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建筑学专业常青《建筑志》重点梳理

建筑学专业常青《建筑志》重点梳理

举报
开通vip

建筑学专业常青《建筑志》重点梳理导言 ●古代世界四大建筑体系(中国、印度、伊斯兰和欧洲) ●中国建筑体系以住屋(宅、宫)为根本。 ●单座建筑而言,以间为单位 ●群体关系而论,以院落为单位,再以纵、横两个方向的轴线上多进、多路的院落形成组群,以纵横道路相分隔,沿着水平向延展开来,组成里坊、厢坊或街坊,进而聚合成以皇宫(王宫)或衙署为中心的城市。 ●决定中国建筑的根本因素: 1, 建筑的制度 2, 形下“器”,形上“道” 3, 以形喻意 玄学(巫术) ●中国古代建筑以木构为主体。物质基础主要体现在木质的构架、装修和以生土为主的台...

建筑学专业常青《建筑志》重点梳理
导言 ●古代世界四大建筑体系(中国、印度、伊斯兰和欧洲) ●中国建筑体系以住屋(宅、宫)为根本。 ●单座建筑而言,以间为单位 ●群体关系而论,以院落为单位,再以纵、横两个方向的轴线上多进、多路的院落形成组群,以纵横道路相分隔,沿着水平向延展开来,组成里坊、厢坊或街坊,进而聚合成以皇宫(王宫)或衙署为中心的城市。 ●决定中国建筑的根本因素: 1, 建筑的制度 2, 形下“器”,形上“道” 3, 以形喻意 玄学(巫术) ●中国古代建筑以木构为主体。物质基础主要体现在木质的构架、装修和以生土为主的台基和围护(墙)上 ●木构建筑是近似于现代排架,梁柱式结构。 ●榫卯铰接,构架、铺作、柱子构成一个牢固的整体,具有很强的抗震和抗风性能。 ●柔曲之美:双曲的屋面,挠曲的屋脊,翘曲和生出的翼角,卷杀的月梁、梭柱、斗拱等等 ●原始社会末期到夏商时期,“茅茨土阶”和拓扑空间 ●中国古代建筑制度的基础是周朝建立的。 ●“三礼图”中国最早描述建筑制度的, ●“官式建筑”的开端——秦汉。 古代建筑体系的成型期定在汉代基本上是符合历史事实的。 ●魏晋时又修正汉制,如宫城近于中轴北侧,实行大朝“东西堂”制和“宫衙制”;棋盘状的道路和闾里,普遍实行山陵制等,都影响了以后南北朝和隋唐的建筑制度。卷草纹、琉璃瓦、须弥座,以至梭柱、鸱尾的流行,与印度、中亚、波斯、希腊的原型都有直接或间接的关系。因而可以说魏晋至南北朝是中国古代建筑体系的交融期和转折期。 ●唐朝。雄浑气势与当时的诗歌、书法、绘画等在风骨上完全同构,宫殿——皇城——都城制度的建立的里坊制度纵列的三朝制度,坛庙制度,宫苑制度,以及佛教寺院制度等,都成了建筑演变的起点。 ●宋朝,三重城的形态,厢坊制,宫城接近都城中央,宫前千步廊、工字殿、雉门五凤楼,以及文人园,理学和庄园经济影响下的城乡聚居制度等,基本上为元、明、清所继承和发展。然而。因为军事上原因,文化中心南移,因而两宋之际的木构建筑在风格较之前代显得秀丽醇和。渐趋江淮和华南地域特征,与西北和华北地区延续唐风的辽朝建筑风格有所不同。这样一种差异首先是由地域因素造成的。又譬如金朝建筑,在黄河南北分别趋于宋朝和辽朝风格。所以在技术基础大致相同的前提下,古代建筑的变迁,主要是地域文化的差异使然,即主流文化在空间移动中,使建筑也吸收了不同的地域特征,而朝代的更替却不一定是建筑演变的分野。 ●元朝,文化大交融。喇嘛教和伊斯兰教建筑为代 关于同志近三年现实表现材料材料类招标技术评分表图表与交易pdf视力表打印pdf用图表说话 pdf 的宗教建筑兴盛一时。都城建设复兴周王城制度。 ●18世纪中叶  英国人钱伯斯   《中国的建筑设计》 英国的弗莱彻权威的《建筑史》 有关建筑之树的描绘。 对东方考古热:英国人斯坦因        德国的勒考克        法国人伯希和及格鲁塞(主要局限于砖石和生土的塔,石窟、崖墓等,而对中国的木构建筑了解甚少) 伊东忠太的《东方建筑研究》、《中国建筑史》《支那建筑装饰》大量涉及木构架形制 ●1929  朱启钤  中国营造学社 《中国营造学社汇刊》整理出版了《营造法式》等建筑古籍,二十年代由苏州民间营造世家●姚承祖所撰写的《营造法原》一书, 总结 初级经济法重点总结下载党员个人总结TXt高中句型全总结.doc高中句型全总结.doc理论力学知识点总结pdf 了江南地方的建筑风格及做法,也受到了朱启钤等人的重视。 ●梁思成  《清式营造则例》 ●迄今公认最权威的刘敦桢的《中国古代建筑史》 ●刘致平——《中国建筑类型与结构》 ●陈从周《苏州园林》《说园》 ●贺业钜——《考工记营国制度研究》 探究了古代都城制度的源与流 ●李允鉌——《华夏意匠》中国古典建筑设计原理分析 ●李约瑟——《中国的科学与文明》 ●仰韶聚落典型之一是半坡遗址,居住、仓储和墓葬三区。群体布局关系有拓扑关系,即在不规则空间组合中,保持为了生存需要所确定的围合性。 ·临潼的姜寨遗址为仰韶晚期,大房子出现 ·山东章丘的龙山城子崖遗址。最早的城墙 ·吕字形平面,可以认为是半坡晚期遗址中“前堂后寝”雏形的发展。  ·夏或夏以前已经发明夯土技术。 ●《诗。商颂》中心、四方和九洲的空间概念。可能是商代萌芽。 ●商邑 释邑  王邑  方国邑   ·方国邑在商朝治外,是文明程度相近,并与商朝有一定的文化关系的其他华夏邑聚,如湖北黄陂龙城, ·四川广汉三星堆等,是典型的 方国邑遗址。 ●夯土版筑在周朝非常发达,以“版”为筑墙的度量单位。 井田推测,闾里则是组织单位。 里——城郊  闾——城邑 ●汉朝长安城南北墙很不规则,形似南斗和北斗,被称为“斗城” ●周朝——匠人营国制度进行 规划 污水管网监理规划下载职业规划大学生职业规划个人职业规划职业规划论文 建设。 ●隋朝大兴城 108坊  南北中轴线上最宽的朱雀大街达147米,街两旁皆种槐树,号称“槐街”。 ●唐朝长安城市制度与布局影响到了日本平城京(今奈良)和平安京(今京都),并波及东北的渤海国上京龙泉府。 ●开封城(郑国)——大梁(魏国)——汴洲(唐朝)——汴梁(北宋) ●汴梁有三重城,是个里程碑,至于是不是周制的复兴还不能定论,因为在北魏洛阳其实已经存在这样的三重城制度。                                          ●里城州桥以北至宫城正门宣德楼前的御街千步廊,也是对魏晋南北朝御街制度的发展。 宋“厢坊制” “三横四直”东西三条干道,南北四条河道。 五京制度最早在唐朝已有。辽京仿唐制。 ●元朝大都水系规划:郭守敬 刘秉忠  也黑迭尔  规划 ●明朝北京城是在元大都的基础上加以扩建和改建的。 ●长城最早在先秦。明朝是盛期。 ·长城的兴起与井田制瓦解有关,战国以前的井田制度使得封洫阡陌对战车形成阻碍,但战国起废井田,且当时骑马盛行,敌国间易攻不易守,故在列国间在边境筑城便势在必行了。 ·现存最早的长城是战国赵长城。 ·对于修筑长城的直接记载,称楚国在边境修筑“方城”以御诸侯。这些长城当时并未连通,只是为了阻挡匈奴南扰,以及列国间为了防御相侵而起的边墙罢了。 ·秦起的长城是农业文明与游牧文明的分界线,历史上长城外的游牧民族不断越过长城,逐渐接受了农耕定居的生活方式,与汉民族相互交融。因而长城渐渐成为中华民族凝聚力和抵御外侵的象征。 ·汉朝时候长城还起到护卫丝绸之路的作用。 第二章 宫殿建筑 一, 宫室的原型 根据《释名。释宫室》的说法。宫似乎偏于形态,所谓“宫者穹也”;室偏于纳物功用,故称“室者实也”。 ·一般说来,宫室的前身,是原始聚落中的穴居和巢居。 ·穴居代表性的是半坡遗址,以浅穴及地面上的“窟”形成发展序列(穴中央有圆形火塘,入口带有雨棚的门廊,穴居上部为木骨绑扎结构,木骨间编织草木为上部墙体及穴顶,内侧亦以草筋泥和细沙抹面) ·半坡穴居顶部已经有通风排烟口,因天窗开在室中央,雨水由此而下,所以这一位置被称为“中霤” ·根据《易。系辞下传》:“上古穴居而野处,后世圣人易之以宫室,上栋下宇,以待风雨”。因而几千年来,“栋”作为脊檩,一直是木构架建筑中最重要的构件,自脊檩以下排椽成宇,而“宇”,就是坡屋顶向下伸展的屋檐。屋面四角的支架可能就是“阿”,后来被称为“角梁”,“四阿”即四坡屋顶。巢居的选择主要还是取决于气候条件。  ·据晋朝张华《博物志》:“南越巢居,北朔穴居,避寒暑也。” ●底部架空——干栏居 《孟子。滕文公》“下者为巢,上者为营窟” ·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约7000年前。最早干栏居;“长屋”榫卯技术;日本称为“高床式”住屋。 三,西周宫室 相地卜居 周制度:人与自然的环境——相地卜居     人与人的关系——宫室制度 中国宗法制度的空间表达形式之一,就是宫室制度或曰朝寝之制。这一制度的基础是西周所奠定的。根据《诗。大雅。绵》的描述,周族在周原时代,宫室前设“皋”、“应”二门。相当于外门和中门。郑玄《礼记》注中认为,周天子宫室有五道门,即皋、库、雉、应、路五门,皋门是最外面的大门,一般为城门的形状,或称“台门”;库门是收藏或献祭所经之处,由此可通向宗庙、社坛或库房;雉门两翼有观或阙,上悬法典,称之象魏;应门是应对朝政的地方,天子可在此设朝听政,为门屋形式;路门是后宫(寝)的大门,又称毕门,表示前朝之终。 周制宫室的朝寝不仅是字面上的宫室名称,而且意指为特定仪式而设计的空间领域。其中的“朝”,是君臣朝会议政的仪式化场所,“寝”是天子起居的宫室或内庭。郑玄《周礼》注称,天子诸侯皆有三朝,外朝一,内朝二(即治朝与燕朝),外朝是举行颁诏、宣政、明法、祭祀等仪式大典的地方。从皋门至雉门这一空间领域,都可能是外朝所在。如在皋门上诏告天下,在端门内旁导引祭祀活动,在雉门下举行献俘仪式等。治朝是天子日常视朝听政的地方,后来又分为大朝,中朝、常朝等三个部分。登基、册封等大典也在这里举行。从应门到路门这一领域是治朝所在。燕朝是天子在视朝中小憩的地方,也可以在此便服与群臣宴饮。察其位置,是设在治朝后还是位于路门内的后寝中,史载不详。然而在周制天子“三寝”——高寝、路寝、小寝中,高寝应设在路门内,后世的燕朝既有设于治朝之后或其侧的,也有设置于路寝之中的。小寝或即燕寝,是后妃侍寝的宫室。《周礼》中的“六寝”或“六宫”,都应是指燕寝或嫔妃的住处。 综括看来,朝寝的空间领域是由庭院、门屋及宫室共同组成的,其核心当然是宫室(包括门屋)。后世以大朝、常朝、日朝为“三朝”,其实这在周制朝寝中,只是前朝的部分,一般为三座宫殿,其排列方式的演变,反映了后世对宫室周制演绎及附会的重要方面。 ●《周礼·考工记》周宫室席地起居,席下垫以筵。筵长9尺,是堂的平面度量单位。一般堂东西9筵,南北7筵,高1筵。室内以凭靠用的几,作为度量单位。 ●周原遗址:(陕西省岐山县凤雏村周原遗址) 迄今所知最早的“四合院”式宫室遗址。 ·大门前有“屏”,或曰“萧墙” ·这种前堂后寝以廊相连的形制,或就是后世“工字殿”的祖型。 ·周,铺地用的条砖和方砖已经出现了。 ·砖瓦的发明,已知最早的实物是周原宫室遗址中发现的。 夏朝的昆吾氏作瓦,乌曹作砖。晋张华《博物志》也称夏桀作瓦。 ·陶制排水管 四、东周、秦汉的宫室 东周至秦汉,则是高台建筑发展的高峰期。可以认为,这一时期的宫室大多是台榭建筑或高台建筑。 ●春秋战国时期,斗拱已经基本成型。斗拱最初是一种柱顶梁托,置于斗状的柱头——栌斗上,称为木开;两端收分,或称为实拍拱,与欧洲、波斯、印度古代柱顶的翅托类似;两端再加斗状木块“节”,就形成了斗拱的雏形。 秦宫遗址中出土了“金釭” 《汉书·孝成赵皇后传》记载昭阳宫殿的壁带(壁间穿枋)用的是金制的金釭 ●宫门的阙,周代已有 ●汉代庑殿、歇山顶殿宇复原(常青) ●春秋战国以来,政治文化上“礼崩乐坏“ ·秦都雍城,有与周制有关的秦宫建筑群遗址,其三座宫室的并列组合方式可能是魏晋宫室大朝左右“东西堂制度的来源” ·汉承秦制,并未三殿并列,而是在狭长宫殿中央设大朝,日朝和常朝设在殿的东西厢,可称为“两厢制” ·曹魏或汉代有“宫衙”和朝廷东西平行排列,体现宰相分权的宫城制度。或为“宫衙制” ·魏晋南北朝,“东西堂制”的开端,东魏的邺南城的宫殿,是宫室制度承上启下的一个转折点。 ·唐朝宫廷建筑,“三大内”——中太极宫,东北大明宫,东南兴庆宫。 纵列“三朝”,改变了曹魏以来的东西堂制;平行横列的几组殿堂,变为以沿中轴线纵向排列的殿堂为主的朝廷;宰相的“宫衙”虽然仍在皇宫里,但已演变为中轴线上的附属建筑。 ·宋朝二殿以柱廊相连,或即“工字殿”形制。 宫城正中南门名“五凤楼”(应即雉门形制) ·“折中”的元宫 元大都宫殿群是多族建筑风格中的“折中”与拼合。小殿多用# 顶 ·清朝全面复兴和发展周制的朝寝秩序。 ●北京故宫,建筑群南北长960米,东西宽760米,总建筑面积约为17万平方米。 “宫衙”制度的变化:魏晋以来,随着中央集权的不断强化,与朝廷并列的“宫衙制”已走向消亡。 ●宫廷装饰色彩方面,外表色调采用满铺的黄色琉璃瓦屋面和红墙朱柱,与青绿底色的和玺、旋子才华形成对比中的协调。 ●故宫的建筑群中间的比例和尺度,均是按人的视觉感受设计的,即视距一般都大于前方主体建筑的总厂,水平视角均小于54度,如从午门内看太和门及两侧的贞度门和昭德门;又如三大殿之间的视距和视角关系,均反映了这种视觉上的考虑。以这样的关系,便可以获得取景框的效果,如从太和门内望太和殿,就是一组具有天际轮廓线的完整构图,风水说中称之为“过白”。 第三章 坛庙建筑 祭祀建筑产生于原始巫术的献祭仪式。 ●辽西红山文化遗址,迄今已知最早祭坛和祠庙建筑遗址 ●殷周宗法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象征关系,以及人与人之间的精神交往,在原始巫术仪式的水平上,发展成为一套完整的人伦秩序——“礼制”,以此作为维系宗法制度的纽带。 ●祭祀仪式既是一种体现“君权神授”的政治手段,又是一种寓意“天人合一”的精神象征。 ·中国古代的坛庙建筑就是对这些祭祀仪式的空间性表达,也可以称之为“礼制建筑”。 ·祭祀可分为露祭和屋祭两类。周制冬至日祭天子于南郊圜丘(天坛);夏至日祭地于北郊泽中方丘(地坛),又称为“方泽”。 露祭用坛,屋祭在庙。 ●《周礼·考工记·匠人》 外堂和内室平面的度量单位分别为“筵”和“几”,周人明堂,东西9筵,南北7筵,堂崇1筵。内有五室,每室2筵,室再以“几”划分。 汉朝坛庙 “郊”意为祭天 ,“祀”意为祭地。  根据《诗。大雅。灵台》的描述,周文王在“灵囿”内建“灵台”和“辟雍”,都应是通神灵、明教化的坛庙建筑雏形。郊外立庙称雍,郊祀也称郊雍。 ●汉有三雍或称为三雍宫,即明堂,辟雍和灵台。 上有高台可以望气故称灵台;通神灵,感天地,正四时,宣政教,故称明堂;外环水如壁,故又可称为辟雍。 ·三雍的平面形制 接近“亚”字,亚形是中国上古表达四维四隅空间概念的宇宙图案,一般认为来源于占卜的龟腹甲形状,与九宫的意象同构,可能曾用于郊雍建筑的平面。 至于三雍的空间形态,为了附会三层昆仑的意象,汉以前的汉初可能是一座三层的高台建筑,下行射礼,中设祭殿,上以望气。 ·东汉洛阳灵台考古发掘,灵台和辟雍分别为左右对称的两座建筑,与张衡《东京赋》中的中明堂、左辟雍、右灵台相符合。 ·明代才逐渐实行了明堂、辟雍及圜丘的结合,坛而又屋(庙)的祭祀制度。 北京天坛建筑群按使用性质可分为四组。内围墙里,沿南北轴线,南部是露祭的圜丘及屋祭的皇穹宇等,圜丘周围有内圆外方的双重围墙,四面均辟汉白玉棂星门,。。。。 上古以桑树作为社的象征,称之为“社树”。 ●左祖右社,社坛形制本与地坛相同,方形双重,明代社稷合坛改为三重,坛面筑以青、朱、白、黑及黄五色土,代表四维与中心。坛高5尺,上层5丈见方,均四面砌砖,并在坛周设壝(wēi)墙一道围护,也着四种相应色彩。四面辟汉白玉棂星门。坛区内不植树,但坛外松柏环绕,气氛肃穆。 ●祠堂 ·宗庙在民间称“祠堂”、“家庙”,先奉自天子、诸侯至士大夫阶层以下均有宗庙和家庙。 ·家庙为宅邸内的“客堂”、“庙堂”、“万事”等。祠堂则是维系宗法血缘纽带的核心。 ·据《朱子家礼》卷一:“君子将营宫室,先立祠堂于正寝之东。”有明确的等级规定。如对祭祖的代数、庙堂的个数和间数以及构架形制及内外装修等,都要依等级建造,不得僭jiàn越。 ●文庙 ·祭孔子的场所。 ·山东曲阜县孔庙,大成殿——九间重檐歇山顶 ·大成殿与其后孔夫人寝殿形成工字殿形成工字殿布局,是宋元以来的宫殿形制。再后是圣迹殿。 ·孔庙内多建有儒家学校——学宫,都城中 称为太学。 现存地方孔庙和庙学建筑较为完整者,以上海嘉定孔庙建筑群为代表。 ●神祠 岳、镇、海、渎 五岳之一的泰山有东岳庙,又称为“岱宗”、“岱庙”,秦皇、汉武行封禅大典的地方;衡山有南岳庙;华山有西岳庙;恒山有北岳庙。中岳有登封的嵩山。此外还有九镇/海庙有二,分别位于浙江会稽和广东南海。四渎:江、河、淮、济四大河神之庙。 ●晋祠 ·位于太原西郊的悬瓮山。 ·关于晋祠最早记载见于《水经注》,唐叔虞祠、凉堂、飞梁 ·现存的建于北宋天圣年间(1023-1031)重檐歇山顶厅堂结构,面阔七间,进深六间,殿周围有副阶周匝,是现存最早例子——圣母殿前鱼沼飞梁是古代飞梁结构的孤例 第四章,陵墓建筑 陵与坟的原义均是指山丘,后用来特指墓上的封土。帝王墓的封土称陵,其余称坟。陵或坟前的享堂称为寝或庙。 《礼记。檀弓上》称:“古也墓而不坟”这是说墓地上在周以前是不起坟丘的。 《易。系辞下》也称:“古之葬者,厚衣之以薪,葬之中野,不封不树,丧期无数。”这依然是说上古墓地上没有封土,不树标志。而“葬”字的本义就是“藏”而不露。 商代陵墓墓穴平面有方形和亚形两种,坡度很陡,70度左右,大型墓穴四壁做成数层台阶,呈多级倒台形,阶梯上放置牺牲和其他祭品。小型墓的穴底面积有40-50平方米,大型墓可达4 60平方米左右。商墓表明当时存在野蛮的杀殉风习。 墓道又称羡道。小型南边一条;中型墓南北两边各一条,大型墓四边皆设。 木樽之制直到汉魏才逐渐废弃。 ●方上·兆域 ·陵寝 ·三层为尊,以象“昆仑” ·战国和秦汉的陵体越造越大,这种巨大的方台形陵体称“方上”或“山陵”。 ·1977年,河北平山县战国墓葬中出土了迄今所知最早的陵园规划平面图——中山王兆域图,兆域图形象的表明了,至迟在战国时,已经有了利用图样进行规划设计的方法。 ·陵寝之制始于秦 古代陵寝制度,应是肇始于秦时将庙寝搬到陵前,并由此产生了汉代墓祭于陵寝的“上陵礼”。 ·秦始皇陵三层逐层收分的方台形夯土台,远观悠然若山,与古文献所载三成(层)为昆仑丘传说相合。陵体基底东西长345米,南北长350米,基本为方形,三层总高最初应在100米以上。 ·春秋时候的木樽墓已有仿木殿堂的做法。 ·两汉帝陵,茂陵规模最大 ·最早的因山为陵——汉文帝的灞陵 ·西汉还增加了“陵邑制度” ●神道和石像生 ·汉代起,皇帝陵寝和贵族墓祠前开始建神道,陵园外立双石阙或双石柱《墓表》,神道两侧置石羊、石马、石虎、石鹿以及附翼石狮等石像生。 ·两汉诸陵还盛行陪葬墓,大都建于陵园东面,使帝陵处于坐西面东的尊位。 ·东汉发展了西汉的“上陵”之礼,即皇帝率百官仪仗在先帝陵寝上举行的大规模祭祀仪式,将西汉的墓祭进一步制度化了。 ●汉陵地宫 ·采用梓宫、黄肠题凑之制。 ·汉明帝显节陵起(《续汉书·礼仪志》),陵园不再筑亘墙而改行马;不立庙寝,而在陵体前建石殿。这一变化非常值得注意。石殿即石构的祠堂,东汉贵族豪富墓前曾极为盛行,如山东肥城孝堂山郭巨祠及山东嘉武氏祠等。 所谓祗洹,就是石精舍,为供奉佛像的祗洹——石精舍。这表明佛塔庙传入之初,便影响到了中国的陵寝制度。 ·东汉墓室出现叠涩穹隆顶,断面为抛物线形。叠涩结构为水平砌筑,以砖层层向上内收成穹隆顶。叠涩穹隆的一个重要特征是下部方形的墙体和上部圆穹顶的过渡方法。 ·拱券技术和穹隆结构在汉代出现,对古代砖石建筑有很大影响。如砖石的塔以及元明无梁殿,都采用了拱券和穹隆技术。与张骞通西域以来的中西文化交流有关。 ·石墓为梁柱或梁板结构系统。 ·高颐阙为子母阙,是汉石阙中最常见的形制。仿木结构。最早的是汉石阙。 ●崖墓 ·最早见于西汉文帝灞陵。 这类多为仿造木结构和室内空间形态。 神仙洞府——四川崖墓则是另一种。 第三节 ●因山为陵 ○魏晋南北朝陵 灞陵以来凿山为陵成为时尚,封土的“方上”随之也逐渐少用了。因而可以说,中国古代的陵寝制度从魏晋起进入了演变的转折阶段。 ·南朝陵寝,神道上的石兽多为狮形或狮子的变体,统称为辟邪。有角者亦称天禄或麒麟。刀法简练,写意性强。 ·石柱即墓表,基本是东汉墓表的发展,刻有双螭的柱础,柱身为四角抹圆的方形,上三分之一为束竹纹,下三分之一为凸槽纹,二者之间雕以直绳瓣纹、龙纹等雕刻图案。 ○唐朝在魏晋“因山为陵”的基础上,又形成了新的特点。即选择一座山头作为陵体,实为天然的“方上”,前面有较低矮的左辅右弼山头,合于藏风聚气的风水图式,是名副其实的山陵。 ——唐太宗“昭陵” ——唐高宗与武则天“乾陵”。 共同特点是地面覆斗形封土坟丘、园墙、土阙及神道石像生,以及斜坡墓道、砖砌的甬道和穹隆顶的墓室等。甬道的顶部绘有宝相花平綦图案和云鹤图;前后墓室壁上绘有非常精美的壁画;墓室穹隆顶上绘有天象图。 第四节,陵寝的演变 ●两宋陵 ·北宋陵寝在布局上比之前朝陵寝有重大发展,即首次开辟了各陵相距约10公里的统一陵区。大中祥符四年(1011年),将陵区所在永安县作为“陵邑”,各陵园以篱为界,称“兆域”。陵体恢复了秦汉的封土“方上”。三层为尊,底边长约55米左右。高约16米左右,称为“上宫”或“陵台”。地宫称为“皇堂”。上宫四周起神墙,230米见方,四面辟神门,四角建阙。南门内设有上宫献殿。下宫以后寝之制位于陵台西北侧,由宫门、献殿、影殿和斋殿等组成。后陵一般在下宫之北,尺度仅为帝陵的四分之一,且合“阴卦偶”,陵台为双层。 ·宋陵附会风水中的“五音姓利”说,北宋诸多陵皆前高后低,形成与前朝陵寝完全不同的空间布局特点。 ·到宋神宗建陵时,对筒拱木模架结构失去信心,遂改为石樽,上布方木及石条的梁板式结构,并可能影响到南宋的“攒宫”。 ·南宋采用了临时性的“寄厝”制度,就是将上供献殿后出一抱厦(龟头屋)以石条封闭,内置棺樽,称为“攒宫”。一般认为,这种制度直接影响了明清陵寝的布局。 ●明陵 ·朱元璋的孝陵,继承了两宋陵寝的制度,并有新的变化。一是将下宫献殿变为陵恩殿,使之成为陵区主体建筑;二是将上宫改为方城明楼,其后陵体的“方上”改为圆丘形封土,并以圆形宝城环绕。 ·明朝十三陵位于北京城北约45公里的天寿山麓。 ·秦汉至唐宋的帝王陵寝,各陵都具有明显的中轴线,独立的神道、石像生群。陵丘四周围以城垣(yuán)形成陵园。宋朝还开辟了统一的陵区。整个陵区采用统一的神道、牌坊、碑亭等。神道上的景色随视线的推移,于抑扬收放中交替出现。山势东低西高,神道于曲折中向较低一侧山峰偏移,使视觉上得到均衡的感觉。 ·长陵不但是十三陵中规模最大的一座,也远超过了南京孝陵和凤阳皇陵。 长陵最重要的建筑是陵恩殿,相当于宋代的下宫。该殿在形制和体量上都接近故宫太和殿,为九间重檐庑殿顶。(古代木构面阔最大,9开间,全长66.75米) ●清陵 入关前,三座陵墓:永陵、福陵、昭陵。——盛京三陵 入关后,东,西陵。 第五章,民居建筑 第一节 民居谱系 ·按照地域和血缘关系形成谱系。 ·聚居制度是决定民居建筑形态的基本因素。 ·宋以来,程朱理学倡导“敬宗收族”,伦理和经济一体化,形成了以祠堂、族田和族谱为核心的宗族组织和聚居制度。 ·以北京四合院为代表的北方四合院,陕、甘、晋、豫地区的窑洞,江南地区的徽居、苏居,瓯居,西南地区的川居,闽南、粤北地区的客家民居等,还有边疆的少数民族民居,如蒙古包、吊脚楼、“一颗印”、竹楼、碉房和“阿以旺”住宅等,都是中国民居谱系的典型。 ·月梁卷杀弧线——宋代遗构,然而宋式和宋代遗构是不同的概念。 ·民居营造方面文献——《鲁班营造正式》、《鲁班经匠家镜》——明工部御将司司正午荣等民间营造经典流传较广。 ·清,姚承祖《营造法原》 ●古宅图象 ·明器中的陶屋 ·一斗二升的“曲栾”和一斗三升的“直枅(jī)” ·木楼阁在汉代民居中非常盛行,寨堡。 ·东汉末和南北朝时期,出现了高足式家具。这个时期家具开始发生大变化,标志着起居习俗演变的开始。 ·其中以胡人带来的西域影响为重要的外部因素。 ·工字形房屋是以宽敞的连廊(轴心舍),将前堂后室或后楼串在一起,形成中轴线,前步及两侧的配房也多取对称布局。 ·明代家具 喜用圆料。 ·午荣的《鲁班经匠家镜》 有关民居家具的图象资料。 ·《宅经》 隋代风水家 萧吉 体现阴阳平衡和人伦秩序。 ·东汉刘熙《释名》 许慎《说文》 ·住宅择址 ——“气” 风水术 堪舆观念 北京四合院 东南角 “一明两暗”硬山顶,前院正房为长辈所居。厢房 大宗居左,次子为小宗居右。厢房南墙分别为曲尺形 廊与中门两侧相连,为“抄手廊”形式。 晋南一带民居四合院是现知保存最古老的民居集中地区之一。 注意到一些明清四合院仍在檐下使用(四 铺作或三踩以上)斗拱,没有拘泥于房屋等级的限制/。 生土建筑为主要 特征的窑居。 陕、甘、晋、豫的黄土资源丰厚的地区。一是靠崖窟;二是地坑窑;三是锢窑。 类似于无量殿的做法。在河南巩县一带,锢窑的发券可以不用模架,每道券从墙上拱脚处起。 苏州民居 除主路外,各侧路上的主体建筑是花厅,为会友宴宾、逸情赏曲和游憩观景的地方。 苏州的建筑构架多为穿斗式。 客家民居:土楼 圆形、方形(“五凤楼”,一种二进三路的四合院,门屋为第一堂,过一进院后中厅为 第二堂,相当于“前堂”;过二进院后的第三堂相当于“后室”,为3-5层的楼居。) “一颗印” 云南、广东韶关 湘西“印子房” 吊脚楼——一般都是悬山顶的穿斗结构。 第六章 园林建筑 西周至秦汉的园林 古代园林的源头是山水、林木构成的天然风景。 高台建筑以昆仑为象征。秦汉时东海的蓬莱、方丈、瀛洲三神山。 唐李泰《括地志》记载了秦始皇引渭水入上林苑为长池。 园林的雏形——“囿” 园林以苑囿为大,可以包绕宫室、城市,甚至达至数百里开外的范围;也可以是士族、百姓的小果园或菜 园,称为“圃 ”或“宅圃”。《诗。圃风》中有“九月筑场圃”的诗句,表明“圃”还是农耕社会具有 经济意义的一种园林。 “兔园”——汉代,方三百余里。 至迟在两汉时期,中国古代摹景自然的皇家苑囿和私家园林,在意象和手法上已基本成型了。, 魏晋至唐宋的园林 秦汉苑囿的恢弘气势在魏晋时开始发生变化。一般看来,魏晋的苑囿已少见秦汉那种包绕着都城,延亘达 百里的风景领域,而是偏重于建造都城所界定的宫苑。 东汉洛阳 “华林园” 隋唐时期的苑囿依照所处的位置及规模可分为三大类。首先是大内的宫苑,如唐长安城三大内的宫苑,均 在宫城范围内,属内廷的一部分;其次是城郊的禁苑;再次为离宫别苑。 士族文人园 从魏晋到隋唐,在皇家苑囿逐渐趋向成熟时,士族的私家园林也在悄然兴起,为整个古代园林的发展增添 了新的内容。 魏晋时以空论名理,崇尚清淡为特征的玄学,是老庄虚静恬淡,寂寞无为的出世哲学,加上“空”、“禅 ”和“涅磐”等佛教概念的介入,从而构成了中国园林发展血汗的哲学基础。 写意的山水园林在当时已经有了基本的理论和章法。 唐风的禅境 魏晋至隋唐的数百年间,已经在“形”与“意”两个方面形成了后世私家园林的基本特征。 宋朝是古代园林发展的成熟时期,皇家园林和私家园林都有了新的变化。北宋艮岳——宋徽宗时期。 与园林同步发展的文人画及其画论,在五代和两宋时期甚为发达,特别是山水画论更趋精要。 五代后梁大画家荆浩提出,山水画重在写意,而非摹形,“似者,得其形,遗其气”。 北宋《宣和画谱》——“精而造疏,简而意足”。 北宋郭熙在《林泉高致》中,“水欲远,尽出之则不远,掩映断其脉,则远矣”。 北宋米芾,将湖石的妙处概括为“瘦”、“绉”、“漏”、“透”四字, 苏舜钦“沧浪亭” 董其昌“南北分宗”通论。明中晚朝文人鼎盛局面之宣言 1,“隔水画山”式晚明经典布局 嘉定秋霞圃“一河两岸” 2,“包山容水”的清盛布局范例-苏州网师园 3,“俯水瞰山”的布局典型——拙政园与扬州寄啸山庄 北宋李格非《洛阳名园记》 1 )造园之“意” ? 隐喻的境 ? 写意的形 ? 模糊的界 “择天下之中以为国,择国之中以为宫,择宫之中以为庙”《吕氏春秋》 明清园林 江南造园术 沈复 《浮生六记》——扬州之盛景。 李斗《扬州画舫录》 苏州园林在明清城市私家园林中最具典型性,是唐宋士大夫文人园的延续。 苏州园林的布局方式和组成手法与明计成《园冶》(中国古代迄今所知最早的造园专著)中的叙述基本符 合:“凡园圃立基,定厅堂为主,先采取景,妙在朝南。” 园林规模大小,遵循“大则分,小则聚”的原则。 在景观视觉设计方面,运用了“隔而不断”、“欲扬先抑”的手法。 借景,障景。 模糊界限。 叠石为峰,掇石为湖石和黄石两类。明代 张涟,为画家出身的叠山名匠/ 苏州园林的厅堂类型为四面厅,鸳鸯厅、花厅、花篮厅、荷花厅等。 歇山卷棚和硬山卷棚为屋顶的主要形式,举折称“提栈”,翼角起翘(发戗)有嫩戗(子角梁起翘)和水 戗(戗脊起翘)两种方式。 《园冶》共三卷, 一卷兴造论 两卷园说 兴造论主要表述了作者“三分匠,七分主人”和“巧于因借,精在体宜”的造园思想。 在日本为《夺天工》 18世纪 英国先浪漫主义园林建筑风格 钱伯斯 在英国设计了中国园林风格的克欧花园。 拙政园 留园 仓浪亭网师园 环秀山庄 皇家苑囿 与圆明园、颐和园等园林相比,避暑山庄不以水景为主,而是以山色见长。 清代著名的“三山五园” 香山、玉泉山、万寿山 清华园+畅春园 静宜园 静明园 清漪园、圆明园。其中 规模最大、历史最长的是圆明园。 圆明园又包括:长春园、万春园、圆明园 基本上建筑都是小式木构做法。 朗士宁,蒋友仁等来华传教。 清漪园——》颐和园(昆明湖、万寿山) 颐和园造园艺术经验手法归纳: 1, 以自然山水为主,辅以人工造景 2, 颐和园昆明湖的水面划分,依照园理水中“大则分”的原则 3, “面视昆明万景收” 对景手法 4, 凭借他景,外延视野。 5, 摹景江南。 杭州西湖 谐趣园模仿无锡惠山的“寄畅园” 6, 依山傍水的名胜景区多设楼阁,作为 俯瞰远眺的观景点/ 智慧海 是一仿木砖石的无量殿 东宫门内大戏楼是中国现存最大的戏楼/ 第七章 宗教建筑 佛教建筑 “佛三宝”:佛、法、僧 对应的建筑就是佛塔、佛殿、法堂和僧舍。 