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肾精_命门水火_肾之气血阴阳辨

肾精_命门水火_肾之气血阴阳辨

举报
开通vip

肾精_命门水火_肾之气血阴阳辨 © 1994-2010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http://www.cnki.net 瘀化痰等。 212 化痰降浊 因本病急性发作期多感受外邪而诱发加重 , 邪犯肺金 , 使 外邪与宿痰互结 , 导致痰阻肺道 , 故祛痰为其关键 , 若痰瘀得 清 , 则肺道通畅 , 邪祛而咳喘自平。根据不同病情则有温肺化 痰、清热化痰、养阴化痰、软坚化痰及豁除顽痰、燥湿化痰等。 213 活血化瘀 ...

肾精_命门水火_肾之气血阴阳辨
© 1994-2010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http://www.cnki.net 瘀化痰等。 212 化痰降浊 因本病急性发作期多感受外邪而诱发加重 , 邪犯肺金 , 使 外邪与宿痰互结 , 导致痰阻肺道 , 故祛痰为其关键 , 若痰瘀得 清 , 则肺道通畅 , 邪祛而咳喘自平。根据不同病情则有温肺化 痰、清热化痰、养阴化痰、软坚化痰及豁除顽痰、燥湿化痰等。 213 活血化瘀 近年来临床及血液流变学检测表明 , 肺心病急性发作期 患者具有高凝和血瘀表现。故活血化瘀应是重要一环 ,具体用 法上则有如下之分 : 21311 祛瘀化痰 肺心病中痰瘀并见颇多 , 痰可致瘀 , 瘀可生痰 , 二者常互 为因果 ,痰瘀交互为患 ,此时必须痰瘀兼顾 ,祛瘀兼化痰 ,使痰 随瘀消 ;除痰兼化瘀 ,使痰瘀同时消除。“祛瘀”这一病理状态 与西医所谓肺循环阻力增加 , 低氧血症和高碳酸血症 , 代谢性 红细胞增多所致血液流变学改变之“浓、粘、聚”的特点基本一 致。痰瘀并治就是针对高粘血症、高凝状态 , 以降低肺循环阻 力、降低血液凝固性、改善血液流变性 ,从而达到改善心功能、 改善肺的通气和换气功能之目的。 21312 调理气血 气之与血关系密切 ,气为血帅 ,血为气母 ,气滞则血瘀 ,气 虚无力推动血行 ,亦可致瘀 ,又能使气滞、气耗。根据气之实不 同 , 临证又有调气行血和益气活血之别。实践证明 , 益气活血 法治疗肺心病 , 可增加心脏泵血功能及心排血量 , 提高心搏指 数和心脏指数 , 改善心功能 ; 又能起到降低血液粘稠性和凝固 性、改善微循环的作用 , 从而降低外周阻力 , 增强组织器官的 血液循环 ,改善组织缺氧状态。 21313 温阳化瘀 肺心病心衰见水肿、心悸等症时 , 与血脉瘀阻及心肾之阳 气虚衰、水液停聚有关 ,治宜化瘀通脉、温阳利水。研究证实 , 化瘀通脉、温阳利水法具有降低血粘度、改善微循环、降低毛 细血管通透性和减轻水肿的作用 , 同时还能扩张周围血管及 肺小动、静脉 ,使回心血量减少 ,肺动脉压降低 ,从而减轻右心 前后负荷 , 使心功能得到改善 , 且能降低呼吸性酸中毒和代谢 性碱中毒的发生率。 21314 清热化瘀 肺心病急性发作期常合并有感染。肺部感染和肺热在某 种意义上是一致的 , 故临床常表现出血瘀、痰浊、外寒等邪化 热之象。