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社会体育专业课程简介

社会体育专业课程简介

举报
开通vip

社会体育专业课程简介大学生电脑主页 —— dxsdiannao.com —— 大学生的百事通 第一篇 社会体育专业课程简介、教学大纲、考试大纲 《社会体育导论》 【本文由大学生电脑主页[ www.dxsdiannao.com ] — 大学生的百事通 收集整理】 (四年制本科用) · 课程简介 《社会体育导论》是社会体育专业本科学生的导论性课程。本课程主要使学生了解社会体育及其相关理论知识,培养学生社会体育活动的指导和管理能力,树立牢固的专业思想。 · 教学大纲 一、制定本大纲的依据 本教学大纲是根据体育学院...

社会体育专业课程简介
大学生电脑主页 —— dxsdiannao.com —— 大学生的百事通 第一篇 社会体育专业课程简介、 教学大纲 职业生涯规划教学大纲中式烹调师教学大纲家畜饲养工教学计划新概念3教学大纲1小学数学教学大纲 、考试大纲 《社会体育导论》 【本文由大学生电脑主页[ www.dxsdiannao.com ] — 大学生的百事通 收集整理】 (四年制本科用) · 课程简介 《社会体育导论》是社会体育专业本科学生的导论性课程。本课程主要使学生了解社会体育及其相关理论知识,培养学生社会体育活动的指导和管理能力,树立牢固的专业思想。 · 教学大纲 一、制定本大纲的依据 本教学大纲是根据体育学院《社会体育专业本科教学 计划 项目进度计划表范例计划下载计划下载计划下载课程教学计划下载 》教学目标和教学时数为依据,以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7月《社会体育导论》为教材制定的。 二、目的任务 通过社会体育导论理论基础知识的学习,让学生了解社会体育的目的、任务以及地位和功能,树立牢固的专业思想。掌握社会体育活动的原则、内容和方法,培养学生社会体育活动的指导能力和管理能力。 三、课程类型: 1.课程编号:091101 2.课程性质:必修课 3.适用专业:社会体育 4.课程学时/学分:32学时 / 2学分,其中理论教学24学时 / 1.5学分,实践教学8学时 /0.5学分。 5.先修课程:无 四、教学内容及学时数分配比例 教学内容(章次) 理论 实践 百分比 绪论 2 6.25 第一章 社会体育概论 1 3.13 第二章 社会体育与社会进步 2 6.25 第三章 我国社会体育的目的与任务及地位和功能 1 3.13 第四章 社会体育参与 2 6.25 第五章 影响社会体育发展的因素 3 9.38 第六章 社会体育活动原则、内容与方法 3 9.38 第六章 实践课:健身方法 设计 领导形象设计圆作业设计ao工艺污水处理厂设计附属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清扫机器人结构设计 2 6.25 第七章 社会体育活动的分类指导 3 9.38 第七章 实践课:社会体育研究 2 6.25 第八章 社会体育管理的内容 2 6.25 第八章 实践课:社会体育经营管理研究 2 6.25 第九章 社会体育管理的方法 4 12.5 第九章 实践课:社团管理 2 6.2.5 第十章 社会体育机构 1 3.13 合 计 24 8 100% 五、教学内容与知识点 绪论 1、 建立社会体育科学的必要性(重点) 2、社会体育学科的研究对象(重点) 3、社会体育学科的研究方法(重点) 4、社会体育学科的发展前景(了解) 第一章:社会体育概述 第一节:社会体育的概念体系 一、社会体育的概念(重点) 二、与社会体育相关的概念(了解) 第二节:社会体育的产生与发展 1、 中国社会体育发展简况(了解) 2、 我国社会体育发展现状(重点) 3、 国外大众体育发展简况(重点) 4、 当代国外大众体育发展状况(重点) 5、 我国社会体育的未来(重点) 第二章:社会体育与社会进步 第一节:社会体育与生产方式 1、 生产方式(了解) 2、 工业社会和知识经济社会的生产方式(了解) 3、 生产方式对社会体育的影响(重点) 4、 社会体育对生产方式的作用(重点) 第二节:社会体育与生活方式 1、 生活方式中影响社会体育的要素(重点) 2、 生活方式的转变向社会体育提出的问题(重点) 3、 提倡健康的生活方式(了解) 4、 第三节:社会体育与大众健康(重点) 1、 健康的概述 1、 健康的定义 2、 健康的标准 3、 健康的社会性 2、 体质概述 1、体质的概念(重点) 2、体质的指标(重点) 3、体质的民族性(了解) 3、 亚健康概述(重点) 1、 健康程度的分类 2、 亚健康的定义 3、 引起亚健康的主要原因 四、亚健康与社会体育(重点) 第四节:社会体育与社会文化 1、 社会体育与企业文化建设(了解) 2、 社会体育与社区文化建设(了解) 3、 社会体育与大众文化(了解) 第三章:我国社会体育的目的与任务以及地位与功能 第一节:我国社会体育的目的与任务 1、 确定我国社会体育的目的与任务的依据(了解) 2、 我国社会体育的目的(重点) 3、 我国社会体育的任务(重点) 4、 实现我国社会体育的目的与任务的基本要求(重点) 五、实现我国社会体育的目的与任务的基本途径 第二节:社会体育的地位与功能 1、 社会体育的地位(重点) 2、 社会体育的功能(重点) 第四章:社会体育参与 第一节:社会体育参与概述 1、 社会体育参与的概念(了解) 2、 社会体育参与的特点(重点) 3、 社会体育参与的意义(了解) 四、社会体育参与的形式(重点) 第二节:影响社会体育参与的基本因素(重点) 一、影响社会体育参与的个体因素 二、影响社会体育参与的外部因素 第三节:体育人口概述 1、 体育人口的概念(重点) 2、 体育人口的判定标准(了解) 3、 我国体育人口的基本状况(了解) 4、 体育人口参与体育活动的情况(了解) 5、 我国人口参与体育活动的效果评价(重点) 6、 我国体育人口状况的评价(了解) 第四节:非体育人口(重点) 1、 