怎能藏这有形之精 ? 再说 ,气贵在运 动 ,让脏腑来“藏”亦于理不通。 五脏藏精而为藏的核心 所有内脏 ,虽各有其职 ,但都受五脏的调 控 ,故五脏在脏腑中最为重要。中医学的藏象 学说 ,实际上也是以五脏为中心的生理病学理 论。 五脏因其藏精而为所有内脏的核心。五 脏只有各藏其精 ,才能各化其气 ,而气的运动 则推动和维系五脏的各具特异性的功能。如 《灵枢·本神》说 :“五脏主藏精者也 ,不可伤 ,伤 则失守而阴虚 ,阴虚则无气 ,无气死矣。”是故 精为五脏功能的物质基础 ,气为五脏功能得以 发挥的动力。五脏所藏精亏 ,则不能化气而气 少 ,气少则脏腑功能减退。五脏藏精充足 ,则 为“中之守”、“身之强”,人体的生命活动才能 “神转不回”。因而中医藏象学说以五脏为中 心 ,联络六腑、形体、官窍 ,构筑五大生理病理 系统。此五大系统的功能协调 ,维持着生命活 动正常有序。 藏象概念的生成之源 追溯藏象概念的生成之源 ,可发现古代解 剖知识不仅为藏象概念的产生奠定了形态学 基础 ,而且在这形态学知识的基础上 ,古人还 认识了内脏的部分功能。认识形态依靠解剖 , 认识功能则依靠思维。内脏的复杂的生命活 动规律是在通过整体观察推理而认识后赋予 各个内脏的 ,藏象概念正是古人将客观所见的 形态与主观推理所得的认识结合在一起而构 筑的理论。 藏象的概念源于古代的解剖观察 藏象概念的产生 ,首先是以形态学为基础 的。没有解剖学的实践 ,便没有各个脏腑器官 的概念 ,更不用说藏象理论了。尽管中医学所 说的脏腑与现代医学所说的同名脏器不能完 全等同 ,但其基本概念无疑仍以脏器实体为依 据。而认识脏器实体 ,只能依靠解剖观察。因 此 ,解剖观察方法是藏象概念创生的始基。 古人对内脏的形态学的认识 ,早在春秋时 期就已产生。据《史记·扁鹊仓公列传》载 ,上 ·2· 中医研究 1997 年 10 月 第 10 卷 第 5 期 TCM Res. October 1997 Vol. 10 No. 5      古时期的名医俞跗已能“割皮解肌 ,决脉结筋 , 搦髓脑 ,揲荒爪幕 ,湔浣肠胃 ,漱涤五脏”,可见 当时已积累了较丰厚的解剖操作技巧 (言上古 可能是夸张 ,估计春秋时期或殷周时期则有可 能达到此水平) 。《黄帝内经》对内脏形态有较 细致的观察。如《灵枢·经水》说 :“其死 ,可解 剖而视之 ,其藏之坚脆 ,府之大小 ,谷之多少 , 脉之长短 ,血之清浊 ⋯⋯皆有大数。”《灵枢·肠 胃》说 :“胃纡曲屈 ,伸之长二尺六寸 ,大一尺五 寸 ,径五寸 ,大容三斗五升。”《难经·四十二难》 说 :“胆在肝之短叶间 ,重三两三铢 ,盛精汁三 合”;“心重十二两 ,中有七孔三毛 ,盛精汁三 合 ,主藏神”;“脾重二斤二两 ,扁广三寸 ,长五 寸 ,有散膏半斤 ,主裹血 ,温五脏”。《难经·四 十四难》还记载了“七冲门”的名称与部位。以 上有关人体内脏的解剖学知识为藏象概念产 生的形态学之源。 内脏的部分功能源于其形态学的认识 通过解剖观察 ,不但获得了内脏的形态学 的认识 ,而且还可根据同脏的形态推测其工 能。如心的形态是如倒垂莲蕊 ,中有“七孔”, 与血管相连接 ,联系自身的心跳体验 ,认定其 有主血脉的功能 ;肺状如蜂窠 ,与外界相通 ,加 之自身的呼吸体验 ,认定肺有主司呼吸的功 能 ;脾与胃“以膜相连”,因而推测“脾为胃行其 津液”,“主裹血 ,温五脏”;胃容水谷三斗五升 , 称为水谷之海 ,人七日不食饮则死 ,故《内经》 特别强调胃的消化功能 (即胃气) 的重要性 , “有胃则生 ,无胃则死”;肝之藏血无疑也是通 过解剖而发现的 ;膀胱的主藏津液工能是在解 剖的基础上加以推理而产生 ;三焦的决渎功能 也是在解剖发现其形态为腹腔之中脏腑之间 的“不实之肉”的基础上经过推理而产生的 ,而 三焦“无形”之说是《难经》以后的事。 