佛殿的来源与佛塔有关系 最早的印度佛殿就是支提殿,收藏佛舍利的stupa 在大乘佛教兴起后,首先在印度 牛建 陀 罗 地区,佛像崇拜和佛塔崇拜并列,此时才有了供奉佛像的建筑空间——佛殿,也可称为佛精舍。 一座完整的寺院由三部分组成的:塔院,即由小精舍围合中央佛塔的礼佛空间;由佛殿和批呵罗构成的礼佛和诵经空间;由僧舍构成的居住空间。 印度佛教约在公元一世纪前后经中亚传入汉土。白马寺/ 从东晋名释道安和昙翼在明东寺创立法堂制度起《六学僧传。隋罗云传》,完整的“三宝“寺院一般都是在中轴线上布置佛塔、佛殿和法堂。 中国早期的佛寺主要是皇家的推崇下发展起来的 南北朝“舍宅为寺”,从而促使佛寺进一步汉化为中国固有的宫殿式布局。 一般认为,塔的位置是辩识佛寺演化阶段的重要因素。汉地初期佛寺以塔为中心显而易见,但到了唐朝时,律宗名释道宣制《关中创立戒坛图经》,使塔从寺院前部退至佛殿后,因而学界断定其为佛寺变化转折的标志。 石窟壁画中,最典型的首推敦煌石窟中的唐代壁画。 壁画中佛殿的式样多为无殿顶,有单檐重檐之分,而殿阁多为歇山顶,一般2-3层。这些建筑大多都有屋顶举折平缓、出檐深远和斗拱硕大的特点,与遗留下来的唐代佛殿实物在风格上基本一致。佛寺演变 南北朝以来的佛寺分属各种佛教宗派,隋炀帝时并将佛寺称为道场。 宁波天童寺(禅宗道场),南京隆昌寺(律宗道场),浙江天台山国清寺(天台宗道场)等。宋朝儒道兴盛,与佛教相互吸收,平分秋色;世俗生活和宗教活动相交融,出现了寺院周围的“ 庙会”。 南宋典型的禅宗寺院为“伽蓝七堂”式,即以山门、佛殿、法堂等建筑居中展开,左右有厨房、浴室、僧舍等。 元朝兴起藏传佛教——喇嘛教,佛寺有了喇嘛庙这一新类型。 四大佛山:普陀山、九华山、五台山、峨眉山 明清以来的佛寺,典型的寺院布局,是沿纵轴线两边设置侧院,后部横向分作三院。 佛殿与佛阁 明清以前的古代木构建筑中,保存下来最多的便是佛教建筑,以山西、河北两省最为集中。 汉地佛寺中的核心建筑是佛殿及佛阁,现存最早的佛教殿堂是山西五台山的佛光寺大殿。 佛光寺大殿重点掌握。坡度近1:4,8的草伏抬梁构架。 南禅寺是现存最古的木构建筑。 晚唐的山西平顺天台庵正殿;建于唐末的山西芮城五龙庙正殿等。其共同的特征是,厅堂式结构,无内柱,举折平缓(1:5左右),斗拱简单,出两跳华拱。 河北正定开元寺钟塔是现知最早的佛寺钟塔。 辽代遗构 奉国寺大殿,东北地区现存最古的木构殿堂,铺作层做法和佛光寺大殿基本相同,内檐辽代彩画为“五彩遍装”式样。 山西大同的华严寺初建于辽重熙七年(1038年)以前,大部分毁于辽末保大之乱,金天誊年间(1138-1140年)重建,明代将之分为上下寺,分别以金代大殿和辽遗薄伽教藏殿为核心。该寺是保留契丹民族风俗的佛寺实例,建筑取坐西朝东的方位。薄伽教藏殿为面阔5间,进深8椽的歇山顶藏经殿,也是国内佛寺中保存下来最早的一座,平面为金箱斗底槽,构架和檐下铺作近于独乐寺观音阁上层做法。内槽3尊坐佛上有斗八藻井,外槽为“天宫楼阁”式壁藏,为古代木构殿堂小木作中的精品。 华严上 寺的大殿建于金代,为9间10椽无殿顶,并且是现存元朝以前单层木构建筑中尺度最大的一座,大殿为内柱升高的厅堂型,天花为明代所加。 独乐寺 重点掌握。 以上辽金佛教殿堂多用“减柱”或“移柱”做法,原来柱子位置上的梁架以纵向跨两间以上的“复梁”来承托,佛光寺文殊殿,也是这一做法的典型例子。 宋元遗构 正定隆兴寺,这座寺院是宋代以佛殿为主体的典型。 总平面布局。 照壁、石桥、山门、(鼓楼、钟楼、)、大觉大师殿、摩尼殿、戒坛、韦驮殿、转轮藏殿、慈氏阁、卑亭、佛香阁、弥驮殿、方丈室、关帝庙、马厩上覆殿屋的戒坛,则将塔与坛的功用相统一。屋顶用琉璃瓦“剪边”,是唐宋时常见的做法。 永定柱造实例:慈氏阁 福州的华林寺大殿,北宋, 华南地区最古的木构厅堂。 宋代南方的佛教建筑中,还有一个重要的特征就是殿内彻上露明,但殿前部有敞廊,上置藻井天花。实例:宁波保国寺大殿就是典型一例。 元代木构佛殿中大量采用移柱、减柱及减梁的做法。 明代无量殿 灵谷寺 拱券 山西五台显通寺无量殿,江苏苏州开元寺无量殿,筒拱结构。 根据文献记载,明万历年间的佛寺无量殿多与僧人妙峰有关,拱券技术是妙峰所掌握和传布的,佛塔Stupa 楼阁式塔 希腊——印度风格的stupa 1C。 方形或者矩形基座,上有供奉佛像的盲券龛和壶门。 楼阁式塔是中原最早接受的一种西域佛教塔型,北魏永宁寺塔是佛教建筑史上最著名的木楼阁式塔之一。 有记载的最高。 辽代的佛宫寺释迦塔,是现存最高,最早,也是唯一的木楼阁式塔。(就是一应县木塔) 重点。67。73米高。/暗层有斜撑。类似空间桁架的刚性箍。 河北定县开元寺料敌塔,高达84米,现存古塔中最高者。 宋代砖石塔发展到盛期,已发生很大变化,主要表现在,塔内大都不用木楼梯,而代之以砖石楼梯,以其位置及构造方式可分为“扶壁式”,“穿心式”,“旋绕式”等;出现了砖木混合的楼阁式塔,即砖砌塔身,外檐为木构。开封佑国寺“铁塔”建于宋皇佑元年,其前身是喻浩设计的八角十三层木塔。后毁于雷火,5年后改为砖仿木楼阁式塔,表面饰铁色琉璃面砖,所以又称“铁塔”。 密檐塔是南北朝时出现的一种砖塔类型,首层特高。 北魏嵩岳寺塔,现存密檐最早一座。重点掌握。 唐代密檐塔发展的鼎盛时期,多为方形,首层仍很高,中部稍有收分。与密檐塔形制有渊源关系的是“花塔”,多建于辽金时期。 单层塔也是佛教初传时就已流行的佛塔类型。 印度和中亚stupa为祖型。建于隋大业七年的山东历城神通寺四门塔,是迄今所知最早的足尺单层塔,方形石塔,高15米余,内有塔心柱。 登封会善寺净藏禅师塔建于唐天宝五年,为八边形单层砖塔最古一例,通高9。89米。 喇嘛塔是南亚风格的单层塔,元时由尼泊尔名匠阿尼哥带到元大都。 经幢是密宗的一种标表建筑,。 石窟寺 石窟寺原型在印度和中亚。与其他佛寺形式一样,也是由托钵僧修行的毗呵罗窟和绕塔旋佛的支提窟以及供奉佛像的佛殿窟组成。