准体育人口的一般情况 2、 不参加体育活动人群的一般情况 第五章:影响社会体育发展因素 第一节:影响社会体育发展的宏观因素 1、 政治(了解) 2、 经济(重点) 3、 文化(了解) 4、 传播媒介(重点) 第二节:影响社会体育发展的中观因素 1、 体育体制(重点) 2、 体育管理水平(了解) 3、 社会体育指导员(了解) 4、 场地设施(了解) 第三节:影响社会体育发展的微观因素(重点) 1、 家庭 2、 受教育程度 3、 经济条件 4、 体育观念和需求因素 5、 个人的身体状况 6、 个人生活方式 7、 交际圈 第六章:社会体育活动原则、内容与方法 第一节:社会体育活动的原则(重点) 1、 以人为本的原则 2、 科学求实的原则 第二节:社会体育活动的内容 1、 健身类体育活动(了解) 2、 康复类体育活动(重点) 1、 康复类体育的特点 2、 康复类体育活动的适应症及禁意 3、 康复类体育活动的手段和方法 3、 休闲类体育活动(重点) 1、 休闲类体育的特点 2、 休闲类体育的作用 3、 休闲类体育的分类 4、 休闲类体育开展的原则 第三节:社会体育活动练习方法(重点) 1、 重复练习法 1、 重复练习法及其特点 2、 重复练习法的作用 3、 重复练习法的分类 2、 持续练习法 3、 变换练习法 4、 间歇练习法 第四节:社会体育活动指导方法(重点) 1、 讲解法 2、 示范法 3、 预防和纠正错误法 4、 练习中的保护与帮助法 实践课1:1、试设计一组变换远动负荷练习? 第七章:社会体育的分类指导 第一节:社会体育的人群分类 1、 妇女体育(重点) 1、 女性的解剖生理特点 2、 妇女体育的特点 3、 影响我国妇女参与体育的因素 4、 女子体育健身一般原则 5、 女子体育健身 2、 老年人体育(重点) 1、老年人的身心特征 2、老年人体育特点 3、老年人体育锻炼的原则 4、老年人健身体育的指导原则 6、 老年人常用体育锻炼方法 3、 残疾人体育(重点) 1、 残疾人健身锻炼指导 2、 指导残疾人进行健身锻炼应注意的问题 第二节:社会体育的社会组织分类 1、 社区居民体育 1、 社区居民体育的功能(了解) 2、 我国社区居民体育的基本特征(重点) 3、 我国社区居民体育兴起的时代背景(了解) 4、 我国社区居民体育的现状(重点) 5、 我国社区居民体育发展的制约因素与对策(重点) 2、 企事业职工体育 1、 职工体育的意义(了解) 2、 体育的形式(了解) 3、 职工体育的组织范围(了解) 4、 职工体育的发展概况(了解) 5、 当前我国职工体育的特点与改革(重点) 3、 农村体育 1、农村体育的概念和意义(了解) 2、农村体育的特点(重点) 3、 我国农村体育的主要管理组织(了解) 4、改进农村体育工作的措施(重点) 4、 家庭体育(重点) 1、 家庭体育的特点 2、 我国家庭体育现状 3、 我国家庭体育发展趋势及对策 实践课2:1、通过查资料对你所在乡镇(或社区的)群众体育现状做一了解 并对群众体育工作提出改进措施或体会。 2、 通过查资料看看我国社区体育现状如何?如何进一步促进社区体育的发展?结合所学专业对我国社区体育发展提出自己的看法。 第八章:社会体育管理的内容 第一节:社会体育人员管理 1、 对参与者进行管理 1、 对参与者进行管理的意义(了解) 2、 参与者的类型(了解) 3、 对参与者管理的原则(重点) 4、 对社会体育参与者管理的方法(重点) 2、 对社会体育指导员的管理 1、 社会体育指导员的职业道德(重点) 2、社会体育指导员的培训(了解) 3、社会指导员的考核决定(了解) 4、社会指导员的工作要求(了解) 3、 对管理者的管理(重点) 1、 发现与考察管理人才 2、 确立管理人才的标准 3、 管理人才的使用 4、 正确对待管理人才 第二节:社会体育财务管理 1、 经费来源(了解) 2、 经费使用(重点) 3、 经费使用的监督(了解) 第三节:社会体育物质管理 1、 体育场馆的经营 1、 我国体育场馆设施的现状(了解) 2、 体育场馆经营的原则(重点) 3、 场馆经营与群众体育关系(重点) 4、 提高经营效率(重点) 2、 体育场馆设施的管理 1、 建设管理(了解) 2、 维护管理(了解) 3、 使用管理(重点) 第四节:社会体育信息管理 1、 体育信息管理 1、 分类(了解) 2、 社会体育信息的重要作用(重点) 2、 体育信息的传播(了解) 3、 体育信息的收集与管理(了解) 第五节:社会体育社会问题处理 1、 体育社会问题(了解) 2、 社会体育的原因分析(重点) 3、 社会体育社会问题的解决(重点) 实践课3:1、我国的体育场馆设施现状怎样?如何科学经营和管理? 2、你认为目前社会体育出现的一些问题的原因是什么?怎样解决? 第九章:社会体育管理的方法 第一节:社会体育管理的法律方法 1、 社会体育有关法规(了解) 2、 法律方法的利弊分析(了解) 3、 使用法律方法的注意事项(重点) 4、 第二节:社会体育管理的经济方法(重点) 1、 经济方法的作用 2、 经济方法的局限性 3、 经济方法的选择 第三节:社会体育管理的计划方法(重点) 1、 社会体育管理计划 2、 社会体育管理计划的制定 第四节:社会体育管理的行政方法(重点) 1、 行政方法与其作用 2、 体育行政方法的优缺点 3、 使用行政方法的要求 第五节:社会体育的社团管理(重点) 1、 中国体育社团现状 2、 社团在社会体育管理中的作用 3、 对体育社团的管理 第六节:社会体育的标准化管理(重点) 一、社会体育的标准化管理的条件 3、 实现社会体育管理的标准化 实践课4:1、对你周围体育社团做一次了解,了解它们是如何进行标准化管理? 第十章:社会体育机构 第一节:体育行政机构(了解) 第二节:社会体育社会团体 1、 体育社团概述(重点) 2、 社会体育社团分类(了解) 第三节:社会体育企业 1、 社会体育企业概述(了解) 2、 社会体育企业与体育市场(重点) 3、 社会体育企业经营活动的意义(重点) 4、 社会体育企业经营活动的特点(重点) 5、 社会体育企业经营活动及其过程(重点) 6、 社会体育企业经营开发的要求(重点) 六、考试方式及要求 (一)、方式:考试方式采用平时作业、实践报告和期末闭卷笔试、综合评定相结合的方式。 