五脏、六腑、奇恒之腑的分类依据是 :五脏 藏精气 ;六腑传化水谷 ;奇恒之腑亦藏精气 ,但 形态与六腑同。这一分类的依据无疑是以其 形态学为基础的。其中胆因“藏精汁”,与心肝 脏同而被划入奇恒之腑 ,可以说明这一点。但 胆藏的精汁从何处来 ,流向何处 ? 则与我们现 在的认识不一样。古人可能误将胆道视为饮 食精华的吸收途径 ,“胃之所出气血者 ,经隧 也”,认为此精汁即水谷之精 ,源于胃肠。胆贮 藏的精汁应充满 ,应“藏而不泻”,若精汁不满 则为“怯士”,这可能是“胆主决断”的由来 ,故 《素问·六节藏象论》说 :“凡十一藏 ,取决于胆 也。”胆藏的精汁流向肝 ,这也可能又是“食气 入胃 ,散精于肝 (《素问·经脉别论》) 的形态学 基础。可见古人是在认识内脏形态的基础上 经过思维认识其功能 ,没有形态学的认识则不 可能产生其相关功能的推理。当然 ,建立在形 态学上的推理也并非完全符合事实 ,上述胆汁 的来源、流及据此产生的推理都不正确。 内脏的复杂功能通过整体观察赋予 虽然藏象的某些概念可根据其形态学的 认识加以推理而获得 ,但由于古代解剖学是比 较简单而粗糙的 ,一些复杂的深奥的理论 ,一 些用现代分子生物学、内分泌学知识所能阐明 的内容 ,以古代这些粗糙的解剖学知识自然难 以说明。古人只好采用其它方法 ,即整体观察 法来认识人体的生命活动 ,认识内脏的功能。 所谓整体观察法 ,即不通过解剖的方法 , 而是通过观察外在的生理病理征象来推测内 脏的功能 ,又称为“黑箱”方法。此方法是古人 认识内脏的生命活动规律 ,建立藏象概念的主 要方法。古人通过临床观察 ,认识到每一个类 疾病发作时 ,总有大致相同的一组症状出现 , 这一组症状与人体外在的一定部位和器官相 联系 ,与人体内脏的一定生理功能破坏有关。 如心主血脉 ,心慌时面色苍白 ,因而建立了面 与心的联系 ,产生了心“其华在面”的概念 ;再 如过度房劳时可见腰膝酸软 ,精神恍惚 ,性机 能减退等 ,而腰为肾之府 ,因而得出生殖机能 与肾相关的推理 ,还得出“精足则神明”的推 论 ,故《素问·上古天真论》有“积精全神”之论 , 《素问·灵兰秘典论》则认为肾为“作强之官 ,伎 巧出焉”;大怒时两肋胀满疼痛 ,牵引少腹 ,女 子可见月经失调 ,而两胁下是肝脏 ,故将大怒 ·3·       中医研究 1997 年 10 月 第 10 卷 第 5 期 TCM Res. October 1997 Vol. 10 No. 5     引致的病变归于肝的功能失调 ,如《素问·藏气 法时论》说 :“肝病者 ,两胁下痛引少腹 ,令人善 怒”,以后又据此引申出肝主疏泄的概念。如 果说肝主藏血的概念是通过解剖观察而发现 的 ,那么肝疏泄的理论则是源于整体观察法。 同样 ,心主血脉的功能是通过解剖观察而确立 的 ,而其主神志则是通过整体观察而赋予心 的。至于为何将“神”赋予心主 ,而非他脏 ,则 可能与心主血有关 ,也可能与五行学说用于中 医学将脏只限于五个有关。假若没有五行学 说的限定 ,中医学的脏不止五个 ,那么神也可 能赋予脑而不是心。 总之 ,内脏的工能 ,有的是在其形态学的 基础上推理得出的 ,有的则是经整体观察后赋 予的。既然在形态学基础上推出的理论不一 定都符合实际 ,那么以整体观察所得的并赋予 内脏的结论也不可能都与现代医学通过解剖 分析所得的相关内脏的记叙相一致。这就是 中医学的藏象理论与西医学的脏器概念不同 的根本所在。 