3C,石窟寺经中亚的巴米扬(今阿富汗境内)等地传入新疆,喀什附近的“三仙洞”(佛殿型)和克孜尔17窟(支提型)就是已知最早的实例。 根据记载,汉地最早的石窟寺为前秦建元二年敦煌鸣沙山,然而遗址尚未发现。现存的敦煌石窟,都是北魏开始开凿的。 大同云冈石窟、天水麦积山石窟、太原天龙山石窟、邯郸南北响堂山石窟和辽宁义县万佛堂石窟等,都是盛于北朝最重要的石窟寺。洛阳龙门石窟是北魏时期开凿的,最有代表性的,大量建筑形态的,隋唐以后大量开凿的主要是敦煌的龙门石窟。 石窟的三种类型: 第一种可称为大佛窟 第二种为中心塔柱窟 第三种是精舍窟,窟的平面是方形的大堂,石窟寺的顶部有覆斗型,穹隆形和平綦形等。 喇嘛庙 大昭寺 藏蒙喇嘛塔一般是亚形的曼荼罗平面。 布达拉宫 宫堡分为红宫和白宫两部分,红宫用于宗教活动,方形平面,高9层,白宫是达赖的寝宫。 “外八庙” 皇家寺院。清代。 在建筑史上有着特殊地位的普宁寺大乘阁,采用上下大通柱的结构方式,内高39。16米。其内的千手观音像高20余米,是中国现存最高大的木雕像。 道教建筑 所谓“宫观”原来是古代建筑中的台榭式建筑与楼阁式建筑。 全真教 山西的永乐宫 三清殿最重要。 伊斯兰教两大系统,其一为阿拉伯、波斯伊斯兰教建筑传入之后,渐渐融于汉式木构建筑体系的回族系统;其二为新疆维吾尔族伊斯兰教建筑所代表的中亚突厥族系统在我国境内的分支。 广州怀圣寺光塔 扬州仙鹤寺 、 怀圣寺、麒麟寺、凤凰寺合称为中国伊斯兰教四大古寺。 元代,大批阿拉伯人、波斯和中亚的穆斯林东迁中国内地,被统称为大食人。他们与汉蒙等族杂居通婚,开始了回族的形成过程。而回族伊斯兰教建筑也就随之兴盛起来。 忽必烈紫堡可能是迄今所知我国境内最早的伊斯兰教砖砌穹顶殿实例。 中亚两河流域:阿姆,锡尔 伊朗——突厥系伊斯兰建筑主要类型是礼拜寺、玛札、经学院。 第八章 营造技术 测量法 空间定位是我国古代建筑营造过程中的首要步骤,包括了确定建筑的水平面、坐标基准点(方位)和朝向。 具体操作中称之为“取正”与“定平”。定位法多源于所谓“土圭法” 土木技术 涉及古代建筑的基座、基础和墙体 墙体构造主要有三种:一为木骨涂泥、一为版筑,另一为土坯墙垒砌。 清代山墙上可将梁架裸敞,称“五花山墙”。分槽(柱子轴线定位)形式:金箱斗底槽,如唐佛光寺东大殿平面;分心斗底槽,如辽独乐寺山门平面,以及单槽,如宋晋祠圣母殿平面等。 元代木构建筑在基本保持宋代风格的同时,进一步使用辽金盛行的“从简去华”的“大额式”结构,从构架中出现“大斜 木伏”,其实质是达到减柱和减梁的省料目的。元代木构殿堂常将梁头做成耍头状。 用材制度 在《营造法式》之前,还没有官颁的用材制度,工匠和工官虽各有所长,但都不免“因循”、“法疏”之弊。但唐代遗构表明,材份概念的运用,至少唐后期已在部分建筑中开始了,只是还没有统一的定制。而以栌斗作为建筑的度量基准。 《营造法式》“大木作制度”的开篇,便提出了“以材为祖”,即以斗拱的断面高度作为用材基准,谓之材高,分为15分,材宽为10分,称为单材。这是一个十分合理的受力端面。若要增加材的刚度,再加以高6份,宽4份的“zhi”,使材的总高增至21份,称为足材。“zhi”也就是重拱上下缝隙间(拱眼)的高度。 正如“大木作制度”所言:“凡屋宇之高深,名物之短长,曲直举折之势,规矩绳墨之宜,皆以所用材之分,以为制度焉。” 清以斗拱断面宽度为斗口模数基准。 董其昌和吴历等画家较早地受到了西方透视法的影响。 意大利传教士兼画家、建筑师朗世宁和王致诚,前者带来了卢梭的《建筑透视法》其弟子年希尧据此作《视学》推动了界画的发展。“烫样”就是做模型 工具 台刨 元明之际 文献 郑玄(郑注)《考工记》 东魏和西魏的官方文献中有“律、令、格、式” 唐《营缮令》只对房屋制度的“令”而无设计管理的“式”。 宋《营造法式》全书共三十四卷,内容分为释名、各作制度、功限、料例和图样5个部分。 元薛景石 《梓人遗传》 明 《鲁班经》 《营造正式》在此基础上又出现了《鲁班经匠家镜》 清一般按照是否使用斗口制,分为大式和小式共27种房屋类型,其中大式23种,小式4种,屋顶有无殿、歇山、转角、川堂等基本形式。 唐柳宗元《梓人传》表述了中国古代建筑营造中,意匠和匠师的重要地位及作用。 东汉郑玄〈三礼图〉 隋朝宇文恺〈明堂图议〉 唐韦述〈东西京记〉 记述了唐长安和洛阳的里坊制度。 北魏 〈洛阳伽蓝记〉详细记载了北魏洛阳佛寺的形制及景观盛况。 建筑的文学形象 李春 世界上第一座敞肩拱桥——河北赵州桥 单跨敞肩跨度37。37米高7。23米/ 宇文恺 隋朝工官,中国古代最杰出的 规划家和建筑家之一。 喻浩为北宋名匠/〈木经〉 汴梁 开宝寺塔 阳城延 秦末汉初的一位著名工官。 妙峰 佛寺中的砖砌无量殿。 第九章中外建筑关系 中印建筑因素 公元前后,印度佛教经中亚东伊朗地区传来汉地,又使外来建筑文化有了一种强大的宗教载体,开始了一个“道”与“器”的转译过程。 “塔”字就首先出现在东汉时期大夏传教士所译佛经中,但塔寺的勃兴是在南北朝时期。从现存遗构中可以看出,融合印度、希腊、罗马、波斯风格于一体的牛建 陀罗佛教建筑艺术,对汉地建筑影响最大,并从墓室、墓表、辟邪等砖石建筑与雕刻中反映出来,而更多地存在于南北朝以来的石窟寺和佛塔中。 石窟中的覆斗形藻井,可能源于突厥民族的“斗帐”。南北朝起盛行起来的梭柱,两端均卷杀,即是对希腊恩塔西斯式柱的模仿。 佛教礼拜仪轨的旋佛仪式,使木构殿堂的“金箱斗底槽”发展为佛教平面和空间的主要形式。 尺度巨大的佛像,使木构殿堂空间向着前所未有的大尺度发展,殿阁中暗层的设置,亦与增加了檐下及平坐下铺作层数而致室内空间升高直接有关。 这一建筑空间变化的过程一般地说也是从汉末至南北朝起就开始了。 特别需要指出的是,建筑空间竖向的发展,即从“高台榭”到高层楼阁的转变,是从汉代开始盛行的,其发展的一个高峰则是东汉至南北朝时的佛塔,据此说西域高层浮图刺激了中国高层楼阁的发展,似乎是顺理成章的 唐玄宗的莲花浴场,当然是从佛教莲花池学来的。 木构建筑彩画中的退晕法,朔其源流本是从印度传来。