成绩评定: 1、平时作业和实践报告 30% 2、期末考试 60% 3、 综合评定:10% 4、 考勤按《社会体育专业本科课程考核工作条例》第十八条执行。 (二)、要求: 1、要布置和检查各章节的作业题、实践报告完成的情况,作为平时成绩。 2、闭卷考试主要是检查学生对教学基本内容掌握的情况。 七、教材及参考书目 1、教材:《社会体育导论》卢元镇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4年7月 2、《群众体育学》 编写组 人民体育出版社1990年6月 3、《终身体育》 王则珊编 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 1994年5月 4、《中国体育社会学评说》卢元镇编 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 2003年1月 5、《社会体育学》卢元镇主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2年8月 · 考试大纲 一、课程编号:091101 二、课程类型: 1、课程性质:必修课 2、适用专业:社会体育 3、课程学时/学分:32学时 / 2学分 4、选修课程:无 三、概述 (一)考试目的: 考察学生对社会体育的基本概念、目的、任务、地位、功能以及社会体育活动的原则、内容、方法,社会体育活动的分类指导,社会体育管理的内容、方法掌握的程度是否达到教学大纲的要求。 (二)考试基本要求: 1、掌握社会体育的概念体系,了解社会体育的产生、发展和前景。 2、了解社会体育与生活方式、大众健康的关系。 3、掌握我国社会体育的目的与任务、地位与功能。 4、了解影响社会体育参与的基本因素、体育人口相关知识。 5、了解影响社会发展的宏观、中观和微观因素,能正确分析社会体育发展中的各种现象。 6、掌握社会体育活动原则、内容与方法,能制定科学的健身计划,能正确指导健身。 7、掌握社会体育的人群分类方法,掌握不同人群的健身原则、锻炼方法以及不同人群的健身指导原则。掌握社区体育、家庭体育。 8、 掌握社会体育管理的内容和管理方法,能利用所学知识对锻炼者、指导者和管理者实施管理、处理社会体育社会问题。能制定社会体育管理计划。 9、了解社会体育机构的组成、社会体育社会团体的分类,掌握社会体育企业经营活动的意义、特点、过程。 四、考试形式: 1、平时作业和实践报告 30%; 2、期末考试 60%; 3、综合评定:10% ; 4、考勤按《社会体育专业本科课程考核工作条例》第十八条执行。 评分采用百分制,总评成绩60分为及格。 五、考试内容及范围: ㈠ 社会体育概述 1、社会体育的概念体系; 2、社会体育的产生与发展; (二)社会体育与社会进步 1、社会体育与生活方式。 2、社会体育与大众健康。 (三)我国社会体育的目的与任务以及地位与功能 1、我国社会体育的目的与任务,实现我国社会体育的目的与任务的基本要求与基本途径。 2、社会体育的地位与功能; (四) 社会体育参与 1、社会体育参与的概念、特点和形式; 2、影响社会体育参与的基本因素; 3、体育人口的概念、判定标准以及其参与体育活动的效果评价; 4、非体育人口的一般情况; (五) 影响社会体育发展的因素 1、影响社会体育发展的宏观因素; 2、影响社会体育发展的中观因素; 3、影响社会体育发展的微观因素; (六) 社会体育活动的原则、内容与方法 1、社会体育活动的原则。 2、社会体育活动的内容; 3、社会体育活动的练习方法; 4、社会体育活动的指导方法; (七)体育活动的分类指导 1、社会体育的人群分类,妇女、老年人和残疾人体育的特点、指导原则、指导方法。 2、社区体育,家庭体育。 (八)社会体育管理的内容 1、对社会体育参与者管理的意义、原则和方法,社会体育指导员的职业道德及工作要求,管理人才的标准和使用。 2、社会体育经费来源、使用和监督。 3、体育场馆经营的原则、方法,体育场馆设施的管理。 4、社会体育信息使用。 5、体育社会问题的概念、特点、原因及其解决办法。 (九)社会体育管理的方法 1、社会体育管理的法律体系,社会体育管理的法律方法的利弊及注意事项。 2、社会体育管理的经济方法的特点、作用、方法及运用。 3、体育计划的概念、内容性质、作用,制定体育计划的依据、原则、程序和方法。 4、社会体育管理的行政方法的特点、方式及有缺点,行使社会体育管理的行政方法的要求。 5、社团在社会体育管理中的作用,对体育社团的有效管理。 6、社会体育管理的标准化管理。 (十)社会体育机构 1、体育行政机构系统。 2、社会体育社会团体的概念、分类。 3、社会体育企业经营活动的特点、意义、过程与要求。 六、考试对象: 适合社会体育专业的本科学生。 《体育概论》 (四年制本科用) · 课程简介 体育概论是从体育理论中分化出来的一门新兴学科,是体育专业院校的一门专业基础理论课。它主要从宏观上、整体上研究体育的基本特征和发展规律。 · 教学大纲 一、制定本大纲的依据 本教学大纲是根据体育学院《社会体育专业本科教学计划》教学目标和教学时数为依据,以高等教育出版社1995年3月第一版《体育概论》为教材制定的。 二、目的任务 培养学生对体育的整体认识,掌握体育的基础理论与国家体育的宏观政策、方针,了解国内外体育的动态和未来体育的发展趋势,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学校体育、社会体育打好基础,树立牢固的专业思想,增强从事体育工作的事业心。 三、课程类型: 1.课程编号:091105 2.课程性质: 必修课 3.适用专业:社会体育 4.课程学时/学分16学时/1学分,其中理论教学16学时/1学分。 5.