藏象概念的确立得益于哲学思想的渗透 古代哲学如气、阴阳、五行诸学说渗透到 中医学中 ,对藏象概念的确立及系统化起了重 要的作用。 古代哲学的气学说对中医学藏象概念的 形成有重要影响。气的无形而运行不息的概 念渗透到中医学中 ,产生了人体各“藏气”也不 断运动的概念。各藏气的运动 ,推动着各脏腑 的功能发挥 ,维持着脏腑之间的协调。但各藏 气的来源 ,中医学认为是由各藏所藏之精化 生 ,并非由哲学所说的“宇宙之气”直接渗入而 成。各藏气是各藏功能活动的动力 ,只能运动 变化而不能停贮于脏腑之中。在中医学中 ,气 与精不同 ,气运动 ,精闭藏。而在古代哲学中 , 精与气的概念基本上是相同的。中医学的精 与气的概念 ,是古人以观物取象的方法观察人 体的生命现象而得出的结论 ,并非源于古代哲 学的精气学说 ,而只是在其概念形成过程中 , 受到古代哲学精气学说的渗透和影响而已。 古代哲学的阴阳学说渗透到中医学中 ,对 藏象概念的确立也有重要影响。阴阳学说朴 素的“一分为二”的观点 ,被引用于藏象理论 中 ,不但分脏腑为阴阳 ,分气血为阴阳 ,分精气 为阴阳 ,而且将精与气各分阴阳 ,建立“五脏各 有阴阳”说 ,充实与发展了藏象的固有概念。 精分藏五脏 ,是为五脏之精 ;五脏之精各各化 气 ,是为五脏之气 ;五脏之精与五脏之气皆可 分阴阳 ,是故精有阳精、阴精 ,气有阳气、阴气。 五脏之阳气由阳精所化 ,具有温煦与推动等作 用 ;五脏之阴气由阴精所生 ,具有滋养与宁静 等作用。阴气与阳气协调平衡 ,则该脏的功能 正常发挥 ,无太过与不及之变。五脏之阴气以 元阴为根 ,五脏之阳气以元阳为本。元阴与元 阳平衡则五脏运动协调。 古代哲学五行学说渗透到中医学中 ,对藏 象概念系统化的建立 ,即对以五脏为中心的五 个生理病理系统的建立 ,起了非常重要的作 用。这方面各种教科书中论述的非常详细 ,此 不复赘。但五行学说将人体的脏限定为五 ,对 五脏某些生理功能的认定 ,也起了一定的作 用。如根据形态学的知识 ,古人没法认定肾与 水液代谢有关 ,有时提到水病与肾的关系 ,实 际上可能基于肾在五行属水的认识 ,如《素问· 逆调论》说 :“肾者 ,水脏 ,主津液。”《内经》时 期 ,人们认为水液是直接由小肠、大肠通过肠 间的“不实之肉”(三焦之形态) 渗入膀胱的。 进入膀胱的津液 ,一部分经气化回吸收 ,剩下 的为尿。整个水液代谢 ,包括尿的生成与排 泄 ,与肾无关。而肾主尿的生成与排泄的概念 无疑是后世在五行学说“肾属水”的启示下 ,接 受了西医学对肾与膀胱的形态及生理的认识 , 将两者融合在一起而产生的新的藏象理论。 另外 ,心主神志、肝主疏泄、脾主运化等概念的 确立 ,无疑也与五行学说的“心属火”、“肝属 木”、“脾属土”的认识有关。 藏象概念由临床验证不断得到修正与完善 中医学丰富的临床 经验 班主任工作经验交流宣传工作经验交流材料优秀班主任经验交流小学课改经验典型材料房地产总经理管理经验 的积累 ,是藏象概 念产生的源泉。多数藏象理论 ,都是古代医家 ·4· 中医研究 1997 年 10 月 第 10 卷 第 5 期 TCM Res. October 1997 Vol. 10 No. 5      通过长期对生理病理现象的观察与体悟而得 出的。藏的概念产生之后 ,还需要临床实践的 验证。能够指导临床实践的理论则保留下来 , 并得到进一步发展 ;对临床实践无什么指导意 义的理论 ,则被淘汰。如此则完善了藏象之概 念。如肾主生长发育与生殖及肾主骨的理论 , 对临床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故得到了长足的发 展。