感染可加重已有的肺循环阻力 , 致使感染区供血不 足 ,加重炎症 ,热和瘀形成恶性循环 ,此时就应清热解毒、活血 化瘀。 214 补虚扶正 肺心病由多种慢性肺系疾病反复发作迁延而成 , 久病必 虚 , 加之肺为本虚标实之证 , 故补虚扶正应成为其主要治则之 一。补虚之品可提高人体肾上腺皮质功能 , 增强机体的免疫 力 , 可改善肺心病的临床症状 , 减少患者复感外邪的机会 , 从 而降低其发病率。根据临床表现有补肺、补脾、补心、补肾之分 及补气、补血、补阴、补阳之别。 (收稿日期 :1999 年 7 月) 肾精、命门水火、肾之气血阴阳辨 郑 国 庆 (泸州医学院附属中医院 四川沪州 646000) 内容提要 :以《易》“一生二 ,二生四 ,四生八 ,八生万物”为特点的“太极”思维模式来阐 释肾脏的生理现象 ,廓清肾精、命门水火、肾气血阴阳的涵义及其关系的混乱和分歧 ,认为 肾精无热亦无寒 ,浑然一团元气 ,若天地初始、混沌未分的太极 ,先后天两精在命门 (肾)的 作用下 ,具有了阴阳属性 ,化生命门水火 ,继而化为肾之气血阴阳 ,产生了机体生命活动。 其间 ,就命门、肾血、肾气分阴阳、肾中精气的循环 ,肾病多虚少实等相关问题作了细致深 入阐发。 关键词 :肾 命门 易经 《易·系辞上》曰 :“易有太极 , 太极生两仪 , 两仪生四象 , 四象生八卦。”太极 , 指乾阳元始之气与坤阴元始之气在其浑 然一体、尚未分离之前的一团原始之气 , 是乾阳、坤阴元始之 气的源头。宇宙的变化从变化之源的太极开始 ,这种变化生成 第 22 卷 第 1 期 贵阳中医学院学报 No. 1 Vo. 22 ·12 · 2000 年 3 月 J GCTCM March 2000 © 1994-2010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http://www.cnki.net 了天地阴阳。《系辞上》又曰 :“阴阳不测谓之神。韩伯康《系辞 注》曰 :“神也者 ,变化之极。”天地阴阳变化无穷 ,化生万物 ,继 天地产生之后 , 又出现了春夏秋冬四时的运行 , 继而生成了 天、地、雷、风、水、火、山、泽八种组成世界的基本物质。这就是 先哲对宇宙、世界、物质生成的唯物的认识论 , 孔圣人推究万 物之始 ,又复归万物之终的“太极”思维模式。我们在前人的认 识基础上 , 将“太极”说用以阐释肾的生理现象 , 对廓清肾精、 命门水火、肾之气血阴阳的涵义及其关系之混乱和分歧现象 , 进一步修正、发展、完善肾脏现象理论 , 有重大的理论和实践 意义 ,现章述如次 : 1 肾精与太极 肾精 ,是生命的本原物质 ,主要指生殖之精 ,禀受于父母 , 先身而生 , 具有遗传特性 , 故又称“先天之精”, 如《灵枢·经 脉》曰 :“人始生 ,先成精。”《素问·金匮真言论》说 :“夫精者 , 身之本也。”肾精无热亦无寒 ,浑然一团元气 ,若天地初始、混 浊未分的太极 ,唐宗海《医易汇通》认为 : 天地初始的太极 , 无 从目睹 , 只有拿人或物的初生状态来验证 , 那么太极之象才可 见到⋯⋯人的初始 , 在一个月的时候 , 也只是浑然一团 , 这才 是有生命的太极。同时 ,先天之精又赖后天之精的不断充养和 培育 ,《灵枢·本神》谓 :“生之来谓之精 , 两精相搏谓之神。” 