先修课程:无 四、教学内容及学时数分配比例 教学内容(章次) 讲授(学时) 百分比 绪论 1 6.25% 第一章 体育的本质 4 25% 第二章 我国体育的目的任务 3 18.75% 第三章 体育体制 2 12.5% 第四章 体育手段 3 18.75% 第五章 体育科学 2 12.5% 第六章 国际体育 1 6.25% 合 计 16 100% 五、教学内容与知识点 绪 言 [目的要求]: 依据《体育概论》课程的特点和所负使命,了解其研究对象和研究内容;课程建设应注意的问题,掌握本课程的教学目标和任务及学习的基本方法。 [讲授内容]: 一、体育概论研究对象及研究内容 (重点) 二、体育概论的发展; (一般) 三、《体育概论》课程建设过程中的问题 (一般) 四、体育概论课程的教学目标和任务 (重点) 五、体育概论的重要性及学习方法。(一般) 第一章 体育的本质 [目的要求]: 了解体育及体育的本质;在认识体育与诸事物的关系中,掌握体育的根本性质,明确体育的完整概念。 [讲授内容]: 第一节 体育的产生与发展 一、体育的产生。(一般) 二、体育的发展。(一般) 第二节 体育与人的身心发展 一、影响人的身心发展的基本因素。(一般) 二、体育与人的身心发展关系。(重 点) 第三节 体育与诸社会现象的关系 (重 点) 一、体育与社会生产力。 二、体育与社会政治、经济 制度 关于办公室下班关闭电源制度矿山事故隐患举报和奖励制度制度下载人事管理制度doc盘点制度下载 。 三、体育与军事。 四、体育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第四节 体育的概念 —、体育概念的历史演变;(一般) 二、体育的基本概念; (一般) 三、体育概念的构成体系。 (一般) 第五节 体育的功能 (重 点) —、教育功能 二、健身娱乐功能; 三、培养竞争意识功能。 第六节 体育的科学理论 (一般) —、体育的哲学基础; 二、体育的系统科学基础; 三、体育的教育学基础; 四、体育的社会学基础; 五、体育的心理学基础; 六、体育的生物学基础。 第二章 我国体育的目的任务 [目的要求]: 了解我国体育目的任务的主要内容、实施途径和基本要求,了解我国和世界体育的发展动态和前景。 [讲授内容]: 第一节 体育目的任务的概述 一、制定体育的任务的意义;(一般) 二、体育目的任务的社会性和历史性。(重 点) 第二节 我国体育的目的任务 (重 点) 一、确定我国体育目的任务的依据 二、我国体育的目的。 三、我国体育的任务。 第三节 实现我国体育目的任务的基本途径与要求 (重 点) 一、实现我国体育目的任务的基本途径。 二、实现我国体育目的任务的基本要求。 第四节 面向21世纪的我国体育 (重 点) 一、新世纪的体育目标。 二、我国体育的发展方向 第三章 体育体制 [目的要求]: 了解体育体制的概念,各国体育体制类型,我国体育体制的特点、内容、制度和法规,能结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体育体制的要求,了解我国体育体制改革的主要趋向。 [讲授内容]: 第一节 体育体制的一般概述 一、体育体制的概念。(一般) 二、体育体制的分类。(一般) 第二节 我国的体育体制 一、我国体育体制的特点。(重 点) 二、我国体育体制的基本内容。(重 点) 第三节 我国体育体制的改革 (重 点) 一、改革体育组织领导机构。 二、体育体制改革要注重法制建设。 三、体育体制改革要大力发展体育现场。 第四章 体育手段 [目的要求]: 了解体育手段的概念和特点;掌握运动动作的结构及要素;掌握运动动作的质量评定基本要求。 [讲授内容]: 第一节 体育手段概述 一、体育手段的概念。(重 点) 二、体育手段的分类(一般) 第二节 运动动作的结构 一、运动动作概念。(重 点) 二、运动动作的技术基础和技术细节。(重 点) 第三节 运动动作的要素 (重 点) 一、运动动作的基本要素(重 点) 二、运动动作要素的特征。(重 点) 第四节 运动动作的分类和运用 一、动作的分类(重 点) 二、动作分类的选择和运用原则。(重 点) 第五节 运动动作的质量评定和运用要求 一、运动动作质量和效果的评定标准 (重 点) 二、运用运动动作的基本要求(重 点) 第五章 体育科学 [目的要求] 了解体育科学的形成和现代体育科学发展的特征及科学分类、科学体系结构的基本知识;掌握体育科学的性质,能结合实际分析体育科学在我国体育事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讲授内容]: 第一节 体育科学的形成和发展 —、近代体育科学的形成。(一般) 二、体育科学发展的整体化趋势。(重 点) 三、体育科学研究密切联系体育实践并为实践服务。(重 点) 四、我国体育科学发展概况。(一般) 第二节 体育科学的性质和体系 —、体育科学的性质。(一般) 二、体育科学体系的学科分类与结构。(重 点) 第三节 体育科技在发展我国体育事业中的作用 一、体育科技在体育事业发展中的作用(重 点) 二、“科技兴体”的基本要求(一般) 第六章 国际体育 [目的要求]: 了解现代体育的国际化及开展国际体育的意义,国际体育组织及主要竞赛活动;掌握我国开展国际体育的原则。 [讲授内容]: 第一节 国际体育概述 一、现代体育的国际化。(一般) 二、国际体育的合作与分工。(一般) 第二节 我国开展国际体育活动简况和原则 一、我国开展国际体育活动简况。(一般) 二、我国开展国际体育交往的原则。(重 点) 第三节 国际体育组织与竞赛 一、国际体育组织(一般) 二、体育竞赛(一般) 六、考试方式与要求 本课程考核分作业与期末考试两部分。作业:20%;期末考试:80%。 七、完成本大纲的基本要求和措施 (一)以教师讲授为主,结合课堂讨论和自学课外参考资料。 (二)作业以小型论文的形式为主。 八、教材及主要参考书 1、教材:《体育概论》 体育概论教材编写组 高等教育出版社社 1995年3月第一版 2、 全国体院通用教材《体育概论》,人民体育出版 3、《中国体育概论》编写组,《中国体育概论》,1992年 · 考试大纲 一、课程编号:091105 二、课程类型: 课程性质:必修课 适用专业:社会体育 课程学时/学分:16学时 / 1学分,其中理论教学16学时 / 1学分。 