而膀胱主津液的理论 ,因对临床治疗水肿 等病无多大指导意义 ,只好进行修正 ,将主津 液代谢的功能归于肾脏。上述的五脏藏精 ,精 化为气 ,气分为阴阳的“五脏精气阴阳”的概 念 ,因能概括五脏的生理病理特点与临床证 型 ,必将取代现行的“五脏气血阴阳”的理论模 式而得到发展。 参考文献 11 刘可勋 1 中医藏象理论研究思路和方法的再探讨 1 中医研究 11996 , (3)∶1 21 党炳琳 1 藏象及脏腑藏泻浅说 1 陕西中医函授11996 , (1)∶12 31邓沂 1 脏腑“藏”“泻”辩析 1 甘肃中医学院学报11996 , (2)∶8 41 孙广仁 1 精气的概念 1 源流及结构浅识 1 山东中 医药大学学报 11997 ,21∶342 51 廖育群 1 岐黄医道 1 辽宁教育出版社 ,1991∶109 [ 1997 年 7 月 31 日收稿 ] (编辑  张大明) ①北京市隆福医院 历节病与痛风性关节炎 北京 100039  解放军 302 医院  刘士敬  朱  倩① 主题词  历节风/ 中医病机  关节炎 ,痛风性/ 中医病 机   历节病始见于东汉《金匮要略》。该病以 关节红肿、疼痛剧烈、不能屈伸为特点 ,历 ,通 “枥”,挤压之意 ,古有酷刑枥指 ,用刑具挤压肢 节 ,疼痛难忍 ,可想历节病肢节疼痛的程度 ,其 痛犹如虎咬 ,故唐《外台秘要》之后也称白虎历 节。中医亦有痛风病 ,宋代之后方见 ,与历节 病近似 ,元《丹溪心法》曰 :“痛风 ,四肢百节走 痛是也 ,他方谓之白虎历节风证”。现代医学 所言痛风性关节炎和中医历节、痛风病有密切 相关性 ,我们就其理论及临床相互联系及古法 今用进行了深入研究 ,收到良效 ,现将结果汇 报如下 : 古代历节病的沿革 《金匮要略·中风历节病脉并治五》首先论 及该病的临床表现及治疗 ,“诸肢节疼痛 ,身体 魁赢 ,脚肿如脱 ,头眩短气 ,温温欲吐 ,桂枝芍 药知母汤主之”,又曰 :“病历病 ,不可屈伸、疼 痛 ,乌头汤主之”。《金匮要略》为该病的研究 开了先河 ,后世逐渐深入研究 ,使其内容不断 完善。 关于病因及属性 ,后多归为风、湿二类 , 《医门类聚》所收录历代医籍对该病的记述均 列在风门 ,而《古今图书集成·医部全录》却将 该病列在痹门。《三因方》在阐述《金匮》原文 时说 :“该病皆以风湿寒相搏而成 ,其痛如掣 者 ,为寒多 ;肿满如脱者 ,为湿多 ,历节黄汗出 为风多。顾病源所载 ,饮酒当风 ,汗出入水遂 成斯疾 ,原其所因 ,虽涉风湿寒 ,又有饮酒之 说 ,自属不内外因 ,亦有不能饮酒而患此病者 , 要当推求所因 ,分其先后轻重为治 ,久而不治 , 令人骨节蹉跌 ,变成癫病 ,不可不知”。《永类 钤方》曰 :“体虚之人 ,受风寒湿毒之气 ,使血气 筋脉凝滞 ,传于骨节四肢间 ,肉色不变 ,骨如虎 噬之痛 ,昼静夜剧”。《圣惠方》曰 :“夫白虎风 病者 ,是风、寒、暑、湿之毒 ,因虚而起 ,将摄失 ·5·       中医研究 1997 年 10 月 第 10 卷 第 5 期 TCM Res. October 1997 Vol. 10 No. 5    
本文档为【藏象的概念及其生成之源】,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899952
暂无简介~
格式:pdf
大小:199KB
软件:PDF阅读器
页数:0
分类:
上传时间:2010-09-11
浏览量: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