当时佛画大师张僧?最早采用了这一彩画 中心塔柱式——支提 琉璃的源与流 中国古代建筑屋顶上的琉璃瓦,是木构建筑的重要特征之一/ 有二 义:一种是天然有光泽的宝石。 其二是以粘土坯胎,表面加以长石、青石等含铝和钠等的硅酸盐化合物,作为釉烧制而成的砖、瓦/。 琉璃用于建筑,确 与西域影响有直接关系,主要是工艺水平和材料选择在外来因素推动下的提高。中外工艺的结合,使我国琉璃制品水平在唐代达到了高峰,尽管唐时琉璃屋顶多用“剪边”,至宋代以来才渐渐用满铺,天禄辟邪与桑奇石雕天禄即天鹿, 最早梭柱见于北齐定兴石柱 砖拱券最早用于城门是在南宋。 中国建筑的基本特征 一、木构架体系,“墙倒屋不塌” 木构架的主要类型有抬梁式和穿斗式两种由此体系派生出以下特点: (一)重视台基 为防止木柱根部受潮,抬高基座。逐渐台基的高低与形式成为显示建筑物等级的标志。如王府的台基高度有规定,太和殿用三层须弥座汉白玉台基等。 (二)屋身灵活 可亭、可仓、可室、可厅 (三)屋顶呈曲线或曲面 (四)重要建筑使用斗拱 斗拱原为起承重作用的构件,随着结构功能的变化,斗拱成为建筑物等级的标志。 (五)装饰构造而不去构造装饰 二、院落式布局 中国的宫殿、庙宇、衙署、住宅等都属院落式。另外,院落式平房比单幢的高层木楼阁在防救火灾方面大为有利。 三、有规划的城市 历史上大多数朝代的都城都比附于《周礼考工记》的王城之制,大多数都是外形方正、街道平直、按一定规划建造的。 四、山水式园林 中国园林园景构图采用曲折的自由布局,因借自然,模仿自然,与中国的山水画、山水诗文有共同的意境。与欧洲古典园林惯用的几何图形,林木修剪,人力造作的气氛,大异情趣。强调“虽由人作,宛自天开”。 五、特有的建筑观 中国古建筑常识提要 一、城市 都城的制度:《周礼考工记》“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左祖右社,面朝后市…… 历代都城规模大小的顺序:1. 隋大兴城(唐长安城) 2. 北魏洛阳城 3.明清北京城 4.元大都 5.隋、唐洛阳 6.明南京城 7.汉长安城 中国的五大古都:西安、洛阳、开封、南京、北京 中国的七大古都:以上五处加安阳、杭州。 金中都、元大都、明清北京城都是与《周礼考工记》之王城之制最接近的。 中国列入世界文化遗产的城市有:平遥古城、丽江古城。(北京古都的风貌改变较大,尚未列入) 里坊制:唐长安城为里坊制,为封闭型。宋汴梁、临安转变为开发型,沿街设肆,沿街设住房。 二、宫殿: 周制三朝五门:外朝——决定国家大事;治朝——王视事之朝;内朝——办理皇族内部事务及宴会。 外朝 | 治朝 | 内朝 皋门 库门 雉门 应门 路门 东西堂制:大朝居中,两侧为常朝。汉代开东西堂制之先河,晋、南北朝(北周出外)均行东西堂制。 隋及以后均行三朝纵列之周制。 隋唐的三朝五门:承天门、太极门、朱明门、两仪门、甘露门。外朝承天门、中朝太极殿、内朝两仪殿。 唐代宫殿雄伟,尺度大。麟德殿面积达5000余平方米,约为清太和殿的三倍。 宋朝宫殿的创造性发展是御街千步廊制度;另一特点是使用工字型殿。 轴心舍:即工字形殿的唐代名称,用于官署。 元代宫殿喜用工字形殿。受游牧生活、喇嘛教及西亚建筑的影响,用多种色彩的琉璃,金红色装饰,挂毡毯毛皮帷幕。 三、坛庙: 坛 祭祀天、地、日、月、桑农等自然物的建筑。 庙 祭祀帝王祖先的建筑。 大祭:皇帝亲自祭祀;中祭:皇帝派大臣代祭; 望祭、不设庙,只朝所祭方向遥祭。 圜丘 祭天的坛。 特征建筑物:天坛、孔庙应作全面了解。 四、陵墓: 四出羡道。商、周帝王陵墓的形制,由东西南北四方,以斜坡道及踏步由地面通向墓室。 封土:帝王陵墓地表以上陵体。 方上:累土为堆,呈截顶方锥体形的封土。 中国已知最早的建筑总平面图:河北平山县战国中山国王墓出土的一块铜板错金银的“兆域图” (战国时期)。 黄肠题凑:汉代帝王陵制,用栢木断类成的墓室,栢木心为黄色,木断头皆朝内,故称。 陵邑:汉陵各设陵邑,即小城市。迁各地富豪及前朝官吏来居住,名为守陵,实是强干弱枝,便于统治管理。 唐代陵墓:“因山为穴”(以乾陵为例,了解其布局特点)。 五音姓利:阴阳堪舆术先按姓分属五音(宫、商、角、徵、羽)而择地不同。宋代国姓为赵,属角音,墓地要“东南地穹、西北地垂”,故宋陵由高向低而建。 明十三陵:选址、布局、单体建筑均具很高水平(应对其作评述)。 五、宗教建筑: 佛寺布局的演变:以塔为主,前塔后殿,塔殿并列,塔另置别院或山门前,塔可有可无。 明、清佛寺建筑典型布局。山门,钟鼓楼,天王殿,大雄宝殿,配殿,藏经楼,另附各种院。 佛教四大名山:1.山西五台山(文书菩萨道场);2.四川峨眉山(普贤);3.安徽九华山(地藏);4.浙江普陀山(观音)。 道教名山:江西龙虎山、江苏矛山、湖北武当山、四川青城山、山东崂山、陕西华山。 道教建筑的特点:1.以“宫”、“观”、“院”等命名,不以寺称; 2.所奉神像蓄发长髯,穿中试衣袍;3.不以塔为膜拜对象;4.常有洞天福地等园林布置。 伊斯兰教礼拜寺建筑特点:1.不供偶像;2.设朝圣地麦加朝拜的龛;3.不用动物图像作装饰,用可兰经文、植物及几何图案作装饰;4.设有邦克楼,望月楼,浴室等。 中国伊斯兰教四大寺:1.广州杯圣寺(俗名狮子寺);2.泉州清净寺(俗名麒麟寺);3.杭州真教寺(俗名凤凰寺);4.扬州仙鹤寺。 舍宅为寺。南北朝盛行的社会风尚。致仕之士舍出住宅作佛寺,以前厅为殿,后堂为讲堂。
本文档为【建筑学专业常青《建筑志》重点梳理】,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775899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98KB
软件:Word
页数:14
分类:
上传时间:2010-09-08
浏览量: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