先修课程:无 三、概述: (一)考试目的: 考察学生对体育的本质、特点、功能作用、体育的基本手段等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的掌握情况,考察学生对我国体育体制的特点、内容、制度和法规的了解是否达到教学大纲的要求,并考察学生利用所学知识分析体育现象、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考试基本要求: 1、掌握体育的本质、特点和功能作用; 2、掌握体育对人的身心发展的作用,了解体育的发展趋势以及体育与诸社会现象间的关系。 3、掌握我国体育目的任务的主要内容、实现途径和基本要求,了解我国体育的发展趋势。 4、掌握体育体制,我国体育体制的特点、内容、制度和法规,我国体育体制改革的方向。 5、了解体育手段的概念和分类,掌握运动动作的结构、运动动作要素,能分析具体动作,评定动作质量。 6、了解现代体育科学发展的主要特征,了解体育科学体系。 7、了解开展国际体育活动的意义及我国开展国际体育交往的原则。 四、考核形式: 本课程考核分两部分: 理论考试:考试为闭卷笔试方式,考试时间为120 分钟,卷面以100分出题,占总成绩的80%; 作业和能力:20分,占20%。 评分采用百分制,总评成绩60分为及格线。 五、考试内容及范围: (一) 体育的本质 1、体育的概念,体育的本质、特点和功能作用; 2、体育对人的身心发展的作用,体育与诸社会现象间的关系。 3、现代体育的构成及其发展趋势。 (二) 体育的目的任务 1、体育目的任务,我国体育目的任务的主要内容。 2、实现我国体育目的任务的途径和基本要求。 3、新世纪我国体育的目标及发展趋势。 (三)体育体制 1、体育体制及其分类 2、我国体育体制的特点、内容、制度和法规 3、我国体育体制改革的方向。 (四)体育手段 1、体育手段及其分类。 2、运动动作,运动动作的技术基础和技术细节。 3、运动动作要素,运动动作基本要素,运动动作要素的特征。 4、运动动作质量和效果评定,运用运动动作的基本要求。 (五)体育科学 1、体育科学发展的主要特征,体育科学体系 (六)国际体育 1、开展国际体育活动的意义 2、我国开展国际体育交往的原则 六、考试对象:社会体育专业本科学生。 《体育心理学》 (四年制本科普修用) · 课程简介 本课程是针对社会体育专业本科学生开设的体育运动心理学课程。该课程重点地向学生传授体育运动心理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即培养学生如何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去分析、解决实际中所存在问题的能力的一门课程。 · 教学大纲 一、制定本大纲的依据 根据教育部体育院系课程设置和课时安排及重庆邮电学院体育学院四年制《社会体育专业本科教学计划》和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祝蓓里主编的《体育心理学》普通高等教育“九五”国家教委重点教材制定本大纲。 二、目的任务 1.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对运动领域里所存在的心理问题有总体上的认识。 2. 掌握体育运动心理学的基本知识、概念。 3.培养学生能运用所学的心理学知识去解决实际中所存在的心理问题。 三、课程类型: 1.课程编号:091104 2.课程性质: 必修课 3.适用专业:社会体育 4.课程学时/学分:32学时 /2学分,其中理论教学32学时 /2学分。 5.先修课程:无 四、教学内容及学时数分配比例 教学内容 学时数总数 比例 体育运动心理学概述 运动动力因素 运动领域的认知问题 注意 运动技能 心理训练 运动能力的个体差异 运动损伤所存在的心理问题 锻炼心理 教师心理 2 6 4 2 4 4 2 2 4 2 6.25% 18.75% 12.5% 6.25% 12.5% 12.5% 6.25% 6.25% 12.5% 6.25% 合计 32 100 五、教学内容与知识点 (一).体育运动心理学概述(2学时) 重点:1.体育运动心理学的概念 1.体育运动心理学的任务 一般:1.心理学的实质 1.心理学的几大流派 1.体育运动心理学的发展历程 (二).运动动力因素(6学时) 1.动机问题(2学时) 重点:1.1动机的含义 1.2动机种类 1.3体育运动动机的培养 一般:1.1动机与需要、目的的关系 1.2驱力与诱因 1.3动机理论 2.应激与焦虑(2学时) 重点:2.1应激与焦虑的概念 2.2应激的生理、心理性反应 2.3焦虑的分类 2.4体育学习焦虑的控制 一般:2.1应激的诱发原因 2.2认知评价在应激过程中的作用 2.3焦虑理论与体育成绩的关系 3.归因(2学时) 重点:3.1归因的4个维度 3.2习得性无助 3.3归因方法 一般:3.1控制点 (三).运动领域的认知问题(4学时) 1.感知觉和记忆(2学时) 重点:2.1运动活动与知觉的基本规律 2.2运动活动中的记忆问题 一般:1.1 感觉、知觉和记忆的概念 2.运动思维(2学时) 重点:1.1操作思维的概念 1.2问题解决的特点 一般:创造思维 (四)注意(2学时) 重点:1.注意方式 2.体育竞赛中注意的指向 一般:1.注意的概念 2.注意的分配特点 (五)运动技能(4学时) 重点:1.运动技能的分类 2.运动技能形成的阶段 3.运动技能形成的途径和其相互作用 一般:1.运动技能概述 (六)心理训练(4学时) 重点:1.目标设置与放松训练 2.表象训练与注意训练 一般:1.暗示训练 2.模拟训练 (七)运动能力的个体差异(2学时) 重点:体育运动中学生的个别差异 一般:1.运动能力的差异 2.体育学习对智力的要求及其个别差异 (八)运动损伤所存在的心理问题(2学时) 重点:运动损伤的心理原因和心理反应 一般:过度训练与心理耗竭 (九)锻炼心理(4学时) 重点:1.