《素问·天元纪大论》谓 :“阴阳不测谓之神。”人体先后天两精 经由命门 (肾) 的作用而产生了各种运动变化 , 具有了阴阳属 性 ,化生为命门水火 ,分出了阴阳。再验之于临床实际 ,肾精亏 虚之证所表现的临床症状亦无寒无热 , 肾精亏虚之证所表现 的临床症状亦无寒无热 , 未能分出阴阳属性 , 如男子精少不 育 ,女子经闭不孕 ,小儿五迟五软 ,或未老先衰等 ,治如王旭高 医案谓 :“治先天当求精血之属”,药用紫河车、鹿茸、阿胶、鹿 胶、沙苑子、何首乌、熟地黄、冬虫夏草、胡桃肉、黑豆、黑芝麻 之类。 2 命门水火论 211 命门阐发门之名 ,首见《灵枢·根结》:“命门者 ,目也。” 又如《难经》曰 :“肾两者 , 非皆肾也 , 其左者为肾 , 右者为命 门。”论虽不同 ,其义可通。目被称为命门 ,是由于“神”。目乃 神志所居 ,神气所使。目为神之使 ,神为目之本。神是机体一切 生命活动的体现 , 一身之主宰 , 人体生命的根本 , 但突出体现 于目光 , 目是体现生命的门户 , 故谓之命门 ,《灵枢·大惑论》 曰 :“目者 , 五脏六腑之精也 , 营卫魂魄之所常营也 , 神气之所 生也。”在人体 ,肾藏精主生殖 ,“受五脏六腑之精而藏之”,先 后天两精经命门 (肾) 的作用产生了神 , 即产生了机体的生命 活动 ,故《难经》发展了《内经》命门说 ,其谓 :“命门者 ,诸神精 之所舍 ,原气之所系也 ,故男子以藏精 ,女子以系胞”、“其气与 肾通”。实际上 ,命门即肾 ,肾即命门 ,只不过肾者言其藏其言 其物质 ,命门者言其动言其功用而已 ,如《类经附翼·求正录》 谓 :“是命门总主乎两肾 ,而两肾皆属于命门。故命门者 ,为水 火之府 ,为阴阳之宅 ,为精气之海 ,为死生之窦。” 212 命门水火 : 肾精化生命门水火 ,必须经过命门 (肾) 的作 用 , 强调命门的地位 , 实际上是强调肾在人体生命活动中所起 的特殊重要作用 ,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肾脏象的理论。命门水 火继而变化化生肾之气血阴阳 , 其命门之水化为肾阴 , 命门之 火化为肾阳 , 肾气为命门水中之火所化 , 肾血为命门火中之水 所生 , 同为机体阴阳气血的根本 , 调节机体的代谢及生理活 动。 3 肾之气血阴阳 311 肾气 :肾气由命门水中之火所化 ,系于命门。从《金匮要 略》肾气丸的组成用量可知 ,“此肾气丸纳桂附于滋阴剂十倍 之一 ,意不在补火 ,即生肾气也。”另一方面 ,气可分阴阳 ,《朱 子语类·卷九十四》曰 :“即有此气 , 便分阴阳 , 以此生许多物 事。”《难经·三十七难》说 :“人气内温于脏腑 ,外濡于腠理。” 其温和濡说明气有阴阳两个方面的功能。肾气亏虚时 ,主要表 现为不能固摄之证。故在治疗时 , 也要分清阴阳 ,《灵枢·始 终》曰 :“少气者 , ⋯⋯则阴阳俱不足 , 补阳则阴竭 , 泻阴则阳 脱。”说明气虚是阴阳两方面都不足 ,就物质和功能而言 ,是阴 的物质不足以充定阳的功能 , 故在治疗上不能补阳 , 更不能补 阴 ,必须在滋阴的基础上助阳 ,方如《金匮》肾气丸。但值得指 出的是 ,肾气包括肾阴、肾阳之性 ,可不能说“肾气分阴阳即肾 阴、肾阳”(统编六版《中基》教材) 。 