获得较大的心理效益的锻炼方式 2.与身体活动有关的心理健康效益 一般:1.身体锻炼对心理健康产生的副作用 2.锻炼行为理论 (十)教师心理(2学时) 重点:1.了解体育教师的心理特点 2.掌握培养体育教师心理素质的方法 一般:教师的心理特点 六、考核 理论:统一闭卷笔试,内容为上课所学习的理论知识。占总成绩的70%。 作业:作业20% 综合评定:10%,如平时表现。 考勤倒扣分方法,即全勤不扣分,但缺勤则从总得分中扣分,扣分总共不超过20分。 七、教材和参考书 1、教材:《体育心理学》 祝蓓里 季浏 编著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0年5月第1版 普通高等教育“九五”国家教委重点教材 2、《体育心理学》 马启伟 主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6年4月第1版 · 考试大纲 一、课程编号:091104 二、课程类型: 课程性质: 必修课 适用专业:社会体育 课程学时/学分:32学时 / 2学分。 先修课程:无 三、概述: 1、考试目的: 考察学生对体育运动心理学的基本知识和概念的掌握,考察学生是否能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于实践中。 2、考试基本要求: ①了解体育运动心理的过去、现在以及未来 ②了解体育运动中所存在的心理问题 ③掌握体育运动心理学中心理术语的概念 ④掌握体育运动心理学中的基本理论知识 ⑤能够把所学的理论知识运用于实践 四、考核形式 理论:统一闭卷笔试,内容为上课所学习的理论知识。占总成绩的70%。 作业:作业20% 综合评定:10%,如平时表现。 考勤倒扣分方法,即全勤不扣分,但缺勤则从总得分中扣分,扣分总共不超过20分。 评分采用百分制,总评成绩60分为及格线。 五、考试内容及范围: (一) 体育运动心理学概述 5% 1、心理学的概念 2、运动心理学的概念 3、运动心理的任务 (二) 运动的动力因素 20% 1、动机概念、种类和体育运动动机的培养和激发 2、应激与焦虑的概念和体育学习焦虑的控制 3、归因的4个维度、习得性无助和归因的方法 (三)运动领域的认知因素 20% 1、感觉、知觉和记忆的概念 2、运动活动与知觉的基本规律 3、运动活动中的记忆问题 (四)注意 10% 1、注意方式 2、体育竞赛中注意的指向 (五)运动技能 30% 1、 运动技能的分类和运动技能形成的阶段 2、 运动技能形成的途径和其相互作用 (六)锻炼心理 10% 1、 获得较大的心理效益的锻炼方式 2、 与身体活动有关的心理健康效益 (七)教师心理 5% 1、 体育教师的心理特点 2、 培养体育教师心理素质的方法 六、考试对象:社会体育专业本科学生。 《体育绘图》 (四年制本科普修用) · 课程简介 体育绘图是针对社会体育专业本科学生开设的课程。该课程是一门以绘画基础理论为指导,重点阐述体育绘图的分类、人体运动动作绘图方法的一门基础理论课。 · 教学大纲 一、制定本大纲的依据 本教学大纲是根据体育学院《社会体育专业本科教学计划》教学目标和教学时数为依据,以高等教育出版社雷咏时编写的《体育绘图》(2002年8月第一版)为教材制定的。 二、目的任务 1、通过体育绘图的学习,让学生了解体育绘图的形成、发展、概念、意义、内容、特点作用; 2、掌握体育绘图的基础理论, 掌握人体动作单线图的绘画技能(包括徒手体操,大柴棒图法的正投影图,透视图及运动技术的优美曲线图)场地器材图及上课的组织教学图的画法,技术挂图,投影仪器,幻灯片的绘制方法; 3、能在 教案 中职数学基础模块教案 下载北师大版¥1.2次方程的根与系数的关系的教案关于坚持的教案初中数学教案下载电子教案下载 、健身指导以及教学中广泛地运用体育绘图知识,丰富教学方法。 三、课程类型: 1.课程编号:091203 2.课程性质: 限选课 3.适用专业:社会体育 4.课程学时/学分:16学时 /1学分,其中理论教学16学时 / 1学分。 5.先修课程:无 四、教学内容及学时数分配比例 教学内容(章次) 讲授(学时) 百分比 第一章 绪论 0.5 3.13% 第二章 绘图工具的选择与运用 0.5 3.13% 第三章 体育动作简图基本知识 1 6.25% 第四章 单线条图的基本画法 3 18.75% 作业讲解 1 6.25% 第五章 人体各部分的画法 2 12.5% 作业讲解 1 6.25% 第六章 单线条的表现技巧 0.5 3.12% 第七章 体块人图的画法 0.5 3.12% 第八章 队列队形绘图 2 12.5% 第九章 体育场地、器械简图的画法 1 6.25% 第十章 体育教学组织图的画法 1 6.25% 作业讲解及复习 2 12.5% 合 计 16 100% 五、教学内容与知识点 第一章 绪言 了解体育绘图的意义,内容及其作用。了解体育绘图的分类和特点。 第2章 绘图工具的选择与运用 了解并能正确选择绘画用具。 第三章 体育动作简图基本知识 掌握人体与人体动作的比例关系,了解人体各关节运动方向与幅度,并能运用人体与人体动作的比例关系、人体各关节运动方向与幅度绘制简单动作。 第一节:体育绘图的学习方法 一、了解体育绘图的学习方法 第二节:人体及人体动作的比例关系 一、人体各部分的比例。(重点) 二、人体运动比例变化。(重点) 三、绘制几种徒手操中不同姿势的动作。(重点) 第三节:人体各关节的运动方向与幅度 一、了解人体各关节的运动规律。 第四章 单线条图的基本画法 了解比例横格在画图中的运用,掌握单线条图的图例与画图顺序,掌握不同面的图、火柴棍图的画法以及透视原理。 第一节:比例横格在画图中的运用 一、了解比例横格法中人体各部分的比例 第二节:单线条图的图例与画图顺序 一、单线条图的常用图例。(重点) 二、单线条图的画图顺序。(重点) 第三节:正面图与背面图的画法 一、正面图的表现范围。(了解) 二、正面图的参照依据。(了解) 三、正面图的画法。(重点) 四、正面图的画法。(重点) 第四节:侧面图的画法 一、侧面图的表现范围。(了解) 二、侧面图的参照依据。(了解) 三、侧面图的画法。(重点) 第五节:斜面图的画法 一、斜面图的表现范围。(了解) 二、斜面图的参照依据。(了解) 三、斜面图的透视原理。(重点) 四、斜面图的画法。(重点) 第六节:斜视侧面图与俯视、仰视正面图的画法 一、斜视正面图画法。(重点) 二、斜视、仰视正面图的画法。(重点) 第七节:火柴棍图的画法 一、正面图的画法。(重点) 二、侧面图的画法。(重点) 三、几种其他形式的火柴棍图的画法。(重点) 第五章 人体各部位的画法 掌握各种动作中人体各部分的画法。 第一节:头部动作变化的画法 一、透视中的各种头部动态。(了解) 二、抬头动作的画法。(重点) 第二节:上肢动作变化的画法 一、上肢动作变化的画法。(重点) 二、前臂动作变化的画法。(重点) 第三节:下肢动作变化的画法(重点) 一、各种步行变化的画法 二、踢腿、摆腿动作变化的画法 三、蹲、跪、跳跃动作变化的画法 第四节:躯干动作变化的画法(重点) 一、体前曲动作的画法 二、体后曲动作的画法 三、体侧曲动作变化的画法 四、体转动作变化的画法 五、体绕环动作变化的画法 第六章 单线图的表现技巧 进一步提高单线图的表现力与绘图水平。 第一节:单线图的快速画法。(了解) 第二节:单线图的写生技法。(了解) 第七章 体块图的画法 介绍体块图的画法。 第八章 队列队形绘图 了解队列队形场地及其符号表示,掌握队列队形变换图的表示,掌握团体操队形及变化、表示。 第一节:队列队形场地及符号表示 一、队列队形场地。(了解) 二、队列队形场地符号表示。(重点) 第二节:队列练习变换图的表示 一、教学队形表示法。(重点) 二、原地队形变换图。(重点) 第三节:队形练习变换图的表示 一、图形行进。(重点) 二、行进间队形变换。(重点) 第四节:团体操队形变化 一、团体操队形的种类。(重点) 二、团体操队形变化基本方法。(重点) 三、进场与退场队形。(重点) 第九章 体育场地、器械简图的画法 掌握普遍的教学场地、器械简图的画法。 第一节:画场地器械简图的基本知识。(了解) 第二节:体育场地简图的画法(掌握) 一、田径场 二、篮球场 三、足球场 四、排球场 第三节:体育器械简图的画法(了解) 第十章 体育教学组织图的画法 第一节:体育课教学程序图(重点) 第二节:体育教学组织形式图(重点) 六、考试方式及要求 (一)方式:根据教学计划规定进行考试,考试方式采用平时作业和期末闭卷笔试相结合的方式。 成绩评定:1、平时作业 20% 2、期末考试 70% 3、综合评定 10% 4、考勤按《体育学院社会体育专业本科课程考核工作条例》第十八条执行 (二)要求 1、要布置和检查各章节的思考题,作业题以及完成情况,作为平时成绩。 2、闭卷考试主要是检查学生对教学基本内容掌握的情况。 七、教学措施 1、加强体育绘图基础理论知识的教学; 2、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能力,提高学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 3、培养学生应用分析对比,观察等方法探究绘图技能形成的规律,提高实践绘画能力; 4、 严格考试制度,统一考试标准。 八、教材及参考书目 1、教材:《体育绘图》 雷咏时 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2年8月第一版 2、备课参考书:《体育绘图》 黄寿山 编 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 考试大纲 一、课程编号:091203 二、课程类型: 课程性质:限选课 适用专业:社会体育专业 课程学时/学分:16学时 / 1学分 (理论教学16学时) 三、概述: 1、考查目的: 考察学生体育绘图基础理论知识的掌握,人体动作单线图的绘画技能和方法、常见体育场地、器材及上课的组织教学图的具体画法,能在教案、健身指导以及教学中广泛地运用;以及应用掌握的程度是否达到教学大纲的要求。 2、考试基本要求: ① 掌握体育绘图的基础理论知识; ② 掌握人体动作单线图的绘画技能方法; ③ 掌握常见体育场地、器材及上课组织教学图的具体画法。 四、考试形式: 本课程考查形式为,理论部分为70%,采用闭卷笔试方式进行;作业部分为20%。综合评定 10% 考勤及平时表现实行倒扣分方法,即表现良好且全勤不扣分,但表现不好且缺勤则从总得分中扣分,扣分总共不超过20分。 评分采用百分制,总评成绩60分为及格线。 五、考试内容及范围: ㈠ 体育绘图的基础理论知识; 1、人体及人体动作的比例关系; 2、平行透视和成角透视的基本原理及运用。 ㈡人体动作单线图的绘画技能; 1、正面、侧面、背面图的基本画法及运用; 2、斜面图的基本画法和火柴棍图的基本画法及运用。 ㈢常见体育场地、器材及上课组织教学图的具体画法及运用。 六、考试对象:社会体育专业本科学生。 《体育运动与健康促进》 (四年制本科用) · 课程简介 《体育运动与健康促进》是社会体育专业本科学生的导论性课程。本课程主要使学生掌握健康理念、健康的含义,掌握体育与人体健康的相互关系及其相关理论知识,增强理论修养,提高社会体育指导的能力。 · 教学大纲 一、制定本大纲的依据 本教学大纲是根据体育学院《社会体育专业本科教学计划》教学目标和教学时数为依据,以高等教育出版社杨忠伟编写的《体育运动与健康促进》为教材制定的。 二、目的任务 本课程是2004级社会体育专业必修课程。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应掌握健康的内涵、体育运动与健康的关系、体育运动对健康促进的作用,掌握健康促进计划的设计、实施与评价体系和体育运动健康促进的手段。 三、课程类型: 1.课程编号:091108 2.课程性质: 必修课 3.适用专业:社会体育 4.课程学时/学分32学时/2学分,其中理论教学28学时/1.75学分,实践4学时/0.25学分。 5.