312 肾血 :五脏皆有气血阴阳 ,“肾为血之母”,不管从理论还 是实践来讲 , 肾血都是客观存在的。肾血为命门火中之水所 生 ,火色赤 ,赤化血。但历代诸家都不论 ,诚是有因 ,“女子以肝 为先天”, 男、女两性之生殖之精结合形成胚胎至胎儿出生之 前 , 均赖母方藏血来孕育 , 故不论肾血多论肝血 , 即使肾其华 在发 , 发为血之余 , 亦谓肾气肝血同滋而不论肾血。临床遇血 虚诸症 ,特别是血虚重症 ,补血效果不佳时 ,伤及肾血矣 ,在补 血的基础上加鹿茸粉、肉桂粉少量 , 意在火中生血 , 有促进和 鼓舞血液生成作用 , 可增加疗效。常方如四物汤加鹿茸、肉 桂。 313 肾阴、肾阳 :肾阴主滋润、宁静、成形和制约阳热 ,肾阳主 温煦、运动、兴奋和化气 ,二者为命门水火所在 ,功能协调则肾 能发挥各种功能。肾阴亏虚 , 不能制阳则相火偏亢 , 出现腰膝 酸痛、潮热盗汗、五心烦热等症 , 方若六味地黄丸 ; 肾阳亏虚 , 不能制阴则阴寒内感 , 出现腰膝酸软、畏寒肢冷、性欲减退等 症 , 治当温肾助阳 , 药用仙茅、仙灵脾、巴戟天、补骨脂、海狗 第 1 期 郑国庆 . 肾精、命门水火、肾之气血阴阳辨 ·13 · © 1994-2010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http://www.cnki.net 《素问·方盛衰论》共论六节 ,前三节论阴阳气虚为厥为 梦 ;后三节论诊法 ,涉及持诊之道 ,持诊十度 ,诊之大方和师承 授受 ,为后世望闻问切四诊奠定了理论基础 ,现就《内经》诊法 对祖国医学的贡献探析如下 : 1 持诊之道 《方盛衰论》云“圣人持诊之道 ,先后阴阳而持之”,首先肯 定了持诊不离乎阴阳。大千世界 ,万事万物 ,变幻莫测 ,而规范 于阴阳认识则简单明了。因此《内经》将人体复杂的脏腑功能 活动亦归属于阴阳两大类 , 其病变通过体征、脉舌面等辨识阴 阳的异常变化 , 是诸内形外阴阳交错的必然结果 , 故而提出凡 大医者 (圣人) ,熟知先后阴阳是持诊的根本大法。《内经》以阴 阳学说解释人的整个生命活动 , 正常情况下“阴平阳秘 , 精神 乃治”, 若阳气盛 , 则阴气衰 , 阴气衰并不等于阴气亡 , 否则有 阳无阴则阳无根 ,人和事物则不乎存在。因此人之阴阳之气常 结伴而行 ,这在《方盛衰论》中称之为“阴阳并交”。所谓阴阳并 交者 ,凡阳气先至 (阳气速而为先) ,阴气后至 (阴气缓而后至) 是也。因此在诊病时借助阴阳先后而至或应至而不至的变化 , 是帮助提高诊断疾病的重要依据。可以说“先后阴阳而持之” 是诊法的宗旨和法则 , 在诊断学中有着决定性作用 , 是医家首 先应掌握的内容 ,故有持诊之道之说。 2 诊有十度 《方盛衰论》云“诊有十度 , 度人脉、度脏、度肉、度筋、度 俞 ;度阴阳气 ;度民君卿”。笔者从三个层次认识十度内容 : 211 诊断分部 ,强调脉学 诊断主体在脉、在脏、在肉、在筋、在俞。故又称五度。五度 之中尤其重视脉诊 , 它不仅列在十度之首 , 而在仅后三节的内 容中多次论及“脉动无常”、“脉脱不具”、“按脉动静”,“脉事因 格”等。再结合它篇论述 ,自成脉学理论完整体系。