先修课程:无 四、教学内容及学时数分配比例(表一) 教学安排 教学基本内容 授课 实践 小计 第一章 健康概论 3 3 第二章 健康促进 2 2 第三章 健康测量与健康指标 2 2 第四章 健康促进计划的设计、实施与评价 4 2 6 第五章 体育运动与健康促进 3 3 第六章 体育运动与个体健康促进 4 4 第七章 体育运动与人群健康促进 2 2 第八章 体育运动与心理健康促进 3 3 第九章 体育运动健康促进的手段 3 2 5 第十章 体育运动与人生不同阶段的健康促进 2 2 合 计 28 4 32 五、教学内容与知识点 第一章 健康概论 目的任务:掌握健康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含义,影响健康的因素,对健康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和认识,能够分析影响健康的基本因素和健康问题。 第一节 健康的含义 1、 健康的概念。(重点) 2、 人类对健康的认识。(重点) 3、 健康的分类。(一般) 第二节 影响健康的因素(重点) 1、 行为和生活方式。 2、 环境。 3、 生物学因素。 4、 健康服务因素。 5、 体育运动。 6、 营养。 第三节 社会因素与健康(重点) 1、 社会因素影响健康的基本规律和特点。 2、 社会因素影响健康的机制。 3、 社会经济与健康。 4、 社会发展与健康。 5、 文化因素与健康。 6、 社会心理行为因素与健康。 第四 节不同人群面临的健康问题(一般) 1、 儿童、少年。 2、 中、老年人。 3、 女性。 第二章 健康促进 目的任务:通过与健康教育的全面比较,掌握健康促进的含义、特征、社会作用,任务和实施,以及与健康教育相关联的情况。 第一节 健康教育 1、 健康教育的含义。(一般) 2、 健康教育的目的和意义。(重点) 3、 健康教育的研究领域。(一般) 4、 健康教育的发展概况。 第二节 健康促进(重点) 1、 健康促进的含义。 2、 健康促进的基本特征。 3、 健康促进的社会作用。 4、 健康促进的任务。 5、 健康促进的主要活动领域。 第三节 健康促进的实施策略(重点) 1、 健康促进策略制定的原则。 2、 健康促进策略的实施。 3、 健康促进策略的评价。 4、 总结评价。 第四节 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的相关学科(一般) 1、 预防医学。 2、 社会医学。 3、 健康教育学。 4、 健康传播学。 5、 健康心理学。 6、 健康行为学。 第三章 健康测量与健康指标 目的任务:掌握健康测量的概念和健康测量的基本指标,了解健康调查量表和我国国民体质监测制度。 第一节 健康测量概述 1、 健康测量的概念。(重点) 2、 健康测量的任务及在健康促进中的作用。 3、 健康测量的发展状况。(一般) 第二节 健康测试指标的分类及测量方法(重点) 1、 健康测量的范围。 2、 健康测量的内容。 3、 健康测量指标分类和测量方法。 第三节 生命质量评价 1、 生命质量的概念。 2、 健康调查量表。 第四节 国民体质监测(重点) 1、 国民体质监测概述。 2、 国民体质监测的常用指标。 3、 中国成年人体质监测网络结构。 4、 近年中国国民体质监测结果摘要。 第四章 健康促进计划的设计、实施与评价 目的任务:了解健康促进计划的统计原理和基本知识,掌握社会动员的意义、作用以及实施方法,学会健康促进计划评价体系。 第一节 健康促进计划的设计(一般) 1、 健康促进计划设计概述。 2、 确定计划目标。 第二节 健康促进计划的实施(重点) 1、 社会动员的概念。 2、 社会动员的必要性。 3、 社会动员的意义。 4、 社会动员的手段。 5、 社会动员的过程。 第三节 健康促进计划的评价(重点) 1、 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计划评价的概念。 2、 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计划评价的一般性过程。 3、 影响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计划评价的因素。 4、 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计划评价内容与方法。 第五章 体育运动与健康促进 目的任务:掌握体育运动对健康的促进作用。人类的行为和生活方式与健康的关系,以及如何培育良好的行为和生活方式。 第一节 体育运动的健康促进观(重点) 1、 自然科学的体育健康促进观。 2、 人文社科的体育健康促进观。 第二节 体育运动与人类面临的健康问题(重点) 1、 体育运动与人的行为和生活方式。 2、 促进健康的积极生活方式——合理的体育运动。 3、 体育运动与现代慢性病。​​​​​ 第六章 体育运动与个体健康促进 目的任务:掌握个体健康概念,健康效果的关键是适量运动,适量运动的概念。运动处方的概念、基本内容以及制定方法。 第一节 个体健康观念与体育运动参与(重点) 1、 个体健康观念的形成。 2、 体育运动参与的评价。 3、 个体健康观念对体育运动参与的影响。 第二节 适量运动对个体健康的影响。(重点) 1、 适量运动的界定。 2、 适量运动对人体生理机能的影响。 3、 适量运动对人体心理机能的影响。 第三节 过度运动对个体健康的影响(重点) 1、 过度运动的界定。 2、 过度运动对人体生理机能的影响。 第四节 运动缺乏对个体健康的影响(重点) 1、 运动缺乏的界定。 2、 运动缺乏对人体生理机能的影
本文档为【社会体育专业课程简介】,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591151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1MB
软件:Word
页数:50
分类:
上传时间:2010-09-06
浏览量:33