其脉法有七 诊 ,强调三部九候 (见《素问·三部九候论》:“诊常以平旦”,掌 握“持脉之道 , 虚静为保”, 五脏之脉当分博坚软散 , 孕脉之象 和脉合四时阴阳 (见《素问·脉要精微论》) ; 五脏之脉气有其 常数 (见《灵枢·根结篇》) ; 而且四时脏脉又有太过不及 (见 《素问·玉机真脏论》) ;五脏脉之大小缓急滑涩辨病形 (见《灵 枢·邪气脏腑病形篇》) ;脉证死期 (见《素问·大奇论》) ;重点 突出脉无胃气则死和寸口、寸脉诊诸疾 (见《素问·平人气象 论》) 等 ,至于具体脉体脉象表述透彻 ,这些无疑不是脉学之精 华 ,故而重视脉法理在其中矣。《灵枢·邪气脏腑病形篇》认为 望而知病者为明医 , 切而知病者为神医 , 闻而之病者为工医 , 可见切脉知病则能达到神医之境界 , 反之要想成为神医则必 须精通脉学。 其它包括四度 , 诊脏包括五脏六腑、气血津液 ; 诊肉包括 皮毛肌肤 ;诊筋包括筋骨 ;诊俞包括经络俞穴。五度之诊 ,密切 相关 , 互为重要 , 度脉以明五脏六腑气血之阴阳变化 , 度筋俞 以了解形气之盛衰以知脏腑阴阳变化之外在表现 , 诸内形外 阴阳交错度之而明矣。它们之间的关系正如《素问·脉要精微 论》所云“切脉动静 ,而视精明 ,察五色、见五脏 ,有余不足 ,六 第 22 卷 第 1 期 贵阳中医学院学报 No. 1 Vo. 22 ·14 · 2000 年 3 月 J GCTCM March 2000 《素问 ·方盛衰论》诊法探析 徐 兴 国 (四川省渠县人民医院 四川渠县 635200) 关键词 :《方盛衰论》 诊法 肾、丹参、枸杞少量化裁。 4 肾中精气循行特点 411 肾中精气的关系 : 据古代哲学“有形生于无形”的思想 , 肾精为父母肾气之浊者下行而致 ,《管子·心术下》说 :“一气 能变曰精。”因肾气是具有不断运动、活力很强特性的精微物 质 ,故精液排出后 ,肾精之浊者上行 ,复能液化。此符合《素问 ·阴阳应象大论》“故清阳为天 , 浊阴为地 , 地气上为云 , 天气 下为雨 ,雨出地气 ,云出天气”之理 ;亦如《易》之泰卦 [ ] ,阴 升阳降 ,阴阳相应 ,肾天地之机 ,气化为精 ,精亦能化为气 , 人 类故能繁衍生生不息。此与现代医学关于精液的液化机理是 相通的 , 并对精液不液化所致的男性不育症有着极大的指导 意义。(1 ) 412 肾多虚少实论 :《素问·五脏别论》曰 :“所谓五脏者 , 藏 精血而不泻也。”五脏精气绝对不能无故流失。虽肾者主蛰 ,封 藏之本 , 为精之处 , 但肾中精气担任着繁衍后代的重任 , 性腺 成熟后 ,天癸至 ,出现了男子“精气溢泻”的排精 ,女子“月事以 时下”、按期排卵的生理现象。因肾中精气有泻故肾病多虚证 而少实证。 参 考 文 献 1 郑国庆 1 张志远诊治精液不液化经验 1 辽宁中医杂志 , 1998 ,25 (8) :341~342 (收稿日期 :1999 年 9 月)
本文档为【肾精_命门水火_肾之气血阴阳辨】,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899952
暂无简介~
格式:pdf
大小:86KB
软件:PDF阅读器
页数:3
分类:
上传时间:2010-09-07
浏览量: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